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7 20:44:03
學習次第 : 進階
修心日光十五 七因果 自他相換 妙音教授2011年
甘丹赤巴尊者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日期:2011年3月8日 上午
大成就者洛桑謙堅曾經在《上師薈供》當中有提到:
愛己即是一切衰損門,珍愛眾母一切功德基,
故此自他相換之瑜伽,是為修持心要求加持。
這位袓師在《上師薈供》裡面,依次的提到下士道、中士道以及上士道的種種殊勝法類,並且在上士道時,特別強調了「七因果教授」以及「自他相換教授」的修心法則。這位上師所傳下來的教授,最主要是以口耳相傳的耳傳教授為主,而在眾多的教授當中,廣為人知、並且最殊勝的不外乎就是《上師薈供》。這部論在格魯派當中是非常珍貴、而且相當具有加持的一部論著,而造論者本身(也就是洛桑謙堅)他是一位非常不可思議的大德,甚至有人認為他就是班襌喇嘛的前世。
在藏地最有名的兩位大師,不外乎就是達賴喇嘛尊者以及班襌喇嘛。達賴喇嘛尊者的傳承,是從一世達賴喇嘛,也就是根敦促這個地方所傳下來的。而班襌喇嘛的傳承,有一說就是從溫薩巴這位上師所傳下來的。
而這位上師所造的《上師薈供》,他用詞相當的精簡,而且在閱讀的時候,你會覺得詞句相當的優美,但是在優美詞句的背後,它又隱藏著非常豐富的內涵。因此五世達賴喇嘛在他的傳記裡面,也時常的讚頌這位尊者,而這位尊者有一說,他是能夠即身成佛的一位大成就者。
洛桑謙堅這位上師,他生平所造的論著並沒有相當的多,但是他所造的論都相當的重要,在道次裡他最主要造的論稱為《安樂道論》,甚至說他所造的一部論,是專門回答宗大師所提出來的問題。宗大師曾經造過一部論,名為《增上意樂善白論》,在這部論裡面只有提問、沒有回答,在論中宗大師提出了什麼是皈依?什麼是業果?以及等等相關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最後就是由洛桑謙堅這位大師來作回答。所以大師他所造的回答的這部論,名為《令師歡喜妙音論》,也就是希望透由我的回答,能夠讓您感到歡喜。
宗大師他在論中是如何提問的呢?他問到說:「皈依的本質是什麼?」這時洛桑謙堅他就回答說:「皈依的心要,最主要提到的是我們自己本身,必須藉由思惟輪迴以及惡趣的苦,讓我們內心當中感到格外的恐懼;更進一步的,了解三寶有救護我們的能力,以這兩種為前行;更進一步的在內心中生起想要投靠三寶的心,可以稱之為是皈依。」所以洛桑謙堅就是以這種方式來回答宗大師的提問。並且在他的論裡面,他也有提到「把我執當成是敵人」,「把智慧當成是自方」,以「自己本身」的角度來跟「我執」作問答,在一問一答之間,透由「智慧」來剷除內心當中的「我執」。“
而這位成就者(也就是大班智達洛桑謙堅)他所造的《上師薈供》,有一說,跟《密集金剛》有相當密切的關聯性。現今不管是上密院或是下密院,早期都有修《密集金剛》以及《大威德金剛》,甚至說在札什倫布寺他們也有修相關的這種法,而這些儀軌都是由洛桑謙堅他親手撰寫的。在宗大師的時期,大師並沒有將這些儀軌寫得非常的清楚,所以後期到了大班智達洛桑謙堅的時期,他一手將《密集金剛》、《大威德金剛》種種修法的儀軌完成。而早期在上下密院並沒有修學《勝樂金剛》的儀軌,但是後期透由大師瑪奧卻顛寫了《勝樂金剛》的儀軌,之後才在上下密院開始修《勝樂金剛》的儀軌。
甚至大班智達洛桑謙堅他造了很多現今格魯派修法的儀軌,這當中包括了《大白傘蓋除障法》、《度母除障法》,以及煙供、四百供等等跟格魯有關的修法。所以有一說,其他的教派他們提到,如果在格魯派裡面沒有洛桑謙堅這位大師出現的話,格魯派的人應該是討不到飯吃的。因為格魯派裡面絕大部分的修法儀軌,都是這位大師所造的,所以如果這位大師沒有將這些儀軌創造出來的話,後期格魯派的法師們,想要藉由修法的方式獲得供養是不太可能的一件事。“
大班智達洛桑謙堅,他是五世達賴喇嘛法王的親教師、也是根本上師。在洛桑謙堅的傳記裡面,有一說,大師他活了九十幾歲,如果按照藏曆年的算法、加上潤年的話,前前後後加起來應該活了一百多歲。以成就者來說,他自己本身能夠自主決定他的生死,所以他能夠想活多久、就活多久。但是有一種說法(不知道有沒有根據),這個說法是提到說,由於五世達賴喇嘛法王,他跟寧瑪的很多上師都有關係,甚至從這些寧瑪派的上師面前獲得許多寧瑪派的不共傳承。再加上五世達賴喇嘛他本身相當的有成就、相當的有智慧,這時他的上師(也就是洛桑謙堅)他內心有一點點擔心,他擔心說「這麼有成就的五世達賴喇嘛法王,如果跟寧瑪派走得太近的話,這時候格魯派的教法會不會顯得很危險?」
但是有一種說法:「五世達賴喇嘛之所以要跟寧瑪派的上師們走得這麼近,就是希望他的根本上師洛桑謙堅能夠長久住世。」為什麼呢?因為如果跟寧瑪派的上師們走得近一點的話,他的上師可能就會因此想要住世得更久,希望能夠弘揚格魯派的教法。但有一次當五世達賴喇嘛造了《妙音教授》(也就是「道次第」的一本論著之後),他呈給了他的上師洛桑謙堅看,他的上師一看完《妙音教授》,他就發現其實五世達賴喇嘛法王,他對於格魯的教法是相當清楚透徹的了解,並且他所撰寫的這部論(也就是《妙音教授》),是一部完全沒有染污、沒有污垢的格魯論著。所以這時候上師就覺得說:「五世達賴喇嘛法王是有能力弘揚格魯派的不共教法」,所以這時候他就非常的安心,在不久之後他就示寂了。
十四世達賴喇嘛法王,一再的讚許五世達賴法王的功德。在眾多的功德當中,現今十四世的達賴喇嘛法王尊者時常提到,五世法王他是不分教派、每一個教派都修學的一位成就者,但是所謂的「不分教派」是什麼意思?他學任何的教派,不會把各個教派彼此之間的見解混為一談。比方說談到寧瑪派,他就是專門講述寧瑪派的法;如果談到有關格魯的內容,他就以格魯的角度來作介紹。在格魯當中最有名的一部論,就是之前所提到的《妙音教授》,它完全是以格魯的角度來介紹道次的內涵。
而在寧瑪派裡面有一部論,它是介紹《大圓滿》的傳承,這部論名叫做《持明教授》。《持明教授》當中完全是以寧瑪派的角度,來介紹《大圓滿》的傳承。所以我們所謂的「不分教派來學習」,並不是說在講格魯的時候,把寧瑪的東西拿進來講;在講寧瑪派的時候,又把格魯派的東西混為一談,其實並不是。如果你想要講解格魯的教法,你就必須完全以格魯的角度來作介紹;而講到寧瑪派的時候,就完全是以寧瑪派的傳承來作介紹,不要將它混為一談。所以五世達賴喇嘛法王他就具備有這樣的功德,他不僅自己本身四大教派的傳承都有共學,並且他自己本身也相當的有成就。
所以現今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法王,他就提到說:「我現今之所以會站在西藏的頂端照顧所有西藏的人民,是因為我背負著五世達賴喇嘛法王的名字,我必須要做他之前所做的這個工作,所以以我目前本身的能力,我也希望能夠廣弘四大教派的所有傳承。」甚至在五世法王的期間,有禁止過下面的人修學雄天,所以現今十四世達賴喇嘛法王,他也提出了這樣的一個相同的觀點。“
在之前我們引了《上師薈供》當中的一個偈頌,在這個偈頌裡面最主要談到的是「自他相換」的這種法類。所謂的「自他相換」並不是把自己換為他人,把他人換為自己,因為「自、他」這兩者是沒有辦法互換的。甚至在有一些的論典裡會提到,「要換自樂與他苦」,其實這兩點所談到的內容是相同的。所謂的「自他相換」並不是將「自己」跟「他人」對調,或者是拿來交換,而是將「珍愛自己、棄捨他人」的這顆心互相換個位置,之前我們是「珍愛自己」,將這顆心的念頭轉向於他人,而試著去「珍愛周遭的人」;在之前我們內心中「棄捨他人」的這顆心,換一個念頭把對象指著自己,而「棄捨自己本身的利益」。所以所謂的「自他相換」,是指將「珍愛自己」的心轉為「珍愛他人」,將「棄捨他人」的念頭轉向於自己而「棄捨自己的利益」,也就是這兩顆心必須要互換位置。
對於這一點宗大師在「道次第」的論著裡面都有清楚的談到,之所以要互換這兩顆心的位置,是因為現今我們之所以會在輪迴當中流轉,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因為我們過度的「貪愛自我、而棄捨他人」所造成的,所以想要脫離現狀,更進一步的獲得圓滿的佛果,就必須要將這兩顆心的位置來做互換。
而之前我們提到了,將「自樂」與「他苦」這兩者做互換的方式,並不是將自己所擁有的「樂」親手交給他人,而將他人的「苦」取回來自己承受,這也是沒有辦法做到的。但是所謂的將「自樂」以及「他苦」互相的交換,是以「心」的力量來作觀想,我們必須要藉由心的力量,觀想將我們自己的「身體、資財以及三世所造的一切善根,施捨給其他一切的有情」,以這種方式來修學「慈心」;而將「他人所遭遇的痛苦取回來到我們的自身」,以這樣的方式來修學「悲心」。“
在之前我們有提到,必須要觀修「慈、悲」的內涵來修學「取、捨」,為什麼我們要特別的來作這種觀修?雖然在觀修的當下,對方不見得能夠獲得好處,但是以我們自己本身而言,如果時常練習內心當中的慈悲,就能夠快速的累積福智兩種資糧;藉由快速的累積資糧,就能夠快速的成辦圓滿的佛果;成辦了佛果之後,就能夠利益廣大的有情。但是有一些特別的例子,比方彼此的業緣非常的深厚,或者是修行者本身他對於修學取捨的內涵有一定的證量,或許可以在觀修的當下,馬上讓對方也有所感受、或者是體會、或者是有某一些的幫助。以我們一般的世間人而言,當你最愛的親人他生了重病、躺在病床上時,雖然你沒有病,但是你看到他生病、臥病在床,這時候你內心多少也會覺得不忍、或者是不舒服、甚至會有疼痛的感覺。
更進一步的,我們提到一個公案,過去有一位瑜伽師他在講法的時候,忽然看到法會的現場有一隻狗走過去。有人為了要趕這隻狗,就拿石頭丟這隻狗,而當這隻狗被丟到的時候,這位瑜伽師雖然坐在法座上,但是他就叫了一聲,這時周邊的弟子還以為這位瑜伽師是在騙人的;但是當法會結束之後,瑜伽師把他的下裙拉起來,才發現他的臀部的這個位置,竟然有一個被石頭丟到的傷口。
而過去密勒日巴尊者在世的時候,由於密勒日巴他所展現出來的,並不是廣博閱讀經論的一位大智者。所以有一位我慢非常高的格西,他覺得密勒日巴什麼都不懂,所以他就走到了密勒日巴尊前,毀謗尊者、並且取笑他說:「你連經論的內涵都不懂,談什麼修行?」那也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因緣,這時候密勒日巴尊者就馬上示現出病相,而且奄奄一息,似乎在一瞬間之內就有可能往生。而這位格西看到大勢不對,他的內心就覺得很慚愧,並且走到了密勒日巴尊者的前面告訴尊者說:「我希望你的病能夠趕快好過來,我之前對你所說的毀謗,這是我自己出於無知所犯下的惡行,希望你能夠原諒我。」
甚至這位格西更進一步的提到:「如果能夠將你的病放到我的身上,而讓你的病能夠痊癒的話,我希望能夠承受你的病苦。」這個時候密勒日巴尊者就看了他一眼,跟他講說:「你真的能夠承受我現今所承受的苦嗎?我覺得你應該沒有辦法,你要不要再仔細的考慮一下?」這時候格西就回答說:「我可以!不然你可以先放一點點的苦在我身上看看!」這時候密勒日巴尊者就放了一點點的苦在這位格西身上,這位格巴馬上覺得全身不對勁,而且完全沒有辦法忍受。而之後密勒日巴尊者,他所承受的苦變到了門上面,而這道門在一瞬間之內就裂成了兩半
所以對於有高成就的這些修行人來說,或許他們能夠做到這種境界,因為他們能夠自主自己的內心;但是對於一般人而言,以總相來說透由觀修慈悲的內涵,是沒有辦法做到這種境界的。“
接下來我們看到正文第57頁,這個部分是提到了之前的第二個科判,施捨給器世間之理。將自身觀想為如意身的行相,施予十方無量無邊世界諸器世間剎土,將自己本身觀想為是如意寶身的行相,更進一步施捨給十方無量無邊世界諸器世間剎土,此器世間之不淨物包括:枯樹、荊棘、瓦礫、碎石、深谷、懸崖等,所有不淨之器世間皆作轉變,所有器世間皆轉成種種珍寶體性,如手掌般平坦,地域遼闊、廣大,在觸碰時感到柔軟安樂,體性無垢、光明,遍佈著蛇心檀香的氣味,種種天界花朵均勻的散佈在地面上,在四周是由珍寶地磚所砌成,處處灑落著金、銀、珍珠的粉末,鄔巴拉花、睡蓮、蓮花優美的搖曳著,遍滿各處,各種水鳥發出美妙的叫聲,歡喜翱翔於天際,並莊嚴具足八支功德的湖泊、池塘,此世間轉變為眾寶所嚴飾的圓滿淨土。並且思惟:如同供養諸佛菩薩聖眾的供養妙雲,並且思惟住於此淨土中的有情,雖然具足了如此圓滿富饒的生活環境,但卻仍然不會成為生起我慢、驕慢、貢高之緣,完全轉為成就菩提的順緣,這一點如《入行論》當中所說:
「普願大地一切處,悉無砂礫丘陵等,
平如手掌琉璃淨,輕軟柔和自性成。
水鳥樹林與光明,乃至從於虛空中,
法音如流聲不絕,願諸有情常聽聞。」
接下來,(58頁)第二個部分,施捨資財之理。所要布施的對境,次第如同之前所提到的,依次的觀想地獄、餓鬼、畜生、人道,以及其他相關的一切有情。自己本身的資財、衣食、住處、眷屬等,不管是我們自己當下所擁有的、或是對方想要獲得的這一切,都化現為如意資財,於此諸剎土予作廣分,如前施捨;由此一一因緣而生世及出世間不可思議之資財,並且思惟此等悉數成為證得圓滿正覺之因。藉由我們所觀想的這些資財,在布施給他人之後,希望這一切都能夠成為獲得圓滿正等菩提之因,藉此生起菩提心、修學菩薩行、成就佛果,並且一切的有情在心續當中,皆能夠具足法身安樂。對於諸上師及佛薄伽梵,化為如意資財的行相而作供養。對於這兩者跟其他有情不同的地方是,我們的上師或是佛,他們並沒有苦受、也沒有任何的貧困問題,所以這時我們將所擁有的資財、或者是觀想的如意資財,化作供養物來作供養。並且思惟藉此於心續中生起特殊無漏的大樂,這一點的內涵跟之前所談到的內容是相同的。“
接下來第三個部分,施捨善根。在之前有談到必須要布施自己的身體以及資財,對於所布施的身體、資財,最主要是以現在所擁有的、或是將來有可能會獲得的,這兩種身體資財來作布施。對於「過去已壞滅」的身體、資財,並不能夠拿來作布施,只能夠布施現在與未來將要獲得的,然而「善根」則是三世所攝一切善根皆能布施。這兩者之間最大的差異,是在於對於過去的善根,雖然善根本身已經壞滅消失,但是善根可以留下習氣,但是我們的身體或者是資財它卻沒有辦法留下習氣,所以我們能夠布施三世所攝的一切善根,但只能夠布施現今以及未來的身體以及資財。所以這當中有提到,善根則是三世所攝一切善根皆能布施,可以布施過去善根的種子或習氣、現在及未來者,這當中的「未來」指的是什麼呢?直至未成佛前所有善根皆能布施。
這一點在《入行論》當中有提到:
「三世一切善,為利有情故,應無惜布施。」
對於過去、現今、未來三世所造的一切善業,為了成辦有情現前、究竟的一切義利,在布施的當下,內心當中應該無所惋惜而行布施。
對於這一點龍樹菩薩在《六十正理論》當中也提到:
「此善願眾生,集修福智糧,獲得從福智,所出二殊勝。」
「獲得從福智,所出二殊勝,」的二種殊勝,分別提到的是,佛的色身以及法身。以基、道、果的角度來作介紹,依著世俗、勝義二諦的基礎,藉由修學方便、智慧的二種妙道,能夠累積福德、智慧的兩種資糧,最後成辦佛的色身、法身的果位。
進一步在《虛空藏經》當中也有提到:(59頁)
「惟願我任何善根,無不長養一切眾生。」
希望我所造的一切善根,都能夠成為是長養一切眾生的因緣。
以上所說的,都是「施捨善根之理」。
在這當中我們必須思惟,從微小的善根,譬如施與畜生一握之食,布施的對象是下劣的眾生,所施捨的物品是少量的物品,所以縱使是微小的善業、微小的善根、或是隨性造作的任何一善,上至我們心續中能夠生起菩提心寶等善根力大者,也就是任何的一種善業、任何的一種善根,對於如前所說的福田,依次的一一布施。並且更進一步思惟,藉由此彼等一切對境,一一圓滿獲得今世現證佛位的因緣,圓滿二種資糧成就佛果,心續當中具足法身安樂。“
下一段,修學這種布施的意樂有什麼利益?有什麼好處呢?這一點在《妙臂請問經》當中有提到:如果現今我們不修學施捨心的「信解」,也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沒有一再的去串習布施的這顆心,當下縱使是要布施小小的東西給別人,我們內心都會覺得這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如果平時我們沒有去練習讓內心當中的捨心不斷的增長,這時我們內心就會對於所擁的一切心生吝嗇,有這樣的吝嗇之心,想要布施再小的物品給他人,對我們而言都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因此縱使我們沒有直接把所擁有的東西交給別人,但是至少平常要以這種方式來練心。如果從現在開始,我們能夠修學串習布施的這顆心,經由長時的串習,到最後自然而然內心當中就能夠生起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是很自然不做作的,到最後施捨自己的身體,就有如同是給予他人食物般這麼的容易,不會有絲毫的困難。
對於這一點在《三摩地王經》當中有提到,
「如其由人多觀察,所住分別亦如是,如是於彼心趣入。」
如果我們能夠對一件事情,不斷的去作觀察,到最後這件事對我們而言,就會覺得非常的容易。
這一點在《入行論》當中也有提到:「久習不成易,此事定非有。」沒有一件事情是在我們不斷串習、不斷的練習之後,不會變成容易的;相反的,再容易的一件事情,如果我們不去練習的話,也不會有成辦的可能性。所以在這個地方,藉由《三摩地王經》當中的這幾句話,最主要表達的是如果我們能夠「藉由今生不斷的串習布施他人的這種意念」,到最後想要布施他人的心念,在我們的心中就能夠任運無勞的生起。「所住分別亦如是,如是於彼心趣入。」
聖勇說:
「雖無利他業,恆應修彼心,任誰有彼者,彼即住義中。」
「雖無利他業,恆應修彼心,」雖然一開始我們在行利他的時候,利他的能力、甚至當下能夠利益他人的行為,各方面的力量都非常的微弱;甚至在布施他人的當下,內心會感到惋惜。但是由於我們知道如實的布施他人,能夠從中獲得利益、也能夠利益他人的緣故,所以這樣的心是值得花時間去練習的。「任誰有彼者」,不管是誰有了這顆善心,「彼即住義中」
,這時候他的人生就會變得相當的有意義,甚至在作任何善行的當下,只要生起一個念頭,布施對他而言並不是困難的一件事。
伽喀瓦大師又提到:
「視淨分則為最要,取喻七尊等勤行。」(60頁)
首先第一句話,在原文當中有提到「重視」的這個字,重視什麼呢?如果我們認為行善對我們而言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這時候就會很重視它,覺得它是很重要、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如果真的很重視行善,就會不斷的去練習、不斷的去串習;不斷的練習、串習行善之後,任何時間、任何地方想要行善都會變得非常容易。
但是在原文有提到一個譬喻,仁波切說這個譬喻,他自己本身不是很了解、也不是很確定。但是這當中所謂的「七尊」,或許指的是七代的近親。所謂的「近親」在《律經》當中有提到,從父親算起的七代、以及母親算起的七代之內,這些親屬可以算是我們的近親,所以對於「近親」我們要如實的來行善。但是這個譬喻,它真正在譬喻的內容是什麼?並不是很清楚。
在之前我們有提到,必須要重視行善的這一點,為什麼要重視行善?為什麼我們要不斷的去串習?這從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例子,就可以觀察出來。如果一位母親,她只有一個孩子,這時她會把所有的時間、心力投注在孩子的身上,她對這個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會格外的關心照顧。所以當她發現她的愛子生病時,這時她的內心很自然的能夠湧現出「我想要代替我的孩子受病苦」的這種心態。當她發現她的孩子命危的時候,這時候縱使捨棄她自己的性命,她也希望「寧可是我自己死,我也不希望孩子死。」雖然說這種心念,當下並沒有辦法馬上的改變現狀,但是這種心念對一個母親而言,她在看到這些情境的當下,她的內心中是不會有任何懷疑的,她願意代替孩子受苦、甚至寧可自己先死。
為什麼母親對於孩子能夠很自然的生起這種愛?如果母親對於自己的孩子能夠生起這種愛、這種心念,如果我們不斷的去串習「愛護周遭的有情」的話,有一天,我們也能夠很自然的在內心中生起「愛一切有情」的這一顆心。“
更進一步在《本生論》當中有提到:
「見聞或隨念亦可,雖觸或唯作言說,
一切行相利有情,惟願恆令彼具樂。」
這當中「見」的對象,不只是我們的親人,我們的敵人、甚至一切的有情,不管我們看到他、聽聞到有關他的事情、或者是內心當中憶念到他、或者是跟他接觸,「唯作言說」,或者只是跟他說幾句話,「一切行相利有情」,我們在跟有情接觸的過程中,不管是見、聞、念、觸、或是言說,我們希望在內心中能夠培養一種善念:「希望跟我接觸的這一切有情,都能夠早日的離苦得樂。」
對於這一點在現今十四達賴喇嘛法王尊者的祈願文當中,他自己也有提到:「我希望在面對周遭的有情眾時,不管是見、聞、念、觸,甚至對我做出毀謗的這些有情,都希望他們能夠獲得想要追求的快樂。」其實這種願,是所有菩薩平時都會發的願,這種願它不只是面對自己的親人、甚至在面對敵人的同時,菩薩也是以這種心念,希望能夠利益、讓一切的有情能夠獲快樂。
所以這一點在《本生論》當中也有提到:「一切行相利有情,惟願恒令彼具樂。」“
如是由衷施捨一切眾生,所施捨境一切眾生,如果我們能夠打從內心底,真的發心去施捨一切的眾生,由於所施捨的「對境」是一切眾生的緣故,這時面對一切眾生所造的善業也是無量無邊的,因此藉由這種觀修方式,能夠快速的圓滿無量的福德資糧。這一點有什麼樣的正因?比方說,古時候有人以白芥子來取油,如果他所擠的白芥子越多,這時他所擠出來的油也應該是越多的;相同的,如果我們在行善的同時,心所緣的有情數量越多的話,這時我們所造的善業它的力量也是越強的。所以現今如果我們能夠藉由布施的方式,當下的「所緣」如果是一切有情的話,這時我們所造的善業,就等同於一切有情的數量是無量無邊。縱使外在我們的行為只是供養一朵花,看似不起眼的善行,但是由於內心的心念,它所緣的有情數是無量無邊的,所以這種善行所累積的善業也是無量無邊的。
對於這一點在《寶鬘論》當中有提到:
「上所說福德,設彼有形體,遍滿虛空界,亦不能容受,
彼是世尊說,此中亦有因,饒益眾生界,無量者同彼。」
以上藉由修學「慈心」所累積的福德,如果它有形色、有形體的話,它的形體是遍滿虛空法界,甚至它的量比虛空法界還要來得寬闊,這一點是世尊所說的。不只是世尊所說,透由現今我們能夠了解的正因,(這當中的因,並不是因果的因,而是正因的因),也就是透由正確的原因,也能夠來證成世尊所說的這個法理是正確的。為什麼呢?「饒益眾生界,無量者同彼。」因為當下生起慈心的對象,他所饒益的有情眾數量是無限的,藉由緣著無量的有情,能夠累積的功德、福德也是無限的。“
在下一段裡面是提到,之前我們必須要修學由衷布施他人的這顆善心,但是如果我們打從內心底,將所擁有的一切善物布施給他人之後,這時在使用的當下,如果我們忘失了「利他」的這顆心,在使用的同時我們有可能會造作許多的惡業。對於這一點在正文當中有提到:「如是由衷捨與眾生的衣食等」,如果我們打從內心底將所擁有的一切善物,不管是衣、食種種的物品,打從內心施捨給其他的有情之後,這一切就是屬於他人的。「若自受用」,如果接下來我們自己要使用這些東西時,如果忘失了「利他」的心,而以貪著「自利」來受用的話,這時我們所造作的罪,可以稱之為是「具染污的墮罪」,而在眾多的墮罪當中,這是屬於「不與取」的墮罪。因為你已經打從內心底回向給別人、布施給他,這個東西理應屬於他人的,所以我們在使用的當下,必須要生起「利他」的心來使用才是。如果我們並不是貪著著自利,只是一時忘了利他的心態來使用的話,這時我們所造作的罪稱為「非染污的墮罪」;也就是雖然是墮罪,但是由於並不是以「自利」為出發點,所以所造作的惡業,相較於之前的惡業是比較小的。
若已回施於他,如果已經回向布施於他人,並且他人也了解「這個東西你已經迴向布施給他了」。如果我們把所擁有的東西回向給人道的有情,並且這個人他了解,或許他是因為有神通的關係而了解、或者他當下藉由你的表現而了解「你將這個東西回向布施給他」,並且他也認為這個東西是屬於他所擁有的。所以所擁有的這個人,是指布施的這個對象,他知道這個東西你已經布施給他,而且他的內心當中也生起「這是屬於我的物品」的時候,如果我們在使用的同時,是以「自利」為出發點,並且以「偷盜」的這種心作為動機而受用的話,如果我們所使用的物品它的價格是昂貴的,「其價若滿」這時我們違犯了別解脫戒當中的他勝罪,這個罪業是非常深重的,而這一點在《集學論》當中有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