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1/07 23:48:01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心之七重因果的修法(二)

    巳四、諸佛因地皆以大悲為根而行菩薩道

    《彌勒所問本願經》中,佛告訴阿難:

    我在因地求道,歷經千辛萬苦。過去世時,有一位王太子寶花,長相莊嚴。他出門見到一位得了癩症的病人,就問:什麼藥能治好你的病?

    病人回答說:得到國王身體的骨髓、鮮血等,塗在我身上,病就會好。

    太子聽後,便破開身體取出骨髓、鮮血,至誠佈施病人,心中沒有絲毫悔恨。

    佛說:那時的王太子,就是我的前身。四大海的海水還可以鬥量,我為尋求無上正覺所施捨的骨髓、鮮血等,不計其數。

    《大智度論》中說:

    在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一片茂密的大森林,裏面住著許多飛禽走獸。

    一次,森林不幸發生了火災,三面都燃起了熊熊大火,只有一面隔著大河,群獸被大火逼迫得無處可逃。

    佛說:那時,我是頭身體龐大的鹿,力量極大。我前腳跨在大河的一岸,後腳蹋在另一岸上,讓所有的野獸都踏我背渡河,直到皮肉都被踩爛,當時以慈悲力一直安忍至死。

    當最後一隻兔子走來時,我的氣力已經耗失殆盡,但我還是強打精神,硬忍著讓它平安走過。

    等兔子過了河,我的脊背也折斷了,便墮水而死。

    諸如此類,以大悲心為眾生奉獻生命的菩薩行,不僅是現在,長久以來一直勇猛修行。

    前面得度的那些野獸,就是今天我的弟子們的前身。最後一隻兔子,就是須跋陀。

    佛陀生生世世為了利益眾生精進行持,直到今天仍不休息。

    世尊還在《大集經》中說:

    我往昔為了一切眾生修持菩薩行。為此法眼,于眾生起大慈心。我曾經奉獻的身體鮮血,量同大海;施捨乞討者的頭顱眼耳,高似毗福羅山;捨棄的鼻舌等,如同十突盧那;捨棄的手腳等,也等同毗福羅山;施捨的皮膚,可以覆蓋整個南贍部洲。

    我也施捨過不計其數的象馬、僕人、妻子、王位、國土、城市、宮殿、村落……

    父母、師長身受病苦,無人救護的,我為之救護;無所歸依的,我為其歸依;無所趣向的,我為作趣向,讓他們各得其所,悉皆安住。如是,我在三大阿僧祇劫中,因悲湣一切苦惱眾生,而發起大堅固的勇猛心,長夜之中修持無上菩提之行。

    如今在這沒有大導師、佛法稀少的黑暗時期,在芸芸眾生界中,我發心願成無上正覺。

    巳五、諸佛以大悲願力成為眾生長時受用之處

    以觀世音菩薩為例,《法華經•普門品》中,釋迦佛告訴無盡意菩薩:

    若有某國土的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就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就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就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應以大梵天王身得度者,就現大梵天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就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就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就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界大將軍身得度者,就現天界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就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就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就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就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就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就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就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就現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就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天龍八部身得度者,就現天龍八部身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就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就像這樣,觀世音菩薩以大悲力化現千百億化身在無量國土中,永遠不斷地救度苦難有情。

    《法華經•普門品》偈頌中還說: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

    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假使他人以害心將自己推入大火坑,以持念觀世音菩薩名號之力,火坑頓時便化為清涼池。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

    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如果在大海中漂流時,遭遇龍、魚、諸鬼等水難,以持念觀世音菩薩之力,波浪便不能淹沒。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

    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或在須彌山頂被人推落下山時,以持念觀世音菩薩之力,猶如日輪住於虛空般,沒有墮落的災難。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

    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或被惡人追逐時,從金剛山墜落,以念誦觀世音菩薩之力,不能損傷一根毫毛。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

    念彼觀音力,鹹即起慈心。

    或遇怨賊圍繞,手持刀劍將要加害時,以念誦觀世音菩薩之力,怨賊皆生慈心。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

    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或遭遇王難之苦,即將受刑而命終時,以念誦觀世音菩薩之力,刀杖隨即段段斷裂。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

    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或者囚禁在獄中,手腳披枷戴鎖,以念誦觀世音菩薩之力,枷鎖自然解開而獲得解脫。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

    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眾生被厄難、無量痛苦逼身之時,以觀世音菩薩的妙智力,能救世間苦難。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

    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觀世音菩薩具足神通妙力,廣大修持智慧與方便,在十方無量國土中,無處不現身。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

    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對三惡趣種種生老病死之苦,觀世音菩薩都以大悲力逐漸息滅。

    因此,正由大悲的威神力,才使諸佛直至眾生界盡之間,相續不斷地救護眾生。

    如《大乘莊嚴經論釋》中所說:“大悲乃是究竟果地十力、四無畏等無量功德之源的自性,故具慧者誰不於有情興起大悲。”

    巳六、攝義

    大乘佛道的根本是大悲心。對於以大悲深入大乘道的入道程式,《大乘莊嚴經論》中說:譬如沒有樹根,就不會出生其他莖、枝、葉、花、果。

    同樣,若沒有如根的大悲,便不能為利他而忍受各種難行;不能為利他安忍眾苦,便不會思惟利益眾生的各種方便;遠離利益眾生的思惟,便不會發起投生[1]的殊勝大願;不以大願在三有中獲得利益有情的殊勝身,便不能真正成熟無邊有情。

    因此,沒有大悲之根,就沒有為利他而安忍眾苦的莖、思惟利生方便的枝、發願受生的葉、隨願轉生的花及成熟有情的果。

    《聖者嘎亞日經》說:“菩薩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有情為所緣,最後成熟有情,猶如妙樹成熟殊勝果實,這是大悲大妙樹王。”

    總之,若懂得大乘一切道果都是由大悲心所生、所支配,就會知道大悲心在大乘道中,從始至終有何等重要。所以,大乘道的根本即是大悲。

    辰五、特別教誡應以大悲與菩提心的教授為中心分二:一、應愛惜以無量教理所成立的勝道扼要 二、對此須由積資淨障及閱經論獲得定解

    巳一、應愛惜以無量教理所成立的勝道扼要

    【若於如是勝道扼要無邊教理之所成立,獲得定解,於菩提心根本大悲所有法類,何故不執為勝教授?】

    如果對此以無邊教理所成立的殊勝聖道扼要獲得定解,則對與菩提心之根本的大悲相關的所有法類,為何不執為殊勝的教授呢?理應執為殊勝教授。

    “如是勝道扼要”:“勝道”,是超越聲緣道的大乘道,其扼要即是大悲。有了大悲,最初即能引生菩提心,可入大乘之門;中間串習大悲,難舍能舍,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便能在大乘道上輾轉升進,不退小乘;最後以大悲可饒益一切有情。因此,大悲是大乘道的扼要。

    “無邊教理之所成立”:“大悲是大乘道的扼要”是以無數教證、理證所成立,是諸佛如來一再印定、千真萬確的事實。

    【故如響那窮敦巴說:“於覺沃所雖請教授,終惟教雲:舍世間心,修菩提心。”善知識敦巴譏笑告曰:“此是掘出覺沃所有教授中心。”知法扼要。】

    因此,須如以下對話所顯示的那樣,來了知佛法的扼要。

    有一次,響那窮敦巴說:“雖然向阿底峽尊者請求教授,但尊者始終只是教誡:‘捨棄世間心,修菩提心。’”

    善知識仲敦巴笑著告訴他:“這可是掘出了大覺沃所有教授的核心啊!”

    巳二、對此須由積資淨障及閱經論獲得定解

    【獲決定解,惟此最難,故應數數集聚淨治,閱《華嚴》等諸大經論,求堅定解。】

    須獲定解之處,唯獨這一點(大悲與菩提心是大乘的核心)最為困難,所以應當數數積累資糧、淨治罪障,並且閱讀《華嚴經》等諸大經論來尋求定解。

    《華嚴經•入法界品》中,以二百三十種比喻,極其廣泛地讚歎了菩提心的功德。“等”字,包括《集學論》、《入行論》、《大乘莊嚴經論》、《現觀莊嚴論》等。

    【如吉祥敬母雲:“尊心寶即是,正等菩提種,惟尊知堅實,余凡莫能曉。”】

    如吉祥敬母所說:世尊!您的心寶即是菩提心,這是正等覺菩提的種子,唯有世尊您才了知的精華,其他人則難以對此獲得定解。

    卯二、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分二:一、從知母至慈是悲心之因之理 二、增上意樂與菩提心是悲心之果之理

    【第二,諸餘因果是此因果之理。】

    “諸餘因果”,是指除“悲”以外的知母等六支,“此”是指悲心。

    辰一、從知母至慈是悲心之因之理分三:一、以悅意相可使欲令有情離苦之心猛利生起 二、親之究竟是慈母故,修習知母、念恩、報恩引生悅意慈,由此生起大慈大悲之理 三、觀有情為親人竅訣之出處

    【初從知母乃至於慈為因之理者。】

    巳一、以悅意相可使欲令有情離苦之心猛利生起

    【總欲離苦,數數思惟其有情苦即能生起,然令此心易生猛利及堅固者,則彼有情先須悅意、愛惜之相。】

    總的來說,欲令有情離苦的善心,只要反復思惟有情的痛苦,就能生起。但是,要讓這種心容易生起並且猛利、堅固,則首先必須將有情觀為悅意、可愛之相。

    以下顯示“觀有情是極可愛相”與我們心態的密切關係。

    【如親有苦不能安忍,怨敵有苦心生歡喜,親怨中庸[2]若有痛苦多生舍置。】

    譬如:當親人有痛苦時,自己內心不能安忍;怨敵有痛苦時,便心生歡喜,幸災樂禍;不親不怨的一般人有痛苦時,大多生起舍置之心。

    這說明,心執取不同的相,就會引起不同的心態,即:對境受苦時,若執取親友相,則生不忍心;執取怨敵相,則生歡喜心;執取非親非怨相,便生舍置心。這是第一條規律。

    第一種情況:

    【其中初者,因有可愛,此複隨其幾許親愛,便生爾許不忍其苦。中下品愛,下品不忍;若極親愛,雖於微苦,亦能生起廣大不忍。】

    不能安忍親人有苦,原因是有可愛相,而且,隨著取他有多親愛,就會生起相應的不忍他受苦之心。若是中下品的親愛,則引生下品的不忍;若至極親愛,則對方雖受小苦,也會生起廣大的不忍。比如:孩子稍受小傷,為母親者就會心疼不已;而旁人愛心微弱,只是稍有不忍。

    第二種情況:

    【見敵有苦,非但不生欲拔之心,反願更大願不離苦,是不悅意相之所致。】

    見怨敵有痛苦,不僅不產生欲拔其苦的善心,反而希望他痛苦加重、不離痛苦,這是由於不悅意相所導致的結果。

    【此亦由其不悅大小,於苦歡喜而成大小。】

    而且,由於不悅意的大小,對怨敵受苦的歡喜程度也相應有大小。換言之,有多大的不悅意,見怨敵受苦的歡喜就有多大。

    第三種情況:

    【親怨中庸所有痛苦,既無不忍,亦無歡喜,是由俱無悅非悅意相之所致。】

    對一般人的痛苦,既無不忍也無歡喜,這是因為對他沒有執取悅意和不悅意相的緣故。

    以上是第二條規律:心執取可愛之相有多強,不忍他苦的心就有多強;心執取不悅意相有多強,歡喜他受苦的心就有多強。

    如何才能速疾、猛利、堅固地生起為有情拔苦的心呢?應當順應心的緣起規律,將有情觀為親人,而且要以最直接的方式,讓心所取的可愛相達到極點。

    以下宣說具體成就最可愛相的方法。

    巳二、親之究竟是慈母故,修習知母、念恩、報恩引生悅意慈,由此生起大慈大悲之理

    因為親人的究竟是慈母,所以對有情修習知母、念恩、報恩,可以成就極可愛相,由此引生大慈大悲。

    【如是應知,修諸有情為親屬者,是為令起悅意之相。】

    應知,觀修有情為親人,目的是為了讓心裏生起悅意之相。

    【親之究竟是為慈母,故修知母、憶念母恩及報恩三,是為引發悅意可愛,愛執有情猶如一子。此悅意慈是前三果,由此即能引發悲心。】

    一個人的至親就是慈母,因此,修習知母、念恩、報恩這三者,是為了對有情引發悅意可愛相,愛執一切有情猶如一子。這“悅意慈”是前三者的結果,由悅意慈就能引發悲心。

    【欲與樂慈及拔苦悲,因果無定。】

    “與樂慈”是想給予有情安樂的心,“拔苦悲”是想拔除有情痛苦的心,二者不決定誰是因誰是果。換言之,可以由慈生悲,也可以由悲生慈。比如:對某人生起悲湣心,見他缺乏安樂,也會生起想給他安樂的慈心;以慈愛心見他受苦,自然會生起想為他除苦的悲心。

    須知,“與樂慈”和“悅意慈”側面不同,悅意慈是悲心的因,而與樂慈和悲心因果不定。

    【故知母等三種所緣,即是與樂慈及拔苦悲二者根本,故於此中當勤修學。】

    所以,知母、念恩、報恩這三種所緣,是與樂慈和拔苦悲的根本或所依。因此,對這三者應當精勤修學。

    以上以理決定了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是引生悲心的殊勝方便。

    巳三、觀有情為親人竅訣之出處

    【又發心因,修諸有情皆為親者,是月稱論師及大德月[3]、蓮花戒論師等之所宣說。】

    “觀修有情為親人”這一發心之因,是月稱論師在《四百論廣釋》、大德月在《弟子書》、蓮花戒論師在《修次中篇》等中所宣說的。

    比如,《四百論廣釋》中說:“思惟一切有情從無始來,皆是父母等眷屬,為度彼等故,能入生死。”《弟子書》的教證下文將引用。

    辰二、增上意樂與菩提心是悲心之果之理分二:一、設問 二、解答

    【增上意樂及以發心為果之理者。】

    增上意樂和發菩提心是悲心之果。

    巳一、設問

    【由其如是漸修其心,悲心若起,便能引發為利有情,希得成佛,即此便足,何故於此添增上心?】

    如是漸次修心,若生起了悲心,就能引發為利有情希求成佛的心,以此便足已,為何在修悲之後,還要加修增上意樂呢?

    巳二、解答分四:一、雖具大悲但沒有荷負度生重擔的增上意樂 二、以比喻顯示增上意樂不同於聲緣悲心 三、故在此中間應生起增上意樂 四、發菩提心為增上意樂之果

    午一、雖具大悲但沒有荷負度生重擔的增上意樂

    【欲令有情得樂離苦慈悲無量,聲聞獨覺亦皆有之,若自荷負一切有情與樂拔苦,則除大乘決定非有。故鬚髮此心力強勝增上意樂。】

    欲令有情得樂離苦的慈悲二無量心,小乘的聲聞獨覺也有,但如果是親自擔負一切有情與樂拔苦的重擔,則除了大乘之外決定沒有。因此,必須引發這種心力強勝的增上意樂。

    午二、以比喻顯示增上意樂不同於聲緣悲心

    【是故僅念一切有情雲何得樂、雲何離苦,非為滿足。須自至誠,荷此重擔,故當分辨此等差別。】

    所以,僅僅憶念如何給予一切有情安樂、如何讓他們遠離痛苦,還不足夠,必須以至誠心親自擔起這個重擔。因此,應辨別一般的慈悲無量心與增上意樂的差別。

    【《海慧問經》雲:“海慧,如有商主或有長者,惟有一子,可悅可愛可惜可意見無違逆。然此童子因其幼稚而作舞娛,墮不淨坑。”】

    《海慧請問經》中說:海慧!譬如有一位商主或者長者,只有一個獨子,非常悅意可愛、讓人憐惜,誰見了都不會討厭。但孩子幼稚,在玩耍時,掉進了糞坑。

    【“次其童子若母若親,見彼童子墮不淨坑,見已雖發號哭憂歎,然終不能入不淨坑拔出其子。”】

    童子的母親和其他親屬,看到童子掉入糞坑,雖然大聲號哭,悲傷哀歎,但終究不能跳入糞坑,親手救出孩子。

    【“次童子父來至其所,彼見一子墮不淨坑,見已急急舉止慌措,欲出其子心甚愛顧,全無嘔吐,跳不淨坑取出其子。”】

    然後,童子的父親走來,見孩子掉進糞坑中,即將淹死,他內心焦急、舉止慌亂。為了救出孩子,全然不顧骯髒、嘔吐,而縱身跳入糞坑,直接從糞便當中救出孩子。

    下文說明比喻相應的意義。

    【此說三界為不淨坑,獨愛一子謂諸有情。若母若親者,謂聲聞、獨覺,見諸有情墮生死中,憂戚歎嗟然不能出。商主、長者,謂諸菩薩。法譬合說。】

    不淨坑,比喻三界;一心疼愛的獨子,比喻一切有情;母親與其他親屬,比喻聲聞獨覺;雖見童子掉入不淨坑而號哭憂歎,但終究不能救出童子,比喻聲聞獨覺見到有情墮在生死苦海中,雖然內心悲傷哀歎,卻無法救拔;商主或長者,比喻諸菩薩。

    “法譬合說”:意義對應比喻宣說。

    【又說獨一愛子落不淨坑,如母之悲,聲聞獨覺亦皆共有。】

    又說,像母親那樣見到愛子落入不淨坑而生起的悲湣心,聲聞獨覺也有。

    午三、故在此中間應生起增上意樂

    【故依悲湣,當發荷負度眾生擔增上意樂。】

    所以,應當依悲湣心,進一步發起荷負度生重擔的增上意樂。

    《大乘莊嚴經論釋》中說:“雖然見了某種有情痛苦,也具有慈悲,但遠離了救拔苦難的事業修行之門,這並非大悲,如同諸聲緣對一切苦惱有情也具有悲心,但不作拔苦的修行。諸菩薩盡輪回際對一切有情成辦利樂,因此可謂是具大悲者。”

    午四、發菩提心為增上意樂之果

    【如是若發度有情心,然我現時不能圓滿利一有情;又非止此,即使證得二羅漢位,亦僅利益少數有情,利亦惟能引發解脫,不能立于一切種智。】

    雖然發起了普度一切有情之心,但我現在無法圓滿地利益一位有情;不但如此,即使證得聲緣阿羅漢果,也只能利益少量有情,而且所作利益只能讓有情解脫生死,不能將他們安立于一切種智。

    經中說:“自未得度,不能度他;自未寂滅,難令他寂;自未調順,豈能調他。”凡夫和聲緣都未證入初地,尚且無法將眾生安立於登地,何況大安樂的佛地。

    【故當思惟無邊有情,誰能圓滿此諸有情現前、究竟一切利義。則知惟佛方有此能,故能引發為利有情,欲得成佛。】

    因此,要思惟:對這三有中的無邊有情,誰能圓滿他們暫時、究竟的一切利義呢?思後便知:只有佛具備這樣的能力。所以,為了利益有情必須成佛,由此便能引發為利有情誓願作佛的菩提心。

    《大乘莊嚴經論》說:“盡于未來際,普及一切生,恒時利益彼,是說皈依大。”(在十方三世一切世間中,唯有佛能徹底遣除一切眾生的所有危害,並讓眾生獲得一切世出世間的圓滿,故承許佛是大皈依處。)又說:“成就第一義,出離一切地,於他得尊極,解脫諸眾生。”(成就了真如自性清淨、遠離客塵障垢,具有二種清淨的大菩提,從一切地中輾轉出離到達究竟,成為一切有情的無上世尊,能令一切有情趣入解脫。)

    在發起荷擔成辦一切有情離苦得樂重擔的增上意樂之後,須知只有成佛才能真正成辦,所以應當發起希求成佛之心。

    --------------------------------------------------------------------------------

    [1]投生:為利生投生為不雜惡業的身體,即不被自私自利發心所染汙的清淨投生。

    [2]中庸:介於親怨之間非親非怨的人。

    [3]大德月:又譯為“月官”。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