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1/26 09:43:31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行論講記》第五冊 第六品安忍 第八十四節課

第八十四節課

現在還是講修承受痛苦之安忍。前面已經說了,我們在漫長輪回中遭受過各種痛苦,但由於沒有修持安忍波羅蜜多,對自己和他人無有絲毫利益。如今大家有緣值遇大乘佛法,理應從內心深處發願:以前我一直隨輪回順流直下,再這樣下去的話,永遠沒有解脫的機會。現在遇到了殊勝論典和善知識,什麼時候解脫,當然要依靠自己的因緣,但我絕不會再沿著業和煩惱的道路跑了,應該逆流而上,向解脫的方向邁進。這種修行的方向,每個人都要確定。

世間上的芸芸眾生迷惑顛倒,對前後世這一基本概念,模糊不清、猶豫不定。還有些人,包括出家人和修行人在內,雖然相信前後世的存在,卻不知道如何修行才能解脫,這是非常遺憾的事情。現在大家已經醒過來了,明白原來走的那條路是錯的,所以要發願往解脫的方向前進。這樣發願以後,大家在修行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痛苦、災難、折磨,但這並不是特別可怕,也不是特別嚴重,下面就闡述這個道理。

安忍苦不劇,複能成大利,

為除眾生害,欣然受此苦。

修安忍的痛苦並不那麼嚴重,而且無始以來在輪回中,我們所受的無義之苦不可計數,現在修安忍的苦行能成辦廣大利益,遣除眾生的一切痛苦,為什麼不欣然接受呢?

作為一個凡夫人,對安樂都非常執著,誰也不願意感受修行的痛苦及遭到怨敵的侮辱誹謗。但真正有智慧的人,知道與地獄的寒熱之苦、餓鬼的饑渴之苦、旁生的役使之苦比起來,修行人在寂靜的地方精進修持、無吃無穿,或者遇到了各種怨敵,這些痛苦簡直微不足道,為了解除大痛苦而付出小代價,這一點是天經地義的。所以,安忍的痛苦並不是特別可怕。

另外,安忍還能成辦大利益。比如我們冒著嚴寒每天聽一堂課,或者怨敵進行誹謗時沒有以牙還牙,反而欣然接受,這種善業的果報是相當大的,尤其在菩提心的攝持下修安忍,對生生世世都有無盡的饒益。我等本師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曾轉生為仙人、龍王、鴿子等修菩薩行,為了利益眾生,他每次遇到逆境時,忍受了難以想像的種種苦行。(希望大家在學習本品的同時,多閱讀《釋尊廣傳·安忍品》,內容大概有一百多頁。若將此處教言與那些公案結合起來,對自相續會有非常大的幫助。)比如說,釋迦牟尼佛曾為行境仙人時,魔王波旬幻化出五百位惡人,于五百年中,日夜不停地緊隨仙人身後加害,從早至晚、不舍晝夜。這五百人于仙人行、住、坐、臥之時,不放棄分分秒秒在仙人面前說不悅耳言詞,對其進行惡語中傷。但仙人始終以慈心對待他們,從無生出半點噁心,且只觀這些人的功德。

換作是我們的話,不要說五百個人五百年中害自己,哪怕一個人一天中找麻煩,自己也會大發雷霆。假如有人早上敲門,無緣無故地誹謗自己,中午又來故伎重施,晚上再來時,有些人就忍無可忍了,一開門便破口大駡:你有毛病啊?上午來時我是在修安忍;中午我雖然很生氣,但也沒對你怎麼樣;現在半夜三更你又來,簡直得寸進尺,你認為我是好欺負的嗎?……”挽起袖子,就氣勢洶洶地要打人。其實,作為大乘修行人,面對這種情況時,仍要發願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修安忍。

現在的社會非常複雜,人與人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衝突戰爭等頻頻發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自己遇到怨敵時,心若能不隨外境轉,住于安忍的境界中,生起不如法的心態馬上用殊勝竅訣來對治,這就是最快樂、最圓滿的修行。世間中這種行為亦令人頗為讚歎,來世的出世間功德,那就不用廣說了。

所以,我們在修行的時候,應以歡喜心來接受一切損害,尤其當別人無故加害時,理應為了眾生的利益心甘情願地忍受。佛經中明確說過:眾生因貪欲在地獄旁生及羅刹界中受過無量痛苦,而佛子為了獲得菩提,面對斷頭砍肢、毆打殺害等痛苦,有何不能忍受呢?所以學習大乘佛法的人,首先要有自己的方向,其次一定要堅忍,只要對眾生有利、對自己有利,什麼事情都要樂於接受。《經莊嚴論》中也說:具有大慈大悲的大乘發心人,對眾生有利的苦行,應當值得忍受。

大家平時在工作和生活中,應選擇最有意義的事情做。什麼最有意義呢?就是利益眾生。利益眾生的行為、利益眾生的心態,非常非常的珍貴,哪怕你相續中生起一刹那間的利他之心,行為上做出一次的利他之舉,這也是黃金買不到的。人的身份不重要,發心才最重要,這樣的發心,最好能從小時候就開始培養。

然可惜的是,現在很多人從小沒有受過大乘慈愛方面的教育,始終灌輸的是以我為中心的各種知識。按理來講,如果從幼稚園開始,老師經常教一些利他的道理,讓小孩看一些利他的畫片,養成幫助眾生的習慣,然後小學、初中、高中不斷地串習,那麼長大以後,他的行為一定會利益眾生的。畢竟對每個人來講,青少年時的教育對一生的影響特別大。

現在家長把孩子們送到學校讀書,這也是整個社會的要求。當今世界是知識爆炸的世界,沒有知識的人,不要說對社會和人類做貢獻,就連自己的飯碗也成問題。但與此同時,父母也要關心孩子的心地培養,如果從小沒有這方面的教育,孩子讀完大學或工作以後,突然要改變原來那套理念,那是相當困難的。現在有些知識份子,從小接受唯物論和無神論的教育,後來在工作或讀研究生時,偶爾的因緣開始學佛,但由於以前的觀念根深蒂固,經常懷疑前後世會不會存在?業因果真的不錯亂嗎?極樂世界確實有嗎?……許多疑慮一直纏著他的身心。因此,在佛教徒的家庭中,父母應注重對孩子的心地培養,隨著孩子愛心和慈悲心的成長,才會對家庭和人類有非常大的利益。

壬三(破嗔於怨敵作四善者)分三:一、破嗔讚譽怨敵者;二、破嗔令怨敵安樂者;三、破嗔成辦怨敵利養者。

癸一(破嗔讚譽怨敵者)分三:一、堪為自樂之因故當取受;二、是他樂之因故不應捨棄;三、宣說顛倒取捨之理。

子一、堪為自樂之因故當取受:(別人讚歎敵人,實際上是自己和他人都享受安樂的一種因,理應值得接受。)

人贊敵有德,若獲歡喜樂,

意汝何不贊,令汝自歡喜?

假設有人讚歎你的敵人,從而獲得了隨喜功德的安樂,那麼意識啊,你不應當對此忍受不了,你不是整天都喜歡快樂嗎,為什麼不讚歎敵人也令自己同樣快樂呢?

他人讚歎你的怨敵,肯定對方有某些方面值得讚歎。除了口是心非的人以外,一般人要讚歎別人,必是看上了對方的學問人格、智慧敏銳等功德,產生一種羡慕之心,懷著恭敬去讚歎,雙方都會感到快樂愉悅。按理來講,我們聽到後也應去隨喜,讓自己分享這份難得的快樂。然而,大多數人卻是一聽到讚歎自己,就喜出望外:我雖沒有這樣的功德,你既然讚歎的話,我也不得不接受,不過別人也這樣讚歎過我……”但若把讚歎轉到敵人身上,自己的臉色馬上就變了,語氣也馬上變了。凡夫人經常有這種習性,實際上這是非常顛倒的。

這裏的反駁方式,並不是一個人教誡另一個人,而是意識進行自我提醒:心意啊,別人對你讚歎時,你非常高興,但聽到別人讚歎敵人時,你為什麼不接受這種快樂呢?這一點,每個人應該都有切身體會。當人家讚歎我或者我的親友時,心裏感覺特別舒服,但當讚歎我關係不好的人時,從語氣中也聽得出來,內心好像被石頭壓著一樣難受,嘴裏一直不承認:他根本沒有這些功德,只是你可能誤解了,這種讚歎不太適合他!

實際上,敵人如果沒有這種功德,別人讚歎你不樂意也可以,但若這些讚歎合乎事實,你卻千方百計地予以否認,這種行為不太高尚。作為修行人,我們應站在公正的立場上判斷一切,麥彭仁波切也說:公平正直天人道,虛偽狡詐邪魔道。我們每天在發心時都念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既然如此,別人僅僅擁有被讚歎的快樂,你都不願意接受,那每天這樣的念誦是真是假?你在諸佛菩薩面前已經發了殊勝的願,但實際行動中卻處處讓人失望,那是不是值得慚愧?

我以前上學時認識一個人,他每次聽別人稱讚他的親友就非常高興,自己也在旁邊幫忙讚歎,而他家裏有一些世仇,學問很好,文采也不錯,別人一讚歎的話,他就滿臉怒容。所以,好多同學不敢提那個人的名字,一提的話,他的臉色立刻就變了。當然,沒發過菩提心的人,有這樣的心態也情有可原,可是我們發了心的人,就是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包括怨敵在內也應希望他獲得快樂,誠如《法華經》中雲:為一切眾生,歡喜而愛敬。假如怨敵通過別人的讚歎獲得快樂,連這個我們也不願接受,那我們發的是什麼願?

修學佛法最關鍵的,就是視一切眾生如自己的母親。若能做到這一點,即使沒有其他的境界,自己也是名副其實的大乘修行人。如果這一點也做不到,尤其你對敵人的報復心非常強的話,那還需要修自他交換,依靠這方面的教言來調伏自己,不然的話,你離大乘的距離恐怕不可以裏計。

作為凡夫人,誰受到讚歎都會非常高興。那天有個人說:我在一些上師面前當過侍者,討上師歡喜的竅訣,就是一定要讚歎上師,整天在上師面前說你的名聲不錯,事業廣大……’”這樣言不由衷、誇大其詞,我想可能也不太好。麥彭仁波切講過:縱然是對根本上師,也不能用捏造虛構的語言來讚歎。在世間上,對自己恩德最大的莫過於上師,但是讚歎上師的時候,也應該實事求是,不能用一些詩學的誇張詞句來讚歎。

如是所生樂,唯樂無性罪,

諸佛皆稱許,複是攝他法。

讚歎隨喜敵人的功德,具足四種特點:第一、唯樂:從暫時究竟、今生來世等各方面觀察,它是自他一切快樂的來源。世間人享用美酒或不淨行等妙欲,只能產生暫時的快樂,且它的來源、果、性質都是痛苦。而讚歎別人的安樂,從因方面來講是一切安樂的源泉。

第二、無性罪:就本性而言,隨喜敵人功德的安樂,在佛陀所制定的罪業中,它既非佛制罪,也非自性罪。若能做到這一點,別人也會認為你心胸寬廣,值得交往。

第三、諸佛皆稱許:世間妙欲是諸佛菩薩、高僧大德、傳承上師所呵斥的,而隨喜的快樂,卻是他們都悅意讚歎的。我們遇到敵人時,如果在他面前修安忍,並隨喜讚歎他的功德,那所有的上師、諸佛菩薩都會認可,在大小乘經論中也予以讚歎。

第四、攝他法:隨喜別人的快樂,就是在利益眾生。因為利益眾生主要是六度四攝,而隨喜讚歎敵人的功德,別人知道你無有嫉妒,會起信心,屬於四攝中的愛語方便。

世間人都喜歡快樂,但快樂的源泉,應該從內心上來尋找。我看過一位臺灣學者寫的《漫步人生花園》,裏面說有個富翁,恒時為痛苦所折磨,他四處尋找快樂,詢問了很多人。後來有個人告訴他:如果你能找到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把他的衣服要來穿上,你的痛苦就會銷聲匿跡。於是他很努力地去尋找。有一次在寂靜地方找到個修行人,看起來很自在,他上前問道:你是不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修行人說:也算是吧。我現在沒有絲毫痛苦,整天過這樣的修行生活非常快樂。富人迫不及待地請求:我是一個到處尋求快樂的人,聽說你有一件衣服,誰穿上就可以擺脫痛苦,請賜給我吧!”“我什麼衣服也沒有啊!聽了修行人的回答,富翁終於明白了——快樂的源泉,原來並不在於外境。

此書作者在故事後面說:真的是這樣啊,財富、地位、美貌、才華,並不會給人快樂。有一次我在街上,看到一輛非常豪華的賓士轎車,裏面有一位年輕而美貌的姑娘在哭泣。當時我心想:擁有昂貴的汽車,又如此年輕美麗,她為什麼如此痛苦呢?看樣子,快樂的確不在外境,而是取決於自心。

這些世間的公案,若結合于我們的修行,對自己會有非常大的幫助。現在成千上萬的人,都覺得快樂建立在洋房轎車上、名聞利養上,每天都在為此而忙碌地奔波,到頭來,快樂又有多少呢?尤其是站在熙熙攘攘的街上,觸目所及的,都是人們在不斷地尋求安樂,但他們最終所得到的,能比得上修行人一上午的快樂嗎?恐怕有點困難。因此,快樂不在外境上,若能通達《入行論》這樣的論典,快樂將會永遠跟隨。

其實讚歎別人的功德,不僅可給自己帶來快樂,也是高僧大德們攝受眷屬的一種殊勝方法。噶當派的傳記中說,在仲敦巴時代,有個人叫克·用忠尊哲,他整天都誹謗仲敦巴,但仲敦巴整天都讚歎他。後來到了晚年時,他被仲敦巴的菩薩行所感化,到拉熱神山拜見仲敦巴,懺悔自己的業障。當時很多弟眾也非常隨喜仲敦巴的勝行。

所以,如果讚歎他人的功德,不但於己無損,反而會令事業越來越增上。以前上師如意寶經常讚歎霍西的曲恰堪布,而曲恰堪布講經說法時,經常對我們學院和法王頗有微詞,雖然不算真正的誹謗,但也有一些批評的語言:他(指法王如意寶)今天又跑到哪里去啦!”“聽說他在學什麼印度的論典,現在是末法時代,誰會精通這些啊?但是上師從來都不計較,一直說:曲恰堪布在石渠求學時,他的性格就喜歡批評別人,他批評人家是個好事,但他的弟子們最好不要學,因為不一定有他的境界。因此,讚歎別人,在利他的四攝裏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修行。

子二、是他樂之因故不應捨棄:

謂他獲樂故,然汝厭彼樂,

則應不予酬,此壞現後世。

假如說讚歎別人而使他獲得快樂,這一點你不能接受,你厭惡他人獲得快樂。那麼你也不應該給下屬等工作人員發放工資,因為這樣的話,他們也會感受快樂。如果怨敵被讚歎的快樂你不願意,而下屬得到薪資的快樂你願意接受,這是不合理的,二者相同之故。如果這兩種快樂你都不願意,那也不應支付下屬酬資,但是這種做法,會毀壞你的今生來世。

如果苛刻對待下屬,不給他們支付工資,他們就會馬上罷工,不會無條件地為你發心,此舉不僅讓你現世中吃到苦頭,而且按因果規律,你該給的財物沒有給,來世的安樂也將因此而失去。同樣,你嫉妒、嗔恨怨敵,不樂意他們獲得讚歎,想讓他們處於痛苦之中,這種做法也不會超越因果規律,即生中你不會快樂,因嫉妒心而造作各種惡行,來世也會痛苦不堪。

作為真正的修行人,我們應儘量斷除自相續中的嫉妒心,跟任何人都和睦相處,隨喜別人的和諧快樂。現在很多人有這種毛病,凡是自己的眷屬、自己的人,希望他們都快樂無病、發財升官,而跟自己關係不好的人,讚歎他們的話也不願意聽到,他們獲得任何待遇,自己也覺得不舒服,這種心態在大乘上是說不過去的。所有的眾生,不管對自己好還是不好,醜陋的還是美麗的,富裕的還是卑賤的,都是我們的發願對境,希望他們快樂幸福,就是我們的究竟目標。

現在社會上的很多人,朝思暮想的就是家庭快樂、生活幸福,天天都在為此而奮鬥。可是我們發了菩提心的人,加入大乘佛教團體後,這種想法應該轉過來,倘若發心和行為一點都沒有變,還跟原來一模一樣,那連顯宗大乘的資格都不具足,學密宗更是可笑之事了。現在有些人一提起神通神變就興致勃勃,始終認為自己的境界非常不錯,但真正用大乘的標準來衡量,別說密宗至高無上的境界,就連顯宗基本的利他心也差得很遠,平時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時,更是差勁得不得了。

我個人就是這樣,雖然接受過這麼多佛法,但凡夫人的習氣不是一兩天就能改過來的,儘管也在修行中不斷地調伏相續,但不可能馬上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自己與真正的證悟境界還是差得非常遠。可是現在的有些人,還沒有正式皈依之前,好像已經開悟了,在大大小小的場合中一直胡說八道:我有如何如何的境界,你們不要去聽課,跟著我學就能解脫……”這些人也有一些歪魔邪力,不少無有頭腦的人就跟著他們轉,非常可憐。所以,現在依靠善知識的殊勝教言來引導眾生的人寥若晨星,我們若不發心幫助他們,離真正的解脫恐怕非常遙遠。

在修行過程中,自己的嫉妒心一定要注意,不管是對怨敵也好,手下的人員也好,假如心存嫉妒,必將毀壞今世和來世。

毀壞來世的公案,《雜譬喻經》中記載道:有個婆羅門,他的妻子沒有生育,其妾生了一個男孩。妻非常嫉妒,趁人不注意,用小針刺入小孩頭頂,孩子不久就死了。妾悲痛欲絕,後來知道是妻所為,於是受八關齋戒,並發誓要報仇。妾七日後命終,於七八世中轉生為妻的孩子,容貌端正、聰明伶俐,但都是小時候夭折,妻哭之甚哀,比妾喪子時哭得更厲害。後來一沙門(阿羅漢化現)告訴了她前因後果,妻才恍然大悟,遂向沙門求戒,沙門讓她明日到寺院受戒。次日她在去往寺院的途中,妾化為毒蛇擋道。沙門嚴厲地做了呵斥,令二人解怨釋仇,懺悔怨結。(蛇死後便生人中,妻當下證得須陀洹果。)

嫉妒心不僅能摧毀來世,對今生也有極大的危害。唐朝有一位名叫慧期的僧人,他道志寡薄,妒賢嫉能尤為突出。當時有位品行高潔、功德巍巍的義本大和尚,為眾僧開壇授戒,因慧期戒臘不足且德行淺薄,未被請入傳戒阿闍黎十師之列。他勃然大怒,心懷嫉惱對傳戒製造違緣,後來以此嚴重惡業,即生中感得雙目失明等果報。

古今中外這方面的公案非常多,不管是男眾女眾,很多人在地位、學問、名聲、財產上,對別人的嫉妒心特別可怕。不過在我們學院中,大大小小的上師與法師,彼此之間非常融洽,這也源于上師如意寶的加持。本來,成千上萬的人居住在一個寺院,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複雜矛盾,但我們學院從來沒有這些現象,很多人也感到非常稀有。在世間上,即使一個小團體和小組織,上面有上面的矛盾和嫉妒,下面有下面的矛盾和嫉妒,大家經常處於一種煩惱的狀態,而我們這裏卻感覺非常快樂,雖然不敢說是最快樂的

所以,人與人之間、居士與居士之間、上師與上師之間,最好不要有嫉妒心,看到別人得到快樂、得到利益,心中應當數數隨喜。如果實在生不起隨喜心,自己也要克制自己:我是一個發大乘菩提心的人,不應該對別人有嫉妒的噁心。尤其是千萬不要因嫉妒而發惡願:今生我比不上他,來世我要變成惡魔專門害他。然後一邊受戒、供養僧眾,一邊發惡願,那這種願肯定會成熟的。

噶當派的大德在修心時,一定要具足四種條件:第一、有強烈的意樂,沒有意樂的話,想往生或者利益眾生,什麼事情都搞不成。第二、發殊勝的願,在上師、諸佛菩薩面前,發願生生世世利益無邊的眾生。第三、誓言要堅定,不能今天發一個願,明天就放棄了,大家現在已發了菩提心,以後在實際行動中,儘管每個人的能力有限,但所發的誓言不能忘。第四、經常祈禱諸佛菩薩,依靠諸佛菩薩的加持,才能順利承辦所發之願。這就是噶當派、薩迦派以及我們寧瑪派的好多大德行持善法的四大助緣。

總之,在修行過程中,寧可自己死了也可以,但千萬不能以嫉妒心來發惡願。現在有些佛教徒,跟老闆的關係非常不好,就千方百計到藏地來學誅法,因為他聽說原來米拉日巴的誅法很厲害。(米拉日巴最後很成功,但你這樣不一定成功。)以前四川某城市裏有個人,他到學院裏來整天求誅法,有一天中午到我家,我就問他為什麼,他把原委詳細說了——有個人跟他關係不好,他很想來藏地學誅法以後,回去把他害死。發心若是這樣的話,那一切都完了,你不學佛也可以,但不要發惡願!

子三、宣說顛倒取捨之理:

他贊吾德時,我亦欲他樂,

他贊敵功德,何故我不樂?

當別人讚歎我有功德時,我希望他也得到讚歎隨喜的快樂,而當別人稱讚我的敵人有功德時,我心裏就不快樂,這是為什麼呢?

一般來講,愚者聽到別人的讚歎,不管自己有沒有這種功德,都會照單全收,自己非常高興、得意洋洋。而作為智者,聽到讚歎不會馬上動心,無論在何時,都會保持冷靜的頭腦去觀察,對一切讚歎淡然處之,不會隨之或喜或怒。

不僅如此,大多數凡夫還有一種習性:聽到別人讚歎自己的名聲、財富、功德、學問,心裏就會很快樂,同時也願意讚歎者生起這種快樂。而此人一旦換了個口氣,又去讚歎你關係不好的怨敵,那你的心裏馬上受到刺激,想方設法找毛病,暗示該人並沒有什麼功德。讚歎你的時候,你就接受別人的快樂,同樣對待你的怨敵,你馬上不認可別人的快樂,這是什麼原因呢?到底是功德的本質上有差別,還是你的分別念有問題?

打個比方說,大家一起把《入行論》的頌詞全部背完,其中有個人跟你關係不錯,別人讚歎他,你會感覺很好,聽起來也很舒服。而另一個人與你關係不好,別人讚歎他,你馬上就不快樂:他背得不太正確,當時有很多地方是混水摸魚……”那麼分析這種情況,他們背的論典都是《入行論》,讚歎者是同一個人,他對這個人的功德隨喜,對另一個人的功德也隨喜,而你一者接受、一者不接受,這是為什麼?你自己本來願意快樂,但讚歎敵人功德時,那種快樂你卻不願接受,這是一種矛盾;讚歎你的時候,別人的快樂你認可,可是讚歎敵人時,別人的快樂你不認可,這也是一種矛盾;或者說,敵人如果讚歎你,你願意他得到快樂,而敵人被別人讚歎時,你卻滿心不高興,這又是一種矛盾。其實《入行論》的頌詞可以從多方面來理解,通過各種方式分析,內容會更加深刻。

我經常想,《入行論》的這些教言,不管是對山裏閉關的人,還是學院中聞思修行的人,或者是城市裏整天忙忙碌碌的人,都是適用的。只要學習了這部論典,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時,會減少許多痛苦。我們每個人都喜歡快樂、拒絕痛苦,若想今生來世得到這樣的境界,學習《入行論》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

以前藏地好幾所大的學校開了《入行論》的課程,那些學生畢業後參加工作,心態是完全不同的。他們面對痛苦時,有一套自己的境界,與別人共事時,也有一種自己的原則,周圍的人都覺得:那個學校裏出來的人,即使當了國家幹部,心態、為人處事及道德水準也相當不錯。這就是《入行論》在生活中的一個真實體現。

癸二、破嗔令怨敵安樂者:

初欲有情樂,而發菩提心,

有情今獲樂,何故反嗔彼?

最初發菩提心時,你是願一切眾生都快樂,現在眾生自己獲得了快樂,你為什麼要生嗔恨心呢?

前幾品中,我們曾祈請十方諸佛菩薩、金剛上師、六道眾生為自己作證,發下堅定誓言:從今天開始,為令一切眾生暫時獲得人天安樂,究竟安置於如來正等覺的無上果位,我一定要努力求證菩提。既然發了這樣的誓願,現在不管是什麼樣的眾生,通過不同途徑獲得快樂,我們理應值得隨喜,千萬不能有不高興的心態,否則就是在諸佛菩薩面前打妄語,與當初的誓言背道而馳。

古人雲:承諾容易,實行極難。做任何一件事情,答應下來很容易,也很爽快,真正實行起來,可能會有重重困難。但不管怎麼樣,我們既然發了菩提心、受了菩薩戒,當眾生不同程度獲得快樂時,一定要從內心中生起隨喜,不管他跟自己的關係如何,心裏必須要這樣想。然而,我們的我執煩惱非常可怕,凡是涉及到自己的利益,誰都願意欣然接受,而一旦牽扯到其他眾生,通常都會置之不理,這種想法務必要捨棄。無論遇到什麼人,只要他獲得幸福、快樂、發財,都要由衷地隨喜他。

現在很多人恰恰相反,與自己關係不錯的人在單位裏得獎了、發財了,大家就聚在一起祝賀;而關係不太好的人升官了,就兩三天都吃不下飯,覺得簡直沒有天理。當然,這種行為在世間上是正常的,但對大乘修行人來講,絕對不應該這樣做,任何人只要獲得了快樂,我們都應該不吝隨喜。不管是熟悉的人、不熟悉的人,他有健壯的身體,我們就隨喜隨喜,他有很好的轎車和財富,我們也隨喜隨喜,不僅僅口頭上這樣說,內心中也這樣想,若將此習慣逐漸融入日常修行中,定會成為真正的修行人。

有些人認為:我雖然在諸佛菩薩面前發過誓,但實際中肯定做不到。這種說法不合理!當初你也沒有發瘋,別人又沒用槍來逼著你,發心純粹是你自願的,現在動不動就背棄承諾,這是可怕的愚者行為。每個人應該想一想,既然你自己發了心,就要盡心盡力地利益眾生、讚歎別人的快樂。假如實在做不到,應當覺得非常慚愧,馬上去勵力懺悔,只有這樣,修行才會變得越來越好!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