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2/15 12:32:5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2/15 12:29:42   編輯部 報導

菩提道次第綱要(上冊) 第七講 暇滿人身 

第七講  暇滿人身

    從無始以來輪回至今,我們在六道輪回中,如果說有從來沒蒙受過的某些痛苦,和從來沒享受到的某種快樂,那是沒有的事。儘管說沒有一種苦沒有受過,沒有一種快樂沒有享受過,然而今天,在我們確實已經得到一個能修法的暇滿人身,也就是說,所有修法的順緣都具足的時候,尤其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法,特別是宗喀巴大師顯密雙運的圓融教法,也讓我們遇到了,是以在未死之際,直至臨終之前,最起碼我們也要能夠入道。


    我們必須先修學念死無常,在此之上,捨下對今世的貪著;再進一步去思惟輪回的總別二苦,以摧滅對來世的貪著。同時我們應該在修習愛他勝自自他相換的發菩提心的方法之上,以為圓滿一切眾生的利益,我一定要成佛!”的意樂,來聽受這一座法。


    所聽受的教法是什麼呢? 是十方三世諸佛所趣入的康莊大道──菩提道次第。如果你不想成佛,那就另當別論,如果有心想成佛,除了修習菩提道次第的教授之外無有是處;換句話說,一定是要依著菩提道次第的修習而成佛。可以這麼說,我們所遇到的教法沒有錯誤,所得到的教授也沒有錯誤,只是自己不想修學,不去做罷了。


    關於菩提道次第教授,有四個門徑。講到第四個門徑:“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這分兩點來說,就是:“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以及乙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依止之後如何修心的次第。道的根本在於親近善知識的道理,這一點已經做過簡要的說明。事實上,這個法行非常之深廣,如果我們想要真正瞭解的話,應該再進一步,廣大深入地修學。


    即便是今生,當你想要學習一種從前沒學過的事,必定是需要老師的教導。更何況無始以來,因為三毒煩惱的驅使逼迫而輪回生死;想要成佛,這從來沒有走過的道路,如果沒有一位真正具量(具資格)師長的引導,根本不可能趣入的。否則就像是由盲人引導你往前走,或是盲目的走在佛道上,這是很危險的。
    我們依止的師長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是一位能夠講授,從最開始的依師之理到止觀雙運道,再進一步到密乘的生圓二次第(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整個顯密雙運的圓融道體的師長,這才是我們要依止的師長。一旦依止這樣一位有能力教授我們,整個道體的師長之後,就必須如其所教授的去修學。


    關於 乙二、依止師長之後如何修心的次第,分兩項:第一個丙一、於有暇身勸取心要。依止一位可以展示整個道體,告訴我們道次第的師長,雖然他會教導我們如何來修學這個菩提道次第的教授,但是如果沒有修學暇滿人身的話,我們可能會基於消極、放逸,乃至於懈怠等等的因緣,而不知道去取心要,因此經必須有一個勸請我們以暇滿人身去取心要的法行。


    修學暇滿人身這個法行,需要先思惟暇滿的義大(意義重大、能力很大);以及思惟暇滿的難得。當你能夠如量的修學,應該是會日夜無間的想說,我一定要好好地把整個身心,放在道次的修學上,能夠產生這樣的效果,就是所謂的勸取心要的意思。


    我們現在正具有十八要件的暇滿人身,就是離開八無暇、得到十圓滿,這樣具足十八要件的暇滿人身是非常希罕珍貴的。可是,如果我們不能刻意的去思惟、修學暇滿難得和()()大,把它視為無價之寶的想法是生不起來的。譬如說,有一個非常窮困的人,撿到三塊金子,以為是石頭,不知道是金子,然後就把那三塊石頭當做磚塊,疊起來煮茶而已。當有人對他講,這不是石頭是金子的時候,他就覺得很珍貴了,原來我太小看它了。於是他把這三塊金子拿來用在生活的受用上,去除他的匱乏。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有修學佛法的欲求心,但是我們卻很缺乏那種日夜無間地想要求取心要的心情。若是真心的修學暇滿難得與義大,你會發現到,這樣的暇滿人身確實是非常之希罕,是珍貴的無價之寶。既然知道了,還讓它空過,還不好好用它修學佛法,一定會遺憾的。


    因此,我們首先必須修學丁一、正明暇滿,也就是,先瞭解暇滿人身的意義是什麼? 就是要離開八種無暇,得到十種圓滿,就只有這種具足十八要件的暇滿人身是超過摩尼寶珠的珍貴百千萬倍。在這種價值遠超過百千萬倍摩尼寶珠之上,生起一種讓我這個人身不能空過的想法。摩尼寶珠有能力讓你今生的一切願求圓滿,可以讓你去除匱乏,但卻不能讓你來世不墮三途;暇滿人身卻是可以生生世世,成辦很重大的義利,得到究竟的安樂。


    得到這樣的暇滿人身,不但非常之難得,又可以成辦很大的義利。天上的龍(龍是畜生道),有很大的福報、受用和力量,可是卻不能當生成就這最勝悉地的佛位。相反的,密勒日巴尊者,雖然窮到連糌粑都沒得吃,可是由於他好好運用所得到的這個暇滿人身來修學,所以即身成就最勝悉地──成佛。有一次,小偷想來偷密勒日巴尊者的糌粑,尊者說:“我哪有糌粑可吃呢? 我吃蕁麻好幾年了,你要吃的話,有蕁麻可吃。這個小偷就說:“好,你拿蕁麻給我,但也給點鹽巴配著吃。”“我哪有鹽巴呢? 好幾年都沒有吃鹽巴了,只有蕁麻,你要吃,就自己拿吧。密勒日巴尊者因為能夠好好的運用,已經得到的這個暇滿人身,所以成辦很大的義利。


    我們事實上也得到了這個人身,但是因為我們不能好好運用它的緣故,所以一直在浪費。我們雖不能像尊者一樣,百分之百的運用這個暇滿人身,但總可以做到一部分吧! 我們丟了一兩百塊美金,可能你就馬上放棄修法的因緣,工作去了,這是不懂關要的緣故而有的缺失。


    依著科判的項目來看,關於如何修學暇滿人身,就是思惟暇滿義大和思惟暇滿難得。就思惟暇滿義大這一項,我們可以分為四點來思惟。第一個是現前義大,第二個是究竟義大,第三個是日日義大,第四個是刹那刹那義大(注一)。依這個身我們可以清淨持守淨戒,行持善法。特別是持守淨戒,以後可以獲得人天的果報。你想要當人的話,應該持守淨戒;你不想要貧窮的話,就應該佈施;你要得到很多眷屬圍繞的話,應該修忍辱。依這個人身,以持戒、以佈施等法行作助伴,使你能夠行持無垢淨願,這三個法行具足,才可以成辦暇滿人身。來世如果你想成就轉輪聖王位,以及梵天王位的話,還是要以人身來成辦;不僅如此,能夠成就究竟決定勝也是依這個人身而成辦。


    在究竟決定勝裏頭分兩項:一個是解脫果位,一個是成佛果位。依此人身,我們可以以增上三學(增上戒學、增上定學及增上慧學)的功德,來成就解脫之因。成就解脫果位主要是靠增上三學,尤其是以增上戒學為根基。我們所講的增上戒學是指出離戒,因為我們這個人身有很多痛苦,上半輩子安樂,下半輩子可能就轉變了,這種現象會讓你產生出離。換句話說,這個戒的持守是基於出離心,這種出離戒除了人之外,龍族和天道眾生是無法成辦的。也就是說,依著這個暇滿人身,你可以好好的持守成就解脫果位的主因──出離戒。


    能值遇宗喀巴大師的教法是非常困難的,曾經有位蒙古法師請教班禪大師:“請問您,以後我會繼續得到人天身嗎? ”大師回答說:“可以!”又問:“以後我的果報能夠繼續再碰到佛陀的教法嗎? ”大師說:“可以!”再問:“那我以後還可以碰到宗大師的教法嗎? ”答說:“不可能!”


    宗喀巴大師的教法,他的見、行、修三項,都是甚深廣大的。可以依教奉行這見、行、修三項的話,有可能三年三個月就能成就最勝悉地。即使我們今世努力的修學宗喀巴大師的教法,可是因為習氣的關係,或許沒有辦法得到證量與成就,但是這個種子一旦種下去了,來世你還能夠投生到宏揚宗喀巴大師教法的地方,繼續修學,或者你可以投生香巴拉國(香巴拉國可以興盛,就是因為宏揚宗喀巴大師的教法)


    我們因為有這個人身,才可以成就究竟的決定勝──解脫與成佛,用這人身修學佛法,特別是宗喀巴大師的教法,最快速是三年三個月可以成就,不能的話,是十二年、十三年吧! 乃至於來世,有這樣的說法,如果這個弟子具有清淨具量的弟子相,上師也具有清淨的上師相,師徒之間皆清淨,都能夠具量(具資格)的話,那麼佛陀的果位如掌中物,得之易如反掌。


    大師的傳承裏頭,有一種叫做口耳傳承,這個傳承的師長,依宗喀巴大師的教法修學當生成佛的很多。噶當嘎舉噶當指噶當派,嘎舉指口訣教授傳承,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種傳承? 如果不浪費我們這個暇滿人身的話,一天六時,二(晝夜)六時中,都可以用來積累無邊的成佛資糧及福報。成就佛陀果位的因或是福報,是在刹那刹那轉瞬之間,依著人身來成辦的。


    當我們已經獲得這種我執無明的暇滿人身的時候,若能思惟它原來是可以成辦這麼多的重大義利時,你就會覺得,我真的不應該浪費這個人身。固然說,這個殊勝妙善的暇滿人身,是有能力去成辦很重大的義利,可是我今生沒有時間、沒有空閒,那經由我真誠的祈願,下次還能繼續再得到暇滿人身。你也許有這種想法吧! 如果來世還可以有很多次機會得到暇滿人身的話,那就算今生不成辦佛法,還是可以等待來世。這就像說,手中有無價的如意寶,把它丟到水裏去,丟了之後,又再祈願希望得到如意寶,這不是很傻嗎? 那表示他是空寄望,是愚笨的人。很明顯的,我們好幾世以前,就做過大的祈願,才有今天這個人身。今世在手上已經有如意寶珠──暇滿人身,就應該好好去運用,不要浪費。


    自己欺騙不了自己的,所以不需要去求人占卜,想知道你下一世會不會再得到這暇滿人身,但看自己心裏怎麼想就知道了。有句話說,前世所做的,但看今生得到的是什麼樣的果就知道了;未來會如何,就看你現在怎樣行。從早上一睜開眼睛,到晚上睡覺之前,所想的只有煩惱,所作的只有罪業,卻寄望下一世能夠讓我有佛菩薩圍繞,得到佛菩薩的救度,可以成就佛果和解脫,那不是自己騙自己嗎?


    暇滿人身不但是義大,而且是非常的難得。暇滿難得的法行怎麼思惟? 由四項來思惟:第一個是從本質難得去思惟,本質是難得的;第二個是從因的難得去思惟;第三個是從譬喻的難得去思惟;還有從數目的難得去思惟。有位蒙古喇嘛講法的時候說,十八要件的暇滿人身,要得到是非常的稀有、難得的。有一位來聽法的中國人想說:“難怪啊! 這位師長一定是沒去過中國,中國的人很多。這是不一樣的,中國人雖多,但是暇滿人身卻是稀少難得。如果沒有種下得到暇滿人身的因或種子,怎麼可能得到暇滿人身呢? 春天沒有播種,秋天不會有收穫吧! 就像你沒有種下花種,怎麼可能開花? 同樣的,要看自己有沒有暇滿的因。


    那我會下三惡道嗎? 寂天菩薩在《入行論》說到,任何十惡業的法行,都可能導致墮落三途。這是就轉念間十惡業的說法(注二),何況無始以來,我們不知道造了多少的惡業。以今世來說,即使得到這個人身,所想的只是煩惱,所作的只有罪業。好比說,我們受了很多律儀、戒和誓言,但卻不持守,在這種情況之下,要不墮三惡道,真的是沒有把握。我們受顯密教法的戒和灌頂,自願承諾的誓言非常之多,能實踐、實修的卻非常少,我們應該很小心才是。


    想要得到人身,至少要能夠持守淨戒,自問一下:“到底有沒有真正持守淨戒呢? ”即使你佈施、供養,修很多這類的福報,但卻沒有辦法持守淨戒的話,以後還是不會當人,只會投生為龍。吉祥月稱菩薩說,得到人天果位的因,主要是在於持守淨戒。能夠把戒持好,才能寄望下一世再繼續得到人身。要在持戒的基礎上,再以修佈施等為助伴。不佈施的話,就很難有修學佛法的順緣。要是沒有很好的修法順緣,很幸運的,還能夠像密勒日巴尊者一樣,努力的修學倒還說得過去,但是真要我們像尊者這樣做卻很難吧! 放眼天下看去,能夠持守淨戒,能以佈施作助伴的,還能有無垢的淨願,這樣的人太少了吧! 所以得到暇滿人身根本是很難的事情。


    暇滿人身和人身是不一樣的,凡夫身太多了,不算是暇滿人身。以前密勒日巴尊者對他的弟子說:“暇滿人身是很難得的,但是像你這樣的人身倒是太多了。談到持守淨戒,即使畜生道也有會持守五戒的。這有一個典故,以前有一個國家,國泰民安,物產豐饒,國王自以為是他治理的結果,因此請問一位上師,上師說不是這樣子的,是當下這些人民,和畜生如大象等等,彼此和諧相處,不侵害對方,這是持戒的結果。當今人口越增越多,為什麼人口會增加? 我說過了,凡夫的身並不稀奇,一直都很多,暇滿人身卻是難得的。人口增加並不稀奇,有人的行為比畜生還糟,這種人不少吧! 總之,基於成辦暇滿人身的因太難了,因此我們能得到這個十八要件的暇滿人身果是很難的。


    在暇滿人身的條件裏頭,光是能遇到佛的教法,這個因就很難去成辦,很難去得到。佛陀的教法可以分住世、不住世兩個來說明,就是分光明劫和黑暗劫。大部分的時期都是黑暗劫,光明劫是很短的,而在光明劫才有佛降世。如果黑暗劫是百千萬億年的話,光明劫不過是刹那罷了。在光明劫裏,又分成八十個中劫,成住壞空(成、住、壞、空劫各有二十中劫),只有住劫才有佛教。從人壽八萬歲向下算起,到人壽最低是十歲。住劫初,人壽很長的時候,佛不會降世的,只有人壽很短的時候,佛會降世。一尊佛降世,圓寂之後,等到下尊佛再降世,這中間有好幾十億年的間隔。釋迦牟尼佛的教法衰微後,要到彌勒佛龍華三會時,才會再現世間。照這個演算法,要經過四十四億年以後,那時人壽四萬歲,一直往下降,在人壽降為十歲的時候,彌勒佛會化現一位,具有圓滿種姓的賢妙之身來度眾生。人們好奇,想知道他為什麼有這麼妙善的身體? 那時他會說,我是因為修大慈心、大悲心的功德而成就這樣的身體。因此人的心中產生好樂,依著因緣,再慢慢從十歲的福報向上移,到人壽四萬歲的時候,彌勒佛降世。


    能夠直接地親承佛陀教法,是非常的困難,現今佛法太興盛了,所以我們不覺得有什麼稀奇,因而不修法。以前的人為了一四句偈的法要,用釘子挖洞千窟、燃燈千盞,以這種渴求佛法的心情去聽受教法,雖然佛法非常稀少而珍貴,但那時的人卻能如理修學,得到證悟。當今佛法太興盛所以不覺得珍貴,反而不修行。
    從難得的譬喻來思惟暇滿,在佛經裏面,佛用盲龜值浮木的故事來譬喻說明,在廣無邊際的大海中(像輪回大海一樣),有一隻瞎眼烏龜,百年才浮出海面一次。當它浮出海面的時候,有一根浮木漂流,浮木上面有一個孔(比喻佛的教法這麼難碰到),浮木隨海浪漂流,百年才浮出來的這只盲龜,它的脖子卻正好穿過浮木的孔,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我們暇滿人身的難得如同這個比喻一般。博多瓦大德就以很多比喻,來說明暇滿人身的難得,比如說世界上的草、花、樹很多(比喻凡夫眾生很多),屋頂上的草卻很稀少,長屋頂上的草,與大地上的草在數目上是不能比的。蟲禮,地中的小蟲突然鑽出地面,然後禮拜三寶,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同這些比喻一般,我們所得到的這十八要件暇滿人身,難得如是。


    思惟人身難得,很難吧! 若我們可以真心思惟難得,知道以後再也得不到了,你就會很努力用功,《福德本頌》說:“晝夜生起取其精華心(日夜無間取心要)”,祈請加持我能夠繼續得到暇滿人身,還要求加持一下。如同貧困的人突然得到摩尼寶珠那樣的高興,同樣地,在我們得到這難得的暇滿人身時,應該完全用在佛法的修習上面,不要讓這個人身在無意義的事情上空過。


    噶當派的大修行者貢巴瓦,在山洞中修行的時候,門口有荊棘,每次出入時會被刺傷,他想要砍除這些荊棘,繼而想說,出去之後也許就進不來了,因為體悟暇滿人身難得的關係,所以他就儘量把時間放在修法上,沒人能保證下一刻這暇滿人身仍在,於是放棄去除荊棘的念頭。噶當派的大德僅那瓦,是無有匹敵的岡波巴大師的老師。他的下裙不是用布做的,是用皮做的,理由是皮的下裙可以穿好幾年,都不用換、不用縫補,如果是布做的,可能要一直換。他一心修法,無暇換布,好幾年光穿一件衣服,不像好多人天天換,卻無暇修法,浪費時間。
    【有人說:我們這麼做,換衣服、洗衣服,是不得已的。】


    至少你要學習他們的做法吧! 如果不講的話,你就不會這樣修行。我不說,你就不知道,也不會隨喜,這樣不好。基於想要大家這樣效學的緣故,所以對大家講,大家只要想學,是可能做得到的。對於能夠做到的人,應當祈願或隨喜。也許有人聽了之後起了絕望,心想那這樣的話,我乾脆不要學佛法算了!希望不要有這種反效果。如果覺得這樣做太難了,你仍要寄望祈願,任何事情都需經過串習才可以生起的,所以一切都是串習的緣故。如果我們可以經由聽受,開始慢慢地思惟串習,就有希望。相關的法源根據就是所有的顯經密續,還有所有的上師大德,諸佛菩薩們都說,能得到具有十八要件的暇滿人身是很稀有、很珍貴的,他們可沒有說是很容易的事。


    再從數目上來說,六道中最多的是地獄道的眾生,接著是餓鬼道,人道最少。人道裏頭,能夠真心修學宗教的就不多了,其中能夠清淨修學佛陀教法的更是稀少。這樣稀少珍貴的人身得到之後,不論是從經典上看,從思惟上想,你都應該好好修學吧!


    宗喀巴大師說,如果你能夠真心思惟暇滿義大,生起義大的量,就會斷除世間無意義的事,而一心致力於佛法的修學。如果我們可以真心生起難得的證量,你不但不知道消極,反而會很積極,時不我予地一心勤求佛法的修學。如果你可以經由暇滿難得與義大的具量思惟,進而督促自己,日夜無間地去取佛法的心要,那表示你修習暇滿的法行已經得到真義,合格了!否則仍需努力。


    假設有一座工廠,一天可以造一千駕飛機,放著它不造飛機,卻改為生產縫針,這不是很可悲嗎? 更可悲的是,我們靠這暇滿人身修學佛法,今生一定可以成就解脫與佛果的,我們放著不去成辦,反而迷惑於今生的衣食、名聲,再沒有比這更糟糕的了。


    如果我們真正明白暇滿的意義,認識這暇滿難得的內涵,就知道我們必須修學佛法。如果我們瞭解暇滿義大,就會知道,原來這個人身是具有能力修學所有教法的,就不會輕慢自己。思惟難得,你會知道,我只有在今生得到暇滿人身,就會即刻修學佛法,不再拖延。修學佛法不應該寄望于未來而拖延,是今天、當下就日夜無間地取心要。正明暇滿思惟義大思惟難得,需要這樣修學的理由何在? 在於讓你能夠生起日夜無間取心要的心情,棄舍那些無意義的世間事情,而來成辦有大義利的佛法修學。


    能從惡趣轉生善趣的,如爪上塵,就像指甲上的灰塵那麼少;從善趣投生惡趣的,像大地土那麼多。大地土與爪上塵的比喻,說明暇滿人身的得到是很困難的。佛經以盲龜值浮木孔的比喻來說明暇滿難得。具有力量的暇滿人身,如我們前面所講的,需以持守淨戒為根基,佈施等善業作助伴,還有無垢淨願的祈願,尤其是臨終時的無垢淨念,這些因緣都要具足。


    前面所講的主要是,修法要當下就著手去做。眾生不論是誰,都想離苦得樂,沒有人希望痛苦,能夠真正讓你離苦得樂的只有佛法,因此一定要修法。何以說在你得到暇滿人身之後,有能力去修學佛法呢? 理由是:“外緣具足善知識,內緣具足暇滿人身,修學佛法,今世、當下就要做。若不這麼做的話,那下一世就得不到這種人身來成辦佛法。現在不修,死無定期,死了之後又哪里去得到呢?
   
如何取心要的道理分二,(66頁科判)“丁一、于道總建立發決定解,這是第一個。首先必須生起對整個道體,建立總體的決定解。在具有整個道體定解的基礎之上,再進一步,丁二、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於各個道取心要。于道總建立發決定解分二,戊一、三士道中總攝一切至言之理,以及戊二、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依次引導的因相,原因是什麼? “戊一、三士道中總攝一切(佛陀)至言之()的理則怎麼說的呢? 佛初開始發菩提心,中間積集福慧二資糧,最後現證無上菩提,這一切都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的緣故;佛轉法輪,講授教法,所說的一切教法,也無非是為利益一切眾生的緣故。所有眾生的義利只有二種,就是現前增上生以及畢竟決定勝。(66頁第4)“其中依于成辦現前增上生事,盡其所說,一切皆悉攝入下士,或共下士道次所有法類。畢竟決定勝,分為二個,就是解脫及成佛。(7)“決定勝中,略有二種,謂證解脫僅出生死及一切種智位,其中若依()諸聲聞乘及獨覺乘,盡其所說一切皆悉攝入中士(),或共中士()所有法類。在修成佛上有二種,我們看最後一行,謂修種智方便有二(),謂密咒大乘(金剛密乘)及波羅蜜多大()乘。此二(顯密乘都)攝入上士法類(道次)佛所說的教法,悉皆攝在此三士道中,這是確定的。
    我們看67頁科判,第二(戊二)、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分二己一、顯示何為由三士道引導之(),及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是什麼。顯示何為由三士道引導之義,如果目的只是為了能夠成辦三有的快樂,是下士道的法類;去解脫生死,這樣的法類稱為中士道次的法類。而共下士道以及共中士道,之所以為,是為引導行者入上士道次之共同基礎,也就是說,是修學上士道或是大乘道的前行方便。


    “第二、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68)分為二種,庚一、正明因相庚二、所為義轉趣大乘能入之門者,謂即發心於勝菩提。唯有發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門,要發起菩提心,其根本來自於大悲心和大慈心的修學。要能夠生起大悲心,一定要在共下士道次的時候,能夠思惟三惡道的痛苦,以及在中士道次的時候,思惟三有輪回六道的苦樂,都像是懸崖般的可怖;先要有這種出離心,才能夠生起大悲心。以自己蒙受三惡道以及輪回六道的痛苦這些經驗,推廣到眾生身上去,才能夠生起大慈和大悲心。因此,共下士道次和共中士道次的法行能夠真實的修學,是生起菩提心最好的方便。這樣來說,就應該好好思惟皈依和深信業果的道理,以及淨罪集資。由於至心勇悍增廣,及須皈依七支願行(供養)”,以趣入菩提道,修學菩提心。


    一旦修學菩提心之後,就要修學六度和四攝,特別要修學以三摩地為本質的奢摩他()。在具有止的功德之上,為了讓自他一切的有情能夠斷離生死的緣故,一定要修學可以斷除輪回根本無明的無我空性慧,和以智慧為本體的勝觀。能夠把共道基礎好好地淨罪修行之後,一定要趣入密乘之道,因為趣入密乘道,可以很快速的圓滿福慧二資糧。我們知道,一定要以大乘共道作基礎,而趣入密乘道。而密乘道的依師之理比前面的依師之理還嚴格。再過來就是要以根源清淨的續部(密續)所出的法源,去接受灌頂,然後成熟身心,如理守護不舍。經過灌頂、持戒之後,就要修密乘道了。密乘道分二種:在下三部(事部、行部、瑜伽部),修有相瑜伽與無相瑜伽;在無上瑜伽部,要修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瑜伽相應法。
    “第二所為義者。”(72頁第10)這樣安立三士道的理由是:“()摧伏增上我慢,謂尚未起共同中下士夫之心,即便自許我是大士。對於還沒有生起共下與共中士夫心的,就說自己是上士夫,這種我慢的人(注三),安立共下與共中士道次之修學;第二是為了廣益心量不同的眾生,普遍利益上中下三種心量不同的眾生。比如說有一個地方,路上有三個人要去,因為個人的腳力、興趣、想法、體力都不同,有人走沒幾步就想停歇下來,有人走到比較遠的地方才想停下來,有的到了最遠的地方才停下來。和這比喻一樣,因為眾生的根器不同,有的人想說,我學下士道次就好了;有的只想學中士道次;有的人則是想說,前面的下士道次與中士道次是我的共道,為了修學大乘的緣故,我必須經由前面共道基礎的修學,進而趣入大乘道的修學,有這三類的眾生。當下我們要先能夠把顯密雙運的圓融道體記住,並對總道產生定解。這樣的好處是,即使有些眾生只有能力去修學下士道次的法,但是先對他講整個道體之後,他會有一個習氣種子種下去,以後就很容易向上走。目標先定下,再依著整個道次的法類,他就不會得少為足,而會以建立顯密雙運的整個道體作為目標,向前走。


    所謂的菩提道次第教授,是涵蓋顯密的教法,是一個眾生在一座之中,便能夠把完整的顯經密續的教法精髓(成佛之道),完全展現給你的一種教授。不想成佛便罷,想要成佛一定要依這樣的道體向上走。我對大家能重視菩提道次第的教授,感到隨喜,但是如果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產生半點法味,只是流覽,看看這裏有什麼,那裏有什麼的話,這樣就沒有什麼好處了。以有暇身勸取心要就大致講說至此。


    接下來,(74頁科判)“正取心要分三,即一、于共下士道次修心,二、于共中士道次修心,三、于上士夫道次修心一、于共下士道次修心分三:“一、正修下士意樂(下士道的內涵是什麼? ),二、發此意樂之()(是什麼? ),三、除遣此中邪執正修下士意樂分二:“一、發生希求後世之心,以及二、依止後世安樂方便。關於生起希求後世利益的心分成兩點:“一、思惟此世不能久住憶念必死,還有二、思惟後世當生何趣,(善惡)二趣苦樂的內涵為何。思惟此世不能久住憶念必死分為四項來說明它,就是,一、未修念死所有過患,未修念死有哪些過患? “二、修習(有什麼)勝利”? 以及三、當發何等念死之心,還有四、修念死理。


    “未修念死所有過患,一般來說,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會死,沒有人敢說,我不會死,這種想法是不會有的。可是念死無常的意義不在此。因為人們通常以為:“我今天可能不會死吧! 我明天可能不會死吧! ”有這種拖延的想法,因此不會很積極地去做想要做的事,這是常執所導致。假設現在是白天,今天晚上你會死,你還會想談明天的計畫嗎? 還會想明天做什麼嗎? 當你晚上躺下睡覺,還不知明天黎明的時候,你是會投到中陰身去呢? 還是可以再起床? 這是不一定的。如果不修念死,你會一心迷惑於今世的事,然後拖延,以致于成辦解脫及成佛的想法都沒有,不會積極的去做。如果不能修念死無常的話,即使能夠聞思修佛陀的教法,也只是貪著今生而已。這樣修任何善業,力量都很微弱。


    “設能緣慮後世而修,然不能遮後時漸修延緩懈怠,遂以睡眠昏沉雜言(閒聊)飲食等事,散耗時日,故不能發廣大精勤,如理修行。”(74頁最後1過患是這些。(75頁第2)“如是由()()身命久住所欺誑(的緣)故,遂於利養恭敬等上,起猛利貪()。於此障礙,或疑作礙,起猛利嗔,於彼過患蒙昧愚疑。由利等故,引起猛利我慢嫉()等諸大煩惱及隨煩惱如瀑流轉。如此一來,十惡業、五無間業,還有近五無間業及謗法重業都造了。因為這樣墮落惡道,就會蒙受很大的痛苦。


    “第二修習之勝利。修習粗分的死無常,憶念無常,事實上它的目的,無非是激勵你學習佛法。剛剛我們講到修習思暇滿難得義大,也是激勵你修習佛法。只是,一個是讓你的心立於悲傷之上,激勵你去修習;另一個是在讓你產生很大的歡喜心之上,來激勵你。為什麼? 因為講到死,它是不會暫住的,暫住不了。如果我們到另一個國家去,那你總要先辦護照簽證,機票也要先準備好,才能啟程前往那個地方。同樣的,非去不可的下一世的簽證是什麼呢? 就是佛法的修學,也就是說,應該日夜無間地修學各式各樣的清淨教法。這也就是由憶念死無常,進而督促你修法的理由。修習無常的勝利,就講到這裏。


【解惑篇】

    :昨天提到,為了成辦順緣,而忘了修學佛法,能不能請再說明一下?
   
:是這樣說,我們要修學佛法,首先要有順緣。如果你的順緣很快可以得到,當然你要修學佛法就沒有什麼障礙。問題是,這個順緣的具足,不是這麼快的話,那你大部分時間花在順緣的成辦上,就忘記了要修學佛法。同時在成辦修法順緣的當下,你會對佛法的修學產生一種懈怠與那種常執,覺得是恒常,不是無常,會有那種想法,這樣對修學佛法是很大的障礙。所謂修學佛法的順緣我們都有了,就是十八要件的暇滿人身。

    :可是沒錢怎麼辦?
   
:如果真心修法的話,沒錢也沒關係,上次不是講過噶當派的四依止、三金剛還有三事嗎? (請參考袞卻格西開示錄()《什麼是金剛乘》175)就是這樣的,不要錢也可以修學佛法。不過話說回來,要捨下現世一切是很困難的,順緣還是要啦!需要工作掙錢、積錢。不過重點在,不論是在工作、或者賺錢的當下,你的心應該是重視來世超過於重視今世;也必須有重視他人勝過重視自己的想法,要這樣慢慢地向上積累。想要一下子立刻成辦是很難的,但仍要致力於圓滿清淨教法的修學。雖然我們還做不到這一點,但還是要這樣講。如果我們已經具有這種條件和能力去修學圓滿清淨的教法,何必多講多聽呢? 馬上就可以成辦了!事實上都沒有辦法。


    如果捨下現世這個教誡、這個法行很容易做到的話,那只要告訴你,必須捨下現世,很容易就做到,佛法馬上到手啦!事實上這一點是最難做到的。我們常常這樣,前前的修行功德不好好地勤求,卻都是以精要、高深的大法為主要的尋求對象,不提前面的下士道次和中士道次修行內涵,就馬上要修學止觀了,不能這樣,我們寄望的是,不要樓梯就可以上樓頂。如果要上樓頂,總是要從樓梯的第一層階梯往上爬。在藏語中,沒有電梯這字,要用英文!我們就像坐電梯上去的那種人,不想爬樓梯!不過如果是有特別教化的眾生,具有大善根、大福德與能力,一旦向他展現密乘教法之後,他是可以像坐電梯般,迅速向上;我們凡夫最好是從下下階梯向上爬吧! 總之,修行是從前前的修行引生後後的。

    :何以有很多人沒有廣大聞思,也沒有從前前引生後後,而立刻可以得到證量?
   
:這是因為他早就學過了!不是每個人都在同一起點。有的人根本沒看過道次第的論典,立刻就可以生起證量,這有啊! 但是和我一樣的人,還是應該依次第的來學習。密勒日巴尊者早在前世就已經修學了,具有共下士道次與共中士道次的證量。噶當派的一個法王,他上一世對噶當派的共道基礎都已經學過了,所以能夠馬上成就。去成辦修學佛法順緣的同時,要一邊學佛法,不要完全放在成辦修學佛法的順緣之上,忘記修學佛法,這樣不好。我認識一個新加坡的夫人,她第一個順位是金錢,第二個順位是佛法。她說:“如果沒有金錢,我不可能去上師那兒,不可能去有佛法的地方,所以我要賺錢。這乍聽之下很有道理,可是佛在世的時候,根本不用金錢,就以托缽乞食維生。照道理來講,學佛的人都該托缽乞食。

    :所謂的捨下現世一切的意義,是指說你要把已經擁有的東西都要舍掉呢? 還是另有意思? 或者是根本不需要這些東西?


    :不是這樣,是要舍掉你的貪心。已經擁有的東西沒有關係,只要舍掉擁有這東西的貪心,沒有貪著心的擁有也是舍掉現世的,倒不需要把東西毀掉或丟掉。總之,沒有貪著的心就可以。

    :為了修學佛法,要不要注意自己身體的健康,算不算貪著呢?
   
:為了修法而注意健康,這樣可以啊! 請你好好注意健康。
    :請格西拉注意健康。
    :我已經七十歲了,已經照顧夠了。講起來這裏頭照顧自己最多的是我,不是別人。您們還有很多的時間可以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好好保重!好好注意飲食。

    :剛剛講到密勒日巴尊者,格西拉說尊者前世已經修學過了,所以可以當生成就。我們都是凡夫,過去生搞不好是從惡趣來的。現在假設我們犯了菩薩戒的根本墮,我們這一生根本連談淨除罪障都辦不到,那在未來世一定是墮入三途。
    :即使你犯了菩薩戒的根本墮,可以重新受戒。

    :我們前世是從惡道來的,今世所思的是煩惱,所作的是惡行,又沒有修行共中下士道的基礎,又造了很多惡業,到三惡道是決定的,又要如何有證量呢?
   
:關於你的前世,我不敢講。也許你前世已修習過共中下士道次了,你是不說而已,裝作沒學過的樣子。

    :會有人學過故意裝成沒學過的嗎?
   
:有啊! 密勒日巴尊者就是這樣的,他一直這麼說:“我是一個凡夫,罪障很深的惡人,是個下冰雹,罪不可赦的惡人。這麼一個,事實上,已經修學過共下士道次基礎的尊者,還說自己是一個大惡人。我們有些人已經學過了,如果我有神通,才會知道,事實上我不知道別人的前生。也許你上一世是沒有共下士道、共中士道的基礎,可是很難說你前世的前世沒有修學過。有一個公案,中國皇帝有一次問西藏人說:“您們西藏人裏頭最富有的人是誰? 最有力量的人是誰? ”西藏佛教徒說:“我們西藏人最富有的是隆垛喇嘛,因為他具有七聖財。最有力量的人是密勒日巴尊者,因為他以今生惡道的人身而當生成就佛道,所以他力量最大。另外一件令西藏人沒有面子的事情,中國皇帝問他說:“西藏有沒有能夠好好持守比丘四聖行的人? ”西藏人說:“那只有去回教徒的商店找吧! 我們西藏的商店找不到這種人。意思是這種人在西藏很少,能夠持好戒的人很少,這是丟臉的事。


    今天就到這裏,大家遠道而來,很辛苦。有人今天晚上回去的地方可能比道次第還遠。


【注釋】

    注一:“第三個是日日義大,第四個是刹那刹那義大此二義大是帕繃喀仁波切在《掌中解脫》裏說的。
    注二:“一念一念間十惡業的說法《入行論》講,就每一個念頭而言,均由心所帶動,而只要是由三毒所引導的,都是十惡業。只要是惡業,就是三惡道因。只要你的念頭是以貪嗔癡為主導的話,不管有沒有透過身、口,都是惡業。我們的身口意就是以每一個念頭為單位、當基礎,一天二十四小時,有幾個念頭? 一生有幾個二十四小時? 再往前推,無始以來,這樣加起來,我們這種惡念,這種十惡業的念頭,不知有多少,我們也不知道造了多少惡業。


    注三:對於還沒有生起共下與共中士夫這種心的人,可能因為直接接觸到大乘,就會自許說,我是大乘道的。不管是本身邪見所產生或者他們過去沒有道次的因緣,不知道要如此循次第修學,都很容易會有我是上士夫的這種我慢。


    注四:“十秘財為噶當派格西捨棄現世、修清淨法的十大秘訣,包括四依止(心極法依止,法極窮依止,窮極死依止,死極荒溝依止)、三金剛(事前無牽累金剛,事後無悔愧金剛,與智慧金剛同行)、三事(出入人群,入於狗位,得到聖位)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