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2/15 20:08:40
學習次第 : 進階

了義炬·第二章 皈依與發菩提心 二、發菩提心
塔湯仁波切

發菩提心是伴隨著皈依而來的。
一個人的思想一旦轉向佛法,只要發菩提心就可以走上佛法大道。如果不發菩提心,就走不上佛法大道。不論善行是多是少,只要獲得成佛的方法(33),就算踏上佛法大遊了。
我們如何測量以菩提心行善所累積的功德呢?再平凡的行為,若以菩提心為出發點,也會變成成佛的方法。因此,經上說:
“如果你希望圓證佛道,並不需要修學許多法門,只要一個法門就夠了。那一個,就是菩提心!”
二種善捉心
菩提心可分為二類:相對的(the relative)和究竟的(the ulimate)。因為它是“八萬四千法門”(34)的基礎,要想扼要解釋是很困難的。當你沉潛於禪修時,並不需要很多有關這二種菩提心的理論。但如果你希望知道的話,請研究噶當派的六本標準三考書(35)和其他著作。
相對的菩提心,主要是慈悲;究竟的菩提心,主要是智慧。智慧的發展依賴於慈悲,帕當巴(phadampa)(36)說:“魚會喜歡水而不會喜歡乾地;沒有慈悲就不會有證悟。”同理,究竟的菩提心(真如本性的證悟)依賴於相對的菩提心。一個人只要喚醒純真的慈悲力量,雖然還未證悟真如本性,他也能夠在身口意三方面,為別人的福祉而行善。
發相對的菩提心:菩薩願
因為相對的菩提心之有無,是菩提心本身之有無的唯一先決條件,我們必須先找出發相對菩提心的方法。我們必須使用特殊的修法,以產生相對菩提心的兩面:“願望”與“力行”。
上智者只要面對三寶的形象,誠心會意地念菩薩願三遍,就可以激起相對的菩提心。(37)
凡夫就必須從傅承不斷的上師接受菩薩願。
因此,最好是日夜各念菩薩願六遍;其次是在白天四次修法的開始和結束時念菩薩願一遍,如日夜各念菩薩願一遍也可以。
願善提心和行善提心
發願菩提心(aspiration-bodhicitta)就是不斷地想:“我要為一切眾生成就無上佛道。”願望就像希望要前往某地。
發行菩提心(perseverance-bodhicitta)就是做實現上述承諾的善業,同時思維:“為了要達到此一目的,我要運用俱生大手印(Sahaja Mahamudra)禪修的教理(38)”。力行就像實際出發獲踏上征途。
修皈依(39)時,在你觀想皈依境化空之前,你要念菩提願三遍。如此,面對六皈依處殊勝的集會,你就可以像過去的諸佛菩薩一般地激發願菩提心。然後,你可以觀想:“一如他們所行的,我必須為我的父母(所有眾生)發菩提心,並修持六度(40)。”力行菩提心就可以藉此而激發了。
之後,你要歡喜地觀想你已授菩提心了,並誦歡喜祈請文。
之後,你要思維別人讚美你的成就,你也要為遍發菩提心和四無量心而祈請。
之後,你要觀想皈依境化空並收入你身中。
你要重複發菩薩願,邊念邊想,在你面前的天空中,確實有獅子座,其上有蓮花和月輪,並有導師釋迦牟尼佛,身旁圍繞有八子、十六長老、菩薩、聲聞和緣覺等僧眾。最後,你心止於無念。
願菩提心的訓練
持善薩願
獲菩提心的訓練範圍很廣,因為它包含所有的宗教行為和修持。但簡單地說,訓練願菩提心,必須持菩薩願。
因為(一)心理上遺棄眾生,及(二)採取與菩提心相反的態度,二者都會連根摧毀菩薩願,所以一旦你發了菩薩願,千萬二者都不可有。
不論牽涉的眾生有多少,懷有惡意,如“即使我有機會幫助你,我也不肯!”或對別人滿懷厭恨、嫉妒或忿怒,都是一種罪業,稱為“心理上遺棄眾生”。
同樣地,如此思維:“我無法幫助自己或別人!我不如變成一個凡夫!佛道太難成就了,我是不是發菩提心並無關緊要!我不可能幫助任何人!”採取聲聞或緣覺的自了漢態度;或想:“菩提心的利益並不那麽大”;或懈怠放鬆菩薩願——這些都是違反菩提心的態度。
如果你不在三小時之內懺悔改正這些態度,菩薩願就破了(41)。隨時隨地都要小心!即使它們在無意中升起,及時懺悔(42)將可補救菩薩願。
總之,絕對不要讓此殊勝心態——即使是仇敵和惡處也希望他們成佛之心——墮落。即使像聲聞道中最壞的惡行(43)那麼重的過錯,也不會摧毀菩提心。因此,你要盡力行善。即使你無法真的幫助別人,也要經常存有將來幫助他們的意願。
記住菩提心
要捨棄將使你在所有未來世中忘記菩提心的“四黑業”。培養將使你在所有未來世中永遠記住菩提心的“四白業”。
第一種黑業,是為了欺騙上師或其他應受崇拜的人,而有意地撒謊。不管你是不是使他受了騙,不管你的話是多是少,譭謗和撒謊就是不應該的,即使是開玩笑也應禁絕。
第一種白業,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說真話。
第二種黑業,是讓別人為他們的善行而懊悔。你必須要讓別人為他們的惡行而懊悔,但菩行是沒有理由懊悔的。不管你是否成功地讓他們為他們的善行而懊悔,你都是錯的。
第二種白業,就是盡你所能地敦促眾生行善和信奉三乘(44)(尤其是大乘)。引導他們祈求無上正覺。
第三種黑業,是公開或私下譏諷發菩提心的任何眾生(即使他只是在口頭上發了菩提心)。因為發了菩提心,就已經加入菩薩的行列。
第三種白業,就是稱讚而非責備,即使是平凡的眾生。因為所有眾生都具有“佛心”,也是你積聚資糧和消除障礙的園地,佛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第四種黑業,是為了增近自己的利益,在身口意方面欺瞞、詐騙或出賣別人。
第四種白業,就是把別人的福祉當作自己的事情,希望所有眾生在這一世或未來世中,都能登上幸福而快樂的境界。你必須說話坦誠,就象父親對兒子說話一樣。
總之,為了激發願菩提心而做的任何事,都可以用下面的話涵蓋:把所有利益和勝利給別人,自己接受所有的損失和挫敗。
因為菩薩願的意向最重要,你要經常把菩提心放在心上、放在你的一言一行上。因為增加二資糧,可以導致菩提心的穩定成長,你要訓練自己這麼做。
行菩提心的訓練
實現菩薩十事
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Sagaramatiparipriccha sutra)說:
“菩薩有十事。(1)安住於信以為根,依賴阿闍梨;(2)勤習聖法的每一面;(3)誠心助人,勤於行善,永不罷手;(4)小心避免浪費的行為;(5)幫助眾生道業成熟,不執著由此所產生的功德;(6)不惜身命堅信佛法;永不滿意自己所累積的功德;(8)勤積智慧;(9)牢記最高的目標;(10)以善巧方便追求自己所選擇的道路。”
勤奮實現這十事!至於行菩提心的訓練,就像希望豐收的農夫,不只是需要播種,還要耕耘,你即想成佛,光是願望還不夠,你必須盡你所能地成就各種菩薩行。
修特六度
(1)佈施;(2)持戒;(3)忍辱;(4)精進;(5)神定;(6)智慧。修持這六度!
總之,“六度之中,佛菩薩無有不修者。”因此,你要做各種善業,見別人行善也要心生歡喜。
運用四無量心
運用四無量心,就是用以下四種心念,對待所有如虛空的眾生,不分敵、友或非敵非友:
(1)慈:希望眾生都登上他們過去所不曾享受過的幸福境界,讓他們都做好事、積善因。
(2)悲:希望眾生從今日起都脫離苦海,讓他們不再做壞事、積苦因。
(3)喜:因別人身心都快樂而高興。
(4)舍:視眾生如母,誰也不比誰重要或不重要。對於別人不論親疏,都無偏好心或憎恨心,眾生平等。
這就是四無量心。
一旦你開始大乘修行,你就該把佛法的重心——四無量心當作你最關切的事。
依據噶當派的開示,思維某些因和果的關係,就可讓一個人發展四無量心。思維:
“我必須成佛,是為第一要務。
我必須發菩提心,這是成佛的因。
悲是發菩提心的因。
慈是悲的因。
受恩不忘是慈的因。
體認眾生皆我父母,這個事實是不忘恩的因。
我必須體認這一點!
如此做以後,首先我必須念念不忘今世母親的恩,而觀想慈。然後我必須擴大這種態度,以包括所有還活著的眾生!”
二種“墮落的根”是:(1)假裝是菩薩,希望別人把我看成是“好佛教走”,希望獲得良物、衣服或名望,或希望看起來比別人好。(2)偽裝君子,稱你自己為“覺者”或成就者。對冶的藥方:觀想人身雖得、苦空無常。
只求未來世獲得人天福報而做幾件善事或修幾次法,是與菩提心相違反的。對治的藥方:思維因果業力、六道輪回。
只想到你自己的福祉,不顧別人的福祉,是本末倒置的。對治的藥方:觀想以你自己的善業和幸福,來交換別人的惡業和痛苦,這是最重要的。
而且,記住眾生如同你自己,因為他們也要快樂,不要痛苦。像你自己一樣,他們也沒有自己的真實自性。
因為你只是一個人,而眾生則很多,他們不只是與你平等,而且此你重要得多。因此,不要光說不做,你要有信心和決心:一旦自己成了佛,也要令眾生都成佛。
為了做得有益,你不可珍愛自己,你要把眾生看得遠比自己還重要。你必須準備接受極大的苦難,把幸福帶給眾生,你要只為眾生的利益而思而行。
今天,即使我們做了幾椿好事,大部分也只是為自己著想。要為自己而做指定的工作,將毫無利益!
你必須行住坐臥(修法時更不用說)都一心一意想要幫助別人!
舍和取
當你被病或魔所困、被閒言閒語或無名怒火所苦時,你就要承擔所有其他眾生的苦難。知道你過去的業是目前的苦因之後,當煩惱折折磨你的時候,就不要氣餒,而要承擔起別人的煩惱。
當你偷快的時侯,就要使用你的財富、影響力和功德來行善。不要無所事事,要以你的身體和言語來行善,如祈求眾生幸福。
總之,不要讓你的任何行為牽涉到私利,要以去除我執的程度,來評估你對佛法的修行。
當你從鼻子吸氣時,要吸進所有眾生惑業苦的黑氣,讓它溶進你的心。當你從鼻子呼氣時,要呼出你從無始以來所積福德的“白光”。想一想當所有眾來生都收到它時,他們都將成佛,愉快地觀想,不斷地念:
當我愉快時,願我的物德流向他人!
願它的福澤充滿天空!
當我不偷快時,願所有眾生的煩惱都變成我的!
願苦海乾涸! 
即使當小臨終而不能敞其他修法時,只要你還有一口氣在,就要做舍和取的功夫。
當你遭遇不幸,如病、心煩氣躁、爭執或訴訟時,也不要責怪別人。要責怪你自己,心中想,這都是由於我執在作祟。
因為所有眾生——你的敵、友和非敵非友都可以讓你做舍和取的精神訓練,都能幫助你祛除惡業和障礙,想一想他們有多好啊!
你的一言一行,不要只是為了讓別人認為你已經沒有我執。所有你的行為,必須像戒律一樣地純潔。
不要談論別人的錯誤。你要知道,他們的“錯誤”,實際上就是你不純潔投射。不要使人注意人類的過失,不要用辱駡的語句或兇惡的咒來對付非人(45)或其他生物。不要把麻煩的事給別人,不要叫別人做你的髒工作。
為對手可能失敗而歡喜,為敵人去世而高興,為競爭者生病而謀利,這些都是錯誤的。不要考慮你的健康情況或答覆閒話的能力,只要觀想菩提心。專心觀想:為敵人或魔障等難以同情的對象而發菩提心。
若因對佛法的信心不夠,修法時做時停,就必須做規律的修法。因為修持佛法是對你自己有利的,不要誇耀你所遭遇到的苦頭。
當別人張揚你的錯誤、羞辱你、打你或對你突然暴怒而傷害到你的時候,不要理他,只要以慈悲觀想。
千萬不要顯露你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緒。
如果你不能忍受任何犧牲或幫忙別人,你就疏忽了發菩提心的要義。把你的善業和幸福,與別人的惡業和苦難相交換,是一種特別強有力的善巧方便,因此你要以堅定的決心加以運用它。
發菩提心的結果
單是發菩提心,就可以洗淨無數的惡業,而且無限地擴大善業。你從一瞬間的菩提心所獲得的功德,遠勝過以鋪滿恒河沙數的珠寶的廣大國土供養每一尊佛!我們不需要提及它的無限福澤!它是整個佛法的心臟。
後續行為:善薩應有的二種道德行為
因為所有的菩薩業行,如六度等,都是完全從悲心產生的,所以不要說:“我已經為此修觀好幾個月了!”或“這個受苦的眾生多可憐啊!”你要為所有眾生不偏不倚地培養持績、普遍、廣大的悲心。你要培修下面二種道德行為:
(一)為你自己的精神發展而修各種善業,這是“積集善法的道德行為”。
(二)勸服其他眾生,為他們的精神發展而適切地行一切善。這是“利盆別人的道德行為”。
你的菩薩願,涵蓋這二種道德行為範圍內的一切事,所以應該二者都修。菩薩不如此修的話,就算失敗。因此,不管什麽事發生,你要自己行善,並且鼓勵他人行善。
如果有人認為只要修一種道德行為就夠了,他只是執著“無實的禪修經驗”(46),將無法抗拒逆境。這種行為的產生,是由於不瞭解佛的話和聖人的心路歷程。
[注釋]
1、(皈依境中)每一樣東西都是最好的;例如,水是清涼的,甜美的、溫柔的、清澈的、不含污垢的、可以清胃潤喉的。在古印度思想裏,如意樹會生長任何人們想要的果實,象徵著世俗權利(見第四章注(19))。此處,凡信賴在此樹上所觀想得到的皈依處,將可產生最高層次的願望——成佛。
2、雙手交叉在心前,拿著金剛軒和銀鈴,象徵著智(金剛軒)和悲(銀鈴)的統合。
3、佛和菩薩所佩戴的八塊珠寶和五件絲衣,通常象徵著報身佛令人充實,活潑的影響力。
4、傳統的佛陀容貌,包括耳垂廣長、手足縵綱相等。
5、這些上師為大手印傳承,源自金剛持法身佛。
6、藏文本“了儀炬”完成與一八四四年,距今已有一百四十幾年,原書所列上師,只到姜貢康著仁波切的時代為止,特加入最新資料,使之成為完整的大手印傳承。
7、六位偉大的印度上師:提婆(Aryadeva)、無著(Asanga)、世友(Vasumitra)、陳那(Dignaga)、法稱(Dharmakirti)和龍天(Nagendra)。
8、噶舉派的四個支派。
9、本尊代表凡夫在修行某個階段所看到的佛,因此也就是成為接近佛這一遙遠目標的媒介。行者獲得本尊的方法是:接受他的灌頂、修他的觀想、念他的咒和向他祈請。每一行者在上師的指導下,依自己的需要的性情,選擇一位本尊,然後專修與該本尊有關的一套修法。
至於本尊和他們的功用,這個問題是很複雜的。本尊的分類以及與每一本尊有關的特有成就(Siddhi),各種書的說法都不一樣。但一般說來,觀想下列本尊和其他重要本尊,將可掃除障礙,產生修持各種瑜珈的能力。被貪、瞋、癡、慢、疑五毒所污染的凡夫生命,從此可以轉化成具有五智(1、法界體性智;2、大圓鏡智;3、平等性智;4、妙觀察智;5、成所作智)的開悟境界。
金剛亥母是噶舉派的女性本尊之首,而上樂金剛則為男性本尊之首。
10、賢劫是佛出世的時代。
11、十方是傳統佛叫宇宙觀的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
12、長方形的布,上有書名,覆蓋在西藏式經書的頭部上。堆放經書時,以此頭部面對前方以資識別。
13、“三族系之主”是文殊菩薩(Manjushri)(智)、金剛菩薩(Vajrapani)(證)和觀音菩薩(Avalokitesvara)(悲)。
佛陀八子或八大菩薩,除上述三位之外,還有地藏菩薩(Kshitigarbha)、除蓋藏菩薩(Sarvanivaranavishambhi)、虛空藏菩薩(Akashagarbha)、彌勒菩薩(Maitreya)和普賢菩薩(Samabhadra)。
“兩大弟子”是釋迦牟尼佛的二位主要弟子——舍利弗(Shariputra)和目犍連(Maudgalyayana)
阿難是佛陀的侍者。
“十六長老”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于佛滅後,分赴各地講經說法。
14、這三者合稱為“智尊”,因為他們象徵開悟者的某些特色。如,六臂瑪哈嘎拉象徵大悲觀音菩薩忿怒的一面。
護法幫助掃除行者的修行障礙,所以常想忿怒相,一直到魔障被征服為止,就象選本尊一樣,行者要在上師的指引下。選擇最適合自己需要的護法,並接受他的灌頂,修他的儀軌。
多傑柏健(Dorje Berchen)是主要的噶舉派護法,是瑪哈嘎拉的另一種形式。
這些是已經開悟的護法,因此與“世俗神祇”大為不同,後者是輪回的鬼,不是皈依的對象。
勇父(男性)和空行母(女性)分擔護法的某些任務。空行者是女性菩薩,常常擔任凡夫和佛菩薩之間的信差。
15、皈依文是六皈依處及它們所象徵的目標所作的口頭承諾,行大禮拜時就要念皈依文。因為念皈依文的時間比大禮拜還長,而且兩者都必須111,111次,所以不足的念皈依文次數,可以在所有的大禮拜都作完或在每一節大禮拜作完後加上去。
在“浪遊聖道之車”中的皈依文是幾種藏文皈依文中最複雜的。早期的印度皈依文,只祈求皈依佛、法、僧。皈依上師也許是西藏人加的。由佛、法、僧之外的其餘三個皈依處,可辨認此文為金剛乘之皈依文。
西藏人皈依儀式之複雜,反映出一個事實,現代人不像幸運的早期佛教徒那樣,親身遇見釋迦牟尼,可以只在三寶的指引下修行。相反的,現代人在修行上碰到很大的障礙,及需要任何可以得到的皈依處。
16、菩薩願是一種口頭上的承諾,為了一切眾生,誓以修六度及其他菩薩行求取正覺。
17、行者歡喜,因為發了菩薩願,就已開始了菩薩生涯。
18、比較正確地說,所有覺者的身口意化為光,融入金剛持身內。金剛持然後化為光,融入你的身口意之內。
19、“願以次修行,遠得大手印;一切諸眾生,普令皆如是。”這是回向功德文的一個例子,作完任何修行之後都可以念,只要將修行目標的名稱嵌入文中,取代“大手印”即可。回向功德是所有大乘修行的最後一個項目,它可以增加任何修行的效力,將該項修行輪回的業,轉化為解脫的業。所有宗教修行都可為修行者累積功德。但假如他僅為自己積功德,只要瞋心一起或口出惡言,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把中把功德毀掉。若已將這些功德回向眾生,則不會受這類行為的毀壞。
20、加持是個人把他所積累的某些功德,引介到別人“生命”中的過程,施與加持的能力,即決定于施者精神成就的程度,也要依受者的信心而定。施者一般是根本上師,他的加持,可以包括所有皈依處的加持。
雖然未來的結果大都是由現在業所形式的,但根本上師的加持可以改善一部分。換句話說,上師的加持可以產生良好的條件,促使我們過去業所產生的任何宗教傾向成熟,給予我們開始修行時所需要的啟示和精力。因此,除非我們的行為罪大惡極,上師的加持可以幫助我們克服煩惱和其他障礙。珍由仁波切(Tsengyur Rinpoche)用過這個比喻:“就象太陽一樣,佛性是無所不在的。就象太陽光透過放大鏡集中之後可以燒紙一樣,透過上師的加持力集中之後,悟性可以摧毀煩惱。因此,上師的加持可以幫助我們體悟我們所擁有的佛性。”
21、成就可以分成二種:世俗諦成就,包括財勢;第一義諦成就,是精神上的成就,如大手印的證悟。
任何本尊都可以把這二種成就賜給任何接受灌頂、修觀及誦念該本尊咒和祈請文的人。
22、佛行事業就是“成就”的運用。就凡夫而言,這是身口意三方面的宗教活動,包括宏法和遵守佛戒,就諸佛而言,“經上解釋為:自然圓成菩提願的不間斷之流。”
德松仁波切把四種佛行事業界定為“對輪回情境的四種主宰,等於是世俗諦成就,它們是第一義諦成就的副產品。”這四種佛行事業包括:1、化干戈為玉帛;2、財富、學識、功績、壽命和其他有價值的世間事物的增加;3、領導各類眾生的權威和影響力;4、強力掃除因輪回現象所引起的困擾。
“從前和瑜珈行者把這些技巧發展到很高的境界——比如說,他們能夠在天空飛——今日則較為少見。但比起菩提心的發展來說,這些神通就只算是雕蟲小技了,發菩提心才是我們修行的真正目標。”
23、三身並非三個肉身,而是佛行所用三種方式的象徵,是我們希望經由宗教修行來達成的三種“存在規範”。
化身代表佛陀在凡夫間所扮演的各種角色。譬如說,他可以化為某種藝術或藝術天才;可以化為凡夫之相,如DB法王;可以化為某一年代的佛陀,如釋迦牟尼。這是化身的最高形式。化身通常成為“變化身”或“幻身”因為它有能力完全像四周眾生一樣地顯現和運作。這使得佛陀能夠和個類眾生溝通,並且最有效地影響他們。
報身象徵佛陀在上品菩薩之間的活動。它的“五了義”是:1、報身佛只居住於身高層次的佛界;在那兒2、他只以報身出現;3、他只教大乘4、他四周只圍繞有十地菩薩5、他一直住到輪回空盡為止。
報身有時稱為“受用身”,因為它激勵和啟示眾生求取佛果。這種充實生命的功用,表現在肖像上,則為衣著華麗,如皇族的報身佛。
法身是三身之中唯一究竟真實者,因此無法透過觀念來理解,它是純粹超越的智覺,沒有任何特徵(完全無相)。 
24、包括所有供閱讀,學習和運用的經典。
25、與成佛俱來的證悟。
26、完全開悟者,稱為真實僧。
27、已經皈依或受戒者,以及聲聞或緣覺和羅漢等、都還沒有達到完全開悟的境界,稱為臨時僧。
28、小乘皈依:1、皈依尚未完全開悟者,如羅漢、聲聞或緣覺等、2、為個人的安全或解脫而皈依。
世俗皈依:皈依本身還在輪回的眾生,如天神或魔。
29、“象徵”在字面上的意義為“容器”。佛像或佛書,就某種意義而言,“包容”佛身,佛書或佛語“包容”佛口所說的話;佛塔“包容”佛或其他覺者的舍利,代表佛的心。
30、“擦擦”是藏語,意為小佛塔或佛菩薩像,以泥土或吃剩的動物骨頭磨成粉注入模型而作成。如系後者,將給該動物帶來福報。
31、這三種禁條包含皈依願的主要條文或“根”。如果違反了,皈依願就破了。卡魯仁波切曾開示,“外道”是指不信宗教的人,他們懷疑解脫的可能性及佛的存在。
32、在家居士是已經皈依並發願修持殺、盜、淫、妄、酒五戒之一部或全部的人。
“冒牌和尚”是不能遵守僧戒的出家人。
33、即菩提心。
34、“八萬四千”是傳統用來指全部佛法的數位。
35、噶當派用來訓練僧侶觀想的六本書,稱為噶當六論。包括1、佛本生鬘發論(Buddha-Jataka),2、集法句經(Udanavarga)、3、闡諦提婆(Shantideva)的入菩提行論(Bodhicary-avatara)、4、集菩薩學論(Siksasamuccaya)、5、菩薩地(Bodhisattvabhumi)和6、大乘經莊嚴論(Sravakabhumi),如果再加上7、菩提道論,則和稱噶當七論。
36、帕當巴是十一世紀噶當派的上師。
37、上智者並不需要正式從上師接受菩薩願。他只需要在三寶的象徵面前,或觀想他們在天空中時,念菩薩願三遍。不過,學密者最好是盡可能從越多的上師接受有益的誓願愈多次愈好。(非皈依願,而是菩薩頌)。
38、因為俱生大手印是本體系中最高的修持,所以此處用來說明“力行”或菩提心的應用。
39、即使你不是在修皈依時發菩提心,也要觀想皈依處親見你發菩薩願。
40、六度也稱六波羅密多或六勝行,就是幫助我們超越輪回,到達彼岸的六種善行。
41、誓願通常是被明顯的的行動所擊破的。但菩薩願卻非常脆弱,因為單單以思想就可以擊破它,為了保持菩薩願,時時注意自己的思想,是很重要的。
42、懺悔有二種:1、一般懺悔,2、特別懺悔,即為某種錯誤行為,如破了菩薩願,而懺悔。
一個人不必對自己的上師或其他人懺悔。懺悔需要面對皈依境的象徵或觀想他們,以及1、承認錯誤,2、真誠悔悟,3、決心不再犯同樣的錯。在懺悔違反菩薩願之後,可以念某些長的祈請文,但只要念遍發菩提心的祈請文就足夠了。懺悔之後,觀想皈依境化解為光,然後入你身中。之後,讓你的心止息,不再思維,時間越久越好。
43、殺生、偷竊、撒謊修行有成就、身於色欲。
44、乘是一種特別的宗教生涯或道路。此處指的是聲聞乘、緣覺乘和大乘。
45、現人身專門惹麻煩的鬼神。
46、因為他不是以正確的態度修禪,他將無法發展菩提心或行菩薩行。“無實的禪修經驗”,就是只修第一種道德行為所得到的經驗。第一種道德行為是只與自己有關的善行(特別是禪修)。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