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02 02:52:04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心論述 勸發菩提心文講記二

益西彭措堪布
 

二、正宗分

分二:(一)發心標準 (二)發心因緣

(一)發心標準

【然心願差別,其相乃多,若不指陳,如何趨向?今為大眾,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謂邪、正、真、偽、大、小、偏、圓是也。】

然而人的心願有很多種的相貌差別,一般人盲目無知,不清楚地指示,怎麼能正確無誤地趣向呢?現在我為大家大略講述,發心有八種相貌,即邪、正、真、偽、大、小、偏、圓。

【雲何名為邪、正、真、偽、大、小、偏、圓耶?】

怎麼叫做邪、正、真、偽、大、小、偏、圓呢?下麵就一一指示。

一、邪、正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

世間有一類修行人,一向修行不仔細考察自己的心態,只知道追求外在的事物,或者追求利養,或者喜愛名聲,或者貪圖現世五欲享受,或者希求來世人天福報,這一類的發心叫做邪。

【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欲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假如有修行人既不求利養,也不求名聲,也不求現世五欲享樂,也不求來世做高官、富豪或者升天的果報,他的心唯一為生死、為菩提而修行,這樣的發心就是正。

以上“邪”、“正”一對是從動機上分判。修行是為了追求名聞利養、現世享樂或來世果報,都屬於動機不正。而為了了生死、成菩提,則是動機純正。兩種發心,黑白分明,正的不邪、邪的不正,無法混淆。

邪、正走向:

我們用“動機”、“業”、“果”三者來衡量,就知道緣起不錯亂,邪和正是明明白白的兩條路。具體可以分下面六種情況:

1、動機是追求現世由五欲引生的欲樂,由此會造非福業,墮入惡趣。

2、動機是追求來世由五欲引生的欲樂,由此會造福業,受生欲界人天。

3、動機是追求由內禪定引生的樂受,由此會造不動業,受生色界一至三禪天。

4、動機是追求由內禪定引起的舍受,由此會造不動業,受生色界四禪乃至無色界天。

5、動機是普遍厭離三有,唯一為求解脫,由此三門行善,能引出世間道,逐漸遠離生死、趨近涅槃。

6、動機是為了成就無上菩提,三門行善,唯一成為成就佛果的資糧。

這裏,前四種動機是邪,後二種是正,動機不正,不論修什麼善法、修多長時間,都不可能解脫和成佛。所謂“初步是邪、步步是邪,”發心就是初步,發心不正,想獲得解脫、成佛,就像蒸沙做飯一樣,縱經塵劫也毫無成果。

我們要時時反觀自心,如果當下是不正的發心,就要儘量改正。只有純粹為生死、為菩提而修行,才會趨向解脫和成佛。

二、真、偽

是否真的發了菩提心有具體的表現。比如,世間人求財,念念不忘,甚至夢中還在追求,這是真的求財。世間人追求作總統,不畏仕途長遠,排除萬難也要登上總統寶座,這是真的求做總統。那麼什麼是真正的發菩提心呢?論中說: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巔。如是發心,名之為真。】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聽說佛道長遠需要圓滿無邊資糧,也不生退轉、怯弱之心,見到眾生無量、性情惡劣、難以度化,也不生厭倦之心。就像攀登萬丈高山,不達頂峰誓不甘休;又像上九層寶塔,不至塔頂決不終止。像這樣發心,叫做真。

比如,地藏菩薩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常精進菩薩為了救度一個眾生,即使經無量劫的教導,他仍頑固不化,也不生一念捨棄之心。這就是真正發了菩提心。

【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複為罪業之所染汙。如是發心,名之為偽[1]。】

什麼是偽發心呢?就是“有罪不懺”:造了罪業,覆藏在心而不髮露懺悔;“有過不除”:明明自己有過錯,卻不願意改正;“內濁外清”:心裏念念貪嗔癡,外表偽裝清淨、高尚;“始勤終怠”:最初勇猛精進,後來有始無終、懈怠疲厭,經不想誦、佛不想念、頭不想磕、燈不想供、禪不想參,變得灰溜溜的,沒有向上的心力。“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好心,卻夾雜很多貪圖名利的心。“雖有善法,複為罪業之所染汙”:雖然做了佈施等的善法,但由發心不真,又被貪嗔癡造的種種罪業所染汙。有以上這些表現就是虛偽發心。

如何辨別發心的真偽:

關鍵要明體性。譬如鑒別寶物的真偽,須十分熟悉寶物的特性。熟悉之後,觀察該物具有那種特性就是真的,相反就是假的。同樣,辨別發心是否真實,總的要知道發願的體相,特別要明瞭發菩提心的體相。由此就能明辨真偽。

總的說發願的體相,發是以激動為義,就像離弦之箭,不達目標,勢不中止;願是以希求為義,心心好樂,念念希求。就像商人求財、貪欲者好色,朝思暮想,念念馳求,這就是真的希求。如果一開始發願,很快就放棄,那不是真的發。口裏說求東,心裏卻求西,也不是真的願。

特別而言,菩提心以願為體,也是一種希求心。但它和世間發願在希求的目標上不同,它希求的是利他、成佛。所以,我們講菩提心的德相是希求利他之心和希求成佛之心。《現觀莊嚴論》雲:“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所以,檢查發心的真偽,就是檢查希求利他和希求成佛的心是否真實。

對照上文,“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是真希求成佛度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是真發了誓願,不到究竟,誓不甘休。比喻是,“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巔。”

我們如理地衡量,真正發了菩提心,念念希求成佛利他,一定能遮止我愛執,一定能不為自身求名利,不愛人天福報、二乘小果,無論做什麼善法,內心都十分純潔,不雜罪業。而且,真正立志成佛,有真實的行願,必定會真改過、真懺悔。《瑜伽師地論》說:“菩薩安住種性之時,由其自性粗重微薄,既發心已,身心粗重轉複薄弱。”這是說發菩提心的菩薩,身心的煩惱會日益薄弱。

相反,口裏說希求成佛度眾生,內心卻貪戀世間名利,說明追求世間圓滿在他心中的份量更重,發心則浮於表面。所以說,“雖有好心,多為名利夾雜”“雖有善法,複為罪業染汙”都是發心不真的表現。再者,真發無上道心,立誓求證佛道,就會念念反觀自己,斷惡修善。相反,口中說希求佛果,實際上有罪不願懺、有過無意改,這是心口相違,是偽發心。真正的發誓是不達目的不終止,口中說發誓,實際上始勤終怠,也是立誓不真。

三、大、小

【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怎樣叫做發心廣大呢?就是直到度盡了一切眾生,我的願才停止;直到圓滿成就了菩提道,我的願才完成,這樣發心,叫做大。

換句話說,哪怕還剩下一個眾生沒有得度,我也不違背誓言,一定把他度到成佛為止;即使我已證入十地,只剩下比毫毛還細的所知障,我也不以此為足,一定要達到成佛為止。這樣發心,就是廣大。

世俗菩提心有兩部分德相,一是希求利他之心,二是希求成佛之心。把這兩方面的願心都修圓滿,合起來就是發了大心。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怎樣叫做發心狹小?就是把三界看成牢獄,把生死視為怨家,只求自己解脫,不願入生死救度一切眾生,這樣的發心,叫做小。

總之,自利為小,利他為大。只求出輪回,取證小乘涅槃,叫做小;唯求不住輪涅的無住大涅槃,叫做大。

這裏還要辨析一點,就是並非菩薩自己不需要出離生死,因為生死是苦,生死的因是煩惱,不止息苦和集,就會像車輪輪轉那樣,結生相續,了無止期。像這樣,自己尚救不了,怎麼能救眾生?實際上,菩薩發願救度一切眾生,理應比聲聞緣覺更具有出離心。因為菩薩只有深知生死苦性,推己及人,觀察眾生沉溺生死,才會引發大悲。由此發心救度一切眾生,就是菩薩不舍生死。

總之,捨棄自相續的輪回和不捨棄輪回眾生是兩個概念。聲聞緣覺見生死是苦性,只顧自己解脫,這是發心小;菩薩見生死苦,反而發起蒼生度盡我方休的悲願,這是發心大。

四、偏、圓

【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勳[2]不忘,知見不泯[3]。如是發心,名之為偏。】

如果心外見有一個個的眾生和佛道,願度心外的眾生,願成心外的佛道,總忘不了我度了誰、何時度的、度的如何、我有哪些功德、成就,去不了對功德的執著,去不了心外有佛道、有眾生的知見。這樣發心,不契合中道,叫做偏。

偏即偏于二邊,此處執著有眾生有佛道,是墮實有邊。離有無二邊,是中道。所謂終日度生,不著度生之相。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迷時是眾生,只要喚醒他,就可以解脫,以這個原因,發願度一切眾生。

若知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自性清湛圓明、本具恒沙功德,悟了它就成佛道,以這個原因,發願成就佛果。

眾生和佛道都不離自性,所以說“不見一法,離心別有。”

後句中,“虛空”比喻心性廣大周遍,一切色法都在虛空中,沒有一個微塵在虛空之外,同樣,心性橫遍十方、豎窮三際,萬法在真心中,都是心。這樣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叫做圓。

【知此八種差別,則知審察;知審察,則知去取;知去取,則可發心。】

這一句講了三對因果,告訴我們由什麼途徑來達到標準的發心。三對因果是:知差別(因),則知審察(果);知審察(因),則知去取(果);知去取(因),便能發心(果)。

認識了上面八種發心的相貌差別,就知道怎樣檢查自己的發心。知道檢查自已的發心,就知道該去除哪些發心,該取證哪些發心,心裏會有明確的目標,再按這樣調整改進,就可以發起真正的菩提心。反之,如果連發心的差別都不認識,怎麼檢查自心呢?不懂得檢查自心,怎麼能明確取捨呢?很可能認為修好了菩提心,實際上多是邪、小、偽、偏的發心。所以,要真誠地自我反省、自我檢討,不能自欺欺人、不思改進。

【雲何審察?謂我所發心,於此八中,為邪為正,為真為偽,為大為小,為偏為圓。】

怎樣叫做審察?就是檢查自己的發心在這八種當中,動機是邪還是正,心態是真還是偽,心量是大還是小,見解是偏還是圓?

這樣審察,會客觀地評價自己,沒有自視過高,沒有以假濫真,知道自己該在哪方面努力,該怎樣改正、提升。

【雲何去取?所謂去邪、去偽、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圓。如此發心,方得名為真正發菩提心也。】

怎麼叫做去取?就是由審察而知道自己的發心狀況之後,去掉邪的,換成正的;去掉偽的,換成真的;去掉小的,換成大的;去掉偏的,換成圓的。這樣,把不合標準的發心都去掉,把符合標準的發心都取到,才是真正發菩提心。

--------------------------------------------------------------------------------

[1] 偽:虛假。

[2] 功勳:功勞業績。

[3] 泯:息滅。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