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2/03 02:19:20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行論講記》第六冊 第八品靜慮 第一百一十一節課

第一百一十一節課

下麵宣講《入行論》 第八品 靜慮

丁四(靜慮)分三:一、以連接方式教誡修禪;二、斷除違品;三、謹持對治。

戊一、以連接方式教誡修禪:

發起精進已,意當住禪定,

第七品講了精進波羅蜜多,通過四種助緣、二種力,摒除相續中的三種懶惰。依靠這些教言,比較懶惰懈怠、不願修學佛法,尤其是相當散亂的人,能夠得以改變。所以大家理當再三地串習,這樣才能圓滿靜慮度的資糧。當然,《解深密經》中說:不僅僅是精進,六波羅蜜多的前幾度,也是圓滿靜慮度的資糧。

學佛與不學佛的區別,首先在於知見,其次在於行為。沒有學佛時特別散亂,早上起來也好,晚上睡覺也好,生活沒有規律。而學習了佛法之後,生活應該重新調整,以前自己相當懶惰,白天晚上不是迷迷糊糊,就是忙忙碌碌,而現在要從內心中改變過來,這種改變必須要有精進心,如果沒有精進風的吹動,即使你智慧超凡,也無法上進。

因此,大家要認識到精進的重要性,今後不是一兩天的精進,也不是一兩年的精進,而是要持之以恆地精進。歷史上的諸位高僧大德,在多少年中下過工夫?大家方便的時候,也應該拜讀一下他們的傳記。和他們的精進比起來,我們怎麼能再渾渾噩噩地混日子?

修行人發起精進後,理應將心安住於禪定。安住的方法有多種,最好是先在上師前聽聞佛法,再到寂靜的地方修持禪定,《學集論》中亦雲:當聞所受法,後住森林間。在依止上師的過程中,一定要好好地觀察,現在人在依止上師的問題上,存在很多的毛病:剛遇到一位上師時,覺得他具足一切功德,跟佛陀沒有任何差別,急急忙忙去依止。依止完了以後,又覺得這位上師具足一切過失,連凡夫人都不如。這種行為不是很好!按理來說,剛開始的時候,應該把這個上師看作有很大的過失,不要抱有很大的希望,後來經過自己的觀察,已經認可他了,再去聽受佛法、接受灌頂。之後不管他的行為怎麼不如法,都應該把他看作具功德者。然而,當今有些現象並不太樂觀。

但不管怎麼樣,我們首先應當聽受佛法,在上師面前斷除一切疑惑,對佛法生起堅定不移的定解,然後再趨往寂靜的地方,通過修行來調伏自心。這次學習《入行論》第八品,大家應該從內心中發願:今後要修一點法。我在上海開示時,也用了一個世間的比喻說:人們在辦企業的過程中,首先是不認可,然後經過觀察認可,最後去實際操作。學佛也是同樣,首先是不信,然後逐漸相信,信了以後去學,學了以後去修。所以,修和學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差別。

現在大多數人只是學佛,並不是修佛,然而,若沒有修行、只是理論上稍微懂一點,其實也起不到什麼作用。上師如意寶在《忠言心之明點》中說:數多佛陀諸法理,唯調眾生心方便。佛陀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歸納起來就是要調伏自己的心,而調伏心的前提必須要實修。

如果沒有長期串習,只是稍微瞭解一點理論,就像治療慢性病一樣,不一定很快時間內有效果,貪心嗔心等煩惱儘管只是偶爾的客塵,但只有長期的修行才能清淨。因此大家一定要下工夫,沒必要今天剛懂了一點,就認為分別念已經斷盡了,遇到悅意對境生貪時,對自己馬上失去信心。這是不懂修行次第的表現。真正懂得次第的人,先會從理論上下工夫,是先聞思、再修行。

當然,修行有許許多多方便,如《妙臂請問經》雲:對治貪心修不淨觀,對治嗔心修慈悲觀,對治癡心修緣起觀。大慈大悲的佛陀給我們開示了無數的善巧方便,通過這些教言,一定能令我們心裏可怕的煩惱魔障得以遣除。所以,大家在修行過程中,不要過於希望馬上開悟、馬上遠離世間,而應該先對佛法的甚深理論生起信心,然後依教奉行,如理如實地修持,這樣自相續才會有所改變。

戊二(斷除違品)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己一、略說:

心意渙散者,危陷惑牙間。

身心若寂靜,散亂即不生,

故應舍世間,盡棄諸俗慮。

心思散亂的人,猶如住於煩惱魔障的獠牙之間。如果身心得以寂靜,散亂就不會產生,故而應當舍離世間的一切,完全拋棄塵俗的妄念。

我們的心無始以來沒有依止對治法,一直散亂於外境的色聲香味,或是昏沉、或是掉舉,這樣的後果將會如何呢?住於煩惱的利齒之間,很快就會被它所毀。現在的很多人修行不好,就是心沒有專注於佛法。不專注的原因,一是無始以來的習氣很可怕,二是周圍的環境及自己的修行比較差,以這種種因緣所致,心整天處於散亂和迷亂中。

這樣的迷亂和散亂,對禪修有非常大的危害。心如果沒有專注,未來、過去、現在的分別念此起彼伏,那麼極為離譜的事情,也能妄想得津津有味。佛陀時代有一個老比丘,他妹妹生了一個兒子,長大之後也出家修行,成了一位年輕比丘。年輕比丘有一天受到兩件袈裟的供養,他很歡喜地拿了一件供養老比丘——他的舅舅。但老比丘執意不接受,說自己有一件袈裟就足夠了。他特別想讓舅舅收下,卻無法說服他改變心意。年輕比丘特別傷心,認為此舉傷害了自己,他鬧情緒地想:既然你不收袈裟,那我乾脆還俗算了。

然後他開始打妄想:我還俗後把袈裟賣了,用錢買一隻母羊,母羊肯定生很多小羊,等我有了足夠的收入,就可以娶妻生子,到時候我帶著妻子和孩子去看舅舅。在前往的路上,我想照顧孩子,但妻子讓我駕車,她來照顧孩子,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兩個爭執不息。正在爭的時候,孩子不小心掉下去,被車輪碾死了。我非常氣憤,用棍棒使勁地打妻子……”

年輕比丘本來在用扇子給舅舅扇風,正想得入神,把扇子當作棍棒,狠狠地打在舅舅頭上。老比丘有他心通,開玩笑地說:你沒有打到妻子,怎麼反過來打舅舅?年輕比丘見自己的妄念被人識破,非常不好意思,想立即離開。老比丘攔住他,勸他一起去見佛陀。佛陀慈悲地開示道:心如果沒有獲得自在,一直在外面散亂,即便是非常遙遠的事,也會胡思亂想。因此,我們應從三毒的獠牙間脫離出來,只有調伏自己的心,才能解脫魔障。(這個故事跟月稱之父大致相同。)

確實,心若沒有得到自在,縱然住在遠離一切雜亂的地方,也能引生對將來的各種妄想,追憶以往的各種經歷,現在的色聲香味等外境也讓心起伏不定。這樣的分別念,依靠佛法的教義進行調整,一定能夠得以清淨。歷史上的有些大德,以前在家或者沒有學佛時,性情野蠻剛強、難以馴服,後來遇到了善知識,自己通過認真禪修,最後不管是行為上還是內心裏,都達到了非常清淨的境界。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被外境所束縛,始終無法獲得自在,如果身體遠離散亂、得以寂靜,心也能逐漸得以寂靜。故而《俱舍論》等教言中說,不管是小乘、大乘,初學者首先應身體依止寂靜的地方,不要特別散亂。

當然,現在城市裏的人,一生呆在相當寂靜、沒有雜亂的地方,恐怕不太可能,但是自己有條件的話,把家裏的房子裝修成閉關房,在一段時間內入於其中,好好地禪修,應該是有必要的。否則整天一邊接電話,一邊跟世人聊天,一邊禪修,別說我們初學者,連獲得一些大境界的聖者也有一定的困難。

假如身體得以寂靜,心也會從分別妄念中解脫出來,一旦身體和心全部清淨,那麼外散亂和內散亂自然消失。所謂的外散亂,指身體跟親朋好友吃喝玩樂,口裏說些無關緊要的話;內散亂則是意識胡思亂想,分別念紛紛湧現。《學集論》中說:若除外境擾,心寂不動搖。倘若沒有外境的干擾,心便會寂然不動。所以,外境對心起很大的作用,我們應首先捨棄俗世的憒鬧而使身寂靜。《彌勒請問經》中也講述了憒鬧的二十種過失,修行人如果不遠離,則毫無成就的可能性。因而噶當派大德終身依止四依法——心依於法、法依於貧、貧依於死、死依於山谷,通過這四種竅訣來調整自心,成千上萬的修行人趨入了解脫妙道。

外境對心識的作用非常大,不管用心理學的理念解釋,還是用大乘的禪修來剖析,這一點都是成立的。達摩祖師雲:心如牆壁,外緣斷盡,內心無喘,可以入道。心若像牆壁一樣,隔絕一切外緣,內心也沒有起起伏伏的波動,則此人可以入于正道。禪宗的歷史上,無數大德現前正果,關鍵就是他們的心得到了調伏。如果心沒有調伏,即使做了很多善事,但一直出現各種分別念,也不可能有很大的功德。

今生我們獲得了難得的人身,在短暫的時間中,一定要修行禪修。麥彭仁波切也講過,對初學者而言,應該多思維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三寶的功德等等。有些人剛開始時,可能不知道怎麼修,每天一直閉著眼睛枯坐,其實這不是真正的禪修。所謂的禪修,就是心專注于思維法義,比如觀想人身多麼難得,壽命確實無常,若能如此,各種世間雜念也會自然而然遣除。

在禪修之前,找一個寂靜的地方非常重要。《大乘教言論》說:初學者的身體必須要遠離憒鬧、依止寂靜,只有這樣,自己的心才能得以調整。對在家人來講,做到這一點相當困難,但自己也應儘量創造條件,譬如跟家人商量一下,為了禪修的方便,把房間暫時用玻璃隔開。有些在家人非常虔誠,但清淨修行的機會比較少,很多人把時間都耗在吃飯、工作上了。昨天我有個出家的同學說:我們在寺院裏面,做飯吃飯起碼要一個小時,你為什麼幾分鐘就完成了?我跟他一起吃飯時,隨隨便便做一點,急急忙忙吃完後,馬上就回房間看書,他對此非常讚歎,覺得自己在吃飯方面花的時間太多了。

我看城市裏的很多人,做飯吃飯要用兩個小時左右,這樣的話,早上兩個小時、中午兩個小時、晚上兩個小時,還要睡八個小時,中間還有許多分別妄念,那一天剩下多少呢?很多人常說自己太忙了,其實這完全是作繭自縛。當然,業力現前的話也沒辦法,但有些是可以調整的。倘若你每天早上要做三四個菜,一直忙碌一兩個小時,然後跟幾個朋友邊吃邊聊,吃完後再休息一會兒,又開始做中午飯……這樣的話,不要說城市裏的人,山裏的人也沒有修行機會。有漏的身體能過得去就可以了,一點不照顧也不行,也不能太過於欺負它。但我想這一點應該不用擔心,現在很多人就是照顧得太好了,反而變成了修行的障礙!

己二(廣說)分二:一、離俗世;二、棄妄念;

庚一(離俗世)分二:一、從過患角度教誡遠離憒鬧;二、從功德角度教誡依止靜處。

辛一(從過患角度教誡遠離憒鬧)分二:一、生起當斷之心;二、修持斷除之法。

壬一、生起當斷之心:

貪親愛利等,則難舍世間,

故當盡棄彼,隨智修觀行。

假如貪執親友、愛著利養等,自己則很難捨棄世間,所以應當完全捨棄一切貪愛,依循智者所說的原則,如是修持止觀法門。

若想要心融入法,必須先從基礎開始。昨天有些美國的佛教徒說:在外國,現在很多人要求太高了,法還沒有融入心,就馬上求一個大灌頂,修最高的法想即生成就。但因為基礎非常薄弱,所以佛法對自己的利益很少,最後往往會退失信心,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其實不僅是西方國家,東方國家的很多信徒也有這種毛病,依次第法理來修行的人,現在是越來越罕見了。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首先要懂得基本的道理,然後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禪修。

禪修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這才有利於自心的調整。有些大城市裏的人,一來到寂靜的地方,眼淚就嘩啦嘩啦地流,死活也不願意離開,有些人剛出家或剛學佛時,激動得不得了,一直流淚,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雜亂的心得以清淨時,會有一種不同的感覺。但這種信心是不穩固的,不要認為自己流了很多眼淚,以後的修行肯定善始善終,這種世人所謂的一時衝動,不一定非常可靠。

那最可靠的是什麼呢?就是要通達法理。貪執親人、財富、名聲、地位等,是修行中最大的違緣,但是要斷除的話,必須先從理論上說服自己。否則只是強迫不要這樣,一定要遠離家人、遠離財富,那不一定有效果。

從理論上怎樣成立呢?首先要明白一切眾生皆當過自己的父母,而且在漫長的輪回中,親怨的關係無有定準。若不懂得這個道理,則無法像《開啟修心門扉》中所講的那樣捨棄世間,始終都沉溺在輪回的泥坑中,永遠沒有解脫的機會。所以作為一個修行人,不要特別耽著自己的親人。當然,世人也許認為這太絕情,實際上若真正了達這個道理,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認。

以前在佛陀時代,有位婆羅門聽說舍衛國全民信教,人們淳樸善良、孝順父母,心中十分嚮往,想去那裏修學佛法。去舍衛國的路上,他遇到一對父子在田裏幹活,兒子被毒蛇咬了,當場就死了,而那父親不但不管兒子,反而接著幹活,連頭也不抬。這個婆羅門大覺驚奇,便上前問他原因。他說: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諸法無常是萬物的正理,痛苦傷心又有什麼用呢?你進城路過我家時,請轉告我的妻子,說兒子已死,不必準備兩個人的晚飯了。

他有點不理解,但路過的時候,還是告訴他妻子這一噩耗,本以為她會萬分悲傷,沒想到她好像沒什麼感覺,坦然地回答說:好,那我做一個人的飯就行了。(若有人真能如此,那我是非常羡慕的。)這個婆羅門聽後,懷疑自己是否走錯了國家,他心裏暗想:本來我抱著很大的希望來到舍衛國,如今遇上的儘是沒有人情味的人,這種人怎麼配學佛修道呢?

他百思不解其義,決定去請教偉大的佛陀。他來到佛陀前說明來意後,佛陀微笑著對他說:這些人是真正明白事理啊!他們知道人生無常,傷心悲哀無濟於事,故能正視這一自然規律。而塵世之人不明此理,互相貪著愛戀,等到突發事件一來,就會痛不欲生。若能明白無常之理,一切煩惱自然盡除,才會獲得真正的解脫。佛陀講了一些切莫耽著生死的教言後,他如黑暗中見到光明一樣,頓時恍然大悟,明白那兩位在家人看起來非常普通,但他們的修行境界實在不一般。然後自己也在佛陀面前受三皈五戒,成了非常好的修行人。

有些人認為修行人特別絕情,對某些行為不太理解,這一點也情有可原,但懂得道理的人會知道,再怎麼關心、再怎麼執著,實際上也幫不了忙。因此,我們聽到父母家人死了,最好不要流眼淚,如果流眼淚,不一定是很好的修行人。當然,在現實生活中,這一點恐怕很難做到。去年我也講了一個類似的公案,本想對大家肯定起很大作用,可是下完課以後,一個道友來到我面前:我的母親死了,嗚嗚嗚……”一直哭得非常非常厲害。當時我也失去了信心,剛才講得那麼好,結果一點作用都沒有,反而使這個人的眼淚增加了。

雖然世人不一定理解,但對家人的執著太嚴重,確實于修行不利。我們的情感應建立在如法的基礎上,這一點不僅是佛教,古代先賢也是承認的。以前孔子有個學生叫曾參,因為孔子強調孝道,受老師的影響,他對父親也相當好。一天他和父親在田裏幹活,不小心把瓜芽弄斷了,父親特別生氣,拿著棍子狠狠地打他。但他沒有跑,規規矩矩地站著挨打,最後被打昏過去了。當他蘇醒過來時,仍對父親恭恭敬敬,回家後為讓父親開心,就開始彈琴唱歌。別人聽到這個事情,都讚歎曾參是大孝子。後來這話輾轉傳到孔子的耳朵裏,孔子非常生氣,宣佈:從此以後,曾參不是我的學生。曾參有點不理解,親自拜見老師詢問理由。孔子說:在父親盛怒的時候,你不逃走,任父親用棍子打,如果把你死了,他肯定會犯法入獄,難道你願意這樣嗎?

所以,雖然照顧父母理所應當,但我們在孝順父母時,不應該讓他造罪業。《前行》中說:對父母最好的報恩,就是讓他學佛,不造惡業。除此之外,形象上對他非常好,每天供養很多飲食,也不一定對他有利。有些道友曾說:父母極力反對我吃素,讓我殺生,為令他們歡喜,我不得不殺豬、不得不造惡業。這種做法是不合理的,不說我們學佛的人,連古人也不會提倡的。以上講了斷除對親人的耽著。

然後對財富和名利的耽著,也一定要拋棄,尤其是人死了以後,若耽著生前的財物,墮入惡趣的公案比比皆是。以前哲蚌寺有一個僧人,他特別吝嗇,不願意上供下施,每次到外面去念經,得來的錢全部換成銀幣,在牆壁中間挖一個洞,把這些銀幣藏在裏面。他積累了許多銀幣後,突然生病而死,由於死時一直惦記他的銀幣,後來變成一隻蜘蛛,每天晚上在銀幣上走來走去,並發出瑟啦瑟啦聲。隔壁有一個修行人,覺得那人死後有點不對勁,每晚在牆壁裏有一種怪怪的聲音,於是便去查看。(有些道友死後,你們若要買他的房子,還是要看一下。如果牆壁裏藏著東西,那人貪執又比較大,很可能變成其他的眾生在守護。很多人都害怕了是吧?木頭房子應該藏不了什麼,但或許會有銀行存摺,有的話,那有點危險。當然,我不是說買死人的房子很可怕,這倒不要緊,但如果他有執著的東西,他的靈魂會一直纏著這些不放。)

那人鑿開牆壁後,嚇了一跳,因為裏面藏有很多銀幣,上面還趴著一隻黑色的大蜘蛛,非常醜陋。他將銀幣和蜘蛛帶到一位上師面前,這位上師的修證很了不起,問蜘蛛:你是不是某某修行人的轉世?蜘蛛就一直點頭,看起來非常傷心。上師對那人說:我沒能力超度它,在某某地方有一位屠夫,他是菩薩的化現,你最好是交給他。於是那人又把銀子和蜘蛛拿到屠夫那裏,屠夫看到以後,一口把蜘蛛吃掉,彈了一個響指,將它超度了。

這是一件真事,在藏傳佛教中家喻戶曉,也是我小時候母親講的最精彩的故事之一。我母親是文盲,一個字都不識,但她從小在很多上師前聽過一些佛教故事,所以我小時候經常纏著她講,她比較開心時,就給我們講一些。這個故事,在《極樂願文大疏》、嘎單派(即格魯派)格西闡述的教義裏面也有。後來我對照一下,基本上沒有什麼差別,文盲傳下來的故事,跟大格西寫出來的教言,只不過文字上略有不同,情節都是一樣的。因此,我們即生中最執著的財物,臨死時千萬不要貪執它,否則會非常的危險!

有止諸勝觀,能滅諸煩惱,

知已先求止,止由離貪成。

具足寂止和勝觀,才能斷除一切貪執,滅盡貪嗔為主的八萬四千煩惱。《心性休息》中講過,心安住一緣叫寂止,認識心的本性叫勝觀。唐譯《經莊嚴論》也說:安心於正定,此即名為止。正住法分別,是名為觀相。意即心安住於真實的法界,就是寂止;真正認識了法界的本性,才叫勝觀。

勝觀和寂止,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中講得比較多,禪宗大德對此也是相當重視。印度的蓮花戒論師和阿底峽尊者的修心次第中,均有細緻入微的闡述,尤其是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論》中,寂止和勝觀部分講得非常深。宗大師的傳記中記載:當他寫到勝觀這一段時,因為內容太深奧了,一般人不能瞭解,所以準備置筆不寫。此時文殊菩薩現前告訴他:不要這樣,你寫下去的話,還是有些眾生會懂。我以前也看過這個內容,確確實實比較難懂,你們是不是準備學啊?學的時候,應該比《釋量論》還難,到時候不要說依之修行,可能連講什麼都搞不懂。但若想瞭解勝觀的教義,《心性休息大車疏》中也講得特別殊勝。

勝觀和寂止的教言,能對治我們相續中的煩惱。了知此理之後,應該通過住心的方便法,努力去求得寂止。無垢光尊者和麥彭仁波切在大乘教言中,都講過九種住心:安住、正住、攝住,從外方面進行調心;近住、調住、寂住,從內方面進行調心;最寂住、續住、等持住,從密方面進行調心。依靠這九種調心次第,令心逐漸得以安住。

有些人通過長期修煉,心就能夠得以寂靜,很長時間也不生一個分別妄念。其實修行是可以訓練出來的,不要說我們人,動物通過訓練,有些可以說話,有些可以參加體育活動,有些可以唱歌,有些做各種各樣的表演……愚笨的動物尚且如此,我們的心為什麼寂靜不下來?原因就是沒有修,修了的話,有些境界是可以現前的。

當然,下工夫修行是個長期的過程。有些人說:我今天修了半個小時,還起不到任何作用,為什麼啊?不為什麼!修半個小時肯定不行,一些動物要馴服的話,半個小時也起不了什麼作用。只有拿一條鞭子,在你東張西望的時候,狠狠地打一鞭,有人這樣天天管著你,或者你自己管自己,依靠強迫或溫柔的竅訣來調心,分別妄念才可以斷除,心才能慢慢調整過來。而想要修成這種寂止,又必須先遠離對世間的貪著,以及憒鬧散亂等種種因緣。

所以,通過學習這一品,我相信很多人的心會調整過來,但是需要長期的修持,一兩天下工夫也做不了什麼事情!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