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1/30 05:20:06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行論講記》第六冊 第七品精進 第一百零四節課

第一百零四節課

下面繼續學習對治懶惰四種方法中的希求力。

醜二(廣說彼等特殊之果)分二:一、善業特殊之果;二、罪業特殊之果。

為什麼叫特殊之果呢?因為善業、惡業的一般之果,不可能轉生到清淨刹土、地獄中去。《親友書》和《大圓滿心性休息》中說,只有不同尋常的廣大(指行善)、強烈(指造罪)的善業和惡業,才會分別轉生到刹土和地獄,所以在這裏用特殊之果

寅一、善業特殊之果:

因昔淨善業,生居大蓮藏,

芬芳極清涼,聞食妙佛語,

心潤光澤生,光照白蓮啟,

托出妙色身,喜成佛前子。

如果往昔造了極為廣大殊勝的善業,尤其對極樂世界有強烈的意樂,並且具足往生四因,依靠這些善業的力量,當下或死後即可轉生到極樂世界等清淨刹土。眾多講義中從四個方面進行了對比,即生處殊勝、飲食殊勝、身體殊勝、生後殊勝。

一、生處殊勝:

我們降生在人世間,要受很多痛苦。《前行》等論典裏面講了,在住胎時,母胎臭惡狹窄,母親不當的飲食會導致胎兒感受各種劇痛。而往生到清淨刹土以後,全部是在蓮花中化生,《極樂願文大疏》中說:化生是四生 中是最殊勝的,因為對自己及父母無害的緣故。化生也有許多種,其中在蓮花中化生最為殊勝,不需要像胎生那樣漫長,刹那間整個身體全部圓滿。而且清淨的蓮花胎藏無有任何垢染,周圍的一切妙香芬芳、悅意清涼。這種投生方式,遠遠超過了不淨的胎生。

二、飲食殊勝:

降生之後的飲食,也不像世間這樣食用有漏的食物,要通過消化吸收來維持生命,而是以諸佛菩薩的大乘妙法甘露為食,使自己的身心得以潤滋圓滿,絲毫沒有飲食缺乏或營養不足的痛苦。正如《無量壽經》所說,在極樂世界中,就連痛苦的名字也聽不到。

三、身體殊勝:

我們身體有生老病死的痛苦,很多人經常擔憂生病或者衰老,被各種痛苦所纏繞。而轉生到淨刹之後,十方諸佛菩薩心間發出光芒,清淨無垢的蓮花自然開啟,托生出花蕊上的身體圓滿無比、莊嚴相好。不像我們現在一樣,要從一歲慢慢長大,長大後又逐漸衰老。身體在蓮花苞中出現時,所有的身肢刹那間全部圓滿。

四、生後殊勝:

我們出生後,學知識要通過老師的教導,並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常伴有諸多痛苦與煩惱。而清淨刹土中的佛子,以自己的發願力和諸佛菩薩的智慧加持力,恒常在如來面前聞受深廣法門,身心法喜充滿,隨時可示現無量化身而利益無數眾生。

聽到這些淨土的功德之後,若能生起希求心,精勤修持善法,那一定會如願以償的,《楞嚴經》中說:如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所謂的輪回與解脫,只不過是迷悟之隔,假如遇到了殊勝對境,自己生起強烈的希求心,獲得成就則易如反掌。因此,大家要反復思維因果的甚深奧秘,若想獲得這些安樂,應盡心盡力地行持善法。

在我們的肉眼和分別念面前,雖然現量見不到清淨刹土,但此境相在來世是可以現前的。就像幼稚園的小孩,老師再三讓他們好好讀書,將來為社會作貢獻,但小孩的思維還沒有成熟,不一定明白老師的苦心,只有他們漸漸長大後,才會發現老師所說的真實無欺,沒有半點謊言。但如果他當時沒有聽話,以後不但得不到滿意的工作,反而可能犯罪入獄。同樣的道理,大家現在學習了善知識的教言,若能依教奉行、精進行持,將來必定有解脫輪回的一天。

要知道,行持善法而往生淨刹,並不是虛無縹緲的神話,它完全經得起任何教理的考證,而且在歷史上也真正出現過。如藏傳佛教薩迦派的索朗哲莫、噶舉派的喬美仁波切等大成就者,漢傳佛教淨土宗以慧遠大師為主的無數高僧大德和虔誠佛教徒,都是依靠自己的精進力,猶如鷲鷹翱翔藍天般前往清淨刹土,擺脫了整個輪回,隨機示現而度化眾生。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因緣,但這個因緣掌握在難得的幾十年人身中。有些人利用人身精進修持,最後獲得了滿意的成果;有些人遇到這麼好的機會而沒有運用起來,最後墮入惡趣當中。

這些道理,有些人可能聽得太多了,現在有點麻木不仁了,尤其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時候生不起真正的信心。即使以前生起來過,時間久了也越來越像法油子了。我在杭州時,曾有一位居士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理,我聽是聽過,但現在越來越麻木了,好像學佛沒什麼進步。很多人都是如此。我當時就回答:並不是很多人,只是個別人有這種現象。無論是傳承上師們,還是我們身邊的道友,都是越學越有勁兒、越學越精進,因為他們確實認識到了輪回的狀況,明白佛法是世上唯一的正理,若能按照佛陀所說的去實踐,對今生來世絕對有無量利益。所以有些人到了七、八十歲時仍然精進不輟,既然他們都如此精勤努力,其他人更不用說了!

當然,外面的有些人,包括清淨寺院裏的修行人,由於自己的煩惱現前,或者受到環境、教育及惡友的影響,越學越退步的現象偶爾也有。但總的來講,學佛對每個人的利益非常大,就我個人而言,學了佛法以後,儘管沒有往生極樂世界的把握,但面對今生的一切時,確確實實非常快樂,這種妙藥在其他知識領域是找不到的。跟我同齡、同行的很多人,如今在不同的社會崗位上痛苦得不得了,而我雖然沒有禪宗和大圓滿的殊勝境界,不像有些大德那樣時時安處於法界的遊舞中,但無論生活中出現什麼違緣、親朋好友發生什麼不順,自己也沒有特別強烈的痛苦,基本上能笑看人生,並且對諸佛菩薩的信心越來越大,恭敬心也越來越強。像我這樣低劣的人,都能達到這一點,更多的佛友非常精進,超越輪回、透過生死的境界肯定會在他們身上出現的。

所以,大家對行持善法應生起堅定信心,《毗奈耶經》雲:造善業是今生來世一切快樂之根本。假如認為因果不存在,清淨刹土只是一種說法,墮入地獄不過是一種托詞,那實在是太愚癡了。我們必須通過各種方法對治這種不良心態,勉勵自己在善法方面精勤努力。

寅二、罪業特殊之果:

因昔眾惡業,閻魔諸獄卒,

剝皮令受苦,熱火熔鋼液,

淋灌無膚體,炙燃劍矛刺,

身肉盡碎裂,紛墮燒鐵地。

與前恰恰相反,有些眾生造了五無間罪、譭謗佛法等極其嚴重的上品罪業 ,以此彌天大罪所感,死後現前地獄的境相(雖然地獄是自心之顯現,但在業力深重的眾生面前真實存在):閻羅獄卒面目猙獰、身形恐怖,手持燃燒的兵器,將它們的皮膚一一剝開,令其感受無量痛苦。然後用熾熱烈火所熔化的沸騰銅汁,澆灌在體無完膚的身上,又再度用燃燒的矛劍刺入、砍割,使它們肉碎百瓣,紛紛墜落在熾燃的鐵地上。

我們可以想一想:把一個人的皮全部剝下來,用滾燙的開水倒在沒有皮膚的嫩肉上,然後用刀子一片片地割,這種感覺是什麼樣的?若真有人遭受如此酷刑,誰都會覺得慘無人道,全世界的新聞也會爆炸性地報導。然而,地獄眾生的痛苦遠勝於此千萬倍,大家為什麼沒有感覺?

現在的人們特別愚癡,以無明障蔽了自己的慧眼,因為見不到來世的果報,所以造作各種罪業。若能真正見到地獄,他們以後決不敢如此,再怎麼樣也不會殺眾生。可惜的是,因果道理並沒有深入人心,不要說世間人,即便是一些佛教徒,經常也是不憚殺生,打蚊子或者到餐廳裏點殺,這些行為完全說明他們對因果沒有一點信心。假如世間上的人做壞事要受這種懲罰,誰也不敢輕舉妄動,那麼《學集論》中廣泛描述了十不善業所導致的地獄等無量痛苦,大家若有因果正見,怎麼會隨隨便便造惡業呢?

我的家鄉那一帶,過去有一個部落長官,他兒子就受到了仇人如此殘害:那些人先把他嘴周圍的皮剝下來,然後再剝下全身的皮,並把這些皮搓成繩子。但那個人還沒有死,他們就在他身上一塊一塊地割肉,一邊割一邊算賬:你當初是如何如何……”最後好幾個人就這樣殘忍地殺了他。

這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現在提起來大家仍會毛骨悚然,可是很多人聽到地獄的描述,一點感覺都沒有,這說明什麼?說明對因果沒有生起真實定解。甚至有人聽到地獄的壽量、痛苦時,認為根本不可能存在,這是非常可怕的邪見。《極樂願文大疏》中說:聽聞了上述這些善不善業因果法門,反而認為這是不真實的,只不過是一種表面的說法、傳說而已。對因果產生邪見,這是比造五無間罪還嚴重的惡業。

其實地獄的存在,用教證理證是可以證明的,甚至有些知識份子,這方面也有親身經歷。清末民初的國學大師章太炎,在一段時間裏,晚上一睡覺就被兩個鬼抬走,到東嶽大帝那裏幫忙處理案件。整個地獄的情景,當時他瞭解得比較清楚。他聽說有一種炮烙之刑,覺得這太過殘忍,就跟東嶽大帝建議廢除。東嶽大帝吩咐小鬼帶他去刑場,他到那裏後什麼都沒有看到,當下明白一切唯心造的道理,若未造此業,就沒有這種刑場。

所以大家應該經常提醒自己:如果我現在造惡業,一定會墮入地獄的,那種恐怖的境相,不要說去親自感受,就算聽到也非常害怕。現在很多寺院中都有地獄的造型和壁畫,《毗奈耶經》中也要求,在寺院的門口描繪輪回圖,大量闡述地獄的情景。我寺院中以前有個老修行人,每當講到地獄時,他就開始痛哭流涕。一方面害怕自己將來墮入地獄,另一方面就是在此時此刻,有無量眾生正在感受地獄的痛苦,多麼可憐啊!於是他一邊傷心,一邊哭著。

現在很多人的世間習氣太重了,對因果的定解根本不足夠。大家不要認為自己學得很好,空性見解很高,或者已經獲得了大成就,肯定不會墮地獄的。若沒有基本的因果正見,獲得解脫又從何談起?因此,相續中的見解縱然高如虛空,取捨因果也要細如粉末,平時應當多行善法,對因果的自作自受切勿懷疑!

子三、攝義:

故心應信解,恭敬修善法。

以上廣述了善業和惡業的果報,揭示了因果不虛的道理。了知此理以後,大家一定要對善法有希求心。正如前面所言,希求善法的來源就是信解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說起來倒是比較簡單,但從內心生起定解,並不是那麼容易。很多修行人,包括出家人在內,有這種正見的恐怕也不多。所以大家應儘量對無欺因果生起誠信,如《本生傳》所說:我們的身識隨善惡之業轉,因此要竭力斷除身口意的一切不善業。

修持善法時,強烈的希求心非常非常重要,而希求心的來源,就是對善法的信心。從前有一對貧窮的夫婦,很想供養三寶造一點福德,但他們實在太窮了,經濟狀況不允許,於是二人決定賣身給一個富翁,用此錢供養僧眾七日。在這個過程中,第六天國王也來寺院準備供僧,但住持稟告說:本寺已接受別人供養,明天是最後一天,日期不能改動。國王問:他是誰?好大膽,敢與本王相爭!於是派人去找。他們拜見國王時,啟稟說:我們因為前世非常吝嗇,沒有積累福報,今生才會如此困苦。現在如果再不積福,後世勢必更加貧困。因此,我倆賣身來做七天功德。明天是最後一天,從此之後終生成為僕人,再也沒有自由了,故請國王慈悲寬恕。國王對此行為非常讚歎,於是讓他們做完圓滿功德。然後國王和王妃賜予他們很多衣服、瓔珞、寶物,並給了一些土地,夫婦二人遂成為富豪。

所以,行善關鍵在於自己的希求心。有些人說:我現在工作特別忙,實在是沒辦法。其實,工作再忙也可以抽出學佛的時間。我們在座的道友,早上三、四點鐘就起來了,我也是每天三點鐘起來,起來時外面很多木屋的燈也亮著。有些人總抱怨自己太忙,沒空學佛,如果你白天忙的話,早上三點鐘起來,一直到六點鐘之前,精進地參禪、看書、修菩提心,這個時間應該有的,關鍵是你有沒有希求心。假如真正對善法有希求心,明白學佛和行善的功德,那每個人都會空出一部分精力和時間用在佛法方面。

此外,趨入修行時,當以恭敬心對待善法。印光大師說: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以前有一名弟子直呼阿底峽尊者的名諱要求加持,尊者當時說:壞弟子,你恭敬一點吧!所以佛法依靠恭敬心而得,若對上師、佛法毫無恭敬,獲得的加持和利益不一定很多。世間也有句俗話:誰具恭敬心,彼人得法利。任何一個人若有恭敬心,就能得到佛法不可思議的利益。

所以大家應當恭恭敬敬地斷惡修善,佛經中說:造善業得廣大善果,猶如圓滿的莊稼;造惡業得廣大痛苦,如同服了毒藥。為什麼造善業有如是力量呢?因為這是一種因果規律。有些佛經說:譬如種子苦,它的果也苦;種子甜,它的果也甜。同理,罪業的苦種子,只會產生痛苦的苦果;善業的甜種子,只會產生快樂的甜果。有些高僧大德的教言中也說:快樂全部是往昔造善業而得,不要說人間的快樂,縱然在熱地獄裏出現一瞬間涼風,寒地獄裏出現一絲溫暖,也是前世造善業的果報。痛苦全部是往昔造惡業而得,不要說凡夫的痛苦,即使阿羅漢身體不適,也是前世造惡業的果報。因此,今生來世一切快樂的來源,就是造善業;今生來世一切痛苦的根本因,就是造惡業。

既然造惡業會毀了自己,有智慧的人誰敢肆無忌憚地去做呢?然而,現在的愚癡者滿天下,睜開眼睛看看世界,有多少人在實際行動中取捨因果?我們周圍人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到底是什麼?大家應該非常清楚。然而,我們不能隨波逐流,應該堅定自己的信念,增上自己的信樂,寧可餓死、寧可受到各種挫折困難,也不能造佛經中所遮止的惡業,而要盡心盡力地行持善法,這對修行人來講,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當然,我只是口頭上會說,行為上確實非常慚愧。但不管怎麼樣,懂到這個道理之後,應該值得跟大家分享。你們今後也應將因果道理儘量在眾人中弘揚,哪怕是一個人依此而懂得取捨因果,這個功德也是無量無邊的。

以上圓滿講完了四種助緣中的希求心,下面講自信。

壬二(自信)分二:一、宣說生起自信;二、宣說趨入自信。

癸一、宣說生起自信:

軌以金剛幢,行善修自信。

所謂的自信,是指在行持善法時,具有堅不可摧的毅力和勇敢,充分相信自己能圓滿完成善法,不為任何困難所阻。在學習佛法、斷除懶惰方面,這是必需的一種心態,如果少了這種自信,在困難面前只有倒下去了,不一定有振作的機會。

此處引用《華嚴經·金剛幢品》進行說明,經中提到了十大金剛菩薩,金剛幢就是其中之一。佛陀在這一品裏說:譬如天子日輪升起,不為天盲及不平之群山等所退,普照堪為對境之一切。同理,菩薩為利他而現世,不為眾生種種過失所退,令堪為所化之眾生成熟、解脫。其意是太陽在普照大地的時候,雖然盲人看不見,群山中有個別地方照不到,但太陽不會因此而乾脆不來人間,不管怎麼樣,它都會平等地普照大地。同樣,菩薩在度化眾生的過程中,雖有野蠻眾生對他譭謗、造違緣,並做各種各樣的邪行,但發心強烈的菩薩仍不會退失信心,不會因個別人的不良行為而放棄利益眾生。

這個教證,對發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是一種鞭策。有些上師看到幾個壞弟子不聽話,兩三天一直給他添麻煩,就馬上宣佈去閉關,結束了所有的一切,這種做法是不合理的。真正的大菩薩遇到蠻橫眾生時,他們的行為越不如法,自己的發心應該越強烈。就像上師如意寶,雖然身邊出現了很多壞弟子,末法時代也是難免的,但從未因此而退失信心,一直以講經說法圓滿了自己的一生。

現在有些法師,稍微看到有弟子不爭氣,就氣憤不已:實在不行的話,我就把這個攤攤收了,很簡單!第二天,所有弟子都非常傷心。很多寺院中經常有這種情況。一方面這也是有必要,給他們一種警告,嚇唬嚇唬也可以(眾笑)。但另一方面,大乘菩薩不能這樣,在利益眾生的過程中,假如講經說法實在對他們沒有利益,那麼根據情況來決定也可以,但除此以外,信心動不動就退了,這可能不太合理。

現在一些城市裏的輔導員或組長,看到個別人對他有意見、進行譭謗,馬上就退心了:這個眾生多麼野蠻,我才不度化他呢!實在不行的話,我在家裏念佛好了。然後關起門來自己念阿彌陀佛。其實,這種行為不接近大乘,若想趨入大乘行列,野蠻眾生越來越多的時候,一定要披上精進盔甲,不要以此而退失信心。

大家今後在漫長的弘法利生歲月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坎坷,那時不要因小小的挫折而失去信心,將一切的一切全放下來。以前我們附近有一個道場,幾個弟子對上師有意見,上師當下將三百多個眷屬全部解散。雖然這可能也有必要,但如果真是要利益眾生,不應該輕易做出這個決定。

我們在度化眾生的過程中,必須要有一種自信,這種自信相當於密宗中的佛慢,即了知自己的本性與佛無二無別。這種慢並不是增上慢,而是修法中必不可少的方便助緣。大家應該想:我為什麼不能度化眾生?我肯定可以!自己的心不要太怯弱了:啊,我肯定不行。輔導肯定不行,講經說法肯定不行,背書肯定不行,什麼都不行。那你什麼可以呢?噢,我吃飯可以,聊天可以,四處散亂可以,看電視可以。惡法方面,自己很有信心,什麼都可以;而善法方面,什麼都不行,自己慢慢慢慢縮小了,這能稱得上是大乘行人嗎?

首當量己力,自忖應為否,

不宜暫莫為,為已勿稍退。

在行持佛法或者利益眾生之前,首先要觀察自己的能力,如果有能力就著手進行,如果無能為力,則暫時放棄不做。假設力所不及,還是不做為好,一旦開始就不要半途而廢。

比如說聽一部《入行論》,最初要反復思量自己是否具有圓滿聽受的能力,倘若時間允許、能力具足,各方面因緣不成問題,那一定要下決心聽,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能退轉。但若覺得時間和精力肯定不行,最好開始就不要聽了,否則只聽一點點,中間半途而廢,對學習佛法來講也是不好的緣起。所以,首先必須要詳細觀察,一旦決定去做,中間不管遇到什麼違緣,千萬不能退失信心,無論如何一定要做下去。

我自己也是這樣想:這次傳講《入行論》,時間應該說比較長,但只要我活在人間,肯定會講圓滿的,再怎麼困難也不放棄。但如果我死了的話,講不成也沒辦法;活著的時候,入監獄的話可能不行,除此之外,絕對不會不講。當然,我也沒犯什麼罪,不可能入監獄,但人的分別念經常會對自己做一些觀察。

可是,有些人不懂這些道理,剛開始特別有信心,興致勃勃地非要聽,到了中間就輕率斷了,沒有圓滿就結束了。這是不合理的。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應該善始善終有個圓滿的結尾,包括發心也是如此。在座的有些道友,為了弘法利生默默無聞地發心,所做的事情極其廣大,功德的力量也非常強大,但有時候心態不穩定,做這件事情,又想那件事情,到一定時候就做不下去了。然而,凡是答應了的事情,不能隨隨便便放棄,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在生死輪回中也是一種緣起。比如一個法沒有聽圓滿的話,很多法都不會聽圓滿,有些事情剛開始若結上善緣,一生當中都會很順利。

我個人來講,在學習佛法、研究佛法乃至修行佛法方面,這麼多年來應該說很順利,不管是哪一部法,傳講也好,弘揚也好,修學也好,都沒有中途夭折的現象,這也是源於最初的緣起——剛開始時,我在上師如意寶面前,很圓滿地聽完了一部法。從此之後,我依止了很多上師、聽了很多佛法,自己也力所能及地修了一些,都非常的圓滿。有時候真的由衷高興,不管什麼時候死,反正只有這個力量吧,應該算是可以的了。

薩迦班智達在《格言寶藏論》中也講過:無論做任何一件事情,事先觀察的是智者,事後觀察的是愚者。所以,不管聽一部法、做一件事,首先要反反復複地考慮,決定以後就不要出爾反爾,今天說一個、明天說一個,如《二規教言論》所講,他不是人而是鬼。今天說發心,一定要把這件事做完,沒過兩三天就不做了,一方面對生生世世是不好的緣起,另一方面也不符合做人的基本標準。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持之以恆,一鼓作氣地去完成,不應該反復無常!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