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4/05 10:31:03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4/05 10:30:24   編輯部 報導

《入行論講記》第一冊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 第四節課

第四節課

《入菩薩行論》的作者寂天論師,前面介紹了他的一些事蹟,這裏再給大家講一個公案(第二種稀有傳記):寂鎧到森林中依止了一位文殊菩薩化身的上師後,獲得教言得到成就。後來,上師開許他去弘揚佛法,他來到印度東部的曼迦達國,當時國王正在招選內臣,有人覺得寂鎧非常了不起,就推薦他當門衛保護國王。由於寂鎧的威德力、慈悲力所感,周圍很多人對他非常恭敬,寂鎧也宣講佛法教導他們,令許多人解除了痛苦、獲得快樂。這就引起了有些奸臣對他的不滿,他們便在國王面前進讒言,說他當門衛不合格,因為他保護國王的寶劍是假的。國王聽後半信半疑,於是要求每個護衛出示自己的武器,以備檢查。寂鎧對國王說:“我這個寶劍,您最好不要看,否則可能有一些危險!”國王不聽,執意要看。寂鎧只好將國王帶到一個寂靜的地方,讓他擋住一隻眼睛,然後抽出寶劍。此時凜冽的劍光傷害了國王的眼睛,眼珠當時掉到地上,國王非常害怕,在場的人方知寂鎧是個大成就者。國王與眷屬們一起在寂鎧前懺悔,並恭敬祈禱恢復自己的眼睛。寂鎧答應後,用手指拿取眼珠插在原來的眼眶中,通過加持令其恢復如初。由此可見,寂天論師的成就與其他人完全不同,我們現在宣講的這部《入菩薩行論》,就是這位大成就者所造的論典。

完整無缺、正確無誤開明大乘道的這部入菩薩行論分二:一、論名;二、論義。

這部《入菩薩行論》“完整無缺”、“正確無誤” 地宣說了所有大乘基道果的次第,涵蓋了整個大乘的所有教義、所有經論。我們在末法時代短暫的人生中,要將所有的大乘經典、論典全部瞭若指掌,恐怕是不現實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花一段時間認認真真地學習這部論典,實際上,大乘菩提道的所有次第和教言都已經瞭解了,這個意義是相當大的。

現在尤其是大城市裏的人,去佛學院或寺院裏完整、有系統、有次第地學習相關教理,這樣的機會幾乎沒有,但如果能把《入菩薩行論》當作最重要的事情來對待,對自己瞭解佛法、修持心性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現在很多人都是把自己的生活放在重點,學習佛法、研究佛法、修行佛法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他們對佛法的態度是什麼樣呢?吃喝玩樂、生活工作佔用了大多數時間,學習佛法的時間總是沒有。儘管城市裏的人不像寂靜地方的出家人,他們的生活方式我們也理解,但如果沒有安排學佛的時間,修行想要成功,恐怕是永遠不可能的。因此,我們每一個人應儘量把學習佛法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給它安排一個充裕的時間,拿出一部分自己的精力。

現在有些學習佛法的小組,大家平時聚在一起吃頓飯、喝個茶,講一些無關緊要、亂七八糟的事,完了以後就算今天的輔導結束了。這個不叫輔導,在我們佛學院,叫做“破壞紀律”!但這也並非千篇一律,個別修行人我覺得還是可以的,大家處在一起的時候,兩個小時全部都是輔導、研討、思考,這樣回到家以後,遇到問題還是有很多的方便對治。所以,聚在一起不是浪費時間,我們學習《入菩薩行論》,不管是在家裏學習,還是大家集體學習,千萬不要把珍貴的時間一下子就耗盡了。對於真正的修行人來講,財產並不重要,身體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是時間。時間跟生命沒什麼差別,一個人如果沒有時間概念,則說明他對自己的修行不負責任。

所以,我們每個人對時間都應該有一些安排,這幾天早上六點鐘起來修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還是安排得很好,睡眠多的基本上已經緩過來了。可見,我們並不是沒有時間,關鍵就是自己太愚癡了,過去迷迷糊糊都白過了,現在既然遇到了這麼好的法,就一定要抓住機會。雖然我講者很差勁,確實不具足說法者的法相,但是所講的這個法——《入菩薩行論》卻非常完美、非常殊勝,遇到了這樣的法,大家應該認認真真去對待,沒有這樣的話,整天耽著於世間物欲、骯髒不堪的一些貪嗔癡對境,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有意義的純潔思想,輪回就會越陷越深,最終無法從中解脫。所以,大家現在有了這麼好的機會,一定要對自己的時間做好安排!

甲一(論名)分二:一、真實論名;二、譯禮。

乙一、真實論名:

梵語:菩提薩埵渣呀阿巴達繞

梵語是古印度的語言,依不同的說法,印度本來有四種、五種或六種語言,此處首先以梵語來宣說論名。梵語的論名譯成漢語,即《入菩薩行論》。具體一一對照:菩提”為正覺,意思是正等覺、覺悟、覺明,從廣義上講,也有佛陀、中佛 之意;薩埵”為菩薩,也可以稱為勇識,指尚未獲得佛果的因地菩薩(如文殊菩薩也叫文殊智慧勇識),由於他們在多生累劫當中利益無量眾生、度化無邊有情,內心卻不產生恐懼或畏怖,故將這樣的勇猛大德叫做菩薩;渣呀”為行,是行為的意思;阿巴達繞”為入,就是趨入。這幾個合在一起就是“入菩薩行”或者“入菩薩正覺行”。

為什麼叫做《入菩薩行論》呢?入就是加入、趨入的意思,通過學習本論,我們可以趨入大乘菩薩的殊勝行為——六波羅蜜多的願行當中,所以叫做《入菩薩行論》。這一點,我們不僅要從字面上通達,還要從意義上瞭解,如果我們學習論典只是大概地了知一下,而沒有真正去領悟,這是非常不合理的。

這次外面學習《入菩薩行論》的道場,應該共同起一個名字——“菩提學會 ”。這個名字顯宗可以用,密宗也可以用,各個宗派都可以用;不僅現在學習《入菩薩行論》可以用,今後學習其他的一些論典、密宗教言也同樣適用。大家在各個地方學習的時候,如果稱為“菩提學會一組”、“菩提學會二組”……這也是一種很好的緣起。作為“菩提學會”的會員,若要真正學習菩提心,我們一定要從自己的內心做起!

那麼,這一論名是以什麼方式而取的呢?經論取名的方式非常多,《解深密經》中列有四種以地名而取、以人名而取、以比喻而取、以意義而取。這個世間上不管什麼東西都有各自的名稱,人有人的名稱,地有地的名稱,山河大地、任何事物都有其不共的名稱,同樣的道理,佛經有佛經的名稱,論典也有論典的名稱,它們的取名不是無緣無故的,通常而言,命名的方式有以所說之義、能說之量、作用、地點、眷屬、時間與比喻來命名。所說之義”是指以意義來取名,比如《入菩薩行論》、《十地經》、《菩提道次第廣論》;“能說之量”指以能說詞句的數量來取名,如《中觀四百論》、《戒律三百頌》、《七十空性論》、《六十正理論》、《事師五十頌》;有些經論以“作用”而取名,如《賢愚經》、《大解脫經》;也有些以“地點”而取,例如《楞伽經》是以釋迦牟尼佛講法所在地楞伽山而得名;有些以“眷屬”而取名,如《龍王請問經》、《彌勒請問經》,以及漢傳佛教的《六祖壇經》、《了凡四訓》,有些以請問者的名字而取,有些以作者的名稱而取;還有些以“時間”而取名,如《賢劫經》宣說了賢劫中出現的千佛名稱及功德;有些以“比喻”而取名,如《稻稈經》、《金剛經》等等。

此論是以其中的第一種方式來取名的。《入菩薩行論》是從意義上來取名的。顧名思義,這部論典主要宣說了我們如何趨入菩薩行為,這是詞句上的理解,若深入其內在的涵義,則是我們從現在起一定要真正加入大乘行列,每個人心裏都要發下這樣的誓願。通過學習《入菩薩行論》,使每一個人都能得到佛法的利益,這是我們此次學習的目的。

要想得到佛法的利益,關鍵在於自己的信心。沒有信心,內心不在意《入菩薩行論》,就算本論的加持再大、道理再深,對你也起不到什麼作用。由於每個人的緣分、根基不同,前世的發願也不相同,在學習《入菩薩行論》的過程中,如果開始有一百個人,最後可能只有五、六十人通達了它的意義;一部分人不但意義沒有通達,就連詞句也沒有瞭解;還有一部分人誓言不堅定,聽了兩天就半途而廢……所以,聽者的根基不同,所獲得的利益也不相同。表面上看來,我們在同一個經堂、同一時間內坐在一起聽法,穿著、語言、文化也沒有多大差別,但為什麼最後有這麼大差距呢?因為各人的根基、心態不同。心態擺得正、沒有雜亂心、一心一意專注的人,每天應該都能得到一點點利益。

所以,我想再次重申,大家一定要從內心當中想:“我從現在開始,加入了大乘佛教的團體。加入以後的工作是什麼?盡心盡力地利益眾生!”這是最主要的原則,也是大乘菩提最基本的要求和方向。如果這個沒有搞定,我們表面上再怎麼做、怎麼修,恐怕也不能成為真正大乘菩提的因。這次學習《入菩薩行論》,就是要趨入大乘菩薩的六波羅蜜多,這個意思雖然很簡單,但我反反復複這樣說,就是希望有人依靠這些話語,自相續能真正產生一種誓言、一種決心,若能這樣的話,這是我們一生中非常難得的。

取名有何必要呢?一般來說,取名的必要就是為了理解意義。世間上的名稱,有些是依靠比喻或意義而取的,但有些也不依靠任何原因就順便取的。我們藏族人取名字有很多意思,比如吉祥天女、吉祥如意等,大多數都可以解釋,但有些其他民族的名字就沒辦法解釋了。世間上的名稱也是這樣,石頭為什麼叫“石頭”?就沒有任何原因。關於取名稱的問題,過段時間我們學“因明”的時候也會講到:取名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有原因的,一種是沒有原因的。論典的取名就屬於有原因的,沒有原因的取名幾乎是沒有。《楞伽經》中雲:“若不立名稱,世間皆迷蒙,故佛巧方便,諸法立異名。”萬事萬物如果沒有取名字,世間上的人就會非常迷蒙,沒有取捨的概念和方法,所以大慈大悲的佛陀依靠善巧方便,通過給所有的事物取不同的名字,讓眾生能夠了知一切萬法。

尤其因為此論是以所說的意義來取名的,所以,諸位利根者通過論名就能夠通達論中所說的大概內容。這部論典以所說的意義來取名,還有一個原因——使利根者一看到論名,馬上就知道裏面的所有內容。就像以前的智者大師,一看到《妙法蓮華經》這幾個字,就通達了裏面所講的一切內容,後來光講這個經名,就一直講了六個月。中根者看了論名後,基本能明白其中的意義,比如說看了《入中論》、《量理寶藏論》、《金剛經》這幾個字,差不多就瞭解了大概的意思。至於最下根者,可以依靠論名找到法本等有很多必要。論中雲:首先宣說論名,其他根基者依此也容易尋找法本。如果沒有取《入行論》這個名字,哪個法本是《入行論》,我們根本不知道,所以對於最鈍根的人來說,取名為《入行論》可使找的時候比較方便,放在哪里一看就知道。以上講的是取名的方式和必要。

論名用梵語的目的是為了在相續中播下梵語的種子,並說明來源可靠,加之憶念譯師、智者的恩德。為什麼以“菩提薩埵……”等梵語來宣說論名呢?原因有三:第一、在我們相續中播下解脫的種子——梵語。因為賢劫千佛全部以印度人的身份出家獲得成就,在印度的菩提伽耶成佛後,都是以梵語來轉法輪,因此這個語言的加持和功德相當大,如果我們每次讀論典的時候,將前面的梵語在口中念一遍,自相續中就播下瞭解脫的種子。所以,經論前面的梵語,藏地很多譯師都不翻譯,翻開《大藏經》也會發現,每一部經典的開頭都有梵語,每一部論著的開頭也有梵語。不僅印度大德們有這樣的傳統,藏傳佛教的個別論師在造論時雖不是用梵語寫的,但開頭也用一些梵語,以使後學者的相續中種下善根和解脫的種子。

第二個原因就是來源清淨。來源怎麼清淨呢?大家應該清楚,印度當時造論是非常嚴謹的一件大事,不像藏地或漢地。一般來講,論典造好了以後,在沒有正式流通前,很多高僧大德和智者們要集聚一起進行研討、辯論,如果在這個過程當中作者獲勝了,這部論典就可以公開流通,作者也會得到一定的獎勵和禮遇。如果這部論典不符合佛法,也不符合世間法,就把論典拴在狗尾巴上,在整個城市轉幾圈,然後燒掉,以示不能流通。如果論典不僅內容不好,而且對人們的身體、思想有害,作者就要受到法律的懲罰,如砍斷胳膊、終身關在監獄中(現在有些國家,對那些寫反動書或者對人們思想不利的論典的人,也提倡用這種處罰方法)。

所以,印度當年造論不是隨隨便便的,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不像現在有些人為了金錢、為了名聲,今天隨便亂寫一套,明天花一點錢就到處發行,實際上,這樣的論典沒有任何價值、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他的目的並不是利益眾生。現在有很多作者,不管是佛教的還是世間上的,只要有一些人民幣,出書就非常容易,沒有一點困難,其實這種傳統相當不好,真正的佛教論典若能通過嚴格的考核檢驗才可以出版,那對整個佛教界才有一定的利益。所以,當年印度傳下來的兩百多函論著,其價值是無上的,因為這是成千上萬個智者、班智達共同認可的,來源相當的清淨。

由此可知,論典前面如果有梵語,則說明它是從印度傳下來,非常可靠。《入菩薩行論》、《入中論》、《中論》,還有因明方面的《釋量論》等這些論典,所有的佛教徒百分之百沒有一個不認可的,如果不認可的話,那這個人的信仰和精神有問題,因為只要是龍猛菩薩造的、月稱論師造的、寂天菩薩造的,裏面的內容絕對千真萬確,沒有任何值得懷疑之處。有些人說:“你們學院出來的上師、法本應該是很好的。”這不一定!因為我們這裏沒那麼嚴格,不敢保證百分之百都是非常好的修行人,這裏出來的法本全部都很好,包括我自己的在內,有時候胡言亂語寫成的文字,是否對眾生有利也不知道,當然,害處不一定有,因為我的動機不是故意害眾生,但凡夫人的分別念是否有利於眾生,這個不好說。所以我們以後學習的時候,選擇來源清淨可靠的佛經論典、真正大成就者所造的論典非常重要,我平時翻譯的時候,一般也願意翻譯真正大成就者、了不起的大德們的文章,而那些具有爭議或是自己也搞不清楚的論典,暫時不敢翻譯。所以學習佛法時,來源清淨是很重要的。

第三個原因是憶念譯師們的恩德。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佛教的來源地,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以印度人的形象來到這個世界上,三次法輪也都是以印度的梵語來轉的,為了使異族的眾生能夠學習佛法,歷史上不管哪個朝代、哪個國家,都有非常多的譯師翻譯佛陀的經典和論典,如果沒有這些譯師們,我們末法時代的眾生業力深重,要想學習梵語或其他一個語言,並且精通的話,恐怕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我們應當從內心對這些譯師有一種感恩之情,如果沒有這樣,好像覺得什麼都無所謂,平平淡淡的、無動於衷,不要說我們佛教,就連世間上最基本的人文道德,恐怕也說不過去。

作為佛教徒,我們對上師、對佛陀、對菩薩們一定要有一種強烈的信心,始終都要非常感謝他們,如果每一位弟子對自己的上師有感恩之情,這個上師的加持肯定會融入他的心,反之,如果覺得上師跟世間上的老師一樣,甚至對世間老師也沒有恩德之情,那他的相續中恐怕不一定能得到真正的學問。古人常說“飲水思源”,宋代的大鑒禪師也說過:“飲水知源,自覺自悟,師豈遠哉?”意思是說,飲水應該明白它的來源,同樣的道理,我們能夠自覺自悟,難道上師還很遙遠嗎?所有佛法的來源就是上師,如果沒有忘記上師的恩德,那麼上師離你並不遙遠。

以上從三個方面講了用梵語的原因,第一個是播下解脫的種子,第二個說明來源清淨,第三個憶念譯師們的恩德。平時我們學習佛法的時候,對於佛法的來源——上師,一定要以非常恭敬虔誠的信心來祈禱。以前很多古代的大德們,對於自己上師的感情、對上師的恭敬心是什麼樣的?大家也應該清楚。如果對上師、對佛陀、對傳承上師沒有這樣一個恭敬心的話,他們傳下來的法恐怕對你的相續不一定有利。從世間的角度來講,如果你對自己的父母、老師好像無所謂,那麼老師和父母傳下來的知識,對你的一生恐怕不一定有很明顯的幫助;如果你覺得“我如今的成長、智慧全部來源於老師和父母”,對他們有非常大的感恩之情,那你相續中的這些學問一定會用於世間的。所以,我們在學佛的時候,往往可以看得出來一個人對上師、對佛陀的感恩之情是怎麼樣的,如果他非常想念上師、想念佛陀,那他說出來的話肯定對眾生有利,做出來的事情也肯定對眾生有利;如果表面上讚歎佛陀,實際上自己一點感覺都沒有,那不可能打動別人,所以我們平時觀察自己極為重要。

乙二、譯禮:

敬禮一切佛菩薩!

這是譯師的頂禮句,《入行論》的原文中沒有。頂禮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使翻譯圓滿、善始善終,中間不出任何違緣;另一方面,他們對自己最恭敬的本尊佛陀進行恭敬頂禮,也有這麼一個傳統。

在我們藏傳佛教中,《入菩薩行論》經過了三次翻譯。最初是國王赤熱巴巾時代,嘎瓦巴匝 依靠喀什米爾的版本作過翻譯。赤熱巴巾對佛教的貢獻相當大 ,他建立了非常龐大的譯經院,從印度迎請了許多的班智達,在藏地也培養了很多譯師,不僅對國王赤松德贊時代翻譯的前譯教典進行校對,而且對沒有翻譯的教典進行翻譯。嘎瓦巴匝是當時的三大譯師之一,是兩代國王時代中最有名的一個譯師,他依靠喀什米爾的版本翻譯了《入菩薩行論》。

後弘時期,羅匝瓦·仁欽桑波依靠印度中部的版本也作過一次翻譯。最後在阿底峽尊者時代,藏地有名的大譯師羅登寫熱巴進行了重譯和校對。所以在藏地,《入菩薩行論》共有過三次翻譯。這樣的論典來源非常清淨,內容殊勝,詞句也是相當優美。

由於此論屬於經藏的範疇,因而按照國王規定的頂禮方式,在一切佛菩薩前頂禮膜拜,這是譯師所作的頂禮。赤熱巴巾時代之前,藏地的譯師們在翻譯時,一般是對自己最信仰的佛菩薩作頂禮,後來國王赤熱巴巾為了辨別三藏,特意規定:在律藏方面的經論前,應該“頂禮一切智智佛陀”,因為戒律方面的因果非常細微,唯有佛陀的盡所有智、如所有智才能完全了達,諸菩薩和聲聞緣覺也無法通徹這樣的因果取捨;在經藏或屬於經藏的論典前,應該“頂禮諸佛菩薩”,因為大多數的經藏是佛和菩薩以問答方式而形成的,如《文殊請問經》、《彌勒請問經》、《富樓那請問經》;在論藏或對法方面的經論前,應該“頂禮文殊師利菩薩”,因為唯以文殊師利菩薩的敏銳智慧,才能辨別蘊、界、處、緣起等一切對法的概念、數目、定義。

自赤熱巴巾時代以後,藏地基本上採用這種頂禮方式,一方面是尊重國王的規定,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辨明三藏的分類,使人們從頂禮句上即可看出這是屬於經、律、論哪一方面的教典。在漢傳佛教中,雖然鳩摩羅什、唐玄奘等譯師翻譯了大量前所未有的經論,但在頂禮句方面幾乎沒有這種傳統,所以,如果翻閱漢文《大藏經》,就分不清楚到底哪個屬於論藏、哪個屬於律藏。

剛才也講了,國王赤熱巴巾對佛教的貢獻相當大,不僅如此,他對出家人也是非常尊重:國王有一個長長的髮髻,上面綴有各色的綢緞,如果見到出家人或者僧團,他就把自己的髮髻松下來鋪在地上,讓出家人在頭髮上踏過。國王對出家人如是的尊敬,以致當時藏地佛教非常興盛。赤熱巴巾還要求每一個出家人應該由七戶施主供養(不像我們這裏有些出家人,不要說是七戶,就是一個居士也找不到,非常痛苦,但有些出家人特別富裕,可能有七百多戶也不知道),並且在譯經方面作出了非常了不起的貢獻。就像漢傳佛教中的順治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一樣,我們藏傳佛教歷史上也有以國王形式來護持正法的情況。無著菩薩在造論時,也是依照赤熱巴巾的這種規定對譯禮句作瞭解釋。

對於論義,阿闍黎善天認為:阿闍黎善天是印度的一位論師。前段時間也講了,現在譯出來的印度《入行論》講義大概有八九個,而在這些講義中,最出名的就是善天、那波瓦、慧源論師所著的三大講義。表面上看來這個《善說海》不像其他講義寫得那樣廣,但實際上無著菩薩在造論的時候,對於最根本的問題,都已經詳詳細細參考了這些注疏。善天論師認為以初善、中善、後善可以包括整個這部論典的內容,按照順序,初善即頂禮句,中善是從頂禮句到回向品之前,後善為回向品。他是以初善、中善、後善概括了全論內容。《大圓滿心性休息實修法·三處三善引導文》也是以初善、中善、後善包括了所有的內容,首先是大乘菩薩行方面,然後是總密乘方面,最後是無上大圓滿。按照善天論師的說法,這裏是從善妙方面來進行宣說的。

那波瓦阿闍黎則認為,以造論之因、宣講六度、感念恩德而作禮這三部分可包括此論,也就是說,造論之因是從“暇滿人生極難得”開始的前三品第一品從暇滿難得開始,前三品講了造論之因,回向品宣說佈施度中間廣講六波羅蜜多時,回向品屬於佈施波羅蜜多,不放逸品與正知正念品宣說戒律度。安忍度、精進度、禪定度、智慧度在論典當中比較明顯,每一品都有詳細的介紹,但佈施度和持戒度這兩個不太明顯,所以尊者概括性地總結這兩度的內容。

大家應該注意,這些內容都屬於考試範圍,到時候讓你填:善天論師是怎麼認為的,那波瓦是怎麼認為的……你不要不知道“那波瓦”是什麼意思,似乎從來沒有聽過、從來沒有看過,特別傷心。不要這樣!應該一步一步地全部學懂。(其餘的內容在頌詞中顯而易見。)本注釋的分法如下:

今天講到這裏吧。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