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02 21:07:50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心論述 法海集一 第二部分:菩提心與空正見 2 菩提心

 

2.2    菩提心
2.2.1 菩提心 :第一段

 

菩提心是由希求他利,所生起的希求菩提的發心,與此相應的心王稱為菩提心。希求菩提的發心要生起時,先要認識何謂菩提?否則無法對菩提產生希求的心。而在認識菩提之前,需要對空性有所領悟才可,因為首先瞭解到內心受煩惱的污染,而障礙的內心和層次皆必須瞭解,這些煩惱罪障的根源是來自何方?也需要去認識才行;當我們觀察時,可由自己的經驗去體會。一切貪欲與瞋恚心的根本,皆來自於對於「我」的真實執著,是依著我執而生,為了斷除我執,須先瞭解「我」是否真實有?「我」的究竟性質如非真實有,那因我執而生的顛倒執著就是顛倒識。是你能瞭解煩惱的根本是我執,是一種顛倒,自然而然就會有心力想去學習空正見,因為他和我執是正相違的,經由真實的認知,原本顛倒的意識即可慢慢稀釋,甚至完全消失,而最後永遠的滅除煩惱的解脫是存在的。於是你深信它而去行持,去尊敬它。而對第一次獨立宣說解脫之道的佛陀,會產生信心,同時對如實修行解脫道的僧寶們,也會產生信心。這就是依空正見的道理而產生對三寶的信心。還有希求菩提的發心方法,關於希求他利的發心而言,在修學時,常會放棄某人,或放棄他利等的危險,所以一定要刻意的培養對他人的愛心,其實愛他之心的主力,主要來自感恩之心,其方法可以思惟愛我執的過患,如果只是為自己,對自己是有損害的,如果想幫助自己,應該培養愛他心,經由此方法多多思惟。

希求他利的發心,雖然只是希求他利而已,但自利事業會隨順成辦,是一件不可思議的方便,當你細心思惟體會時,自然會對希求他利的發心,生起極大的歡喜,而自願的想去行持,修持時心力會增長的。如果為了一切有情眾生,我必須承擔,當這種清淨意樂生起時,那悲心一定要具足,即不忍自己看到他人受苦的悲憫心一定要有。首先在生起悲心之前,要先瞭解他人所遭遇的痛苦是什麼?你現在疼惜的物件所遭遇痛苦又是什麼?那麼,痛苦的體會要完全靠自身,去體會輪回的痛苦,進而由自身經驗推理他人的痛苦,原來是相同的,加上原本的愛心,才會產生不忍他人受苦的悲心,這時悲憫心才會生起的。所以首先由了知苦諦對我們的傷害,而集諦是如何綁緊我們,細細思惟,進而由內心極度的厭惡煩惱,而想獲得解脫,然後再站在他人的立場去想時,纔可以生起悲憫心,此時如阿羅漢已遠離了煩惱的痛苦,但留下習氣仍在,而我也自然會產生想令阿羅漢同樣獲得究竟解脫的心念。總之須由內心培養對煩惱的厭惡,而絕不能讓煩惱毀損我們,絕不允許存在的,這種心態是非常重要的。

 

2.2.2 菩提心 :第二段

 

現在繼續談到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中士道部分:「言解脫者,為脫諸縛。」意即由某種系縛中獲得解脫,內道所說的解脫,並非由某一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去,而是建立在內心上。內心因為厭惡痛苦,而此痛苦是由惡業所生。但仔細思惟,光是內心的苦受即代表這些痛苦嗎?其實不然。痛苦有三層次,苦苦、壞苦和行苦,此三者代表苦,縱使是福業或不動業,也將會成為痛苦的因緣。因為煩惱控制之下,所造成的一切,就是痛苦的因緣,也就是由煩惱所帶來的「生」,即行苦的內容,由行苦而獲得解脫,才是真正解脫。由內心未調伏而造成痛苦,反過來說:「痛苦是因內心未調伏而生。」痛苦是由煩惱而來,煩惱由真實執著而來,如能去除實執,不就去除了煩惱和痛苦嗎?再仔細思惟,此實執和我們的心意識是一體嗎?如果煩惱和實執是屬於心的自性時,當心現起的每剎那,這煩惱實執也應同時現起才對,但卻不然;當我們有心意識時,並不表示有煩惱,因為事實並非如是,所以煩惱是無自性的。而實執方面,透過無我的思惟,實執的力量會慢慢削弱,可見心的自性並無實執的污染,由此心的自性並無煩惱存在,再加上實執可經由對治力消滅它,因為真實執著和無我的智能,這二者執取是相違的,可以互相抵消的。不只如此,無我的智慧,如經過不斷的串習而在達到究竟的境界時,因為其所依堅定,如心的續流一樣,是永恆的,經不斷的串習,會自然任運而生,也不須刻意,這都是串習的功勞及所依堅定之故。無我的智慧是有正理可依靠,我們覺得真實的狀況,事實上那是不實的。經由反復思惟,定解無我的力量,會越來越強,實執自然越來越弱。總之依以上之理,我們確信煩惱是可以斷除的,其根也可以斷的。

例如今世的眼力很好,下一世不一定眼力也會好,因為所依的是身,身是會改變的。而心的續流則不同,譬如今世樂於行善,後世因為同一續流之故,身雖改變,但其樂善好施的特性是建立在心的續流上,而流入後世,「此孩童從小就不願殺生,而有樂於行善的功德。」

綜合以上,我們可以確定煩惱是可以斷除的,由實執束縛中獲得解脫,這才是真解脫。

 

2.2.3 菩提心:第三段

 

到底是什麼一直系縛著我們的心呢?當然是業及煩惱,並且以煩惱為主,所以生死輪轉,依由煩惱及業力所使。其投生後世不同可分為無色、色界、欲界等三,以趣分別則有六道,依生處則有胎生、濕生、卵生及化生,「其中結蘊相續,是系縛之體性。」故從此脫也。心意識是非色體的,具有感受、能瞭解,唯明唯知的性質。識可分多種,如眼識及意識等,光以意識而言,沒有單獨的例子,因它的分支太多,很難舉例說明,可是他有唯明唯知的體性。色法和意識就有不同的體性,不論是色法或心法,其形成時,皆須藉助於外緣而促成;除了外在的因緣以外,尚需依其近取因,性質須同,所以一定是和意識相合,而有唯明唯知的體性,其他也仍須依賴著其近取因而成,所以瞭解心是無始而有的。心識也非常因而生。外道說心由共主相(主宰者)變化而生,而共主相是一常法,常法的因緣要形成無常法是說不過去的。所以心是由因而生,就不是常因而生,既是由同類性質的因而生,那麼因就是沒有開始了,是無始而有的;心既是無始而有那有終嗎?關於此點有兩派說法:龍樹菩薩的弟子,認為每一法的滅,一定有阻礙此法生存的因緣而產生,才可以使此法消滅的。唯明惟知的心識,無法找到可以阻止它的因緣,既然如此,就不需完全止息或消滅,所以心識是無始亦無終的。而未調伏的心和煩惱,也是同樣無始至今。既然如此,為何說煩惱是暫時性的呢?因為煩惱是可斷除的,可經由對治力斷除,所以說是暫時性的污染。即中士道中說:「欲求得此解脫,即是希求解脫之心,又此解脫非為惑業諸行生已息滅,以諸生法,於第二時定不安住,不待修習能治等緣,則不須勵力,一切解脫便成過失。」之意。

所謂輪回之意,即是業和煩惱一而再的輪轉,如果對治力能有力生起,才可以使煩惱止息,這才是解脫。如對治力未生,自然結生至後世,如發起對治力,結生相續便會止息,這就是真正解脫之意了。

宗大師是依據中論所說,業和煩惱淨除後才得解脫。而業和煩惱是由非理作意而生,而非理作意是由真實戲論而生。此戲論如何消滅呢?因為實執是對於法究竟的顛倒認知,所以能如實認知空性,此對治力的增長生起的時候,即可由空性而遮除。
至於輪回根本所執的內容,也有二種不同的說法,雖然都是中觀師,對空性見解不一,而成為兩派之說,但一致認同以空性斷輪回根本。煩惱無始來不斷的傷害我們,為了使我們獲得解脫,佛陀才說了四聖諦,其原因是煩惱痛苦可以斷除,而它也是我們不想要的。當佛陀講四聖諦時,其意義可分為二:一是污染諦(苦集)的因果次第,二是清淨諦(滅道)的因果次第。第一先說的是我們不想要的痛苦,而說其因緣;第二先說清淨諦的果是可以證得的,最後說明證得的方法。

 

2.2.4 菩提心 :第四段

 

談到清淨諦的因果次第,可能有人疑惑:如果滅諦是常法的性質,那就不是有因而生的性質?雖是無因而生,但它需要刻意的累積資糧,依賴因緣而生之故,所以才說清淨諦的因果次第。至於次第如同希求解脫方便分中所說:「集諦為因,苦諦為彼之果,故集是先,果應是後。……於諸苦性生死圓滿執為安樂,顛倒所誑。」(廣論一五四頁)以上是解釋,如果我們一直以為在煩惱控制中而覺得快樂的話,而求解脫之念頭是不可能生起的,所以真有希求解脫之心,是要將煩惱視為仇敵,才有可能辦到。如四百論雲:『此大苦海中,悉無諸邊岸,愚人沉此中,雲何不生畏。』反復思惟苦諦內容。一般人只會想到苦諦是我們不要的痛苦感受而已。光是這樣是不夠,因為這種厭離心不需刻意培養,連畜生都會生起的;這裏所強調的苦是行苦,並非苦苦,也不是壞苦。外道認為苦受及樂受都是痛苦因緣,所以把舍受視為解脫,因此而修學靜慮,最後達到這個境界的人,行苦仍存在。他們暫時解脫了壞苦,也完全厭離了。所以在此苦諦內容並非只局限於壞苦而已,最主要是行苦,因佛法追求的是由痛苦中解脫,被煩惱控制的痛苦是行苦,痛苦由於心未調伏,而未調伏是來自煩惱,而要把煩惱視為敵人,澈底把他消除。因而產生厭離心,這才是在此所強調的。

當我們認識解脫是存在時,自然會覺得苦集是完全不需要的,於是從內心油然生起希求獲得救護,對於聖三學,由心深處希求好好學習及行持,這就是四諦的次第,也是先說苦,再說集,先說滅,再說道的主要意趣了。所以說:「如是四諦,大小乘中皆數宣說,是為善逝總攝生死流轉,生死還滅諸扼要處,故修解脫極為切要。」

解說四聖諦的內容之後,再去學習內道四部的宗義,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透過先前所說的對佛法認識,直接學習四部,好象是做學問一樣,沒有多大管用。如果對前所說有所理解,即會知道空性的重要。瞭解空性的道理,是經由四部的見解去探討,從上部宗義論師與下部宗義論師之間的見解,才能深入瞭解空性的究竟內容。如此學習四部,纔會對自已有大利益,因為不只瞭解次第的輪廓,而且對次第要產生定解,有堅定學佛的希求心。有人說龍樹菩薩說了很多美妙的道理,可是又說怎麼多複雜的問題。其實龍樹菩薩只為了要我們斷煩惱,調伏內心的真實執著而已。如果把龍樹菩薩所說理論扔在一邊,而另尋求一個解脫之道,那是大錯特錯。經由以上的論說瞭解空性,自己慢慢會體會到空性的重要時,更能瞭解那爛陀之諸大成就者,為何那麼重視大乘論典的修持,因而真正生起敬仰那爛陀傳承的教法。

如同慈尊菩薩說:能使惡道獲得解脫,能生生世世獲得增上生,以及究竟的決定勝,永遠斷除生死的殊勝果位,是由菩提心的力量成就的。如果生起菩提心,自然依由此心力,便會尊重並愛護他人,珍惜他人,其好處是造罪的機會便會消滅。加上菩提心最主要是思惟他人之故,如同他人不想要痛苦,只要快樂一樣。因此不會傷害他人的生命,或奪取他人財物享用,也不會奪取他人最心愛的人或事物,也不會欺騙他人,並且可以避免很多兩舌、惡口、綺語等罪業。因為菩提心是完全尊重他人的立場,是避免種種罪行的心態。平常保持菩提心的觀修,即是保持快樂的一切根本,其實佛教的精神也就是菩提心,是諸佛最究竟的意趣,也就是眾生所應學習的。如一個生起菩提心的人,斷除殺生行為,和一個自利作意的人,斷除殺生行為,因為二者意樂不同,其戒行累積的資糧,有很大差別。這就是菩提心可以使我們由惡趣當中獲得解脫的原因;當有了菩提心,自然以利他為主,一切的傷害念頭自然會消除。利他會累積一切資糧,造就他人的歡樂,自然成就了生生世世增上生的資糧。因為痛苦是來自煩惱,菩提心以利他為主,不希望他人痛苦;為了斷除他人的痛苦,那當然去尋找他人痛苦的根源,而獲知這一切來自真實執著,於是修習空正見的道理,學得空性,使他人不只斷煩惱,連煩惱留下的習氣皆可一併斷除,這就是菩提心可以使我們生起一股無比的力量,而去追求決定勝,所以菩提心是決定勝的根本。菩提心不但能去除暫時障礙,而且可以去除究竟的障礙;不只是暫時獲得安樂,也能使我們將到究竟的安樂。菩提心是淨罪積資的最佳工具及方便法門。如同入菩薩行論說:「多劫佛深思,見此最饒益,眾生依於此,順利獲勝樂。」「導師以慧觀,見彼最珍貴,欲出三界者,宜善持覺(菩提)心。」多劫的觀察,只有菩提心。宗大師在攝頌也說:「一切資糧由菩提心積聚,一切罪障由菩提心淨除。」所以菩提心雖極力的做利他事,但事實上自利卻隨順成辦,這是其善巧原因之一了。

 

2.2.5 菩提心 :第五段

 

如果領納了菩提心的教授,當然在經論中多數都談到菩提心,律學中較少涉及菩提心,但說律學者也因菩提心而說。所以佛陀的教典完全是菩提心所攝,其一切事業之廣大,也皆因菩提心。龍樹菩薩及其大弟子們,皆視菩提心如自己生命一樣珍惜去行持,也發誓虛空未盡前,一定要好好利益眾生。雖然我們不一定可以任運而起的菩提心,至少可以在這方面多多的思惟,因為人有智慧,如果想得有益的人生;對自己有利益,就應該好好運用自己的智慧,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有用的人,那只有發起菩提心了。這一生即可成為有意義的人生,而不止對此生有幫助,依由菩提心力使後世,乃至生生世世都能更加安樂,而最後達到究竟的安樂。有時我會半開玩笑地說:生為菩提心而生,死為菩提心而死。不管歡樂或痛苦,皆觀想菩提心,因為歡樂時觀想菩提心是很有幫助的。一般人在歡樂或興奮時很易生起慢心,如依菩提心可摧毀這種傲慢心。而苦時遇到內外惡因緣的聚合而使我們身體受到苦痛,此時如能觀想菩提心力,而想在虛空未盡之前,能好好地去服侍眾生,而此心力是無比的,絕不會令我們沮喪。所以歡樂或痛苦時皆觀菩提心,生時死時皆觀修菩提心,可以促使後世有良好的資糧和因緣,生生世世在菩提道上。真正觀想菩提心,才是應用了人類真正的智慧。

如果菩提心的修持是需經長時間的修學,在修持上需觀修平等舍,對親怨沒有任何區別。再觀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增上意樂而成就菩提心等七因果。這是一種修持。另外愛心的修持是依自他換的方式,而修取捨,增上意樂而最後生起菩提心。不管依何種方法修持,總之其根本就是大悲心。月稱菩薩在入中論中為悲心作了禮贊文:「悲心於佛廣大果,初猶種子長如水,常時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贊大悲心。」就是認知大悲有益於成佛的初中後三者。如果有了悲心,就會想到利他,把眾生的責任視為己任,這種清淨意樂的生起。

為了使悲心生起,須真實的去愛一切有情,這是生起大悲心的主因之一。至於如何真正的去愛護一切有情呢?這就是要經由七因果或自他換的方法,相互觀修才可以成就。第二點是要瞭解眾生所受的痛苦;一般人都具有悲憫的心態,看到可憐的、遭遇悲慘的人才會產生,但這是偏黨的,不是真正的大悲心,因為對有錢有勢的大,我們不但不悲憫他,反而羡慕他、或嫉妒他,此時更無法生起大悲心了。可是實際上仔細想,他們也在行苦中,隨著煩惱而漂泊苦海中。如果對行苦的內容,仔細思考時,就會了知一切都是受煩惱控制,既然如此,就沒有什麼吉祥之事,值得我們去欣喜,應該悲憫他們才對,因為他們也是煩惱的僕人。通過如此思惟,生起悲心。
如果不認知真正的痛苦是什麼?那要真正生起大悲心是很困難的,雖然凡夫憐憫心是有,但大悲心卻是無法生起的;不管眾生對我們好或壞,無關緊要的,想他受到煩惱的控制,此時即會起悲心,這才是重點。通常對自己仇敵,如果沒有大悲心,此時是很危險的,因為偏黨的關係,不只無法生起悲憫心,甚至還會傷害他。無論對方對我們如何,其實在我們面前的眾生,都是希望離苦得樂的,如此心態是一致的。其實更應該感激我們仇敵,如無他們的出現,我們就失去修忍辱的機緣,所以他們給我們恩惠,使我們可以修忍辱。如入行論中說:仇敵是有恩於我們,因為這是修忍辱的因緣。這是很重要的。平常修慈心悲心時,如能針對仇敵而觀想,生起悲心,而對其他有情生起悲心就不難了。剛開始觀修時,要他想到行苦,輪回的痛苦,從自身去體會,而能完全厭離這種痛苦時,再去愛護一切有情。此時觀想,需先從個別的境去觀,再慢慢延伸到一切有情,之後將自身體會的痛苦,轉到別人身上,而慢慢生起悲心。如果隨著悲心控制,所造的一切業皆是吉祥的,如果真能這樣那麼隨喜。但事實上,我們是被煩惱控制,是煩惱的僕人,是三毒的僕人。
經過如此思惟,了知我們都受煩惱控制,因此生起悲心。宗大師說出離心及菩提心二者的次第是決定的,能輔助此二者唯有空正見;依由智慧尋求空性的道理之後,不只幫助生起皈依的心量,甚至對出離心、菩提心都有很大助益,有益於一切的修持。此是依上根器者的修行而言,對下根者則另當別論了,可是大乘經論多為上根者說,所以在此說明三主要道的修持。

 

2.2.6 菩提心 :第六段

 

宗大師曾說遠離了內心的喧嘩,而到一寂靜處,專注修行。此頌「子當依靜勤精進」,雖是為其弟子而說的:「心子啊!要好好的精進修學。」而實際上是在暗示勉勵我們所有的,追隨宗大師的弟子們,要努力精進的修學。他是如此以悲憫和智慧之心所說的勸言,我們應該諦聽,銘記於心,好好學習。對經論內容先好好的聽聞,而反復思惟,便會由思所生慧,同時積資淨障,如理思惟,作為觀修反復的串習,而生起修所生慧,以自己的三門相應於所學內容才最重要。正如阿底峽尊者說:「如同日月般的菩提心,縱使要用多少劫,我也必須修學。」意即如太陽般的勝義菩提心,如同月亮般的世俗菩提心,二者都是需要修學的。如想澈底離苦得樂,才能消除究竟的痛苦;因為究竟安樂的果位即是二身,自利法身及他利色身,二者就是智慧及福德二資糧,就是勝義和世俗二菩提心。如果有人說只要三年又一個半月閉關,生起菩提心,這樣就算可以了,如果沒有生起菩提心就放棄它,這種想法完全錯誤的。即使多少劫的時間修學,也必須決心修下去才是。經典中說能成就佛果的唯一道路只有菩提心,為了其資糧,出離心、空正見的助伴,都須好好思惟。其心力帶給我們勇氣,會覺得慢慢接近生起菩提心和空正見。以我個人而言,雖無自然任運而起的菩提心,也無空正見,但練習刻意生起菩提心,有強烈的信心,而了知這確實是我的決定。在此勸各位法友們,一定要精進去做,聽從宗大師的苦勸,不要想現在時代進步,一切只要按鈕,就可達成。好象菩提心證量同樣可以按鈕,馬上可以生起。事實外物和內心的修持不同。外在的古人做的,後人可以接著承擔繼續做,內心要依賴自己從開始到終了,不是承接前人,所以要下決心,不論多少劫也要堅持努力下去。

由於對菩提心的觀修及行苦的思惟,自然有希求心,不管自己或他人皆可以脫離煩惱、痛苦,而生希求心,希望永遠再沒有痛苦。雖煩惱力量很強大,但我們可以克服它的,因為它是暫時性的,如果對治力增強,依靠對治力是可以斷除的,自己或他人的污垢是可以斷除的。如果由自已去幫助別人,斷除一切的煩惱時,由於自己本身沒有能力,因為自己也受到煩惱的控制,由一個受煩惱控制的人去幫助別人,由煩惱中解脫出來,是不可能的。那只是暫時性的幫助而已,對究竟而言是絕對辦不到的。就如同噶當派的格西們說:如一位愛子的母親,本身如不會游泳,她即沒有能力救助溺水的孩子一樣。所以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為了真正使他們能由煩惱仇敵當中獲得救護,所以我必須成就無上菩提,先讓自己由煩惱中獲得解脫;成就無上菩提之後,才有能力救護他人。一定要先成就無上菩提的原因,是我們要教他們瞭解何謂所斷?何謂所取,能夠依據個人不同的根器和希求,說最適合他們的法,依由此法去救護他人的。為了瞭解一切眾生根器之所需,就必須先證得一切遍智,這就是佛陀的智慧了。所以「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我們必須成就無上菩提。」這種心必須讓他生起。當我們生起此心時,並不是說思惟理由,此心即生,而不思惟理由則此心不生,並不是這樣。不管你思不思理由,只要遇到一種小小因緣,即很自然的產生,而生時,好象是由心中有一疼痛的感覺而生起,這就是自然任運成就的菩提心。如能生起如此的菩提心,這樣稱為大乘資糧道;而能夠生起這種心的人,就是為大乘資糧道的修心者,也就可以稱為菩薩了,所以菩薩要具有菩提心。

 

2.2.7 菩提心 :第七段

 

如果生起菩提心之後,希求之心:我永遠都不放棄它。作這種承諾,即稱為願心儀軌。透過一種儀軌的方式來承諾自己永不放棄的心。在前方導師釋迦牟尼佛像,觀為真正導師釋迦牟尼佛,他的四周即為佛涅槃而繼承佛法位的七阿羅漢及其四周還有南瞻二部六莊嚴等,四周尚有藏傳,漢傳一切的大師,大成就者們安住于前方的虛空,而自己的四周有遍虛空有情。對前方的資糧田,生起信心,而於四周的有情生起悲心,之後促使自己的意樂生起菩提心之後,為了集資淨障之故,以七支供養(集資淨障儀軌的最精華濃縮)來念頌。
導師釋迦牟尼佛,開始也是和我們一樣,完全受煩惱控制的僕人,不只如此,也造作了許多的罪障,而後遇到善知識的引導,再加上個人對佛法的研習,主要觀修菩提心之故,而得到究竟的佛果位。於是在人壽百歲時,來到了世間,在印度弘揚教法。同樣的跟隨他的,如龍樹父子等大弟子們,為何能在眾多的凡夫當中,顯現得如此突出,和回異的功德呢?其原因是他們都能如是的追隨導師釋迦牟尼佛的教法,而專心研習菩提心的觀修而獲得證量的。

    因為依由如來藏,在前方資糧田,即是依如來藏加上精進力,而觀修最後獲得證量的。今日,我們也有同樣的如來藏,即是:「我們的心並非是真實有的,自性空的。」因為心是自性空的,所以我們有如來藏,只要我們努力精進的學習,將前方的資糧田,觀成最佳的模範,好好的效法他們,一定可以如前方資糧田一樣獲得同樣的功德,這是可以達成的。

於是現在我們祈願,在我們前方的資糧田中的種種功德,願十方有情也能同獲得。為了四周的一切有情眾生,使之遠離痛苦,得到永恆的安樂,於是念「皈依」及「發心」。願已發心的使之堅定,而發起強烈的菩提心。

希願度脫有情心,諸佛正法與僧伽,
直至圓滿菩提前,我與汝等恒皈依。
具足慈悲與智能,為利有情我精進,
今於佛前誠敬住,發起無上菩提心。
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淨除眾生苦。

所皈依的對象即是諸佛及佛子們,他們皆以此路徑修學,而步上菩提大道的,然後登地,最後成就佛果位的。今日我們以此難得的機會,像諸佛菩薩一樣走上同一條道路。一般西藏的上師們說:當我們覺得一切很安適時,就會想到去念佛修行,但當不如意時,這一切完全拋在腦後,(有一偈頌文是在描述這種心態的)。事實上「法」就如同一種藥物,如果生病時,不去服此藥,而只是對此藥物作分釋,這豈不是很荒唐嗎?同理可推,菩提心是用來對治,當我們遇險難——造作罪障時,為避免此難而觀修菩提心。當煩惱即將生起時,觀修菩提心來對治它。因為法是過患的對治,所以須適時的應用它。現在大家在心續上皆已種下了一顆菩提心的種子,希望好好的去培養,讓它茁壯成熟。就像過去諸佛一樣,如果我們也能依法而行時,也可以成就的。由無始以來,發心並非無法可行,只是我們不去作罷了。從今起努力堅持下來,那發心就不會離我們很遠了。

 

2.2.8 菩提心 :第八段

 

要成佛所希求的是大菩提----一切遍智。是其心意識的一種功德,在佛地有佛陀身口意三功德,和凡夫的身口意粗細是差很多的。一切遍智之功德所依處是非常細微的身,此身在一般密學中,尤其是無上密中是指非常細微的,即是佛身一切遍智之所依處。依由此身是語的根本,而由此而現佛語的,即佛在佛地,其身口意三者是無二的狀態,屬於同性。在密集金剛的本續中曾提及三密無二之意。此中之密意是指:完全超越凡夫所能瞭解之範圍了。如不可思議之狀況,所以稱為三密無二。其之所以於虛空未盡之前而可以永遠安住,是因為菩提心之故。在菩薩們行菩薩道時,依由其發心,願力的助緣,要渡盡一切有情眾生。所以當其成就三密無二的功德時,皆成了無盡的狀況了。虛空是無止境,所以又稱無盡三密莊嚴輪;在佛地時,此三密無二也是因緣法、有為法,所以也需有近取因,俱生緣才可以成辦的。雖然般若經曾說成佛的方法,但這麼精細的並未說明,在續部下三部(事部行部瑜伽部)也未提到,此最細微的風之說,只有無上密中才有。因為在般若經中說:成就一切遍智需依無漏根本定。即緣空現觀的智能,才能成辦法身;依由六度萬行的資糧成辦莊嚴報身,即佛之功德。但是如仔細的追問,就無詳細及圓滿的答案。不只顯教,就是密教下三部也未說明。所以在無上密中所述三密莊嚴輪,經仔細思惟是很有道理的,而且次第也很嚴謹的。如顯教說的根本定,在無上密有更詳細的說明:必經有更細微的無漏根本定,和佛陀的身口無二的,此是建立在「俱生原始之光明」之上的。在最細微心識之狀態下去觀想現證空性的,由此種無漏根本定,成為與佛陀身語無二的根本定。在無上密中所談及依由俱生原始光明的修持,來成辦一切遍智,因此而提到本尊瑜伽的修法。意即由俱生原始光明之心識緣空的空證智能。之後現為本尊,再將本尊想為空性,這是其根本修法。

如同前說,菩提心的生起,有其固定的基礎,一定的次第。同樣的,無上密的修持,也必須從下三部的串習,基礎奠定後,才有可能修無上密的成就。如果以為無上密代表一切密法的話,那我就不用說下三部了。

接受金剛界的修持目的,是為了斷除煩惱、所知二障,而空正見要斷所知障需有菩提心的攝持,這是龍樹菩薩不共的意趣。依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是無法斷除所知障,只能去除粗分的煩惱,而對於真實執著相應的煩惱則無法斷除。再者如果對顯教基礎都不認識,尤其是對空性理念都沒有時,那很難瞭解到密的殊勝,更不用說密的成就了。

 

2.2.9 菩提心 :第九段:空正見

 

我一直強調空正見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學密法;如果各位慢慢學習有關空性論典,那就非常好,也非常重要。在入行論靜慮品中曾說愛我執和愛他心的一種諍論,最後會感覺愛我執是一種自私的心態而已,沒有任何很好理由證明必須愛我,可是愛他心卻有無窮盡的理由,來強調必須愛他之心。「實執諍論」即是實執與無我智能之間的諍論,二者之間的辯。當我剛開始看到此論時,就覺得很好,內心頓感喜悅,於是於瑞嘉仁波切處接受此論。雖然我未完全獲得第四世班禪喇嘛所有論典,但這部實執諍論的口授傳承我得到了,但沒有論典教授傳承。所以我想在此為各位解說,佛智論師主要是觀修無我瑜伽,他也有許多無我的詮釋,對中觀正見也著了很多釋論。他是位大修行者,一直在深山閉關修行,在著作中,常會看到一些寧瑪派的專有名詞。可見其本身對噶居、寧瑪的教法也有修持,雖然以格魯派教法為主,但無有分別的修學其他教派的教法,因而深深的影響他的弟子,即第四世班禪喇嘛。他曾經說過,不管是大手印、中觀都好,不管取何名字,如以通達五教的學者眼光來看,雖具有不同名稱,但其究竟意趣是無異的。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