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02 21:57:23

菩提心論述 法海集三 第三部分:釋菩提心論 1 佛法概要

第三  釋菩提心論

一、    佛法概要

今天大家聚集在這裏,最主要的是行法,既然行法無論講者或聽者,意樂清淨是非常重要,而且要相應於法。以講者而言,雖然以口宣說佛法,聽者是以耳聽聞佛法,但三門所作,是否能真正相應于正法,或者相應於善法,最主要的是由自己意樂作決定。雖然口說法語,可是內心卻持著競爭、比較、嫉妬等心態,那麼雖然所說的法是正法,可是意樂不正確,成為造作罪業的因緣。同樣的,聽者以世間八法的意樂聽聞,因為內心意樂不對,也造成罪業的因緣。因此無論講者上師,或是聽者弟子,雙方都要觀察了知自己是清淨意樂。我們要保持清淨的意樂,就是皈依三寶的信心,以及利益有情的菩提心,如果具有此二者攝持,講說或聽聞佛法,是最殊勝的。

 

「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行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諸佛正法眾中尊,是稱揚三寶功德並且對三寶的信心,以此作皈依境。直至菩提我皈依,從皈依時間起直到成就菩提之前,我都要皈依,這是大乘不共的皈依內涵。我以所行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施等是包括六度。比如在此講法時,講者行法施;聽者在聽聞時,以正念正知觀察自己內心是否相應,聽時為了不讓自己疲倦,要振作精神,所以要修忍辱,聽聞也需要精進的態度,專心聽就成專注一境的禪定基礎,如果加上諸法如幻化的智慧,那就更好了。所以在講者聽者的過程中,都具有六度,以六度資糧,在短時間可以累積無比功德。所以施等善的善功德,當然包括福德和智慧資糧。為了利益有情,當然不是為個人的別解脫而已。為了利益一切有情,希望他們能夠早日成就無上菩提,因此我要成就無上菩提而發這顆心。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地思惟偈頌文的內涵,並且一起朗誦。

 

「何者有悲心,斷除一切見,宣說一切法,瞿曇我敬禮。」這是中論的偈頌,龍樹菩薩瞭解佛無誤的宣說甚深緣起內涵,因此從心深處尊敬佛,並且禮敬佛。我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圓滿一切功德,原是王子,後來離開了家,行六年苦行,之後成就佛果位。為了眾生利益,應眾生不同根器的需求,宣說適合不同根器的教法。因為導師釋尊無比的發心,以及種種願力,在佛法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中,佛陀教法雖遭多次的破壞以及逆緣等,可是今天仍然存在,我們還可以聽到佛陀當初所說的教法。在這二千五百年中,有無數的士夫,因為得到教法,未成熟的成熟了,成熟之後解脫,甚至成就究竟。這些都是導師釋尊的教法,得到了釋尊無比恩惠,成就了一切果位。龍樹菩薩如是了知而申禮贊。

 

今天我們也像龍樹菩薩,真正深信佛陀所說教法,誠心的皈依他,發堅定的願力,願成為一位真正跟隨佛陀教法的弟子。你們如是,我也如是。我們不是由外相做為佛弟子,不是以寺院莊嚴不莊嚴,法座高低來衡量,是看自己內心有無調伏作決定。如同噶當派上師說:「身有本尊作為莊嚴,語有三藏經典作為莊嚴,意有三學作為莊嚴」。確實應如此。以學佛過程來說,首先要好好學習三藏,好好聽聞並學經典內涵;如果了知基本的內容,儘量把所學應用在心續上,而生起道的三學功德。行三學首先是戒學,出家就是沙彌戒比丘戒,在家守居士五戒,大家要儘量學習。戒學修得好,因為有警惕心,學禪定就不會過分放逸,專注一境就比較簡單。儘量讓自己不放逸,甚至在夢中都要夢到,我是追隨佛陀的弟子,而且要儘量做到名符其實的佛弟子。

 

當戒學基夲戒條守好後,再學論藏的內涵,就是一般佛學的學說,以及無我智慧,無論是粗分或細分,慢慢地學,知道解脫是存在的,一切遍智是存在的,之後希求解脫之心,甚至希求無上菩提的希求心。如果真正能夠做到,再學密教修本尊瑜伽,便能如噶當派上師說的,身有本尊作為莊嚴,語有三藏經典作莊嚴,意有三學作為莊嚴。否則我們口中皈依佛,只是說說而已,內心無任何內涵。有人問你何謂三寶,只有摸摸頭,不知如何。尤其近代,因為外在的物質優裕,很容易散亂,學法要特別小心。我們的信心,必須是見理所生的信心,這樣才會堅定,不會被外在物質迷惑,這時皈依才是真正皈依。內心對皈依及佛法內涵不瞭解,那麼皈依只是口說而已。如果對佛法未生見理所生信心,最後變成皈依錢財,滿腦子想的是鈔票,豈不可惜!我常說:佛法至今有二千五百年歷史,今天的佛弟子是二十一世紀的佛弟子,我們要做真正的二十一佛弟子。因為二十一世紀的人是很講道理,既然講理,就經由道理認識什麼是真正佛法,生起見理所生的信心,而不是靠一種教授般,只是接受命令式的熏習。如果早期或前世紀,因為物質不豐富,沒有讓我們散亂的環境,我們只有聽從上師,時代不同修學佛法,儘量讓自己生起見理所生的信心,這點很重要。

 

    無論人類或畜生一切有情,從母胎出生之後,很自然想法就是離苦得樂,因為有思惟能力作用,以及感受,「我要快樂,我不要痛苦。」至於「我」是另一話題,想要離苦得樂是正確的,也是必須的,所有有情都有這種權利。既然我要快樂不要痛苦,這時值得我們思惟。以畜生來說,牠有個有形身軀,足夠維持身體的因緣,可以稱為快樂。當身體受到逆緣違害,稱為痛苦。因為有身體必須維持生存,所以牠們自然會尋求維持生命的順緣,也就是快樂。如果損害牠生命的逆緣,自然會去排斥不想要。這種理論人與畜生都相同,不同的是人有思惟抉擇的能力,少數畜生可能有,但比不上人類豐富。人類經過幾千年歷史演變,頭腦變得越來越好,抉擇能力一直在發展演變中。隨著我們的智慧,我們的抉擇能力,又造成新的快樂和痛苦因緣。畜生只要吃飽就沒有痛苦了,人類就不同,又隨著因緣改變而形成不同的果,有快樂及痛苦的感受,這是人的思考能力在發展中造成的。

 

      由人的思考能力所成的痛苦和快樂層次,幾乎與身體痛苦和快樂的感受是分開的。例如有一個人參加戰爭,被敵人打到受傷,或朋友打鬥造成受傷,同樣受傷,身體的感受是一樣,但是內心不同。被敵人打傷會想:我無法原諒,我不能忍受。被朋友打傷會想:他可能不小心。內心會原諒他。其實只是單純的身體感受,應該沒有任何差別才對,但問題是敵人打傷,你很痛苦,朋友打你卻不痛苦。或者有人以另一角度想:敵人打我那是理所當然,好朋友打我,這太不應該了。因而感到很痛苦。

 

      總而言之,由於內心思惟方向不同,或內涵不同,造成快樂和痛苦因緣。又如一個人患了癌症,如果一直想自己是癌症病患,他想:全世界我最倒楣,怎麼別人不會,就是我患此絕症。如果這樣想就很痛苦了。如果換一個角度想,例如是相信創造主,可能想:既然創世主創造一切,我的癌症也是他創造,一定有理由,我不應該抱怨。如果這樣想內心也平靜多了。如果是佛教徒,可能想因果報應,自己應該承擔這種痛苦。甚至想:既是業及煩惱形成,我遭受痛苦是理所當然的事,何必抱怨。如果真正廣大思考,會想:願我的痛苦能夠代替一切有情痛苦,如果真能代替,我做得非常有意義的事。因此他會想承擔更多的痛苦,不但不會感到難過或無法忍受,反而歡喜承受,所獲得痛苦成為善法因緣,豈不是更殊勝!可見內心思考的變化,形成不同的身受快樂與痛苦的層次。因此由於思考或判斷抉擇能力,有的造成許多不必要的痛苦,有的刻意承擔痛苦而生歡喜心。

 

      因為思考能力不同,所形成的因緣,促成快樂和痛苦的感受,同身體所造成的快樂和痛苦的感受不同。因為人類有不同想法,腦細胞也逐漸發達;當人的大腦發達時,思想範圍也漸慚擴大。當思考能力增長時,慢慢會發覺很多的痛苦,只是靠身體或外在的物質是無法消除的。

 

      在整個人類歴史過程中,當然不敢說宗教已存在好幾萬年,但至少四千年前已有,在釋迦世尊未來到世之前,已經有印度的婆羅門教。形成原因是身受與心受不同,人類思想範圍逐漸擴張,由此促成了許多不需要的痛苦果實。這是人類不想要的果實,但只靠身體無法去除內在的痛苦,他們只靠信心,堅持自己的信念,讓自己內心保持安樂,而形成了宗教。因此只靠外在物質的變化,是無法完彌補內心的缺失。以今世紀來說,雖然科技發達,避免了許多外在的痛苦,讓我們變得更方便,也去除了很多身體上的病苦。但是有許多痛苦是科技永遠不可能解決的,如生老死苦。除此以外物質上受用的方便,比以前好多了,這是事實。可是當內心憂慮或痛苦時,有錢也無法買到內心真正安樂,藥物也無用。

 

      今世唯一解決內心痛苦方法,有錢出國旅遊散心,讓你分心不去想痛苦事。這是藉由分散注意力,來紓解自己內心痛苦。有些人借酒消愁,讓自沈迷在昏沈當中,就不會有痛苦了。更差的是借毒品麻醉自己,沈迷在幻想中。這都是不善巧的方法。如何透過調伏內心,使自己得到安寧,才是真正的善巧方法,才是真正的聰明者。所以今世紀許多專家,他們發現到內在的平靜,對身體是有益的,他們也說只靠外在豐富的物質,無法直接幫助內心。因此如何幫助調伏內心問題,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因此透過宗教的信仰,幫助消除內心憂慮和痛苦,是絕對有用的。

 

    在三千年的歷史中,有眾多宗教信仰存在,大致歸類為二:一是承認有創世主,他創造萬物主宰世間,一是不承認有世間創世主的存在,就是佛教內道及外道無餘數論派等。因為在世界上每個人想法不同,也就是根器不同,希求不同,所以需要眾多不同的宗教。以佛法的見解,認為造物主是不存在;如果有造物主,與許多正理相違。雖然見解上不同,可以造物主的宗教信仰者,他們行為慈悲,關懷並利益他人,這善良行為是正確的,值得我們尊敬。

 

      以佛教內部來說,真正最究竟見解是中觀正見,有部、經部、唯識的見解,都不是究竟的。但是具有毗婆宗見解的菩薩,雖然見解上錯誤,但行為卻具有菩提心,能夠利益一切有情,也值得我們尊敬。

 

      宗教信仰可分為有宗義及無宗義;具有宗義的,有哲學理論及宗義道理。沒有宗義就不具足這些,拜神拜日月等。有宗義的宗教,可分為有造物主及無造物主二者,就我所知主張無造物主的宗教有三,就是無餘數論派,裸體外道及佛教。佛教又有不同的宗義,不認為身心及我是分開的,不認為我是獨立自主的,我和五蘊分開的是不存在的,於是說無我正見。佛教內部任何一個宗義,都共同主張沒有與五蘊分開的我,所以稱為無我正見。因為緣起見解而說無我。經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無我的見解,唯有佛教才有,而且真正能解說緣起內涵,其他宗教沒有緣起見解。因為緣起見解,所以自然形成佛教徒不損害他人的行為。因為一切都是緣起有,我是五蘊安立而有,同樣畜生也是由牠們的五蘊安立我。因為有我就有感受和思想,自然有離苦得樂的想法。無論人類及畜牲都想要快樂,因此愛護的物件更寬廣了,不只局限在人類。不損害行為其他宗教也有,緣起見解只有佛教,所以是不共的。

 

      「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一般來說,佛教的整個宗義,一致認同一切都是因果;無論快樂或痛苦,無形或有形,都是因緣產生,不認為有世間創世主存在,既然不能無因而有,就沒有世間創世主。佛法的因是由意樂差別,造作因緣而感果,稱為業果。業果是因果的一部分,稱為業果緣起,因為某種意樂造作一種行為所感的果。由業果形成痛苦和快樂的感受;善的意樂造作,感快樂果報,稱為善業;不善意樂造作,感痛苦果報,稱為惡業;如果不快樂也不痛苦,稱為無記業。

 

      由於瞭解因果理論,因為我們不要痛苦,就要斷除痛苦的因---惡業;因為想要快樂,就要積聚快樂的因---善業,因此見到斷惡修善的法。所以見緣起即見法,如果斷惡修善,自然即能成就佛果位,因而見到如來。進一步講到深奧的緣起道理,都是由支分具支互相觀待依賴而有,解釋更深就是唯名安立而有的緣起見解,如能見到其深緣起,就見到諸法的法性,就是空性。所以見到甚深緣起,即見到諸法的法性,見到空性,也即見到佛陀色身,即如來性。或者因為見到甚深緣起,自然瞭解廣大因果道理,行善斷惡,積集福德資糧,成辦佛陀色身。也可作此解釋。

 

      瞭解整體佛法是很重要的,有次同一位男眾見面,我問他:「你覺得灌頂對你利益多?或是聽【入菩薩行論】利益多?」他說:「我聽了【入菩薩行論】後對我幫助比較大,因為以前認為佛法,就是整天的法會,或者念咒等,如此而已。聽了【入行論】教授之後,我真正瞭解佛法的精華是菩提心與空正見,多麼殊勝,多麼有內涵。今天好不容易讓我瞭解到真正佛法,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並且分享他人,不再被法會持咒忙得團團轉。」我認識的藏人或華人,多數都認為佛法修行,就是接受灌頂,得加持,就心滿意足,這是錯誤的見解。

 

    具有宗義的宗教信仰,就是內道的緣起見解,由緣起見解而說四聖諦的內容。我們所見到萬法,都會變化的,都是由因緣而有。但是我們都不想要痛苦,想要快樂,所以要針對痛苦和快樂的因緣追究;痛苦何來?苦因是否可斷?快樂何來?樂因是否可得?這是值得去探討的。如果痛苦和快樂是無因生,那麼就無法改變了。如果由造物主創造,只有祈求發願賜予快樂,減除痛苦,別無他途了。但實際並非如是,一切由因緣而生。於是佛先說痛苦的性質,這是屬於果部部分。在因位上苦從何來,於是說到集諦。我們想要快樂,追求快樂的只是一種感受,這種快樂感受是暫時性的,真正的快樂是永遠不再有痛苦存在,才是永恆的快樂,永遠斷除痛苦的滅諦,這時說到果位。為了成辦滅諦,佛說了道諦,就是因位了。也就是說滅諦是經由智慧精進修學,對治煩惱之後所得果。

 

      佛陀是以實際情況說法,我們稱為基、道、果,因為在基上有這些變化,在修行時,佛轉四諦*輪曾說:「這是苦諦,這是集諦,這是滅諦,這是道諦。」在道位時,佛說要了知苦諦,要斷集諦,要證滅諦,要修道諦。於是說修道方法,修道之後說到果位。佛說雖要了知痛苦,但卻不得知。因為已獲得果位,痛苦完全斷除,就不會有痛苦讓他了知。同樣,雖然要斷集諦,但卻不得斷。因為集諦已經斷除了,無集諦可斷。滅諦也是一樣,雖要證滅諦,但卻不得證。已經證得,沒有另一滅諦讓他獲得。佛陀轉四諦*輪時,說這整個基道果的順序內涵。

 

      佛陀初轉*輪是四聖諦,迦葉與阿難尊者第一次結集是阿含經典,但大乘經典是由文殊及慈尊菩薩結集,因此不是很普遍,那時唯有少數業清淨眾生,才能聽到大乘教法。這是根據清辨論師的【難釋論】所說的。另一種說法,佛以一音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就是眾生根器不同,聽出不同的內容,這是有可能的。在龍樹菩薩未出世之前,就有大乘教法,龍樹菩薩之後廣大弘揚。佛涅槃四百年後,龍樹菩薩來到世間,大力弘揚大乘教法,最主要是弘揚中觀見解,可以稱為中觀祖師。佛涅槃後幾百年,無著菩薩來到世間,得到慈尊菩薩的加持,並親見慈尊菩薩,在座前聽聞了【瑜伽師地論】等論典,於是大力宣說大乘方便行教法,持有唯識派的見解,成為唯識的祖師。中觀和唯識是這樣形成,但多數經論及語言是以梵文為主。當時的天竺,也就是印度,有很多佛學院,如那爛陀,止迦摩囉屍囉等;但最主要的是那爛陀寺,使佛陀教法能夠流傳至今,以及許多大善知識,都是從這裏出來的。

 

      佛陀教法有兩種語言,巴厘語及梵語。以當時印度文化來說,梵文唯有學者才用,比較有智慧的,也就是專家才用。那時那爛陀寺的專家,曾對二種語文的經典作了研究,比較之下,梵語經典內涵比較豐富,理由比較充分。如「般若經」佛陀不只講無我,針對一切法說無我(無自性),而且解釋無我的理由。所以一致認為由梵語詮釋經典,內容比較淵博。以巴厘語所說的四聖諦內容,證滅諦只是依願力去希求而已,並非見到滅諦的存在而希求,不是真正見理之後,而希求得到滅諦。如果透過梵語所詮釋經典內容,再學習四聖諦,才真正瞭解滅諦是存在的,因為了知無我的見解,以及心無自性等道理,證明滅諦是存在。龍樹父子都是以這種廣大理由,弘揚佛陀正法。

 

      近代如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地,主要還是巴厘文經典,中國在佛涅槃五百年後,也就是二千年前佛法傳入,巴厘文梵文都有。佛法傳入中國四百年後,佛法也傳入了西藏,同樣的,西藏也有巴厘文及梵文,但最主要以梵文詮釋的經教為主。所以依梵文翻譯成各國語文的經典,但最主要是漢文及藏文。

 

      早期的藏傳佛法,是由寂護論師,蓮花生大士,赤松德贊法王,這三師尊共同建立藏傳佛教的法幢。寂護論師大約在八世紀到西藏,他個人是持中觀見解,但是也闡述無著菩薩的唯識見解,所以說他是隨瑜伽行自續派的祖師。他著有【中觀莊嚴論】以及解釋因明的論典,在這部論中聽說對中觀有些難處的解釋,可見對中觀領悟非常深入,的確是一位學問淵博的學者。他七十歲入藏,未放棄觀世音菩薩所要調伏的眾生,他悲憫這些眾生,千辛萬苦來西藏弘揚正法。他不是一位平凡人,他是那爛陀寺真正的一位成就者,可是他圓寂是被馬踢死,之後他的心子蓮花戒大師,隨順著他的遺言來到西藏弘法,寫了修次上中下三篇,在印度著了【中觀光明論】,也是一位有學問的學者。之後也有許多善知識陸續入藏弘法。後期的藏傳佛法,最主要是由阿底峽尊者弘揚。這些大論師幾乎都曾在那爛陀學習過,而來西藏弘揚正法,因此,藏傳佛法主要傳是由那爛陀寺流傳下來。

 

      早期西藏國王松贊甘布,娶了兩位公主,一位唐代文成公主,一位是尼泊爾公主;因為文成公主,國王松贊甘布與唐朝保持關係。寂護論師入藏以後,赤松德贊王蓋了桑耶寺,裏面分了很多州(區域),如班智達及大譯師州,清淨戒律州,白衣居士州,蓮花生大士為了正法久住,去除人非人障礙,請人修密法,因此修造了滅魔咒州,為漢地和尚修了不動靜慮州等。班智達翻譯州,所翻譯經典多數從梵文譯過來,也有少數從尼泊爾文,漢文據我所知有部圓測的【解深密經大疏】。梵文直譯不須其他語言,非常準確,而有班智達在旁指導。在不動靜慮州有很多漢地和尚,那時寂護論師在世,可見出家的見解無誤,可是後來內地來了一位和尚,就是所謂的支那和尚,在說法時可能善巧不夠,他說「毫無作意」的修法,這種見解有危險,會影響教法久住,所以蓮花戒大師同他諍辯,後來把他趕走了。以後陸續有很多藏傳上師,到漢地弘揚教法,也曾迎請宗大師到內地弘法,因為他正在作某種觀修,未能親自到內地,於是派弟子蔣揚卻,代他到內地及蒙古。如前所說,我們都是追隨佛陀的弟子,儘量努力做一位真正的佛弟子,沒有任何種族差別,也沒有貧富之分,當然也沒學問高低,更無國界上的分別。

 

      我們在母胎中就有「我」的想法,出生之後一樣有。卻不會說我是華人的「我」,或我是藏人的「我」,也沒有我是佛教徒的「我」等,只是非常單純的「我」。雖然想要離苦得樂,可是理由不是因為「我」是那一種人,只是想我要離苦得樂。離苦得樂的權利是有的,是我必須要追求的,不只人類而已,一切動物都一樣。因此,我們發願:「願一切有情具足樂及樂因,遠離苦及苦因。」我們發願內涵與實際剛好吻合。

 

      從殊勝的那爛陀寺,流傳下來大小乘的顯密圓滿教法,在宗義中都具有四部一切內涵,如果認真學習,果實是絕對可獲得,目前我們有機會學習這些內容,非常難得。以上是整個佛法的概要。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