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1/26 09:46:16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行論講記》第五冊 第六品安忍 第八十五節課
第八十五節課
癸三(破嗔成辦怨敵利養者)分二:一、不應以得利養等之因而嗔他;二、理當以未得之因而嗔己。
子一(不應以得利養等之因而嗔他)分二:一、因實現自之願望故不應生嗔;二、因不加害我故不應生嗔。
醜一、因實現自之願望故不應生嗔:
願一切眾生獲得利益安樂,這是大乘行人的究竟願望。只要他們快樂,我們就應當歡喜,豈能生起嗔恨心?
初欲令有情,成佛受他供,
今見人獲利,何故生嫉惱?
當初在十方三世諸佛菩薩面前承諾:“從今天乃至菩提果之間,我要度化天邊無際的一切眾生,讓他們暫時獲得人天快樂,究竟得到如來正等覺的果位,成為三界眾生的應供之處。”所以凡是有生命的眾生,大至梵天帝釋以下,小至螞蟻蚯蚓以上,讓他們全部獲得快樂,這是每個修行人的願望。《釋尊廣傳》也經常提到,佛陀在因地時佈施身體,別人問他:“你如此苦行,到底希求什麼?”他回答說:“只為能獲無上圓滿菩提,度化陷於輪回中之眾生。”儘管暫時為眾生提供飲食、生活、工作,也算是一種幫助,但無法讓他們永離苦海。因此,凡是發過大乘菩提心的人,應該有這樣一種願望:願一切眾生獲得佛果。
既然如此,現在他們只是擁有微薄的名聲地位、利養恭敬,你為什麼要生嫉妒心呢?作為大乘修行人,你的怨敵發財了、當官了,如果這時候非常隨喜,則說明你的境界比較不錯;但若心裏一直有種說不出來的刺痛,說明你的菩提心還沒有得以淨化、成熟。
很多人認為自己已有了願菩提心,但這需要詳細觀察。沒有遇到怨敵時,好像很容易想到“我要度化一切眾生”,但這種心態是不是遇到什麼對境都存在呢?如果是,你相續中至少也有願菩提心。但對大多數人而言,自己快樂時、遇到好朋友時、沒有出現違緣時,還是想得起度化眾生,然而一旦遇到仇怨,譬如有人搶了你的財產、破壞你的家庭,在他們的面前,你還能保持利他的菩提心嗎?能的話,那可以算是生起了願菩提心。
《阿毗達磨》中雲:“為貪名利,不忍耐他人之圓滿,屬嗔之不樂法即嫉妒。”嫉妒心是菩提心的違品,衡量一個人有沒有菩提心,可以看他有沒有嫉妒心。如果嫉妒心特別強,看到個別眾生快樂圓滿,自己就無法忍受,這與菩提心完全背道而馳。嫉妒心的作用,能讓自己今生不快樂,來世墮入惡趣中受苦,《俱舍論》等有關論典中,對此皆有詳細的闡述。所以,對他人的福德利養,我們應儘量隨喜,莫生嫉恨。《地藏十輪經》中說:“有些眾生對他人所得的利養、恭敬、世人稱譽深生嫉妒,而追求自己的利養、恭敬、世人稱譽,曾無厭倦。”這種行為就是菩提心的違品,作為發了大乘菩提心的人,面對任何對境時,都應從心坎深處去隨喜別人。
當然,嫉妒跟人的心態也有一定的關係,有些人看見別人有財富,實在忍不了;有些人見到別人有名聲,實在氣不過;有些人對自己執著的感情,實在沒辦法讓步。但既然我們發了大乘菩提心,就該對一切修安忍,縱然是最執著、最喜歡的對境,為了眾生也要心甘情願地捨棄,這才是菩薩因地的一種行為。
大家都知道,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無數次佈施頭目腦髓、妻子兒女,而對一般人來講,不要說佈施,即使別人看一眼或說一句話,心裏也會非常嗔恨。有個居士曾講過:“別人有財富,我能忍受,有地位我也能忍受,但是誰要破壞我的家庭,以各種手段來引誘我丈夫,那我絕對不客氣!”這種心態算不算菩提心?肯定不算。因為她對執著的對境耽執不放,一旦別人擁有了,隨喜心一定發不起來。
所以說,凡夫人還是有非常多的毛病,自己不能過早說大話,說“我已經開悟了,通達了光明空性無二的境界”。有些人某天比較快樂,天氣也比較好,在那種情況下,覺得相續中好像沒有任何痛苦,自己的修證非常不錯,但是一碰到違緣時,原來的境界就一掃而光了。以前有個修行人,自認為已證悟了明空無二的境界,他對別人這樣說,自己也這樣想,後來遇到一個小小的違緣,他就痛不欲生、怨天尤人,那時若真有光明無二的境界,那該多麼好啊!所以我們作為凡夫人,要經常檢驗自己、觀察自己,現在有些人對聞思修行不太重視,整天都是宣揚神通神變、明心見性等超勝境界,這樣對自己、對他人會不會有利?大家應該值得觀察,不能隨隨便便上別人的當!
總之,別人獲得快樂,你接受不了、心裏痛苦,說明你的菩提心還沒有圓滿。本來,你已在諸佛菩薩面前發願要度化一切眾生,賜予他們暫時與究竟的快樂,那麼眾生的快樂,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就像父母有責任把孩子撫養成人、讓他讀書成家一樣,我們作為發了菩提心的人,大大小小眾生的快樂,我們同樣有責任。這一點要從道理上明白,沒有明白的話,大乘的究竟宗義你還沒有搞清楚,也可以說是一竅不通。
所以我們看到眾生時,應像父親看見兒子在外面流浪,或母親看見獨子在街頭漂泊一樣,非常不忍心,想盡辦法希望他快樂。如果不但沒有這種想法,反而想害他殺他,見他快樂就非常嫉恨,那說明我們的發心有問題。
下面用比喻來說明此理:
所應恩親養,當由汝供給,
彼今已自立,不喜豈反嗔?
比如,你的親人本該由你來撫養,按理來說,給予他食物、照顧他生活,完全是你的責任。但如今不需要你提供任何財物,有人主動幫你無微不至地照顧他,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你為什麼不高興反而嗔怒呢?
從廣義來講,三界有情都做過自己的父母,我們有責任幫助他們,在受菩薩戒時也曾反復地承諾“以前諸佛菩薩怎麼做,現在我也怎麼做,儘量以六度萬行來利益一切眾生”。(為什麼我們每天都要念菩薩戒的儀軌?因為每天都要在諸佛菩薩面前承諾。我本來考慮晚上念了菩薩戒儀軌,上午上課時還要不要念?但後來想:“按照大乘教義,一天應念三次或六次,所以念兩遍不會多,上午也要念。”我希望學習《入行論》的道友,如果有時間,每天儘量念一遍菩薩戒儀軌。聽說有些居士一個禮拜集中一次,念一遍就覺得好厲害。有時候窮人遇到一點點錢財,就特別得意,其實一個禮拜念一遍儀軌,沒什麼可驕傲的,按理來講,你們每天都應該念,每天還不夠,一天應該三次或六次。)既然口口聲聲這樣念,現在眾生獲得了一點微薄的利養、微薄的快樂,如果都不能接受,那算不算是大乘的佛教徒?這一點不用問別人,自己可以看看自己。若連顯宗的大乘都算不上,還談論什麼高深境界?或者連小乘的出離心也沒有,大乘境界更不用說了,因為後者完全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
我們作為佛教徒,一方面要自己精進修行,另一方面也應該發願度化眾生。有些人認為:“度眾生很麻煩,接觸人也很痛苦,我可沒有這個能力,等我得一地菩薩以後再說吧,現在自己修一點就可以。”那你什麼時候得一地啊?現在聽了這麼殊勝的教言,有了這麼好的人身,不用佛法來饒益眾生,你更待何時?
如今的漢傳佛教中,佛教徒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的責任感不夠,很多居士學佛只求自己快樂、家庭美滿,真正對眾生有利的事情,幾乎沒人願意去做。即使偶爾有人發心,周圍的人馬上潑冷水:“你太積極了!現在是末法時代,把自己弄成這個樣子有什麼用啊?還是呆在家裏好好念佛吧,現在的眾生野蠻得很,利益他們也沒用……”這樣斷人善根是不對的。哪怕在一個眾生的相續中種下解脫種子,也不是特別容易的事情。往昔釋尊為了利益一個眾生,寧願忍受千百萬劫的苦行,現在別人發心利益眾生,你去製造違緣障礙,使眾生失去了受益的機會,果報將會多生累劫墮入惡趣,不可能解脫出來。
現在個別法師的責任感很令人讚歎,但大多數的出家人,只是自己住在寺院裏,早晚念一點經,除此之外,從來不想通過什麼方法來幫助眾生。其實人如果有了意樂,願望一定會實現的,不能實現的原因,關鍵在於意樂不齊全,倘若有了清淨的意樂,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不同的能力。
在弘法利生方面,大家一定要有責任感。世間人對家庭有責任感,而我們大乘佛教徒,應該對眾生有責任感。已經發了菩提心,加入了大乘團體,如果對眾生不聞不問、不管不顧,這樣是不合理的。現在很多寺院附近的在家人不懂佛理,而住持寺院的出家人,從來不給他們開示,如果他自己也不懂,給別人講確實沒辦法,但有些老和尚可能有不同的心態。
現在到了21世紀,是新的時代,佛教由年輕人來繼承時,一些老觀念需要改革。怎麼改革呢?並不是佛像佛典全部要換,而是度化眾生的大乘理念在漢傳佛教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大家理應值得深思。如果作用不是特別顯著,每個在家人和出家人在不同的位置上,一定要弘揚這種精神,假如大家同心協力共同發願,肯定在不同程度上會有所改變。
現在不僅是東方人依靠大乘理念來調節人心,西方人也將大乘的慈悲觀稱之為“心理療法”,一些科學家和醫學家認為,眾生的很多心病,依靠愛心和無我智慧就可以斷除,千千萬萬的西方知識份子對佛法如是希求,原因也在這裏。
如今大家有了這麼好的如意寶,不能讓它白白浪費,周圍有很多“貧窮”的可憐眾生,我們若獨自佔有而不願跟他們共用,那可能不像一個大乘修行人。所以自己獲得大乘佛理時,哪怕旁邊只有一位老太太,也可以給她轉*輪:“這位老太太,你過來吧,我給你講個《入行論》,你要好好諦聽啊!”(眾笑)我想每個人的身邊,一個人應該找得到,若讓他的發心改變、懂得如何回向,這樣做善事很重要。否則,你天天早上四點就起來念佛,雖然佛號的功德不可思議,但如果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光靠一句佛號來斷輪回的愛執薩迦耶見,大小乘的經論中也說得很清楚,那還是很困難的。因此,大家應該發願度化眾生,作為一個大乘佛教徒,弘法利生的責任感,每個人都不能忘!
不願人獲利,豈願彼證覺?
妒憎富貴者,豈有菩提心?
如果不願別人獲得暫時的一些小利益,怎麼可能希望他證得正等覺的果位呢?整個世間的快樂財富全部積累起來,也無法與正等覺的果位相比,獲得無上佛果之後,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都要向其恭敬頂戴。假如不能容忍別人的小安樂,看到他有點財富名聲就不樂意,那不可能希望他得到無上的大安樂。就像你看見別人賺了十元錢,便嫉妒得要命,但卻願意他獲得一百萬,這可能嗎?所以假如嫉妒別人有富貴、有名聲,自己不可能有菩提心。馬鳴論師也說:“一個人若貪執財物,相續中不會有菩提心。因為菩提心不是過失的心態,過失存在的地方,菩提心是沒有的,猶如屍體與大海不會共存一樣。”可見,貪財貪人極為強烈者,很難發起真正的菩提心。
很多人聽了《入行論》之後,在信裏、感應書裏經常說,自己已經有了願行菩提心。這一點我也認可,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好像有了願菩提心,但真正遇到外境時,菩提心還存不存在呢?假如菩提心以不退轉的方式存在,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對境,丈夫也好、妻子也好、家裏的財產也好,全部可以拱手讓人,那說明你確實存在菩提心。但這樣做的時候,你心裏舒不舒服?把所有的存款單送給別人,你是什麼感覺?按理來講,發了菩提心的人,這樣做應該心甘情願,因為眾生依靠這些獲得快樂,只要眾生快樂,你就該無條件地隨喜,畢竟自己已在諸佛菩薩面前發過願。然而真正將此落實到行動中時,你又會怎麼樣?
所以佛陀在《獅吼經》中再三強調:“從此之後,我應安忍他人之圓滿,不起嫉妒之心。”當然,作為凡夫人,尤其是剛生起菩提心時,一點也不生嗔恨心和嫉妒心,恐怕現在還做不到,但通過這種教言的熏習,逐漸調節心相續,每個人應該可以達到這種境界。如果心胸特別狹窄,連別人的一點小安樂都不能容忍,自相續就像瓦瓶一樣,是不可能容納大乘獅子乳的。要知道,菩提心的苗芽非常珍貴,若被嫉妒之火燒毀無餘,想得解脫也相當困難。因此,只要別人快樂,不管是財富上還是名聲上,我們都要學會隨喜,這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在實際當中,有些人認為濟人之難、施以援手,到醫院、孤兒院、乞丐聚居處看見有些眾生非常可憐,盡心盡力地幫助他們,這就是菩提心。其實這不能稱為菩提心,因為沒有發過心的世間善人或外道慈善人士,在他們的相續中也有,這只能算是一種憐憫心,憐憫心的對境只是個別眾生,而菩提心則是緣天邊無際的一切有情。
當然,菩提心緣天邊無際的眾生,這好像很容易修,因為所謂的“天邊無際”,按因明的說法是一種總相,對你來講無利無害,閉著眼睛、聲嘶力竭地念“願所有的眾生離苦得樂”,這樣誰都做得到。但遇到關係不好的人,對你的身體、財產、感情、生活等製造違緣時,你還能不能做到呢?有些人平時修得還可以,遇到這種對境時,五分鐘就被煩惱打敗了,事後又後悔得不得了,但是也沒辦法,畢竟無始以來的習氣非常猛厲,現在講《入菩薩行論》將近八個月,八個月中培養出來的菩提苗芽很微薄,遇到敵人的故意挖苦,剛開始還有點正知正念,過一會兒就控制不住了,揭竿而起開始反抗,直至發洩完了以後,自己才醒悟過來:“完了!我不是發了菩提心嗎?今天怎麼會這樣?”眼淚第二次流了下來。所以,對這些自相煩惱,我們要時時都有交戰的準備,沒有準備的話,怨敵突然出現在面前,恐怕你會措手不及,無法立即對治。
醜二、因不加害我故不應生嗔:
若已從他得,或利在施家,
二俱非汝有,施否何相干?
怨敵從施主那裏獲得受用,或者他沒有得到,財物仍舊留在施主家,這二者都沒有你的份兒,無論別人得到與否,跟你沒有任何關係,你又何必生嗔恨心呢?
仇敵得到一些名聞利養,有些人就生起極大的嫉妒心,心想“怎麼會對他供養呢”,然後到處說別人過失。這是一種無明顛倒的心態,為什麼呢?比如有個大施主供養一輛轎車,供養他,你也得不到;不供養他,轎車放在施主家裏,你也得不到,反正怎麼樣你都得不到,為了毫不相干的東西生嗔恨心,有必要嗎?
有些人真是很無聊,明明自己水準有限,肯定得不到獎,但別人得不到的話,他心裏快樂,別人尤其是關係不太好的人得獎後,他就特別不高興,在一旁氣呼呼的。其實,人家得到也可以、得不到也可以,跟你沒有任何關係,你憑什麼生氣呢?
聽說有個人通過某種方式獲了幾萬塊錢,全單位的人對他特別不滿,整天都罵他,為什麼呢?因為其他人都沒有發財,他突然間就發財了,很多人都看不慣。實際上這是不合理的,他發財也好、沒有發財也好,反正你也得不到,既然如此,為何不去隨喜別人呢?
寂天菩薩的這種分析方法,非常適合現在人的心態。現在很多人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動不動就對別人的利養生嫉妒心、生嗔恨心,看不慣別人的種種行為,這是沒有任何理由的,而且果報相當嚴重。《彌勒請問經》中說:“若對他人的利養等生嫉妒心,則會如射箭般直墮地獄。”
現在西方國家和漢地,好多所謂的活佛上師,為了一個施主的財產,搞得勾心鬥角,彼此非常不愉快。其實這也沒有必要。施主的財產是他自己的,他願意怎麼支配是他的自由。有些修行人說:“你怎麼給他供養了那麼多?給我供養得這麼少?”說這樣的話,你還是不是修行人?作為一個佛教徒,言行如果不加檢點,很有可能敗壞佛法。尤其是這幾年來,藏傳佛教有些“高僧大德”到漢地去弘揚佛法,中間發生了各種各樣的事情,我覺得在家居士需要值得注意。
在古代,活佛必須通過正規的方式認定,認定完之後,要接受10-20年的佛法教育,這樣的活佛無論真假,畢竟有一些佛教水準,對眾生還是有一定的利益。後來在五十年代,整個佛教受到極嚴重的摧殘,尤其是藏傳佛教遭到了滅頂之災,恢復過來以後,在活佛認定的方式上,出現許許多多問題。有些認定者連自己的前後世都不知道,還認定別人是某某的轉世。我那天就開玩笑說:“先應該給這些認定者考個試,問他是怎樣認定活佛的,如果自己都不過關,那沒有資格認定別人。”自己沒有一定境界的話,認出中陰身是非常困難的。這並不是因明的遣餘,也不是《現觀莊嚴論》的道理,這些我覺得不是很難,只要看幾遍書,好好地分析一下就可以。但認定中陰身的話,有時候不要說別人的中陰身,自己變成中陰身時,跑到哪里都不知道。現在的很多活佛,有些是母親認定的,有些是舅舅認定的,有些是這個那個認定的,還有些通過政府關係花錢買“活佛證”,這樣認定完以後,如果受幾十年的正規教育,也許還有一定的水準,但好多人並不是這樣。從小取個名字後,大家就開始對他恭敬供養,他自己也覺得是天上掉下來的一個大菩薩,小時候的理念中只有這個,除此之外什麼功德學問都沒有,甚至對三寶的信心、對眾生的悲心也沒有,這樣的人長大以後,遇到信徒時很可能會無惡不作。
我並不是嫉妒這些活佛的利養,但大家若沒有詳細觀察,盲目依止有一定的危險性。據我所瞭解,現在這樣的人非常多。當然,真正按正規傳統認定的名副其實的活佛,藏傳佛教中也是不少,這一點不用別人來評價,從他一生中的事業也看得出來。然而,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貪財、貪女人,信眾若沒有加以觀察,恐怕最後會非常痛苦,對藏傳佛教起邪見也未可知。
前段時間,我們學習的時候,有些人不學《入行論》,整天找這個上師、找那個上師,尤其是南方那一帶,聽說相當一部分人傾家蕩產——什麼都已經供養了,家庭也破裂了,最後人也沒有、財也沒有、信心也沒有、境界也沒有,活佛也找不到。假如這些人系統地學習佛法,我不是讚歎我講得如何好,但畢竟這是無條件提供學習機會,能讓他們明白很多佛教道理,對眾生的悲心、三寶的信心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希望大家懂得取捨。
昨前天我在《致菩提學會的信》裏也寫了:有些人聽課時垂頭喪氣,一點精神都沒有,但一說這個活佛、那個上師來了,馬上興高采烈、歡喜若狂,把法本一扔就跑出去了。這種行為,一方面是好,說明你的信心非常“新鮮”,很不錯,但另一方面,這種喜新厭舊的心態會不會保持很長時間?作為一個修行人,穩重系統地次第性學習,在哪個上師面前都可以,只要聞思這些大乘教典,對你的相續肯定有非常大的利益和幫助。
我經常這樣想:我們的佛教,尤其是漢傳佛教有幾個方面要注意。在見解上,對無神論和唯物論要注意,因為他們不承認因果,不承認前世後世。五、六十年代,這種思想在世界上影響比較廣,在很多人的相續中根深蒂固,雖然現在的方向基本轉移到物質文明上,不是特別厲害,然而一旦爆發的話,自己前後世的觀念很容易被摧毀無餘。因此,見解上應該保護自己。
行為上,應學習有些宗教的慈善之舉。比如基督教等雖然沒有佛教的無我見,也沒有特別誘人的見解,他們學論時,自己也經常搞不清楚,但卻有一套非常吸引人的慈善行為,人們不知不覺就套到裏面去了。現在這種情況在漢地非常普遍,有些佛教徒理應注意。
修行上,你們需要好好觀察,哪些是真正的修行、哪些不是,我在這裏也不方便宣說。
果位上(以上次第是見、修、行、果),藏傳佛教有些人是以佛菩薩的方式來弘揚佛法的,這樣不太合理,佛陀也沒這麼提倡過。我們應以平凡人的形象,通過學習佛理來跟別人溝通,這是最讓人接受的。現在好多人讚歎上師時,往往從果位上讚歎:“我的上師很了不起,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如果真有這麼大的成就,那非常好,但這個我們暫時不讚歎。如果讚歎上師的悲心、弘法利生的事業,這方面比較讓人接受,不僅佛教徒能接受,社會世人也能接受。
我是一個藏族人,漢傳佛教對我來講,可以說有關係,也可以說沒有太大的關係。但對你們而言,不管是在家人、出家人,今後如何弘揚漢傳佛教,每個人都有責任,你們不得不考慮:現在佛教面臨的違緣是什麼?需要朝哪個方向發展?最後要達到什麼目標?如果學習佛法毫無目的、隨隨便便,懂一點也可以,不懂也可以,那連生意人都不如。有頭腦的生意人,凡是搞一個專案的話,都會先在腦海中算得清清楚楚:它的違緣是什麼,目標是什麼,所得的利潤是什麼。因此,我們大乘佛教徒,有些方面也應該值得觀察!
子二、理當以未得之因而嗔己:
何故棄福善,信心與己德?
不守己得財,何不自嗔責?
有些人看到別人有利養、自己得不到,心裏就很苦惱,其實這不怪別人,應該怪你自己。人家得到利養恭敬,這是他前世恭敬上師三寶、對眾生有悲心、持戒清淨、聞思修行等功德所感,而你現在沒有福報,任何人都不願意供養,是因為你以往沒有積累過這些資糧。既然如此,你非要嗔恨的話,應對自己生嗔心,不應該嫉妒別人。
我們得到財富快樂時,心裏應想:“這是諸佛菩薩賜給我的,眾生對我比較認可,我才擁有這些,所以不能隨便把它浪費,應該成辦對眾生有意義的事情。”今生中別人的恭敬利養和自己的恭敬利養,全部都有一定的因緣,沒有因緣的話,不可能無緣無故得到這些。因此,我們不應該嫉妒他人獲得利養,這樣才會給今生後世帶來安樂。
《高僧傳》中記載:元朝有位行秀禪師,他文才出眾,人非常善良。有一次朝廷要舉行僧人考試,對這次考試的奪魁者,大家都矚目於老少兩個人:老的是靖恩和尚,少的就是行秀禪師。考試之前,有些人問靖恩和尚,這次奪魁的人應該是誰?他說應該是行秀禪師,因為自己老了,智慧日減,可能奪魁無望。行秀禪師聽後,很同情靖恩和尚,覺得自己年紀尚輕,以後還有機會,但靖恩和尚年紀已大,何必去跟他爭個高下呢?因此他決定讓步,但形式上的考試又不能不參加,於是只作了一篇文章交上去,就退場了。
當時的主考官見到這篇文章讚歎不已,讓人把行秀禪師的其他文章也拿來看,但怎麼也找不著。後來有個知情的人告訴他,行秀禪師為了讓靖恩和尚入選,主動放棄其他考試。主考官對這種謙讓的德行非常欽佩,讓人找行秀禪師來,要求他還俗,自己想把女兒嫁給他。(世間人只懂得這一點!)但被行秀禪師一口拒絕,並馬上受比丘戒,以示自己的心意。後來,禪師一生的弘法事業也非常廣大。
人與人之間對利養的嫉妒非常可怕,但是真正的修行人,不但沒有嫉妒心,反而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別人,這樣做的結果,也使自己的前途很光明、很快樂。明白此理之後,大家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