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2/04 07:05:56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行論講記》第七冊 第八品靜慮 第一百一十八節課

第一百一十八節課

於靜處生歡喜這一科判,分四個方面來宣說,這四個問題已經講完了。簡言之,有些人不願到山林裏去閉關,原因要麼是貪執身體,要麼是貪執親友,要麼是貪執財產。作者通過一一破析,使我們醒悟過來,明白這些無有實義。

壬二、斷除於彼不喜之因:

吾身速腐朽,彼臭令狐狼,

不敢趨前嘗,其變終至此。

我的身體終將死亡、腐朽,它會發出濃烈的臭氣,令貪食腐肉的狐狼都不敢趨前品嘗,這種結局必定會降臨,因而身體不是該貪執的對境。

我們特別執著自己的身體,然而,不管這個身體多麼美麗,總有一天會死亡。屍體停放幾天後,馬上就會膨脹、腐爛,散發出惡臭,尤其在夏天,再美的身體也是臭氣沖天,連饑餓的野狗、狐狸、豺狼、禿鷲都不敢去享用。若對身體的組成部分一一剖析,不管是骨頭、腐肉,或者黃水、濃血,都無有少許精華,什麼地方值得貪執呢?

貪執身體完全是一種迷亂習氣。人死後過了幾天,即使生前再好看,那時候也會深深體會到人身不淨。《學集論》中引用《般若經》的教證說,佛陀告訴須菩提:初學菩薩理應前往屍陀林,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觀看屍體的不同腐壞狀況,將屍體的不淨與自身進行對比,了知自己的身體也是如此,生起二者本質無別的定解。

大城市裏的道友,不一定有親自去屍陀林的機會,而我們學院裏的道友,離屍陀林只有兩三公里,方便的時候,為了修行應該去一下。現在很多新聞記者或旅遊觀光的人,對藏地的屍陀林特別好奇,到了那裏以後,舉著攝像機、照相機到處拍。其實這沒有任何意義,去屍陀林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獵奇,而是要觀察自身跟死屍本質上有何差別,通過這樣的串修,逐漸明白再怎麼貪執身體也沒有多大意義。

現在的人特別喜歡化妝打扮,在這方面,整天花的時間相當多。我認識一位元居士,她對學佛比較虔誠,唯一有個毛病就是特別愛打扮,我說:你是不是應該把時間用在學佛上,不要太執著外相了?她回答說:不行啊,堪布!沒有化妝的話,我就像個魔女,而化妝了以後,我會變成天女。但在我看來,人化了妝之後,有一種虛假的感覺,一看就知道不是本來面目。其實你喜歡天女的話,還不如戴上天女的面具,這樣可能更好看一點。

貪執身體根本沒有意義,尤其為了身體造惡業更不應理。佛陀在大乘經典中說:極其珍愛之自身,死時捨棄如破罐,俱生骨肉亦分離,獨自隨業而漂泊,切莫為身造惡業。我們極其珍愛的身體,一旦死亡來臨,就像被扔掉的破罐一樣,根本沒辦法執為我所。那個時候,和俱生的骨頭、血肉也不得不分離,獨自一人漂泊于中陰界,唯有業力跟隨著自己。因此,為了身體而造惡業,的的確確不合理。

很多人不能到寂靜地方去,大多是害怕在深山老林中苦行時,自己的身體吃不消,生起貪執時放不下。我遇到一個上海老居士,他對學佛特別有信心,但讓他去山裏修行的話,別的貪執倒是沒有,唯獨擔心這個身體。其實,就算不敢去山裏,也應該在其他寂靜地方修行,否則,一直身陷於鬧市中,修行的機會將大大減少。

斷除貪執身體的方法,最好是將之觀為如夢如幻,或者以小乘不淨觀的九種相來觀修,若能對身體斷除貪執,那麼很容易獲得聖果。佛經中有一個公案說:摩竭陀國有座觀園,裏面風光秀麗、景色宜人。一天,許多男女到那裏去燒香拜佛,有個大臣的兒子叫畏間,有個漂亮的女人叫上金光首,二人彼此吸引,在拜佛時一直忍不住偷偷看著對方。

突然間,上金光首仰翻在地上,四肢僵硬,只見她臉色發黑,眼睛、嘴角、鼻孔、耳朵開始流出膿血,一股惡臭撲鼻而來。畏間這才明白上金光首死了,而且在炎熱的陽光下已經開始腐爛。轉眼間,美麗的上金光首變成一具腐爛的女屍,臭不可聞,一群群蒼蠅逐惡臭飛來,在屍體上吃喝那死肉敗血。

畏間怎麼也想不出上金光首的死因,不禁驚恐萬分,準備拔腿跑掉。剛要跑的時候,身邊的樹神說起話來:這個人只貪圖她生前的美麗,不管她死後的淒慘,真是沒有良心!畏間感到萬分慚愧,便從身上脫下外套,將那腐爛發臭的屍體蓋住,搬到樹林中埋起來。

他很想知道上金光首的死因,於是就去佛陀居住的精舍。頂禮之後,正打算詢問佛陀,突然看見從外面走進兩個女子,年長一點的正是上金光首。畏間大吃一驚,轉頭一看佛陀不見了,面前卻站著文殊菩薩。畏間頓時明白,這一切都是文殊菩薩為了教化他而示現的,並體會到美麗如同泡沫一樣,快樂也是瞬息的幻想,只有佛道才是永恆的依靠。後來他精進求道,成了德光耀菩薩,最後成佛。所以,自己因緣成熟時,佛菩薩便會顯現於面前,幻化出各種形象來斷除我們的貪執。

若始終貪著身體不放,打扮穿著、愛護保養……日日夜夜為它操勞,那修行肯定不會成功。諸佛菩薩的這些教言,大家理應銘刻於心,反反復複觀察這個身體值不值得貪執。當然,學佛並不是一天就有明顯的效果,如果一天就有明顯的效果,這不一定是很好的征相。世間上的任何知識,都要依靠日積月累,我們學佛也不例外。

當今社會中,懂得佛法的真理很重要。觀音上師在臺灣開示時說:我經常灌時輪金剛的頂,就是為了召集人們宣說佛法。因為佛法是萬法的真理,有智慧的人不可能不接受。而沒有智慧的人將其拋之腦後,這一點我也沒辦法,佛陀時代這種現象也比比皆是。因此,大家應該多聞思佛法,並將所學的知識運用起來,以此對治自己的煩惱,儘量發願前往寂靜山林修行。

孑然此一身,生時骨肉連,

死後各分散,何況是他親?

我們獨自來到世間,從母胎裏出生時,與骨肉本是連在一起,可是死後也得各自分離——在屍陀林中,頭、四肢、身肉一一地割下來,骨頭被全部砸碎,最後整個身體東離西散、四分五裂。既然與生俱來的骨肉尚且有支離破散的一天,個體相異的親友就更不用說了。

很多人對感情非常執著,希望與喜歡的人永遠不分開,生生世世都在一起,平時發願也是: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同時同秒死。實際上,即使兩人一起死,死後也會隨各自業力而在中陰長道中分離。世間上的很多觀念,都是顛倒的邪念,完全不符合實際真理。

在修行的道路上,危害最大的就是親友。藏地有些大德說:外面的魔並不可怕,家裏的親人才可怕。上師如意寶在講《入行論》時也說過:人與非人的外在襲擊,可以通過念咒語、依止正知正念來遣除,然而親朋好友的軟言慰語,很多人都無力抵擋。

對一個山裏的修行人來說,怨敵來到面前,強迫他不准修行,必須離開這個道場,他不一定會言聽計從。但若親人打電話哭訴:我身體痛得不行了,你可不可以回來照顧我?他可能就不得不下山了。或者有些道友想出家時,父母好友竭力勸阻:你千萬不能出家啊!我們只有你一個孩子,你如果出了家,我們以後怎麼辦哪?你太不負責任了!這樣一勸說,有些人的心就軟了,不得不隨順親人了。所以,許多修行的違緣並不是外來的,而是身邊親人帶來的。為什麼印藏漢的高僧大德,出家後決心修行時,必須與親人徹底隔離?他們還是有一定的密意,如果不離開,自己的修行不會成功。

因此,我們前往寂靜地方時,首先要觀察自己能不能割捨對親友的耽執?不能的話,暫時還是應該在都市中隨順他們,否則,即使你跑到寺院裏出家了,過段時間也抵不住他們的甜言蜜語,最後重新回到城市中去。

親友對修行的障礙非常大,為了修行而跟他們斷絕關係,這是上等修行人,也是最好的辦法。當然,世間人可能不理解,覺得我們沒良心、不孝順、忘恩負義,這也情有可原,因為在某些問題上,世間與出世間的觀點截然不同。

若想變成上等修行人,追尋印藏大德們的足跡,就要斷絕世間的一切牽連。反之,如果想利益他們,就要與之保持聯繫。上師如意寶講過:你有能力弘法利生時,若以修行為藉口,什麼事情都不管,每天都是閉目打坐,這是不合理的。你一個人呆在山洞裏,任何眾生也見不到你,見不到的話,就聽不到佛法,這與大乘的精神相背離。所以,自己該怎麼做,要根據自己的境界、定力和因緣作決定。

對初學者而言,剛開始的時候,弘法利生不是很重要,因為自己的境界還沒有穩固,世間的誘惑力又相當強,倘若隨順世間,則無法抗拒強烈的吸引力,最後所有的修行會蕩然無存。所以,到了一定的時候不能忘記度化眾生,但在此之前,自己還是要學會取捨、抉擇。

對每個人來講,身體、受用、親人只是暫時的,唯有自己的心才是永遠的。佛經中有一個比喻說:從前有個商人娶了四個妻子:四夫人最得丈夫寵愛,丈夫對她言聽計從;三夫人是經過一番辛苦才得到的,所以丈夫常帶在身邊,甜言蜜語;二夫人與丈夫天天見面,猶如一個推心置腹的朋友;大夫人像個女僕,毫無怨言地任由使喚,但在丈夫心目中沒有地位。

一天,丈夫要遠行,必須離開故鄉,他問四個妻子誰願意跟他去。四夫人說:不論你怎麼疼我,我也不想陪你去。三夫人回答:連你最愛的四夫人都不願去,我為什麼陪你去?二夫人說:我可以送你到城外,但不想陪你去那麼遠的地方。只有大夫人說:不管你去哪里、走多遠,我一定陪著你!

這個故事是什麼意思呢?最寵愛的四夫人,代表我們的身體,人活著的時候,對身體最為執著,可是死了以後,肉體轟然倒地,沒有辦法跟隨自己;三夫人是我們的財富,不論多麼辛苦積累起來,死時也不能帶走一分一厘;二夫人是世間的親朋好友,他們最多在我們死時哭哭啼啼,把我們屍體埋到城外的墳墓裏;大夫人則是人的心,它和我們的關係最密切,跟我們一起漂泊於輪回,但我們也最容易忽略它,反而將全部精力貫注於虛幻的色身上。

我們自己也有體會,人死的時候,親友只能在一旁哭泣,除此以外也無計可施,不要說死的時候,即便是生病,他們也沒辦法代替。昨天我的身體很痛,旁邊有個喇嘛說:怎麼辦啊?我有沒有辦法幫幫你?我說:眾生的業力各不相同,你再想幫也幫不上,只有自己承受自己的業力。

世間人之所以貪戀異性,一方面因為無明愚癡迷惑著自己,另一方面,自己有無始以來的習氣,再加上沒有受過大乘佛法的引導,各方面因緣一聚合,他覺得最貪愛的對境就是自己的朋友。

很多人認為和愛人永遠在一起,是世間上最幸福、最快樂的事情,實際上並非如此。為什麼現在拍電影、拍電視時,大多將最後一幕的鏡頭,定格在他們沒有成家之前,而不敢拍結婚以後?因為兩個人長期生活在一起,彼此的業力不同、愛好不同、性格不同,經常會發生矛盾爭執。現在很多的人,剛開始將幸福完全寄託在對方身上,希望對方能給自己帶來快樂。但結婚久了以後,兩個習氣不同的人,關在一個屋子裏極其痛苦,連做中午飯都意見不統一,一個說做稀飯,一個說做乾飯,在這個問題上吵得不可開交。因此,我們沒有必要過於貪執,否則心裏會產生很大的痛苦,修行佛法也絕對不會成功。

生既孤獨生,歿複獨自亡,

苦痛無人攤,親眷有何益?

生時,自己孤零零地來到人間,死時,也沒有任何陪伴而前往中陰。漫長的輪回生涯中,我們感受過各種各樣難忍的痛苦,但自己的苦痛只有自己承受,他人根本無法取代。佛陀在《教王經》中說:人在臨死時,父母兄弟眷屬不能代受絲毫苦痛。眾生生也孤單,死也孤單。既然我們獨生獨死、獨來獨去,一切都是隨自己的業力而轉,親友眷屬不能分擔,那貪執他們有什麼利益呢?

我們在遭受生老病死時,親友們對解除痛苦毫無幫助,連一刹那的代受也無能為力。當然,高僧大德通過自他交換代眾生受苦,這種現象倒是有,但這並不是此處敍述的內容,這裏講的主要是凡夫人。什麼叫凡夫人呢?有關經典中說,在六道輪回中獨自漂泊,自己沒有任何陪伴,這就是所謂的凡夫。因此,我們沒有必要為了貪執親人而放棄修習善法,藕益大師說:世情斷得一分,佛法即有一分得力。若能斷除對世間情感的牽掛,定會產生修持佛法的境界。

我希望在座的道友,在沒有特殊的情況下,跟外面的聯繫越少越好,自己有吃有穿就夠了。我認識有些居士,以前世界各地的朋友非常多,後來自己通過學佛,基本上跟外面不怎麼聯繫了。因為聯繫得越多,修行的障礙越大,每天都是接電話,不是陪這個一起吃飯,就是跟那個一道喝茶,短暫的人生就這樣虛度了,哪里有時間修行佛法?經論中常說:斷一分煩惱,證一分菩提。作為修行人,世俗的瑣事交往斷除一分,就會在菩提道上前進一步,弘一大師也說過:世情一定要看淡,要看破。雖然完全看破有一定的困難,但也要儘量少聯繫。

移動公司在學院周圍建了信號發射塔,但除了有些弘法利生的負責人以外,我們要求大家最好不要用手機。本來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你拿三四個手機都可以,但這對修行非常有障礙,我們沒必要跟國內外經常聯繫,個人的生活能解決就可以了,要儘量減少親人的干擾、打擾、騷擾。假如有了清淨的環境,自己就能空出很多時間來觀心,對佛法自然而然會生起定解。

佛陀在《彌勒經》中說:得到人身、值遇佛法、對佛法生信、發菩提心,這四種法在千百萬劫中難以得到。然而,我們很多人完全具足這四種緣分,人身已經有了,佛法遇到了,對佛法也生起信心了,(昨天有個道友到我家,說:我需要您的《華嚴經》,可不可以給我看看?當時我心裏很高興,覺得這個人至少對佛法有信心。)並且發了菩提心,這是千百萬劫難以獲得的,一定要把握、珍惜,不要錯過!

對親朋好友要少聯繫,但有些在家人也不能過於極端:堪布今天這樣講了,我從此以後不管孩子上學了,也不給丈夫做飯了,家裏的人也不照顧,馬上背起包前往寂靜地方!這是有點衝動了,既然自己業力現前,已經落入這樣的網當中,馬上跳出來也有困難。

其實,只要對佛法有信心,做在家人也不要緊。現在很多虔誠的居士,有時候比我們還好,我們到大城市裏去時,經常還有一些散亂,而他們從來都不看電視,也不對親朋好友請客,除了上班和家裏該做的事情外,全部的時間用於修習佛法。當這樣的在家人也很不錯,因為佛陀時代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出家,在家人還是占大多數,佛陀在經典中對在家人的開示也相當多。

所以,你們有些在家人,即生中如果沒有出家的因緣,我覺得也不要緊,自己應該當個很好的在家修行人。剛才佛經中也講了,假如得到了人身,遇到了佛法,對佛法有信心,發了菩提心,四樣全部具足的話,那是相當難得的,對此理應生起歡喜心。

下面以比喻說明不應貪執親朋好友:

如諸行路客,不執暫留舍,

如是行有道,豈應戀生家?

譬如,去遠方的旅人,不會貪著暫時歇腳的旅舍,畢竟那不是最終的歸宿。打個比方說,我們從這裏去拉薩,今天到這個地方住一晚,明天到那個地方住一晚,每晚都會跟來自各地的旅客集聚一處,但並不會執著這是我的旅客,對客棧也不可能執為這是我永遠的處所。同樣,在三有中漂泊流浪的人,怎麼會留戀偶爾一遇的身體與親友呢?

再過幾年,我們這裏所有的道友都會各奔東西,每個人隨自己的業力而漂泊,有些造善業前往清淨刹土,有些造惡業墮入三惡趣,有些還是獲得人身,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有。所以大家聚在一起時,不應該造惡業,也不要過於貪執。

現在的世間人,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一直依依不捨,這種貪心太強烈了;對這個人不滿時,就互相開始爭鬥,一定要殺死對方,這種嗔恨也太過分了。其實我們應該以不怨不親的態度對待所有的人。上師如意寶經常說:在座的金剛道友不要互相有矛盾,大家在上師身邊求法,只是暫時住一段時間,應該珍惜彼此的緣分。但也沒有必要過於貪執,眾生的業力各自不同,緣合則聚、緣滅則散,所以與人交往要有一種分寸,這樣才能掌握自己的行為。

《佛子行》中雲:長伴親友各分離,勤積之財留後世,識客終離身客店,捨棄今世佛子行。我們相當於客人,而親友好比是旅店中聚在一起的客人。印度的帕單巴說:夫妻無常猶如集市客,切莫惡語爭吵當熱瓦。有些家庭非常不和睦,吵架就是他們的專業,以前沒有成家時,對對方的希望很大,一成家之後,每個人的想法和意樂不同,整天都處於一種敵對的關係。其實這也沒有必要,真正懂佛教道理的人,家庭一定要和合。

前不久開法會時,一個居士對我說:非常感謝您!您講了《入行論》以後,我們好幾個居士的家庭重新和睦相處。對我來講,這種話是好聽還是不好聽也不好說,但不管怎麼樣,作為佛教徒,還是應該和睦相處。不僅是家庭要和睦,人與人之間、金剛道友與金剛道友之間、佛教徒與非佛教徒之間,也要和睦。一位國外的上師說:我們佛教徒與非佛教徒之間,應該彼此學習、彼此恭敬、彼此尊重,但不一定要學別人的宗派,學外道,或者學非宗教徒的論典。這番話確有甚深密意,大家應該仔細體會。

儘管彼此要和睦,但也要儘量斷除貪心,不然的話,即生中不一定有修行的因緣。在明朝嘉靖年間,有一個人叫祩宏,他不到兩年時間,就送走了兩個親人:先是不到一歲的兒子死了,接著妻子因為憂鬱過度,不到一年也死了。他對世間產生了強烈的厭離心,但後來在父母的催促下,不得已又娶湯氏進門。湯氏是一個貧家之女,對於嫁給祩宏這樣的大戶人家,總有揮之不去的自卑感,經常在丈夫面前低眉順目、小心翼翼。

一個大年三十的晚上,祩宏正在看《金剛經》,湯氏為丈夫泡了一杯熱茶,輕輕放在桌子上。突然茶杯自己碎裂,湯氏嚇得手足無措,覺得不吉祥,害怕丈夫不高興。沒想到祩宏抬起頭來笑笑說:沒關係,世上沒有不碎的茶杯,世上也沒有不散的因緣。他終於將自己的意願表達出來,然後等著湯氏的號天搶地。而令他意外的是,湯氏平靜地回答說:我懂,我不耽誤你。君請先行,妾隨後就去。說完,走進屋裏,給丈夫整理出門的衣服。祩宏揮筆寫下《七筆勾》,一筆勾銷了紅塵俗世的一切因緣,後來到西山寺出家,成為蓮宗八祖——蓮池大師。祩宏出家不久,湯氏也削髮為尼,為孝義庵主。

有些人說:丈夫出家,妻子出家,孩子也出家,這對佛教會不會不莊嚴?其實這沒有什麼,上師如意寶也講過,在佛陀時代就有這種情況,而且他們出家以後,各自守持清淨的戒律,互不干擾。我們學院就有這種現象,夫妻倆出完家以後,在守戒方面非常不錯。自古以來,有些夫妻在家時雖造過惡業,但修行因緣成熟時,也有一起出家的。即使不能一起出家,也可以一個先出家,另一個後出家。那天有個廣東人說:我先把妻子送到這裏來,一定要讓她出家。她剃完光頭後我就看一下,然後回去掙錢三年,三年之後我準備出家。說是這樣說,但三年之後,他是出家還是成家?我有點懷疑。

壬三、教誨依止靜處:

迨及眾親友,傷痛及哀泣,

四人掮吾體,屆時赴林間。

此頌教誡我們在還沒有死之前,趁早趨往寂靜的森林中,獨自一人修行。等到死亡來臨之時,四個人扛起我的屍體,送到屍陀林就可以了,沒必要有很多親朋好友圍著大哭。

人死之後,屍體的處理方法,各個國家和民族的傳統不同,但除了土葬、火葬、天葬、水葬以外,基本上沒有別的方式了。這裏是按照印度的傳統——天葬來講的,人死了以後,把屍體放在擔架上,四個人掮著前往屍陀林,親朋好友則跟在後面哭。藏地也有這種傳統,人死時如果自己不哭,說明對死者根本不關心。其實這是世間的說法,從佛教的角度而言,人死時最好不要哭,儘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昨前天一位施主的母親死了,她內心雖然很悲傷,但跟世間俗人完全不同,她覺得母親能遇到佛法,有佛菩薩的加持,已經很滿足了。

既然人人難逃此結局,我們就應該發願在死亡來臨之前,儘早前往寂靜的林間,這樣的話,好像你已經死了一樣,親友對你不會太執著,就算你真死了,他們也不會很傷心。有些修行人在山裏死了,家裏人很多年都不知道,後來得知這個消息時,也沒有什麼感覺,因為他離家太久了,大家早把他淡忘了。

我認識一個道友,他在山裏閉關修行,一年只給家裏打一個電話。剛開始家人接受不了,後來慢慢就習慣了,他打電話時,他們都很驚奇:啊,這麼快又是一年了!這樣彼此也不會互相耽著。所以,我們還沒有死之前,應當主動捨棄親眷,到山林裏面去修行,如《寂靜語》中雲:乃至四人以擔架,抬舉吾身未臨前,一直邁向寂靜處,修行寂滅之等持。

從前,釋迦牟尼佛轉生為一國王之王子。因以前的王子盡皆夭折,為防止此王子遭非人傷害,就將其置於珍寶裝飾的鐵室中,依吠陀論典作護身儀軌,眾人因此稱之為鐵室。鐵室長大後,有一次正逢睡蓮花節,他身著綢緞妙衣,由眾多眷屬圍繞,一同赴往慶典之地。目睹歡樂場面後,鐵室以其宿世善緣牽引,對種種狂歡場面毫無興趣。(就像舍利子和目犍連的前世——涅甲和邦那傑一樣。有善根的人,看電視、看電影時,會覺得世間人的貪嗔癡非常可怕,馬上產生修行的境界。但若善業的習氣比較薄弱,一看就會入迷了,再也不想看書了。現在個別學《入行論》的居士,整天借一些二三十集的連續片看,我聽了以後特別害怕,本來學《入行論》那麼緊張,還看這麼多的連續片,那已經完蛋了!)

當時鐵室王子看後,馬上生起厭離心,返回王宮,在父王前竭力請求前往森林中出家。國王不同意,問他為什麼這樣做,王子回答說:我因懼怕死亡,所以才決定出家。國王非常不解:死亡根本無法避免,你前往森林又有何用?難道躲在林中就不會死嗎?王子解釋說:雖然呆在哪里同樣都會死,這一點無有差別。但有一點大為不同:于寂靜森林中,有行持佛法的機會,如此臨終之時無有痛苦,死後也能轉生安樂淨土;而在家中,則會遭遇違緣,很難修持正法,死到臨頭必有大痛苦,死後亦難免墮落地獄。王子隨即將有關情況廣述一番,國王還是比較明智,終於答應他出家。(不像現在的有些家庭,通過各方面來調解,也沒辦法說服對方。)鐵室遂將眾人羡慕的王位,如丟棄雜草一般捨棄,到森林中苦行修法,終獲成就。

所以,人沒有死亡之前,到寂靜處去出家很重要。聽說有個年輕人,他一直說我退休以後再修行,結果還沒有到退休,他就死了。有些人常說退休以後再出家、孩子找到物件後再修行,有時候我聽到這些話,心裏就想:時間會不會等你啊?即使你現在不能出家,學佛也不需要那些條件,你現在為什麼不學佛?有些人光是學佛也要等孩子工作成家才開始,這是一種愚癡的行為,學習佛法要馬上學,自己有了善緣和善念時,一定要當下決定。

當然,到寂靜地方的緣分,可能大城市裏的人不太具足,但是你有空的時候,應該到寺院去參觀參觀,看一看你跟他們的生活有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如果有的話,他們是人,你也是人,為什麼他們修得那麼清淨,對佛法真正生起信心,而你每天忙著一大堆瑣事?經常這樣反觀,自己的因緣也會逐漸成熟的。

其實城市裏的有些條件也不錯,假如你身體實在不行,也不一定非到寂靜地方去。我遇到學院的一個修行人,他說:現在在城市裏閉關是最好的,衛生間也有,水也有,吃的也有,所以最好是租一間房子,在城市裏面閉關。他的話也言之有理,縱然你身處鬧市中暫時無法脫身,也應該給自己創造一個寂靜的環境,精進地修行。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