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2/16 11:18:51
學習次第 : 進階

了義炬·第四章 圓成二資糧的獻曼達 四、結論
塔湯仁波切 

用手所能獻供者,以獻曼達的功德最大。獻曼達包括六度的修持,也會產生六度的利益。
由獻曼達所能獲得的無限利益,別處也有說明。樓閣經(Kutagara sutra)說,你只要建造一個宇宙曼達,就可以主宰實際的宇宙,包括四大部洲和天界在內。經上又說,你只要灑香水在曼達上和供花,你就可以轉生四天王(32)。
總之,獻曼達包括在四不共加行之內,是因為它能夠很迅速地圓成福慧的二資糧。
不論你如何吹噓你的佈施有多大,就數量而言,一般的供品本質上只限於一百、一千、一萬、十萬等。當你獻上禮品時,如果心中存有自大的思想[我已經供養這麼多了],或希望獲得別人的讚賞,那麼你的禮物就被這些不良的思想所玷污。一般的供品只會讓我們覺得有希望或懸念是否能討好上師。而且,接受這種供品的物件,其數量在本質上也只限於一百、一千、一萬、十萬等。
獻曼達是至高無上的供養,因為它包括整個宇宙一切財富。它不會遭受傲慢思想的玷污,因為你會想:[我正在供養心的產物。]它不會讓你希望或擔心是否可取悅三寶。一個人如果獻了曼達,又能觀想接受供養的聖者——四際(33)十方的三寶,他的每一身、口、意業自自然然會積聚福慧二資糧。因此,如是真誠努力地獻曼達吧!
盡你所能地建造新寺廟和佛身、口、意的象徵。修補舊的。服事僧伽。如果你沒有東西可以供養,你就去清掃佛堂、行大禮拜和繞佛念頌禱文。
當你雙手合十或把花當作供品投向天空時,只要觀想佛就能產生無量功德。因此,你幸而得人身——不像那些禽獸,既不能分辨善惡業,也不會念一句[摩尼](即六字大明咒)或履行道德責任——你就必須毫不遲疑的修持佛法!不要枉費這個人生!不管你怎麼做,最重要的是你要建立每一種向善的品性。

[注釋]
(1)[曼達盤],此處指壇城曼達和手曼達所賴以建立的圓盤。
(2)供養的方式是把米送給僧侶、窮人、野鳥或野獸。
(3)用手腕內側順時鐘方向繞三次,同時念淨化咒,曼達就象徵性地被擦乾淨了。
在某些傳統裏,擦淨的動作是反時鐘方向的,或先順時鐘方向再反時鐘方向。
(4)這是二種化淨化咒。前者用以除去壇城曼達等物品的瑕疵;後者用以除去曼達的實體性,轉化它為[純粹空性]。然後它又從[空性]中出現,成為皈依處壯麗的住所。
(5)它有四邊、四層,是用高貴材料製成的。
(6)每一位你所觀想的上師、本尊、佛、菩薩和護法的額、喉、心三處,都有三個種子字:1、額處有白色嗡(Om);2、喉處有紅色阿(Ah);3、心處有藍色吽(Hum);光從這三個種子字放出。
(7)每一位本尊的存在,都有二個層面:1、[智身]或[智尊],這是[真實的]本尊,其存在並不直接依賴於觀想者的[觀想];2、[三昧耶本尊],其存在只是為了那些立下誓約奉其為本尊的密行人。觀想這二個層面融合為一,可以大為增強本尊等做為皈依處的效力。
(8)1、花,2、香,3、酥油燈,4、香水,5、食物。
(9)房間、觀想者的身體,曼達盤和米都必須非常乾淨。
(10)不管你使用那一種工具,都無所謂,因為修四加行的最終結果就是大手印的悟證,這是超越分別的。
(11)見第二章注(1)。
(12)依阿毗達磨,支撐地球表面的是一種金輪,約好幾千由旬(yojna約九哩)厚。一個一百六十萬由旬厚的風輪則又支撐著金輪。支撐風輪的,則是一百二十萬由旬深的水輪。
(13)譬如,須彌山南坡的藍色,給我們所居住的洲地——南瞻部洲藍顏色和藍天空。
(14)龍是像蛇一樣的自然神。在佛教神話裏,把龍描寫成非常聰慧的神,他們把各種寶物窖藏在他們所居住的湖底。龍在佛教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15)金輪王或宇宙統治者的觀念,起源于亞利安之前的印度。在佛教的象徵中,他意謂著世俗的殊勝,與佛陀精神的殊勝相比擬。金輪王具有與佛陀相同的[大小瑞相]。
[七寶]是與世俗的殊勝相關的七種象徵,中央的一個是金輪。[當金輪第一次在他面前出現的那一天,……好象是象徵他要從事統一全娑婆世界的運動。他站起來,跟隨著金輪,他走一步,金輪就在前面移動一步。]卡盧仁波切說,由於受到金輪王累積功德的推動,只要金輪王和他的侍從坐上巨大的輪軸,金輪就可以有效地送他們到所要去的地方。如意寶不僅照顧金輪王本身的願望,並且也讓站在它光輪範圍內的所有眾生都能實現願望。
其餘的六寶,每一個都是同類中最好的,並把幸福、和平及繁榮帶給金輪王及其子民。
(16)一由旬約等於九哩。
(17)七肢指象的四腿、頭、尾巴和鼻子。
(18)太陽的性質是火,看起來像清晰的透鏡,熱光經透鏡而集中。月的性質是水,看起來像是毛玻璃做的透鏡,清涼而不刺眼。
(19)須彌山頂上的毗紐城,住的是天神。城牆圍繞著帝釋宮,帝釋宮呈方形,有很多層,越上層越狹小。帕裏雅特拉是一種如意樹,根部在阿修羅界,但它的葉、果和花只裝飾天界,這種困境就是天神和阿修羅之間不斷爭執的原因。
白魔石就是佛在天界向母親說法時,其母所坐的聖石,也是密勒日巴傳給弟子的舍利。
(20)在八吉祥記之中,只有寶傘和尊勝幢二者在讚頌文中提到,以二撮代表它們的米放在盤上,就完成了曼達的構造。其他的吉祥記和供品,只需要觀想它們分佈在曼達宇宙的上空就可以了。
(21)這八種東西,在印度文化中,被認為是吉祥的。佛教徒拿來和釋迦牟尼的事蹟相連系。譬如,當他放棄極端的苦行主義時,他的第一餐飯就包括有乳酸酪。當他開悟時,他是坐在菩提樹下的一束德華草(durva)或吉祥草(Kusha)上。
(22)六種治療消化疾病的草根,生長於印度,再進口到西藏。
(23)這就完成了三十七供的獻[長]曼達。這種[長]供在每座修行時只能做一次,另外可以加上供品的[短]曼達供。
(24)七支行願:
1、禮敬諸佛。2、廣修供養。3、懺悔業障。4、隨喜功德。
5、請轉*輪。6、請佛在世。7、普皆回向。
修持七支行願可以成就二資糧。
(25)龍樹提及三資糧而非二資糧,這是很不尋常的,本書此後將不再討論。
(26)十度是普通常提到的六度,加上只有菩薩才能獲得的四種較高成就:1、方便度——菩薩運用方便法門于全宇宙;2、願度——菩薩發願求菩提,解脫眾生;3、力度——菩薩運用五力:信心、精進、審察、禪定和智力;4、慧度——菩薩具有智慧。
(27)密行人的特徵是心智廣大。諦察法忍促使他修觀,以直接發現上師或經典所宣稱的[真理]。反之,小乘行人因為不能夠立刻理解[空]和其他[真理],所以會有被威協的感覺,也就不能接受[空]和其他[真理]。
此處所說的[密乘]和[小乘],並非指派別,而是指修行的態度。
三種忍辱可以克服修行佛法的三種障礙:耐怨害忍可以摧毀[外在]或環境的障礙;安受苦忍可以摧毀[內在]的障礙,如疾病或胡思亂想等;諦察法可以摧毀[秘密]的障礙,如疑心或不信等。
(28)類似受加持時所經驗到的那種感覺,表示修觀已經生了效用。有些修觀者發誓閉關,直到這種[溫暖的徵象]發生為止。
(29)讓注意力不受身心各種外緣的干擾,就可以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其方法有注視一物和[觀看]呼吸等。本傳統認為這是其他觀想的先決條件。
(30)佛菩薩或高僧大德以[四攝法]吸引眾生學道:1、佈施,2、愛語,3、利行,4、同事。
(31)由聞思修而得智慧。學佛者先有[信心],並能排除萬難聞聽佛法,就可以得到第一階段的聞慧。其次,依佛教制定的禪修方法,就可以得到第二階段的思慧。最後,將沈思過的佛法付諸實行,修養身心,就可以得到第三階段的修慧。
(32)四天王是欲界中最高的天神。
(33)過去、現在、未來和無始終,合稱四際。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