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7 09:56:41
學習次第 : 進階

修心日光二 菩提心教授 甘丹赤巴尊者2011年

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日期:2011年2月24日上午

曾經有一個禮讚文當中是這樣提到的:

金洲上師國主至尊前,獲取菩提勝心甘露藥,

利益一切眾生至尊主,具德阿底峽前誠祈請。

這個祈請文當中最主要提到的是,菩提心的教授最主要的根源是來至於金洲大師,透由金洲大師傳給阿底峽尊者,再由尊者傳授給種敦巴尊者,再由種敦巴上師傳給噶當派的諸多傳承袓師們,這當中包括了三昆仲:夏拉瓦朗日塘巴以及伽喀瓦等等的上師。

而提到了阿底峽尊者,他是印度當中非常有名的一位大班智達,他的成就在印度是無與倫比的。尊者誕生在印度之後,當他滿十八個月(也就是一歲半的時候),他的父母親帶他到寺院去參訪。這個時候,他發現整路上(甚至這間寺院的四周圍)有許多的人圍繞著。這時,尊者雖然年紀很小,但是他問周邊的大臣們說:「這些人是從哪裡來的?這些人又是誰?」這時他身邊的大臣回答他說:「這些人全部都是你的人民。」尊者聽到這一句話時馬上發願:「希望所有他所看到的這些人民們,將來都能夠投生高貴的種姓,並且五根具足、對三寶能夠生起信心、資財富饒。」他希望一切的有情都跟他自己一樣,能夠生在國王的種姓裡,並且享受世間的五欲。而他的父母親所發的願,不外乎就是希望今生能夠長壽、少病等等。

從這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尊者當時年紀雖小,但是他內心底已經有「發菩提心」的這種能力,並且在看到周遭的有情眾生時能夠發下大願。甚至在之後有一次他準備到羅怙羅上師的尊前去請法,而對方(也就是羅怙羅上師)由於他具有非常高的證量,為了讓周邊的弟子知道尊者是一位相當了不起的上師,所以在尊者來訪的路途上突然在天空當中降下了非常巨大聲響的雷,而這時他的目標希望雷能夠擊中尊者(也就是阿底峽)。但是天空當中的這個雷不僅沒有擊中阿底峽尊者,反而擊中了在附近的一座外道神殿。

這時羅怙羅上師周邊的弟子都感覺到相當的奇怪,怎麼這個雷沒有擊中尊者呢?這時羅怙羅上師就對周邊的弟子說:「其實今天到我座前來請法的這位尊者,他是連續五百世都獲得大班智達成就的一位聖人,而今生他投生為印度的王子,但實際上他的成就是相當不可思議的。」這時周邊的弟子聽到了,他們也感到相當的訝異。

所以雖然尊者本身的成就非凡,但是他不以此為滿足,雖然他的內心當中已有菩提心的種子,甚至能夠任運的生起菩提心,但是他還是希望能夠更進一步的去吸取菩提心的教授。因此之後,由於有了這樣的念頭,他到了現今的印度尼西亞(也就是金洲大師的所在地)。從印度前往印度尼西亞的過程中穿越了海洋,在海洋上長達十二個月的時間,並且有一百五十位的大班智達跟隨著尊者前往印度尼西亞。在途中雖然遇見魔王的干擾,但是尊者都能夠藉由種種的善巧方便來平息這些外在的逆境,而在海上漂泊了十二個月之後,終於來到了印度尼西亞金洲大師的跟前。“

    阿底峽尊者以及一行人到了印度尼西亞之後,他並沒有馬上到金洲大師的跟前去學法,而是在金洲大師所在地的附近待了一陣子。他為什麼要做這個動作?這是因為他必須要先觀察,他所要依止的上師是什麼樣的上師?雖然在他之前已經略有聽聞,但是他希望更進一步的來作觀察,因此他並沒有馬上到金洲大師的跟前學法。

    而在金洲大師的處所四周,他就尋問當地的人(有些是金洲大師的弟子),他就問他們金洲大師平常說什麼法?他的行為表現又是如何?等過了幾個月之後,他才到金洲大師的跟前學法。而在他還沒有來之前,金洲大師已經對周邊的弟子說:「現今來我面前求法的這位尊者,他是過去生曾經五百世都不中斷而獲得大班智達果位的一位聖者,他今天來我的面前是希望能夠獲取菩提心的教授,我們所在的這個地方能有這樣的一位尊者前來,我們應該值得慶幸、也應該要相當的恭敬。」

所以尊者帶著一百五十人前往金洲大師的跟前,而這時金洲大師也派出他的弟子,這當中有沙彌以及比丘總共二百五十人迎接,並且在迎接的過程中天空灑下了許多的鮮花。而一開始就如同昨天我們所提到的,金洲大師並沒有馬上傳給阿底峽尊者有關菩提心的教授,而是講述了《現觀莊嚴論》的教授。花了十五堂課解釋了《現觀莊嚴論》的內容之後,更進一步的告訴了尊者「該如何的來修學菩提心」。

而尊者跟隨金洲大師總共十二年間,如影隨形的依止金洲大師,所以在我們剛剛所提到的這個偈頌當中有提到「金洲上師國主至尊前,獲取菩提勝心甘露藥」,阿底峽尊者從金洲大師的面前獲得了如同甘露、如同良藥般的菩提心教授。「利益一切眾生至尊主」,並且更進一步的藉由所得的菩提心教授,利益了以印度以及西藏為主的一切有情眾生,因此「具德阿底峽前誠祈求」。所以造論者(也就是造這個偈頌的人),以這種方式來禮敬阿底峽尊者。雖然印度當地有許多的人,或許他們的心續中都已生起了菩提心,但是像阿底峽尊者如此殊勝、如此特別的卻是不常見的。

有一次尊者到了金剛座,這時他的內心生起了疑惑他想到:「如果我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圓滿的佛果,應該要修學什麼樣的法類呢?」當他的內心中生起了這個疑惑之後,他馬上看見一尊大佛站立起來對另外一尊小佛說:「如果想要快速的獲得圓滿的佛果,必須要修學菩提心。」並且他也看到一尊由象牙所製成的佛像起身對他說:「如果想要獲得圓滿的佛果,必須要修學菩提心的教授。」甚至在塔的虛空當中,他看到了兩個天女,年幼的天女對著年長的天女問到說:「如果想要快速的成就圓滿佛果,必須要修學什麼教授呢?」這時年長的天女對著年幼的天女說:「必須要修學菩提心。」其實從這些對話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修學菩提心的重要性。“

    寂天菩薩也在《入行論》當中一再的提到有關菩提心的法類,在第一品提到了「生起菩提心的利益」,而在之後的幾品當中分別介紹到「懺悔、持戒、不放逸、正知正念、襌定、智慧以及回向」等等的內涵。為什麼要特別的提到寂天菩薩?如同昨天我們所介紹的「菩提心的教授」可以分為三種的傳承,這三種的傳承分別提到的是:廣行派、深見派以及偉大行派的三種傳承。「廣行派」的傳承是由彌勒菩薩傳給無著菩薩,而「深見派」的傳承是由文殊菩薩傳給龍樹菩薩,「偉大行派」的傳承是由文殊菩薩傳給寂天菩薩。因此寂天菩薩在傳授菩提心教授的內涵當中,佔著不可或缺的地位。

因此在寂天菩薩所造的《入行論》裡面,一再的提到有關菩提心的修法。一開始他提到的是生起「菩提心的利益」,在生起菩提心之後必須要如何的來接受菩薩戒、行菩薩行?行菩薩行的當下,應該以不放逸、並且透由正知正念攝持的力量來行廣大的菩薩行。並且在《襌定品》有特別的提到「共」以及「不共」這兩點的內涵。所謂的「共」是提到了奢摩他,而不共是提到了「自他相換」的教授。

更進一步的,大師也在《菩提道次第攝頌》當中有提到:

佛子勇士如是了知已,修習菩提心寶為心要。

對於其他的法類,大師並不會強調這是修行的心要,但是提到了「菩提心」大師卻特別的強調,「佛子勇士如是了知已,修習菩提心寶為心要。」可見修學「菩提心」在整個大乘道當中,它佔的份量是相當重的。也就是過去的傳承袓師們,從阿底峽尊者到寂天菩薩、到宗喀巴大師,他們都一再的強調菩提心的重要性,因此對於後輩的我們而言,修學菩提心的法類就顯得格外的重要。而在修學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如何來修學菩提心的法?因此今天來到這個地方為各位介紹「如何修學菩提心的法類」。“

因此在今天還未聞法之前,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先調整自己聞法的動機,「為了利益如虛空般的有情,我希望能夠早日獲得圓滿的佛果,因此我希望能夠早日的生起殊勝的菩提心;也就是為了要生起菩提心,所以來到上師的面前聽聞有關菩提心的法類。」以這種方式來聽聞今天的這一堂課。並且在聽聞前必須要想到:「我今天來聽聞,並不是為了今生的安樂、也不是為了今生的衣、食、民生、或是輪迴當中的種種盛事,這一切都不是我來這邊聽法的目的。」以這種方式來調整聽法的動機。

接下來我們看到正文,昨天上到第8頁第2行這個地方。昨天最後提到的是導師釋迦世尊所宣說修習菩提心的教授,完整無缺的保留在各大車軌的三種教軌當中。而對於這個部分,昨天一開始《修心七義》裡面提到的「教授甘露藏」,這當中的「教授」指的就是修習菩提心的教授,「修習菩提心的教授」就猶如同是甘露般。為什麼修習菩提心的教授如同甘露呢?這個時候就繼續說到,因為各大車軌所保留的這些教授,它能夠無餘滅除八萬四千種的煩惱疾病,以及煩惱疾病所生的生老病死等等痛苦,易於賜與無住涅槃的果位;在眾多的甘露當中,菩提心的甘露是最殊勝、最主要而且最善妙的。“

既然提到了甘露,「甘露」是什麼意思呢?一般而言,所謂的「甘露」在梵文當中是以「阿彌達」來作解釋。這當中的「彌達」(也就是後面的這兩個字),代表的是死亡;「阿」這個字代表的是否定詞,也就是「摧滅死亡」。所以所謂的「甘露」以梵文的方式來表現的話,它所代表的意思就是「無死的果位」。

提到了「甘露」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一般的甘露,第二種是特別的甘露。一般的甘露有什麼樣的作用呢?譬如一位懂得如何使用藥物的醫生,如果能完全掌握病人的病情,並且對症下藥的話,他也能夠暫時給予病人脫離老、病、死的這種果位,(也就是透由一般的藥物,能夠讓病人暫時的遠離老病死的狀態當中)。但是最特別的甘露它有什麼樣的療效呢?但是在此之中,主要或極殊妙者,僅只聞味,有一種很特別的甘露,它是從眾生的身上取得的,這種甘露你只要聞到它的味道,縱使當下你身體裡面毒蛇的毒素已經快速的擴散全身,你即將要死亡,但是你光聞到這種甘露的味道,就能夠去除身體當中毒蛇的毒素。這個地方的翻譯應該是翻譯成「瑪基達」,因為「基」這個藏文字它代表的是汁液(也就是液體的一種東西),這種東西以梵文來表達的話,它的梵文就稱之為是「瑪基達」。

這個地方做了兩種的譬喻:一種是以一般的甘露來作譬喻,第二種是以特別的甘露來作譬喻。所以在《般若經》當中有提到,能夠賜予無死果位的這種教授是我們這個地方最主要強調的內涵,也就是我們這個地方所強調的「甘露」。所以之前提到了兩種的譬喻,而在正式的內涵裡面提到的是,就像這樣,如果對聲聞或者是緣覺的菩提發心,具足道的支分,並且不斷的串習,雖然能夠賜予脫離一切輪迴老病死的這種果位,也就是如果我們發心的對象是對聲聞、緣覺的菩提來發心,這個時候修學的道是以小乘道為主的話,藉由不斷的串習,它也能夠讓我們暫時的脫離輪迴當中生老病死的種種痛苦,而獲得不死的果位;但這是不是我們這個地方所要強調「甘露」的內涵呢?並不是。

如果能夠更進一步的,發起無上的菩提心,具足的是大乘道的主體以及它的支分,並且不斷的來作串習的話,更能無餘斷盡聲聞、緣覺大阿羅漢,以及住清淨地諸菩薩摩訶薩也無法斷盡的不可思議變化死歿,賜與一切種智佛薄伽梵的果位。如果我們所修學的道,它是屬於大乘道法,這時候它能夠滅除的不僅是小乘行者能夠滅除的輪迴眾苦,而是能夠更進一步的,滅除連聲聞、緣覺的大阿羅漢、或者是住清淨地的這些大菩薩們,所沒有辦法斷盡的「變化死歿」。

這當中的「變化死歿」,就是雖然羅漢或者是住在清淨地的菩薩,並不是以業和煩惱的方式在投生,但是投生的時候是以無漏業的力量來投生的,所以這種死主我們稱之為是「細分」的死主。所以緣覺或是聲聞的羅漢甚至大菩薩們,他們在投生的時候他們只能夠遮止「粗分」的死主,而沒有辦法遮止「細分」的死主,這種投生方式對我們凡夫來說是相當不可思議的。但是如果修學大乘道,最後獲得圓滿的一切遍智的話,就連聲聞、緣覺的羅漢、或是大菩薩們所沒有辦法斷除的「細分」死主都有辦法斷除。“

因此,能夠賜與無死果位的甘露當中,猶如心要、或是主要、或者是最殊勝的,就是菩提心寶。諸大車軌完整圓滿的傳承,以三流滙一的方式傳至金洲大師。所以這個部分特別要強調的是,導師釋迦世尊在《般若經》當中所提到的大乘法,就猶如同是能夠摧毀一切病魔的甘露。而這種殊勝教授傳至各大車軌,最主要提到的是廣行派、深見派以及偉大行派的各大車軌。而各大車軌的傳承,非常完整、而且圓滿的以三流滙一的方式傳至到了金洲大師的身上。

在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三流滙一」,也就是三種不同的傳承最後滙為一種。過去各位可能有聽到「二流滙一」,也就是阿底峽尊者的傳承,如果是以「道次第」來作介紹的話,我們提到的是二流滙一。「道次第」的傳承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廣行」的傳承以及「深見」的傳承。「廣行」的傳承是由導師釋迦世尊傳至彌勒菩薩、再傳到無著菩薩,最後依序的傳遞到阿底峽尊者的身上。而「深見」派的傳承是由導師釋迦世尊,透由文殊菩薩、到龍樹菩薩、到最後正理杜鵑而傳至阿底峽尊者。所以以「道次第」的傳承來說,可以分為「廣行道次第」以及「深見道次第」這兩種,因此這兩種的傳承分別是由導師釋迦世尊傳至於文殊彌勒,再傳到各個袓師的身上,最後滙集到阿底峽尊者的身上,因此這樣的傳承稱之為是「二流滙一」。

但是如果要特別的強調菩提心的傳承的話,除了「廣行」、「深見」的傳承之外,在此之上特別提到的是「偉大行派」的傳承,「偉大行派」的傳承是由文殊菩薩傳至寂天菩薩的這個傳承,因此我們必須要了解這兩者之間的差別。

在之前我們提到的是,完整圓滿的傳承以「三流滙一」的方式傳至金洲大師,而金洲大師的 教授以瓶注瓶的方式,毫無保留的傳給阿底峽尊者。所謂的「以瓶注瓶」,就是如果有兩個瓶子,這當中有一個瓶子裝滿了水,這時候我們將其中一個瓶子當中的水,完全的注入另外一個瓶子中的方式,毫無保留、完全沒有剩餘的傳給了阿底峽尊者。

而在原文當中有特別的提到「哈紀」的這個字,這個字它的中文翻譯是翻譯為「主尊」。為什麼阿底峽尊者又稱之為叫做「哈紀」?其實這一個詞應該是金洲大師所取的。在之前我們提到阿底峽尊者跟隨著金洲大師修學菩提心教授的公案,我們有提到尊者跟隨在金洲大師的身邊大約有十二年之久。在十二年之後,有一天金洲大師對阿底峽尊者說:「你在我身邊已經這麼久,我所擁有的菩提心教授已經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你,這時候你可以回到印度、甚至將來你可以到西藏去弘法。」在當時金洲大師就有做這樣的授記,並且在稱呼阿底峽尊者的時候就稱呼他為「哈紀」,也就是「主尊」的意思。所以在正文裡面也有特別的提到「哈紀」的這個詞。“

接下來,(9頁)依怙(也就是阿底峽尊者),他在印度、喀什米爾、鄔金、尼泊爾、西藏當中,雖有學識廣博、並且有修持的弟子人數無法估計。阿底峽尊者他本身雖然是大眾部,但是在印度有諸多的智者、或者是成就者,他們都將阿底峽尊者視為是頂嚴般來恭敬他、來服侍他。對於這一點從阿底峽尊者到了西藏之後,他親口所說的一個公案裡面我們就可以知道,尊者當時在印度的重要性。

當尊者來到了西藏之後,有一天他對周邊的弟子們說:「過去在印度有三位非常有名的成就者,一位是我、一位是響底跋、一位是那洛巴,但是這三個人裡面,我今天來到了西藏,而那洛巴在之前已經示寂了,所以現在在印度境內只剩下響底跋這位成就者,所以光靠他一個人的力量,想要住持佛法是不容易的。所以我猜想現今印度的佛教,應該是呈現慢慢衰敗的這種面貌。」當時尊者就有提到這個過程。“

所以從這個公案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教法是否能夠住世?或者教法是否會呈現出衰敗的面貌?並不是在於修學正法的人是多、還是少?最主要的關鍵是在於眾多的人當中,是否能夠有一、兩位真的是「能夠完全通達顯密圓融教法」的人住世?如果這樣的成就者能夠住世的話,縱使只有兩三位這也就夠了。但是如果這樣的成就者,沒有辦法住世的話,縱使出家的法師再多、寺院再大,想要讓佛法住世都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這一點是要格外小心的。

尊者不只是在印度有許多的弟子,甚至在印度之外,喀什米爾、鄔金等等的地方,也都有許多的弟子。這個地方特別的提到「鄔金」,這個地方按照過去的一位成就者根敦千悲的說法,他提到說「鄔金」的這個地方,其實是有很多空行母安住的一個勝地,它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國土。確實在當地,尊者也傳授了許多的法在這個地方,而有許多的成就者在這個地方誕生。除此之外,尼泊爾、西藏當中,雖有學識廣博,並且具有修持的弟子,人數是沒有辦法估計的;但是在眾多的弟子當中,能夠廣弘尊者所有事業的大繼承者,則是度母親自授記的種敦巴勝生。雖然尊者的弟子當中,有很多的出家法師,甚至有很多具有修持的成就者,但是在所有的弟子當中,他卻將他的事業傳給了種敦巴尊者。種敦巴尊者他並不是沙彌、也不是比丘,他只不過是一位居士,但是他是一位行梵行的居士。所以平常我們看到種敦巴的聖像,他是穿著居士服,並且在他的腰間綁著藍色的腰帶,而且他的耳朵上有帶著一個耳環,所以他呈現的就是居士的面貌。而尊者將他所有的事業,都傳給了種敦巴尊者。“

因此各位如果想要成為一位把持聖教的教主的話,這時候就想辦法在內心中生起菩提心吧!想要成為一位把持聖教的教主,不一定要是一位法師,縱使是一位在家居士,透由修學菩提心的教授,能夠在內心生起具量的菩提心, 更進一步的了解顯密圓融的教法,在此同時你就是一位把持聖教的教主。

所以這時候,我們不要用一種鄙視自己的眼光來看待自己覺得說:「我是一位在家居士,我沒有什麼能力來學法,也沒有能力來讓佛法住世。」其實並不然,像種敦巴尊者就是一位在家居士,甚至說瑪爾巴尊者他也是一位圓滿的 居士。這些成就者所示現的面貌並不是出家的面貌、而是在家居士的面貌,但是他們對於佛法的住世都有相當關鍵的重要性。

所以在場不管是法師或者是居士們,為了聖教的住世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付出自己的一分心力,而不要看輕自己、放棄自己,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所以在正文裡面,為什麼要特別的提到「尊者的所有事業,最後都交給了種敦巴尊者」,這就代表能夠住持聖教的人本身,你只要夠格、有條件的話就能夠讓佛法住世,這一點是度母他親自授記的。“

而提到了尊者的公案,過去那錯譯師他不斷的迎請阿底峽尊者,希望尊者能夠前往西藏弘法,但是實際上尊者自己也知道:「如果我前往西藏弘法的話,印度的聖教可能會馬上衰敗。」這一點他自己非常清楚,但是那錯譯師他還是非常的堅持,希望尊者能夠趕快的到西藏去弘法。

甚至當時的國王──菩提光王,他也一再的藉由各種的方式,想要早日的迎請尊者來到西藏,甚至最後因此而被關在監獄當中受到種種痛苦的逼迫。這時他周邊的子民們想了各種的方法,想要去救菩提光王,但是這時菩提光王對他們說:「其實我的壽命也只不過幾年罷了,你們不用花這麼多的心思來救我,你們還是想想該如何的去迎請阿底峽尊者前來吧!並且你們在迎請的過程中跟尊者提到:『我因為想要迎請他來到西藏,所以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我都在所不借,如果連我這種凡夫都能夠捨棄生命,為了利益正法、利益一切的有情能夠犧牲自己的生命的話,那尊者他是一位菩薩,他應該為了我們付出更多才對。所以你們去跟他說,如果我們西藏的子民們花了這麼多的時間、這麼多的心力,不斷的希望他能夠早日的來到西藏,他如果不來的話這時候我們乾脆就為所欲為好了,什麼都不要管了。』你們把這段話告訴尊者。」

當尊者聽到這些話的時候,他內心感到相當的感概他提到說:「不管是菩提光王、或者是光王,其實他們都是菩薩的示現,我也知道要讓聖教住世,真正的關鍵是在於一位具德的上師是否能夠住世在人世間。我現今之所以沒有辦法馬上前往西藏,是因為我身上有許多寺院的鑰匙,必須要關照這些寺院,所以我沒有辦法馬上前往西藏,這是我的難處。」

而之後尊者也請示了度母,希望度母能夠給予正確的方向,他問到說:「我去西藏,對於整個教法是有利的?還是沒有利的?請您直接告訴我吧!」這時候度母就親口授記告訴尊者說:「如果你前往西藏,對整體的佛法來說、對整體的聖教而言是絕對有利益的,但是對你自己的壽命你會少二十年的壽命。」這也不知道因為是西藏人民的福太薄,還是尊者到了西藏之後水土不服的緣故,會少二十年的壽命,這一點我們就不知道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尊者能夠到西藏弘法,對於西藏當地佛法的復興也好、整個聖教的住世也好,都佔有相當重要的關鍵。並且度母最後也有授記到說:「你所留下來的所有事業,並不是一位比丘、也不是一位沙彌能夠繼承,而是一位在家居士,他會繼承你所有的事業,並且弘揚您的聖教。」“

從度母的親口授記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尊者跟主尊度母也好、觀世音菩薩也好,都有深厚的業緣關係。但是在一般人的眼前,我們是看不出來尊者跟觀音這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密切的關聯性?甚至說當尊者到達了西藏之後,他遲遲等不到度母所授記的這一位居士,有一天他有一點不耐煩就問度母說;「你之前不是授記說有一位居士會來繼承我的所有事業嗎?為什麼我等了這麼久,這位居士都還沒有出現,是不是你搞錯了?」這個時候度母就勸他說:「你再耐心的等一等!」

果然有一天,有一位居士他迎請尊者到他們家去用餐,這時候尊者就有預感今天會碰到一個非常特殊的在家居士,所以他就在這位居士的家中等了一會兒。而供養他的這位居士,就是種敦巴尊者,這時種敦巴尊者他就準備了食物,並且在準備食物的過程裡面,也準備了酥油想要一起供養阿底峽尊者。並且他內心感到非常的著急,他希望能夠快一點見到阿底峽尊者,他覺得一位大乘的師長不要是說一年、連一個月、一個小時、一分鐘都沒有辦法等待,我現在就想要馬上去見這位大乘的善知識。

所以當他見到尊者之後,他馬上對尊者作頂禮,並且將他所準備的食物以及酥油供養給尊者。尊者在用了種敦巴尊者所準備的食物之後,他將酥油保留下來,並且將酥油倒入了供酥油燈的器皿裡面,然後拿來供佛。所以從這件事情之後,種敦巴尊者在阿底峽尊者還未示寂之前每天都會對上師供一盞酥油燈。“

在之前有提到阿底峽尊者、以及種敦巴尊者這兩位聖者。這兩位聖者他們都吃素,並且他們也都修學密法,但是他們修學密法的方式,是外人所不知情的情況下秘密修學的,以這種方式來修學密法。

接下來有一種說法,善知識種敦巴位於北方熱振地區,之後將如同西方鄔金這個地方一樣,會有許多的大成就者出現;在過去曾經有這種說法,而確實在熱振這個地區,也出現了許多的成就者。在眾多的成就者當中,能夠接續、並奉行上師種敦巴所有事業,並清楚開顯教法的人是三昆仲寶,分別是:博多瓦慬哦瓦以及樸窮瓦這三位尊者。三昆仲當中,博多瓦他是聖者因竭陀的化身,而他的本名稱之為叫做「嶺千札」,翻譯成中文是「寶稱」。博多瓦他完全圓滿的具足善知識種敦巴尊者,所有顯密教典傳承以及口訣,所以在眾多的弟子當中最有名的就是博多瓦尊者。“

而在博多瓦尊者的期間廣弘聖教事業,最主要講說、聽聞的典籍有六部,而博多瓦所開創的噶當派又稱之為是噶當教典派。而這六部典籍,分別是「地、嚴」二部,「地」指的是《菩薩地》,「嚴」指的是《經莊嚴論》;「生、集」二部,「生」指的是《本生傳》,「集」指的是《集法句經》;「學、行」二部,「學」指的是《集學論》,「行」指的是《入行論》。所以在博多瓦的時期,最主要弘揚事業的過程中,所講說聽聞的論就以這六部論為主;並且在講說聽聞的同時,是以修學菩提心寶為修行當中的心髓,並以講說實修的方式弘揚佛陀的聖教。

在弘法的過程中,有兩千多位希求解脫的弟子,而在眾多的弟子當中,最殊勝的在「涅」這個地區,有「朗、約」二人;在藏地,有「蘭、朗」二人;在康地,有「恰、帕」二人;在堆地,有「北、洛」二人;而在前藏,則有被譽為如日月般的「朗、夏」二人。這當中的「朗」指的是朗日塘巴,「夏」指的是夏拉瓦。“

10頁)所以在眾多的弟子當中,還包括了善知識曹巴、善知識鼎巴以及札噶瓦。所以眾多的弟子當中有這麼多的弟子,而這些弟子裡面又以大響尊夏拉瓦他能夠完全圓滿具足教授的傳承。

所以在這當中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到,阿底峽尊者傳給種敦巴種敦巴傳給了博多瓦,在博多瓦的眾多弟子當中最有名的就是夏拉瓦。所以博多瓦將他所有的傳承傳給了夏拉瓦,而夏拉瓦也是當時被公認能夠接續、並且奉行上師的事業者。在接續了上師的事業之後,他時常對兩千八百多位的法師說六部典籍的內涵,並且在這兩千八百位弟子裡面最出名的有四位弟子,而這四位弟子我們稱之為是「奉行弟子」,也就是這當中所謂的「受教四子」(我們翻譯成「奉行四子」)。這四子分別是:第一個卻魯古謝為「淨行」的奉行者,這當中的「淨行」可能指的是他的本性相當的純潔,而且他的行為沒有任何染污,而稱之為是淨行的奉行者。道嘎瓦大師為「講說」的奉行者,銀梅杜瓦錦巴為「加持」的奉行者,而最著名的就是著作《修心七義》的伽喀瓦大師為「菩提心」的奉行者。“

大善知識伽喀瓦,他最初在聶加醒巴的這個地區,他聽聞到了朗日塘巴所造的《修心八頌》,因此他對於噶當派的教法生起了信心,並且之後生起了想要前往拉薩,探索有關修心法類的念頭。當他生起了這個念頭之後,這時身邊具有智慧的法友來告訴他說:「所謂的大乘師長,應該要具有什麼樣的相狀呢?應該有如同日月,擔負於肩上時能向人誇耀。」也就是如果今天我們能夠把太陽或者是月亮,背在我們自己的肩上的時候,我們是有本錢向別人炫耀的。所以我們所依止的大乘師長,他必須本身的才華相當的富饒,而且他本身要有一定的修持,也就是在當地眾所皆知的一位大成就者,這時候你依止他你才會有成就。所以提到了,他身邊的法友就告訴他說:「如果你想要學修心的教授,你就必須要依止這樣的師長,因此你可以到夏拉瓦、或者是卻優瓦這兩位尊者,任何一位的跟前去學法。」

之後如同他與法友討論的結果,他來到了「休」這個地方的精舍。「休」這個地方的精舍,是夏拉瓦大師他的所住地。在那時候,他聽到善知識夏拉瓦正在講說《聲聞地》這本論,但是他雖然坐在旁邊聽,他的內心卻感覺到很枯燥、很乏味,他覺得這本論聽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內涵,也無法藉由聞法來轉變自己的內心。這個時候,因為他還沒有依止上師,所以他在揀擇的階段,他希望藉由上師所說的法來了解這個上師他的為人以及他的修持。所以他在場雖然聽到上師講了《聲聞地》的法類,但是他覺得很無聊。

所以他在內心他想到說:「現今我要追隨的這位大師,他到底有沒有我想要的這種修心教授呢?他本人是否有在修持呢?」而更進一步的他又想到了,如果他回答我說:「他沒有修心的教授,或者是他本人沒有在修持的話,那我還是去找別人好了,我根本就不需要找他。」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