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1 16:31:16
|
宗喀巴大師
|
| | |
|
尊貴智敏法師
|
| | |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6 上士修法
能海上師 集
智敏上師 講
多寶講寺
四 上士修法
上士道一般說是高一點,但是要瞭解。我們修下士道的人——現在我們說,有的人說,“我們從下士道下手。”這個很對。這個臺灣日常法師他教他的弟子都是在修這個增上生,就是修那個下一輩子的暇滿人身,這是下士道。這個對不對呢?我們說在現在的根機,你說給他,一下子說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當然有些人根本做不起,嘴裡儘管說的好聽,行動上根本全部是相反的,那個是沒有意義的。說什麼要做什麼才行,現在踏踏實實地確實從下士道下手——對的。
但是下士道下手,前面該走什麼路應當要知道,上士的發心也在下士道的時候也要生起來。真正的發心,圓滿的發心在上士道。但是,這個心的種子在下士道應當要種下去了。如果你對上士道的事情不知道,菩提心的發心不理解,那你下士道就是人天福報,不屬於下士道。下士道是上士道的前基礎,它跟上士道有直接聯繫的。所以,上士道的發心在下士道應該知道。如果你單是修下士道人天福報的話,不屬於菩提道,那就是有漏的人天乘,不是菩提道次——就是下士道不共的,這是不共的下士道、有漏的人天乘。共的下士道就是說要通入上士道的。
那中士道也一樣,中士道的出離心——出離三界固然是中士道,但是,我們通上士, 道的中士道,從自己的觀察三有苦,推到一切眾生三界都在受苦。那麼,自己要出離苦,眾生都是自己的父母,也要使他出離苦。這個發展起來就是菩提心。所以說,出離心也就是菩提心的基礎。離開了出離心,菩提心是一個空的,就是紙上談兵,沒有作用。
那麼,這個上士道,它又分幾個科?(一)修平等舍心;(二)修菩提願心;(三)六波羅蜜,就是菩提行心;(四)最後四攝。這是菩薩道。
總的來說,發平等舍心是進入菩提心的一個基礎。我們對一切有情假使有親有怨的話,那你要發菩提心是不可能的。菩提心每一個眾生都要當他父母一樣地看,要去救度他,情願犧牲自己救度他。如果你怨親不平等的話,那你怎麼能夠做到一切有情都是自己父母看呢?要做到自己父母看,要平等看待,都是自己父母,不能有怨有親。那麼,有這個心的基礎,菩提心的願心才發得起。然後,菩提的行,菩提大行才修得起,六度四攝都是修菩薩道的。下面第一科。
甲初 修平等舍心
我們說“舍”在我們這個佛教的名詞上,舍有三種。我們在學《五蘊論》、 《百法》的時候,在心所法裡有一個行舍,就是前面說的,舍離這個掉舉昏沉,使心平等的那個心所法——是舍。那麼,還有一個,就是說在我們的受心所裡邊,苦樂憂喜舍,這是受的舍。一個是行的舍,這個行舍是不是區別於受舍呢?行舍是屬於相應行裡邊的。我們在行蘊裡邊,在相應行裡邊有個舍,叫行舍。那麼,受心所裡邊一個舍叫受舍。還有一個四無量心裡邊的舍無量心叫無量舍。總的來說,我們佛教裡邊講舍就是這麼三個舍。一個是受舍,一個是行舍,一個是無量的舍——四無量裡邊的舍。那麼,我們這裡修平等舍心,就是屬於四無量的舍。對一切有情要離開貪心、瞋心,使自己的心平等起來。
乙一 怨親不定想
頌 昔日之仇怨 聞名生憎怖 後複為良友 無彼反不樂
順我者曰親 逆我即為仇 或從無我觀 或以仇為友
“怨親不定想”。你要把心平等起來,那一定要方便。如何趣入這個怨親平等?那麼,這個有方便的。如果你一定要把冤家親家硬要看成平等,那是做不到的。那麼,要修。修,要有一些方便來修。這個第一科就是說“怨親不定想”。這個是從客觀的事實來擺這個情況。冤家親家都不一定的,你說這個人是怨,他可能就是以前的親;現在的親也可能是以後的怨。這個事情在世間上也很多。兩個人好得不得了,朋友也好,同學也好,等到一旦鬧了事之後,就像冤家一樣,死不見面的,看了就是瞪眼睛。這個大家都會有經驗的,開始非常要好的,後來成了仇人。也有開始是仇的,後來成了親家的,這個是比較少一點,但是不是沒有——還是有的。那就是“怨親不定”,這是一輩子裡邊都有這個不定的想,何況你無始以來的變化?當然是各式各樣的關係都會產生的。
“昔日之仇怨,聞名生憎怖,後複為良友,無彼反不樂。”這個就是說怨親不肯定。過去的仇人,聽到他的名字就會生氣、討厭,或者恐怖。但是後來經過幾次各式各樣的關係之後,成了良友,沒有他反而感到不踏實。那我們以前就講那個長生太子,他的父親長壽王給那個鄰國的國家消滅之後,在鬧市裡斬殺掉的。那麼,這是殺父之仇。那個國王下了重賞,懸賞,要去抓太子,逃掉的,抓來要殺掉。而這個太子,也對那個鄰國國王非常仇恨,殺他父親的。但是,後來這個太子,他慢慢地進入他的鄰國——要報仇,慢慢地親近這個國王,最後近到國王的最接近的一個侍者。之後,有一次國王打獵,中間疲勞了,要睡下去,睡著了。他要寶劍抽出來,把他殺死,結果他想起他父親臨死的話,不要對冤家生仇恨想——他的父親很好。他想了這個話,寶劍又抽進去了。那麼,這個國王驚醒之後,後來把事情講清楚之後,國王對這個人非常之欣賞,成了親家,把半個國家的財富都送給他。那就是冤家變親家了。這個佛經裡邊有這些事情。因為他經常侍候他,這個長生太子不在身邊感到反而好象缺一個東西一樣,“無彼反不樂”,這是過去經典上有。事實上,我們世間上也會有這些事情。那麼,親家變冤家是最多了。
“順我者曰親”,什麼叫親?順了我的叫親。“逆我即為仇”,逆我的,對我不利的叫仇。這個親跟仇是從我執出發來判定的,沒有客觀標準的,都是從我來判的。對我好的就是親,對我不利的就是仇。那麼,你怨親要把它平等地想,“或從無我觀”——“無我觀”,就是本來就沒有我,那麼什麼親,什麼仇呢?無從安立。因為我們學過《五蘊論》,只有五蘊。這個裡邊的“無我唯諸蘊”也是說這個問題。我們流轉生死的就是這個五蘊,哪有什麼我呢?既然沒有我的話,哪有親呢?哪有怨呢?親也對我來說的,既然我都沒有,親怨何從安立呢?沒有地方安立,那就是怨親平等了。這是一個方法。
“或以仇為友”,或者以仇人當他是朋友來看,就是反過來了。這就是說兩種方式,消滅這個怨親的界限。仇,他本來可以是仇,但是後來變友了;友,本來是友,但是後來也可以變仇。仇跟友中間,他就是這麼一個人,一會兒做仇,一會兒做友,這個也沒有一定的標準。所以說,從無我觀也好,由仇友的不定也好,都可以把這個怨親的界限把它消滅。
乙二 自他易地想
頌 自他易地觀 亦世聖所教 若不從定修 則但墮言說
上士恒勤求 自苦他安樂 若慈母愛子 非他利譽故
自他易地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又自他無分別想,所謂禹思天下有溺者,猶己之溺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猶己之饑也;此大乘之要義。慈心悲心,自利利他,始能成佛。否則但求自利,則成阿羅漢也。
那麼第二個方法,“自他易地想”。使他調一個位置,把自己做他的位置來看,以他當我來看,這樣子也能夠把怨親平等。這裡他舉了幾個例。儒家也有這個,自他易地的。佛教裡邊當然講得深了,儒家也講了一些這些道理。“自他易地”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孔夫子經常講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什麼叫“恕”呢,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要的東西,不要施給人家去。假使自己不願意人家欺騙我,我就不要欺騙人家。儒家也有這個。那麼就是“自他易地觀”了,自己跟人家調個地方看。我們平時也說的,“將心比心”,你打他,他痛了;假使打你呢,你自己也會痛,就是自他易地,就是這個意思。“又自他無分別想”,把自己跟他一體地看。那麼,就是舉一個例,“禹思天下有溺者,猶己溺之也”。天下有沉溺在水火之中的,受苦受難的,好象自己受一樣。那麼,稷,也是古代的一個皇帝,他想世間上那些老百姓有受餓的人,就像他自己受餓一樣。這是儒家的跟大乘所相近的思想。那麼,這個就是說,儒家的世間上的學問還有這個道理,我們佛教呢?當然有這個道理,應當要擴展。
“自他易地觀,亦世聖所教。”自他,將心比心這樣子的觀想,世間上的聖人也這樣去教導人家的。但是,儘管你怎麼教,“若不從定修,則但墮言說”,假使不從定上去修的話,只是一句話。我們經常看到世間上學問很好的人,他品德並不好。我們說現在社會上,專門講賺錢的技術,並不講這個道德,所以說現在的人道德越來越刻薄。那麼,過去的人,念的書,四書五經都是講道德的。但是,過去的人,是不是念了很多書,品德都很高?一般說,念書的人品德是高一點。但是,也有念了書很多的,品德極卑鄙的,他的腦筋動起來比別人更厲害的還有。那就是說,話僅是這麼說,但是對自己淨化自己身心,他這個功夫沒有去用。尤其儒家裡邊沒有修定的,那麼這個轉變身心的方法也沒有。所以說,你儘管學的東西很高,而做不到。所以說,“但墮言說”,嘴上說得好聽,而事實上做不到。我們現在也有了,嘴上是唱高調,自己行動是自由主義。這些話大家是口頭禪了,都有。儘管唱高調唱得好,但你做不到,你沒有定的力量轉變自己的身心,結果行動還是自由主義,否則但墮言說了。
“上士恒勤求,自苦他安樂。”這是《俱舍論》的一句話。上士、中士、下士,上士就是菩薩。他求什麼?他求利他。他自己從悲心出發要利他,一天到晚辛辛苦苦地求什麼呢?求人家安樂,而自己呢?情願受苦,只要人家安樂,自己受點苦沒有關係,就是上士道。那麼這個上士道在《俱舍》裡就辯論了,哪有這樣的人呢?他自己吃苦,給人家快樂,這個是不可能的。結果,有一個辯論,最後世親菩薩說,有可能的。這個我們當然不介紹了。
“若慈母愛子,非他利譽故。”那麼,“自苦他安樂”,我們說世間上能不能舉一個例來呢?也有可以舉例的。母親對她的孩子,那就是自苦他安樂。那個母親辛辛苦苦地一輩子都是為了她孩子,我們上一次給大家聽個磁帶,有的人聽了,有的人沒有聽到,就是《母愛》那個磁帶。他的母親為了她的孩子,因為他們上輩子都是文盲,她要使她的孩子要念書,結果,弄得自己害了很厲害的病,不治之病。結果動也不能動,最後折磨而死。但是她不怨,她是為了她的孩子什麼苦都受。那麼,這個就是我們說,是菩提心的一個小的表現了。因為她僅限於一個孩子——她的孩子,其他的人她就不管了。如果你把一切有情一個不漏地,這樣的心去對待,那就是菩提心了。所以說,在世間上自己求苦而使他安樂的事情並不是沒有,就像母親對孩子一樣。
“非他利譽故”,並不是為求人家的利益,或者是名譽。他對孩子的好並不是要求利,更不是要求名,他就是一心地使孩子好。《母愛》那個磁帶沒有聽的,我希望他去聽一道。這就是我們激發菩提心,知恩報恩,可以聽一聽。她沒有所求,並沒有什麼要求,但是她天然產生這個心。但是,我們說這個心好不好,好是好,太小了一點。自己的孩子肯這麼做,人家的孩子就不願意這麼做,那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更不願意去做。那麼,這個心畢竟還是小的,因為那是世間上的心。佛教就是要把世間的狹隘的眼光打開,那麼就要發廣大心,一個眾生不漏地對待,這樣子對待,就是菩提心。
這就是“自他異地想”,不是絕對做不到,小小的在世間上還是有做到的,所以說並不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要擴大一點就完了。
乙三 等皆如母想
第三個,“等皆如母想”。一切有情都要把他當母親看,這是一層層下去了。把這個修菩提心的,這個第一個是要修這個平等心,平等心修好之後才能修菩提心。那麼,要修平等心,有幾種方法:“怨親不定想”;“自他易地想”;最後是“等皆如母想”,一切有情同等,都是自己母親的想。這裡邊又分幾科。
丙一 無量輪回中父母即是眾生
我們無量劫來輪回六道,六道輪回中我們的父母,每一輩子投生都有父母,這個父母就是眾生——他也不是特殊的一個,他就是眾生之一。
丙二 現在生活我之父母即是眾生
那麼,現在養活我的父母也就是眾生之一。
丙三 使我了知解脫之父母即是眾生
那麼,使我了知解脫的父母,那就是教導我們佛法,那些父母。我們說宗大師說三父子,那就是師父就是他的父親一樣的,最大的恩,這個,我們說是法身父母。肉身的父母,就是我們現實的父母;法身的父母,就是三寶、師尊。那麼,這個使我們解脫的父母,也是眾生。
丙四 作悲田使我成佛之父母即是眾生
作悲田使我成佛的父母也是眾生。悲田就是我們的這個救濟的那個物件,我們要成佛決定要有眾生。這個《普賢行願品》裡邊:對眾生要起大悲,大悲是成正等正覺。所以說一切眾生就是我們成佛的父母。眾生,他是悲田,我們要成佛,離開眾生那就是成不了佛。我們要度眾生才能成佛,如果眾生都沒有,我們沒有度的了,最多成個阿羅漢了,怎麼成佛呢?這個《普賢行願品》講得很清楚,大家都念過了,回憶一下就知道。
那麼,從這裡去觀想,慢慢慢慢把心,把怨親的這個界限慢慢磨平了,可以達到平等的舍心。當然不是幾句話了,這些都要從定中修。如果沒有定的話,沒有從定中修的話,只是口頭禪,這是不起作用的。那麼,如何修?這個馬車裡邊都有,我們在這個《略論釋》,他修馬車裡邊都有。
那麼,下邊是“修菩提願心”,那正式地修菩提心。平等舍心是修菩提心的基礎,沒有平等舍心,菩提心是修不上去的。然後,有了基礎,可以進一步修這個菩提心。我們現在做不到也好,做到也好,知道一下是對的。這個道理都不知道——那你根本大乘是絕緣的,你要進入大乘,這個道理是初步地瞭解。瞭解之後,經過思惟,慢慢地化成自己的思想,最後就做到。
甲二 修菩提願心
那麼,修菩提心又分三個方法。
乙一 引言併發心之法喻及方便總說
頌 大般若佛母 諸佛佛子生 由圓頓次第 證果貴初心
發心利他故 樂正等菩提 如地金月火 大藏寶源瀛
金剛山藥善 如意日美音 王庫藏大路 乘騎流無盡
樂聞聲河雲 二十二種等 贊發心性相 餘處複廣明
行假無三世 一多大小平 悲圓菩提滿 發心佛即成
發心證果二無別 由是中間發心難
發心非難難常繼 常繼方便應當說
這一科是比較麻煩的。下邊一科,真的修法倒好了,講道理這一科是相當麻煩的。那麼,這裡我們就參考這個:一個是我們的《講記》(《三學講錄》102頁),就是“大般若佛母”後這一段;我們還有這個《現觀》——《現觀》也講了二十二喻,講了很多。那麼,我們先把“大般若佛母”這一個看一看。
我們先說,“大般若佛母”是講般若,是一切法空的道理。那麼這個菩提心,是講發心度一切眾生要成佛的道理。它們的關係我們先講一下。這個大般若是講空性的,那就是一切三乘,就是聲聞緣覺,菩薩——就是大小乘,他都靠空性證入他的這個果位。沒有空性,都證不到的。那麼我們說,這個聲聞有聲聞的菩提,他是靠一切法空的道理證到無我。那麼,緣覺,也要靠空性的道理。那麼,菩薩,更要靠空性的道理證到這個成佛的道理。在經上的比喻就是說,大家證的都是空性,但是深淺不同。就是說象馬兔三獸渡河,以這個三個野獸渡河的比喻來說,渡的都是那個生死之河,他們的方法都是證一切法空。但是,像是大乘,一踏到底的;馬是二,緣覺乘,這是浮在水中間的;兔是聲聞乘,是浮在水面上的。但是,空性都要證到,證的深淺不同。聲聞乘證的空性是最淺,緣覺的深一點,那個菩薩證到最深的,一直踏到底的。那麼,這個就是說空性是三乘都要證的,並不是說這個般若只有菩薩要,聲聞緣覺就不需要的,或者是沒有,不懂的——不是。都證到的,但是深淺不同。
但是區別于菩薩、聲聞緣覺的不是空性的問題,而是發菩提心跟不發菩提心的問題。所以菩薩種姓,是發菩提心的,有了菩提心之後,才能稱菩薩。修了菩提心,修菩薩行的,那是菩薩。空性當然也要。這個比喻,就是空性是母,佛母,所以是母。而父呢?是菩提心。那麼,聲聞緣覺,他發的出離心是他的父。母是一個母。它《廣論》裡解釋,假使說一個女人,她是藏人,她的丈夫是漢人的話,他的孩子就是漢人;如果她的丈夫是歐洲人的話,她的孩子也就像一個歐洲人一樣的,而母是一個。所以說,聲聞緣覺菩薩,這個空性,一切法空的道理,都是他們成功的母。而區別于聲聞緣覺菩薩的,就是看他發的什麼心。是出離心的,自利的,聲聞緣覺,假使說聲聞緣覺裡邊有深淺,空性證得深的是緣覺,證得淺的是聲聞。而發了廣大的菩提心的,行菩薩道的,他也是證空性,當然證的更深一點了。因為他修的六度萬行更廣泛,那就是要更大的空性。那麼,這個,空性還是這個空性,不過大一點,深一點。而他特別區別于聲聞緣覺的,是菩提心。所以說,菩提心是成佛的種子,這個般若的空性呢——成佛的母親。這是父的種子、母親的空性,才能夠成佛。那麼般若是通的,通三乘的,而菩提心不通三乘的。所以說,我們在空性裡邊來分別聲聞緣覺菩薩,這是不恰當的。聲聞緣覺菩薩都證同一空性,就是深淺不同。空性是一個,但是,發的心卻不一樣了,聲聞緣覺是生出離心,菩薩是菩提心。
所以說,要判別大乘小乘,要從菩提心發不發來看。分別區別於出離的聖者——聲聞緣覺跟凡夫,就看有沒有出離心。凡夫你再是念《金剛經》,修什麼什麼——他也修很多——他不發出離心的,感的果報,人天果報,有漏的,不出生死的。那麼,同樣這個經,是聲聞緣覺念的,他就出離生死,可以出三界。如果是菩薩念的,他就可以成佛。所以說,這個關鍵是發心。那麼,從這一點看,這個菩提心的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如果沒有菩提心的話,你再怎麼修,最多是聲聞緣覺,成不了佛。那麼,菩提心一生起之後,比喻就是說太子才生下來,他是個小孩子,但是他貴壓群臣,哪怕第一流的大臣也要給太子磕頭。雖然太子是一點點大,一點氣力也沒有,只會哭,但是最大的大臣也要向他頂禮。為什麼?他是太子。那麼,菩提心就是太子,菩提心就是佛的種子。太子是國王的種子,將來他是做國王的,所以說他一養下來,他的富貴就超過一切大臣。那麼,菩提心也一樣,只要發菩提心了,就超過一切聲聞緣覺,這個經上講得很多。
但是,菩提心也不是那麼 容易發的。所以說,如何發?這裡講了很多方便。我們介紹的是無著菩薩的七重因果。還有自他相換的,那是更快的,《上師供》裡邊講的,這裡沒有特別講。
那要先看這個佛母、空性。“大般若佛母,諸佛佛子生。由圓頓次第,證果貴初心。”那個大般若是佛的母,一切佛要成佛,他的母親就是要靠一切法空的空性。也是佛母,也聲聞的羅漢的母,緣覺的母了。那麼,我們說佛道,當然是佛的母。“諸佛佛子生”,“佛”就是佛,“佛子”就是菩薩。一切佛也好,菩薩也好,都從大般若這個佛母生的。
那麼,“由圓頓次第,證果貴初心”,在這個空性裡邊,我們講這個修行,它是圓頓跟次第兩個是統一的。有的人,就是講要快,圓頓法門。次第法門,是鈍根,漸教;圓頓法門,是頓教,是利根。我們漢地經常這麼分。海公上師從這個真正的中觀見來看,圓頓、次第兩個東西是拆不開的。如果沒有圓頓,這個次第就不是圓滿的次第。假使沒有次第,這個圓也是豁達空(滬俚)的圓。圓頓裡邊有次第,次第也不離圓頓,這才是真正的我們的修行的一個最高的方法。這個海公上師講的,我們可以把這個念一道。在《講記》的一百三十三頁21,海公上師講得很好,我們把它念一道。
《大般若經》一名《佛母經》,言佛從般若生也。又一問題,菩薩是佛生,故名佛子;佛是誰生?曰是菩薩生。如文殊菩薩智慧最高,為諸佛師,又菩薩由圓頓次第菩提心生,菩薩為佛之因。故佛是菩薩生。
由圓頓次第者,四宏願即圓頓菩提心。 《華嚴經·賢首品》即說圓頓菩提心者。說圓頓又說次第,似相矛盾,不知非矛盾,次第即圓頓中次第。如圓輪有十二齒,譬如圓頓;其輪轉時,一齒一齒次第而轉,譬如次第;然一齒轉時,餘齒皆隨之而轉,譬如圓頓中次第。可知初地心,即十地心,故圓頓中有次第,次第中又有圓頓。彼但講圓頓而略次第者,未免籠統非是。
又學顯者不學密,或學密者不學顯,譬如輪齒不足十二。佛說成佛不難,發菩提心難,即發圓頓菩提心難,此心一發,決定成佛。又圓頓次第,圓頓即發心,次第即修行。
《大般若經》又叫《佛母經》,因為一切佛都是依靠大般若的空性而證道的,是佛的母,“言佛從般若生也”。“又一問題,菩薩是佛生,故名佛子。”菩薩從佛生,我們說聲聞緣覺從佛口生,從法化生,菩薩也一樣,從佛生的。那麼,佛是誰生呢?是菩薩生的。這個也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了。但是,總的來說都是佛母——空性生的。文殊菩薩是佛的智慧,最高的佛的師父。
“又菩薩由圓頓次第菩提心生。”那麼,正規地說,菩薩從哪裡生?圓頓、次第的菩提心生的——這個菩提心又是圓頓的,又是次第的,兩個是統一的。“菩薩為佛之因,故佛是菩薩生”,這個說了半天,就是說管你是佛也好,菩薩也好,一切都從菩提心生,也從佛母生——從佛的母,就是空性而生。也從菩提心——是父生。
那麼,這個菩提心的圓頓、次第怎麼說呢?他說,四宏誓願是圓菩提心,是圓頓的菩提心。《華嚴經》裡邊《賢首品》說的圓頓菩提心,說圓頓又說次第。我們說,這個是一般的人,圓頓跟次第是隔離開說的。他說,圓頓是快,一下子就跳上去了。次第,慢慢地一步一步地上去的。那個圓頓是坐飛機火箭;次第,是兩個腳走路。就是一個慢,一個快。實際上,並不矛盾。“次第即圓頓中次第”,次第,是圓頓的次第;圓頓,也是次第的圓頓。
這個話很圓,怎麼理解?他就是打個比喻,“如圓輪有十二齒”(這裡標點錯了,大家改一下),如圓的輪子有十二個牙齒。我們說鐘錶裡邊有個齒輪,不是有牙齒,假使說一個輪子有十二個牙齒,這個有十二個牙齒的輪子是圓頓——它轉起來是圓的。(這裡要點一個冒號,就是點兩點)。“其輪轉時”(這個是下邊一段文,這個不能連起來),這個輪轉的時候,一個牙齒一個牙齒地次第挨到挨到走,這是次第。整個的輪子是圓頓,牙齒一個挨一個過去,是次第。但是,圓頓跟次第不是分開的,這是說並不分開。這個,從這個例裡邊看得很清楚了。
“然一齒轉時,餘齒皆隨之而轉。”你說牙齒一個個轉了,這是不圓頓,是次第,但是不要說一個一個轉,就是一個牙齒轉的時候,整個輪都要動的,次第裡邊有圓頓。就是說並不是次第跟圓頓是隔離的。你離開了這個輪子,你牙齒自己一個怎麼轉呢?你牙齒一個要轉的話,整個輪子都要轉的。所以說,次第裡邊並不是隔離的次第,還是有圓頓的。“譬如圓頓中次第”,這就是說一個輪子裡邊,一個次第轉,整個輪子都要轉的,並不是說離開了圓頓還有這麼一個次第。當然,你次第搞錯了,輪子不轉了,那不能怪了,只怪你自己搞錯了。如果按佛的教的次第來轉,絕對是圓頓的,齒輪一轉,整個輪子都會轉。
那其他的比喻就是說,你步行也好,飛機也好,火箭也好,你從上海到北京,經過的地方是一樣的。火箭是一下子過去了,但是還是那麼多的路程;飛機是稍微慢一點,但是還是比較快的,也那麼多路程;你走路最慢的,你一步一步走,三步一拜,哪怕你三步一拜,你的路還是那麼多,但是慢是慢多了。那麼,圓頓次第也是這個意思了。你圓頓,你一下子過去並不是超越次第,還是從上海這個地方,經過什麼什麼什麼,一直到北京。中間的路程並沒有說抹煞了,還是經過那麼多,就是速度快一些就是了。所以說,圓頓、次第不要隔絕看。那麼,我們海公上師說,“但講圓頓”,說我是圓教,沒有次第的,這個籠統,不對的。這個是很多人,就是自標大乘的圓教,他就輕視那個次第。我們說圓教是對的,但是圓教裡邊不能離開次第。菩提道次第是圓教,但是裡邊講次第,這個次第是最快的次第,就是圓教的次第。那麼這就是說,這個發菩提心,不要說是把這個圓頓跟次第隔離開來。“由圓頓次第,證果貴初心。”
這個下面還有一段補充的,顯密的關係。他說,有的人學顯教,不學密教,——這是漢地最多了,認為密教是不好的,不是佛教,是喇嘛教等等,他學顯,不學密。或者,藏地卻是很多,只學密的,不學顯的。那麼,這兩種,都是偏了一邊,就像這個齒輪,它的牙齒不夠十二個。
“佛說成佛不難,發菩提心難,即發圓頓菩提心難”,這個心一發,決定成佛。那就是說,你學密不學顯,學顯不學密,就是牙齒不足,那就是次第不夠,那成佛也不行。那麼,你這個圓頓次第要統一起來,不要只看了個圓頓,跳躍;(18A)或者看了個次第,把前後又照顧不到,又把下士道跟中士道和上士道隔離起來了,那就是只講次第,不講圓頓了。我們這個下、中、上士道是統一的,但是又從下士道下手,這是圓頓的統一,按次第。“發心”,“證果貴初心”,“證果”,證菩提果,貴初發心,因賅果海的意思。這個,天臺宗經常說,真個發了心之後,果就在其中。
“發心利他故,樂正等菩提。”這個我們是經常念的,這是《現觀莊嚴論》的一個頌。我們說成佛,為什麼要成佛?發心要利他。我們要利他,現在我們能不能利他?假使你的父母在地獄裡,你能不能把他救出來?哪怕你《地藏經》什麼念了之後,是不是他真的出來了?不敢說。真正誠心誠意地念,會出來。我們說,好象是臺灣一個法師,他因為他母親,要超度他母親,在地藏菩薩面前發了極大的願,他就是說,假使他念了,要看到他母親超生,如果他不看到的話,他情願跪在那裡死掉。結果,後來就看到地獄裡邊有一股清煙上來,一直升到天上。升到天上之後不稀奇,他還看到那個開始的樣子是他母親的樣子,後來升到天上去,變天人樣子了。他想是不是他母親,還不敢信,正在懷疑的時候,那個人就喊了他的小名。這個名只有他母親喊的,其他人不喊的。他才知道,肯定信了,相信了,地藏菩薩把他母親超度了。那就是說,凡夫要真正發心超度也是可能的。
但是,我們是每一個人是不是都能這樣子做到?很難。你沒有成佛之前,你要度一切眾生,度過去的父母,確實有困難的。那麼,你要度一切眾生,都能夠有能力去度他,非自己成佛不可。那就是說,你要利他圓滿,非自己要成佛不可。那麼,假使成了聲聞緣覺,自利是已經有了,可以不受苦了。但是,自利的程度還不圓滿。因為最高的是成佛了,那麼從自利的圓滿也好,從利他的圓滿也好,都需要成佛。那麼,中間最關鍵的,為了利他的緣故,為要發心利他,自己能力不夠,非要成佛才能夠做到。
所以說,“發心利他故,樂正等菩提。”這個就是說在大乘的最高的這個階段之間,自利利他是統一起來了。我們一般凡夫,自利就是損他,損人利己。或者,利他,就要犧牲自己。這個自利他利不能協調的,總是要偏一邊。總是——你假使說為了革命,為人民解放,那麼你犧牲頭目腦髓,那就是自己犧牲了。假使你說剝削勞動人民的血汗,自己享受,那是自利倒利了嘛,害了他,損他了。那總做不到自他二利一致,而在佛教的最高準則裡邊呢,自利利他是一致的。什麼原因?本來就沒有自他,我們都說過了,“我”,補特伽羅是沒有的,這個“我”也是——自也是假的,假安立的,他也是假安立的。既然都是假安立的,當然不會有矛盾。所以說,最高一致的時候,自利利他是一致的,成佛度眾生是一個東西,並不是兩個東西。
自利利他在初生不可偏廢,真正到了果位上,就是一個東西,自利決定利他,利他也決定自利。而且在發心的時候,很多人就害怕做事情。我們在《廣論》裡邊有這麼一段,當然我現在不一定翻得到了,總是有這麼一段的,我以前看到過。在利他當中把自己勞累得不得了,卻是成就最大的自利。因為我們說聲聞乘、菩薩乘跟金剛乘,三乘的成佛的方式不同。根本乘是直接地對治煩惱,一個個地修對治法。而菩薩乘,波羅蜜乘,就是在利他中忘了自己。
我們說最大的煩惱就是我執大魔,我執大魔你要認識它,前面講過,從貪瞋裡邊去認識,“我”,我執無明是埋在裡邊的。你說,“你有我執”,“我啥哪裡有我執了?”哪個人罵他一頓,他就我執就現出來了。那麼,這個我執就是在煩惱裡邊,埋在裡邊。所以說,斷的時候,把煩惱斷了,最後斷掉我執,這是根本乘的,把我去掉了,補特伽羅的無我。那麼,波羅蜜乘,他卻是一心地利他,在利他當中把我忘記掉了,最後,更快地能夠消滅我執。因為本身就把我就舍到一邊去了,那把它消滅就很快了。金剛乘,那是更特殊的一種方法,以毒攻毒的方法,那就更快。那麼,這三種對治煩惱都是方式不同,但是一個快一個。所以說,不要以為做了很多的事情,辛苦得很,好象是我沒有學到東西,好象吃虧了,一點也不吃虧,便宜了。這個《廣論》裡邊有這一段的,但是,我當然,現在是不一定馬上翻出來了。但是,大家看過《廣論》的,就會回憶到這個。所以說,“發心利他故,樂正等菩提”這個在最高原則上是一致的。在發心的時候,但是我們要利他,從利他下手。如果為自利要成佛,絕對成不了佛。應從利他的這個願要去成佛,那才是踏實的。所以說,真正要成佛的菩提心,從利益一切眾生下手。
下邊就是說有二十二個比喻來說明這個菩提心。菩提心是一個心,我們這裡泛泛地說,為一切眾生的——救度一切眾生犧牲自己。但是,他的功德,從多方面去觀察,也從初地到十地的深度,慢慢的深度來看,他有二十二個喻來說明這個問題。那麼,這個二十二喻,今天是念一道,時間是差不多了,不能詳細講了。
“如地金月火,大藏寶源瀛,金剛山藥善,如意日美音。”這個我們念《五字真言》天天念的,我肯定知道,我們《五字真言》講過一道,這個二十二喻也講過一道。但是,可能大家念的,“如地金月火,大藏寶源瀛”,什麼東西?不知道。就是“如地金月火,大藏寶源瀛”,“金剛山藥善”這個背得很熟,什麼東西不管了。這個還是要對文入觀,念的時候心裡要思惟它的道理。有的人他念熟了之後,就念得飛快,人家新來的跟不上也不管他的,“我要,念慢了我不舒服,趕快念完了好去休息去。念什麼東西,管他什麼東西,念好就是算數。”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沒有功德的,這樣念了沒啥意思。那麼,這個意思很深,如果念起來,就是慢慢念,都還要想不周。
“如地金月火,大藏寶源瀛,金剛山藥善,如意日美音,王庫藏大路,乘騎流無盡,樂聞聲河雲。”這是二十二個喻。大概的把它分配一下是這樣子。
“地金月火”這四個功德,表示四個功德是初地菩薩的,修施波羅蜜多的。“地”就是說平等心,大地,管你是金藏也好,屎尿也好,乾淨的、髒的、什麼的、高的、低的、一切都負擔。平等心,這是初地菩薩的。那麼,這個金子,要百煉成金,要經過磨煉的,沒有磨煉,不經過一些違緣的鍛煉,你說要成金,不可能。月亮是悲心。慧,火是智慧了。這四個喻是初地的菩提心,初地菩薩的。
“大藏寶源”是二地菩薩的。
“瀛”是大海,是三地菩薩,修忍波羅蜜多,要容納一切,是大海的比喻。
“金剛”,四地菩薩的,是精進,金剛能摧破一切,不為一切所破。精進,要努力之後,一切障都能克服,那是講精進波羅蜜圓滿了。
“山”,是須彌山,八風吹不動的,那是禪定波羅蜜多,禪定是不動的。
“藥”是第六地的般若波羅蜜多。我們說阿伽陀藥能治一切病,般若能治一切煩惱,人,人我執,法執都可以用般若的空性把它去掉。
“善”,善知識,那就是七地的方便。
初地是佈施波羅蜜多圓滿;二地是,持戒波羅蜜多圓滿;三地是忍辱;第四是精進;第五地是禪定;第六是般若;第七地是方便。
第八地是願,如意寶珠,“如意”就是如意寶珠,滿一切眾生願,到八地菩薩能滿一切眾生願。
九地,“方便願力智”——力波羅蜜多,產生極大力量,就像太陽一樣,一切無明暗都能照破,九地的那個菩提心就是以太陽來比喻。
十地以上的那就多了。“美音”、“王”,王是一切自在。“庫藏”、“大路”、“乘騎”,“流無盡”,無盡地流水。“樂聞聲”,好聽的聲音。“河”, 還有“雲”。這個一些都是十地以上的菩提心。如果照我們的《五字真言》說,“凡超九地智,則為住佛地”,第十地就是佛地。照一般的說,十地以上,等覺、妙覺,還有兩個。那麼,這個就是說十地以上的,就有那麼多的比喻。
這個二十二個喻分這麼地的高低來講它的這個功德、作用,那麼今天就把名字念一道,明天我們把這個解釋一下。解釋一下,我講的主要是依據《現觀》的,《現觀莊嚴論》的,可能跟這些有點不一樣。有不一樣呢,沒有什麼出入,《現觀》也是海公上師學法成就的一部書,他的這些注解都是根據《現觀》來的。因為海公上師智慧大,他可以一個法說幾十個樣子。那我們以根源,以最基源的來處——《現觀》來講,好象是踏實一些。那海公上師的智慧,他可以發揮,我們發揮不了,還是依據《現觀》來講,好象比較根本一些。那麼,明天我們講的時候,主要是根據《現觀》的。那麼,是不是不一樣?是一樣,但是發揮的時候,可以從各方面發揮。有些是會得通的,有些是根本完全一樣的,明天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了。今天就講到這裡。
第十六講
昨天我們講了大乘上士道的修菩提心。一般說,菩提心修法是兩種。一種是根據阿底峽尊者傳下來的,是七重因果的修法,那麼推上去就無著菩薩的;另外一個是寂天論師的,寂天菩薩的自他相換的修法。一個就是說,在這個海公上師的筆記裡邊,修七重菩提心的那個修法是無著菩薩的廣行派,那麼這個自他相換的是深觀派了。那麼根據昂旺堪布的說法,自他相換的不屬於兩派的,是屬於大力行派,另外一個派。那麼,這些我們說過就算了。
那麼,昨天有人提了一個問題,這幾個“舍”搞不清楚。那麼,我們學過《五蘊》、 《百法》呢,兩個舍都學過了。一個是受舍,在受心所裡邊有五種受了,苦樂憂喜舍,這個不苦不樂的舍,那就是舍受,這也很容易。還有行舍,不沉不掉,離開了這個平等持心的,那個就是行舍,是心所法之一,善心所十一個裡邊的一個。無量舍,就是修四無量,緣無量的有情,對他們離開貪瞋親疏的想就是平等舍心。那麼,另外還有一種,一般不講的,不是修的,那是叫不觀察舍,對一切法沒有自他的分別,是不去分別的那個舍。那麼,你不去分別它,好的壞的都不去管它,那就是說這也是舍,也是平等的舍。但是,這個無分別舍,不是修行用的,那麼,這個一般就不說。
那麼,昨天我們講的是菩提心。菩提心,它講的是,大般若,空性是母,菩提心是父,這樣子,能夠諸佛佛子就生。那麼,大般若我們說過的,聲聞緣覺也是靠這個空性的慧能夠成果的。那麼,佛菩薩也是靠這個空性慧,差別之點就在菩提心有沒有生起。單是出離心的,那就是聲聞緣覺;有菩提心的,就是菩薩、佛。這個重點就是菩提心有沒有。
這個菩提心裡邊,我們發菩提心,修菩提心,有兩個要素:一個要求利他,一個要求菩提。在這個裡邊,就是“發心利他故,樂正等菩提”,這是《大乘莊嚴經論》裡一句話。這句話就是圓滿地把利他跟求菩提的兩個,統一地把它都說出來了,全面地說了。“發心利他故”,發心的時候我們是為了利他。那麼,為了利他,必須我們要能力要最大才能救,利他。所以說,要利他的圓滿,必須要自成菩提,自己要成菩提。那麼,這是從利他方面說要求菩提,因為要求利他,所以要求菩提。就自利方面說,如果證得聲聞緣覺的果位,在自利來說,還沒有徹底地證到法身。那麼,自利還不圓滿。要自利圓滿的話,那還得要求菩提。所以說,求菩提是要自利利他都達到圓滿的境界,非要成佛的菩提不可。所以說,這兩個是統一的。因為要發心要利他,決定要求菩提;那麼,自己要自利圓滿,也得要求菩提。那麼,這個利他跟菩提兩個是統一起來了。
下邊就是說在這個,《現觀莊嚴論》裡邊,把這個菩提心分了二十二個喻。這個,我們就大概地把它講一下。“如地金月火,大藏寶源瀛。”先說這個“地金月火”,這四個菩提心是屬於初地的。
什麼叫“地”?我們說是大地。大地什麼東西都負擔,你什麼東西擺在那裡,它都給擔起這個擔子來,把你承住。那麼,這個裡邊,一切好的、壞的,好的——珍珠寶貝、金銀、琉璃;壞的——大小便、一切髒的髒東西。地是無分別心,都給你拿住,不給你丟下去。這個就是“地”,那就是說我們菩薩發心,要對一切眾生,不管是好的、壞的,都要度他成佛,不舍一個眾生。修四無量的時候,我們說是緣無量眾生,但是這個無量還是有範圍的。發菩提心,那就是要把所有的眾生,法界一個眾生也不漏地全部要把他度出去。這個是無量的慈,無量的悲跟大悲的一個區別之點。大悲就是一個眾生也不漏的要把他度完。
所以說,地就是平等發心,不管你眾生是怨的、親的、好的、壞的,乃至地獄十惡不赦的眾生都要發願平等地把他們度,度脫。那麼,好象大地一樣,不簡擇的,什麼東西放在地上,它都給你承住,都給你拿到了,不給你舍掉。這是心要跟地一樣,是菩提心的一方面,一個側面的功德。那麼,我們要成就菩提心,也要把這個功德養成功,心要跟地一樣。
第二是“金”,我們說金子從礦裡開出來,要煉,經過錘煉之後才能成純金,否則就是夾了礦石的,不是真的金,那就是不能用的。那麼,在煉金的時候,千錘百煉,要打的。那麼,我們菩薩修這個菩薩行,也要經過各式各樣的違緣來鍛煉。你只是順緣的話,沒有經過千錘百打的話,這個純金是煉不出來的。所以,行菩薩道,要難行苦行,要求像煉金子一樣地經過鍛煉,然後才真的成金,這個菩提心才能夠圓滿。
“月”,“月”是悲心。印度的一種刑罰,是叫罪人——印度是很熱的。我們不是講過的嗎,在熱帶地方,有個年輕女人她去曬日光浴,曬太陽,結果曬死了。那就是說這個太陽光裡有毒,太熱的地方,太陽光有毒的。我們在澳洲的時候,他們說太陽也不能曬的。因為澳洲,他們說天空有個洞,日光從這個洞裡射過來有毒,曬了要生皮膚癌什麼東西,我還不知道。反正他們都很注意,不直接曬太陽的。那麼,它印度有個刑罰,它就是說叫罪人就在當午心的太陽裡曬。那曬得受得了的,熬到晚上月亮出來了,清涼了,得救了。如果受不了的,就曬死了。這個是一種刑。月亮一出來,就是表示悲心,太陽光的火,這個毒焰消失,月亮來了。那個罪人能夠曬到看到月亮現了之後,心裡放下了,死不了了。這是悲心——救苦。那麼,這個菩提心,也是要救苦,好象清涼的月一樣,可以救苦難。
“如地金月火”,“火”,是智慧的火,薪就是柴了,煩惱好象是薪,是柴禾,智慧的火一燒,把煩惱都燒完,那就是斷煩惱了。以智慧的火斷煩惱,就像火一樣,把煩惱燒得乾乾淨淨。這是初地的菩薩他的菩提心有這幾個功能。初地是佈施波羅蜜多圓滿,那就是說平等舍,不管是哪一個人跟你要東西,都得給。
佛在修菩薩道的時候,他是一個大國王的太子。因為他的父親財產多,他所以儘量地佈施,人家叫他一個外號叫“好施太子”。鄰國一個國王,他很羡慕他們(好施太子)國家的富有,想侵略它,但是不敢侵略。因為他們國家裡邊有一個大白象,這個白象很厲害,等於現在的國防武器,最厲害的國防武器,你去打他是打不贏的。那麼那個國家裡邊一個奸臣就獻計說,“你要攻打他,先要把這個大象取過來。”他說,“這個是人家國防的最厲害的武器,怎麼取得過來?”他(奸臣)說:“有辦法。”他就派幾個婆羅門跑到他的太子那裡去,說:“好施太子,大家說你好佈施的。但是我想你也不見得吧?你一切都會施,恐怕你做不到呢。”太子說,“我是好施的,一切東西只要我有,都能舍。”結果說了半天,他們就吞吞吐吐地說了,“你真的要做好施太子的話,那我一個東西說出來,看你是不是能佈施。”他說:“你只要說出來,我一定佈施。”“真的佈施?”“真的。”“不能賴!”“不賴!”“我要你們那個象。”“哎呀,”他這個太子說:“這個象不是我的,是國王的,這個不好。”“你不是說了,佈施嘛?國王的財產就是有你的份。你賴,你這個太子,靠不住,我知道你靠不住。你說好施是說大話,你‘好施太子’,你結果還是捨不得。”他這麼一說,把太子激動了,“好好,施給你。”就帶他們到象的庫裡去,把象牽出來了,就給他們帶走了。這個看象的那個人看到太子來了又不敢違抗,但是他很著急:這麼一個國防的大武器給人拿走了,那不是這個國家有危險性了。趕快去報告國王。
國王知道之後,大臣,大家都很憤怒。有的麼,“要處死”;有的麼,要怎麼怎麼。後來國王想了半天,畢竟這個太子麼過去也沒有做什麼壞事,人是很好的。處死也不必,就把他流放到遠地去就完了。那麼太子也無所謂,他地位有沒有都無所謂,他就帶了他的妃子,兩個孩子,就跑到遠地山上去過了。到山上去過,那個時候他也過得很快樂了,跟那個禽獸、鳥雀,對他們都是很友好。
但是,在那個附近有一個婆羅門,他是十八醜。這個十八醜的婆羅門卻怪了,他一個女人卻是非常漂亮,又年輕。因為他這個婆羅門家裡窮,每天這個年輕的女人要給他打水,到山上打了水給他背回去。那麼,那些一些年輕的男的就看了這個女人天天背水,就說了,“你長得那麼好,那麼辛苦的活兒你天天干,好象太過不去了。你這個婆羅門心太不好了,你趕快要叫他想辦法,叫人給你代替了,你自己不要做了。”那麼,這個話傳給婆羅門聽到,他就感到也不大好。他就想辦法找兩個人來給他服務。那麼,他就想了半天,他想到好施太子有兩個孩子,一男一女的,把他要得來,叫他背水好了。
那麼,他就去跑到那裡跟太子說了。他說:“你是好施太子,我現在跟你要個東西呀,你舍不捨得?”太子說:“你只要說得出來,就一定舍。”說了半天,他說:“我要你那個孩子。”太子一聽到孩子,說,“這個……,他母親還沒回來,我要問問。”他說:“你這個就是賴了,你就不想施了。”“好好。”太子說:“你要施就施吧。”就把那個孩子交給他,孩子不肯走。不肯走麼,他就拿個鞭子交給婆羅門,對他說:“你把孩子的手拉著,他不走麼,你鞭。”那麼,孩子一看到他父親拿鞭子給他,只好走了。才一走掉,他的母親回來了。哎呀,她的孩子走了,她說:“你怎麼不跟我講一下呢?”她的母親很傷心,她就發了三個願。一個就是說,這個孩子去,最好不要他受苦;第二個,希望她的孩子能夠見到他的祖父——就是見到國王,很快見到國王;最後,第三個願,她說,“我們流放了好多年了,最好好回去了。”三個願一發,這個樣子也就算了。
那麼這時候,這個婆羅門,把那個孩子拿回去了。本來要他們做苦活兒的,後來他的那些鄰居朋友一看,“哎呀,你這兩個孩子,你叫他們做苦活兒。長得那麼好的孩子,你把他們賣掉,你買幾十個奴隸還有多的。何必叫他們做呢?你把他們做瘦了,他賣不出價了。你趕快不要他幹活兒,把他們吃得好好的,長得胖胖的,你可以把他們賣掉。”那麼,這是一個願,他們的母親發的願——不受苦,果然。只要是真正發了好心的,或者是菩提心的人,他的願都會滿。那麼,他們就不受苦了。吃得又好,婆羅門就把最好的東西給他們吃,目的是養胖好賣錢。那麼,吃得很好,吃好了之後,看到長胖了,要去賣了。
賣的時候,他自己騎了一個小的毛驢子,把兩個孩子拿個繩子牽起走。還沒有走兩步,人家看了,“你牽著那個孩子幹啥?”他說:“我要去賣。”“你個笨蛋!你把孩子在路上牽起走,你自己坐馬上。這個孩子牽瘦了,你還賣得出錢嗎?你趕快要下來,把孩子坐在馬上,你自己走。”(笑)“好好”,他想想:對,那孩子要把他們長得好一點,賣得出高價。那麼,就把自己下來,把孩子坐在上邊牽起走,一路走一路賣,開價的人越開越高。他想這個價錢越來越高,“這個農村邊區賣了有那麼高價,我到城市裡更高。”那麼,一路走,價錢越開越高越開越高。
最後開到京城去了。開到京城裡邊,京城是最豪華的地方,當然價錢更高。他大聲叫賣。這時候,跑到王宮門口,王宮附近了,國王聽到外邊大聲地喊。“喊什麼?”就派人去看。回稟說:“有一個婆羅門在賣兩個孩子,長得非常好。”國王說:“他賣孩子。”——國王正在想他的孫子,他說:“有孩子,跟孫子年紀差不多的,我來買算了。”就把他(孫子)送進來。送進來之後,他就問,國王一看見他的孫子認得到了。那麼,他就問:“婆羅門,你這個孩子賣多少錢呢?賣給我算了。”婆羅門說:“你問他自己吧。”就問這個女孩子,“你賣好多錢?”她說:“一千斤金子。”國王就說:“就一千金,就買下來。”這個婆羅門高興得很,一個女孩子賣一千金,這個男孩子恐怕一萬金都不了了。國王又問這個男孩子好多錢,他說,“你問他自己。”國王就問他:“你要值好多錢?”“兩分錢。”他說:“你怎麼只值兩分錢夠了呢?”“哎呀”,他孫子說,“女孩子,將來嫁給那些國王,就要做王妃,那當然是價值千金。男孩子有什麼用呢?做一點錯事情就把他趕出去了,那不值錢的,兩分錢已經夠了。”這個婆羅門氣死了(笑)——只有兩分錢賣一個。總算還有女的一千斤金子,也夠了,算了。那麼,國王卻是動了心。自己的孩子也沒有做壞事,只是佈施,佈施應當是好事,結果把他流放了,想起來有點悔。他就下令啦,把他的孩子(太子)找回來。這樣子,不是他夫人三個願都滿了嗎?
在滿的中間還有一次穿插的,就是說當孩子去賣的時候,帝釋天,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如地金月火”,要磨煉。這個太子把整個國王的財富都舍掉了,把孩子也舍掉了,還有一個女人,夫人沒舍掉。帝釋天就化成個老人,跑到這個太子那邊說,(18B)“好施太子,聽說你很好,歡喜佈施的。我現在有個困難,你給我解決個辦法。”,他說,“你什麼困難?”“我年紀大了,沒有女人了,沒人照顧。你不是有個夫人嗎,你夫人能不能給我呢?”太子是好象遲疑一下。帝釋天說,“你看你就打疙瘩了,你就是還是捨不得了,不是好施太子,還有一點吝嗇心。”結果太子說,“好,好,就舍給你,舍給你。”他的夫人不想走,他說,“你跟他走,跟他走。”那就走了,這個老人把這個夫人牽走了。走了七步,停下來,他說,“這是我考驗考驗你的,以後佈施,夫人就不要佈施了。”那麼,這樣子,就是說這個太子什麼都佈施完了,這個就是佈施波羅蜜多圓滿的一個公案。那就是說佈施,這就是“如地金月火”。
第二個,“大藏寶源”。這是第二個,二地的菩薩的菩提心,是戒波羅蜜多圓滿。持戒的人,他等於是大的庫藏一樣,一切財寶充盈。戒是最大的財。我們七聖財裡邊,只要有戒好了,一切財源都會來。我們念《毗沙門》,有的人他想發財,念《毗沙門》。念《毗沙門》固然能發財,但是你要有戒,《毗沙門》裡邊最要緊的是戒。你不持戒的話,念了沒有用,你持戒的話就行,就有用。那麼,持戒,就是真正的大的寶藏,一切功德都從戒裡邊生的。那麼,所以要“大藏”就是指持戒。“寶源”,功德寶源,戒也是一切功德的源頭。長江、黃河,開始的時候,一點點小水,但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多,最後流入大海。這個戒也一樣,開始你受的三歸五戒好象不大,慢慢越來越大,菩薩戒一受的話,那最後成佛,一直流到無窮。這個“寶源”,寶貝的源頭就是戒。那麼這個“大藏”跟“寶源”都是說戒的。
第三個是“瀛”,就是大海,是三地的菩提心,三地菩薩修忍辱波羅蜜多圓滿。要忍辱波羅蜜多圓滿,要容納一切。一切好的,壞的,最挖苦的東西,難受的,不管是人事方面的,或者是客觀的環境的,都要能容納。那麼就像大海,大海什麼都能容納。所以說,菩薩修忍辱波羅蜜多,一切眾生都要容納。那麼,就是要心量要跟大海一樣,不管你怨的、親的,都要能夠攝受容納,就是都要度脫他們。那麼這是第三地的。
第四地的,是精進波羅蜜多,“金剛”。“金剛”,我們說金剛鑽,最厲害的,能破一切。 《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金剛經》就是說,它就是金剛能破一切,而不為一切所破。有精進的力量產生之後,就可以衝破一切困難,不為一切困難所打倒。所以精進的心,一切障礙都會克服。一般的人也有這個話,“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你說難、難、難,難什麼難呢?你就是不想搞,就是難的。你真的發了心,就是沒有難的事情,成佛都還可以成,哪有什麼困難?世間上的事情難到哪裡去呢?所以說,有的事情強調困難,“我搞不來,搞不來。”是你不想搞,我心裡很清楚,你說搞不來,就是你不想搞了,沒有什麼困難的。
下面是第五地的菩提心,是禪定波羅蜜多圓滿,那麼,是須彌山。這個山,須彌山是山王。金剛山,“山”就是說我們在整個的這個世間裡邊,中心的一個是須彌山。這個須彌山,不為一切風所吹動,八風吹不動,那就是修的禪定跟須彌山一樣,不為一切所吹動。這是第五地的。
第六地的,“藥”,阿伽陀藥是印度的一種藥,能治百病,一切病只要吃這個藥,都能治好。那麼,我們這裡,第六地是般若波羅蜜多圓滿,這個阿伽陀藥就是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空。你能夠把一切法空的道理證到之後,一切我們的這個補特伽羅我執,這個法的執,都能夠摧破。那麼,這兩個根本破掉,一切煩惱都破完了。所以說,一切煩惱病都能夠把它制服。這是阿伽陀藥,是般若波羅蜜多。我記得念般若波羅蜜多不但是證到之後有這個功效,我記得以前,我小的時候,看到一本《心經》感應的書。它就是說,有一個人,他是害病了,這個病,大概是很難治的病,沒有辦法。結果他就去請教那些佛教裡邊的大德高僧,碰到一個高僧就叫他念《心經》。他也根器好,念《心經》,念念,念到後來病就沒有了,空掉了。
那麼,這是我們書上看到的,實際碰到的,也有一個。這個我在四川的時候,碰到一個中學老師,他是教體育的。他跑到昭覺寺找上師。那麼上師當然很忙了,我們先接待他,問他什麼事。他說,他跟另外一個理髮師,他們一起修氣功的,他是氣功師。那個理髮師偷他的氣,他知道他在偷,但是止不住。後來,見了上師,上師跟他說,你念《心經》。他念《心經》念到兩三個月,後來過年,他來看上師。當然我們也是先見他,我說,“你怎麼樣了,念了之後,有沒有效?”他說,“好了,念了經,他偷不去了。”後來,這個人也歸依三寶了。這個就是說佛教裡邊的《心經》,這個般若波羅蜜多,不但是你證到之後能除一切煩惱病,就是你在沒有證到之前,只要念,好好地一心專念的話,也能夠驅除那些病。那麼,這個力量就很強。這是般若波羅蜜多的功能,是藥,相當於阿伽陀藥。
第七個地,是方便,“方便願力智”,成就方便善巧的一個。就是“善”,善知識。一切方便都從善知識來,所以比方,這個菩提心比方是個善知識。那真善知識了,不是冒充善知識。有些人他自吹自擂地冒充善知識,你跟了他之後,不但是得不到修證,還有上當的可能性。有些他根本不是佛教的善知識,他本身就是氣功師,他卻是塗了一層佛教的金,他說他是佛教的什麼什麼功,什麼什麼東西,他也在到處去招收徒弟,教他的氣功,教他的外道法。這個不能稱善知識了。真正善知識,是上邊印證下來的,可以為人做導師的。那麼,這樣的善知識碰到之後,一切方便都能得到。而這個方便,主要的還是依戒,不要忘掉這個方便以戒為主。那麼,這是七地菩薩方便圓滿,方便波羅蜜多。
第八地,願,願波羅蜜多,一切滿願,就是“如意”。“如意”就是,我們知道,是如意寶珠。如意寶珠,我們記載上就是說,只要把這個如意寶珠放在高的幢上邊,你好好地跟它求。如果你要求金銀財寶,這個金銀財寶就像雨一樣地下下來。如果你要求衣服,或者是求吃的東西,那個是衣服跟糧食,或者好的點心,乃至於水果之類,都像雨一般地下下來,滿你的要求。這個是“有求必應”,就是這個話。所以說,八地菩薩的願波羅蜜多圓滿就像如意寶珠一樣,一切善的願都能滿,惡願不能滿的。你說惡願,你說一個搶劫犯,他說,“我今天要去搶劫了,要求能搶一億的鈔票,你給我滿願。”這個不會。這是第八地。
九,是“日”。這個第九地,“方便願力智”的力,力波羅蜜多圓滿,這個力量極大。大得怎麼樣?就是跟太陽一樣。太陽能除一切黑暗,我們說最大的光明,在這個地球上,我們世界上,是太陽。你再什麼燈什麼燈,現在發明的什麼燈,再大的燈,不要說跟太陽比,太陽出來之後,你這個燈就看到沒有什麼光了。晚上我們看這個燈很亮,但是,跟太陽光一比的話,它好象就不亮了。那就是最大的光明是太陽,破暗的力量最強的,太陽。那麼,這個“方便願力智”,這個力波羅蜜多圓滿的九地菩薩,他智慧的太陽的力量,能除一切無明的暗。所以,以這個太陽來比喻。
那個第十地的,就多了,很多都是十地以上的,十地到佛地了。下邊,都是不分開說了。我們在月稱論師的《入中論》裡邊說,八地菩薩以上的境界,我們根本不能思惟了,不是我們凡夫所能想像的。我們可以舉一個例,這個菩薩,還是八地菩薩,還是佛?我們就搞不清楚了,因為八地菩薩跟佛的功德在我們看起來是一模一樣的。那麼,九地十地,那更不要說了。
“美音”,就是說,依四無礙辯的說法,那麼,人家聽了是很歡喜聽,極樂意聽這個殊妙的好的聲音。以四無礙辯說法,就像美音一樣,人家歡喜聽。我們康薩仁波卿,他說法,“韻音語王”,就是說他修韻音天女成就的,他說法的時候,聲音是好象是非常有韻音一樣,就是非常樂聞,大家聽了都歡喜聽。這個是哪個說的?這海公上師他自己倒沒有這麼說,他去過兩次,第一次去,跟永光法師他們六個戒兄弟一起去求法的。第二次回來建了近慈寺之後,就專門自己再去求法,又帶了個大弟子,就是照通師,去專門學這個念誦的,他主攻是念誦。後來照通師回來之後就說了,他說,聽這個康薩仁波卿說法的話,就像聽音樂一樣的,非常入耳,非常之有吸引力,聽了之後非常歡喜。那麼,這個就是說美音。那麼,是美音。
下邊是“王”。這個“王”,我們說是自在。世間上的王,只要一句話好了,什麼東西都要聽他的。那麼,一國能夠最自在的就是王。那麼,這個,十地波羅蜜,十地的菩薩說法的時候,自在,好象王一樣,于法自在,法王就是于法自在。這是“王”。
“庫藏”,那個“庫藏”就大了,這是十地菩薩以上的庫藏,整個的法身裡邊的寶庫,真如的寶藏,全體大用,全部發揮出來了,這個庫藏。
“大路”,是三乘就是會歸一乘,成佛的大路,一切三乘的行者都走上這條成佛的大路,在《法華經》的最後就是會歸大乘。
“乘騎”,這個是,我們說轉輪聖王他有一個寶,駿馬寶。駿馬寶騎了之後,他行動非常快。十地菩薩以上的人,他也是,等於說他教化眾生可以像轉輪聖王騎這個駿馬寶一樣,速度很快,到處受化。
最後,是“乘騎流無盡”。“流無盡”,就是一條河,這個水的源頭流不盡的,那是比方是悲心。悲心度眾生他是沒有一個完的,不會說到某個程度為止就不度了,他悲心就到此為止,沒有。以悲心度眾生,他的法流,說的法無淵,無量無邊,無盡的。
那麼,下面一個,“樂聞聲”。前面說“美音”,這裡“樂聞聲”,是不是同樣的?不一樣。這個“樂聞聲”,他的說法用四悉檀說法。前面是四無礙辯,這是四悉檀: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以這個四悉檀來契機契理地對眾生說教,就是“樂聞聲”,這個聲音聽了非常歡喜,要聽。前面“美音”,不過聽了好聽;這個“樂聞聲”呢,你不說我還要聽,就是眾生有這個要求要聽這個聲音。
“樂聞聲河雲”,“河”,他有兩個解釋。一個說,就是說佛的說法隨眾生的機,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一條大河,它經過山脈,經過平原,這彎彎曲曲,哪裡有下流,可以流的地方,它就往下流,哪裡有山擋住,它就轉彎往這邊流。他就是說,隨了眾生根機,你這裡哪裡該度的,他就說這個法,那裡該度的,又說那個法。這是無量無邊的,跟河循了這個河道走一樣,沒有一個死板板,筆直地走,不是這樣子的。這是一種說法。另一個說法,就是說法的意樂心、利他的心沒有終止的。那就是說,他要度眾生的心、利樂眾生說法的心沒有一個完的,就是這個河一樣的,永遠流下去。
最後,“雲”,法雲遍佈,利益一切眾生。
那麼,二十二個喻,大概是這樣子說了,當然有的地方講得更深一點,像《現觀》裡邊,有的地方講得我們連文字都不好懂。那麼,開始初學,就不一定要你去鑽那些了,把這個主要的意思抓住就對了。
“二十二種等”,這是分了二十二個喻,有深淺廣狹的不同,根據每一個地一層層上去,每一個地有個它的特徵。那我們說,佈施波羅蜜多初地圓滿,是不是二地沒有佈施波羅蜜多?是不是初地沒有持戒波羅蜜多?都有。但是,真正圓滿的,就在那個地,就是這個:初地是圓滿佈施波羅蜜多;二地,當然佈施——持戒圓滿了,戒也圓滿了。而初地戒還是有的,僅僅沒有圓滿而已。
這個下邊就是說,“贊發心性相,餘處複廣明”。在這個《現觀》裡邊,以這二十二個喻讚歎這個發心利他的那些功德了,性相,它的功德。這個,其餘的地方更廣地來講說的,也有,那麼這個慢慢地以後學教的時候去看了。
下邊就是說成佛的時間。“行假無三世,一多大小平。”“行”,在海公上師的書裡邊是不相應行,因為這個時間、空間在我們的《百法》裡邊屬於不相應行的。所以說,不相應行的這個時間是假安立的。我們說分位假立,分位安立的嘛,在這個不相應行是根據心王、心所、跟識這三個法,它的分位安立,都是假的,沒有實體的。那麼,行是假的。實際上,我們說一切有為法都是沒有自性的,都是假的。所以說,它既然是假的,哪有三世呢——過去、未來、現在。
我們以前開始學經的時候,都有這個懷疑:佛能夠知三世的事情,過去心能知道,現在的事情能知道,未來的能知道。現在的、過去的知道,這個沒懷疑,可以;未來的怎麼知道呢?還沒出來你怎麼知道呢?“行假無三世”,根本是假的,當然會知道——根本沒一個未來。那麼,這個裡邊我們就是說時間都是假安立的。《法華經》裡也有,佛說法說了五十劫,他就是感到只有半天功夫一樣。那就是說,半天跟五十劫不能劃等號的,但是在這個時候就劃了等號,就是半天。
在空間說,“一多大小平”,一也好,多也好,大也好,小也好,都是空間的問題,都是平等的。這以我們的凡夫的心量又接受不了,怎麼大的小的是一樣的呢?那我去買蘋果,買一個大的,一個小的價錢一樣的,都給你多少錢,你給不給?不給的。那麼,一多大小不平了,那是凡夫的執著。真正我們把心證到空性之後,哪有什麼大小呢?連空間時間的概念都沒有,打破了,虛空粉碎,大地平沉,那時還有什麼大小呢?都沒有了。所以說,在真正佛的境界裡邊,芥子可以納須彌,這個芥子一點點大,須彌山可以擺進去。“住微塵裡轉大*輪”,住在一個微塵裡邊,可以轉*輪,一個大的法會就在裡邊開了。這個東西都是一多大小平的實際的一些例子,理論上說,當然空性裡邊沒有大小,實際上也是有它的境界。境界很多,我們凡夫就沒有這個境界。只要證了空性的菩薩,都可以大大小小地,可以出現這些境界的。
“悲圓菩提滿,發心佛即成。”這個裡邊就是說,“行假無三世,一多大小平”這個要說明什麼問題呢?就是在空性裡邊是這樣子的。那麼,我們說成佛到底是多少時間?那也是假安立的。你對一般的眾生來說,這個,海公上師說是對驕慢的眾生說,要三大阿僧祗劫,也就是說你要發長遠心,不要說成佛以效益的心,馬上就成了。你要成佛,你得三大阿僧祗劫修難行苦行,這個才能成得了。那麼,要發長遠心。但是對那些看到三大阿僧祗劫成佛就嚇都嚇倒了,還要那麼多長的時間,乾脆不要修了。對這些人,你跟他說即身成佛,你不要說成佛那麼慢,“你好好地修,即身就可以成就。”
那麼,密宗裡邊即身成就的例子很多。我們在密宗裡邊,他們藏地一些大德高僧,他就是臨終的時候——我們現在有的大德高僧,臨終火化之後,有一些舍利子,“了不得了!”藏地他們怎麼樣?他們是臨終的時候,他這個身體就完全化成光明,融入空中去了,什麼都不留下來。最好的是什麼不留;差一點的,留一些指甲,頭髮;再小一點的,他的身體縮小,縮到一尺多高。這個,我們說拉薩有個居士,他就告訴我,他說,這個他看得很多。藏地,他圓寂之後,一切好的東西都散到空間去了,還留下一點點,這麼高。他說,這麼高還不稀奇,你去敲敲,“咚咚咚”,跟金屬一樣,不是血肉之體了。這都是修行的成就之後,他就是有這些奇跡出現了。
那麼,就是說成佛的時間也不是固定的,對有些人說,要三大阿僧祗劫。對有些人說,善根充分的即身成就。我們在昂旺堪布的《值遇三界法王大宗喀巴聖教願文講記》裡邊,就說,由於他紅教白教說他們成佛快,黃教更快,最快的三個半月就成佛。但是,你要看你什麼根器,要根據什麼的條件的,你菩提心你發起了,止觀雙運得到了,什麼功德有了。然後把最高的法給你,叫你三個半月就成佛是可能的。但是,你不是那個料,你不要說三個半月,三年半載,三十半年,乃至三世,幾世都還不一定成功。那就是看你什麼根器。最快的,黃教是三個半月就成佛。所以說,成佛的時間不是根據時間來安立的。
那麼,到底成佛是怎麼樣成?“悲圓菩提滿,發心佛即成。”你只要悲心圓滿了,菩提心圓滿了,這個條件就夠了,就成佛了。你什麼時候悲心滿了,什麼時候菩提心滿了,你就什麼時候成佛。你如果三大阿僧祗劫才滿的話,三大阿僧祗劫成佛。如果你即身滿了,即身就成佛。這是看具體的條件,跟悲心、跟菩提心。所以這個悲心很重要,菩提心固然是佛的種子,而悲心卻還是很重要的,菩提心沒有,悲心是生不起的。“發心佛即成”,那是說因賅果海了,發心跟成佛這兩個東西,一個是因,一個是果。在凡夫看,是時間隔得很長,或者三大阿僧祗劫,或者是即身成。但是,從勝義諦看,從空性裡邊看,根本時間是假的,發心就是成佛。只要你發心了,真懇地發心,那就是成佛就在這裡。那麼,我們念《五字真言》的時候,用五種發心來講這個問題,也可以用。那麼,這個講法都可以說的。反正從這個空性裡邊說,那是什麼都是,因果本來都是假安立的。
“發心證果二無別”,就是說圓頓的菩提心發起來之後,因果就不二。那麼,這個發心就是證果,但是你這個發心是不是很容易呢?發心難的,發心不是好容易的。這兩句話,是《華嚴經》裡邊的一句文。那麼下邊是宗大師的補充。 《華嚴經》裡邊,在《賢首品》裡邊有這句話,“發心證果二無別”,發心證果兩個是沒有差別的,發心就成佛。但是,發心卻不是那麼容易。不要說成佛很快,我一發心就來了,你能發心你發發看。這個發心也不是很好發的。那麼這個發心是不是難發呢?宗大師又補充一下,“發心非難”,你發一次心,就不難,並不難。“難常繼”!要把這個心發了之後,不改掉,不退掉,永遠地把它發下去,這個才難。
那麼,常要發心,常繼是很難,難就是做不到了嗎?也不一定。“常繼方便應當說”。那麼,常繼,不斷地發下去的有沒有方便?有方便,那麼就要說這個方便。說了方便之後,常繼方便有了,發心也不難。發心不難,成佛也不難,所以說,無方便則遠,方便善巧生22。這個《現觀》裡邊說,沒有方便善巧的人,成佛是難得很;有方便善巧的,並不難,時間也很短。這個就是看你有沒有方便善巧了。所以說,這個成佛的事情不是一成不變的說法。
那麼,什麼叫方便善巧?下邊就介紹這個修菩提心的方便,有兩種。一種是阿底峽尊者,也就是說推溯到無著菩薩的那一個系統的。阿底峽尊者是集大成,他裡邊根據,什麼?根據的有月稱論師的《四百論》的解釋,根據大德月的《弟子疏》,這些都是有名的書,還有蓮花戒的《修次》,等等。這些都是大德的修行的書,根據他們的教授,阿底峽尊者就傳了、教了這個七重因果的觀想法,由修這個七重因果產生菩提心,修起菩提心來。
那麼,另外一個傳承,就是寂天論師的,他是根據其他的,《華嚴經》、龍樹菩薩的《寶鬘論》,根據那些依據,他用自他相換的辦法來修這個菩提心。自他相換就快。我們現在把這個五蘊身執為自己,其他的五蘊身是你、他。現在他就是說,把這個執持自己的五蘊的放開,執持他,把人家的東西,把人家這個五蘊都算我。那麼,這個換一下子,這個你生菩提心就快了。那麼,快是快,力量也大。但是,就是缺一個支分。他就是說,我們說,前面講過,要生起菩提心來的方便,一個是利他,求利他的心,一個是求菩提的心。在七重因果裡邊,前面六層求利他的心,最後一個,菩提心,求菩提的心,全的,完整的。而自他相換裡邊只有一個求利他的心,少一個菩提心,求菩提心的心沒有。那麼,就是支分少一點。
所以說,在昂旺堪布的這個教授裡邊,他就是說宗大師的教授,講的時候兩重因果都講,那麼,在《廣論》裡邊都講的,兩重因果:一個是這個阿底峽尊者傳下來的七重因果,一個寂天菩薩的自他相換。而宗大師把他們兩個講的時候分開講,修的時候合起修。合起修,七重因果裡邊,要前面要加個舍心,平等舍心。沒有平等舍心,知母念恩是修不起來的。所以說,在這個帕繃喀仁波卿,他就是說七重因果應當說要八重因果,就是說在這個知母之前還有一個平等舍心。這個平等舍心的基礎有了之後,才能夠知母、念恩、報恩修得上去。那麼,這個就是說修的利他心。利他心的重點,又是增上心,把這個擔子自己擔起來。看了那麼苦,你不關你的事,也沒有用。你只要救苦的擔子我自己擔起來,這個是達到最高的頂了。那麼,這是求利他心,然後,最後菩提心就是求菩提的心。
那麼宗大師就把他們兩個方式,兩種觀想合起來。合起來就是說這個用自他相換的辦法是快,而且厲害,力量大。而七重因果,是完整。一個是完整,一個是快速,猛利,那麼把兩個合攏來,那就是又完整又快速又猛利,最好的修法。宗大師就把這個七重因果的跟那個自他相換的合起來,十一個層次。那麼,從平等舍心起,一直到增上心、菩提心,中間慈心悲心,他就把自他相換的兩個代進去了,自他相換的五條,這兩個生出來的慈心悲心更厲害更快。那麼,這樣子,完整的修法,昂旺堪布的《略論釋》介紹了。這裡就教授,還沒有修法,就是把兩個分開講。(19A)兩個分開講,又講了重點,講了一個完整的七重菩提心的修法,七重因果的修法。
那麼,這個裡邊我們就看七重因果。哪七重呢?第一個是修平等舍心,在前面講過,我們一開始就是平等舍心。修平等舍心這是,在這個七重因果裡邊一個基礎,沒有它的話,這七重因果是修不起的。所以說,帕繃喀仁波卿就把這個也加進去了,八重因果。他說,現在的人說,因為過去平等舍心的基礎人家容易得到了,現在的眾生根機呢,這個沒有是很困難的,要應當是八重因果,所以加上平等舍心,加進去。那麼,這裡就加了前頭。
乙二 正觀
丙一 知母
決定盡法界之有情,無一非三世之父母。
頌 恒發意觀想 日夜各三次 信六道九有 恒河沙眾生
盡法界有情 皆過現父母 以長劫輪回 當知如演劇
又現生活我 衣食等增上 毒蛇諸惡人 于我不相違
為作解脫因 賢聖知識等 一切惡有情 及諸仇怨類
悲田六道眾 能長菩提因 成佛之父母 亦一切有情
下邊是知母、念恩、報恩。決定一切的法界的有情沒有一個非三世的父母,就是說一切法界的有情,它中間沒有一個人不是我的父母。三世父母,也說得寬了,實際上過去無始以來都做過我的父母。這個我們上次不是講的時候,三個決定,一切法界眾生中,要求他一個沒有當過我父母的人呢,沒有,就是每一個都當過我父母。這個心要肯定下來。那麼,這個心肯定下來的前提呢,先要有平等舍心。如果沒有平等舍心的話,怨的怨,親的親,那把一切眾生都當自己父母看,母親看,做不到。那怨的人總看到有一個不舒服的感覺,不會當他母親。那麼,所以前面要修平等舍心,修好之後才能修知母。
“恒發意觀想,日夜各三次。”每天早晚各三次地修,發意,就是觀想了。修什麼?就是觀下邊的了。要相信,這個勝解心,勝解心就是——不是說過算數了,就是肯定決定如此,不能轉移的。
“信六道九有,恒河沙眾生,盡法界有情,皆過現父母。”“六道”大家都知道,就是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九有”,就是三界九地。什麼叫有?我們說一切有情的生死,有因有果,生死相續,都是有因有果的。那麼,外道,就執著色界,無色界生上去之後就認為解脫了。佛教,佛呢,就是說,這三界的九個地,管你是最高的非想非非想,也是有,都是屬於有的,九個有。那沒有解脫,這個名字就否定他們解脫的這個錯誤的想法,所以叫九有。我們要每天早晚各三次地要去觀想,要決定相信這六道九有,所有的恒河沙那麼多的眾生,盡法界的有情,就是說所有的法界的,三界、六道、各式各樣的有情,包括地獄餓鬼畜生,都是過去的、現在的父母,不一定是未來,都在過去或者現在做過我父母的。那麼,做過父母,是怎樣子的情況之下呢?
“以長劫輪回,當知如演劇。”因為時間很長,在輪回裡邊,我們現在記不到了。在長劫的輪回之中,好象作戲一樣的,這一齣戲她做他的母親,那一齣戲,他又做她的父親,這樣子演戲一樣。那是說,過去的都是做過我父母的。
“又現生活我”,現在的生活我的人,除了父母之外,其他的有情,社會上的一些人呢——“衣食等增上”,對我也都是有恩的。我們生下來固然靠父母養育,教育,養大,但是社會上的人,要是沒有農民,不種米的話,單靠父母,他拿錢去買米,哪裡去買呢?社會上的人,要是工人不織布,不生產那些用品,我們用的溫水瓶哪裡來呢?電燈泡又哪裡去買呢?所以說,社會上一些生產的,跟我們生活上都有,吃的、用的、穿的,對我們增上的,都是有恩的人。
不但是這些對我們有恩的要感謝他,“毒蛇諸惡人,于我不相違。”就是那些毒蛇,最壞的那些人,要害人的人——它本來是毒蛇,要咬死人的,那些壞的人要殺人的,要害人的,他現在沒有咬你,沒有害你,也就是對我們有恩了。
“為作解脫因,賢聖知識等。”那些為我們,教我們解脫的,那些賢聖的善知識佛菩薩等等,都是對我們有大恩的。
乃至“一切惡有情”,像提婆達多,“及諸仇怨類”,他也使我們產生違緣,使我們趕快地成佛。這個提婆達多,佛說是他的善知識,佛所以能夠成佛,要靠提婆達多的力量,為什麼?他經常給他搗蛋,他才知道要出離,有這個。否則的話,這個世間沒有跟他搗蛋的,感到這個世間還不錯,就是不想出離了。所以說一切仇怨惡人,對我們解脫都有好處的。那麼,這個觀想很不容易啊,我們看到仇人惡人都討厭,都想避開他,要像佛對提婆達多那樣子,那不是一般的根機做得到,但是這個道理要知道。
再說,“悲田六道眾”,一切眾生是我們的悲田,是我們悲心去救護他們的地方。那麼就是說,《普賢行願品》也說了:以眾生起大悲,以大悲成正等正覺。所以,眾生,這個悲田的眾生,也是我們成佛的父母。沒有眾生,我們也成不了佛。所以“悲田六道眾”是我們說要救濟的,起悲心要救濟他們的這個六道眾生,也是能夠增長我們菩提心的因素。
乃至說,“成佛之父母,亦一切有情。”真正自己成佛了,我的父母也是有情,佛的父母,淨飯王跟摩耶夫人也屬於眾生。所以說,一切眾生都要當父母地看,從各方面的側面去觀察,要從這個頌裡邊這樣地觀察了,才能夠把這個心堅定下來,乃至不丟一個的都是父母。包括毒蛇、惡人、害人的人、地獄、餓鬼、畜生等等,六道眾生都是我的父母。這樣子看的話,那就是先要有平等心,先平等心沒有的話,你這個心就觀不起來。
丙二 念恩
應觀無盡悲流。
頌 父母生養教 悲流恒無盡 隨子生憂喜 慈愛過己身
觀今思既往 恩念正等齊 縱使兩肩負 何能報萬一
那麼,這個心觀起之後,再進一層,觀恩。既然是我的父母的話,對我們都有恩,那麼就要念他的恩。“父母生養教,悲流恒無盡。”在我們這個,《五字真言》天天念,一天念三座,念了之後見不見效,就問你們自己怎麼念的。如果念得好的話,痛哭流涕,有人就這樣子的,有些是這樣的人,寫信告訴我。但是,有的人也照樣念了之後,心裡毫不感動,甚至於念好之後就跟人家吵架去了,你心裡對眾生的悲半點都沒有生起來。那這個念經是效果極差。
“父母生養教”,念恩。現世父母,父母對我有什麼恩呢?要思考一下。父母生下來,大恩。你想母親十月懷胎多麻煩呢,現在很多的母親就不要胎了,打掉了。如果你的母親把你打掉了,你怎麼生到現在呢?她沒有給你打掉,那就是生下你來就是大恩了。生下來還不是完了,還要養了,還要教了。有的說我是老師教的。老師教?他白教你的?你父母花錢才教你的,不花錢他怎麼教你呢?所以說,“父母生養教,悲流恒無盡。”她的悲心就大河一樣,沒有完的。這個我們希望你們沒有聽到的去聽一聽,《母愛》這個磁帶。她這個母親為了要培養個孩子,把自己什麼錢都花完了,當也當完了,家產搞完了,結果沒有辦法就賣血。賣血賣多了,身體衰掉了,結果摔了一跤,成了個不治之症,病下來了。但是,她看到她孩子在念書,還是高興。這個情況呢,這個磁帶去聽一聽,就知道母親的恩。
“隨子生憂喜,慈愛過己身。”母親她自己再苦,只要看到孩子在笑、高興,她就高興,孩子不高興、發脾氣,她就心裡愁得很。就是怎麼儘量想辦法,使這個孩子能夠高興起來。“慈愛過己身”,她愛護她的孩子比自己還厲害。這個我們世間上看得多了,只要孩子有病——我們有個親戚,他一個孩子在醫院裡看病,好象這個病比較重。她也不信佛,但是她給醫生磕頭,不斷地磕頭,叫醫生救她一個命,什麼醜態她都會做。她在社會上是很有體面的,是一個副市長的夫人。但是,她的孩子害病了,就給醫生拼命磕頭。這個,她就是——她什麼都不顧了,自己的體面,什麼都不顧了,只要孩子好了就對了。“慈愛過己身”。
“觀今思既往”,現在的父母如此,那麼過去的父母同樣。乃至畜生的父母,對它孩子還是愛護的。我們經常看到一個放生的《護生畫集》,母鹿跟子鹿兩個在走了,獵人一箭射過去,把子鹿(小的鹿)打死、射死了,這個母鹿痛苦得不得了,它也不怕死了,也不逃了,就跑過來舔那個小鹿的傷口,拼命地舔,就怕它死掉。還好,總算還把它救活了,結果呢,獵人也把它自己打死了,它也不管自己了,就是禽獸也是有這個愛子之心。那麼現在如此,過去的父母同樣如此。“恩念正等齊”,這個恩是一樣的。那麼,這個書呢,就是說一切父母,包括現在的,過去的,對我們都有大恩。
“縱使兩肩負,何能報萬一。”這是出於一個經上的話。佛經裡邊有一本經,它說,假使有人,右肩擔父,左肩擔母,他一輩子從小到老把他父母擔在肩上,而不斷地供養他,吃的穿的都是好的,拼命地這樣子醫藥等等供養他。這樣子一輩子地這樣做,還不能報他父母恩的萬分之一。這個就是說,父母恩,你這樣子報的話,還不到萬分之一。那麼,不報的人,這樣子做,世間上是沒有的。那麼,世間上的人呢,你說是老了給他養著,吃口飯就是好了嘛,那是更差了。甚至於對父母不孝的,那麼不要說了。還有,殺父母的,以前我還沒有聽說過,在什麼時候開始呢,報紙上就登了一則報導,那是在好象文革以後,就是孩子把親生母親殺死了。這樣子的事情,舊社會還沒聽到過。那麼,這個事情發生了之後,後來不斷地還有幾起殺死親生父母的。那麼這就是報恩不報,還恩將仇報,這個是極大的錯誤,他受的報還更厲害。我們說父母的恩知道之後,那麼就要求報了。
還有一點,我們說,出了家之後,是不是就不孝順了?這一點問題大家要先考慮一下。出家是盡大孝,目的是要度一切的過去未來的父母,現在的父母,過去的父母都要把他度出來。也是說,我們現在的父母,當然,我們要盡孝,不能違背他的意志。但是,過去的父母也不能忘記。但是,也不能強調要度過去父母,對待現在父母就不孝,不聽他的話,這個也不要。所以,多方面都要顧到。這個,所以說,佛的有這一條,父母不聽,不准出家。就是要顧到現在的父母。你說,“我出家是度一切父母,現在的父母僅僅是這個恒河沙分之一也不到。我還是為了大的,犧牲小的。”這個不行,佛就說不行。現在的父母不要說他是兩個人,你要這樣子做也不行,也得要父母同意才能行,這就是孝,孝道。那麼,我們說佛教是講孝的,佛教裡邊能夠報恩的,就是說激發我們的佛性,我們的佛性裡邊就有一個孝的德性在裡邊,真正能夠開發我們佛性的,就能夠盡大孝。但是,盡大孝,要開發佛性,絕對不能違逆了父母,就會開悟,證道的,不會的。所以說,大家要注意這個問題,對現世父母要盡孝。
下邊我們看下去。知了母,第一個是肯定,無始以來,一切法界有情都沒有一個不做我母親的,而每一個母親都像現在的母親一樣,對我有極大的恩德。這個,我希望你們再去聽,那個聽兩遍也可以,——《母愛》那個磁帶。那就是說,母親對孩子的恩是怎樣子的,知道一下。但是,聽這個磁帶副作用,不要說,“母親是那麼好,我不要出家了,回去養母親去了”(笑),這個也錯掉了。出家是大孝,不但是報現在父母,只要你父母同意你出家了,這是好事情,可以報現在父母的恩,也能夠報過去的父母恩。你想目犍連的母親做了餓鬼,如果不是目犍連做了阿羅漢,有佛那麼個的師父,告訴他七月十五盂蘭盆會的話,他的母親怎麼能脫離這個餓鬼的苦呢?她一劫的餓鬼的苦,就這麼盂蘭盆會一回向之後就脫掉了,那就是靠他的子女能夠修行。所以說,我們修行報父母的恩,比我們的孝養,供養一點東西吃好得多。
我又想起來,殺父母的當然是很厲害了,上海還出現一個事情,這是事實,他們鄰居告訴我的。有一個母親老的,年紀大了,那麼她的家裡,媳婦很不孝,孩子因為媳婦的關係對母親也不孝了。他的母親呢,給她吃的東西很差,好的東西不給她吃的。那麼,有一年過年。不是春節中國人習慣要燒菜了?要燒十幾道菜。他的媳婦拼命在廚房裡燒,他的母親在旁邊幫她打雜,看到一碗一碗菜燒出來,平時又吃不到好菜,這個菜,他們燒出來是招待親戚朋友那些——做生意,招待些大老闆,這些的。他母親在做事情,一道一道菜端出來又看得饞得很,結果熬不住去抓了一片嘴裡吃了一下,嘗嘗它味道。結果那個媳婦氣得不得了,就拿一個縫衣服的針在她嘴上戳了幾十下,戳得滿口大血。你看吃了一片菜,這樣子搞。結果,這個母親氣死了,養了孩子,辛辛苦苦養大了,吃一點菜都不准吃,就吊死了。這個問題有的,這是事實。那麼,這些就是不知報恩。下面就要報恩。
丙三 報恩
不知報恩,實世間之大無慚愧者。
世間上不知報父母恩的,是最沒有慚愧心的人。
頌 母流轉三有 正法多不聞 況在地獄中 或墮鬼畜生
昐子作救拔 子自安不聞 雖人頭而畜 不如鴉羊等
由不聞正法 不遇善知識 今在佛前誓 願盡度慈親
這個恩——母親是肯定了,一切有情都是我的母親,母親對我們的恩也知道了,每一個母親都對我們有極大的恩。那麼,該要報恩了,怎麼報呢?現在母親現實地她在哪裡,三有流轉——在三界流轉。她又多半都是邪道——沒有聽正法。你看看我們現在的世間上,信佛法,是五大宗教之一,在我們中國,是佛教的第二祖國。但真正信佛的人,看起來,十二億還是十幾億,現在是十四億他們說,十幾億人口裡邊,佛教徒有多少?比例很少。佛教徒裡邊,真正的佛教有多少?很多都是屬於神佛不分的,也有很多是以氣功師為佛教的,也有以青海無上師等等為佛教的。把這些去掉之後,真正能信佛教的,如法歸依的有幾個?如法歸依的,真正能修行的又有幾個?少得不可說的少。那麼,這個就是佛法難聞。
“母流轉三有,正法多不聞。”在三有裡邊流浪的父母,就是困難的。現在我們還是在有佛教的地方,雖然是末法時期,總算是還在四眾弟子有的地方,還有說教的地方,還有講經的地方。但是,真正聽到佛教的人也是那麼的少。那麼,在沒有佛世的時候,那些眾生就更苦了,正法就聽不到。何況在地獄裡邊,八難,地獄餓鬼畜生都是八難之一,就是什麼佛法都聽不到。那麼,在這樣子裡邊,既然沒有佛法,就不能聽到那些法。不能聽到法就不能依法行,那就是做壞事了,跟著煩惱走的就是要墮落、受苦。那麼,在各個地方受苦的,地獄受苦的,餓鬼畜生受苦的,都希望救他。希望哪個救呢?一般呢,父母老了,總希望孩子救他了。這個,世間上如此,父母自己有什麼困難,都希望孩子來幫他的忙。那麼,他父母在地獄餓鬼畜生裡邊受苦,他希望哪個救呢?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救。
但是,我們這個子女卻是“子自安不聞”,自己吃喝玩樂,他們父母在地獄裡受苦,“管他那麼多,我吃了再說。”這樣子的人,想想看,“雖人頭而畜”,雖然你樣子是個人,實際上畜生都不如了。畜生還知道要孝養的,我們說“不如鴉羊等”。烏鴉,小的烏鴉,那個老烏鴉飛不動了,不能去吃東西,它就含了回來,養它的老鴉,老的父母。那麼,羊呢?小羊要吃奶的時候,它是跪下來的,這個奶是精血所變的,是把它自己,營養自己不用,給孩子用的。那這個小羊對母親餵奶的時候,也知道感恩,跪下來吃。那麼,人,卻是父母受苦,“子自安不聞”。我們經常聽到的,子女對父母,不想養,總是弟弟推給哥哥,哥哥推給弟弟,大家都不想管,把父母弄到一個非常之難堪的地步。那美國更好,美國是小孩子成人之後,自立了,跟母親父母分家了,母親到他家裡吃一頓飯,收飯錢的(笑)。我們看看就是豈有此理的事情,但是在他們的社會是正規的,這個飯錢是該要收的。這是莫名其妙的,所以從這裡說,我們中國的精神文明確實比他們高了。不要說什麼洋的東西什麼都好,洋的東西固然是物質文明好一點,精神文明是不如東方的。
“不如鴉羊等”,那麼,這樣的人,不如一個烏鴉,不如一個羊,畜生都不如了。那麼,另外有一個,海公上師寫的,好象,在這個書裡大概有這麼一個,他說,有一個人,過去殺牛。殺牛呢,殺大牛,那個老牛沒有用了,殺了。但是,那個小牛在旁邊,看見它的母親要給屠夫殺掉,它就著急了,看到屠夫拿了刀要殺這個母親呢,它跑過來就把一個刀一口吞下去,吞到肚子裡去了。這個心是好心,刀吞掉了,最多它自己死掉了,這個刀不能去殺母親了。那麼,它吞下去之後——不死。這個是加持了。因為它孝心所以不死。那麼,這個屠夫他倒奇怪了,看到這麼一個小牛,這麼勇敢,把刀吞下去,又沒有死掉,他也起一個悲心了,那個老牛就不殺,不要殺了,算了。這個是很奇怪的事情,結果,就把那個老牛小牛都養大,養大之後都不殺了。結果到那個小牛老死之後,把它肚子剖開看,刀還在,很多血絲把它裹起來了,裹在那裡,刀當然化不掉,但是沒有死掉,這是加持到的。
那就是說,小的畜生還知道報父母恩,而人,卻是很少能夠真正報父母恩的。那麼,就是不如畜生了。那麼,下邊就是總結。
“由不聞正法,不遇善知識。”為什麼這樣不知報恩呢?就是自己跟了煩惱走,沒有好好地聽聞正法,沒有碰到善知識。所以自己也弄得一個顛三倒四。那麼,現在聽了正法,碰到善知識之後,那千萬不要這麼做了,要好好地要報恩。那麼,現在呢,我們要在佛面前發誓願,要發誓願,要“願盡度慈親”。一切有情都是我們的父母,要發願一定要度,一個不離地要把他度完。
這是報恩的心,再進一層,就悲心出來了。這是一層一層的,你直接要修,馬上跳躍是不行的,這就是方便。有了方便就不困難,也能夠很快地達到這個要求。沒有方便呢,雖然拼命用死功,達不到目的,甚至於出魔障。
那麼,這裡,是七重因果,加上平等舍心,我們講了一半,三個。那麼,時間到了,明天再講。
第十七講
昨天我們講到修菩提心的知母、念恩、報恩,今天接下去。我們說以前我們講過三個決定,就是說在整個的法界裡邊,要找一個沒有做過我母親的,沒有。這是三決定之一。那麼,這個都是經過他們藏地辯論過的。那麼,從這一點就可以推論,一切有情都在無始以來,都當過我的父母,或者是過去,或者是現在的。那麼,第二個,就是說念恩,既然是做過我的母親,那就是決定對我們有恩。從現在的母親可以推論到以前的每一代的母親,不但是人間的母親,乃至畜生的母親,對它自己所養的呢,也是絕對愛護。那麼,既然是母親對孩子有這麼的恩呢,那麼就該要報恩了。那這個裡邊就慢慢地走向這個慈悲心了。
丙四 悲心
決定代受彼苦。
頌 嗚呼師尊三寶大慈悲 父母眾生罪障惡業等
不聞正法八難並三途 險惡愁憂無量一切苦
充滿有情界及器世間 諸惡果報齊降密如雨
唯願現今我身皆代受 盡未來際無息無止期
那麼這裡,我們說,它是在一般的次第,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那麼,先是慈心,後是悲心,這裡先是悲心,後是慈心。這個有沒有次第顛倒的問題呢?這個在我們藏地傳承裡邊,這兩個,慈心跟悲心前後都可以用的。一般說,我們說知母念恩報恩,就是說對母親,這個知道一切眾生是我的母親,母親對自己有極大恩,那麼自己要報恩。那麼,就對一切有情生起一個極好的印象。那麼,接下去,當然,就是要修慈心了。因為母親對我那麼好,我就要使她安樂,使她歡喜,那麼就是慈心。這是一般的程式,是修了知母、念恩、報恩之後,決定是產生的是要使對方悅意,使她歡喜,使她安樂。
那麼還有一種說法,他說是注意悲心,因為這個悲心是一切成佛的功德之母,菩提心也從悲心生,一切功德也從大悲心生。那麼,一切善根,善的功德,都從悲生起來的,慈這個功德也是從悲生起來的。那麼,就是先觀悲,悲心生起之後,那麼慈心、其他的一些功德都能生起來。那麼,這個兩個說法,都可以用。
那麼,實際上,我們就看到菩提道次第,這兩個都用的,並不是說上師故意把它顛過來。這是在講這個道理的時候,一般是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在修的時候,一般把悲心擺在前面的是比較多。這個我們說,上師的傳承是康薩仁波卿,上師所以把悲心放在前邊,那也是可以推論到康薩仁波卿修的時候悲心在前。那麼,在昂旺堪布,他親近的有兩位——康薩仁波卿跟帕繃喀仁波卿。那麼,他的《略論釋》裡邊,他說帕繃喀仁波卿也是把悲心放在前面的。所以說,在修的時候,好象是一般的儀軌裡邊都把悲心放在前頭,這個方式是有的。但是,也不決定是悲心在前,可以慈在前,也可以悲在前。這兩個就是沒有一定的死板的規定的,根據傳承,修的時候,有的是悲放在前邊,有的慈放在前邊。從理論上推,知母念恩報恩之後,當然生起一個對母親要使她安樂,但是說拔她的苦,也可以,這些因果的問題,《廣論》裡講得很清楚。知母念恩報恩是產生慈心悲心的因。那麼,慈心悲心兩個哪一個在前呢,是不一定的,都可以。
這裡就是說上師的傳承以悲心放在前頭。這裡就是說,那是上師非常激動,所以他寫的文字也是很激動人心,“嗚呼”,他是驚歎,心裡激動的一個口語。“嗚呼師尊三寶大慈悲”,這個就是在師尊上師三寶大慈大悲,他就是在三寶面前就發這個願。“父母有情罪障惡業等”,他說,“父母有情”,一切有情都是自己父母了,他們造的罪,造的惡業很多很多。“不聞正法八難並三途”,那麼,具體是哪一些東西呢?“不聞正法”,聽不到正法。我們說聽不到正法,等於瞎了眼睛一樣,在這個三界流轉的這個險峻的道路裡邊,等於沒有眼睛的人,東闖西闖地亂跑,那就是非常危險。
(19B)我們說走山路,走山路如果你眼睛不睜開的話,你肯定要掉下去。那麼就,一切有情,在生死流轉的這個路上,危險的路上,就像瞎了眼睛的人在東碰西碰一樣。所以說,下惡道的受苦的是極多。“不聞正法八難並三塗”,這個我們前面講道前基礎的時候講過了,八難就是八個地方不能聽聞佛法的,三惡道,還有長壽天,世智辯聰,盲聾喑啞,等等。這些都是不能聞到正法的,即使說北俱盧洲,表面上看福報很好,吃的用的都是不要勞動的,就是自然產生的,遍地黃金,你不要去藏的,所以北俱盧洲沒有偷盜,用不著偷,到處財富遍地都是,沒有這個必要偷了。那麼,這個地方是享受很好,人的福報也很好,一般是不會害病,一般是不會中間死掉,都是活一千歲。死了之後也不害怕,生欲界天。好象是非常如意的理想的一個生活,我們說共產主義的生活恐怕也沒有北俱盧洲那麼舒服。他這個一千歲,我們現在再怎麼物質財富搞得好,人的醫藥再搞得好,一千歲的人是做不到的。即使醫藥再好,但是不斷地在破壞人的健康,農藥等等都是破壞健康的。所以說,這個有苦。但是,北俱盧洲說沒有苦,很好,但是他不聞佛法,因為沒有苦,佛法就不需要了。佛法是解除苦的,既然沒有苦難,他就感到沒有這個必要了,所以佛法沒有,這是一個大的難。是沒有聞到佛法,其他再好也沒有用,是一個難處,八難之一。三塗,那是最苦的地方了,就不要說了。因為不能夠聽到正法,在八難三塗之中。
“險厄愁憂無量一切苦。”在很危險的地方,“險厄”是客觀的危險,“愁憂”是內心的痛苦,一切的苦不斷地受。這些苦,“充滿有情界及器世間”,整個的有情,就是眾生,器世間就是他的增上報,就是一個是異熟報,一個是增上果。那麼,這兩個東西呢,都是充滿了痛苦。異熟報就是在地獄裡邊受各式各樣的苦,那麼增上緣的這個增上報呢,他就是說到一個地方不好,或者是多病,或者是產的糧食不夠,等等。這些都是前面講過的了,這些都是使人痛苦的東西。“諸惡果報齊降密如雨”,那麼,這些果報,這個苦才受完,那個苦又來了,那個苦還沒受完,這個苦又來了,不斷地像下雨一樣地下來,這個苦是受不完的苦。為什麼受不完?造的業太多了,造一個業就要感一定的苦,不斷地造業,苦就像下雨一樣地下來。那麼,這樣子的情況之下,當然很不好受了。那麼,這樣子我們自己的母親在受這些苦,我們該怎麼樣?
“惟願現今我身皆代受”,那麼真正生起了這個知母念恩報恩的心呢,那就是代受苦了。心起了大悲之後,一切眾生的苦都是由我來代受。那麼,我自己安樂都送給他了。“盡未來際無息無止期”,那麼,是不是暫時受一下子苦,稍微咬了牙齒熬一下,這個頂過了就算了?不是,這個心要發得長,就是前面說三大阿僧祗劫成佛,也是要發長遠心了。這個心呢,不但是三大阿僧祗劫了,“盡未來際”,未來的中間,沒有息的,沒有止的,不斷地要受。就是說因為感到父母是真正對我有恩呢,那麼他的苦就感到自己不忍他在受苦,情願自己受,受的時間再長也不在乎。這個心生起來,這個菩提心就容易了。《入中論》的開頭就讚歎大悲心,這個是大悲心。一切功德從大悲心起。有了大悲,我們說念咒,一般說念咒,只要信心好了,但是還有一個大家不知道,要大悲心,有悲心的話,咒一念就靈,悲心沒有的話,就是效果就不大。
那麼這個心就是,我們說這個心要生起來是不容易的,就是要把前面的一層一層修上去,才能得到這個心,也是可以生的。假使前面沒有,那你這個心,你看了就害怕,要盡未來際地代眾生受苦,那這個——自己搞了半天修佛法就是為了要避苦,結果呢,反而把一切眾生的苦我一個人受,受的時間沒有期的,永遠受下去。這個大家都不幹,那就不想幹了,搞了半天自己越來越苦幹啥呢?。但是,真正你曉得一切有情都是自己母親的話,那就會發這個心。那麼,所以前面的三個因沒有的話,這個果,悲心的果,也生不出來的。這是要踏踏實實修,修到那個時候。
我們就看世間的母親,她為了孩子,她就不避一切的。我記得歷史上有一個,她還不是真的母親呢,她是乳母。她的一個,這是國王的太子,國王給人家打敗了,殺掉了,要抓太子。這個小太子呢,還抱在手裡的。她就抱了這個孩子逃,逃到山上。最後,追兵來了,射箭,要把孩子射死。她就用身體擋住,結果自己身上像刺蝟一樣的中了無數的箭。這個孩子呢,當然也死在她的身後了。那麼,她情願以自己擋住那個孩子,這是母親愛孩子的心了。她還是乳母,不是真的母親,那麼真的母親當然悲心更大了。那麼,就是說真正的孩子跟母親的關係生出來之後呢,代苦是不在話下的,就怕這個心沒有生起來。沒有生起來,你叫他受苦,不要說代苦,你叫他勉強地去逼他受的話,他不願意受的。那麼這個就是說前面的因沒有呢,這個果不會有的。這是悲心,悲心就是代一切眾生的苦,自己願意代受,代受的時間,沒有止息地受。這個心要生得起,那就是菩提心就不遠了。
丙五 慈心
決定施以己之利樂。
頌 凡我三時善根諸利樂 願悉無餘施供眾有情
有情惱我罵咒打殺等 觀若生身父母悉順承
自己三時,不但是過去、現在的善根,包括以後所修的一切善根。“利樂”,所修的一切好的法,功德。這個善根,就是說三學戒定慧、聞思修、六度萬行,等等,所感到的一切福報,全部地,沒有一點剩下來的供養,佈施給一切的有情,就是自己父母。那麼,孝順的孩子,哪怕他窮得要飯,他也把要來的東西都給父母吃,然後父母吃不完的他吃一點。那麼,我們有戒定慧的那些法財,感到極大的果報,這些真正普發了慈悲心的人,當然比世間孝子還要厲害,把一切全部供養一切眾生,就是父母。那麼,這樣子供養使他父母很高興,當然是兩方面都好。假如對方的父母有情他是煩惱很重,哪怕他受了東西很多,他還要惱我,罵咒打殺。不但是,惱就是使你煩惱,使你不舒暢,甚至於罵,罵了之後還要打,打了之後,甚至於殺。有情,世間的有情,是各式各樣的都有,因為父母的煩惱沒有斷,他各式各樣的事都會做。在這樣的情況下,是不是要退心呢?不退。他要把那些有情——他即使對我惱罵打殺等等,“觀若生身父母悉順承”。要都看成自己的現生父母一樣,都順了他,承受下來,就不反抗了。那麼,這個心,也是不好生的,也是不容易的。那這樣子觀想,有什麼好處?一切煩惱就可以斷掉。你本來是人家罵你一句,你一定要回罵一句的,人家一拳過來,你一腳要踢過去的,現在你一切順了他,承下來。罵不報罵,打不報打,這是出家人應當做到的。那麼,真正起了這個心,他自然會做到這個地方。那麼,一切慈心悲心等等都會生起來。這個難不難呢?在我們看來很難,為什麼原因?我們我執大魔都很堅牢地存在在身上,那就是打我一記就受不了,罵我一聲也受不了。我執破掉了,根本就不在話下。那麼,這些在我執沒有破的話,你勉強受的話,也就幫助你破我執,都是破煩惱的。所以,大乘裡邊並不在總是在修那些對治法,但是他破煩惱比修聲聞乘的還要快,就是用這些方法。
那麼,這是慈心悲心,這個心生起來之後,那麼就是——可以是慈心在前,也可以悲心在前,這兩個次第是沒有一定的。
丙六 增上心
那麼,增上心,是一切利他心的最上的圓滿的利他。什麼叫增上心?在海公上師這裡,七個因果寫了六個。增上心,寫是寫了增上心,但是內涵,是成佛的心,這是第七個。那麼,增上心,我們要補充一下,什麼叫增上心?就是說前面這個慈心,把一切好的全部供養給一切有情;悲心,把眾生的一切苦,自己無止息地代受。這個兩個心生起之後,是不是說已經夠了,利他的心夠不夠?還不夠,那就是說還要來一個增上心。什麼叫增上心呢?就是這個負起責任來。父母有情他現在在受一切苦,而少一切的樂。那麼,我要把他們的一切苦除掉,一切的安樂,包括有漏的,世間安樂;包括無漏的,涅槃的大樂,等等,都要無量無餘地供養佈施給他們。
那麼這個事情呢,發個願是容易了,但是要做到卻是要有責任心了。我們常住裡一樣的,你當一個執事,如果你沒有責任心的話,很容易做,這個事情來了,不關我的事,那個事情來了敷衍了事。這樣子,這個執事很好做。但是你真正責任心擔起來了,這個事情來了,一定要把它搞好,我責任是我的,那麼這個才是真正幹起來了。
那麼,我們說前面的慈心悲心生起來了,泛泛地生一下這個心,至於說效果如何,不管的。那麼,這個還不夠的。我就是說要把這個整個的擔子擔起來,是我的擔子。因為他們是我的父母,這個事情就是我該做的。那麼,一切眾生的苦都是我要受,一切眾生缺乏安樂,我一定要給他們圓滿的安樂。那麼,這個事情哪個做?我來做。那麼,這個才是增上心,整個的一個擔子全部自己一個人把它負起來了。這個增上心生起來之後,那就是說菩提心,這是利他的心的圓滿就在這裡。我們從七重因果裡邊,從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一直到增上心生起來,利他心圓滿了,利他的這個願滿了,那麼就是後頭一個求菩提心了。
利他心圓滿之後,就去觀察,要利益一切眾生,使他安樂,要使一切眾生的苦拔得乾乾淨淨,一點也沒有,那麼,我能不能夠?現在我這個凡夫怎麼能做到呢,願是這麼發了,但是做是不是能做到呢?不要說我們說地獄裡的父母有情救不了,就是看到人家殺雞,你說“你這個雞不要殺”,他不肯的,“這個雞我買的,我要吃的,為什麼不殺?”“我給你買下來。”“不賣。”這個東西你也沒辦法救了。那麼,就是說,你說現在我們這個地位怎麼救呢?那就是說,一定要一定的能力。那做了國王是不是能救呢?國王只能救一部分的,更大的事情他是救不了的。害重病,你叫國王來把他病好了,國王沒有辦法。鄰國的國家的人民有苦,你這個國王也管不到。那麼,國王也不行。四大天王行不行?也不行。大梵天也不行。一切天魔外道也不行。真正能夠解脫一切眾生苦惱,使一切眾生得最大安樂的,除了佛之外,沒有其他的人。
那麼,從這樣子出發呢,自己就決定要生起求菩提的心,就是自己要圓滿的利他的話,自己不成佛是做不到的。那麼,這個就逼著自己趕快成佛。所以說,我們成佛,是這樣個要求要成的。所以說,我們有很大的義務要做。那麼,做這個事情要成功的話,決定要成佛才能做得到。那就是非要成佛不可,發這個願。並不是說我現在痛苦,我要自己得到最大安樂,所以我要成佛。這個心太小了,而這個心發了也成不了佛。那就是說,我們成佛呢,“發心利他故,樂正等菩提”,昨天我們就講這個問題。真正圓滿地發心,要成佛的心,在我們作業題上有這個問題,要發這個圓滿成佛的心呢,一定要從利他心出發。要圓滿利他的功德,非成佛不可。“發心利他故”,要圓滿利他,才“樂正等菩提”,我自己要希望能夠求,“樂”就是那個意樂心,追求這個菩提,那麼從利他的出發,要成菩提。
再反過來,自利的出發,自己要圓滿一切功德的話,即使證到聲聞緣覺還不夠,還沒有圓滿,那一定要成了佛才圓滿。所以說,到成佛的地步,一個是利他圓滿,一個是自利也圓滿,這兩個東西在這個地方就統一起來了,在利他當中得到自利的圓滿。所以,我們很多人,就感到一天到晚為常住做事情都是利他,自己什麼也背不下,什麼也看不懂,好象是吃了大虧。但是我們要知道,真正的自利,就從利他來的。將來我們要講自他相換的時候,就是說把自己全部拋開,把一切利他的事情全部負擔起來,這個是真正的自利。你把自己照顧得好好的,把利他的事情——“我有空了給你做一點,沒有空我就不高興做了”,這樣子的自利,都是為我執大魔添營養,把我執大魔越養越胖,最後成功的是魔,不是佛。
所以說,真正要成佛,應從利他出發,不要看到現在我為做利他的事情,好象自己學法也時間不夠,休息也不夠,好象吃虧,實際上不會吃虧的。利他的圓滿就是自利圓滿,利他不圓滿,自利也就不圓滿。自利跟利他本來是統一的,在我們凡夫境上一定把它拆開,兩個矛盾呢,結果兩個都搞不好。所以說,我們在這個地方,就是說要真正地發起增上心,最後就發起求菩提的心。
在這一科裡邊,標題是增上心,實際上是菩提心,決定成佛的心就是要證菩提,做報恩的究竟。這個增上心,它題目有了,內涵沒有,那我們把《廣論》的增上心就說一下了。就是說,慈悲心,慈心悲心生了之後,還是不夠的,要靠自己把它發願,一切有情的離苦跟一切苦的因,得樂,得一切樂的因,這個擔子我自己負擔起來。這個心發了,增上心,這個才是增上心的真實的內涵。
他的文字我們念一道。“增上負擔之心,雖已決定生起”,這個是增上心。增上心生起之後呢,然後就是說要成佛的心了。這個心倒是發了,擔子也擔起來了,但是我擔不動,怎麼辦呢?擔不動,你就要趕快把自己成一個擔得動的人。什麼人擔得動呢?佛擔得動。那麼,趕快成佛。所以說,我們成佛要快。為什麼要修密法?有的人說,“修密法高得很……”有的人還驕傲,“我們修密法的,我們是大學生,你們都是幼稚園。”這個完全是錯誤的看法,修密法就是說要利益眾生的擔子擔起來了,要趕快把它擔得起,那就是趕快,要快一些,那麼修密法。這樣的出發呢,是正的因,如果是其他的因呢,都是不正的因。都是利他出發的。
決定成佛心
作報恩之究竟。
頌 父母究竟離苦得安樂 要當成佛一切乃堪能
萬德莊嚴釋迦妙法王 無緣大悲寶庫觀世音
無垢大智湧泉妙吉祥 摧伏魔軍無餘秘密尊
大悲恩流諸祖諸師等 自他成佛唯願垂加被
這個下邊是求成佛的心。“父母究竟離苦得安樂”,那麼,真正我們要發願把這個擔子擔起來,使父母有情一切苦都離掉,一切安樂,最高的安樂都能得到,那什麼人做得到呢?“要當成佛一切乃堪能”,一定要自己成了佛,才當得起這個事情,一切事情才做得起。那麼,自己要發願成佛。不成佛的話,這個擔子擔不起,是空願。那不但是自己現在不行,聲聞緣覺擔得擔不起呢?也擔不起,聲聞緣覺並不是不度眾生,有緣的眾生度掉了,他並不發願,法界一切眾生一個不漏地把他度完,這個願是沒有發的。那麼,他們也擔不起這個擔子。所以說,大阿羅漢、緣覺都擔不起的擔子,我怎麼擔呢?那就是非要成佛不可。
下邊,就是發願了。自己要成佛呢,要發大願。“萬德莊嚴釋迦妙法王”,這個“萬德莊嚴”就是說釋迦牟尼佛以無邊的功德來莊嚴他的。世間上呢,戴金剛鑽、戴金子首飾,這樣子作莊嚴。佛的莊嚴,菩薩的莊嚴,就是功德的莊嚴。無邊的功德,萬德是表示功德最多了,無邊功德以為莊嚴的釋迦妙法王,最微妙的法王,于法自在叫法王。一般“妙”,是無漏的,在《俱舍》裡邊,無漏的善叫妙,就是說最好的。
“無緣大悲寶庫觀世音”,“無緣大悲”,我們說悲心有三種:生緣悲,法緣悲,無緣大悲。這個生緣悲緣一切有情起大悲心,要拔濟他的苦。“法緣悲”,知道一切有情都是五蘊假合的,雖然說知道一切眾生都是五蘊假合的,但是還是要起大悲心,把他們度完。那麼,“無緣大悲”呢,更進一層次,知道一切眾生都是自性空,本來就沒有眾生,但是,他們還迷在那裡,我要把他度完。這是三種悲。三種悲,最高的無緣大悲,智慧跟悲心結合一起了。那麼,這個無緣大悲——“寶庫”是庫藏,拿不完的無緣大悲,是哪個?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的悲心是無盡的。那麼觀世音菩薩實際上就是三世諸佛的悲心的總的體現在觀世音菩薩身上,就十方諸佛的悲心就是觀世音菩薩,他就示現一切佛的悲心的。
那麼,智慧呢,就體現在文殊菩薩身上,“無垢大智湧泉妙吉祥”。那麼,這個“無垢大智”,我們說這個智慧裡邊一點點的髒的東西也沒有,就像玉石或者是金子裡邊一點雜質也沒有的,“無垢”。那就是說,這個智慧裡邊沒有一點點我執煩惱的,而這個智慧——純粹的,最乾淨的智慧。這個智慧多少?像泉水一樣湧出來,也是無盡無邊的。智慧妙吉祥,這是文殊菩薩。那就是說,文殊菩薩實際上就是三世諸佛的智慧的體現都在文殊菩薩身上。
“摧伏魔軍無餘秘密尊”,“秘密尊”,是金剛手菩薩,金剛手,一隻手的手,也叫金剛幢菩薩,一般說是普賢菩薩化身。他能夠把一切煩惱的魔軍都摧滅得無餘,煩惱,我執。煩惱魔軍的頭頭,他們的元帥就是這個我執大魔,下邊的那些貪瞋癡等等,根本煩惱、隨煩惱,都是它的爪牙。那麼,我們把它一切都,魔軍,整個的軍隊把它覆滅——無餘,一點不剩下來的,什麼人?就是秘密尊,金剛手菩薩。那麼,我們說這都是宗喀巴大師的“五句贊”23裡邊都有的。那就是說,把一切煩惱魔,我執,都把它消滅無餘的秘密尊菩薩,那是代表十方諸佛的斷的功德。我們經常說,佛的功德是斷智悲三個來代替。斷的功德——金剛手菩薩,智慧的功德就是文殊菩薩,那麼悲心的功德呢——觀世音菩薩。我們在講、傳《文殊五字真言》的時候,文殊菩薩也是具足斷智悲的,他拿的寶劍是斷德,斷煩惱的;他這個左手的經書就是智慧的寶藏,智慧的功德;他坐的月輪,月表悲心的,悲心成就。那麼,這個都是——一切佛菩薩主要的功德以這三個來表示,一個是斷,一個是智,一個是悲。這裡呢,就是一切佛菩薩的斷智悲德體現在這三個菩薩身上,是求他們加持。
不但是他們幾位,“大悲恩流諸祖諸師等”,歷代傳承下來的,有大悲心的,有悲心的,那些對我有恩的法流傳承的那些祖師,等等。假使我們這個法流,我們上去就是海公上師、大吉佛爺、康薩仁波卿,一代代上去,宗喀巴大師,乃至阿底峽尊者,乃至一直到最後,最高的釋迦牟尼佛,這個根子。那麼,這些歷代祖師,都求他們加持。
加持什麼?“自他成佛唯願垂加被”,希望自己跟一切有情都要成佛。那麼,這個願很大了,自己力量不夠,要求釋迦佛、觀音菩薩、文殊菩薩、秘密尊——金剛手菩薩,乃至法流上的傳承的諸師,都加持,能夠得到,滿這個願。
那麼,這裡,就把七重因果的一個修法講完了,下邊一個結語。
乙三 結語
頌 所緣盡有情 次第總別修 行相須明瞭 決定心不動
智悲德速圓 伏滅諸我見 成佛之始基 亦頓超十地
“所緣盡有情”,它是說,你緣的時候,一切有情都要緣在裡頭,就是說我們的慈心也好,悲心也好,增上心,菩提心也好,我們發的願是度眾生,這個眾生是盡法界,盡虛空界一切有情,一個也不能漏。不能在發願的時候,某一個人是我的仇人,“我一切眾生可以度,這個人就不度”。如果你是這樣的願的話,這個不是大悲心,也不能叫菩提心,也不能成佛。一個也不能漏,所以,“所緣盡有情”。我們所緣的有情、物件,是所有的有情都在裡頭,一個也不要離開的。
“次第總別修”,他有總修、別修。總修呢,一天修幾次,總的,全部修。別修呢,分開來修,就是說先修知母,再是念恩,報恩,等等,一科一科地分別挨著修。就是修法有總的修,別的修。我們在教《三歸依觀》也有總別修,總是就是把整個的《三歸依觀》修一道,乃至最略的把這個頌念一道。別修呢,你可以提出來,你可以先修釋迦牟尼成佛的轉四諦*輪,再可以修這個四諦*輪裡邊的三寶核心,就是在三寶裡邊修法寶,法寶裡邊修苦諦。(法寶是四諦,四諦裡邊修苦諦。)苦諦裡邊,苦、無常、空、無我,這裡邊又修苦下手,這個按照次第一個個修。這是別修。次第的修是別修,總的修,全部修。
在修的時候,“行相須明瞭”。一個是所緣,一個行相,這個兩個名詞要講一下。我們在觀的時候,所緣的境,就是我們觀想的那個境。假使緣一切眾生,要慈心,把這個一切安樂要給他。“行相”就是我觀的這個見分,一個是相分,一個是見分。行動的相貌叫行相。如果說,唯識宗叫見分。這個行相要清楚,不要模模糊糊的。
“決定心不動”,那麼,你修的時候,要有決定心。你修定的時候,不可馬馬虎虎,道修不修,那個定生不出來,一定要有決定心。
“智悲德速圓,伏滅諸我見。”那麼,你這樣子修的話,就可以成效,什麼成效?智德、悲德可以很快地圓滿。當然我們智德悲德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了,要修出來的了。怎麼修呢?照前面的方法修,這個就很快地能夠慢慢地圓滿。
下邊,“伏滅諸我見”。“我見”就是我執,我執大魔。這個大魔裡邊,產生很多的小魔,就是各式各樣的煩惱。也可以伏滅,開始是伏,把它伏下去,不使它起作用,等於說把這個賊抓住了,關起來了,它不能做壞事了。滅的話,就是你關了之後,怕你放出來還要害人了,把你乾脆就處決了,消滅了。消滅之後,你永遠不能做害了,這個就是斷德。智德、悲德、斷德都很快地可以圓滿。
“成佛之始基,亦頓超十地。”這個是成佛的一個基礎,也可以很快地超過十地。那就是說,我們只要前面說的,只要悲智圓滿之後就成菩提,就成佛。成佛到底要多少時間是不定的,只要你悲智圓滿,當下就成佛,“悲圓菩提滿,發心佛即成。”那麼,你能夠很快地悲智圓滿的話,成佛也就在手掌之中,那個就要看自己了。
這個我們說是阿底峽尊者的七重因果的觀法。那麼,下邊我們略略地要把寂天菩薩的,他的自他相換的那些情況略略講一下。內容很多,我們本來想介紹一下,但是那本書很厚,這裡一個書架也很小,擺不下了,我就沒帶來。那麼,這個只能略的,你們要看自己去看,略的把它說一下。那就是寂天菩薩的那個。根據《廣論》,一個是《廣論》裡的,我們先把《廣論》裡的介紹一下。寂天菩薩的教授,他根據《華嚴經》、 《方廣經》,還有龍樹菩薩的《寶鬘論》,他這裡這個傳承下來的。那麼,他的修法在《廣論》裡邊分三個,《略論》裡邊分五個。
(20A)他就是說,第一科,自他相換就是說,“思惟自他能換勝利,及不換過患”。這個我們在《上師供》裡邊就有這個修法,“持愛自己災害百損門,持愛有情一切功德基。”就是持愛自己的話,一切衰損的事情都會來,假使愛人家的話一切功德都能生起來。那這個東西,你一為了自己著想,倒楣的事情就來了。你為人家著想,一切功德的好事就來了。那麼,你到底要好事還是要壞事?你要壞事的話,你愛自己好了,一切為自己想,自私自利。我們一般說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個是徹頭徹尾的自私自利的話。那麼這樣的人將來受的果報呢,徹頭徹尾的苦報要給你受的。那麼你假使利他,一心利他,把自己忘掉呢,將來受的果報是極好的,徹頭徹尾的是好報。
那麼,這個裡邊的關係,在《上師供》裡邊把綱要提了,在《廣論》裡邊專門地講了很多,持愛自己有多少的壞處,你愛人家有多少的好處,各式各樣的。我們看的時候,有的時候你表面上看好像是為人家,實際上是為自己,也得不到好處。我們說修行,“修行麼為度眾生了”,表面說得很好聽。但是,修行的人在廟裡什麼事情也不幹,一天到晚只拿了本書。目的高一點的,自己趕快成佛。低一點的,自己做個法師,好去弘法利生,什麼名聞利養都來了,“常住的事情我不幹的,幹了,我時間沒有了,我將來弘不了法了”。以這樣的出發點去做,都是持愛自己,沒有把人家放在心上,將來果報是苦報,不是樂報,這個要好好地思惟一下。
我們的修行是為了利他,離開了利他一切都是造流轉的業,利他才是能夠上菩提的道路。所以說,很多的事情,表面上好像是很好的事情,但是你自利的心擺在裡邊,將來感的果還是不好的果。不要說我做了好事怎麼反而感壞果呢?就像那一次我們《福智之聲》裡邊的,念了五百萬的空行母,還磕了五百萬的大頭,沒有功德,僅僅磕大頭有點福報。其他的,因為你為自己,沒有為人家。
這個問題很嚴重,我們說做什麼事情都要自己摸一摸心:到底我出發點是為自己呢還是為人家?表面上說得很好,“我這是為眾生”,什麼東西。但是真正碰到自己一點點毫毛,就大發脾氣,甚至於熬不過去,走了。那樣子的話你到底還是修行呢,還是來保養你的我執呢?你現在學了很多的法,抬高自己,這個學法的目的就不對了。還是為自愛執,愛自己,那感的果報也不好。
經常我們書上看到天變成魔,本來是好事,那就是我們以前年初的時候發了一本《智慧的能量》,這一本書也就是講這個問題。但是很奇怪,拿了這本書的人都還是覺悟不到,還是走的是那條偏路。那就是說,即使你學法學了很多,不是為了改變自己的煩惱,不是為了改變自己的精進,走上淨化的道路,而來莊嚴自己,抬高自己的話,天變成魔。本來是天,到了你手裡,就成魔了。所以這個,自己一定要有這個簡別心,到底我這個事情是從自利出發還是為利他出發。利他出發的,一切對的,果報也是好的。從自利出發的,都是壞的。有的時候這個自利藏得很隱,隱在很深的心底裡邊。但是你要好好地去觀察,如果是從自利出發的,就是壞事。那麼這個裡邊就把愛自己的過患,愛人家的好處好好地想,那麼這個才能夠進入這個門了。
那麼,第二個就是說這個心要生起來,能不能生得起?我們說每個人都是愛自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個怎麼可以跳過去呢?這個跳不過!那麼這個我們從論上、從邏輯因明來證明,這個事情是做得到的,只要你發心這樣修,決定能夠成功。最後,然後就怎麼樣子修。那麼,一個是去障礙,一個是修法,如何正面修。一個是消極地去障礙,一個是正面如何修。這是《廣論》裡邊就介紹這些。
那麼《略論》裡邊也講了一些這個修法。大概的修法是這樣子:先是觀想自己上師在頂上,現的是觀音菩薩大悲心,大悲觀世音菩薩的樣子。那就是說要度眾生要有悲心。那有總修別修,先是總修的——一切有情,他的苦惱,他的一切苦,包括地獄畜生等等一切苦,都用自己的左鼻子,它們身上的,都化成黑氣,一起湧到自己的鼻子裡,左鼻子進去到心裡邊。我們一般就是有這個自愛的心,都怕受苦。就把這些苦難一下吸進來,把自愛的這個我執打得粉碎。然後這個自愛的我執粉碎之後,自身產生光明。這個光明從右鼻子出去,到一切眾生的左鼻子進去,一切安樂、安樂的因全部佈施給他們。就這樣地觀想,左鼻子進去,右鼻子出去,一個是拔苦,一個是予樂。拔苦,把他的苦自己受,把樂就佈施給他們,這樣子觀想。然後,一層層觀想起來。這僅僅是觀想,觀想他們都成佛。
還有次第修的,先是總修,後來是單個修。次第修就是單個修,就像是單修自己的母親。母親的苦一起往我自己的鼻子裡吸進去。這些苦,就變成刀槍,把自己的我執大魔摧毀無餘。然後自己心裡放出光明,把一切安樂佈施給母親的左鼻子吸進去。母親修好了修父親,乃至一切冤家平等,地獄餓鬼畜生都這麼修。修完之後,最後感到這樣子觀想使他們苦都沒有了,樂都得到了。最大的安樂——成佛。觀想他們都成了佛。但是僅僅是觀想,那麼真正要達到這個目的呢,決定要自己成佛,所以要發起成佛的心。大概的這個自他相換的修法是這麼樣子,仔細的大家自己去看去。
那麼這就是說自他相換跟七重因果的這個教授是這麼兩種。在宗喀巴大師,他又把這兩個修的時候揉合成一個修法。那就是說在七重因果裡邊,從舍心,第一個平等舍。那是特別強調,沒有平等舍心,知母、念恩、報恩都修不起的,這是一個地基。那麼從舍心開始,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就用自他相換代替。因為自他相換修法的慈心悲心比這個還要快,力量還要大,那麼就自他相換加進去。那就是說他的次第是十一個,先是修平等舍心、知母、念恩、報恩,第五個慈心悲心就換了,換自他平等。在自他相換的前面也再擺一個平等,這個平等不是前面那個平等舍心。這個平等就是觀想自己想離苦得樂,一切眾生都也想離苦得樂,這個心要生起來。這個心生起之後,然後就是自他相換。那麼,就要去想持愛自己的一些壞處,想愛人家的一切功德。
然後,再說怎麼叫自他相換。不是說你住我的屋子,我住你的屋子,我們就換了。也不是說你吃我的飯,我吃你的飯,就換了。也不是說我的財產你來用,你的財產我來用,就換了。這個不是。相換什麼呢?就是說我執著這個是我,現在要把執著我的這個心擺到一切有情身上去。這個能不能做到?能做到。我們說母親對孩子就是這樣子。孩子有苦,母親是著急得不得了;孩子高興,母親再是大病之中她還會高興。這就是說,把執著的心放到孩子身上去了。這個世間上都有這個例,我們佛法的修法怎麼會達不到這個目的呢?這個書上就證明,決定能達到。能達到之後,然後怎麼修,自他相換地修,就是我下面要說的。
這個修好之後,就接下去,增上心。這個修僅僅是觀想,那麼,觀想還不能起實效。那真正要使他們真的安樂、真的離苦呢,決定要自己成佛。就是說再接下去,增上心、菩提心。這麼一共十一個層次,這是宗喀巴大師的最特殊的、最殊勝的修法,把兩個傳承合起來修。所以說黃教的宗大師的教法為什麼殊勝?那就是很多殊勝地方的,這僅僅是其中一個。
我們就介紹了一個,我們把這個次第再說一下。十一個次第就是七重因果前面加個平等舍心,八個。八個裡邊,把慈心悲心用自他相換代替,自他相換是有五個觀想。那就是說,舍心、知母、念恩、報恩。下邊是自他相換的第一個——自他平等,就是大家都想離苦得樂。第六,思惟自愛的過患;第七,思惟愛他的功德;最後,明自他相換,怎麼叫自他相換,不是把屋子調一個,床鋪調一個,不是這個樣子。是那個執著的心把它換一換。那麼,再是自他相換的修法,就是那個鼻子呼吸的修法。然後,感到這個僅僅是觀想,要增上心生起來,一切父母的苦,這個事情是我的責任,我要把它除掉。安樂,使他安樂也是我的責任,我要給他安樂。那麼,這樣子做到的話,決定要成佛不可。所以,增上心之後,決定一個菩提心,要求菩提心。那麼這個是十一個次第。
這個修法,我們說是很好。我們也有一個師父,他去年,不曉得看了什麼書,他說,“我要修菩提心了。”我說,“很好,菩提心是最無上的寶,你修很好。但是你能不能修?你出離心有沒有?出離心沒有,你修菩提心,太高了!”我們現在只是把菩提心理解一下,它的修法知道一下,真正要下手修,還得要從下士道開始。下士道沒有修好,中士道修不起。中士道沒有修好,上士道空中樓閣,爬不上去。即使你勉強爬上去,掉下來,掉死了。所以說,不要好高騖遠,前面的東西要知道,但是,下腳,立足點,卻從腳下開始。第一步從哪裡開始,自己知道。你是什麼根機,自己最知道。
我們說,在宗大師的時候,三個要素:出離心、菩提心、真空見(中觀正見)。那麼,現在,我們感到現在的根機來說,這三個還高了。真正的對這個三寶的信心還有沒有還成問題,這個在阿底峽尊者的時候就產生這個問題,你到底是不是佛教徒還搞不清楚。因為那個時候,苯教,什麼教都混的,就像我們氣功師一樣。大家做了氣功師的弟子了,還以為我是佛教徒。這是糊裡糊塗在那裡混日子了。那麼,我們就第一個要把你搞清楚一下,你對三寶的信心有沒有?三寶信心生起來之後,決定對一切其他的天魔外道,一切宗教都會放下,真正的就一心撲向佛教。這個三寶信心起來了,才算一個佛教徒。
這個信心起來之後,才能修下士道,修中士道出離心。下士道出離是三惡道的苦,下士道也有出離,但不是出離三界,出離三惡道,這個容易。中士道出三界,那你如果行苦的苦沒有觀出來的話,總要鑽空子。你說這個苦,欲界還有苦苦,色界、無色界沒有這些苦了,他是定中之樂。那麼,很好了,“何必要去求出三界呢?我只要修到色界、無色界。”但是色界、無色界要掉的,他等於射箭一樣,射到上邊,這個力量沒有了,這個箭要掉下來。掉在哪裡?可能是地獄。那你怎麼辦?你還不是要趕快出三界。上邊也不安,上邊也有上邊的苦。
但是上邊的苦很微細,行苦,我們看不到。這掉下來的苦你總看得到了。以前不是有一個非想非非想天的一個外道仙,因為在他修定的時候,有個麻雀兒在他頭上叫,魚在水裡跳,打亂他的定心。他發了個願,“我要把它們吃掉。”後來,他修定修成功了,生非想非非想天,八萬四千大劫,享受那些天上的福報。福報享完了,以前發的惡願的報就出現了。他就成了一個會飛的狐狸,能夠到水裡吃魚,到天上吃鳥。那個滿了他的願了,做畜生道去了。那麼,吃了那麼多魚,吃了那麼多鳥,以後再哪裡去呢?可想而知,更苦。所以說,天上也解脫不了。
那麼,我們就是說決定要知道行苦,才能真正有出離心。出離心出了之後,才能知道眾生是苦。自己的苦知道之後,眾生的苦確切地能夠感到。然後,要拔眾生的苦,那才能夠生起悲心了。所以說,這個是一環扣一環,跳一節是不行的。所以,修行,要從最下部開始。但是前面的路程不能不知道,你盲目地亂修,閉了眼睛走路也不是那回事。
那麼,現在我們把菩提心的修法介紹一下,大家也知道一下這個事情了。當然現在馬上修,恐怕是早一點。還是要把這個對三寶的信心修起,然後下士道的惡道的恐懼心生起來。有的人,惡道不害怕,對他說,“你做了這個事情,將來要下地獄的。”“地獄在哪裡啊?我現在還看不到,以後看到再說吧。”好了,他還是做他的壞事。那麼,這樣的人,就是下士道的資格都沒有,你怎麼說菩提心呢?就談不上了。
下邊,我們就要說六度了。這是願心,願菩提心。還有行菩提心,就是受這個菩薩戒,行六度萬行了。這是菩提心的兩個大科。前面的願菩提就是發菩提心,下邊是行菩薩道。那麼,我們說一個人他到底是大乘、小乘呢,就是看有沒有菩提心,行不行菩薩道。這是宗大師在《廣論》裡邊前後都強調這個問題。那麼,這個標準,我們拿到之後,然後我們就有一個尺寸。人家說大乘小乘,我們很簡單,用這個尺一量就知道了。不要說你念的經是大乘,你就是大乘的行者。你念的經是小乘,“你學《俱舍》的,你是小乘。”這個話,我們說現在不會這麼簡單化了。我們也碰到過這些事情,我們講《俱舍》的時候,“你們學小乘的……”不但是不讚歎,還罵了一頓。那麼,你修大乘的,那你大乘的功德到底有多少呢?你不從《俱舍》爬上去,你下士道沒有,你中士道哪裡來呢?上士道哪裡來呢?那不是說大話了?這個,菩薩戒裡邊,是犯菩薩戒的。譭謗別解脫戒等等,這些都是要犯菩薩戒的。自己還糊裡糊塗,犯了菩薩戒了。
甲三 六波羅蜜
那麼,下邊我們說六度。
乙一 施波羅蜜
第一是佈施波羅蜜多(佈施度)。
丙一 施種類
佈施有幾種?內施、外施、無畏施、法施,一共四種。那麼,什麼叫內施,什麼叫外施,什麼叫無畏施,什麼叫法施。下邊要說。
頌 頭目妻財施 令他無恐懼 慈願善說法 正言至一語
丁一 內施
頭目腦髓,這是內施。
丁二 外施
妻子、兒女、國土、財產的佈施,那是說外施。
丁三 無畏施
那麼,“令他無恐懼”,無畏施,人家有苦,你把他離開那個恐懼的苦。那麼,這是無畏施。我們說觀音菩薩,大家稱他為施無畏者,因為他能拔一切苦——佈施無畏。這個是最大的佈施,把無畏佈施給人家,替人家拔苦,這個恐懼心就沒有了。那麼,這就是無畏施。
丁四 法施
“慈願善說法 ,正言至一語。”你發慈悲的願,就是度眾生的願,善巧地說法。“善說法”就是說不是亂說了,要根據佛的原義,根據三法印,根據邏輯、因明,這樣子地說法,叫善說法。信口開河亂說一通,自己對不對都不知道,想到哪裡說哪裡,這個有危險性。說錯了,把眾生引導到哪裡去呢?這個說法,如佛說的意思說法,功德無邊。亂說的話,罪過也無邊。所以說法並不是一個好玩的事情。好象是“法師坐在上邊說法很光榮,我也將來要作個法師,我要跟他一樣”,這個心,作個法師的心是好,但是你說的時候卻是要注意了,不要亂說。那不亂說的話,你要多學一點,不要來不及學了兩本書,來不及爬上去講經去了。講錯了一點,你倒楣了,你害了自己還要害人家。
所以說,要慈悲的願,就是一切從利益眾生的願出發,不能為自己。為紅包去講經簡直是要不得,為名譽地位去講經也是要不得。就是為眾生,我們說在師的十德裡邊,一個是悲心,一切利他的事情從悲心出發。悲心是什麼?我們這裡,菩提心裡邊慈心悲心就看到了,為利益一切眾生,不惜自己受一切苦。以這樣的心出發,弘法利生是對的。還要有智慧,善巧說法,合于三法印,合于因明邏輯,還要真正體會到佛的真意,不能亂說。而且還要對機,這個法跟這個人不對機,說了之後沒有用,甚至於他要譭謗。對一些初學的人,對密法沒有善根的人,你跟他說密法,你自己賣弄你高超,你說,“我密法都懂的”,你講了很多。結果他聽了之後誹謗,這個誹謗的罪你也有一份,為什麼?是你叫他誹謗的。他本來不謗的,你給他講了半天,他就謗起來了,那麼,這個罪你不要分擔一部分嗎?所以說,說法還要對機,你不對機的話,也是糟糕。所以,善說法裡邊,這個善包了很多的問題在裡頭。那麼,“正言至一語”,只要你說的是對的,正言,是如法地講一次話,哪怕一句話,這個功德就無邊,都是法施。
這是四種施先分別一下。那麼,下邊施的功德。
丙二 施功德
佈施有什麼功德?又分了好幾科。
丁一 滅減守護苦
佈施之後,那是財施。你本來家裡很有錢,你要擔心,擔心什麼?王賊水火。起火了,你擔心這個財產要燒掉了;水災來了,又怕財產漂掉了;現在社會治安不好,你又害怕那些暴徒來搶你的錢;又害怕政治有變化,要沒收,抄家抄走;又害怕你的孩子不聽話,不爭氣,把你的財產搞完。這快得很。他們現在溫州就出現這個情況:有些青年吸毒,吸毒的話,耗的錢非常厲害,很貴啊!他幾下子就把你的錢幾萬幾萬吃掉了。那麼,你現在的人有多少財產呢?你吸毒賭博一來的話,傾家蕩產快得很,幾年工夫,就沒有了。那都是要守護有很多苦,要防止王賊,要防水火,要防造孽的不肖子。那就是很辛苦。
丁二 滅減追求苦
你佈施之後,你不要追求了,你去追求它幹啥呢?能夠佈施的話,就不要追求了。來了就佈施了,你沒有就算了,你去追什麼呢?在家人就歡喜追求,追求的時候,就是很辛苦。那麼,出家人有沒有追求的呢?也有。那麼,既然出了家,儘量不要追求了。他自己來的怎麼辦呢?就給它用在法上,用在正規的地方就是了。最好用完,免得守護之苦。但是,你用完也不行,要防禦著整個一個道場,你沒有錢在後頭,萬一沒有來源,你吃飯都成問題。
丁三 斷貪心及滅當來由貪所生諸苦
你能佈施的話,當然就是斷貪心了。有貪心就不肯佈施了,你一佈施的話,貪心就沒有了,就是對治貪心了。貪心對治掉了,由貪所造的業就不造了。這個業不造,感的果報,苦的果報也就沒有了。所以說,在現在是斷了煩惱的貪心,將來,貪煩惱所感的苦報,也可以避免掉,滅掉。
丁四 心志歡喜,無不足之憂愁
肯佈施的人,心裡很歡喜的。這個是什麼呢?一個反應,你做了好事,每個人都會有這個感覺,你好事一做,心裡有說不出的歡喜。這個歡喜是怎麼來的也不知道。你佈施了,你財沒有了,少了個東西,你怎麼還高興呢?就會高興起來。幫了人家做好事,做得筋疲力盡,很疲勞,但是心裡非常高興。為什麼?這做了好事天然自己心裡會高興,這是自然的規律,你也說不出一個什麼名堂,他就是高興起來了。心裡歡喜,無不足之憂。一方面他自己做了佈施,自然有好。另一方面,他也沒有愁,不夠、不足之憂也不會有。知足,常樂,他根本不會有不足的憂愁,沒有。他沒有貪心,哪裡有不足的憂愁呢?就沒有了。
丁五 當來財富自在究竟滿足檀度
佈施,獲大富,這個大家都知道。這個自然的規律,是跟我們人的意志是相反的。人的意志,因為要富,就拼命地去收斂財富,拼命地搜刮,甚至於剝削,乃至搶、掠奪。強盜土匪是掠奪國內的,兩個國家打仗是掠奪國外的,都是為了要奪財富。你越奪,越窮,這個是因果的規律。因果規律裡邊,你越是要感大富,越是要佈施供養。供養三寶,把財物去供養三寶,最大的福田,那將來感大富。佈施貧窮的悲田也能感大富。佈施自己的敬田,父母師長,也能感大富。這個就是越是把自己的財富拿出去,這個果報,是福報越大。越是把它守住,不肯拿出去,感的果報,就是餓鬼,貪心的果報就是餓鬼,什麼都沒有。我們說餓鬼裡邊有多財鬼,少財鬼,無財鬼。多財鬼是城隍這些大的鬼神,少財鬼——土地、灶神之類的,總算還是有點財的。無財鬼就像目犍連母親一樣,什麼都沒有,吃也吃不飽,那就是可憐得很。那就是貪心的結果。所以說,真正能夠佈施的話,決定感大福報。
頌 斷守護追求 貪心當來苦 歡悅心志光 無不足憂愁
當來大財富 亦安然自受 不與五家共 最後滿檀度
“斷守護追求”,能夠佈施的話,守護的苦沒有,追求的苦也沒有。“貪心當來苦”,也能斷貪的煩惱,由貪煩惱感的將來的苦報也可以避免不受。“歡悅心志光”,能夠佈施的話,心裡歡喜,心志光明。沒有不足的愁憂,“無不足憂愁”。不但如此,現在歡喜,將來還要感大福報,“當來大財富,亦安然自受”。你這樣子的財富受了沒有過患,你只要如法地佈施,如法地供養,這種財富人家奪不了去。反正你沒有做壞事,這個財富人家奪不了。
這個公案我經常說的:有個老太太,她這個人,修行人,她知道以前很多世都沒有做過偷盜的事情。她就是說,經常給人家說,“我從來不掉東西的。”因為她沒有偷盜過。偷盜,果就是少東西,給人家偷了,或者是掉掉了。她說,“我從來不少東西的。”她一個孩子說,“你淨說那個話,你不掉東西,我偏偏給你掉一個。”他就把她最歡喜的鑽石戒指偷偷地拿了,因為她孩子,他好拿。拿了之後,在他們門後一條河裡邊一丟,丟進去了。他說,“看你少不少東西。”這個老太太一點也不著急。問她說,“你東西沒有了嗎?你的戒指到哪裡去了。”“不要緊的,我不會少東西的”,一點也不愁。他說,“你怎麼不少呢,少都少掉了。”這個話,過了兩天,她家裡請客,她就招呼廚子,今天買一點好菜,今天有什麼客要來。她的廚子就去買,買了大魚一條。買回來了,在煮的時候一看,肚子裡有個鑽石戒指,就是老太太的,就還給她了。她拿來,“你看,我不掉東西的,又來了。”這個當然是說她沒有偷盜,當然她去買魚這是另外的果報,我們另外說。
蘇達多長者(給孤獨長者),他給佛造祗園精舍,花了很多錢了,黃金鋪地了。人家看是呆了,把家裡的金子庫藏都鋪完了還不夠。那麼,它那個樹,就由祗園太子供養。那麼,人家看他這樣子幹啥呢?結果佛就說了,他地上的精舍還沒造完,天上的宮殿早給他造好了。那就是福報已經感到了。能夠佈施的話,不要害怕沒有福報。
“不與五家共”,那麼,你這個福報,要是你肯佈施,如法地佈施的話,這個福報不會跟五家所共,哪五家呢?就是王、賊、水、火、不肖子,不會給他們破壞。“最後滿檀度”,最後佈施波羅蜜多能夠圓滿。那麼就是說佈施的好處,不但是在現世,將來都感大福報。心情舒暢、快樂,而且最後能夠圓滿佈施波羅蜜多。
丙三 對治施障
佈施有障礙,要佈施的話,要去掉障礙。哪些障呢?他分了四個。
丁一 先未串習障
就是不習慣,過去沒有這個佈施的習慣。就是捨不得,好象是要你拿出來,“我從來不佈施的,怎麼這一次要我拿那麼多錢呢?”他捨不得。佈施慣了的人,他就不在乎了。所以,“先未串習障”,過去沒有這個習慣。
丁二 施物乏少障
想倒是想佈施,東西沒有。我記得某一個居士,他是發心很好,他說,“我是很想佈施,就是沒有東西,太窮了。”那麼,這個,不在乎了。我們說以前經裡邊也有這個公案:有兩個老夫妻,兩個要飯的。他們的唯一的財產是一個什麼?一個麻布袋,麻布袋是他們的衣服,那麼就是還有一個破碗,要飯的碗。他們兩個人因為只有一件衣服,就是一個人要飯去,一個人就坐在他窯洞裡邊不出來了。身上沒有衣服,怎麼出來?等他要飯回來之後,兩個人一起吃。那麼窮。
後來聽到佛來,國王請佛。國王請佛來,他們對佛感到極大興趣,非常之恭敬,他們乾脆就把他們的要飯的那個衣服賣掉了。那就跑不出去了,把那個衣服賣了之後,供了一個小小的燈,供在佛面前,供佛。結果,佛面前供了很多的東西,大的燈什麼。國王供了很多,很華麗的燈,酥油燈,很多的東西都供在面前。佛就說,“把那個燈拿來,把那個窮的老夫婦乞丐的燈把它中中地擺起。”他說,“這個燈的功德最大。”他們把唯一的財產都供掉了,你這個國王供了那麼多,你庫藏裡還多得是。他們兩個,只有這麼一件衣服的,都供養了。那就是沒有東西供而能夠供的話,福報更大一些。
但是,障礙還是有,你像——我們有人也是,他每一次給的十塊錢,單錢,他都供養掉了。等到南無寺要去供養,沒有錢,沒有錢你就不能供了。那就是施物乏少障。真正沒有的話,也是個障。
丁三 耽著上妙悅意財物障
他佈施呢,他肯佈施。但是,最好的東西捨不得。自己不要的佈施掉了,那可以,但是最好的捨不得。這也是個障。雖然在佈施,但是你這個佈施的心不夠。佈施的目的是去掉慳貪,你現在把不要的東西,不太好的東西佈施了,好的東西還執著得很。那個慳貪的心還是沒去掉,那個佈施還是個障。
丁四 深樂施果障
還有一些,他倒是什麼都肯佈施。但是,佈施之後,就是說“我這個佈施了之後回向什麼,那個回向什麼”,對這個佈施的果報非常執著。甚至要寫一張條子燒掉,或者什麼樣子。燒給哪個看?燒給天上看。他還是一個民間的迷信思想。這樣子,也是個障。雖然佈施是很多,但是你執著那個報,也是個障。那就是說三輪體空24,能施所施,施的東西當下就空,能夠這樣不執著的話,這個福報才大。你說,這樣子執著果報有沒有福報呢?福報還是有,你只要佈施,福報肯定有。但是這個福報不大;而且非但是不大,不能圓滿佈施波羅蜜多。佈施波羅蜜多,要能施所施,所施的物三輪體空才能圓滿。你這個執著的話,僅僅得到一點點的小的報,這個報享完就沒有了。那麼,這也是個障。
所以,這個四個障,我們自己檢查,有哪一個障就去哪一個障。以前沒有串習的,沒有這個習慣的,就要多做。假使是施物少的,那麼,你就要好好地多做一些三寶的,培一些福。培一些福之後,三寶面前多做些事情了,福報大了之後,你這一世佈施的東西就會多了。
我記得《廣論》裡有一個老修行,他也沒錢,窮得很。他說,以前他在佛面前燒香,都燒最差的香,土香。後來,因為修法,修法裡邊有供養了。他就這樣好好地修,福報就越來越大。你說,我們不是在家人了,去做生意,錢哪裡來?你好好修法了。在我們《五字真言》也好,《上師供》也好,裡邊都有供養,阿剛、巴當也是供養。你供養的時候,如法地修,如法地觀想的話,福報就會來的。修曼荼供更不要說了。我們上海有個居士,他是修曼荼供,他說,“財倒是有了,但是忙死了”,他說這個。有錢麼,當然忙了,無緣無故哪個送錢給你幹啥?總有事情來了,這個錢給你,就是做生意也好,啥個也好,都是要有事情。他說,“錢倒是多了,忙是忙得不得了,乾脆不要它好一些。”那真正修行的人,當然是不要弄得太忙。但是你真是修行的話,你不要害怕福報沒有。“施物乏少障”,就是說在出家人裡邊,好好給常住培福,好好修法,這個,福報會來。那麼,還有一個,對治這個“耽著上妙悅意財物障”呢,好的東西捨不得給的話,偏偏把最好的供掉,那個就對治你這個東西。施的果,執著那個施的果,一切有漏法都是苦的。好好地觀三苦、八苦,苦苦、壞苦、行苦,那個果報也是一個有漏的東西,將來還是,最後還是苦。那不要去執著了。多學一點空性的智慧,然後,能夠三輪體空,圓滿這個佈施波羅蜜多。好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