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1/30 04:52:30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行論講記》第六冊 第七品精進 第九十六節課
第九十六節課
今天繼續講為斷除懶惰而觀修死亡無常,前兩個頌詞已經講了,今天是第三個頌詞:
通道遍封已,死神正凝望,
此時汝何能,貪食複耽眠?
生存於世的眾生,有沒有通往不死的通道呢?絕對沒有。不管是三善趣的天人、阿修羅、人,還是三惡趣的地獄、餓鬼、旁生,只要有生,必定有死,不死的通道已被封鎖了。死神正目不轉睛地凝視著你,如同屠夫緊盯著牛圈裏的犛牛,在物色宰殺的對象一樣。不管你是什麼樣的身份,有什麼樣的地位、財富、才華,終究都難免一死。此時此刻,你怎麼還能安心地貪執美食歌聲等世間娛樂,悠閒地酣酣沉睡呢?
我們返觀內心時,這個道理並不難懂。在整個世間上,從死神口裏逃出的眾生,古往今來也遍尋不得。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成天貪執世間八法、做無實義的事情呢?所以,大家應該抓緊時間精進修行,正如昨天所言,倘若相續中生起了無常觀,白天就不願意浪費時間,晚上也不會睡得太多。
以前,麥彭仁波切有個弟子叫做單曲,住在青海班瑪縣的森林中,他晚年時一直在那裏閉關,刻六字真言等行持善法。每天晚上,他只睡極短的時間,半夜三更醒來時就大喊:“單曲,你怎麼還在安閒地睡著?難道不需要修持正法嗎?”然後馬上爬起來,以磕頭禮拜來對治睡眠。噶當派高僧大德亦是如此。我們不妨想一想,自己在修行中能不能做到這一點?
不僅修行人不應空耗時日,有些世間人為了求學也會惜時如金。大家都知道“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吧,古代的讀書人為了戰勝睡眠,節省時間看書,就把辮子懸在梁上,或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我剛出家開始學習佛法時,晚上看書實在太困了,也把繩子吊在脖子上,不讓身體倒下去睡覺。(那天我看薩達姆判死刑時,也是這樣吊著,有點危險!)
可是現在的很多人,包括修行人在內,不管是白天晚上,根本沒有時間概念,怎麼樣空耗也無所謂,從來不考慮一天應當如何度過。這是不合理的!不要說佛教徒,有些世間人也不會如此。空想社會主義者克勞德先生,出身于貴族家庭,從少年時代起便立下大志,決心用自己的知識為人類造福。15歲時,他囑咐僕人每天淩晨用這樣的話來喚醒自己:“克勞德先生,起來吧,偉大的事業正等待著您!”以此幫助自己戰勝了惰性,不斷投身於所創造的事業中去,在人類發展史上留下了光輝的足跡。
我們發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每天也應該如此早起。聽說前一段時間,學習《入行論》的有些道友,每天早晨六點時,就用手機互相發短信,督促對方起來修菩提心。這種勉勵非常有必要!作為末法時代的我們,若能像古聖賢那樣,不需要別人施加壓力也能自覺精進,當然是最好的,但一般的凡夫人必須要有壓力,否則,幾分鐘的熱情很快就會消失。所以,我經常強調共修、共同學習,原因也是眾人的力量非常大,有了他人的鞭策,再加上自己的精進努力,即便在很短的時間內,修行也會突飛猛進。
世間上的名人智者,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取決於精進。他們的智慧不一定非常超群,但因為一生中對時間特別珍惜,依靠不共的毅力和智力,很多方面超越於他人。在別人懶懶散散、渾渾噩噩打發時光時,他們則通過勤奮努力,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精進呢?作為欲界眾生,不吃不喝不睡肯定不行,但在適當休息的基礎上,儘量把時間用於修行和有意義的事情方面,對自己的今生來世都有利益。
總之,我們每個人都已趨入了必死之路,不應繼續耽著享受世間快樂。假如能看見自己將會如何死亡,恐怕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可惜的是,我們被無明遮住了慧眼,總覺得自己不會馬上死,所以一直沒有修行。因此,學了這個法以後,大家應該把時間利用起來,將精力用於對來世有利的修行方面。
醜二(思維迅速死亡而勸勉)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寅一、略說:
死亡速臨故,及時應積資,
屆時方斷懶,遲矣有何用?
死亡很快就會降臨,故應抓緊時間積累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如果有人想:“雖說必定死亡,但是不要緊,接近臨死時或年紀老了以後再行善也可以。”這種說法顯然不合理。死亡臨頭才斷除懈怠則為時已晚,到那時再精進又有何用呢?
我們生在人世中,總有一天都會死,即使現在活著的時候,也是生緣稀少、死緣眾多,隨時有可能失去生命,猶如水泡般不會恒常停留。龍猛菩薩雲:“呼氣吸氣沉睡中,能得覺醒極稀奇。”意思是說,人的生命在呼吸之間,今天酣然入眠,明早還有機會醒來,實在是太稀有了!(但有一位法師解釋為:“在呼氣吸氣的沉睡中開悟,真是稀有啊!”這種說法可能跟前後不一定連得上。所以法師們在講經說法時,應該對照文章的前前後後,務必了達其中的本意。)
《因緣品》雲:“明日死誰知,今日當精進。”明日會不會死,誰也沒有把握,因此應抓住當下的時間,精進修習善法。假如一拖再拖,就會喪失很多修行的機會。《法句經》也說:“若人壽百歲,怠惰不精進,不如生一日,勵力行精進。”有些修行人雖已皈依多年,但從來沒有好好修持,智慧和福德一點也不長進。還不如一個人非常精進,哪怕在佛學院、寺院或佛教團體中學一年,進步也遠遠超過這些人。
人生百年,終有一死,但死亡什麼時候來,這確實很難說。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暫時不會死,於是天天放逸懈怠,一旦死亡降臨,他們完全措手不及。現在有很多人,從小沒有受過無常的教育,故對死亡沒有計劃安排,覺得自己好像能活千萬年,這真是愚昧無知的一種表現。我們學習大乘佛法之後,應該對死亡有所認識,始終要有“我今天可能會死吧”的緊迫感,這樣修行才會成功。
然而,很多人在死亡降臨時,根本沒有準備。1998年9月17日,廣州發生了一件千古奇禍:27歲的姑娘肖少華,約男友到自己家中吃飯,慶賀父親69歲生日。下午5點她給家裏打電話,說自己馬上就回來。打完電話後,二人跨上摩托車,在公路上風馳電掣地向家中駛去,時速在60公里以上。5點35分時,刮了一陣大風,把一根金屬電線吹落,橫在公路中間。載著二人的摩托車以高速經過時,金屬電線將二人的腦袋齊刷刷切斷。沒有頭的身軀保持原來的姿勢,騎在摩托車上,向前沖了60米以後才倒下。
可見,不管是坐車也好、坐飛機也好,死亡突然到來的時候,前一分鐘活在人間,後一分鐘已經變成中陰身了。我每一次上高速公路都膽戰心驚,過了出口才稍稍緩一口氣。然而,除了高速公路以外,死緣也是不定的。像我這樣膽小的人,可能哪里也找不到,每次我出去時,即使只有兩三天,家裏也都做好了準備,假如沒有回來,東西應該怎麼處置。但我一直死不了,每次又回來了,所以給自己帶來了很多不好意思的麻煩,只不過沒有告訴別人而已。
要知道,死亡總是毫無預兆地出現,令人來不及做任何準備。有些人一旦知道自己必死無疑,或者是癌症晚期時,一下子就懵住了,絕望了。我們作為大乘修行人,首先要對死亡有心理準備,若沒有到最後一刻,決不能放棄精進修行。否則,臨時抱佛腳恐怕就來不及了。
北京師範大學的于丹教授講過一個故事,雖說是世間的道理,但我覺得用在佛教上更為貼切。故事的內容是:兩兄弟的家住在80層的高樓上,一次他們半夜三更回來,發現電梯已經停了。二人經過商量,覺得自己年輕力壯,乾脆爬樓梯回家。他們先爬了20層,覺得累了,哥哥告訴弟弟:“包太重了,把它先放在這裏,明天再下來拿。”於是扔下了包袱,輕裝上陣,繼續往上爬。
到了40層時,弟弟開始抱怨:“你既然看到那個通知,為什麼不告訴我?咱們可以提前回來。”哥哥說:“我不是忘了嗎?忘了有什麼辦法。”他們開始互相爭吵、指責。
吵吵嚷嚷之下,兩人爬到了60層,儘管心裏非常不滿,但累得要命,爭鬥的力氣也沒有。只休息了一會兒,又繼續往上爬。
終於到了80層,兄弟倆已是精疲力竭、奄奄一息。他們緩了一口氣,正準備開門,一摸口袋才發現——鑰匙還留在20樓的包裏。無奈之下,兩人只好在門口睡了下去……
這個故事,正說明瞭我們人生的幾個階段。20歲的時候,不管是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基本上已經定位了;40歲的時候,出現對社會、家庭的恩恩怨怨,肚子裏經常有抱怨和牢騷;60歲的時候,雖然內心有諸多不滿,但已經沒有力氣了;到了80歲接近死亡時,回顧整個人生歷程,好像自己一無所得,尤其最關鍵的“來世”鑰匙,在20歲時已經忘記帶上了。相反,如果從20歲就開始修行,到了80歲時,可能會直接進入來世的快樂生活。但若一生就迷迷糊糊地過了,臨死卻希望時光倒流、重新做人,那時已經沒有力氣了,也沒有這個機會了。
所以,大家應當用此教言來勉勵自己。當然,從小行持善法是最好的,倘若沒有這種緣分,什麼時候遇到佛法,就從那個時候開始,精進修持也不遲,這樣臨死才不會感到任何後悔!
寅二、廣說:
未肇或始作,或唯半成時,
死神突然至,嗚呼吾命休!
此頌進一步說明瞭死亡無常。無常來得特別快速,有些人在一件事尚未開始時,死神驟然而至;或者剛剛開始做,就猝然死亡;或者事情已經做到一半,死亡瞬間降臨到了頭上。假如自己沒有好好行善,那時候只能痛心疾首地感歎:“哎,一切都完了,吾命休矣!”
這種現象在每個人身上都會發生,不管是幼童、少年,還是中年、老年,都會以不同的方式趨入死亡,不一定白髮蒼蒼才離開人間。經常可以發現,有些人剛打算做一件事情,還沒開始就撒手人寰了。以前有個出家人,發心建造學院的桑耶佛塔,沒有正式啟動就離開了人間。那天我去廣東佛山時,很多居士也講起了他的故事,當時大家都感慨萬分。
有些人在事情剛開始做,還沒有到中間就死去了。米拉日巴的傳記中有一則公案:熱瓊巴在印度學了聲明學和因明,辯論特別厲害。回來之後,米拉日巴用竅訣給他宣講佛法,他始終聽不進去。有一次,師徒倆到一戶人家裏化緣,那家的老婦女特別吝嗇,當時正在磨糌粑,卻不捨得供養他們。沒有想到,第二天早上,她還沒有磨完糌粑,就突然死掉了。米拉日巴強迫熱瓊巴背著她的屍體,並唱了很多道歌。以此方式,熱瓊巴在相續中生起了強烈的無常觀。
還有些人,事情做了一半就離開了人間。色達有位喇嘛嘉活佛(即香根活佛),他當時準備造一座三層樓高的佛像,有些建築已經搞完了,佛像的部分肢體也運到了現場,但後來他突然示現圓寂。至今已六七年了,這座佛像仍沒有完成,只有一部分建築懸掛在空中。因為這個建築比較高,我每次到縣城裏去,路上都可以看到它,而且在縣城裏,不管從哪個角度也看得到。
前段時間,我也發心辦一所“智悲學校”,在此之前我曾想:“會不會在尚未開始,或剛開始做,或只完成一半時,死神就突然降臨了?”我並不是說自己無常觀得好,的的確確心裏想過很多很多次,但後來又想:“我若因為會死亡,現在就什麼都不做,這樣也沒有意義。每個人的身上都會發生無常,不管怎麼樣還是先做吧,什麼時候無常到了再說。”於是鼓著勇氣開始做了。在沒有開始時,我還沒有死;現在已經開始了,什麼時候死也不知道。
其實,不管是世間人、出世間人,出家人、在家人,每個人在做事情的過程中,都可能會發生一些大變化,這也是有為法的自然規律。因此,大家對死亡應該有所準備,因為死神何時降臨,誰也無法估定。經雲:“三界無常如秋雲,有情生死如觀戲。”上至天界、下至無間地獄之間的三界輪回,沒有少許穩固不變的法,全是瞬息即逝的本體。只有時時具備這種無常觀,死亡突然降臨時,自己才會有所準備,否則根本來不及面對。
我以前在家讀書時,對電影電視從來不感興趣。學校裏,星期六允許同學們看電視,他們一個個都去了,我一個人坐在屋子裏,燒一壺茶看書。有時候班主任會過來,用不同的語氣教訓我:“你是不是要成仙了?又坐禪,別太專注了!”但我的性格就是這樣,裝作沒有聽見,依然我行我素。見我如此頑固,有時候他邊走邊讚歎:“這個人真是老實,當學校的門衛。”有時候嘀咕:“這個人真有問題!”不管我有問題,還是比較老實,對那些散亂的東西,不太願意去接觸。
後來有一位同學,一直勸我去看《紅樓夢》的電影,盛情難卻我也就去了。當時的一些故事片斷,對我的無常觀有很大幫助。尤其是看到賈寶玉的興盛衰敗、王熙鳳在監獄裏餓死,屍體被人在雪地裏拖著,旁邊響起淒慘的歌聲“歎人世,終難定……”,銀幕上又浮現出她生前享受人間榮華富貴的鏡頭,那時我確實很感慨。有一位同學看到這些後,感到人生沒什麼意義,不管怎麼樣往上爬,最後還是會掉下來,於是很想出家。當時我倒沒有那樣的感動,也沒有流淚,只不過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出離心。但後來,反而他沒有出家,我卻出家了。
古人經常依靠屍體來觀無常,孔子每次看到白骨時,就把它拿在手裏,默默地自言自語:“你是怎麼死的?是病死的、被人殺死的,還是餓死的、在自然災害中死的?……”我們也應該如此精進觀無常,明白了無常之理後,必須做好一番打算:自己的一生當以什麼方式來度過?
因憂眼紅腫,面頰淚雙垂,
親友已絕望,吾見閻魔使,
憶罪懷憂苦,聞聲懼墮獄,
狂亂穢覆身,屆時複何如?
這裏描述的是人在臨死時的情景:有些人活著的時候,把精力、時間、智慧全部用於毫無意義的瑣事上,最後要接近死亡時,驀然回首,想起自己一生所造的罪業,心裏特別痛苦、憂愁,從而雙目紅腫,淚流滿面。此時,親朋好友也非常絕望,在依依不捨中與之分離。甚至業力深重的人,在尚未斷氣之前,還會看見過去所殺的眾生前來討命,或者閻羅獄卒的恐怖面孔。他們那個時候的痛苦慘狀,令人見而生起悲湣,所以米拉日巴尊者說:“若見罪人死亡時,為示因果善知識。”
當一切罪業歷歷在目地重現時,很多人萬分後悔,不停地埋怨自己:“我今生已經遇到了善知識,又聽聞了大乘佛法,本來是有機會行持善法的,但卻讓一生在不知不覺中空耗了,為什麼我如此愚笨啊!”而且正如剛才所講,罪業深重的人,還會聽到地獄裏震天動地的慘叫聲,或者閻羅卒“打打、殺殺”的恐怖聲。想到自己也將墮入其中,便驚恐不已,不淨糞不由自主地流瀉,染汙了自己的全身。
當然,每個人的死亡狀況不盡相同。但一般而言,大多數人特別害怕死,一直聲嘶力竭地喊著:“醫生救救我,上師救救我,我實在不願意死啊!”但是死到臨頭也沒有辦法。
其實,古人對死亡是有所認識的,如孔子的《論語》、莊子的《秋水篇》裏都提到了對生死的看法。與世間凡人相比,他們對死亡看得很淡,親朋好友死的時候,他們載歌載舞,自己接近死時也是坦然面對,這是他們的一個優點。但這種面對方法,實際上解決不了大的問題。如果具有修行的境界、開悟的境界,生前為來世積累了許多福報資糧,倒是可以做到所謂的“不愉生,不畏死”。但他們對死亡的態度,只不過不害怕而已,解脫輪回的境界根本沒有。
作為修行佛法的人,死的時候不應該這樣:前段時間有一個癌症患者,在附近縣城的醫院裏,於眾親人的圍繞中,不斷發出慘叫聲而離開了人世。儘管眾生的業力不同,有些人死時確實特別痛苦,但一般來講,修行人倘若知道自己該死了,再怎麼傷心、再怎麼痛苦也沒有用。
所謂的死,只是在輪回的漫長旅途中換了個角色而已,而不是永遠地消失了。以前的古文化中也說,生命和身體的形態只是暫時的借用,其思想還會延續下去,不是像火熄了、水幹了一樣,什麼都沒有了。若能懂得這一點,死亡來時也用不著痛苦。即使晚上睡覺有點痛,但明天還可以醒過來,或許明天身體更好一點;即使現在要死了,也沒有必要太難過,可能下一輩子的身體更結實,不用天天打針了。
印度的紮嘎達姆紮論師說過:“我們的身體只是暫時借用的東西,在它未衰老也無疾病時,一定要利用它去精進修持善法,這樣一旦遭到病痛死亡,就可以有不懼怕的把握。”以前的高僧大德們,一輩子都在為死亡做準備,可是現在的世間人並不是這樣,無論是明星、領導、國家總統,生前逍遙度日,從不修行,最後送到醫院裏時,面如死灰,一點生氣也沒有。
因此,我們生前就要為死亡打好基礎,若在安詳清淨的狀態中離世,來世的結生也會趨往善趣。有些教言中說:“人死了以後,看整個面孔即可了知其來世。倘若面目猙獰恐怖,尤其是睜著眼、張著嘴,說明此人將墮入惡趣。”有些屍體特別可怕,讓人看都不敢看。我去過漢地一些居士家,人死了以後,臉都不蓋上,這樣不太好,如果他的眼睛一直瞪著,你坐在那裏也不是特別舒服。因此,以後不管是別人的屍體也好,自己的屍體也好——自己的屍體由自己蓋,拿塊布把臉蒙上(眾笑),按藏傳佛教的習俗,死後馬上要用布蓋上。如果屍體的臉色很正常,皮膚也比較潔白,有很多清淨之相,說明他會投生善趣。因此,人的死相、臨死的狀態和屍體的面目,都可以判斷其來世的方向。
總之,死亡在每個人的前面等待著,我們怎麼樣面對?應該心裏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