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2/03 02:26:00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行論講記》第六冊 第八品靜慮 第一百一十三節課

第一百一十三節課

耽著凡夫非為所依分略說、廣說、攝義三個部分,昨天已講完了略說,現在開始講廣說,也就是與凡夫愚者交往時,對他們沒有利益,對我們也沒有利益,從兩方面進行闡述。

寅二(廣說)分二:一、我於彼無利;二、彼於我無利。

卯一、我於彼無利:

刹那成密友,須臾複結仇,

喜處亦生嗔,凡夫難取悅。

一瞬間成為最親密的朋友,頃刻間又會反目成仇,甚至對行持善法等歡喜之處也生嗔恨心,如此凡夫愚者實在難以取悅。

世間凡愚沒有什麼智慧,行事也沒有可靠的標準,經常隨自己的心情反復無常。如果和他們交往,在很短時間內,也不需什麼理由,成為密友非常容易。比如在同一個場合中聽法,法師在上面講,下面的人沒興趣聽時,就開始竊竊私語,假如兩人相談甚歡,感覺不錯,就相約下課後去一起吃飯。通過這麼簡單的交流,馬上成為無話不談的密友。

還有些人本來素不相識,但在火車上或路上打個招呼、微笑一下,就很快認識了,然後好得不得了,在一段時間內難分難舍,就像藏族的俗話說:這兩人關係特別好,似乎腸子都連在一起。意思是說,他們到哪里都形影不離,吃飯、睡覺、做事,連上廁所也一塊去,好像腸子連在了一起。凡夫的確有這種習氣毛病,但這並不是智者的做法。

那麼,他們會不會永遠好下去呢?也不一定。凡夫的性格反復無常,沒有什麼定準,可能因為說話不注意,行為上發生一些爭執,馬上就變成不共戴天的仇敵。很多人的關係破裂非常簡單,要麼是說了你家的過失,要麼是說了你的過失,為了一些小小的事情,大家的關係就不像以前了。甚至在路上見面也不願理,本來你沿著這條路走,一看到關係不太好的人站在那邊,馬上就返身回去了。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當寶髻國王時,也曾感慨地歎到:因增上貪欲的緣故,最親密的朋友瞬間就變為仇敵。現在有些世間男女,最初發下山盟海誓,要生生世世都不分離。(本來他們是唯物主義者,不承認有前世後世,但發誓時卻已經承認了。)然而沒過幾天,兩人就開始鬧翻了,口不擇言地刺傷對方,彼此都極為痛苦。

英國文豪莎士比亞在《英雄叛國記》中寫道:啊,變化無常的世事/剛才還是誓同生死的朋友,兩個人的腔子裏好像只有一個心/睡眠飲食、工作和遊戲都是彼此相共,親愛得分不開來/一轉瞬之間,為了些微的爭執,就會變成不共戴天的仇人。藏族人也有句俗話說:親友無常夏日之彩虹,仇敵無常秋季之鮮花。夏日的彩虹轉瞬即逝,秋季的鮮花壽命短促,親友和仇敵也是如此變化無常,今天還是如膠似漆,過一段時間就勢同水火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親怨無有任何實質。

而且,凡愚也不辨利害善惡,有些事情如上供下施、行持善法、聞思修行,對自他今生來世都有非常大的利益,本來應該歡喜奉行,可他們不但不高興,反而生起嗔恨心。所以,接觸他們、取悅他們有很大的困難。當然作為大乘修行人,也不能捨棄眾生,將他們置之不顧、拋之腦後,但要明白的一點是,我們的行為在什麼樣的人群中可以展開,在什麼樣的場合中可以行持,務必要掌握這個分寸,否則,自己的道心很容易退失。

其實,凡夫之間的交往,理應值得觀察。不說我們佛教,世間格言中也有很多這方面的道理。我經常認為,中國的孔孟之道和印度的婆羅門仙人之道,在暫時的做人、行善方面,確實有可取之處,但在抉擇來世和大乘精神方面,他們的教言沒有任何意義。

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他們是怎麼認為的呢?做人不能太狠了,也不能太親了,應該是君子之交淡如水。這個教言,我覺得有很甚深的意義,無論是金剛道友也好,居士之間也好,都不要太親密了,如果吃飯走路都在一起,別人看了也不是特別順眼,到了一定的時候,這種關係也不會太長久。所以對任何人有嗔恨心或者特別密切,都不是非常如法。

其實,我們人有一個壞毛病,關係好的時候,覺得別人好得不得了;關係不好的時候,認為他壞得不得了。《論語》中說: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你喜歡他、愛他,就但願他永遠活著,不要離開你;討厭他、恨他,又希望他馬上死掉,既要他死又想他活,這都是煩惱所導致的。你本來是一個人,對境也是一個人,但他對你好的時候,希望他永遠都不要死,長久活在這個世間;一瞬間關係鬧翻了後,覺得他討厭死了,巴不得他趕快死掉,這種反復易變的情緒,完全是來源於煩惱。古人所謂的煩惱,與大乘教義裏的煩惱不一定相同,但他們也認為這是一種迷惑的現象,這種心態不太如法。

對此,在家人可能有深深的感受:兩個人關係非常好時,經常祈禱對方長久住世,而關係不好時,用刀刺他的心臟也一點問題都沒有。可見,世人的關係沒有固定性,取悅他們非常困難。當然,凡愚的本性即是如此,也沒有必要怪他們,就像火的本性是熱的一樣,凡愚本來就有很多毛病(昨天已講過),有這樣的行為也情有可原。

因此,大家與人交往時一定要平和有度,不要過分親密,也不要有嚴重矛盾。尤其是學了大乘佛法以後,在我們的眼中,所有眾生都是父母,不應該有捨棄之感。但也要值得注意,倘若自己行為不如法,連世間人都不如,那修學大乘佛法更不要提了!

忠告則生嗔,反勸離諸善,

若不從彼語,嗔怒墮惡趣。

凡愚還有這方面的毛病:忠言相勸時,他不但會生嗔恨,反勸我們放棄各種善法。如果沒有聽從他的話,他便怒氣衝衝,大發嗔怒而墮入惡趣。

有些人不辨是非黑白,即使自己的所想所作非常顛倒,也認為這些如理如法。若有人好心好意地進獻忠言,勸他說:你的做法是不合理的,誹謗因果、不承認前後世是極為低劣的邪見,你應當行持善法、供養三寶、做有意義的事情。這時他不但不接受,反而大發雷霆,並進一步勸別人也放棄善法。

尤其是當今時代,沒有智慧的人常勸我們不要出家、不要做善事、不要聽《入菩論》等等,採用各種手段來制止我們的善行。有些道友出家以後,覺得親人朋友對自己有恩德,為了報答他們,想通過各種方式勸其行持善法,然而他們不但不聽,反會把你痛斥一頓。曾經有一個道友,經濟條件不是很好,但對父母親人比較執著,於是借錢回漢地想勸他們,結果不但不起作用,自己還被關在家裏。好不容易逃出來後,再也不敢回去了。

既然與凡愚交往有非常大的困難,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本論這一品的宗旨是,如果現在因緣沒有成熟,儘量不要接近他們,不然很有可能被他們同化。你原本是想度化他們,結果不但度不了他們,反而他們把你度了。怎麼度的呢?讓你成家、讓你造業,逐漸你自己也無能為力,只有隨順他們,最後道心徹底退失。

有些居士也是這樣,剛學佛的信心很強,但因為家人朋友一直反對,在隨順他們的路途中,自己也是倒下去了,永遠站不起來了。這就是凡愚的威力和加持力。如果我們沒有注意,周圍的惡勢力非常強,人畢竟受環境的影響,也受別人語言的影響,這是凡夫人共有的一個特點。

我們如果對他們沒有言聽計從,依然我行我素地做善事,他們就非常不高興,覺得對他的語言漠不關心,便開始生嗔恨心,很可能譭謗三寶、摧毀佛像、做很多不如法的行為,以此惡業所感召,來世必定墮入惡趣。以前有兩兄弟,父母早亡,留下許多遺產。哥哥少欲知足,常常供養三寶、佈施窮人;弟弟卻慳貪吝嗇,不信佛法,並對哥哥上供下施的行為特別反感。有一次,哥哥勸他說:守護財產,只不過是你想多享受而已,對今生來世沒有任何利益,真正想對自己好的話,應該這樣上供下施。弟弟聽後,心裏不服氣,含怒地離開了哥哥。

後來,哥哥專心求道而出家,日夜精進修禪,成就了阿羅漢果位。弟弟聽到這個消息,不但不歡喜,反而發惡願、生大嗔恨心,結果死後轉生為牛。有一天,牛馱著沉重的貨物爬山,累得氣喘吁吁,但仍被主人使勁地鞭打。恰巧哥哥路過,知道牛是弟弟的轉世,便以神通加持它憶起自己的前世。牛悲痛哀泣,後悔過去不聽哥哥勸誡,以致今日墮落旁生。哥哥向主人把牛買下來放生,並為它進行皈依,牛死後轉生到了善趣。

雖然他們是一家人,但一個好、一個壞,表演著不同的角色,最後好人有成就的機會,壞人卻會墮落受苦。我們也是同樣,小時候一家的兄弟姐妹,都背著小包包去上學,相續中的見解看似一致,但長大以後,有些人有緣分出家成道,(雖然我們出家人有時候也不精進,但跟在家人比起來,相續中還是種下了很多殊勝的善根。)有些人不但沒有出家的機會,反而對別人修行造違緣,以此惡業而墮入惡趣。

因此,我們應當觀察自己的行為,思維自己的處境,看自己到底生存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對周圍的人應該如何面對?當然,講《靜慮品》的時候,大家不要誤會作者的意圖,認為不用度眾生了,對任何人必須統統遠離、不能接觸。道友是增上信心和智慧的因緣,這些是可以接觸的,但自己要觀察自己的相續,如果跟他人接觸時,道心好像越來越少,那應該暫時遠離人群。

對初學者而言,世間凡愚是修行的大障,佛陀在《三摩地王經》中說:凡夫人很難以親近,對其宣說如法的教言,他們不但不相信,而且示現嗔恨的面容,這就是愚者的法相。因此,大家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環境,依教精進修行,千萬不要隨順凡愚而墮入惡趣。

以上講了與凡愚接觸的過程中,我對他們沒有什麼利益,下一個頌詞是說他們對我也沒有利益。

卯二、彼於我無利:

妒高競相等,傲卑贊複驕,

逆耳更生嗔,處俗怎得益?

對財富、智慧、才華等超勝自己者,產生嫉妒心;對勢力、智慧等與己相當者,生起競爭攀比心;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就驕傲自滿,擺出一副盛氣淩人的架勢。與這樣的凡夫交往,怎麼會有利益呢?

凡夫人在不同場合中,遇到不同的對境時,可以表演不同的面相:看見領導時,顯得非常調馴;看見下屬時,裝得很有威力;看見與自己相等的人,又表現出另一種姿態。其實我們平時說話也好,打電話也罷,對所有的眾生應該用一種態度。我看見有些道友在走路時,遇到下面的人,就用一種高高在上的走式;看見上面的人時,立刻換成卑躬屈膝;碰到與自己平起平坐的人,行為就跟他比較相同了。打電話時也是如此,若是領導來電話,他就點頭哈腰;下面的工人來電話,他便官腔十足。發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應該對眾生一視同仁,如此卑上亢下,實在不太應理。

凡夫人還有一種毛病是:受到他人讚歎時,根本不觀察自己有沒有這些功德,就全盤接受、洋洋自得;如果聽到逆耳的忠言,別人好心指出他的過失,他也不分利害善惡,立即生起大嗔恚。交往這種凡夫,對自他有什麼利益呢?

尤其是傲慢,龍猛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說:貴而無智則為衰,智而驕傲亦為衰。縱然你非常高貴,才華也不錯,但如果沒有智慧,那是相當可憐的;倘若有了智慧,但相續中充滿傲慢,也必將遭受各種衰損。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應該傲慢,傲慢的確會害了我們,有了傲慢之後,根本看不到別人的功德,也不會認清自己的過失,給修行會帶來很多違緣。

我們與世間凡愚相處,只會有害而無益,對信心、大悲心的增上沒有任何幫助。《涅槃經》中說:印度最可怕的就是狂象,但是遇到狂象,最多不過毀壞一生一世,而親近惡友,將摧毀我們生生世世的安樂。所以,有智慧的人,應觀察自己接觸的是什麼人,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中。

當然,在大城市裏面,儘是不信佛教、反對佛教的人,在這種環境中,想燃起信心的明燈非常不容易。然而,也有許多在家居士很了不起,雖然沒有出家或者到寂靜地方的因緣,周圍的環境也相當糟糕,但自己的道心始終像高山上的松樹一樣屹立不倒。這一點我非常隨喜,如果我住在那種環境中,恐怕一兩年就倒下去了。

總之,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這些大乘教言,自己要學會觀察。尤其是我們的大乘菩提心,萬不可被任何違緣所毀,不然的話,那是一生中最遺憾的、最可惜的事情了!

伴愚必然生,自贊毀他過,

好談世間樂,無義不善事。

凡愚者不但無法饒益我們,而且若與他們親近交往,勢必產生自贊毀他的過失,並喜好閒談世間的無義之事。

世間上的凡夫人,大多沒有殊勝的定解,除了眼前的蠅頭小利外,對重大的來世之事、眾生之事漠不關心。要知道,天下無邊的一切眾生都與我們息息相關,詩人魯迅也說:在無窮的遠方,有無數的人們,都跟我有關係。若用大乘理念來解釋,遠方無數的眾生,與我們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當然,魯迅說的是人們,我每次看到有些智者、學者將眼光僅放在人群上,始終有一種狹隘的感覺。發悲心的對境應該是眾生,應該將所有的人們改為眾生:為人民服務,改成為眾生服務;我們是人民的公僕,改為我們是眾生的公僕。假如只重視人而不重視眾生,我總是有點看不慣,可能不僅是我,發了大乘菩提心的佛教徒都會頗有同感,只不過我這個人比較壞,心裏想什麼就說出來。

與沒有發菩提心、也不承認前後世的凡夫愚者交往,將會產生什麼後果呢?不會得到任何功德,只會毀壞自己的道心。跟他們交往的時候,經常吃吃喝喝、說說笑笑,吹噓自己如何成功、如何賺錢、如何變成富翁,所談論的話題全部是自贊毀他,直接或間接讚歎自己的功德、威力、文采、智慧,不斷詆毀輕視別人,這是凡夫共同具足的特點。

世間上多數人對解脫、業因果、來世、空性等話題,沒有任何興趣,而一談起戰爭、愛情、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暫時的利益,馬上就興致勃勃。有時候也看得出來,在大餐廳裏許多人一起享用美餐時,如果留意他們的話題,就會發現人人都在講賺錢、朋友、家人,除此以外,自己和他人百年以後的來世,根本沒有考慮過,人類以前和以後的歷史發展,很多人也是非常茫然,這就是世間的一種愚癡。

有些道友到了社會上以後,深深感到他們做的事情很無聊,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否則很容易染上他們的毛病。無垢光尊者在《竅訣寶藏論》中說:邪行易染故需不交往。凡夫人的邪行很容易染汙我們,因而儘量不要去交往,應像古大德所講的那樣: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自贊毀他、貪嗔的話題沒有實在意義,不管是居士、出家人,湊在一起喝茶做事時,應該看看自己的話題是什麼。凡夫人有個共同的毛病,關於聞思、悲心、智慧的話題,一提起來就默默不言,沒有共同的語言,而談起世間錢財、尤其是講別人過失時,每個人都饒有興趣,馬上瞪大眼睛,積極發言:真是這樣嗎?不過我也聽說那人很壞……”

想要獲得快樂的話,應該遠離這些凡夫人。佛陀在經典中說:恒時不見凡愚,乃為真實安樂。這個教言非常殊勝,只有恆時不見那些凡愚,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當然,所謂不見,按照無垢光尊者的教言,並不是說不度化他們,而是因緣不成熟時,不要經常跟這些人接觸。有些道友回去以後,看到現在人的一些狀況時,生起了極大的厭離心,覺得自己有出家修道的因緣非常殊勝,這種情況也是比較多。

寅三、攝義:

是故近親友,徒然自招損,

彼既無益我,吾亦未利彼,

故應遠凡愚。

綜上所述,若與愚昧的親友交往過密,只會給自己帶來損害。他們對我沒有幫助,我對他們也無法饒益,故而只有遠離他們,默默發願將來度化他們,現在最好不要跟他們同流合污。否則,不久的將來,自己的道心必將退失無疑。

基確巴格西說過:依靠故鄉,只會增長貪嗔之心,當以最快的速度動身離去,前往寂靜之處;依靠親友,只會讓自己萌生憂惱,修行人一定要學會薄情寡愛。這是非常甚深的教言,我們如果永遠沉溺在輪回苦海中,自己就沒有自由了,一切的修行也是付之東流。

所以,修行人首先要觀察:什麼樣的環境適合自己,什麼樣的環境不適合自己。當然,在家人到寺院裏去,終生與出家人共同生活,或者終生閉關,這樣的機會不一定有,但即便在大城市裏,也應該遠離凡愚,這一點必須要做到。此處的凡愚,也即《寶雲經》中所講的九種邪知識:破戒者、邪見者、失威儀者、邪命者、樂憒鬧者、懈怠者、樂生死者、違背菩薩行者、樂居家眷中者。與這九種人接觸過密,會給自己的修行帶來障礙,聞思修行、持戒清淨也必定受損。因此,阿底峽尊者說:縱然你得登地果位,也會受惡友的影響。

我經常提醒有些人,不要接觸不好好學佛的人,喜歡背書、喜歡學習佛法的人,若跟不愛聞思的人在一起,肯定會受影響的。包括外面的居士也是這樣,精進聞思的人,接觸某個人一兩天之後,行為馬上就變了。有些人不愛聞思,今天看見一個上師就依止,過兩天開始誹謗,然後又換一個新的上師……整天這樣跑來跑去,很多人直接或間接受到影響。

前一段時間,我給菩提學會的有些負責人也說過:你們應想盡辦法喜歡聞思,自己都不愛聞思的話,勸別人、組織別人是很困難的。能力不大不要緊,因為大家是共同學習,都有這個興趣。我們也不缺幾個人,如果他們有能力,通過其他方法學也可以。但是負責人一定要愛聞思,對佛法有信心,這一點很重要。如果沒有這樣,那惡友會經常引導你做不如法的事情。

雖然我們度眾生的誓言和發心永遠不能退,但是作為一個初學者,應該懂得取捨身邊的人和環境,如果對自己發菩提心利益眾生有幫助,那依靠他們也可以,而若對你的智慧、信心、悲心有損害,就沒必要再呆下去,一定要當即遠離。以前上師如意寶在求學過程中,當時生活比較困難,為了得一些飲食到施主家裏去念經,但後來覺得周圍的環境不太合理,尤其是惡友的影響有點嚴重,就立即動身離開了那裏。當然,他老人家只是在眾生面前顯現而已,以此來提醒我們凡夫人,應該選擇自己的環境。

現在很多人對佛教不太瞭解,經常走極端,要麼不度眾生了,一個人坐在那裏,對眾生一點都不關心;要麼過於勇敢了,根本不考慮自己的能力,一味地衝鋒陷陣,最後自己也變成敵人的人了。出家人也有這種情況,聽說有些小寺院的住持太極端了,把大門一直關著,即使來人燒香拜佛,他也馬上趕出去:不要來我這個廟,我這個廟是閉關的,出去、出去!而有些出家人又太過分了,明明知道處境很危險,卻還非要度眾生,最後自己也犧牲了。

因此,大家在弘法利生的過程中,文字上的理解不要墮入極端,行為上也要掌握分寸,這才是智者的選擇。我說的有些話,是串習過一段時間高僧大德的教言後說出來的,不管你是在家人、出家人,也許都會有一些價值,有價值的話就要用上。畢竟這樣的講經說法,什麼時候結束也很難說,有機緣時給大家一些好心好意的忠言,你們若能接受,對自己應該會有利的。

當然,對今生來世有利的語言不願接受,沒有利益的話卻很容易入耳,這就是我們凡夫人的一種特點。但凡夫人的過失要全部說的話,也是說之不盡的。總的來講,大家應當遵循佛陀的教言,內心中不能捨棄眾生,但自己的菩提心受到影響時,行為上還是要值得注意,主要以自己行持善法為主!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