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5/03 08:48:20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5/03 08:47:35   編輯部 報導

《入行論講記》第四冊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六十節課

第六十節課

現在正在學習對身體不要有貪執,如果貪執身體的話,修行就不會成功。自古以來的高僧大德捨棄對身體的貪執,依靠知足少欲的心態,在清淨的殊勝聖地修持,最終獲得了成就。倘若身處憒鬧的城市,成就之日遙遙無期,因此《富樓那請問經》中也說:恒時當依寂靜處,切莫貪戀大城市。

我們作為後學者,始終都要發願:終年在清淨之地修持佛法,好好依止善知識。當然,如果有條件的話,親自依止是很好的,如果沒有這個條件,按照上師的教言去做,這就是依止上師。有些人認為所謂的依止,是天天跟著上師、看著上師、扶著上師,而在實際行為中,將上師的教言置之不理,從來都不精進修持。其實這不叫依止!若對上師所講的如來教言盡心盡力去行持,認認真真去修持,才是依止的究竟含義。假如沒有這樣,即使你天天扶著上師,天天看著上師,讓上師什麼自由都沒有,一舉一動都緊緊地盯著,這也不是依止上師。有些人一直認為:我沒有條件依止上師,多痛苦啊!實際上,依靠現代的方便方法,現在很多人都有依止上師的機會,但如果沒有依教奉行,整天在上師身邊也沒用。

所以,大家首先應該有決心:在有生之年,好好地行持大乘佛教。這種誓言我已經反反復複地再三強調,就是希望你們的人生能有重大轉變,否則以前在社會上渾渾噩噩,以後還這樣繼續下去,人生也沒有多大意義。通過這次學習,大家若能獲得一種真實的信心,那我整天在這裏苦口婆心、聲嘶力竭地喊著也值得了。有時候你們沒有認真學習,我也覺得特別失望,講起來好像沒什麼興趣。但若有個人說我要努力修心,菩提心真的非常重要,我心裏也有一種安慰感。

今天有位佛友從普陀山給我打電話,她說:最近我學習這部論典,心裏有了很大改變,以前學佛特別迷茫,現在終於找到了修行指導,有了解脫的希望。她一邊哭著,一邊把電話掛了,好像說不下去了。後來我想了想,覺得在這次傳講中,如果有一兩個人對大乘佛法有徹底瞭解,(我要求並不高,剛開始時也說過,只要有二十多人聽,我就心滿意足了。)人生的方向有所改變,就像《親友書》裏所講的,以前的道路是從黑暗趨入黑暗、從光明趨入黑暗,現在通過學習大乘佛法,變成從黑暗趨向光明、從光明趨向光明,這就是我傳講的一個目的。

當然,在學習的過程中,堅定誓言很重要。有些人學一兩天就滿足了,三四年就起厭煩心了,不要這樣!學佛乃至菩提果之間也不能斷,如果沒有這麼大的誓言,那在有生之年聽聞佛法、修學佛法也不能斷。最近觀音菩薩的化身去日本,我在新聞裏聽到一段開示說:我從十幾歲開始學習佛法,每天聞思從未間斷,現在已經七十多歲了,我還要繼續聞思,不斷地學習。我聽後確實大吃一驚,因為我經常跟好多人講:我聞思二十多年已經足夠了,現在應該修行了。但現在想來,二十多年有什麼了不起,他老人家從十幾歲學到現在,聞思六十多年仍覺得不夠,不管從智慧、人品、證悟哪方面來講,我連他老人家萬分之一的功德也不具足,人家都有這樣的求法精神,對佛法的聞思修行那麼重視,我這種區區小人學點知識就滿足了,真是非常慚愧!

現在有些道友,學四年就覺得可以了,要到別的地方去實修。我聽後感到非常稀有,四年還沒有小學畢業,如果就覺得滿足了,可以出去盲修了,這樣可能不太好。你們最好還是不斷地依止上師,如果沒有條件的話,按最有信心的上師之言教要求自己,每天都聽課,每天都學習,乃至死亡之前,在佛法的氛圍中不斷串習,這一點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講課之前,我給大家提一點希望:不要放棄對佛法的聞思,如果輕易放棄,修行是不一定成功的。假如自己認為有了一定境界,什麼都不需要了,那可能是著魔了。以前有位美國居士到學院來,他在路上口口聲聲說:我已經證悟了,什麼都不用了。可是一到飯店,他就開始點殺,吃這個魚、吃那個魚,非常可怕。因此,如果認為自己證悟了,已經不用聞思了,肯定有一種危險性,也許是誤入歧途的一種標誌。所以希望大家在聞法方面不要滿足,對其他貪嗔癡的對境越滿足越好。

複解諸骨骼,審觀至於髓,

當自如是究,何處見精妙。

前面已經觀察過了,從身體外面的表皮到裏面的筋肉、內臟之間,沒有值得貪戀的精華。那麼有些人認為:骨骼應該有可取之處吧。這也是一種愚蠢的想法。正如昨天所說,人體可以不斷地剖析,如果將所有骨骼解剖開來,就會發現白森森的骨頭是由骨質、骨膜、骨髓等組成,實際上也沒有可貪之處。

有時候到屍陀林,看看天葬師處理屍體的過程,可以對身體產生一種定解;或者審視一塊幾十年的白骨,想像白骨的主人曾對它如何執著,但現在也沒辦法再執著了,我們的身體幾年過後跟它沒有任何差別,進而遣除對身體的貪著;或者將自己的骨架跟屍陀林的白骨結合起來觀想,就會明白特別執著的身體不過如此而已。

從頭骨一直到頸骨、脊椎、大小腿,如果詳詳細細去觀察,整個骨架又有什麼可取的精華呢?犛牛或其他動物的骨頭還有價值,但人死了以後,肉不能吃,皮不能賣,骨頭也不能做什麼,可以說人的身體最不值錢。如果是犛牛的話,秋天死的犛牛比較肥,賣幾千塊錢肯定沒問題,春天的犛牛雖然沒有肥肉,但它的骨頭和皮也能值幾百塊錢。但人死以後,什麼東西都不值錢,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一家人死了,肯定他們要發財了!

我們特別執著自己的身體,哪怕落上一點小火星也忍不住,別人稍微撞一下或者說你身體不好,也會勃然大怒。譬如在龐大的身體中,鼻子是一塊小東西,假如別人說你鼻子不好看,也不應該為此生氣。但有些人卻氣得暴跳如雷,好像把他鼻子割掉了一樣,原因是什麼?就是無始以來對身體有強烈的貪執。這種貪執對修行而言,實際上非常有危害。但若以白骨觀、不淨觀來觀察身體,對修行會有一定的幫助。

以前在佛教的修行中,有很多這方面修法。現在泰國、緬甸等國家的修行人,到了一定時候,也是專門到清淨的森林中觀白骨。我去泰國的時候,有好幾處道場修白骨觀,屍體就一直放在那裏,修行人專門去看身體糜爛、白骨的顏色,再到山裏修幾天、幾個月,然後又下來觀白骨。這樣,對身體的貪執逐漸逐漸減少,修行也有成功乃至證悟的機會。

關於此理,《清淨道論》中也有個公案:有位修行人白骨觀修得非常好,把白骨都看得清清楚楚,但始終沒有證得聖果。有一次,一個美女跟丈夫吵架,生氣後就回娘家去。她在回去的路上,把自己打扮得像天人一樣漂亮,想以此勾引其他男人來讓自己丈夫生氣。路上,她正好看見那個人在修白骨觀,(她太不幸了,遇到一個觀白骨的人。)他長相端嚴,威儀又好,目不斜視。她一見便動心了,兩隻眼睛一直盯著看,心裏打算引誘他。正在此時,修行人也看到了她,但在他的境界中,所見完全是一具獠牙畢露的白骨向他沖來,他不但沒有被美女迷倒,反而當下證悟阿羅漢果。由此可見,如果有了一定的修行境界,即使遇到極其嚴厲的對境,自己也有證悟的機會。

無論在印度還是漢地藏地,歷來都有一些清淨道場修持白骨觀。各大傳承的上師們對此修法也相當重視,通過這種修行,能令自相續中熾盛的貪心消失無餘,對解脫輪回有相當大的助益。

一般來講,有時候從人的外表也可以看出他修行如何。若對身體非常執著,平時喜歡打扮裝飾,那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對修行肯定不會特別重視。原來我有一次在某城市裏念《竅訣寶藏論》的傳承,有一段講裝飾身體是非常慚愧的行為,當時幾位居士正在聽,有些男男女女特別喜歡打扮,我看他們不太像一個修行人,於是特意把這段翻譯給他們聽(本來是用藏文念傳承)。也許是我的錯覺吧,從那以後他們的行為還是有所改變,並沒有那麼時髦了。

如是勤尋覓,若未見精妙,

何故猶貪著,愛護此垢身?

經過一番詳細剖析,身體並沒有精妙之處,皮膚、血肉、骨頭、骨髓、腦漿中根本找不到潔淨的東西,整個身體好像是個裝不淨糞的口袋。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還要貪著呢?

這樣一說,有些人覺得非常不合理:世間上那麼多人不斷地讚美裝扮這個身體,你們修行人為什麼這樣說?恐怕有些人不能接受。然而,龍猛菩薩在《中觀寶鬘論》中也講過:若對不淨的身體進行讚頌、打扮,此乃極為愚癡且非常羞恥的行為。世間人的觀念跟修行人的截然不同,但究竟的真理,唯一掌握在修行人手中。

其實,對身體的裏裏外外觀察後,若能得到少許精華,那讚歎自己的身體、別人的身體也合理。但經過一番找尋之後,除了三十六種不淨物外,得不到任何具實義的精妙之物。所以,對身體我們並不是無因譭謗,它確實沒有可貪的地方。

作為一個修行人,不要過於貪執自己的身體,如果把廁所裏的不淨糞一直當黃金來對待,有沒有意義你們應該清楚。龍猛菩薩也說:美女的身體再誘人,也像不淨糞一樣骯髒不堪,不淨糞的形狀再好、再新鮮,實際上也沒有任何價值。知道了身體的本質後,平時不要把所有的精力和財物全部花在這上面。索甲仁波切有一句話說得好:有些人把所有的精力、財產用來裝飾身體,這是非常愚笨的行為,就像過路人只在旅館中住一夜,卻將全部錢財用來裝飾旅店一樣。

當然,你要是有財產的話,對身體稍微裝飾一下,也是世間的傳統。現在世間上的人,有了珠寶全部掛在身上,有了脂粉全部塗在臉上。大多數人每天忙的就是面部這一塊,裝飾的也是這一塊,貼得亂七八糟的還是這一塊。除此之外,印度人在腳趾上有些點綴,但我們藏地特別冷,好多地方都結冰了,腳上有什麼裝飾誰也看不見。

我們如果瞭解身體的本質,便不會貪執自己的身體,也不會貪執別人的身體。記得《法句經》有這樣一個公案:有位王后長得嬌豔動人,國王要她到寺院禮拜佛陀,但由於她執著自己的美色,不喜歡聽佛陀蔑視美色的論調,因此經常避開佛陀。有一天,國王為了讓她到寺院去,下令詩人為寺院寫讚歌,歌頌寺院的寧靜、安詳和偉大,王后對此很感興趣,便和國王一起到寺院。當王后來到寺院,佛陀觀察她的根基,用智慧變化成一位絕色美女,站在她身後替她扇風。相比之下,王后覺得自己遜色多了。她一直望著那美女,那美女的容貌也逐漸在改變:先是變得衰老;然後死去;慢慢屍體糜爛,粘滿了蒼蠅,臭不可聞……王后頓時覺悟美色並非永恆,而且毫無價值。佛陀覺察到她的根基已經成熟,便對她說:對容貌美色極為貪戀的人是相當愚癡的,你們所執著的東西,只不過如此而已。接受佛陀的開示後,王后證得初果。當說完所有的教言後,王后已證得阿羅漢果。

可見,對自身也好、他身也好,如果了知了身體的本質,即使相續中有非常可怕的煩惱,也是能夠對治的。不管是什麼樣的修行人,沒有煩惱很困難;有了煩惱,強迫讓自己依止正知正念,不要天天想自己的身體、別人的身體,也不太現實;即便暫時可以壓制,這種力量也不太強。如果知道了身體的本質,就算未經觀察會產生貪心,但從本質上來講,它已經基本斷除了,猶如人沒有命根就爬不起來一樣,這種煩惱想興風作浪也很困難。

我們之所以對境起貪心,按照《釋量論》的觀點來解釋,是因為認為對境有功德。相反,如果認為對境有過失,就會生起嗔恨心。倘若你覺得所貪的對方特別好看,對其身體產生貪心,或者自己每天照鏡子,認為我長得美若天仙,如果再打扮一下,可能妙音天女看到我都不好意思了。這樣一來,整天對不淨的身體花時間、花精力、花財物,當然,若對修行沒有影響,怎麼打扮是你的自由,但事實證明,此舉對修行肯定有直接或間接的損害。

我有時候都這樣想:現在除了出家人以外,在家的年輕人學佛力量非常薄弱,本來煩惱就比較重,再加上經常貪著自己的身體,還有裏裏外外的一些違緣,修行起來簡直舉步維艱。而三四十歲以上的成年人,相比之下就比較穩重,他們知道身體到底是什麼樣的,貪著別人身體是這麼一回事,貪著自己身體也是這麼一回事。所以,人如果到了一定年齡,對身體的執著會逐漸減少,這時給他們宣說一些佛法,會有一種成熟的感覺。

總之,大家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應儘量減少對自身他身的執著,若能做到這樣,則說明你的修行有一定進步。但若仍舊執迷不悟,一味地貪著別人身體,竭力呵護自己的臭皮囊,那什麼時候證悟也很難說。

若垢不堪食,身血不宜飲,

腸胃不適吮,身複何所需?

貪身唯一因,為護狐鷲食。

儘管如此,有些人還覺得依靠身體可以做很多事情,身體可成為自己的享用之法。這種想法也是一個大錯誤。為什麼呢?倘若真正用智慧來觀察,身體一點也不能享用,無論是精肉還是肥肉,裏裏外外沒有一塊堪可食用之處。

印度對人肉非常排斥,一切肉當中,人肉是不能吃的,如果吃的話,所有人都會譏笑你。除了災荒時期外,我們幾乎沒聽說過吃人肉。今天死了一個人,咱們好好吃一頓,這種說法是沒有的。就算有些人特別肥胖,看起來好像很好吃,但他死了以後,怎麼樣別人也不會去吃的。身體裏的血液、濃水等液體,腥臭骯髒無比,哪會有人想去喝呢?腸胃肝膽等內臟,處處充滿不淨物,也是不能吸吮的。除此之外,身體還有什麼值得享用之處呢?絲毫也沒有。

假如是犛牛或者其他動物,身體基本上可以享用,但人的身體有時候連旁生都不如,旁生死後還可以吃,不是特別髒,而我們的身體,尤其是抬到屍陀林以後,不管是國王王妃,還是什麼樣的領導,活著時大家特別恭敬這個身體,但死後誰都不願意看,更不要說享用了。有些人對自己的家人特別執著,人死後抱著屍體號啕大哭,但過了幾天,就願意馬上處理了:不行了,實在臭得很!此時他也不哭了,如果還想哭的話,就一直放在他床上看怎麼樣。但誰也不會願意的,所以身體的本質即是如此,貪著它又有什麼用呢?

《釋尊廣傳》中記載,有個女人特別貪著她丈夫的身體,丈夫死後都變成骨架了,她還一直背著不放,後來被佛陀的化身所度化。那個故事我覺得非常精彩。其實,我們不管看別人的身體,還是自己的身體,都會覺得特別噁心,人活著實際上就這麼一回事,米拉日巴尊者也說:見而生畏之屍體,本為現在之身體。現在的身體,只不過有一口氣而已,除此以外跟死屍也沒有兩樣。以前印度有位王子,由於前世串習過不淨觀,有一次與眾妃歌舞嬉戲後,眾妃都進入了夢境,他環顧四周的後妃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腐臭熏天的屍陀林,立刻驚恐不安起來,倉皇出逃後就到寂靜地方出家了。所以,不管是男人的身體、女人的身體,在修過白骨觀、不淨觀的人眼裏都非常可怕,活著的身體如是,死後的身體也不例外。

既然這個身體不能食用,血液也不能飲用,腸胃又不能吮吸,那貪著它又有什麼用呢?身體雖不能吃,但如果能用來做項鏈等裝飾物,或者做凳子等日常用具,倒也可以,但誰也不敢這樣去做。所以,貪著身體一點意義也沒有。

然而,這種觀點在社會上一說,好多人會認為我們精神有問題。他們認為人生多好啊,身體多棒啊,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在我們看來,美如水的姑娘髒如糞便!世人在迷惑的狀態中,歌頌身體也情有可原,但我們學習了佛法以後,應該從迷惑當中醒悟過來,明白身體的本質就是這樣。

身體如果不能享用,那貪執它、愛護它的唯一原因,就是為了保護狐狸、禿鷲、野狗的食物罷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殺生吃肉,將身體養得又肥又胖,無非是能讓屍陀林裏的動物吃得飽一點。就像人們養雞、養豬一樣,把它們喂得肥肥的,就是讓自己多吃幾口。

聽說現在有些假活佛,為了讓身體非常胖,經常吃一些喂豬飼料。這種做法,一方面也在為屍陀林的鷹鷲準備食物,另一方面,是讓那些像鷹鷲般沒有頭腦、光看外表就起信心的人獲得一種滿足。有些信徒不求正法,整天看著外面的色相,這些人就投其所好,通過這種方法來讓他們快樂。同時,這些人死了以後,屍陀林裏的惡狗、禿鷲看到來一個特別胖的人,它們也會高興壞了!

我們應該知足少欲,追隨前輩大德們的足跡,從內心中生起菩提心,且讓這種善念永不退失。其實身體就像暫時的客房,當你在這裏歇一晚上,第二天肯定要退房前往他鄉,誠如《佛子行》中所言:識客終離身客店,捨棄今世佛子行。因此對輪回的漫漫路程,大家一定要瞭解,否則,如果認為人只有一生,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今生的利益,那真是愚笨透頂。我們作為佛教徒,懂得這些真理非常幸運,所以大家一定要從真實意義上觀想、從真實的意義上修行。

寅二、依身當修法:(應依靠身體修持善法,千萬不能造惡業。)

故應惜此身,獨為修諸善。

我們之所以愛護身體,就是要借用它行持有意義的善法。儘管身體是三十六種不淨物組成,但誠如《中觀四百論》所說:雖見身如怨,然應保護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如果利用這個身體守持淨戒、行持佈施等六度萬行、發起殊勝的菩提心,雖然它是非常不清淨的東西,但卻能依靠它讓心得到永恆的解脫、永恆的快樂。《前行》中也有教言說:此身行善即是解脫舟,此身造惡便是輪回錨,此身一切善惡之奴僕。鑒於此,我們不能隨便糟蹋這個身體。

有些人認為:上師不是講了嘛,身體是不清淨的髒東西,我現在生病也不吃藥,死了就死了吧,反正身體這麼醜陋,再也不要管它了。也沒有必要這樣!雖然身體本質不淨,但還要依靠它來行持善法幫助眾生、利益眾生,這才是人生中最有意義的。反之,《薩迦格言》雲:平日不為利他想,此人行為如牲畜。如果我們不為他人著想,整天都是自己吃吃喝喝,那跟犛牛沒什麼差別。我們現在身為人,應該做點有利益的事情,一方面為自己的生生世世打好解脫的基礎,另一方面,哪怕給其他眾生種下一點點善根,活著也是有價值的。

倘若把錢財用在身體的吃喝打扮方面,這是一種愚癡的做法,應該用來救護眾生的生命,幫助貧困人、可憐人、病人等等。有時候我幫助一個貧困學生,心裏有種說不出來的高興,覺得錢花得非常有意義,假如沒有這些錢,他永遠都是一個文盲,但現在依靠這點錢,他就有了這輩子的知識,有了這些知識以後,也許他還要行持善法,永遠的解脫也是依靠這些人民幣而獲得的。只要能夠善於利用,無論是錢財還是身體,都可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所以,佛陀在律藏中也說:行持善法的人,壽命應該越長越好。以此類推,行持惡法的屠夫、妓女等,活在世上的時間越短越好,早一點換了這種肉身,就不會利用它來徒造惡業。

現在的每一個人,特別是年輕人一定要發心,不要成天想著:我現在特別苦啊,可不可以早點死了?尤其是有些女眾,很多人想快點往生極樂世界。實際上這種心態不太好!我們得一個人身非常不易,如果有能力、有機會,應該給自己念一些長壽祈禱文,發願長久住世(眾笑)。我並不是開玩笑,人身的確非常難得,今生遇到佛法並行持大乘教義,這種身體好不容易得到。如果你相信三界輪回的流轉,就知道在無數劫中才能得人身,而在千千萬萬的芸芸眾生中,現在有一顆利他的菩提心,這樣的人身更加來之不易。現在有了這麼好的人身時,你們不要歧視自己的身體——“這個身體有什麼了不起,實在不行的話,我去跳河自殺,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我們應發願行持善法,若能如此,現在的生活好像特別痛苦,覺得沒有意義,但再過幾年以後,你會發現這個身體對眾生、對自己還是很有幫助的。

其實心情不好也是階段性的,一輩子心情不好是不可能的。有些人常說:我那時候心情特別壓抑,差一點就自殺了。有些著名的法師也說:原來我遇到違緣時,又得了嚴重的心臟病,當時覺得還不如死了好,沒想到如今的事業如此廣大。可見,違緣都是暫時的,若能好好地利用身體,多多發願利益眾生,或者成為自己修行的因,這樣的人身真可稱為如意寶。印度貝諾法王現在七八十歲了,他老人家經常講:每個人得人身很不容易,一定要發願長住啊!當時他對法王如意寶說:您也應該發心長久住世,我自己經常發願在這個世上多活一點。不僅僅是我們,每個出家人、每個修行人都應該這樣發願。

心的引發力是很強的,如果經常這樣想,應該會活得長一點。不然的話,你天天都是:我今天早上還沒有死啊!我不想提水,怎麼辦哪?還要過生活,多痛苦啊!這種心情沒有必要,我們的生活應該說是很好的,假如轉生在地獄餓鬼中,那是早點死了好,但我們人類再怎麼樣苦,也沒什麼忍受不了的。因此,大家一定要給自己寫長久住世祈禱文

縱汝護如此,死神不留情,

奪已施鷲狗,屆時複何如?

縱然你對身體精心呵護,但到了一定時候,死主也不會留情的,《正法念處經》中說:死神乃無可避免之時禍,強奪生命之惡神。他會毫不留情地搶奪我們的生命,然後施給禿鷲、野狗,到那時又該怎麼辦呢?

華智仁波切說:我們南贍部洲的人,自從出生那一時刻起,就必定會走向死亡,但死的方式、死的因緣和死的時間卻決定不下來。現在經堂裏有這麼多人,一百年左右大家肯定都會死,但每個人到底是車禍死、病死還是以其他方式而死,除了有神通的人以外,誰也不知道。死神隨時都可能降臨,不要認為自己現在不會死,過段時間再修行也來得及。

有一次我到縣上去,有兩個人搭便車,他們說:這次實在沒時間,工作特別忙要趕回去,再過兩三年以後,我們會來這裏皈依三寶,準備好好地研究佛法。聽了這番話以後,我心裏有種說不出的難過:世間上的人就是這樣,來一次學院多不容易,千里迢迢地趕來這裏,應該皈依佛門或瞭解一下佛法,但這個時間卻拖到兩三年後去了,兩三年以後你還有這種心情嗎?到那時你還活在世上嗎?很難說!

所以,修行人與世間人之間的最大差別,在於對無常的認識。我平時也有這種感覺,從沒有學過佛或學佛未深的人,對未來會有很多的夢想和期待,但這些能否實現也是個未知數。而修行比較好的人,凡事都會想我可能會死吧,那時不一定活著吧,包括對明年的一些打算,心裏也有一種無常感。

我們在座的修行人,對未來的死亡還是值得考慮,如果沒有考慮的話,死亡突然到來時,自己也會措手不及。昨前天有個道友死了,本來他身體很不錯,突然發病送到醫院,開刀已經太遲了,很快就離開人間,兩三天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實這種事情在每個人身上都可能發生,我們的生命相當脆弱,如果認為自己應該不會死,被這種牢固的執著一直束縛著,對修行會直接帶來障礙。因此,我們哪怕活一天,也要充分利用這個身體,好好地念一點咒語、看一點書,在心相續中種下很好的善根。這樣,即便自己突然死去,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臨終時也能憶念起一些善法。

我們修學正法,當如美女救頭燃懦夫抖落懷中毒蛇般一刻也不遲緩,千萬不要明日複明日,一直拖到以後去了。有些人說:明年我再修吧,現在工作特別忙,等孩子讀完大學後,再到你們那裏出家好不好?那時候我肯定健在的。你怎麼肯定呢?孩子讀大學後還要成家,成家後還要死亡,等他死了以後,可能你才想學佛、想出家吧!

所以,很多人的想法跟修行正理背道而馳。在修行當中,你今天想皈依,就要馬上皈依,今天想行持善法,就要馬上行持善法,要不然,以後有沒有機會也很難說。死主閻羅始終在等著我們,倘若做事情就像旱地撒網,對未來總有種無法現實的欲望,那你生命中可能會留下很多遺憾。因此,什麼時候想行持善法,就要馬上全力以赴地去做。當然,在各種善法中,自己要選擇功德大的去行持,譬如出離心、菩提心,每天都是修一點,這樣的話,不管你能活多少天、多少年,對自己對眾生一定是有利益的。

同時,大家還應時時刻刻祈禱上師三寶,如果上師三寶的加持融入自心,修行就會非常成功。假如沒有這樣,光是口頭上說說、行為上做給別人看,那也沒有多大意義。唯有從內心中真正生起修行的念頭,才會變成很好的修行人!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