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8 08:45:10
學習次第 : 進階

修心日光二十二 輪迴涅槃無塵許自性2011

甘丹赤巴尊者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日期:2011313 上午

大班智達洛桑謙堅曾經在《上師薈供》當中有提到:

輪迴涅槃無塵許自性,因果緣起二者不虛誑,

互不相違能現為助伴,通達龍樹密義求加持。

    在這個偈頌當中第一句話「輪迴涅槃無塵許自性」,不管是輪迴、或者是涅槃,在這個世間上任何的一法都沒有些許的自性,「因果緣起二者不虛誑」,雖然沒有任何的自性可言,但是在沒有自性的情況下,還是有辦法安立因果以及緣起。因果緣起與無自性這兩者的關係是「互不相違」,並且「能現為助伴」是相輔相成的,「通達龍樹密義求加持」,因此大師在這個偈頌當中希望藉由殷重的祈請,而得到三寶的加持,能夠快速的通達龍樹菩薩最深奧的密義

談到了空性,空性的法非常的甚深、非常的難以通達,但是如果沒有辦法了解空性的內涵,就沒有辦法跳脫輪迴,所以今生有機會聞思空性的法類,這時我們要盡全力的來學習。如果我們不想要承受輪迴當中的眾苦,必須要想辦法看是否能夠跳脫輪迴?想要跳脫輪迴,必須要斷除輪迴的根源──也就是無明。想要斷除無明,必須了解空性的道理,所謂的「空性是諸法在無自性的狀態下,透由名言卻能夠安立因果以及緣起的內涵。所謂的「空」,並不是完全不存在的空,在「自性空」的狀態是必須要建立起「緣起」的概念,這時候才能夠了解空性的道理。

所以對於這一點,現今達賴喇嘛在傳法的時候也時常的提到,透由「緣起」了解「性空」,透由「性空」了解「緣起」的道理,所以「緣起」跟「性空」這兩者是互不相違的。如果我們在破除自性的同時,沒有辦法如實的安立緣起,這表示我們並不了解緣起性空的道理;相同的,在了解緣起的法類時,如果沒有辦法破除自性的這一分,也不代表我們了解了緣起的道理。所以在「無自性」的狀態下,要能夠安立「緣起」的這一點確實是非常困難,但是對於這個部分由於這一次時間的關係,並沒有辦法在這個地方為各作詳細的作介紹,但之後到台北講菩提道次第略論》「毘缽舍那的部分,這時會多花一些時間跟各位談這個部分的內容。

接下來的課程就以過嚨的方式將傳承傳授給各位,所以請各位翻到正文的第102頁,中間的這一段。“

在第126頁,最後一段的時候有提到《修心日光》的這一本論,是虛空祥尊者在至尊宗喀巴法王的座前,以十二年期間藉由「意樂」以及「加行」如理依止之後,所撰寫的一本論。過去有很多的上師都會提到《修心日光論》,這當中的內容是大師所傳下來的不共教授,而今天在這個地方將《修心日光論》的講說教授的傳承傳授給各位。

這當中最後一個段落提到的是「毘缽舍那」,也就是「見」的這個部分。在《修心日光論》當中,以非常簡要的方式介紹了「空正見」,而這個部分之後在講《菩提道次第略論》「毘缽舍那」的同時,我自己本身所了解的部分,會盡力的為各位來作介紹。所以到時如果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聽《菩提道次第略論》「毘缽舍那」的這個部分。“

而這幾天下來,透由講經、聞法我們累積了許多的善業,希望將一切的善業回向佛陀的聖教寶能夠長住世間,而這當中尤其是大師所傳的無垢聖教,希望退失的部分能夠恢復、並且不斷的增長。大師所傳的聖教,其實跟過去佛所傳下來的教法並沒有太大的差異,而之所以在西藏會有大師所傳下來格魯派,是在還未傳法之前西藏當地有了薩迦、噶舉、寧瑪,甚至部分格魯的教派作為基礎,而大師來到西藏之後,藉由非常清楚簡潔的方式而講述了格魯派的聖教。所以我們希望將這幾天所累積的善業回向,以總的而言,希望佛陀的聖教能夠長住世間;以個別的而言,希望大師無垢清淨的教法也能夠長久住世。提到了佛陀的聖教,佛陀的聖教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見」跟「行」這兩個部分。「行」的部分不管是在印度、在西藏,絕大部分的學者、大德都認為「行」是一致的。而「見」的部分,在西藏有「四大教派」,而在印度有「四部宗義」,每一個教派、每一個宗義對於見解方面都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以印度來說,印度的四個宗義分別是:有部、經部、唯識以及中觀。而這四個宗義裡,大部分的人都承許四法印,四法印當中提到了: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道理。

而這當中最大的差異,就是對於「諸法無我」,這個詞當中「無我」的定義是不相同的。以「無我」這個字來說,「無我」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補特伽羅無我」跟「法無我」這兩種。下部的有部以及經部,這兩部並不承許「法無我」的存在,他們只承許「補特伽羅無我」。而這兩部所承許的「補特伽羅無我」是建立在「補特伽羅並沒有獨立自主的實有」,也就是「補特伽羅的體質是獨立自主的實有空」,以這一點來解釋「補特伽羅無我」。

更進一步的,唯識不只承許「補特伽羅無我」,也承許了「法無我」,而他承許的「補特伽羅無我」的內涵跟有部、經部的內涵是相同的。而「法無我」的內涵是更進一步的提到「所取境」以及「能取心」,這兩者的本質是「空」的本質,所以對於這一點唯識提出了更深奧的看法。

而更進一步的以中觀而言,中觀分為「自續派」以及「應成派」。自續派的論師所承許的「補特伽羅無我」,跟有部、經部、唯識所承許的內涵是完全相同。而更進一步的提到了「法無我」,中觀自續派的論師清辨論師所提出來的見解,認為「一切的諸法都沒有任何的諦實」,以這種方式安立「諸法是法無我」的內涵(也就是一切的諸法都沒有任何的諦實)。而中觀應成派更進一步的,不僅安立「一切諸法都沒有諦實」,甚至「一切的諸法都並非由自方而成立的」,這一點的內涵又比之前自續派所提出來的觀點更為細緻。所以對於這個部分,之後在台北講述「毘缽舍那」的時候,會盡可能的為各位作介紹,而我們這一次的課程就到這個地方告一個段落。“

而這幾天我們在這個地方藉由講經、聞法所累積的善業,希望能夠回向佛陀的聖教,已衰損的部分能夠恢復、未衰損的部分能夠不斷的增長。而最主要我們希望佛陀的聖教能夠長住世間,佛陀的聖教如果能夠長住世間,一切的有情就能夠由此而獲得種種的利樂;相反的,佛陀的聖教如果無法長久住世,眾生就沒有任何的快樂可言。因此藉由所累積的善根,回向希望佛陀的聖教能夠長久住世,並且在住世的期間僧眾們能夠和合、並且持守淨戒,而諸大善知識們能夠法體安康、長久住世。

尤其是在濁世的現今,世界上很多的地方動盪不安,尤其是前幾天在東京也發生了大地震,有很多的人因此喪失了寶貴的性命。面對這種現狀,我們必須要想到「這一切都是業感得的一種果報」。希望藉由這一次的地震,能夠淨化許多人的惡業,而在淨化惡業之後,也希望這些喪失寶貴性命的人,能夠再一次的得到善妙之身,並且能夠值遇佛陀的聖教。而平時我們也應該時常發願,對於三寶生起信心之後,希望在這個地球上不管是任何的地方、任何的時間點,都希望天災人禍能夠減少。

尤其是對於修學大乘法、正在修心的我們而言,我們希望「看到別人受苦的當下,能夠將別人所遭遇的痛苦取回自心,希望一切的苦果在自心上能夠完全的成熟。」不管我們是生病、或者是內心感到不愉快,這時候都能夠藉由這種觀修的方式,而希望「將他人的苦取回自身,而由自己一個人來承擔」,這一點是我們可以練習的。

現今我們獲得了暇滿的人身,對於佛法依悉彷彿都能夠生起一點點的信心,但是光有這樣的信心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更進一步的去了解整個法的核心思想是什麼?透由不斷的思惟我們會知道「利他」的這種動機、「利他的這顆心是整個大乘法的核心思想,所以在了解了這一點之後,我們要竭盡所能的希望能夠「將他人的苦取回自身,由自己來代替一切有情受苦;並將自己所擁有一切善妙之物,施捨給一切有情,希望有情們都能夠獲得快樂。」總而言之我們希望「在這個地球上的一切有情,不管是在現前、或者是究竟,都能夠獲得種種的利樂。」應該以這種方式來作回向。“

這一次的課就上到這個地方,最後仁波切會念一個回向文,也就是希望一切的有情眾生,菩提心未生的能夠生起、已生的能夠不斷的增長,所以在念誦的時候,請大家一起來作觀想。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