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8 07:48:36
學習次第 : 進階
修心日光十八 大乘佛法 修習五力 2011年
甘丹赤巴尊者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日期:2011年3月10日上午
大班智達洛桑謙堅曾經在《上師薈供》當中有提到:
總之善惡之相任顯現,以法心要五力之修持,
轉為增長二菩提心道,唯願恒修歡喜求加持。
這個偈頌當中最主要的內涵是提到了「五力」,我們這一生的修持,在臨終前所有的修持都能夠涵攝在「五力」當中。而五力分別提到:牽引力、白業種子力、破壞力、祈願力以及串習力。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力,在正文當中的第75頁,這個科判最主要提到的是,攝為一生的修持。在《修心七義》裡面有提到:
(75頁)「應修習五力。」
五力當中的第一力是「牽引力」,所謂的「牽引力」是指我們在還沒有做這件事之前,內心當中要先作意,藉由內心當中的引念(或稱為動機的力量),來促使當下我們的行為能夠趣入正軌。所以對於這一點在正文裡有提到:總的來說,從今直至未得菩提前,個別來說今生未死之前,尤其是今年、這一個月、特別是在今天的一整天,要讓「我執」所引生的「根本煩惱」及「隨煩惱」沒有機會生起。讓自己身語的行為完全不被煩惱所控制。希望在今天的一整天,藉由「我愛執的過患」以及「愛他執的利益」,告訴自己「我希望透由一天的時間如理的來修學大乘法。
平常我們會提到「一生的修持」,或稱之為「死前的修持」。在這一生當中我們的修持能不能夠到位?這必須看我們每一天是用什麼樣的牽引力來告誡自己?如果我們每一天所行善的動機,能夠藉由思惟來作調整,這時透由內心當中的引念所做的行為就能夠趣於正法,這時我們的修行會一天比一天更好,一個月比一個月更精進。但是如果我們每天在修行的時候,在內心當中無法生起引念的話,你可能會覺得「我今天還不必修法,我等明天、後天以後再修。」這樣的話,我們一生是不會有什麼成就的。
所以在這個地方特別強調「牽引力」的重要,透由「牽引力」告訴我們自己在一天當中必須如法的行持,讓自己身語的行為完全不被煩惱所控制,發起猛利的引念。同樣的,從今直至未得無上菩提之前等,這當中的「等」字是提到了,以總相來說,從今直至未得無上菩提之前,而以近距離的角度而言,在今生、今年、這一個月,我也希望在內心中生起以下的這個念頭(這是以總相的角度來作探討)。特別是在今天的一整天當中,應該勤修菩提心。如果生起猛利的引念,在內心當中就會生起「應永不遠離菩提心」,最後我們所發的這個願就能夠成辦。之後,等我們的修持有進展時,我們的內心就能夠不離菩提心。“
對於這一點,在《三摩地王經》當中有提到:
「如其由人多觀察,所住分別亦如是,如是於彼心趣入。」
這個偈頌在之前我們稍微的介紹過,這當中「如其由人多觀察,所住分別亦如是,」這句話它最主要探討的是,如果我們時常觀察、串習、修習某一件事情的話,這時我們的心就會比較容易安住在這件事情上。無始以來為什麼我們在內心中容易生起煩惱?會容易造作種種的惡業?這是因為我們不斷的在串習煩惱,透由煩惱的力量、造作種種的惡業。相同的,如果將心所緣的點拉回「善」,而讓我們的心時常在善業之上來作串習,這時候我們的心自然而然的也會容易生起善念、生起善心。因此提到「如其由人多觀察,所住分別亦如是,如是於彼心趣入。」如我們透由不斷的觀察、串習,到最後我們的心很自然的就會趣入善念,而我們的行為就會趣入善行。
所以對於這一點,有人請示了達賴法王問他說:「您一天花多少的時間在修行?」這時法王就回答說:「不管是白天或是晚上我整天都在修行。」能夠讓我們整天修行最主要的關鍵就是在於「他一開始的動機、一開始的引念」。透由一早醒來之後的引念,這時我們一天當中的身語行為就比較容易趣向正法,以這樣的方式來生活,每一天都會過得比較有意義。所以早上醒來之後,我們就必須要告訴自己:「在今天一天當中,我希望盡可能的能夠利益周遭的有情,縱使我還沒有辦法利益他們,但是我也應該避免傷害他們的行為。」這樣的念頭,不管是有宗教信仰也好、沒有宗教信仰也好,如果能夠生起這種念頭,它本身就是「如法」的。
所以法王也時常在教誡弟子們、告訴弟子們說:我們每天早上醒來之後,就應該告訴自己:「在今天什麼行為是我應該作的?我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利益有情?如果沒有辦法利益,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避免我自己的身語行為去傷害周遭的人?」這一點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二個部分「白業種子力」,對於使菩提心寶未生令生、已生安住、住已向上增長之因──就是藉由布施、持戒、修習所得的福智資糧,對於這一點我們要精勤的修學。在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布施」、「持戒」以及「修習」,六度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這三個部分:「布施」、「持戒」,而後面四度的內涵統攝在「修習」當中。透由不斷的串習能夠生起忍辱、精進、襌定以及智慧度,而藉由修學六度能夠廣集福智二種資糧、成就圓滿的二種佛果。
所以這個部分最主要提到的是「積聚資糧」的部分,透由布施、持戒、修習所獲得的福智資糧,能夠使菩提心寶未生新生、已生安住、住已向上增長。所以六度當中前面的五度,最主要累積的是「福德資糧」,而智慧度最主要累積的是「智慧資糧」。
所以之前在第58頁倒數第3行,龍樹菩薩在《六十正理論》當中提到了這個偈頌:
「此善願眾生,集修福智糧,獲得從福智,所出二殊勝。」
這個偈頌最主要表達的內涵是提到了,佛教當中基、道、果的這個觀念。在「基位」時提到的是世俗、勝義二諦,在「道」的時候提到了智慧以及方便,而在「果」的時候提到了佛的法身以及色身。“
接下來我們看到(76頁)第三點「破壞力」,所謂的「破壞力」是指藉由思惟「我執」、「我愛執」的過患,而想辦法消滅它,這種力量我們稱之為是「破壞力」。如前在自他相換時所說,在之前《修心七義》裡「眾過皆歸一」這句話裡面就有提到,我們必須要思惟「我愛執的過患」,所以如前在自他相換時所提到,由見到我執及由彼所引生的我愛執,棄捨他人等諸煩惱的過患,我們必須要看到藉由「我執」所引生的「我愛執」它有什麼樣的過患?「棄捨他人等」這種煩惱,又有什麼過患?當我們看到了「我愛執」或者是「棄捨他人」的這顆心,或者是「眾多煩惱的諸多過患」之後,進而努力想辦法破壞、並斷除它們。對於這一點在《入行論》當中有提到:
「我寧被燒殺,或被斷我頭,然於煩惱敵,終不應屈敬。」
我寧可被地獄的大火所燃燒,或者是砍斷我的頭也都沒有關係,但是在面對「煩惱敵」的當下,我是永遠不會低頭的。這句話它最主要的內涵是提到說,在任何的情境下,我們都不能夠棄捨正法,尤其是我們不能夠棄捨正法的心要──菩提心。應如所說而修學。“
第四點,「祈願力」,即依於總相的所有輪迴涅槃的善根,特別是自己三門所攝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善根之力而作祈願,以總相來說所有輪迴、涅槃,世間、出世間的所有善根,這當中特別是我們自己三門所造作,不管是過去、現今、未來三世一切善根的力量,依著這些力量來作祈願。祈願的內容提到了:「惟願總於一切眾生,以總相來說,希望一切有情,特別是自身心續上菩提心寶未生令生、已生安住、住已向上增長。藉由相當殊勝的祈願文來作控制,控制我們所造的善根,它能夠趣向圓滿菩提。」“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五點,串習力,在我們的內心當中還沒有生起一定的覺受之前,我們要不斷的作串習。這一點如同之前在「正行」有提到,修習所緣行相時,任何的時間、任何的狀態都應該修習此法。「任何的時間」包括了日夜六時,「任何的狀態」當中包括了行住坐臥、談話、甚至呼吸,我們都必須要修學「菩提心」這種善妙之法。
對於這一點在《入行論》當中有提到,
「凡愚作自利,能仁行利他,觀此二差別。」
若能如是不離修緣支分而予串習,即得究竟圓滿。如果在修習「串習」的過程中,「不離修緣支分」指的是「修學的順緣」如果能夠完全具足的話,到最後我們所修的內涵就能夠究竟圓滿。對於這一點在《入行論》當中有提到:
「久習不成易,此事定非有。」
任何的事情只要我們不斷的去練習、去串習,最後它都會變成是容易的一件事。以世間來說有很多運動選手,他每天不斷的練習跳高、跳遠,到最後他就能夠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相同的,對一個修行人來說,如果不斷的透由思惟「我愛執的過患」以及「愛他執的利益」,以這樣方式來修學慈悲、菩提心,到最後這樣的一種心念、這樣的一種心態,對我們而言也會變得輕而易舉。“
伽喀瓦大師說:
「於具過此心,有一大功德,任學即得成。」
大師他曾經提到,對於我們凡夫而言,我們凡夫的心是有許多過失的。為什麼會有過失的形成?是因為我們凡夫的心,對於正法的內涵不了解,沒有不斷串習正法的緣故,所以我們的內心時常生起煩惱等諸多的過失。
但是這樣的一顆心,它也有功德?是什麼功德呢?「任學即得成」,只要我們的心趣向於善法,藉由不斷的練習、串習之後,我們的心是有進步的空間。所以雖然當下我們這顆心有許多的過失、有許多的煩惱,但是這顆心本身也有一個功德,這個功德就是藉由不斷的串習善法、善念,這樣的心它能夠不斷的進步。過去不了解的,到最後能夠了解通達;過去是惡行的行為,也能夠透由不斷的練習,將惡行轉變為是善行,所以這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原因。“
這一點在這個地方最主要提到的「五力」,是以一生當中我們在修學大乘法的同時,必須要串習這五種力量。更進一步的,彼五力教授,若予結合臨終教授,這當中的「臨終教授」最主要指的就是「往生法」,我們平常稱之為是「破瓦法」(以中文的翻譯就稱之為往生法)。如果平常我們有串習這五力的話,其實在臨終前不需要特別修「淨土破瓦法」,為什麼?因為淨土破瓦法,最主要是給「在一生當中沒有任何修持的人」修的。這些人透由修學「破瓦法」,能夠得到什麼樣的好處?由於他在今生對於「道」沒有生起一定的證量,甚至造作了許多的惡業還未淨化乾淨,這樣的人死後有可能會墮入惡趣;為了讓這樣的人不墮惡趣,在臨終的時候就對這個人修「破瓦法」,希望藉由修「破瓦法」能夠暫時遮止惡趣,讓他的來生獲得殊勝的人身,藉由人身能夠再一次的修學佛法。
但是對於一個「修心」的行者而言,如果這一生當中有確實的在修學菩提心、空正見,並且在內心能夠生起一定的證量的話,在臨終就不需要修學所謂的往生法(或是破瓦法了)。對於這一點,在《修心七義》裡面也有提到:
「大乘死教授,五力重威儀。」
這當中「死的教授」,指的就是「破瓦法」的這個教授,也就是「往生」的教授。「五力重威儀」,這當中的「重」指的是「重視」的意思。而對於在臨終的時候要如何的配合五力來作修持?
(77頁)第一點提到的是,白業種子力。「白業種子力」當中的內涵,是以四力來淨化來生之後的「苦」以及「苦因」。這當中的「苦因」最主要指的是,我們在今生所造作的諸多性罪、遮罪。今生所造的諸多性罪、遮罪,藉由對治的力量,將它完全的懺除淨化,而這時候內心當中,「應想我雖死猶可」。由於今生所造的種種苦因,透由對治的力量,將它完全懺除淨化之後,這時內心當中會想到說:「就算我這一生死了也沒有關係」,內心當下的感覺會覺我年紀已經大了、手腳不靈光、腦袋也不靈活了,所以如果我死了之後能夠換一個新身體,這不是很好的一件事嗎?就猶如同是老婦,她見到孩子回到家的時候,內心會有一種滿足的感覺。
而提到了「死」,修行人可以分為三種,「上等」的修行人在臨終時,內心應該感到歡喜;中等的修行人,臨終時內心感到不恐懼、不害怕;而最下等的修行人,在臨終的時候也要感到不後悔。為什麼不後悔?因為下等的修行人他覺得:「我盡一生的能力,用盡所有的力量,行我能夠行的善行;對於今生所造的不善(也就是惡業),盡可能的將它懺悔。所以我這一生沒有任何值得後悔的,所以我這一生是沒有白活的。」
所以真正的修行人,可以分為上、中、下這個部分,而這三種的人必須依次生起的是歡喜、不恐懼、不後悔這三種的心態。所以在正文裡面也有提到:應想我雖死猶可,並且在臨終的時候內心沒有任何的憂惱以及怖畏。接下來將自己所擁有的全部資具,由衷的對於上下之田作供養以及布施。對上三寶、對下下至一切的有情作供養布施,藉由供養布施的行為能夠「積植資糧」,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謂的「培福」。對上、對下透由供養布施的方式來培福,這一點是很重要的。有一些人一生當中,用盡了所有的心力、時間在修行,但是他對於所擁有的這些資具,如果在臨終時生起貪念沒有辦法將它捨棄的話,他一生的修持可能就會敗在臨終的這個念頭。
由於臨終對於他所擁有的這些東西生起貪念的緣故,由「貪」作為因緣來生他是否能夠投生善趣?這是值得考慮的一件事。所以在這個地方特別的提到,將自己所擁有的全部資具,由衷的對於上下之田作供養以及布施,對於任何事心無貪著格外重要。為什麼我們在臨終前要將所有的資具布施供養出去呢?如果你將你所有的東西布施供養出去之後,就沒有什麼好貪著的,因為這一切已經不屬於你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一棟房子裡面開始著火,著火的地點我們必須要先認清楚,認清了著火的地點之後,我們應該將著火地點的四周圍,容易著火的東西先丟掉,如果把這些先丟棄之後火勢就容易控制,火就不會繼續的燃燒;相同的,對於我們容易生「貪」的這些對境,尤其是我們這一生所擁有的資具,如果你在臨終前將它供養布施出去之後,你就不容易對這些東西生起貪念,這一點是很重要的。為什麼呢?因為在過去曾經有一個公案。過去曾經有一位比丘,臨終時因為貪愛他所使用的缽,所以這一位比丘,死後他墮入惡趣成為一隻蛇,並且牠的身上燃燒著熊熊大火,過去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一個公案。
而仔細的提到這個公案,這個公案就是有一位比丘,他因為貪愛他的缽,所以死後投生為一隻蛇。這時候佛以及周邊的弟子為了要教化這一隻蛇,所以用彈指的這個動作,並且告訴這隻蛇說:「你好好的想一想,你不要這麼貪愛你之前所擁有的那個缽。」但是這條蛇聽到之後,內心中的瞋念非常的熾盛、非常的強大,所以牠就急忙的衝向森林裡面。但是由於牠內心當中瞋念熾盛的緣故,所以牠的身體馬上就燃燒,不只是牠自己身體燃燒,森林裡面也起了大火,並且在燃燒的一瞬間這隻蛇就墮入了地獄道當中,牠的身體還是被熊熊的烈火所燃燒著。
所以在正文當中有提到,「三分位」也就是在三個時間點有火生起。這個部分仁波切是解釋為「蛇本身的身體,以及森林當中也起火,並且在地獄道當中這一位比丘他的身體也是著火的。」所以有提到這個公案。更進一步的,尤應於自身軀捨除貪愛,我們必須對於自己的身軀捨除種種的貪愛。為什麼呢?因為一切煩惱的根本是「我執」,透由「我執」投生於六道任何一道當中,對於所獲得的身軀心生貪愛。為了追求食、衣等物品,(這些物品稱之為是「我所」也就是「我的」),為了要追求我所想要追求的衣、食等等的物品,所以會造作許多的不善業以及五無間的非福業。藉由不善以及無間的非福業,總相來說會讓我們投生無邊輪迴,以個別來說會讓我們投生惡趣,並且受盡無量之苦。
所以過去傳承袓師們,他們口耳相傳的一個公案,直到現今這個公案,還是很多上師在講法時會提到的一個公案。過去在「扎拉」的這個地方有一位上師,生前他的學問非常的淵博,而且他有許多的眷屬跟弟子。但是由於他在臨終的時候,沒有辦法棄捨這一切,對於這一切他的內心還是有貪念的緣故,所以死後投生為一隻蟹子,而這隻蟹子牠所生之地,居然是在一塊大石頭裡面。為什麼這隻蟹子會生在大石頭裡面?是因為中陰身的有情,他本身是沒有行色,他是能夠任運的藉由他的心識想往哪裡就往哪裡?所以這時這隻蟹子,投生在一個石頭當中。當時洛桑謙堅(也就是善慧法幢)的這位大師他有在世,並且他透由神通的力量,了知到「扎拉」的這位上師現今投生為一隻蟹子,並且牠的住所就是在這個石頭裡面。
當他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他想辦法從天空當中招引了雷,劈在這顆石頭上面。但是劈在這顆石頭上的一瞬間,這顆石頭雖然裂了,但是它也滾到了河裡面去。滾到了河裡面去之後,這位上師從之前的「蟹子身」轉變成投生為「一隻魚」。所以過去很多傳「道次第」的上師們都會提到這個公案,而告訴後面(即將要傳法的上師們)告訴他們說:「你們應該要引以為誡,好好的讓你自己內心當中,不要對你周遭所擁有的這些東西生起強烈的貪念。」上師都會以這種方式告誡後面即將要傳法的上師。
所以在一生當中,如果我們勤於修持,但是臨終沒有辦法棄捨所擁有的這一切,反而對這一切生貪的話,其實對我們的來生是有很不好的影響。相反的,如果我們一生造惡,但是在臨終的時候,我們能夠藉由懺悔生起善念,至少短時間來說,你的來生是可以不墮惡趣受苦的。對於一個修學大乘法的人而言,更進一步的我們希望藉由思惟「我愛執的過患」以及「棄捨他人的種種過患」之後,希望在臨終的那一刻,在內心生起「在還未獲得圓滿菩提之前,我都希望修學大乘法,」的這顆心。所以臨終的這個念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
對於這一點在《入行論》當中有提到以下的這個偈頌(這個偈頌是在如石法師所翻譯的版本,第八品的第121個偈頌):
121、貪著自身故,小怖亦生畏。於此生懼身,誰不似敵瞋?
122、千般欲療除,飢渴身疾者,捕殺魚鳥獸,伺機劫道途。
123、或為求利敬,乃至殺父母,盜取三寶物,以是焚無間。
124、有誰聰智者,欲護供此身?誰不視如仇?誰不輕蔑彼?
「貪著自身故,小怖亦生畏。」由於我們貪著自身的緣故,縱使外界產生了小小的逆緣,這也都會讓我們的內心當中生起無比的恐懼,最主要的關鍵是因為我們貪愛自身的緣故。「於此生懼身」,對於此容易生起恐懼的身體,「誰不似敵瞋?」這時我們的內心當中,怎麼不會把它視為是我們的敵人呢?這句話表面上看來,似乎是想把我們所擁有的身體當成是敵人來看待,但是其實它背後的意思並不是如此。
其實「身體」本身它並沒有任何的問題,問題是來至於當我們在面對我們所獲得的身體時,我們的內心會生起貪念,透由貪的力量會造作種種的惡業,讓我們來生墮入惡趣,所以真正的敵人是誰?真正的敵人是「面對身體時內心所生的貪念」,這才是我們真正的敵人。由於內心貪念熾盛的緣故,所以我們的身體在碰到外在的小小逆境時,也會生起無比強大的恐懼,所以真正的敵人是我們內心當中的貪。
「千般欲療除,飢渴身疾者,」由於我們貪愛自身的緣故,所以我們會想盡辦法解決當下所面臨飢餓、口渴、以及生病等種種的問題。「捕殺魚鳥獸,伺機劫道途。」所以為了要解決飢渴、病痛的問題,這時我們不惜去殺害其他的有情,這當中包括了魚、鳥以及獸。「伺機劫道途」,也就是為了要滿足我們自己的欲望,除了殺害周邊的有情之外,我們有可能會等在路邊,然後去搶奪別人的財物來使用,所以提到了「伺機劫道途」。
下一個偈頌,「或為求利敬,乃至殺父母,」甚至我們為了要追求自己想要追求的某些利益,這時我們不惜殺害自己親身的父母親,「盜取三寶物,以是焚無間。」甚至盜取佛、法、僧種種三寶聖物,「以是焚無間」,所以這時我們的狀態是非常糟糕的,甚至在不久之後就會墮入無間地獄當中受苦。
「有誰聰智者,欲護供此身?」所以如果是智者的話,你怎麼會這麼愛護、甚至藉由各種的方式,來供養你自己的身體呢?「誰不視如仇?誰不輕蔑彼?」所以如果是一位智者,當我們看到貪愛自己的身體有這麼多的過患的話,誰能夠不將「貪」視為是我們最大的仇人?誰能夠不以輕蔑的方式來看待我們內心當中的貪念?所以這個部分引了《入行論》當中的這段文來作解釋。
並且在之後,內心當中應該生起以下的這個念頭:從此以後,必不再取像如是由惑業所感生的惡身,所以從今以後,我希望能夠不要再取得,像今生藉由煩惱以及業的力量所感生的這種惡身,讓心完全安住在無自性法身的狀態,以這種方式讓內心生起猛利的牽引。“
(78頁)接下來第二點「牽引力」,即如前而做短、中、長三種牽引。
第三點,「破壞力」,即憶念煩惱的過患,披起永不為彼等所控制的鎧甲。
第四點,「祈願力」,應當猛利發願:一切時處皆不離菩提心、不隨我執等煩惱所轉。
第五點,「串習力」,身的威儀:頭朝北,右脅側臥,右頰置於右手,右手指遮右鼻孔,左手放在左胯(大腿上),也就是世尊在示寂時所呈現的威儀。依著左鼻孔的氣息出入來修取捨,並且這樣的一種方式,是我們這個地方所要行的「破瓦法」(也就是往生法)。
伽喀瓦大師說:
「破瓦教授虛誇者極多,較此殊妙希有則無。」
對於破瓦法伽喀瓦大師就曾經提到:有一些看似非常著名的「破瓦法」教授,這些教授其實坊間相當的多,但是很少看到有比「藉由五力的方式來作練習的這種往生教授」,這是非常稀有、而且非常殊勝的一個教授。如果在臨終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憶念太多的東西,但是你想要串習菩提心的內涵,這時我們的心中可以如是作意:「既然我今天即將要死,我希望我的死能夠代替一切的有情所要面臨的死苦,而一切的有情能夠遠離一切死苦的逼迫。」以這種方式來發心也是可以的。“
(79頁)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修心之量,這一點在《修心七義》裡面提到了: 「諸法攝一要。」
這句話最主要的內涵是提到,佛以及袓師所告誡我們的經論內涵,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要調伏我們心續當中的「我執」;既然是如此,對一個修行人而言,他在修行的過程中,如果反觀自己的內心,發現「我執」越來越熾盛、甚至「煩惱」越來越多的話,表示這個人他修行的方向已經完全錯了;相反的,如果在反觀自心後,發現自己內心當中的「我執」有變弱的情況,甚至種種的煩惱也變得比較柔和的話,就表示我們的方向是正確的。
對於這一點在正文當中提到:一切經論教法全都是為了調伏我執而說,因此要斷除的、或是要淨除的就是「我執」。這時應當觀察自己三門的行為是在增長我執?還是抑制我執?如果是在增長我執、增長我慢以及增長瞋念的話,對於法作聞、思、修的目的已完全錯誤。我們之所以要聞思修正法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控制我們的心、抑制我們心中的煩惱,但是如果在修學的過程中,發現我們的「我執」不斷的增長,各種的「煩惱」越來越多的話,表示我們作聞、思、修的目的已經完全錯誤。
相反的,若能抑制,是法已入道的徵兆,所以如果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能夠控制內心當中的「我執」,甚至藉由所修學的法,看是否能夠傷害心中的「我執」?這表示我們所學的法已經入道了,這是法已經入道的一個徵兆。在這個時候,即是修心的內涵在心續中真實生起。表示這樣的一個現象是非常可喜、是非常好的一個徵兆。對此,有人說這是稱量學法者合不合量之秤。也就是一個人,尤其是一個修學佛法的人,這個人合不合格?他到底所學的,能不能夠稱之為正法?最好的秤就是這個秤。透由這個秤,能夠秤出來這個修行人,到底有沒有在修學正法?所以如果我們所學能夠控制內心當中的煩惱,抑制內心當中煩惱的增長以及滋生的話,就表示我們是一個夠格、合格的學法者;反之,我們是一個不夠格(也就是不合格的)的一個學法者。
如是觀察時,自己要對自己感到羞愧,也就是對於我們自己的行為,尤其是錯誤的行為,內心要感到羞愧。這一點在《修心七義》裡面有提到:
「二證取主要。」
這當中的「二證」指的是兩個證人。兩個證人分別指的是「他人」以及「自己」。但是在這兩者當中,最主要的證人是我們「自己」本身。他人稱讚我們、讚美我們,說我們是一個非常好的修行人,但是你在觀察你自心的現狀時,你發現你的煩惱並未調伏的話,這也沒有用。所以兩種的證人裡面,最主要的證人是我們「自己」,我們必須要誠實的看待我們自己的內心,看我們自己是不是有步入正軌?而這句話它最主要的意思是提到:「如果別人說,他與正法相應,他的內心已趣柔和。」其實這是沒有用的,雖然我們周遭的人也可以算是一個證人,但是他人來替我們作證,沒有任何的幫助。我們應該要在一切時處,觀察我們的內心,自己能夠對自己不欺騙、不誑、不愧,這才是最重要的。
接下來下面的這一段,原文仁波切的解釋是提到了,對於世間法(這當中包括了食、衣以及名聲),對於種種的世間法,我們必須要修心,讓我們的內心當中斷除對於世間法的「貪著」(這個解釋跟現在手邊的譯文是有一段差距的)。對於世間法,這當中包括了食、衣以及名聲的種種世間法,我們必須要修心讓自己的內心斷除對於世間法的貪著,所以如果到最後我們發現,透由修行能夠斷除對於世間法的貪著時,就表示我們修心已經步入了正軌。“
平常我們要如何的看待世間法?在經論裡面有提到:「輪迴當中的諸多盛事,就猶如同是毒蛇的窩。甚至對於一個生病不想吃飯的人而言,你把美食送到他的面前,他看都不會想看一眼,甚至他看了之後就會想要吐。」所以我們應該以這種方式,來看待世間盛事的種種過患。對於這一點在《修心七義》裡面提到了:
「唯常依歡喜。」
經由修習而得蒙受法味,透由修學正法之後,我們能夠了解如實修學正法的法味如何?無論遭受何種痛苦、惡名,如果都能夠將它視為是「藉由取捨而實踐修心的內涵」;這時心中除了喜悅之外,不會被不樂的心情所影響的話,就表示我們的心中已生起對治的最初之量了。所以當我們在碰到逆境的同時,我們的內心並不會生起不樂的這種情緒,也不會被不樂的心情所影響,就表示我們的內心當中已經生起了對治的最初力量。
以最簡單的方式來做一個結論的話,在練習修心時,因為少許的不欲之境,而讓心情不樂,在修行的過程裡面,我們難免必須要面對我們所不想要面對的一些境界。比方說病痛、或者是種種的痛苦,這時我們不要因為少許的不欲之境,而讓我們的心情感到不樂,也不要讓這種情緒持續下去,因為這種情緒不斷的持續下去之後,到最後會生起瞋念,而摧壞過去所造的善根,這是有很大的過失的。
(80頁)因此有人說:「我的善知識心不安樂。」我想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毀謗了。有一些人他看到師長這時候比較嚴肅,他會說:「我的善知識現在心不安樂」,甚至有一些會講得更直接:「我的善知識現在在起瞋念」,其實用這種方式在談論自己的善知識、自己的上師,對於夏樸巴這位善知識而言,他認為沒有比這更大的毀謗了。我們怎麼會說我們自己的善知識他生起瞋念呢?如果是一個真的有修心的行者、一個有修行的行者,他在面對不悅意境的當下,他的內心是不會被這個境界所影響,他內心當中不樂的情緒,也不會讓它不斷的繼續下去。所以我們不應該用這種方式說:「我們的善知識現在的心不安樂」,或者「他的內心當中生起瞋念」。“
最後「修心的正量」,如云:「純熟量為倒」。「倒」是顛倒的意思,也就是如果我們有如實的去修心,到最後修心的境界究竟純熟之後,它的量所呈現出來的現狀是什麼呢?這當中的字是「倒」的這個字。也就是之前我們會貪愛輪迴,之後我們能夠完全的轉化內心,對於輪迴生起出離。後面也有舉到這個譬喻,在正文裡面提到了:從思惟前行的所依法,乃至修習勝義菩提心,這當中所有的法類,各自法類最初的覺受在內心當中生起。而生起覺受之後,我們的內心會呈現什麼樣的狀態?譬如,不管任何的因緣內心都還能生起不浪費暇滿,應取心要的一顆真實之心。這當中所謂的「真實之心」,指的是不造作的一顆心。
在之前我們還沒有修心前,我們是如何的面對我們的人身?我們不覺得我們的人身是義大難得,所以我們會做許多無意義的事情,浪費許多的時間。但是如果我們真的有如實的在思惟暇滿的內涵,透由了解暇滿是義大的,這時我們就不會忙於世間無義意的這些事情。透由了解暇滿是難得的,這時我們會馬上的告誡自己:「應該要馬上去修學正法」。所以「純熟量為倒」也就是如實修學正法的人,到最後他會呈現出什麼樣的一個相狀呢?對於修道的種種逆緣,藉由修道的力量將它完全的顛倒過來,也就是去除修道的種種違緣,讓內心當中能夠生起證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