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4/13 15:43:34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4/13 15:42:28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入行論講記》第三冊 第三品受持菩提心 第三十一節課
受菩薩戒的前行,必須要修七支供和自己的心。修七支供的道理已經講完了,今天開始講為了利益他眾而修心。
庚二(為利他而修心)分二:一、總說佈施一切;二、別說佈施身體。
辛一(總說佈施一切)分二:一、所施;二、原因。
壬一、所施:
為利有情故,不吝盡施捨,
身及諸受用,三世一切善。
發殊勝菩提心之前,必須要通過七支供來積資淨障,同時還要舍施我們最執著的三種事物:身體、受用、三世所造的一切善根。
此三者對每個人來講,都是非常執著的。當然,沒有信仰的人對三世善根不一定執著,除此以外,作為想受菩薩戒的人,還是比較執著自己的善根。然而,“為利有情故”,我們必須要佈施自己最珍愛的身體、有生之年所積累的房屋金銀等財產受用,以及未來過去現在所造的一切善根。目的是什麼?為了一切眾生獲得真實的利益。方式是什麼樣呢?沒有吝嗇心、貪心、傲慢心,不求任何回報和來世的安樂,心甘情願地捨棄自己的一切。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和過去的身體、受用沒有辦法佈施給眾生,因為未來的還沒有產生,過去的已經滅盡。然而,善根在未來和過去都是存在的,未來的善根可以通過現在發願而作回向,比如心裏計畫要造某種善根,現在便可將此功德回向給眾生;過去的善根有相當一部分還沒有成熟,相續中的果報沒有享盡,故也可以進行回向。這一點在《無盡慧經》中也有說明,經中說:“心和心所憶念過去的善根而回向有情,作意未來的善根而回向菩提。”因此,未來和過去的善根都可以佈施給眾生。
而且,這種佈施的功德相當大,《菩薩地論》中雲:“倘若誠心誠意將所有的事物,作意佈施給一切眾生,表面上看這只是很小的資糧,但實際上能積累廣大無邊的功德,此乃智者們佈施的一種方便。”因此,學習大乘佛法的時候,我們作為凡夫人,要把身體佈施給眾生,還沒有達到那種境界(後面也會講到,佈施身體要到一地菩薩以後才可以做)。但是現在我們可以在心裏面觀想,作意自己將來獲得佛果之前,一定要把身體、受用、善根全部進行佈施。
我們凡夫人對這三者非常執著,從小或無始以來,對自己的身體、壽命相當貪執,這一點每個人都有明顯的感受;不僅如此,孩童時代對玩具,長大以後對財產,我們也是拼命地據為己有,不讓別人占一絲便宜;等到稍微懂一點取捨的道理、明白一些善惡功過之後,又開始對善根產生貪著,自己現在念了多少部經、修了什麼法,經常念念不忘、掛在嘴上。為了斷除自相續中的我執與我所執,也為了利益無邊無際的一切眾生,我們一定要捨棄對此三者的執著,將其完全佈施給眾生,若能做到這樣,在短暫的人生中也能積累廣大的資糧。
因此在接受菩薩戒時,我們一定要在心裏觀想,把自己的身體、受用、善根佈施給眾生。堪布根霍在著疏中還說:“假如遇到病魔或是一些違緣,念誦此偈來調伏自相續,加持力是相當大的。”華智仁波切等傳承上師們也是如此,在平時的修行中,一旦遇到違緣障難,他們並不是以牙還牙,而是按照噶當派高僧大德們的做法,將自己的身體受用統統佈施給怨敵。比如我今天生病了,真的感覺有病魔在侵擾我,或在我的修行過程中,人與非人製造違緣,這時候不要認為“我要依靠降伏咒來摧毀魔眾”,這樣的動機是非常不好的。所謂密宗的降伏法,必須是在遠離嗔心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假如你是為了保護自我,以自私自利的心和嗔恨心來降伏魔眾,這個過失是相當大的。修斷法時也是同樣,無始以來眾生對“我”和“我所”有十分可怕的執著,為了捨棄這種執著而修持佛法,那麼修任何一個法都會變成斷法。這在大乘修學的過程中,是必不可少、非常關鍵的一種修行。
所以,我們在遣除違緣的時候,首先要看看自己的發心是為了什麼,假如是為了保護自我,那你應該想想自己在修什麼法?昨天中午有個年輕人闖進我家裏來,非要讓我念一個《心經回遮儀軌》的傳承,他要馬上修回遮法。我就問他:“你修回遮是為了什麼?”他說:“希望回去的路上比較順利,為了保護自己。”我又問:“你覺得回遮是什麼意思?”“就是降伏魔眾!”當然,沒有自私自利,完全是以超度他眾的慈悲心為出發點,依靠《般若經》或密宗的降伏咒來降魔,這也是允許的,是大慈大悲的佛陀在佛經中有明確記載的,任何人也沒有理由譭謗。然而,真正要修回遮時,一定要先觀察動機是不是為了保護自己,如果是的話,那麼回遮的物件並不是外面的魔,而是如毒藥般自私自利的“我”。修斷法時也是同樣:必須要將自己的身體佈施給魔眾非人,任其享用,怎樣造違緣都無所謂。這種實修法確實非常殊勝,我們以後如果遇到困難,覺得可能有人或非人正在造違緣,就應該把這個偈頌念一遍,然後心裏面想:你們想造違緣就造吧,怎麼樣都無所謂,反正我的身體已經佈施給所有的眾生了。
平時不管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在工作中或者事業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違緣,當這些出現時,一定要採用噶當派將違緣轉為道用的殊勝教法,這也是全知麥彭仁波切、法王如意寶的傳統。以前上師如意寶如果感覺不太順利,好像會出現違緣的時候,就念一些斷法的偈頌或修持般若法門,將自己的身體受用全部佈施給眾生,讓眾生隨便受用,這樣以後,違緣馬上就煙消雲散、消於法界了。
所以,我們在修持大乘佛法的時候,行為應該有所改變,心理應該有所依靠,畢竟每個人在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風順,沒有一點挫折和坎坷。前不久,我們二十年沒見面的幾個同學聚在一起互訴心聲,當各自闡述這幾年來的經歷時,沒有一個人是比較順利的,都是“我的生活如何如何痛苦”、“我遇到了怎樣的挫折磨難”。後來我告訴他們:“生活就是這樣的,你們這二十年的路是彎彎曲曲,以後的路肯定也有彎彎曲曲,因為佛陀告訴我們,輪回的本性就是痛苦。但我想如果大家學習了佛法,並借鑒大乘法門的某些修行方便,路雖然是彎曲的,但你感覺還是很直的,不會有太大的痛苦。”有時候我們的確應該想一想,學了這麼多的大乘佛法,如果遇到逆境時應該怎樣對待?這一點,不僅僅是在家人,包括我們出家人也應該有所考慮!
下面講為什麼要捨棄這三者?此舉有什麼合理性?
壬二、原因:
舍盡則脫苦,吾心成涅槃,
死時既須舍,何若生盡施。
我們捨棄一切的善根財產身體,這是非常合理的,為什麼呢?因為人在活著的時候,若能把是我所執著的東西,如財產身體統統捨棄,心裏就很舒服了,以後縱然遇到違緣和痛苦,也不會有什麼傷心的,因為這些東西已經不是我的,早就佈施給眾生了。打個比方說,我想將屋子裏的財產佈施給一切眾生,如果不注意來了小偷,把裏面的東西偷了,我也不會有任何傷心,因為我早已經舍給眾生了,雖然沒有親自送到別人家裏,但他自己來把東西拿走了,那我有什麼痛苦的?聽說有些法師的電腦被偷了,晚上做夢時也夢到電腦回來了,實際上如果你真的捨棄了對電腦的執著,就很容易脫離這種痛苦。而且依靠這樣的捨棄,我們才可以獲得涅槃,為什麼呢?因為凡夫的心對外境特別執著,對內在的事物也相當執著,這種執著始終去不掉,但若通過大乘的對治方法來修煉,捨棄了裏裏外外一切事物的執著,心的光明本體自然而然就會顯露出來,這即是所謂的涅槃。因此,捨棄這三者可以幫助自己脫離痛苦、獲得涅槃,這是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死時既須舍”。我們每個人終有一天會面臨死亡,無常這個魔一定是會出現的,當它出現時,自己不得不離開這個人間,身體和受用都要捨棄。雖然有些善根若以菩提心攝持或已經回向了,死時也不一定捨棄,但如果沒有回向,這些善根就像芭蕉樹一樣用完就沒有了,也沒有多大的意義。無常到來時,所有的一切都要離你而去,還不如現在就佈施給眾生,依此也能對自他大有裨益。為什麼呢?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去掉我執,以此成為圓滿正等覺佛陀之因;另一方面,眾生也能獲得不可思議的利益,既然如此,為什麼不願意捨棄呢?龍猛菩薩說:“菩薩若能舍一切,功德如同虛空界一樣無邊無際。”
儘管按照本論的次第,現在還沒有講到受菩薩戒,但我們在座的人早就受過菩薩戒了,對於已受過菩薩戒的人來說,不應該對自己的身體、受用、善根特別執著,否則並不是大乘的修行人。佛陀在《文殊刹土莊嚴經》中雲:“舍利子,菩薩就是大施主,捨棄自己的一切而無有恐怖畏懼之心,並生起極大的歡喜滿足感。”的確如此,看過《釋尊廣傳》的人都知道,菩薩把自己的所有全部佈施給了眾生,心裏不但沒有恐怖和吝嗇,反而生起極大的歡喜心。
對於佛陀因地時佈施的這種心,我們應當堅信不移。但有些人可能由於佛教的基礎不太穩,對這個也懷疑,對那個也懷疑。聽說有位居士的父親就是這樣,看了《釋尊廣傳》以後,總覺得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身體都已佈施給眾生了,後來竟然恢復了,會不會有這種情況啊?他的妻子告訴他:“你不要多想,肯定是有的,你看《觀世音菩薩傳》,裏面有那麼精彩的故事……”“噢,對對對!”他們經常這樣交流佛法。的確,現在外面學習《入菩薩行論》、《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人比較多,通過熏習這些大乘教言,平時接觸他們的時候,共同語言也逐漸轉向了修行方面,這一點是好事!以前我們到外面去,聽他們說的幾乎全部是吃喝玩樂的話,沒有任何意義,最近這方面稍微有點改變,這是非常值得隨喜的。希望以後不管是學院裏的人,還是外面的人,大家通過學習佛法,都應該從根本上、從大的意義上獲得轉變,這是我們最究竟的目標。否則世間中的瑣事始終沒完沒了,什麼時候到了盡頭,什麼時候就是死亡,這樣的人生實在沒有價值!
總之,捨棄這三者的原因已經講得非常清楚了,我們心裏也應該這樣發願。假如要受持菩薩戒,執著這些不太好,因為到了佛果的時候,就沒有“我”的事情了,佛菩薩的事業就是利益眾生,根本沒有“我”的空間。就像我們這裏有些發心(發心為僧眾做事情)的人,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以外,所作所為好像沒有一個是為了自己,都在為了眾生一直忙碌,佛陀因地時也是這樣的。倘若以自私自利而做很多事情,意義並不是非常大,因此大家應該培養自己的利他心,有了這顆心,將來你不管到什麼環境中都會閃閃發光的,就像如意寶一樣必定會使那個地方得到很大的利益,真正起到弘揚佛法的作用。所以在學習佛法的時候,我始終覺得培養自己的利他心相當重要。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只要經常磨練自己的心,心畢竟是有為法,逐漸逐漸它就會改變方向的,這一點大家要記住!
辛二(別說佈施身體)分二:一、佈施緣自己而造業之眾生;二、回向成為利眾之因。
壬一(佈施緣自己而造業之眾生)分二:一、無條件而佈施;二、發願成為利益之因。
癸一、無條件而佈施:
吾既將此身,隨意施有情,
一任彼歡喜,恒常打罵殺。
發了菩提心以後,既然我已將身體隨意施給了所有眾生,只要他們歡喜,恒時隨心所欲地毆打、謾駡、殺害我也無所謂。
當然,對於那些小乘根基或者從來沒有學過佛法的世間人來講,這一點可能難以接受。其實大乘菩薩的很多行為,一般人是很難理解的,因此在不堪為法器的人面前,不能隨便宣講大乘菩薩見解方面的空性、行為方面捨棄自我的六度萬行,原因也就在這裏。
剛才已經講了,真實的佈施要從一地菩薩開始,但寂天菩薩在《學集論》中說,為了未來的成佛,現在也要經常修煉自己,將身體佈施給眾生。平時大家在走路也好,吃飯也好,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想到:我這個身體已經是眾生的了,所有的受用也是眾生的了……儘管現在還無法真正地佈施身體,但心裏面一直這樣想,久而久之,對身體的執著就沒有了。畢竟我們發了菩提心,在諸佛菩薩面前也發過願,從此以後我就成了眾生的奴僕,只要眾生高興,怎麼樣都無所謂,只要他們歡喜就可以。
這話說起來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卻不容易。以前上師如意寶在講《入菩薩行論》時講了一個笑話:有次他們幾個老鄉聚在一起,有人提議:“聽說某某的口才非常好,你今天說一下我們的過失,我們根本不生氣,順便玩一玩,讓大家開心開心。”那個口才好的人馬上站起來說:“你天天偷人家東西,我才不願意跟你說,我跟其他人說話。”那人聽後勃然大怒:“你說清楚,我偷了什麼東西?”口才好的人笑著回答:“你當然沒有偷東西,但你剛才讓我說過失,大家玩一玩,怎麼現在不能忍受了?”可見,有些人連開玩笑都受不了,更不要說真正將身體佈施給眾生了。所以菩薩只要能讓眾生高興,任其打罵殺,怎麼樣都可以,這種行為真是令人非常非常佩服!
現在我在講的時候,可能有些人很有觸動,心裏暗暗下決心:今後不管眾生對我怎麼樣過分,我都不會以牙還牙的,一定要像菩薩那樣捨棄自己。你們理論上懂得的時候,心裏暫時會有這種發心,然而一旦真正遇到對境,也許就無法忍受,馬上生起嗔恨心了。所以我們修行的難處關鍵在於實際行動,而不在於口頭上會說。口頭上說說誰都會,但實際生活中當你遇到怨恨的敵人或者一些違緣時,能馬上將所學的知識全部用得上,這對我們來講是非常困難的。
其實,這樣的教言不僅我們佛教中有,其他的宗教中也有。在1991年的時候,藏地公認的一位觀世音菩薩化身的大德在美國耶魯大學發表演講,當時就引用了《聖經》中的一句話:“別人打我左臉的時候,我把右臉也讓他打。”作為大乘佛教徒,我們口口聲聲說學的是大乘佛法,但別人無緣無故用拳頭來打你左臉時,你能不能說:“這邊打得還可以,來,開始往右打!(眾笑)”也許大家認為這比較可笑,但實際上我們真的遇到這種問題時,不要說是打你,就算稍微說一點你的過失,你也受不了,馬上開始對他報復。若是這樣的話,你到底是不是學習大乘佛法的人?金剛道友與金剛道友之間、居士與居士之間、非佛教徒和佛教徒之間、人與人之間互相接觸時,你是不是發了菩提心的人?這一點始終都要觀察!
學習了《入菩薩行論》以後,我想很多人的行為應該會有所改變,以前脾氣不好、特別暴躁的,通過這次學習,性格肯定會變得調柔,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因為佛法的加持不可思議,尤其是外面的居士,聽了一些佛法以後,行為跟以前完全不同了,嘿嘿……我想說一句,但不說了,太明顯了!
總之,我們不能執著自己的身體、受用,尤其是身體,如果太執著的話,有非常大的過失。《三摩地王經》中說:我們對於腐壞的身體、動搖的生命應以如夢如幻來對待,可是愚癡的眾生始終貪著自己的身體,造下了無邊無量的罪業。平時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與摩擦,實際上大多是由於耽執自己而引起的,如果對自己一點都不耽著,很多摩擦可能不會出現,因此,這方面大家應該值得注意!
縱人戲我身,侵侮並譏諷,
吾身既已施,雲何複珍惜?
發了菩提心的人已將身體佈施給眾生了,縱然他人對自己百般戲弄輕辱、誹謗挖苦、冷嘲熱諷,也都是可以的。既然我把這個身體已經佈施了,現在還有什麼必要去執著愛惜它呢?
在座的人可能都已經發了菩提心,過段時間再受持這個儀軌時,大家也會重新承諾:往昔諸佛菩薩如何發菩提心,我也如何發菩提心。那麼,諸佛菩薩是如何發菩提心的呢?捨棄所有的財產、受用、善根,全心全意為了利益眾生而發的。如果我們沒有這樣做,光是口頭上說“諸佛怎麼樣發,我也這樣發”,實際上是在欺騙所有的眾生和佛菩薩。因此,發菩提心並不是嘴上說說就行了,必須要真正地發自內心,並在實際行動中將身體等佈施給眾生,只要眾生歡喜,怎麼樣戲弄我的身體,故意把這個身體抬來抬去或耍來耍去,都無所謂。甚至別人譏笑我們,比如自己的身體比較胖,別人故意說:“你的身體特別苗條啊,妙音天女都很羡慕你的身材,見到你都不好意思了。”或者有些人沒有牙齒,別人嘲諷道:“你的牙齒真是潔白啊,天上的月亮都非常羞愧,躲到西山在悄悄地偷看你……”用這種方式來挖苦人的時候,如果你真的沒有牙齒,可能就特別不高興,但作為真正發了菩提心的人,不管別人怎麼樣戲弄我,有理由還是沒理由,我都要安忍,畢竟我早已經捨棄了這個身體。
可見,大乘菩薩戒中所講的許多利他行為,遠遠超越了《別解脫經》中的“沙門四法” 。所謂沙門四法,就是別人打我時,我不還手;別人罵我時,我不還口;別人恨我時,我不恨他;別人說我過失時,我不說他的過失。這是釋迦牟尼佛的追隨者都要嚴格執守的,更何況是已經發過大乘菩提心的我們了。暫且不說密宗瑜珈士、證悟者、大成就者的甚深境界,有些人就連大乘菩提心怎麼樣受持,發心跟我們的行為有什麼關係都不明白。尤其是大城市裏的人,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時,我覺得一定要依《入菩薩行論》的精神來衡量,否則,即便是特別小的一些問題,兩個人也能爭得面紅耳赤,這種現象不太好。
其實不管是對身體還是受用,矛盾和痛苦的來源就是執著,修持大乘法門的人必須要斷除相續中的這些執著,你對哪個事物比較貪執,就一定要放棄。龍猛菩薩的上師薩熱哈巴曾說:“相續中若有芝麻許的執著,也會帶來無量的痛苦。”無垢光尊者和華智仁波切也講過:執著越大,痛苦越多。以前龍猛菩薩有一個公案:有次他修持空性本尊(空行母本尊),修了很多年也沒有驗相。他在修法之餘,經常擦拭珍藏的一個精美罐子,有一天,他邊擦拭邊欣賞的時候,不小心把罐子摔在地上打爛了,沒想到第二天就見到了本尊。龍猛菩薩就問:“我修了那麼長時間,為什麼今天才見到您?”本尊回答說:“假如你對任何法有執著,都會障礙面見我。以前正因為你對罐子特別執著,所以雖然我一刹那也沒有離開過你,但你始終看不見!”以前我在日記裏也寫過,華智仁波切由於執著一個木碗 ,後來也遭到了蔣揚欽則旺波的批評。因此不管是什麼樣的人,一旦對某些事物產生執著,必定對照見本尊、獲得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證悟境界有一定的影響。
然而,對大多數的修行人來講,執著利他是非常好的。如果你利益眾生的執著特別強烈,《現觀莊嚴論》中說,這是不會障礙任何修行的。儘管它也是一種執著,但在成佛之前我們不能捨棄。因此,在所有的執著當中,利他的執著、對佛菩薩生起信心的執著是最好的,而嗔恨心的執著、貪心的執著,則是最低劣、最不好的。有時候到了城市裏面,有種感覺特別明顯:世間上大多數人對錢財非常貪執,但更為嚴重的是,他們對感情的執著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如今社會上的自殺率越來越高,這些自殺的人當中,大部分都是因為感情問題。人們對異性的執著,無論從言談裏或是生活中,都可以體現得淋漓盡致,這是非常痛苦的!雖然有些人對身體、對錢財有執著,但這些執著中,最嚴重、最可怕的就是對感情的執著。作為一個學習佛法的人,大家應該多方面來對治自己的這種貪執,最好把這些沒有意義的執著放下,不然的話,對自己的修行會有一定障礙。因為一個人的心裏不可能放很多東西,如果你對感情、愛情、婚姻特別重視,大多數時間都花在這方面,那是不可能有什麼修行的。外面的有些居士特別複雜,他們表面上是在學習佛法,但實際上全是假的,只不過是聽一堂課而已,除了這個時間以外,其餘的都是給別人打電話,搞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很多經歷聽起來非常可惡,這不是很好的。因此,學習佛法的人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這一點十分重要!
我們在座的出家人這方面確實了不起,能看破世間人最執著的情感,把所有的事情都放下,趨入佛門而出家,這種行為是非常偉大的。儘管你們有些人的修行不太好,精進也不夠,但不管怎麼樣,這種看破紅塵的舉動,在末法時期是非常了不起的。
總的來講,我們對身體的執著應該要放棄,否則就不可能獲得真實的成就。我希望你們以後在生活中儘量這樣修,別人說你一點過失,無端譭謗你,或者用刀子來砍你,用棍棒來打你,如果一點都不還手,除了真正發了菩提心、名副其實的菩薩外,可能有點困難。但對一些非常小的事情,比如在我房子旁邊挖個水溝,走路無意中撞了我一下,就特別生氣、破口大駡,這是沒有必要的。既然我們發了菩提心,這些小問題既對身體沒有害處,對修行也沒有害處,如果執著得特別大,並為了這件事情鬧得不可開交,有時候看起來、聽起來也非常可笑。表面上說自己皈依了多少年,學習佛法如何如何,在什麼上師面前受過菩薩戒,並得過大圓滿的最高灌頂,但實際上看來,好像大圓滿的灌頂越高,你的嗔恨心也越大,學佛並不是這樣的。要知道,不是大乘佛法和密宗沒有對治法,只是我們的根基太低劣了,如果人的根基跟不上,灌頂的法門再高、所修的法門再深,也是對不上號的。所以,大家應該根據自己的根基修持一些利他的法門,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難和違緣時,必須將自己所學的佛法用在心上,這一點至關重要!
一切無害業,令身盡順受。
我的身體既已佈施給了眾生,只要不成為對他們有暫時、長久危害的業,就隨他們的便吧,怎麼樣損害、怎麼樣享用都無所謂。
當然,如果對眾生有害,我的身體也不願意提供,倘若他們讓我殺生或是做一些壞事,我的身體也不一定佈施,還是自己留著吧,畢竟我也挺執著的(開玩笑)。
這裏有一個疑問:此處著重強調了我們要佈施身體,但《學集論》、《中觀四百論》中說要保護自己的身體,這兩者難道不矛盾嗎?回答是並不矛盾。為什麼呢?只要對眾生有利益,也為了斷除自己的貪執,在這種情況下,應當把身體欣然佈施給一切眾生。但如果對眾生沒有利益,自己在修法上暫時用得上這個身體,那就要保護它,生病時通過吃藥來治療它,但目標是什麼?就是為了眾生,這也是我們修持佛法的宗旨。因此,從利他的角度來講,身體一定要佈施給眾生,但為了修持佛法,我們也應該保護它,用兩個側面來解釋就不會有矛盾。
所以,佈施身體如果對眾生有害,我們就不應該這麼做。要知道,不害眾生對我們一生來講都非常重要,現在有些人經常說:“為了養家糊口,我不得不開酒店造殺業,現在馬上改行也特別困難。”其實一個人來到世間,不管怎麼樣生活都不會餓死,在謀生的手段當中,殺害眾生的事業是最不好的,沒有任何的退路可言,一旦你最後要感受這種業果,那時候說是因為要生活,所以能不能開個綠燈,根本沒有這種說法。
我們每個人應該看看自己的前途是什麼樣的,到底是光明還是黑暗,《親友書》裏面也講了四種人,你們看看自己屬於哪一種?如果你現在非常有錢,日子也過得逍遙自在,但今生的錢全部是通過欺騙、殺生等不正當手段而獲得的,來世會變成怎麼樣?你應該問問自己。要知道,我們的來世比今生還漫長,只要相信這一點,對未來就不得不打算。以前噶當派的阿底峽尊者、博朵瓦、仲敦巴,他們一生中從來沒有害過眾生,博朵瓦格西說:“我從未生起過一刹那傷害眾生的念頭,哪怕是為了利益自己而成佛,這種想法也沒有產生過,我成佛就是為了眾生!”在尊者的自傳和自我教言中,也講了一些非常殊勝的甚深教言,通過這些教言,大家應該儘量斷除我執,幫助眾生、利益眾生,這一點是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