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7 11:31:03
新聞單位 :
學習次第 : 進階
修心日光九 思惟輪迴六種過患 甘丹赤巴2011年
甘丹赤巴尊者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日期:2011年3月1日 下午
接下來我們看到「前行四法」,當中的第四法「思惟輪迴的過患」。在還沒有探討輪迴的過患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何謂輪迴?所謂的「輪迴」,是指被「業」以及「煩惱」控制的情況下,這種狀態是我們沒有辦法自主的;不斷的在輪迴當中流轉,從前世轉到今生、從今生死後轉到來世,這種狀態就稱之為是「輪迴」。只要我們輪迴的狀態,是被業以及煩惱所控制的情況下而產生的話,不管我們投生何處都必須要受苦。
在之前我們有提到,造作惡業會讓我們在惡趣當中流轉,但是造作善業也會讓我們在善趣當中流轉。只要我們造業的本質,是被業以及煩惱所控制的話,所造的一切業不管是惡業或是善業,這都是輪迴的一部分。
對於這一點宗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有特別的強調,如果在造業前我們並沒有生起出離心、菩提心或者是空正見,除了少數的業力之外,我們所造的業幾乎都是「庸常的集業」,也就是很普通的輪迴之業。
接下來在《修心日光》當中「思惟輪迴的過患」,這個篇幅裡面最主要提到的是,藉由六種的方式來作思惟。對於這一點「道次第」裡面,也就是《廣論》當中有特別的提到,思惟輪迴的過患必須要思惟輪迴的「八苦、六苦以及三苦」;但是在「直接教授」的這些論典裡面,提到的是必須要藉由思惟輪迴的「六苦」來作觀察,這兩點並沒有相違。“
接下來我們看到正文當中,「思惟輪迴過患」可以分為六種:第一種「思惟無定的過患」。對於這一點,我們必須要了解在輪迴當中流轉時「親敵互換」。我們很多的人會覺得投生在這世間上,就是應該要消滅我的敵人、而保護我的親人,大部分的人都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實際上沒有一個人是我們真正的敵人,也沒有一個人是我們永久的親人。所以當我們看到在輪迴當中流轉,親人與敵人的角色不停的在轉換的同時,就必須要了解,在輪迴當中沒有一法是值得信任的,因此對於輪迴生起厭離。對於這一點在《親友書》當中有提到:
「父轉為子母為妻,怨仇眾生轉為親,
及其返此而前往,故於生死全無定。」
「父轉為子母為妻」,以前後世的角度來說,前世我們的父親,在今生有可能轉世成為我們的孩子;在過去生我們的母親,有可能是我們今生的妻子,「怨仇眾生轉為親」,相同的道理,過去生我們的怨敵、在今生可能是我們的親友。所以從這一段文裡面我們就可以知道,以前後世的角度來說,過去的敵人有可能變為今生的親人,所以並沒有一個人他無始以來都是我們的敵人,也沒有一個人無始以來就是我們的親人,但是在我們的直覺當中,會覺得我就是應該要消滅敵人、保護親人。
「及其返此而死歿」,「及其返此」原文當中的意思是「顛倒過來」的意思。也就是過去生父轉為子的這種情況,它有可能會顛倒過來變成「子轉為父、妻轉為母、親轉為敵」,所以之前的這種情況有可能是顛倒過來的。「而前往」,之前所提到的這個觀念,它可以完全的顛倒過來,而這種情況會繼續不斷的延續下去,「故於生死全無定」,既然是如此的話,我們對於生死輪迴,內心當中就應該看透這一切,覺得這一切是沒有一定的。
以上是以「前後世」的角度來作探討。而以「同一世」的角度,上半世我們的敵人可能會成為我們下半世(也就是下半輩子)的親人。過去我們看到敵人,內心所生起來的不外乎就是瞋恨,但是之後你看到他,你內心可能會非常的歡喜;相同的道理,上半生我們的親人可能會因為一句話、一個動作而成為是我們的敵人,這時我們看到他,內心就會感到相當的厭惡。對於這一點《妙臂請問經》當中有提到:
「有時怨敵轉為親,親愛如是亦為怨,
如是一類為中庸,即諸中庸復為怨,
如是亦復為親愛,具慧了知終莫貪,
於親當止愛分別,而隨己力住於善。」
這當中的「中庸」,指的是非親、非敵的陌生人。「即諸中庸復為怨」,有一些陌生人,在一瞬間可能就會變成是我們的敵人,「如是亦復為親愛」,也有可能在一瞬間,變成是我們的親人,這一點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時常看得到,你在跟別人對話的同時,可能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一個動作而改變了你對他的觀點,「具慧了知終莫貪」,因此對於一個具有智慧的人而言,我們必須要了解輪迴當中無定的過患。
「於親當止愛分別」,對於親人我們應該要遮止貪愛的分別心,而在內心當中對於周邊的有情生起平等捨。「平等捨」,是生起菩提心的根基,如果對於周邊的有情,沒有辦法生起平等捨的話,是沒有辦法生起菩提心的。最後一句「於親當止愛分別」,我們對於親友應當要遮止貪愛的分別心,遮止了貪愛的分別心之後,要做什麼事情呢?「而隨己力住於善」,這時我們要以自己本身的能力,竭盡所能的去行善。“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二點,「思惟不知飽足的過患」。對於這一點在《親友
書》當中有提到:
「一一曾飲諸乳汁,過於四海於今後,
隨異生性流轉者,尚須多飲過於彼。」
「一一曾飲諸乳汁,過於四海於今後,」在輪迴當中的每一位有情,在輪迴中不斷的受生,當投生為胎生的時候,喝過的母乳比四大海的海水還要多。「隨異生性流轉者」,這當中的「異生」指的是凡夫,也就是還未獲得聖道的人,我們又稱之為是「愚夫」、或者是「孩子」。
提到了這一點,在這之前我們必須要先探討,我們的生命雖然是「無始」,但是它是否會有邊際?這可以從兩個角度來作探討。每一個眾生的「前世」都是無始的,也就是找不到一個真正的開端,但是我們是否有輪迴的邊際?這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如果我們如理的思惟輪迴的過患,並且斷除了輪迴的根本,對於我們來說輪迴是有邊際的;但是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對於我們個人而言輪迴是不會有邊際的。
輪迴當中的苦,並不會因為我們在輪迴當中流轉,所受的苦會有結束的一天。這跟我們外在所使用的東西(比方說錢財)是不同的,錢使用過後,如果沒有多賺錢的話,的錢會有用完的一天;但是輪迴當中的痛苦卻不是如此,如果沒有辦法觀察輪迴的過患,找出對治輪迴的方法,縱使在輪迴當中流轉再久、你所受的苦再多,但是也不會因為你流轉的時間長久、所受的痛苦眾多,而你的苦就完全的消失、或者是慢慢的結束,並不會有這種現象出現。
因而在正文當中有提到「隨異生性流轉者」,如果現今我們在獲得人身的同時,我們的現狀、我們的習氣,還是猶如同是凡夫般,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方式扭轉我們的生命的話,「尚須多飲過於彼」,這時我們在輪迴當中投生母胎的當下,所要喝的母乳,可能比過去還要來得多。
而這個地方只是舉出了一個代表性的例子,以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例子而言,我們很多的人會有喝茶的習慣,無始以來直到現今我們所喝的茶,如果將它聚集在一起的話,可能可以淹沒一座城市;這一生我們所吃的食物,如果將它堆積起來的話,可能比一座山還要高。但是當我們在輪迴中流轉的時候,如果對於輪迴的安樂,內心沒有辦法生起滿足感,這時由於貪念熾盛的緣故,你會造作許多沒有必要造作的惡業,也就是因為惡業的使然,我們必須要承受眾多的痛苦。現今絕大部分的人,在輪迴的過程中所追求的不外乎就是錢財、聲名利養等等外在的這一切;追求這一切,雖然它能夠滿足我們內心當中暫時的欲望,但是以長時間的角度而言,它所帶來的卻是無窮的痛苦。
所以對於這一點,宗大師也特別的提到「受用無厭一切眾苦門」,這一句話其實相當具有思考的價值。我們大部分的人在享用輪迴當中的種種安樂時,由於內心沒有辦法滿足的緣故,所以為了要追求更多的輪迴安樂,會忙於世間不管是種田、作生意等等的世間事。也就是因為內心沒有辦法滿足,在做這些事情的過程中,會造作許多的惡業,而「業」將來所感得的就是痛苦的果報。“
所以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比較,我們在受用輪迴當中的這一切安樂時,由於內心沒有辦法滿足,而想要更進一步的去追求更多的輪迴安樂,這種安樂是我們比較的對象。我們為了要追求這種安樂,所付出的心力、所造的惡業,將來會讓我們感得多生多劫在輪迴(尤其是在惡趣)當中流轉受苦。這樣的苦跟我們之前所想要追求的這一生的安樂相較之下,是完全沒有辦法相比的。但是愚夫卻沒有辦法看清楚這一點,為了追求今生的些許安樂,寧可付出生生世世在輪迴當中流轉受苦的代價。
因此對於這一點在《親友書》當中也有提到:
「如諸癩人為蟲癢,為安樂故雖近火,
然不能息應了知,貪著諸欲亦如是。」
「如諸癩人為蟲癢,為安樂故雖近火,」痲瘋病患者由於他的身上爬滿了蟲子,這時候他全身都會覺得非常的癢,為了搔癢,這時候有可能他會靠近火來做搔癢;雖然靠近火做搔癢的動作,能夠暫時的讓他內心當中生起一種滿足感,但實際上這種滿足感是沒有辦法解決他的問題,他可能會越搔越癢。由於我們人沒有辦法滿足的緣故,有「一」會想要有「二」,所以當我們的內心感受到輪迴的快樂時,你就會更進一步的想要去追求更多的快樂。「然不能息應了知,貪著諸欲亦如是。」所以對一個貪念熾盛的輪迴者來說,我們的表現就跟這個痲瘋病患者是一樣的,為了要去除小小的痛苦、獲得小小的快樂,但是你所付出的代價卻是遠超過這一切的。
《般若攝頌》也說:
「既已獲得諸欲塵,又如一日作依止,
若多受用不飽足,何有較此重病者。」
這當中的內容跟之前我們所解釋的內容是大同小異的。對於這一點有很多的人都會提到,現今整個世界的經濟慢慢的在蕭條當中,這一點過去美國、中國、台灣、印度任何的國家,都會喊出這種口號,希望每一個國家都伸出援手來救全世界的經濟。但是真的是全世界的經濟呈現出蕭條的現狀嗎?還是因為人心不滿足的緣故?其實整個地球生活的水平是在進步當中,但是在進步的過程中,由於人沒有辦法滿足的緣故,欲望越來越強烈,所追求的事情就越來越多。這時候內心當中所想的,不外乎就是希望自己比別人更好,為了提升自己,想辦法把別人踩在自己的腳底下也在所不惜。
但是明明外在的條件越來越好,為什麼又說全世界的經濟是在蕭條的狀態當中呢?其實這兩個觀點是有一些相違的。所以並不是整個世界的經濟呈現出蕭條的現象,而是人心沒有辦法滿足的緣故,我們做了很多的事情其實是不必要的,甚至說是傷害別人的。以長遠的角度來說,我們當下所作的這些努力,其實都是白費時間,它對於長遠的世界、整個地球而言是沒有任何幫助的。因此現今不管是學佛的佛弟子、或者是沒有學法的人,保持內心當中的「知足少欲」這一點是很重要的;不懂得知足、不懂得少欲的人,他只會帶來更多的痛苦罷了。“
接下來,受用再多的五欲也沒有辦法滿足。對於這一點,特別是按照《除憂經》當中的內容來作思惟的話,我們應該在思惟之後內心生起厭離。在《除憂經》當中是如何說的呢?
「數於地獄中,所飲諸烊銅,雖大海中水,非有爾許量。」
無始以來,我們一再的投生在炎熱地獄當中,投生在炎熱地獄後,所飲用的熱烊銅水累積起來,比大海當中的海水還要來得多。
「生諸犬豕中,所食諸不淨,其量極超過,須彌山王量。」
過去投生為狗、豬的時候,所吃的不淨物堆積起來的量,比須彌山還要高。「又於生死中,由離諸親友,所泣諸淚滴,非海能為器。」
無始生死以來,當遠離我們的父母親、我們的上師、我們周邊的親朋好友時,所滴下來的眼淚累積起來,它的量也並不是大海能夠當成容器來測量的。
「由互相鬥諍,積所截頭首,如是高聳量,出過梵世間。」
無始以來跟敵人打鬥的過程,所砍下來的頭顱,如果聚集起來的話,它的高度是可以超過梵天的世間。
「為蟲極飢虛,所噉諸土糞,於大乳海中,充滿極高盛。」
過去我們生為蟲,當我們的肚子感到十分飢餓的同時,我們所吃的是骯髒的糞土,這些糞土聚集起來,它的量比大海當中的水還要來得多,比須彌山還要來得高。
如果我們在思惟輪迴苦之後,你的內心真的不想要再一次的承受輪迴的痛苦,這時你就要想辦法脫離輪迴。「藉由追求輪迴當中的安樂,是絕對沒有辦法去除輪迴的痛苦的」,這一點是我們必須要看清的事實。有一些人會認為「我藉由追求輪迴當中的某一種安樂,久而久之我的痛苦會越來越少」,這種觀念、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你不想要在輪迴當中受苦,唯一的方式就是跳脫輪迴,斷除輪迴的根本,「跳脫輪迴」這是唯一的途徑;想要藉由追求輪迴的快樂,來去除輪迴的痛苦,這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因此我們必須要思惟到,輪迴中看似圓滿的一切,獲得再多都沒有用,最終都會被這一切所欺騙。如果今生我們再不努力,我們的狀態依舊是如此的話,甚至要承受更多的痛苦。因此當我們思惟到這一點之後,我們就應該在內心中生起強烈的厭離之心。
對於這一點善知識桑樸瓦他曾經說到:
「此生死中須多上下,此於心中實覺不安。」
「此生死中須多上下」,無始以來在輪迴當中流轉,有時我們會投生在善趣的人道中,有時會投生在下趣(也就是惡趣的畜生道、或者是地獄、餓鬼之道),無始以來上上下下,從來沒有跳脫過。「此於心中實覺不安」,當我們想到了這一點,如果還保持現今的狀況,讓它繼續的維持下去的話,其實我們還是必須在輪迴當中上上下下不停的流轉,它永遠沒有止境。所以光想到這一點,這位上師他的內心就覺得沒有辦法安寧。
所以我們面對輪迴當中的苦樂時,必須要看清楚「輪迴當中的樂,不管享用得再多、再久,我們是不懂得滿足的;輪迴當中的苦,如果用世間的方式是完全沒有辦法解決的。」所以這一切就是輪迴的過患。如果你不想要承受輪迴當中的苦,這時候就必須要想辦法,在短時間之內,讓你的內心少欲知足,這時候有很多的苦是可以藉由「少欲知足」而避免的;如果沒有辦法「少欲知足」的話,過去我們所沒有辦法忍受的苦,今生還是沒有辦法忍受,來生還是要再一次的面對。除了「少欲知足」之外,更進一步我們必須要透由修學佛法的「戒定慧三學」,來讓我們早日的跳脫輪迴的苦海。“
有一些人在平常會時常的抱怨:「我又生病了!」或者「我又老了!我將要死了!」其實這有什麼好抱怨的?你本來就會生病、本來就會老、有一天終究會死,為什麼?這是輪迴的本性!你投生在輪迴當中,本來就應該會有「生、老、病、死」。所以當你病的時候,你有什麼好抱怨的?當你老的時候,你有什麼好怨嘆的?當你要死的時候,其實這才是正常的事情!如果你投生在輪迴當中,「不會老、不會死、不會病」這才是奇怪的,所以「會老、會病、會死」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你在面對這一切的當下,覺得內心沒有辦法忍受,你不想要再一次的讓自己老、病、死的話,就想辦法跳脫輪迴。投生在輪迴之後,會老、會病、會死這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我們沒有辦法看清這一點,而在內心當中對此感到憂慮,其實這種憂慮只會帶來更多的痛苦,它並沒有辦法解決你當下的問題。所以現今很多的人,在面對痛苦的時候都是這樣,不斷的抱怨、不斷的叫苦,但是叫苦連天也好、不斷的抱怨也好,這對你的現狀有沒有任何的幫助嗎?其實是沒有的。我們一邊抱怨,但是還是一邊想辦法在輪迴當中尋找快樂,也沒有辦法跳脫出去;所以一邊抱怨的情況,還是必須在輪迴當中流轉,這種抱怨方式,對於不再流轉的這件事沒有任何的幫助。
就像很多的人,明明是投生在戰亂非常多的這種地區,應該不會有人想要生活在這種環境下,但是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那些人,他們會不會抱怨嗎?會!但是抱怨之後,他們的現狀有改善嗎?沒有!他們有移到其他的地方去住嗎?也沒有!他們還是不斷的住在有戰亂的這個地區。這表示說,他並沒有更進一步的想辦法來改變自己的現狀,看是否能夠搬遷到其他的地方去住;所以沒有想辦法,只要不斷的抱怨,是沒有辦法改變現狀的。相同的道理,當我們在輪迴當中流轉時,一邊受苦、一邊抱怨,但是不改變現狀,這對我們的狀態而言是沒有任何的幫助。“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三點,「思惟數數捨身的過患」。每一位有情受生之後,所留下來的骨頭若不壞滅,它的數量堆積起來比須彌山還要高。對於這一點在論著當中提到了:
「一一身體諸骨聚,超過幾多須彌峰。」
這個部分介紹的是數數捨身的過患。“
第四個部分,數數結生相續的過患。這一點如同《親友書》當中提到了:
「雖將地丸如柏子,數母邊際未能盡。」
而在《親友書》的釋論裡面,引了佛經當中的一段文,來解釋上面的這兩句話。在佛經當中提到:「諸此丘,譬如有人,從此大地執取諸丸,量如柏子,作是數云:此是我母,此是我母之母,而下其丸。諸比丘,此大地泥速可窮盡,然諸人母展轉非爾。」
這個當中舉了一個譬喻,取松柏的種子作為基準,這時候用泥土所捏出來的小丸子,它的大小、數量,就有如同是松柏的種子般,非常的多。而這時候,如果我們拿用泥土所做的小丸子來數說,「這個人是我的母親,那個人是我母親的母親,而另外一個人是我母親的母親的母親」,如果這樣去數的話,到最後你面前所有的大地土都數完了,這時你還是沒有辦法數盡跟你有關的這些母親。
其實思惟到這一點,我們的內心就應該感到,這是值得憂慮的,這是會讓我們生起出離的一件事情。為什麼?這表示說我們人投生在輪迴的時候,投生的方式是無始以來直到現今不斷的在投生。投生的同時,如果是胎生的話,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母親,而投生的次數是無數的,所以以胎生呈現的方式也是無數的。這就表示說從無始以來直到現今,我們有無數個母親。
以這一點更進一步的來作思惟:我們跟母親在肉體上,是有絕對的關聯性的,我們身體有很多的成分是從母親那個地方所獲得的。所以既然說,無始以來在輪迴中有無數個母親的話,就表示說周邊幾乎是一切的有情眾生都跟我們是有密切的關聯性。所以思惟到這一點,有很多的上師就會提到:「其實光思惟這一點,對輪迴就應該要能夠生起出離。」
並且很多的上師舉到了一個譬喻,比方說有一片森林,裡面的樹非常多,這時我們根本就無從去揀擇,哪一棵樹是這一座森林當中的第一棵樹?相同的,無始以來我們在輪迴當中流轉,它的次數是無數的,你怎麼去數都沒有辦法找到一個明確的開端,指出說:「我是從這一世才在輪迴當中流轉,在這之前我並沒有在輪迴中」,我們是找不到這一點。並且在流轉的同時,我們所投生的方式有多種,我們所投生的有情、有各式各樣,投生之後我們受苦的方式也是多變化的。所以這時候以這種方式來思惟輪迴當中的過患時,我們在內心應該要感到相當的憂慮,而生起出離。“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五點,思惟數數高下轉變的過患。這一點在《親友書》當中有提到:
「既成百施世應供,業增上故復墮地,
既滿轉輪聖王已,復於生死為奴婢。」
「既成百施世應供」,這當中的「百施」指的是帝釋天王,當我們轉世而成為帝釋天王時,這時我們成為世間人天所應該供養的對象。「業增上故」這當中的「增上」指的就是業的一種力量,而當業力慢慢的在消退,最後消失的時候「故復墮地」,「業增上故復墮地」當業力它的力量慢慢的消失之後,我們還是會墮入世間當中。「既滿轉輪聖王已,復於生死為奴婢。」過去由於我們累積了許多的福德,而成就了轉輪聖王的果位。而轉輪聖王他能夠統治四大洲,但是當他的業力慢慢衰退之後,最後他還是必須要墮入輪迴,而成為是打掃廁所、掃不淨物的這種奴婢。
「天趣天女乳腰柔,長受安樂妙觸已,
後墮地獄鐵輪中,當受粗磨割裂觸。」
當我們投生在天道的時候,這時我們的周邊有許多的天女陪伴著我們,我們長時的享受種種的美妙五欲。「後墮地獄鐵輪中,當受粗磨割裂觸。」但是之後我們過去所造的善業消失之後,還是必須要墮入地獄當中受種種的痛苦逼迫。
「長時安住須彌頂,安足陷下受長樂,
後遊煻煨屍泥中,當念眾苦極難忍。」
有一類的天人,他是住在須彌山頂,而這時他們所觸碰的這個地面(也就是腳所踩的這個地方)是寶石所做的,雖然是眾寶所做的這種地面,但是它並不像我們的一般的地面如此的堅硬,所以當天人們腳踩下去的時候,它的地面是會稍稍的陷下去,而腳抬起來的時候,地面又會恢復原狀,所以這時「長時安住須彌頂,安足陷下受長樂」,光走動的時候,腳觸碰到地面的這種安樂都是無法形容的。但是之後「後遊煻煨屍泥中,當念眾苦極難忍。」但是之後他必須要墮入地獄當中的火炭坑、或者是糞穢泥裡面,這時所承受的苦是沒有辦法形容、沒有辦法忍受的。不僅如此,
「天女隨逐受歡喜,遊戲端妙歡喜園,
後當住止劍葉林,獲割耳鼻刖手足。」
天女們生在天界,每天都過得非常的快樂,他們所住的處所是「歡喜園」,整天就是在歡喜園裡面嬉笑。但是死後他們必須要墮入地獄道當中的劍葉林,這時因為他周邊所觸碰到的,都是非常鋒利的這種劍,所以他每做一個動作,就有可能會被這些鋒利的刀劍割掉自己的耳朵、或者是鼻子、砍斷自己的手足。
「天女殊妙有金蓮,共同游泳徐流池,
後墮地獄當趣入,難忍灰水無極河。」
這個偈頌當中它最主要表達的是什麼內涵呢?在天界有所謂的「天河」,天河當中的水是徐徐的流下來的。而我們生在天界的同時,會跟許多美麗的天女一起在這個河水當中遊玩,而河水當中有許多的金蓮花作為裝飾。但是縱使我們有機會投生在天界,在天河當中跟天女們一起遊玩,但是墮落之後還是必須要墮入地獄裡,這時身陷地獄當中的無極河,所喝的水是非常難以下嚥的這種灰水。
「雖得天界大欲樂,及諸梵天離欲樂,
後墮無間為火薪,忍受眾苦無間絕。」
所謂「天界的大欲樂」,是指有一些人透由了修行,他能夠斷除欲界的煩惱。透由斷除欲界的煩惱,內心當中所生起來的這種樂受是難以形容的。這種樂受跟我們所追求世間當中的五欲,內心當中所生起來的樂受,是完全沒有辦法相比擬的。前者,也就是暫時的斷除欲界當中的貪所生起來的樂受,它是不會搖動的,也就是他的心是完全的安住在樂的狀態當中。但是後者,也就是對於世間的五欲所生起來的這種樂、所生起來的這種貪、內心當中的這種滿足感、這種感覺是會搖動的。但是不管怎麼樣,縱使我們能夠暫時的斷除欲界的貪,而在內心當中生起一種樂受,但是這種樂受也是沒有辦法長久維持下去,最後還是必須要墮入無間地獄,而受種種的烈火所燃燒。
「得為日月自身光,照耀一切諸世間,
後往極黑陰暗處,自手伸舒亦莫覩。」
這個偈頌當中有特別提到「日」跟「月」,所謂的日、月指的就是太陽跟月亮。我們一般的人會指天空當中的這兩個球體是太陽跟月亮,但是在《俱舍論》裡面,所謂的太陽跟月亮,指的是一種眾生他所住的地方,就是我們所謂這個球體的太陽以及月亮。所以這個地方是指說,住在球體上的這個天人,也就是太陽、月亮本身跟他所住的這個球體不做區分而來講述的話,太陽跟月亮本身所散發出來的光芒,能夠照耀整個世間。但是當最後墮落之後,他可以投生在黑暗之處;投生在此處時,他連伸出自己的雙手,都沒有辦法看清楚自己的手指。“
更進一步的在《毘奈耶阿笈摩》當中也有提到:
「積集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別離,有命咸歸死。」
在這一生我們不管累積多少的財富,最後都會離我們而去;在這一生不管我們的地位、種性有多麼的高,最終都是必須要墮落;在這一生不管跟我們的親友、上師、父母親能夠聚集的時間有多久,但是最終都會面臨別離;最後,只要我們投生在這個世間,終究會遇到死亡。所以輪迴當中的圓滿盛事就是如此,所謂的累積財富、崇高的地位、親朋好友能夠相聚在一起、能夠投生在這個世間,對我們一般人而言,都會覺得這是很圓滿的事情;但是世間的圓滿最終的面貌是什麼呢?不外乎就是銷散、墮落、別離以及死亡。
從這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輪迴當中的圓滿是不堅固、不值得信任的,對於這一點宗大師也有特別的強調:「三有當中的圓滿,它的體性是不堅固、不值得信任的,其實這種不堅固、不值得信任的本性,才是輪迴真正的法性。」“
接下來我們看到是第六點,思惟無伴的過患。對於這一點在論中有提到:
「若能了知如是過,願取三福燈光明,
獨自當趣雖日月,難破無邊黑暗中。」
「若能了知如是過」,這當中的「過」是什麼樣的過失呢?如果透由思惟,我們真的能夠了解輪迴當中的這一切盛事,它的本質是不堅固的,甚至到最後都必須呈現出衰敗的樣貌的話,這時我們就必須盡自己的本能來好好的行善。而行善的方式在論中有提到,「願取三福燈光明」,這一點《四家合注》的內容,跟仁波切現在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並不相同。所以以上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來作翻譯的話,所謂的「三福」指的是三種的福德。
第一種的福,欲界的眾生以欲界心,藉由外在的色聲香味觸來造作種種的善業,這是第一種。第二種,上界的天人,比方說初襌、二襌、三襌的天人們,由於他們看到了欲界的種種過失,認為欲界當中的樂,是非常粗分的,它有許多的過患;所以更進一步的他們追求內心當中襌定的安樂,以這種方式來累積善業,這是第二種的樂。第三種的樂,更進一步的無色界的天人們,他們認為不管是欲界的樂、或者是色界的樂,其實這都不是最究竟的安樂,他們希望內心當中能夠生起一種「捨受」,以遠離欲界的貪這種安樂感,來做他們認為的一種善行。也就是三種不同的人,藉由三種不同的方式來追求自己所認為的快樂。
而這個地方為什麼要特別的強調這一點,是提到說最好的方式當然是能夠獲得究竟的解脫,而跳脫生死輪迴;但是縱使短時間之內,我們沒有辦法跳脫的話,也要盡可能的藉由自己的能力來行善和累積福德。所以這個地方有提到「願取三福燈光明」。
「獨自當趣雖日月,難破無邊黑暗中。」如果在輪迴中流轉的同時,我們沒有辦法藉由自己本身的力量去培福的話,這時當我們獨自一個人必須要面對死亡,並且在死後會墮入無明的黑暗當中。而這種黑暗,縱使能夠綻放出燦爛的光芒的日或者是月,它也沒有辦法摧破無明的黑暗。因此如果能夠跳脫輪迴當然是最好,但是如果暫時沒有辦法跳脫輪迴的話,至少能夠透由行善,而讓我們在輪迴當中獲得一分的安樂,這也是可以的。“
接下來在文中,如是六項攝為三點,也就是將前面的六種過患統攝為三:第一點是提到在輪迴當中沒有可信之處;第二點,對於輪迴當中的安樂,不管我們如何的去受用,終究是沒有辦法滿足的;第三點,從無始直到現今不斷的在輪迴當中流轉。
對於第一點,也就是「輪迴當中沒有可信之處」,這當中包含了四點:第一點,對於輪迴當中我們所獲得的身體,其實它是不值得信任的,這一點是提到了「數數捨身」;第二點,對於他人所造成的損害或者是利益,這也是不值得信任,這一點提到的是「無有決定」;第三點,於所獲得的圓滿是不可以信任的,這是從「高處墮於低處」;第四點,對於共住者(也就是我們周邊的同伴),最終是無法信任的,因為我們最終將「無伴而走」。所以「無可信賴」的這一點,當中包含了四點;而第二點,最主要是提到「無飽足的過患」;而第三點,提到的是「數數結生的過患」,所以這時候也可以用這種方式來作思惟。
提到了「無伴的過患」,其實在死的當下,我們應該是最孤獨的,在我們最孤獨的這個時間點,理應周邊要有我們的親朋好友來陪伴我們才是;但是在這個時間點,周邊再親的人都沒有辦法幫助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當我們遇到了挫折,你周邊或許有人可以安慰你,而讓你暫時的舒解內心當中的種種憂慮,但是當死亡來臨時,有誰能夠安慰你、陪伴你而一起投生到來生呢?是沒有的。所以在我們最需要親人靠近我們、幫助我們的這個時間點,竟然沒有任何的人能夠伸出援手,其實這也是輪迴當中的一部分,我們必須要看清輪迴當中的現實面。“
接下來在正文當中,如果我們具有心力的話,這時可以更進一步的,按照《親友書》當中的文來作思惟。在《親友書》當中有提到:
「是故應厭於生死,欲乏死病及老等,無量眾苦出生處。」
我們應該對於輪迴生起厭離,為什麼呢?因為輪迴具有以下的這個特性,有什麼特性呢?「欲乏」,我們所想要追求的、沒有辦法獲得,並且我們會遭遇到老病死等等無量的眾苦,所以輪迴是生起眾苦的根源處,因此藉由這種方式來思惟輪迴的過患,對於輪迴生起出離。這個部分最主要提到的,就是「道次第」裡面所說的「輪迴的八種過患」。
因此在正文裡面,更進一步的提到,藉由思惟八苦以及三苦的道理,而思惟到輪迴的總苦以及六道的別苦。為什麼要藉由各種的方式來思惟輪迴的痛苦?這是因為藉由各種的方式來思惟,這時我們就可以藉由不同的方式,讓我們的內心生起「看見輪迴過患」的這顆心。並且在思惟的當下,如果以猛利的動機來作思惟的話,我們所生起來的心也是具力的。並且長時不斷的思惟,這時我們內心當中所生起的「見輪迴過患之心」,它就是能夠長久保持持續下去的。
而這個時候更進一步的提到,當我們見到了輪迴的過患,而對輪迴生起真實的出離心之後,這時必須更進一步的想到:「就如同我想要離苦得樂,如虛空般的一切有情也是想要離苦得樂,但是他們想要離苦得樂的當下,所受的苦可能比我還要多。」所以這時更進一步的以將心比心的方式,對於他人所受的苦內心當中生起慈悲,而更進一步的藉此策發菩提心。
對於這一點在正文裡面有提到,我們必須要了解在諸多的(也就是眾多的)解脫道當中,最殊勝的解脫道,不外乎就是修學菩提心寶,因此修學菩提心寶,是眾多的解脫道當中最主要、而且最殊勝的。藉由這種思惟方式,將思惟輪迴過患的這一點,轉成是修習菩提心的一個順緣。
我們絕大部分的人,不懂得如何念苦、也不懂得如何的思惟輪迴的過患,其實我們在輪迴當中流轉,我們當下就在承受輪迴的痛苦,照道理來說,如果我們仔細思惟的話,其實內心當中應該是可以生起出離的。但是由於我們絕大部分的時間點,所追求的都是輪迴的安樂,而在追求安樂的同時,我們忽略了輪迴當中的痛苦,所以由於沒有串習的緣故,內心對於輪迴種種的痛苦是沒有辦法生起出離。但是如果我們真的懂得如何思惟輪迴苦的話,其實思惟輪迴的苦,對於我們修學佛道是很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