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04 12:40:48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心論述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 上士道 菩提心次第

 

日常法師

上士道 - 菩提心次第
p. 210 (-3)

﹝第二修菩提心次第者,從大覺口窩  所傳來者現分二種: 修七種因果教授, 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而修。今初 ﹞

【七因果者,謂正等覺菩提心生,此心又從增上意樂,意樂從悲,大悲從慈,慈從報恩,報恩從念恩,憶念恩者從知母生,是為七種。】

七種因果,我們通常說六因一果,加起來一共七個。「正等覺菩提心」就是大菩提心,這是所要求的果,生起這個心的因是增上意樂,增上意樂從悲,而悲從慈生起,最後推到第一步是知母,由知母一步一步上去而產生大菩提心。平常我們只是對這個名詞大概有個認識,此處告訴我們怎麼樣從其正因依必然的次第走上去,走對了就能在內心生起菩提心這樣的果。下面分兩個子目來說明它:

﹝此中分二: 於其漸次令發定解, 如次正修。﹞

修學這七個有它必然的次第,先要對這個次第產生決定的見解。這一點實在很重要。我們往往是聽見了一點就急急忙忙去修,想得到這個果,卻不知這個果一定有它必然的因。如果不瞭解正確的因,那絕無可能得果。常常就是因為我們對正因不瞭解,以致把自己宿生的善根、一生的好心都平白浪費掉,非常地可惜,所以是「欲速則不達」,毛病都犯在這裏。因此一定要對這因果的必然關係,產生決定的認識,那時就沒有一點僥倖心理,這樣勤勤懇懇、真真實實地去做,走一步就有一步的結果。 

本論在一開頭的時候就說:如果隨遇什麼緣就莽莽撞撞去修的話,「一生善行終成過失」,在座有很多是久修上座,或者雖然出家不久,但是在出家之前早就已經接觸了佛法,請問各位弄了多少年,有什麼結果?我想大部分人都會說:「忙了半天,說沒有結果,好像又在這個裏邊;說在這裏邊嘛,忙了半天卻沒結果。」往往一個簡單的道理,講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來卻一無是處,根本的原因就是這個。對要修的法正確的內容不知道,整個的特質也不知道,它的本末之間如何配合又不清楚,就算你弄清楚了,應該達到什麼樣的量也不瞭解。所以東碰西碰,說沒有結果又好像有一點,要放又放不下,但是要跨又跨不上,要提又提不起,處處都是這種情況。所以我們務必要先把次第弄清楚,然後照著這個次第正確地去修。

﹝初中分二: 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 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前面說大乘道的根本是大菩提心,這個地方說根本是大悲,請問大悲跟大菩提心到底是一樣還是兩樣?如果是兩樣的話,那麼有衝突;如果是一樣的話,為什麼又要重複講?前面說的大乘道的根本,是就整個佛法的總綱來說的,佛法的中心就是大菩提心,而進入大乘門的根本也是大菩提心,這是總的。那麼大菩提心的根本是什麼呢?發起大菩提心是由前面那四個因,四因中不一定要大悲,例如因為看見聖教衰退了等等而啟發你發心,因此大菩提心跟大悲是不一樣的。  

前面由於這幾種原因而策發大菩提心,所策發的是要學佛、要成佛的願望,但這個願望還沒有具體,這個心本身還是個凡夫心。進一步要怎麼樣使得這個心能夠相應,達到跟你所願望的一樣的內容,那時候就不僅僅是一個願望而已。假定「我想」就等於成就的話,那我們沒有一個人例外地都想成佛,或者說我們都想把一切痛苦去掉,成就一切快樂,想了半天就做到了嗎?一點用場都沒有!所以單單「想」不行,必須找能夠達到這個目的的方法,找對了方法如理去做,才能達到離苦得樂的目的。現在這裏也是一樣,由於前面這個原因我想要成佛,要成佛那就要大菩提心,而大菩提心的根本原因就在大悲。  

所以一步一步深入,就瞭解彼此之間並不衝突,而是必然層次的關係。譬如遠遠地看見一座山,我們的目的是要到那山上,從山腳下往上爬的時候會覺得好像那座山不見了,實際上你正是在往上一步一步地爬上去。現在這個大悲就是啟發大菩提心的根本,而大菩提心也是大乘道的根本,所以說大乘道的根本就是大悲。下面說明為什麼根本是大悲,把大乘道整個內容分成初、中、後三部分來看,不管哪一個部分,大悲都是最重要的。

【初中有三。初重要者,若由大悲發動心意,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起決定誓,若悲下劣不能如是。故荷盡度眾生重擔,賴此悲故,不荷此擔便不能入大乘數故。】

對於初入大乘道而言,悲心為什麼重要呢?因為大菩提心是真正為了利樂一切有情(包括你自己),一定要把他們從生死苦海當中救出來,而大悲是要把一切人的痛苦解決,給他一切的快樂,所以如果悲心下劣,只想為幾個人解決問題,其他人不管,那根本就跟菩提心不相應。所以說要發「把一切有情從生死中救出來」這個決定的誓願,一定要圓滿的大悲,如果悲不足或者太差的話,那不行。因此要把度眾生的重擔一肩擔起,一定要靠大悲心,如果不能擔起這個擔子的話,那不算大乘人。

【悲初重要,如《無盡慧經》雲:「大德舍利弗,又諸菩薩,大悲無盡,所以者何?是前導故。大德舍利弗,如息出入是人命根之所前導,如是諸菩薩所有大悲,亦是成辦大乘前導。」《伽耶經》雲:「曼殊室利,諸菩薩行,雲何發起,何為依處?曼殊室利告曰:天子!諸菩薩行,大悲發起,有情為依。」】

《無盡慧經》上面佛說得清清楚楚,菩薩的大悲是無窮無盡的,它是大乘道根本的前導,就像人的呼吸一樣,如果呼吸停止了,就什麼都沒有了。《伽耶經》上面天子跟文殊師利菩薩的問答當中也這麼說。天子問菩薩:「菩薩行怎麼發起?發起之後以何為所依(依什麼來繼續增長成就)?」菩薩回答說:「天子啊!菩薩心行是從大悲發起,大悲的行相就是緣苦惱有情,要把他們的痛苦除掉。假定沒有痛苦的有情,悲就無從生起,所以悲一定是緣著苦惱有情,苦惱有情就是悲心所依之處。」  

平常看見別人身體有病,或者心裏有病,我們要修學大乘佛法的人,應該如何對他?眼前不一定能做到大悲,但至少應該憐憫他,覺得這個人很可憐!如果有這個心就對了,千萬不要用我們自己的想法,我們自己的想法無非都是煩惱之法,薩迦耶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例如有一種人他倒不一定身上有病,乃至於你會覺得他是騙你的,但其實他為什麼要騙你?因為他心裏有煩惱病,既然如此,還是要憐憫他。所以,當我們瞭解了這個特質的話,不管他用什麼方式,你會瞭解這個人身心都在煩惱當中,如果真的有悲心的話,至少你自己這個煩惱就解決掉了,你只有同情憐憫他,所以說大悲依有情。

【若不修學至極廣大二種資糧,終不能滿如是誓願,觀見是已轉趣難行廣大資糧,故為轉入諸行所依。】

我們曉得發大菩提心,要成熟一切眾生,福、智兩樣東西必須要究竟圓滿,一點都不能差的,所以說「至極廣大」。如果不能學習此二資糧的話,決不可能圓滿無上菩提這個誓願。不論自利或利他,都必定要成佛,而成佛的因一定要大悲。另一方面,你看見成佛有無邊的大利益,為此當然要努力集聚資糧,為了集聚資糧非要大悲不可。看到了這點,你的心裏就能不怕難,決心克服難關來成辦無量無邊的功德。於是種種難行的利生事業你都願意去做,要不然平常做一點點的事情,心裏就是提不起來。所以大悲心是第一個重要,有了大悲心以後,什麼困難都擋不住你,否則稍微做一點點事情就覺得辛苦了,嘴巴上講的是大乘、是菩提心,實際上心裏面一點影子都沒有!而最可憐的,就是連大菩提心的根本在哪里都不知道,說是說大悲,大悲的真實內容如何又不知道。所以我們現在很幸運地曉得了,原來從大悲開始,它是大乘道的根本,以上是初重要。

【中重要者。如是一次發如是心趣入正行,然因有情數量眾多行為惡暴,學處難行,多無邊際經劫無量,見已怯畏退墮小乘,非唯一次發起大悲,應恒修習漸令增長。于自苦樂全不顧慮,於利他事毫無厭舍,故易圓滿一切資糧。】

我們前面一開頭瞭解了大悲的重要,如法修持發起這個心,發心以後就要緊跟著行菩薩行(大菩提心相應的行為叫菩薩行),要行種種難行苦行以救度一切眾生。但是眾生的數量是無量無邊,而許多眾生的行為又是非常地可惡,而要學的內容,論數量是多得不得了,論時間是長得不得了,看見了這樣以後,心裏面就會害怕,覺得自己不行,慢慢地就退下來了。一開始推動你的是大悲心,行持過程中碰到困難,能夠保持你不退的,還是這個心。所以不是說開頭有了就可以,還要繼續地策發、策發、又策發,因為有這個心現起,在情境當前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對呀,這正是我要做的!這正是我要克服的!」你就有這個心力去衝破難關了。所以在大乘道的中間行菩薩行的時候,還要這個大悲。因此發了大悲心以後還要「恒修習」,一直修,不是起初修一下就算。  

發了這個心以後,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別人,對自己的苦樂完全不管,對別人的事情一點都不厭舍,這樣才能夠經無量時劫去做種種難行苦行,所以資糧很快就圓滿,這個地方很重要。現在我們都說要求大乘,這個心是好的,但是對內容不瞭解,實際上菩提心根本還沒有發起,就只是覺得佛果很好,想要那個果,稍微遇到一點點困難,就退縮得不成樣子了,那根本沒有用。因此我們現在不忙著說那些空話,要緊的是先認識這個層層因果必然的次第,然後找出自己欠缺的部分,把它補滿了,一步一步走上去,自然問題都解決。所以眼前不是急著去忙要弘法、度眾生,法是什麼先要知道,如何度眾生也先要知道。

【如《修次初篇》雲:「如是菩薩大悲所動,全不自顧,極欲希求利益他故,而能趣入至極難行,長夜疲勞集聚資糧。如《聖發生信力經》說:『其大悲者,為欲成熟一切有情,全無苦生是所不受,全無樂生是所不舍。』若趣如是極大難行,不久即能圓滿資糧,決定當得一切智位,是故一切佛法根本唯是大悲。」】

下面說菩薩已經發了大慈悲心了,由於大慈悲心的推動,一心一意只求利益別人,對自己的利益完全不管,因此他就不怕難,也不怕時間長。就像做生意的人一樣,克服種種困難,只要能賺到錢,他愈做愈起勁,愈做愈高興。現在我們賺佛法無量無邊的法財亦複如此,做的時候固然高興,時間還怕它短,要這樣來積聚資糧。  

就像經上所說的,大悲心是要成熟一切有情,為了利益有情,絕對不推辭任何苦。反觀我們,身心上稍微受一點苦就覺得委屈,始終都在煩惱當中。要瞭解,只求自利都必須淨化它。不過如果只為了自利,往往會停在那裏不動,一碰境那毛病又起來了,所以實際上並沒有淨除。所以若真正想圓滿解決自己的問題,可以這樣檢查:如果你那個「我」徹底淨除乾淨的話,對境時內心就不會有什麼問題;如果聽到人家說了一句話,你就起了慢心、瞋心或懊惱之心,正是說明了這個無始的冤家一直都在內心裏,要靠人家碰了,你才能認得,進而淨化它;所以真正要自利,還一定要靠這種暴惡有情才行。  

為了要成熟一切有情,努力幫別人,結果第一個得到好處的是自己。世間上的事情,你幫了別人就害了自己;以佛法而言,你幫了別人卻利益了自己。反過來說,你真的為了利益自己,就是要去幫助別人。佛法之美,天下無出其右啊!一切的苦都自己受,一切的樂都舍給別人,如果能夠趣向這個最難的難行,那麼不久就可以圓滿資糧。要成佛的話,就必須圓滿資糧。你越畏縮就越怕,怕的結果就不去做,不做佛果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所以唯一的辦法是要做,而這一定要有正知見在後面推動你的心。所以現在最重要的是正知見,心理建設非常重要,一定要回過頭來觀察自己的內心,依前面的次第、從細微處觀察起。不要一開頭的時候就要觀修大悲,這內容太複雜、太大了,尚且不說觀起來以後做不到,就連觀也無法觀,這是必然的情況。雖然已經到了上士了,我們必須瞭解,ㄧ定要從前面的基礎做起。能夠不斷地由大悲心的策動而行菩薩行,就能很快圓滿資糧,成就佛果,決定得到一切智位。行菩薩道的過程中,推動我們保持繼續升進的根本原因是大悲,所以說大乘道的中間最重要的就是大悲。

【後重要者。諸佛獲得果位之時,不如小乘而住寂滅,盡虛空住義利眾生,亦是由於大悲威力,此若無者同聲聞故。如《修次第中篇》雲:「由大悲心所攝持故,諸佛世尊雖得圓滿一切自利,盡有情界究竟邊際而善安住。」又雲:「佛薄伽梵無住大涅槃,因即大悲。」】

二乘人解脫了以後,就住在寂滅的無為坑裏。佛不是這樣,他證了果以後,「盡虛空住」,一直利益眾生,論空間是無限,論時間也是無限。他能夠這樣做也是由於大悲的威力,所以大乘道的後面,能不住寂滅而利益眾生,也同樣是靠大悲的力量。就像《修次第中篇》說的:佛雖然得到了究竟圓滿的自利,但是他仍然一直不停地利益眾生,有情有多少,他就有多少的心;恒常不斷的,一直在有情界當中濟渡眾生,這就是佛的大悲威力。又說:佛之所以能證得無住大涅槃,其主因就是大悲。

【譬如稼禾初以種子,中以雨澤,後以成熟而為最要。佛之稼禾,初中後三,悲為最要。吉祥月稱雲:「以許悲為佛勝苗,初如種子增如水,長時受用如成熟,是故我先贊大悲。」】

譬如我們要得任何的收成,開始的時候先把種子種下去,然後要雨、露、肥料來滋養它,最後成熟結出果來;如同這三個次第一般,要成就佛這個果,開頭的種子是悲,中間滋潤的也是悲,最後成熟受用的時候又是靠悲之力,所以悲是最重要的。  

一般造論前面都會有個贊,多半是贊佛,而吉祥月稱論師在《入中論頌》上面先贊大悲心,因為以佛果苗芽而言,開頭的時候,悲心就像種子,中間增長的時候像水,到後面受用的時候,它就像成熟一樣,初、中、後三都要靠大悲心。所以大乘道的根本是大悲,因此造論的時候先贊大悲。

【由見此義,《正攝法經》雲:「世尊,菩薩不須學習多法。世尊,菩薩若能善受善達一法,一切佛法皆在其手。一法雲何?所謂大悲。世尊,由大悲故,一切佛法皆能自來菩薩手中。世尊,譬如轉輪聖王輪寶所至,一切軍眾皆至其處。世尊,如是菩薩大悲所至,一切佛法鹹至其所。世尊,譬如命根若在,餘根亦在。世尊,如是大悲若在,菩提餘法亦當生起。」】

菩薩不需學別的,只要學一樣大悲。這裏我們不要誤解,如果你真的把大悲學會了,那是千真萬確不要別的了;可是要注意,要把大悲學會的話,前面每一個次第都要先學好。就像造房子,在造好之前的挖地基、清除雜障,然後鋼筋、水泥、瓦、木頭、磚頭等許多東西,沒有一樣可以少的,這些東西都具備了,造好之後才是一棟房子。這個概念要非常清楚,我們往往很籠統的,根本不曉得大悲是什麼,卻常常說「請你發個大菩提心……」實際上連影子都沒有,這一點順便一說。  

有了大悲,一切的佛法自己就來了;就像轉輪聖王的輪寶,輪寶一到,一切軍眾跟著來了。我們不要從文字上面看,如果懂得內容,自然而然能體會這個在說什麼。我們如果不懂得內容,說空話好容易「你只要大悲心,別的都不要了!」實際上連大悲心是什麼都不懂,當然更談不到有沒有大悲心。在這種情況之下,還以為其他的東西都不要學了,結果大悲既沒有,其他的好東西也沒有,而壞的東西卻樣樣有,這一點我們必定要分辨得很清楚。  

就像命根若在,其餘諸根也在;同樣地,大悲若在,其他的菩提法也會生起。因為大悲不是空洞的東西,它是種強烈推動的念頭,自然而然會推動你一心一意去追求其他的法;就好像我們生起強烈的貪心時,叫你坐在那兒,你就坐不住。一般我們掉舉心很重,就算有人逼著你坐下來,你心裏面就是會胡思亂想,一點辦法都沒有,就像猴子一樣。瞭解大悲的特質以後,自然而然你的起心動念及身口的行持,都會朝著這個方向。這一點再三策勵諸位要認真地去體驗。

【若於如是勝道扼要,無邊教理之所成立,獲得定解,于菩薩心根本大悲所有法類,何故不執為勝教授。故如響那窮敦巴說:「於覺口窩  所雖請教授,終唯教雲:舍世間心,修菩提心。」善知識敦巴譏笑告曰:「此是掘出覺口窩  所有教授中心。」】

所有的圓滿聖教都說得很清楚,佛法的宗要就是大悲心,假定對於上面所說的無上勝妙之道的宗要能產生確定的見解的話,一定會以大悲心作為修學的中心,視其為最殊勝的教授。所以此處特別告訴我們:對這個道理要發決定勝解,然後努力修行。這個概念對我們太重要了,我一再地說明、辨別,目的無非就在這裏。  

如果對上述這一點不清楚的話,碰到一點小小的無關緊要的事情就去忙了,說起來是修行,實際上總是在枝末上轉。如果能從枝末慢慢地往上去尋,也許還可以尋到根本;但是如果不認識,把住了枝末就以為是根本,就會永遠停在那裏,這就顛倒了,會枉受種種的辛苦,這一點我們一定要瞭解。以前的溫習,總之一句話,就是教我們怎麼樣去觀照自己的內心,瞭解現在所修學的真實的內涵是什麼。從淨除煩惱下手,然後一步步深入,自然而然會瞭解整個的中心是大菩提心,而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慈悲心,那個時候全部的精神就緣著它,以此作為我們的目標,照著應該走的次第,一步一步升進。  

響那窮敦巴說:「如果有人請問覺口窩  (指阿底峽尊者)什麼是佛法的中心教授,他說來說去只一句話『舍世間心(就是出離心),修菩提心』。」敦巴尊者聽了,譏笑地說(這個譏笑不是普通的譏笑,是指以輕鬆的態度說出很嚴肅的內容):「是啊!一點都沒有錯,這個確實是阿底峽尊者所有教授全部的中心。」這樣一位印度佛教界幾百年來了不起的大德,當時他們尊稱他為能仁第二,換句話說,即使釋迦世尊再來,所說的教法也是如此,不會有比這個更圓滿的了,而他的教授的中心就是出離心、菩提心。真正佛法的中心是菩提心,而菩提心的根本是出離心。如果沒有厭離心的話,那對佛法根本連邊都沒碰到;有了厭離心以後,瞭解真正要掌握得圓滿的話,必然要進入菩提心,所以菩提心才是佛法的中心。  

前面說過,如果有人來問你現在修習什麼,可能會回答:我見到本尊了、修氣脈明點等等。換成我們現在,可能就是「我一天磕幾個頭、我早上幾點鐘起來、我能夠盤幾個鐘頭的腿,乃至於我持的戒律怎麼樣怎麼樣……。」而善知識告訴我們的是,現在最重要的是對於業果的道理要產生決定的認識,以這個為基礎然後一步一步地學,就是這裏說的由舍世間心(出離心)進入菩提心。

【知法扼要,獲決定解,唯此最難。故應數數集聚淨治,閱《華嚴》等諸大經論,求堅定解。如吉祥敬母雲:「尊心寶即是,正等菩提種,唯尊知堅實,余凡莫能曉。」】

真正瞭解佛法的綱要在此,而且產生決定不疑的見解,這是最難,卻也是最重要的。平常我們修行都是依自己相應的方法而做,難以在這個重點上面把握住,所以它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為了這樣的原因,所以要淨罪集資,我們不行的原因就是罪障未除、資糧未聚;而且萬一見解還不夠的話,就應該看大經大論,先有確定的認識,然後照著這個認識努力去行持。如吉祥敬母說:「世尊的中心教授就是『正等菩提種』(也就是大菩提心),而只有世尊才真的知道它是真正重要的、實在的、堅牢的,凡夫因愚癡所以不瞭解。」我們很幸運地經過菩薩祖師、大經大論的開示而瞭解了大菩提心的根本就是大悲,這是何等幸運呀!所以一定要從根本上把握住,一步一步學上去。

【第二諸餘因果是此因果之理。初從知母乃至於慈,為因之理者。總欲離苦,數數思惟其有情苦即能生起,然令此心易生猛利及堅固者,則彼有情先須悅意愛惜之相。如親有苦不能安忍,怨敵有苦心生歡善,親怨中庸若有痛苦多生舍置。其中初者,因有可愛,此複隨其幾許親愛,便生爾許不忍其苦,中下品愛下品不忍,若極親愛,雖於微苦亦能生起廣大不忍。見敵有苦,非但不生欲拔之心,反願更大願不離苦,是不悅意相之所致。此亦由其不悅大小,於苦歡喜而成大小。親怨中庸所有痛苦,既無不忍亦無歡喜,是由俱無悅非悅意相之所致。】

學每一樣東西都是從因而感果,大菩提心需要先發大悲心,從前一個層次推到後一個層次,前面是因,後面是果;然後再深一步,上面說的果又變成下一步更升進的因。七因果中其他的因果,是引發大悲心的因,或是大悲心生起以後所感得的果。  

我們要發大菩提心,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而大悲從哪里來?其根本的因,就從知母、念恩、報恩一步一步走上來,知母親是因,要報母恩是果。因為曉得一切眾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憶念他們做我的母親之時對我的種種恩德,為了要報她的恩,所以要給她快樂、去掉她的痛苦,依這樣一層一層的因果學上去。從果上反推,找到它的基本的因,從基本的因下手。因如果對了,果當然決定不會錯,正確的因做得圓滿了,就能得到圓滿的結果。  

總之,要幫一切眾生解決痛苦,只要多觀察思惟有情的苦,覺得他苦得不得了,自然就能夠生起幫他解決痛苦的心。平常心腸很硬的人,當他忽然看見一個可憐人之時,心裏也會覺得:「這個人好可憐喲!」這種心情我們平常都有。所以,你只要觀察有情的苦,多去思惟,就能夠生起大悲心。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心不堅固也不猛利。我們要想修行,如果用浮浮泛泛的心,根本沒有用,一定要產生非常猛利而堅固的心。為了要令大悲心容易生起而且猛利、堅固,就必須先把你所緣的有情看成是非常可愛的,你非常親近、非常憐惜的。這親近的人愈苦,你憐湣、不能忍受的心就會愈強,悲心就能猛利而且堅固。  

就像親人有苦我們就不能忍受;反過來,如果怨家有苦,你還會說:「這個傢伙活該!這樣我才高興!」你不但不會生悲心,反而生歡喜;另外一類就是沒關係的人,他雖然痛苦,你心裏根本沒有感覺。第一種情況是因為你覺得他可愛,你的心本來就對他難捨難分,當他受苦時,就像你自已受苦一樣。既然悲心是要緣別人,所以為了使悲心生起來,你不能只緣自己的苦,要推己及人;而別人跟你的關係愈密切、你對他愈愛惜,不能忍受他痛苦的心情就愈是強烈。假定你跟他的關係是中等或者下等的,那麼這種心情也同樣是中等或下等;若是非常親愛的人,即使他受一點點小苦,你也決不能忍受。反之看見敵人有苦的話,你不但不會幫他除苦,反而希望他的苦更大一點,最好他死掉了才好,這是由於不悅意相所致。所以此處特別說明,悲心不是緣一個有情想想他的苦就算了,必須要生起堅固猛利的心,這是為什麼要先取可愛之相的原因。  

跟對方之間親、怨、中庸的不同,導致內心的反應不同,我們修的時候,應該觀察到這一點。這裏把我們心裏的行相辨別得這麼仔細,這樣修的時候才不會有一點遺漏。否則雖然修了,看見怨家的時候,還是覺得「這個傢伙……」那你前面完全白修了。所以如果辨別不清楚,修了半天漏洞還在。所以你們要常記得這個比喻:就像造一架飛機,在地上覺得蠻好,飛到天空中,一出紕漏的話,就只有送命。白修是小事,還把你的慧命送掉了!所以現在大家不要急著去修行,要先瞭解教理,這是千萬重要的一件事情。這一點我們自己應該再三反省,然後步步如理如量地深入。

【如是應知,修諸有情為親屬者,是為令起悅意之相。親之究竟是為慈母,故修知母、憶念母恩,及報恩三,是為引發悅意可愛。】

我們曉得了道理開始修的時候,不是馬上就緣著有情去想他的苦,要先把一切眾生看成是可愛的、親密的人,一般而言,最可愛、親愛的人就是母親,所以第一個要知母,曉得一切眾生都曾經是我的母親。進一步想母親對我們有什麼恩,想到了這個恩,自然進一步會想去報恩;因為要報恩,所以與他樂、拔他苦的心就都生起來了,因此這三樣主要的目的是引發悅意可愛之相。  

這個次第是何等地清楚!平常我們總覺得要趕快修,這是千萬使不得的。只有一種情況例外,比如說你現在老了,眼看著歲月無多,而眼前的環境又不行,自己的條件也不夠,在這種情況下,你把握住一句佛號,這個是對的。但要注意,不要說:「別的都不要,把握一句佛號就好了。」結果真實的內容沒把握住,佛號也沒提起來,那就完了。所以對每一個地方的層次,都要辨別得非常清楚。

【愛執有情猶如一子,此悅意慈是前三果。由此即能引發悲心。欲與樂慈及拔苦悲,因果無定。故知母等三種所緣,即是與樂慈及拔苦悲二者根本,故於此中當勤修學。又發心因,修諸有情皆為親者,是月稱論師及大德月、蓮花戒論師等之所宣說。】

由於前面知母、念恩、報恩,策發了可愛之相,這要到什麼程度?就像對自己的獨子一樣。也許我們會疑惑:前面是母,怎麼一下變成子了?這無關緊要,重點不在母或子,而是對一切的有情,由知母等而引發內在的這種心情,這才是我們所要的。所以如果由母來引發最強烈,就用母,如果用子引發時你的心情最強烈,就用子,這才是它真正重要的內涵。所以我們對每一個地方的行相要分辨得清清楚楚。有了前面三樣,對於有情自然就能生起很珍重、愛惜、很歡喜他的心情,所以悅意慈是前面三樣的果。有了悅意慈,就會不忍心他痛苦,想為他除去痛苦,這就是悲心,所以悅意慈是生起悲心的必要前提。至於與樂慈及拔苦悲之間,哪一個是因、哪一個是果則不一定。  

到這裏為止,每一點都是由前面的因引發後面的果。先是瞭解一切眾生都是你的母親,進一步感念母親對你的恩,於是覺得要報恩。修了這三樣,對有情就能生起很歡喜、很愛惜的心。有了悅意慈以後,看到有情缺乏安樂,就會一心一意要把所有的好處都給他,這個心叫與樂慈。因為這樣,當然也就不忍心他痛苦,想要把他的痛苦拿掉,這是由於與樂慈而引發悲。反過來說,有了悅意慈以後,你看見他痛苦,想要幫他去除,這個悲心生起來之後,自然也想給他快樂,所以悲也可以引發與樂慈。拔苦悲跟與樂慈之間不一定哪一個在先,但是知母、念恩、報恩一定是在前面的,由此而引發悅意慈,有了悅意慈,進一步生起與樂慈及拔苦悲,這是修學必然的次第。  

由知母、念恩、報恩而引發慈跟悲,所以前三者就是慈悲的根本。既然是根本,我們真正應該努力修學的也在這裏。慈悲一旦發起來,七因果中其他所有的都來了。所以說諸餘因果是慈悲的因或果,慈悲的因是知母等三,以慈悲為因,其他的一切才生起來。所以依前面提過的《正攝法經》以及宗大師所得出來的結論是:菩薩只要一法,其他一切法類都來了,這一法就是大悲。所以其餘的都是以大悲為因而感得的果。修諸有情都是自己的親人,以此為發心之因,這是月稱論師等祖師大德們所宣說的。  

再復習一下:由於曉得眾生都曾做過我的母親,所以感念他的恩,進而想要報他的恩;修了這三個,對有情自然會生起非常珍視、愛惜的心。有了這個悅意慈,發現有情缺乏安樂而為眾苦所逼,進一步生起與樂慈及拔苦悲。以上就是七因果當中前五樣,下面說明為什麼接下來是增上意樂以及發菩提心。

【增上意樂及以發心為果之理者。由其如是漸修其心,悲心若起,便能引發為利有情希得成佛,即此便足,何故於此添增上心?欲令有情得樂離苦,慈悲無量聲聞獨覺亦皆有之,若自荷負一切有情與樂拔苦,則除大乘決定非有,故鬚髮此心力強勝增上意樂。是故僅念一切有情雲何得樂雲何離苦,非為滿足,須自至誠荷此重擔,故當分辨此等差別。】

本論真正好的地方,就是每一個關鍵點都為我們辨別得非常清楚,而這也就是圓滿的傳承教授必然應該具足的特色。此處提出一個疑問:像前面這樣一步一步地修,如果悲心生起來,想要利益一切有情,那由悲心而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就夠了,為什麼還要增上意樂呢﹖  

增上意樂有它特別的意義,欲給有情樂、拔有情苦,這個心情聲聞、緣覺也有,因為小乘行者要修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所以無量慈、無量悲聲聞、緣覺也有,但是這個不是增上意樂。增上意樂就是給眾生快樂、為眾生去掉痛苦這件事情要由自己去承擔,而無量慈心跟悲心只是希望有情離苦得樂,並非自己親自承擔此責任。親自承擔起一切有情與樂拔苦的責任,這個心是除了大乘以外其他人都沒有的。我們平常對大菩提心的真實內涵不瞭解,往往混淆不清,根本原因就在這裏。現在清楚了,要親自承擔起給一切有情樂、拔一切有情苦的責任,不是只為一兩個人。所以真正的大乘行者一定要發這個心,而發這個心一定要先有大慈悲心,以慈無量心、悲無量心為基礎;但光有慈無量、悲無量心不夠,要親自去做,這叫增上意樂。  

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已經很了不起,但是單單是想怎麼樣才能使一切有情都得到快樂、都遠離苦,這樣還不夠,還要進一步自己去荷擔,而且這個心還必須「至誠」從內心深深地、一點不假,實實在在地把這個重擔承擔起來。所以,這個差別要分得清清楚楚。   

我們往往覺得這個跟那個差不多,如果不細辨的話是差不多,如果細辨則是天差地遠!本論每一個地方都辨別得這麼清楚,這是它真正殊勝之處。如果辨別清楚了,你絕對不會這樣也好、那樣也好。你要這樣的果,就一定要種如此的因,差一點都不行。如果因和果之間混淆不清,只是懂一個概念,種一個善根,這樣要去如法修持的話,是不可能的。有的人說:「宗教都是好的,都是勸人為善。」你不能說這句話錯,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很多人都是差不多先生,樣樣都是差不多,如果就這樣差不多的話,到最後,地獄、天堂也差不多,土地也是菩薩,城隍也是菩薩,佛也是菩薩!而此處我們對僅有慈悲心和有增上意樂這兩個的不同處,要分別得很清楚。下麵就引經證明。

【《海慧問經》雲:「海慧,如有商主或有長者,唯有一子,可悅可愛可惜可意,見無違逆,然此童子因其幼稚而作舞娛,墮不淨坑。次其童子若母若親,見彼童子墮不淨坑,見已雖發號哭憂歎,然終不能入不淨坑拔出其子。次童子父來至其所,彼見一子墮不淨坑,見已急急舉止慌措,欲出其子心甚愛顧,全無嘔吐,跳不淨坑取出其子。」此說三界為不淨坑,獨愛一子謂諸有情,若母若親者謂聲聞獨覺,見諸有情墮生死中,憂戚歎嗟然不能出。商主長者謂諸菩薩,法譬合說。又說獨一愛子落不淨坑,如母之悲,聲聞獨覺亦皆共有,故依悲湣,當發荷負度眾生擔增上意樂。】

就像一個乖巧可愛的孩子,他因年紀小隨便去玩,不小心掉進了糞坑,母親或其他的親人看見了,只是在旁邊哭叫,但是卻未能跳下去救他出來。這時孩子的父親跑出來,看見自己的獨生子掉進了不淨坑當中,心裏絲毫沒有其他的想法,只是慌慌張張地一心要救出他的愛子,立刻跳下去,一點也不怕糞坑的髒,只想把他的獨生愛子救出來。經上舉這個比喻來說明此道理。我們不必為了是母或父會跳下糞坑救愛子而爭論,此處重點在說明這樣的心情就是增上意樂,不是單單有救拔的心,而是要跳下去把他救出來。  

以佛菩薩來看,三界之內就像糞坑。上面這個例子說,母親或者親戚也看見這個獨一愛子掉入糞坑,卻只是哭叫、憂愁,但是不會跳下去。只有這位長者(長者表示有力大人)看見了以後就馬上跳下去。從三界不淨坑當中把我們救出來的,不是心力薄弱的那些人,而是具有強大心力的菩薩!比喻當中掉在糞坑裏的這個兒子,所指的就是我們這些在三界之內淪落的眾生。要救我們出來的這種悲心,聲聞、緣覺也有,但單單只有這個心不能救我們離苦。必須以此心為基礎,進一步發起增上意樂。  

所以,增上意樂就是把慈悲之心再增加,所增加的內涵就是「我要親自」把那些人從糞坑裏救出來,解除他的痛苦,把一切的快樂給他,這個叫做增上意樂,這是七因果當中的第六個,也是最後一個因。

【如是若發度有情心,然我現時不能圓滿利一有情。又非止此,即使證得二羅漢位亦僅利益少數有情,利亦唯能引發解脫,不能立于一切種智。故當思惟無邊有情,誰能圓滿此諸有情現前究竟一切利義?則知唯佛方有此能,故能引發為利有情欲得成佛。】

最後的結果就是菩提心。雖然我們至誠發心,要自己親自跳下三界的不淨坑,把一切有情的痛苦解決,把一切快樂圓滿地給他們,但是我現在連自己都解脫不了!或者雖然自己可以解脫(即聲聞或者緣覺),還可以多多少少幫助別人,但是要想幫一切人解決問題,而且是達到一切種智的地位,卻沒有這個能力。能夠沒有一點餘遺,救度無邊的有情,而且達到的位次也最圓滿,誰有這個力量呢?只有佛!聲聞跟緣覺能夠解脫生死,但這只是成就了一分自利,以質而言根本微乎其微,量方面他也只能夠幫一點點忙,若質若量都不夠;而要想真正成辦所有眾生眼前以及究竟的一切殊勝的義利,只有佛能做得到。有了增上意樂心後,又發現只有成佛才能成辦一切眾生的利益,所以必然會得到最後這個果為利有情願成佛,這個叫七因果或者是六因一果。以上是七因果教授中的第一部分,瞭解從因到果的次第為什麼要這樣安立,第二部分是照著這個次第正修。

﹝第二如次正修分三: 修習希求利他之心, 修習希求菩提之心, 明所修果即為發心。初中分二: 引發生起此心所依, 正發此心。初中分二: 于諸有情令心平等, 修此一切成悅意相。今初﹞

正式修的時候分三:首先是修希求利他之心,接著在這個基礎上面修希求菩提之心,最後告訴我們,所修的果就是發菩提心。  

修希求利他之心又分兩部分,第一是要引發生起此心的所依。換句話說,就是引發我們生起這種心情所依的條件、因緣。譬如說你看到某人很苦,這個苦就是引發你想為他拔苦之心的所依。有了這個所依,根據這個物件去緣的時候會產生某種效果。現在我們要生起希求利他之心這個效果的話,就要先知道引發這個心的所依是什麼,當然這裏面還要有正知見。第二部分是正發此心。引發生起希求利他心的所依又分二大步驟:先要對一切有情生平等心,進一步修成悅意相。  

前面告訴我們先要對一切有情產生悅意可愛之相,結果正修的時候又說先要令心平等,好像有矛盾。真的有矛盾嗎﹖學到這裏,我們漸漸發現本論殊勝之處,就是對每一個次第的行相都指得清清楚楚,對每一個行相彼此間必然的因果關係也點得明明白白。行相說清楚,可以讓你瞭解它真實所指的是什麼。所謂的行相,譬如說我介紹答錄機給你,開關在哪里等等都說明得很清楚,讓你一點也不含糊。否則我們講修行講了半天,道理雖然動聽極了,但是所指的內容到底是什麼卻一片模糊。佛法明明是「覺」,結果你學了半天竟然越學越糊塗,腦筋裏面堆了一大堆文字垃圾,而對文字所指的內容卻一無所知,仍舊是一片大無明,自己還以為懂得很多道理,這個叫「知見稠林」。現在不是這樣,是把文字所指的真實內涵指給你看,遇境時就能認識這是什麼,這是第一個。其次,瞭解了文字所指的內涵以後,它之所以能夠達到這樣的內涵,還有它必然的次第。這些都有了以後,想要證悟這個內涵,的確並不難。  

從這裏我們才曉得,平常我們修行不成功的原因,就是因為一片糊塗。即使是世間一件小事情,若沒有清楚的認識,都無法成辦。比如拔草,如果你不認得草是什麼就去拔,結果拔掉的是菜而不是草。這麼簡單的事情都要先弄清楚,何況是修學佛法!所以要處處提醒自己不要一片糊塗。我們常聽人家說:「你不要去分別啦!」這是一個大誤解。這句話是有它特別的道理在,無分別智是我們所求的果,達到這個果之前,一定要先瞭解什麼是錯的妄分別、如何去掉它,這都要分辨清楚。否則雖說不要分別,卻是糊裏糊塗地一片,那是無比的大愚癡,完全是畜生相。如果這樣的不分別就是學佛,那天底下都是佛了,螺螄、蚌殼睡在那裏,牠就是佛嗎?打瞌睡是不分別的,那睡著了豈不是最好?這個我們要清楚。  

所以本論一開頭就把這個行相辨得非常清楚,一步一步這樣學上來。所以它下面就告訴我們,為什麼前面說先要對有情生起悅意相,此處又要先於一切有情令心平等。這個地方一點都不能放掉,否則你漏掉一點,只要這個漏洞還在,修上去之時不知不覺當中就會出毛病。我們常常有個比喻,不要說飛機,就說騎腳踏車吧!輪胎當中有個砂孔,雖然打氣打得很足,等到你騎上去一用力,砂孔受不住,一下子爆掉了,你騎在馬路上,一個筋斗摔下去,如果是飛機,那就完了!對這點要特別注意。我們總是馬馬虎虎,這是無始以來的惡習,善根不夠;所以本論處處告訴我們,一定先要淨除罪障集聚資糧。有罪障障住固然學不進去,資糧不夠也學不上來!所以必須要依三士道的次第來引導。對於上士來說,學習下士、中士的法類,是一步一步走上來必不可少的步驟,如果沒有這個基礎的話,即使說是上士,也只是空話而已;對條件不夠的人而言,他可以從下士慢慢做起,也有他的入手處,可以一步一步學上去。從這裏處處可看出這個圓滿教授真是珍貴難得,正確無比!

【如前下中士中,所說諸前行等所有次第,于此亦應取來修習。又若此中不從最初遮止分黨,令心平等,于諸有情一類起貪、一類起瞋,所生慈悲皆有黨類,緣無黨類則不能生,故當修舍。】

前面下中士時所說的前行次第,這裏也要拿來修習。這是我們的修學次第,此處必定要從前面的次第一步一步學上來修習增上。現在這裏是正修大菩提心,修大菩提心必然的因果次第是先要知母,引發慈悲,但是在正修之前先要遮止分黨。分黨就是黨同伐異:跟你好的人就歡喜他,跟你不一樣的,就排斥他。自己內心中的這種不平等一開始就要遮止,不要讓這個心相影響你。假定這個心理沒有淨除,在這種狀態之下修慈悲,你的慈悲也是有差別的。看見歡喜的人,你的慈悲心會強一點;看見討厭的人,慈悲心就不靈光,所以想要善緣一切有情生起大慈悲心是不可能的。  

無量慈、無量悲都是緣一切有情,沒有任何例外之人。內涵本身是無量,所緣的物件也是無量。如果有一些人是你歡喜的,有一些人是你討厭的,內心執取這樣的分別的話,你的慈悲就沒什麼可談了,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先要將平等、不偏心的基礎建立起來,這個基礎叫修舍心。

【又舍有三:行舍、受舍及無量舍,此是最後。此複有二,謂修有情無貪瞋等煩惱之相,及於有情自離貪瞋令心平等,此是後者。】

舍有三種:行舍、受舍、無量舍。「受舍」我們最容易懂,就是樂、苦、舍三種感受當中的舍受,舍受是不苦不樂的感受。另外,比如坐在沙發上覺得很舒服,或者有人讚歎你幾句,跟你笑一下,你就很歡喜,這是樂受。「行舍」就是行蘊當中的舍。這是一種心理狀態,平常我們的心不是掉舉就是昏沉,或者胡思亂想,行舍的心相是平等正直無功用住,心中沒有一點掉舉相,這要用過功、跟定相應了才有的境界!但這也不是此處要修的舍。此處的舍是「無量舍」,就是在任何情況之下,心裏不管緣任何有情,都沒有一點點討厭或執著,而是完全一樣的心情,這是修七因果第一步要修的。  

此處提到無量舍又分兩種,這樣的辨別真是細緻又細緻,對真正重要之處分辨得絲毫不差,在因地當中要沒有一點點偏差,若質若量都不能有一點雜質,否則不可能成就徹底圓滿無垢的佛位。譬如造一棟摩天大廈,最後造到頂端時發現一點點小小的毛病,這沒有關係啊!你把頂端拆掉了重來就行了。但假如我們最開始的基礎出了毛病,造了一百零八層乃至一千層之後,發現基礎不行的話,此時哪怕已經造了一萬層,統統會垮掉。又像燒飯一樣,如果是燒好之時,一隻蒼蠅掉進飯裏,你只要把蒼蠅掉的地方挖掉就行了,其他的地方還可以吃。可是如果剛開始的時候,那只蒼蠅掉進了水裏,牠身上帶著霍亂菌,那整個水裏都是細菌,這一鍋飯就都不能吃了。所以大師一定從一開頭就為我們細細辨明,他這麼做有種種特別的內涵,現在很多人修學佛法之所以一片糊塗,原因就在這裏。  

有些人能講一些道理就去弘法了,或是看見別人弘法,自己也跟著去忙了。有人卻說:「你不弘法,把法藏諸深山,還能傳諸其人啊!」你寧願不弘,把法擺在山裏,一旦遇上真正有條件出來弘法的人,他就會撐起來了。如果你不懂內涵而去弘法,金字招牌一旦砸垮了,大家從此不再信任佛法,那就完了;不弘還好,弘了反而把法損掉了,道理就在這裏。所以我們現在很幸運,瞭解了以後要好好珍惜,不是忙著去弘法,而是要忙著去認識、身體力行,那才是真弘法。  

無量舍分為兩種,當你緣有情的時候有兩種情況:你看見這個有情本身有貪、瞋等煩惱,但你因為透過修行,自己已沒有煩惱,所以見到有情時,心裏也引不起貪跟瞋,這是一種。還有一種,是有情對你而言有親怨之分,儘管如此,你內心對怨跟親的反應因在「怨、親」二境上如理決擇,而遠離貪瞋,處於平等舍受中。不管這個人跟你很要好,或者是你的冤家,你的心始終在舍相應當中,不為外面的境界所動。為什麼要這樣?因為要有情遠離親疏、貪瞋是不可能的事。我們一張開眼睛,就會看見這個人是我的好朋友、那個人對我不好;以前那個人愛發脾氣、這個人卻很快樂……,如果跟著外面轉的話,一定修不起來,所以我們自己要修不論外面任何境界我都不為所動,在這種情況當中才能夠依次學上去啊!此處就是辨別這一點,所以正式下腳的第一步要令我們的心平等。

【修此漸次為易生故,先以中庸無利無害為所緣事,次除貪瞋令心平等。】

修行就是要把我們的心修成某種心理狀態,而心識本身一定是根對境時才生起,所以對修行而言,所緣的境很重要。修舍時一定先藉重中庸境,因為中庸境界既沒有利又沒有害,你看見他自然而然心能平等視之。把平等的心生起來,堅固了以後,進一步緣親、怨而修,把面對親友、怨敵時內心的貪、瞋都拿掉,於是心裏面一步比一步穩固,這個次第是這麼完整。  

平常我們修行,往往看見這個好就忙著去修,聽別人說要懺悔的話,拜一百零八拜很好,就趕快去拜佛懺悔,結果還沒拜完就已腰酸背痛,第二次只好另想一個辦法。所以大師對修行的每一個次第內涵都辨別得很清楚,小處這樣,大處也是如此。千萬注意,我們真正的毛病始終就在一聽見好的就想要,當然是要有好樂心,但是必定要曉得,這個好的果是依怎樣的次第學上去的,要有好的果一定要有正確無誤的因,所以必須退到第一步親近善知識,接著如理聽聞,這樣看起來好像慢一點,實際上是最快速的路,而且也是唯一的路。後面這句話在剛開始時我們聽不懂的,現在學了十二因緣以後就懂了。  

十二因緣當中說,從因感果最快的兩世,最慢的三世,有的因要經過無量世才感果,這中間是其他的因在感果,這個因還沒有遇到緣,所以沒有結果。如果這個因要結果的話,必定還要有緣來滋潤它,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一樣,壞的、好的皆是如此。我們想求圓滿的果,就必定要有圓滿的因、緣,所以不能因為害怕、覺得自己做不到,就停在那裏。這個因沒有能生支的滋潤,善果是不會自己掉下來的。要一直等到有其他的因緣策發,你也能如理如量照著去做,把當初一念想求圓滿果的這個心,不斷地以善法欲精勤地去努力,然後才會感果。中間可能隔無量世,通常這無量世都是在惡法當中,要感善果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拿正確的善法欲去滋潤、策發這個因,這是唯一的路。假定現在就開始努力去做,那就不會中間隔無量世,你走的就是最快速的一條路。這個概念一定要弄清楚,才不會偷懶、馬虎,或以為自己做不到。怕苦、馬虎的結果是墮地獄,如果現在開始努力,雖然要受一點點小苦,但你只要堅持下去就克服了;一旦墮了地獄,不但沒有機會,而且要受無量無邊的大苦,這也是我們要瞭解的。  

我的師長常常告訴我:你儘管做不到,仍然要一直發願,決心一定要克服,不但煩惱的現行一定要破,而且種子習氣一定要徹底拔除,絕不餘剩;發了心以後要找種種的方法去行持做到它,千萬不要有一點寬宥、有一點藉口。平常有很多人跟我說:「法師,你身體不舒服,該休息休息啊!」我一聽就覺得這是毒藥,儘管他是好心,卻是錯了,我真是憐湣他。我現在沒有能力救他,唯一的辦法就是把他趕出去。如果他是我的尊長,我恭敬他,但是下次不敢見,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反過來,這個人跑來告訴我:「某人啊!生病了,趕快努力啊!再不努力的話,兩腳一伸就完了。」哦!我真感謝他。這個心情我們千萬要瞭解。  

廣化老和尚曾經告訴我一個公案,我聽了真感動,他說某位法師請他到佛學院當教務主任,他一直不答應,請了好幾次,最後也就答應了。可是那是個女眾佛學院,他之所以不答應,是因為他痔瘡非常厲害,經常流了很多血。那一次開學典禮是很慎重莊嚴的,還請了市長及許多官員。結果他坐也不能坐,兩條腿伸直坐在那裏,典禮完了,覺得下面濕濕的,站起來一看,哦!下麵一大堆血。他心裏覺得不得了,雖然是痔瘡,但是在一個女眾的地方,人家是不瞭解的。佛本來就制很多防譏嫌的戒,尤其他老人家持戒,萬一讓人家起一念的誤解是絕不可以的,於是決心一定要想辦法拿掉它。但是太嚴重了,醫生也無能為力,他就想:「只有求佛菩薩了。」  

那天晚上回來做了晚課後,他就跟同學說:「你們先休息,任何情況之下都不要管我,如果我死了,今天晚上不要動,明天早上再把我抬出去。」同學們很尊敬他,就依教而不打擾他。我在這裏也提醒你們,你們不要說:「唉呀,老法師啊!你好好休息!」這種話你害自己可以,千萬不要講了害別人。老和尚說完後就去拜佛,不下晚殿,一心祈求觀世音菩薩幫忙。拜呀拜!拜到精疲力盡,實在拜不動,頭昏得一塌糊塗,心想:「我現在站不起來,但是我的頭還可以動!」然後就在跪地上磕響頭,磕到後來,頭實在也動不了了,趴在那裏,他還是想:「雖然我的身體動不了,可是我的嘴巴還可以念!」他不斷地念「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念到後來舌頭也幹了,也念不動了,「可是我的心還在呀!」他心裏就念,一直懇求。他是這樣用功的!   

現在我們稍微累一點點就覺得:「唉呀,不行啊!」要是身上某處不對勁,才拜了兩拜就想早一點去休息;叫你早兩分鐘起床,又覺得後面好多事情要做,多睡一會兒吧!真是一無是處啊!而老和尚他是這樣精進地用功。不過我並不鼓勵大家硬來,硬來是不可以的,老和尚有老和尚的意志,始終要記住大師告訴我們的次第,我提這個公案是特別讓大家提策心力的。  

老和尚那天馬上就有感應,他簡直就進入昏迷狀態。此時他看見觀世音菩薩,發現觀世音菩薩的右膝蓋上面有兩個人跪著,他看見了覺得很歡喜,一歡喜那兩個人就沒有了。他就想:「這兩位是記善惡的嘛!自己這一生,雖然壞事的的確確是做了一些,但是畢竟還是好事做得多呀!看見這些,一定是菩薩加持!」這時候覺得痔瘡好像好了,但是在佛堂裏邊不方便看,他就說:「菩薩,我告一個假,檢查一下。」跑到房裏一摸,幾十年的痔核完全沒有了。  

佛法當中提到,資糧善中精進是第一。現在並不是要大家這樣去做,本論的次第還沒有弄清楚之前,急著去做一定出錯。我只是鼓勵大家,千萬不要還沒有做就先畏縮。現在有機會學圓滿的次第,你只要策發心力照著去做的話,沒有一樣得不到的。所以此處說「修此漸次為易生故」,它有它的次第,要這樣一步一步地來。此處談修平等舍的次第,首先以跟你沒有怨親關係的人為物件,除掉對他們的貪瞋之心。沒有貪瞋的心理狀態就是舍。前面已經告訴我們重點不是在對方是你親愛的人或者怨家,而是緣對方的時候把貪瞋之心拿掉。一般中庸的境引發你的是平等心,但是還是要回過頭來檢查自己的內心,使得不被貪瞋所動,這樣針對中庸境才算得到平等舍。

【若能於此心平等已,次緣親友修平等心。若於親友心未平等,或由貪瞋分別黨類,或貪輕重令不平等。此亦平已,次於怨敵修平等心,此若未平,專見違逆而起瞋恚。若此亦平,次當遍緣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如果對中庸的人心已經平等了,接著就緣親友修平等心,假定緣親友的時候心不平等,就會由貪瞋而分別黨類,或者是由於貪的輕重不同而讓心不平等。對親友的心也平等以後,進一步對有怨的人修平等心。假定面對親愛的人不能拿掉內心的耽著,看見怨的人拿不掉內心的瞋恚,平等舍心就生不起來;在內心不平等的情況之下修慈悲的話,慈悲根本增長不起來。  

當對這些境你的心都平等了,質完全對了以後,再把量擴大到任何人身上。要做到看見任何人,不管他跟你再親或再怨,你心裏面也了不動心,這是第一步。這點做到了,就能不為外境所動,否則心一直跟著外境轉,你雖然想要它緣某個所緣境,可是境風一動,你又跟著動了,這樣是不行的。  

所以我們心裏先要不為親怨所動,然後真正要緣的是一切有情。就像我們寫字,要先準備好紙、筆,現在這張紙不但要擺在房間裏,還要放出去接受風吹雨打!如果在室內蠻好,但是被水一泡就完了,那樣是不行的!所以紙本身要經得起風吹雨打。然後你用的墨水,如果水一來就被沖掉的話,這樣也不行,所以墨水也要經得起風吹雨打。我們的內心也是這樣,換句話說,不要忙著想要先把慈悲修成功。在不平等的心沒有擺平之前,擺在溫室當中還可以,萬一碰到境風就被吹動,就好像紙、墨碰到水就被水沖掉,那是沒有用的。

【若爾于彼由修何事能斷貪瞋?謂修二事。就有情者,謂念一切欣樂厭苦,皆悉同故,緣於一類執為親近而興饒益,于他一類計為疏遠,或作損惱或不饒益,不應道理。就自己者,當作是思:從無始來於生死中,未經百返為我親屬,雖一有情亦不可得,于誰應貪,於誰當瞋?此是《修次中篇》所說。】

進一步說,他明明是親愛的人,難免對他喜好、貪著,或他明明是怨家,當然我們會發瞋恚,要怎樣才能夠對他舍掉貪瞋之心呢?前面先說有關修平等舍的種種道理,此處進一步告訴我們怎麼修。要修兩件事情:第一就有情來說,沒有一個有情例外,都希望快樂、厭惡痛苦,在這一點上無絲毫差別,人是這樣,畜生也是。因此對於其中一類的人給他好處,對另一類的人疏遠乃至傷害,這是不合理的!這是就有情那方面而言。  

第二就自己方面應當這樣觀察:我們之所以是凡夫,就是因為處在無明當中,無始生死以來,已經受生過無數次,在這無數次的受生當中,和所有的有情各式各樣的關係都有過,要找一個跟你不曾有過任何關係的人,找不出來!任何一個人都曾經是你最親愛的人,也曾經是你的大對頭,也曾經與你毫不相干。既然每一個人都是這樣,有什麼好分別的呢?乃至我們平常相處,也常是今天好得要命,明天氣得要命,到後天又好了,一直不斷地這樣吵吵合合,天天忙著這些事情,這不是毫無意思嗎?輪回中的親怨無定就是這樣!如果能夠懂得這個道理,眼光放遠去看,那麼親怨的問題就沒有了。《修次中篇》就是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此書是性宗修行的方法,作者特別告訴我們修行是有次第的,所以叫做修行次第初、中、後三篇。

【又于親屬起貪愛時,如《月上童女請問經》雲:「我昔曾殺汝一切,我昔亦被汝殺害,一切互相為怨殺,汝等如何起貪心。」及如前說無定過時,一切親怨速疾變改所有道理,當善思惟,由此俱遣貪瞋二心。】

如果于親屬起貪愛,經上說最好的對治就是想:「以前我也殺過你,你也殺過我,大家互相殺,有什麼好貪著的!」前面修六苦時也說過,在生死輪回中,一下親得要命,一下又怨得要命,所以當你思念親愛之人的時候,想想他曾是你的怨敵,想到怨敵的時候,想想他曾是你最親愛的人,這樣善巧地思惟的話,貪瞋就淨除了。

【此取怨親差別事修,故不須遣親怨之心,是滅由執怨親為因,所起貪瞋分黨之心。】

此處是取怨親不同的物件來修,人生在世,總會有的人跟你親近一點,有的人跟你疏遠一點,乃至有人是你的怨家,這是事實,所以不必遣除親怨之心。真正重要的是,對親愛之人的貪著心,以及對怨敵的排斥之心要拿掉。如果面對親、怨能夠遣除貪瞋之心,那麼不論面臨任何的境風,內心都能安住在舍當中,不為境所動。不要以為這就是如如不動哦!這離如如不動還天差地遠!現在我們內心一天到晚跟著境風在轉,卻說不分別、如如不動,那真是顛倒。我所以這樣提,是要大家千萬注意,每一個地方的行相,必定要弄得清清楚楚,要不然你隨便一開口就錯了,聽法時也會聽錯。

【引發一切成悅意相者。《修次中篇》雲:「慈水潤澤內心相續,如濕潤田,次下悲種易於增廣,故心相續以慈熏習,次應修悲。」所說慈者,謂于諸有情,見如愛子悅意之相。又此所說由修等舍,息滅貪瞋不平惡澀,如調善田。次以見為悅意慈水而潤澤已,下以悲種,則大悲心速疾當生,應當了知極為切要。】

有了這個平等的心,進一步就要引發一切成悅意相,以慈水潤澤內心的相續。內心經過了慈水潤澤,就像田地先滋潤了以後,再下悲心的種子,就很容易增廣。所以先引發一切成悅意相,次應修悲心。這個慈是指看待一切有情就像獨生子那樣可愛。修悅意相之前,先要修等舍,先把心中不平的惡念(粗澀就是不平的貪瞋之念)弄乾淨,就像先把田弄乾淨、弄平了,此時再加慈水,然後再下悲種,照這樣的次第一步一步去修的話,大悲心很快就能生起,應當了知這樣的修行次第是極為切要的,這樣走是最快速的。  

現在我們儘管還沒有真實去修行,但是剛才說的道理這是最快的也是唯一的路,這個概念我們必定要先建立起來,曉得這是沒有退路的!我們所以會退的原因是求安樂,結果你發現退下去只有受大苦這一條路;前進雖然是苦,卻是以小苦換來大樂。如果不瞭解,往往處處為求一點點快樂,而不忍修行之苦!所以當瞭解了正確的行相,正知見得到以後,最後一定會走上這條路。如果這個概念還不懂,不必急著去修行,只要這個概念建立起來,修行是一定成功的!而且是最快速、最圓滿、最好的。  

真正圓滿的教授、真正無垢正確的指導,它每一個地方一定都辨別得很細緻。以前我們聽了法,內心非常歡喜,總覺得它好得不得了,一心想求,這是非常好的現象,種下一個善種子。但當真正想努力深入學習的時候,卻不得門而入。感受上說起來是圓融無礙的,但是做起來卻像要抓一個水上的葫蘆,一碰它就跑掉了,怎麼抓也抓不住,弄了半天就是莫可奈何!幸好還有一個法門念佛!這是末法時的善方便。現在正確地瞭解了前面這個道理以後,由這個次第步步深入,如果用這個方法來念佛,就可以得上品上生;如果學其他任何法門,也都可以如理如量地修成,當然,還要看你自己的認識跟精進而定。  

我們正式要修的時候,先要把內心對親怨的貪瞋之心淨除,就像種田一樣,先把不平的硬塊等等弄乾淨了,然後再以慈水來滋潤,這樣種下悲的種子就能很快生起。「應當了知極為切要」,這是最最重要的部分,這個內涵才是我們應當瞭解的。以前之所以聽得歡喜,感覺圓融無礙,卻無從下手,只能望洋興嘆,實際上就是沒有抓到根本的緣故。  

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以後,產生的效果是什麼呢?以前只是種一點善根,現在卻是結善果。在講十二因緣的時候說,感果快則兩世,慢則三世,實際上所謂的三世,有可能是無量阿僧祇劫。感果是靠如理如法行持去滋潤它,以前我們聽懂了雖然歡喜,可是沒有方法,不曉得怎麼去滋潤它,就像天上的人造衛星一樣,好是好,你卻只能望望它,遙不可及;現在不但好,而且你曉得怎麼登堂入室,就依此超出生死輪回的苦海。

【此中有三,初修母者。生死無始,故自受生亦無始際,若生若死輾轉傳來,於生死中未受此身、未生此處決定非有,亦無未作母等親者。如〈本地分〉引經說雲:「我觀大地,難得汝等長夜於此未曾經受無量生死。我觀有情,不易可得長夜流轉未為汝等若父、若母、兄弟姊妹、軌范、親教,若餘尊重,若等尊重。」】

引發一切悅意相有三個修行次第,第一個是知母,曉得一切有情都曾是你的母親。我們常說「無始以來」,這個時間長得根本無法想像,找不到開始的時候。我們一生一生不斷地受生,哪一種身體沒有受過的?哪一個地方沒有去過的?因此也找不到任何眾生未曾做過你的母親。換句話說,我們在生死當中,什麼樣的身都生過,從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下至十八層地獄當中的阿鼻地獄眾生,這是就六道而言。然後每一道當中,從最大的到最小的,最窮的到最富的,最苦的到最樂的,全都做過;而且沒有一個地方沒去過。所以和所有眾生沒有一個例外,都曾經彼此做過父母。而此處特別強調的是,沒有一個人不曾是自己的母親。

【此複非僅昔曾為母,于未來世亦當為母,無有邊際。如是思惟,於為自母,應求堅固決定瞭解。此解若生,次念恩等亦易發生,此若未生,則念恩等無所依故。】

就像〈本地分〉引經:我看大地之上,沒有一處是你們不曾在此受無量次生死的。在這整個生死輪回當中,找不到一個人是沒有做過你的父親、母親、兄弟、親戚、朋友的。不僅過去曾為我的母親,將來還是如此,所以每一個眾生做我母親的次數無有邊際。這樣思惟以後,對所有的有情都曾經為自己的母親這點,應該求得決定、堅固的瞭解。這個認識生起了而且堅固了,那麼念恩也就容易生起。如果為自母這個概念沒有的話,則無從念恩。這是必然的次第,先曉得這是你的母親,然後對母親才能念恩。  

有位同學問:「三寶不是對我們很有恩嗎?為什麼不念佛恩而念母恩呢?」我們現在是凡夫,儘管信得過佛,可是對佛法的淨信心不一定人人有。淨信心必須要根據自己的經驗;反過來說,透過自己思惟觀察的經驗,會產生最大的力量。雖然人家說三寶恩大,可是你沒有經驗過,無法從你的經驗當中引發對它深刻的感受。所以不念佛恩而念母恩,原因就在此。  

現在要引發大菩提心,要普緣一切眾生去救濟他,當想到每一個人都是你的母親,要報每一個母親的恩,所以你的大悲心就能夠遍緣一切毫無遺漏。對我們初機來說,在感受上要想找到這個力量,在世間所有對我們有恩的人當中,只有母親,這是念母恩的原因。所以每一個地方的關鍵在何處,我們必定要把握得准。真正初機修學佛法一定要在人道當中,對畜生而言,牠對母親的認知比較弱﹔而且同樣是母親,人道的母親對子女的養護,在六道當中沒有其他任何一道堪與相比。再加上只有人道當中才有思惟的力量,而要想跳脫生死輪回,最主要的力量就是思惟,這一點我們要瞭解。

【二修念恩者。修習一切有情是母之後,若先緣于現世母修速疾易生。如博朵瓦所許而修,先想前面母相明顯,次多思惟非唯現在,即從無始生死以來,此為我母過諸數量。】

有了知母這個基礎以後,接著修念恩,先從此世的母親修起。博朵瓦就是依敦巴尊者、阿底峽尊者所傳的完整教授而修;阿底峽尊者又從金洲大師處得到最圓滿的教授傳承。這是從佛以來沒有斷過,如理如量地師師相傳,他們都是這樣修成的。  

先觀想母親在面前,然後想她不但是我此生的母親,無始生死以來,她曾經做我的母親的次數是多得無法想像的。說到這個地方,也許你會懷疑母親怎麼可能在眼前現得起來。前面道前基礎教我們修行前要先修六加行,其中第四是入座皈依、觀想資糧田(也就是三寶),這一定要跟你的身心相續和合,要看得清清楚楚前面是佛,而且你很明白自己正在苦中,所以一心皈投佛,這是下腳的第一步。萬一資糧田現不起來,那就要修懺悔業障、集聚資糧等七支。資糧夠了,要觀想什麼就能觀想起來了。現在到了上士,要觀想母親當然就很容易。我們現在還做不到,所以眼前最重要的就是懺悔還有積聚資糧!  

想要積聚資糧,出家是最佳之身,出家身一舉一動無處不是積資。而且出家人做一點點所積聚的功德資糧,在家人不曉得要做多少。業果的部分提到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有情,各以量等大海、柱如須彌那樣大的燈燭供奉三寶,不如出家人點一盞小燈的功德,出家身有這麼大的好處啊!前面的基礎做到了以後,觀想時就很容易生起來。等到大慈悲心、大菩提心生起來了以後,如果回嚮往生上品一定能滿願,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如是此母為母之時,一切損害悉皆救護,一切利樂悉皆成辦。特于今世先于胎藏恒久保持,次產生已黃毛疏豎,附以暖體十指捧玩,哺以乳酪授以口食,口拭涕穢手擦屎尿,種種方便,心無厭煩而善資養。又饑渴時與以飲食,寒時給衣、乏時給財,皆是自己未肯用者。又此資具皆非易得,是負罪苦及諸惡名,受盡艱辛求來授與。】

當她做我母親的時候,我遇到的一切損害,她都救護我,所有的快樂都給了我。這兩點,我們人人都能體會得到。從一開始在母親的肚子裏時,真是樣樣靠母親!然後剛剛生下來的時候,母親抱著我,全部精神貫注於我,餵奶吃食,髒了就為我擦乾淨,哪怕是大便、小便,沒有一樣不做得千妥萬當。我們平常看到一點髒東西,不要說叫你去擦去摸,人家隨便吐一口痰,你看了就覺得噁心;可是母親對於孩子,何止是痰,乃至大便、小便,她都為你弄得乾乾淨淨。想到這裏,母親之恩是無法想像啊!而且她做這種事情時沒有一點點的厭煩!用種種方法來滋養我們。反觀現在,我們做一點點事情,心裏邊就嘀咕得不得了。  

肚子餓了馬上給食物,冷了為你加衣服,少了什麼就補給你,而所給的都是父母自己捨不得用的。而且這些東西都不是容易得到的!眼前我們也看得見,要賺一點點錢真是千辛萬苦呀!都是母親承擔了種種的罪苦,背負惡名,求來了以後自己不用就給你。  

我自己出了家沒體驗到,但是以前的朋友、同學們,後來見了面談起來,大家有個共同的心聲:「忙了半天還不是為了孩子。」當年自己的確不曉得父母的心血,我想你們諸位大部分人也是如此。幼年出家可以算是最幸運的,你們如果有機會回家,觀察父母恩是唯一要做的事情,這是應該去體會的,其他的事情則不必做。我們要感受到的,是父母的恩,能夠感受到母親的恩,大菩提心才能生起來,這也是我們應該注意的。世間的人說忘恩負義是第一等大罪人,而我們是修學佛法的人,如果認為仁義道德是老八股,那就錯得太離譜了!佛法的仁義道德是最高的,但我們卻做了最忘恩負義的人,這怎麼可以啊!所以對於母親的恩,我們千萬要有深刻的認知。  

正式修的時候,對此處所講的每一個部分,必須要很深細地去思惟觀察。我剛開始也只是隨便看過,後來善知識告訴我,我就仔細地想。現在我不太願意想,我一想實在忍不住痛哭流涕。母親的恩深重無比,你們要好好地想想它,對你們有絕對的好處。母親的恩德的的確確無法想像,哪怕你老了,她還是那麼關顧你。記得前年我回去,母親八十幾歲,我要出門前,母親就提醒我要注意這個、注意那個。我弟弟就說:「媽!你就不要管了,他難道還不知道嘛!」然後弟弟跟我說:「老人家就是放不下。」我告訴弟弟:「你錯了,千萬不要這樣想啊!天底下除了母親以外,有哪一個人一生這樣關心你的?你們仔細想想看!」在家人總覺得父母囉嗦,可是她為什麼對你囉嗦,而不對別人囉嗦啊?她心中始終把你看成他的孩子,從你在她肚子裏結生時開始,一直到她兩腳一伸,心裏沒有別的,就是關心你。  

我四十年未回鄉,回去時,她在門口一聽見聲音,還纏著小腳,急忙就跑出來,我當然看了很歡喜。臨出門之前,她一定叮囑這個、叮囑那個,她那是五、六十年以前的概念,跟現在完全不相應。但是我看見的不是她的囉嗦,而是她始終把你看成是小孩子,她全部精神貫注於子女之上。我一再跟我弟弟們講,到後來,他們整個改變過來了。不管母親怎麼囉嗦,她越是這樣,我越是感覺溫暖啊!若能這樣仔細想的話,天底下沒有一個人不會孝順,你絕對想不到有任何讓你違背父母的理由,你找不到的。你可能會問我有沒有依照母親說的去做,說實在我沒有聽她的,當然我到了外面不可能完全照著母親所叮囑的去做。有時她叮囑過後忘記了,看見我回來,還是很高興。有的時候她問我:「今天怎麼樣啊?」儘管我告訴她的事情跟她叮囑的完全不一樣,她也沒關係,母親真是偉大!  

所以你只要體會到這個心情,不管她怎麼做、怎麼說,你只有一個念頭:「用什麼方式去報答她的恩?」別的做不到,我現在能夠做到的,就是她告訴我的,我總是很歡喜地接受。人的感情就是這樣,只要你內心對他歡喜,不用講什麼,她也歡歡喜喜。母親們總會認為「我這個是幾十年的經驗」,在父母的心裏總覺得你是個孩子,不懂事,所以你告訴她什麼她也聽不進去。可是我母親,我告訴她任何事,她總歸聽得進,我小時候就是這樣,現在還是這個樣子。後來我瞭解為什麼會如此,因為不論她告訴我什麼,我都無條件接受,她也瞭解我對她的心情的的確確就是這樣;因此不管我怎麼告訴她,她也會感受到我是以全部精神對她好。  

所以儘管說幾十歲的人習慣難改,可是我母親聽了我的話,她就改了。那個時候大陸上很流行一貫道,她也信一貫道,任何人勸她都沒有用。我告訴她一貫道不究竟,勸她念佛,就憑這麼一句話,她也就高高興興地轉過來了。那個時候我有一位重要的親戚,是一貫道裏影響力很大的一個人,我母親和他就從那時開始疏遠、隔閡,幾十年後我回去,也就給他們打開了。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這個樣子,大家要儘量從因上面去看!你一定要把它的因找到,不要在外面的形相上轉,這樣自然而然就能深入進去。

【又若其子有病等苦,較其子死寧肯自死,較其子病寧肯自病,較其子苦寧肯自苦,出於自心實願易代,用盡加行除苦方便,總盡自己所知所能,但有利樂無不興辦,凡有損苦無不遣除,于此道理應專思惟。】

如果孩子有了病苦,她寧願自己死、自己病、自己苦,總是心甘情願地用盡種種方式來幫孩子的忙,所有的利樂沒有一樣不為他成辦的。可能有人會覺得:「我的母親好像不是這樣的?」眼前的確兩代之間的代溝非常大!其實原因是時代不同,所以對同樣一件事情的看法不一樣,當然問題就來了。現在我們懂得了佛法,佛法的中心思想是緣起性空,任何東西都是因緣而起的。她的概念之所以這樣,一定有她產生這個概念的因緣;我的概念所以這樣,是因為我所面對的、接觸的客觀環境是如此。既然接觸的環境因緣條件不一樣,我的見解感受跟母親的自然不同,所以不能用我的感受去衡量她。  

當然,你也可以說:「那麼她也不應該用她的標準來衡量我呀!」這話是對的,但問題是:現在是她學佛還是你學佛?若是你學佛的話,那很簡單,就是你應該瞭解這個道理;否則的話,應該她學佛,等到她成了佛再來救你。我們現在學了佛就很明白這個道理,這是懂得佛法以後的必然現象,而世間人都不知道,所以這個只能用來策勵自己而不能要求別人。你一旦瞭解了,就不會在形相上面轉,而能從這個原則上面看,去瞭解到她真正的動機。若能瞭解得清清楚楚,就不會因眼前她不同的見解而觀過,代溝對你來說就不會產生任何影響,這是千真萬確的。  

我們之所以不能體會到這一點,就是不懂得這個道理,於是覺得「這個人老朽!腦筋這麼糊塗,想這種莫名其妙的事情!」把她當初對你的恩忘得乾乾淨淨,等同畜生。既然造了這個業,等到這一生失去之時,連人天身都保持不住啊!所以我們做子女的應該這樣想。反過來,做父母的不必要求子女,如果沒學佛,他的概念自然是這樣的。不要希望子女來孝順你,但願我自己能夠孝順我的父母,將來成了佛,把父母救起來、把子女也救起來,這樣才是對的。關於這一點要瞭解,瞭解了以後還要專一精純地思惟。眼前我們真正修的就是要如理思惟,這是最重要的。

【如是修已,若念恩心非唯虛言真實生者,次於父等諸余親友,亦當知母如上修習。次於中人知母而修,若能於此生如親心,則於怨敵亦應知母而正修習。若於怨敵起同母心,次於十方一切有情,知母為先,漸廣修習。】

當這樣的念恩心真實生起來,不是說空話,也不是講道理。這一點在這裏特別強調!所以大家不要忙著要懂很多道理。往往有人懂得很多道理之後,認為自己很懂,看別人就覺得:「啊!還差得很遠,這個也不懂!」實際上文字對做世間學問而言是有用處,但對於佛法上的深入卻不一定有用。世間的學問跟佛法不一樣,佛法雖然你把它辨得很清楚,講得頭頭是道,如果內心不能如實生起應有的量,到了下一世,你可能變成很會動腦筋的人,做起學問、念起書來都很好,但是對佛法的深入卻沒有你的分,這是它最大的差別。如理思惟了以後,也許文字都忘記了,但是起心動念就會有這種如法的念頭。對母親,你只會感激她的恩,不會感覺她的不是,其他事情也是如此。  

對母親念恩之心真實生起以後,其次于父等其餘的親友也是這樣去修,因為他們往昔多生以來都是自己的父母。進一步,對於跟我們毫不相關的陌生人也是這樣想:「前生時,這些人都是我的母親。」若能對他們生起念母恩之心,最後再以怨敵為物件去修。前面告訴我們先修「無量舍」是有原因的。無量舍並不是教我們舍掉怨親,而是不管若怨若親,你面對他的時候,心裏面不會有親疏之感,這是在調柔這顆心。進一步再修念恩心,當你看見怨家的時候,「怨」這個概念在你的腦筋當中已經拿掉了,在這種狀態之下,要念他的恩就很容易。  

若能對怨敵生起如同對母親的念恩心,這個時候「質」就對了。自己的母親固然是母親,其餘的親友也是母親,完全不認識的人也是母親,乃至於怨家對頭都是母親。這個時候,對任何人你都能夠從他身上去緣想、思惟、感恩。質對了,其次把這個量擴大,慢慢推廣開來。所以,實際上質跟量之間的關係,整個次第完整圓滿的都在這裏頭。念了恩,接下來進一步就是要報恩了。

【三修報恩者。如是唯除轉生死故不能相識,而實是我有恩之母,彼等受苦無所依怙,舍而不慮自脫生死,薄無慚愧何甚於此!如《弟子書》雲:「諸親趣入生死海,現如沉沒大水中,易生不識而棄舍,自脫無愧何過此。」】

只因為我們都在生死輪回當中一直輪轉,所以不認識,雖然不認識,但確實是我的母親啊!而他們正在受苦,一無依靠,如果我不幫他們,只求自己解脫,那真是太苛薄了,所以說「無慚無愧」是莫甚於此呀!  

不要說轉了一世,如果小的時候離開了父母,長大以後或許也不知道父母恩;不要說小的時候離開父母,我們現在沒有離開父母,都還不知道自己父母的恩。畜生為什麼會感得在畜生道?牠並沒有造嚴重的惡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懂得父母恩。以世間來說,感得畜生相,牠多多少少還曉得一點父母恩。畜生的等級愈高,譬如胎生的畜生,母親還會帶著孩子一點,因為母子的關係就是牠的業!有多少感恩的心、感恩的業相應,就感得多少的果報。愈是下等的,愈是不知父母恩,母親也愈不會帶牠。所以瞭解了這因果之間的法則,任何情況一看就很清楚、明白。雞生了蛋就算完了,母雞還要孵牠一下,小雞出生以後也不曉得父母的恩;濕生更是糟糕。所以為什麼「五倫」(仁義禮智信)跟「五戒」是成就人的根本,這都有它必然的因果關係。父母恩實在是我們應該瞭解的,我們真正應該為此而感到慚愧呀!以上先說明這個道理,接著就引論。  

《弟子書》說:所有的如母有情在生死大海當中,就像沉在大水裏。雖然經過轉世變易,大家不認識了,但如果拋棄不管而只求自己解脫,天下哪有比這件事情更糟糕的?應該感到慚愧啊!現在我們是修學佛法、講道德仁義的人,平常我們會罵人說「這個人苛薄得不得了!」那還只是對普通的人苛薄,如果對自己的母親都不管,還說修學佛法,天下還有比這樣更糟糕的人嗎?所以我們真正懂得了佛法以後,一天到晚該忙的都是只有反省改過啊!

【故若棄舍如是有恩,於下等人且不應理,況與我法豈能隨順。如是思已,取報恩擔,即前書雲:「嬰兒始產全無能,飲誰慈力授乳酪,依慈多勞此諸母,雖最下等誰樂舍。」又雲:「由得誰腹而安住,由誰悲慎而取此,此母煩惱苦無依,最下眾生孰樂舍。」《無邊功德贊》雲:「有情無明盲,意樂衰損慧,為父子承事,慈悲饒益我。棄此獨解脫,非是我之法,故汝發願度,無怙諸眾生。」】

如果有恩不報而棄舍,連世間下賤的人都不應該這樣做,何況我們學佛的人,這豈是與佛法相應相順的?所以證二乘的聖者,對我們凡夫來說他好了不起,因為我們不能解決的問題,他解決了,所以我們對二乘聖者是絕對的尊重。但是佛卻呵斥他焦芽敗種,現在我們就能瞭解了。然而不是由我們來呵斥,我們這樣做的話是要墮落的!我們要呵斥的不是外境,而是自己的內心。應該反省自己是不是這樣的人,要感激那些大阿羅漢,他們都是菩薩示現羅漢身,佛呵斥他們是做個樣子,就好像演一出戲給我們看,我們要感激,這個是我們應該瞭解的。  

《弟子書》又說:小孩子剛生下來時沒有任何一點能力,如果沒有母親的話,無人能活得下來(畜生當然例外)。所以,尚且不說成佛做祖、生天,作為一個人,這點千真萬確要記得,是誰的慈悲心力,含辛茹苦把我撫養長大的?最下等、最下賤的人,也絕對不應該棄舍母親于不顧!  

《無邊功德贊》是贊佛的,換句話說,其中的內涵也就是我們應該修學的。有情為無明所遮蓋,盲無慧目,雖然有眼睛卻是睜眼瞎子,不認識事情的真相,沒有智慧,想的都是錯的。生下來以後,必須要依靠母親的慈悲,我們才能存活長大,可是卻又被無明覆蓋,不認識眾生都曾是我們的母親,居然不管這樣無上的大恩而只求自己解脫,這可不是我佛應有之法哦!所以應該發願,度脫所有曾經做過我們母親的眾生,因為他們現在無依無靠,輪回在生死苦海當中。  

有人會問:「既然這樣,佛應該一開始就說大乘法,為什麼要說三乘法?」我們要瞭解,佛之所以成佛,就是因地當中瞭解了這一點,感一切人的恩,發願報一切人的恩,而報恩的唯一方法就是把他們救度出來。所以,他是由於念恩心、悲心的推動而去行菩薩行,才成為救一切眾生的佛。成就佛果以後仍舊有大悲心策動他,絕對不會安住在寂滅當中,而是「無住涅槃」盡未來際,由悲心策動,以他的大智、大威神力一直度眾生。所以用什麼方法能使眾生相應,佛就用這方法度他,所以佛才說三乘法。這是他的悲願所產生的必然結果。更進一步來說,以我們現在為喻,大家聽見了本論很相應,但也有很多人一聽:「哎呀!這麼難學啊!」就打退堂鼓回去,覺得還是念念佛就算了。肯念佛已經很了不起了,這是很明白的事實。瞭解這點以後,你對佛真正要引導我們的是大乘法,就毫無疑惑了。因為沒有疑惑,走上去的時候就能步步踏實、步步平正。

【若爾如何報其恩耶?生死富樂母自能得,然彼一切無不欺誑;故我往昔於由煩惱魔力所傷,如於重傷注硝鹽等,於性苦上更令發生種種大苦。慈心饒益,應將彼等安立解脫涅槃之樂而報其恩。《中觀心論》雲:「又由煩惱魔,傷害已成瘡,我如注灰水,反令苦病苦。若有于餘生,慈敬及恩益,欲報其恩惠,除涅槃何有?」】

最下賤的人尚且不可有恩不報,何況是我們學佛之人!我們要報母恩。那麼怎麼報呢?生死輪回當中的富有快樂(也就我們眼前世間的名利恩愛),這些不用我們給他,他自己會得到的。但問題是,這些都是欺誑的啊!以前由於我們迷惑、無明,被煩惱魔所傷,明明是苦卻不知道,就像已經受了重傷還加硝鹽,那是痛上加痛呀!輪回的本質本來就是苦的,如果還要加恩恩愛愛這些貪瞋癡,這是苦上加苦!所以,你以慈悲心腸想救濟幫助他們,應該要把他們安立於解脫涅槃之樂,那才是真正的報恩。現在很多人說:「你要度眾生呀!你要慈悲呀!」這話一點都沒有錯,應該要慈悲救他們,但怎麼救?要把他們從煩惱當中救出來,使他們得到涅槃之樂。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也是跟世間人一樣,給父母五欲之樂的話,那個不是佛法,這裏講得很清楚。  

所以必定要知道這個道理,否則我們一定也是會忙世間的慈善事業。有人會說:「別人都做,你怎麼不做呀?」或是說:「你們佛教不是講大慈悲嗎?」我卻不一定這樣做。不是不做噢,是「不一定」!看你怎麼做。如果已經發了大菩提心,那時候你明明曉得生死中的一切都是苦的,也產生絕大的厭患之心,可是你曉得救他唯一的方法是讓他結這個緣,在這種情況下去做,那是絕對了不起。反過來,如果你不瞭解輪回中這些名利、恩愛等的真象,又對它捨不得,就像螞蟻碰見蜜、蒼蠅碰見大糞一樣,馬上黏在上面,趕都趕不走,然後自己說:「我是大慈悲。」那是完全錯誤,完全是自欺欺人!這個自己衡量內心就很容易明白。這個道理一定要知道,我們才曉得要幫人家的是幫些什麼,他在生死輪回熾燃大苦當中,如果還是給他這些恩恩愛愛,那是火上加油啊!  

就像《中觀心論》說:「由於被煩惱魔所傷害,已經成了瘡了,我反而在瘡上加灰水,等於苦上加苦。」這個不是我們要做的事情。所以我們一定要檢查內心,否則連自己在煩惱當中都不曉得,那時候談佛法都是開玩笑、說空話。所以我們第一件事情一定是從下士、中士步步上來,確實瞭解了道理,在內心當中去觀照,看見事實了,再把這個量加大,從這基礎上面才進入上士。  

由於瞭解了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母親而感恩、念恩,也知道真正的報恩,不是用世間這種跟三毒相應的染愛,而是要告訴他世間唯苦的真相。引導他在苦集滅道當中不是走流轉之途,而是走還滅的路,使他得到涅槃,這是真正報恩唯一的方法。現在很多修學佛法的人,出了家還覺得放不下家人,事實上正因為要幫他忙,所以眼前必須先放下,自己先做到了,才能進一步報他的恩。自己都做不到,又跟他纏在一塊的話,那修行完全是說空話,這一點是最重要。

【不報恩擔,重于大海及須彌擔,若能報恩,即是智者稱讚之處。如《龍王鼓音頌》雲:「大海及須彌,地等非我擔,若不知報恩,即是我重擔。若人心不掉,報恩及知恩,令恩不失壞,智者極贊此。」】

真正最重的擔子就是不報恩,它比大海還要大,比須彌還要重。世間最大、最重的就是大海和須彌,換句話說,沒有比這個更重的了,但不報恩的擔子還超過它們。能報恩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就是聖者佛菩薩)。如《龍王鼓音頌》說:「大海和須彌雖然大、雖然重,但是我不在乎,如果不能報父母的恩,那個才是我真正的重擔呀!假定我們心裏面能真實地不掉散、不胡思亂想,正確地瞭解了母親的恩,報答母恩,使得母恩不白白失壞,那才是智者所稱讚、所應該行的。」

【總之自母未住正念,心狂目盲複無引導,步步蹎蹶趣向可怖險崖而行,其母若不祈望其子,複望於誰?若子不應從其險怖救度其母,又應誰救?故應從此而救度之。如是若見為母眾生,由煩惱魔擾亂其心,自心無主而成狂亂。又離慧眼觀增上生、決定勝道;又無真實善友引導,一一剎那造作惡行,如步蹎蹶。總于生死,別於惡趣賓士懸險,母當望子,子應濟母。如是思已,拔出生死而報其恩。】

總之,自己的母親在生死輪回當中,她沒有正知正念(沒有正知就不可能有正念),心是狂的、眼是盲的,在愚癡無明當中,又沒有人引導她,走路是一腳高低,就像黑夜中走在懸崖險處一樣,在這種狀態當中,做母親的不期望她的兒子,要期望誰呢?做兒子的人,如果不從那個恐怖的地方把母親救出來,那麼靠誰來救她呢?  

當看見曾為我母的所有這些眾生,由於無明的關係,一天到晚處於煩惱魔擾中,自己做不了主,內心狂亂;又沒有正知見的慧眼,不管是增上生、決定勝都不瞭解、也看不到,而且沒有真實的善知識引導他。因為無人引導,自己又不瞭解,所以任何時候都在造惡,就像一腳高低走在險路上面。所以總體來說,是在生死痛苦當中,而特別在惡道當中更是可怕!在這個時候,母親只有希望兒子來救度,而兒子應該做的就是救度母親。

【《集學論》雲:「煩惱狂癡盲,於多懸險路,步步而蹎蹶,自他恒憂事,眾生苦皆同。」此說如是觀已,不應於他尋求過失,見一功德應覺稀有,然此亦合苦惱之理。】

《集學論》告訴我們,由於為煩惱所縛,所以心癡目盲,在懸崖險路上一腳高、一腳低地走,不論自己或是他人,同樣都要面對種種的憂愁苦惱。(編者案:《集學論》這一偈本意是教人不應尋求他人的過失,如見趨險者,不見其過,唯見其可悲湣之苦。)上面說了這個道理,不但一方面修感恩、報恩,啟發菩提心,至少能夠讓我們得到上品,更好一點,很快可以成佛。不僅如此,眼前還有特別好處,下面說「不應於他尋求過失」,你就不會找他人的過失了,見一切功德都應覺得殊勝稀有,此處宗大師引用它來證明眾生苦惱之理。  

誠如前面講過的我對我母親的心情,我只看見她對我這麼好!由於這樣的心理,不管她怎麼講,我就是歡喜,就是感激!然後我回過頭去面對其他人也是如此,當你想到任何一個人都是你母親,也產生同樣心情的話,請問人與人之間還有什麼問題?一點問題都沒有了。所以這個教授十分善巧!眼前很多問題都沒有了,這不是現前增上生嗎?平常我們要想改善,儘管千辛萬苦地想盡辦法,怎麼弄都改不過來,而眼前這麼一個簡單的辦法,就能把你的心完全改過來了!  

人真正的窮苦,不是窮在物質上面,苦也不是苦在物質上面,哪怕再窮再苦,只要大家一起來分擔,就會過得很開心、很快樂!我記得那年回到大陸鄉下去的時候,看到那裏的生活,比起我們這裏真有天壤之別。的確,如果談到物質,那什麼都談不到,但是我立刻就感覺到,一生最快樂的時候,就是自己跟著母親的那段時候!回想小的時候固然如此,眼前還是如此,這是千真萬確的。大家想一想看,最快樂的是什麼時候?我想沒有一個人例外,小的時候無憂無慮,哪怕父母親打了你,孩子也一定抱著母親的腿哭,這表示親子之間的關係是如此地深切。現在你把一切眾生看成母親的話,還會看他什麼過失呢?找不到了!所以這個教法真完美啊!  

你若能多聞,瞭解得愈多、思惟得愈多,除掉過失的方法以及增長功德的方法也就愈多。所以不管用業感緣起來想也好,或者知母、念恩也好,想到哪里,功德就增長到哪里,苦惱就淨化到哪里,當下就是增上生,這樣走到最後一定是決定勝,有這樣的殊勝。所以,對這一點應覺為稀有啊!佛法真正不共之處也就是這點。「此亦合苦惱之理」,這個概念還是從苦集滅道上面趣入,並沒有離開佛的根本教法,始終是繞著這個中心在轉。  

知母、念恩、報恩一步一步學上來,對有情就能引發悅意愛惜之相。依著這個心,下面即正發大慈悲心;大慈悲心有了,其他的一一也跟著生起來了。

【第二正發此心分三。初修慈中,慈所緣者,謂不具足安樂有情。行相者,謂念雲何令遇安樂,惟願令其獲得安樂,我應令其遇諸安樂。】

正發利他心分三部分來說,第一個是修慈。慈是一種心理狀態,就是想要給人家快樂,所以這個慈心所緣的是不具足安樂的有情。有三種行相:起初是念怎麼樣使他得到快樂!其次是一心一意發願想要使他快樂!更進一步,第三個是我要承擔起使他快樂的責任!  

平常我們人與人之間出現種種問題,無非是由於只希望自己快樂而不希望別人快樂。如果你只希望人家快樂的話,眼前所有的問題都沒有了,而且也增長了無上大菩提的功德。這是佛法之美!前面已經告訴我們佛法是這麼殊勝,愈向後你會覺得愈好,不但煩惱自然而然慢慢地淨化了,如果能夠把慈心跟前面的部分再配合起來運用的話,那才真的叫圓融無礙。不論到哪里,都能處處體會,問題就可以解決!以前是個大雜燴,統統混在一塊,現在則是每一個地方弄得清清楚楚,而且處處都用得上,真是美呀!

【勝利者,《三摩地王經》雲:「遍於無邊俱胝剎,盡其無量眾供養,以此常供諸勝士,不及慈心一數分。」此說較以廣大財物,于究竟田常時供養,其福尤大。《曼殊室利莊嚴佛土經》雲:「于東北方有大自在王佛,世界曰千莊嚴,其中有情皆具安樂,如諸苾芻入滅定樂。設于彼土修淨梵行,經過百千俱胝年歲,若於此土最下乃至於彈指頃,緣一切有情發生慈心,其所生福較前尤多,況晝夜住。」】

「勝利者」就是說修慈心的好處。實際上剛才說的還是最起碼的,這是我們眼前可以感受得到的;經中所說的那更是不得了的殊勝!「遍」是一無遺漏的意思,把全臺灣、乃至整個地球、銀河系,甚至無邊剎海當中所有最好的東西來供養一切佛,這個功德大得不得了,然而卻「不及慈心一數分」。當你生起了慈心,哪怕只是很小一點點,功德仍是遠超過它。你看這功德有多大!此處一再告訴我們這個殊勝的利益。所以可以從兩方面來看慈心的功德:一方面是眼前馬上感受得到的,這個會推動你的內心想去修;然後再引佛經來印證,這是雙重的力量。因此,平常只要肯這樣如理去思惟觀察的話,大菩提心無有生不起的道理,眼前的利益就這麼好,而且又是這麼現實的一個問題。  

《曼殊室利莊嚴佛土經》中也提到慈心的福德。在三界中最快樂的是色界第三禪,不要說第三禪,一旦得到了天界的快樂以後,人間最快樂之事,對你而言是味同嚼蠟,簡直一點味道都沒有,乃至於臭不可言。人間最快樂的是男女,那時候,你對它簡直是厭惡不堪。還記不記得難陀的公案?他的太太十分美麗,但當他一看到天女之時,就覺得太太像瞎眼的老母猴一樣。這還只是欲界天,色界的樂比它還要深,一層比一層好。至於滅定樂,那又更不曉得要快樂多少倍。千莊嚴世界的有情都具足這樣的快樂,在那個淨土修行無量無邊的年數,而如果我們在這個地方於一彈指頃(比喻很短的時間)緣一切有情修慈悲心,這個福比前面還要來得大,這是千真萬確的。真正的菩薩如理如量地學了以後會產生這種心量。這是為什麼人家叫慈航菩薩到淨土去,他卻不願意去,因為到淨土去就賺不到那個法財。在這個世間,你只要一剎那修慈心,就有不得了的功德;因為慈心一定要緣苦眾生,淨土的眾生快樂得不得了,慈心要緣誰而生起呢?而在此世間只要看見眾生的苦,你的慈心就生起來了,那個時候功德就無量無邊。真正的關鍵就在有無正知見,如果沒正知見的話,自然對這個世間的苦就怕得不得了,這是必然的道理,我們應該要瞭解。

【《寶鬘論》雲:「每日三時施,三百罐飲食,然不及須臾,修慈福一分。天人皆慈愛,彼等恒守護,喜樂多安樂,毒刀不能害。無勞事得成,當生梵世間,設未能解脫,得慈法八德。」若有慈心,天人慈愛自然集會,佛以慈力戰敗魔軍,故守護中為最勝等,故雖難生然須勵力。】

論上說,你每天三時(就是早、中、晚),每次都佈施三百罐飲食,其功德不及須臾(一剎那的時間)修慈福的一分。前面是指緣一切有情去修慈心,現在《寶鬘論》這一句話,並不一定指緣一切有情,你只要如理如量去修,就有這麼大的功德。能夠這樣去修的話,所有的天人都會來護持你。天人是保護人間最好的護法,他們會以無比慈悲的心情愛念於你,並且一切時處來守護。而且內心喜樂、身也安樂,一切的毒、刀都不能傷害;不需非常辛苦,想要做的事情都會成就。現世如此,將來還能夠生到梵世間。以上八種就是慈法的八德,即使不能得到解脫,也都可以得到這八種功德。  

所以,有了慈心,樣樣好東西都來了。不但我們凡夫,佛戰勝魔軍也不是靠別的,而是以慈力戰勝的。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真正最佳的守護就是這個慈心。當你對任何一個人,能像對待自己母親的時候,天下就被你完全克服,而且你會得到最佳守護,每一個人都會像你母親這樣關顧你,自然而然任至何處無往不利!現在我們動不動便生煩惱,就是因為不得善巧,不瞭解這個道理。慈心有這麼多的好處,所以雖然難生,還是要努力修習。得到的這個功德是大得不得了,世間哪有一樣東西能夠跟它相比?  

即使身為世界首富,周圍的冤家不曉得有多少,人家瞪大了眼睛,時時刻刻要刮你的肉、搶你的錢;不管有多大的地位,人家在背後想盡辦法把你拖下來。如果能夠把別人看成自己母親的話,別人也會把全部的精神貫注在你身上,天下還有什麼能夠跟這種精神相比的?一般要想在世間競選一個什麼地位,那真是千辛萬苦,想賺一點財富更是無比地困難,但是你修這個法門卻容易得不得了!真正說來,你只要把忙世間事的一部分力量轉移過來修學佛法,將來得到的果報,是即使世間再大的成就也完全不能比的!這個利害關係我們一定要知道,知道了以後,自然而然對眼前修行的小苦就絕對不會在意。現在我們想求快樂,但方法卻是顛倒的,佛法的快樂才是無比的,這是我們應該瞭解的。

【《集學論》說,當一切心思惟《金光明》中,開示修習慈悲偈文,下至語中讀誦而修。其文為「以此金光勝鼓音,於三千世界中,惡趣諸苦閻羅苦,匱乏苦苦願息滅」等。】

《集學論》說,我們應該集中心力去思惟《金光明經》上所開示修習慈悲的偈文。前面講四力懺悔當中也提到《金光明懺》,這個偈文正是在〈懺悔品〉中。哪怕只是嘴巴上面念念,也要去念。我們要一面念它的文,一面以跟它相應的心修習慈法。

【修慈次第先于親修,次於中庸,次於怨修,其次遍於一切有情如次修習。修習道理,如於有情數數思惟苦苦道理,便生悲湣,如是亦當于諸有情,數數思惟缺乏有漏無漏諸樂,樂缺乏理;若修習此,欲與樂心任運而起。又當作意種種妙樂,施諸有情。】

如果不斷地去思惟觀察世間的種種苦,一看到那些苦,你的悲湣心就生起來了;同樣地,若能數數思惟眾生缺乏種種快樂的道理,想要給他快樂的心也會任運生起。已經曉得這些眾生都是自己的母親,看見母親受這麼多苦、缺乏種種安樂,不忍的心、要救濟她、給她快樂的心就會生起,應該這樣去修。她無漏的樂固然不談,也根本都談不到,就連有漏的快樂也缺乏,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皆無快樂可言。能夠這樣修習的話,這個「欲與樂」的慈心自然就會生起來。看見她這麼苦,要報她的恩,當然會用種種方法要給她快樂,自然慈心就生起了。就像母親看見兒子苦,不用刻意去想,她的慈心完全是自然而然的反應,這叫任運,我們能如理去修學的話,慈心也一定能夠任運自然地產生。進一步,還要作意把最好的快樂,佈施、供養給一切有情!  

有一件事情要提醒大家,我們總覺得生起慈心等等這些好像很難,往往這個概念會把我們的修行給障礙住了。又聽道理容易,做起來就覺得很難!現在換個方法,以我們眼前容易體會到的例子來想想看。比如每個人有不同的嗜好,就拿吃辣椒來說,歡喜吃辣的人,也不是天生下來就覺得好吃的,一開始吃是辣得要命,尤其是小孩子,吃了就吐,辣得不曉得怎樣是好。我還記得小時候,看見弟弟妹妹或是別家的小孩子,斷奶的時候斷不了,那個母親就用辣的東西塗在乳頭上給他吃,從此以後他就不要吃了,幾乎沒有一個例外的。但是一旦這個吃辣的嗜好養成,沒辣的東西你就沒胃口了,這是人人都有的經驗。所以關鍵就是要不斷地熏習,所以叫修習、修習。  

又比如喝茶,我也滿歡喜喝茶,可是我現在胃不好所以不喝茶。剛開始喝的時候覺得苦苦的,有什麼好喝!到後來沒有茶下肚時,覺也睡不著。抽煙也是如此,眼前所有的事無一例外,瞭解這個道理的話,就知道它一點都不難。所以重點不是在它難不難,而是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我一再告訴大家,不是這件事情本身難,而是自己的執著在障礙啊!這是無始以來的習氣。如果還沒有做心裏就打了退堂鼓,那就永遠沒有機會改善!所以第一個要把知見轉過來,只要努力去做、不斷練習,等到養成習慣了,那時候叫你不做還真做不到,這個概念是首先要認識的。像佛陀、乃至愛迪生,明明世間大家覺得不可能的事,他們都做到了。對佛法也是一樣,以前不懂的時候,聽了就算了;現在這次第這麼明白,而且每個次第的內涵在我們心裏的行相,也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既然這樣,哪有做不到的道理?所以始終只是一樣東西就是自己的業障,這是千真萬確的,所以要懺悔啊!聽的時候滿來勁的,不要聽過了以後,回去了內心又癱在那裏!要在內心裏面提起來,把持住這個概念去沖,才能突破無始來的習氣。  

我曾經告訴你們老和尚的公案,並不是叫你們要像老和尚那樣去做,而是說明只要肯努力的話,沒有一樣事情例外的,都能克服,何況修學佛法有這麼殊勝的利益,這利益是大得不得了。要時時記得這一句話:現在之所以不能做,是因為貪眼前的小便宜!如果能夠如理如量去觀察,結果會發現:你貪了一點點小便宜,卻要受無邊大苦啊!這是大虧本!我們人就是這麼愚癡,明明賺大錢就偏偏不要,而去做虧本生意,真是愚癡到極點!若能把這個概念記在心裏,下面的問題就都解決了。而我們眼前所要做的,就是要好好地去懺悔。但是不要也學老和尚說:「今天晚上,你們不要管我,哪怕死了,明天就抬出去!」不是這樣學的。本論告訴我們學佛有一定的次第,所以現在真正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一定要把這個次第學好了,然後依自己相應的量,總要一直逼策自己三分,最大逼七分,絕對不能再超過,超過了是不行的;後面講精進的時候,對這點有非常完整的說明。如果自己提不起這個力量,還沒有做事情內心已經先癱掉的話,就沒有一件事情能做得成功。

【二修悲中悲所緣者,由其三苦如其所應,苦惱有情。行相者,謂念雲何令離此苦,願其舍離,我當令離。修習漸次先於親友,次於中者,次於怨修,若于怨處如同親友,心平等轉,漸於十方一切有情而修習之。】

慈是給他快樂,悲是把他的痛苦拿掉,也就是拔苦。苦就是三苦:壞苦、苦苦、行苦。「苦惱有情」就是在生死當中受種種苦惱的一切有情。同樣地,悲也有三個行相:第一怎麼想辦法使他離開苦,第二希望他離開苦,第三是我要親自幫忙他離開苦。

【如是於其等舍、慈、悲別分其境,次第修者,是蓮華戒論師隨順《阿毘達磨經》說,此極扼要。若不別分,初緣總修似生起時,各各思惟,皆悉未生。若於各各皆生前說變意感覺,漸次增多,後緣總修,隨緣總別,清淨生故。】

這段話很重要,不要隨便看過!就像上面告訴我們修習的次第,第一個修等舍(就是無量舍)令心調柔,然後再修慈,慈是依知母、念恩、報恩開始,然後慈與悲是各別分開來對境而修,要像這樣的次第,一步一步來修。這個次第是蓮華戒論師說的,他不是沒有根據,他是隨順著《阿毗達磨經》說的,這是極為扼要的教授。蓮華戒論師是寂護(靜命)論師的弟子,他是把佛法帶到西藏去的一位了不起的大成就者。  

如果不各別這樣分開修,一開始就緣一切眾生,修一修好像生起了,等到各別思惟的時候,卻沒有感覺了!分開來修這點非常重要。叫你一步一步修,我們總覺得麻煩得要命,以為坐下來想一個佛不就行了嗎!好像這慈悲一想就生起來似的。雖然緣總相去修好像生起來了,但是各別去思惟的時候,會發現它並沒有生起!  

反過來,如果各別地照著前面這個次第而修,生起變意的感覺,就是說沒有修之前,你的心一直跟煩惱相應,看見人家快樂就羡慕或嫉妒,看見別人痛苦,覺得他是活該的!現在不是這樣,看見人家痛苦,要為他拔苦,看見人家快樂,自己也很歡喜,因為這正是我要給他的!心情轉變過來了。就像對辣的東西一樣,以前一碰到就害怕得要命,現在卻少不了它!所以所緣的境要依親、中、怨的次第各別而修,讓內心當中如理如量生起,這不是空話。有了這個質,漸漸增多,再緣總而修。當品質達到一定程度時,「隨緣總別」而修,不論緣一切眾生或者緣各別的境,生起來的心量都是正確的、不會失壞的,所以是清淨的。  

其實我們眼前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無一例外。我們常常以燒菜為喻,一定是先要把菜上面的泥土抖掉、揀乾淨,髒的洗掉,有農藥的話還要泡一泡,然後切好,最後才放進鍋裏去燒。絕不可能一拿來就往鍋裏一丟,如果這樣,只怕弄到後來,所煮出來的完全不是你預期中想要的。這是我們常常犯的毛病,總覺得要快一點,卻不知要依正確的次第,這就是自己的無明障礙,我們要瞭解啊!  

「若不別分,初緣總修似生起時,各各思惟……」這些話,你能夠從頭至尾一直用下去,就會有成就。若不照著這個次第修的話,始終是在瞎摸,只是種一點種子;要想真正使種子成熟,這個次第是必不可少的。前面很多地方講的就是這個,將來講的也是這個,所以這兩句話要一直擺在心裏。從我們現在聽聞開始,然後思、修,步步都是如此。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著急說:「你趕快告訴我怎麼修才能得定呀!」我能告訴你的就是依著次第走。如果你只想種善根的話,只要是聽法就一定能種下善根,那對種善根而言已經夠了;一旦跑到這裏來,真正重要的就是要學完整的教授,我想在座的大部分同學都已經體會到了!

【修習道理,當思為母此諸有情墮生死中,如何領受總別諸苦,具如前說。此複若修前中士道已生起者,比自心修易於生起。若於自上思惟此等,則成引發出離心因;若於他上而思惟者,則成引發悲心之因。然未先於自上思惟,則不能生令至扼要。】

中士道是修習苦諦,苦的當然是苦,快樂的也是苦,不苦不樂的尤其是苦,而根本還在於行苦,所以當看見諸行都是苦的話,就會發現三有當中無不是苦。假定在前面中士道當中輪回苦的覺受已經生起了,現在只要比照自己的內心去修,很容易就能生起來。照著前面中士道的內涵,只思惟自己的苦,一心一意要跳出來,出離心就生起了;更進一步再推己及人的話,想到他人也跟我一樣在受苦,而我要幫忙他,那悲心就生起來了。  

假定對自己的苦沒有思惟的話,要想推己及人是做不到的!一定要先懂得了苦,才會想拔苦;如果連苦都不懂,那拔什麼苦啊?像拔草一樣,你認得了草才能去拔草,如果連草在哪里也不知道,你說要拔草,拔什麼草?所以走大乘道必定先要有出離心的基礎,否則「大乘」只是掛在嘴巴上面而已!有一位同學常常感歎:「我看見有人受苦,就想要去救他們。」我非常讚歎,可是我常常建議他:「你反省看看自己對苦的行相認識了嗎?」他並不認識!這種情況就是他沒有把握住根本一定要先自己策發厭離心。平常看見一點小事情,就像蒼蠅碰到大糞一樣,黏在上面離都離不開,那時說:「我看見有情的苦,大悲心就生起來了。」那是不可能的事。要生起大悲心,一定先要真實地瞭解生死中的一切的的確確是苦,看見輪回中的這些東西就害怕得不得了;自己有了出離心,再推己及人,悲心才算真正生起來了。所以如果出離心未生起,而想生悲心緣別人,那不行!因為其實是同樣的內涵。就像賺錢一樣,你不認得什麼是錢,叫你去賺,怎麼賺?賺些什麼?賺回來的都是莫名其妙的東西。

【此乃略說,廣則應如〈菩薩地〉說,悲心所緣百一十苦,有強心力應當修學。此說較諸聲聞現證究竟苦諦,以厭患心所見諸苦,菩薩修悲思苦眾多,若無量門思惟無樂苦惱道理,慈悲亦多。若恒思惟則能發生猛利堅固,故少教授便覺飽足,棄修諸大教典所說,力極微弱。】

「略」是指把最重要的原則說出來。如果要更詳細,在《瑜伽師地論》的〈菩薩地〉一共講了一百一十種苦,那就是我們修悲心的時候所要觀察的,如果心力強的話,那就照這個修。  

經論上面說得明明白白的,聲聞現證苦諦,然後厭患求出離,因此推動他去修道而得到解脫,所以聲聞的的確確對苦諦認識得很清楚,厭離心很強。但是「菩薩修悲思苦眾多」,真正講起來菩薩的厭離心遠遠地超過聲聞!所以如果說:「我是大乘行者!是不要管苦的,厭離心是小乘才需要的。」這是有問題的,經論上面不是這樣說的。  

對苦能夠觀察得越多,慈悲心也越多。聲聞只救自己一個人,他只要把自己的苦觀出來就夠了;菩薩要救一切人,必定要廣緣一切,這樣慈悲心才能廣大,這個概念要非常清楚。如果能夠經常不斷地思惟,慈悲之心就會生起,而且猛利、堅固;不去想就生不起來,生起來了以後能繼續思惟的話,才會猛利;再繼續下去的話,才會堅固。而這些都要靠瞭解得多、思惟得切,愈多愈切就愈好;反過來,如果根本不瞭解,那是什麼都不能做的啊!  

所以如果稍微聽見一點點就覺得夠了,放棄諸大經論所告訴我們的內涵而不照著去做,這時修行的力量一定微不足道。但那樣至少還有一點點教授,現在可憐的是,很多人連一點起碼的教授都沒有,乃至於說這個也不必學、那個也不要學,都不要啦!要修行卻棄舍這些,乃至於連根切除掉了,請問你大悲心從哪里生起?當然宿生已經串習過的不談;但是就算你宿生已經有了,如果要教導別人,還是必須引經據典,照著次第來。  

像文殊大士是諸佛之師,他示現為不識字的乞丐寒山,這種種的道理他是講不出來的,只能把自己所見的境界告訴別人;而同樣文殊師利菩薩示現的宗喀巴大師,則是示現廣學一切,在教授的時候有憑有據,一定是根據經、論、祖師的說法,他自己也如量如理地修證之後再教導我們,所以能將教法圓滿地建立起來。如果自許為大乘者,就算宿生有大善根尚且要認真修,何況我們現在實際上還是初學!所以這一點千千萬萬要注意、要瞭解。不要懂了一點點就以為夠了,乃至於就要去弘法啦!更何況自己都不懂!這個地方要痛下決心好好努力。

【此如前說趣大乘門,是發心理及以大悲為根本理,善別此等,以觀察智思擇修習,後生證悟。若其知解未善分別,唯專策勤略生感觸,全無所至,修余事時皆如是知。】

像前面所說的,進入大乘的門是發菩提心,而菩提心必須透由種種原因才能生起,根本是大慈悲,這些道理善巧瞭解了以後,要以觀察智思惟觀察、分別決擇,如理如量地聽聞、思惟、修學之後才能證悟。一定要很仔細地決擇,為什麼要這樣做而非那樣做,每一個地方毫不含糊,是非之間毫無遺漏,這才是善分別。假定沒有這樣善巧分別,只是專門策勵自己,覺得去做就對了,坐在那兒就是在學定了,就像很多人會說:「法師!我這個人心不定,你教我修定啊!」從世間來講這樣說沒有錯,但佛法可不是如此,尤其大乘的教法更不是這樣。就算你做了以後略略生起一點感觸,但是「全無所至」,連大乘佛法的影子都沒有碰到,就這樣把大好的暇滿人身浪費了,非常可惜。不僅是此處如此,整個修行都是這樣的,這點我們要懂得。  

中國歷史上有兩位名人蘇秦、張儀,兩人都掛六國相印,好了不起!他們當初用功的時候,有所謂火炊掌以及懸樑、刺股的公案。念書到了晚上累得不得了,打瞌睡了,有一個人是很快地拿錐子往大腿上一刺,痛得不得了,咬緊牙關再繼續念。還有一個策勵的方法,把手掌擺在燈上面烤,也痛得不得了。他們求世間的利益尚且還要這麼努力!他自己講了一句話:「我為什麼能夠這樣努力?因為窮無立錐之地。」太窮了,人人看不起他,所以他說:「假定我有一點點『富國之田』(就是有幾畝田),自己覺得日子過得蠻好的,就不會這麼策勵了。」  

我說這個是要提醒你們:現在千萬不要忙著修定等等,修了以後自己覺得有一點點感受了,或者看懂了一點什麼,心裏就會執著得不得了。人無始以來的習性,就是養成一種無明的力量,不管你做什麼(不要說世間的事,乃至於出世間也一樣),得到了一點點就沾沾自喜,總覺得這個好得不得了。比如我們從報紙上看到一點點營養的常識,往往就會執著而放不下,懂得了這麼一點點就講究它;同樣修學了一點佛法又執著於自己所學的,這都是「富國之田」,要想再進步就沒辦法了!所以此處這幾句話要特別注意,千千萬萬不要覺得自己有一點什麼東西了!  

現在認識了圓滿的教法,要把以前的垃圾拋得越乾淨越好,不要讓它沾到一點邊;只要沾到一點點邊就會拖住你,你就上不去了,這個概念很重要。要正歸走這條完整的路子,第一件事情是必定要把整個圓滿的架構認識得很清楚,然後找到眼前下腳的那一步去走,這是一條大路。如果對這個也放不下、對那個也放不下,而你一生的精力有限,被這個分散一些,又被那個去掉一點,七折八扣拿掉零頭,剩下的就沒有了。  

我們好幸運,佛的教法是從佛以來,經過兩個系統文殊菩薩、彌勒菩薩,然後傳到龍樹菩薩、無著菩薩,最後到阿底峽尊者,再經過宗喀巴大師傳進來。有了這麼完整的教授、善知識,我們要用心聽聞、思惟,這是眼前真正重要的。現在把這個架構把握住了,有了正確的認識之後,要把前面那些垃圾一概拋到東洋大海,然後照這個正確的認識去做,問題就解決了。

【其悲生量者。《修次初篇》雲:「若時猶如可意愛子身不安樂,如是亦於一切有情,欲淨其苦,此悲行相任運而轉,性相應轉。爾時即是悲心圓滿,得大悲名。」此說心中最愛幼兒,若有痛苦其母能生幾許悲痛,即以此許而為心量,若於一切有情悲任運轉,說為圓滿大悲體相。由此生起大慈之量,亦當了知。又彼論緒雲:「由修如是大悲力故,立誓拔濟一切有情,願求無上正等菩提,以為自性菩提之心,不須策勵而得生起。」此說能生願心之因,須前所說如是大慈。】

修悲之量要到看一切有情就像自己最可意的兒子,他身體不舒服,你就一心一意想為他去除痛苦,而且這種心情是任運自然地生起,絕對不會看見他苦,卻好像跟你莫不相關,乃至於如果是冤家,心裏還會想:「這傢伙活該!」完全不會這樣了。一看見他人受一點點小苦,自己就無法忍受,這時候就對了。「性相應轉」的性即是本性,就是你的心裏跟這種狀態相應而轉,任運起來的都是這個。我們現在心裏是跟煩惱相應,所以真正要修的,就是要把跟煩惱相應的心改成跟悲心等相應,這是我們要瞭解的。達到上述的狀態就是悲心圓滿,得到大悲名。這還不是菩提心,悲在七因果當中排第五位,大悲以後還有一個增上意樂,增上意樂的果才是大菩提心。《修次初篇》這段話是在說明悲心生起之量,同樣地,生起大慈的量也是一樣。悲是就除掉他的痛苦來說,慈是給他快樂,兩者生起之量是一樣的。  

由於修大悲的力量,誓願親自去救拔一切受苦的眾生,這就是增上意樂。我目前沒有救眾生的能力,要救他們就要有圓滿的智慧以及力量,所以要希求成佛,也就是「為利有情願成佛」,以此為自性的無上大菩提心,那個時候就從內心不須策勵便能自然生起。所以只要依照前面的次第一步一步修上來,到最後不知不覺起心動念無非都是這個。我們現在也是一樣,就像剛才說的那個譬喻,一開始你看見辣椒就害怕;到後來看見辣椒就口水直流,乃至沒有辣椒那頓飯就吃不下,就是這樣!修行一定要認識這個概念,那時候你的功德就會無比增長。

【由此當知大菩提心發生之量,此非已至高上聖道所有發心,初發業者所有發心說為如是。《攝大乘論》亦雲:「清淨增上力,堅固心升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三無數劫起首菩薩,亦鬚髮起如是之心。】

在這種情況下,你就明白了大菩提心,不但曉得質是什麼,發生的量也曉得了。這個不是在說已達到高上聖道的發心,是初發菩提心的人就要修到這個量了。《攝大乘論》也說:徹底圓滿的、清淨的增上心力,這個力量堅固以後,還要升進,這就是菩薩修三大阿僧祗劫剛開始的時候所要修的。  

修學菩薩道有五個位次: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無學道。從發菩提心第一剎那開始到此心圓滿,叫做下品資糧位。譬如現在懂得這個道理以後,誓願一定要學佛,乃至於像那位小沙彌一樣,說我不要像師父證羅漢果,我想學佛,那時候就是進入下品資糧位的開始。當遇見任何一個有情時,為了要救他一定要成佛這種心能任運生起,就是下品資糧位圓滿之時。此時如果回嚮往生的話,保證上品。淨土三經之中,小本《阿彌陀經》沒有講,其他兩本說得清清楚楚。  

其實上品上生對我們而言是做得到的。我在紐約初次遇見我一位老師的時候,剛開始我覺得他好像沒有什麼值得學的重要內涵,到後來越看越發現他有很深厚的修行內涵。他曾經給我一份關於菩提道次第綱要的解釋,從親近善知識一直到發心圓滿。當初也有很多同學跟他學,有人懷疑地問他:要修多久才能達到發心圓滿呢?他回答說,據他的老師親口告訴他:「從下腳第一步開始修到成功,經過兩年。」而我們卻覺得自己不可能!  

我現在估算起來,如果肯認真學的話,五年再加上兩年一共七年就行了,這是有根據的!譬如我們現在罪障很重,地藏三經之中的《占察善惡業報經》說,即使再重的罪,如法去懺悔的話,不出千日就一定見效,這不到三年;懺悔乾淨了以後修再兩年,所以五年就行了。我們現在條件不夠,需要七年。就算再加兩年吧!一共九年。實際上現在有太多人忙了一生卻了無消息,這就是因為剛開始的時候好像是在修,實際上就像是看見天上的人造衛星,覺得它好得不得了;也像看戲一樣,大家拍手鼓掌叫了半天,他好他的,你卻還是坐在原處。現在既然瞭解了這個道理,只要如理地去走就必能達到,經典上對這點說得清清楚楚。  

有人覺得我們現在這樣學習很辛苦,而念佛是省時省力,只要七天就可以了。請問:有幾個人念了七天真的能念到一心不亂?現在到處都在打七,我自己也不曉得打過多少次佛七了,看到的是精進佛七不准講話,結果因為禁語了六天,許多人到了第七天晚上卻不睡覺了,大家講話講了一晚。請問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怎麼念佛?如果真的相應了,看這個世界必是一無可取,到了回去前最後一夜,一定還是拼命念,還有什麼閑功夫講話呢?這處處說明念佛最重要的是把握它的精神內涵。有太多的人念了許多年還停在原處,偏偏他還要說:「你什麼都不要管了,趕快念七天就可以了。」所以對這個概念要清楚。  

現在學了這個圓滿的教法,若能處處去體會,並且積聚資糧,然後再以此去回向,則無有不成功者,如此念佛的的確確是萬修萬人去。只要發起願菩提心,得到上品往生是很簡單的。有了願心再加上行心的話,那就上品中生、上品上生,所以上品上生在這一生就能達到,這的的確確不是說空話,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故全未知此之方境,僅作是念:為欲利益一切有情,願當成佛,為此義故我行此善。發此意樂便大誤會,未得謂得,堅固所有增上之慢。】

假定我們根本就不曉得上面所說的內涵,不知其方便善巧、境界行相,只是聽見了一點名稱,然後說:「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發願要成佛,所以才做此事。」就以為自己是發大菩提心在行善了,這種情況是大誤會,完全錯了。根本都不懂,卻「未得謂得」,自以為得到, 了,這是增上慢;而且還牢不可拔地認為自己學對了,這更是堅固了增上慢。當年我的老師對我說:「某人啊!你來是學佛,還是學我呀?」那時候我不懂,現在瞭解了,問題就出在這裏。我們是要學佛,不要學我,如果不懂這個道理卻以為懂了,那是堅固了增上慢。一個「我」的特別行相就是慢,一旦學我,貪、瞋、癡、慢、疑這些毛病都來了,應該是要以菩提心為教授中心而好好地修習才對。

【不以菩提心為教授中心而善修習,追求餘事勵力欲想超邁多級,了知大乘扼要觀之,實可笑處。多經宣說諸勝佛子,於多劫中尚須執為修持中心而正修學,況諸唯能了知名者。又此非說不修餘道,是說須將修菩提心,而為教授中心修習。】

真正修學的重心是修菩提心,如果不瞭解這點,不好好地善巧修習,而去忙別的事情,以為這樣可以很快地「超邁多級」,這種狀態對真正瞭解大乘綱要的人看起來是很可笑的。當然這裏根本不談小乘,但對學大乘的人而言,就應該以菩提心作為衡量的標準了,尤其學密乘的人更要以大菩提心為基礎,所以密乘任何的儀軌,一開頭除了念死無常等等,一定還有發菩提心。這不是僅嘴巴裏說「為利有情願成佛」而已。對這個瞭解了以後,我們就能夠腳踏實地去做,所以就算發了菩提心、有了大乘根性,乃至灌了頂,也不會有這種增上慢了。  

很多經論都說「勝佛子」(就是大菩薩)在多劫中還要以菩提心為中心而去修持,何況我們現在只曉得這個名字,當然更要努力去學。前面告訴我們悲心對大乘道來說是初、中、後都重要,所以大菩薩從發心一直到未成佛中間,還是隨時隨地在修悲,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以阿底峽尊者這麼了不起的人,他年輕時就見到了明瞭杜鵑論師,聽他一講,馬上證得加行位上的最高位次,乃至也修到見道了。後來遇見金洲大師告訴他發菩提心的方法,他因此尊金洲大師為最重要的師長。這說明真正大乘的菩薩還要努力地修菩提心,所以千萬不要有增上慢,覺得現在所學的就夠了,如果這樣想就是我們的業障。這也並不是說不修其他的,而是說必須將修菩提心作為教授的中心來修習。這一點很重要,就像我們眼前一樣,不是說只修菩提心就好了,其他什麼都不管了,不是這樣!上殿、過堂、掃地等等樣樣都做,而做這些的中心就是為了修菩提心,我們要瞭解這點。

【總未能生前說領感,若善了知大乘學處、堅信大乘,亦可先為發心正受律儀,次乃修習菩提之心。如《入行論》,先受律儀及菩提心,次於彼學六度之中修靜慮時,乃廣宣說修菩提心。然為成就此法器故,於先亦須修眾多心,謂思惟勝利、七支皈依、修治身心、了知學處、發心欲護。】

總之,假如還沒有如理如量地生起如前所說的感受,但已經瞭解了大乘整個要學的內容,並產生了堅定的淨信心,那時候先受菩薩戒,進一步再修菩提心,也是可以的。就像《入行論》上所說的次第,不是先修菩提心然後受戒,而是瞭解大乘的好處之後,先受菩薩戒才修菩提心,也可以!但是為了讓自己真正成就法器,之前必須先修眾多心,譬如思惟發心勝利等等,我們一定要照著次第來學。

【故進道中,修空性解須漸增進,尚有名在。然此相等大菩提心,亦須善修上上轉勝,令道升進名亦弗存。此於一切佛子唯一真道《波羅蜜多教授論》中,宣說二十二種發心,從諸論師解釋此等進道之理,應當了知。】

修學佛法主要的內涵有兩樣:智資糧、福資糧。智慧資糧就是空性解,它像母一樣;福德資糧方便分,就是以大悲為上首的菩提心,它就像父,這兩樣同樣重要。在進道過程當中,關於智資糧修空性解必須漸次學上來,這一點「尚有名在」,也就是修持的道理還存在;而大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上首,同樣地也要漸次好好去修,而且要不斷增勝才可以,但是目前這個重要的內涵連名字都沒有了。實際上我們漢地現在就是這種狀態,求大徹大悟的方法的確「尚有名在」,但是成就佛道的大菩提心真正的內容都沒有了,實在好可惜!反過來說,我們要很慶倖還能夠聽到這樣殊勝正確的方法,而且有實際的教授。  

修菩提心的道理,在一切佛子唯一正確而圓滿的道路《波羅蜜多教授論》,也就是《現觀莊嚴論》(實際上它與《大般若經》、《華嚴經》等等的內涵一樣,只是廣略不同)之中所說,發菩提心又分成二十二個層次,許多論師(就是祖師、菩薩們)對於如何按這些層次修上去都有解釋,這些都是我們正修的時候應該瞭解的。  

關於「修習希求利他之心」,從知母、念恩、報恩一路過來,雖然已經有了大慈悲心,但是單單這樣還不夠,這樣的心聲聞、緣覺也有,所以還需要一個條件增上意樂,就是要親自來承擔給一切有情樂、拔除一切眾生苦的責任,以下即說明增上意樂。

【第三修增上意樂者。如是修習慈悲之後,應作是思:「噫!此諸有情,可愛悅意如是乏樂,眾苦逼惱,雲何能令得諸安樂,解脫眾苦?」便能荷負度此重擔,下至語言亦當修心。前報恩時雖亦略生,然此說者,僅生慈悲與樂離苦,猶非滿足,是為顯示須有慈悲,能引是心,我為有情成辦利樂。】

從上面這樣一步一步過來,引發無量大慈悲心之後,應該進一步這樣思惟:「這些有情缺乏快樂,而且痛苦這麼多,怎麼樣才能夠使他得到快樂、解脫眾苦呢?」所以到了這裏,由於慈悲心的策勵,就一心發願:「我要親自擔負起解除一切眾生苦惱、給他快樂的這個重擔。」這個心起來了以後,在行持方面,「下至語言」,一切時處無不為了這個而努力,平常舉心動念、開口講話都一直策發修持此心,使它能夠生起、堅固。  

前面講報恩的時候,也說為了要報恩,應將一切有情安立於解脫涅槃之樂,所以也能生起增上心,但這只是一種願心,還不是決定心。必須經過慈心、悲心的修習之後,才能進一步引發「由我來為有情成辦利樂」的決定心,也就是增上意樂。既然要還報他,當然希望究竟圓滿地解決他的痛苦、給他快樂。所以是由於知恩、報恩而策發慈悲心,因為慈悲心,所以要究竟給他利樂,一步一步由前面的因感得後面的果,而達到增上意樂。

【又此非唯于正修時,即修完後,一切威儀皆能憶念,相續修習增長尤大。《修次中篇》雲:「此即大悲,或住定中,或于一切威儀之中,于一切時一切有情,皆當修習。」悲是一例,隨修何等所緣行相,一切皆同。】

前面所說這樣的修習,不但是指在座上正修的時候(正修一般是每天四座,實際上初學的時候還不只四座,有時六座,乃至於更多),下座以後,在行住坐臥一切威儀之中,還能相續修習,那麼這個力量就大了。真正修行的時候,修完以後應該如何回向,在下一座還沒有開始之前,中間應該怎麼辦,對於這些,前面曾說得很清楚。現在我們不妨回憶一下,兩座中間假定內心放逸,修的勢力就會非常微弱;應該是對所修的內容繼續保持正念,或看經論,或聞、思等等,用種種的方法來助成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因為我們無始以來,心續就是處在非常強烈、猛利的雜染現行當中,實際上即使在修的時候還是處在這種狀態,就算暫時能夠把雜染的現行切斷,提起所要修的內容,但是並不堅固,稍微一放,那個非常強有力的惡劣現行又來了;所以兩座中間如果不提持的話,大部分的時間又繼續在增長染汙之業。  

前面中士道講十二緣起支時,我們已經瞭解:凡夫在生死當中所造的就是無明相應的行;而要想脫離輪回,乃至於要救度一切眾生,是要靠跟智慧相應的行。前面這個行就是雜染之業,現在這個跟智慧相應的行就是淨業,兩者所生的識都是在因位,哪一個先感果,主要就看正修完了以後,以什麼方式使因位元識增長,而感生將來的果。因位識是能引,要經過能生支的滋潤才能夠感果;所以正修之時雖然在修善法相應的因位識,下座以後如果不再努力,則仍舊在染法當中,滋長的是染汙之業,結果忙了半天還是停在那裏。  

這就好像燒水一樣,雖然努力燒了半天,如果燒完之後放在那裏而去忙別的事情,忙完了,水也冷下來了。善、惡是敵體相反的,假設善法是水,惡法是冰,如果你先燒水,燒了一會兒停下來,又把冰加進去,加了以後再來燒,燒了一下又把冰加進去,這樣要燒到哪一年才會燒開?或者像洗衣服,你努力地洗,如果中間又有汙物把你稍微洗乾淨的衣服再次弄髒,這樣是不行的。所以前面告訴我們除了正修以外,未修中間還要注意,如果下座後放逸,則所修的力量很小。以燒水而言,只是停在那裏不燒了,而實際生活中既然善惡是敵體相反的,當你不緣著善法,惡法自然又來了,這個是極端重要的原則;再以十二因緣由因感果的道理去看,這個概念就非常清楚明白。  

修行的教授當中告訴我們:現在所修的大悲,無論正修時、在定當中,或是其他一切威儀、一切時間,乃至對一切有情,無一例外,都一直要修它。真正要修行,必然是一切時處都要依法而行;反過來說,之所以流落生死,也就是因為不斷地串習雜染之法。譬如袁了凡先生是真正改變了命運,能夠這樣做有他很多必要的條件在,最後他改名為「了凡」,這不是單改一個名字,而是心裏的確曉得:以前是凡夫的作法,以後不可以再這樣。他說得很清楚:從前是悠遊放任,現在因為照了正確的方法做,內心當中會有種戰兢惕勵的現象,隨時隨地就是戰戰兢兢。我們平常一直隨著無明走而流轉生死,修行卻是反方向逆生死而行,所以必定要如法如理地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特別認真地來學習這個教法的原因。如果這一點做不到,聽完了以後,心理狀態仍舊是跟著無始以來無明相應的行業流轉,這樣要除苦是不可能的,因為種的都是流轉生死的因,這種因必然感這個果,我們必須認識這一點。  

為什麼要修行的根本原因知道了,修行的方法也有了,一切時處,隨便做什麼事情,無非是借著外境來幫助策勵自己。所修的不外以下三種內容:淨除罪障、積聚資糧、回向增長無盡。譬如我們每天做早晚課、供養、灑掃,以前也是一樣地忙,可是忙這些事情卻是造罪。現在事情還是做,但是方向相反;以前做了是虧本,現在是賺錢。不管是懺罪或積資,都還要回向增長無盡。在任何情況之下都要修習,懂得了這個原則,不但此處修悲要運用它,修其他的任何所緣行相,也還是要用這個原則的。

【如大德月大論師雲:「心樹自從無始時,煩惱苦汁所潤滋,不能改為甘美味,一滴德水有何益?」謂如極苦「口敵噠」大樹,以一、二滴糖汁澆灌不能令甜;如是無始煩惱苦味,熏心相續,少少修習慈悲等德,悉無所成,是故應須相續修習。】

如大德月大論師說:我們的心跟大樹一樣,從無始以來一直灌的是煩惱苦汁,就是被無明、行這些痛苦的事情在滋潤著,要想改變過來,如果只是稍微加一點點的德水,那有什麼幫助呢?就好像整個大海都是鹽水,稍微加一滴糖進去就想把鹹味拿掉,這是絕不可能的。接下來是宗大師對這段話的解釋,他說:就像這種非常苦的口敵噠大樹,加入一兩滴糖汁想令它甜是不可能的;同樣地,我們無始以來被煩惱苦味所熏的內心相續,只少少地修習一點點慈悲等德,是不會有任何成就的,所以要持續不斷地修習。若能把四諦十二因緣前後的觀念弄清楚,再把所學的道理用在生活中,這個概念就非常具體、完整地現起來了。同樣是用這個方法,如果只管自己就是小乘,若用這個方法幫忙別人則是大乘。方法本身無所謂大小,大小的判別在於你的發心,這是重要的關鍵。  

我們正修七因果法次第的三樣當中,第一點是修習希求利他之心,有了這個心以後,為了要利他,下面必然歸集到希求菩提心,因為真正要利他就要有菩提心。

【第二修習希求菩提之心者。由如前說次第所致,便見利他定須菩提,起欲得心,然僅有此猶非滿足。如皈依中說,由思惟身語意三事業功德,先應盡力增長淨信。論說信為欲依,次於彼德發起誠心證得之欲,則於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種智必不可少。】

我們照著前面的次第策發起利他的心,雖然想幫助別人,還必定要有幫助別人的能力;如果沒有幫助別人的能力,要利他是做不到的。同樣的道理,雖然我們想脫離痛苦,但是必定先要有脫苦的方法,這一點非常重要!將此脫苦的方法用在別人身上就是利他,用在自己身上是自利;而且,如果沒有自利的能力,畢竟無法利他。我們現在所見一切的苦,有的是他人的苦,有的是自己親身感受;有的是身苦,有的是心理上的逼迫。身苦比如肢體殘缺、病痛,病痛固然苦惱,殘缺不全被人譏笑也很苦;至於內心遭到的種種逼惱,譬如從小在家庭失去溫暖,長大後看見社會種種不理想的情況等等,這些都令我們感覺痛苦無比。由於瞭解了世間的痛苦而策發想要出離,雖然有了這個心,還必定要有跳出的正確方法。哪一個人不想快樂、不想離苦?但是沒有正確的方法,自己就得不到快樂也解決不了痛苦,更無法幫助別人離苦得樂。你想要幫助一切人,為了滿幫助人的願而發願成佛,這是菩提心,但僅僅為了利他而想成佛是不夠的,還必須瞭解為了自利也一定要成就一切種智。  

之所以要皈依是因為感受到生死無常,一切都是痛苦,一無依靠,唯一可以救我們出三界的只有這樣的物件具足已解決一切問題等等條件的人,也就是佛。由於思惟佛的身、語、意及業功德,瞭解其殊勝而生起淨信心,進一步發願效學他,確立大乘這個目標。這是為什麼我們必須天天念《隨念三寶經》的原因,因為天天念,才能隨時隨地提醒自己成佛這個目標。  

不要說發大乘心,就是要皈依,也必須思惟為什麼要皈依他,原來佛有這樣殊勝的功德、成佛有這樣圓滿的利益。把成佛的大目標擺在前面,才能把事情看清楚,不會為眼前的一點甜頭所迷惑;否則稍微一點甜頭,你就跟著它去了!所以我們常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沒有深遠的思慮,必定會被眼前之事所迷惑;當你把遠大的目標完整地擺在前面,眼前的小東西就動不了你了。平常我們只看見一點小的好處,就像小孩子看見了糖就不肯走了,怎麼騙、怎麼哄都不成;如果在另外一處擺一大堆最好吃的糖,他那一塊糖就不要了,這是很實在的情況。佛法真是了不起,它不是拿一個很高的標準來責備我們,而是以完整的道理來引發我們。這是為什麼我們要一直思惟、觀察佛陀圓滿功德的理由,因為這樣才能夠把所追求的內涵推向最高的目標。等到對佛的種種事業、功德瞭解得愈深、愈透徹,淨信心就會愈增長,認識也越清楚。  

瞭解佛功德進而增長淨信心之後,好樂心也就起來了,此時就曉得佛陀圓滿的功德才是我要的。我們現在都有自己歡喜的東西,之所以歡喜它,是因為覺得它很好;同樣地,對我們真實應該歡喜的東西若能有深入的瞭解,則嚮往之心愈增長,就會一心一意去追求它。以前這個貪愛是帶給我們痛苦的,因為它與無明相應,現在則是把貪愛之心轉過來與智慧相應。所以不怕你貪愛,只怕弄錯方向,結果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現在把貪愛的心轉一轉,結果不但自己得到好處,也利益了別人,這種貪愛是愈大愈好,這叫做善法欲。有了善法欲,一心一意一定要成佛,那個時候就瞭解不但是為了利他成佛,就是自利也一定要得到佛陀圓滿的智慧,因為有了佛陀的智慧才能夠真正解決一切問題。

【能為引生髮心之因,雖有多種,然悲為勝,自力所發極為殊勝,此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經》所說。】

引發大菩提心的因有很多種,主要的是四因、四緣、四力等等,而其中最堅強,最有力、最殊勝的是悲心。四力是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由自力和因力所發起的菩提心是堅固的,由他力和加行力所發起的則不堅固,這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經》上面所說的。  

《華嚴經》上有一偈子:「魚子庵樹果,菩薩發大心,三事因中多,結果者甚少。」魚產卵的數量非常多,有成千上萬的魚卵,但是最後能夠長成魚的卻很少;庵樹果也是一樣;還有菩薩發心,在因地中發菩薩心的人非常多,但是有結果的卻非常少。因為由他力和加行力引發的菩提心是不堅固的。發菩提心的因緣有很多,所以前面說四因、四緣、四力等等,而最殊勝的發心之因是悲心。而且這個悲心還要初、中、後一直不斷地增長,不是一趟發起了就可以的;因為眾生無邊而且剛強難調,如果不繼續增長悲心的話,雖然有了菩提心,開始時是很猛利,但是經過不斷地磨,慢慢地就磨掉了。  

我們一般都有這個經驗,一開始的時候發很猛利的心:譬如一聽說修行好,馬上要去修行;一聽到出家好,馬上要出家;一聽到這個好,就要這個,然後慢慢地越弄越糟,弄到後來就塌掉了,有太多的事情都是這樣。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理路不清楚、次第不明白,乃至於明白了以後,也沒有如理如量地修正和增上。必須對每一步前後必然的關係決擇簡別得絲毫無差,使我們在因地當中沒有一點點遺漏。要不然如果在因地當中有一點漏洞沒有發現,將來一旦開始上路,跑到半路就來不及了,最後像車子一樣只有拋錨的下場。我們平常的習慣是急急忙忙就開始,結果是半途而廢,不管走了多少,反正總歸是白走!所以本論前面每一個地方的細辨,真正重要的就在避免走冤枉路,這一點我們要瞭解。  

自、他、因、加行四力,在《廣論》的二百一十一頁上面。自力就是靠自己的力量。以生起悲心為例子,曉得了一切眾生都是我的母親,念他的恩要報恩,不報不行。這完全是由自己的內心策發出來的,一心一意只想做這件事。不是因為別人告訴你這個好,你聽了就滿來勁;但是這和我們內心總是需要靠人家來啟發,這兩個角度是不一樣的。因力就是由於這一生努力修行,到下一生心裏就有很強的力量;加行力是此生努力的力量。所以加行力跟因力有直接的關係,這一生不斷地加行,到下一生就變成因力了,生生把加行力做好了,向後這個力量就越來越增長。所以眼前是以自力,在因力上不斷地加行,再加上外面的力量配合,四力具足,那更是堅固。這裏最主要的是把握住根本因,有了根本因再加上圓滿因的輔助,自然一定會成功。  

既然瞭解了大菩提心這麼殊勝、難得,現在我們非常幸運,也可以說宿世有大善根,能夠遇到這樣圓滿的教法,自己要無比地珍惜這個無價之寶,好好努力!如果善根不夠,力量不足的時候,《廣論》告訴我們以種種不同的方法來加強,其中最好的就是隨喜,真是妙不可言。欲積資糧,即使少用功力,至少還必須行供養;而隨喜,你不必用太大的功力,就能夠積聚無比圓滿的廣大資糧。這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的確不大容易,關鍵就在你是否瞭解。我們往往不知道還覺得自己很對。所以,第一要有正確如理的瞭解,其次要依法去行持。我們總是一遇境,內心的隨眠就馬上跟著反應,所看的是外境;而現在要修正的是自己的心,怎麼樣把所遇所見的一切,經過正知見將它轉變成功德,這才是如法行持。即使他不對,你瞭解了更應該策發悲憫心;他對了,你正好修隨喜心,所以不管他對或不對,對你來說總是增長功德。否則看見他不對就輕視他,看見他對了就嫉妒他,結果不管他對或不對,你總歸是傷害自己。如果做對了,更進一步還要隨喜自己。對別人的功德、自己的功德你都隨喜,那麼不管遇見任何境界,一切時處都在增長功德,這是隨舉一例。  

只要善巧地、有次第地修學,到時候內心上會感覺到,一種異於以前那樣悠游放任的心理行相出現了。你會戰兢惕勵,因為你瞭解得很清楚,所以對以前惡劣的現行會用正知見簡擇,然後告訴自己:「不可以,不可以!」由於正知見的力量很微弱,為了保護它,必然產生戰兢惕勵的心情。所以有很多大而化之的人,總是希望念幾聲佛就可以往生淨土了,學禪的話,最好兩腿一盤就開悟了,這與正確的修行狀況的確是天差地別,這種都是懶惰者的業相。所以明朝末年四大師之一的紫柏大師特別說:「現在人動不動說修行要這樣啊!那樣啊!這變成那些懶骨頭的符桃術。」他找到了藉口,覺得這樣叫修行,然後躲在這個自以為是的方法裏,什麼都不知道,還自認是關在山裏努力修行,那真是非常可憐。真正的修行人可以關在山裏,身雖然隱在山裏,但他的心一直是戰兢惕勵地努力。所以禪宗是何等的精神啊!任何時候咬緊牙關;同樣地念佛也是如此,咬緊了一句阿彌陀佛,像金剛寶劍一樣,抵得過生死。所以不管是學淨、學禪,乃至於持戒雖小小戒,看得像大戒一樣。從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瞭解:凡是正確的修行,絕對沒有馬馬虎虎、懶懶散散、隨隨便便這樣的事情。以上是發心的第二修習希求菩提之心。  

【第三顯所修果即為發心者。】  

最後「顯所修果即為發心」,修習七因果的果就是發菩提心。既然生起增上意樂想要承擔利益有情的責任,那非成佛不可;因為利益眾生一定要懂得救度眾生的方法,而只有佛的一切種智才能隨機設教度化有情,所以必然會為利有情誓願成佛。否則儘管發了利他心,卻只是虛願而已。所以第三說明所要修的果就是發菩提心。

【總相如前所引《現觀莊嚴》教義。其差別者,隨順《華嚴經》義,《入行論》雲:「應知如欲往、正往之差別,如是智應知,此二別如次。」此說分為願行二種。】

菩提心的總相在《現觀莊嚴論》上面說得非常清楚;關於菩提心的內涵在許多大經大論中都有提到,不過其中以《現觀莊嚴論》為綱領和最重要的核心,而《華嚴經》則是詳細、廣泛地說明它的內涵。至於菩提心的差別相,在《入行論》中,隨順于《華嚴經》的義理,說菩提心有兩種:願菩提心、行菩提心。願菩提心就像你想到某處去的時候,想要去而還未去,所以說「如欲往」;因為想去,所以就準備怎麼去,要瞭解路線及找到地圖,以及使用什麼交通工具、需要多少錢、路上要什麼資糧,這叫資糧位。而「正往」就是正式開始去做,這是正行菩薩行。因此,大菩提心有願、行兩種,我們要曉得這兩個的差別。

【異說雖多,然作是念:為利有情,願當成佛或應成佛,作是願已于施等行隨學未學,乃至何時未受律儀,是名願心;受律儀已當知此心,是名行心。《修次初篇》雲:「為利一切諸有情故願當成佛,初起希求是名願心;受律儀後修諸資糧,是名行心。」此中雖有多種征難,茲不廣說。】

下面是解釋願心跟行心的差別。對於願菩提心、行菩提心的內涵雖有不同的說法,但是總而言之,當你心裏如理如量地生起「為了利益一切有情,一定要成佛」的念頭,發了這個願但是還沒有受菩薩戒時,這個叫願菩提心;受了菩薩戒以後,就叫行心,這是開始行菩薩道了。行菩薩道有一定的軌則可循,就像我們跑來出家做了僧伽,一定有僧相、僧儀、僧行,乃至於穿衣、吃飯都不一樣,否則雖然出了家卻還是個在家人的行持,以在家人為標準,這是不行的。我們受菩薩戒也是如此。正規來說,受菩薩戒並不是像我們現在這樣,因為它有很大的功德就趕快去受,並非這樣去受一下戒就算菩薩了,這只是種一個善根種子;真正的內涵一定要先發願,為了滿這個願而照著軌則去做,那就叫行心。 

至於菩薩的位次,從初發心開始到所發願心圓滿叫下品資糧位,下品資糧位忙的、所積聚的就是發起圓滿的菩提心。策發菩提心的原因有很多,前面告訴我們以悲心為根本,一步一步的次第學上來是最殊勝、最堅固的,有了大慈悲心進一步要生起增上意樂,最後再發大菩提心,此時還沒有受菩薩戒,這是下品資糧位。然後更進一步,發心以後還要真實做到它,並不是發了心就夠了,必須如理如量照著軌則去做,於是受菩薩戒,受了菩薩戒就進入中品資糧位。下品資糧位往生極樂世界的時候是上品下生,乃至於高一點的可以達到上品中生;如果進入中品資糧位則是上品的中生,乃至於可以到上品上生,這個是世俗菩提心,還沒有到勝義菩提心。如果是證得勝義菩提心的初地菩薩,那十方淨土你要去哪里就能到哪里,是這樣的殊勝!  

菩提心的差別相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此處只是說明原則而不詳細說。前面是七因果(或者稱為六因一果)的發心方法,下面是另外一種叫「自他換」。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八終

P225

﹝第二依寂天教典而修分三: 思惟自他能換勝利及不換過患, 若能修習彼心定能發生, 修習自他相換法之次第。今初﹞

寂天菩薩是龍樹菩薩的再傳弟子,在性宗當中是絕對重要的一位大菩薩、大祖師。他所寫的《入菩薩行論》非常重要,是有關菩薩行持的根本原則;本論常引用的《入行論》就是這本書。  

自他換分三部分:第一點,我們要先思惟自他能夠對換的殊勝利益以及不換的禍害。思惟勝利過患才會推動我們努力去做,否則為什麼不為自己忙,而忙別人呢?一般人都只為自己忙,現在曉得為自己而忙是沒有好處的,為別人而忙才有好處。當你曉得了自他換殊勝的好處以及不換的害處,推動我們的力量就產生了。  

其次,雖然有了推動的力量,但是你會懷疑: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怎麼轉得過來?這個心理障礙如果不除掉,你是沒辦法自他換的;就像我們平常一想到要修行就覺得自己不行,還沒有開始做就已經打退堂鼓了。一般人只管自己而不管別人,所以會覺得要自他換是很難的,但是只要有正確的方法並照著去做,就一定可以換得過來。所以第二說「若能修習彼心定能發生」,你不修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但只要肯如理地修,這樣的心量是一定能發起的。  

必須等到這個概念有了,將自他換不過來的心理障礙除掉之後,才能告訴你修習的方法,否則即使聽到這個辦法對你也沒有幫助,所以這三次第這樣安立是有其必然性的。這個次第是想如理如量地學上去必然要依循的,按照這個次第學就一定可以走得上,否則必定會產生這樣的結果:發心以後就沒下文了。利他固然如此,自利也是一樣,雖然想跳出苦,但是無論怎麼想,就是跳不出,還是在痛苦當中。以下看第一部分「思惟自他能換勝利及不換過患」。

【思惟自他能換勝利及不換過患者。《入行論》雲:「若有欲速疾,救護自及他,彼應自他換,密勝應受行。」又雲:「盡世所有樂,悉從利他生,盡世所有苦,皆從自利起。此何須繁說,凡愚作自利,能仁行利他,觀此二差別。若不能真換,自樂及他苦,非僅不成佛,生死亦無樂。」謂當思惟:唯自愛執,乃是一切衰損之門;愛執他者,則是一切圓滿之本。】

如果你想要很快地救護自己和他人的話,那你必定要用這個方法把自己和別人換一換,這個辦法非常奧妙、深密,而且非常殊勝,是我們應該瞭解並照著去做的。   

你不是追求快樂嗎?《入行論》說得非常清楚:所有世間的一切快樂,都是從利他而生,反過來,所有的痛苦都是從自利而起。凡夫一天到晚只忙自己、只管自己,結果是愈管愈苦、愈管愈糟。佛之所以能成佛,沒有別的原因,是從利他而來的!只要仔細地看看凡夫和佛的差別,就瞭解自他換真正殊勝的利益!平常我們之所以要念佛的功德,就是因為佛的好處是說不盡的,先讓我們生起羡慕之心;然後再看佛為什麼能成佛,只有一個理由利他,而且懂得怎麼利他。   

我們不妨觀察看看,就會體會到越是忙自己越是不行。對我們自己容或觀察不到,可以從周圍的人當中去觀察。如果這個人自私心非常強,一天到晚只管自己,我們任何人一看到他就會討厭,心想:「這個自私的傢伙!」結果儘管想自利,而周圍的人都討厭你,你會快樂嗎?那是一點快樂都沒有!但是如果你能夠幫助別人,自然而然別人處處就會以你為中心。世間尚且如此,若能自他換,更是有無比殊勝的利益啊!  

假定不能自他換,那麼不但不能成佛,連生死當中的快樂也得不到。一天到晚為自己而忙,忙了半天結果是下地獄,愈忙愈苦。這個事實就擺在我們眼前,就下士來講像袁了凡先生、俞淨意公那樣,只是稍微幫人家一點忙,就馬上感得這麼好的果報;反過來只為自己的話,不要說成不了佛,不論到何處,人家都會說:「這傢伙自私自利、只管自己。」這不是很明白的事情嗎?  

我們第一個應該瞭解的,是自他能換的殊勝利益,以及不換的種種禍害。但是進一步有人會說:「這個道理是對的,可是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怎麼能換呢?」以下告訴我們只要去修,這樣的心一定能生起。

【若修自他換易意樂,定能發起。如先怨敵聞名便怖,後若和順相結為友,設無彼時,亦能令生最大憂惱,一切悉是隨心而轉。故若能修,觀自如他、觀他如自亦能生起。即此論雲:「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成,先聞名生畏,後無彼不樂。」又雲:「自身置為餘,如是無艱難。」若作是念:他身非我身,雲何於彼能生如自之心耶?即此身體亦是父母精血所成,是他體分,然由往昔串習力故而起我執。若于他身修習愛執,宛如自體亦能生起。即彼論雲:「如汝於他人,一滴精血聚,虛妄執為我,如是應修餘。」】

只要肯如理如法地修,這樣的心一定能生起來的。下麵舉個譬喻:就像你和某人起初互為怨敵,一看見或聽見彼此的名字就討厭,但是說不定後來你們兩個人成為好朋友,到那時候只要一天不見面,你就會想念他。或者像吃辣椒,剛開始吃時覺得辣得要命,但是等到你歡喜吃了以後,哪一天沒辣椒就覺得真是沒有味道,我們就是這樣的狀態!主要的關鍵就在有沒有去修習,就是多練、多試。沒有一件事情例外的,一切都是隨著你的心而轉。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一下跟這個人好得要命,明天吵了架,兩個人見面像仇人一樣,等再過了一天,大家又好得不得了了。仔細想想,天下的事情就是這樣,所以不要怕,只要能夠照著去做,觀自如他、觀他如自的心一定也能夠生起來。這就是《入行論》上面說的「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成,先聞名生畏,後無彼不樂。」只要肯去修,那麼把你自己的苦樂看成是別人的,這並不是件困難的事情。  

要把「困難不應退」這句話常常記在心裏,不要一遇見困難就退心,要曉得一切事情都是由於修習才成功的。舉個例子,對人,比如說冤家;對東西,比如說辣椒。以我來說,我對辣椒的印象最深!我在印度的時候,那裏的人都非常歡喜吃辣椒,只要有辣椒,他們就高興得不得了,但是我一聽到辣椒就害怕。那時候是因為我有胃病,所以會這樣;但假如我是小孩子的話,說不定到後來也會歡喜吃它。我想他們絕對不是天生在母胎裏就歡喜吃辣椒的,這都是靠串習而來的啊!因此千萬不要退!這一點一定要注意。許多人都犯了因困難而退心的大毛病,所以一定要策勵自己:「我一定要努力,我一定要努力!」  

有很多同學常常說:「我太笨、太差了,我程度太低啊!」關於這一點我絲毫都不在乎,我曉得自己也是非常笨、非常差的,但因為佛告訴我們,他以前也曾經墮落為畜生、墮落到地獄,所以只有一件事情最重要,就是要策勵自己:因為我差,所以我更要努力!只要肯努力,沒有一件事情轉不過來,而且也只有靠這個力量,否則,就算你是絕頂聰明也沒有用。所以不論遇見任何困難,心裏都不要退。那一天我們講到老和尚的公案,那個時候他病得嘴巴都開不了了,心裏還是堅持要念佛!佛的前世也有個公案:他在路上碰見一個大鬼擋住了路,他就一拳打上去,結果拳頭被大鬼的身體吸住了,再用右拳打上去,又被吸住了,接著用右腳、左腳打也都被吸住了,大鬼說:「你還有什麼本事呢?」結果他用頭又頂了上去,也被吸住了,「你還有什麼?」「哼!我的心永遠不退!」大鬼一想:「唉!也沒辦法,好了、好了,放了你吧!」像這種公案我們已經說過很多,乃至於他為了尋求珠寶而要舀幹海水,你想想看,拿著杯子能舀得了海水嗎?但是他就是堅持要舀啊!世俗也有一句話說「精衛填海之志」,精衛是只小鳥,一隻小鳥銜著泥巴要去填海,可能嗎?但因為牠有這個志向,就會有這個成就。所以對「困難不應退」這一點我們要特別地警策。反過來,遇到困難正是真正能得到功德的時候,對這個概念要很清楚!  

前面正講修行的時候曾特別告訴我們,不要匆匆忙忙地一碰到什麼馬上就修,要先瞭解修行的內容然後再去做,這其中有非常重要的關鍵,講到精進的時候會特別說明這一點。我們為了脫苦而求皈依,在這種原因之下,找到了皈依的必然物件是佛陀,因為皈依了佛陀而皈依三寶,又因為皈依三寶而發心。真正的皈依是皈依法寶,這是唯一能幫忙我們真正脫苦的,想脫苦也必定要走這一條路,要分分斷證斷除過失、證得功德,能做到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好處。既然現在要去做了,當然就必須克服困難,所以,當困難現起的時候不但不應該退,更要咬緊牙關去做,而且還要感到高興:「對呀!我現在已漸漸進步了!雖然忙了半天,而將來的結果就從這個因來的啊!」心理建設是最重要的,如果對這點認識清楚了,去做就無有不成功者。所以這個基本概念,我們一定要如理如量地建立起來。  

本論處處都有非常善巧的方法。說到這裏,我又想起一件事情。當年我的老師常常對我說一些話,那時我總是不大懂;但是儘管我不懂,他還是常常講。結果現在發現,這些話在我一生當中受用不盡。當年就是因為老師說多了才記在我的腦筋裏面,現在回想才發現,如果離開了這個環境那就完了,因為一跑到世間,像這種話是一點用場都沒有,那時你只會抱怨說這話的人這麼囉嗦,結果這唯一的種子不但長不出白法之芽,而且因為你起了這個念頭排拒了法,反而把自己送入地獄。你只要不離開這個圈子,因為一天到晚在接觸,慢慢地會觸類旁通。現在老師的話我漸漸都懂了,覺得真是美不可言,所以內心生起無比的感激;這是因為我體會到了好處,由不得不感激他,這個因就在這裏。  

現在大部分同修覺得讀本論很辛苦,不要怕!只要想學的善念還在,可以從兩方面下手:一方面對已經懂的部分要去瞭解它好在哪里,策發好樂之心,讓自己繼續學下去;對於難的部分,不管怎麼樣,多多少少囫圇吞棗也要吞下去。只要照著這個次第慢慢地來,自然而然好的結果會出現。  

假定我們想:「我就是我,他就是他,怎麼可以把他看成我呢?」下面就告訴我們這個理論。這個身體真的是你的嗎?這是由父母的精血所成,是別人的東西;但因為無始無明串習的力量,而執著以為是我的。所以假定對他人修習愛執,一定也可以把別人看成像自己一樣。這就是《入行論》所說的:身體是父母的一滴精血所成,卻因為虛妄的執著,就把它看成「我」了;所以同樣地,對別人也可以這樣修。虛妄之境尚且會讓你這麼執著,如果能真實認真地去思惟的話,當然力量會更強,一定可以生得起來的。  

平常的時候,一樣東西隨便擺在那裏,你會覺得好像無所謂;但假定知道這個東西是很稀有的,就會趕快把它占為己有,此時會對它寶貝得不得了,但其實這個東西原本跟你了不相干啊!所以,只要對某個東西生起「是我的」這個念頭,就會這樣生起很深的愛執之心。  

對我們這個身體也是一樣。說起來真是莫名其妙,身體真的是你嗎?那到底身體的哪一部分是你呢?如果頭髮是你,剪下來的頭髮卻已跟你了不相干了;斷了的手臂,送給你也不要;現在的醫生可以將心臟換一個,你說心臟是你嗎?他換了一個以後,原來那個心臟就與你了不相干了,但是我們就是會這麼執著。所以這完全是自己的觀念問題,以及照著這個觀念而去串習的問題。

【如是善思勝利過患,則能至心愛樂修習,又見修習便能生起。】

只要能夠如理地善巧思惟自他相換的殊勝利益,以及不換的大禍害;進一步又知道只要修的話就一定能夠生起來,這兩個條件有了以後,你一定會願意去修的,所以下面告訴我們修的方法。  

如果我們對性空緣起的道理有正確的認識,那麼修自他換是很容易的,因為一切法並非是天生就如此的,都是從因緣而生、從因緣而現,沒有一個東西是例外的。當你覺得這個東西屬於你的時候,就愛著得不得了,一旦你送給了別人或被別人拿去了,它就跟你了不相干了!天底下的事情就是這麼簡單!包括自己的身體也是如此。當東西壞了,你再怎麼寶愛它也沒有用了;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兩腳一伸以後,就會變得又臭又爛,身體就是這樣的一個東西啊!所以,當瞭解了緣起性空的道理,修起來就很容易了。

【彼修自他換易之理,次第雲何?言自他換,或說以自為他、以他為自者,非是于他強念為我,於他眼等念為我所而修其心;乃是改換愛著自己、棄舍他人二心地位,應當發心愛他如自、棄自如他。故說改換自樂他苦,應知亦是於我愛執視如怨敵,滅除愛重我之安樂。于他愛執見為功德,滅除棄舍他人痛苦,於除他苦殷重修習,總當不顧自樂而除他苦。】

下面說明正修自他換的次第。所謂自他換並不是硬把他看成我、把我看成他,不是指把他的身體(眼耳鼻舌身等)看成是自己的,而是把愛著自己、棄舍他人的心換過來。平常把自己看得太重,都不管別人,要把這種心理換掉,改成不管自己,一天到晚關心他人,用心於怎麼樣使他人得到快樂、遠離痛苦,這才是自他換的重要原則。  

如果能夠自他換,就能對治我愛執而啟發菩提心。我們之所以換不過來就是因為有我愛執。必須修習自他換,才能體會原來一切的快樂都來自利他,一切的痛苦皆源於自利,但是我們偏偏把自利看得這麼重要!一但瞭解了愛自己正是害自己,就會把我愛執看成是真正的大冤家。這裏還不是講很深刻的道理,只是從現象上面來談的,當這樣的心情生起來以後,對於愛我、只求我快樂的心理就除掉了,想幫助別人的心情就生起來了,因為看見一切的利益都是從幫助別人而來。平常是都不管別人,此時就不再如此了,一心一意就是忙著怎麼樣幫助他人解決痛苦、得到快樂,這個就是前面所說的大慈悲心。七因果與自他換的方法雖然不一樣,但是所生起的心的特質是一樣的,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此中分二: 除其障礙, 正明修法。今初﹞

【修習此心有二障礙。一謂執自樂他苦所依自他二身,猶如青黃各各類別。次於依此所生苦樂,亦便念雲:此是我者應修應除,此是他者輕而棄舍。能治此者,謂觀自他非有自性各各類別,唯互觀待,於自亦能起如他心,於他亦能起自覺故,如彼山此山。譬如彼山雖就此岸起彼山心,若至彼山則定發起此山之覺。故不同青色,任待於誰唯起青覺,不起餘色之覺。】

這個修法分成兩部分:第一個是障礙先要除掉,然後再正式學此修法。第一個障礙是執著自己的快樂與他人的痛苦所依的身體是兩個,他是他而我是我,別別不同,怎麼能換呢?其次對於苦樂,就會覺得為什麼我的快樂要去掉,他的快樂我管他幹什麼呢?這就是一般人的心理特質,現在想要改過來,困難就在這裏。針對這個問題,本論處處先讓你認得所要淨除的內涵是什麼,然後針對這個內涵,再告訴我們正確的對治方法。  

如何對治這些障礙,對這個病要下什麼樣的藥?要曉得自他並非天生就是這樣別別不同,乃是互相觀待而安立的。什麼叫互相觀待呢?就是說將兩個人擺在一起才對比出彼此。如果能夠換一個方式去觀,把這個對比互相換一換,那麼對自己也能生起「他」之心,對別人也能生起「我」的感覺。舉一個譬喻,就像兩座山,當我們站在這座山頭上,會說我在這座山看對面那座山,但是這座山本身絕非本來就是「我這座山」,因為等到你跑到對面那座山上時,又會覺得那座山就是「我這座山」,而原本覺得是我的這座山又變成了「那座山」了。又譬如我現在坐在這張椅子上,但等到我坐到對面那張椅子上的時候,原來坐的「這張椅子」,就變成「那張椅子」了,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我們的身體原本是父母的精血所成,只是因為心識執持它以為是我的。就好像我們現在坐的椅子,本來不是你的,但因為是你坐的,就覺得是你的,如果換到那裏坐的話,又會覺得原先那裏的椅子又變成是「我」的椅子。同樣地,你的心識能夠攝持對方的話,也是可以改變過來的呀!這是很明白的一件事情。  

眼前的任何東西,譬如筆,本來你根本不會管別人的筆,只管你自己的;但假如我的筆跟你的交換,原來你覺得是他人的那支筆,到那時候就會想:「這是我的!」就很寶貝它了。天下的事情都是這樣,對外在的事物是如此,對內在的身體也是如此。所以我們首先一定要認得:這個「我」並不是天生來的,所以它是無自性的,這是緣起的道理。而緣起就是因緣,這因緣本身一定是互相對比出來的,前述的比喻就是這個意思。  

有人以為自他就像青是青、黃是黃,各各不同,這個比喻不對。青、黃這兩種顏色的確不同,就青色而言,不管誰去看都是青色,換到另一個地方去看還是青,黃色則不論誰去看都是黃。而此山、彼山就不是這樣,你換一個方向去看就不一樣了;同樣地,如果我們對換筆的話,你的筆變成我的,而我的筆就變成你的了。我們這個身體亦複如此,等到兩腳一伸,根本就不曉得那個身體是誰的,燒成灰以後更是什麼都沒有了。  

佛經上有「餓鬼鞭屍記」、「天人禮屍記」這兩個故事。有一個餓鬼在鞭打一具死屍,有人看見了就問:「已經是死屍了,你還打他幹什麼?」他說:「你不知道,這就是我的前身,我生前一直為他忙,忙了半天,結果卻把我送入地獄!我現在越想越恨,這樣痛苦不堪都是為了他。現在雖然他躺在那裏,我還是饒不過他。」那具屍體又肥又胖。但是另外一具卻是瘦瘦垮垮的,有一位天人正在向他磕頭,有人看見了,問:「奇怪!那具骷髏長得枯枯瘦瘦的,你向他磕頭幹什麼?」天人回答:「那就是我的前身,他辛苦了半天最後讓我生了天堂,我想了想,我之所以能生天堂都是虧了他啊!所以我現在來感謝他。」就是這樣!所以我們應該趁早趕快自他換啊!因為如果你能夠早一點換,去幫助別人的話,至少生到天堂,再好一點到極樂世界,最好的可以成佛。所以趁現在早一點換,將來就好囉!

【如《集學論》雲:「修自他平等,堅固菩提心,自他唯觀待,妄如此彼岸。彼岸自非彼,觀誰而成此?自且不成自,觀誰而成他?」此說唯由觀所待處而假安立,全無自性。】

要修自他平等,用這個方法來堅固你的大菩提心。我們會覺得這個是我、那個是他,實際上「自」、「他」並非天生如此,而是互相對比出來的,自他的安立是虛妄的,就像此岸、彼岸一樣。所以,並非真實有個我們所認為的自己,既然如此,又要觀待誰而安立「他」呢?  

「自」、「他」僅僅是觀待其所待處而假名安立,完全沒有自性。假名安立就是由我們的妄識所分別出來的,站在這裏時覺得這個是我的,等站到那裏又覺得那是我的,到底哪一個才是我的?這就是虛妄心識所安立出來的。譬如我站在這裏說你們在我的東邊,我跑到那裏則說你們在我的西邊,然而東邊、西邊不是完全相反嗎?說來說去都是互相觀待而假安立的,本來就沒有所謂的東或西,是由於我們的虛妄執著而安立的,自他也是這樣。自他所依的兩個身體也並非天生就是如此,而是假安立的。既然是假安立的,那你只要把目標調換一下,認識清楚不就解決了嗎?以下再進一步說明:該怎麼看待自己的快樂跟別人的痛苦之間的關係。

【二謂又念他之痛苦,無害於我,為除彼故不須勵力。除此礙者,謂若如是,則恐老時受諸苦惱,不應少年積集財物,以老時苦無害於少故。如是其手亦不應除足之痛苦,以是他故。老時幼年、前生後生,僅是一例,即前日後日、上午下午等皆如是知。】

修自他換的第二個障礙是,覺得別人的痛苦是他的事,跟我沒有關係,我為什麼要為他除苦呢?這個是平常我們的看法。有一個方法可以除掉這個障礙,應該這樣想:如果像你所說的這樣,那麼你因為擔心老的時候受苦,在少年時就存積很多財物,這就不合理了,因為老年是老年,而少年是少年,兩者無關呀!既然如此,那你忙它幹什麼?可是我們就偏偏要去忙這些。同樣地,腳痛時,手就不應為腳除去痛苦了,因為腳對手來說也是「他」呀!但是腳痛時我們的手總會去摸摸它,對不對?因為它們都屬於同一個身體。同樣地,像手跟腳、老跟幼、前生跟後世,只是一個例子,進一步說前一天、後一天,上午、下午也都是這樣。

【若謂老幼是一相續,其手足等是一身聚,故與自他不相同者。相續與身聚,是於多剎那、多支分而假施設,無獨立性;自我、他我亦皆於假聚相續而安立,故言自他皆觀待立全無自性。然由無始串習愛執增上力故,自所生苦便不忍受,若能于他修習愛執,則於他苦亦能發生不忍之心。】

有人或許會說:「不對呀!老跟幼是同一個相續,手跟腳雖然是分開的,但它們屬於同一個身體呀!所以這兩個比喻與自己跟他人不同呀!」  

相續(就是時間先後、年齡老小)跟身聚(就是手跟腳等)是怎麼來的?並不是天生有他的自性,從小到老是時間一剎那、一剎那積聚起來的,身聚是由手跟腳等這些不同的肢體而安立起來的。因此,自己跟別人還是由不同的幾樣東西和合而成。時間是剎那累積的,身體是支分積累的,自他是由不同的蘊所積累的。就像有的東西是木頭做的,有的東西是鐵做的,有的東西則是木頭和鐵混起來的,只是有如此的不同而已,反正說來說去都是這樣的一些東西混在一塊,由因緣和合而成就的。所以自他、老小跟手足都是一樣的道理,只是組合的材料不一樣,但卻都是由其他的幾樣東西兜起來的,沒有什麼不同!所以自己和他人都是相待而安立起來的,並不是天生有這樣的東西。只是由於無始以來無明執著的力量,所以對自己的苦就不能忍受,對別人的苦就不管。假定能不斷地如理去修習,那麼對別人的苦一樣也可以發生無法忍受的心情。  

其實這個道理說起來簡單極了,在講七因果的時候說得很清楚,假定自他完全無關的話,那麼七因果的道理也無法建立起來。實際上七因果是可以成立的,雖然我們還沒有照著七因果修成功,可是七因果當中所說的道理是我們人人能體會得到的。我們自己的親人也是「他」呀,可是一旦他有苦的話,你就很擔心了。對自己的父母這個「他」,你就擔心;但如果是冤家,看見他苦你反而開心。同樣是「他」,為什麼對前一個就不忍心,對後一個卻是這樣呢?顯然是由於自己的愛執所致。而這個愛執是與無明相應的,而且是無始以來就有的。我們修學的方向就是要瞭解這個無明,然後把無明轉成跟智慧相應,若能如此,那不就轉過來了嗎?所以我們確確實實是具足這個能力的。而這個能力眼前之所以無法發揮,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無知,如果還偏偏執著這個無知而不肯放,那就一點辦法也沒有了。  

現在你瞭解了,原來真正害我們的不是別的,而是自己的無知啊!只要將前面錯誤的知見障礙去掉了,接著克服習性就比較好辦了。所謂修行,就是理論瞭解之後,照著正確的理論把習性修改過來,然後你所要的結果就出現了,這個概念很重要。本論對每一個內涵的行相都讓你認得清清楚楚,這是它最特殊的一點。認識清楚以後去修行,做到哪里就成功到哪里,障礙斷除掉了,功德也生起來了。經論上說發菩提心的人很多,但成就的人少,原因就是不瞭解真正的內涵、沒有得到正確的教授、沒有如理行持。  

這個教授講得這麼清楚明白,我們真幸運能學到它。雖然這個教授所講的理論很高深,但並不是像人造衛星一樣可望而不可及,而是像我們登上摩天大廈一樣,下腳的第一步就已站在門前,只要你肯走,就這麼走上去了。為什麼說已經站在門前了呢?剛才所說的心理行相,不就是我們現在的情況嗎?你的父親、兒子、親戚、朋友,這明明是「他」呀!但是你心裏對他們就是放不下,所以我們確實有愛執他人的本能,這個本能之所以無法發揮,問題就在於無明。

【如是除自他換諸障礙已,正修習者。謂由於自貪著力故,起我愛執,由此執故無始生死乃至現在,發生種種不可愛樂。欲修自利作自圓滿,行非方便經無數劫,自他二利悉無所成。非但無成,且唯受其眾苦逼惱。若自利心移於利他,則早定成佛,圓滿自他一切利益。由未如是,故經長時勞而無益。今乃了知第一怨敵即我愛執,應後依止念及正知,堅固決定勵力滅除。其未生者當令不生,其已生者令不相續。】

修習自他換的障礙已去除了,現在正式要修習了。正式修習是修什麼呢?人最可怕的就是無知,這個「我」明明是虛假的,卻由於貪愛執著之力而對它起了我愛執,因為貪愛它,結果從無始以來直至今日一直在生死中輪轉,發生了種種的不可愛樂。之前修八苦、三苦、六苦時已說得清清楚楚,輪回中的安樂永遠沒有令人滿足的時候,而且會越增長對它的貪執,痛苦就越多。再進一步從十二因緣去看,真正的痛苦都是由於無明(不瞭解事實的真相)而來的。我們未嘗不想為自己求利益,使自己樣樣圓滿,但不幸的是方法錯了,所行的不是正確的方法,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對事情的真相沒有正確的瞭解,所以辛苦了無數劫,非但對自己、對別人都沒有利益,甚至還受無邊眾苦,真是顛倒極了!如今已為我們指出痛苦、快樂的根本何在,我們曉得了從這裏學進去,真是高興啊!  

這個道理現在聽懂了,要不斷地去思惟它,你能夠思惟多少,推動你改變的力量就生起多少。而這件事情是再容易不過了,因為我們眼前就是苦惱,就是想求快樂,這個心理是人人都有的,所以只要從苦樂問題一步一步思惟下去,一定會選擇自他換這個方法。自他換並不是叫你放棄自己的快樂,恰恰相反,正是要給你快樂啊!也不是叫你不管你的痛苦,它正是要告訴你怎麼除掉你的痛苦。我們求離苦得樂但卻得不到,主要的關鍵就在「行非方便」,我們做錯了;現在之所以高興,就是因為知道怎麼做了,只要做對了,我的快樂就可以得到、痛苦就可以去掉。  

那要怎麼做呢?換一換。我們如果能夠把求自利的心移於利他,一定早就成佛,早就圓滿自他一切利益了。佛陀因地當中就是這樣做,所以感得這個果;而我們因為沒有這樣做,所以無始以來勞苦得不得了,卻是一點好處都沒有。現在終於瞭解原來真正的大冤家就是這個我愛執。所以,以後真正應該做的,是依止正念跟正知,這才是我們的皈依處。皈跟依意義不同,皈就是反過來,依是依止。以前我們總是依止無明無知,現在反過來,依止在正念正知上,然後加強這一個力量,一定要努力去除我愛執。對於自利心,還沒有生起的不要讓它生起來,已生起者不要讓它繼續下去。

【《入行論》雲:「此於生死中,百返損害我,意汝欲自利,雖經眾多劫,以此大疲勞,汝唯引生苦。」又雲:「若汝從往昔,能作如是業,除佛圓滿樂,定無如斯時。」如是不執自言、不護自品,當數修心,將自身財及諸善根,悉無顧慮惠施有情。】

「百」是泛指一切,並不是一百,而是一切、眾多的意思,前兩句是說我愛執一直在生死當中損害我們。「意」(就是我們的心念)你總是要求自利,結果無始劫以來就因為這個念頭,以致疲勞得不得了,引生的卻只有苦而已。《入行論》又說:「假定你早一點覺醒,能夠做像現在這樣利益眾生的善業,那麼早就成佛了,除了得到佛圓滿的快樂以外,絕對不會有現在這種種的痛苦。」所以,不執著自己的意見,也不保護自己的種種,這樣數數修心,把自己的身、財乃至修行的善根,毫無疑慮地全部惠施有情。當你瞭解了我愛執對自己的傷害之後,叫你不佈施都不行,因為你瞭解得很清楚,我愛執是生死大冤家,所以唯恐不把自己施捨出去,若送出去那就對了。

【又施彼已即應利彼,不應於彼而行邪行,故於身等應當滅除自利之心。如雲:「意汝定應知,自為他自在,除利諸有情,汝今莫想餘。他自在眼等,不應作自利,眼等於利他,不應作邪行。」】

自己的身、財、善根都佈施給別人以後,就應該去利益他們,不要「於彼行邪行」。邪行指什麼呢?就是平常我們送給別人財物時,好像結交了個好朋友,然後有求於他。現在世間人都是這樣,處處地方是為了討好別人,自己又有所求,這都是錯的。所以佈施必須沒有一點點遺餘的目的,只是為了利他,要消除我愛執。如果能這樣的話,無上菩提的果就可以得到,因為因地當中做對了。  

如同《入行論》說的:「要以正知見告訴自己:你要知道,這個『我』已經送給別人了,完全是跟著他轉的,現在要做的,除了利益別人以外,千萬不要莫名其妙地打妄想,不要想到自己。」你千萬不要因為有求於他,就送他禮物討好他,這種事情萬萬做不得。凡是屬於他人的,他的就是他的,就連我的也是他的。現在世間的人,我的固然是我的,他的也是我的,就因為這樣,愈弄愈苦,永遠在輪回當中。如果看見好的是愈多愈好,看見壞的就把它推出去,結果註定你雖然現在長得肥肥胖胖的,將來做了鬼以後再來打他就來不及了。

【若見身等棄舍利他攀緣自利,或身語意而反於他作損害緣,應作是念而正遮止,此於往昔,亦曾令受無邊眾苦,現今若於相似利益而生錯誤,隨彼轉者當生大苦。如雲:「汝昔傷害我,已往可不諫,我見汝何逃,應摧汝驕慢。今汝應棄舍,思我有自利,我于餘賣汝,莫厭應盡力。放逸不將汝,惠施諸有情,汝則定將我,授與諸獄卒。如是汝長時,舍我令久苦,今念諸怨恨,摧汝自利心。」】

假定你一旦發現自己棄舍利他,不幫人家忙只想到自利,或你的身語意反而損害別人的時候,要馬上提起正念去遮止它,告訴自己:「不可以!不可以!無始以來一直做這種事情,得到了一點相似的利益(表面上好像是有一點利益,但是事實上是錯誤的,所以叫相似的利益),由於對真正的利益不認識,所以才會去忙這個東西,如果你現在還是跟著它轉,忙這個相似利益的話,將來一定會生大苦!」這個念頭要經常保持著。  

就像《入行論》說的:「你以前一直傷害我,以前的事情就不管了,但是我現在認得了,你還能逃到哪里去?一定要摧你的驕慢(對自己擁有的好東西沾沾自喜,這是驕;對比他人,總歸覺得比別人高,這是慢。)你一天到晚忙著利益自己,今天一定要摧毀你!你要曉得,你現在必須棄舍自私自利之心,因為我已經把你賣給別人了,你要努力做利他的事情,而不要厭煩。如果放逸不努力把自己惠施給有情,在這種情況之下,你一定又會把我送到地獄的獄卒那兒!長時以來,你總是讓我受大苦!現在想到就恨,所以一定要摧毀你這個自私自利的心。」  

「放逸不將汝」這一偈值得我們牢牢地記在心裏,我們儘管懂得道理了,但是如果還不努力而放逸的話,懂得道理也沒有用。我們現在得到了暇滿的人身,如果還放逸馬虎,那這個「我」一定會把我送入地獄。所以在密教中佛菩薩有的現忿怒相,示現這樣的大瞋相是有道理的。前面說過當煩惱一起來就要跟它鬥,因為煩惱是敵人!所以必須咬緊牙關,一點煩惱都不容許。即使再輕微的自利心,我也一定要咬緊牙關,把你這個自利心徹底消滅掉。

【如是數思愛他勝利,當由至心發生勇悍,棄他之心未生不生,其已生者令不相續,於他令發可愛可樂可意之相。】

這「數思」兩個字,始終都是關鍵問題,懂得了道理之後能不能轉心,就看有無數數思惟。當然,若不懂道理,數思也沒有用;懂了道理以後如果不數思,那就在放逸當中。如果精進的話,一定是思惟法義,經過不斷地思惟,內心當中就會至心發起勇悍,而不是浮浮泛泛勇是非常強而有力的,悍是一切都不顧,什麼困難都擋不住你。如果能將以前愛自己的心真正改過來的話,自然整個造業就不一樣了,平常只管自己而不管別人,現在則反過來,棄他之心(不管別人的心)如果還沒有生的不要讓它生起,已經生起來的就令它到此為止,不要再繼續下去。  

總之,「於他令發可愛可樂可意之相」,這樣做實際上還是為了求快樂,我們的快樂一定都是靠他人而來的。平常世間人為什麼要拍馬屁去奉承人家?實際上並不是為了別人,還是為了自己!上司有權提拔你、老闆可以多給你錢,你就拼命奉承他,這樣做無非是為了求快樂!現在並不是叫你做別的,還是為了這個!而現在的上司就是一切有情,你只要能夠奉承他,所有的快樂都來了!想到這裏,你會用種種的方法去幫忙他,結果你就得到好處了。不過我們並不用世間的方法,因為世間法是染汙的,我們用的方法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善法,也就是善淨之法。很明顯地,我們確實是有這個能力,只是方向弄錯,就像一把寶刀一樣,本來這一把寶刀是去殺敵人的,結果弄錯了,反而傷了自己;現在我懂得拿它來傷害我愛執這個敵人,就能真正得到安樂了。

【如昔于自愛樂執著,今于他所應令發起愛執之心,如雲:「應執餘如我。」能發如是愛執有情,其因謂當念彼恩德,或見於自所作饒益。此複猶如見諸沃田善植種子,能結眾多上妙果實便極珍愛。如是若于有情福田植施等種,亦能出現時、究竟一切利樂。若獲定解,亦起愛執,故於是等應當思惟。】

就像以前愛執自己那樣,如今也要對別人發起愛執之心。能夠發起這樣愛執有情的心,其因是念他對我們有大恩,或是看到對我們所作的種種好處。所以這裏並沒有叫我們放棄好處,而且恰恰相反,正是要給我們真正的好處!要記住,真正能為我們帶來好處的方法就是利他!  

就像看見一塊肥沃得不得了的田,只要能夠好好地把你要的種子種下去,將會結出眾多上妙的果實,你自然而然就會很珍惜、很寶愛它;同樣地,對於有情這個福田,如果能夠好好地播下種子的話,就能夠得到眼前增上生、究竟決定勝這一切的好處。假定對這個概念產生決定勝解的話,你對他人也能生起愛執之心,會一心一意愛執他人而不是愛執自己,這樣自他就換過來了。那麼關鍵在哪里呢?就是思惟,所以對於這個道理應該多去思惟。

【《入行論》雲:「有情與諸佛,同能生佛法,如其敬信佛,何不敬有情。」此如《令諸有情歡喜頌》說,若殺有情則能引其墮三惡趣,若救其殺能引善趣複得長壽,若於有情不與而取及施資財,發瞋恚心及修慈悲,亦能引生善趣惡趣。特緣有情乃得發心,為利有情始修諸行,是故成佛亦須有情,要依有情施等乃滿,當審思惟。】

《入行論》說:「你想要成佛,而有情跟佛同樣能令我們生起佛法,既然你敬信佛,為什麼不敬有情呢?」我們現在只曉得敬佛,並不曉得敬有情;而佛之所以成佛,是因為他不但曉得敬佛,而且曉得敬有情,所以他的一切東西都佈施,身語意一切都是為了利益有情。《法華經》中常不輕菩薩說:「我不輕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他心裏是這樣想,行為上面也這樣行,結果他成了佛。我現在不是在學佛嗎?佛就是這樣做的呀!一想到這一點,眼前的問題都解決了,同時也瞭解以前自己所愛執的是什麼,一天到晚心就是纏在「我」之上,好痛苦啊!說起來沒別的,就是這個我愛執,真正害我們的就是它,偏偏我們不認識,還老想纏在這上面,真是可憐啊!所以佛也奈何不了我們。現在懂得了,真好啊!就像《令諸有情歡喜頌》上面所說:如果殺了人,那麼會墮三惡道;若救了人,不但能得到善趣而且長壽。同樣的道理,幫了別人就能得到好處到善趣去;害別人則到惡趣,瞋和悲也是這樣能感惡趣或善趣。特別是從發心一直到成佛都要靠有情一定要緣有情才能夠發菩提心,因為有情苦,看見他的苦而發心;發心後再進一步行種種利益有情的行為,才能夠滿我們的願,所以成佛也是靠有情,這個概念要深入且好好地思惟。

【《釋菩提心論》雲:「世間善惡趣,其愛非愛果,皆由於有情,作利損而生。若無上佛位,且依有情得。人天諸資財,梵釋及猛利,護世所受用,於此三趣中,無非利有情,所引此何奇。地獄鬼畜中,有情之所受,苦事非一種,從損有情起。饑渴互打擊,及侵害等苦,難遮無窮盡,皆損有情果。」諸聲聞等果報下劣,是由未能廣行利他,諸佛獲得究竟果位,是由廣利有情而生,應思此理,不應剎那貪著自利。即前論雲:「於有情離貪,如毒應棄舍,諸聲聞離貪,豈非下菩提,由不棄有情,佛證大菩提。若知生如是,利非利諸果,則於剎那頃,豈有貪自利。」】

《釋菩提心論》告訴我們,世間一切可愛的以及非可愛的果,都是由於對有情饒益或損害而感得的,乃至於成佛還是要靠有情。將來引生的果固然是因為對有情作利損而來;眼前其實也是,幫了別人,別人就感激你,損害了別人,別人就要還報你,一切都是由此而來的。  

不但世間的苦樂是因為利、損有情而得,連聖人果位的優劣也不例外。聖人中分三乘,其中的聲聞果報下劣是因為不能廣利有情所致。聲聞還是有能力幫人家的忙,但是他不管別人,因此感得的果報不如佛果殊勝;佛之所以究竟,就是因為廣利一切有情。對這個道理要多思惟,不要剎那貪著自利。當你貪自利的時候,當下就傷害自己了,誰願意傷害自己呢?所以你若想不傷害自己,唯一的辦法此處已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了。  

我們所要貪的,是貪著怎麼利益有情,若對利益有情這件事情不管了,「離貪」了,這就像是一種毒,應該棄舍。聲聞之所以成聲聞,是因為他只管自己,沒有執著於利他。所以「貪」並不壞,就看所貪的內容是否正確。因為聲聞不貪著利人,所以他雖然證得菩提,但卻是下菩提;而佛因為貪著利他,不棄舍有情,所以證得了大菩提。當瞭解了這一點,自然一剎那也不會只管自己。

【是則專住利他及菩提果,亦見是從菩提心苗之所出生,此心根本見為大悲,故諸佛子愛樂修習。若多修習令其堅固,則能任運趣極難行諸廣大行。即前論雲:「悲堅為根本,菩提心苗生,專利他覺果,諸佛子應修。若修令堅固,諸怖他苦者,能舍靜慮樂,而趣入無間。此奇此應贊,此為勝士法。」今於此義,亦應用諸先賢言論而發定解,如覺口窩  雲:「不知修慈悲之菩薩,唯藏人能知。」】

當你瞭解了利他的道理之後,就會一心一意在利他及果位上面努力。為什麼從果位上努力?因為我們要得到快樂!要得到快樂,必然就要推到利他的因上面。所以,我們也曉得,這兩個是從菩提心苗所出生的,而前面所說的大悲就是菩提心的根本。佛子瞭解了這一點,所以對於悲心就會愛樂修習。若能多修習就一定能堅固,當堅固了以後,再難行的事情都難不倒你了。我們真正修行的中心一定是大菩提心,而不是旁的;旁的不是不修,而是兼顧。所以真正修學佛法必定要知道,對小乘而言厭離心最重要,不必忙別的;大乘則是菩提心最重要。一旦生起菩提心,之後做任何事情自然而然都感大乘果,但如果這個重點把握不住,那麼打坐、念佛都是事倍功半,能夠這樣雖然也還不錯,但都是走遠路。  

《釋菩提心論》說:「以堅固的大悲心為根本的菩提心苗,能夠生起由專門利他得到的大覺世尊這最高圓滿的佛果位,所以菩提心才是我們佛弟子應該修的中心。只要努力地修習,令悲心堅固的話,就會不管自己而只管別人,看見別人痛苦,你就要救他。所怕的是他人受苦,不怕自己受苦。當看見別人受苦之時,自己就是再快樂哪怕是最快樂的靜慮之樂(色界定當中的快樂)也能夠舍掉,而趣入無間地獄救眾生。這才是真正最難得、最稀奇的,這才是應該稱讚的勝士法殊勝大士的方法。  

最後引阿底峽尊者的話教示我們。當他到西藏去的時候,有人問他:「修那個法很麻煩,有沒有一個方便的法門呀?」阿底峽尊者說:「假定有的話,我第一個就不願意這麼麻煩,我早就修了,還何必你來問!」接著又說:「不曉得修慈悲心的菩薩,只有你們西藏人知道,我們在印度這個佛法根本之地可是沒有的!」所以我常常說,假定真的有簡易的方法,那十方一切諸佛菩薩就一點用場都沒有了,因為十方一切諸佛菩薩無一例外,都是從這條路走上來的,而你居然有所謂的方便法門,那你不是強過佛嗎?那你還跑來學佛做什麼?這一點我們必定要瞭解,這是很清楚明白的事情。

【若爾當如何修?「須從最初次第學習。」朗日塘巴雲:「霞婆瓦與我,有十八種人方便,一種馬方便。人方便者,謂發大菩提心,隨作何事,悉學利益有情。馬方便者,謂菩提心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令不住,不使增長者為我愛執,故特於彼盡力違害,正對有情盡力利益。」】

那麼要怎麼修呢?一定要從最初的次第修起,你只要依次第向上則無有不成功者,所以《廣論》告訴我們,聽聞了「上上」產生好樂心就會想要修,而修的時候要從「下下」修起;反過來說,你從「下下」修了以後,經驗增長了,淨信也增長了,於是你向上慢慢爬上去就對了,這個次第是必然的道理。  

朗日塘巴所說的人方便,實際上就是暇滿人身唯一該做的事情。做人的方便有十八種之多,而做畜生(馬就是畜生)簡單極了,就只有一種。什麼是「馬方便」(換句話說,畜生、愚癡相)?就是指菩提心沒有生的不讓它生起來,已生的不讓它安住、增長。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愛執,所以我愛執真實說起來就是畜生相啊!常聽人家說:「你連畜生都不如!」現在才瞭解原來我們愛執自己時就是這樣!所以要特別對我愛執盡力去違害,凡是利益有情的都要盡力去做。

【大瑜伽師謂善知識敦巴雲:「我有風息平等轉等,如此如此三摩地。」答雲:「汝修縱能耳邊擊鼓不可破壞,若無慈悲及菩提心,猶當生於晝夜應悔之地。」此中意趣似說,當成能生無暇無色等處,異生之因。康壟巴雲:「我等於覺口窩  有情顛倒行事,有情於我等亦當如是行。」】

大瑜伽師和敦巴尊者是師兄弟,大瑜伽師說自己修定得到定了。要是我們現在得到了定那還得了?有人念佛念得稍微有一點相應了,就歡喜得不得了,或得到一心不亂就不得了,何況得了定?結果敦巴尊者回答:「就算修到在你耳朵旁邊敲大鼓,你都能不動(那是很深的定),但假定你沒有依照這個次第修菩提心的話,還是會生到晝夜懊悔之處。」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郁頭藍弗修定而生到非想非非想天,結果報盡後竟墮到畜生道中,所以如果這樣,那是早晚會懊悔的。我們修行首先要把根本因把握住,千萬不要把重點擺在學定或是學其他什麼的,而是要學厭離心、菩提心,然後以其他為輔助,能這樣做的話,學什麼都對。  

「覺口窩  有情」並不是指阿底峽尊者,而是指有情。為什麼稱有情為「覺口窩  」(覺口窩  即佛)?因為是有情使我成佛的!我們對那些佛菩薩顛倒行事,當然他們也會對我顛倒行事。怎麼顛倒?我只管我自己,所以他們也只管自己,彼此間都做錯了,應該要改過來。  

學到這裏我們已曉得整個佛法的中心是大菩提心。大瑜伽師這麼了不起的成就者,他說「我得到定了」,以我們現在看起來,那是何等了不起!我們總是想學定,但敦巴尊者說:「就算修到這樣,如果不以大慈悲跟大菩提心為中心而修學的話,雖然得到了定,還是會生到日夜懊悔之處呀!」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不要說欲界的天子報盡可能下地獄,即使修定生到非想非非想天還是要墮落。以無常相來看的話,實際上的這個情形是千真萬確的,得到了定,連小乘都不如呀!所以佛法真正的中心是大菩提心,我們必定要知道這一點。  

以大菩提心為修學中心並不是說別的就不要學了,而是說以大菩提心為根本因,然後在這上面再具足圓滿因,那就對了。許多人學了半天,乃至於反而出錯誤,其根本原因就是未以大菩提心為中心,本末倒置。這樣的話,就自修而言得不到好處,就算要利人,也是一盲引眾盲,這一點我們特別要瞭解。所以前面告訴我們:你只要看看阿底峽尊者的傳記,就會很清楚、很瞭解了,以他這樣高的成就,遇見這麼多了不起的大善知識,那些大善知識都是極高明之人,其中不乏地上菩薩,至少都是加行位以上,結果他卻把金洲大師視為老師當中最尊重的。他每次說到金洲大師或聽見金洲大師的名諱,馬上雙手合掌置於頂上,那是最恭敬的表示,是感念恭敬他的老師,而他對別的老師並沒有這樣,這是因為金洲大師傳給他完整的大菩提心的教授七因果,所以,以阿底峽尊者這樣一位元高位菩薩再來的人,也這麼尊重金洲大師。   

我們曾經講過,悲心在整個大乘道的過程當中,第一步要它,中間也要它,後來仍要它。並非在開頭時以為懂得一點名字就可以,如果僅懂得一點名字,不曉得大乘道真正的內容,那根本連邊都沒碰到;就算你照著次第修學,如理如量地生起菩提心了,但在正行菩薩道之時又因為眾生數量無邊,而要行的又那麼難行,往往會退卻,此時最能夠保持你上進的,仍舊是大悲心;這樣繼續不斷地修行,才能夠達到圓滿的佛果。  

這個概念一定要在一開始就建立起來,然後把握住這個中心去做;如果一開始未建立,你先學別的枝末,等到養成了習慣就很難改了。不要說世間的習性難改,修學佛法的習性一樣是難改,實際上世間的習性比修學佛法的習性容易改,因為對於世間的習性,你接觸了佛法以後就會瞭解,原來這些就是把我們死死地綁在生死當中的可怕冤家,而現在找到了最好的方法佛法。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一旦碰到了佛法,你會全心全力去對治它,策勵自己去掉這個痛苦的根本,淨除這個習性。可是如果學了佛法,偏偏努力學的不是佛法的根本,而是它的枝末,但是卻覺得自己已經遇到佛法了,所學的能拿來對治習性,然後執著它,別的佛法都聽不進,總是覺得自己懂了。請問:這樣走對了沒有?就算對,但是卻走了遠路。  

所以本論在一開頭就特別提出來,究竟來說無一眾生例外都能成佛,但是其中的快慢以及所走的路線迂曲與否,那就完全不能比了。所以就我現在來說,寧願一開頭沒有碰到佛法,要碰必須一碰就碰到最正確的路,否則一旦在修行上養成偏差的習慣,自己還覺得很滿意,以後要改就改不過來了。這個道理很清楚,我們不妨拿事實來看,佛是最究竟圓滿的人,他怎會不想把最完整的佛法教給別人?絕不會!他有悲心,也有這個力量,結果教出來絕大部分的人卻不是走菩薩道,而是走聲聞乘,為什麼?正因為佛是圓滿的佛,他看得很清楚,當你一旦養成了那個習性,佛也奈何不了你,只好讓你走這條遠路了!佛出世以後度的聲聞眾多得不曉得有多少,但是真正能夠走菩薩道的人卻沒有幾個。所以《華嚴經》說得清清楚楚:「魚子庵樹果,菩薩發大心,三事因中多,結果者甚少。」這三者在因地當中數量很多,但真正能夠得到果的卻很少。以菩薩發心者多,結果者少一事來說,其原因何在?就是未把握根本因。所以理論是如此,實際也是如此,還有經上這種種的證明。  

我以自己的經驗來策勵、建議諸位,如果諸位的習性已深,那你走你的路子,既然扭不過來了,只好註定你只有走遠路。但如果現在你的習性還不深,還能提得起來的話,重要的是,對於以前的老習慣一定要真正地懺悔,不僅世俗的習性要懺悔,就連以前我們那種學佛的老習慣也一定要把它淨除掉,不要留一點點。所以之前談的改過之方,實際上它的內容對我們真正太重要了!對這個毒你絕對一點點都不能留,一定要以最迅速的態度、最大的決心一刀斬斷。別小看毒蛇只在你的手指上咬一口而已,你覺得沒關係就不管它,等毒鑽到你的心臟、腦子時就無藥可救了。現在我們都是這樣的,容許這個毒在身心中流布,總是馬馬虎虎、懶懶癱癱,一直跟著它走都不知道,這一生就這麼輕輕易易過去了;因為養成習慣了,所以到了下一生又是這樣,再下一生又是這樣,這就是為什麼雖然有這麼多的人聽聞佛陀說最完整的教法,卻走不上去的根本原因。我們對這個認識了,就要痛下決心努力去做,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可以改得過來。所以修學佛法自始至終是「正知見」最重要,而不是隨便碰到一點點就以為對了。 

有人以為只要一心念佛,到了極樂世界就什麼都解決了,其實我當年也曾這麼認為,直到現在,不要說一般的在家人,有很多真正肯修行的人,也是這麼認為。如果念佛到了極樂世界就一切問題都解決了,那麼「因果」這筆帳怎麼算呢?大家都說去了極樂世界以後直趨成佛,就不用怕了,以為去了之後,以前造的因就可以不必感果了,哪有這樣的事情?如果是這樣的話,佛說的因果就有問題了。然而佛說的是千真萬確的,「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是絕對逃不了的。而現在居然念佛到了極樂世界,一切都可以不要感果了,那因果這句話怎麼講呢?如果前面講的「如是因感如是果」是對的,那後面講的「到極樂世界後,以前造的因可以不感果」就錯了;如果後面講的是對的,那前面講的就錯了。如果佛講出這種矛盾的話,那還算是佛嗎?這不是很明白的道理嗎?而且佛親自受金槍馬麥之報,即使他成佛了,當年造的惡因也還要感果,而你到了淨土,以前造的因就不要感果了,那前面「造業必受報」這句話怎麼講呢?而我們就是這麼糊裏糊塗、分辨不清楚!  

如果對一位鄉下的老公公、老婆婆來說,他沒有修行的條件,的確可以告訴他:「你現在念佛最好,其他的不要做!」但是,如果身為一位法師,拿這個話去勸人;人家來問你的時候,你把這糊裏糊塗的一番話告訴他,使人認為佛法就是這樣,請問佛法還靠誰來弘?這個概念我們一定要清楚啊!懂得了這一點之後,你們就曉得印光大師的確了不起,他就是勸你:「我只會念佛,其他的我不懂。佛法是無限高明,我現在只懂一點點。」他是位大通家啊!實際上不是不懂,哪有不懂的道理!他就是告訴我們以他這樣了不起的人,卻不隨意開口。若能這樣不隨意開口,有什麼好處啊?你肯聽他的話,老老實實念佛,你就能往生淨土;而且,把佛法的完整性保持住,沒有損害,這一點我們要瞭解。所以,假定我們今天認真學,將來要弘法的話,對教理就要通達;如果你只想修行的話,那麼印光大師三藏十二部無所不通,他尚且這麼說,我們能夠比得上他嗎?所以也應該學他老人家:「我什麼都不懂,只曉得念佛最好,我只會念佛,你也是念佛就好了,佛法很了不起,其他等到了極樂世界再說。」你如果這樣就對了!這個概念我們要很清楚。

【立與未立大乘根本,入與未入大乘之分,一切皆是相值於此,故一切時應觀於此令心生起。若生者善,若未生者莫如是住,應常親近開示此法大善知識,常與如是修心伴侶共同居住;觀閱顯示此法經論;勤修此因積集資糧,淨此障礙。自能如是淨修其心,則定能下圓滿種子,誠非小事,理應歡喜。如大覺雲:「欲趣大乘門,覺心如日月,除暗息熱惱,勵劫亦令生。」】

現在我們瞭解了完整的佛法真正的中心是菩提心,而大乘的根本就是大菩提心,你是不是算大乘人,就看你有無菩提心。大乘跟小乘之別是在行分,不在見分。行分就是大菩提心方便這一部分;見分就是見空性這一部分。不是說你大徹大悟了,你所學的法就是大法,也不是說密教的灌頂就是大法。禪宗的大徹大悟和密教的灌頂雖然是了不起的大法,但它們是像水、土、肥料等等的共因,大菩提心才是大乘的不共因。有了大菩提心之後,你學禪、學密、念佛、持戒都對;如果你沒有大菩提心的話,不管所學的法有多大,跟大乘還是了不相應!這是我們要瞭解的。  

所以在任何時候,要反省觀察自己的內心:我是不是向這條路上走?想辦法把大菩提心啟發出來。如果生起,那好極了,就是這樣繼續努力。假如還沒有生起來,也不要停在這裏,應該怎麼辦呢?以下三件事情,就是我們修學佛法最重要的。  

第一是親近善知識。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路好走!善知識分兩部分,就是你的尊長以及同修(也就是僧伽團體)。僧伽不是單指形相,而是指它的內容。這太重要了!以我們現前的情況來說,一聽到教法,大家都聽得非常起勁、非常高興,幾乎無人例外;我感受得到,只要在座聽法的,人人對這教法都很歡喜。但是儘管歡喜,絕大部分的人都有一種感覺聽的時候覺得它好,但做起來就這麼不容易,如果要改習慣那更是難!反過來,我們往往看見了一些形相,就覺得這個好、那個好,很容易跟著轉;哪怕到別的寺院聽見人家的早晚課、看見人家走路的形相,乃至於穿衣服等等,就覺得那個很好,很容易就跟著轉。  

雖然我們對於圓滿的教法聽得這麼來勁,但卻無法在內心策勵自己馬上起步,就是因為我們眾生無始以來的習氣,所謂與無明相應的見思、無明、塵沙三惑。平常我們都在散亂心當中,都被六根所對的塵境而轉,眼睛看見了、耳朵聽見了,很容易就被它轉去。而你對佛法要產生堅固的力量,一定要透過深入的思惟生起決定的見解,那時才能產生功效。所以儘管你懂得了道理,如果沒有深入思惟產生定解,則你對法的認識還不穩,此時再加上被環境中的種種所動,你的心就被轉走了。所以單單有指導你的尊長善知識還不夠,還得要靠環境,就是同行團體。真正修行最佳的環境是僧團,對僧團而言最重要的是「見和」見解要共同才能同修。在這樣的僧團中,不論你眼睛所見、耳朵所聽,一舉一動都在幫助你增長見行,到那時候就如虎添翼,這是我們要瞭解的。  

所以絕不是聽懂了一點道理之後,一個人就可以修啦!那樣是沒有用的!現在有些人乃至於連懂都還不懂就去閉關了,真不曉得他閉些什麼關!我自己就有這個經驗,以前我常常閉關,幸好沒有閉三年長期的關。我第一次閉關的時候,印順導師勸我:「閉關不簡單啊!你講講道理可以,但有了問題,非得靠真正修行的老禪和子指導不可。」當然,以他老人家對佛法的認識,他講這句話是絕對有份量的。可是那時候我年輕,還是不能聽他的。雖然如此,但他這話對我有絕大的恩德。所以我並沒有一閉就閉幾年,只試試短期閉關。從此以後我經常試,最短的一個禮拜,最長是三個月,就這樣試。我那時候已經有了這本《廣論》,儘管我自己曉得我對《廣論》的內容並不懂,但每次閉關的時候,一定事先把它溫習一遍,然後有問題的時候再去翻閱。後來發現,因為得不到善巧,這樣閉關浪費掉的時間實在太多、太多。所以大家千萬要注意:真正要修行的話,一定要有最完整的指導,而這必定要有完整的傳承,這個太重要了!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一定還要研閱大經大論,而且要是無垢的經論。現在我們有太多各式各樣的書籍,這些書籍對初機種善根而言是非常好,因為文字淺顯容易接受;可是若想要真正深入,只憑這個是不大可能的!古人寫的書都是根據他們的經驗而寫的,所以照著去做可以體會到他們所經驗的事實就是「證果」。現代人寫的書大部分是作文字上的解釋,看懂了以後可寫出很美的文章,但對證果卻不一定有太大的幫助。此二者各有各的長處,對初機而言,先解釋文字是需要的;要修行的話,則又是另一個次第。此處說「觀閱顯示此法經論」,要研閱的是無垢經論,也就是指佛講的經以及菩薩、祖師造的論跟疏等等。假定還沒有生起菩提心的話,應該在能生起來的因上努力「淨障集資」。  

實際上,我們一直要努力的就是以上這三樣,它們是分不開的。瞭解理念時是三樣分開來說明,行持的時候則三樣同時進行。譬如我們現在在這裏跟著善知識學,又與同修共住;而且所學的是無垢經論;平常懺悔等等是淨障,而為了維持這三寶地所做的種種事就是積資。還有一切時處要勤修,而且恒常無間,不能間斷,一間斷就是生死的因漏進來的時候。現在我們唯一該做的是儘量不要讓生死的因漏進來,如果漏了一點進來,這部分就會立刻損害你自己。  

只要能這樣修心,一定能夠種下圓滿的種子,這是大事,應該歡喜啊!阿底峽尊者告訴我們:進入大乘之門就是覺心(這是中文義譯,印度原文就是大菩提心),覺心就像日、月一樣,日是指它的光明,沒有比這個更光明的;月是指它的清涼,能夠息熱惱。大菩提心既光明又能夠息熱惱,所以哪怕時間再長,不要說一年、兩年不在乎,一生、兩生,或者一長劫,也應該努力令此心生起,因為它的功德實在太大、太大,是我們無法想像地大!  

前面一再告訴我們,不退小乘最大的因,是見到真正求自利也非成佛莫屬。你們自己好好努力,將來溫習的時候,我會把每一個重點告訴你們;譬如引生髮心的因,雖然有許多種,而其中最殊勝的是悲。不退小乘最大的原因是見到即使求自利也非成佛不可,所以我們一定要對佛修淨信心,一定要看到佛的功德身、語、意功德(意功德又分為悲、智兩種),以及事業功德。  

我們通常總是說佛具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等等,而法界一切有情的功德要十倍,才抵得上佛一根毫毛的功德,這實在是無法想像啊!我們現在只能拿功德當中的一部分來比較揣摩,比如財富,而有財富的人不一定會得到人家的尊敬噢!要得到別人尊敬的話,不但要有財富,還要有道德,以及種種的理由和條件。以我們臺灣的王永慶來說,他的財富是不得了的,但儘管他再有錢,全台中市的財產應該比他多吧!不要說台中市,如果拿台中縣、臺灣省、中國全部的財產來算,王永慶怎麼能比?現在不要說中國,就算整個地球、整個太陽系、整個宇宙的財富與佛的功德比較,那簡直是滄海一粟!拿整個法界一切有情全部功德的十倍,也只抵得上佛一根毫毛的功德;而佛的毫毛功德的一百倍,才具足一個隨形好;一千倍隨形好的功德,是三十二相中前二十九相的一個相好的功德,有三個相好不包括在其中眉間白毫相、無見頂相、梵音聲相。三十二相當中前二十九相的萬倍功德,才抵得一個白毫相;白毫相功德的很多很多倍才是無見頂相的功德;無見頂相功德的不得了的倍數,才是梵音聲相的功德。可見佛的功德有多大!在小乘人看起來:「我是羅漢、也是應供,而佛也是羅漢、也是應供。」當瞭解了佛的功德以後才會曉得,即使所有的人都成了羅漢,你去供養他們,其功德遠不如以法供養的百千萬分之一,原因就在這裏。  

所以必定要對佛的真正功德有正確的認識,才會對佛產生無比的羡慕、欣仰之心;然後再以其他的道理相輔助,才會瞭解佛陀真正的偉大。那個時候你的決擇就很清楚不要說是人天,即使是羅漢也不要,因為小乘人修了半天,最後還是要回小向大。對這種種理由想得越多、瞭解得越圓滿,必然能幫助你走上大乘道,因為發現這條路最快、最直而且最省事,這麼好啊!所以這裏一再告訴我們不要急,事前瞭解得越透徹之後再起步開始走,對我們是越好!  

透過七因果、自他換的修習之後,菩提心的質對了,那麼,應該生起的量呢?

【第三此心發起之量。如前已說,應當了知。】

只說這樣,但在下面加了一個批註--菩提心生起之量,就是在《廣論》二百廿一頁最後一段「其悲生量」之處曾引用一段話,這段話本來是在說明生起願心須以大慈為因,但由這段話也可以知道大菩提心發生之量。而且這不是高上聖道所發的心量,是我們初修行者所要發起的心!所以當你發了大菩提心,以大菩提心回嚮往生淨土的話,就可以得上品往生,具有這麼大的功德。  

現在質知道,量也知道了,乃至於修習的步步次第,整個關鍵都瞭解了,接著下面開始要起步了!這就要從受願心儀軌開始。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