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19 22:51:15
學習次第 : 進階

發菩提心 成無上道  惟覺法師

(一)961209

   佛法中經藏、律藏、論藏所講的道理,都離不開我們當下這一念心,什麼心?菩提心、涅槃心。修行學佛、護持佛法,平時出錢出力,護法護教,這些都是修福德、修慈悲,我們現在打坐,就是要修當下這一念心,這才是最究竟的。

 

   佛經裏講:「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樂。」十方諸佛所修所證都不離菩提心、涅槃心,在禪宗而言,即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淨土宗所說的「常寂光淨土」,還是我們當下的菩提心、涅槃心;密宗講「即身成佛」,即身,也是指我們當下這一念心。認識了這一念心,在這一念心來用功,菩提、涅槃就會現前,除此之外,其他的法門都是方便。修行不但要知道方便法,更要知道究竟的法門;否則,執著於方便法門,離無上菩提道就非常遙遠。

 

   有些人聽到「心即是佛」,就以為可以不用修了,這是不瞭解「心即是佛」是從最高的境界來講。萬丈高樓從地起,尚未達到這個境界,心中還有煩惱、妄想,就要修方便法,修了方便還要不執著所修之法,最後才能契悟究竟。因此世尊教導弟子:「修而無修,言而無言,行而無行」,就是要大眾修了以後不執著福報、功德,將一切功德回向淨土,回因向果,回事向理,所以最後還是歸於菩提、涅槃。

 

   古德說:「修行不發菩提心,猶如耕田不下種」,這一念清淨的菩提心是很重要的。有了清淨心,還要修寂靜涅槃,達到這個境界,就能超越時間、空間,心中沒有妄想、顛倒、愚癡,這一念心就由相對的心變成絕對的心,由染汙的心變成清淨的心。

 

   一般人看到外面的六塵境界,心容易攀緣,要想達到無住心,必須要觸物起照。看到外面的境界時,知道是好、是壞,心不隨境轉,如范仲淹所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報紙報導社會上的人為了買個環保袋,或為了一個歌星,擠得頭破血流,為了追求外境,迷失了自我,就是顛倒。因此,不因外面有好的境界,就隨波逐流,拚命地去追求;也不要認為自己很渺小,因為人人都有佛性,具足無量的智慧和功德,所以我們自己就有一座寶山!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定心靜坐,迴光返照,靈山就會現前。

 

 

 

--------------------------------------------------------------------------------

(二)961216

 

  靈山,就是指我們的覺性、佛性。《大學》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明德」就是契悟本具的佛性。不但自己要明明德,而且「在親民」,把這些道理傳播給大眾,使所有的人都認識自己,不迷失本心。除此之外,還要「止於至善」,自己煩惱漏盡,菩提、涅槃現前,也要引導一切眾生認識自己,契入菩提、涅槃。所以,儒家的思想和我們所說的菩提、涅槃是殊途同歸,只不過有深淺之別,這條道路就是菩提心。

 

  《中庸》講:「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幾句話大眾都知道,可是要做到卻不簡單。「天命之謂性」,性,就是我們的本性,人人本自具足。雖然每個人都有佛性,如果不去照顧、關心,本具的佛性就會被無明、煩惱所覆蓋,因此要修道。「率性之謂道」,率性,就是經上所說的「隨順覺性」,行住坐臥念念分明,使自己本具的佛性、本具的心性時時存在,這就是率性。「修道之謂教」,要達到完全沒有疑惑,必須學習教理,進一步瞭解道理。儒家的這些典籍很有意義,除了講倫理道德、為人處世的道理,還包含心性之理,亦即所謂的「內聖外王」之道。

 

  內聖,指這一念心要清淨、明白,不能有渣滓,不能有煩惱存在,心就像一潭止水、就如一面明鏡,時時刻刻都要安住在覺性上面,這就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要保任這個覺性,就要去研究這當中的道理,增長信根。信心十足,道業才會成就;如果沒有信心,則談不上修行,出了禪堂就把這些道理忘得乾乾淨淨。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十分重要。佛法所講的信是正信、是智慧的信,落實這些道理,做任何事情都會很歡喜、很有力量。信什麼?信佛法經、律、論三藏的言教,信菩提、信涅槃,信人人本具的佛性,相信諸佛、菩薩、祖師大德都是依據這個道理來修行,乃至證到賢位、成道證果、達到不退轉,我們現在依照這個方法來修道,一樣可以達到不退轉。

 

  其次,要信菩提、涅槃。大家要瞭解,不是死了以後才入涅槃,如果這個清淨心現在沒辦法現前,死了以後也不可能現前。無論是往生西方、東方或生兜率天,都是如此。要想往生真正的淨土,首先要淨化這念心、沉澱這念心,否則,修十年、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都只是在皮毛上熏修,無法登堂入室。

 

  菩提,就是我們的覺性,是智慧佛,每個人都有能思能想的這個覺性。一般人所想的多是名利財色、功名富貴,求不到就起煩惱;想久了,頭腦就變得昏昏沉沉、迷迷糊糊。我們靜坐思惟善法,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是迴光返照,覺察、覺照,檢討六根是否清淨。想要讓菩提心、清淨心現前,就要從現在開始努力;想達到涅槃、寂然不動,就要修習禪坐。

 

  佛法最究竟的就是菩提、涅槃。如果做不到,最低限度要建立信心,至少明白有這一條路的存在,有一點點相應,就種下了清淨種子、般若種子,即使今生未能成無上道,有了這個清淨的因,將來一定可以成就。

 

 

 

--------------------------------------------------------------------------------

(三)961230

 

  佛法中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最究竟的就是菩提和涅槃。諸佛菩薩以禪悅為食,我們打坐時心清淨了,由相對的境界達到絕對,自然禪堂不存在了,身體也不存在,只有這一念心了了分明、寂然不動,這就是佛法的究竟處。

 

  朝著這個方向去做,一定可以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契入菩提、涅槃。涅槃就是寂靜無為,菩提就是覺性時時存在。修行要定慧等持,假使有定無慧,定散掉之後煩惱、業障仍會現前。有定無慧就如石頭壓草,定修成功了,只是暫時將煩惱降伏,等到石頭碎了,雜草又會長出來。所以除了修定,還要修智慧,以智慧照破煩惱,雜草才能連根拔除。智慧從何而來?就是要時時觀照自心,直下承擔,反省檢討自己的煩惱,有了貪心、瞋心、癡心……就要對治,把心中的煩惱根拔掉,使這念心達到絕對的寂靜無為、絕對的清淨。同樣都是這只手,翻過來是手掌,翻過去是手背,所以,一切都在這念心。

 

  古人說:「明明白白一條路,千千萬萬不肯修」,聽法的這念心每個人都有,如果不能反省檢討、直下承擔,不承認自己的過失,始終認為:「我現在窮困潦倒,是父母沒有留錢給我,是整個社會制度不好。」把一切歸咎於他人或外在環境,如此一來,所走的就是眾生的紅塵道;若要將紅塵道轉過來,就必須反省檢討,將功德歸三寶、好事給大眾,壞事自己來承擔,這就是菩薩行。

 

  對於菩提和涅槃有正確的認識,信心達到百分之百,這念心馬上就清淨了。菩提、涅槃不在未來,菩提是我們檢討反省的這個覺性,如果現在這念心無法寂靜,不能沉澱下來,死了以後就隨業流轉,哪里還有菩提、涅槃?不管未來往生到哪里去,有生就必定有滅,真正證到菩提心和涅槃心,才能超越生死。如果往生到淨土,還是得繼續用功,將來還是要證涅槃,所以要把握現在,不要走遠路。

 

  心淨佛土淨,當下這念心清淨,心就是淨土,不需要另外去求淨土。現在心清淨了,晚上會作好夢;心當中起煩惱、生愚癡,就會作惡夢。從這個觀念來看,真正是「心淨佛土淨」、「心平世界平」,佛所說的一切法都歸於心地,稱之為心地法門。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現在要朝菩提和涅槃的方向來努力,就是修福德、修智慧。

 

 

 

--------------------------------------------------------------------------------

 

(四)970106

 

  《六祖壇經》講:「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雖然「菩提自性,本來清淨」,可是為什麼眾生的心不清淨?這是由於過去身口意三業不淨,顛倒、妄想、造諸惡業,所以心如同一潭渾水;打坐就是要沉澱這念心,把心中的渣滓通通去掉。「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觀照、保養這念心。菩提本具,不是修出來的,因為有成必有壞、有生必有死,例如我們修建的道場,經過幾百年、幾千年以後就會壞掉,人也是難免生老病死,有生就一定有死。然而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是本具的,不是母親懷胎所生,也不是佛、上帝給我們的,諸位聽法的這個覺性是本具的,如佛經所說「法爾如是」。

  

  無生,即是生。心達到一念不生的境界,就屬於無為法,與菩提、涅槃相應。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益」就是增加,「損」就是去掉。世間人作學問,從小學到博士都是一個加號,天天都要學習,多讀、多看、多寫、多記,增長自己的知識;我們修道則是要天天檢討反省,使心當中沒有過失,把心當中的垃圾化得乾乾淨淨。用什麼方法化除這些煩惱?檢討反省、禪修,堅住正念,隨順覺性,使這念清淨心時時存在,所謂「金剛道後異熟空」,菩薩修行,一直到金剛喻定現前,永斷世間煩惱、所知二障,異熟識種已棄舍,無複生起,亦名無間道,此時向前跨一步,便入解脫道,成無上正等正覺。

 

  一般人的心都是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念念都在生滅當中,這是有間斷的,念頭一再地生、滅、生、滅……始終無法連貫;打坐到達最高的禪定,這念心就像供佛的香一樣,煙嫋嫋上升,沒有空隙、沒有間斷,無始以來的煩惱才會化得乾乾淨淨。每一個人都有煩惱,我們不要怕煩惱,因為轉煩惱才能成菩提;不把煩惱轉過來,就找不到清淨的菩提心。有煩惱的心就好比一桶渾水,如何將它變成清水?第一個不要動它,就像我們打坐時也是不動;第二個要沉澱,放一些明礬,慢慢地沙石就會沉下去,清淨的水就現前了。打坐也是在沉澱這念心,渣滓沉澱了,渾水淨化了,煩惱全部沉底了,這時候,身心就感覺很清楚、很明白,智慧愈來愈靈光,這是第一步。第二步要繼續禪修、返照,最後把桶裏的渣滓全部化掉,成就無上菩提,究竟成佛,這就成功了。

 

 

 

--------------------------------------------------------------------------------

(五)970113

 

  如何發菩提心?首先要發願,希望自己悟到菩提心、證到菩提心,這是「發心菩提」。由這個願心,在行住坐臥當中時時刻刻反省檢討、覺察、覺照,漸漸地就能使心中的無明、煩惱減少。念佛、誦經、持咒……這些都是伏心的方法。貪心、瞋心、癡心減少了,惡念降伏了,心變得更寧靜,身心康泰,人就感到很輕鬆、很落實、很自在,這個階段稱為「伏心菩提」。現今社會很多人談論情緒管理,《中庸》也提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能掌控自己的心念,不被喜怒哀樂的情緒牽制,這就是伏心菩提。

 

  繼續發心,不斷地努力,悟到了「煩惱即菩提」,明白諸法實相,每個人都有這一念心,即是「明心菩提」。悟到這個道理,就感覺一身輕鬆。明心,是見到自己的本心,屬於見道位。道是本具的,悟道並不是得到什麼、看到什麼,而是悟無所得;悟了道,就明白一切都是現成的,人人本自具足。如果執著自己的所見所聞,還是一種妄見。明心菩提就是明白每個人都有覺性,知道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所以不但能尊重每一個人,也懂得尊重自己。悟到了本具的佛性,就等於是發現了自己最珍貴的寶藏。

 

  在動靜閑忙當中持續用功,修一切善而不執著,將萬法銷歸自性,就能「煩惱分分斷,菩提分分現」,乃至出離三界、了脫生死,可以在三界當中來來往往,普度眾生,真正得大自在,即是「出到菩提」的階段。過去傅大士悟道之後說:「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這是指我們的覺性、清淨心,覺性時時都與自己同在,不論睡覺、走路、說話都是如此,所以是「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到了這個程度,就沒有妄想、顛倒,任何事情都看得清清楚楚,能知因識果,以清淨的智慧圓融一切事理。

 

  菩提是我們本具的清淨心。覺悟了以後,再繼續修,這一念清淨心就會慢慢現前。禪宗祖師說「保養聖胎」,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悟了以後還要保任,心時時刻刻安住於正念,就像古人所說「如龍養珠」、「如雞孵卵」。養,就是保持清淨心,龍如果把自己的珠子養成了,就能呼風喚雨,可以現大神通。我們這念心就像龍珠一樣珍貴,養成功了,就能得自在、得解脫。「如雞孵卵」,好象母雞孵蛋一樣,經過數天,在各種因緣和合下,小雞就孵出來了。如果母雞不專心孵蛋,而是亂蹦亂跳,無法安住,這些蛋便容易受涼,孵不出小雞。打坐也是如此,心跑掉了要趕快拉回來,心能專注、不打妄想,持續七天下來一定可以坐到好香。所以這念心要能時時刻刻不動,就如《中庸》所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要念念分明、處處作主,一剎那都不可以離開;一離開,這念真心就跑掉了。

 

  《金剛經》講:「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法即是菩提心、涅槃心。修行到最後,心中所有的貪、瞋、癡、慢、疑、邪見煩惱都漏盡,功德圓滿了、成佛了,就永遠不受輪回,生命就是無量無邊、無始無終,達到究竟涅槃,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無上菩提」。這是修行學佛的正知正見,修行就是在這一念覺性來用功,對於這個觀念一定要有信心。

 

  佛的福德與智慧都修圓滿了,所以是「福慧兩足尊」。智慧就如同我們的雙眼,能辨識前方的路況,知道所走的路是否正確;除了要有智慧認清道路,還要靠雙腳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一步一腳印,最後才能達到目的。

 

 

--------------------------------------------------------------------------------

(六)970120

 

  修行的法門分為漸修和頓悟。漸修就是漸次修證,平時在精舍聽經聞法,修戒、修定、修慧、修六波羅蜜、受持八關齋戒,這都屬於漸修。修行不但要修善斷惡,修了善法以後還要「能所俱空」,不執著能修的這念心和所修的一切法門,否則會障蔽自性的光明。一般人容易有法執,所以就教他修習「回向」的法門,把功德回向給法界眾生,心當中保持一片空靈。經中說「先以善攝惡,後以舍攝善」,要多做善事,多修福報,用種種善法除去心中的惡法,這是第一步;經過一段時間的熏修,身口意三業清淨,第一步就成功了,就達到賢位。進一步,不執著善法,三輪體空,就入了聖位。

 

  頓悟是指悟到當下這念心,不需要走這麼多的遠路。時時刻刻隨順覺性,堅住正念,使我們這一念心不顛倒、不起邪見,行住坐臥都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人在哪里,心在哪里,沒有絲毫迷惑顛倒,就入菩薩位了。所以不但是惡念不起,連善念都不起,要達到無念、無住、無為、無相,才能契入佛的境界。雖然現在做不到,但是知道了這個道理,就不會走錯路、走遠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是悟到我們本具的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成了佛,這念心不增加一絲一毫;未達到如來的境界,這念心也不減少一絲一毫,和佛的心是一樣的。做與不做,在於自己,開悟了,知道一切都是現成的,凡夫心就是佛心,凡夫心不起染汙,就是真修行。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生命是很有意義、很有價值的。

 

  《楞嚴經》講:「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凡夫與佛一樣都有這一念心,只是凡夫有煩惱、有執著,得不到清淨心、真實心的受用而已。悟了這個道理以後,要將凡夫心中所有的垃圾、渣滓化掉,沉澱渾水,這個功夫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並不是悟了馬上就得解脫,所以要乘悟並銷,不要自以為是,執著不前。因此,明白了理,還要在事上來用功,「事」需次第漸除,不斷地檢討反省,才能慢慢將心中的煩惱、塵、垢、結全部盡除。我們心中的塵垢、煩惱結必須靠自己去除,解鈴還須系鈴人,業是自己所造,所以要自己面對現實,看破、放下,最終才能消除一切煩惱和業障,斷除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所以,悟了之後,要在日常生活上保持這一念心,做到「見境不生貪愛,於理不生分別」,見到外面再好的人事物都不要貪愛。「不於理中生分別,是故其中最吉祥」,當下一念不生,即是不分別,這個就是菩提之理、涅槃之理。達到一念不生,心清淨、寂滅,這才是最吉祥的淨土,所以要安住此理,不用向外尋求、妄生分別。

 

 

--------------------------------------------------------------------------------

(六)970127

  六祖惠能大師與神秀大師同是五祖門下的高徒,六祖大師傳授的是頓悟法門,神秀大師則是以漸修法門教導學人。雖然教法不同,最終還是殊途同歸。有一天,神秀大師密遣弟子志誠到六祖大師的道場聽取頓教大法。志誠奉命到曹溪去,跟隨大眾一起向六祖參禮請益,但並未說明自己的來歷。那時,六祖就告訴大眾:「今天有暗中盜法的人潛伏在這個法會之中。」志誠一聽,連忙出來向六祖頂禮,說明自己來求法的因由。六祖問:「你的師父怎樣開示大眾呢?」志誠說:「家師經常教導大眾要住心一處,要常習靜坐而不倒臥。」六祖說:「住心觀靜,是一種病,而不是禪。長久靜坐,徒然拘縛自身,對領悟佛法有何益處?」志誠聽後,再向六祖頂禮,說:「弟子在神秀大師那裏學道九年,未能契悟佛法,今天聽和尚這一席話,已經有所了悟。望和尚慈悲,再為我教誨指示。」

 

  六祖問:「我聽說你的師父是用戒定慧來教導學人,你能說說看其中的說法嗎?」志誠回答:「諸惡莫作是戒,眾善奉行是慧,自淨其意是定。」六祖說:「你的師父所說的戒定慧是接引大乘人,我講的戒定慧是接引最上乘人。我所說的法,不離自性,如果離開自性而說法,就是著相說法。要知道,一切萬法都是從自性而起作用,這才是真正的戒定慧法。如果念念都能以智慧來觀照自心,離一切形相及執著,就能自由自在,無所滯礙。」六祖接著對志誠說:「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志誠聽了就開悟了,悟到心地法門。

 

  「心地無非自性戒」,就是指我們這念心沒有惡念,心當中不生是非,這個就是自性戒。「心地無亂自性定」,心不迷失顛倒,不打妄想,保持這一念覺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自性定。保持這念覺性存在,不愚癡、不顛倒,人在哪里,心在哪里,「心地無癡」,就是「自性慧」。

 

  因此,無論漸修或頓悟,都要回歸這一念心。今天大眾在禪堂用功,要相信自己可以「頓悟自心,直了成佛」,不要看不起自己,認為自己的根機不好。能夠聽到這個法門,就是最大的福報,瞭解這個道理,就是頓根人,就是上上根機的人。即使至今未坐到一支好香,也不要灰心,還是要有信心,禪宗祖師說:「有前前才有後後」,經過幾天的打坐,慢慢調伏我們的身心,身心調伏了,最後必能「一念相應成正覺」!從現在起,不要打妄想,也不要等待,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