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2/15 13:44:19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2/15 13:42:48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菩提道次第綱要(上冊) 第十講 皈依三寶 袞卻格西講授
第十講 皈依三寶
今天我們已經得到非常難得,具足十八要件的暇滿人身;同時碰到非常難以值遇的師長,並且蒙其攝受;所以當下應該斷除那些沒意義而散亂的世間事,一心求取心要。因為死無定期,而且死的時候除了佛法之外,其他一切都沒助益,因此我們應該以這個身體、以當下這個因緣,來成辦究竟的根本安樂。
能夠成辦究竟根本安樂的,唯有修行正法。修法時不應把目標鎖定在下一世得到人天增上生(人天果報),或只為自己成辦解脫果位而已,應該以菩提心的意樂(意樂、動機、等起,三者同義)來聽受。為了輪回中如虛空般有情的義利、為了讓一切有情能圓滿佛道,我一定要成佛,為了這緣故來修法。為了要修法,我必須了知;為了要了知,我來聽受,以這種意樂作為聽受的前行。
我們想要把眾生引領到究竟徹底的圓滿果位,自己的心相續一定要能夠斷惡及證德圓滿,之後才能圓滿的成辦自他二利。為了要成就斷惡、證德,並且究竟徹底的成就二利,只有修學菩提道次第。菩提道次第是顯密圓融的道體,能使眾生在一座之中,從開始的第一步到最後一步,完全依著無誤的次第而趨向修學的成辦。只要我們肯修,絕對是有這樣的效果。因此我們要好好的趨入修學道次第的聞思。
我們現在的作法是根本就不害怕墮到三惡道,不害怕輪回生死;相反地,卻對修學正法非常的退卻、沒有心力。這樣的做法是顛倒的,應該倒過來。如果你存有“那些無上的功德我無法成辦”的退卻心理,那是成就無上功德的大障礙,是要不得的。相反地,你應該說:“這些無上的功德我一定可以成辦,我發願絕對要做到。”你之所以有能力去成辦無上的功德,是因為你已經得到修學佛法最好的順緣──具有十八要件的暇滿人身,同時你也值遇到這完全無誤而且圓滿的道次教授,只是自己不做罷了,否則絕對有辦法成辦。修行不得力、不能增上的理由有兩點:第一點是太過於重視沒有意義的世間事,放太多心力在世間的事情上了。第二點是認為自己沒有辦法去成辦修學佛法的眾多功德,產生卑下慢而退怯。這兩點是修法上很大的障礙。
今天所聽受的教法是菩提道次第。菩提道次第的引導有四個門徑:“甲一、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甲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甲三、如何講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第四個門徑“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分兩點:“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乙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道次第的開頭在於依師之理,佛法的開頭在於皈依,實踐奉行的開頭在於奉行業果的道理。我們看《廣論》59頁科判:“第二依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分二:一、於有暇身勸取心要;二、如何攝取心要之理。”(74頁科判)“正取心要分三:一、于共下士道次修心;二、于共中士道次修心;三、于上士夫道次修心。” 于共下士道次修心又分三:“一、正修下士意樂;二、修此意樂之量;三、除遣此中邪執。” 正修下士意樂分二:“一、發生希求後世之心,二、依止後世安樂方便。” 我們現在是講到正修下士意樂的第二點。
我們的傳承告訴我們說:“在教授之前必須把科判的要點依次講說,其理由在讓各位把以前所聽受過的法做一個憶念修。”師長講的時候,你可以把以前所學過的部分同時隨著科判的講說做觀,串習思惟,讓法意在心中顯現起來,所以一定要先講科判。如果沒有這種意義的話,我們只是浪費時間,我可以直接講正行的!
思惟三惡道的痛苦,是為了讓你能夠生起希求後世義利的心,如果根本就不畏懼三惡道的痛苦,那所謂的皈依是不可能真切的。比如說,有一個人犯了很大的過失,由於怕被判刑關入監獄,就會及早準備去尋求救怙。就像這樣的比喻,一個人能思惟三惡道的痛苦,產生畏懼的心,就會產生尋求歸投依靠救怙的心情,這就是皈依主要的原因。(98頁科判)“第二習近後世安樂方便分二:一、趣入聖教最勝之門淨修歸依;二、一切善樂所有根本發深忍信。”第一點是說,基於畏懼三惡道的痛苦而尋求皈依、趨入皈依。內道與外道的分野在於有沒有皈依;是否趣入大乘道是在於有沒有發菩提心;而是否趣入密乘道,則在於有沒有灌頂。
有人認為皈依是前面的法行,是一個很小的法,所以不是很重要,這是錯誤的。皈依是一個很大的法門,如果廣說,顯教和密教所有的法在皈依裏頭都涵攝了。皈依分兩種:“因”皈依和“果”皈依,這裏面涵蓋了所有的佛法。
和我一樣的眾生,不畏懼三惡道的痛苦是不行的,因為下一世要投生到哪一道去?我們是不能自由選擇的。只有在得到大乘加行道的忍位時,才有相對的滅諦功德,才有把握不墮三惡道。此外,即使你發了菩提心,還是有可能墮到三惡道。我們所造的各種惡業,都可能讓我們多次的投生到三惡道去,而以我們這個身體是不可能忍受三惡道的種種痛苦的。既然不能忍受三惡道的痛苦,又沒有把握死了之後不墮三惡道,所以一定要以至誠的心來歸投依靠三寶。皈依的理由在此,再沒有比皈依更殊勝的了。
皈依的法門以四項來說明:一皈依之因:“由依何事為皈依因”;二、什麼是皈依之境?“由依彼故所歸之境”;三、如何皈依之法“由何道理而正皈依”;以及四、皈依之後如何次第修學“既皈依已所學次第”。
皈依的因有很多種,基於不同的法類而安立不同的因。目前我們所講的是下士道次的皈依,所以它的因是:“畏懼三惡道的痛苦”以及“信三寶能救護”,重點在於“畏”與“信”。如果我們沒有辦法真實的畏懼三惡道的痛苦,根本就不會去尋求歸投依靠三寶,或者即使尋求了也不會相信。如果你沒有以真誠的心來淨信三寶,皈依的心力就不完全,那皈依的功德也就達不到。所謂皈依是指你“真的畏懼三惡道的痛苦,然後一心尋求救怙,而且完全淨信三寶能救你。”這種心行稱之為皈依。
只用嘴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不是皈依,那是皈依的語詞。皈依取決於淨信心,三寶有大乘的鐵鉤,我們必須具有淨信心的鐵環,鐵鉤才鉤得住鐵環。所以如果我們本身沒有具足淨信心的鐵環,即使念了百千萬遍的皈依詞句,還談不上皈依,因為皈依是建立在淨信心,這個心所法的心法之上。《廣論》有講到(100頁第4行)“一切外支力,尊已正成辦(外支三寶已具),由內力(自己信心不夠)未全”如果不具備內支因(信心),而三寶卻可以救護你的話,那我們現在應該都不在這裏,地獄也沒了,眾生都被救走了。這足以證明得到皈依的根本理由,在我們本身必需具足皈依的因。文字念誦不是皈依,真實皈依的安立在於你有沒有具備這樣的心行,以及你本身有沒有同時具備這兩種(內、外二支)皈依之因而定。
中士道次的皈依在於“畏懼三途苦”以及“畏懼生死苦”,基於這兩種畏懼,相信三寶能救,這樣稱之為中士道次的皈依。上士道次的皈依是指,行者在“畏懼三途苦以及生死苦”之外,還必需“具足大悲心的意樂”。我們要生起大悲心是很困難很困難的事情,我們很容易對我相信的、我喜歡的生起悲心,事實上那只是貪心。如果你不能夠對怨敵產生具相的悲心,這樣的悲心不夠圓滿。如果你可以對怨敵產生具相的悲心,那麼對於貪著的這一方生起悲心就很容易。
總之,下士道次的皈依有兩個因──“畏懼三途苦”及“信三寶能救”。中士道次的皈依有三個因──“畏懼三途苦”及“畏懼生死苦”之上“相信三寶能救”。上士道的皈依有四種:就是同時畏懼三途苦、生死苦及具有大悲心之上,信三寶能救,而行皈依之門。
“第二由依彼故所歸之境”(99頁第1行)皈依境是指哪些?分兩點來說明:一、正明其境(三寶皈依境),以及二、應該皈依的理由何在?
對於皈依境有必要認別一下。世間的神祗,如大自在天王、遍入天,以及其他外道的神祗,因為他們本身仍墮在生死輪回的痛苦中,如果你向他們求救,他們不可能讓你得到救怙,因為他們沒有能力,所以不堪為皈依境。
真正的皈依境是任何時候都不欺騙你的。無欺誑的皈依境中,佛寶是指皈依的示教大師(展示教法的大師);法寶是指僧寶及佛寶心中所具有的功德,就是修學佛道的道諦,及依著道諦斷除了所斷品──滅諦,所得到的功德;這道諦與滅諦二者稱之為法寶,也稱為勝義的法寶。即使尚未得到滅諦(斷除所斷品)功德,但已能生起對治過染的道諦功德,這樣的眾生稱之為僧寶。《皈依七十頌》講說:“佛法及僧伽是求解脫者的依靠。”佛寶是示教大師;法寶是指心相續中的滅諦及道諦功德;僧寶是具有滅、道二諦功德的人。
何以說三寶是無欺誑的皈依處?理由有兩點:第一點是,如果我們能夠依著佛陀的教誡去修行,當心中成就了道諦及滅諦的功德,就具有了法寶,而具有法寶的人就是僧寶;僧寶繼續將法寶修學圓滿,最後僧寶的本質會轉變為佛寶的本質而究竟圓滿,所以三寶皈依境能讓你修成三寶本身。第二點就是,三寶的皈依是在於境、道、果上,也就是在輪回的時候、修道的時候,以及成佛的時候都不欺誑你,所以堪稱為無欺誑的皈依處。
我們皈依佛的理由有四點:第一、自離怖畏;第二、有度化眾生離怖畏的善巧方便;第三、具有大悲心,所以能平等饒益眾生;第四、不管眾生對他有利益(行供養等)或沒利益,都能平等對待。
佛陀已經自離怖畏,如果自己都不能離開一切畏懼,如何能引導別人離開怖畏?不可能的。因為佛陀已經離開一切傷害及怖畏,所以提婆達多就不能傷害到他。提婆達多曾經想要用大象來傷害佛陀,但是大象來到佛陀跟前,不但不能危害佛陀,反而為佛陀所調伏。另外還有一個公案,有一個印度人將佛陀當成凡夫,想害佛陀。於是請佛陀到家中用餐,卻暗中在門檻底下安置了火坑,上面並用東西掩蓋著,另外還在飯菜裏下了毒,結果佛陀跨過門檻時,火坑變為清涼的蓮池。這位居士看到後很訝異,以為佛陀有神通,因此就對佛陀坦白:“不要吃那飯菜,裏面有毒。”佛陀說:“沒有關係,我吃了不會有事。”佛陀還是用了飯菜,因為佛陀已經離開了水、火、毒、刀器、兵劍等等的一切怖畏。只要證得大乘初地菩薩的功德,就離開這五種怖畏了,何況是佛陀。
只是自己能離開怖畏,但對救護其他的眾生離開怖畏沒有善巧方便的話,仍然沒有用的。例如孩子掉在水裏頭,母親雖然不怕水、會游泳,可是她沒有手,仍然救不了她的孩子。佛陀不是這樣,他不但自離怖畏,並且有非常多的善巧方便救護他方眾生離怖畏。
還有一個典故,指蔓尊者曾經是一位嗔恚心很重、非常殘暴的人,不論任何人聽到他的名字都會害怕,佛陀卻善巧地調伏了他。如何調伏的呢?當指蔓聽到一個外道傳法,說是要殺1000個人才能夠成就,信以為真,就連著殺了999人,並且把這些人的指頭串在脖子上。為了湊足一千人,指蔓想要殺了媽媽來湊數。他母親正因為疼孩子,擔心他會饑餓,送飯給他吃。佛陀知道這事之後,化現為一個比丘,對她說:“你不要去,他會殺了你。”他母親說:“沒有關係。”還是去了。結果瘋狂的指蔓要殺母親湊足一千人。佛陀化現的比丘對他說:“你不要殺你的母親,我來代替好了。”指蔓說:“好啊! 反正只要湊足一千人就可以。”因此指蔓就追著要殺比丘,可是怎麼追都追不到。指蔓說:“你等一等,讓我殺吧! ”比丘回答道:“我早就在等你了,我等你的四向四果,等了好久。可是你卻被無明、貪、嗔、癡所轉,在貪嗔癡的邪道中輪回生死,我一直在等你。”指蔓尊者就這樣開悟,依止佛陀修道。這典故告訴我們,嗔如指蔓,佛陀能以凡夫的比丘相去度化他,可謂具足善巧方便。
有位國王很驕慢,在佛快涅槃之前,也因聽受佛的教法而皈依佛陀。最愚癡的眾生莫過於周利槃陀伽,這個人愚笨到極點,沒有人要收他做弟子,認為他這麼笨如何能入佛門。但是佛陀慈悲收容他,並教他掃地的方法,結果周利槃陀伽就以此掃地的方法而證得阿羅漢果位。另外還有一位老居士,因為受盡了俗家的痛苦,去佛處求出家,僧團中具有神通的尊者看他八萬劫以來都沒有出家的善根,而不願收容他,但佛陀說:“八萬劫之前的善根你們沒能看到,八萬劫前他曾投生為蟲,有一次他停在被水流沖走的牛糞上,正巧繞塔三匝,依此善根他可以出家。”這位老居士就以此出家修道而成就。
論貪欲,莫過於阿難陀尊者,因貪於家室而躲著佛、不願意聽佛說法,後來佛陀以種種方便教化他,使他趨入道心而成就。故事是這樣的,阿難陀因為貪著家室不想出家,佛陀想辦法讓他入道,最後幻化出地獄的景象,帶阿難陀去看。在地獄中,阿難陀看到有一鍋油正燒著,於是問獄卒道:“這油鍋為什麼是空的?”獄卒回答說:“因為阿難陀貪著家室,以後會到這裏來受煎炸,現在正為他預備著。”阿難陀因此心生害怕,只要一想到這空著的油鍋就吃不下飯,就算吃了也會吐出來,他怕得要命。佛陀看了之後,這樣也不好,又化現天界的景象讓阿難陀看,天界中有天女,但是這些天女並沒有服侍任何人,於是阿難陀問天女說:“你們等著服侍誰呢?”天女回答:“是阿難陀,他出家後會到這裏來。”佛陀以不同的方便善巧,來引導阿難陀出家,之後阿難陀也因精進修行而得道。
除了釋迦牟尼佛有這種自離怖畏而且離他怖畏的善巧,十方諸佛也都有這種功德。但是,如果沒有大悲心為依據,即使你具有離他怖畏的善巧,還是不夠的。從我們不淨的覺受來看,才有所謂的清淨的、不清淨的,和所謂的親疏愛憎;在佛清淨的覺受看來,一切都是清淨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剛剛提到那位想加害佛陀的提婆達多,有一次為了想學佛陀的神通,吃了一種毒物──毒鳩,很痛苦,於是向佛陀求救。佛陀說:“如果我心中對你與對我很好的人,有親疏愛憎的分別心,那麼你的病就不會好。反之,如果我沒有所謂親疏愛憎之分別心,你的病會馬上好。”果然,提婆達多立刻就好了。如果我們不具大悲心的話,就會有親疏愛憎的分別心,而去分別是否要利益這個人。佛陀因為具有平等的大悲心,所以平等地饒益眾生。佛陀對身心很痛苦的眾生和病人,還有貧乏的眾生特別予以救護。
佛陀自離怖畏、離他眾生怖畏有善巧方便、具足大悲心,以及不論眾生是否利益他,佛陀都平等的饒益,由於具有這四種功德,我們說佛陀是不欺誑的皈依處。同時,佛陀所展示的法寶以及修學法寶的僧眾──僧寶,此二者也是堪能皈依處。
“專心依仰,必無不救(專心依止仰投三寶的話沒有不救怙的),故應至心發起定解。由能救自二種因中,外支或因,無所缺少,大師已成,然是內支,未能實心持為皈依,而苦惱故。”(99頁倒數第3行) 救護的兩種因當中,佛陀處支已具,只是內支的我們自己,沒有具足皈依的因,所以會因未能實心依止皈依而苦惱。“是故應知,雖未請求,由大悲引,而作助伴,複無懈怠,無比勝妙真皈依處,現前安住為自作怙,故應歸此。”
由何道理皈依三寶?分四項:(100頁科判)“知(三寶)功德、知差別、自誓受、不言有餘而正歸依。”首先要先了知三寶的功德──了知佛寶功德、法寶功德及僧寶功德。佛陀的功德由身、口、意與事業等四方面說明。
佛陀的身功德有哪些?我們應該好好地來想佛陀所具有的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姑且不提佛陀三十二相的功德,就說八十隨行好(雖然它是支分,主要是三十二相)其中的每個功德,把十方一切菩薩、聲聞及緣覺所有的功德積累起來,都不及佛陀隨行好的功德。如果可以親見佛陀的金顏,我們心中的煩惱可以馬上去除(也許當你遇見的時候會去除煩惱,不見的時候又還是煩惱吧! )可惜我們不能遇見佛陀。瞻仰佛顏不會生起煩惱,佛陀有令人觀不厭足,目不暫舍的功德。但是善星比丘和提婆達多兩人不能看到佛陀的功德,只看到佛陀的缺點(在了義不知道,不了義是這樣顯示),為什麼?他們根本看不到佛陀的功德,把佛陀認為是敵人,所以提婆達多對佛陀說:“我只看到你的圓光與我不同而已,其他都和我一樣。”他對佛陀有顛倒見。佛陀走路的時候,腳不觸地,被他足輪所涵蓋的眾生會蒙受七天快樂的覺受。佛陀相好莊嚴的功德百千萬種,我一時也想不完、說不盡。一般講,佛陀頂髻的功德是很大的,以前我曾對一些人講法時,講說頂髻有如此這般多的功德,他們問我:“為什麼需要頂髻?”這是沒有意義的問題。總之,佛陀的身功德說不盡。
關於語功德,一般講佛具足六十種妙音,佛的語功德是無法測量的。目犍連尊者曾經測試過,結果發現超過無數恒河沙刹土,仍可聽到佛在宣說妙法。寶藏佛曾說,目犍連尊者為了測試佛的法音傳到多遠,變化神通,越過了恒河沙刹土到了寶藏佛的刹土。因為那裏的比丘身體很高大,所以目犍連尊者看起來像只小蟲。有一位比丘就問說:“怎麼有位小蟲(尺寸)比丘在這裏?”寶藏佛回答說:“你不要輕視他,這是來自娑婆世界的一位比丘,釋迦牟尼佛座下的大德。”目犍連尊者為掃除被輕視,於是又把自己的身體變得和寶藏佛刹土的眾生一樣的大。
佛的語功德中,主要的是指佛在說法的時候,佛以一音演說佛法,眾生隨類各得其解。如果眾生同時各提百千萬種的問題,佛以一個聲音,可以同時解答所有眾生的問題。以我們而言,總是問一個答一個,不能同時回答。但是佛就能同時回答不同的問題,而每個人又都能得到不同的理解。(101頁第1行)“《諦者品》雲:‘若諸有情于一時,發多定語而請問,一刹那心遍證知,由一音酬各各問。由是應知勝導師,宣說梵音於世間,此能善轉正法輪……’”雖然佛陀是以印度語回答,可是眾生可以隨自己的語言得到理解。佛經講到天龍八部的聽受是這麼說的,佛陀以梵文說法,天龍八部各以其語言聽受。對於我們來說,不要說使用天龍八部的語言,以人間的語言來講經都很困難。
不過,佛法佈施就與講佛法不一樣,如果在你修行的地方念誦經文,或者持咒語等種種的法行時,觀想該地方充滿天龍的眾生聽你誦經持咒,雖然念的是中文,但是你心中認定,他們可以各以天龍語言音聲聽到而得到佛法的理解,這也是法施。所以佛法的佈施不一定是在法座上講,如果我們在課誦《阿彌陀經》及持彌陀聖號時,觀想大殿裏充滿著天龍等的眾生來聽受並得到不同的瞭解,這樣認為他們得到法時,就是佛法的佈施。
第三意功德。意功德分二:大智及大悲。(101頁第2段)“智功德者,謂於如所有性(根本智),盡所有性(後得智),一切所知,如觀掌中庵摩洛迦,智無礙轉,能仁智遍一切所知。”佛陀的智功德含遍一切、通達一切,除了法本身不存在所以看不到之外,佛陀能洞悉一般人看不到的一切事物,遍知真俗二諦,沒有所謂的障礙,如觀手中的庵摩洛果(注一)那樣的明晰,包括輪回三毒的情況也都能了了遍知。“除佛餘者,所知寬廣,智量狹小,悉不能遍。”此是說明佛的大智功德周遍一切,無有限量。
第二是指佛的大悲功德。一般而言,我們是為煩惱所系縛,而佛陀是受大悲心所指揮、為大悲心所系縛。佛陀對眾生的悲心較之於我們對自己的愛心,不知道高出多少倍。我們的悲心稱不上悲心,有時是基於驕慢,有時是基於嗔恚,基於自己之上而有的,這叫做什麼悲心!(102頁第3行)“若見(眾生)欲蔽意,大愛常耽境,墮愛貪大海,勝者(指佛陀)發大悲。見煩惑眾生,多病憂逼惱,為除眾苦故,十力生大悲(悲心無限)。”
業功德者,佛陀的身、口、意三業以任運自然以及無間(沒有間斷)這兩個原因,而能真正饒益一切有情。一切眾生心中的善業功德都是來自於佛陀事業。由於所度化眾生的差別,凡是堪能化導具因緣的眾生,佛陀無不令其遠離衰損,令其功德圓滿,如此作一切能利益眾生的事。所以我們應該由種種(身、語、意、業等功德)門徑去憶念,使能數數思惟(不斷憶念),而生起皈依佛寶的功德。所以應該恒常猛利地修學佛寶的功德,對法寶及僧寶亦應如是修學,以啟發對三寶的淨信心。
“故于初時修心稍難,後時于彼能任運轉。又若能念,願我當得,如所隨念,如是佛者,是發菩提心,一切晝夜恒得見佛,于臨終時任生何苦,然隨念佛終不退失。”(103頁第2行)這樣去憶念三寶功德。(104頁第1行)“故當數數思佛功德,勵力引發至心定解。此若生者(皈依佛寶的信心功德生起來),則於佛所從生之法及修法眾(指法寶及僧寶),亦能發起如是定解”,這是皈依的扼要。
接著講法寶的功德。(104頁第4行)“謂由敬佛而為因緣,應作是念,佛具無邊功德者,是由證修滅道二諦,除過引德,以為自性,教證二法,而得生起。”在此解釋一下滅諦及道諦,所謂的道諦是指證得空性的智慧,開始時是對空性的道理聽聞、了知,然後串習、修證,這時候所證的不過是空性的義共相(空性的影像)罷了,不是親證。再繼續持續、猛利的修學,若干時候你可以親證空性,就稱之為道諦。
有時候你會想,“我”是怎麼來的?是這樣的,你去看萬法,從來不會覺得它不過是假名安立而有,而會覺得法是有的、是實有的,因為境上“顯現”實有,就進而“執”為實有,所以產生煩惱、貪、嗔、癡,造業受苦,輪回生死。如果你能知道“我(補特伽羅)”或是“法”,這兩者是自性空的,本是無自性(無諦實成立),不過是名言假立罷了,依這樣去了知自性是空的,你就能知道“無我”,從來境上根本沒有實有,這種無我的智慧稱為解脫之道。
如果,你把境上所“顯現”的存在方式,當成是境本身“實有”的存在,而不是名言假立,這樣已經把解脫道關上,開了輪回道。反之,如果你能夠知道,顯相與實相(需現證)是不相符(不相隨順)的,當輪回界中一切法顯現的時候,你知道這是騙你的、是虛假的,根本沒有自性實有,這時,雖然並沒有親證空性,只是證得空性的義共相(空性的影像)罷了,但是依這樣修行,慢慢地就可以導致空性的親自證悟。如此經過若干時日的不斷串習,顯現實有的那一方就完全沒有了,所謂的二現(能、所二現)隱沒,本質空性,看到空性而沒有看到其他,親證空性就出來了。以親證空性的心為基礎,一直不斷的串習並等持之,雖然剛開始沒辦法馬上斷除煩惱障,但若不斷反復串習、等持,一段時日後就能斷除所斷品(煩惱障)了。因為把痛苦的因斷了,所以苦不會再來。斷除痛苦所緣的那一部分稱為滅諦,所以它是最好的法寶,真正的法寶是指這個,可以救護我們的也是這個。
【問:“這只是見道位而已,怎麼說是解脫呢?】
見道位當然是清淨智慧,但是他還沒辦法解脫,雖已具有滅諦功德,可是它是有限的。經由所見到的法的內涵,持續串習修行,就是修道。假以時日,就變成無學道,羅漢果位就稱為解脫,是這樣來的。
現在我們必須依靠外在的佛寶及僧寶來教化我們,根據所接受的教法去修學,經過若干時候,當心中成就滅諦及道諦的功德之後,就具有法寶。具有法寶功德的人就稱為僧寶。換句話說,開始時依靠著外在的佛寶及法寶的教誨,去修學;當我們內在得到法寶的功德,我們就成為僧寶,僧寶的當下還不圓滿,一直要等到法寶修學圓滿,我們本身就成為佛寶。
事實上,真正究竟的皈依法應該怎麼修呢?首先依著皈依的外在因──三寶,然後證得自己的果皈依。法寶的功德是很廣大的,包括十五道(聲聞五道、緣覺五道、大乘五道)以及十地功德,這都是法寶,這樣的理則與內涵要了知可不容易。從初地到十地,各地的功德為何?以十地來說,可以養成百尊佛,可以到百種世間聽受教法等等,從初地一直往上增的求學次第,都可能牽扯到法寶的問題,這可能不容易瞭解。
僧寶功德,主要是指聖僧而說,(104頁第7行)“正謂諸聖補特伽羅,此亦由念正法功德,由其如理修行門中,而為憶念。”佛寶是皈依的示道大師,法寶是正皈依處,現在我們修的只是隨順的法寶,並沒有修勝義的法寶。下士道所指的法寶是指相似的法寶,不是勝義的法寶,是基於佛陀展示斷十惡,讓我們能夠依教奉行,去修學斷惡修善,讓我們能有不墮三惡道的異熟、等流,還有增上果等果報,可以把我們從痛苦中救離出來,它之所以稱為正皈依是這個原因。佛陀是示道大師,法寶是正皈依處,僧寶是皈依的助伴。比如說,我們要渡過一個大海(指輪回大海),船就是法寶,船主是佛寶,船主底下有很多助手是僧寶。由佛寶帶領告訴我們怎麼走,以僧寶作為助伴,而實修是指經由這艘船來渡過生死輪回的大海,以此來比喻三寶的不同。
說完皈依之後要講業果的修行,因為奉行業果的道理是正修法寶,如果我們下一世要得到人天果位及往生淨土的話,不一定要皈依三寶,皈依一寶就夠了。念阿彌陀佛、念佛寶就有辦法往生淨土,等到你往生淨土後,想要能夠完全離開輪回大苦海的痛苦,就必須依止阿彌陀佛的教法去修行,最後還是少不了三寶的依止。比如患了很重的病,要好起來必須靠三個角色,就是所謂護士、藥,還有善巧的醫生。《入行論》中說,我們的病是最壞的病。在前面提到弟子相時說過,聽法必須具有病想,可能你會想說:“我明明沒有生病,為什麼要說生病?”是這樣的,我們確實是在大病當中,要做病想是很有道理的!我們現在罹患了三毒的病,而且病得很重,所以才會在輪回及三途中受恒常、猛利、無邊的痛苦。一般世間上的病治不好,大不了死了,病也就沒了。一般的病要治好不需要那麼大的工程,可是無始以來這種貪、嗔、癡的大病,使我們輪回生死、受無邊的苦報,要解決這些痛苦及苦因,不靠善巧的醫生及好的護士,還有服下最好的藥,怎麼可能成辦呢!
如果有人說:“因為我死了之後沒有把握不墮三惡道,所以一定要皈依三寶。”能說這句話,深信三寶可以救護我,非常之好!但從奉行業果的道理上來看,這句話並不太好!因為我們把皈依三寶看得太容易了,所以只是等著三寶來救我,卻不奉行業果的道理。事實上,如果能基於業果道理之上去深信業果當奉行這世間的清淨正見,就不會墮三惡道。在我們的心相續裏有所謂的增上三學,但是這增上三學並不是真正的增上三學,而是相隨順的(先做準備)。要具有真正勝義的增上三學必須證空性,我們現在還沒證得,只有隨順的增上三學功德。
依知差別(依著知道差別)而皈依有六項,第一是相差別,(104頁最後1段)“現正等菩提是佛寶相,即彼證果,是法寶相,由他教授,而正修行是僧寶相。”第二是事業差別,“業差別者,如其次第(指佛法僧三寶),善轉教業(教授教法是佛寶的業),斷煩惱苦所緣為業(法寶的業),勇猛增長業(僧寶的業)。”欲求勝義善業、欲求解脫稱為僧寶,所以是勇猛增長善業。第三是信解差別“信解差別者,如其次第,應樹親近承事信解(對佛要這樣做),應樹希求證得信解(對法寶應樹立起希求證得信解),(對僧寶)應樹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第四是修行差別,“如其次第,(對佛寶)應修供養承事正行,(對法寶)應修瑜伽方便正行,(對僧寶)應修共受財法正行”。第五隨念功德,隨念差別應該觀閱《隨念三寶經》,裏面講得很清楚。有關《隨念三寶經》在《廣論》(105頁第5行)只提到“謂世尊等。”一句,以下就沒有了。不過,剛剛講很多關於佛、法、僧的功德,都出自《隨念三寶經》。第六生起福報的差別,“謂依補特伽羅及法增上,生最勝福”。一般來講,聖僧不一定是指比丘、比丘尼,不一定是出家眾,當眾生心中證得無我智慧,具有道諦與滅諦功德,不論是居士、男女,或是小蟲,他就是僧寶。如果是凡夫僧,要四個人以上才稱為僧寶。供養四位凡夫僧等於供養僧寶,對四位凡夫僧承事等於承事供養文殊菩薩。三寶裏最大的福報是供養僧寶,因為現在佛沒有親自住世,佛在世當然要親自供養,佛不在世就觀想供養。現前真實供養的物件是僧寶,比如說,你供佛一朵花,只有供佛的功德,沒有被接受的功德,因為你不知道他有沒有接受,但是供僧寶一杯茶,他立刻就喝到了。這是由知三寶的差別而皈依。
第三自誓受而皈依佛為示道大師,依涅槃為修法之正皈依,皈依僧伽為修行的助伴。
第四不說有餘皈依處,(105頁第7行)“由不言餘而歸依者。謂由了知內外大師及其教法,諸學法者,所有勝劣,唯於三寶執為歸處,不執與此相違師等。”換句話說,皈依的行者必須了知內外道的大師、教主的功德差別才行,對矛盾或相違的外道大師就不應該皈依,如果皈依外道就變成捨棄皈依三寶了。
【解惑篇】
問:請問清淨正見與菩提心的差別?
答:菩提心如果衰微,會墮三途,不衰微的話就不會。即使你積造了很大的惡業,可是你有菩提心,墮入三惡道也是如同拍球般,一拍就跳上來。如果得到菩提心,只要不衰微,那是恒常的。至於世間清淨正見的獲得也許只有今天這一次罷了,不是一直能得到的,它只是當下可以救護你不墮三途,以後如果沒再生起,還是會墮三惡道。如果你隨時都想修行世間的清淨正見還好,可是你就不會在任何時候都想得到世間的清淨正見,這就是問題所在。
問:我們一般都是求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不知道在密乘死後是求往生何方?
答:依個人的修行而不同,不一定是淨土。如果是菩薩,會投生到眾生最苦的地方去,眾生界不空就一直在那邊,而不會往生淨土。
問:想要當生成佛,但確實很難做到,無法今生成佛,該如何修行?
答:目標還是要鎖定在成佛。假設是修密法,也已經灌好頂,就依你學過的法去修。修密法很容易下地獄,也很容易成佛,一旦你證得佛位,其他佛位的功德也會得到。
問:從現在到成佛之前這漫長的時間,要往哪里去?
答:你可以修皈依,只要好好修皈依就不會墮三惡道,還有奉行業果道理,或者修出離心,常常對生死苦厭離。而往生淨土的想法不能存有自利心,應該是以利他的心來往生淨土。心裏要想,往生淨土之後,雖然是承佛教誨修學佛法,但是我還是要以應化身來度化眾生,有這種願行才對。因為如果你是想我一個人要離苦得樂、我怕苦,所以往生淨土,那是標準的修行我愛執和我執,以我愛執和我執當你的朋友去修往生淨土法,這是不對的,應該祈願為利他而往生淨土。其他,依各人的心量,還可以修出離心或菩提心等各種法,並且要依個人當下的根器而修不同法。往生西方淨土是希望能夠以蓮花化身,以蓮花為父母,蓮花開了之後,聽受教法;不是希望能夠待在淨土享受,應該是以應化身去度化眾生。現在沒有辦法證空性,沒有辦法修具相的菩提心,可是你已經聽聞過了,所以當你一心想往生淨土時,就要想說我是為了眾生的義利要成佛,因此要往生淨土。到淨土之後,我要聽受阿彌陀佛的教誡來修法成佛,成佛之後要滿我的願去度化眾生,以這樣的心去念佛。不管眾生死活,只顧自己往生,以這種念頭想要往生淨土,太難了吧!
問:清淨正見的等流為什麼隔世就沒了?
答:你不可能隨時都具有“世間”的清淨正見,它會衰退,這是無奈的。修學佛法的目的在於“出世間”的清淨正見,就是空性慧。不是只想得到世間的清淨正見,那只是救脫你不墮三惡道的方法。學佛是要畏懼生死苦,要想辦法得到出世間的清淨正見,這是我們的目標。只得到世間的清淨正見,根本就還沒入佛道,還在道外呢!
問:為什麼世間清淨正見之獲得,是只有現在的一次或今生的一世?
答:當你基於黑白業果的道理,對業果產生淨信、斷惡修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種定解很強時,稱之為得到世間清淨正見。但這只是當下而已,有可能會忘記或衰微,不能長持就喪失了。不過努力向上走的話,不但能斷煩惱,同時可以斷除煩惱所導出的十惡業;因為斷煩惱,得到出世間的清淨正見,可以把造作十惡業的根本斷除,所以稱為出世間的清淨正見。一般來說,我們要好好去希求出世間的清淨正見(空性慧)。因為我們目前根本沒有真實皈依,而且沒有得到真正的出世間的清淨正見,只是先告訴我們一個比較容易的方式──世間清淨正見,並不是一個究竟目標。
【專有辭彙】
注一:新鮮庵摩洛迦果,果如橄欖,表裏瑩潔,清澈透明。觀所知界,如觀掌中庵摩洛迦,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