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1/22 05:45:14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行論講記》第五冊 第六品安忍 第七十一節課
第七十一節課
己二、安忍之功德:
精勤滅嗔者,享樂今後世。
如果全力以赴地摧毀嗔恨,此人無論今生還是來世都會享受快樂,這就是修安忍的功德。
為什麼說今生來世都快樂呢?先不依靠經論的教證,我們僅通過自己的體會也可以瞭解。如果一個人真正依靠本品教言,方方面面來觀察嗔恨的本體、因緣、果等,發現嗔恨的本體了不可得,從而徹底根除相續中的嗔恨心,那麼此人即生中會非常快樂,就算有人用兵器砍割他的身體,使之感受世間上最大的痛苦,但如果安忍修得好,縱然身肉一塊塊被割下來,也不會生起絲毫嗔恨。這樣,今生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對境、什麼樣的逆緣,他都能遊刃有餘、非常快樂。而來世,就像大乘經典裏講的那樣,必將感得相貌莊嚴、轉生善趣,生生世世成為財富圓滿、才華出眾之人。所以說,修安忍可以讓今生來世都快樂。
其實嗔恨心也不是無法毀滅的,如果真正願意修安忍,那遇到什麼逆境都能坦然地面對。在佛陀時代,有一次羅睺羅尊者和舍利子尊者到城中化緣,路上遇到一群流氓,他們對出家人極其不滿,口出惡語道:“你們這些釋迦族的光頭,口口聲聲說慈悲忍辱,到底能忍多少,我今天要試一試!”說完,把沙石投進舍利子尊者的缽盂裏,用棍棒打破羅睺羅尊者的頭。羅睺羅尊者頭上的鮮血,一滴一滴地流下來,但他想到自己是佛陀的弟子,應有安忍的精神,心中不能懷嗔恨之毒。於是默默地走到河邊,用手掬水洗去血跡,然後用布把傷口包起來,對這些人沒做任何反抗。佛陀知道後非常高興,在眾弟子中讚歎尊者,並宣說了摧毀嗔恨、修安忍的種種功德。
《妙臂請問經》中雲:“修安忍者,以少功力及微小苦,能圓滿波羅蜜多。”《菩薩地論》中也說:“精進修持安忍者,即生中不離快樂,死時成群結隊的天人也會降臨,在鼓樂聲中迎接他前往善趣。”通過這些經論足以了知,修安忍的人今生來世都快樂,所以,作者要求大家一定要修持安忍。
當然,安忍說起來容易,但真正遇到對境時,做起來確實非常困難。然而,學習了這部論典之後,每個人的性格跟以前相比,我想應該有很大的變化。對凡夫人來講,一點嗔心都沒有是不可能的,但如果通過這部論典的加持,自己的慈悲心越來越增上,對一切人和非人,包括無情法以上,嗔恨心的火能逐漸熄滅,這就是聞思本論的目的所在。
我以前也講過幾部論典,在那個過程中發現,有些人本來剛強難化,但是學習了一段時間的大乘論典以後,性格逐漸逐漸變得調柔。就像麥彭仁波切所說,雖然不能從根本上斷除嗔心,但不像以前那樣厲害了,這種嗔心猶如春天的微風,雖然在吹,可是不像寒冬臘月的狂風般凜冽,力量應該有所減少,這一點就是聞思的結果,這種改變也是一種修行。
所謂的修行,大家不要看得非常簡單,相續中的煩惱要徹底斷掉的話,必須一步一步來,通過長期的聞思與修行相結合,才可以讓自己的心態徹底調整。我們如同得了非常嚴重的慢性病,儘管希望在很快的時間內,服一兩付藥就馬上痊癒,但這只是一種希望,在醫生的眼裏,可能性比較小。要治療一種慢性病,起碼要依止醫生五六年,通過醫生的對症下藥,病情才會有所好轉,最後即使沒有恢復,也能保證不再復發或者危及生命。依止上師也應如此,有些人今天認識一個了不起的上師,就希望煩惱馬上斷掉,全部消於法界,然後當下頓悟。如同有些慢性病患者一樣,找到醫生後,特別希望妙手回春、藥到病除,但除了一些奇跡以外,按照醫學規律來講,恐怕也不一定那麼簡單。
所以聞思的時候,大家不要特別著急——“我已經學五個月了,為什麼沒有開悟啊?如果還要等下去,我可等不住了!”但等不住也沒辦法,病入膏肓的人,只在醫院裏坐六個小時,就想讓身體馬上恢復,這是絕對不可能的。有些病人不瞭解病情,因為自己不懂醫,經常會說一些不符合實際的話。
同樣,摧毀嗔恨心也需要一個過程。有些人聽完《入行論》第六品以後,遇到怨恨的敵人仍會生起嗔恨心,就懷疑傳法者有問題,或者法本有問題,於是捨棄上師和法本,去尋找更快、更殊勝的大法,想馬上獲得圓滿正等覺果位。這可能有點困難,什麼事情都有一種規律,違背了這個規律的話,可能會導致欲速則不達!
戊二(修持方法)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己一(略說)分二:一、思維所斷因之過患;二、理當遣除。
庚一、思維所斷因之過患;
下面分析嗔恨心時,將一一剖析它的因、對境、本體、果、作用等方面。這一頌是首先瞭解嗔恨心的因。
強行我不欲,或撓吾所欲,
得此不樂食,嗔盛毀自己。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需要因緣聚合,嗔恨心也不例外。生起嗔恨心的話,因緣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強行我不欲”,本來我不想做的事情,非要讓我做;還有一種是“撓吾所欲”,本來我希求的事情,他人卻百般阻撓,不讓我去做。這兩種因會產生什麼呢?就是不悅意的食物。此處“食物”是一種比喻,指不快樂的心態猶如食物一樣,能養育嗔恨心的敵人,使其身體越來越強壯,一旦嗔恨心的能力大大增強,就能毀滅今生來世的所有善根。
平時生活中也看得出來,如果我打算今天好好休息,不做任何事情,但有個人非要讓我幫他做事,而且這件事是我不願意幹的,那我很有可能悶悶不樂。或者,本來我很想做一件事,但他人卻橫加阻撓,一直給我製造違緣,我的心裏也會不快樂。有了這兩種不樂食後,嗔心敵人的身體就會漸漸強大,蠢蠢欲動,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爆發。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衝突,都是因為觀點不一致,比如一個人性格外向,一個人性格內向,在處理問題上就容易發生矛盾,或者一個人非常自私,一個人是為了廣大眾生,這方面也是性格不合。由於這種種的原因,就會讓彼此產生不快樂,進而生起嗔恨心,毀壞自他一切善根。《天鼓經》中說:“分別念的薪所生之嗔恨火,最終焚毀自他一切,導致一切禍害。”
實際上,嗔恨心的來源就是執著,如果沒有特別執著,即使別人“行我不欲”或“撓吾所欲”,自己的心也會如如不動。因為本來就沒什麼希求,別人怎麼樣製造違緣,我也不會產生嗔恨心。或者我非常隨順,別人說什麼,我就順從他,也不一定有嗔恨心。所以,兩個人的觀點稍不一致,他的說法你不接受,你的說法他不採納,這時候心態最好比較平衡,麥彭仁波切在教言中也說了:“嗔心生起之時,如果觀察它的來處,默然靜坐片刻,怒火會自然熄滅。”
總之,我們應時常審視自己的心態,若發現有不快樂的情緒產生,說明嗔恨心馬上要爆發了,此時務必要提高警惕,否則很可能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庚二、理當遣除:
認識到嗔心的因是不樂食之後,為了防止嗔心敵人的繼續壯大,應想方設法去消滅它。
故當盡斷除,嗔敵諸糧食,
此敵唯害我,更無他餘事。
為了消除嗔恨心,首先要斷絕它的不悅意食物。原因是,這個敵人除了加害我以外,再沒有其他的事情了。
有智慧的人,若要消滅勢力強大的敵人,要麼通過武力交戰,要麼將他的糧草斷掉,同樣,我們要摧毀嗔恨心的敵人,也一定斷絕它的食物,把相續中不快樂的心態滅除。這種心態是產生嗔恨心的唯一因,是營養它、壯大它的精神食糧,因此,當不快樂的心態產生時,我們要儘量去對治它。《入行論大疏》中說過:“即使有人砍斷我的頭,我也不能產生不快樂的心態,反而應對他生大悲心。”
所以,我們無論遇到什麼事,最好不要先以分別念進行取捨,若能做到這一點,就好比沒有火的因、火焰就無法產生一樣,嗔恨的敵人便無計可施了。同時,如果遇到生嗔的對境,應該用“沙門四法”去對待——他人毆打,我不嗔打;他人辱駡,我不還罵;他人嗔恨,我不生嗔;他人尋機挑釁,我不尋過反爭。通過這種方式,不快樂的心就沒辦法產生了,如此一來,相續中的清淨、喜樂也不會受到絲毫損害。
嗔心敵人對我們的危害相當大。世間上的敵人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害我,他有時候害我,有時候不害,有時候是我的怨敵,有時候也可能成為我的好友。即使與我敵對,他白天要吃飯,晚上要睡覺,還有別的事情要做,不可能二十四小時都害我。但嗔恨心並非如此,除了個別高僧大德認識它的本面以外,其餘眾生隨時都在它的“關注”之下,一有機會就大行劫掠之能事,奪走我們今生的善根和快樂,來世的福報也加以摧毀。因而,在八萬四千的煩惱魔軍中,嗔恨心是威力最大、勢力最強的暴君。
作為一個修行人,我們若連嗔恨心都不能斷掉,那學習大乘佛法就沒有意義了。有些人聞思了好多年,但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動不動就發脾氣,且這種嗔恨心一爆發出來,哪怕釋迦牟尼佛來到面前,可能也無法阻擋。就像我昨天講的那樣,即便是金剛鋼鐵,在他的怒火之下也會熔化。那這樣的修行,應該說意義不大!
當然,眾生的煩惱也各不相同。有些人生來貪心重,那天有個人跟我說:“我的貪心特別特別重,嗔心和癡心倒是沒有,但我貪心特別大,有時候特別痛苦,怎麼辦?”而有些人的嗔恨心非常重,怎麼樣也無法控制,經常火燒功德林。但不管怎麼樣,即使每個人的前世因緣、根基和煩惱不相同,《入行論》也都有對治的方法。
其實,作為凡夫人,有時候沒必要把自己吹成證悟者、瑜伽士,自己把自己抬得很高。要知道,不淨糞的本性就是不乾淨,即使把它弄在珍寶上、傘蓋上,或裝飾在衣服上、帽子上,到時候不但無法成為自己的莊嚴,反而把全身都染汙了。有些格言也講過,不淨糞撒在空中,最後還是落到自己身上,同樣,依止沒有道德的人,到頭來還是自己遭殃。因此,有些人應該有自知之明,沒必要用佛法來裝點自己。
現在社會上的修行人,誠如第一世敦珠法王在道歌裏所說,講佛法的人很多,實際修持的人很少,即使實際修持的人很多,但能真正調伏煩惱的人很少。因此在這種時代中,大家一定要依靠殊勝的教言,對治自相續中的貪嗔癡煩惱。
我以前也說過,所謂的修行,就是不斷串習法義,調伏自相續。前段時間,有些法師在外面時,要求一些佛友通過寫紙條的方式,談談自己最近的修行收穫。聽說很多人通過學習這部論典,在對治煩惱和消除痛苦等方面,有很大的進步,這就是修行的結果。修行就是經常思維法義,將其在相續中反復串習。這種串習並非一天兩天,而是持之以恆、長期如此,若能這樣,對調伏煩惱肯定有幫助,這一點我深信不疑。
雖然我自己學得不太好,這是事實,也不是故作謙虛,但我現在的貪嗔癡,跟剛來到這個山溝時比較起來,應該說有所減輕。今生遇到這樣的上師、這樣的佛法,我真的感覺很榮幸,這種心永遠都有,乃至臨死之前也不會變。即生我什麼都不求,不求名聲,也不求地位,但能遇到這麼好的法,這就是我的福報,自己經常這樣想。所以,大家在修行過程中,也應該學會調伏自己的煩惱,這一點很重要。
總之,嗔恨心除了危害我們以外,就沒有其他的工作了。因此大家一定不能猶豫,也不要手下留情,務必要想辦法把它根除掉,這就是我們修行的一個目標。
遭遇任何事,莫擾歡喜心,
憂惱不濟事,反失諸善行。
無論遇到任何逆境,都不要擾亂歡喜的心境,因為憂愁苦惱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會使人失壞許多善根。
在修行的旅途中,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風風雨雨、挫折坎坷,在遇到這些時,最關鍵的是什麼?就是千萬不能擾亂自己的歡喜心。無論遇到怎樣的不順,心都應該如如不動,永遠不要失去這份快樂。
當然,作為一個世間凡夫,永遠都保持這種心態,恐怕也有一定的困難。但如果我們有了修行的境界,在行住坐臥當中,即使遇到一些不快樂,也知道輪回中的事情不一定永遠都是這樣,心中的痛苦當下就能釋然。否則的話,遇到一點點痛苦就傷心萬分,雖然對凡夫人來講是正常現象,但是作為大乘修行人,這樣可能不太好。
佛陀在《月燈經》中雲:“若遇安樂境,不應起貪欲。若遇痛苦境,亦不生厭煩。”也就是說,我們遇到怨敵、病痛、挫折時,不能過於厭煩;遇到財富、名聲等悅意對境時,也不能過於貪執,這是做人的一個基本準則。然而,沒有智慧的人並不是這樣,今天發財了,遇到各種各樣的順緣,就高興得不得了,而遇到一點痛苦時,又難過得沒辦法控制,甚至想自殺,這是沒有修行的一種表現。如果真的好好修行,遇到任何外境,也不會特別執著,就像對待夢境一樣,夢中的繁榮昌盛、蕭條敗落,不可能讓現實中的我們生極大的貪心或者痛苦,心總是能夠坦然而住。
《寶積經》中說:“若心得自在,諸法亦自在。”這一點,從高僧大德的歷史也可以看出。如藏地的著名譯師貝若紮納,由於牽扯到一些複雜問題,當時被國王逐出藏地,流放到嘉木絨那一帶。到那裏以後,尊者不管在貧窮的環境中,還是可怕的環境中,一直以修行為樂,過著非常快樂的生活,他在一首《修行快樂之歌》中唱道:“不管別人說什麼,我很快樂;不管別人怎麼誹謗,我很快樂;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我很快樂……”始終處於一種快樂的心態中。米拉日巴尊者也是這樣,他在山洞裏修行時,無吃無穿,看起來非常可憐,一個朝拜他的僧人見到後,覺得這種生活很淒慘,尊者隨口吟唱了八種修行快樂之歌,現收錄于《米拉日巴尊者道歌集》中。
當然,像米拉日巴和貝若紮納那樣的境界,我們現在不一定能達到,但是如果能長期修持,經常作一些觀想假設:我遇到最痛苦的時候,怎麼辦?我最執著的父母、親人死了,怎麼辦?如果今天有人拿刀在我身上砍,我怎麼樣對待?……久而久之,即便有一天真正遇到特別痛苦的事情,也不一定非常痛苦。
前不久,有個出家人流鼻血,到縣上去就死了。聽說他的母親和妹妹悲痛欲絕,好像整個世界都崩潰了,一直抱著屍體不放,哭得昏厥過去好幾次。這說明她們對事物非常執著,沒有了悟到輪回的一切都是假合的,不然的話,看別人殺犛牛時,怎麼不抱著犛牛屍體放聲大哭?口頭上誰都會說“一切眾生是我的父母”,但實際在運用時,還是有很大差別。有些道友的家裏人死了後,自己痛苦得不得了,簡直像發瘋了一樣,天天吃不下飯、以淚洗面。有時候我在醫院裏,看到有些人死了,家屬哭得死去活來,醫生都沒辦法正常工作。
當然,沒學過佛、不懂空性和大乘教義的人,這種舉動也情有可原,畢竟他們從小就生活在一個貪執自方、嗔斥他方的環境裏,遇到這種逆境,擾亂歡喜心也是正常現象。但對於長期聞思大乘佛法的人來講,這種行為也不一定莊嚴。所以,以後我們的親人死了,實在傷心的話,應該悄悄地哭,不要大聲哭!(眾笑)
其實,凡夫人的嗔恨心,並不是我們想像得那麼頑固,關鍵是自己沒有修,如果修了很長時間,每個人都可以達到米拉日巴的境界。我們遇到不歡喜的事情時,自心不要起煩惱,更不應該生嗔恨心,否則今生來世的一切善根都會摧毀無餘。因此,作為一個修行人,保持歡喜心非常重要。
快樂和痛苦完全建立在心的執著上。現在東西方的許多人一直在探索:快樂到底建立在物質上,還是在心上?大多數有智慧的人都承認:快樂建立在心上面,如果心很快樂,什麼環境中都非常快樂。以前我去拉薩時,住在一個中等旅店裏。白天,門口有一群乞丐,一直在那裏要錢,到了晚上,他們就坐在一起,唱歌、跳舞,生活真的很快樂。而那個旅店的老闆,賺的錢非常多,晚上跟我們一起聊天時,談起了很多顧慮、傷心、憂愁,心中的包袱非常非常重。讓我真實地體會到,快樂不是建立在外境上,如果建立在外境上,這些乞丐什麼都沒有,一個個晚上睡得那麼香,可是這些有錢人,不要說睡得香,就連一個好夢都沒有。所以說,追求物質來滿足自己,讓自己快樂,這是根本不現實的。當然,物質並不是一點關係都沒有,任何事情要不墮兩邊,佛陀在有關教言中也講得非常清楚。
大家在修行的過程中,始終要處於快樂的狀態,對事物不要太執著。以前這裏有個老修行人,他永遠都笑嘻嘻的,發生了天大的事情,也是“不要緊、不要緊,求三寶加持”,平日裏十分快樂。但很多人就不是這樣,遇到一個小小的事情,就開始心煩意亂,著急得不得了,好像地球要毀滅了一樣。所以快樂和自己心態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心情不快樂時,要經常祈禱上師三寶,不要對事情特別執著,越執著越痛苦,最後也是於事無補。
下面通過理證來分析,我們的心沒有必要不快樂:
若事尚可改,雲何不歡喜,
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益?
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假設尚有扭轉的餘地,那有什麼不高興的呢?如果已經不可救藥,如同碗打破了一樣,傷心苦惱又有什麼用呢?因此,悶悶不樂實不合理。
堪布根霍在講義中說道:“我們做事情失敗了,如果尚有扭轉的餘地,就像青稞撒在地上、還可以拾起來一樣,那不必要為此失去歡喜心;如果像打爛了的碗一樣無法補救,再嗔恨也沒有任何意義。”因此,從理證的角度來看,一件事情如果已經無法挽回,痛苦、生氣根本沒有任何利益。就像剛才所舉的例子,親人都已經死完了,再怎麼痛哭傷心,他也不會活過來,如果哭聲特別大,反而對他的中陰身有害。但若他還沒有死,只不過是昏迷一會兒,那也用不著哭,因為他一會兒就活了,為什麼哭呢?(眾笑。師曰:“哎,我在講哭,你們在笑!”)
若按照這個教言來對待每一件事情,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誤解,都有改變的機會,也不會因此導致惡果,甚至出人命了。其實,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要麼是語言上的矛盾(麥彭仁波切在《君規教言論》中講過),要麼是為了一點小事。比如家裏兩個人吵架,不一定因為非常重要的事情,往往是一個人的想法跟另一個人的不合,或者語言沒有溝通好,以致出現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記得以前在我的家鄉,有人為了150元的地毯而打架,結果殺了兩個人。他們若遵循大乘教義,彼此之間互相包容、理解,“虧損失敗自取受,利益勝利奉獻他”,那什麼事情都不會發生了。
說到這兒,我想起一個笑話:以前有兩個人打架,一個人膽子特別小,怎麼樣也不敢打,他就說:“我是學大乘佛法的,不跟你打。所有的快樂都奉獻你,失敗留給我自己好了。”其實他倒不是大乘修得好,而是膽子非常小,但不管怎麼樣,這種做法還是值得隨喜。因為任何的戰爭衝突,我們都希望儘量避免,人與人之間應充滿和諧友好。
當然,上師批評弟子,不在這個範圍之內。有些大德的教言中說,弟子因為煩惱而犯錯,上師知道以後,如果沒有制止,而聽之任之,弟子可能還會重蹈覆轍。為了防止這種惡行蔓延,上師顯現上可以嚴厲地呵斥弟子,這在大乘佛教中也是允許的。除此之外,為了自私自利的目的,以自相的貪嗔之心而引發的衝突,應該越少越好!
己二(廣說)分二:一、總說嗔恨對境之分類;二、遮破嗔彼。
庚一、總說嗔恨對境之分類:
不欲我與友,曆苦遭輕蔑,
聞受粗鄙語,於敵則相反。
一般來講,嗔恨心沒有因緣不可能產生,而嗔恨心的因緣,就是“行我不欲”與“撓吾所欲”。不欲和所欲的對境,可以分12種、24種、36種,或者72種。(以下主要講72種。)
具體而言,不欲境有36種:我自己不樂意的對境有4種——讓我痛苦、遭受輕毀、當面說惡語、背後說譭謗的鄙語。同時,我也不希望這4種發生在我的親友身上。而對我的怨敵則與此相反,讓他快樂、獲得尊敬、聽聞愛語和敬語,是我所不願意的。這以上共有12種,各自又分過去、現在、未來三種,這樣共有36種。
所欲境也是同樣:我自己希求的對境有4種:讓我快樂、獲得尊敬、聽聞愛語和敬語。也希望我的親人得到這4種。而對我的敵人,願意讓他痛苦、遭人輕毀、聽受譭謗和惡語。這12種各分過去、現在、未來三種,共有36種所欲境。
這72種生嗔境,要麼是依靠我,要麼是依靠我的親友,要麼是依靠我的敵人。表面上看來比較容易,但詳細分析時,也有一點點複雜,大家一定要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