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7 11:45:12
學習次第 : 進階

修心日光十 出離心基礎 大悲心 菩提心 2011

甘丹赤巴尊者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日期:2011年3月2日 上午

三界眾生之怙主至尊法王大師,曾經在《功德之本頌》當中有提到:

如我墮於三有苦海中,一切如母眾生亦如是,

見已肩負解脫眾生擔,精通菩提勝心求加持。

這個偈頌當中的第一句話,「如我墮於三有苦海中」,這一點我們在前面幾堂課有稍微的為各位介紹過,現今我們不自主的墮於三有的苦海當中,所必須要承受的苦,有輪迴當中的八苦、六苦以及三苦,藉由這種思惟方式,能夠讓我們的內心生起出離心,如果沒有出離心作為基礎,我們的內心是沒有辦法生起悲心、也沒有辦法生起菩提心。也就是在思惟苦的時候,必須在自身藉由思惟輪迴的總、別二苦,而讓我們的內心生起厭離,對輪迴生起一種出離的感覺;更進一步的,將這種念頭轉到他人的身上,思惟他人的苦,這時在我們的內心中生起悲心。對於這一點大師在《廣論》以及《略論》當中,都有清楚的點到,當我們在思惟自身的苦時,身心都沒有任何的感受,比方說我們的身體、或者是心裡都沒有任何的恐懼感、或者是寒毛直豎的這種現象的話,當我們想要思惟他人的苦,其實這是不會有任何感受的。因此在第一句話當中,我們要思惟的是「輪迴的眾苦」。

第二句「一切如母眾生亦如是」,當我們思惟自身所要面臨的苦時,而在內心生起了出離之後;更進一步的,將這種心念轉向於他人,而思惟他人的苦。為什麼要思惟他人的苦?有時我們會覺得,其他人跟我們之間是沒有什麼關聯性的;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此,周遭的有情眾生跟我們之間都有密切的關聯性,甚至說這些有情眾,在過去生都曾經多次的做過我們的母親,因此對於周遭的有情眾,我們要生起「知母」的這一顆心。由於了解「知母」的內涵,而在內心中對這些有情眾生起「念恩」以及「報恩」的這種感受。如果能夠用這種方式來思惟,我們對周遭的有情,就能夠生起可愛的「悅意相」,這一點在七因果的教授裡面有特別的提到「悅意慈」。

為什麼在介紹「慈心」的時候,要特別的提到「悅意」這兩個字。因為七因果教授當中的「悅意慈」,跟我們一般所了解的「慈心」是不相同的。我們平時在講到慈心的時候,什麼樣的心可以稱為慈心?所謂的「慈心」,就是希望他人能夠「與樂相遇」的心,我們稱之為是慈心;這樣的心與希望他人離苦的悲心,其實沒有因果的關係,如果在心中能夠生起任何一者,這時在一瞬間之內,藉由這一顆心的力量,我們就能夠生起另外一顆心。所以希望他人與樂相遇的「慈」、與希望他人離苦的「悲」,這兩者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但是七因果教授當中的「悅意慈」,它是生起大悲的因,所以它跟「悲」之間是有「因果」關係。七因果教授當中的「悅意慈」,最主要是藉由了解周遭的有情眾、跟我們之間有密切的關聯性之後,藉由七因果教授的思惟方式,而了解一切的眾生都曾經做過我們的母親,並且對於我們的恩都是相當偉大的。以這種思惟方式,讓我們的內心中在面對一切有情的當下,能夠生起可愛的「悅意相」。

並且更進一步的,在第三句裡面有提到,「見已肩負解脫眾生擔」,當我們看見了周邊的有情都是我們的母親,並且對於我們都有相當難以回報的恩之後,「肩負解脫眾生擔」,這時我們在內心必須要生起「增上意樂」,更進一步的希望藉由自己本身的力量,來解決他人的苦樂問題。“

因此在之前我們有介紹暇滿義大難得、無常、業果以及輪迴眾苦的道理,藉由思惟這些內涵,能夠讓我們的內心生起出離心;在生起出離心之後,將這種心轉向於他人,而思惟他人所遭遇的苦,對於他人的現狀生起悲愍之心。如果在生起出離心之後,我們沒有更進一步的去思惟他人的苦,這時內心沒辦法生起悲心,有可能會因此而進入小乘。所以在生起出離心之後,思惟他人的苦、生起悲心是很重要的,藉由悲心的力量能夠促使我們進入大乘道、修學大乘法。

所以當我們思惟到自己本身的苦,而在內心有一種「不想忍受輪迴眾苦逼迫」的這種感受時,更進一步的,我們必須想到周遭的有情眾生,他也是想要離苦得樂的一份子,在此同時如果我僅求一己的解脫,其實它的利益是有限的。因此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特別的強調,要進入大乘道、修學大乘法

而進入大乘道的方式,是希望我們一開始就能夠進入大乘道的,而不是透由小乘道獲得小乘羅漢的果位之後,再慢慢的進入大乘道的。為什麼要進入大乘道?這是因為如果我們藉由修學小乘的法,縱使能夠獲得小乘羅漢的果位,但是以自利、利他兩方面來作思惟,這兩方面都沒有辦法圓滿究竟。“

接下來我們看到正文第35頁,這個地方介紹的是,修學菩提心寶之理,這個部分可以分為兩個科判:一、修習世俗菩提心之次第,二、修習勝義菩提心之次第。而《修心日光》裡面最主要介紹的是「修習世俗菩提心的內涵」;而勝義的菩提心,最主要指的是「通達空性的智慧」。

首先我們介紹的是第一個部分,修習世俗菩提心之次第。這個科判當中又可以分為兩點:第一點、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二、正說修心之次第。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科判,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如是若須趣入大乘,能入之門為何?如果我們真的需要趣入大乘的話,進入大乘之門是什麼門?為什麼我們需要趣入大乘?因為如果沒有辦法趣入大乘、沒有修學大乘法類,這時我們沒有辦法斷除內心當中的所知障。由於沒有辦法斷除所知障,所以沒有辦法通達一切的所知;由於沒有辦法通達一切的所知,所以我們在行利他事業的時候,「利他」這一方面就沒有辦法圓滿。

如果說我們希望「藉由小乘道先跳脫輪迴,讓自己本身能夠脫離苦海,而更進一步的再進入大乘道」的話,其實這種修學方式,它的時間是非常漫長的。既然進入大乘對我們而言如此的重要,那進入大乘的門是哪一道門?在這當中,佛說了波羅蜜多乘與密乘這兩種法類。這兩種法當中,波羅蜜多乘是因,密乘是果。除了這兩種教法之外,沒有其餘的大乘法,所以大乘法簡單的來分,就是分為因的「波羅蜜多乘」與果的「密乘」這兩種。“

於此二乘任入何門,其入門者唯菩提心。如果我們想要進入這兩乘的話,不管是哪一乘,想要進入波羅蜜多乘、或者是密乘,這道門就只有菩提心。如果我們能夠在內心當中生起菩提心,縱使沒有空正見、沒有神變等種種的功德,這時我們也能夠稱之為是一位大乘人;相反的,我們的心續中何時遠離了菩提心?何時放棄了菩提心?縱使我們是一位小乘的羅漢,我們的心續中有通達空性等種種的功德,但此時此刻,我們墮入的是聲聞地,並且退出了大乘的行列。對於這一點,在眾多的大乘教典當中都有提到,並且透由正理能夠來證成。

所以一開始,我們如何的來判別,「我們是否有進入大乘的行列?」這是在於我們的心續中是否能夠生起菩提心;相同的,我們什麼時候從大乘的行列當中退出來?這就必須看我們什麼時候棄捨菩提心。因此,故大乘者是隨有無此心而成進退。所以我們是不是一位大乘的行者,是在於我們的內心中,是否有這樣的一顆心?如果我們有菩提心,我們能夠稱之為是一位大乘的行者;相反的,缺少了這一顆心,我們就退出了大乘的行列。

對於這一點,在《入行論》當中有提到:(36頁)

發菩提心剎那後,諸囚繫縛生死獄,然應稱為善逝子。「

    在生起菩提心之後,縱使這一位有情,他暫時還沒有辦法跳脫輪迴,甚至說他是輪迴當中的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也就是三惡道)的有情,但是只要這位有情的心續中,能夠生起菩提心的話,他就有資格稱之為是佛子、有資格稱為菩薩。又說:

「今日生佛族,今為諸佛子。」

    只要我們的內心中生起了菩提心,這時我們就進入了諸佛的家族裡,我們可以稱之為是佛子。因此「發起此心,當下即成佛子。」“

提到了生起菩提心這一點,過去在許多的經典裡面都有提到,世尊最初是如何發心的?雖然每一部經典裡面講到的內容、時間、地點都不相同,但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公案是提到「世尊在墮入地獄之後,生起菩提心」的這則公案。當時世尊是墮入炎熱地獄,衪所走的這個地面是被熾熱的炎火所燃燒的。而當時他跟另外一個友伴,拖著一台馬車,而在馬車上站著一位獄卒,並且手持著鐵鏈。如果前面的人沒有辦法拖動這台馬車的話,獄卒就會用他手上的鐵鏈,去鞭打這些地獄道的有情。

當時世尊衪的力量是比較大的,而衪的同伴身材是比較瘦弱、沒有什麼力氣。所以衪跟衪的同伴一起拖著這台馬車的時候,衪的同伴根本就拖不動,所以這時獄卒就不斷的用手上的鐵鏈去鞭打世尊的同伴。而當世尊看到了這一點,衪的內心非常的不忍心,就跟這位獄卒說:「沒有關係!你不要再鞭打他了,我可以代替他、做他的工作,那請求你不要再鞭打他。」這時候獄卒不僅沒有停下手來,反而把手上的鐵鏈往世尊的頭上鞭打過去,這時候獄卒嘴巴還說:「你真是一個愛管閒事的傢伙!」所以就把鐵鏈往世尊的頭上揮過去。而當世尊的頭被揮到的那一瞬間,這時候世尊就往生了,也就是因為衪在往生之前,因為內心當中生起了「想要替他人受罪」的這種增上意樂,由於這樣的心念,讓衪死後能夠馬上的投生在三十三天當中。“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聖彌勒解脫經》,當中也有提到:「善男子,譬如金剛寶石縱使破碎,然能勝過一切勝妙金飾,亦不失其金剛寶石之名,一切貧窮亦能消除。善男子!如是於一切智,發起金剛寶石之心,縱離殷重修習,然能勝過聲聞、獨覺一切功德金飾,亦不失其菩薩之名,一切輪迴貧苦亦能消除。」

對於這個部分的內容,在前面的幾堂課裡面,有稍微的為各位介紹到,生起菩提心的一位菩薩,縱使沒有辦法殷重的修學六度菩薩行,但是光憑生起菩提心的功德,他就能夠勝過聲聞、獨覺的一切功德;縱使沒有辦法殷重的修學六度,但是也不會失去菩薩的美名;並且一切輪迴當中的貧苦,也能夠藉由菩提心寶,讓它完全的淨化。

而在這段文裡面最主要提到的是,縱使一位菩薩,他沒有辦法修學菩薩妙行,但是光憑藉著有菩提心的這種功德,他就有資格稱之為是菩薩。

而更進一步的,龍樹菩薩也提到:

自與此世間,欲證無上覺,其本菩提心,堅固如山王。」

「自」也就是自己,「世間」指的是世間其他的人天。如果自己、或者是他人,想要證得無上的正等菩提的話,最主要的根本是菩提心,這時我們必須要生起堅固如同山王的菩提心,才有辦法證得圓滿的無上果。這個偈頌在《入中論》的《皈敬頌》裡面,也有特別的強調到這個內涵。在《入中論》的《皈敬頌》裡,最主要強調的三法是提到了:菩提心、大悲心以及空正見。而在解釋這三法的時候,也有特別的引龍樹菩薩所造的這一段文來作解釋。“

接下來我們看到下面一段,《金剛手灌頂續》云:

「諸大菩薩,此極廣大,此最甚深,難可測量,秘密之中最為秘密,陀羅尼咒大曼陀羅,不應開示諸惡有情。金剛手!汝說此為最極希有,昔未聞此,此當對何有情宣說?」

在《金剛手灌頂續》這部續經裡面,文殊菩薩對金剛手菩薩提出了以下的這個問題,也就是「金剛手菩薩!您在宣說了廣大深奧的密法之後,為什麼只有極少部分的人才有資格修學這樣的密法?為什麼密法是如此的甚深、如此的秘密?如果一個行者,他要修學密法的話,必須要具備有什麼樣的條件?」文殊菩薩就提出了這個問題。

這時,金剛手菩薩答曰:「曼殊室利!若有正行修菩提心,若時此等成就菩提心,這時候金剛手菩薩就回答說:如果想要趣入密法,一開始必須要修學菩提心,並且最後要能夠成就菩提心。曼殊室利!爾時此諸菩薩行菩薩行、行密咒行,當令入此大智灌頂陀羅尼咒大曼陀羅。所以一位想要修學密法的行者,他要如何進入密法的大門?這時必須要能夠先修菩提心、並且成就菩提心,以此作為基礎行菩薩行、行密咒行,才能夠修學密法。若菩提心未圓滿者,此不當入,如果一位行者,他心續當中的菩提心尚未圓滿的話,他是沒有辦法進入修學密法的大門,亦不使彼見曼陀羅,不要說是修學密法,連看都不能夠看,亦不於彼顯示印咒。」在《金剛手灌頂續》當中的這段文,最主要告訴我們的是,想要修學密法最主要的一道門也是菩提心。“

對於這一點在《華嚴經》當中也有提到一段文。提到《華嚴經》,《入行論》裡面有介紹自他相換的教授,而《入行論》當中介紹自他相換的教授時,最主要的依據就是《華嚴經》。當阿底峽尊者在入藏之後,他看到《華嚴經》也有翻譯成藏文,這時候尊者他內心感到相當的歡喜而對弟子們說:「如果《華嚴經》沒有翻譯成藏文的話,西藏的這些修行人,不知道該如何修學大乘法?也就是因為《華嚴經》有翻譯成藏文的緣故,這些修行人在修學大乘法時就有所依據。」因此這個地方在講述菩提心的利益時,特別引了《華嚴經》當中的這一段文:(37頁)

「善男子!菩提心猶如一切佛法種子。」菩提心就如同一切佛法的種子,我們都知道如果一粒子它想要長出苗芽的話,這時候必須要有眾多因緣的配合。除了種子之外,陽光、水、肥料等種種的外緣也是必備的。而眾多的因緣當中,種子是生起苗芽的「不共因」;溫度、水、肥料等是生起苗芽的「共因」。而這時,菩提心它就有如同種子般,是生起大乘法的「不共因」;而證得空性的智慧,就有如同其他的因緣般,是生起大乘法的「共因」。所以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

「菩提心猶如一切佛法種子。能增長一切有情諸白法故,猶如田。為一切世間所依故,猶如地。真實能滅一切貧乏故,猶如多聞天子。悉能守護一切菩薩故,猶如父。真實成就一切義利故,猶如摩尼寶王。悉能圓滿一切意樂故,猶如妙瓶。能敗煩惱敵故,猶如短矛。能遮非理作意故,猶如鎧甲。能斷煩惱頭故,猶如劍。能截煩惱樹故,猶如斧。能救護脫離一切傷損故,猶如兵器。能救拔沉溺輪迴水中者故,猶如鐵鉤。能斷捨一切障蔽根本故,猶如風輪。這個當中的「障蔽」,以世間的例子來說,比如天空當中烏雲密佈的同時,這時候陽光是滲透不進來的。所以菩提心就猶如風輪,它能夠去除外在種種的障蔽。

能集攝一切菩薩行願故,猶如簡說。為天、人、非天等世間所供養故,猶如塔。善男子!如是菩提心具足此諸功德,亦別具無量諸餘功德。」除了以上所介紹的這些功德之外,其實菩提心還有許多的功德,是沒有辦法言述的。

菩提心是能成辦圓滿佛果、趣入大乘的不共之門。這樣的勝心,不管在誰的心中生起,都能夠燒盡往昔所集一切業障,能救護脫離一切痛苦怖畏,能賜與永無竭盡的增上生與決定勝之果。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生起菩提心,它能夠賜與我們永無竭盡的增上生與決定勝之果。為什麼生起菩提心,它有這種能力呢?因為菩提心它的所緣是無窮盡的,以菩提心所攝持的善業,縱使善業的力量再小,但是只要這樣的善業不被瞋所摧滅的話,再小的善業,它都能夠感得永無竭盡的善果,這是菩提心的一種殊勝特點。

就像是從教典的乳海中提煉出來的酥油精華,也是趣行佛果的不共「近取因」,所以在成辦佛果的眾多因緣裡面,最主要的近取因就是提到了「在心中生起菩提心」,猶如堅實種子的菩提心,當我們在看到菩提心的眾多利益之後,應該打從心底生起歡喜。總之,今生我們有機會獲得暇滿,並且在獲得暇滿之後,能夠值遇大乘法、聽聞大乘法、思惟大乘法、甚至了解大乘法的內容。我們在獲得暇滿之後,能夠有修學大乘法的機會,這是很有福報的一件事情,尤其是能夠修持大乘的菩提心,這時我們的內心中應該如此作意,想到說「我所獲得的是非常殊勝、非常珍貴的法」,而在內心中對於修學菩提心的法類,生起強烈的定解,這一點非常重要。“

接下來我們看到(38頁)第二個部分,正說修心之次第,分二:一、修習世俗菩提心之主要教授,二、修習菩提心之支分教授。第一個部分「修習世俗菩提心之主要教授」裡面分二:一、修習希求利他菩提心之次第,二、修習希求菩提菩提心之次第。

這裡面有提到兩種的修心:第一種是修習希求「利他」之心,第二種修習希求「菩提」之心。如果想要生起真實的菩提心,就必須要依次的生起希求「利他」以及希求「菩提」的這兩種發心。對於這一點在《現觀莊嚴論》裡面有提到:「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什麼樣的心,能夠稱之為是大乘的發心?大乘的發心是以為了「利他」作為出發點,為了成辦「利他」,而自身對於圓滿的「菩提」生起強烈的希求,這樣的心可以稱之為是大乘的菩提心。所以在生起大乘的菩提心之前,必須要能夠先以利他作為出發點,因此先提到了希求「利他」的這顆心;而為了要成辦圓滿的利他,這時候更進一步的修學希求「菩提」的這一顆心。

對於這一點、或是對於《現觀莊嚴論》裡的這兩句話,不管是中觀應成派、自續派、或是唯識派,所有的祖師大德們,他們都共同承許「如果想要發起大乘的菩提心,必須藉由修學希求利他以及菩提的這兩顆心作為基礎,才有辦法生起大乘的菩提心。」這一點是共同的。“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第一個部分,修習希求利他菩提心之次第,這當中又分為兩個科判:第一個科判,由功過門中顯示自他相換;第二個科判,修習希求利他菩提心的主要內容。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科判,「由功過門中顯示自他相換」,這當中的「功過」指的是,在正示自他相換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我愛執的過患」,以及「愛他執的功德」,藉由了解這兩顆心的功過,更進一步的提到了自他相換的內容。而第二個部分是提到了,修習希求利他的菩提心的最主要的內容,這個部分可能是在講述正修自他相換。

對於這個部分「自他相換」的內容,在《入行論》當中有詳細的介紹。而《修心七義》是正式解釋《入行論》裡「自他相換」的法則最主要的精要口訣,所以在解釋《修心七義》的內容時,最主要也是提到了「自他相換」的這種法類。

一開始諸大車軌對於修習菩提心的這一點,有提到必須要安立「希求利他」以及「希求菩提」這兩種發心。這當中的諸大車軌指的是龍樹無著以及寂天,這三大車軌。這三大車軌對於修學菩提心的法類,有特別的提到希求「利他」以及希求「菩提」的這兩種發心。而為什麼要提到這兩種發心?它的根據就是來自於《現觀莊嚴論》裡「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的這兩句話。

而對於希求「利他」的這種發心,這時我們必須要對於所要利益的有情,生起可愛、悅意之相。所以諸大車軌他們都有提到希求「利他」以及希求「菩提」的這兩種發心,並且更進一步的,他們也都認為在生起這兩種發心前,對於所要利益的有情,都必須要能夠生起可愛悅意的這種相貌。

彼由何成辦者,而這時我們要以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讓我們的心在面對有情的當下,生起可愛悅意之相呢?當以七因果法引導,為什麼要特別的提到應該要以七因果的方式來作引導?並不是說藉由七因果的修學,能夠讓我們的內心生起可愛悅意之相,並不是!因為生起可愛悅意之相,它已經是七因果教授當中的其中一者。所以只是藉由七因果的引導方式,來思惟知母、念恩、報恩,而更進一步的,讓我們的心中在面對有情的當下,能夠生起可愛悅意之相。

所以這時候在正文裡面就有提到,以七因果的教授來作引導的同時,這時候必須要看到,平常我們的心在面對親朋好友的時候,內心是生起悅意相;而對於敵方,我們的內心是生起不悅意相;而對於非親敵者,我們內心當中所生起來的心態是所謂的「捨心」。這當中的「平等捨心」並不是指生起菩提心前的根基的平等捨,而是當我們在面對非親敵者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是毫不在乎的,也不會生起悅意相、也不會生起非悅意相,這時非親敵者(也就是一般的有情),對我們而言是沒有什麼影響力的。

這個時候當我們看到自己在面對不同的有情時,內心會做這種分別之後,更進一步的,我們希望來修學,當我們面對一切有情的當下,都能夠將一切的有情視為我們的親友。而在眾多的親友當中,最究竟、也對我們的恩最大的,不外乎就是我們的母親。所以我們必須要了解一切的有情就如同是母親,對我們的恩都相當難以回報,而更進一步的想要「報恩」。以這種方式,讓我們的內心在面對有情的當下,能夠生起「悅意相」的這種心態。“

在這個地方我們提到了七因果教授,這個部分有一個重點,這個重點其他的上師平常在介紹七因果教授時幾乎都不會提到,而這在《菩提道次第廣論》、或是《略論》的科判裡面就可以看得出來。絕大部分的上師,在介紹七因果教授時是如何的介紹的呢?大部分都會介紹成是「前前是後後的因,後後是前前的果」,以這種方式來介紹七因果教授,但是這種介紹方式,似乎沒有辦法完整的講出七因果教授當中的內容。

而教導我「道次第」的根本上師仁波切,他在教誡我《廣論》的內涵時,有特別的提到應該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理解七因果教授的內容。其實光藉由大師所造的《廣論》、《略論》的科判裡,你去思惟七因果教授的這個法類,內心應該就能夠生起非常訝異、非常景仰的這種心態。

在《廣論》以及《略論》的科判裡是如何的介紹的呢?在提到七因果教授的時候,這個部分可以分為兩個科判:第一個科判「於其次第生起定解」,第二個科判「依次正修」。首先我們必須對七因果教授的次第生起強烈的定解,要如何對七因果教授的次第生起強烈的定解?這一點分為兩個部分來作介紹:第一個部分,「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第二個部分,「諸餘因果為其因果之理」。從這兩個科判裡面,就可以知道如何的來思惟七因果教授。

這時我們必須要先了解,七因果教授裡的「 大悲心」是大乘道的根本。以大悲心作為七因果教授的主軸,這時要如何的生起悲心?在它之前必須要具備有什麼樣的因?而提到了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而以悲心作為主軸,它能夠生起什麼樣的果?它能夠生起增上意樂以及菩提心的果。所以在解釋七因果教授的時候,雖然七因果教授裡面「前前是後後的因,後後是前前的果」沒有錯,但是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來思惟?這時候從大師所作的科判裡面就講得非常的清楚。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大乘道的根本是在生起大悲心,以大悲心作為思惟的主體,成辦大悲心的因為何?大悲心之後要如何的生起菩提心?它的果又是為何?以這樣的方式來思惟七因果的教授。

提到了這一點,過去達賴喇嘛尊者他也一再的提到說,「要生起真實的菩提心,確實是非常的困難,但是光憑藉著「道次第」當中講述菩提心的這些法類來作思惟的話,這時我的內心當中就會發現菩提心似乎是可以生起的。因為講述菩提心的法類,不管是從科判或者是正文,都講得非常得清楚,所以按照「道次第」當中的內容來作思惟的話,似乎菩提心是能夠在我心中生起的。縱使沒有辦法生起真實的菩提心,光按照這種方式來串習,對我、對他人都有相當大的利益。」

所以從這段話裡面就可以知道,只不過是我們沒有認真的去修持罷了,如果我們肯認真的去修持的話,有一天我們的心續中確實能夠生起真實的菩提心;縱使短時間沒有辦法生起菩提心,但是也能夠留下菩提心的種子以及習氣。“

所以當我們在思惟七因果教授時,這時我們必須要了解「大悲心是一切道的根本,而生起大悲心之前,必須要具備有什麼樣的因?而在生起大悲之後,要如何的生起菩提心?」的道理。也就是因此當大師在介紹七因果教授時,首先點出來的是「大悲是一切大乘道的根本」,而更進一步的引了《入中論》當中的皈敬頌,而提到「大悲心不管是在初、中、後三時,都有它絕對的重要性」。

解釋了大悲的重要之後,在第二個科判,「諸餘因果為其因果之理」。這一點大師的《廣論》以及《略論》當中分兩個科判來作解釋:第一個科判,「從知母至慈心為因之理」,第二個部分,「增上意樂及發心為果之理」。所以這時候,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到「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門,大悲心是一切大乘的根本」,所以能否在我們內心中生起殊勝的菩提心,最主要的關鍵是在於我們是否能夠生起「大悲心」。

如果「大悲是大乘的根本」,這顆心是如此重要的話,那要以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生起這一顆心?在這之前就有提到「從知母至慈心為因之理」,我們必須要依次的修學知母、念恩、報恩而讓內心當中生起悅意慈,以這種方式來生起悲心。但是在生起悲心之後,是不是能夠馬上的生起菩提心呢?並不能。所以在生起悲心之後,還未生起菩提心之前,必須在內心中生起增上意樂。

所以以「前前是後後的因,後後是前前的果」,這樣的解釋方式,雖然事實是如此,但是光憑藉著這種解釋方式,是沒有辦法圓滿的解釋大師想為我們介紹的七因果教授的內容。這一點從大師所造的《廣論》以及《略論》的科判、以及正文當中,都能夠清楚的了解到,所以各位回去有時間應該多閱讀這個部分。

回去之後,如果各位有時間,應該先閱讀七因果教授的這個部分。如果各位對於這個部分的內容,有其他疑問的話也可以提出來,我們有時間可以在這個地方跟各位一起討論。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