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06 06:49:30
學習次第 : 初階

菩提道次第修學 分別與無分別  濟群法師

從用心來說,分別和無分別代表了兩個不同的層面。
   六祖慧能接引慧明時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便是從無分別入手。臨濟禪師上堂開示道: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從汝等面門出入,未證者看看。時有僧相問:如何是無位真人?師下禪床一把抓住他:道,道!這位僧人正想著,臨濟卻將他扔到一邊,這也是從無分別入手。
  

這些方法非常猛利,但對於一般人來說,截斷眾流並非易事。故禪宗修行也有從分別入手,如參話頭,參一念未生前的本來面目,參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就帶有一定推理、探究的色彩。可見,禪宗的修行既有從分別契入法性,也有從無分別契入法性。
  

當然,禪宗從分別契入法性,有別於《道次第》所強調的分別的重要性及從分別進入無分別。《道次第》認為:修行中,首先應從分別獲得無我慧,如此才能契入無分別。也就是說,契入空性時雖是無分別,但契入前卻必須以分別為基礎。因而,《道次第》特別強調通過聞思經教建立分別的無我慧,非常重視思維觀察修。而思維觀察修的理路,恰恰和唯識很接近。
   唯識的修行是從分別、觀察、思維入手,如加行位的四尋思、四如實智。所謂尋思,是對所緣物件的名、義、自性、差別進行思維。我們的世界,無非是由名和實構成的。如書有的名稱,有的實體;房子有房子的名稱,有房子的實體。
  

一般人在認識境界時,會對事物的名、義產生自性和差別的執著。緣名之時,認為名是實在的實體。看到書,覺得這就是,看到房子,覺得這就是房子。進而在其上賦以自性和差別的執著,認為這個名稱好聽,那個難聽,我喜歡這個名稱,不喜歡那個名稱。同樣,我們還將物質現象執為實體,因之產生自性見。我們會認為桌子是實實在在的,並對它進行好看、難看或是喜歡、不喜歡的分別。任何事物,只要通過我們的意識,都會產生一系列執著。唯識家將此稱為遍計所執,正是它們,障礙了我們對空性的契入,使我們看不到真理。
   若要契入諸法實相,就應對世界進行重新認識,而這一認識須通過觀察修完成。四種尋思,即對事物的名、義、自性、差別進行重新思考。通過正確思維,認識到這些名、義、自性、差別,無非是因緣和合的假相,進而產生如實智,即名的如實智、義的如實智、自性的如實智、差別的如實智。由四種尋思引申至四如實智,進而契入空性。
  

這一修行理路,和《道次第》重視觀察修、思維修,從分別進至無分別的思路基本相應。通過觀察修,可以使我們獲得無我的正見和智慧,以此指導修行,就不易出偏差。如果依通常所說的頓、漸而言,這是一條漸修之路,是穩健的、大眾化的道路,所有人皆可按此方法修習,不會有危險性和副作用。唯識和《道次第》的修行,都有這個特點。
  

 直接由無分別入手,雖然速度較快,但對根基的要求很高,對老師的要求也很高。根基不利,或是老師手段不高明,都無法修起來。另外,若無正見作為基礎,危險性也極大。就像登山之路,捷徑往往是在懸崖峭壁中,若非膽識過人,身手矯健,選擇捷徑無異選擇絕路。當然,若是行人根基很利,並有具格善知識為指導,亦可直接由無分別契入空性。如漢傳佛教的禪宗和藏傳佛教的大圓滿、大手印,都屬於此類修法。

200710月修訂版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