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4 01:24:16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6/04 01:22:01 喇嘛網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44講)
CD(下)奢摩他 5-5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蔣揚仁欽中譯
辰二、顯示依奢摩他趣總道軌
第二、顯示依奢摩他趣總道軌。如是已得如前所說無分別三摩地作意,又有明顯無分別等殊勝差別,唯應修此無分別耶?之前說到了奢摩他,具有這種無分別三摩地作意等的這些種種殊勝差別,為了獲得生死解脫,難道光修這種無分別的奢摩他就可以了嗎?宗大師在此回答到說,答:於相續中引發如此妙三摩地,是為引生能斷煩惱毗缽舍那。若不依此,令生毗缽舍那,任如何修此三摩地,尚不能斷欲界煩惱,況能盡斷一切煩惱?故當更修毗缽舍那。
有了這個奢摩他之後,最主要是為了能夠生起緣空的毗缽舍那,而說了奢摩他的。因為在奢摩他沒有產生的話,毗缽舍那不可能產生;毗缽舍那不產生的話,緣空性的毗缽舍那,或者是通達空性的毗缽舍那,不可能產生;通達空性的毗缽舍那,不可能產生的話,就沒有辦法對治煩惱的根本了,所以這一切都是必須透過奢摩他為基礎才有辦法的。可是光是奢摩他的一種觀修,遠離了通達空性的毗缽舍那,不要說生死輪轉,光是奢摩他也沒有辦法斷除欲界的煩惱,或者是壓伏欲界煩惱也沒有辦法了。光是奢摩他,沒有毗缽舍那,連初禪的前行都沒有辦法圓滿,它只是初禪前行而已,可是要圓滿初禪前行,要進入初禪正行的話,是需要毗缽舍那的。所以光是透過奢摩他的這種,雖然具有眾多的功德,可是光是奢摩他是不夠的。
所以在此說到了,此復有二:一能暫伏煩惱現行,趣世間道毗缽舍那,煩惱斷除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暫伏煩惱現行,也就是說,暫時讓煩惱不要生起現行,而進入了世間的毗缽舍那道。第二、能永斷煩惱種子,趣出世道毗缽舍那,除此以外沒有其他斷除煩惱的一個方法了,除此更無上進方便。如聲聞地云:「已得作意諸瑜伽師,已入如是少分樂斷,從此已後唯有二趣更無所餘。何等為二?一者世間,二出世間。」如是已得正奢摩他,或作意者,或欲修習世間道毗缽舍那,或欲修出世道毗缽舍那,皆於先得奢摩他道應多修習。如是修故,所有輕安心一境性皆得增長,其奢摩他亦極堅固。又應善巧止觀眾相,後於二道隨樂何往,即於彼道發起加行。
(390頁)如聲聞地云:「彼初修業諸瑜伽師,由有作意,或念我當往世間趣,或念我當往出世趣。復多修習如是作意,如如於此極多修習,如是如是所有輕安心一境性。經歷彼彼日夜等位轉復增廣。若此作意堅固相續,強盛而轉,發起清淨所緣勝解,於止觀品善取其相,彼於爾時或世間道或出世道,隨所樂往,即當於彼發起加行。」其中世間毗缽舍那修粗靜相,謂觀下地粗性、上地靜性。其出世間毗缽舍那,聲聞地所說者,謂於四諦觀無常等十六行相,主要通達補特伽羅無我正見。也就是「了解人無我、了解法無我」的這種空性的毗缽舍那,而來獲得出世間的毗缽舍那。
若得前說奢摩他作意,有幾種補特伽羅,於現法中不趣出世道而趣世間道?如聲聞地云:「問:此中幾種補特伽羅,即於現法樂往世間道,非出世道?答:略有四種,一一切外道,二於正法中根性鈍劣先修止行,三根性雖利善根未熟,四一切菩薩樂當來世證大菩提非於現法。」
外道瑜伽師一切得如前說奢摩他者,然於無我無觀察慧觀擇而修,彼於無我不信解故,或唯修此無分別止,或更進修粗靜行相毗缽舍那,故唯能往世間之道。這以上說了第一者。第二者,又正法中佛諸弟子,若是鈍根於奢摩他先多修習,故不樂修於無我義觀慧思擇,或雖樂修,然不能了真無我義,故於現法亦唯能往世間之道,以唯修住分,或唯能修粗靜行相毗缽舍那故。這是第二者。(391頁)第三者又諸利根佛弟子眾,雖能悟解真無我義,若諦現觀善根未熟,則於現法亦不能生諸出世間無漏聖道,故名唯往世間道,非緣無我不能修習毗缽舍那。第四者,又菩薩成佛,雖一生補處亦必來世。
「一生補處亦必來世」的意思,就像是以小乘經典的解釋而言,像彌勒菩薩現在正在兜率天。彌勒菩薩是當來下生的彌勒佛,要成就佛果位正覺果位的話,必須還要再投世一生,所以只需要一生就能夠成佛的這尊菩薩,叫做一生補處的菩薩,但是大乘經典卻不這樣講。最主要小乘經典所說的於最後有從加行道四道俱生,於一生補處時聖道不起,故於現法唯往世間道,非未通達真無我義。所以在一生補處的時候,是沒有生起聖道的,因為一生補處的時候是代表說,還需要一生,如果這尊菩薩已經投世,就不叫一生補處了,那就是最後一生,不是說還需要一生的意思。在最後一生的話,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是一起生,是在同一生,在一個坐墊上生起的緣故,所以在一生補處的時候,是不會生起聖道的。
如俱舍論云:「佛麟喻菩提,依邊定一坐,前順解脫分。」此順小乘教成佛道理,非無著菩薩自許如是。由是外道修粗靜相道伏煩惱現行,內佛弟子修無我義斷煩惱根本,皆須先得如前所說奢摩他定。故前所說此奢摩他,是內外道諸瑜伽師伏斷煩惱所依根本。所以上述說了奢摩他,是內外共同去修學的基礎,為了無論是壓伏煩惱,或者是斷除煩惱的根本。以內道而言,不只是內外道共同的基礎奢摩他,必須修學以外,以內道而言,大小乘的所有的禪師,都必須修學奢摩他。以大乘來講的話,顯密共同的瑜伽師、修行者,也必須要去修學奢摩他的,所以奢摩他是內外大小乘、顯密,共同要去修學的基礎。
在奢摩他的部分,只有在所緣境上,因為在無上瑜伽部的時候,有說到了緣本尊,或者緣種子字等的這種不共的所緣處的差別以外,在奢摩他的修法上是一樣的。只有在毗缽舍那會有不同,因為以無上瑜伽部的一種修法來講的話,之前在奢摩他的時候修學奢摩他的時候,所緣氣脈明點,是由這種的不共殊勝功德,所以使我們的氣會隨著所緣境的一個氣脈明點,隨個別去流轉,所以這時候,去生起毗缽舍那之後,就不需要透過觀力來生起了。因為觀力所生起的身心輕安,這種的毗缽舍那,最主要是要使我們對於空性生起不共定解,可是對空性生起的這種不共定解,可以透過另外一種殊勝方便來產生,不需要透過觀力而去產生。變成了由觀力所生的毗缽舍那的殊勝,也能夠隨順成辦。所以在無上瑜伽部的時候,說到一個不需透過觀力,唯有透過止力能夠成辦的毗缽舍那,這是無上瑜伽部的不共殊勝。
而且咕顛喇嘛滇增脇巴,曾經有說到,在大概第八住心和第九住心的時候,可以透過圓滿次第的不共觀修,可以使我們奢摩他和毗缽舍那一起成辦,而不是先有奢摩他,後有毗缽舍那,有說到這種無上瑜伽的不共殊勝。但是在基本上修學奢摩他的九住心、六力、四作意的這種最基本的修持,像斷五種的過失,八種對治力等,都是相同的。
於是我們可以從宗大師的本文裡面可以看到,又大小乘諸瑜伽師亦皆須修此三摩地,即大乘中若顯密乘諸瑜伽師,一切皆須修奢摩他,故此奢摩他是一切修觀行者,共所行道最要根本。又咒教所說奢摩他,唯除少分所緣差別,謂緣形像或緣三昧耶相,或種子字等,及除少分生定方便差別而外,其斷懈怠等三摩地五種過失,及能對治依止正念及正知等。其次獲得第九住心,從此引發妙輕安等,一切皆共。 此三摩地極其寬廣,故解深密經密意宣說,大乘、小乘一切等持,皆是止觀三摩地攝。故欲善巧諸三摩地,應當善巧止觀二法。
(392頁)生此三摩地奢摩他作意,義雖多種,然主要者是為引發毗缽舍那之證德。毗缽舍那又有二種,一內外大小乘所共,能暫伏煩惱現行粗靜行相毗缽舍那,二唯佛弟子內道別法,內道的一個不共法了,那就是畢竟斷除煩惱種子,修習無我真實行相毗缽舍那。前是圓滿支分,非必不可少,如果具有前者的話,也是可以的,並不是說一定要有,後是必不可少之支。但是後者是為了獲得解脫的緣故,是一定要有的,故求解脫者,應生能證無我真實毗缽舍那。以若得前說第一靜慮未到地攝正奢摩他,如果只有獲得第一靜慮未到地攝正奢摩他的話,也就是只有獲得初禪前行的第一者,縱未獲得以上靜慮及無色奢摩他,縱使沒有獲得初禪的正行,或初禪正行以上的這種無色界的禪定,也是可以透過通達無我的這個奢摩他,然即依彼止修習勝觀,亦能脫離一切生死繫縛而得解脫。透過這種的奢摩他,也是可以證得通達空性的毗缽舍那,由通達空性的毗缽舍那,來獲得解脫。所以雖然沒有獲得初禪的正行,可是唯有透過初禪的一個前行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獲得解脫,也是可以的。
若未通達未能修習無我真實,僅由前說正奢摩他,及依彼所發世間毗缽舍那,斷無所有下一切現行煩惱得有頂心,然終不能脫離生死。可是如果沒有了解空性的話,透過了初禪的前行奢摩他、毗缽舍那,以及初禪正行的奢摩他、毗缽舍那,一直到二禪、三禪、四禪,一直到遍虛空天、遍意識天、無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的最頂,三界最頂的細微的心,然不能脫離生死。
如讚應讚論中讚置答云:「未入佛正法,癡盲諸眾生,乃至上有頂,仍苦感三有。若隨佛教行,雖未得本定,諸魔勤看守,而能斷三有。」故預流、一來(初果和二果),一切能得聖道毗缽舍那所依之奢摩他,即前所說第一靜慮近分所攝正奢摩他。也就是像小乘修行者,他獲得初果,還有第二果的時候,總共有四果,如果他是獲得見道位的時候,所證得的果位是預流果,還有一來果的話,也就是第一果和第二果的時候,他內心所擁有的禪定,是在什麼樣的境界呢?是初禪前行的境界,初禪前行的成就而已。為什麼那時候不會獲得初禪正行呢?因為獲得初禪正行的話,他就斷除了欲界的煩惱,雖然並不是從根本斷除,但是以世間道的角度來講,他已經斷除欲界的煩惱,就是壓伏欲界煩惱,所以他就不會再來欲界了。所以他得到見道位的時候,應該叫做第三果,不來果,也就是不再來世間,或者不再還世間。所以在此的世間,是指欲界的意思了,不再來欲界,不再還欲界,而稱不來或不還。
可是預流果和一來果卻不是如此,他因為沒有得到初禪正行,所以還沒有完全斷除欲界的煩惱,所以還有少數的欲界煩惱的緣故,所以預流,也就是說他還會再墮落於欲界,在欲界當中繼續修持。一來的緣故,就是說他大都的欲界煩惱都已經斷除了,他只需要一世的時間,再去斷除欲界煩惱,所以叫做一來果。所以像是這個小乘修行者來講,他也是透過第一靜慮近分所攝正奢摩他,來獲得見道果位的。所以第一靜慮近分正奢摩他,也就是一開始我們所獲得的這個奢摩他,他緣空性的力量,不能小覷,光是這種的奢摩他,也能夠讓我們獲得見道果位,獲得聖者果位。
如是當知一切頓證諸阿羅漢,他對治煩惱的這個心,唯有透過第一靜慮近分所攝正奢摩他來對治煩惱,所以他變成三界──也就是欲界所攝的煩惱,色界所攝的煩惱,無色界所攝的煩惱,一起斷除。因為一起斷除的緣故,叫做「一切頓證諸阿羅漢」。什麼叫一起斷除呢?像是預流果,或者是一來果,或者是不來果的話,他們是有次第的,先壓伏欲界煩惱,後來再去壓伏色界或者無色界的煩惱,他是有次第的,慢慢、慢慢的先暫時壓伏粗分煩惱之後,來徹底斷除煩惱的根本,以這種的方式而來獲得阿羅漢果位的。
可是上上根者的阿羅漢,他不願意浪費這麼多的時間在這上面,先壓伏煩惱,再來斷除煩惱的根本,他不願意。他希望一開始的時候,就從煩惱的種子,煩惱的根本直接下手。所以一旦從煩惱的根本,煩惱的種子直接去斷除的話,他就不需暫時先壓伏煩惱,有次第的這樣先壓伏欲界煩惱,後來再去壓伏初禪天的煩惱,再去壓伏二禪天的煩惱,他不需要這麼作。所以他連根本一起斷除的時候,變成三界九品的煩惱,一併斷除。所謂三界九品的煩惱一併斷除的意思是說,欲界的上上品,和初禪天的上上品,和二禪天的上上品,三禪天的上上品的煩惱一起斷除。斷除完之後,再來欲界的上中品,初禪的上中品,二禪的上中品的煩惱再一起斷除。所以這種的九品煩惱,是一併的,有次第的這樣去斷除,所以叫一切頓證諸阿羅漢。所以九品煩惱一起斷除的意思,並不是說上中下一起斷除,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說光是上品煩惱的部分,上上品的煩惱就有分從欲界、一直到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等,有分九者,所以上上品的九種煩惱一起斷除,連根斷除,上中品的九地煩惱,以及其根本一起斷除,上下品的九地煩惱及根本一起斷除,是這個意思了。
一切頓證諸阿羅漢,皆依前說正奢摩他而勤修習毗缽舍那證阿羅漢,所以透過了第一靜慮近分所攝的正奢摩他,也能夠讓我們獲得阿羅漢的果位,就像是一切頓證諸阿羅漢。所以一開始獲得的這個奢摩他的禪定,他是多麼的好用。他像是一把很尖銳的斧頭,一個斷除煩惱的工具,但是這個工具,要有無我的正見,才有辦法去斷除煩惱的根本。如果沒有無我的正見的話,就像是一個力量非常微弱的人,他舉起一把非常好的斧頭,可是卻對煩惱的樹根沒有任何傷害般。故若身中未得前說奢摩他定,必不得生緣如所有或盡所有毗缽舍那真實證德,后當廣說。故修無上瑜伽觀行師,雖不必生緣所有粗靜行相毗缽舍那,及彼所引正奢摩他,然必須生一正奢摩他。初生之時,亦是生起圓滿二次第中初次第時生。總應先生正奢摩他,次即依彼或由粗靜行相毗缽舍那,漸進諸道乃至有頂,或由無我真實行相毗缽舍那,漸行五道而趣解脫或一切智,是佛教中總印所印。故隨修何種瑜伽皆不應違越,是謂總顯依奢摩他趣上道軌。
辰三、顯示別趣世間道軌(分二)
巳一、顯往粗靜相道先須獲得正奢摩他
巳二、依奢摩他離欲之理
巳一、顯往粗靜相道先須獲得正奢摩他
(393頁)由了相門修粗靜相道,須得前說正奢摩他,在此就是講到了依由世間道的毗缽舍那,如何斷除欲界煩惱呢?如果我們講到世間道去斷除欲界煩惱的話,我們就要知道說,這種斷除的方式,不是從根本斷除,而是暫時壓伏的意思,但是取名的時候,具有斷除煩惱的名稱。是因為暫時壓伏的意思,他不會再次的現起了,所以所說的斷除,但並非是真正的從根本上去斷除。所以我們要知道說,雖然是講到斷除二字,但是他的意思不同,這個要知道。
從初禪的前行,一直到初禪的正行當中,又大有學問了,所以在此說到了初禪前行的,以因地上來講的話,就講到六支,加上果位的七支,而說到了要去修學的初禪七相,為了獲得正行的緣故。所以七相是那七相呢?初禪前行的第一相,以因地上來講的話六相,我們先講六相,再講第七果位。
因六相是第一、了相,第二、勝解。了相的意思就是知道自地為粗分、為粗相,上地為靜相的這種了知,而稱為叫做了相。反覆的去思惟自地的,就是現在所擁有的過患,而去反覆的觀察,上地的靜相功德的緣故,透過這種觀察力而生起了毗缽舍那的時候,那叫做勝解,所以了相、勝解。第三、遠離的意思,就是說到了遠離欲界的三品煩惱,就是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遠離的緣故說了第三遠離。第四、攝樂,就是說遠離欲界的中的三品煩惱,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第五、觀察的時候就是說,因為他已經遠離了欲界的大部分的煩惱的緣故,所以他會覺得好像是已經斷除欲界的所有煩惱,但實際上他並沒有,所以這時候透過觀察的力量,讓自己察覺到原來我還仍有欲界煩惱,再次的會去行加行,所以進入了第六相,叫做加行究竟。在加行究竟的時候,斷除了欲界的下三品煩惱,也就是欲界的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欲界的九品煩惱,完全斷除的時候,在此的完全斷除、完全壓伏的意思,而不是說從根本斷除,而獲得了初禪正行,那就是加行究竟果作意了,所以說到了七相。在此就針對整體的內容而來作解釋。
我們現在可以看本文,由了相門,就是初禪的第一因相,由了相門修粗靜相道,須得前說正奢摩他,如莊嚴經論云:「由此令彼增,由增極遠行,而得根本住。」謂得前說第九住心及諸輕安,由此增長彼三摩地,依此引發根本靜慮。又從第九心乃至未得作意時,說名作意初修業者。從得作意,為淨煩惱修習了相作意時,名淨煩惱初修業者。故修了相是先已得作意,如聲聞地云:
這以上就是說,我們獲得了第九住心,發起了奢摩他,可是還沒有到達了相的時候,所謂了相就是「自地為粗相,上地為靜相」的這種作意,還未生起的時候,這時候的奢摩他叫做作意初修業者;另外一種亦名叫做第一靜慮近分所攝正奢摩他,這兩個意思都是一樣的。可是獲得了了相之後,那也就是為了壓伏欲界的煩惱,而去作了相作意了,這時候的奢摩他,叫做淨煩惱初修業者。所以作意初修業者,和淨煩惱初修業者的內涵是不同的,淨煩惱初修業者的這個奢摩他,叫做了相的奢摩他。可是作意初修業者,並不是了相的奢摩他,他只是身心輕安之後,而發起了這個奢摩他而已,在那個時候,他並沒有刻意去作意或者是觀修自地為粗相,上地為靜相。
如聲聞地云:「云何作意初修業者?謂專注一緣勤修作意,乃至未得所作作意,未能觸證心一境性,是名作意初修業者。云何淨煩惱初修業者?謂已證得所修作意,於諸煩惱欲淨其心,發起攝受正勤修習了相作意。」第四瑜伽卷首亦說已得作意,次修世間及出世間離欲道故。又先具足如前所說正奢摩他,次修世間及出世間毗缽舍那,暫伏永斷煩惱之理,於餘對法論中未見明顯如此廣說。
(394頁)故昔善巧大小對法諸先覺等,於此先修專住一緣正奢摩他及依此故,暫伏永斷煩惱之理皆未能顯。若未善解聲聞地義,便覺靜慮無色最下之道,是初靜慮之近分,於彼說有六種作意,初是了相。故起誤解謂初生近分攝心,即了相作意,若如是計極不應理,以若未得正奢摩他,必不能生初靜慮之近分,未得近分定不能得奢摩他故。
所以之前有許多的瑜伽師,他們時常會誤會說,一開始所獲得的這個奢摩他,因為一旦生起的緣故,就獲得了初禪的近分了,所以他們時常把初禪的近分,和初禪近分的了相,第一因相的了相,視為是一體的。因為我們在講到初禪的前行,有說到六相,第一者就是叫做了相,所以他們時常把了相的奢摩他,也就是淨煩惱的初修業者,以及作意初修業者,混淆在一起了。所以在此宗大師就作了很詳細的區別,也就是說一開始所獲得的奢摩他,他並非是了相作意,所以這時候的奢摩他叫做作意初修業者,雖然那時候是初禪的近分,可是卻並不是六因裡面的第一相──淨煩惱初修業者,這必須要分開的,因為他那時候,並非是了相作意。了相作意是觀察修,由修習此,若先未得正奢摩他不能新生故。
又如先引本地分說,欲界心一境性無諸輕安,解深密經等說,未得輕安即不得止。故未得近分即未能得正奢摩他,故初近分六作意之最初者,是修近分所攝毗缽舍那之首,所以在近分的六作意,如果講到近分六作意的話,那就從了相開始算起,而不是從作意初修業者算起了。所以近分六作意的第一者,當然就是了相了,這就是近分所攝毗缽舍那的第一者。近分所攝的毗缽舍那的話,就是勝解。近分所攝的毗缽舍那是勝解,所以了相就是勝解的第一因緣了。所以近分六作意之最初者,就是勝解的前因,非初近分之最初,但不是靜慮近分的第一者,它只是近分所攝毗缽舍那的第一因而已,所以這個要分開的。所以毗缽舍那我們要分,就是說由了相所生起的毗缽舍那,和初禪近分所攝的毗缽舍那,如果我們講到六作意的毗缽舍那的話,那就是由了相作意所產生的毗缽舍那了。可是如果是由,並非是了相作意,只是很單純的奢摩他所生起的毗缽舍那的話,就不是在此的六作意裡面的勝解了。所以六作意裡面的勝解的毗缽舍那,以及很單純的由奢摩他所生起的毗缽舍那是不同的,這個我們也是要分開的。所以現在可以看到本文裡面有說到,其前尚有近分所攝奢摩他故。
在了相之前,已經生起了初禪近分所攝的奢摩他,那就是作意初修業者,未得初近分所攝三摩地前,一切等持,皆是欲界心一境性。在還沒有獲得這個作意初修業者之前所有的奢摩他,都是屬於欲界心,欲界所攝的這個禪定。若依諸大教典之義,得奢摩他者亦極稀少,況云能得毗缽舍那?
巳二、依奢摩他離欲之理
第二依奢摩他離欲之理。唯修前說,具足明顯無分別等眾多殊勝正奢摩他,全不修習二種勝觀,且不能伏欲界所有現行煩惱,況能永斷煩惱種子及所知障,故欲離欲界欲得初靜慮者,應依此止而修勝觀。前說修奢摩他能伏煩惱現行,豈不相違?
所以,在此就是有人問到,如果唯有透過毗缽舍那才能夠壓伏煩惱,或者是斷除煩惱的話,那之前宗大師您有說到,在奢摩他的時候,有說到了煩惱不能現行,而說到了奢摩他的功德,像是在哪裡說的呢?雖然達賴喇嘛在這裡並沒有多作解釋,可是我個人多作補充的話,我看的現在《廣論》的這個印刷版,第385頁的時候有說到第二分二,初有作意相,也就是說到了奢摩他具有什麼功德呢?我大概念一下就是說到,身心輕安、心一境性,有能力修粗靜相道,或諦相道淨治煩惱,內暫持心身心輕安疾疾生起。欲等五蓋多不現行,有說到「欲等五蓋多不現行」,也就是說煩惱多不現行。所以在此有人,就是把它解讀成煩惱都不現行,就是壓伏煩惱了。這樣的話,變成光是奢摩他就能壓伏煩惱了,不需要毗缽舍那,那為什麼你說為了壓伏煩惱必須要毗缽舍那呢?這不是很相違嗎?於是宗大師在此回答到說,答:無有過失。
之前在說到了奢摩他的功德,五蓋多不現行的時候,世間毗缽舍那,攝為奢摩他的情況下,來作解說的,而說到了煩惱多不現行。也就是說到煩惱多不現行的一個角度,是講到奢摩他的功德,說不是說用奢摩他來對治煩惱,不是以這種的角度去作解說的。可是現在我們在講到,真正去對治煩惱的時候,有分到壓伏的對治方式,和根本斷除的對治方式,有兩種。而不是只是單純的講到奢摩他的功德,如果是講到比較詳細的對治煩惱的角度來講的話,那光是奢摩他就沒有辦法了。因為奢摩他並沒有壓伏煩惱的一個作用,所以在此的奢摩他,就變成是毗缽舍那還未生起之前的這個奢摩他,所以在講解的角度不同。
一般生起奢摩他的話,因為在定中,當然煩惱是不會現起,那具有奢摩他的人,他的內心會非常的寂靜,非常的沈穩,所以煩惱多不現起絕對也是有他的功德。可是我們現在講的是,真正去對治煩惱的話,也就是說欲界的上品煩惱,不會再次的現起,中品煩惱不會現起了,下品煩惱不會現起了。如果是講到比較個別的對治煩惱的角度來講的話,那奢摩他就沒有這種的功用了,那必須透過毗缽舍那,所以講解的角度不同了,所以在此回答到,前依世間毗缽舍那,悉皆攝為奢摩他而說,此依二種毗缽舍那前行初禪近分所攝奢摩他說。能引離欲毗缽舍那略有二種,謂由諦行相及由粗靜相離欲之理,此說由其後道離欲。修此之身,謂未少得無我正見諸外道眾,及正法中具足無我見者二所共修。也就是粗靜相的話,就是由這些補特伽羅所修的。
彼修何道而斷煩惱?這個粗靜相的毗缽舍那怎麼修呢?如聲聞地云:「為離欲界欲勤修觀行,諸瑜伽師由七作意,六作意為因,最後七作意為果,而說到了七作意,方能獲得離欲界欲。何等為七?謂了相,勝解,遠離,攝樂,觀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作意。」最後作意是證離欲根本定時所有作意,即所修果,所以這是果位,前六作意是能修因。
(395頁)若此非由修無我義而斷煩惱,為決擇修習何義而斷煩惱耶?以世間的毗缽舍那斷除欲界的煩惱的時候,如果不是透過無我的正見,那是透過什麼呢?就是透過了粗靜相,所以在此宗大師說到,雖由此道亦伏欲界餘惑現行,然唯說名離欲界欲。故主要者,謂由修習欲貪對治而斷煩惱,其欲貪者此為貪欲五種欲塵,故能對治,是於欲塵多觀過患。違貪欲相而善修習,由此能於欲界離欲,此雖無倒了解諸欲過失及初靜慮功德,而有堅固了相定解,所以反覆的思惟欲界的過患,反覆的思惟上界的功德,而產生堅固的話,叫做了相定解。若先未得正奢摩他,隨久觀修此二德失,然終不能斷除煩惱。如果沒有獲得奢摩他的話,縱使再怎麼觀想欲界的過患,上界的功德,也沒有辦法斷除界煩惱的。
又雖已得正奢摩他,若無明了觀察,隨修幾久,亦定不能斷除煩惱。故須雙修止觀方能斷除,獲得了奢摩他,但是沒有獲得毗缽舍那,縱使我們再怎麼樣去觀修這種自地為粗相,上地為靜相的話,也是沒有辦法斷除欲界煩惱的,所以必須要由此而生毗缽舍那才可以,此一切伏斷煩惱共同建立。如是別思上下諸地功德、過失,善了其相,時為聞成,時為思成,故此作意聞思間雜。
所以為了生起毗缽舍那的緣故,要多多的聽聞和多多的思惟,再一次的作觀修。那當然生起了奢摩他之後,還是要聽聞,還是要反覆的思惟,後來再作觀修。後來這個觀力,沒有辦法再生起毗缽舍那的時候,再一次的從奢摩他出定,再一次的聽聞思惟,後來再繼續觀修,直到由觀力生起毗缽舍那為止,在此是針對如何從欲界到初禪的過程而講。同樣的從初禪到二禪也是一樣,也要具足七種的作意。二禪到三禪也是具足七種作意,再從二禪的近分而到二禪的正行,或者是三禪的近分,到三禪的正行,由如是修超過聞思,唯有修相一向勝解粗靜之義,是名勝解作意。所以由這種反覆的聞思間雜,由觀力生起的毗缽舍那的時候,叫做勝解了。
(396頁)聲聞地云:「於所緣相修奢摩他、毗缽舍那。」第六作意時亦云:「修奢摩他、毗缽舍那。」初作意時說緣義等六事,此於餘處毗缽舍那中亦多宣說,是故此等雖非修習無我正見,然是毗缽舍那亦不相違。雖然並沒有了解空性,可是是由觀力所生的,所以也是毗缽舍那,這沒有任何的相違。故此諸作意之時,是由雙修止觀而斷煩惱。修習之理,謂若分辨粗靜之義數數觀察,即是修習毗缽舍那,觀察之後於粗靜義一趣安住,即是修習正奢摩他。如是所修初二作意,是為厭壞對治。如是輾轉修習止觀,由修習故,若時生起欲界上品煩惱對治,是名遠離作意。所以在遠離作意圓滿的時候,就能夠斷除欲界上品的煩惱了。
又由間雜薰修止觀,若能伏斷中品煩惱,是名攝樂作意。斷除欲界中品煩惱的話,稱為叫第四攝樂作意。次若觀見能障善行欲界煩惱,住定、出定皆不現行,不應粗尋便謂:我今已斷煩惱當更審察,為我實於諸欲尚未離欲而不行耶?抑由離欲而不行耶?作是念已,為醒覺故,隨於一種可愛淨境攀緣思惟,若見貪欲仍可生起,為斷彼故喜樂修習,是名為觀察作意,這是第五者觀察作意,就看自己是不是真正斷除欲界的煩惱,由此能捨未斷謂斷諸增上慢。次更如前於粗靜義別別觀察,於觀察後安住一趣,由善薰修此二事故,若時生起欲界下品煩惱對治,是名加行究竟作意。正在斷除欲界下品煩惱的這種對治力,是名加行究竟。徹底完全的斷除的時候,就獲得了初禪正行。第三、第四、第六作意,是能伏斷煩惱對治。所以在第三、第四、第六的時候,是正對治上品、中品以及下品的欲界煩惱的正對治。在此正對治的意思,是壓伏的意思,而不是連根對治的意思。
如是若斷軟品煩惱,即是摧壞一切欲界煩惱現行,暫無少分而能現起,然非畢竟永害種子;由此能離無所有處以下諸欲,所以透過這種的粗靜相,而來作禪定的一種觀修,可以壓伏無所有處以下的這個煩惱,然尚不能滅除有頂現行煩惱,何況能得永度生死?
可是到了非想非非想天的時候,他是沒有辦法壓伏非想非非想天的煩惱,為什麼呢?因為到了非想非非想天的時候,那時候意識幾乎都不現行,意識幾乎都是不現起的狀態,生的時候我生了,死的時候我死了,就這兩個念頭以外,都沒有其餘的念頭,所以他根本沒有辦法產生所謂的行相、勝解等的這種對治力。也是因此因緣,所以非想非非想天的煩惱無法壓伏,因為是沒有辦法對治的緣故。為什麼沒有辦法對治呢?因為他的念頭現不起來了,那時候意識變得太細微了,所以變成他的念頭完全不會生起,只有生的時候會有一次,死的時候會有一次而已。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因為在之前,無所有天的時候,他就覺得說,只要有念頭都會有煩惱,所以他刻意的把念頭遮止了,由此的因力,所以感得的果位就是如此,然依靜慮亦能獲得五種神通,恐繁不錄,如聲聞地,極廣宣說,應當了知。
(397頁)現在無修此等根本靜慮之理,故亦無有錯誤引導,然於此等若真了解,則於餘定亦斷歧途最為利益。如是四種靜慮,四無色定及五神通與外道共,唯得此定非但不能脫離生死,反於生死而為繫縛,故於奢摩他不應喜足,更當尋求真無我見毗缽舍那。縱未廣知修初靜慮等根本定法,然於前說修奢摩他,或名作意法定當了知。此是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等所說九種住心,中觀修次之所建立,如前已引。又莊嚴經論及無著菩薩,於菩薩地、大乘對法、攝決擇分解彼意趣。又攝決擇分於止觀二法,指聲聞地,故聲聞地解釋最廣。又此諸義,中觀修次論及慧度教授論亦曾宣說。又辨中邊論說,由八斷行斷五過理,修奢摩他法,今善觀彼等諸心要義,略示一二全無杜撰。現在修靜慮者,且無此等之名。又有一類先學論時,雖知其名,然未善其義,後修行時,見無所須棄而修餘。又有眾多略得止品所攝正定,便謂已得空三摩地,或得內外所共第九住心定,便謂已得無上瑜伽具眾德相圓滿次第,及謂已得根本後得合雜無間無分別智。皆是未能善解之相。若於上說善得定解,則不因其假說修無所緣、無相了義,美妙名稱而生誤解。若能實知此定之義,便能了知歧、非歧途,故於此諸定量教說修三摩地次第,應當善巧。
經及廣釋論善說修定軌,因文簡直故狹慧未能解,
反謂此經論無無分別教,不於有處求無處求謂得,
尚且未能辨內外定差別,況能善分辨小乘及大乘,
顯教與密教三摩地差別?見此故顯說大論修定法。
久習大論友莫捨自珍寶,而取他假石願識寶自有,
佛見除汝學別無教授義,讚聞住林樂願觀察彼義。
無分別止道修法與修量,未得善了解劬勞修定師,
尚須依智者如實知修法,否則暫休息於教損害小。
慈尊無著論所說修止法,為聖教久住故今略解釋。
已釋上士道次第中,學菩薩行,於奢摩他靜慮自性如何學法。這以上已經結束了奢摩他的內涵。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六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