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4/13 15:27:45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4/13 15:27:01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入行論講記》第二冊 第二品懺悔罪業 第二十八節課
第二十八節課
現在是講現行對治力中的“迅速精進”,其中第一個“壽命不可靠”已經講完了,下面講“受用不可靠”。
寅二、受用不可靠:
除憶昔經歷,今吾複何餘?
然因執著彼,屢違上師教。
我在輪回中也曾享受過一些受用,但現在除了憶念之外,什麼也沒有留下來,但由於貪戀這些受用,我屢屢違背過上師與佛陀的言教,這實在不合理,但願以後不再就犯。
我們沉溺輪回的時間十分漫長,並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劫兩劫,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每個人都享受過無與倫比的世間快樂,如在天界當帝釋、梵天,在人間做轉輪王、國王、大臣、美女……什麼樣的眾生都曾當過。無垢光尊者講“出家極為難得”時說:三界的主尊我們也當過千百次了,但是出家的身份唯一是這一次。人間天界的無上安樂,我們都曾經歷過,雖然今生變成這個樣子,但以前當國王的時候,什麼樣的受用都享受過,什麼樣的珍饈也品嘗過,這一點,只要相信佛陀的教言,大家應該沒什麼懷疑的。
儘管以前如此的風光,但現在看來,這一切的受用欲妙沒有絲毫可靠之處,不要說無始以來,就算今生擁有過的快樂,現在有些稍微能回憶一點,有些連印象也沒有了,好像與昨天晚上的夢沒有差別。藏地有句俗話:“吃肉的人和喝湯的人,爬到山頂上都是一樣的。”什麼意思呢?一個人早上起來喝了一碗湯,另一個人則吃了很好的肉,但他們最後都能爬到山頂,從這個角度來看,食物的好壞都是一樣的。
我們在座的人也是如此,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有些人經歷了無數的痛苦折磨,有些人完全是一帆風順,沒有遇到任何坎坷,但是現在看起來,只是一個人臉色好一點,另一個人臉色不太好而已。我原來遇到過兩兄弟,一個是公司的老闆,另一個非常窮困,雖然他們同是一母所生,但由於前世的業力不同,前者日常的開銷非常大,後者就連最基本的生活也很難維持,但我看他們的臉色,有錢人的反而不太好,很苦悶,有點憔悴的感覺,另一個人卻精神飽滿,看起來很不錯的。
剛才我進經堂時,見到法座旁有人放了一些野花。十幾歲我在山上放犛牛的時候,這些花是我最好的朋友,開心的時候,我就經常躲到花叢裏玩。剛才我也聞了一下,仿佛回到了童年時代,每個人都是這樣的,正如《智慧品》中所講,依靠一些對境,就能現起比較清晰的回憶。那個時候的我,應該說生活比較苦,但如果那時的生活非常快樂,現在的感受也與昨天的夢沒什麼差別。所以,再怎麼快樂、再怎麼痛苦,現在都是一樣的,關鍵是那個時候千萬不要造惡業,否則的話,惡業的果報隨時都會在前面等著我。
大家應該經常想想:以前的經歷若現在看來,自己得到了什麼,留下了什麼?無垢光尊者在《虛幻休息》和《心性休息》中說,昨天以前的事情,跟昨日的夢境沒什麼差別;今天所感受的一切,跟現在做夢沒什麼差別;明天將要感受的,與明晚上的夢沒什麼差別。我們在座的人對生活、對自己特別執著,在家人對錢財、感情、親友特別執著,好像這些是真真實實存在的。當然,從夢者的角度而言,夢裏的一切確是真實的,但對醒者來講,就像《入中論》裏講的那樣,全部都是空性的,什麼都不存在。
按照科判,現在是講“受用不可靠”,因此我們不應該特別執著、貪戀這些受用,以前由於自己特別貪財,為了掙錢、為了發財,始終把上師和佛陀的教言拋之腦後,從來沒有如理如法地修持過,就像前段時間有個人說的,他以前對財產非常非常執著,但現在看了大乘佛法以後,真正體會到這就像做夢一樣,根本沒有實在的意義。如果有了這樣的認識,那說明他確實是將佛法融入心了。以前沒有學佛的時候,很容易對一個東西起耽著心,一天到晚都是朝思暮想的,但自從學了大乘佛法以後,雖然心裏還是會有煩惱(登地以後才能斷掉),但以前那樣的感覺是沒有了,就像春天的風一樣,不可能將自己的心動搖得特別厲害。
我們無始以來已經違背了上師的教言,沒有如理如實地修行,故現在一定要看破今世,知道一切受用都是沒有意義的。佛陀在《教王經》中講得非常清楚:我們辛辛苦苦積累的財產,大多數都是子女在用,還有些是被怨敵享用了。前不久我也講過,朝鮮有個現代有限公司,董事長死後,他的子女為了爭奪家產,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糾紛,有的甚至跳樓自殺了,最後他根本沒有想到的人竟獲得了財產的繼承權。
所以,對於現在的受用,我們沒必要特別執著,這些財產我們只有享用權,而沒有擁有權。《富樓那請問經》中也說過,不應該貪執財產,縱然得到了也要捨棄,從現在開始唯一尋求甚深的佛法,護持清淨的戒律。這是我們每個修行人應該做到的。《開啟修心門扉》中也有許多教證告訴我們應該斷除對今世的執著,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把這些教言用上。以前噶當派的仲敦巴等上師,都將修行教言歸納為一個竅訣——“看破今世!看破今世!!看破今世!!!”這對修行人來講非常重要,如果每天都對財產、地位、名聲相當執著,內心肯定會有痛苦,有了痛苦就不平靜,修行不可能順利進行。所以,大家有空的時候應該靜下心來,看看自己的上半生是怎麼過的,這樣的生活對自己和眾生有沒有利益?如果沒有利益的話,下半生必須要有個新的調整,這一點對我們來講至關重要!
寅三、親友不可靠:
此生若須舍,親友亦如是,
獨行無定所,何須結親仇?
不僅受用不可靠,就連自己存活的今生以及朝夕相伴的親友都要捨棄,唯有我孤身一人前往後世,既然如此,又何必對親友特別耽著、對怨敵特別嗔恨呢?貪執這些真的沒有任何實義。
大家也應該清楚,人活在世間上總有一天會死的,噶當派的大德將這一點作為終生修持的重要教言。以前有個修行人來到一位上師面前,祈求上師給自己傳一個竅訣,這位上師就誠懇地告訴他:“我只有一個竅訣,就是你也會死,我也會死!你也會死,我也會死!!你也會死,我也會死!!!除此以外再也沒有別的了,我上師教給我的就是這個,我現在傳給你的也是這個。”後來這個人就精進修持死亡無常,最終已經獲得了成就。可見,有信心的弟子,僅僅是聽到“你也會死、我也會死”這樣一句教言,也能夠獲得成就。
印光大師生前,房間裏始終掛著一個大大的“死”字,以此來提醒自己死亡無常。去年有位上海畫家也給我寫了一個“死”字,本來我掛在房子裏,但由於家裏經常來一些世間人,他們一看到這個字,就覺得我有問題,無奈我又把它取了下來。其實,觀想“死”字意義是很深的,我原來也想學這樣,提醒自己“我總有一天要死”,但後來掛了不到幾天,好像各方面都有一些違緣,不太方便就取下來了。
實際上,我們死的時候,不管是什麼東西,身體也好、名聲也好,全部都要統統捨棄。現在有些人特別喜歡將所有的東西隨身帶著,就像那天我看到一個人,他有一個大大的包,我就問他:“這麼重啊,裏面都是什麼?”他說:“我的生命就在這裏。”然後打開包,裏面全部是證件,有身份證、戶口本、護照、菩薩戒的戒牒、皈依證、工作證……他一個一個拿給我看。我當時就想:你活著的時候,這些東西可能比較管用,但死了以後,這些證件只有丟到火裏了。所謂的身份證,你現在覺得不能離開,但死的時候,你拿著它跑到中陰法王那裏,可能也是用不上的。雖然這些都是如幻如夢,在做夢的時候,沒有夢中的身份證也乘不上夢中的飛機,它確實有一個幻化的作用,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它後面隱藏的是什麼真相。
在死的時候,我們俱生的身體也要捨棄,父母、兄弟、子女、同事、同學等全部要遠離,那時候只有孤零零一個人,什麼東西會跟隨你呢?“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所以,現在我們應該執著什麼?就是善業和惡業,暫時沒有離開輪回之前,善業對你生生世世都是有利的,惡業不但無利反而有害。這種執著是非常長遠的,你現在的身份證只能管用一輩子,但善業和惡業的身份證能用多少年?
世間上有些人看起來非常愚昧,該執著的不執著,不該執著的拼命去執著,就像《佛子行》中所講的,對親朋好友的貪心猶如沸騰的開水,極其猛烈;對怨敵的嗔心如同烈火,非常旺盛。這種心態是不合理的。所謂的親友與怨敵,暫時對我們來講是有利有害,但在死亡的時候,親友又有什麼用呢?誰也幫不上忙,就像昨天講的一樣。所以大家在修行的過程中,不要特別執著自己的親人,雖然世間上對親人要有感情,對怨敵要有報復之心,但如果你修得好的話,就會知道耽著這些是沒什麼用的。
今天有個道友跟我請假,說他母親特別惦記他,他想回去看一下。我跟他說:“還是不要去吧,她怎麼想你、你怎麼想她,終有一天還是會分離的。最主要的是佛法,沒有捨棄佛法的話,你還可以幫助她,盡一盡自己的孝道,但如果你離開,我擔心可能……畢竟你學佛只有一年多,外面形形色色的誘惑又那麼強,你走了以後,有沒有機會再回到學院啊?沒有機會的話,你自己可能都沒有把握自己的見解永遠是穩固的!”
每個人在死的時候什麼都帶不走,悽悽慘慘的,完全到一個非常陌生恐怖的地方,那時候唯一要看你有沒有行善的福德,沒有的話,自己將會感受到什麼,希望大家想一想。當然,解脫是你們自己的事,並不是我的事情,你們解脫我可能得一點功德,但我不一定馬上解脫,你們不解脫的話,我也不一定墮落。但對你們每個人而言,這個問題不得不考慮,你們沒有任何理由認為來世不受果報,既然如此,為什麼不相信這些教言呢?如果相信的話,能不能在有生之年儘量地行善斷惡呢?
無著菩薩在講義中也說了“貪執這些真的沒有任何實義”。從無始以來到現在,大多數人對親人特別執著,尤其是現在所謂的感情,好像沒有對方就活不下去,為了這個人,甚至殺人也可以。這種執著太過分了,若對佛法的信心和出離心有這份執著,解脫早就沒有問題了。尤其是我們出家人,若對親人和怨仇執著太深,這不一定是件好事,剃光頭也沒有多大意義了,儘管外相上是個出家人,但內心實際上根本沒有出家。而作為在家人,要像出家人那樣割愛辭親,你們恐怕也做不到,但整天都是對自己的親友讚歎,對不順眼的人沒有過失也要詆毀,有人說他們過失時,自己就特別開心,說自己親人的過失時,臉色馬上就變了,我覺得這樣不太好。我們遲早有一天會離開人間,那個時候你所造的惡業一點也不會空耗,所作的功德也不會無端消失,這些方面你難道不應該注意嗎?
醜三(如何精進)分二:一、意樂;二、加行。
寅一、意樂:
所謂的善與不善,應該是心上安立的,就像無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所講的,心裏的三種不善(貪、嗔、癡)永遠也沒有開許,而身語方面的不善,如果發心是善,也可以有改變的機會。
不善生諸苦,雲何得脫除?
故吾當一心,日夜思除苦。
世間上的一切痛苦(行苦、變苦、苦苦)都來源於不善業,哪怕天氣熱的時候出現熱風,天氣冷的時候出現寒風,這些不悅意的事物都是不善業造成的。佛在經中說:“何人造善業,彼人得安樂;何人造惡業,彼人得痛苦。”任何人造的如果是善業,果報必定是快樂,造的若是惡業,果報必定是痛苦,這就是因果規律,也即所謂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果我們種的是稻子,長出來的肯定是稻芽而不是麥子,這就是四種真理中的“法爾理”。
既然一切不善業中產生痛苦,我們無始以來造了那麼多惡業,今後怎麼解脫啊?這個問題,大家應該經常問問自己,反反復複地省察自己,一心一意地專心懺悔,日日夜夜中修持菩提心,否則的話,無始以來的罪業那麼多、那麼可怕,我們是不可能從輪回中獲得解脫的。
當然,首先應該在相續中有一個因果正見,《中觀寶鬘論》雲:“無見墮惡趣,有見生善趣。”意思就是說,如果沒有世間的因果正見(相信三寶有加持、本尊有力量、前世後世存在、業因果不虛),此人必定墮入惡趣;如果有了這種正見,這個人就會生於善趣。所以因果正見非常重要,有了這樣的正見,對於以前所造的惡業,自己就會好好懺悔,如同米拉日巴尊者一樣,年輕時雖然造了極大的惡業,但由於他有因果正見,相信死後定會墮入惡趣,於是到山中修持而終獲成就。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就有解脫的希望了。
懺悔罪業的時候,不僅是行為上的,內心中也必須要有懺悔之心,這種心應該很急迫、很強烈,不會認為過一段時間再懺悔也可以,而是知道以後馬上就行動,不給自己找許許多多的藉口。這樣的話,人生雖然短暫,但也有懺悔修行的時間。以前有個金厄瓦格西,他一生中從來沒有睡過覺,白天也好晚上也好,一直精進地觀修人身難得。後來他的上師仲敦巴勸他:“弟子啊,你這樣會因四大不調而生病的,還是應該好好地休息。”他回答說:“一想到人身如此難得,我就沒有想睡覺的念頭了。”
不像我們有些人,每天都睡得特別香,第一個鬧鐘響了醒不過來,第二個鬧鐘響了還是醒不過來,等到醒過來時,陽光已經照到枕頭上了,這時候自己特別後悔,“完蛋了!完蛋了!今天又睡過頭了”,氣得把鬧鐘扔到垃圾桶裏……為什麼會睡懶覺呢?就是因為對轉生惡趣沒有恐懼感,對自己所造的罪業,也沒有慚愧之心,這樣的話,每天肯定睡得特別香,怎麼樣都覺得無所謂,只要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這樣的態度不太好,我們應該向金厄瓦格西學習。話又說回來,一點都不睡覺,從醫學上來講也是不行的,還是應該少睡一點。金厄瓦格西一生中念了九億遍不動佛心咒,我們有些人也發願要念一億遍金剛薩埵心咒(以前法王如意寶講《入菩薩行論》的時候,在課堂上一講,很多人發願都念一億遍),但現在不知道念了多少,由於你們解脫生死的念頭不是很強,缺乏強大心力的推動,所以不會那麼精進。
我希望大家對修行不要一冷一熱的,心情好的時候要背這個背那個,心情不好了,就把中觀扔在這邊,因明扔在那邊,加行扔在前面,“呼呼呼……”,每天睡得昏天昏地;過了幾天,好像又變成了另一個人,什麼都要背,什麼都要修,精進得不吃不喝、廢寢忘食。這樣變來變去可能不太好,我們對聞思修行應該有個不松不緊的態度,有些人剛開始學佛時特別精進,這種現象我一般是不太相信的,不知道他到底是虎頭蛇尾、還是虎頭虎尾,畢竟學佛法不像吃頓飯那麼簡單,應該有個長遠的打算,這一點相當重要!
寅二、加行:
吾因無明癡,犯諸自性罪,
或佛所制罪,如是眾過罪,
我由於愚昧無知而造作了殺生、邪淫等自性罪,或者受戒才成為罪業的過午進食等佛制罪。
所有的罪業,都可以包括在自性罪與佛制罪當中。所謂的自性罪,任何眾生犯都會成為罪業,比如說殺生,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受過戒的、沒受戒的,乃至犛牛等做了殺生的事,都屬於自性罪,在阿賴耶上都會染上罪過。什麼叫做佛制罪呢?佛陀針對各種眾生的根基,相應地制定了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等戒條,如果受了這些戒又去違犯的話,這就成為佛制罪。
劃分這兩種罪業時,有四種情況:1)是自性罪又是佛制罪,如比丘殺犛牛;2)是自性罪而非佛制罪,如未受戒者殺害眾生;3)是佛制罪而非自性罪,如比丘比丘尼接觸火、過午進食等,或者受八關齋戒者未到時間就吃飯;4)既非自性罪也非佛制罪,比如平時的吃飯等各種行為。
當然,有關佛制罪與自性罪,戒律中也有很多的分析。譬如說飲酒這一條,聲聞俱舍派的論師認為是佛制罪,戒律派的論師認為是自性罪,功德光和釋迦光兩位尊者認為是佛制罪。但到底屬於哪種罪呢?實際上應該是佛制罪,佛在戒律中也講了,這是專門為受戒的人而制定的,但也間接成為自性罪。這方面的辯論,在戒律方面的《大海廣疏》中有廣說,我在此不多作闡述。
有些人認為:佛陀若不制定這些戒律,別人犯也不會有過失的,但制戒以後再犯就變成了罪業,那佛陀豈不是成了罪業的促成者或罪業的因嗎?對此薩迦班智達在《辨三戒論》中有回答:比如農民開墾田地、種植莊稼,夏天下冰雹時毀壞了所有的莊稼,這能不能說農民就是毀壞莊稼的因呢?肯定不能。農民為了利益自他而開墾田地,最後莊稼被毀也不是他的過失,同樣,佛陀制定戒律也是有密意的(為令眾生得到解脫的安樂果),而不是讓眾生去造罪,所以過失的作者不是佛陀。
再比如一個國家制定法律,沒有制定之前,人們做這件事情不會受懲罰,制定了以後,觸犯了法律就會有懲罰,但制定者有沒有過失呢?肯定沒有,因為他的目的是讓大家行持善法,其必要性遠遠超過了這些過失。同樣,假如我在這裏制定一個紀律,沒有制定之前,你們做了也不會犯,我制定完以後,違犯就會受到一定的處罰,但這個罪的作者是不是我呢?一方面也可以說是我,但我自己有沒有過失呢?不會有過失,因為我這樣做對你們有利,所以從最終的角度來講不會有過失。關於這方面,戒律中有詳細的辯論。
前面的“所淨六門”中也講了,自性罪與佛制罪包括了一切罪業,無始以來這些罪我們犯過不少,不管是能回憶起來的、不能回憶起來的,都應該在諸佛菩薩面前誠心懺悔,怎麼懺悔呢?
合掌怙主前,以畏罪苦心,
再三禮諸佛,懺除一切罪。
懺悔的方式是這樣的:首先將十方諸佛(包括自己的傳承上師、根本上師)迎請在前方的虛空中作為所依對治力,在他們面前,自己身體五體投地恭敬頂禮,雙手以蓮花待放式合掌;心中充滿強烈的慚愧、追悔之心;語言上念誦這一偈頌。
平時我們在其他上師或諸佛菩薩面前懺悔時,也可以念誦這個懺悔偈。懺悔時應該有一種怖畏之心——“我什麼時候死是很難說的,假如沒有好好懺悔,罪業還沒有清淨前就死了,那我只有墮入惡趣了。”有些藏族老鄉在一些上師、大德面前懺悔時一直哭,不停地訴說自己以前造過什麼罪,不知能不能懺悔清淨,這些人一看就知道有追悔之心,如果有了這樣的心,罪業就有懺淨的機會。而有些人在懺悔時,雖然表面上說“我造了很多罪,業力非常深重”,但態度不冷不熱的,好像有種無所謂的感覺,這樣也不一定能懺悔清淨。所以,懺悔時首先要具備一種畏罪心。
有了這種心之後,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法來懺悔,比如頂禮、念百字明、修曼茶羅等等,這些方法都是非常殊勝的。在座的道友以前修過五加行的就不說了,沒有修過的話,有時間一定要圓滿十萬個大頭、十萬遍百字明。有些人總是跟我說:“你快點給我安排一些修法啊,不然我的時間空得不得了。”其實,你不用太著急,需要修的有的是,想一想無始以來自己所造的惡業,以前不信佛時,不說別的,你在餐廳裏吃了多少眾生?這一點就夠你懺悔的了。為了懺悔這些惡業,大家每天最好安排一定的時間多念一些百字明。前段時間我們學《大圓滿前行》的時候,裏面就講了百字明的功德,以前我有個朋友,他再三看了《大圓滿前行》後說:“百字明的功德這麼大啊!我造了很多的業,這樣的話——嗡班匝薩埵薩瑪雅,瑪呢巴拉雅,班匝薩多迪諾巴,迪叉哲卓美巴瓦,色多喀友美巴瓦……”,每天都非常非常精進地念,假如看到有人來了,就把念珠偷偷地藏起來。
懺悔確實是很重要的,它的功德也非常大,佛在《無盡智慧經》中說:“懺悔是積累資糧的一種方便法。”律藏中也說:“通過懺悔,可使自相續中的罪業減少,功德增上。”上師如意寶在《忠言心之明點》中說:“我們相續中的如來藏明鏡,若被兩種障礙的灰塵遮障,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的影像就不會現前。”可見,我們相續中的罪業沒有清淨之前,修什麼法也不會得到感應的。有些人在修行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感應就怨天尤人,“這個上師壞得很,我修了這麼長時間,一點驗相都沒什麼”、“佛法壞得很”……尤其是剛學佛的人,嗔恨心和邪見比較重,一直都是怪這個怪那個,從來也不怪自己。其實,不能把所有的過失都推在外境上,應該好好反觀自己,無始以來我們造的罪業那麼多,必須要通過百字明、金剛薩埵心咒來進行懺悔。《學集論》中還說,觀想空性、念誦咒語、持誦經典等都是懺悔的方法,所以,不管是念《金剛經》還是《系解脫》,我們都應該觀想自己在諸佛菩薩面前懺悔,若能這樣的話,真的非常好!
今天有個人問我:“我早上半個小時實在觀不起來,可不可以一直念金剛薩埵心咒?”我說:“很好,這就是修行!”如果你們半個小時中不會修菩提心,那也可以觀想在金剛薩埵為主的諸佛菩薩面前,誠心懺悔無始以來的罪業。所謂的修行,並不一定非要閉著眼睛,一直安住在無分別念的境界中,只要把所學的法能用上就可以了。學佛不能停留在口頭上,否則中陰的恐怖景象現前時,那是根本不管用的,若能在相續中有一點點串習,即使只有短暫的時間,也會有非常強大的力量。
現在的學佛機會相當難得,我希望大家學了以後能儘量用上,經常在諸佛菩薩面前懺悔自己的各種罪業,這一點相當重要!
子四、返回對治力:
諸佛祈寬恕,往昔所造罪,
此既非善行,爾後誓不為!
在世間導師諸佛菩薩面前,我恭恭敬敬地祈求您寬恕我往昔所造的一切罪,既然這些罪業不是善行,以後縱然遇到了再大的違緣,我也決不再造這樣的惡業。
若有這樣一種發自內心的懺悔,罪業肯定會得以清淨的。以前法王如意寶在講這些竅訣時說:懺悔時一定要髮露,也就是對所造的罪業不隱藏起來,在上師、佛菩薩等所依對境面前,必須具備兩種心態,一是後悔心,二是以後不再造的決心,有了這兩種心的話,不管造過什麼罪業,也會得以清淨的。《金光明經》雲:“千劫所造無邊罪,一次作懺亦清淨。”意思就是說,我們在一千個劫中所造的這些罪業,通過一次懺悔也會得以清淨的。
有智慧的人以前雖然造過惡業,但造業之後他會懺悔的。以前我家鄉就有一個領導,他所造的罪業是別人無法想像的,“文革”期間他摧毀佛塔、焚燒經典、批鬥出家人,那時候無惡不作,就像發瘋了一樣的,別人都說他是個惡魔。但在七幾年的時候,我們正在讀中學,來了一位印度的上師,他竟然去拜見了,大家覺得特別稀奇,好多同學都偷偷去看,發現他在那位上師面前一直哭,陳述自己以前所造過的這些罪業。在後來的幾年中,他不斷地造轉經輪、修佛塔、印經書、供養僧眾,非常非常的出名。這個人的智慧和能力還是很不錯的,聽說他白天晚上都不休息,也不睡覺,一直在念懺悔文等等,前幾年已經離開人間了。這種人造惡業時很厲害,但懺悔的時候也很厲害,跟其他人完全不一樣。有一種人,既不造什麼惡業,也不造什麼善業,整天都是軟綿綿的,好像迷迷糊糊的。這兩種人到底哪一種好,我們也不好說。
《地藏十輪經》中言:“有兩種人沒有所犯的罪,一種是從來也不造惡業的人,另一種人雖然造過惡業,但以慚愧之心已經髮露懺悔了,這兩種人都可以叫勇健得清淨者。”以前法王如意寶也講過:“沒有犯過罪的人,稱為樹立佛幢者;造惡業但又懺悔了的人,稱為摧毀魔幢者,此二者均可以說是行持佛法的人。”
我們每個人過去造了很多惡業,現在遇到了殊勝的善知識,依靠各種因緣,一定要一心一意地懺悔。如果自己以前喜歡喝酒、抽煙、打麻將,依靠這些造了很多惡業,今後要發誓再也不做了,若能改掉這些惡習,行為上一定會有轉變,功德也會隨之而增上的。就像《親友書》中所說,以往曾肆無忌憚、為所欲為,造下了很多貪、嗔、癡方面的罪業,但後來改邪歸正,好好地懺悔了,這種人就像太陽離開雲霧一樣,也有獲得成就的機會。因此大家一定要認認真真地修持。
第二品已經講完了,本品主要宣講了七支供中的皈依支、供養支、懺悔支,下一品是從隨喜支開始,隨喜大家行持善法! 〖第二品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