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02 02:42:28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心論述 勸發菩提心文講記四
益西彭措堪布
3、念師長恩故發菩提心
【云何念師長恩?】
怎樣念師長恩而發菩提心呢?
首先思維世出世間師長的恩德,其次思維只有發心才能報恩。
(1)念師長恩
【父母雖能生育我身,若無世間師長,則不知禮義;若無出世師長,則不解佛法。不知禮義,則同於異類;不解佛法,則何異俗人?】
父母雖然生育我的色身,但沒有世間師長的教化,我根本不知禮義;沒有出世間的師長,我不會明白佛法。不知禮義(禮節和義氣)就和禽獸一樣;不明白佛法,不知道出離心、菩提心,沒有戒定慧,和世間人有什麼兩樣呢?
【今我等粗知禮義,略解佛法,袈裟被體,戒品沾身,此之重恩,從師長得。】
現在我們粗粗知道禮義,略略明白佛法,袈裟披在身上,相續中有戒體,這是誰賜給的呢?這個深恩重德來自師長。
(2)為報恩而發心
【若求小果,僅能自利;今為大乘,普願利人,則世出世間二種師長,俱蒙利益。是為發菩提心第三因緣也。】
如果只求自己一人解脫,那就只能利益到自己。而如果發大乘心普願利益一切眾生,世出世間的師長就都能得到利益。所以為了報師長恩,一定要發菩提心。這是發菩提心的第三種因緣。
4、念施主恩故發菩提心
【雲何念施主恩?】
怎樣念施主恩而發菩提心呢?
首先思維施主省吃儉用誠心供養,為恩極重。其次從因果上衡量,無功受供,信施難消。因此鬚髮菩提心報答施主恩德。
(1)念施主恩
【謂我等今者,日用所資,並非己有;二時粥飯,四季衣裳,疾病所需,身口所費,此皆出自他力,將為我用。】
怎樣憶念施主恩呢?就是想到我們日常生活的資具,並不是自己勞動得來的。早、中二時的粥、飯,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生病醫療、身口的費用,樣樣出自他人心力,拿來供我使用。
【彼則竭力躬[1]耕,尚難糊口[2];我則安坐受食,猶[3]不稱心】
他盡力地耕作還難養家糊口;生活這樣艱難,還肯縮減下受用來供養我。我則什麼也沒作,只是安然坐著接受飲食,還不稱心。
【彼則紡織不已[4],猶自艱難;我則安服有餘,寧知愛惜?】
她紡紗織布,一年忙到頭還度日艱辛。我卻安然穿衣,多有剩餘,我哪里知道愛惜施主的心血?
《朱子治家格言》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唯艱。”(一碗粥一缽飯要想到來之不易,裏面有多少辛勤的汗水;半縷絲半根線常念勞動者辛苦,不能隨意浪費。)有一首唐詩說:“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在炎炎烈日下耕作,汗水滴滴答答落在禾下的泥土中,農民辛勤勞動才種出了糧食,但有誰知道這盤中餐粒粒沾滿了農民的汗水。)
【彼則蓽門蓬戶[5],擾攘[6]終身;我則廣宇[7]閒庭[8],悠遊[9]卒歲[10]。】
他住的是破舊茅屋,一輩子在緊張、局促的環境裏居住。我住的卻是寬廣房屋,庭院閒靜寬敞,一年到頭悠然自得,事事不用操心。
今天,一家幾口經濟緊張,買不起好房子,只能住在狹小的屋子裏,境況這樣困難,還肯從牙縫裏擠出錢來,供養師父。
【以彼勞而供我逸,于心安乎?將他利而潤己身,於理順乎?】
捫心自問:以他人的辛勞供我安逸享受,心裏安嗎?將他人的利養滋養我的身體,道理上順嗎?
(2)發菩提心為施主種福,才能自他受益
【自非悲智雙運,福慧二嚴,檀信沾恩,眾生受賜,則粒米寸絲,酬償有分,惡報難逃。是為發菩提心第四因緣也。】
如果不是發菩提心悲智雙運、福慧二嚴(以福德和智慧莊嚴自己的相續),讓施主沾上恩惠,讓眾生獲得利益,那麼業債難逃,連享受一粒米、一寸絲都要加倍償還。這是發菩提心第四因緣。
我們出家修行,生活所需都由施主提供。我們要常念施主恩德,只有發菩提心修菩薩道,才對得起施主,否則信施難消,惡報難逃。窺基大師《出家箴》雲:“不蠶衣,不田食,織女耕夫汙血力,為成道業施將來,道業未成爭消得。”(沒養蠶而有衣穿,沒種田而有飯吃。這是織女、農夫的血汗,為了助你成道才送來供養的,道業不成就,怎能消受呢?)
比如世間貧窮的家庭,父母省吃儉用湊錢供孩子上大學,孩子不努力讀書,吃喝玩樂,還嫌父母給的錢少,這在道理上說得通嗎?如果是懂事的孩子,想到父母用心血錢供自己讀書,會發願刻苦讀書來報答父母。同樣,施主供養我們修行,我們應該讓施主得利益,才算報施主恩,這樣就非發菩提心不可。
5、念眾生恩故發菩提心
【雲何念眾生恩?】
怎樣由念眾生恩而發菩提心呢?
思維眾生本是過去世父母,對自己有大恩德,他們此時正身陷大苦海中,尋求救護,為此發心救拔父母以報其恩。以這報恩心的推動,挑起救母重擔,誓證無上菩提,便是由念眾生恩而發菩提心。
這裏念眾生恩應在念父母恩的基礎上思維,就是修好了今世父母恩,再移到眾生上思維,他們曾給過我們和今世父母一樣的生養之恩。
(1)眾生是過去父母需要報效
【謂我與眾生,從曠劫來,世世生生,互為父母,彼此有恩。今雖隔世昏迷,互不相識;以理推之,豈無報效[11]?】
我和一切眾生曠劫以來,生生世世互為父母,互有恩德。雖然經由轉世心識昏迷,彼此不認識,但以道理推究,怎麼能不報效?
所謂推理,就是觀察我們不只轉生一世,而是無量世;每一世都由父母生養成人。所以,除了只是轉世不認識之外,眾生實際對我們有大恩德。既有大恩德,就應該報答。
【今之披毛戴角,安知非昔為其子乎?今之蠕動[12]蜎飛[13],安知不曾為我父乎?每見幼離父母,長而容貌都忘,何況宿世親緣,今則張王難記。】
現在披毛戴角的,怎麼知道以前沒做過它孩子?現在蠕動蜎飛的,怎麼知道沒做過我父親?每每見到幼時離開父母,長大後連父母的容貌都忘了,何況前世親緣,現在根本記不起姓張還是姓王。
我們沒有宿命通,前世的事都忘了,但忘了不等於沒有。比如,我們忘了自己怎樣在中陰界漂泊,怎樣入胎、住胎,怎樣出生……而這些都是曾經親身經歷的事實。
有一首古詩說:“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小時候離開家鄉,到年老返回故里,鄉音沒改,兩鬢卻已經斑白,兒童相見不相識,天真地笑問“你從哪里來?”輪回就像這樣,經過轉世,記憶完全喪失,彼此的身體變得面目全非,所以,原先的至親也相逢不識,就像毫無關係的陌生人。
我們要深知,這只是無明讓我們不認識累世父母,無明是什麼?無明就是蒙蔽智慧、讓我們昏迷不覺的元兇,我們能聽信它而不念恩報恩嗎?知道了真相之後,我們要把觀念糾正過來,再認累世父母,關懷累世父母,由此發展出大乘的慈悲菩提心。
(2)眾生苦需要救度
【彼其號呼於地獄之下,宛轉於餓鬼之中,苦痛誰知?饑虛安訴?我雖不見不聞,彼必求拯求濟。】
這些前世父母輾轉幻變成六道中形態各異的眾生相,他們正在地獄的烈火中呼號,在餓鬼界裏輾轉呻吟,這樣的苦痛有誰知道?他們的饑餓向誰訴說?我們雖沒有現場目睹這一情景,但他們一定在焦急地求救。他們本是我們的父母,而我們也真是他們的孩子,在父母需要救助時,我們能置之不理嗎?
《弟子書》說:“諸親趣入生死海,現如沉沒大水中,易生不識而棄舍,自脫無愧何過此?”(累世的父母此時正趣入生死苦海中,被濤天的業浪淹沒。如果以轉世不認識就捨棄父母,而只顧自己解脫,那還有比這更無慚愧的事嗎?)捨棄生養自己的母親,對下等人都不合理,何況是修大乘法的人。按這樣思維之後,應主動挑起報恩的重擔。
《弟子書》又說:“嬰兒始產全無能,飲誰慈力授乳酪,依慈多勞此諸母,雖最下等誰樂舍?”(我們生下來時,毫無能力,是飲誰慈愛授予的乳汁才得以存活呢?曾經憑母愛千辛萬苦把我們養育成人的諸母,即使最下等的人也不願捨棄。)“由得誰腹而安住?由誰悲慎而取此?此母煩惱苦無依,最下眾生孰樂舍?”(中陰路上,漂泊無依,是得到誰的腹部而安住呢?剛剛落地時,是誰慈悲、細心地把我們抱在懷裏?現在母親煩惱、痛苦、無依無靠,即使最下等的眾生,也不願捨棄母親、只顧自己解脫。)
總之,就像《廣論》裏所講的那個比喻,母親忘失了正念,心識狂亂、雙目失明、無人引導,正一顛一跛地走向險惡懸崖。在這危急關頭,如果自己的孩子不救護母親,又能指望誰來救助呢?
比喻中,“心識狂亂”指母親的內心被煩惱擾亂,無法自控而變成狂亂。“雙目失明”指母親沒有慧眼,看不到增上生和決定勝的正道。“無人引導”指沒有真實善知識的引導。“一顛一跛”指每個刹那都在造作惡業。“走向懸崖”總的指走向生死,特別指走向惡趣。母親處在這樣險惡的境地,只能靠孩子來救護,孩子也應該想方設法把母親救離險境。這樣思維之後,應該發心把老母有情救出生死,以報母恩。
【非經不能陳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見人,何足以知此?】
不是佛經不能指陳這些事實,不是佛陀不能說出這些言語。那些邪見人沒有現見宿命的智慧,他們怎麼會知道呢?
佛陀現見眾生多生互為親人,在《梵網經》、《悲華經》、《地藏經》、《阿含經》、《大日經》、《心地觀經》等中揭示了眾生互為親人的事實。我們這才知道,眾生都是父母,都對自己有大恩德,需要感恩圖報。
比如,佛在《梵網經》中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又在《心地觀經》中說:“善男子,眾生恩者,即無始來,一切眾生輪轉五道,經百千劫,於多生中互為父母,以互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恩故,猶如現在父母之恩,等無差別。”“如是昔恩猶未能報,或因妄業,生諸違順,以執著故,反為其怨。何以故?無明覆障宿住智明,不了前生曾為父母所可報恩,互為饒益。無饒益者,名為不孝。以是因緣,諸眾生類于一切時亦有大恩,實為難報,如是之事,名眾生恩。”(這樣來看,往昔的恩德還沒報答,或者因業力生起不順心的事,由於執著,親人反成怨家。這是無明障蔽了了知宿命的智慧,不知是自己前世父母,需要報恩,互相饒益。以因果衡量,不作饒益就是不孝。以此因緣,各種種類的眾生何時都有大恩德,這樣的大恩,實難報答,這樣的事實,叫眾生恩。)
(3)為報眾生恩而發心
【是故菩薩觀于螻蟻,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常思利益,念報其恩。是為發菩提心第五因緣也。】
因此,菩薩看螞蟻螻蟲都是前世父母、未來諸佛,時常考慮如何饒益以報恩德。這樣,由念眾生恩而發利他成佛的菩提心,是發心第五因緣。
比如,阿底峽尊者聽到眾生的聲音,就想這是母親的聲音,當狗在哀叫時,就想到是母親在哀叫。
又比如法王如意寶,一生當中極為慈愛眾生。每一次,上師見到有人打餓狗等旁生時,上師就會流淚說:“這些眾生無始以來作過我們的母親,以惡業力轉成旁生,已經這樣悲慘可憐,你們還忍心打它們,不如打我吧!”
在大恩上師身邊有一隻黑山羊,從小就跟在上師身邊,形影不離,晚上也一直睡在上師的枕頭旁邊。上師對它非常慈悲,經常給它傳授顯密法要,連密法當中最深的《四心滴》、《七寶藏》,也給它念了完整的傳承。後來老山羊去世之後轉生到香巴拉刹土,再後來生到東方現喜刹土。
像這些大菩薩就是真正把眾生看成自己的父母,時時以慈悲心作饒益。上師如意寶在《懷業時語》中說:“三界眾生皆為父母親,當以大慈大悲平等護,勿執自族親友他怨敵,成苦眾生商主我心語。”(三界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應當大慈大悲平等愛護一切眾生,不要執著這是自方的親友,那是他方的怨敵,應該作一切苦難眾生的商主,把他們都引導到涅槃彼岸。)
其次,視眾生為未來諸佛,就是了知眾生都具足如來藏,具有恆河沙數的自性功德,知道這一點之後,對一切眾生都像對待佛那樣恭敬。
“常思利益,念報其恩”,就是發慈悲心對那些缺乏安樂的有情,心裏想:怎麼能讓他得安樂呢?但願他得到安樂;我應該想方設法讓他得到安樂。對那些眾苦纏身無法解脫的有情,心裏想:怎麼能讓他脫離此苦呢?但願他早日脫離苦難;我應該想方設法讓他脫離此苦。像這樣叫做“常思利益”。但是,只心裏想還不夠,還要發起增上意樂,就是想到輪回的眾生都極其缺乏安樂、被重苦折磨,怎樣才能讓他們離苦得樂呢,我應該主動擔起這個責任,由我一人把眾生拔出苦海、安置在究竟的安樂中。進一步觀察到,要想真正實現這一願望,唯有成就具有無上智悲力的佛果,由此發起取佛果的心,就是通過念眾生恩而引發菩提心。
我們還應該認識到:所謂報眾生恩,不是只給予眾生輪回的安樂,因為三有的安樂都是欺誑而無實義的,何況在享受欲樂的同時會增長貪欲等煩惱,造成長夜漂流生死。所以,真正的報恩是把一切父母都安置在解脫和涅槃的安樂中。《中觀心論》雲:“若有于餘生,慈敬及恩益,欲報其恩惠,除涅槃何有?”(如果有人對眾生慈悲、恭敬、報恩饒益,欲報恩德,那麼除了把他們安立於涅槃之外,還有什麼更合理的方式呢?)
--------------------------------------------------------------------------------
[1] 躬:親自。
[2] 糊口:吃粥,比喻生活困難,勉強維持。
[3] 猶:還。
[4] 不已:不停。
[5] 蓽門蓬戶:用柴用茅草作門,住的是簡陋的茅草屋。
[6] 擾攘:紛亂。
[7] 廣宇:寬廣的屋子。
[8] 閒庭:安閒、寬敞的庭院。
[9] 悠遊:悠然自得的樣子。
[10] 卒歲:一年到頭。
[11] 報效:報答、效力。
[12] 蠕動:沒有脊椎的爬蟲。
[13] 蜎飛:飛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