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1/30 04:40:40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行論講記》第五冊 第六品安忍 第九十三節課
第九十三節課
昨天講了理當恭敬眾生,因為佛陀尚且捨棄身體而利益眾生,我們憑什麼對眾生傲慢?所以,讓佛陀歡喜的根本因,就是利益眾生。今天宣講的是,我們以前害眾生的所有罪業,應在佛菩薩面前誠心懺悔,發誓以後永不再犯。
卯二、懺悔不敬之過:
因昔害眾生,令佛傷心懷,
眾罪我今悔,祈佛盡寬恕。
我因為曾經加害眾生,令佛陀顯現上很不歡喜,所有這一切罪過,我今天都髮露懺悔,祈求諸佛原諒寬恕。
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都傷害過眾生,想不起來的有很多,想得起來的,從孩童時代到年輕時代,有意無意中害過的眾生不計其數,每個人若回憶上半生,可能都有不同的感覺。以前當學生時、後來參加工作時,不說別的,僅僅為了一頓飯,過年、結婚、宴請等,自己殺害過多少眾生?這種行為,全部是讓諸佛菩薩不歡喜的因,如果一邊殺眾生,一邊要馬上獲得佛菩薩的果位,祈請得到佛菩薩的加持,這怎麼可能呢?就像一個無惡不作的壞人,到領導面前要求馬上當官,領導完全了知他的底細,清楚他違法亂紀的事情做了多少,絕對是不會答應的。同樣的道理,有些人要求很高:“我馬上要即生成就,不成就的話,我就不回去。你可不可以給我傳個教言?我需要一個禮拜成佛。”想法倒是不錯,可是你這個人到底怎麼樣,且不說無始以來,今生從出世到現在,壞事你做過多少?尤其是害眾生方面,造了多少惡業?既然造的痛苦因無量無邊,不要說即生成佛,你來世去哪里都成問題。
沒有聞思修行的人,總覺得開悟成就輕而易舉,抱怨為什麼自己還不開悟。而我們聞思過的這些人,前前後後的很多道理,如前世後世、因果規律,通過思維和研究後,知道頓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儘管對利根者來說是可以,但所有的眾生不一定那麼快就悟道了。
我們做過那麼多壞事,現在通過上師的開示和本論的加持力,明白自己今後的道路後,一定要在諸佛菩薩面前,憶念無始以來所造的罪業,恭恭敬敬地髮露懺悔,祈求諸佛菩薩和上師們的寬恕。以前我們不知道眾生是如此嚴厲的對境,現在通過學習已經一清二楚了,因此,我們要發誓重新做人。
佛教歷史上也有許多成就者,過去曾經造過惡業,後來通過精進懺悔而獲得成就。比如佛陀在世時,未生怨王結交惡友提婆達多,造了三個無間罪。後來他被佛陀所感化,全心全意地懺悔,最終成為佛門的大施主。三藏的第一次結集,就是他來護持的。他死後往生極樂世界,獲得上品中生的果位。
當然,懺悔的方式多種多樣,有些通過四種對治力來懺悔,還有些利根者,就像《六中陰》裏面講的那樣,當下認識了心的本性,這是最無上的懺悔。《涅槃經》中說,阿闍世王天生性格粗魯,嗔恨心非常重,他殺了自己的父親之後,患上了痛苦難忍的病,無藥可醫。當時世尊為他宣說甚深的空性法門,使他了達罪性本空,罪業當下消釋,他在認識本性時說:“無因亦無果,無生即不滅,此名大涅槃,聞者破諸結。”
宋朝的《高僧傳》中記載,唐代有一位真表法師,他家族世代以打獵為生,他在年輕時也很喜歡打獵,殺害過不少野獸。後來因緣成熟,他對殺生造業生起了極大的悔意,於是很想去出家。但出家時遇到了違緣,實在沒辦法,他就到森林中,自己剃發出家。此後他一邊痛切懺悔自己的罪障,一邊祈禱彌勒菩薩為他傳戒。他一直不吃不睡,經過幾個七日七夜的精進祈禱,首先見到了地藏菩薩,爾後彌勒菩薩也親自顯現,給他傳授戒律,並賜給天杖和缽盂。歷史上,在人間獲得彌勒菩薩缽盂天杖的人,唯有真表法師一人。
伏藏大師列繞朗巴的傳記中說,他年輕的時候也當過獵人。(以前我們去新龍時,曾見過他打獵的那個森林。)由於他是蓮花生大師二十五大弟子之一,後來他前世的善根蘇醒,開取了無數伏藏,遣除了整個雪域的一切違緣,對藏地的功德是無與倫比的。
以前當獵人、後來成為高僧大德的,現在也比較多。我曾看過淨空法師的一段話,法師說:“我第一次讀《地藏經》時有很深的感觸。我年輕時很喜歡打獵,古代用弓箭打獵,殺生的數量畢竟有限。可是我們去打魚,用黃色炸藥去炸,炸藥爆發之後,魚是成千上萬條,不是被炸死,而是被震死的。我跟父親打獵打了三年,記得是16、17、18歲這三年。我父親是45歲走的,我親眼看到他的現世報。他病發時像瘋了一樣,幾個力氣大的人都壓不住。看到水,就往水裏鑽;看到山,就往山上跑。我讀這個經文之後,知道自己殺業太重,就發心吃長素、放生、印經佈施,誠心懺悔。
本來很多看相的人都說我短命,和父親一樣,只能活到40來歲。到了45歲時,我生了一場大病,覺得自己的壽命可能盡了,就放下萬緣一心念佛。沒有想到,過了幾天病就好了。這幾年來我講經說法,後來甘珠仁波切見到我時,說講經和放生的功德很大,我壽命也延長了。現在我已經70多歲了,還是很健康。”
大家應該知道,淨空法師對漢傳佛教的淨土宗貢獻非常大,以前雖然對密宗有些看法,但現在他老人家也常宣揚密宗大德的功德。就像以前的弘一大師一樣,早年對密宗顯現上不太瞭解,但後來也是加以讚歎。我覺得任何一位高僧大德,只要正面地判斷佛教,大家都應該由衷地隨喜。
從法師一生的經歷來看,他起先也是當過獵人,後來通過懺悔,成為了世界高僧。包括海濤法師,在有些開示中也經常提及他在家時所造的惡業,一方面在四眾面前髮露懺悔,一方面也勸導大家精進持念金剛薩埵心咒,奉勸後來者引以為戒,儘量不要冒犯眾生,做令諸佛菩薩不歡喜的事情。
諸位也應該認真觀察自己,以前到底有沒有害過眾生。我在《悲慘世界》裏寫過,很多人的童年行為非常可怕,常以殘害小動物為樂,當然,這也跟自己的生活環境、後天教育有直接關係。這些人沒有信佛之前,造了無數罪業,信了佛以後,由於煩惱和習氣的強烈驅使,也身不由己地傷害眾生。當年寂天菩薩曾對傷害過的眾生一一懺悔,並發願以後不害任何眾生。我們能不能也做到這一點?如果能的話,希望大家儘量發這個願,實在不能的話,也應該想“我將來要發這樣的願”。每個人的根基不同,全部做到也是不現實的,但學了大乘佛法以後,應該知道眾生的珍貴性,對此務必要牢記於心。
下一頌主要講發願之後不再害眾生:
為令如來喜,止害利世間,
任他踐吾頂,寧死悅世主。
為了讓如來歡喜,我發誓一定要制止損害眾生,積極地利益世間,哪怕眾生用腳踐踏我的頭頂,我寧死也不會反抗,以此令世間的怙主——諸佛菩薩喜悅。
許多注疏中說,此頌是寂天菩薩當年所發的願。這種誓願,哪怕在短時間中生起,對滅除整個世界的災難痛苦、增長快樂幸福也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大家也應該像寂天菩薩及傳承上師那樣,一心一意地想:“我以前確實害過眾生,從現在開始,眾生怎麼樣害我,即使用刀砍、用矛刺、用拳頭打,我也不還手。”其實這是很容易的,別人打我記耳光,稍微揉一揉,一會兒就好了。就像有人被無意打了耳光,他自己也不知道是痛還是麻,在臉上摸一摸就沒事了。但是作為一般的人,最受不了的是什麼?就是別人用腳踩我的頭。因為別人最低下的就是腳,而我最高貴的就是頭,用腳踩在頭頂上,這是凡夫人不容易接受的。
以前法王去美國傳法,當時大家坐在地上,有個人在來往走路時,經常踩到法本。法王告訴他:“這個不能踩,下身不能踩佛經。”他回答說:“上身和下身都是一樣的,不要太執著。”法王就開玩笑:“既然如此,那你們現在的總統是克林頓,用你的腳踩克林頓的頭,他會怎麼對待?”後來那個紅頭髮有點省悟了:“噢,原來是這樣啊!”
所以我們最難以接受的,就是被人用腳踐踏,如果眾生當面挖苦我、傷害我,百般製造違緣,我都能儘量地安忍,即使無故踩我的頭,我也心甘情願地接受。這就是寂天菩薩的發願,每個佛教徒也應該這樣做到。
記得在1986年的那個夏天,當時是釋迦牟尼佛轉*輪的日子——六月初四,上師如意寶在僧眾面前念此偈三遍,帶大家一起發了這個願。他老人家說:“現在學院的僧眾近一千左右,明年要朝五臺山——文殊菩薩的道場。從現在開始,我們一起發這個願,明年到五臺山在文殊菩薩面前,也要發這個願:為了讓十方諸佛菩薩歡喜,從今天開始,無論眾生如何傷害我、踐踏我,我不但不反抗損害他們,而且用慈悲心來對待。(當然,法王以前肯定發過這個願,但顯現上也是帶我們一起發願。)”
當年我也參加過,然而慚愧得很,直至現在實際行動中也沒有做到,只有在上師三寶面前懺悔。後來上師如意寶大概在1997年又傳過一次《入行論》,當時講這個頌詞時說:“我們在十多年前發過這個願。後來在弘法利生的過程中,如整頓佛教、開取伏藏等,雖然我有些特別好的朋友站在敵方立場上造違緣,但我也沒有違越自己的誓言,眾生怎麼樣對待我,我也從來沒有反抗過。”上師的一生就是這樣,無論眾生如何加害,他老人家也毫無怨言,在如此善妙的心態中顯現上已經離開了人間。
而像我這樣的人,當時也跟法王一起發過願。後來在實際行動中,有時候想到自己發了願,不管別人怎麼害我、誹謗我,我還是要忍著,所以也能做到好幾次,但很多事情並沒有完全做到。
我們在座的道友也好,電視前的信眾也好,今天趁這個機會,大家也應該共同發願:“從今天起乃至生生世世,儘量不害任何眾生,即使眾生踐踏我的頭頂,我也情願去接受,不能傷害他們。”如果發了這個誓願,以後在修學過程中,遇到違緣也能轉成一種順緣。
以前有個老喇嘛,在文革期間受過種種迫害折磨,每當有人批鬥他,他就默默念誦這個頌詞,一直沒有害過別人。那個時代的人好像發瘋了一樣,以前跟他無冤無仇的,當時也想置他於死地,在那種環境中,他始終依靠《入行論》的這個偈頌修安忍,沒有失毀自己的菩提心。
我前段時間也講過堪布貢噶旺秋,他在監獄裏關了二十多年,這期間所受的虐待是無法想像的。後來他被釋放後,歷經千辛萬苦去了印度。在那裏,他每天給僧眾們講經說法,培養了無數優秀的僧侶,得到觀音上師的極大讚歎。觀音上師在接見他時問:“你在監獄裏受折磨時,心中最害怕的是什麼?”“我最怕的,就是對那些加害的人失去慈悲心……”
看了那個紀錄片,我真的非常感動。如果我在監獄裏關了二十年,最怕的會不會是這個呢?可能不是吧。也許我最怕的是他們把我打死了,或者自己吃不到飯,盡考慮一些最小的問題,至於大悲菩提心,也許壓根兒都沒有想過。
在人生的歷程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違緣,如果沒有修行基礎,恐怕到時候無法面對。我們以前肯定傷害過眾生,今天在傳承上師及寂天菩薩為主的諸佛菩薩面前,應當勵力地懺悔,從現在開始,凡是有生命的眾生,小至螞蟻以上,不管怎麼損害我們,都要想起高僧大德的這些教言,盡力以慈悲心來對他們。
寅二、佛將眾生作為我:
大悲諸佛尊,視眾猶如己,
生佛既同體,何不敬眾生?
大慈大悲的佛陀,早已證悟了平等的法界,(一地菩薩開始證悟平等,到了佛地時,圓滿證悟了諸法一體。)從勝義的角度來講,眾生與佛一味一體,眾生就是佛,佛就是眾生。從世俗的角度而言,佛在因地發了菩提心後,把眾生和自己觀為一體,通過自他交換、自他平等、自輕他重等修持菩提心,眾生的悲苦喜樂全部都是自己的感受。既然佛把眾生看作自己,我們不恭敬眾生的話,又怎麼恭敬佛陀呢?因此,不恭敬眾生,就是對佛不恭敬的“最好”表現。
佛經中記載,佛陀在世時,有一次提婆達多拿箭射天鵝,佛陀將天鵝的痛苦自己帶受。還有阿底峽尊者的上師仁慈瑜伽,在講法時有個人用石頭打狗,他表情上顯得特別痛苦,從法座上掉了下來,那條狗卻安然無事。後來弟子們觀察時,清晰地看見上師背上在那條狗遭打的同樣部位已經高高腫起。所以,很多上師在世俗中,也是把眾生看作自己。
通過教證和理證來分析,佛陀和眾生的確是一體的,勝義中如此,世俗中也是這樣,倘若我們害了眾生,其實就是害了佛陀。以前在藏地,有些人對上師的信心很大,請上師到家裏來,馬上殺一頭羊讓上師好好吃一頓。漢地也有這種習慣,今天請上師吃青蛙,明天請上師吃雞頭,過年各個地方的傳統不相同,反正他們最喜歡吃的東西,認為上師也喜歡吃。這是非常不好的。害眾生的話,佛陀和上師絕不可能歡喜,如果有些上師特別歡喜,那不知道是誰的化現。此外,你們平時供佛時,看到供品上有小蟲,也不應該殺害它,否則的話,最好不要供了。如果害眾生,佛陀是不會歡喜的。
從實相上來講,佛陀和眾生是一體的,眾生均是未來佛,當年釋迦牟尼佛成道時也說:“無一眾生不具如來智慧德相。”《如來藏經》中也說:“佛觀眾生類,悉有如來藏。”意思是說,在佛的智慧觀照下,所有眾生都有如來藏。如來藏的本體就是佛陀,從這個角度而言,眾生跟物品完全不同。
因此,大家以後一定要以慈悲心來對待一切有生命的眾生,這樣會令佛陀歡喜,相續中的功德也會自然增長,有機會與佛心相應。如果所做的全是令上師諸佛不歡喜的事,表面上的善根功德再大,離佛果也會越來越遠。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必須要懂得它的要義,就像使用機械時,先要看好說明書,不然的話,再聰明有時候也不管用。同樣,修行必須要有一種善巧的智慧,沒有智慧的修行,就是所謂的盲修瞎煉!
醜三(觀察果當恭敬)分三:一、宣說取悅眾生是諸善之因;二、以此方式教誡勤奮;三、攝義。
寅一、宣說取悅眾生是諸善之因:
悅眾令佛喜,能成自利益,
能除世間苦,故應常安忍。
想方設法取悅眾生,諸佛菩薩必定歡喜。若能做到這一點,既能真實成辦自己的利益,也能遣除一切世間的痛苦,所以要時時刻刻修安忍,不能損惱眾生。
末法時代五濁橫流,眾生的性格形形色色,可能會以種種粗暴的行為來傷害我,在這個時候,我應該以正知正念來攝持,一方面想到眾生就是佛,另一方面想到自己已發了菩提心,儘量不要害眾生,若能如此,修什麼法都容易成就。作為一個發了菩提心的人,自己的利益就是要圓滿智慧資糧和福德資糧,圓滿這兩個資糧的話,修持安忍必不可少,以此才能令眾生歡喜,圓滿自己的斷證功德。對菩薩而言,所謂的自利就是利他,正如《經莊嚴論》中所說,發了菩提心的人,並沒有自己的事情可做,眾生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要圓滿自己的事業,便是讓眾生獲得歡喜,這就是菩薩的無上事業。
華智仁波切講過:“想得到福報,佈施是最好的竅訣;想令事業圓滿成功,讓眾生歡喜是最快的途徑。”以前上師如意寶也經常說:“如果你能利益眾生、幫助眾生,自己的事情會無勤當中獲得圓滿。”昨前天我給一些大學生開示時,也跟他們講了:“你們做事情不要目光短淺,應該多想到眾生,多想到人類的利益。如果對眾生和人類的事情非常關心,並在你的行為中處處體現出來,那你根本不用愁生活飲食,這些都會自然具足的。”
其實利益眾生就是利益自己,如果你讓眾生歡喜,不僅自己的事業會圓滿,且能遣除世間上的一切痛苦。真正有利他心的菩薩,無論居住在哪個世界、到哪個城市,那裏的戰爭、饑荒、瘟疫等都能一併掃除,若將這位大德迎請到該地,那裏就會獲得吉祥。法王如意寶還沒有圓寂時,我原計劃想請上師從南方到東北走一遍,就算沒有講經說法的時間,光是到了那個城市,對眾生的善根和相續也有莫大利益。但後來在實行過程中,我們只去了一部分,全部倒沒有去成。
通過菩提心的加持力而遣除災難,歷史上也不乏其人。明朝的憨山大師,被充軍流放到海南島時,那裏正值大瘟疫,百姓十室九空、家破人亡。當時大師坐在累累屍骨中,堅持修法,很多人勸他不要這樣,否則會受瘟疫傳染。但法師置若罔聞,以堅定的利他之心,一直住在那裏,後來使疫情頓然消失。
修安忍的方法非常多,但歸納而言,就是當你受到侵損時,只要對眾生有幫助,就一定要忍下來。這類公案在佛陀廣傳中有不少,蓮池大師的《緇門崇行錄》中也有一個:佛在世時,有位比丘到珠寶店去化緣。珠寶師剛好在為國王穿珠鏈,見比丘來乞食,就把寶珠放著,進去拿食物。可是寶珠沒有放好,滾到了地上,他家養的一隻鵝剛巧進來,就把寶珠吞了。珠寶師出來後不見寶珠,除比丘外別無他人,於是懷疑是比丘偷了。比丘怕鵝被殺,既不承認、也不否認,任由寶珠師狠打,打到頭破血流,倒在地上。那只鵝又來舔血,珠寶師怒氣未消,遷怒於鵝身上,把鵝也打死了。比丘不禁悲傷流淚。珠寶師覺得奇怪,問他何以被打不哭,鵝死反而哭。比丘因鵝已死,遂告之真相。珠寶師打開鵝的身體,果然發現寶珠在其腹中。
大家想一想,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為了保護一個旁生,以身體甚至性命為代價,能不能這樣修安忍?如果能,這就是真正的菩薩,即使什麼地位都沒有,什麼證書都沒有,那也當之無愧。不管你是在家身份,還是出家身份,只要為保護一個眾生的生命,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這就是所謂的高僧大德。現在真正的高僧大德,有時候不一定有這種菩提心,而默默無聞的一個普通人,甚至在街上流浪的乞丐,也可能是了不起的大菩薩。因此,真正的境界,從外表上根本分不出來,只有內心了知自己到底是什麼樣。
寅二、以此方式教誡勤奮:
譬如大王臣,雖傷眾多人,
謀深慮遠者,力堪不報復,
因敵力非單,王勢即彼援,
故敵力雖弱,不應輕忽彼。
打個比方來說,具有勢力國王的某位大臣非常惡劣,經常損害許多民眾。沒有遠見的人,極容易生嗔恨心,馬上開始報復。而深謀遠慮、高瞻遠矚的人,想到以後的利害,儘管當時力所能及可以把他打一頓,但也不進行報復。因為他明白對方看來只是孤身一人,但其背後有強大的靠山,國王的勢力就是他的援兵。因此,敵人雖然力量薄弱,也絕不能等閒視之,輕易地冒犯他。
其他講義中還有另一種解釋:前兩句是比喻,後兩句說敵人的力量雖然薄弱,但他的後盾就是諸佛菩薩,解釋方式稍微有一點不相同。但此處則按照《善說海》的觀點來分析。
世間上也有這類情況。比如領導的兒女親屬天天都欺負你,你只好忍氣吞聲,不敢輕易得罪他,否則自己的前途不保。同樣,有些壞人經常以野蠻的行為、粗暴的言行來對我,我忍無可忍時,殺害他並不是很困難,但他的背後有諸佛菩薩,他與諸佛菩薩是同體的。《般若經》中有個公案:有一個女僕,她的主人及家眷不時地虐待她、欺負她,但她始終忍下來,因為她知道如果進行報復,也許他們會殺了自己,也許自己被掃地出門,連今後的生計都成問題。所以,明智的人會以長遠目光去觀察,冷靜地處理這些關係,從來不會魯莽行事。
《悲慘世界》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唐代的張易之和張宗昌,深得武則天的寵愛,在皇宮裏分別號稱“五郎”、“六郎”。兄弟二人仗著皇帝的靠山,幹了很多奸邪貪贓的壞事,肆無忌憚地傷害百姓,有遠見、識時務的人一直忍著,敢怒而不敢言。後來到了中宗皇帝復位時,兩兄弟都被殺死。老百姓對他們恨之入骨,把他倆又肥又白像羊脂似的肉,一塊一塊割下來,用火烤著吃。
那些人也是特別殘忍,我們藏族有種說法:“你跟我之間的怨恨,即使我吃一口你的肉,喝一口你的血,心頭的嗔恨也不會消失。”所以那些人先不敢反抗,因為對方的後山非常可怕,而後來一旦他失勢,大家就開始拼命報仇,這種現象在如今比比皆是。
生活中也看得出來,若別人有一些領導做靠山,雖然他經常欺負自己,也有能力對付他,但有遠見的人並不會這樣做。同樣,眾生的靠山就是佛菩薩,我們對眾生隨意欺負,比如看到有個小螞蟻,馬上用開水把它燙死,路上看見一個小動物,使勁用石頭把它砸死,從世間而言,這也是沒有修養的一種表現。
大家應當將《入行論》的這些教言,儘量在實際行動中用得上。這些頌詞字面上倒是簡單,從詞句上滑下去,我也容易,你們更容易,現在有些道友講考時,一個頌詞很快時間內就解釋完了,他自己也覺得很滿意:“我講得怎麼樣?還可以吧。”你講得確實很不錯,但畢竟是口頭上的,還要融入相續才可以消化。否則,縱然你講得天花亂墜,每天講好幾遍《入行論》,但看見眾生時依然我行我素,裏面的教言一點也沒有實行,那你只有聞法的功德,除此之外意義並不大。前面也講了,所謂的佛法不要變成口頭禪,應逐字逐句地融入相續,這樣之後,自己的弘法利生的事業才會越來越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