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4/09 06:47:28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4/09 06:46:11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入行論講記》第一冊 第二品懺悔罪業 第十五節課
第十五節課
《入菩薩行論》共有十品,前三品是講菩提心沒有生起者令其生起的方法。其中,第一品宣說菩提心的功德,第二品講自相續得以清淨,第三品主要講菩提心怎樣受持。前面這幾品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相續中如果要生起菩提心,首先就要知道菩提心到底有什麼樣的功德;知道了以後,自己的相續如果沒有清淨,菩提心不會無緣無故于不清淨的法器中生起來,所以必須要懺悔加以清淨;最終生起菩提心以後,怎樣按照大乘經典所講的那樣去受持。
今天開始學習 第二品 懺悔罪業
丁二(受持之方法 )分二:一、總義;二、論義。
戊一(總義 )分二:一、抉擇發心;二、隨發心而行持。
在這個總義當中,主要講了菩提心的本體、分類、怎樣受持。在“怎樣受持”當中,又提到了受菩提心的對境(上師)、受持者的身份 、受持的方法、怎樣護持菩提心、菩提心失壞後如何恢復等幾個方面。所以,今天我們學習的時候,應該明白總義的重要性。
從科判上看,這是“懺悔品”的總義,但實際上它是整個菩提心的總義,以總綱的方式提綱挈領地闡述了菩提心的要點。所以大家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對總義瞭解清楚。首先知道發心的功德、發心對我們今生來世的利益,然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瞭解怎樣受持菩提心。
打個比方,比如說買空調,我們先要覺得它對日常生活有用,才會想買,這就是了知它的“功德”。若要買的話,肯定要弄清它的品質,這相當於菩提心的“本體”。空調有多少種類型,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不同的類型有不同的標價,根據自己的財力選擇適當的價格,如果經濟狀況不好,買價格高的也許力不從心,同樣的道理,菩提心的分類中,講了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作為凡夫人,只能付得起世俗菩提心的價錢,想“買”勝義菩提心,自己的資糧暫時不夠。知道了品質和價格以後,下一步就要開始買了,買的時候,有些問題我們不得不考慮:從對境上講,空調的廠家信譽度怎麼樣、資金實力是否雄厚,這相當於受菩提心對境的善知識;考慮買了空調後,自己的住宅或身體能不能適應,這相當於受持者的身份具不具足,到底是以七種別解脫戒為基礎,還是一般眾生都可以接受,這是對自身的考慮;一旦自己和對方的條件已經具足了,購買的方式有幾種選擇——可以打電話讓廠家送貨,可以親自去公司挑選,可以托別人的關係購買,同樣,我們受持菩提心的時候,可以依靠善知識傳授儀軌,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觀想,這是受持的方法;空調買到了,在使用的過程中怎樣保護,這相當於我們獲得了菩薩戒以後,怎樣在日常行為中護持;最後,如果空調壞了,是要重新買、還是維修,同樣,如果我們相續中的菩提心失毀了,是重新受持還是通過懺悔來“維修”,這些我們也必須要瞭解。
總義部分表面上看來文字不多,但有智慧的人通過它,就可以將菩提心的方方面面一覽無餘。知道了菩提心的功德後,大家肯定想受菩薩戒,在受菩薩戒之前,一定要搞清楚它的本體是什麼、有什麼樣的分類、所受的對境是什麼、能受的身份是什麼、方式是什麼,得到以後怎樣保護,倘若失壞怎樣恢復或還淨。
今天的有些內容,前面講菩提心的功德、分類時也涉及過,但這裏並不重複,因為前面只是解釋頌詞時順便提及的,而此處,則是無著菩薩特意歸納了菩提心的分類、本體、受持的方法等等。
大家一定要清楚,今天所講的“總義”並不是《入菩薩行論》的頌詞內容,如果是解釋頌詞的意義,這叫做“論義”。這些簡單的道理,雖然很多人都明白,但學習的時候細一點還是有必要的。
戊一(總義)分二:一、抉擇發心;二、隨發心而行持。
己一(抉擇發心)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庚一、本體:
〖一般來說,如果對諸位大德的論典進行詳細分析,就會清楚地認識到大乘道所攝的一切心均是發心。〗若對各大經典、藏漢高僧大德的論典詳詳細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經論中提及的有關大乘的一些心態,全部都是發菩提心。比如說,大乘的積累資糧、信心、悲心,還有利他的任何行為,全部包括在菩提心當中。
這個教言充分說明了,我們無論修顯宗還是密宗,如果相續中沒有菩提心,就不屬於大乘。以前格魯派也有一些類似的公案:有位修大威德的人,由於最初的發心不正,後來變成一個鬼神;有一位修喜金剛的大德,也因為當時的發心不夠,最後獲得了小乘果位,而沒有成就密宗的果位。可見,修大乘法的任何一個發心,全都可以攝在菩提心當中,反過來說,菩提心遍及大乘的所有行為和發心,如果沒有利他的心,那就不是大乘法。
當然,菩提心有不同的解釋方法,《大菩提心經》中說:菩提心是如虛空般無有相狀、本來光明的心。這是從認識心性本體空性、本來光明的角度來講的。從世俗菩提心的角度講,只要是菩提心,肯定有利他的心。當然,利他的層次有所不同,一般來講,母親對兒子的關愛雖然屬於利他,但不是真正的菩提心,菩提心的利他範圍相當廣,這種利他所攝的一切心、一切行為,才屬於大乘的發心。
〖而在此場合的發心本體,正如《現觀莊嚴論》中所說:〗彌勒菩薩雖然還沒有來人間成佛轉法輪,但在兜率天已經給人間賜予了教言——《慈氏五論》,或者叫《彌勒五論》,其中的《現觀莊嚴論》是這樣說的:〖“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意思前面也講過,發菩提心的本體是什麼?就是利益一切眾生、讓他們獲得如來正等覺果位的希求心,這個希求心才叫做真正的菩提心。無論願菩提心還是行菩提心,都不會超離這種利他的心。
我們應該詳詳細細地觀察自相續,看看自己有沒有利他的心,有了利他的心,才可能有菩提心。當然,作為一個凡夫,自私自利的心全部滅盡可能有點困難,但只要儘量減少菩提心的違品——執著自己的我執,儘量與執著自我作鬥爭,當我執越來越少的時候,利他的心才會越來越提升。(很多大德的菩提心教言中一再強調,對我的執著就是菩提心的違品,因為我執特別強烈的話,就不可能有強烈的利他心。)
那麼,我們在發菩提心的時候,有沒有自私自利的心呢?應該是有的。以前噶當派的大德經常有這樣的比喻:好多人陷在泥坑當中,有一個人特別想救旁邊的人,但他自己還沉在泥坑裏面,救他們沒有能力,所以他全力以赴想要解脫出來,目的是什麼?不是自己想解脫,而是為了救身邊這些人。當然,自己陷在泥坑中,沒出來肯定不能救人,所以,他想盡一切辦法先讓自己出來,然後再救他們,到了那個時候,才具足了利他的力量,否則根本沒能力救別人。所以,出來的主要目的不是自己獲得快樂、自己獲得解脫,而是要救別人!
我們凡夫人在剛開始發心的時候,沒有自我希求菩提的心是不可能的,但就算有一點“我”,這與菩提心也不相違,為了利益眾生,現在“我”一定要儘快獲得佛果。怎樣才能獲得呢?就像《中般若》裏所講:“獲得圓滿如來正等覺果位,必須要學般若波羅蜜多,甚至獲得聲聞獨覺阿羅漢果位,也要學般若波羅蜜多。”所以,我們若想獲得佛果利益眾生,缺少了般若波羅蜜多和利他的心是不行的。
有些道友可能會想:我們凡夫人的自私自利是不可能斷盡的,假如不能斷盡,菩提心是否永遠生不起來呢?實際上,我執存在的同時也可以有菩提心,作為凡夫非要斷盡我執才能發菩提心,誰也沒有這個要求,如果有的話,凡夫就不是凡夫,已經變成聖者了。在這些問題上,大家應該值得分析。
總的來講,菩提心就是利益他眾。雖然利他的方法非常多,但最究竟的,就是願他獲得佛果,暫時一定要想幫助他。作為真正學佛的人,始終都應該有一顆利他的心,很多善知識的教言裏也講:行住坐臥,念念不忘的就是“我要幫助眾生”。這種心態不僅要在心裏發,在實際當中也一定要運用起來。不管是在哪個場合,只要有幫助眾生的機會,我們就要把自己的利他心運用起來,哪怕是看到路上有塊大石頭,也要想“這可能對過路的人有影響,或者對車輛有影響”,然後把它扔在旁邊。當然,沒有菩提心的人也許故意把大石頭扔在路中間,因為好人有好人的性格,壞人有壞人的性格,壞人始終都想害別人,這種心態和行為,在我們發菩提心的時候一定要斷掉!
所以,不管是在團體場合、還是私人交往,我們一定要把在佛菩薩面前承諾過的利他心用起來,而且是無條件的,不希求什麼果報,不認為“我今天做了一件好事,別人會不會讚歎我,會不會得一點獎勵”,或者“我來世會不會獲得快樂”,這完全是小乘的發心。作為大乘修行人,幫助別人,別人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罷,什麼樣都可以,只要能給他人帶來一分快樂、一分幸福,這就是我活在這個人間的意義了。若有這樣一種心態,所謂的發心就已經運用在生活中了。
我非常希望大家這次修學菩提心,不僅心裏每天要這樣想,行為上也要看看自己在一年365天當中幫助了多少眾生,每個人應該總結一些菩提修學的實踐,方便的話,每天最好寫一點日記,比如說,我今天看到個老人走路不方便,就跑過去扶一下,或者在水裏看到一隻螞蟻快淹死了,就把它救出來放在草叢裏,這些舉動都是一種無條件的利他。我們周圍生活著無數眾生,經常需要我們幫助,甚至平時與人交往,有人挖苦我們,自己儘量忍一會兒,這也是一種修學菩提的力量。
所以大家在學習《入菩薩行論》的過程中,應該培養出一個與以往不同、前所未有、比較強烈的利他心,並把這種利他心逐漸轉為緣無上佛果,也就是說,凡是與我們結緣的眾生,今天救了他、幫助了他,依靠這種因緣,讓他慢慢趨入佛道,最後獲得圓滿的佛果,這就是我們的究竟目標。當然,今天我幫助他、給他灌個頂,明天他就成佛,絕對沒有這麼簡單,對發菩提心的人來講,也沒有這麼高的要求。以前有些人說:“我已經講了很多很多法,但好像沒起什麼作用,十幾年了,這些人還是老樣子!”這種想法是對佛法的有些道理不太瞭解。要知道,學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對自己要求特別高,希望度眾生能一蹴而就,有些事情恐怕會大失所望的。就我個人而言,一天中哪怕是一件小小的事情稍微能幫助一些眾生,自己心裏也有一種安慰感。當然,這方面我本人學得特別差,給你們強調,可能很多人在背後譏笑我。然而,《入菩薩行論》中說,我的身體等一切都已供養給眾生了,你們笑也好、說也好、打也好,怎麼樣都是應該的。知道了這一點,心裏就會好受一點,否則自我的念頭始終比較強,永遠都覺得眾生在害我、每個人都是我的敵人,這樣,菩提心永遠不會有成熟的時候。因此,菩提心的違品唯一就是我執,如果我執越來越減少,菩提心才會越來越會增長。
以上講的是菩提心的本體。
庚二、分類:
〖通常而言,發心從地界的角度來分,有凡夫信解行發心、不清淨七地殊勝意樂發心、三清淨地異熟之發心以及佛地斷障之發心四種。〗《經莊嚴論》講過這四種發心:1)資糧道、加行道的發心屬於凡夫位,叫做信解行發心。為什麼是“信解行”呢?因為這種發心有一種刻意的作意——“我要度眾生、我一定要幫助眾生”,時時刻刻對自己有一種監督提醒,有一種自我要求,認為“利益眾生是我願意做的,我需要這樣”,這種心態叫做信解行發心。
2)不清淨七地(從一地到七地之間)是殊勝意樂的發心。為什麼是“殊勝意樂”呢?因為一地到七地之間,真正證悟了自他交換、自他平等的境界,自私自利的心斷掉了,這種發心相當清淨,不像凡夫位時始終雜有一些我執和不清淨的念頭。
3)三清淨地(八地到十地)的發心叫做異熟發心。為什麼叫“異熟”呢?我們學《俱舍論》的時候知道,所謂異熟果,不管你想也好、不想也好,反正必定會成熟。同樣,到了八地以後,對於利益眾生、幫助眾生,並不是需要刻意執著,就像河水往下流一樣自然而然,在無勤當中利益眾生。
4)到了佛地時,一切的煩惱障和所知障,包括最細微的習氣全部斷盡,自相續中的智慧圓滿通達,這個發心就叫做斷障發心。所以,〖《經莊嚴論》中雲:“諸地信解行,增上淨意樂,異熟許別義,斷障四發心。”〗以上從凡夫到佛地之間的四種發心,是從地界的角度來分的。
〖從助伴、比喻的側面來分,〗從助伴、比喻兩個方面進行分析,菩提心有二十二種分類。〖如《現觀莊嚴論》中雲:〗《現觀莊嚴論》首先略說了八事七十義 ,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廣說。在廣說“三智”的時候,發菩提心是“遍知十法”的第一個,以下兩句講發心的分類。〖“如地金月火,藏寶源大海,金剛山藥友,如意寶日歌,王庫及大路,車乘與泉水,雅聲河流雲,分二十二種。”〗這二十二種比喻,按照無垢光尊者的講法,分別對應了從資糧道 到十地末尾的發心;按印度獅子賢論師的觀點,則是從資糧道到佛果加行、正行、後行的發心。
從比喻和助伴兩個方面具體宣說:
1)如“地”:小資糧道的發心(求菩提的意樂)是最初的發心,猶如大地。大地是一切功德的來源,同樣,小資糧道希求菩提的意樂,實際上是產生一切道果功德的基礎。
2)“金”:中資糧道的發心猶如黃金。黃金本質沒有改變,同樣,到了中資糧道的時候,這種發心不會有遷變。
3)“月”:大資糧道的發心猶如新月。新月越來越增上,同樣,大資糧道的功德也會越來越增上。
這是資糧道三個發心的比喻和助伴。
4)“火”:加行道的發心猶如烈火。烈火能摧毀一切薪柴,同樣,加行道的發心能斷除一地以前的一切違品分別念。
下面從“藏”一直到“歌”,分別對應十地的發心:
5)“藏”:一地與佈施波羅蜜多相應的發心,猶如寶藏。寶藏能滿足一切眾生,同樣,一地菩薩的發心也能以佈施滿足一切眾生。
6)“寶源”:二地與持戒波羅蜜多相應的發心,猶如寶源。寶源是一切珍寶的來源,同樣,二地菩薩的發心是一切功德(地、度、力等)的來源。
7)“大海”:三地與忍辱波羅蜜多相應的發心,猶如大海。大海不會被狂風動搖,同樣,三地菩薩的發心不會被嗔恨心等違品動搖。
8)“金剛”:四地與精進波羅蜜多相應的發心,猶如金剛。金剛不會被任何金屬物所摧壞,同樣,四地菩薩的發心也不會被懶惰等違品摧毀。
9)“山”:五地與靜慮波羅蜜多相應的發心,猶如山王。山王不易被狂風撼動,同樣,五地菩薩的發心不會被禪定的違品——散亂分別念所動搖。
10)“藥”:六地與智慧波羅蜜多相應的發心,猶如妙藥。妙藥可以斷除各種疾病,同樣,六地菩薩的發心能寂滅一切煩惱障、所知障的惑病。
11)“友”:七地與方便波羅蜜多相應的發心,猶如親友。親友永遠不會捨棄自己,同樣,七地菩薩的發心永遠都不捨棄任何眾生。
12)“如意寶”:八地與願波羅蜜多相應的發心,猶如如意寶。如意寶能滿足一切眾生的所願,同樣,八地菩薩以佛法甘露無勤滿足一切眾生的願望。
13)“日”:九地與力波羅蜜多相應的發心,猶如日輪。日輪能夠遣除一切黑暗,成熟莊稼,同樣,九地菩薩能遣除眾生的無明癡暗,成熟善法的各種功德。
14)“歌”:十地與智波羅蜜多相應的發心,猶如歌聲。歌聲能讓無數人獲得快樂和歡喜,同樣,十地菩薩依靠智慧能讓許許多多的眾生獲得快樂。
以上分別對應了十波羅蜜多,下面是五種殊勝的發心(三清淨地所攝):
15)“王”:與神變神通相應的發心,猶如國王。國王能駕馭一切,不容易被人控制,同樣,清淨地的神通能制服一切。
16)“庫”:與智慧和福德二資糧相應的發心,猶如寶庫。寶庫可以具足一切,同樣,具有這種發心的菩薩,善法的資糧全部具足。
17)“大路”:與三十七道品相應的發心,猶如大路。大路可以任人行走,同樣,一切聖者都是依靠這種大路而行持。
18)“車乘”:與悲心與勝觀相應的發心,猶如車乘。車乘可以載人去往任何地方,同樣,菩薩不墮輪回涅槃二邊而圓滿到達自己隨心所欲的目的地。
19)“泉水”:與總持和辯才相應的發心,猶如泉水。泉水用之不竭,同樣,清淨地菩薩的功德永遠也沒有窮盡。
這是五種殊勝的發心,下麵三種發心是十地所攝。(另有人說是佛地所攝。其中的辯論,以前學《大圓滿心性休息》的時候給大家介紹過。這幾個發心的分類,《三戒論》、《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當中也有,你們下來要仔細查閱。)
20)“雅聲”:到了十地的時候,菩薩以四種法音來利益眾生,這種發心猶如雅聲。
21)“河流”:菩薩的平等心,或者說唯一道的發心,猶如河流,利他的事業永不間斷。
22)“雲”:與法身相應的發心,猶如大雲。具足這種發心時,即使菩薩居住在兜率天等天界當中,利益眾生的甘露妙雨也能讓世間人享受。
後三種發心,獅子賢等論師認為是佛地的加行、正行、後行所攝,但無垢光尊者說佛地不可能有後行,因為佛陀度化眾生事業無邊無際,不可能有圓滿的界限,所以這是從十地的角度來安立。藏傳佛教歷來對二十二種發心是有學道所攝、還是無學道所攝這方面有一定的辯論,當然,我們這次針對的聽法者,大多數以前沒有受過特別正規的佛法教育,如果將薩迦派、格魯派、寧瑪派大德之間的辯論在這裏展開講,恐怕許多人不一定有興趣聽。因此,明年假如有機會講《現觀莊嚴論》,這二十二種發心到時候會儘量廣說,如果我忘了的話,希望你們給我提醒一下。
總的來講,從凡夫到最後佛地之間,發心可以分二十二種,彌勒菩薩以二十二種比喻和助伴的方式宣講了發心的分類。
〖從獲得方式的角度來分,那麼有以名相而得和有以法性而得兩種。〗“以名相而得”是指通過儀軌、上師的言教等方式而獲得。《釋迦牟尼佛廣傳》後面講到,還可以依靠友力而得、依靠自己的因力而得、依靠表示而得,有許許多多的獲得方式。這種以粗大名言而發的世俗菩提心,是依靠儀軌來獲得的。第二種是“以法性而得”,也就是說,通過證悟一切萬法的本性而獲得勝義菩提心。這兩種是從獲得方式的角度分的。
〖或者,從所緣的對境有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兩種發心;〗《涅槃經》是從對境的角度來分的,因為一切萬法的真相要麼是世俗的真相、要麼是勝義的真相,除此以外沒有其餘的所緣對境,由此,發心可分為勝義諦和世俗諦。
〖從意樂加行的角度,有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兩類。〗這是大乘經典《華嚴經》裏面的分法。〖適應此場合的分類是最後一種。〗《入菩薩行論》的分類方法是根據《華嚴經》的,也就是說,從我們的意樂加行方面來分的。前一段時間講過,希望自己到達那裏的意樂,叫做願菩提心;在意樂的基礎上,將自己的行動付諸實際,這種發心就叫做行菩提心。所以,我們這次學習的就是《華嚴經》的這種分法。
還有,《般若二萬頌》對發心的分類也有不同,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這五道分為五種發心,十波羅蜜多的發心也分為十種發心,有關經典中有許許多多的分析方法,但我們這裏只要大概瞭解,菩提心有哪幾種類別?自己到底受持哪一個?如果你是一地菩薩,你就要用一地菩薩的勝義諦發心;如果你是資糧道的,就用資糧道的發心;是加行道的,就用加行道的發心;如果什麼都不是,那這個發心可能不是真正的菩提心。
當然,如果資糧道還沒有入,現在要想真正利益眾生可能比較困難。但若按照廣義的角度來講,我們也算已經入了資糧道的,只不過是小資糧道當中的“小小”。現在很多人將上師分為小小、大大、中中,直接的名字都不提,所以,我們也許連小資糧道都沒有開始,只是一種“小小”的菩提心。
己二(隨發心而行持)分三:一、受戒方法;二、護戒方法;三、還淨方法。
庚一(受戒方法)分三:一、受戒之對境;二、受戒之補特伽羅;三、受戒之儀軌。
辛一、受戒之對境:
明白了菩提心的本體、分類之後,我們想受菩薩戒,到底是在上師面前受,還是在佛或阿羅漢面前受,或者其他的一些對境面前呢?下面就講了這個問題。〖《菩薩別解脫經》中雲:“得傳承、受律儀亦從守護菩薩學處真實具戒者處得受。”〗若想得到菩提心的一些傳承或者菩薩戒,應該在什麼樣的人面前受呢?在相續中具有菩薩戒、菩提心,且菩薩戒從來沒有失壞過的上師面前受。
我們受菩薩戒的時候,首先要觀察這位上師有沒有菩薩戒?發過心沒有?如果發了心,後來有沒有失壞,沒有失壞的話,看來這個人的利他心很重,相續中肯定有菩提心,所以值得我們去受。《菩薩別解脫經》對上師的要求只有一條,就是上師相續中一定要有菩薩戒。至於這個上師長得好不好看、穿得好不好,或是這個上師唱歌好不好、跳舞好不好,並沒有這些要求。
聽說現在有些人選擇上師,要麼找一個唱歌特別好的,要麼找一個有名聲、有一定威望的,要麼是看菩薩戒本有沒有……有些地方確實是這樣的,受戒之前先看上師有沒有一個正規的菩薩戒牒,如果有,就在那個上師那裏受,如果沒有就不受。我覺得這些都不重要,關鍵是看授戒上師有沒有菩薩戒,如果從來都沒有發過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都不知道,你要在這種人面前受菩薩戒,那可能就完蛋了。如果這個上師根本不明白什麼叫做菩提心,從來也沒有想過利益眾生的事情,只不過想自己發財、自己成就、自己如何如何,在這樣的上師面前,受菩薩戒是根本不行的,更不要說密宗的灌頂了。
密宗的灌頂非常嚴格,我們接受灌頂時,一定要對上師多方面觀察。以前有這麼一種說法:有位上師(也是一位比較了不起的大德)聽說一個大德準備舉行伏藏大師冉納朗巴的灌頂,他很想求,所以仔細詢問了那個上師:“你老人家最近灌的頂,是從哪個上師那裏得到的?這個伏藏大師的傳承是哪一個傳承?……”後來那位上師好像說不出來,於是他就產生懷疑,沒有去灌頂。其實這是很有必要的。同樣,我們在上師面前受菩薩戒,首先要瞭解這個上師的利他心怎麼樣?他自己發過這方面的心沒有?這個很重要!
〖《菩薩戒二十頌》中雲:〗這是印度非常了不起的論師旃劄古昧所造,裏面有二十個頌詞,專門講菩薩戒條,所以叫做《菩薩戒二十頌》,其中是這樣講的,〖“當於持戒具智慧,具力上師前受戒。”〗授菩薩戒的上師應該具備三個條件:具有清淨的菩薩戒律,這是第一條;對大乘佛法比較精通,具有相當殊勝的智慧,這是第二條;他有攝受弟子、調化眾生的一種能力,這是第三條,在具足這三條的上師面前,你可以受菩薩戒。
《菩薩戒二十頌》講的這三條,大家一定要記住,首先觀察上師具不具備戒律、智慧,如果發了菩提心但一點智慧也沒有,這可能也不行。不過,噶當派的一些大德講:會不會說法並不重要,關鍵是看相續中有沒有利他的心。博朵瓦格西經常給弟子講:“哪怕你千經萬論倒背如流,對眾生也不一定有利,但如果有一顆無偽利他的心,就一定會對眾生有利。”所以,這些大德一般都特別讚歎相續中具有真正的利他心。但這裏的要求有所不同,上師必須具有智慧,還具有攝受和教化弟子的能力,在這樣的上師面前,我們可以得受菩薩戒。這是上師應具備的三條。
〖此論當中〗此論是指《入菩薩行論》,以後還要學這個頌詞,〖“捨命亦不離,善巧大乘義,安住淨律儀,珍貴善知識。”〗《入菩薩行論》對授菩薩戒上師也有一定要求,是什麼樣的呢?遇到生命危險也不捨棄具有善巧方便的大乘佛法,意思是說,再怎麼困難也不會捨棄大乘佛法,具有堅定信心,這是第一條;第二條,他的相續中一定要有菩薩戒,具足這兩條的上師非常難得珍貴,所以叫“珍貴善知識”。如果一個上師像如意寶一般,怎樣也不會捨棄大乘佛法,相續中具有利他心,在他的面前,你可以受菩薩戒。
授戒上師應具備的條件,這裏抉擇得特別好。我們這次聽受的人當中,有些可能以前受過菩薩戒,有些可能連一個居士戒也沒有受,有些可能這次準備要受,但如果你在一個善知識面前受,一定要通過這種方式,仔細觀察這個上師的相續中具不具足這些條件,如果具足的話,在他面前受是可以的。
〖如果實在尋覓不到這樣的善知識,就在三寶所依前受戒。〗如果對具戒律、有智慧、有能力的上師,自己怎麼也看不慣,或者始終找不到的話,在佛像、佛塔、佛經等三寶所依的面前受持也可以。怎麼樣受持呢?首先要作七支供,然後磕頭,接著心裏觀想:為了利益天邊無際的眾生,我生生世世不離開菩提心。發一個堅定的誓願,這就是在三寶所依面前受持。
噶當派的格西仲敦巴曾問阿底峽尊者:受菩薩戒時,念不念儀軌?阿底峽尊者說:如果相續中真的生起了菩提心、利他心,不念儀軌也可以;如果這種心不是很明顯,邊念誦儀軌邊發願是非常有必要的。
外面有些人經常這樣講:“我們特別想找一個好上師,但是來的這些上師,我們不知道他到底好不好,所以有點害怕。如果在他們面前沒有灌頂、沒有接受法要的話,一旦錯過了真正的善知識,以後不一定有這個機會。”很多人都比較擔心自己遇不到好的上師。我想,其他的有些法要不好說,但是作為菩薩戒,如果你實在找不到上師,在三寶所依面前得受也是可以的。
阿底峽尊者的弟子曾問:入顯宗的佛法和入密宗的佛法是否一樣?尊者回答說:完全不同。入顯宗你自己也可以,比如你想皈依,在三寶所依面前就可以,想受菩薩戒,在一個佛像面前受也可以,(雖然佛像不一定給你馬上發戒牒,但如果我對寺院裏的和尚全都不能起信心,在大雄寶殿的釋迦牟尼佛像面前發願也可以。發了菩提心以後,雖然沒有戒牒,和尚也不一定給你補辦,但我覺得這個不是很重要。你自己取個法名就可以了,開玩笑!)但密宗一定要依靠上師而趨入,因為入密宗的壇城,必須要有上師的灌頂,沒有灌頂是不行的。
灌頂能不能依靠觀想獲得呢?對此有兩種說法:按照阿底峽尊者的觀點,灌頂一定要依靠上師才可以;有些佛教史中記載,嘎繞多吉、加納思紮等大成就者,依靠觀想也可以親見以前的傳承上師(得受灌頂),但為了傳承的延續,顯現上還是要依止上師,如國王匝等有許多這方面的公案。所以,密宗一定要依靠上師才能趨入密乘戒,而顯宗有相當一部分,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成為大乘佛教徒。〖這是《菩薩地論》中說的。〗
〖《學集論》中雲:“若無有善知識,則盡己所能觀想安住十方之諸佛菩薩現前而受戒。”〗還可以觀想自己在諸佛菩薩面前受戒,至於受幾條戒、是利根的戒還是鈍根的戒,你可以自己發願受持。如果實在找不到上師,這種情況我覺得比較保險,要麼像《學集論》講的,觀想十方諸佛菩薩包括自己的傳承上師,然後在他們面前受持;要麼像前面《菩薩地論》裏面所講的,在三寶所依面前受持,這對我們來講很重要。
我希望凡是聽受《入菩薩行論》的人,大家最好受一個菩薩戒。如果其他戒條實在不能守持,只守持“不舍願菩提心”這條,功德也是無量無邊的。我們的壽命很短暫,什麼時候再遇到這樣的如意寶誰也把握不了,所以我在這裏合掌祈禱大家,這是特別難得的一個機會啊!世間上的人沒有參加一項工作或者沒有得一種獎勵,就認為失去了一個機會,但我覺得這不算什麼,如果大乘菩薩戒本來你可以接受,但因為擔憂這個、擔憂那個而沒有受的話,確實有點遺憾,也很可惜。因此,最好大家還是受一個菩薩戒。
辛二、受戒之補特伽羅:
〖雖然《道燈論》中說:“恒具餘七種,別解脫戒者,乃有菩薩戒;善根非餘有。”〗阿底峽尊者說:受菩薩戒的條件是什麼?首先必須具足七種別解脫戒的任意一種,如果這個條件沒有具足,則不能受菩薩戒。〖但如果菩薩戒的所依身份必須是具足聲聞別解脫戒者,那麼清淨刹土中的菩薩就成了不具備菩薩戒,並且在死亡時也會失去菩薩戒等等有許多過失。〗但無著菩薩不承認這種觀點,他發了兩個太過:如果眾生受菩薩戒之前必須要先有別解脫戒的話,那麼清淨刹土,如極樂世界的佛菩薩相續中也不應該有菩薩戒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不可能有出離心,不可能真的要厭離極樂世界,而且按照《俱舍論》的觀點,他們所依的身份也不合理(如兜率天的彌勒菩薩),這樣一來,就有清淨刹土的菩薩不具足菩薩戒的過失了,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過失,如果必須以別解脫戒為基礎,那麼,人死的時候別解脫戒體會滅盡,菩薩戒也會在人死的時候隨之滅盡,就像牆(別解脫戒)已經倒下,牆上的花紋(菩薩戒)不可能有一樣。還有,大乘經典《寶積經》中講,天、龍、非人、大鵬、大腹行等眾生,它們的相續中也會生起菩提心(它們不可能獲得別解脫戒體),那麼,這與教證有妨害,從理證來講也說不過去。〖關於這些,在《釋論》中都有宣說。〗
〖想來,阿底峽尊者對大乘法藏瞭若指掌,絕不可能承認菩薩戒的所依身份必須具足別解脫戒,〗阿底峽尊者對所有的大乘經論全部通達,在印度的東方和西方,沒有再像阿底峽尊者那樣聰明出名的人了,而且他前世當過五百世班智達。有一次,他邊觀修菩提心,邊轉菩提迦耶的佛塔(佛塔四邊都有佛殿),當繞到西邊的時候,西邊的石佛像親自對他說:“你如果想在很快的時間內獲得佛果,就一定要修持菩提心。”他又繞到北邊時,北邊的度母像把頭轉過來,對尊者作了一些教誡。(到目前為止,這尊像還在。1990年上師如意寶去的時候,把自己的念珠供養給了這尊“說話度母”。)
這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當時的聖像向阿底峽尊者講法,另一種是,阿底峽尊者到度母像的旁邊時,虛空中出現了兩位女子(比人好看、比天女難看)在交談,年輕的問年老的婦女:“想要馬上獲得佛果,修什麼好?”年老的婦女說:“修菩提心最好!”又問:“一切諸法的精要是什麼?”“萬法歸攝於心,心猶如虛空!”依靠這個教言,阿底峽尊者通達了唯識和中觀的觀點,後來尊者問旁邊人有沒有聽到兩個女人的談話,他們都說沒有聽到,由此,尊者說這就是度母給的教言。
尊者一生時時刻刻修持菩提心,到了藏地以後,也是著重弘揚菩提心。這樣了不起的尊者,不可能說菩提心的身份必須要依別解脫戒,不可能承認這個觀點。
〖我認為,阿底峽尊者實際上是為了遮破當今許多人士連一分別解脫戒也不能守護卻自詡具足菩薩戒以及認為菩薩戒意義微小而戒條繁多的這些分別妄念,才說必須是具別解脫戒的身份。〗無著論師認為,阿底峽尊者之所以這麼說,是從嚴格的角度來講的,因為世間中有很多人,就連一分居士戒、一分別解脫戒都不能受,這種人受菩薩戒肯定沒緣分。或者有些人認為,受菩薩戒很容易,誰都可以受,什麼眾生都可以受,為了讓他們知道受菩薩戒是相當難的,尊者才說“沒有七種別解脫戒不能受持”。但這並不是說一定要先受小乘的居士戒,或比丘戒、比丘尼戒,在這七種別解脫戒任何一條的基礎上才可以受持,不是這個意思。
〖《道燈論自釋》中這樣寫道:“只是為宣說殊勝所依,〗“殊勝所依”指受菩薩戒的身份跟一般不同,是非常殊勝的一種身份。〖而其他所依也可生起戒體,〗“其他所依”指除了別解脫戒身份以外的眾生,比如天龍八部、天人等也能生起菩提心。《般若經》中講到,佛陀轉法輪時有許多天人的相續中生起了菩提心,可見,其他的所依也可以得到菩薩戒的戒體。〖由此可見,具不具足別解脫戒都可以,〗具足也可以、不具足也可以,最關鍵是利他。〖只要具備悲心、信心、想受戒這三種條件的有情就必定能〗第一個是要有悲心,沒有悲心,大乘佛法很難建立在我們心中,所以我們時時刻刻要看自己的悲心具不具足、愛心具不具足,這一點相當重要。作為一個佛教徒,不管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一定要用佛教觀或者悲心來看待一切眾生,尤其看到可憐的眾生,不管是什麼樣的身份,我們都要儘量幫助。
世間當中有些可憐人,我們不一定看得到,看不到是我們的過失,有些人對可憐眾生不管在哪個地方都看得很准。今天有個佛教圖書館舉行開業儀式,我去參加講座,有個人在發表自己的意見時,有一句話令我很感動,他當時說:“今天參加這個知識份子的聚會,本來我是沒有資格的,因為我的家庭非常貧窮,我的學歷也不好,能來到這個場合我很高興,這確實來之不易,與這裏的一些善良人士和老師對我的幫助是離不開的,我很希望世界上有更多善良的人,使像我一樣痛苦的人能得以救護。”雖然我不是特別清楚幫助他的人是誰,但不管怎麼樣,世間上只要有苦難的眾生、痛苦的眾生,我們就應該無條件地儘量幫助,如果佛教徒能夠幫助他們,我想他對佛法或佛陀的感恩之情是永遠不會失壞的,即使長大以後,在他一生中對佛陀的慈悲也會有一種非常難忘的心情。
所以,學佛的人不僅僅每天都是求自我解脫,這個不是特別重要,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有些特別可憐的人,別人知道也可以、不知道也可以,我們應該儘量地幫助,即使不能以佛法來幫助,也可以給予一些物質上的幫助、精神上的安慰,這就是菩薩的行為。有些人對我說:“我現在很想幫助人,自己也有一些錢財,但一直找不到痛苦的人。”如果你這句話是真的,那到醫院裏去、到特別貧困的鄉村去,你肯定會找到一些對境的。
以佛法來幫助眾生有方方面面的途徑,最近我們準備安排一些法師到西藏的阿裏地區弘法。以前法王如意寶去印度經過那裏時,感觸很深,那裏的物質條件特別差,雖然對佛陀有一點信仰,但根本不知道怎樣學佛、怎樣念佛、怎樣觀想,所以我們準備派一些法師到那裏。當地的生活條件非常困難,但我們要求不收任何供養,法師們的吃住全部由我們這邊想辦法提供,儘量在不同的地方傳講一些佛法幫助他們,畢竟學院培養出來的一些法師水準比較高,到了那裏以後,相信能逐漸幫助一部分人。以前,我們學院也派過一些人到特別偏僻的地方,本來那裏連佛法的名字都聽不到,最後也逐漸建立了一些道場、一些團體,讓人們開始念佛,這種行為在當前來講是非常需要的!
今天的講座,我也發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我說:“我很希望自己學到的這些佛教的慈悲精神與社會共用,世間上有許許多多的人根本沒有嘗過佛法的甘露,如果嘗到的話,他們本是有學之士,應該會受益匪淺的。”
總之,在座的各位,大家應該想一想自己的悲心、信心、想受戒的心有沒有,如果有了這三條,受菩薩戒是完全可以的。也就是說,對可憐的眾生有悲心,對諸佛菩薩的論典和廣大行境有一定的信心,自己也願意守持菩薩戒,那麼,這種人不管怎麼樣都是可以生起菩薩戒的。〖只要具備悲心、信心、想受戒這三種條件的有情就必定能生起菩薩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