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2 08:26:25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2 08:24:49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略論(六)26-302005年達賴喇嘛傳授)

26  以前的社會,或以前的環境,因為世界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繫,交通等等的不方便,都是屬於獨自的狀態,這時候去推動自己的宗教信仰,是無所謂的;可是現在世界已經縮小了,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密切,在這種環境和情況下,還互相極積去推動個人不同的教義,我想真的有一天會產生衝突,會出問題的。

之後說到「於完結時共作軌理」,在說法之後,講法者以及聞法者,這兩者都應該作回向。如果在這個同時,能夠觀想「如夢幻泡影」的空性道理,就可以再次莊嚴,一種善德的莊嚴。

20頁(廣論23頁)在此宗大師說到,「總之,所有先賢由見此故,遂皆於此而起慎重。特則今此教授,昔諸尊重殷重尤極。」我直接說白話,總言之,因為以前這些先賢大師們,了解這種殊勝的緣故,所以在結行的時候,特別慎重的注意結行的事項。所以以此教授,我們應該好好的尊重,以講法師為重,因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內涵。我們若不產生這種尊敬心,如同上述所說的注意事項,我們沒有去決定,心不會相應於正法;所以縱使再說多少次的深廣正法,但是會如同天子成魔般的,本來是要以法造成利益,但是卻成為煩惱的助伴。

《道前基礎 親近善士》

之後「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分二,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像一般的學校,去接受世間的教育,老師是非常重要的,更何況是要去學習如何調伏內心的內明呢?更是需要依賴一位具有條件的善知識了。

善知識的基本條件有兩者,就是善巧及成就。善巧就是通達大論典的內涵;成就,就是對所講的內涵自己有經驗,有這種覺受,所謂的證正法、證量。這兩種的條件是需要的,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在此宗大師說到了,善知識所需要的條件及定義。在221行(廣論24頁)。如《莊嚴經論》云「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應依止。」十種功德。「是說學人,須依成就十法知識」。之後宗大師又語重心長的為大眾說到,「此復說自未調伏,而調伏他,無有是處」也就是說,說法及聽法的目的,是為了讓內心獲得調伏的緣故,而講聞佛法的。如果自心沒有調伏,而要求調伏他人,這是沒有基礎的。

為了能夠讓他調伏的緣故,首先必須讓自己獲得調伏。由什麼方式獲得調伏呢?並不是隨便按照一種大論典的內容修行就好了,或者是說有一個假功德的名稱,這樣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是必須依賴著佛教大論典的內容,而使內心獲得調伏的,這就是三學。是故論說調伏有三種。

《莊嚴經論》所說的十法的條件,第一個「調伏」,就是具有別解脫戒的,如出家的別解脫戒,沙彌或比丘戒,在家的五戒等,具有這種莊嚴的善行,這叫調伏。

「靜近靜」第一個「靜」是定學,由定學遠離了內外的散亂,所以靜,使內心獲得安靜的靜。「近靜」的意思是由慧學所以斷除內在的煩惱,這裡的慧是指了解人無我的智慧。《莊嚴經》最主要是講到唯識的見解,以唯識的宗義來講,人無我和法無我是分開的,它有粗細的差別;所以「近靜」是指了解人無我的智慧來斷除煩惱的根本;近靜也就是講慧學的意思。

「德增」是指,上師必須比弟子還要有更多的功德。「具勤」本身要精進。「教富饒」就是多聞,對於佛所說的無邊經典都應該認知。「善達實性」不一定要開悟了解法無我的內涵,但至少要對法無我有所領悟;之前是人無我,現在是法無我。「具巧說」在說法的時候,要能夠善巧,對自己講法的弟子眾們要產生悲心,以悲愍心來宣說正法。「離厭」說法的時候不應該有討厭或是厭離說法的行為,不應該有這種厭患心,所以叫「離厭」。

246行「具備如此圓滿德相,由時運故,實屬難得。然不應依過失重己以及德失等者,須依止一德增上者。」隨著現在的時候,這種具有德相的、具有條件的上師是非常難得的,所以我們應該依賴比自己還有功德的上師。

「如是修行解脫之尊重,乃是究竟欲樂之根本。」下面說到了,因為依止具有條件的上師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想要希求解脫,更需要去依賴一位尊者,去了解法義的內涵。所以必須在還沒有依止之前,先觀察這位上師是否具有德相,因此去尋求具有定義的,具有條件的上師,才來作依止;就是還沒有依止之前,要好好觀察的意思。不只是弟子本身要去觀察以外,上師本身也應該觀察自己本身,有沒有具足這些的德相。

27  有一陣子在台灣,有很多沒有德相的上師去傳法,還有中國大陸也是有一些沒有德相的上師,同樣的蘇聯等地也是,這是要特別小心的,這句話是教我們要特別的僅慎。

有位來自尼泊爾的一位喇嘛,他曾經到歐洲去傳法;我有一位認識的西藏朋友曾經對我說,這位尼泊爾的喇嘛,在尼泊爾時,從來沒有傳過長壽灌頂法,卻跑到歐洲去傳《時輪金剛》灌頂。

24頁(廣論28頁)接下來是講到學者本身需要的條件,「能依學者之相。《四百論》云:說正住具慧,希求為聞器,不變說者德,亦不轉聽者」。

我們可以看到「具慧」這兩個字,在講上師的定義時,說到上師必須具有通達善巧的智慧;在講弟子的德相也好,上師的德相也好,都強調要具有智慧。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對治煩惱的佛教,為了能夠了解的緣故,所以必須具有智慧;佛法是智慧觀察之後,所形成的內涵,並不是與智慧遠離的。

在康地的遊牧民族的觀念裡面,他們認為什麼是真正的有證量的上師呢?就是看他的隨從多不多。真正具有德相的上師扎貝珠仁波切,他個人確實是《入行論》的一個教主;因為他對《入行論》非常有研究和修行,本身也非常的有名氣,可是他卻自己永遠持著一個包袱,非常簡單的生活著。有一天,他到某地居住的時候,因為他的德行,招集了許多的弟子在他的座前聽法;因為太多人見他了,他覺得有點煩,於是就離開了這個地方,他自己拿著包袱,非常簡單的就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在那個地方他曾經有借宿過,住宿時有個老太太;老太太看他一身破爛的樣子,就讓他作一些很簡陋的事情,如掃地或把尿桶拿去外面丟等等。

過了幾天之後,那些出家人就到了當地,問這位老太太:請問我們的上師有沒有到這裡?老太太問:你們的上師長得什麼樣子呢?於是弟子們就慢慢的形容給老太太聽。因為這位老太太剛好在叫扎貝珠仁波切去丟尿桶,所以她很丟臉,馬上就從家裡逃走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他個人雖然是具有這麼的成就、具有條件的上師,可是他的行為卻像凡夫一樣,非常庸凡的行為,把自己永遠擺在低處的。

所以真正的上師不是看外表,這個故事是庫諾喇嘛丹增嘉澤跟我講的,他本身確實是一位菩薩轉世,但是他的行為卻是這麼的凡庸。像現在的社會,好像是法座越高,就代表他的證量越高;頭上帶各種各樣的帽子,就代表他有各種各樣的證量。於是我們華人看了,自然就說阿彌陀佛,同樣的他的紅包也會增多了。

平常我有做這樣的解說,所謂的「喇嘛」,在中文翻成活佛的意思。在藏文的喇嘛這個字,以梵文來解釋叫做「咕嚕」,就是由恩惠而重者,由功德而重者;就是對我有極大恩惠的,他本身功德是非常淵博的,或者很有學問的,因此稱為咕嚕,這是梵文的詞義。藏文喇嘛的詞義是上人(上德之人)的意思,並沒有佛的意思;但翻成中文變成活佛,就是活生生的佛,並沒有這個意思的。

26頁(廣論29頁)「彼應如何依師之理,分二:一、意樂親近軌理,二、加行親近軌理」。依師之理說到,如何由意樂來依止、親近的軌理方法,或者如何由加行來依止的方法,所以加行親近軌理。在意樂上說到要修信及敬,信敬這兩者越強,對上師追隨的心態自然就能越強烈,所以才能以清淨的意樂依止的緣故,而說了修信和修敬。

如果至心的想要追隨上師,上師所擁有的教證兩種功德,自然會想去追隨,並且想要獲得,就能夠精進的努力去得到。

另外一方面,《廣論》說到依止善知識之理,是為了將來能獲得佛果位,而宣說道之根本的。佛果位必須由顯的基礎來成辦密學,由學習無上密才能獲得佛果位的緣故,所以《廣論》裡面說了三士道的次第,是將來能夠進入、能夠生起無上瑜伽部的這種證量而說的。

所以《廣論》所特別度化的眾生,他不能學習個別的下士道,個別的中士道,他必須學共中士道,共下士道;為什麼要多加一個「共」,原因是將來能進入大乘,以及能夠得到無上瑜伽部證量的緣故,而說了共字。當然不是特別所化的眾生,只講一般《廣論》所度化的對象,那可以跟他講下士道或中士道;但是《廣論》特別所要度化的眾生,是將來要學無上瑜伽部而來引導他的緣故,而說了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共上士道。所以如果將來要學習無上瑜伽部,對上師的信心就要非常非常強大,就要有不共的信心了;而且上師本身具有的證量,也必須很有成就的證量,才可以當上師,就像好比印度當時的大神通師等。

因為弟子本身在修學無上瑜伽部的時候,最主要是要把細微的氣、細微的識引發起的緣故,所以信心好比鑰匙一樣,讓這種細微的氣和心引發了;如果沒有對上師視師如佛的信心,細微的心氣是不會帶動的。所以在此先說視師如佛的觀念,其實是為了將來弟子能夠獲得無上瑜伽部證量而說的。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無上瑜伽部在傳授第四灌頂的時候,如果上師本身具有條件,就是具有德相的上師,他能夠以自己的經驗傳授第四灌頂;第四灌頂就是講到了有學雙運、無學雙運。如果無學雙運能夠以自己的經驗來傳授,當然要具有德相的上師,那是一定已經證得了無學雙運了;如果證得無學雙運就變成佛了,所以以自己的經驗傳授第四灌頂,一定是佛的。

如果能以自己的經驗,圓滿的傳授四種灌頂,那他本身一定要具有無學的雙運,那就是佛果位、金剛持果位才有辦法的;因此我們把善知識視為佛,視師如佛,就把真正的佛看成佛了。還有一種情況,傳授這個灌頂,可是他只證得有學的雙運,沒有證得無學雙運,我們也可以視師如佛的;因為把他視為是真正的佛來看待,而且去依止,對自己只有好處,沒有任何壞處的。對這種同樣的道理,以此類推,對這種凡夫還沒有得到道諦功德的,就像以我個人來講,你們把我看成佛,對你們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吧!

28  28頁(廣論34頁)接下來就是「隨念深恩應起敬重」也就是要修學敬,之前先修信;看到功德而修信,看到感恩而修敬。

一切佛對自己都是有恩惠的,可是在眾多的佛當中,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的恩惠是更大。也就是導師釋迦牟尼佛,曾經隨著他的心力還有發願,他發願在人壽成為百歲的時候,來到世間救度眾生;因此他挑選在五濁惡世,也就是煩惱非常強烈的時候,來到此世間,去救度許多的眾生。在這一種的比較上,雖然三世諸佛對我們都有無比的恩惠,因為釋迦牟尼佛與我們業緣上有直接的關係,因此他比其他的佛,對我們是更有恩惠的。

佛以化身來到這世間,因此不只佛在世的時候,使得許多的有情獲得果位以外;佛涅槃之後,到今天有兩千五百年,在這兩千五百年中間,也使得許多大地菩薩,以及聲聞獨覺羅漢的果位獲得了成就。但是我們卻沒有機緣能夠直接見到他們,或者是追隨著他們,因為我們沒有這種善根。可是今天卻又能聽到這種圓滿的教法,那就是上師的恩惠了。

之前所說的是由意樂來依止,意樂依止的時候,由信心、敬心來依止的。現在是講到加行的部份,所以看到「加行親近軌理」部份。29頁(廣論35頁)「由諸供事及承事,修行親近善知識」加行可以分供養、供事來作承事,最主要的就是依教奉行。

29頁(廣論37頁)之後又說到「依止善知識的勝利,以及不依止善知識的過患」。

30頁(廣論40頁)現在看到「攝彼等義」的部份。在無上瑜伽部的時候,上師瑜伽是非常重要的。以前印度修密的大神通師,他們在作儀軌的時候,儀軌一開始時,會作供養資糧田的修法,其實這就是等於上師瑜伽了;到西藏就把上師瑜伽的修法,作一套儀軌文。其實上師瑜伽修法的內容,也就是觀想上師的身功德;以及無時的奉行上師的語功德,也就是上師為我們所說的法,如實的依教奉行;上師內在意功德所證悟的證量,觀想並祈禱自己也能夠獲得,這就是上師瑜伽主要的內涵。

 

《道前基礎 修習軌理》

31頁(廣論41頁)「總略宣說修持軌理,分二:一、正明修法,二、須以二種修法修習之因。正明修法,分二:一、正修時應如何,二、未修中間應如何。」為什麼要分正修和未修的原因,是為了讓我們能夠在一天24小時裡面,都能夠修學佛法的緣故,而分了正修和未修兩種。「正修時應如何,分三:一、加行,二、正行,三、於完結應如何行」加行的時候說到六法。

29  接下來講加行有六法。「第一個、善灑掃所住處所,第二個、莊嚴安布身語意像。」這不一定說要安置,最主要就是自己要好好去回憶、去思惟經典裡面的內容,這才是重點;不一定要莊嚴安置這一切佛像等。

但是如果有佛像,要安置佛像時,導師釋迦牟尼佛必須擺在第一,最主要的主尊是導師釋迦牟尼佛;在佛像的身旁可以擺文殊、慈尊等,現本尊像的這些菩薩們,我們可以擺這種菩薩像。

平常顯教的教義,有說到六隨念:隨念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施、隨念天。隨念天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隨念度母、文殊師利等這些的隨念法。就像在那瀾陀寺,有時候可以看到度母像以及觀音像等,這就是大乘教法裡面,顯教的教義裡面隨念天的一種修持。

但是密裡面就是把自己想為本尊,自身本尊,這是本尊瑜伽的一種觀修;為了要修學本尊瑜伽,為了能夠更明確的觀修本尊的模樣,因此畫本尊的像等,有這種的作法。

在西藏密經裡面有唸誦:上師、本尊、勇父、空行、護法,有說到這種次序,這個次序應該無誤的來安置;也就是我們安置佛像的時候,看是以顯教的方式也好,密教的方式也好,就按照這種的次序,無誤的去安置,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第三個加行、由無諂誑求諸供具,端正陳設」。什麼叫做無諂呢?諂誑的供具可分:物質本身的諂誑供具,以及意樂的諂誑供具。物質本身就是透過邪命的方法所獲得的供具,就是諂誑的供具;一種是意樂,也就是由世間八法意樂來供養,這也是諂誑供具。

「第四、於安樂墊,端正其身,結跏趺坐,隨宜威儀。」次後於安樂臥具上,端正其身,結跏趺坐,而來觀想。

「第五、生起資糧田。既安住已,歸依發心,決定令與相續和合。於前虛空明現觀想廣大行派,以及深見派傳承上師。復有無量諸佛菩薩,聲聞獨覺及護法眾為資糧田。」生起資糧田的時候,我們可觀想從導師釋迦牟尼佛,一直到自己根本上師中的所有傳承上師,安置在前方的虛空,這就是迎請資糧田。

安住資糧田之後,先唸歸依和發心;歸依和發心最主要是講他的內涵,發心和歸依個別的觀想也是可以。在沒有歸依之前,必須好好的思惟二諦、四諦的道理,於是相信法寶是存在的,涅槃是絕對有的;因此現在正在修行的,或者正在獲得法功德的僧寶們,也安住在前方的虛空,於是相信絕對有三寶的信心來作歸依。其實歸依的內涵,最主要是內心的一種意樂,只要意樂正確、意樂圓滿,至於他所用的歸依詞,是廣是略就無所謂了。

之後就是發心,在唸誦發心儀軌文時,要為利益一切有情眾生離苦得樂。首先先要對希求發心的內涵作了解,盡量作觀想,內心產生感受之後,從內心生出願一切有情眾生得樂及樂因,以這種的希求心、願心來作觀想。

「第六、七支供養。自相續中,若無能生道之順緣積集資糧,及除逆緣淨治業障二助緣者,亦難生道。是故次應修習七支以治身心,攝盡集淨諸扼要處。」資糧田觀想完之後,就作七支供養。第一支禮讚、供養、懺悔、隨喜、請轉法輪、長久住世、回向,作這七支供養。剛剛法王說,中文《華嚴經》裡面的《普賢行願品》就有七支供養,最好用它的原文來唸誦,來作集資淨障。之後是由三大義來作祈禱。

351行為了能避免對善知識不敬等的種種過患,應該反覆的作祈禱:「惟願加持,令不恭敬善知識等一切顛倒分別滅除;敬知識等所有一切無顛倒心,易於發起;及其內外一切障緣,悉當寂滅。」與平常唸誦回向文的內涵非常相似。消除三障的一切煩惱,讓自己獲得順緣的智慧,以及逆緣的障礙永遠消除,普願罪障悉消除。

35頁(廣論45頁)「正行,分二:一、總共修法,二、此處修法。」首先先說總共修法的部份。「若從最初令成惡習,則終生善行,悉成過失。故於將修諸所緣境,數量次第,先須決定。」現在講到次第的部份,就是透過《廣論》的論典,讓我們了解到三士道的次第。首先先會義之後來決定,這時候再配合《入行論》裡面說的一些內涵,個別的去作觀修;當然《入行論》裡面有它的次序,並沒有像《廣論》三士夫的次序那樣的清楚明顯。所以在學《廣論》的時候,在學習依止善知識的這部份,再配合《入行論》依止善知識的內容去學習,了解整個三士道的次第,再作觀修,不應該在次第上有所錯誤的。

可是在次第無有錯誤,次第決定的內涵之下,我們應該了解到,隨著眾生的根器不同,或者他的希求不同。所以有一些先觀想四聖諦,感受生起比較容易,或者觀想四聖諦之後感受會比較強烈;有一些他必須透過下士道的認知來體會十二緣起,這種體會比較強烈,但是有一些就不一定了。

就像十二緣起的領悟,由業果愚癡的無明而造業,由造業而感得了三惡道整個十二緣起的輪轉,這是十二緣起的一種觀想,有些人去觀想會比較強烈;但是另一者,由真實性的愚癡的無明而去造業,於是有整個十二因緣的輪轉。因此十二緣起的思惟,可配合苦苦來思惟,可以配合壞苦來思惟,並且可配合行苦來思惟的。所以以這樣次第而言,是不是一定決定的呢?這是很難說了。

有一些次第是決定的,就像菩提心生起之前,一定要有大悲心;大悲心生起之前一定要有出離心,這一種的次第是決定的,必須有前因才有後果的,這種不可無的次第是有的。

可是如同按照《廣論》的次第,是不是不可無的,必須有前因才有後果的次第呢?這就很難說了。總言之,我們要了解到整個大方向,主要的綱要內容了解之後,依照這種次第作觀修。

30  至於要如何去依止,就說到了依止的功德,及不依止的過患。在說法的次第,先講依止的功德,與不依止的過患之後,再來說如何以意樂去依止、以加行去依止,之後說了由三大義來作祈禱的。這是說法的一個次第。

但是在觀想的時候,先觀想與自己直接有業緣的上師、善知識安住在前方;再去想,依止善知識會有什麼樣的功德。如同經典所說的,我今天能有這樣難得的機緣遇到了善知識,讓我做有意義的事情,而生起歡喜;並隨喜自己功德,而來決定我一定要如法的去依止,之後再去憶念不依止的過患。

所以不依止,並不是指沒有依止而已,而是說依止之後,顛倒依止的意思,誹謗的意思;所以顛倒依止,就是不敬、不信而誹謗,不只是一種不信的狀態而已。也就是說,如同我們對佛是如何的尊敬,如何產生信心般的,而對上師產生信心及敬心。首先先要憶念上師的「功德」而生起「信心」,之後再憶念上師的「恩德」來生起「敬心」,之後以意樂去依止,再以加行去依止。

意樂去依止,是正在觀想的時候,這叫正修時段;未修的時段,最主要是以加行去依止。可是加行裡面有個依教奉行的加行,這個是正修和未修兩個時段都有的;因為在正修的時候,他正在觀想依止善知識的功德,和不依止的過患,其實他本身也是依教奉行的供養。

之後結行,結行就是講到了回向。在《略論》的本文裡面有說到,晨起、午前、午後、初夜,說到晝夜四次修習的修法。如果是一個初學者,我的建議是時間短會比較好;如果你對所修的內涵,已經熟悉的話,那時間可以延長。平常大家都是要工作,所以要求四次可能會比較困難一點,這樣的話就是早一點起來,晚上快睡覺的時候,可以作這種的觀修。

尤其是晨起的時候,因為那時候,一般來講頭腦會比較清楚,所以在那個時候,我們去思惟並且觀修,以正行來修法。如果放假,可以把正修的次數增多,或是正修的時候延長,這樣是很好的。

所謂正修的意思,並非是唸咒,這是次要的;最主要是要好好思惟,並且觀察經典裡面的內涵;如同之前所說的,觀修是非常重要的。以觀修的內涵,覺得感受產生,就安住在這種感覺上;好比之前先思惟信心的內涵,了解之後信心會產生,當強烈信心產生的時候,就安住在那種感覺上面,赤裸裸的那種感覺,讓這種感覺一直持續下去,這叫做止修。

其實修本身,它的修法有很多不同的修法。好比修慈心和悲心,能修的識、轉為所修的義,也就是修學慈心和悲心的意識本身,它轉為了要修的慈心和悲心;所以他是一種,像《般若經》裡面所謂的慧修、識修,就是把能修之識,轉為所修之義的意思。

如果是觀想無常,或修無我,是了解境而來修學的;所以以所執境而修,或者轉為能緣識而修,修法本身有很多不同。又好比在觀想不淨觀的時候,觀想大地遍佈一切的骷髏頭,或是不淨觀等,這種觀修我們稱為欲修。還有一種並不是由內心深處,完全相信大地充滿了骷髏,而是透過一種觀想,欲觀的方式來作觀修的。

還有一種叫願觀、願修。什麼叫願修呢?就是觀想佛,還有大地菩薩的道諦功德等,以這種發願及祈禱的方式,以意來緣念這些功德,這叫做願修。所以修本身還有很多的方式來修行。

剛剛法王問:你們漢系的供養是怎麼做的?我就回答說: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阿彌陀佛!平常的作法是這樣子的。於是法王開玩笑說:請問如何供養滅諦?滅諦會吃飯嗎?因為供養佛、供養法的時候,法寶裡面包括了滅諦、道諦,那滅諦要怎麼供養呢?

現在法王講到了,未修中間應如何?也就是我們在醒來之後,在一天的作業行程當中,為了能夠相應於正法的緣故;所以一醒來的時候,就要想我是追隨佛陀的一個弟子,盡量的讓自己的內心相應於善法。一睜開眼睛,如果能夠就唸「願消三障諸煩惱」這個偈頌文;並且提醒自己,今天雖然會生煩惱,但我絕對不會讓自己刻意的去生起煩惱,也就是不會愛取煩惱、自取煩惱,不會自己刻意的去愛取煩惱;雖然會隨著煩惱而走,但是我不要刻意的讓自己再添增煩惱,應該這樣想。

如果有時間,要盡量的去閱讀經典,啟開我的智慧;在這個同時,我要生起菩提心,世世常行菩薩道。所以在一睜開眼睛的時候,要往這方面去思惟;並且作回向,願一切的內外的罪障都能夠消除。

之後再沐浴也好,吃早餐,再一次進行一天的整個行程。有些人可能沒有吃早餐之前,容易生氣,因為肚子餓,所以這時候沒關係,趕快弄個早餐,吃一頓好的早餐,讓你的內心平靜之後再作觀修,也無所謂。

之後再配合《廣論》的加行六法,來好好思惟作加行。如果有些人覺得時間不夠,也可以邊吃早餐,邊作加行也無所謂;吃完早餐,作完加行之後,再開始繁忙的一天。那時候我們要打架也好、要吵架也好,無所謂,這一天就這樣讓他度過吧!

在睡覺之前,再仔細的去反省,看自己有沒有如同睜開眼睛般的去回向。我今天有沒有真正做到追隨佛陀的弟子,如果有做到了馬上隨喜自己;如果沒有做到,或做出與佛本意相違的事情,馬上就懺悔,將來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了,應該以這種的方式來遮制自己的意樂,盡量的讓心相應於善法之後來入眠。之後明天起來,又再一次的吃早餐。

也就是說我們在還沒有睡覺之前,盡量的讓自己生起信心、悲心、菩提心以及空正見的這些內涵,這是很重要的。為什麼呢?因為隨著悲心或者是善心而進入睡眠,那你睡多久等於在那一個時段之內,都在行善法的。為什麼呢?因為睡、尋、伺、悔,這四者叫做隨他力而轉的一種心所,只要這四者的心所遇到了善,這四者心所就變成善;遇到惡就變成惡了,他是隨他轉的一種心所;因此在還沒有睡覺之前,盡量的生起善心而睡眠,這是非常重要的。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