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02 14:27:30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2/02/02 14:25:45 喇嘛網 編輯部
菩提心論述 ‘發菩提心才能得大自在
達真堪布
佛講人有三種根基:下等根基、中等根基、上等根基。我們學佛修行的時候,法門不是很主要,主要的是自己的根基在哪里?
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平等的,我們不能說這個法殊勝,那個法不殊勝。大圓滿法是殊勝的,但是不能說別的法就不殊勝。和自己的相續相應叫殊勝的法,修這樣的法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如果所修的法和自己的相續不相應,法再高深、再殊勝也沒有用。
很多人雖然學佛修行了好多年,但是心態沒有改變,生活沒有改變,沒有得到真實的利益。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所修的法和自己的相續不相應,不符合自己的根基。
什麼是下等根基?就是求世間的人天福報,名聞利養,連出離心都不需要。但是修世間法,修人天福報,也要有正確的方法。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在做慈善,做義工,但是發心不到位,也沒有戒的基礎。這樣的話,連人天福報都很難得到。他們所做這些善事都不會浪費,但果報不一定在人道或者天道裏成熟。
六道眾生當中的很多傍生、餓鬼福報都特別大。餓鬼也分好多種,不是所有的餓鬼都是沒吃沒喝的。尤其是那些空遊餓鬼,特別富有,權力也特別大,成千上萬人的生命都在它們的掌握之中。很多傍生也非常富有,有權勢,比如說龍宮裏的龍王。以前它們肯定做過很多善事,做過很多施捨,所以今生就這麼大的福報,但它們卻是傍生、餓鬼!所以這些福報不一定在哪個道上成熟,不是做佈施、做善事了,就一定能得到人天的福報。
佛講,想得到人天福報,首先要有戒和見的基礎,然後還要修行。戒是指屬於世間的戒律,就是斷十種惡業,行十種善業。然後有清淨的世間的見地,就是相信因果、相信輪回。這只是世間的正見,還不是出世間的正見。在這些基礎上,再上供下施,做善事,才能得到人天福報。
下等根基的人是修世間的人天福報的,所以不能脫離輪回,還是在六道輪回裏感受痛苦。世上有錢的人很多,有權的人也很多,他們雖然有福報,但是煩惱依舊,習氣依舊,得不到真正的快樂與幸福。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他們修的是人天福報,所以得到的也是人天的福報,他們沒有逃脫三界,沒有脫離六道輪回。雖然有錢、有權,但是仍然有煩惱,有痛苦。佛不讓我們修世間的福報,就是因為這些都是不究竟的。世間的福報再大也解決不了根本上的問題,解決不了心靈上的、生活上的問題。
中等根基的人只希求自己的解脫,他還沒有去除自私自利。但要有出離心,對世間,對人天福報不能有絲毫的貪戀。他不希求法無我的智慧,只希求人無我的智慧。他們主要是修四諦和十二緣起。聲聞乘主要修四諦,緣覺乘主要修十二緣起。
什麼是出離心?就是對世間沒有絲毫的貪戀,日日夜夜追求解脫。在他的境界中,輪回就像火坑,像毒蛇窩,像羅刹洲,要斷除對世間的貪著。在有出離心的基礎上,有無我的智慧,就可以逃脫三界輪回。中等根基的人不是為一切眾生,他的私心雜念沒有完全斷,只斷了人我執。
上等根基的人所求的不是世間法,而是出世間的解脫;但他不是求自己的解脫,而是眾生的解脫。為解脫學佛修行,不是大乘行者;為成佛學佛修行,也不是大乘行者;為所有的眾生學佛修行,才是大乘行者。他解脫是為了眾生,成佛也是為了眾生。這叫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但主要是願菩提心。在這個基礎上修空性的智慧,空性的智慧是最究竟的。
其實我們是大乘行者,不能為自己,要為眾生。但是世間大部分人都會這樣想:我為什麼不能為自己呢?我不為自己,誰為我呢?
我們還是沒有明白,“為眾生”正是為了我們自己解脫,這才是真正利益自己的。我們真正能夠為眾生,才能徹底解脫,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我們為什麼總是煩惱痛苦?我們會找很多原因和理由。是不是我沒有錢?是不是我沒有權?是不是我家庭不和睦?這都不是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自私自利、我執我愛。
我執我愛、自私自利是一切痛苦、煩惱的根源。若是要徹底脫離痛苦,斷除煩惱,就要破除我執我愛,自私自利。能夠全心地為眾生,才不會有煩惱,不會有痛苦。這是佛對我們的一種利益,也是解脫我們的一種方法。如果沒有明白這個道理,心裏就會想,我不為自己誰為我呢?我不愛自己誰愛我呢?我不關心自己誰關心我呢?其實這都是錯誤的。你這樣自私地關心自己,愛自己,為自己,會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
每個人的一生,都掌握在自己手裏,一定要有智慧。如果沒有智慧,就會把自己領上歧途,就會給自己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心胸要打開,目光要放遠,這樣你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沒有智慧的人為自己的時候,就是這樣自私地為自己,結果給自己帶來了很多煩惱與痛苦。有智慧的人為自己的時候,不會這樣為自己,而是去為眾生,最終給自己帶來快樂與幸福。世間的福報,這些名聞利養也是如此。你真心實意地為眾生,世間的福報自然就來了。利益眾生的思想和行為就像火,世間的名聞利養就像灰;雖然你要的不是灰,但是你把火點上了,這些灰自然就有,不要也有,這是修來的。
佛當時宣講了人天乘、小乘、大乘。但是在內地,只有修大乘的沒有修小乘的。藏傳佛教裏,小乘和大乘、顯宗和密宗都有,但是只有修大乘的沒有修小乘的。
我們要明白,自己為什麼要修大乘佛法?如何修大乘佛法?修大乘佛法,是要為所有的眾生,但是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你在生活中,在家裏關心,照顧家人時,也可以修大乘佛法。我們現在也關心、照顧自己的家人,也為家人付出了,奉獻了,但是為什麼沒有感化他們,沒有了結彼此之間的這些恩恩怨怨呢?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發大心,沒有發大願。
我們雖然付出了,貢獻了,但我們是自私的。很多人也許不明白,覺得自己為兒女是無私的。你雖然付出了,但因為是“我的”,是由“我”來帶動的,因為是“我”的家人,”我”的兒女。你把這個“我”去掉,家人有無數,兒女也有無數,你這樣關心過嗎?你這樣付出過嗎?沒有!你都是為了自己,都是自私的。這樣你們之間的怨和債都不能化解。
那怎麼辦呢?我們現在修大乘佛法,就要轉念、發願。你可以關心他們,照顧他們,但你不要因為是“我的家人”,“我的兒女”,而要因為他們是與自己最有緣分,最需要自己的眾生。雖然都是父母,都是兒女,但是畢竟緣分不同,有的緣分近,有的緣分遠。現世來說,有的特別需要我,有的不是特別需要我。你周圍的的這些眾生,尤其是你的家人、兒女,與你最有緣分,是最需要你的眾生,所以自己要照顧他們,關心他們。這是發菩提心。
始終為眾生就是菩提心,始終為自己就是自私心。我們求生淨土,就是自己到西方極樂世界以後繼續修行,然後成佛,成佛了要轉*輪,轉*輪以後就可以度化這些眾生了。
我們學佛修行的目的是成佛,成佛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要享受佛果。有的人認為,“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條件好。”只是自己想享受這些。“輪回太苦了,人生太苦了,我到西方極樂世界以後,再也不回來了!”這是私心。“我要成佛,我要有神通和神變,我要有福報和智慧。”這是貪心。
我們往生到了淨土,就能更快速、更方便地成就佛果。我們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親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加持自己,消除了自己的業障,智慧增長了,見性了,成佛就快了。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為了享受這些福報,而是為了更快速地成就佛果,成佛以後輾轉*輪,
為什麼要轉*輪呢?轉*輪以後才有自己的教法,之前沒有。我們現在也講經說法,但這是釋迦牟尼佛的事業。我們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如果我們有能力,應該協助釋迦牟尼佛弘揚他的教法。但是我們將來一定要有自己的教法,然後在自己的教法下救度眾生,那才是真正的救度眾生。我們成佛以後轉*輪,就有自己的教法了,最終也是為眾生。這叫大乘發心。
我們在家裏要善待家人,在單位要善待領導和同事。你的領導和同事,都是與你最有緣分的眾生,也是最需要你幫助的眾生。不要總想欺騙他們,不要存這樣的惡念。學佛就是要處處結善緣,處處種善根。善待所有的人,才能了緣了債,最後才能了脫生死。緣沒有了,債沒有還,怎麼能了脫生死呢?
有的人覺得,“領導不重視我,同事也不關心我”,心裏總是有怨恨和委屈。這都是自找的。不要這樣!領導和同事對你好或不好,都是緣分。你們之間既然有了這個緣,就要去了這個緣。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心平氣和地去面對,心甘情願地去接受,才能化解彼此之間的恩怨與仇恨,不要自尋煩惱。
學佛就是以智慧、以良好的心態,給自己創造美好。“好壞”沒有實體,所謂的“好壞”就是自己的心態。你把它當成好事,往好的方面想,它就是好事;你自己覺得好,它就是好。別的沒有什麼標準。我們經常講,一切都要轉為道用。讓你開心了,快樂了,這樣對你來說,一切事都是好事。
我們現在特別害怕生活中、工作中的這些坎坷和挫折,其實這才是真正的財富,這樣你才能積累經驗,磨練習性,才能真正成熟。沒有經歷坎坷、挫折和磨難的人,永遠無法成熟。樹上的果子不成熟的時候,不能摘下來。只有成熟了,才能摘下來,才能品嘗到果子香甜的味道。相續成熟了,心態成熟了,這叫佛。在一切境界當中不動心,能夠保持一個良好、平等的心態,這叫佛。除此之外沒有佛。
如如不動,了了分明,對什麼都很清楚,都很明白,但是心不動。心不受外在的這些影響,總是平靜的,任何時候都是這樣一個心態,這叫如如不動。現在有的人以為,如如不動就是沒有念頭,沒有思想,沒有情緒。不是這樣的。如果沒有這些,你不就變成石頭,變成木頭了嗎?哪有這樣的佛?如如不動是心不動,什麼叫心不動呢?就是心沒有受外在的影響——外界變了,但是心沒有受影響。就像天黑了,天亮了,心不動一樣。為什麼呢?因為天黑了很正常,天亮了也很正常。
什麼叫心動呢?假使有一個人,根本不知道天會變黑,天突然黑了就害怕了:“天怎麼黑了呢?”這叫動心。我們知道天到時候就會黑,我們心沒動。天黑了就點燈唄、點蠟燭,沒什麼可怕的,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那個人不知道天會亮,天突然亮了,又動心了:“啊,天怎麼亮了呢?”這就是心動。其實天亮、天黑很正常,我們知道到時候天會亮,也會黑,所以心不動。如果你真正明白了諸法的真相,就是這樣。順境來了是正常的,逆境來了也是正常的。緣聚緣散,緣來緣去,把一切都當成非常正常的一種自然現象。你看一切境,一切法都是這樣,這叫“心如如不動”。
一切境界當中,“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都是虛假的,都是無常的,都是不可靠的。我們明白這個之後,不是要逃避現實,而是要面對現實。你在面對現實的時候,心裏要有準備,這樣,任何外境都不會擾亂你的心。“諸行無常”是在相上講的,“諸法無我”是在體上講的。在相上講都是無常的,都在刹那刹那當中在變。諸法無我是就是如幻如夢,都是不可靠的。
“自在與不自在”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指心是否自在。什麼叫自在呢?你明白了這些道理,然後能夠把握住自己的心不動搖,這些境就會隨你的心動,隨你的心轉,這叫自在。我們現在不自在,就是因為我們的心是隨著境動、隨著境轉的。你的心被境轉了,這叫輪回。你把念頭轉過來——境為心轉,這叫涅槃、解脫。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我們就會看破、放下。看破就是看明白、看透,這樣才能放下。如果你看不破,就放不下。
看破是一種智慧,放下是一種心態,不是一種行為。現在一說要“放下”,有些人連生活也不要了,工作也不要了。這叫放棄,不叫放下。我們有一句法語:“你真正放下了,這個時候不要放棄一個人,不要放棄一件事。”為什麼呢?因為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處處都是好處。密宗裏的境界更高,一切色相都是佛身,一切音聲都是咒語,一切起心動念都是佛的圓滿智慧,沒有不好的。
你真正放下了,這個時候不要放棄一個人,不要放棄一件事。放下是一種解脫,放棄是一種造業。但是這兩者在沒有開悟之前,很難把握。我經常講的“放下不放棄”,和佛在《心經》裏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一個道理。按照一般的理解,色是有,空是沒有。那麼佛就是講:“有就是沒有,沒有就是有。”這不是是矛盾嗎?凡夫的心是有分別的,在凡夫的境界當中,這兩個不可能成為一體。但佛的境界是無分別的,無分別就可以成為一體。但是,佛講的這個“有”也不是實有,佛講的這個“沒有”也不是一個單空“沒有”。
現在我們完全要做到“放下不放棄”也難,我現在用簡單的話來說明佛講的這些道理。“要放下不能放棄”,“要認真不能執著”,“要隨緣不能隨便”,這些語言說起來很通俗,實際上和佛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道理是一樣的。現在一說要認真,就都執著了;一說不能執著,就都不認真了;一說要隨緣就都隨便了。沒有開悟之前,要真正做到這些是很難的。
明理很重要,一定要想方設法明理,要聽聞,多看書。佛講聞思修,講戒定慧,講苦集滅道,講出離心、菩提心,講般若空性智慧,這都有程式,有次第的。東抓西抓、盲修瞎練是不會有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