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4/13 15:37:39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4/13 15:36:40   編輯部 報導

《入行論講記》第三冊 第三品受持菩提心 第二十九節課

第二十九節課

前面已經講了第一品“菩提心的利益”、第二品“懺悔罪業”。

在“淨化自相續”這一科判中,主要分為八個方面 ,第二品講了供養、頂禮、皈依、懺悔四個方面。既然宣講了四個方面,那為什麼只叫“懺悔罪業”呢?大家應該清楚,這一品雖然講了其餘三支,但主要講的是懺悔支,從這個角度將品名叫做“懺悔罪業”。

今天開始學習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本品先講了八支供的其餘四支,首先是隨喜支。所謂隨喜,根據《俱舍論》的觀點,就是指無有任何嫉妒心,對別人所做的一切善根發自內心地歡喜。在大乘論典中,隨喜也是相當重要的,比如《現觀莊嚴論》第二品中就講到了三種修道——勝解修道、回向修道、隨喜修道,其中,令未生起的善根生起,叫做信解修道;令已生起的善根不失壞,叫作回向修道;令善根不壞且越來越增上,叫做隨喜修道。一般而言,這三種修道從資糧道到十地末尾都必須具足。

菩薩的善心不能離開隨喜,隨喜在整個大乘佛教中一直具有無比的功德。喬美仁波切在《極樂願文》中說:“假如我們聽到別人行持善法,心裏沒有嫉妒的噁心,且誠心誠意對他的善根進行隨喜,那麼佛陀說此人能獲得同等的福德。 ”

佛經中也有一個公案:從前,波斯匿王迎請世尊及其眷屬應供,當時有位貧女對此非常的隨喜,認為波斯匿王是由往昔所積累的福德才成為這樣的君王,如今又遇到釋迦佛這樣殊勝的福田,仍然積累這般廣大的福德資糧,實在是太稀有了。世尊對此清清楚楚,在傍晚回向功德時問國王:“你所積累的這份福德善根是回向給你自己,還是回向給比你獲得福德更大的人呢?”國王說:“誰的善根大就回向給誰吧。”於是世尊先念那位貧女的名字作了回向。可見,若是發自內心地隨喜,可以獲得無量福德。

然而,從實際行動中來看,隨喜的善根也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別人行持善法、享受快樂,這時候一定要看看我們有沒有嫉妒心、嗔恨心、懊惱心,通過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真正隨喜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學了這部論典,希望大家今後不管看到別人做什麼樣的善法、有什麼樣的功德,都應該改變自己的心態,儘量生起無有嫉妒的善心,這一點極為重要!

辛五(隨喜)分二:一、隨喜世間善;二、隨喜出世善。

今天講的隨喜,分為世間的隨喜、出世間的隨喜兩個方面。按照有些高僧大德的分法,也可以分為下士道的隨喜、中士道的隨喜、上士道的隨喜這三種。

壬一、隨喜世間善:

欣樂而隨喜,一切眾有情,

息苦諸善行,得樂諸福報。

作為大乘修行人,內心應該隨喜一切眾生能息除惡趣痛苦的諸種善行,以及他們在善趣中享受人天安樂的福報。這裏包括了因隨喜和果隨喜。

先講對世間善的因隨喜:在這個世界上,一般人都害怕墮入惡趣受苦,希望能夠獲得人天善趣的種種圓滿。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行持十種善法,如戒殺放生、不妄語、不邪淫等,以及修持四禪定、四無色定,這些善業都是不會墮惡趣的因,我們看見任何人行持這些善法,都應當從內心數數隨喜。果隨喜:倘若有人往昔造過十善業,或四禪、四無色、四無量心等善法,即生中不但沒有墮入惡趣——地獄、餓鬼、旁生,反而獲得了圓滿的人身、天身、阿修羅身,並且正在享受各種福報,這時候也應該對他隨喜。這即是所謂的世間隨喜。

平常我們也應該這樣,假如看見某人已經發財了、獲得地位了、今天賺大錢了,當他獲得這些世間福報時,應毫無嫉妒地對他隨喜。世間上有一些求福報的人,其實求福報也沒什麼不可以的,他們通過積累資糧,發願將來成為富裕的人,或獲得四大天王、梵天、帝釋的果位,當他們為此而造各種善業時,我們的隨喜就是因隨喜;如果他們真正獲得了這些地位或果位,那時的隨喜就是果隨喜。

然而,有些人看到別人坐豪華轎車,或者買了新房子搬到裏面去,雖然表面上說“隨喜、隨喜”,但心裏馬上想“他的車很高級啊,要是我的就好了”、“他的房子真闊氣,我為什麼住得那麼差”。凡夫人就有這種毛病,一看到別人有福報,就希望自己也能獲得,這是非常不好的!

前段時間我遇到一個大老闆,他說自己一年能賺一億多,我當時就想“要是給我們學院投資一千萬該多好啊”,儘管這種發心不是為了我自己,但畢竟是為了我所,後來我立即轉變念頭:“這是非常不好的,應該隨喜別人的功德!”怎麼隨喜呢?希望他的福報比現在還大,更多地獲得種種資財受用。以前我們學院中有位法師就是這樣,他一聽說別人什麼有財產,或看到別人富裕、身體健康,就口口聲聲地說“多好啊、多好啊”,他的隨喜非常誠懇,從表情上也看得出來。

實際上,隨喜應該是身、口、意三方面的隨喜,身體比如說眼淚直流、汗毛豎立,有一些不同的表情,但有些人並不是這樣,他一見到別人給上師做事,就擠眉弄眼地說“隨喜、隨喜”,這種表情就不是真正的隨喜;從語言上,要用一些話語來讚歎,“你這樣做真是功德無量”、“你真了不起”等等;心裏沒有任何雜染,以非常純潔的歡喜心來隨喜,這才是所謂的隨喜。然而,有些人可能身體不具足,或者語言不具足,或者內心不具足,因此平時在隨喜的時候,一定要看自己能不能真正地隨喜。尤其在世間當中,有些人做一些世間善法、享受一些世間福報時,我們一定不要摻雜自私自利、而是要遠離我和我所、發自內心地進行隨喜,生起這種善的分別念。平時我們不管到哪里去,做什麼事情,只要聽到別人有一個好名聲、獲得了什麼快樂,都應當從內心中馬上隨喜,這就是對世間的隨喜。

反過來說,假如別人造惡業,你心生隨喜,也能獲得同樣的過失。前不久有些人說“日本人以前對我們中國如何如何,要是日本發生地震多好啊”,還有些人說“阿富汗出現這樣的災難,真是大快人心”,包括有些佛教徒在內,也是在心裏或口裏這樣說。要知道,作為大乘佛教徒,這樣隨喜是非常不合理的,看到別人殺人,你在心裏隨喜,那你也有殺生的過失。所以,隨喜的時候一定要分清對境,一切善法應該隨喜,一切惡法不能隨喜,否則自己照樣有這些過失。

值得一提的是,隨喜的對境如果不同,獲得的功德也有差別。譬如,若對佛和菩薩的善根進行隨喜,只能獲得一部分功德,而不是全部,這是對上等者的隨喜;對中等者誠心隨喜,可以獲得同等的功德;對下等者隨喜,能獲得超越他的功德。以前上師如意寶也講過,如果對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的善根進行隨喜,能不能獲得同等功德呢?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畢竟是凡夫,文殊菩薩一刹那度化眾生的無量善根,如果一隨喜就得到了,那我們早已經成就了。但與我相當的人在做善事的時候,若對他進行隨喜,可以得到同等的功德。或者比我更差的人,譬如我發了菩提心,另一個人只是為了世間八法而修佛塔、做一些善事,我對他進行隨喜,那我能得到超越他的善根。因此,前面公案中為什麼貧女獲得了超過波斯匿王的功德,原因就在這裏。

在隨喜功德的問題上,有些現象值得分析。有些人說:“我作為凡夫,天天在家隨喜釋迦牟尼佛就可以了,這樣的話,我的善根跟釋迦牟尼佛是一模一樣的。”去年還是前年,聽說有個老太太天天繞大幻化網壇城,有個年輕的居士問:“你繞了多少圈啊?”她說:“不告訴你!如果告訴你,你會隨喜我的,你一隨喜,我的功德就全沒了。”這也不一定,她的功德並不是別人一隨喜就馬上搶走了,不會這樣的。那天我在深圳時,有個居士說:“你們去放生,我不出一分錢在這裏隨喜就可以了,只要隨喜,別人放一百萬,我也能獲得同等的功德。”實際上隨喜並不是這個意思,所謂的隨喜,前提必須是內心非常純潔,不雜有任何煩惱,假如你什麼事情都沒做,光是投機取巧地隨喜,能不能獲得功德也不好說。

可見,隨喜獲得同等功德也有一定的界限,佛陀告訴我們,對於隨喜,應該分析在哪些情況下獲得同等的功德,哪些情況下獲得超越的功德,哪些情況下只得一部分功德,在這些問題上,大家值得好好思考。當然,如果你親自去造一些善業,這個功德是最保險的。

以上講了對世間善法的隨喜,下麵是對出世間善法的隨喜,它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對中士道善根的隨喜,二是對上士道善根的隨喜。或者可以說,上面是對“隨福德分”善根的隨喜,下麵是對“隨解脫分”善根的隨喜,這又分為隨喜聲緣阿羅漢的善根、隨喜大乘菩薩的善根。

壬二、隨喜出世善:

隨喜積善行:彼為菩提因。

隨喜眾有情:實脫輪回苦。

隨喜小乘善行包括因和果兩個方面,因隨喜:欣然隨喜獲得聲聞、緣覺果位之因的一切善法。果隨喜:隨喜眾生真正脫離輪回的痛苦,獲得聲緣阿羅漢的果位。

大家應該清楚,作為聲聞行人,將整個輪回視如火坑,相續中有強烈的出離心,受持清淨的別解脫戒,通過修持四諦十六形相,完全證悟了人無我空性。緣覺是自己修持十二緣起,證悟了部分法無我,最後獲得了這種果位。如果有人修持十二緣起、抉擇四諦,或者受持清淨的別解脫戒,我們應把他當作自己的對境,生起極大的歡喜心,這就是對中士道的因隨喜。倘若有人獲得了聲聞阿羅漢果位,或者獲得了緣覺果位,如在佛陀時代,很多弟子一聞佛語馬上證悟了一來果、無來果、不來果、阿羅漢果,或獨覺果位,我們也應該加以隨喜:“佛陀的某某弟子獲得了阿羅漢果,真是非常高興,多麼隨喜啊!”如果產生這種心態,就叫做果隨喜。

現在已經過了釋迦牟尼佛的果法期,真正獲得阿羅漢果、緣覺果位的現象非常罕見,但在這個世間中,希求自我解脫的修行人是非常多的,不管是修密法還是顯宗,相當一部分人都希望自己從輪回中獲得解脫。若把他們當作對境生起歡喜心,這也是對中士道的隨喜。

另外,斯里蘭卡、泰國等處的小乘行人,受持清淨的別解脫戒,每天也是托缽化緣,對於這種莊嚴的威儀,我們應該從內心當中隨喜。漢傳佛教的大多數出家人過午不食,守持比丘、比丘尼戒,居士守持八關齋戒,這些都是獲得小乘果位的一種行為,對於這些功德也要進行隨喜。同時,我們看到別人做善事,幫助病人、救濟貧困眾生,或者為上師、為眾生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都應該發自內心地隨喜。

然而,現在很多人並不是這樣,兩個人同時為上師做事,表面上互相隨喜,但過一段時間這種隨喜的密意才能揭開。前段時間我就遇到了一個人,他對我說:“上師,您老人家身邊有某某人這樣做,我非常隨喜、非常隨喜!”我當時真的以為他很隨喜,但後來通過他的好多行為,跟別人的種種摩擦,才發現——哦,這種隨喜原來是不了義的,並不是真正的隨喜!所以,你們有時候如果實在不能隨喜,口頭上也不要說好話,欺騙人是沒有必要的,真正為上師、為三寶做事情,應該從內心由衷地隨喜,這是很重要的!

如今這個時代中有沒有阿羅漢或獨覺,我也不是特別清楚,不過,以前宣化上人在講《妙法蓮華經·隨喜功德品》時講過一個公案:有位阿羅漢從印度來到漢地,途中看到兩位童子在虛空示現神變飛行,他便以神通將他們定住,並問他們到哪里去。童子答道:“中國有華嚴菩薩,我們準備取出他的牙齒到印度的文殊講堂供養。”言畢,阿羅漢就放了他們。後來阿羅漢來到長安,當時皇帝的國師——清涼國師已經圓寂,據有關記載,清涼國師有四十顆牙齒,他到棺材裏面一看,兩顆牙齒不見了,於是後人皆稱清涼國師為華嚴菩薩的化身。從這個公案來看,清涼國師的那個時代,距今不是特別遙遠,那時候也有阿羅漢應世。大概在十年前,新加坡也有位法師聲稱獲得了無來果,是真是假不太清楚,但不管怎麼樣,我們看到別人獲得這些聖果,一定要從內心中隨喜。

頌詞說“彼為菩提因”,這裏的“菩提”是指聲聞、緣覺等小乘果位,“菩提因”就是修持四諦、十二緣起,隨喜作為聲聞緣覺菩提之因的善行,叫做因隨喜;隨喜眾生遠離整個輪回,獲得聲聞緣覺的果位,這就是果隨喜。

以上講了對中士道的隨喜,下面講對上士道的隨喜。

隨喜佛菩提,佛子地諸果。

亦複樂隨喜:能與有情樂,

發心福善海,及諸饒益行。

對大乘菩薩善根的隨喜,也包括因與果兩種。果隨喜:對於究竟的佛陀果位,以及暫時的從一地到十地的菩薩果位,我們應當一心一意地隨喜。世間中出現過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等無量無邊的佛陀,每一尊佛都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對於這些佛陀的功德善根,我們要隨喜;一地到十地之間也有無量無邊的菩薩,如文殊菩薩、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這些菩薩每一刹那利益眾生的行為也是無量無邊的,功德無法言說,這些也應該隨喜,此為果隨喜。因隨喜:沒有嫉妒地欣悅隨喜給眾生帶來安樂的如大海般的菩提心,以及利益眾生的一切善行。這種因隨喜不僅包括了幫助眾生的發心,而且還有行持六度四攝的實際行動。

在這個世間上,有無數聖者獲得了佛菩薩的果位,我們不管念誦還是修法,對這些果位應該生起極大的歡喜心。有些人雖然沒有獲得佛菩薩果位,但他相續中有一顆真實無偽的菩提心,在實際行動中也一直幫助眾生、饒益眾生,這些利他的發心與行為,都值得我們隨喜,佛陀在經中說:“最初發菩提心的善根是無法衡量的。”

《般若攝頌》中雲:“三千須彌可稱量,隨喜善根不可量。”意思就是說,若將三千大千世界的須彌山碎為極小的微塵,一個一個地稱量,尚有窮盡的時候,但隨喜的善根,任何人也無法衡量。要知道,真正不可思議的功德,唯有大乘的隨喜才有。雖然表面上看來,隨喜他人的隨福德分善根,是一種功德;隨喜聲聞緣覺的隨解脫分善根,也是一種功德;對佛菩薩的因和果隨喜,還是一種功德,但這些功德之間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如果把隨喜的對境定為諸佛菩薩或者他們的發心和行為,這個功德的確無法衡量。

有關隨喜的功德,《華嚴經》以微塵為比喻宣講了很多,在《法華經·隨喜功德品》中也專門講了隨喜聽聞此經的殊勝功德,《普賢行願品》中也雲:“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意思就是,對於一切眾生的善根,我們要隨喜;對聲聞緣覺的有學、無學道的善根,我們也要隨喜;對所有佛和菩薩的善根,我們還是要隨喜。這些功德隨喜,包括了以上所講的一切內容。

當然,口頭上誰都會說“隨喜功德”,但實際上必須要瞭解隨喜的對境、需要什麼條件才能生起隨喜,這些問題一定要分析。所謂學習佛法,不是只會講一些名詞就行了,有些人因為沒有好好學習佛法,隨喜也是修不來,看到別人行持善法、獲得快樂,心裏始終有一種說不清楚的不高興,這樣不太好!別人考一百分,自己就算得零分,也應該隨喜別人;作為單位裏的同事,如果別人賺了一百多萬,你不但不賺反而虧了很多,這時候也應該替他高興,希望別人再多賺一點,千萬不能想“他賺了這麼多,我賺一點多好啊!他不要再發財了,應該讓我發大財,三寶加持,保佑保佑”,如果這樣想的話,那你隨喜學得一點也不好。

有時候隨喜也很不容易。前段時間漢地很多寺院迎請了一些上師開光,做了不少善事,我當時觀察自己的心態,有時候隨喜得很不錯的,這些高僧大德到各地為無明愚癡的眾生宣講佛法,令他們明白取捨的道理,每每聽到這些善舉,心裏都不禁數數歡喜。但有時候對於某些上師的行為,到底能生起隨喜還是生起邪見也說不清。昨前天聽人說,某地舉行了隆重的法會,邀請了一些了不起的上師,但是見上師必須要交五百到七百塊錢,交錢以後,他可以給你宣講大圓滿,讓你馬上證悟,甚至他的弟子也要交錢。別人讓我隨喜,但我隨喜的心始終生不起來,心想:如果證悟要靠錢來買,那世間上的大富翁應該很快成就了,畢竟幾百塊錢對他們而言,根本就微不足道。所以,這些行為對佛法有利還是有害,有時候也不好說。在我們學院中大多數人是隨法者,但有個別人也是隨信者,一聽說“某某大德很了不起,他的功德如何如何”,就來不及觀察,馬上跑去依止。真正有智慧的人,必須通過再三觀察,覺得這位大德確實如理如法,才去依止的。也許是我智慧淺薄之故吧,對於某些現象經常困惑不解,隨喜心也生不起來,但有時候真的覺得有些大德的行為非常了不起、不可思議,心裏生起欣然快樂。

但不管怎麼樣,無論是藏傳佛教還是漢傳佛教,我們作為修學佛法的人,應該對佛法負起責任。傳授佛法的這些上師,發心不應該是為了自己的名聞利養,我看現在的很多上師,不管是財產還是名聲,該有的已經有了,如果再對佛法一點都不負責任,做一些不如法的行為,今生沒有報應,來世肯定有的!無論你是什麼佛菩薩的化身,都應該對因果負責,這一點我覺得非常重要!

身為修行人,所作所為一定要觀察對眾生有沒有意義,對佛法有沒有意義,對自己有沒有意義?如果所做的事情沒有意義,即使別人讚歎你、隨喜你,有沒有功德也不知道。假如沒有功德,隨喜也是沒有什麼用的,就像山谷裏的水在“嘩嘩”響,我隨喜水聲那麼大,這到底是功德還是過失,也說不清楚。所以,有時候大家應該觀察自己的行為!

已經講完了隨喜支,下面開始講第六個問題。

辛六、請轉法輪:

我於十方佛,合掌誠祈請,

為苦惑迷眾,燃亮正法燈。

世間上有許許多多的可憐眾生,他們被無明煩惱的黑暗遮蔽著,被業力的繩索緊緊捆縛著,一直處於輪回的可怕深淵中,倘若沒有點亮正法的明燈,他們始終沒有解脫的機會,這些眾生缺乏正法和善知識的引導,為了利益他們,我于十方諸佛菩薩面前,恭敬合掌而祈請轉法輪。

據佛教歷史記載,釋迦牟尼佛成道後,觀察眾生不是法器,於七七四十九天中不說法,獨自安坐于林中。後來因帝釋和梵天的百般勸請,供養各種供品,世尊才在印度鹿野苑初轉四諦法輪,進而轉了八萬四千法門。從此以後,這在佛教史上也是一種不共的緣起,有些善知識對弟子的邪行生厭離心,或者有些上師一生的度生事業圓滿,他們不再轉法輪,但若依靠某些善緣具足弟子的請求,他也會重轉法輪的。

因此,世間中如果佛陀沒有轉法輪,我們要祈請轉法輪,這種功德是相當大的。如果有些上師沒有轉法輪,顯現上對眾生生起厭煩心,在這種情況下,請求轉法輪是非常有必要的。從世間上來講,如果老師看到下面的學生沒有興趣,沒有祈求他,他不一定願意講,佛法也是同樣的道理,上師自己印一些法本,然後說“你們快過來啊,我今天要轉無上法輪”,這樣好多弟子就會對這個法不重視,佛法就喪失了它的尊貴性。但若上師稍微有點客氣,說“我不想轉法輪”,弟子們就會殷勤祈請,以此為緣起上師也會繼續傳法的。

我們以後不管是在哪個地方,看到有些具有法相的善知識不轉法輪時,一定要恭敬祈請。堪布根霍在講義裏說:“如果祈請高僧大德轉法輪,自己生生世世都會得遇正法光明,不會墮入邪見的黑暗之中。”乃至在一些年老的善知識面前,請轉法輪也是很重要的。原來我們寺院有位年近八十的老堪布,有次大家請求他傳一部法,在傳法的過程中,他雖然已近八十高齡,但裏面的教證、理證、上師的竅訣全部記得清清楚楚,令人生起極大的信心。後來有人問他:“您老人家講得那麼好,為什麼不給別人轉法輪?”他說:“沒有人叫我講啊,我也不好意思,所以沒辦法!”大家聽後覺得非常可惜,現在的眾生這麼缺少佛法,現在明明有善知識在眼前,卻不請轉法輪,讓他一直住在那裏,真是太可惜了!

我們以後如果有能力,應該主動給別人轉法輪。聽說有個道友要到別的地方去,首先打電話問:“我要不要給你們講一個《佛子行》啊?”“什麼是《佛子行》呢?”“你們聽後就知道了,要不要我講呢?”最後結局如何也不太清楚,但這種給人傳法的方式,可能誰都不願意聽。如果說“我有很多很多教言,但我不願意傳”,那肯定有不少人拿著哈達來找你。

總而言之,今後在一些具有法相的善知識面前,我們應該祈禱轉法輪,這是第六個問題。

辛七、祈請不涅槃:

若佛欲涅槃,合掌速祈請,

住世無量劫,莫令世間迷。

假如眾生的福報盡了,佛陀將要示現涅槃,這時候我們應當在佛前恭敬合掌,祈請佛陀長久住世,千萬不要涅槃,不要捨棄輪回中的迷亂眾生,一定要救度他們!

以前釋迦牟尼佛即將趨入涅槃時,純陀優婆塞在佛前再三祈請住世,後來佛陀應允,又住世三個月為眾生講法(也有歷史上說是四個月)。上師如意寶以前也講過,按照一些伏藏大師的授記,他老人家本應于六十七歲示現圓寂(跟麥彭仁波切住世時間相同),但因為僧眾們的再三祈請,上師依靠幻化身在人間又多住了很多年。

所以,我們若看到一些善知識將要涅槃,一定要在他面前祈求長久住世。但有時候上師稍微感冒頭痛了,一大群弟子馬上捧著長壽佛、《長壽經》,拼命地哭著:“上師,您老人家不要死啊……”我覺得這樣也沒有必要,上師稍有點不舒服,也不一定馬上就要死了,你們祈請應該掌握分寸!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