更新日期:2010/12/17 23:42:52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 卷之十四

昂旺朗吉堪布

卷之十四

未三、心住所緣後應如何行分二 申一、有沉掉時應如何修 申二、離沉掉時應如

何修。

申一、又分二 酉一、明不知沉掉之對治 酉二、明已知不勤斷之對治

酉一又分二 戌一、抉擇沉掉之相 戌二、于修行時生覺沉掉之正知

戌一、抉擇沉掉之相

  「掉舉,如集論雲:『雲何掉舉,淨相隨轉,貪分所攝,心不靜相,障止為業

。』此中有三:一、所緣,謂可愛淨境。二、行相,謂心不寂靜,向外流散,是貪

分中愛著境相。三、作用,謂能障心安住所緣,即心安住內所緣時,由貪著色聲等

之掉舉牽引內心,於境散亂而無自在,如悔贊雲:『如緣奢摩他,令心於彼住,惑

索令離彼,貪繩牽趣境。』沉沒,亦雲退沒。有謂住境不散心不明澄之沉,為沉

沒者,實不應理。修次中篇與解深密經說:從沉生沉沒故。集論亦說,沉沒為隨

煩惱中之散亂。但集論所說之散亂,亦通善性,非決定染汙。沉,如集論與俱舍

說,是疑分攝,身心粗重,無堪能性。沉沒,謂心於所緣執持力緩,不能明瞭取所

~P 904

緣境,故心縱澄淨,若取所緣不甚明瞭,即是沉沒。如修次中篇雲:若時如盲,或

如有人趣入暗室,或如閉目,其心不能明見所緣,應知爾時已成沉沒。餘大論中,

未見明說沉沒之相。故沉沒有善與無記之二。沉則屬不善及有覆無記,唯是疑分

。諸大論中,說除沉沒,修佛像等諸可愛境及光明相,令心策舉。故心不明了如入

黑暗,及心力低劣,皆當滅除,要使所緣明顯與心力開張也。掉舉易知,唯沉沒相

,諸大經論皆未明說,故難瞭解。然極重要,以易於此誤為無過三摩地故。應照修

次論所說,于修驗上審詳觀察,而求認識也。」

  沉掉之相,如未經研究,則生起時不能認識。掉者,如集論雲:「於所愛相隨

轉之貪一分攝,心不寂靜相,障止為業。」此中有三:(一)所緣,即可愛靜相。

(二)行相,謂不寂靜而外流蕩,是心貪之一分,於境以愛著相而轉。(三)作業

,謂障心住所緣。其生起之相如何,於心內住所緣時,而以曾經串習之貪著色聲等

之掉舉,令住緣之心不能自在,向彼等境,引心令散。如月居士雲:「如如緣奢摩

他時,(如如者,緣如所有、盡所有,以修奢摩他。或如師教,或如經教以修。)

於彼彼數數令意安住。(彼彼,指彼彼所緣。)縱彼彼有煩惱索者,尤其是貪著之

~P 905

繩,令無自在而牽引也。」彼彼煩惱,包括貪、鎮、疑、慢、疑等。此雖皆能令心

不自在安住所緣,而在三摩地中一心專注所緣時,令心不自在而散亂流蕩於外者,

以貪一分為最多。但流蕩與掉舉不同,流蕩不分善惡,如觀佛像為所緣,而又念到

供養等,流蕩即隨煩惱之散亂。掉舉,則專屬貪之一分。鎮疑等雖亦令心流蕩,但

不常起,非三摩地最大障礙。因貪煩惱流蕩為掉舉,不因貪煩惱流蕩為散亂。掉舉

分粗細,均貪所攝,如緣佛像而流蕩於色聲香味觸等可愛境,久之乃覺,是粗分。

若心住緣而又分一分,以緣可貪可樂境,是細分。沉者,從多種譯本看,有釋為退

弱者,此之退弱與喪心志退弱不同。喪心志退弱是對善所緣退弱,近於懈怠。此處

退弱,單指沉之現相,藏中過去大德許心雖住緣而無澄明之昏為沉,是不應理。以

經教明明分昏與沉為二,如昏即沉,何必分二。由其不識昏沉,不知昏昧為昏沉之

因,沉為其果。藏中多犯二病:(一)不能分流散與掉舉,不分善與不善。一切流

蕩謂即是掉舉,故主張無念,任何亦不分別。以為如此,即可不生掉舉,而不知所

見僅為散亂。(二)不能分昏與沉,以昏昧為沉。迨一入細沉,心仍住緣,便以為

已經得定,終身在細沉中過日而不自覺。因細沉之相,在聲聞地等均未明言,經修

~P 906

次、解深密等,乃明言之。故過去大德均不能識。修次及深密中說,由昏生沉。集

論中雖將沉說為散亂,然彼中所說散亂,異門甚多。列沉為散亂者,非指隨煩惱之

散亂,以散亂有時亦由於善所緣而生,不定成染。例如眼耳等五根亦可生散亂,但

不屬煩惱。集論列沉為散亂,乃外散亂,由散亂之散亂,非隨煩惱之散亂。彼明明

說,隨煩惱之散亂相,為隨貪鎮疑而生,心于餘流蕩為相。如果隨三毒轉之散亂即

沉,則用一心專注所緣法,即可對治,而沉實須明顯精識方可對治。如僅用一心專

注即可治沉,則修止何必定具住與明二殊勝,惟取住分足矣。故沉之為散亂,不屬

隨煩惱。然則掉舉是否隨煩惱之散亂攝。當知三摩地掉舉雖由著於可愛色聲等境而

流蕩,但以曾經串習境為限。隨煩惱之散亂,則總可愛可貪之境,不問串習與未,

是為不同。

  昏與沉別。昏者,集論及俱舍說是疑分,身心重而無堪能。沉者,謂心於所緣

,執持之力緩,或見所緣不明。故若雖有澄分,而無所緣明瞭之緊執力,即成為沉

。由身心粗重無有堪能為因,漸使心暗不明,即沉。此時所緣仍從對面顯現過來,

而能觀之心不能精明看過去。此須以心安住所緣,有經驗者方能體會。修次中編雲

~P 907

:「若于一時或如生盲,或如入暗,或如閉目,心不明見所緣,爾時當知即為沉也

。」宗喀大師謂:喻沉,無過此論。而過去讀者,僅注意如盲如暗如閉目三喻,以

為與昏昧無別,而不注意後文心不明見所緣一句。非心不見所緣,乃不見明瞭精確

之所緣,是為沉相。諸廣大教典中,未見有明示沉相者。沉分粗、中、細。細沉與

真三摩地極相似。因三摩地有住明二分,而細沉亦有此相似之二分,其分辨惟在明

了精實之力上。此力初住緣時雖具足,稍久,其力稍退,不能如初,即入細沉。中

沉,心亦住緣,亦明而澄,惟明分乏精實具力。粗沉,心亦住緣,而不能緊持,且

不明顯,如閉目然。明,謂所緣;澄,謂能緣。沉有善與無記之二。沉大半屬於無

記,亦有屬於善者,例如修不淨觀,心亦能住,亦能澄,惟明顯之力稍緩,因分一

分緣慈無量等故,此時則亦屬於沉,亦屬於善。又如緣空性修止,住緣不散,亦覺

澄澈,惟明分力弱。此時所緣為空性,屬善。明分力弱,屬沉無記者,于善所緣不

明是昏,則有染及有覆無記,即有蓋覆體性轉變無記。凡上界天之無記,均屬有覆

無記,故昏是疑所攝。諸經典中,除沉之法,為緣佛像及人身難得,或日月光明等

,令心高舉,遮止心。沉由昏重而生,由所緣力緩,或向收攝太甚所致。境為

~P 908

由昏重而生一類,令心高舉,為對治所緣力緩。蓋修止必雙具明顯與策舉之力。故

心一沉,應立用光明與策舉二種方便。若心不,僅所緣稍緩,則但策舉一法亦

足。掉舉不論粗細,均屬易知,以隨貪而轉即掉舉故。惟沉難知,以經典少明其相

。且細分之沉,住分、明分、澄分,均已具備,惟無精識之力一點。而精識力之有

無,最為難辨,故往往誤細沉為無過之止。須從修練中仔細領納體會乃知,非從言

說中可識。頗邦喀大師謂:「修止中有無精識之力,譬如隨意皈依三寶求加持,即

等於沉相。若真見三寶功德而後皈依求加持,即等於具精識之力。」又「譬如有奇

物,欲以示人,初故吝不出,最後要求迫切,乃出而示之。彼時突見,驚奇之心,

即為具力,精識之力亦等於此。」

戌二、于修行時生覺沉掉之正知

  「唯能了知沉掉,猶非完足,要修行時生未生沉掉而有如實能知之正知。複當

漸生有力正知,沉掉起已,無間能知,固不待言,即未生而將生者,亦須正知預為

覺了。如修次後二篇雲:『見心沉沒,或恐沉沒。』又雲:『見心掉舉,或恐掉舉

~P 909

。』即是此義。若未能生如是正知,縱自斷言,始從某時,終至某時,全無沉掉,

所修無過,亦不定然;以發生沉掉亦不盡能知故,未生有力之正知故。如辨中邊論

雲:『覺沉掉。』覺了沉掉要正知故。若未能生凡沉掉起決定了知之正知,縱長時

修,沉掉生已不能了知,徒以微細沉掉虛度時日。若爾,雲何生正知耶?曰:前修

念法,即修正知一重要因。謂若能生相續正念,即能遮止忘失所緣之散亂,亦能遮

止沉掉生已久而不知,故沉掉起易於覺了。又覺已失念時之沉掉與覺未失念時之沉

掉,二時遲速(久暫),自觀內心極為明顯。故入行論密意說雲:『若時住正念,

守護于意門,爾時生正知。』辨中邊論疏亦說,念為正知之因?其另一因,謂心緣

佛像等境,或緣領受明瞭等心相時,住前說之念中,偵察內心散未散亂,攝持其心

。此是修習正知最切要處。入行論雲:『數數審觀察,身心諸分位,當知彼即是,

守護正知相。』由此能引(生)沉掉將生便預了知之正知。前修念法,能遮散後所

起之忘念,故當善分別。」

  通達正知之方便,僅察知沉掉,尚為不足。須于修中能知沉掉生與未生。彼正

知者,若漸生起具力,不僅沉掉已生無間能知之正知可生,即沉掉實尚未起而將起

~P 910

之時,能知之正知亦可生起。修次後二中說:「若見心沉,或將沉。心掉,或將掉

。」故僅見沉掉猶為未足。因正知為慧之一分,慧之作用,在能於身、語、意業別

別觀察。故正知亦在能知身、語、意業為正不正,故雲正知。正知由念生,有念即

有正知。假使正知未到能知沉掉已生、未生、將生程度,而雲自某刻至某刻無沉掉

,無過失,則此種決定,必不能成。以沉掉雖生,亦不能決定,無具力正知故。必

須於已生知其已生,將生知其將生,有此程度,刻時久坐,乃能無過。辨中邊論雲

:「覺沉掉。」即說通達沉掉須正知。故若沉掉一起,而無不了知之正知尚未生起

,則縱經久修,亦不過以微細沉掉度時也。正知具力者,若僅能了知沉掉,或於某

時了知,某時又不了知,即不為具力。必須能於境上,不但知其為沉掉;且能于時

上,無時不了知為沉掉。並於沉掉未生將生即能知其未生將生,乃為具力正知,亦

即深細正知。或問:若爾,何以辨中邊論說,念為生起正知之因。答:前說修念規

即此要因。修念規,即執持所緣,刻刻提起正念。正念不斷,則無忘失所緣之散亂

,亦能遮沉掉起而不覺,或久而後覺之過失。便能易覺沉掉,且能覺念已失之沉掉

及念未失之沉掉。其時間之延促,自領納觀察甚明。所謂覺念失之沉掉者,例如精

~P 911

明稍欠者,受人欺而後知。覺念未失之沉掉者,例如精明具足者,不受人欺,欺即

知之。入行論雲:「若時念為守護意門而安住,爾時正知即當生。」中邊釋(阿

黎洛著造)亦說,念為正知因。心、正念、正知三者體性是一,隨用異名。但古德

謂:凡體性是一者,即不許一是因一是果,中邊明說「念為正知因」者何故?蓋謂

正知依念而起。念之作用,恒常相續住於所緣。正知則依於正念,分一分心間時而

起,數數觀察,念與所緣間,有無沉掉諸事,由是而稱念為正知因,不屬正因果門

中之因果。如屬正因果,則有果生因滅之失。宗喀大師之教授,即心住所緣恒常不

斷。三摩地中,務須時時分出正知,觀察正念住緣之力,是否如初。不似他宗,一

住所緣之後,即任何亦不分別。因斷沉掉,必須用能分別之正知故。又非離正念而

生正知,乃由正念流而生正知。前念是正念,後一念即正知,由是而立正念為正知

之因之名。又一因者,謂心緣所緣佛相等所取之相,或緣能取明瞭等相(等取心之

三相、無色、空明。)於依念之中更相續不斷,探察其餘散否?(此句所指為正念

作用。)如是持心者,是修正知最關要處。上文能明瞭等相一語,明瞭,即心體能

~P 912

取,有認識之意,亦即所謂認識心體。下句更相續探察其于餘散否。如謂依上句明

了心體相續不斷,而更觀察其明瞭體性是否于餘散亂,則恰為修正知方法。亦如謂

探察散否之功力相續不斷,則恰為修念之方法。特詳於此,以待異時請問善知識證

之。入行論亦雲:「於時時中,數數觀察其身心。」彼即是守護(即修習義),正

知之相。(亦可謂以念長養正知之相)以此當善分別,由上修正知法,能生沉掉將

生即知之正知。由修念法能滅除散亂之忘念。亦即正知功用在能了知將生之沉掉;

正念功用在能滅除成散亂之忘念。五過之中,懈,以精進四因果治。忘失教授,以

念治。沉掉,以正知治。正知屬八斷行內,正知何故屬於對治,譬如防盜,廣設巡

哨,巡哨得力,盜即遠離,故巡能治盜。正知,有擦察沉掉之功,如覺掉,則以念

緊執所緣,如覺沉,則稍稍放鬆其緊執之力。由是沉掉不生,故成對治。

酉二、明知已不勤斷之對治

  「若如前說修念正知,已善修習,生起有力正念,而微細沉掉皆能以正知覺了

,則無沉掉生已不知之過。若彼生已不起功用無間滅除,忍受不斷,是三摩地最大

過失。對治此者,當修功用作行之思。此中有二:戌一,明思而滅除沉掉之法。戌

~P 913

二、示依何生沉掉之因。」

  雖已知斷除沉掉出於正知之力,然若沉掉起而忍受,不生斷除之作用,仍是三

摩地之大過。彼之對治,即是作用。前文三過,有沉掉不識之過,故用正知以識之

,是不識沉掉之對治。此處則雖已能識沉掉,而又有作用之過,故以起作用為對治

。由前文修習正念正知之法,生起具力之正念,然後能生起雖微細沉掉,亦無不了

知之正知,如此則固無沉掉生而不知之過。但若沉掉一生而不能無間生起滅除作用

,縱容其過去,則所修三摩地不成清淨,為過極大。其對治則當修習名為行思之「

思」,或名為作用之「思」。此中有二:

戌一、明思而滅除沉掉之法

  「如集論雲:『雲可為思,令心造作意業,於善不善無記役心為業。』此義如

磁石力,吸鐵隨轉。其於善、不善、無記三法,令心轉動之心所,即是思心。此中

是取掉舉生時,今心造作,斷彼之思也。若爾,如何斷沉掉耶?曰:心沉沒,是由

太向內攝,失能緣力,故當作意諸可欣事,如觀佛像等,令心開放。然非引生煩惱

~P 914

之可欣法。複可作意日光等明相。沉沒除已,即應無間緊持所緣。此如修次初篇中

說,此不應修可厭患境,由厭令心向內攝故。又以觀慧思擇樂觀之境,亦能滅除沉

沒。如攝波羅蜜多論雲:『由勤修觀力,退沒能策舉。』如是沉沒與退沒者,若取

所緣力漸低降,名曰沉沒。若太內攝,則名退沒(退弱)。由心策舉及開張所緣,

便能滅除,如中觀心論雲:『退沒應寬廣,修廣大所緣。』又雲:『退沒應策舉,

觀精進功德。』滅除沉沒,最主要之對治,謂思惟三寶、菩提心,與暇身義大等功

德,令心警覺,如冷水澆面。此要以慧觀修功德品有所感者,乃能生起。沉沒所依

之因,謂沉、睡眠,及引生睡之心黑相。若修明相對治,則不依彼發生沉沒

,生已滅除。聲聞地說,威儀依經行,善取明相,數數修習,念佛法僧戒舍及天六

中隨一,或思其餘清淨所緣,令心策舉,或當讀誦開示沉睡眠過失之經論,或瞻

方所及月星等,或以冷水洗面。若沉沒微薄,或僅少起,則當策心正修。若沉沒濃

厚或數數起,則應暫停所修,如其所應修諸對治。待沉滅已,後乃重修。若心取所

緣相不明顯,心黑相,隨其厚薄,當取燈光火光及日光等諸光明相,數數修習,

令心生起大光明相。掉舉,謂由貪門,令心追逐色聲等境。此應作意內攝心因諸可

~P 915

厭事,掉舉滅已,應修等至。(以此息滅掉舉無間,於先所緣,應住其心。)。如

中觀心論雲:『作意無常等,息滅掉舉心。』又雲:『觀散相過患,收攝散亂心。

』若掉舉猛利,或時長久,應緩所修,而修厭離,方為切要。非心散時,略為攝心

,便能安住。若彼掉舉不甚猛利,則隨散時,收攝內心,令住所緣。攝波羅蜜多論

雲:『若意掉舉時,修止而遮止。』心掉舉時,不可作意可欣淨境,以是令心向外

流散之因故。」

  行思,行即五蘊之行。行分相應、不相應,此處指相應行蘊一切心所幾皆屬此

亦稱心所有法。行蘊,相應行中以思為主。思者,集論雲:「何名思?謂令心造作

之意業,于諸善不善無記中,役心為業。」亦即心於一切境不去行者而令去行,即

思之作用。如以磁石力,令鐵無自在而轉動,令心於善不善無記三者,隨一而轉動

之心所,即思。六識中以意識為主,而驅使意識,使之造作者,在遍行五中,以思

為主。此處為除沉掉而心不起作用,故用思以造起其作用。所謂名行之思者,當此

心住緣時,緊執所緣,不容沉掉生起,必先生有沉掉一起我即滅除之思想,而後沉

掉一起,即生滅除作用,故名行思。此思已生之後,斷除之法為何?沉者,心低下

~P 916

之意。由於內攝心太猛,失於緣慮之力,心成低緩,故宜以歡喜事作起之。此時暫

從所緣他放其心,力攀異緣,如佛像等,令心歡喜,令心清爽。此歡喜,專指屬於

功德,不生煩惱之歡喜。或緣日月光等,則以心沉過甚,入於昏暗境,故取日月光

明之像而為破除。既破除已,仍回到根本所緣顯現起而住持之,此為修次初編所說

。因沉時不宜修可厭所緣,厭倦所緣為內攝因,使心更增內攝故。修止系用專注修

習法,因專注而偏於內攝。于此又應反其道而用觀察修習法,將心放開,分別五蘊

處界等可欲之境,即能破除內攝偏沉之過。此如攝度中說:「如是沉或縮者。」謂

緣慮之力下沒為沉,過於內攝為縮。縮為心情奮發之反面,故以策舉力對治沉,廣

緣力對治縮。喻如攝影時較光然,不令過散,或過攝,如過散過攝,均足令緣模糊

不明。中觀心論雲:「退縮應寬廣,修廣大所緣。」(如世俗見人頹喪,則勸令寬

處著想。)對治沉之最顯著者,謂如思惟三寶、菩提心等勝利,並已得暇滿大義等

功德,能使沉退之心忽然奮起。譬如於睡人之面灑冷水,忽然清醒,沉即驅去。宗

喀大師則謂:此法固可,但較難。蓋必先依道次,以分別慧數數觀察,對三寶功德

等,生有修練之感動者,乃可適用。如對三寶等素來麻木無感動心,如何能一思即

~P 917

生作用而立清醒,決不如思金銀等之易清醒也。(一笑)。又沉沒之因為昏,昏即

心之黑暗相。為滅除此相,故修光明相。但有一緣明相而昏即除者,亦有昏如故者

,則宜放座,起而用經行威儀,心緣明相而修。經行威儀,即於寬敞風景之地,緩

步而行,或念三寶、戒、舍、尊(即天)或六中隨念其一,或於此外凡能令心趣淨

所緣,令心高舉,及讀誦開示昏睡過患等經法,並觀望四方、日、星等,或以水盥

面,如聲聞地說。總略言之,除沉法有數等:(一)不放所緣,不放座。(二)放

所緣,不放座。(三)所緣與座均放。(一)為沉甚微薄。僅欠精堅之力,則不放

所緣,將心力急持而修,即可。此對細沉言。(二)入中沉。所緣不明,即放所緣

,依所應治而修。(三)入於重沉。則宜下座,如前觀四方、星辰等法,迨沉除複

修。若修時所緣雖在,而能緣心境黑暗,或薄或厚,則隨其薄厚而緣燈火日光等明

相,數數修習,則心之廣大明澄即可生起。前說緣佛身相好光明而修,亦即屬此。

  掉者,系於貪門中色聲等境令心馳趣。故其對治,要於能攝心之因,令意起厭

離之事上而作意。令意厭離之事:(一)觀惡趣苦,(二)地獄苦,(三)死無常

等,尤以(三)為要。思此等能令心意低攝,低攝則掉寂。仍無間住於所緣。中觀

~P 918

心論雲:「思惟無常等,息滅掉舉心。」掉,亦分粗細二分,如粗掉太猛,則宜放

座,用觀察修法,(不用專注)分別觀察可厭離事,極為切要。在聲聞地有用攝錄

此心於所緣,為治掉之法者,但此法不能治粗掉也。細掉由攝心過緊而生,則可如

聲聞地說,暫攝錄此心,平靜安住所緣。(細掉如隱溝流水,故稍平其心攝錄所緣

。)如粗掉過甚,放座修習厭離,仍不能治,則用「增叨」法(逼迫強能法)。例

如昏沉過重,則有「隴望」法。別有不共對治方便,即心風合空法。此法特殊,迨

馬車中詳說。攝度論雲:「若意掉舉時,當以寂遮止。」亦與聲聞地同。又所緣過

高(如觀在頂上)亦易掉舉,則移低所緣。又所緣過低,亦易昏沉,則放高所緣。

其他尚多,治掉忌思惟清淨歡喜之境,增流散故。

戌二、明生沉掉之因

  「沉掉之共因,謂不守護根門,食不知量,初夜後夜,不勤修行覺寤加行,不

正知住。沉沒之因,謂耽著睡眠,心取所緣過於舒緩,止觀不平,偏修於止,內心

□□,於所緣境,不樂緣慮。掉舉之因,謂無厭離心,心於所緣過於執著,未善修

舉(未串習精進),由尋思親裏等,動亂其心。以是當知,沉掉雖微,皆當以正知

~P 919

覺了,畢竟滅除。若以微細掉舉及散亂等,初時難斷,舍而不斷,或覺彼等既不猛

利,不恒相續,勢劣短促,不能造業,故不須斷,此是未知修習清淨三摩地法,已

出慈尊等所抉擇修三摩地法之外。故心掉散時,先當攝心住內所緣,求安住分。住

分生時,當防沉沒,令心明瞭。此二輾轉修習無過妙三摩地,不應唯於澄淨住分全

無持力,俱行明瞭而起希求。」

  沉掉共因:1.不守根門,2.食不知量,3.不勤寤,4.不住正知。守根門,分

護與持,不使根與可貪境合,為護;如根與可貪境合,立即覺察,謹持此心,為持

。食少則易生掉,多則易生沉。勤寤者,使睡眠中亦不生不淨過失。正知,不僅

察覺沉掉,即一切行住坐臥應理與否,亦當隨時覺察。又凡修止資糧如退失不具,

即為沉掉之因。上述四門不過其最著者。(自依師起至生菩提心,皆可謂為修止資

糧,六度前四度亦然。)又沉之為因為眠倦,(如憂傷過甚,易入眠倦。)為執持

所緣緩慢,專注修與觀察修法不平等,又為過依於止,心如暗而住,又為心住所緣

,不生歡喜。掉之因者,為厭分微少,(易舉)為持所緣過緊,為不修精進(對善

~P 920

法不精進)為親裏尋思等,令心散亂。上文厭分微少,如淨飯王因生太子,過於高

興,常無厭分現前,故佛授記,此生不證輕安,以其心過於內外奮發故。向外向上

,均為掉舉之相。又所謂不修精進者,例如有常精進於善法者,即有耐坐心,否則

便毫無坐心,稍坐即厭,是為舉相。又親裏尋思者,過去藏中有竹青彭錯者,其兄

在五代DL時為藏王,名曰第巴桑結。竹青正修定時,適聞兄被殺。後入定時,輒

聞見其兄被殺尋思。後用不共對治法,始得清淨三摩地。以是之故,雖細微沉掉,

均應以正知了知,一切斷滅。有念謂微細沉掉,初修時縱或斷之,未能永斷,隨任

放舍。又有念謂:沉掉若非猛利相續,縱不斷彼,而以其短少微劣,不能集業,以

此為不須斷者。此皆是未知清淨三摩地修法者,出於慈氏菩薩等所抉擇修清淨三摩

地法軌之外。是故若心散掉,即當用正念攝此心,令其向內,安住所緣,求能住分

。(凡修止皆先求住分)住則易為沉因,又當用正知觀察其住未。如其已住,即當

防沉,稍策舉其心,令生明瞭之精實。此時又易為舉因,又當用正念攝錄此心,以

防其舉。如是二*輪替而作,始得無過三摩地。不應於無精實之明分,唯稍澄淨而

生憑信,以其仍在微細沉中。如於此便生憑信,則是在細沉中虛度時日。

~P 921

申二、沉掉離時應如何修

  「若如前說微細沉掉皆悉斷除,則無沉掉,令心不平等。心平等轉時,若複起

功用作行,即成三摩地之過失。對治此過,則當修舍。起功用作行反成過失之理,

謂由久修掉則攝心,沉則策舉,已得堪能于適當時全無沉掉;若仍如前起大功力防

沉防掉,則令內心反生散亂,故于爾時須知舒緩。此是舒緩防慎功力,非全放舍持

境之力也。故修舍者,是在摧伏沉掉之後,非凡不起沉掉之時。以未催伏沉掉必無

舍故。若爾雲何名舍?曰:舍有三種:一、舍受,二、舍無量,三、行舍,此是後

者。此舍體性,如聲聞地說,於止觀品調柔、正住、任運轉性、有堪能性。得此舍

後修三摩地,沉掉未起之時,令舍現前,不發太過精進。此等如辨中邊論雲:『依

住堪能性,能成一切義,由滅五過失,勤修八斷行。懈怠忘聖言,及沉沒掉舉,不

作行作行,是為五過失。修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不忘失所緣,覺了沉與掉,為

斷而作行,滅時正直轉。』依住,謂為除障品發勤精進,依此而生心堪能性勝三摩

地。此即能成神通等,一切義利之依處,故曰能成一切義。此三摩地要滅五種過失

~P 922

,勤修八種斷行,乃能發生。五過失者,謂:加行時懈怠為過失,於三摩地不加行

故;勤修三摩地時,忘失教授為過失,以忘失所緣,心無所緣可安住故;正住定時

沉掉為過失,彼二令心無堪能故;沉掉生時不作功用為過失,由彼不能滅除沉掉故

;斷沉掉時,作行思反為過失也。沉掉合一為五過失,分別成六過失,對治彼等謂

八斷行。對治懈怠有四,謂:信、欲、勤、安。對治忘念、掉舉、不作行、作行者

,如其次第,即念、正知、作行思、正住舍,廣如前說。此是以念正知,遠離沉掉

,修心一境性妙三摩地之共同教授,不可執此為顯教別法,密宗不須,以無上瑜伽

續中亦多宣說故。」

  前說修斷除微細沉掉,系用對治法,指第八住時言。第八住已斷除微細沉掉,

即系用對治法勤加功用而得。此時則已無或沉或掉之不平等心,唯平等而轉。此時

若行,若加功用,反為三摩地之過。此過之對治,即當用舍。所謂行反成過者,謂

於一座中,已具不生沉掉堪能時,若仍如初修時起大防護沉掉之修習,如是作者,

心當散亂。故于爾時須當放緩。放緩有數種:一、放緩所緣,二、放緩持力,三、

放緩對治功用,皆是。而此處系專指放緩功用,非放緩所緣與持力也。(過去大德

~P 923

所謂愈緩愈善修者,即指此時與此種放緩而言,非七住以前事。)。止,須住明二

分。緩所緣則不住,緩持力則不明,故不可也。此種放緩防沉防掉功用之舍,應何

時而修,自初住至五住,皆有其能離沉掉之時,而時之長短不一。(二住住分比初

住時長,次遞增。)第六住時住分長而非全無沉掉。第七住時已無沉掉,而時有沉

掉欲來之勢。第八住並此欲來之勢亦斷,始為已壞沉掉之能力時。此時始可用舍,

非第七住以前未壞沉掉能力時即可修舍。(自第七住以前,常修防沉防掉功用,已

成習慣,故修舍非可輕言。修等舍時間,依本宗指為第八住心,甚至指為第八住心

究竟時。依上師口授,則指為第八住心,即決定義。得等舍則在第九住心時。又已

壞沉掉力,有指為九住時者,實則即在八住。依集論解釋,行舍比聲聞地多「普遍

能成」一句,意謂心得堪能,普遍能成一切善法。則知行舍在第九住時。)。所謂

舍者,乃指行舍,非受舍與無量舍。其體,如聲聞地說,於止(專注修)觀(觀察

修)品之所緣,獲得心平等性,及正直(不亂)任運而轉(不加功用)、有所堪能

者(堪能修任何善法)是獲得如是舍時。若修三摩地者,於沉掉不生時,(如前說

指為第八住,亦上師口訣指為第七住時者。)當作彼舍不為功用而安住也。以上皆

~P 924

為成就無過三摩地修法。以下引中邊論以明根據所在。論雲:「依住堪能性,為一

切事成。滅除五過失,勤修八斷行。(依住堪能性,指已得三十七,四正勤、四神

足之上界功德,依此始成一切義利之事。)懈怠忘聖言(忘所緣教授)及昏沉掉舉

,不作行作行,是五失應知。為斷除懈怠,修欲、勤、信、安。即所依(欲)、能

依(勤)及所因(信)、能果(安)為除餘四失,修念智思舍。記言覺沉掉,伏行

滅等流。」頌中依住者,謂為滅除與止相違之障品而勤精進,依此而住。於此能生

心堪能性勝三摩地。此心依堪能性勝三摩地,能成辦勝神通一切義利,是神變之足

,或雲處所。然亦非謂得心堪能性三摩地,即得四神足等功德,以神足等,為入道

品功德(功能),必須發起勝解脫,乃能得之。故依除障精進可得堪能性三摩地,

依堪能性三摩地可得四種神足等,是為但得其名而已。如此之三摩地,是從斷五過

依八行之因而生。五過者:于加行時(修前)懈怠是過,以於三摩地不加行故;於

精進時(正修)忘聖言是過,以忘所緣教授,心于所緣無等住故(無住分)於等住

時(有住分),沉掉是過,彼二令心無堪能故。沉掉生時不行是過,以不寂滅彼二

~P 925

故。沉掉離時行思為過,此系將沉掉合說,故為五過。如修次中編分開沉掉,則說

六過。五過之對治為八行,懈怠之對治有四:即信、欲、勤、安是。其次,如忘念

、沉掉、不行、作行之對治,如其次第而為憶念(治忘念)、正知(治沉掉)、行

思(治不行)、正住之舍(治行),此心一境性之三摩地,以正念正知令離沉掉者

(即離五過,修八行。)是一切教授所共,莫執為顯教別法,即無上瑜伽眾多教中

,亦說此法。若不用離五修八之法,枯坐而修,以為尋覓心源,依過去大德,則認

為多是種畜生因。但雲多者,可見其中亦間有少數不然。其不由離五修八而得正定

者,此由過去生中修定已熟,此生身心威儀已甚清淨,但一緣念,與修定正行加行

相契,即能得止,此名心三摩地。在中邊論中,有欲三摩地、(謂有以欲而得三摩

地者)進三摩地、觀三摩地、心三摩地,此即其一。亦如過去修空性已入而未證者

,今生繼續其習氣,即令修緣心定,亦能證空。此類有情,不必教令識心,即聞心

經一遍,亦能證空。如非此類根器,過去修空已到八九濃厚習氣,而又不依修空正

軌,便求證空,則為錯誤。修止亦然,非心三摩地有情,而不依修止正軌,欲求得

止,無有是處。

~P 926

午二、引生住心之次第分三 未一、正生住心次第 未二、六力成辦住心 未三、

具足四種作意。

未一、正生住心次第

  「初有九住心:一、內住心,謂於一切外境攝心令住內境。如莊嚴經論雲:『

心住內所緣。』二、續住心,謂前住心令不散亂,於內所緣相續安住。如前論雲:

『相續令不散。』三、安住心,謂由忘念向外散亂,速當了知,還令安住前所緣境

。如雲:『散亂速了知,還安住所緣。』四、近住心,般若教授論說,于廣大境數

數攝心,令心漸細,上上而住。與莊嚴經論義同,如雲:『具慧上上轉,於內攝其

心。』五、調伏心,謂由思惟三摩地功德,令於正定心生欣喜。如雲:『次見功德

故,心於定調伏。』六、寂靜心,謂觀散亂過失,於三摩地寂滅不喜之心。如雲:

『由見散亂過,於定滅不喜。』七、最寂靜心,謂貪欲、憂戚、沉、睡眠等,生

時寂滅令息。如雲:『貪憂等心起,應如是寂滅。』八、專注一趣,謂得任運轉故

,精進修習。如雲:『次勤律儀者,由心有作行,能得任運轉。』九、等持心,修

次論說,心等住時,應當修舍。般若教授說,由修專注一趣故,能得自在任運而轉

~P 927

。莊嚴經論雲:『由修習不行。』此九心之名,是如修次初編所引。如雲:『此奢

摩他道是般若波羅蜜多等說』。」

  正生住心次第有九,凡修法者,對於科目,如九住心之類,須先通觀,領會於

心,非修時始觀書對照而修。(一)內住者,從外一切可樂可悅之境,收回其心而

內住於已經抉擇決定之所緣上,是名內住。此不過攝錄外馳之心暫住所緣,其勢不

久。莊嚴經論雲:「心住內所緣是也。」(二)續住者,即初所住心,莫于餘散,

于彼所緣相續而住。論雲:「彼相續莫散。」依上師口訣,初住時,一座中心有十

分之一在所緣上,餘散者有十分之九。二住時,將初住能住之時刻延長,可至一串

珠之久,不于餘散。(三)安住者,若因忘念於外散逸,了知彼已,仍還住彼所緣

。論雲:「散亂速覺已,仍當安於彼。」上師口訣,二住雖能住緣一串珠之久,但

散亂起已,須間時方覺。三住時,則當時散亂當時即覺,仍住所緣。(四)近住者

,依寂靜菩薩說,是為以心自性從廣大中數數收攝,令其微細上上而住,與論雲:

「應慧于上上,應內攝其心」相順。上師口訣謂,三住時之餘散,是為忘失所緣之

餘散。四住時雖有餘散,而不忘失所緣,攝心之力已成自性時時恐其心過廣大,失

~P 928

之餘散,而數數收攝,使之微細向上而住。從廣大中,亦有思惟散逸種種過失,因

而收攝其心之意。(五)調伏者,謂思惟三摩地功德已,歡喜三摩地是。論雲:「

次見功德故,於定調伏心。」上師口訣:謂見定功德,歡喜於定,因此樂於滅除定

障。此由四住時念力已強,數數收攝,漸入細微,則易生沉。故於五住,思惟三摩

地功德,使心情高舉。此種高舉之力,即能除去四住時所有之沉,故稱為調伏三摩

地。在四住時有粗沉。五住時已無粗沉,僅有細沉。五住以上粗沉粗掉悉無。(六

)寂靜,謂於散亂觀其過失,於三摩地寂其不喜。論雲:「見散亂過後,當寂其不

喜。」此處散亂,指三摩地相違品之隨煩惱。見此違品過患既遮止已,對於三摩地

不喜之心亦戢止。凡住心前後有關,三住心雖不忘所緣,而有外散之虞。故五住即

向內收,不使稍有外散。既不外散,住分已穩,而有生沉之虞,故五住使心高舉,

斷除微沈,然仍有一分貪等微掉,故六住心又防微細散亂。此種微細散亂,或稱為

三摩地不順方,或稱不喜三摩地。在五住六住時,絕無忘失所緣之事,但仍有一分

貪、鎮、慢、疑、害等細微散亂。六住則並此細微散亂而戢止,一心專注於三摩地

,不使於三摩地有絲毫不喜之心。五住與六住之別者,五住斷微沉,六住斷微掉。

~P 929

(七)七住最極寂靜,謂于諸貪、憂、昏沉、睡眠等生起,而寂之靜之。論雲:「

貪心憂等起,應如是寂滅。」在七住時,本已無貪憂等生起,而有最極微細貪憂將

起之勢。此時心力,並此將起之勢,亦能立覺而使之寂滅。七與五六差別者:五六

住時,時有戒備沉掉之心,以五住細沉尚有力,六住細掉尚有力故。七住則細沉細

掉已經摧殘,如盜已手足重傷,無有甚力,與貪憂等相狀相同,如來時立能寂滅。

習止,唯五住較難,因五住粗沉已去,惟餘細沉。此時心如虛空,最易誤認已經得

止,因此鑄錯者甚多。迨第六七住,則已知彼時止尚有過,而從如空之心透穿而出

,故尚較易修。(八)八住,專注一境,謂為不勵力運轉而勵力也。論雲:「次精

進戒者,於心具加行,獲得任運生。」所謂勵力運轉者,為求獲得九住時任運平等

而轉之止,故此時尚須勵力作行,使一座中能一心專注也。七住可謂不受沉掉害,

八住則絕無沉掉,此何故?由勵作行,一心專注故。九住則並此勵力作行,亦不須

用,而惟任運平等而轉。(九)九住等持,修次中編說:「若心平等時,應作舍。

」寂靜菩薩說:「以修專注一趣故,無所發趣,任運而轉,獲得自由。」論雲:「

由修彼不行。」所謂心平等者,謂無沉掉。專注一趣,即第八住之異名。由八住專

~P 930

注一趣,串習已熟,故九住心可不作行即能任運而轉,如讀書已熟,任運脫口而出

,故雲由修彼不行,「彼」即第八住。此九種住心,見於修次中編,彼又根據般若

波羅密多等中所說。

未二、六力成辦住心

  「力有六種:謂聽聞、思惟、憶念、正知、精進、串習力。由此成辦住心之理

,謂由聽聞力成辦內住心;從他聽聞住心教授,初于所緣安住其心,非自數數思惟

修習故。由思惟力成辦續住心,前于所緣安住之心,由自數數思惟修習,初得少分

相續住故。由憶念力成辦安住近住二心,散失所緣時,憶先所緣收攝其心及起念力

,初即不令散失所緣故。由正知力成辦調伏寂靜二心,謂以正知力了知于諸惡,尋

思及隨煩惱相流散之過患。觀彼過患,令於彼二不流散故。由精進力成辦最極寂靜

專注一趣二心,謂於微細尋思與隨煩惱皆不忍受,精進斷除。由如是行,其沉掉等

不能障礙妙三摩地,令三摩地相續生故。由串習力成辦等持心,謂由善修前諸位心

之力,便能引生無功用轉三摩地故。此依聲聞地意趣而說。若作餘說不可憑信。其

中得第九住心者,喻如讀書至極熟時,初發心誦起,中間縱心散亂,然所讀書任運

~P 931

不斷。如是初起一念令心安住所緣,次縱未能相續,依止念知,然所修定亦能相續

不斷經極長時。由此不須相續依止念知之功用,故名不作行,或無功用也。引生此

心,要先起大功用相續依止正念正知,引生一種妙三摩地,能住長時,不為沉掉等

障品之所間斷也,此即第八住心。此與第九住心,雖同不為沉掉等三摩地障品之所

間斷,然此須相續依止正念正知,故名有作行或有功用也。引生此心要於微細沉掉

等法才生即滅全不忍受,故須第七住心。引生此心,要于諸惡尋思及隨煩惱了知散

亂之過患,發起有力正知,偵察內心,令不於彼流散,故須第五第六住心,以此二

心是由正知力所成辦故。引生此心,要忘失所緣散亂之時,能速憶念所緣,及從最

初即起正念,令不散亂,故須第三第四住心,以此二心,是由彼二種念所成辦故。

引生此心,要於所緣先能住心,及令住心相續不散,故先生初二住心也。如是總

謂先當隨從所聞教授,善令心住。次如所住數數思惟,令稍相續。次若失念起散亂

時,當速攝心速憶所緣。次更當生有力念心,初於所緣便不令散。成就有力念已,

更當引發有力正知,了知散失所緣沉掉等過患,偵察不散。次當發精進力,設由微

~P 932

細忘念起散亂時,亦當無間了知斷除。斷已,使定漸長相續,不為障品之所間斷。

此心生已,由勤修故,便成串習,即得第九住心無功用。轉妙三摩地。以是當知,

未得第九住心之前,諸瑜伽師要起功用令心安住妙三摩地。既得第九住心之後,即

不特起功用令心住定,心亦自然入三摩地。得此第九住心,若未得輕安,則如後說

仍不立為得奢摩他,況雲證得毗缽舍那。」

  九住心由六力成辦:(一)聽聞,(二)思惟,(三)憶念,(四)正知,(

五)精進,(六)串習。彼等成就何心?(一)以聽聞力成內住心,以最初嘗聞何

者為所緣教授,次聞如何住所緣教授,而後收攝外散之心向內,在所緣上作一度安

住,非由自己隨意思想而得。(二)以思惟力成續住心,即彼最初住所緣心之續流

,由數數思惟所緣而修,始能獲得稍能相續之效。(三)以憶念力成就安住、近住

二心,以於三住,心散向外,由憶念先所緣攝回,而使其與所緣相安而住。四住時

不但攝回散心,且使心與所緣不離。此種能使心與所緣不離之力,即最初憶念之力

。(四)以正知力成就調伏寂靜二心,謂以正知力瞭解於尋思及隨煩惱諸境蕩散之

過患,令於彼等不流散故。(五)以精進力成就最極寂靜、專注一趣二心,謂雖生

微細諸惡尋思隨煩惱,亦起功用斷滅(七住)絕不忍受。由此其微細沉掉品,不能

~P 933

為害,故一座間,能成無間相續之三摩地(八住),此由具精進力故。(六)以串

習力成就等持心,謂於前心極串習力,生無功用任運而轉之三摩地。此時住定,久

暫隨心,不須用力。此等出於聲聞地,余說不如其善美。其中以九住為最殊勝,若

得第九住心,譬如於極熟教典,自最初起念誦意,在念誦中間,縱心餘散,彼念誦

亦不間斷,不加功用而即完成。此亦自最初起念,於所緣一次等住。其次縱不一類

相續,依念正知,而彼三摩地,亦能無間相續恒常而轉。以其不須一類恒常於念知

功用,故名無行三摩地,或無功用三摩地。再逆溯而上,無功用三摩地之生起,必

須先以功用,一類依止念及正知,防其沉掉,使不順品不能障難,生一能長久相續

之三摩地,彼即第八心是。第八第九心雖同為沉掉等之所不能障難,然第八心則須

依念正知,故名有行、有功用。總之,第九與第八,其為長久相續三摩地相同,不

受沉掉障難亦同,惟有功用與無功用略異。第八之生起,必須具有縱微細沉掉將生

亦不忍受而予以斷滅之心力,即第七心是。七與八之不同者,第七微細沉掉將生即

斷,已不能為害;第八則微細沉掉將生之相已沒,惟尚須依於正念正知。實則第七

之微細沉掉,乃指極微細沉掉,即沉掉之胚胎將兆,立即覺察而斷滅之。此種微細

~P 934

沉掉,在第七心尚有生起之可能,第八則並生起可能亦無。第七心之生,必須有對

於尋思及隨惑,觀察其過患,而令彼等不能流散之具力正知,即第五第六心是。此

二心已有具力正知而成辦故。蓋第七已入上界功德,故於其前須斷尋思及隨惑。(

此時沉尚不甚,惟掉偏多,須以具力正知摧其粗者,第七乃摧其細。)第五與第六

之不同者,有力正知,在五住時,用於遮止較粗之尋思隨惑,在六住時則用於遮止

較細之尋思隨惑。再細別之,五時有力正知用以遮止細沉,以彼時尚可被細沉驅使

。六時則用以遮止細掉,以彼時尚可被細掉驅使。故第五第六心,可謂具力正知圓

滿。第七則微掉亦無。再言之,第五時沉掉力均有,六時沉力已消,尚有掉力。七

時則掉力亦消,八時則二者全無。第五與第六之生起,必須一從所緣散失速憶所緣

,及於最初不令散失所緣之念。即須第四、第三二心。彼二心者,是以彼二念所成

就故。總之,第五可謂具力正知,第六可謂具力正知圓滿,此二皆以正知為主。具

力而圓滿之正知,又必由具力而圓滿之正念而來。第四可謂具力正念圓滿,第三可

謂具力正念。再第四第五之不同者,第五粗沉掉已無,第四尚有粗沉掉。又第四與

~P 935

第三之不同者,第四不忘失所緣,第三則尚有忘失所緣之時。第三心之生起,又須

由初於所緣境住心,及不散走而安住所緣之相續而來,即初二心是。蓋第三住時雖

有忘失所緣時,但為時短,忘即知之,仍即攝回。第二住時,忘失所緣時長,久乃

覺知而後攝回,故第三由於第二來。第二之忘失所緣而能攝回,則又由於初住之從

外馳中攝心一度住緣而來。

  清淨勝觀由清淨正止而生,清淨正止為九住心。第九又遞由初住來,故初,當

隨所教授,善為住心之規。(初住,住緣半串珠。)次,於如是所緣當數數思惟

,由稍相續之門而稍相續。(續住,住緣一二串珠。)次若念壞散逸,當續攝錄。

若忘所緣,當速憶念。(三住)次亦須生有勢之念,更生初即不散所緣之念力,成

就具力之念。(四住)次生由見散失所緣之沉掉過失之門中,能觀察之猛利正知。

(五、六住)次當生起縱極微細之忘念散逸,(即極微隨惑)亦無間了知,斷其相

續。(七住)及無彼已,諸不順品不能障難之流漸令生恒常功用之力。(八住)若

彼生起,以勵力修故,成就修習之自在力已,即當成無功用之第九住心。

~P 936

  再從順次總述之:初、依聞,令心安住所緣。次、依思而修相續。三、心散速

攝。四、生起不散之念。五、六、生起觀察過失之猛利正知。七、見散逸務即了知

,斷其相續。八、依精進力,令恒常相續。九、無功用,無間相續,平等而轉。以

是之故,未得第九心以前,修瑜伽者須以功用將心住定。若得第九已,縱不作定功

用,其心亦任運而入定也。然雖得第九心,若未得輕安,仍尚不得名止,更何論於

觀。

未三、具足四作意

  「如聲聞地說,九住心中具足四種作意,謂初二心時,須勤策勵,故有力勵運

轉作意。次五心時,由有沉掉間斷不能長時修定,故有有間缺運轉作意。第八心時

,由沉掉等不能間斷能長時修,故有無間缺運轉作意。第九心時,既無間斷,又不

須恒依功用,故有無功用運轉作用。若爾初二心時亦有間缺,中間五心時亦須策勵

,雲何初二心時,不說有間缺運轉作意,中間五心時不說力勵運轉作意耶?曰:初

二心時,心入定與不入定二者之中,不入定時極長。中間五心,則住定時長。故後

者就三摩地障礙立名,前者不爾。故彼二時,雖俱須力勵運轉,然有間缺運轉作意

有無不同,故中間五心不名力勵運轉作意。如攝波羅密多論雲:『由無間瑜伽,精

~P 937

勤修靜慮,若數數休息,鑽木不出火,修瑜伽亦然,未得定勿舍』。」

  (一)勵力運轉作意,(二)有間缺運轉作意,(三)無間缺運轉作意,(四

)無功用運轉作意。如聲聞地說,初二住時,須勵力運轉作意,由於念不住緣,須

勵力運轉其念,使住所緣。次五住中,(三、四、五、六、七)以有沉掉在三摩地

相續流中時作障礙,使相續之流有所間缺,不能恒久,故用有間缺運轉作意。於此

有稍生疑問者,自三住至六住,固於一座中不能使定力無有間缺,第七住頗能住心

,似無間缺,似能恒久,立有間缺,則如何釋?答:第七之我間缺,乃無粗沉掉之

間缺,而細沉掉間缺,則尚有之。又第七住之恒久相續,亦不能如第八第九之恒久

相續。第八第九微細沉掉均無,為清淨之恒久。第七有細沉掉作間缺,不得為清淨

恒久。第八沉掉不能作障,而能恒常修習,故立無間缺運轉作意。此即指無細沉掉

為障而言。第九住,中間既無間缺,亦不須恒依功用,故立無功用運轉作意。又問

:若爾,初二心時亦有間缺運轉,中五心時亦須勵力,而于初二不說為有間缺運轉

作意,於中五心不說為勵力運轉作意,何故?答:初二心者,其心于成定與不成定

~P 938

之二者中,不成定者最久(即心不住所緣時最長)。對住定言,乃有間缺,既尚不

能住定,有何間缺可名。中五心者,住定極常,故于其中立三摩地留難之名,曰有

間缺作意。譬如陰雲四布,不曰雲霧作障,不見日光,則簡其詞曰有雲作障。又如

有大功德人,偶有過失,可歎為美中不足,若在常行惡者,偶爾有一二善行,則不

能歎為美中不足也。又如藏習,賜茶臣下,如是一人,則直謂彼已得茶。若又一人

于茶外加賜糌巴,則不說茶與糌巴,而簡稱之為得二色。若又一人,於二者外,加

賜酥油,則簡說得三色。故初二僅能予以勵力之名,三住至七住雖亦含有勵力在內

,而易其名曰有間缺。攝度論雲:「相續無間瑜伽者,應當精進修靜慮。如若數數

止息者,當如鑽木火不出。」於瑜伽法亦如是。未得殊勝不應舍。此總攝修止法。

  凡瑜伽者,應先具修止資糧,依離五斷八方法而修,再加精進不息,則六月可

得止。若依無上瑜伽,則或更速。若不得靜地等資糧,每日能稍習住心,但不間斷

,則修死無常、菩提心,任何法門,亦比不習住心者為速。依密教,則得第三四住

,對生起次第粗分功德馬上可得。若不精進,數數休輟,則如鑽木不能出火,故未

~P 939

得殊勝即不應舍。再者,後二度先修止,後修觀,次修雙運。在修止中,先備資糧

,次知方法,依之而修,則第三當明成止之量。今已歲寒,暫告一段落,待明年再

說。茲略言其概,以示圓滿。如何為止成之量,自備資,依法而修,從初住到九住

,再加恒勤,不斷而修,則必生輕安。輕安將生之兆,頭覺重穩生熱,熱後即感快

覺。此相現後,先得心輕安。心輕安者,常人心恒不能聽命,現則對於善法特別發

生堪能之性,(柔和聽命之性)此性生起後,由心輕安之力引生輕安,身內有新生

之堪能風,充滿全身,身如兜羅綿之輕快,全身充滿快樂,此即身輕安之樂。此樂

生後,此時仍在所緣定中,即覺身與所緣相合,不知有身而唯有所緣。(如以佛像

為所緣,即身與像合一。)此時心中歡喜極甚,不可抑勒,覺所緣有不能把握之勢

。此時尚未得止,不過九住後段而已。又俟不可抑勒之喜心稍退,所緣堅固,得不

動輕安,是為得初禪加行道,乃合於得止之量。得是量已,僅此定力尚不能斷惑,

即當轉修勝觀。此處勝觀即無我空慧之勝觀。如何為空慧,待慧度中說。在三士道

中,在上士道從發心、六度、四攝,以至止觀,已略言其概,善學已足。但通常學

者,或聞而不能記,或思而不能擇,或修而不能入。頗公開示:有是病者,當依於

~P 940

田。去何為田?即以三寶為田,依止而修懺積,則身心日變,即能聞而能記,思而

能決,修而能入。若不依此,但以多聞供談說為事,則屬無利。蓋學法為受用,須

使心與法合。釋迦雲:「我為眾生說解脫法。」解脫與否,不在法與解脫,而在心

受用此法與否。望大眾聞法而修,獲得受用,乃為不辜負人身,具足大義。

三一年一月二十四日

壬午農曆二月二十一日。西元一九四二年四月七日

  今日因有新來聽眾,故先將學佛聽法大要重說,吾人一次得難得暇滿人身,應

成大義。提婆尊者四百頒雲:「最初離非福,中當斷我執,終斷諸習氣,是則為智

者。」大抵恒人不知無常,不念死無定期,更不念死後所趣。實則死非斷滅,必有

所趣,厥為業力是視。即福業往樂趣,非福業往惡趣。惡趣極苦,故當先斷非福業

,遠離惡趣。但縱離非福惡趣,生於人天,而人天仍屬無常,終歸墮於惡趣,仍不

離苦。此由根本無明我執未斷,發生煩惱之貪疑,故惡業不淨,不出生死。必須斷

除我執無明,使惡業清淨,乃出輪回生死之苦。然,雖出生死,亦不算究竟安樂,

~P 941

以自利未圓,利他更欠,以此僅離生死怖畏,未離寂滅怖畏故。必再斷煩惱、所知

二障習氣,為自利利他圓滿而進求佛果。於此有問,究竟有佛果可成否?經謂:成

佛如手中摩果。意謂決定可成,以成佛之器,即為此暇滿大好之人身,而精妙之

成佛方法,又經佛說法,又經宗喀大師將佛法顯密二分精妙者撮集於此。以此大好

之人身,具大意義,由成佛之精妙顯密二法而修,成佛固如掌中之果。以上說應當

發心,有佛可成。但僅為利益有情發心,即足以成佛否?答:尚須求成佛之法。成

佛須斷我執及二障習氣。斷我執及習氣,須用空慧,以空慧為斷粗重之根本我執利

器。空慧,又非先就空慧求之,須先於空慧之支分求之。若聞說空慧,即求其慧,

不但不能斷根本我執,即生死之我執亦不能斷。空慧須具止觀雙運,因此,亦須求

止以前之法。因根本我執最重,譬如去垢,須先用小法洗去粗垢,漸次以大法去細

垢,乃能盡淨,學法亦然。先以業果去惡趣重垢,次以斷我執去生死輪回垢,最終

乃去二障細垢,去二障細垢,須止觀雙運之大法。此大法又須先學止。學止由離五

過修八斷,直至無過輕安之三摩地,前已說訖。即初說止觀勝利,次說止觀具一切

三摩地,次說止觀之自性,次說須修二之相,次說次第決定之理,次說各各修學方

~P 942

法。修法,從依順緣,靠著五離八斷,以至得等持之九住心,得九住心,能常住定

,又離沉掉,是否即已得止?其界限如何?今當複說。若不先知止之界限,容易誤

銅為金。不但自謂得定,更自謂得大樂。以此輾轉授人,誤人誤己。故辨別得定與

否之界限,極為重要。

卯三、修已成止分三 辰一、明奢摩他成未成之界限 辰二、明依奢摩他趣總道

辰三、明別趣世間道。

辰一、明奢摩他成未成之界限分二 巳一、顯示正義 巳二、明有作意相及斷疑。

巳一、顯示正義分二 午一、明得未得圓滿輕安即得未得奢摩他 午二、明得圓滿

輕安即得奢摩他。

午一、明得未得圓滿輕安即得未得奢摩他

  「若得前說第九住心,盡離微細沉掉,能長時修,複不須恒依念知,起大功用

,而三摩地能任運轉,是否已得奢摩他耶?曰:得此三摩地者,有得未得輕安之二

種,若未得輕安,是隨順奢摩他,非真奢摩他。如解深密經雲:『世尊,若諸菩薩

緣心為境內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於此中間所有作意,當名何等?慈氏,非

~P 943

奢摩他,是名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莊嚴經論亦雲:『由習無作行,次獲得

圓滿,身心妙輕安,名為有作意。』其有作意,即是此中所說之奢摩他。修次中篇

亦雲:『如是修習奢摩他者,若時生起身心輕安,心於所緣如欲自在,當知爾時成

就正奢摩他。』般若教授論亦雲:『如是菩薩獨處空閒,如所思議作意思惟,於心

所現,舍離意言,多次思惟,若時未生身心輕安,是奢摩他隨順作意。若時生起,

即奢摩他。』若爾,未生輕安以前之三摩地,為何地攝耶?曰:欲地所攝。雖有如

是心一境性,然本地分說是非等引地,而不立為等引地攝,以非無悔、歡喜、妙樂

、輕安之所引故。如是未得輕安之前,雖三摩地不須相續依止正念,亦能任運無分

別轉,複能融合行住坐臥一切威儀,然是欲界心一境性,非奢摩他。」

  由獲得未得圓滿輕安之門,為得未得止。圓滿輕安,指不動輕安,此根據佛說

而來。在第九住時,不但能恒常任運住定,且有輕安分,此時易起狂亂我慢,謂已

經得定,或謂已得空樂。過去大師及佛故加圓滿輕安以簡別之。意即指九住之輕安

尚非圓滿。修止三大綱:一、修止資糧,二、修止方法,三、成止之量。資糧已具

~P 944

,依法而修,法,又須依無著、龍樹二大車軌,亦即由離五斷八,對治沉掉,使內

心住緣漸次延長,漸次清淨,是為九次第。依九次第至離作行過失,而得不作行,

此時已否得止?答:此時已入于止成量之範圍。止成之後,依止而入於道。在辨止

成與否時,又須示何者為真正之止,何者為非真正之止,如是分辨,完全根據解深

密經、莊嚴經論、修次中編、以及波羅密教授等。

  初、示正義,先設問以明之。問:若得第九住心,已離微細沉掉,已能常久修

習,又不須具足恒常依念正知之功力(第八住須依念正知),如是任運運轉之三摩

地,為已得奢摩他耶?再簡括之,謂若已得不須依念正知任運俱生之三摩地,是否

得止?若謂已經得止,則第九住心即當是止。若第九住心不得為止,則何者為止?

答:得此三摩地,尚應分有得、未得輕安之二種。若未得輕安,是為奢摩他之隨順

(相似),非正奢摩他。于此有問,得任運俱生之三摩地者,是否有輕安在內?答

:依教,若無輕安在內,則必不能耐久而住。可見任運俱生之三摩地定有輕安在內

。宗喀大師于此謂須辨得輕安與否者,乃指得殊勝輕安與否而言。若普通輕安,則

任運三摩地固已有之。又所以稱之為奢摩他之隨順者,以此時已離細沉細掉,又能

~P 945

久住,又不須依念知勵力任運而轉,此等皆為定相,只是未得殊勝輕安,故只能為

奢摩他之隨順。解深密經彌勒問品(彌勒非不知定,特設問耳。)問:世尊,若諸

菩薩緣心為境(攝外散之心),內思惟心(安住內緣),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所有

作意(即心住所緣之作意),當名何等?佛答:慈氏,非奢摩他作意,是隨順奢摩

他勝解相應作意。(即言所緣與心相合,除所緣外,心不旁溢,是為勝解相應作意

。)即引輕安已,再以彌勒莊嚴經論證之:「由修無作行,(指從修八住專注一趣

起,至無作行之等舍第九住心。)次彼身及心,得大輕安已,應名有作意。」此處

言作意者,即指真正奢摩他。再引印度阿黎嘎馬那西那修次中編:「如是修止,

彼之身心,若於何時成就輕安:一、如其所欲,心於所緣成就自在。二、(任意入

定出定)爾時,當知是成止。」此比上文,謂須具輕安與自在之二,乃得為止,在

第九住心時,既非殊勝輕安,且不能自在住定,故不得為止。再引寂靜菩薩般若波

羅密多教授論,「于此菩薩獨居閒靜,(修順緣)如所思義所緣教授作意思惟,(

作意住於所緣不忘),舍離意言,(除上教授所緣外,外緣一切舍離,一心不亂

。)於心所現(心現所緣),多數思惟,(依九次第多次修習),乃至未生身心輕

~P 946

安,是奢摩他隨順作意。何時生起,爾時即是奢摩他。」意謂如法修得第九住,若

未得殊勝輕安,不名得定。得殊勝輕安,乃名得定。若爾,彼未生殊勝輕安以前之

三摩地,是否有功德?其功德屬於何地攝?(欲界一地,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

)曰:欲地所攝(下界功德)。欲地中雖有如是之心一境性(無沉掉之平等性,相

似等引地),然非是等引地(等引地為上界功德)。所以不立彼為等引地者,以其

未成就無悔(一因相)、喜樂(二因相)、輕安(三因相)之因相(等引必具三因

相),此僅能名欲心專注一趣之三摩地。如是之三摩地何故不具三因相?須知三因

相中,言無悔者,非作惡不悔,乃言無疲厭。欲心定尚未至此,不能無疲厭,必如

修次所說,如其所欲,心於所緣成就自在,乃稱無悔。言喜樂者,謂心分之喜、身

分之樂,第九住心亦不具足。因真得殊勝輕安之止時,有極堅固之住分(喜樂與輕

安不同),又有心喜身樂二分,僅九住心未能如是故。故凡未得真正殊勝輕安以前

,雖不常依於念,其心亦不散於所緣之外,任運而轉,現似行住坐臥一切威儀,均

和雜有三摩地在內,但得如是三摩地,仍當說為欲界心一境性,非正奢摩他也。此

~P 947

處行住坐臥一切威儀均和雜有定分在內,乃是現似之相,而或者遽誤認為正修與後

得已成一片,便謂已等於佛。以正修後得合而為一,是佛境界故。現藏中亦常有自

謂,我無他長,惟修與未修無異者即此類慢心所致。故宗喀大師特別提明,此是欲

界心一境性,意謂定尚未得,何況成佛。(佛常在空慧定中而以妙觀察遍緣一切諸

行,此則不過於行住坐臥中尚有定境,若令彼於定中化身往他方,示現說法涅槃等

相,則彼不能。)

午二、明得圓滿輕安即成就奢摩他

  「若爾,雲何能得輕安?得輕安已,雲何成就奢摩他?曰:輕安如集論雲:『

雲何輕安?謂止息身心粗重,身心堪能性,遣除一切障礙為業。』身心粗重,謂於

善事身心不能隨欲而轉。此之對治,身心輕安,謂由遠離身心粗重,于諸善事,身

心極有堪能力也。又煩惱品攝內身粗重,能障樂斷煩惱。若勤功用斷煩惱時,已離

身沉重等不堪能性,得身輕利,是身堪能。如是煩惱品攝內心粗重,能障樂斷煩惱

,若勤功用斷煩惱時,內心樂緣善境,離不堪能,心於所緣無障礙轉,名心堪能。

如安慧論師雲:『身堪能者,謂於身所事生起輕利。心堪能者,謂正思惟時,令心

適悅輕利之心所法,由此相應,能於所緣無障礙轉,故名心堪能性。』總之,若得

~P 948

輕安,則起功用,欲斷煩惱時,如行難行身心怯懼之無堪能性皆悉除滅,身心成就

極調柔性,隨欲而轉。如斯圓滿身心堪能,初得定時即獲少分,次漸增盛,最後轉

成輕安與心一境性之奢摩他。又聲聞地說,初時微細,難以覺了,後乃易知。將發

如是眾相圓滿易可了知輕安之前相,謂勤修三摩地之補特伽羅,便覺頂上似有重相

,然非損惱重相。此生無間即便遠離能障樂斷煩惱之心粗重性,能對治品心輕安性

即先生起。如聲聞地雲:『若于爾時不久當起強盛易了心一境性心身輕安所有前相

,于其項上似重而起,非損惱相。此起無間,能得樂斷諸煩惱品心粗重性,皆得滅

除,能對治彼心調柔性,心輕安性,皆得生起。』由心調柔心輕安性生起之力為所

依止,有能引發身輕安風來入身中。由此風大遍全身轉,身粗重性皆得遠離,能對

治品身輕安性即得生起。又此調柔風力周遍全身,狀如滿溢。如聲聞地雲:『由此

生故,有能隨順起身輕安諸風大種來入身中,由此大種于身轉時,能障樂斷諸煩惱

品身粗重性皆得遣除,能對治彼身輕安性,遍滿身中,狀如充溢。』此身輕安,是

內身中極悅意觸,非心所法。如安慧論師雲:『當知歡喜所攝內身妙觸,名身輕安

~P 949

。經說。意歡喜時身輕安故。』如是身輕安初起之時,由風勢力,令身生起極大快

樂。由此為依,心中亦生最妙歡喜。其後輕安初起之勢,漸趣微細,然非輕安一切

都盡,是由初分太動其心,彼勢退已,有妙輕安無諸散動,如影隨形,與三摩地隨

順而轉。心踴躍性亦漸退減,心於所緣獲堅固住。由離喜動不寂靜性,即是獲得正

奢摩他。如聲聞地雲:『彼初起時,令心踴躍,令心悅豫,歡喜俱行令心喜豫,歡

喜俱行令心喜樂,所緣境界於心中現。從此已後,彼初所起輕安勢力漸漸舒緩,有

妙輕安隨身而轉,心踴躍性漸漸退減,由奢摩他所攝心故,以於所緣寂靜行轉。』

聲聞地說,要生如是輕安,始名有作意,由得第一靜慮近分所攝正奢摩他,乃得定

地所攝小分作意。」

  得圓滿輕安,是成就奢摩他之規,於此有二問:一、得輕安之規如何?二、得

已成奢摩他之規如何?答:先解釋輕安。集論雲:「何名輕安?謂斷身心粗重之相

續故,即身心之堪能,除一切障為業(作善無堪能之障)。」雲何身心粗重之相續

,謂身心粗重相續如流。堪能,為心所有法,輕安與定輾轉增長,有具力之輕安,

即有具力之定。有具力之輕安與定,即能除惑業等障,故雲即身心之堪能,除一切

~P 950

障為業。何謂身心粗重?謂其身心於善所作,如如所欲無堪能安住者是。能對治彼

之身心輕安者,謂離身心二種粗重,身心安住最極堪能者是。(輕安,為心所有法

,本屬於心。)分而言之,身輕安者,昔昔于煩惱樂斷而為所留難之煩惱品類身粗

重性,今則若加功用斷煩惱時,身沉重等不堪能與彼遠離,其身輕利者是。(得身

輕安者,身輕快如兜羅棉,如雲,觸之柔軟華麗無礙,故欲作善,其身無不聽命。

)故此身輕安恰是身粗重之對治。心輕安者,昔昔于煩惱樂斷而為留難煩惱品類(

煩惱助伴為其品類)之心粗重性,今則為斷惑故,加功用時,心住所緣愛樂而轉,

而無堪能之性與彼遠離,心於所緣無所礙著而運轉者是。堅慧論師說亦同此。

  身堪能者,謂於身所作事輕利生起。心堪能者,謂正趣思惟,令心適悅輕利之

因。此為一種心所有法,即心所有法之因修定,而轉變為輕安者。由此相應,於所

緣境無滯運轉,是故名為心堪能性。總之,若得輕安,則遮身心諸不堪能,具足身

心極樂住也。在藏文本與大本同,於不堪能句上,有恆常畏怯、身心難轉等語。如

是身心圓滿堪能,譬如十五夜月,由初一初二漸漸而滿,而在一二時中則不易見。

~P 951

自初二住便生輕安,但不易覺。(初二住心,住所緣雖一刻之短,亦與未修定時不

同,故初二住即有輕安。)直至第九住時,身心輕快如處兜羅棉中,但尚未得為圓

滿輕安。必自九住輾轉增上,乃得圓滿輕安。如十五夜月,無一毫不滿。在經教明

文,五六住皆無輕安名,必九住乃有。推之初住二住時,更無此名。但彼雖非九住

之輕安,而是輕安之支分,亦如初一二夜月,雖非十五之月,而為十五月之支分。

圓滿輕安以何為相?其生起必易覺察。其前相如何?謂彼精進修三摩地者,(第八

九住,乃稱精進修定)腦上生起一種感覺,如新剃頭者,以手摩頭而生非不快感之

重象。何故此象必於腦上顯現?因九住時心一境性任運而轉,身心兩方面不堪能之

風,因離微細沉掉之定力,漸漸收縮,聚於腦上而將作渙散,故腦覺重。此風渙散

之後,身心兩方故能樂斷煩惱。又複當問,此種前象生時,心身輕安是否同時而起

?答:此時心輕先生,心中過去不堪能性馬上消失,心與所緣無礙,如和麵然,

欲捏何象,即成何象,極其柔和聽命。所謂聽命者,此時心欲住緣,即立住緣。欲

不住緣,放之而他,亦無所礙。此與未得定前心不如意者,恰相反對。堪能有多義

:柔和、聽命、有力;欲懺罪即生懺罪之力,欲積福即生積福之力,雖未斷煩惱而

~P 952

有斷煩惱之力,比之平時,特別迅速。如得此堪能,得此輕安,欲移此心以修空性

空見,立能相應相合,使心與空性相合如膠漆。若無此種堪能與輕安,雖修空性,

心亦不住,不過生一種空性悟解而已。故如無堪能與輕安,僅能得聞思之悟解,而

不能得證。是以聲聞地雲:「易可了覺心一境性,身心輕安,不久當於其頂上似重

而生,非損腦相,即由此相於內起故,能障樂斷諸煩惱品心粗重性,皆得除滅。心

調柔性、心輕安性,皆得生起。」其次,由於依靠心輕安生起之力,其為身輕安之

因之風大即於身中轉,此何故?凡人身心相連,心粗重故,身亦粗重。今因心生輕

安,故身亦生輕安。能起此種身輕安之風,在皮膚腠理之間,是為堪能之風。此風

一起,周遍貫行身諸支分,身粗重性即得遣除,其能對治身粗重性之身輕安即得生

起,亦複增廣於一切身分,堪能風力,現似充滿(意謂有此感覺之相)。故聲聞地

雲:「由此生起有能隨順起身輕安風大,遍增眾多大種來入身中。由此大種入身中

故,能障樂斷諸煩惱品身粗重性皆得除遣,能對治彼身調柔性身輕安性遍滿身中,

狀如充溢。其身輕安,謂是身內最悅意之觸塵(有樂受之觸覺),非心所法,安慧

論師雲:歡喜攝持身內妙觸,應當了知是身輕安。契經中說:「意歡喜時,身輕安

~P 953

故。」上文次第,由心輕安生身輕安,由身輕安生身大樂,由身大樂生心大樂。以

下說身心大樂之狀。身大樂之初起,由臍下生熱,此熱生時,身中即生大樂,是為

身輕安之樂。身于輕安生起後,心中亦生起最勝喜樂,是為心輕安之樂。此身心輕

安之樂生時,是否得定?答:未得,此是九住時現象,而非殊勝輕安之樂。必繼此

而覺輕安之力漸次微小,此非輕安樂力退象,乃是樂力平穩之象。由彼粗樂勢過強

盛,太動其心,彼漸退已,有薄如影(淡漠之意)不動輕安三摩地生起,彼心喜躍

亦退減已,即得心於所緣堅固安住,遠離大喜擾動不寂之奢摩他,得此三摩地,立

入上界功德(初禪近分),前一刹那尚為欲界心一境性,後一刹那即上界功德。如

聲聞地雲:「彼(輕安)初起時,令心踴躍,令心喜悅,歡喜俱行,令心喜樂,所

緣境性於心中現。(歡喜充滿心中,幾變歡喜為所緣,而於所緣幾成不能自持。)

從此以後,彼初所起漸漸舒緩,有妙輕安隨身而轉,由是因緣,心踴躍性漸次退減

,由奢摩他所攝持故,心於所緣寂靜而轉。」若如是生已,即得作意(上界功德作

意),及初靜慮未到定攝奢摩他,故得等引地少分作意。以上為聲聞地說。但若非

~P 954

宗喀大師標為科判,加以解釋,則何者為得定與否之界限?何者為輕安?何者為殊

勝輕安?何者為得定之前相?雖讀聲聞地亦不能解。

巳二、明有作意相及為疑分二 午一、正明有作意相 午二、斷疑。

午一、正明有作意相

  「具何相狀,能令自他了知已得作意。聲聞地說,由得如是作意,則得色地所

攝少分定心,身心輕安,心一境性,有力能修初靜慮道,或諦相道,淨治煩惱,內

暫持心,身心輕安疾得生起,欲等五蓋多不現行,從定起時,亦有少分身心輕安隨

順而轉。由得具足如是相狀之作意,奢摩他道極易清淨,謂住心一境性奢摩他後,

速能引生身心輕安故,輕安轉增,如彼輕安增長之量,正奢摩他亦轉增長,故彼二

法輾轉相增。如聲聞地廣說。總之,心堪能者,風亦堪能,爾時便生身妙輕安,由

此生故,內心即起勝三摩地。複由此故,風轉調柔,故能引生身心輕安。又如聲聞

地雲:『由於最初背一切相,無亂安住,故名不念作意。』此說初修心一境性時,

當全不起余念及餘作意。如是修已,聲聞地又雲:『又汝於此亂不亂相,如是如是

審諦了知,便能安住一所緣境,亦能安住內心寂止,諸心相續,諸心流注,前後一

~P 955

味,無相無分別寂靜而轉。又若汝心雖得寂止,由失念故,及由串習諸相;尋思、

隨煩惱等諸過失故,如鏡中面,所緣影相數現在前,隨所生起,即於其中當更修習

不念作意。謂先所見諸過患相增上力故,即於如是所緣境相,由所修習不念作意,

除遣散滅,當令畢竟不現在前。賢首當知,如是所緣甚為微細,難可通達,汝當發

起猛利欲樂,為求通達發勤精進。』此說三摩地生起之相『寂靜而轉。』以上謂由

如前修習無相等三漸次而生。次至『增上力故』,是說雖已得寂止,然由不多修習

等過,心中仍有相等現起,則當憶念心隨彼轉之過患,務令內心不隨彼轉,都不思

惟而安住也。次至『不現在前』,謂由如是修習全不思惟之力,相等三法隨何現起

,皆不顧視,是則彼三(自然息滅),更不現起,故心不為彼等所奪。余文謂此奢

摩他甚為微細,即彼解釋亦難可通達。其中諸相,謂色等五境與三毒男女共為十相

。無相之理,謂最初時,色等境相種種亂現,現起無間自息自滅,最後住定時,則

色聲等相全不現起,唯現內心明瞭安樂之相。無尋思之理,謂由如前住不念作意,

隨起何種尋思,如水中泡不能久住,自然消滅。次更如前修習,則內領納了別安樂

~P 956

等相,不待破除,不堪觀察,起已無間自然脫落,安樂等相轉更微細。爾時安住定

中,內身等相全不現起覺心與空都無分別。縱定起時,則覺身等忽似新生。至後得

位,縱起貪等煩惱尋思,然與前不同,勢力微弱,不能久續。此等諸位,即『寂靜

而轉』之位。內心明瞭,覺屋柱室壁之極微,都能計數。住分濃厚,即睡眠時亦覺

與定融和,如未得定前之睡眠不復現起,複見許多清淨夢相。」

  作意二字,在聲聞地中即為「定」義。第一、了別自他,獲得作意。(依外相

亦可察知他人內心是否得定。)其相狀者,謂已獲得色地所攝之少分定心,謂:(

1)身,(2)心,(3)輕安,(4)心一境性之四事,及有堪能以靜(上界功

德),粗相(下界粗劣)或諦相道(四諦十六相之任一),淨治煩惱。(得定者,

即有以靜粗相,欣上厭下,或無常等相,淨治煩惱之堪能。)若內等引(入定),

速能生起身心輕安,得定者如是貪欲睡眠等五蓋,多分不起,(得定者五蓋皆輕,

即粗尋細察亦少粘滯。)等引起時(出定時)亦且一分身心輕安,以上為聲聞地所

引相徵。若已獲得具彼諸相之作意者,則奢摩道易成清淨(輾轉增上)。謂於心一

境性之奢摩他等引之後,速能生起身心輕安故。(所謂速者,得等引後,即不住所

~P 957

緣,身一入定即生輕安。)輕安與奢摩他相互增長,輕安增長幾許,奢摩他亦增長

幾許,此亦聲聞地說。總之,若心堪能,風亦堪能,爾時則起勝身輕安。彼若起者

,是生轉勝之三摩地。亦以彼故,更成就殊勝風之堪能,故能引起身心之輕安也。

(得勝身輕安後之三摩地,稱勝三摩地,以視未得前之三摩地更較堅固故。)複次

,聲聞地雲:「為不趣一切故(遮止外境色聲等),令無散亂故,以初安住(一心

安住所緣),不念作意(不念其他所緣之作意)。」是謂于初心一境性安住之時,

余隨何念及作意皆無而住(以上修止輪廓)。應如是修。聲聞地又雲:「使能安住

一所緣境(最初修止次第),亦能安住內寂止(入定)。(以下成止次第),諸心

相續(現在心)、諸心流注(過去心),前後一味,無相(無三世相、男女相、色

等各別相。)無分別,寂靜而轉(無沉無掉而轉)。以上說成就作意之相。藏文此

處,為使汝能安住任何事(七八住至九住之前段),亦能安住內心寂止(九住後段

),與漢文稍異。在安住內心寂止後,定有下文無相、無分別、寂止三相當至。藏

文結以「應依彼彼心而住」,意謂應依上文安住一所緣,乃至無相無分別寂靜等心

而住。又若汝心雖得寂止,(得字,指正修時得未得內心寂靜之際。)由忘念故,

~P 958

及串習時短故。(藏文為不串習,意謂串習定力時間尚短)。上來曾言,七住時現

沉掉散亂諸過不能為害,八住時,若加勵力,沉掉散亂不生,九住時不加功用,亦

不能生,何故此處言,汝雖得寂止,而又有忘念不串習諸過?可見非指真得寂止時

,而指正修將得之際。于此際一心安住所緣,對所緣以外之事,一切不念,而後可

入於無相無分別之寂止,此為藏文大意。時隨諸相(色等),尋思(思樂思樂),

隨煩惱而轉,隨其生起,先思惟諸相過失,即於其中更當修習不念作意。即於如是

所緣境相(諸相尋思等),由所修不念作意除遣散滅,當令畢竟不現在前。賢首當

知,(賢首,乃造論時,無著對人美稱。)如是所緣(宗喀謂,所緣即是指止。)

甚為微細,難可通達(難以言達之意)。汝應發起猛利欲樂,為求通達,發勤精進

。上來修止經教(指辨中邊、聲聞地等),文簡意深,沉掉如何生,如何入於止,

止有何相,如何為殊勝輕安等,極難通達,非宗喀大師抉擇,不易了知。又一說,

此為聲聞地文,指無相、無分別、寂靜之三,特別是心為所緣之行人,最能感覺之

境,此種所緣甚為微細。

~P 959

  以上系說生起三摩地之法。其中寂靜而轉以上謂說如前修習,其無相等三漸次

生起也。次增上力故以上者,謂雖已成止,然由無大修習等為所依止,故於其心中

若有相等觀現,則應憶念心於彼等增上隨轉之過患,善隨彼等而轉,任何亦不思而

住也。次不現前以上者,謂說以如是修故,相等三者隨何生起,由修不思之力,不

須特治,彼自滅已,住於彼三不現,不為彼等之所奪也。其所餘謂彼止甚細,彼之

詮解,亦難通達。其中相者,謂色等五境之相、三毒之相,及男女之相為十。令無

彼之現者,謂于初時色等境相種種現起,現已無間自寂自淨也(初修時不念作意故

)。于其後時,若等引者(仍平等不釋定)則不現起色聲等相,唯有內心了別明顯

及適樂之相而現也。(此指修緣心定者而言,此時即是入於無相。若緣佛像者,此

時唯有所緣顯現。)次令無分別之現者,謂如前安住,不令作意生諸分別(苦樂善

惡諸分別),如水起泡,無能恒久,自寂滅也。(泡由水起,仍歸於水。分別由心

起,消時仍歸於心。)次如前修(不念作意),其現起之領了(領了謂禪味)及快

樂,彼亦不須特為滅除;現已,無間觀察,自寂自淨,(不堪觀察,為不成立之意

,喻如竹籜自落。)諸安樂領了,漸成微細,(藏中有一種造紙草,長時舊皮自脫

~P 960

,新苗脫穎而出。定心亦然,粗分安樂領了,不須對治,而在定中進行中,亦不許

再觀察對治。自然脫落,新定穎拔而出。)于彼時中,其等引之時,則覺自身等一

無所現(身心山河等悉皆熔化),心與虛空,無可判別。(有於此時便謂已得空性

者,實則此時之空明境,非中觀將實有自性遮止後之空明境,而為一種觸礙覺塵遮

止後之空明。)若從定起,有身似忽生之感覺現起。(問:此種感覺,為定中感覺

,抑定後感覺?答:此為定後感覺,在定中一心不亂,不容起此感覺故。此種感覺

,指修緣心定者。若緣佛相者,此時身心與佛相合一,除此別無所現。)即於定後

,雖有諸煩惱尋思生起,亦與昔時全不相同,其勢微劣,無煩惱相續恒久也。(此

無相、無分別、寂靜三種感覺,在第九住將得定時,愈更明顯。)彼諸時者,即寂

靜轉時是。其明瞭之心,(即定之明分,昏沉遮止後所得。住分,為掉舉遮止後所

得。)甚者,雖室柱牆壁等之諸極微細,亦起能計數之感。又因住分厚故,雖睡眠

時,亦無如未得定時之睡眠,而生起與三摩地和合之感,亦生多種清淨之夢相。上

文皆聲聞地所說作意相。知此,自能知于修定至何境,不致誤為證得空性矣。

~P 961

午二、斷疑

  「若得如前所說之三摩地,于五道中立為何道?曰:前說之定,若是無倒瞭解

無我,住彼見上,所修之定,則可立為異生位之順解脫道。若非爾者,如聲聞地說

,即修第一靜慮根本定,觀粗靜相之諸世間道,皆須依止此定而修。外道仙人以世

間道離無所有地以下貪者,亦依此定而修上道,故此是內外道所共之定。又若由無

倒通達之無我見,及由善見三有過患,厭背生死,希求涅槃之出離心所攝持者,是

解脫道。若由菩提心所攝持者,亦成大乘道。如以一握食佈施畜生,及護一戒,若

有彼心攝持,如其次第,亦成解脫道與一切種智之資糧道。然今非觀察由餘道攝持

,成不成解脫道與一切種智道,是觀彼定由自性門為成何道也。以是有于修習無念

及不作意,名為心不造作及無執著之樂明無分別者,其中猶有是否住真實義修空性

之二類,當善分別,最為切要。以未通達真實義者,亦易誤為通達,誤處極大故。

若未能如前分別,則於內外所共之三摩地,亦可誤為無上瑜伽圓滿次第最主要者,

故當觀察也。」

  謂若有念雲,若得如前所說之三摩地,(離微細沉掉,生起殊勝輕安,乃至定

~P 962

中後得,皆不離殊勝輕安。)於五道中(資糧、加行、見、修、無學)安立于何道

?曰:前所說若是將無我見,無倒決定,住彼見上,修習之三摩地者,雖能安立於

異生時之解脫道,然若非如是而修者,則于聲聞地中說為雖修靜慮之根本定,觀察

靜粗行相之諸世間道,亦須依此而修故。則外道諸仙以世間諸定遠離無所有地以下

之貪者,亦須依此而修上道,故是內外二道所共之三摩地。上來所以有疑者,因前

說定分、明分、輕安樂三者皆已具足,則易疑為無上瑜伽之空樂定。為斷此疑,故

有此品。以此種定相,不但非大乘空樂定,亦非小乘定。以具出離心而得定,乃為

小乘定;具菩提心而得定,乃大乘定。或以空慧而得定,此三乃入於解脫道。今此

定相,不過內外道所共。在此定中,諸外道仙人,亦可伏二禪以上諸貪。如往日所

說,外道仙人定者,至非想非非想,經八萬大劫,發長墮地,鳥巢其間,生長子孫

。出定見此,發生煩惱,謗無解脫,遂終至墮落。顯、密、大、小乘,乃至內、外

道,共通者為三摩地(離五斷八皆同),不共通者為發心,視三摩地之助伴如何而

判,若以空慧為助伴,所攝之三摩地為解脫道。以出離心攝,亦然。若以菩提心乃

至生圓二次攝,則為大乘道、無上乘道。正文複次以下雲:至大事相同也,與上說

~P 963

意同。故不問其所修名三摩地,或名止,如為空慧所攝,即非真實空慧而僅為空見

(相似空慧),則雖不入解脫道,而亦成為解脫道之流。如為菩提心與出離心所攝

,則須真實出離心、真實菩提心,乃與解脫相順。如僅為相似出離心、相似菩提心

,則尚不能相順。此為宗喀不共說。論文:「然今非為觀察由諸餘道攝持門中,趣

不趣解脫及遍智之道,是就三摩道自體門中,而觀察為何道也。」宗喀於此著重數

語,純因藏中當時有認此三摩地為無上者。其意,就自體門中觀察,不能認彼即解

脫及遍智道,亦不能謂彼不可入解脫及遍智道。蓋如白布之本質非青非黃,而可以

染青染黃也。(就助伴說,可諸道攝;就自體說,五道所不攝。)

  以是之故,于修不念作意,無心糾改,及無所執,施設為樂、明、無別之中,

是否有真實義。等引與空性修習之二,當善分別,(在班禪善慧法幢著述中曾言,

有以修不念作意為無上修者,不知樂、明、無別,不過為身心輕安之境,不能認為

無上瑜伽之大樂。修緣心定之礙觸破後之空,不能認為實有執斷後之空。真正空樂

,大乘共道亦不能知,小乘更無論矣,何況內外道共定者,顧當時修定者崇尚不念

~P 964

作意,以為無上,施設不念作意,無心糾改無所執等異名。)極為重要。(三摩地

中之樂、明、無別與空性中之樂、明、無別,大有不同,當善辨,勿淆。)以有於

未通達真實義中亦認為通達之大錯處故。班禪羅桑卻吉絳卻(善慧法幢)雲:修緣

心定者,心與虛空如一,又得禪悅輕安之樂,似具足樂、明、無二,已得佛位,誤

謂身心輕安及觸塵無礙之感覺,為圓滿次第之大樂,及破除實有自性之空慧,於此

應善分別。如僅以定中之樂明感覺為金剛大持位之空樂無別,則一切得定之外道,

皆已成佛矣。

辰二、明依奢摩他趣總道

  「若得前說無分別三摩地作意,唯當修此明瞭無別等殊勝功德之無分別定耶?

曰:引發如斯三摩地者,是為引生能斷煩惱之毗缽舍那。若不依此引生毗缽舍那,

則于此定任何修習,尚不能斷欲界煩惱,況能盡斷一切煩惱,故應進修毗缽舍那。

此複有二,謂以世間道暫伏煩惱現行之毗缽舍那,與以出世道永斷煩惱種子之毗缽

舍那。前者謂觀下地粗相上地靜相之粗靜行相,後者謂觀無常等四諦十六行相,此

如聲聞地說,其主要者,謂通達人無我之正見。如是外道粗靜相道暫伏煩惱現行,

或佛弟子修無我義,永斷煩惱根本,皆須以前所說正奢摩他,為伏斷煩惱之所依。

~P 965

大小二乘諸瑜伽師,亦皆須修此定。于大乘中,顯密諸瑜伽師,亦皆須修此定。故

此奢摩他,實是一切瑜伽師修道之最要基礎。又二種毗缽舍那中,前者于佛弟子非

不可少,後通達無我之毗缽舍那,則是必不可少者。若得前說第一靜慮近分攝之奢

摩他,縱未得以上靜慮無色之奢摩他,然依彼止修毗缽舍那,亦能脫離生死系縛而

得解脫。若未通達無我真實,未修彼義,僅由前說正奢摩他及依彼止修習世間毗缽

舍那,斷無所有以下一切煩惱現行,得有頂心,然終不能解脫生死。如贊應贊雲:

『未入佛正法,疑盲諸眾生,縱上至有頂,仍受三有苦。若隨佛教行,縱未得本定

,魔眼雖監視,亦能斷三有。』故無上瑜伽部諸瑜伽師,雖不必生緣盡所有性粗靜

行相毗缽舍那,及由彼所成就之止,然須生一正奢摩他。初生之界,謂生起次第時

也。」

  問曰:彼已獲得如前說無分別之三摩地,唯當於彼有明瞭及無分別等殊勝之無

分別三摩地而修耶?(意謂此外尚有修法否?)答:生起如此之三摩地者,是專為

生無惑之勝觀耳。以勝觀能斷根本惑,僅止則不能。若不依彼而生觀者,則於彼三

~P 966

摩地任修幾許,雖欲界諸惑猶不能斷,何況一切煩惱,是故須修勝觀也。(意謂僅

止尚不能斷現行煩惱,然解深密謂止能斷縛者,何故?因止有世間道勝觀,依於世

間道勝觀,亦能斷現行煩惱,非獨具止一分即能辦此。)(於彼堅固之止中,種種

樂明等相皆來,乃修觀。觀有世間道與出世間道二種。外道仙人等,亦有於百尺竿

頭進一步,而修世間道觀者。)勝觀中亦有斷煩惱現行世間道之觀,及從根本斷煩

惱種出世間道勝觀之二。前者謂觀察下地粗上地靜之粗靜行相,(只能伏現行煩惱

,故為世間。)後者謂觀察四諦中,無常等四諦十六行相之二種。(能斷種子,故

稱出世間。)總表止後須觀,否則到世間上地亦不能入。止為無分別者,觀則須用

分別。外道仙人以止為基,用粗靜分別輾轉而至有頂天。內道則以止為基,用四諦

十六行相分別,而入於出世間道,特別為無我見。其中聲聞地中之主要者,謂通達

補特伽羅無我之見也。(外道不用粗靜觀察,則不得初禪神通,不能修二禪未到定

。得二禪未到定,又用粗靜觀察,則生二禪神通,得三禪未到定。外道亦有止觀雙

運情形,止修,用一心專注;觀修,則用粗靜行相,相互而修。小乘以止為基,以

無實諦觀察而修,乃輾轉入於上道。即大乘亦須以初禪未到定為基,修觀而入資加

~P 967

等道。故因修觀而得之初禪未到定如無,則不入資糧道上品。大乘五道,皆雖依初

禪未到定,特別資糧上品非依此不可,資糧下三品可不依也。此初禪未到定,指因

修觀而得之未到定。小乘五道亦然。聲聞地得前說奢摩他作意,有四種有情,於現

法中(一生中),不趣出世道而趣世間道。(一)一切外道,因只觀粗靜,不能緣

諦。(二)正法中,根性鈍劣,先修止行。因對專注修興趣濃厚,不樂修觀,即修

,亦不易得空性理。(三)根性雖利,善根未熟。(此處世間道指凡夫,出世間道

指聖者。)根利而善根未熟,不能見真正空性,即不入聖道而仍為凡夫道,故目之

為世間道。(四)一生菩薩,樂當來世證大菩提,非求現法。一生菩薩,指十地菩

薩。依自宗,不能謂未見真正空性,未入聖位,此處乃依小乘說法。小乘所許一生

菩薩,非指十地,乃指資糧道。謂此生尚在資糧道,二生一入加行道,即由加行道

而入見道、修道,而成佛。但此雖聲聞地文,亦非無著意,而為小乘人意。小乘人

謂釋迦在金剛座,自降魔以後至睹明星成道,為加行以後事,自降魔以前,皆在資

糧道中。

  論文:「如是外道粗靜相道,暫伏煩惱現行,或佛弟子修無我義,永斷煩惱根

~P 968

本,皆須以前所說正奢摩他,為伏斷煩惱之所依。」伏斷所依,又非特此,即隨是

大小乘諸瑜伽師,亦皆須修此定。故此奢摩他,為一切瑜伽者行道之所依也。(不

問內外大小顯密,皆須以止為依。)

  又二種毗缽舍那中,于佛弟子初者(觀察粗靜行相)非不可無。後之通達無我

勝觀,則為必不可無之支分。以彼若得初禪未到定所攝之止(即前說圓滿之止),

縱未得自彼以上靜慮無色之止,然即依彼而修觀者,亦能獲得解脫生死系縛。但不

得初禪未到定即修觀者,亦不能脫生死,是為定義。亦非謂初禪以上定,依之修觀

,不脫生死。若不達無我勝觀,棄而不修者,縱以前說之止,依之以修世間勝觀,

斷無所有以下一切現行煩惱,得有頂心,亦終不能解脫生死。贊應贊雲:「未趣於

汝法,生盲之眾生,縱上至有頂,仍生苦成有。」(此四句對外道未生正信愚疑無

明之眾生)。「隨行汝教法,雖未得本定(初禪),如魔眼監視,能遮于諸有。」

(此四句對內道言。如魔眼監視,言為魔所怒視,亦能離於生死。魔為欲界王,名

喜舞自在魔。彼不喜眾生離欲界,脫彼轄下,故于修止者,尤作障礙。)無上瑜伽

之瑜伽者,雖可不生緣於粗靜行相勝觀,亦不生彼所成之止,然亦須生一種止,即

~P 969

生起次第時所生之止。(生次得止,即入圓次。)是故基址之三摩地遍於一切,無

論內、外、大、小、顯、密,皆須依之。其次,僅得基址三摩地,是為不足。此二

重要。

辰三、明別趣世間道

  「聲聞地說,從得第九住心,乃至未得作意,是名作意初修業者,從得作意,

欲淨煩惱,修習了相作意,是名淨煩惱初修業者。若未善解聲聞地中所說之義,便

覺靜慮與無色,最低之道,為初靜慮之近分。彼中說有六種作意,初是了相作意,

故誤解謂,初生近分所攝之心,即是了相作意也。若如是計,極不應理,以未得奢

摩他者,必不能生第一靜慮之近分。未得近分,亦必不得奢摩他故。了相作意,是

觀察者,若先未得正奢摩他,修彼不能新得奢摩他故。以是當知第一近分六作意之

初者,是修近分所攝毗缽舍那之首,非是第一近分之最初。彼前尚須有近分所攝之

奢摩他故。未得第一近分所攝之三摩地前,所有一切妙三摩地,皆是欲界心一境性

。若照大論所說觀之,得三摩地者,亦極少數。此中由修近分六種作意,離欲之理

。恐繁不述。」

~P 970

  聲聞地分三種次第:(一)從九住心乃至未得作意(止)以來,是作意之初發

業者。(二)得止(初禪未到定方得止),僅此而未修觀者。(三)獲作意已,欲

淨惑而修了相作意者,是淨惑之初發業者。此中若不善別,則或以為靜慮無色道之

最下者,是初禪未到定,而於彼又說六作意之初分,即了相作意,故生起未到定所

攝之最初心者,即了相作意是。此是錯誤,以未得止,則不生初禪未到定。若未得

未到定,則不得止。(以彼彼是因,初禪靜慮未到定之始,為得止。初靜慮未到定

中之六作意之始,為了相作意。)且了相作意是觀修(各各了別粗靜行相),若修

習彼(了相作意)而未先得止,則不能也。(以上須止修,觀修不能得止。)以是

之故,初禪未到定六作意之初者,乃未到定所攝,修觀之首,而非未到定之初。以

于修彼觀之首之前,更須有未到定所攝之止也。故未得初禪未到定所攝三摩地以前

之一切三摩地,悉是欲界之心一境性。故獲得與諸大經論(解深密等)相合之止者

,甚為稀少。總而言之:第一、得九住心。第二、生殊勝輕安,得止。第三、使止

力穩固。第四、轉入於觀,以觀粗靜行相。此時即名了相作意。時而觀修,時而止

修,觀下界粗相,觀上界靜相,從上下功德過患,生起決定知,而又入于止修;由

~P 971

是生起厭下欽上之心,一心安住,即專注修,故第二即名勝解作意。由是輾轉增上

,觀止互修,粗分現行煩惱即伏(即對治上品煩惱),故第三名寂靜作意。由是增

上,觀止互修,對淤上界功德,更生欲樂,伏中品現行煩惱,故第四名歡喜作意。

此時行者因中粗分現行煩惱不起,欲觀察煩惱果斷與否,因尋色等最勝者觀之,故

第五名尋伺作意。由是知煩惱未斷,折服慢心而思對治,愈修定力,下品煩惱現行

亦伏,故第六名加行究竟作意,此時證初禪根本定。以上如是推之,輾轉得四禪四

空,以至有頂。

  以上講止竟。次應講分析要訣馬車,擬稍緩,俟於講觀後再講,以便明止觀雙

運。

卷十四終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