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02 21:44:11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心論述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薩道 3 菩提心生起次第

三、菩提心生起次第
(一)要有無錯謬因緣
前面說過菩提心的利益時,光是靠回向發願,即使念了數百萬遍,菩提心也無法生起;菩提心生起是由有次第的觀修,如是因如是果,無錯謬的觀想內容,以及觀想的條件俱備,淨除罪障及累積順緣的同時,慢慢觀修才能生起。為了無錯謬的內容及次第,如修次中篇所說修學。本論作者蓮花戒大師是那爛陀一位有成就的學者,他是寂護論師的心子,寂護論師是第八世紀時,藏王迎請他到西藏;寂護論師在當時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大學者,著作有「中觀莊嚴論,」因明論典等,蓮花戒大師著作「中觀光明論」,以及寂護論師的因明釋論,修次三篇是在西藏時著作的,因為寂護在藏地時有漢地和尚,這時沒有問題;到蓮花戒大師時,有些漢地和尚在見解上有問題,因此與蓮花戒大師辯論,結果輸了,就把他們趕走。

     有些說只要修禪就可以,無需多多聽聞,學多無用,只要修行。可是在那爛陀寺並非如此,弟子們非常認真學習教理,並且應用在修行上,是聞思修三者並行。這種良好的學習態度,寂護論師好不容易的在藏地建立起來,因為有些認為學多無用,只要修行就可以,於此產生瑕疵。今天藏傳佛法重視聞思修並用,持有教證二量,也是寂護和蓮花戒大師留下良好的修持規範,才能使西藏樹立了講授與修行,二者並行的教法。

    修次中篇主要是止觀雙運的內容,如同道次第修習止觀的次第,所以稱為修次,因為有三篇,這本是中篇,所以稱為修次中篇。佛法的教理是依據真實狀況而說,如外在的因緣草木等,是觀待因緣生滅的,順緣具足時,草木生長,順緣消失,逆緣形成時,這些草木因逆緣而消滅。外在情況是如此,我們內在情況也是如此。有些感受或想法,因為因緣具足故,這種想法就會現起,當逆緣產生時,這種想法隨著逆緣就會慢慢削弱。所以無論外在或內在的實際情況,都是隨著因緣而轉變,如果有一種左右變化的,這就是它的因,一切都是無自主的隨著種種因緣而變化。生起果的因緣,也是從之前的因緣而來的,隨著之前的因緣改變後者因緣的果實;那麽追溯之前的因緣從何而來,也是從之前的因緣而來,所以佛教不主張有第一個因緣,那就是無因而有,就不符合實際情況,所以不承認無因而有,或是常因而生。一切由因緣而生,依他緣而生,這些因緣法,是由因緣而改變,實際狀況如此,形成佛法教理的基礎,也是佛法的見解,我們稱為緣起見,這是符合實際狀況。確實如此,因為由緣起見解而產生了四聖諦;佛說四聖諦之後,就說了十二因緣,其實十二因緣,也是說緣起的道理,因為有無明,所以才有行、識、名色到老死。從集諦生苦諦次第,都在說明因緣觀待的關係,前前因生後後果,後後果是依前前因而有,形成了十二因緣生死流轉,這是佛陀見解的基礎。所以我們不認為有世間的創世主創造世間,也不承認數論派所說的共主相,由共主相的常因變出萬法。這也是違背了邏輯,我們認為是有因而生,也是同類而生,這就是佛法的基礎。

任何法不是瞬間產生的,而是慢慢形成,所以是依賴因緣而有,至於產生果,是完全依賴著因,不同的果依不同的因,所以要果實不同,必須從因地上改變。如同要生長好的水果,必須選種,氣候肥料等因緣,必須順緣俱足,才能產生美好的果實。好的果實必須在因地上俱足好條件,不是靠回向發願。所以說一切緣起法由因而生,而且是同類因而生。這種緣起的道理,仔細想一切有為法完全依賴因緣而有,不是自主有,自在而有的。一切事物是支依賴支分,這種緣起是互依存在的。緣起法分為因果緣起,果依賴著因,這是佛教所有宗義論師共同的見解;依賴支及支分安立而有,依賴他緣取有,只有中觀論師的見解,以取有的緣起見解,不是從境上而有,唯名而安立,唯識而取的有。所以佛法的見解都是從緣起而產生的。因為有緣起見,所以才有四聖諦,才有十二因緣。

一切果生起之前,必須因緣具足,因緣不應有錯謬。切遍智果的因緣為何呢?蓮花戒大師說:「我似生盲,無法闡示。」又說;「我是依佛教示來解說。」蓮花戒大師所化機是佛教徒,在他之前已有寂護論師及藏王弘揚佛法,多數都是佛教徒,不是同外道辯論。外道不承認佛說的經,所以不能引經論為證,因為所化機是佛教徒所以引經說明。主要是自己謙虛,說「似生盲」。要成佛道上必須累積資糧,細微的福德資糧,對我們來說是極為細微隱蔽分,非道理所能了知,如同大乘道次第,尤其十地菩薩接受大光明灌頂,這次第及內容很難以理由或邏輯推論。在解釋道次第內容時,無法以理由解釋時,稱為極微隱蔽分,只有依佛說的經,大家會相信。當然是依佛說不一定能相信,在三個基本的條件下才相信:一、與現量不相違。二、無比量的損害。如同唯識所說無外境,內心真實;外既無真實,何以心是真實?顯然互相矛盾。由此可知佛說的經,並不是依詞面解釋。如俱舍論說有須彌山、有四洲,太陽與月亮的高低等等,可是現代科學家已經證明大小高低,產生矛盾問題,與我們的感受有所違背,這是現量相違。比量相違都不能承認,何況現量相違。所以佛說:「比丘或智者,應善觀我語,如煉截磨金,信受非唯敬。」我們在引用佛經時,要不違背現量,不違背比量的情況下。三、如果自己感覺理由上並無破綻,但無法證明時,這時只有找第三者,一位非常正直的,而且值得我們相信的人,以他所說的話,印證極微隱蔽分的內容。如同我們的生日是某月某日某時,如果不了知,只有問自己的母親或親人等才能證實。現代科學家們,雖能從我們的身體測出活了多久,但不能確認是某月某日某時,只有可信的人才能和道。目前仍有很多事情無法了知,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存在。二三百年前人們無法想像的,已出現在眼前,因此並不表示目前智慧無法了知的,未來就不會發生,今日未發明的,百年之後說不定有更新的東西。所以有許多實相,不是我們智慧所及,所以不能說沒有看到,就否定一切,所以細微隱蔽分,經由第三者證明。

我常說四種正量:經正量,論正量,上師正量,感受正量。先有佛說的經正量之後,才有龍樹父子的論正量,慢慢的才有修心者的上師正量,因為有上師正量,才有弟子的感受。一般性的次第如此。可是我們個人對教法的信心,先有感受正量,應用佛法內容改變了自己內心,覺得對自己有益,然後想去聽聞,才有上師正量,感恩教導佛法的善知識。有了上師正量,才相信上師是由龍樹父子的論典,而感恩龍樹父子及傳承大論師,才有論正量,有了論正量之後,相信原來龍樹父子,是引用佛經,他們相信佛所說的,皈依佛,依據佛經寫了論典,我們才有經正量。

要瞭解導師釋迦牟尼佛是具量士夫時,不是因為他的身體大小,而是仔細觀察他的教法,應用在修持上使自己快樂,體認佛陀是位具量士夫,才能真正產生信心。正如寂天菩薩所說,一切煩惱皆從顛倒執,顛倒執要有四種正量來破執,尤其是無我的見解,真的很奇妙,有很深奧的內容可以讓我們思惟,對我們生活很有幫助的。如同佛說悲心、菩提心的功德,不要把自己看成比他人重要,應該好好地愛他人。諸如此種觀念是何等殊勝,從佛陀的勸言,可以體會佛陀的悲心是無比的,佛是真正愛眾生;佛陀的智慧是無比的,就可以真正相信佛對我們的一切教導,而且是佛曾經走過的路,他有足夠的經驗對我們說,所以佛真正是我們能相信所依賴的物件。因此許多細微隱蔽分,無法看到及無法推理的,唯有靠第三者佛教授(聖言量)去相信。如同十地的道次第功德,他們所見到的法相,或密續俱生原始光明的感受,無法以道理推知,唯有依第三者,能相信佛的經教;因為佛無需欺騙我們,所以有三種理由(現量、比量、聖言量)相信佛的教典。百分之五十的大乘教典,以自己的理由去確認的。但是有些道諦的功德,由經典去相信的,如同菩提心與空正見,這是成佛的因,可以有理由證明的。然而經由菩提心及空正見,證得初地菩薩後,能見百尊佛等功德,必須依佛經才能了知。

 

 

 

(二)修習悲心是根本

佛說:「一切遍智者,從大悲根本生,從菩提心因生,以諸方便臻至究竟。」修次中篇雲:「若欲證一切遍智,當學悲心、菩提心及方便等三。」悲心是菩提心的主要因緣,菩提心的基礎力量強與弱,主要是依悲心的強弱;悲心又分許多種,具有責任感的悲心,就是清淨意樂的悲心,其次是沒有心力但不忍眾生苦的悲心,微弱的悲心如動物的母親愛自己的子女,不忍他們苦的悲憫,悲心分不同的層次。菩提心以七因果從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悲心,意樂,增上意樂;發心前六為因,後一為果,六因一果,稱為七因果。七因果成辦的因縁主要是悲心,悲心越強所生的菩提心就越強烈,因此「若發悲心,諸菩薩眾欲現前拔濟一切有情故,定成彼誓。」發誓絕對要拔除一切有情苦。「既除我見,定將恭敬入極艱難行。」因為悲心,菩薩們不畏懼任何艱難,而且以清淨意樂去承擔一切苦行,「長時無間修習福智資糧。」既入其中,必因福智資糧,獲一切遍智如於掌中。是故一切遍智根本唯是悲心,故最初唯應修習。上述的內容的根據,引正法集經說:「 世尊!菩薩不需要學習多法。世尊!菩薩若能善受,善達一切法,一切佛法皆在其中,一法雲何?所謂大悲。」月稱菩薩曾在入中論說:「悲心是成佛初中後的根本。」為何悲心是初中後的根本呢?因為入大乘門發心,以悲心為基礎,有了悲心才能生起菩提心,所以初者是非常重要的。生起菩提心行六度萬行時,面對一切有情承擔一切苦行,因為有悲心;菩薩們能走上這條艱難的道上,也是因為有悲心;證得涅槃果後,不會安住在涅槃的安樂中,遠離了寂靜涅槃,安住在無住涅槃中;成就佛果位之後,能夠持續不斷的利益一切眾生也是因為有悲心,所以悲者是初中後三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不只如此,悲心在輪回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輪回中許多的安樂,是由悲心帶來的,如今世的安樂也是由悲心所生。因為我們需要人愛護、照顧我們,為互動的關係,人與人之間,建立在悲心,真正的相愛與關懷。如果有悲心的想法,自然就會想到對方從痛苦中獲得救拔,縮短了你與他之間的距離,建立了彼此之間的良好關係,無論他人對你的表情如何,有了悲心彼此之間距離縮小了,對你來說是一種安樂。他人不能傷害你,因為你的悲心,就會想到他是被煩惱所操縱,我不應怪他,該怪他的煩惱才對。雖然他對你損害,因為你的悲心,你的內心不受他惡行為所動搖。一般人想法悲心只是給他人好處而已,對自己沒有好處,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當一個人生起愛、慈悲的時候,當下就獲得好處,因為內心就多一分的溫暖,這就是最大的好處及利益,內在多一分的安寧,自然這一生會獲很安樂,也是因為有悲心,平常就會多一點給人們的關懷,朋友因你善良的行為真正愛你、照顧你,你的朋友才是真正有愛心的朋友,不是酒肉朋友,不是由金錢結交而來,或名利結交的朋友,這不是我們所需要的。

我們生活在人類社會中,必須要活的安樂,人與人之間互動交流,我們需要人家關懷。如果只是自私自利不管他人死活,只要自己沾到便宜,自方不去愛護他人,怎能希望他人對我們有良好的互動。我們要有慈悲的基礎,才能打開心胸的大門,讓他人接受我們,愛護我們,有這種清淨意樂的心,才能使我們活的更快樂。如同寂天菩薩所說:與其期待眾生成為我們的好友之前,倒不如自己成為眾生的好友。這種想法不是更實際嗎!才能真正讓我們內心獲得滿足及安樂,這種慈悲所帶來的滿足,絕對不是貪心所帶來的滿足,而是利益他人的心,這顆溫暖的,有價值的,難得的善良之心,去利益他人,才能真正幫助他人,幫助自己,才能真正積聚更多資糧,是使佛歡喜悅意的供養。所以這種悲心要日常生活中好好的保持,這是初中後的「初時」最重要的,並不只是生起菩提心才是很重要的,我們平常生活當中就很重要。如果母親生孩子時是慈悲的情況下,我相信孩子隨著母親慈愛的力量,孩子在慈愛的家庭,受到慈愛的影響,就會感受慈愛的重要,也會尊重慈愛。因為小孩平常懂得為他人著想,懂得感恩父母親,他會學的好,所交的朋友是知心,愛護他的朋友,他活的時候也會活的快樂,老的時候也會想我這一生盡一切力量幫助一切的人,所以死時也不會有任何遺憾。相反地,如果活在世間,只想傷害他人,自私自利的只想自己的好處,不去照顧他人,甚至連想都未想到,死時擁有的只是終生的遺憾而已!所以悲心在未成佛時重要,即使在目前輪回中對我們也是很重要的。

 

(三)生悲先修平等舍

    如修次中篇雲:「修悲心之次第,首應暫修平等舍,於彼一切有情去除貪瞋,修平等心。」修悲心要先修平等心,通常我們看到親朋好友遭到苦難,自然會產生悲憫心;同樣的事如果發生在仇敵身上,我們就會產生歡喜心。可見我們的心會產生愛恨親疏的感覺,有不平等的情況。所以要舍去這種不平等心,修平等心。可是有人會想修平等心,豈不是放棄愛護親友的心?並非如此。例如我們建一堅固的牆,先必須把地基鋪平才能建造。如果你要使悲心堅定而且能成究竟,必須先要把所悲的物件平等之後,才能建立真正的悲心,在分離感覺情況的悲心,永遠無法堅定,而且有貪愛,所以首先觀想平等舍是很重要的。觀想平等舍之後,再把他們視為母親,再修悅意慈心;在我們的感受是親朋好友時,自然要接近,如果是仇敵時,就不會去接近。這種情況應該如何思惟呢?眼前雖是好友,但並不一定是一生的好友,因為人一直在變;以仇敵來說,可能上半生是仇敵,下半生變成好友也不一定;總是親友也沒有百分之百,仇敵也沒有百分之百,何必要執取友與敵之相。

從非想非非想天至地獄,大家都同樣有離苦得樂想法,而且有相同的特徵,都有權利能夠離苦得樂。既然六道眾生生存的基礎上相同,離苦得樂希求一致,為什麽要爭彼此?因此我們有相同的想法,相同的權利,為什麽你我之間要劃一界限呢?這是你方,這是他方,彼此排斥有何道理。再仔細地想,快樂與痛苦,完全與他人有密切關係;進一步想一想,全世界只有你一人,不可能快樂,離苦得樂不是單獨能成辦的,一定與他人有關。即使名望再高,畢竟是一人而已,他人是無數的,我永遠是一個,他人卻是無數的,如果你是智者是願意為一個人的利益,而捨棄無數的利益,或是為無數的利益,而放棄一個人的利益呢?為了無數的利益,捨棄個人的利益是應該的,為了個人的利益,而捨棄無數的利益是不正當的,不是善良的行為,既然如此為什麽把「我」看得那麽重要。

 從另一角度,一直愛我有什麽好處呢?從無始以來即使是生為一條小蟲,也想快樂的動作,由此可以看出愛我的力量。同樣地如梵天王等,為了害怕自己的快樂失去,一直設法永遠保持快樂,但是也無法辦到。我們今世生為人道,自出生起都為了快樂而努力,甚至在夢中也想得到快樂。今天我們受到愛我執的操縱,完全聽從愛我執的命令,如果聽從命令能夠快樂,今天應該是最快樂的,可是並不快樂呀!

我們從三千大千世界中能夠找到一位最主要的人,就是我自己,於是把愛我執當成真正皈依的對象,服侍他永遠作為他的僕人;如果皈依他能夠快樂的話,我們無始以來已經努力的夠多了,可是並未得到快樂,今天仍是凡夫。菩薩們就不同,觀察錯誤在那裏,原來都是由愛我執產生,而讓我們痛苦,唯有愛他心能夠真正幫助他人及自己,為了自己快樂培養愛他心,一直到佛果位,努力的精進。

因為愛他心帶來無比的心力及勇氣,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行再多的苦行,也能歡喜的接受,我們從他的勇氣及心力,可以瞭解他們內心有一股無比的清涼、自信和滿足;有這種滿足感,他們在行愛他心時,並非只是一種善行,而是一種快樂,這點我們是可以瞭解的;何況生起勝義菩提心之後,變得無比的功德更不用說了,這些功德是從愛他心而有。如果聽了上述的道理,仍然皈依愛我執,就如同今日並未絲毫改變。所以瞭解愛我執的過患,愛他心的功德之後。如果過去生我們聽到愛我執的過患,愛他心的功德,接著學習愛他心,今生就不會這麽淒慘了。就是因為不瞭解愛他心的功德,沒有嘗試去學習,所以今天仍隨愛我執而走;既然了知愛他心全給別人利益,就不要皈依愛我執了,就不要把愛我執放在內心最深處,從無始來我們行了太多了,可是今天依然痛苦。

    從無始以來,無一人未曾成為我們的親友,由此來培養愛護一切有情眾生。以現前角度來說,我們今世所有的衣食住行,都是依他人而獲得,如果只是一個人再能幹,也不能有這些東西,今天生活在世間能得到這些安樂,物質的享用,因為有六十多億人口互相依靠的貢獻,他們的貢獻才有今世的安樂。

既然在輪回中一切的享用由他人而來,何況後世的增上生呢?因為要成辦後世的安樂,所以要守十善業,必須要斷殺生等十惡業;要守護不殺生的戒,要有一個被殺的物件,才能防護不殺;如果沒有別人,如何守不殺戒;其餘也是如此,如無他人,那有十善業可守,就沒有什麽增上生。決定勝由三學成辦,其基礎就是戒學,戒學就有守護不損害他人,如果沒有他人,就沒有這條戒可守,決定勝中更須要緣一切有情眾生,生起悲心,依由悲心而生起菩提心,由菩提心而行六度萬行,成為一切遍智果位的。沒有他人我們不可能成佛,如果說我不愛他人,因為他人不愛我啊!如同我喜歡我的手錶、念珠等,可是手錶和念珠不會愛你;如果念珠被偷,念珠不會瞋偷的人吧!因為念珠本身並無感覺,因為念珠對我有幫助,我喜歡它,既然對你有幫助而喜歡它,而每位眾生真正幫助我們,要快樂就應該真正的去愛一切有情。如果仇敵會造成對我們的傷害,就不需要愛他,如果沒有仇敵,你就不會生氣,就沒有機會修忍辱。因為要修習忍辱,更需面對仇敵,你不可能對釋尊修忍辱,對上師修忍辱;因為你要修忍辱,必須有人傷害你,令你起瞋恚心,所以有仇敵,才能修對治。因此每位都對我們有利,所以應該好好去愛一切有情。

 

 

 

(四)成辦悲心的因緣

成辦悲心的因緣可分為二:一、如何去愛護正在遭遇痛苦的有情。二、痛苦先要自身的體會,而後才能轉到他人。以上所說的第一因緣,是真正的去愛護一切有情,尤其是對正在遭遇痛苦的這些有情,培養愛心。第二點痛苦要從自身去體會,思惟苦苦、壞苦、行苦等三苦;苦苦是人人不想要的痛苦感受,連動物也不想要。三苦中最主要的是行苦,我們就是要觀修這部份。壞苦是世人所追求的安樂,因為變異不定,事實上是一種痛苦。如缺錢時痛苦,有了錢覺得快樂,錢多了又是痛苦;原本一百元就能滿足,當你有了一百元又覺得不夠,又是痛苦,原本一百元給你帶來快樂,為何性質變了,又給你帶來痛苦,壞苦就是性質變異;如同乞丐可能為了錢財生爭執、嫉妒、但是比起富人爭執嫉妒,差別太大了。富人為了錢財嫉妒爭執,是非常強烈。所以有了外在物質並不能帶來快樂,反而帶來更多的痛苦。乍看之下,錢財應該可以滿足我們,為什麽又給我們帶來痛苦呢?壞苦不是一種究竟的快樂,性質一變就成為痛苦的因緣。例如在物質豐富的地方,有錢可以買很多東西,剛得到時覺得快樂,可是過一、二星期後,覺得這東西不流行,丟也不是,放置也不是,不知如何處理,這就是壞苦。本質又在幻變,由快樂變成另一種痛苦,所以若觀修壞苦,並不是內道要求的,真正的一種觀修的苦,因為外道也認為壞苦是痛苦的,他們也有對壞苦產生出離心,如同四禪天以上的外道,追求的是內心的舍受,快樂感受會帶來痛苦,產生厭棄。但是光是快樂感受產生厭離心,不是佛法不共的特徵,佛法是真正了知行苦的過患,產生厭離,這是佛法不共的,是內道真正要觀修的。行苦是隨煩惱及業帶來的藴體,就是痛苦,這就是行苦。總而言之,只要被業及煩惱所系縛,就永遠沒有快樂。如果了知這點,就會把煩惱視為仇敵,就會想戰勝煩惱,於是產生了出離心。

佛法所說的解脫,絕對不是到一個淨土,是從內心斷除一切痛苦及痛苦的因緣,當下名為解脫。一切因緣法是刹那刹那都在改變,是由因緣而來,改變的性質,是因的本身會改變,所生的果當然會有改變的性質。由此可知,一切的果隨著因而有,完全隨著因而變化的,所以一切果隨因而轉。我們的五蘊也是隨因而轉,由業及煩惱的因,就不是善良的;煩惱是隨無明而來,如果被無明轉,就會有痛苦及不吉祥的內涵存在,所以說行為被無明轉,無自主的被煩惱所轉,怎麽能快樂呢?經由這種方式思惟行苦。

仔細思惟煩惱過患時,在世界上雖然有許多天然災難,是人類製造的,因為人類內心被煩惱操控,產了種種不想要的問題,可見煩惱是多麽恐怖。甚至我們在夢中也會慌恐憂慮等不安產生,也是由煩惱來;當二人相處很好時又突然吵架了,變為永遠的分離,因為煩惱而產生的。在這社會中貪瞋癡越強烈時,這個社會一定不安寧,一個家庭貪瞋癡越強時,也一定無法和睦的。真正為害自己或他人,都是由煩惱所帶來的,應當把煩惱視為仇敵。聽到煩惱是多麽恐怖,因為它名為煩惱;我們一直被煩惱轉,做為煩惱僕人,我們能快樂到那裏?這樣思惟去體會到行苦,再轉移到三界有情身上,才能產生憐憫心。不止如此,也可以體會到在三清淨地的菩薩們,以及阿羅漢果位的聖者,他們雖然已斷煩惱,可是煩惱的習氣仍存在,也是不得真正的自在。所以痛苦要由自身的體會,而後才能轉移到他人。

   以「菩提道次第廣論」來說,以上包括暇滿義大,念死無常,皈依,以及業果的內容。經由痛苦的認識,希求增上生的安樂,再介紹輪回的苦相,生起出離及解脫的希求心,最後介紹苦諦及集諦等四諦行相,說三學處,以及修菩提心的前行基礎。

 

(五)萬丈高樓從地起

宗大師有一段祈願文:「願正法在已衰退地方,讓它再度興盛,未興盛地方,讓它興盛。」對你們說法是「願正法在已衰退地方,再度興盛。」生為漢人,原始父母所留下的宗教信仰,多數都是佛教,正如宗大師的第一句話:「讓它再度興盛。」總而言之,我們都是要離苦得樂的,每天都快樂,不但自己想要快樂,也給他人快樂;死的時候感覺有利益的,這樣快樂安祥的走過人生旅途,不是很美好嗎?即使沒有前生後世,就以今世來說,快樂也是我們想要得到的,否則生在這世間內心焦慮不安,沒有平靜過,而且造成他人的傷害,一直影響他人,死時是懊惱的,後悔的死去,那不如不要生在世間。尤其以佛教來說,所追求的目標是生生世世的快樂,有些人說學佛法修法是多餘的,其實是自己的事,是為自己安樂而學法。藏語「法」是「卻」,改變的意思,中文是方法改變,以方法改變內心,使心獲得了調伏,才能真正獲得快樂,於是說了佛法,所以學法是為了自己的事情,不是有空的時間去做多餘的事情。

佛法不只在亞洲等地,甚至有華語的地方都在流傳,並且興盛。在這些大乘的國家中,以戒律為基礎,以及菩提心六度的教授,所以稱為大乘,持有法脈是依據梵文的經藏流傳下來。西藏具有圓滿的大小乘顯密的教法,雖有如此良好因緣,能夠來到顯密圓滿的教法地方,如果自心沒有建立大小乘顯密圓滿的教法,即使來到此地,也不會見到真正圓滿的教法。如果只是了知某一法門,沒有見到圓滿教法,以及生在圓滿教法的地方,也一樣未見到圓滿教法。為了自己有了良好的機緣,能夠見到圓滿的教法,應該多多學習整個圓滿教法的內容,再儘量修行,應用在生活中。正如要建造摩天大樓,先必須有很好的計畫藍圖,前行可能化上好多年,有了這些基本條件之後,先從地基建造就會事半功倍,如同首先所設計的完成。我們不可能從第三層、第五層先造。沒有堅固的基礎要建造是很危險的,不可能一步登天。同樣的以世俗情況來說,每個目標要達成時,必須按步就班有次第的慢慢去做,何況修行,不可能一蹴而幾。

漢系的佛法名為頓悟的,就是瞬間開悟,另一種有次第的開悟名為漸悟,分頓悟和漸悟的二種人,這是根機不同。頓悟是因為有夙世累積深厚的習氣,只要遇到少許的因緣,習氣種子立刻成熟,因他具有良好善根,所以稱為頓悟者;這種人遇到好的上師給予教導,立刻就能成熟。以前在印度有些神通師,遇到真正有條件的上師,他心通了知他的根器,給予根器相應的法,在通達事物的同時也產生了證量,悟和證一起產生。以前馬爾巴的弟子,在依止馬爾巴時,不久就得到證量;我們並不否定這種頓悟者。可是在頓悟者修行過程,包括開悟所學的內容,只是把精華收攝一起學習。通常我們學法的道路,是生生世世一劫一劫的走上。

在此有個觀念要了知,頓悟的次第與開悟來說明,對一位頓悟的上根者來說,讓他學習漸悟的教授時,因為他本身有這種條件,即使他學習漸悟教法,包括了所有內涵,他能很快的學習而立刻生起證量,雖然他人可能化一年,他立刻能成就,因為他瞭解整個教學馬上相應。漸悟的教法,對上根者教導,並無任何危險。可是相反的,頓悟者的教法,對漸悟者教授,如同毒藥是很危險的。因為頓悟者的教法,是片面的內容,符合於上根者,對下根者不合適,這點必須要瞭解。一般來說有兩種傳法的方式,為了教法的總相而傳,為了適應眾生根基個相而傳法。對頓悟者傳法方式屬於第二種,對特別所度眾生而傳法內容,如果上師本身沒有條件,會誤導弟子,而且對教法有傷害;可是以教法總相傳法,非常穩定,並無任何危險。

密乘是很殊勝,密乘有無比的力量和加持,但是密乘還是有次第的走上去。西藏人、西方人及漢人都有一種觀念,聽到灌頂或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很好聽的名字,大家都會參予,有一步登天的想法,就很急促的求上上法,可是獲得上上法之後,果位卻是下下果,就會覺得很奇怪,產生了懷疑。所以修學時瞭解整個次第是需要的,從下下部慢慢走上去,如果有了下部的基礎,再學密,這才是堅定的。以我個人來說,雖然有學密,但最多的時間化在菩提心與空正見上,因為每次思惟菩提心與空正見之後,帶來了更強的心力,即使對菩提心與空正見有少許的領悟感受,這少許的感受,對我日常生活上有極大幫助,很有利益的影響。否則只現本尊相,好像實際上對生活並無幫助,當然對禪定功夫深厚,經由禪定功夫深厚,使體內的氣脈明點任運自在成就之後,那另當別論。否則只靠本尊瑜伽面對每天困難問題就很難了。因為只是靠觀想而已,不是內心思想上改變。如果每天早上起來思惟菩提心內涵,當天發生困難問題,只有菩提心能幫助你,否則每天早上起來我現起本尊相,我成為本尊,如果你出門時遇到困難,馬上不雅語就出口。

思惟菩提心與空正見確實有幫助,非同觀想的力量,很直接改變內心。空正見確實如此,如所說般確實不是真實存在,內心有這種概念,所見的都是虛假,對內心是有幫助。以菩提心來說:「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我住世間,盡除世間苦。」思惟這句偈頌也能給你帶來無比心力。如遇失望時,能給我們帶更多的希望及光芒。再加上「願四大被眾生分享般,願我也給一切眾生分享,為一切眾生僕人。」當你有這種心力時,面對什麽困難不能克服。不要一下仰望著上上的教法。應該先有基礎,再修上上法門,這才是最有利最安全的。

龍樹菩薩在寶鬘論中說:成辦佛果位有三因緣:菩提心以及菩提心的根本大悲心,空正見。我們是佛弟子,我們追隨佛,聽到佛名號也能產生信心,把這三顆心視為主要修行的內容,努力的去學習。成就菩提心有二種因緣,七因果及自他換。在入行論中寂天菩薩說自他相換的內容,龍樹菩薩的寶鬘論及菩提心釋中也說到;七因果是知母,念恩,報恩等六因一果,自他換從根道果都是與有情有關係,他人比自己重要,經由這種方式思惟,修學自他相換。

深信業果,才能得人身。四百論雲:「先遮非福業,次應除我執,後斷一切見,知此為聖者。」第一句苦苦不要刻意想,就是畜生道也不想要的苦,何況人呢?可是人與動物不同。苦苦的因從何來,是否可以遮擋?人有這種智慧,可是動物沒有智慧;既然人有智慧不想要苦,應當遮擋苦苦的因緣,就該努力行十善業,遮除十惡業,才不會後世墮三惡道及受苦苦。但有時口中雖說不要造業,可是仍造不善業,原因是內心不信造業會帶來痛苦的,因為內心對業果信賴不夠,所以在道次第中說十善業之後,又說業果,要讓我們相信十善業會帶來快樂。

完全相信業果了,心中想要好好修十善業,才不會有苦苦。但無始來造了很多惡業,會墮入三惡趣,於是產生了畏懼,這時就要皈依。於是說皈依及皈依的內容,何謂佛法僧三寶。如果說惡業雖然會帶來痛苦,那是未來的事,沒有關係,很容易造成我們的懈怠。為了避免這種懈怠,思惟無常,死無定期等,一切都是短暫的,壽命再長,也不過百年,更何況現在有壞滅的身體。可是目下具有暇滿的功德,能成辦非常有意義的佛事,怎能浪費這個人身。所以在思惟無常之後,更策勵的說了暇滿的內容。業果皈依無常暇滿,是互相聯接關係。這是四百論的「先遮非福業。」不造非福業,會帶來後世的安樂以外,還帶來生生世世增上的人身,繼續走成佛之道,在這道上不會遭遇間斷的障礙。

我執分為粗分及細分,瞭解粗分我執,不一定瞭解細分我執。即使瞭解粗分我執,斷除了粗分我執,並不能斷除細分我執。細分的我執斷除,一定斷除了粗分我執。如果從他方面自性有的執著已經斷除,自續派所說的真實執著一定斷除,可是自續派所說的真實執著斷除,並不表示自性執著會斷除;這就是說粗分的執著斷除,細分的執著仍然存在,煩惱還是無法斷除。要真正了知徹底斷除煩惱,只有依賴甚深的空正見,只有皈依空正見才能斷除一切的煩惱。所以說法寶,就是空性的道理,四聖諦也說空性的道理。如果瞭解空性時,也可以瞭解甚深緣起;如果了知甚深緣起道理,對業果一定有幫助的。空性的思惟,是佛法的整體理論上初中後都很重要的,佛法教理的殊勝,在於下下法與上上法都有密切的關係,而且是互助作用。所以四百論說先斷除非福業,其次斷除我執,最後斷除我見所遺留下的一切,也就是所知障,這樣才算是善巧。

在我們修行的一條大道,先要了知修道的次第。菩提心生起次第,上師有責任介紹修習的內容,讓大家儘量的生起菩提心,我們雖不能任運生起菩提心,但要刻意讓他生起;在生起菩提心之前,對無常暇滿內容要觀修,觀修時一定有個長遠目標,為要生起菩提心而觀修這些內容。如果有計劃的做這些前行,是生起菩提心的因緣。為什麽在廣論中不說下士道而說共下士道,為了能夠堅定菩提心的基礎。在下士道內容多加「共」字,是為了將來生起菩提心。

 

 

 

(六)智慧成就菩提心

大悲心生起之量,就是能夠自然任運而生。悲心是如何生呢?首先聽聞悲心教授,瞭解之後,感覺我必須要去救護一切有情眾生,是刻意讓它生起,當遇到可憐眾生時,隨著這種因緣自然生起悲心,名為自然任運成就悲心。同樣無常,出離心也是如此。整個次第必須先聽聞所要修法的內容,再次反覆思惟,心想如果我好好修應該會生起證量。之後真正生起對這個法的感受,這種感受並不是自然產生,要想才有,不想就沒有,這叫做蓄意刻意。自然而然任運成就是不要刻意去想,遇到境自然而生。如修次中篇:「何時如母愛己幼兒,見其受苦,欲自所愛者能離痛苦,自然能入是悲,等視所有眾生,爾時即謂圓滿,亦得大悲名已。」這叫做方便品生起次第。

智慧品是對治顛倒執著,顛倒執著是見一切都很真實,見到從境上存在,所見都是獨立自主的,毫無疑惑的,這時心中是完全自性有的顛倒執著,相信絕對是自性有的邪見。之後,經過反覆的思惟上師的教導,為何是如所見到般的真實,如有自性,應該在境上可以找得到才對,可是找不到,於是產生疑惑。但疑惑是否有自性,可分三者,第一疑惑應該有自性罷。第二疑惑似乎是自性與無自性各半。第三疑惑應該無自性。三種疑惑次第過後,就慢慢相信無自性。相信之後,反覆思惟既然存在,從境上尋找又找不到,唯名安立而有,只有這種方式存在。再經反覆思惟而相信就變成證量,這種證量是屬比量智,再次的反覆觀修,異共相慢慢稀釋,變成現量,也就是證空現量。修行次第及證量次第是如此的。

生起悲心之後,有責任感為利一切有情,我必須生起清淨意樂。如修次中篇說:「如此串習悲心,自然依次能起欲現前拔濟一切有情之心。如是串習根本心已,當修菩提心。」菩提心有二種: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先說世俗菩提心,從一位具有條件的上師面前發心,並且心想學六度的菩薩行之後,再從上師面前受菩薩戒,最後累積福德智慧二資糧。

菩提心分願菩提心及行心菩提心,願心與行心的差別,願心如同想要到一個地方去的想法,行心就是正在去。當然兩者都是要去,一種是想法而已,一種是正在做的行為。同樣地我想要成就無上菩提的心,是一種發心;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發願並且承諾受了菩薩戒行六度萬行。當下的菩提心就分為二,願心及行心。

獲得願心之後,雖然生死輪回中,就能生廣大果實,但是不能與行心相比。行心因為受菩薩戒,緣一切有情,只要菩薩戒在,不管是放逸睡眠時功德會慢慢增長。願心在每天生活中,更有勇氣去面對一切困境,可以改變人生。願心如果在睡眠時,心不現起就無功德。如入行論雲:「若僅思療癒,有情諸頭疾,具此饒益心,獲福無窮盡。況欲除有情,無量不安樂,乃至欲成就,有情無量德。」如果有一個隻想要治療有情頭痛,就能獲得無量福,更何況菩薩們發心,要除一切有情的大小痛苦,獲得一切安樂,不是只獲得增上生或寂滅,是要他們獲得一切遍智,這種心所得福報更是無量。

我們從無始來都想離苦得樂,但很可惜的,只是以愛我執的方法追求安樂。一般人有種想法,利益他人是多餘的,連自己都顧不了,何必還要去愛他人!如果自利成辦,似是很能幹,專心做自己好就好的愛我執。如果他人做壞事,假裝沒有見到,不去管他,這是不對的。對於他人錯誤行為,應該面對善言解釋;但不是抗議人的本身,是抗議他的行為,人與行為要分開,真正造成他人傷害的是他的行為,不是人本身。不要認為這個行為是他做的,抗議行為同時,也抗議人本身,那就錯誤了。如同懺悔,罪障是種錯誤行為,把罪障懺掉的同時,把自己也一起懺掉。既然能原諒自己的惡行為,把自己與自己的行為分開,為何不能把他人與他人行為分開?他人惡行可以抗議,但對他本身仍然保持愛心悲心,這對我們是很有意義的。如果他的惡行能改變最好,不能改變也不應該把他視為正面的情緒。

積資淨障的最好法門,是普賢七支供養。首應供養的,是供養自己的身心,把身心奉獻給三寶,做佛菩薩所悅意的事。以及一般供養及無上供養,禮贊三寶,皈依等。懺悔時面對上方資糧田,觀想自己及周遭的一切有情,所造罪業,生起罪障感。從何處造惡業,應從何處懺悔,對以前所造的惡業,視同毒藥入身,要立刻把罪業去掉,以這種心態懺悔過去的惡業。要急速懺悔的原因,因為死的因緣很多,是無可避免的,即使多麽偉大的人物,死亦難免,同樣一個惡貫滿盈,死神也會找他。無論善人或惡人,絕無倖免。世界歷代帝王,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犧牲了人民生命,築城以求長安,這些顛倒常執,三門造了眾多罪業,最終只剩名字而已,可是生生世世都在痛苦中流轉。隨著常執而轉,即使今晚要死,仍認為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仍生放逸。所以要用智慧觀察好好提醒自己,死無定期,不要懈怠及放逸,要急速懺悔所造的一切罪業。

死時只有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走,任何人也無能助,留下的也只有今世所累積的業,決定我們的來世,也只有業能夠幫助我或傷害我。死亡時恐怖無奈的,無人能救助。所以趁我們活時,善加利用我們的悲心,有能力幫助一切有情,就應該好好做;如果不想臨終時恐怖,這時只有三寶才能救怙,於是至誠皈依三寶。如入行論雲:「佛為眾怙主,慈悲勤護生,力能除眾懼,故我今皈依。」

如隨喜支隨喜一切,首先隨喜正在輪回的眾生,努力斷除感苦苦十不善,得到人天的增上生的功德,以及隨喜二乘的精進,斷除了行苦而獲得解脫果位,再隨喜大乘菩薩們,為眾生努力精進,增長道諦功德,為利益眾生,希求無上菩提。最後請轉*輪,請佛住世以及回向。

 

 

 

(七)身財善根一切舍

之後把自己三世所集的的身財善根,捨棄施給一切眾生。為利一切有情,如入行論雲:「舍盡則脫苦,吾心成涅槃。」為了能夠真正的快樂,必須舍盡一切,才能脫離痛苦;如不捨棄,隨愛我執保持身財受用,最後仍將死去,也一樣要拋棄,只有隨業煩惱轉。一切善業也會被煩惱盜走,還不如趁早捨棄,才能獲得解脫。既然已經捨棄了身財受用等,我的身體隨著他們要打要罵要殺,也就不必計較了。如果真的從心中捨棄了一切,當你遇到困境時,也可以減少你的瞋恚心,忍辱的力量會增加,是有益處的。既然身財善根都能舍施,還在意缺少什麽?因此,應以廣大心力舍給眾生,如入行論:「願彼見我者,悉獲眾利益。」真正的捨身是福德智慧堅固時,未堅固時要守護身體,這是意樂上要舍,加行上要守護。如四百論說:「人身是最好成佛工具,可以利益眾多有情,在道證功德未圓滿之前,要善護身體。」既然我的身體為了利有情而舍去,現在如有人見到我起瞋心時,我與他之間是惡緣,由於結上惡緣的力量,將來再度在一起,因此就有機會可以度他。如四大為一切眾生所享用,願我的一切如同地水火風般,為一切眾生享受。

如果能夠真正見到佛的化身,那不用說是善根具足;即使仍在煩惱中見到佛像,由此因緣,將來能見到百億尊佛的真正化身。為何今日見到佛像,能促成如此緣起?由於佛陀在行菩薩道時的悲心,他時時刻刻為眾生著想,只要有誰見到他,聽到他的名字,都想要幫助他。如同入行論的回向,因為有悲願強大的力量,我們可以相信菩提心所帶來的果實,是無止盡的。所以要策勵自己生起菩提心,為無量眾生著想,從所緣境來說是無量的,功德是不可思議。這種無比勇氣的菩提心,好好的祈求他,要獲得加持,要從這裏得到加持,要當小偷應偷菩提心,要做強盜應搶菩提心,無論如何要想盡辦法讓自己生起菩提心。在皈依時你是我唯一的上師,你是空行母,你是我的一切,你是我永遠的依靠,你是今世和後世一切的依賴。這個「你」字就是菩提心,沒有別的詞語,可以稱為你字。如果把愛我執或真實執著埋在內心深處,如果說「你」是我的什麽?這是無用的,不是真正能夠帶來利益的。前面說過,騎上菩提心的駿馬,將繼續走上快樂的道路,最後達到佛果位,事實是如此。如果我們能夠生起菩提心,不但今世快樂,後世也同樣的快樂。

佛在二千五百年前所說的教法,以及龍樹父子所說的教法,以及藏傳的許多大成就者,他們所留下教法,我們都能見到;雖然只聽到他們的名稱,無法見到本人,但是教法可以由我們的根本上師給的恩惠能夠得知。如了知菩提心的功德,讓我們自己好好的修習,這一生來此世間,沒有比此更重要了,應該珍惜此種難逢機緣。

今世我們為衣食住行而努力,倒底獲得什麽?如果有了菩提心力量,當衣食住遇到障礙時,能把違緣轉為道用,把一切障礙轉為成佛之因,此種善巧,唯有菩提心才能達到,這才是智者。只有菩提心才能成辦,非出離心及空正見。菩提心能把一切違緣轉為菩提資糧,這是很善巧的。所以應該好好地修學菩提心,如入行論:「彼是除熱惱,清涼心明月。」熱惱就是障礙,煩惱障與所知障。菩提心不但使我們後世斷除煩惱所知障,還可以摒除現前狹窄的想法;現前想的都是我該如何如何,只有菩提心才能淨除一切狹窄的熱惱;菩提心的光芒,可以去除愛我執的黑暗,唯有廣大的菩提心,才能把狹窄的思想摒棄。

菩提心不需要智慧,但成辦菩提心時,需要廣大智慧,所以成辦菩提心之後,能使智慧更廣大的增長。佛陀為眾生說無量法門,但勸眾生說:沒有比菩提心更重要了。如說「是拌正法乳,所出妙醍醐。」佛陀的正法精髓,就是菩提心。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