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08/07 11:16:34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法不孤起、依因待緣
因緣與業力是什麼呢? 世間是有條件的,任何一個東西的存在,都必須具足它存在的條件。主要的條件就是因,次要的就叫做緣了。《止觀輔行》說:「親生為因,疏助為緣。」一件事情的完成,除了要有因之外,還要有多種的緣來助成,所以,《緣》有四種之說(四緣即: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而因也有六種因之說(六因即:能作因、俱有因、同類因、相應因、通行因、異熟因)。
只是,這樣的解釋,似乎還不能了解因緣是什麼,尤其是,因緣為什麼會合和,使我們身心產生活動?我們己經知道,世間一切法皆因緣所生,是無自性、虛幻而不實在的;那麼,因緣呢?同樣也是無自性、虛幻的,經云:「色無常,若因、若緣生睹色者,彼亦無常。」由於因和緣都是無常、沒有自性、常住不變的,就不可能有所活動,也就不能會合以產生睹法。無自性的便是根本上不存在的;無常的便是表示自己不能作主。
如此,本來不存在沒有的因緣,怎麼會有呢?有了之後,又是什麼在推動笨它呢?原來,是一種無形業力。業, 就是造作,在造作之下,就會產生一股力量,以推動因緣的產生會合和離散,正如火車頭水蒸氣的蒸發,可以產生力量,能夠拉動一列列的車廂。
那麼,業力又是怎麼產生的呢?乃是靠著心中的《意》生起思量由思起想,便有了行(造作),也就有了意業,然後再由意業發動身口的活動。但是,眾生心中的意,又為什麼會生起思量呢?前面曾經談過,思量必須有對象為所緣,否則思量沒有辦法產生的。思量的對象便是《法》和《念》。法是從五根門頭所攝入五根外境之影,念則是從心而起,但有假名,實際上是空空-無所有的心中浮現出來的;人心雖然是空,卻不時會有念頭從中浮出。因為,人們五根不,時的攝緣到五境,五境便不時的被攝入,心中時常有法的存在;同時,也時常有念頭的浮出,人們心中隨時都有法和念,也就有思量的對象。所以,意常起思量,由思起行____造作,而有業力,於是,業力便推動著五蘊。
因此,人雖然無我,卻會有一切的活動起來,正如一台機器,有各種零件、齒輪、馬達,只要插上電源,機器便活動起來,照著我們的意思,去做著工作。這機器當中並沒有《我》的存在;人也是一樣,由於業力與因緣的關係,而有一切的活動,其中並沒有我的存在。
或許,有人會說:「身心既然不是我,那麼,身心是我的我所有的,應該不會錯吧?其實,這也是不對的。因為,既然已無我,我尚無有,怎能還有我的____我所有的呢?」舉個例子來說:「我如燈,我所有的如燈之光,或燈光所照到的東西,沒有我,就是沒有燈了;沒有燈,那裡還有燈光或燈光所照到的東西呢?」所以《雜阿含經》說:「無有著我,亦復無我所;我既非當有,我所何由生?」《中論》觀法品也說:「若無有我者,何得有我所?」如果一定要問:「人的身心是誰的?只能說是業和因緣的;從業力所生,由因緣形成。」留言時間 2001/12/22 下午 05:56:00
中觀佛教的名目
體虛如幻」的「體」,即是指「自性」。「自性」一詞的梵語是 svabhava,這個字的意思相當於英文 self-being,也就是所謂的「自有」── 自己是自己存在的根據,如《聖經》中耶和華說:「我是自有者」。「體虛」是說這種叫做「自性」的東西根本不存在,也就是「無自性」的意思。在佛教的思想體系中,不允許「自有者」的存在,而在中觀的思想體系裡,其整個哲學的努力目標就是要否定「自性」的存在。
香光資訊網/香光書鄉/法住叢書/中觀思想講錄︰第二章
[DOC]遠離四種執著
「即」之分析----簡別佛教「同一性」哲學諸型態
析《中論》〈觀五陰品〉析
[PDF]
中論講記
龍樹《中論》的中道觀於佛法修行次第中的實踐意涵
略論龍樹的"空"的思想
龍樹的中論用了辯證法嗎?
入中論講記 月稱論師造論. 法尊法師譯講
佛教為什麼要反對自性的存在?佛教的根本教理── 緣起,這個教理說明了任何事物都是在原因條件的聚集下而有存在或消失的現象。因此,說緣起就不可以是有自性的,有自性就不可以說是緣起的,二者是矛盾而互斥的概念,所以不能同時成立。中觀學派致力於遣除自性,他們認為沒有任何事物可以不依因待緣而存在。所以,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觀學派可以說是徹底的緣起論者。
歐美學者把「自性」譯解為 self-being,以哲學術語來說,即是指「本質」。佛經中所謂「地有堅性、水有溼性、火有熱性、風有動性」,此中的「性」即是指「自性」而言。中觀學派否定一切法具有本質,那麼它對於地的堅性,火的熱性等,採取怎樣的態度呢?諸如此類的自性,中觀學派能夠否認嗎?龍樹便告訴我們,之所以會有火的熱性,乃是藉由薪柴、透鏡之類的東西,在陽光照射下而產生的。因此,火的熱性並非自有,它還是需要依因待緣的。另外,冷水置放在火上,它由冷而熱,這個熱性當然不能稱為是水的特性,因為它仍是依因待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