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02 21:35:44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心論述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薩道 4 菩提心生起令不退

四、菩提心生起令不退

(一)積極修習諸善行
先說不放逸,如「故如所立誓,我當恭敬行,今後若不勉,定當趨下流。」經由菩提心功德思惟之後,行菩薩行,發誓願為利益一切有情受菩薩戒,就應該切實遵守,瞭解根本罪惡作等。如果放棄利眾的菩提心,就犯了根本罪,要非常的謹慎,行心不能放棄;如果不勉力而行,將來一定是往下走,往下走並無好處,因為從無始為自己去尋找一種離苦得樂的方式,至今並未獲得利益;無始來有無量佛出世,可是並無良好的機緣遇到佛,聽聞到教法,今日非常難得機緣聽到佛菩薩珍貴的菩提心教授,如不努力學習,豈不是又浪費了一次機會,又要長久流轉在生死苦海中,「饒益眾有情,無量佛已逝」。

暇滿人身是非常難得,應該殷重去利用它作為修法的工具,否則隨著煩惱而走,隨著愛我執而走,原本是修法的工具,一個暇滿的寶,如果成為暇滿的殺人工具,這是很危險的,將墮險惡趣。動物隨著貪瞋會去損害其他動物,但是牠們殺傷力並不大,因為牠們缺少足夠的智慧,人類的智慧,隨著煩惱操縱之下,可能傷害很多人。我們時刻都有可能造重罪業,如不謹慎防護懺悔,隨著這種惡業,後世只有到三惡道去。如果想墮惡道後果報受盡,仍將得到增上生的人身,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因為生三惡道受惡業果報時,但是內心的貪瞋不會自動消失,所以仍在痛苦中輪轉,而且生在三惡道時,要生起善心是非常困難的,如同水向上流,要生起惡念是很自然,如同水往下流。因此不要為世間瑣事散亂、貪著,應該小心謹慎為自己未來著想,否則盲目的度過這一生,將來是很危險的。如雲:「既得此閒暇,若我不修善,自欺莫勝此,亦無過此愚。」瞭解這些道理之後,如先覺所說:修心者在臨終時,勝歡喜,中不懼,劣不悔。雖然不一定能得到歡喜,但是起碼要做到死而無後悔,這點我們要小心謹慎,在日常生活中,要儘量為他人著想,常常思惟無常,暇滿義大,努力觀修菩提心。

楞伽經說人天聲聞緣覺佛等多乘,這是應眾生根器的希求。三千多年來,世界上很多不同宗教信仰,主要的宗教信仰,都有它的哲學思想,以及修行的方法。佛教、印度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等,在眾多宗教信仰中,如果要找一個最好宗教,這是有點困難。因為世界上的人口那麽多,每個人的思想不一,根器不同,一種宗教不可能適合所有的人類。但是大多數的宗教,都主張如何成為善良的人,如何要有愛心,關懷他人,這種的修持方法。為了使人們堅定信心,說了哲學內涵,多數宗教都有這點的主張;都說要如何成為好人,不應傷害他人等,這些都是屬於戒律;關懷他人,於是說到佈施等,也說要常祈禱。以佛教的十善業道,多數的宗教也都一致主張。這些宗教在過去的歷史上,也曾經幫助了千百萬人,將來也會幫助千百萬人,如果宗教無法帶來利益,就不會有人信仰了。以這樣的角度來看,只有一種宗教信仰適合全人類的,是不可能辦到的事。因此,在眾多的宗教中,無法說何者最佳,何者最劣,最佳的只能說是對他個人最相應的而已,眾生根器不同,找不到一種宗教,適合所有的人。

如同身為佛教徒,只能說佛教對我最適合,佛教對我是最好的,對他人則是不一定;同樣一位元天主教徒來說,天主教的修持方式及哲學思想,他覺得最適合。對個人有好壞的差別,以總相來分別,最好最壞是不可能的,因為眾生根器不同。雖然如此,以修行的法門,在總相上找不到最好與最壞,但是那個宗教哲學思想最廣最深,是可以分別的。所謂的最深最廣,就是內容最豐富,解釋最嚴密的。如果以哲學思想作解釋,所有宗教哲學思想中,佛教的哲學是最廣最深的;有許多持客觀的學者專家,也認為如此。但不可以認為自己的宗教哲學是最深最廣,要求他人也要接受這種思想,這是錯誤的。因為有很多人相信創世主,只要好好的禱告,就可以獲得內心的安樂。

就以佛教徒來說,藏人和漢人都有同樣的情況,佛陀明明告訴我們,「自依止,不餘依止。」自己是自己的怙主,可是他們仍舊祈求神或本尊加持;好像祈求財神,不需要努力就可以獲得財富等;自己什麽都不做,只要祈求三寶就可以得到,這種想法與世間創世主並無異樣。如果在主張上承諾有創世主,那麽向祂祈求,並不矛盾,因為思想上認同有個創世主存在;矛盾是我們認為一切都是緣起有,自身不去努力改變內心,消除障礙,不去觀修菩提心空正見內容,反而把自己的快樂與痛苦推卸在上師或是三寶身上,難道不覺得上師及三寶很可憐嗎?要承擔重大責任。如求卜卦時,卜卦的人只說要消除障礙,要修某法等,不會勸你多多觀修菩提心及空正見。這種思想同世間創世主無異。我們是佛教徒,聽聞教法之後,仍然有此思想,何況有那麽多信世間創世主的存在的人;相信世間創世主的人,對他們絕對有幫助的。我們是佛教徒,應該認知內外的一切事物是依因緣而有,痛苦與快樂要由自己承擔,不應該寄望在他人身上。佛說:「我對你們說解脫之道,要不要走,你們自己決定。」自己是自己的依怙的道理,我們應該瞭解,由自己改變自己,不應該把責任推到上師三寶身上。更甚於有人不但把所有責任推給出世間本尊三寶身上,還有明明是佛弟子,郤皈依天神水神等。漢人法友們應該多瞭解多乘的差異,然後聽聽導師釋迦世尊對我們說些什麽?是不是合適,如果合適自己,就要多多觀察內心,以自己為自己的依怙。

身為佛教徒終極的目標,是要成辦一切遍智,才能自利與他利。佛說「若有此心,則能成佛。」此心就是菩提心。我們在未調伏的心上,經由某種教授,慢慢使心獲得調伏,之後生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的次第,不是像換件衣服,一下子改變,要經由慢慢的串習,在心續上才能轉變。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成就大悲心有二種因緣,一是對眾生的悅意慈心,生起因緣有七因果及自他換,二是悲心不忍眾生苦。先要了知眾生所遭遇的痛苦,這要自身去體會,配合阿底峽尊者道炬論的三士道內容去學習就容易瞭解。思惟暇滿及無常,斷除了對今世的貪著;思惟業果及輪回,斷除對後世的貪著,體會到行苦,最後再轉移到他人身上。之前學過悅意慈心,因此不讓親愛的人得到痛苦,痛苦自己已體會到,再加上愛他心,於是大悲心產生了;生起悲心之後,就會想去利益有情;真正能夠利益一切有情的,只有無上菩提。於是有利他的發心因緣,生起欲證得無上菩提的希求心;這樣具有利他以及欲證菩提的希求,兩者希求的發心,我們稱為菩提心。生起菩提心之後,再努力行菩薩行,經過六度的修行,身財善根的佈施。入行論中未特別說到持戒,持戒是以不放逸,正知部份代替,之後忍辱及靜慮品,智慧品等說明,就是六度的修持。

我們知道要行善法,也知道善法的重要,必須多多積集善業等;可是無法持續行善的原因,是自心被煩惱所系縛,即使行善也不能如所想像的成果,這並非外在的壓力,而是內心在作怪,心受煩惱左右,隨煩惱轉,而心不能自主,所以我們要把煩惱視為仇敵,因為它使我們無法得到究竟利益。一般認為貪瞋煩惱不是過患,對於殺人偷盜,我們認為是惡行為,那是由世間訂定的法律標準而認定,法律規定不得殺人不得偷盜,所以認定這是不好的。可是在法律的規定中,沒有說明殺人及偷盜的意樂是錯誤的,幾乎未提未調伏心是錯誤。可是佛教的教理正是顛倒過來說:其實不是行為問題,最主要的是造成行為的動機,才是真正幕後主使的仇敵。如果有殺人偷盜未調伏的意樂,縱使在行為上儘量壓抑,因為動機是污染,這種行為就會持續下去。如果真得要抑制行為,要從遮擋誰是行為的指使者上著手;即使行為是惡的,意樂是善,也會累積善業的;外表看來是行善行,但意樂上卻是傷害或欺暪他人,所造的將是惡業。因此佛教徒對善和惡不是由行為去判斷,而是由意樂上來判斷。如果要避免惡行為,惡行為根本來自煩惱,或未調伏的心,這是我們要遮擋的。

 

 

 

(二)斷除貪瞋煩惱敵

煩惱是從未調伏的心來,未調伏的心是由真實執著產生。可是多數未從此處尋找,未調伏心從何而來?痛苦何以從煩惱來?很可惜我們不從這方面想。在生活經驗裏,多數把煩惱視為朋友;以瞋心來說,遇到困境時才生起,平常很謙虛的人,遇到困難生氣時,就不像平常謙虛,他會很有勇氣的,似是緊握拳頭往前沖的態勢。當他困難時,瞋心給他帶來無比勇氣,讓他去面對困境、咆哮、抗議等。在那時瞋心是他唯一的朋友,支持他去面對現實,消滅敵人等。似乎遇到困境,瞋心帶來幫助,給我們勇氣的感覺。

同樣的,嫉妬和競爭之心,似乎幫助了我們上進的感覺。貪心也是,因為有貪心使我們喜歡某種東西,才會去追求呀!其實我們被騙了。生起貪瞋時,真的會感覺到煩惱幫助我們,甚至想到一個人沒有貪瞋,豈不是白癡,他的生活就不會多彩多姿,說好說壞都無所謂,豈不是怪人。好像對親人起貪,對仇敵起瞋,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不錯!我們有此感受,可是仔細想,我們是被煩惱騙了,當我們生氣時,口中會吐出不雅的話,是因為生氣而溜出口,事後不是後悔嗎?如果瞋心真得帶來好處,那何必後悔。瞋心好像會帶來勇氣,可是那是愚蠢的勇氣,只是見到事情的部分,而未曾想到後果,因為未來的得失未曾想到,只顧眼前必須如此而已。這種勇氣的眼光是非常短視,是愚蠢的勇氣呀!如果遇到困難時能為未來著想,這時必須先冷靜,以智慧善加判斷,要如何面對困境,而不是以愚蠢瞋心面對事情,這樣面對困難而會處理的確當,不會造成對他人的傷害;以瞋心去處理事情,往往會造成更多的傷害,對未來是很不好的。

  煩惱的產生,是由於無明,對實際情況不了知,隨著煩惱處理事情,就是無法看清事實,只解決片面問題,未曾見到整個問題的所在。因為煩惱來自無明,平時應多多觀察內在煩惱的行相,是從何而來,為什麽從無明而來,這點要瞭解。依經驗觀察,煩惱是從無明而來。如雲:「貪瞋等諸敵,無手亦無足,非勇非精明,役我怎如奴?」貪瞋並無兵器,如果有兵器在操控我們,那另當別論;它並未強迫我們,可是當貪欲或瞋恚生起時,幾乎所有的心識都被它征服。如果長時的串習,能保持正知正念,悄悄地觀察貪心或瞋心是如何產生的,那時絕對可以減低我們的貪瞋,因為平時沒有串習,所以無法做到。當貪瞋生起時所有感覺都變成貪瞋性質,這是很可惜。如經由長期的修行,把瞋心與自己的本心分開觀察,是有絕對幫助。

外在的仇敵,是屬於暫時性,而且經過一段時間,可能化敵為友;尤其是佛教徒,承認有前後世的存在,何必在乎今生是仇敵,也許過去生是我的親友。可是卻忽略無始以來,一直緊跟著我們的煩惱,才是真正的仇敵;捨棄真正仇敵,而與臨時仇敵計較,豈不是沒有智慧。為何煩惱是真正仇敵?因為只要它一現,原來平靜的心,立刻無法安寧。如同看病時,醫生囑咐多多休息,休息就無需工作,不會面對貪瞋境,內心就會平息。如果休息時,內心仍然一大堆貪瞋圍繞著,就無法真正的休息養病,一直無法獲得安寧。所以煩惱的心識一生起,原本平靜的心識立刻消失,開始動搖,這種的心,我們稱為煩惱。

我們對佛的信心,或對眾生的悲憫心,原本平靜的,忽然產生動搖,這種動搖與煩惱帶來的動搖不同,以悲心產生,內心動搖是我願意承擔一切眾生痛苦,他本心是含有無比的勇氣與心力,如果沒有無比的心力,是不可能承擔的,可見在生起悲心的當下,內心的基礎是堅定,只是表面上動搖而已,內心究竟的平靜,仍然存在的。可是因煩惱而動搖是不同的,煩惱生起,內心就不能舒適的生活,不止如此,不但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他人,傷害社會等。因為有煩惱,我們想離苦得樂,也無法辦到。因此外在仇敵只要待他好點,可以化敵為友,反而可以幫助自己。隨順煩惱敵只有傷害自己。如雲:「若我順侍敵,敵或利樂我;若隨諸煩惱,徒遭傷害苦。」煩惱不但造成自己的傷害,也造成他人的傷害。在家庭中原來相處和諧,只要一個人的煩惱,造成全家不平靜的氣氛。如同世界上許多的戰爭事件,這都是人的智慧隨著煩惱走,而產生了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因此由煩惱的仇敵,帶來地獄等痛苦因緣,生在地獄有情,以為是獄卒給予的痛苦,獄卒的折磨,其實是由於自己的惡業所感,惡業又由煩惱而來。

    外在仇敵不要刻意去殺害,他也會死去,可是內在的仇敵不會自然的消失。我們為了外在仇敵,會盡力想要消滅,犧牲在所不計;應以同樣的決心去消滅,無始以來跟隨我們的內在仇敵,它才是真正在傷害我們的。面對內在的仇敵,因為無始來的習氣,姑息它,要消滅就覺得很困難;但是別灰心,要面對現實勇敢的對抗它。在戰場上為了得勳章,都有勇氣戰勝外在敵人,為了得究竟安樂,為何沒有勇氣面對真正傷害我們的敵人。在世間上如四百論說:「不是缺少衣食順緣而痛苦,當衣食順緣具足了,又是內心的痛苦。」所以我們不是身苦,就是心苦,一直在身心痛苦中存活。雖想離苦得樂,也想獲得究竟安樂,而且一直在努力著,真正能做到的有多少?最後仍為身心苦惱纏縛。今日難得聽聞教法,認清給我們痛苦的真正仇敵是誰,為了真正快樂,就要努力提起心力,面對現實去消滅真正給我們痛苦的仇敵。

已了知煩惱的過患,只有努力消滅它,才不會引生痛苦;煩惱如果消滅了,它是不會再回頭,不同外在的仇敵,養精蓄銳之後,再回來報仇。如入行論雲:「惑惑慧眼斷,逐已何所之?雲何返害我,然我乏精進。」以藏文釋,「惑」是由了知惑的究竟性質的智慧眼所斷。以梵文解釋第一個「惑」是沒有力量的意思;沒有力量的煩惱,是由智慧眼所斷。外在的仇敵經過一段時間,有了足夠力量再回來攻擊是危險的,內在的煩惱仇敵沒有力量,是由非理作意而產生,顛倒執而有。煩惱生時,可能在眾多的好壞層面,只選擇好壞的某些部份;如同我們生氣時,明明對方有許多好處,我們只看到他的缺點,實際情況有好有壞,可是生氣時只選擇其中的部份,這表示抺殺事實,捏造事實截取某部份。煩惱看起來很難斷,事實不然,只要把事實看得越透徹,煩惱就隨之減少。煩惱生起原因,是不把事實看得透徹,生氣時只見到對方都是缺點,當你冷靜時並不是如前所想像,也有優點。平常也這樣說,為何生氣時只有看到壞處。明確地說煩惱是扭曲了實際情況而產生執著,因為無法見到整體,煩惱不但是錯亂識,也是心胸狹窄的心態。我們只要認清實際狀況,煩惱就很容易消失,因為煩惱本身沒有抵抗的能力。所以第一個「惑」是沒有能力的意思。這裏的「慧眼」不是空正見,是指常識,一位社會經驗豐富的人,對事情的看法會寬容,不會在意;一般沒有社會經驗的人,沒有勇氣,眼光短淺,對小小的挫折,就會承擔不起,抱怨等等,不會像有經驗的人,能夠心胸寬大接受事實。所以把實際情況看得越多越廣時,對煩惱的承受力量越大,因為能把事實真相弄清楚,為「慧眼」斷除,這只是暫時壓抑。

煩惱分為非見煩惱及見煩惱,非見煩惱就是貪瞋慢等。非見煩惱要斷除比較簡單,見煩惱要斷較難,因為是一種錯誤的認知產生,也是經過思惟,可是理路不正確所產生的煩惱,要斷除必須仔細思考更深奧的理由。如同瞋心可經由慧心斷除,貪心由不淨觀。斷除的對治力可分為二,一是暫時壓抑的對治力,一是徹底的對治力;暫時壓抑的對治力,譬如對一個人生氣,你多想他的功德,他的優點,借此對治力對他瞋心減少。如果貪戀一個人,多想他的不淨處,如身體是由三十六物組成等,外表包裝很好看,內部有醜陋的一面,這樣可使貪心減少。例如吃飯時,想到飯很好吃時就會多吃,當這種貪心生起時,把念頭轉過來,想吃得太多或太油膩會傷害身體,貪心就壓抑下來。當吃葷食時,似是很好吃,心想肉是由有生命體取得,牠們也不想苦,也要離苦得樂,於是對牠們生悲憫心,就不想吃了。這名為暫時壓抑對治力。如果徹底對治力,是根本上去斷除,這種並不如貪心或瞋心的對治力,貪心的對治力不能對治瞋心,瞋心的對治力不能對治貪心,對治力是個別的,無法對治總相。從根本的對治力是癡心的對治力,癡心是指我執,只有無我的正見才能對治癡心,癡斷就是對治一切煩惱,因為一切煩惱由癡心而生。

我們生起煩惱時,貪瞋主要由癡心而生,煩惱生時都有悅意相及不悅意相,悅意相生貪,不悅意相生瞋。由誰生貪?由誰生瞋?是見到悅意相與不悅意相的「我」。當貪瞋生起時,覺得有一個很獨立的「我」,很真實感的「我」存在,要去尋找時又找不到,從頭部到腳,這個「我」在那裏?從身上找不到,從心上找到底是意識或五根識,是醒來的意識,或是睡眠的意識,也是找不到。但是當我們生起強烈貪瞋時,好像有個很強烈的「我」控制身心,身心被「我」控制,但這個「我」到底在身外呢?或在身內呢?尋找又是找不到,但似乎感覺有個真實的「我」,這就是錯亂的。我們尋找「我」時找不到,而又堅持有個真實「我」,這是不合理,於是破除真實「我」。這並不表示「我」不存在,當我們產生貪瞋時,確實有個「我」的存在,經由尋找,又找不到「我」的概念產生,是可以減低貪瞋。

修法時要斷除的障礙,主要的是妄念及煩惱雜染等;而修法的順緣是信心、希求心、菩提心等,經由這些順緣成辦,且要由最細微心成辦佛果位,這種解釋在無上瑜伽部說得最清楚,如何以最細微的心成為四身(自性身、智慧法身。圓滿報身、化身)的道理。行法時當然有身語的修持,但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是由意樂上修持。在印度有三種修行方式,一是身體的苦行,一直折磨自己的身體,一是以聽聲音,一是意樂上的改變來修行。釋尊說法是以意樂改變為修持,意樂是經由正念正知守護,否則就會隨未調伏的心,做出種種不正確行為,不但暫時得到損害,究竟也無法獲得安樂,仍然在輪回痛苦中。所以平常要以正知正念觀察內心,連夢中都要守護的正念正知,這才是護正知的學處。一切過患都由內心未調伏而生,一切內外在的變化,都是依因緣而變化,痛苦的變化也是依賴因緣而變化,此因緣就是未調伏的心,由此痛苦就無法止息,所以要守護正念正知。

快樂和痛苦的根本,在於內心有無調伏,所以要努力守護自心,經由所取所舍的正知,觀察內心是否走向正確道路。以正念正知守護,即使處在眾多煩惱因緣中,也不會被煩惱控制。以出家人來說,處在女人窩中也不雜染。三學不能嚴守,主要缺正念正知,或者把三學變成世間八法的工具,天子成魔,良藥變成毒,這些都是失去正念正知所生的過患。

 

(三)守護正念及正知

能夠讓我們守護正念正知,有條件的上師是很重要的,如莊嚴經論所說的上師十種功德,上師良好行為,可為弟子模範,弟子見到上師精進,自然也不會懈怠,有這種作用。上師很奇怪,弟子自然也會很奇怪,所以要依止一位與佛意趣相同的上師,這是很重要的。弟子在依止之前,先要多觀察。現在藏傳佛法慢慢在各地興起,但是都有許多想要發財的人,戴上佛法假面具賣佛法,賺佛法的錢,所以要特別小心謹慎。想依止一位具有條件的善知識,在未依止之前要善加觀察,最好依止一位具有教證二量的。總而言之,隨著善知識的模範,至心效法,以正念正知守護,要了知不守護的過患,守護的利益。如入行論:「佛及菩薩眾,無礙見一切;故吾諸言行,必現彼等前。」應該想我是佛弟子,不應做不如法事,善念護正知。

要生起正知的因緣,有共與不共,共因是平常秉持正念,反覆的,長時的守護三門,這是生起正念的共因;不共因是反覆的觀察,身語意三門行為是否與正法相應,這是不共因。如果是出家眾,應該時時想:「我是出家人,不可以做這個,可以做那個。」對所取所舍反覆思惟,以正念守護,才是最堅定基礎,保持正念正知。守戒的時候要看情況,並不是大大小小都要好好的守,不視情況只守戒條,有時太過份的執著,反而產生許多問題,應視利害得失加以防護。

經由正念正知長時反覆守護,得到修法功德,慢慢對佛生起歡喜心,及我願成佛的信心。因為我們緣身體就會產生貪著,雖然不說要守護,也很自然的會照顧;因為身體也很重要,是修法的工具,但過份貪著身體,又會造成善業的衰敗,所以要斷除貪著不淨身,所以修不淨觀。

與他人相處時,無論他人對你如何,隨時保持清淨意樂,善待對方,如果被指責,仍應敬重接受教導。如果他人有功德,不管直接或間接要去讚歎他人的功德;他人讚歎自己的功德,不應起我慢,反而應說他能了知我的功德,這是他的功德,以此意樂回向過去。果能如此,保持菩提心的意樂,儘量為他人著想,行菩薩的一切行,都將成快樂的行為。如雲:「此善價難沽。」依他人所得的善德,不止暫時獲得利益外,後世即將獲得更多的安樂。不懂隨喜,只會帶來更多的痛苦而已。

無論做任何事,先要衡量利害得失;如果只是暫時能得安樂,而究竟會帶來痛苦的,這種事不要做;暫時和究竟兩者比較下,究竟利益大於暫時,就該去做。自己利益與他人利益比較下,他人利益較大,這事就該去做。要真正捨身時,必須要有道證功德,就是現證空性之後才可以,否則捨棄身體之後,不但不能成就無上菩提,反而產生逆緣。以正念正知守護之後,應該好好修行。

心經最主要的是講空性內涵,「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說明五蘊皆無有自性的道理。空正見是依一個存在的法(有法),而說它的究竟性質,就是空性;並非從不存在的法說它空性,空性不是一切都沒有。空性是針對一個事物作分析,它的究竟性質,仔細尋找假義之後,找到了究竟性質,於是獲得了空性。因此以有法為基礎,而此基礎是互相依賴的,互相觀待的緣起故,而產生了空性特徵。所以心經就是以五蘊為例,照見五蘊皆空的意思,是在五蘊上觀察它的究竟性質,找到了五蘊無有自性,自性皆空。至於在五蘊事物來講,它是未清淨的,所以在凡夫地時有未清淨的蘊、界、處等,由這不清淨的蘊、界、處等所感得果實,當然也是不清淨的,原因是由於內心未調伏。當內心慢慢的獲得調伏,內心也就清淨了,所帶來的果實也清淨、細微。所謂的輪回與涅槃,最主要是由心是否清淨而產生的。成佛而能成就一切遍智,並不是第一刹那內心不清淨,第二刹那內心突然的變得清淨了,而是慢慢得的調伏內心,使內心獲得了清淨,成就一切遍智的。心經所說的「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是說從資糧道,加行道,見道,無學道,在見道位現證空性之後,由初地、二地、三地一直到十地的內容,也就是從現在不清淨的心,經過了某種方法,使得內心獲得了清淨,慢慢的成就一切遍智。

調伏內心的次第,佛佗說四聖諦時,對於每一個真諦,又說了它的不共行相,所以形成了四諦十六種行相。以苦諦的無常行相來講,為了觀修無常的緣故,而說了粗分的無常與細微的無常兩者,最主要是細微無常的觀修。四諦十六種行相,從自身上去體會的時候,而認識了痛苦,產生了厭離,把這種厭離和痛苦的感覺,轉移到他人身上時會產生悲心,於是生起了菩提心。當我們能夠成就任運菩提心的時候,就證得大乘下品資糧道了,然後再隨著空正見的幫助,獲得了空正見的增長,進入加行道。從資糧道進入加行道,使整個道諦增長;為了使道諦能夠增長,所以希望菩提心未生令生,這才是我們人生最主要的意義。因為自利、他利都是由這顆珍貴的心成辦的,沒有比這顆珍貴的心更殊勝的,即使是後世安樂也是如此,今世安樂也是這顆心所帶來的,為了能夠獲得這顆菩提心,所以今天在此聽學入行論的教授。

我們在修學愛他心時,最強而有力的障礙就是瞋心了;當然還有其他的煩惱,如我慢,因為有我慢才會輕視別人,可是有時我慢卻能幫助自己上進,從另一角度想是對自己有幫助的。同樣的,貪心會造成內心的不安,可是有時貪心會滿足別人對我們的一種需求,或帶給別人的一種快樂,從這個角度去想,貪心也不都是壞的。可是瞋心卻不同了,瞋心只有造成傷害的心,瞋心一生起,就是完全傷害他人而已。所以菩薩們在行利眾的事業時,他會以貪心為順緣而利益一切眾生,但佛並未開緣以瞋心利益一切眾生,因瞋心只有傷害而無益處。雖然是如此,但在密教中曾說到,如果已遮擋了凡夫相,以強力堅定的悲心為動機,為了能遮擋他人的惡行為的緣故,有時以瞋心轉為道用的法門。可是在顯教或般若乘裏並未說開緣,因為瞋心只有造成傷害。以個人的經驗,在瞋心生起的當下,內心馬上不安寧了,這點我們都知道。因為不安寧直接傷害到自己,生起瞋心的目的,是為了要傷害他人而生起,不只對自己也對他人傷害,所以它沒有好處。在這眾多的煩惱裏,瞋心是最有力量的,而且傷害性最大的。在入行論安忍品第一句頌:「一瞋能摧毀,千劫所積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說明瞋心的力量非常大,一瞋能摧毀,千劫所積聚的善業。這也是需依賴許多的因緣,也就是生起瞋恚的人本身及生起瞋恚的物件,在特殊的因緣下,瞋能摧毀,千劫所累積聚集的善業。在眾多的煩惱裏,瞋心是最難斷的,而瞋心的對治力「忍辱」也是最難修的。

修行任何法門時,在修行的過程中,應該先瞭解修行這種法門,會帶來什麽利益,如果不修,會有什麽壞處等;了知利害關係之後,自然會因為要獲得利益,就會歡喜的修學這一法門。在此就說到了瞋心有何過患,如入行論雲:「若心執行瞋,意即不寂靜,喜樂亦難生。」好比我們在做夢跟一個人吵架,很不高興鬧的很不愉快時,醒來之後,當然知道夢是假的,一早開始內心就不愉快,隨瞋心而轉。那天在工作上遇到一些小事挫折或困難,就很容易生氣了,那天開始你就沒辦法活得很快樂,因為是瞋心的緣故。當我們生氣時,幾乎是不講理由的,因為強烈的瞋心使我們見不到理由,喪失了理智。當然不只是瞋心而已,其他的強烈煩惱產生時,幾乎都是見不到理由,也無法冷靜以理智判斷事情。若心執有瞋,那心就永遠無法平靜了。其實這句話從我們的經驗上也可以了知,一個人如果很生氣的時候,幾乎飯也吃不下,食不知味,輾轉難眠,坐立不安,行也不是,平時很開朗的一個人,生氣之後,整個人的個性都改變了。

因為生氣的緣故,使我們產生了四大不調,對身體健康沒有好處,反而帶來更大傷害。瞋心好像在傷害他人,其實直接傷害自己。如雲:「縱人以利敬,恩施來依者,施主若易瞋,反遭彼弑害。」平常應感恩的人,一旦氣極,就不知感恩,反而想要傷害他。我們可以看到兒子殺害父母親的真實的故事,這都是瞋心帶來的過患。如雲:「瞋敵能招致,如上諸苦患。」在這世界上,從過去人類的歷史,有許多人受到了傷害或殺害等,對社會有重大的影響,最主要是由瞋心產生的。產生煩惱的因緣也有由貪心、癡心等,但直接造成人類互相打鬥或傷害,最主要是由瞋心造成,過去人類歷史是如此,現在也是如此,如果不知瞋心的過患,我相信將來這種的傷害會持續下去。

 

(四)對治瞋心修忍辱

「精勤滅瞋者,享樂今後世。」為了使自己的瞋心儘量減少,所以我們要經由修行忍辱法門,多多思惟瞋心過患,使瞋心慢慢減少。如果瞋心減少了的當下,內心會更加快樂。而且會獲得更多知心的朋友與幫助,由於瞋心減少,強大的罪行也不會再犯了,我們生生世世都能獲得增上人天之身,最後能成辦佛陀無量色身與報身的功德,透過這樣思惟,要瞭解並決定,我一定要好好修學忍辱。

瞋心的對治是修忍辱,要消除瞋心,就要瞭解瞋心的因緣。生瞋之因是由於內心的不歡喜,不歡喜是由什麽因緣而產生的呢?我們要快樂不要痛苦,這是一般人自然的想法與希求,可是當我們想要追求的快樂受到阻礙的時候,內心會產生不歡喜,這是原因之一。他人製造了我的痛苦,這也是產生內心不歡喜原因之一,由於這兩種內心不歡喜的原因,而產生了瞋心。

如果是外在仇敵,雖然傷害我們,但他有自己的事,以及他的親朋好友等等的事情要做。可是瞋心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傷害自己而已,因瞋心不會想到要利益自己,也沒有所謂的親朋好友等。所以要消滅這個瞋心仇敵,就要儘量減少瞋心的因緣,因為瞋心是唯一傷害自己,要儘量讓自己內心保持歡喜。要如何保持內心歡喜呢?如雲:「遭遇任何事,莫撓歡喜心;憂惱不濟事,反失諸善行。」當我們想要成辦一件事情時,縱使努力也未獲得成就,但不要氣餒,因為這是無用的;不想要的痛苦來臨時,也不要不歡喜。「若事尚可為,雲何不歡喜?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益?」如果不歡喜的事情可以解決,那就去解決,煩惱有何用?如果這問題不能解決,煩惱又有何用?

內心的不歡喜的基礎是來自於何?也就是自己與自己的親朋好友遇到了快樂就歡喜,當遇到不快樂或痛苦時就不歡喜,隨著世間八法而轉。世間八法是:自己或自己的親朋好友獲得快樂時就歡喜,痛苦時就不歡喜,這是第一、二法;自己或自己的親朋好友獲得了供養就歡喜,沒獲得了供養就不歡喜,這是第三、四法;自己或自己的親朋好友被他人讚歎就歡喜,不被他人讚歎就不歡喜,這是第五、六法;自己或自己的親朋好友有名氣時就歡喜,沒有名氣時就不歡喜,這是第七、八法(稱、譏、苦、樂、利、衰、毀、譽)。自己或自己的親朋好友具有上述四種功德,也就是獲得快樂,被人供養,被人讚歎或有名氣,我們就歡喜;但對仇敵來講正相違的,自己的敵人獲得痛苦就歡喜,自己的親友痛苦就不歡喜,所以說「於敵則反是」,至於內心歡喜與不歡喜,完全來自於世間八法。

雖然我們要離苦得樂,如果思惟方法不正確的話,痛苦還是會一直持續,隨時都有不吉祥問題產生;如果好好的思惟,如前所說,一切萬法是因緣法,隨因緣改變而變化,在這眾多因緣變化情況中,由很多角度來觀待這件事情的變化,它有好的角度也有壞的角度,沒有一件事情是完全的好與壞的,懂得去思惟,就會將逆緣轉為道用,將逆緣轉為順緣。我們是要快樂的,如果追求快樂的方式,是等待他方給你快樂,是無法讓自己真正快樂的。與其如此,還不如從自心上去改變,把一切的因緣轉為快樂的因緣,這才是真正的一個善巧的智者。

樂因是非常少的,苦因是非常多的,但是真正是否成為自己的樂因,是要看自己的想法;乍看之下是苦因,經由另外一種想法是可以轉為樂因的。為什麽呢?沒有痛苦就沒有出離心了,如果要生起出離心的助緣就是痛苦。體會痛苦,思惟苦諦或思惟痛苦的內容而生起出離心的,所以痛苦並非要完全排斥的一個內涵,在某種角度下,我們必須要去接受它,所以痛苦是產生出離心的一個因緣,可以由這種方式思惟。

經歷痛苦可以讓自己上進,成辦許多事情,尤其是對菩提心有希求心,或慈心、悲心都有希求心,那更需要瞭解何謂痛苦。因為說到了菩提心與大悲心生起之前,需要先瞭解自身與他人遭遇的痛苦,經由痛苦的認知,而成辦大悲心的助緣主因,才能讓我們生起菩提心。可知因由痛苦的認知,讓我們累積許多資糧,那末痛苦就不是完全要排斥的。由這樣想法,痛苦在這種角度上是我們需要的,所以痛苦本身並不是如此壞的,為何痛苦的時候,要使我們的內心不歡喜呢?這就沒有理由了。所以不歡喜是因為痛苦的理由就不成立了,痛苦不一定會帶來不歡喜,由另外一個角度看會使內心歡喜的。舉一個例:運動員要成名,相信在他的一生成就過程中,遭遇到許多困難與痛苦,就是因為有了這種的挫折與痛苦,所以他成為運動名星。如他之前沒有遭遇任何痛苦,就不會成長。以這種角度去想,痛苦可以幫助成長。一般世間人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自己安樂而工作,只是為了能填飽自己的肚子,滿足今世的安樂而已,可是今世的安樂是非常短暫的,而且不是永恆的;我們為了一個短暫的不永恆的安樂,能如此努力辛苦去做,修行是究竟的安樂,永遠不變的安樂,為什麽不能為這究竟安樂而努力吃苦呢?是應該更吃苦才對。

佛陀也提到將痛苦轉為道用或順緣,非一下子就能成辦的,但是只要習慣一切就成自然的,透過串習的力量,將痛苦逆緣轉為道用或順緣,非想像中那麽困難。「智者縱曆苦。」此智者是一般具有經驗豐富的智者,痛苦每個人都會有,不是我最痛苦的。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就會覺得我怎麽會是全世界裏最倒楣、最苦的。如果是位有經驗智者,他不會這樣想的,而是想每一個人都會有同樣的困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所以不只是自己才會發生的問題。這種想法會帶給我們另一種想法,既然隨著業與煩惱而轉,痛苦是理所當然的,就如同手去觸摸髒東西,手就變髒了的感覺是一樣。今天我們的生死流轉,是隨業與煩惱轉,痛苦一定是會有的,如果你真的不喜歡或不想痛苦,就去恨業與煩惱吧!或者努力對治業與煩惱,為何要讓自己內心不喜歡,那又有什麽好處,豈不是讓業與煩惱得逞,讓它們更倡狂;因為內心不喜歡已經是夠痛苦了,又何必苦上加苦,何不把把痛苦轉為力量,去推動消滅業與煩惱才對,而不是被痛苦擊敗,需要這樣思惟。

我們要修學菩提心,所以要修學忍辱,修學愛他心等。愛他心是為了成就眾生的一切責任,這種的痛苦又算什麽,為何讓自己的內心不喜歡,這是毫無意義的。乍看之下,對治貪瞋或煩惱,似是對治人的本性的感覺,一般人都感覺貪瞋癡是人性自然的現象,為什麽要去對冶。瞭解煩惱的過患,就不應該有如此想法,而應盡力對治煩惱。煩惱的本性不只是顛倒執,根本是無明,不瞭解實際狀況而產生,煩惱本身不是正量所依。瞭解煩惱過患,就應該努力對治斷除煩惱,因為煩惱可以斷除的,如果不去對治斷除煩惱,反而被煩惱所苦惱,這是沒有意義的。

所謂梵行的意思,是斷除五欲的貪著,因為五欲會造成許多煩惱,已經瞭解煩惱的過患,也要想由煩惱中解脫,所以必須要行梵行。或許會認為只斷除了男女的淫行而已,其實不只如此,最主要是斷除五欲的貪著,因為這才是煩惱真正的仇敵。

瞭解煩惱的過患,把煩惱視為仇敵之後,從今天起就要好好對治,克服它,這才是一位真正的修行者、勇士。博多瓦曾說過:「煩惱強時,我要提起心力,煩惱弱時,我就可以多休息,煩惱休息我跟著休息,煩惱工作我跟著工作。」這才是真正的勇士,消滅真正的仇敵。

因為了知痛苦,所以產生不忍他人痛苦的憐憫心、悲心。因為有痛苦,才會想追求永離痛苦的一切遍智;俗話說:沒有痛苦就沒有快樂,沒有挫折就沒有上進等。如果思惟:痛苦不一定會帶來不歡喜,只是自己不去瞭解痛苦的緣故,而造成內心的不歡喜。如果把原本痛苦的本質,轉為一個快樂的想法了。曾有位格西對經典非常通達,當我們在討論無我見解時,說:「如果這個我,真正能沒有多麽好,那就不需如此努力修行。」這無我是要將自己完全消失,但問題是「我」還存在。因此透過對痛苦的認知,而生起出離心、悲心、解脫、成佛,這些都來自痛苦的認知基礎上,所以痛苦並不是那麽壞的。

因緣法裏分:具有生命有感覺,沒有生命沒有感覺;這一切痛苦的因緣,以身體來說,四大為身體之因,四大之間互相對抗。在四百論中提到四大就像四個仇人一樣,互相對抗。如果四大力量都均衡,我們的身體就感覺舒適、健康,如果一者強於其他,那身體就會造成問題。所以身體健康與四個仇敵力量是否均衡為主。無論內在、外在一切痛苦的因緣都存在,隨時都可能促成痛苦;既然如此何需瞋恚他人,而我又為何生氣呢?因緣法本身如是。

瞋恚心不是我們所想要有的,而是自然的,隨著前世的串習力而產生,並不是完全由他人造成,是因夙世對瞋心不瞭解它的過患習氣而產生。既然了知這個道理,是自己的瞋心串習力未改,而不是對方的問題,又何需去瞋恚他人,這是沒有道理的。

 

 

 

(五)深信諸法因緣生

一切依賴因緣而有的,緣起的見解非常的重要,佛陀所說緣起見解,不只是佛教徒要認知,非佛教徒或非宗教信仰者,對他們灌輸緣起概念與緣起教育,我覺這非常有用,幫助很大。因為之前說到生起瞋心的時候,是在眾多因緣中,選擇個別的因緣生氣的,這點已表示說抹殺事實,不瞭解實際情況而產生的錯認概念。實際上沒有一個因產生的果,或一個緣產生的果。當以為是他個人單獨製造的問題時,其實沒有將實際情況看得很清楚,那是沒有緣起的概念,會發生這件事,是需要眾多因緣才會發生的。我相信每個人都在母親生育過程中,一定受到他人的照顧和保護,在這互相關懷與愛的環境下長大。後來不瞭解眾多因緣,不瞭解煩惱過患,而隨著煩惱而轉,而變成了大惡人。所以這些因緣仔細追溯,這個因緣又有它的前因,前因又有它的前因。觀待的因緣非常的廣大的,這就不是單獨一個因,或是一個緣造成的痛苦,造成的麻煩。不幸的事件,乍看之下好像是一個人所造成的,其實這與十幾年前,或一百年前因緣有關,而突然發生現在這種情況,它絕對不是無因無緣突然產生的,是依賴眾多因緣發生的。乍看之下好像是無因緣而有,或單因緣而有,這是錯誤的想法。所以瞋心產生是從眾多因緣找出一個獨立的物件發洩,透過緣起的見解,瞭解就沒有一個獨立的物件產生,那又要對誰生氣呢?生氣與瞋心的基礎幾乎找不到了。

但是悲心不同,悲心可以對個別修悲心,修成之後,可以緣一切眾生觀想悲憫心,縱使不認識的人,因為平常的觀修,看到不認識的人,他會自然產生悲憫心,可是瞋心就無法緣一切眾生生瞋心,不可能生一切眾生的氣,絕對不可能對不認識的人生氣。這點代表負面煩惱情緒,幾乎是由各別獨立個體,緣各別獨立個體而產生的;但是正面情緒卻不是如此,因為它是瞭解了你的狀況而產生的善心與正面情緒,另外一者是磨滅了實際狀況之後,而執取了個別體,差別是在這裏。所以能有緣起見解的知識與教育,看任何事情會越清楚、透徹。從一個總相去看待,是可以幫助煩惱減少,找不到瞋心的物件。從緣起的見解瞭解整個實相,才會有幫助的。

透過了緣起的道理,瞭解瞋心是完全沒有基礎,是沒有一個獨立的物件,讓我們生氣,這是緣起的性質,是在眾多因緣互相觀待、依賴而成,過去就讓它過去,無論要說抱歉,對不起也好,在現實變化中,在處理過去所發生的,或是現在要面對的,或將來可以避免等。透過了緣起的見解,看事情就會以整體看待,也會善巧處理事情。

「彼皆緣所成。」我覺得是非常有力量的一句話,在眾多宗教信仰中,如果都主張一切都是因緣生,那末他們都找不到第一個開始,而且找不到一個獨立自主依賴的物件,於是他們的內心就感覺不安;具有這種想法的宗教信仰者,就有個世間創世主。同樣的,數論派他們不講世間創世主,但他們有一共主相的常一自主。「於境則恒散;彼執永不息。」若共主相執取境不變,那末眾生就不應變了,眾生是屬於共主相的所執境,但是眾生會變。「縱遇他緣時,不動無變異。」常法是永恆的,遇到因緣會改變,他本身就不是常法,共主相就不是常法了,因為它隨著因緣而改變。如果它隨著因緣不會改變,那末之前所有的作用會永遠不變持續到今天,它的作用就不變了,就無法變出未來新的東西,未來新的眾生等,豈不是矛盾了,「作時亦如前,則作有何用?」無有不依賴觀待的自性,一切法是互相依賴,觀待而有的。因緣變化當下,又何需生氣,又何需瞋呢?因為瞋沒有物件,就沒有理由生瞋。

空性的意思,雖然在眾多佛法的中,宗義論師都說到空性的道理,可是最深奧的空性道理,唯有因緣而安立,依賴緣起故,所以空,無有自性,就是緣起性空。這種緣起現性空的主張,才是空性深奧的道理;如有這個概念,看任何事情時,都是在一種虛幻的變化中產生。前因後果互相依賴,造作一切都無有真實。如是什麽都不真實,就不需要斷除痛苦了?因為痛苦不是真實的,會有這種想法。但是雖無真實,仍有痛苦的感受。因此想要離苦得樂的緣故,仔細尋找痛苦是從那裏來之後,發現是因為有煩惱,心未調伏的原因;煩惱是由真實執著無法調伏,所以一切煩惱是與真實執著相應而來的;粗分煩惱是依真實執著而有,極細微煩惱是與真實執著相應而有。如果不想痛苦,就要是尋找斷除痛苦的因緣,於是必需學習空性斷除痛苦。但有人會這樣想我有沒有證得空性,傷害我的因緣,永遠是傷害我的,利益我的因緣,永遠是利益我的,此與瞭解空性沒有關係。可是你是要獲得利益,而不是傷害,由於你不瞭解空性,自性的執著存在,於是不斷的去造成痛苦的因緣,傷害你的因緣永遠存在,痛苦也就永遠存在,所以必須要學空性。

一切都由因緣產生的,由於內心未調伏而造成的痛苦,未調伏的原因是有了煩惱,煩惱是因為實執。透過這種認知,而瞭解原來傷害我的仇敵本身,也是隨著真實執著而轉,隨著煩惱而轉,所以不應瞋。這些都是依眾多因緣而有,所以也沒有單獨的因緣值得我瞋得。

其實眾生的本質是隨煩惱而轉,又煩惱因緣是互相觀待的,不是單因單緣,所以他沒有理由值得我們生氣。經由直接、間接的因緣,觀修忍辱;直接因緣,對方傷害我們的是難聽的言詞,或者是持棍棒傷害,所以傷害我們的直接因緣是言語或棍棒;間接因緣是他內心的煩惱支使著他傷害我,所以間接傷害的是對方內心的煩惱。可是我們生氣的時候,對直接因緣,言語或棍棒不生氣,以及間接因緣,他內心的煩惱不生氣,卻生氣中間因緣的他,這就沒有道理了。如前所說他與他的行為應當分開,對行為可以抗議,但對他本人要保持悲心。

以另一角度去想:也許我前世曾傷害他,今天我應承擔此果報而受苦。如入行論說:對方生氣造成自己傷害之後,如果我們還手是無用的,傷害已經造成了,無法以還手或再次生氣,把你曾經接受的傷害還給他;不只無法還回去你曾經所受的傷害,反而因你的還手,而讓你造成新的業;你以前傷害的報應已經獲得了,由於你再次生氣的緣故,而再造新的業,又造更大的傷害,未來將受更大的傷害。由於你的生氣,對方也會再度生氣,你又再次受到傷害了,而且當下你內心是不安寧的。所以由此思惟,瞭解生氣是無法解決問題,只是讓自己造成更多的痛苦而已。即使內心裏沒有瞋恚心,修忍辱至少能保持內心的安祥寧靜,在冷靜情況下處理事情,才會處理妥當,對方也會覺得這個人真的很好,很善良,很溫柔,因為我再怎麽傷害他,他都不會回手,從對方而言,減少他的傷害。

敵人用的傷害工具,我的身體,都是痛苦的本質。為什麽?身體是痛苦的性質,兵器或是殺人的工具,也是如此。既然這兩者都是形成痛苦的因緣,那我又有什麽值得生氣呢?因為自己以前因為傷害他人的緣故,這種業力的引發,所以今天被他人傷害,實際上他人是幫我洗滌罪業,如果不懂得感恩,反而生氣,因我的瞋心,他又要生氣,反而促成他墮落地獄,我豈不是成了罪人?因此被他人傷害時,應修忍辱,將不會墮於惡趣,才不會害己害人。以上就是當他人傷害我們身體的時候,要如何思惟,要如何面對及承受,如何修忍辱之理。

自己的仇敵,如果有人讚歎他,或是他獲得安樂時,我們就會覺得不舒服,應該思惟避免這種不善心態。如雲:「他贊吾德時,吾亦欲他樂」。對方讚歎我們的功德時,我們希望讚歎我的人獲得安樂,可是當他人讚歎我的敵人時,我卻不希望讚歎的人獲得安樂,這是不合理的。我在發願時,願一切有情眾生都能圓滿一切道證功德。既然如此,為何要對我的仇敵,只有一絲的安樂而嫉妒呢?這是很矛盾的。

讚歎時歡喜,不讚歎時不歡喜,很容易隨世間八法而轉;因此如獲得他人讚歎時,也應保持原有的冷靜,不要隨著他人讚歎而改變自己的本質,他人讚歎不能幫助我累積福德資糧,對後世的安樂也沒直接幫助。但是當他人讚歎時,很容易改變我們的本性。有一些出家人,剛開始很謙虛,是一位非常好的出家人,可是後來學問慢慢淵博了,或者變的很喜歡錢,忘失了本性,名利熏心這是很危險的,所以必須小心,自己掛在鼻子的繩,要用自己的手去牽,好好的照顧自己,不要隨著他人的稱揚,馬上改變我們的本質。以我個人來說,要特別注意這點,我時常想我是位追隨佛的平凡比丘,把一切眾生放在我的頂部做供養,及讚歎他們。隨時保持謙虛的態度,所以自己的鼻繩,要用自己的手去牽引,這是很重要的。

他人譭謗我們時,對我們而言是好處,因為不會隨著他人的讚美而改變本性,如果經他人批評譭謗,可以幫助我們減少我慢,以此思惟而去感恩他人;他人如不批評譭謗,那就沒有機會學習忍辱了,就沒有因緣成辦忍辱的資糧,豈不是很可惜。希望學菩提心的法友們,應該好好珍惜遇到仇人的機會,因為唯有這種機會才能讓你學習忍辱,否則就沒有機會學習忍辱,由這種想法去感恩珍惜這位仇敵。如果你要感恩的對像是對方幫助你的話,那末道諦功德是否會幫助你?滅功德是常法,道諦功德是瞭解空性的無我智慧,道諦不會幫忙你,你能成就這道諦功德嗎?如果你追求的內涵,只是想要幫助你,就不需要追求滅道功德。但心想道諦功德雖不想幫助我,但仇敵卻想害我,害我的人更不需要感恩了。就是因為要傷害我,所以我才有修忍辱的機會;因為要傷害我,由此因緣才有機會讓我生起瞋心,才有機會修學忍辱。

修學整個道諦功德的資糧田,最主要是來自於有情與佛陀,我們要感恩的物件是佛及有情。既然如此,只敬佛不敬有情,這就不合理。因為佛及有情使我們道諦功德增長,這是最主要的感恩對象。所謂的佛及有情相同,並不是功德相同,而是恩惠相同。今天能成就果位,是因為有情及佛的緣故,才能獲得這種成就,所以就感恩角度來講,他們是相同的。

佛及菩薩們是我們歸依並且完全信賴物件,所以要真正相信佛而且尊敬菩薩,我們也想成為佛菩薩,弟子要對佛的信心與依賴是無二的,是非常強烈的。在我們對佛有很強烈的虔誠心當下,如果去傷害一位佛陀很珍愛,而且佛陀認為比他還要重要的眾生,那豈不是欺騙了佛嗎?透過這種思惟而修忍辱。忍辱的修持,會使我們把一切眾生都視為很重要,因為有忍辱的緣故,所以可以避免自他的距離,與仇敵的距離。如果這樣做,才能真正利益一切有情,愛護一切有情,這就是對佛的最好供養。以暫時利益而言,不但能獲得今世安樂,也能獲得後世增上生安樂。以究竟安樂而言,一切自利與他利,都是由利益眾生,愛護眾生的心所成辦的,因此要好好修學忍辱的基礎。如此修學忍辱,不但今世也可以享受榮耀,因為你個人的謙虛,非常好的善心,使得他人讚歎,來世可以證得正等覺果位。因為修學忍辱,所以生生世世得到貌美莊嚴相,以及沒有病障長壽等,這是修學忍辱的種種功德。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