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7 11:53:33
新聞單位 :

學習次第 : 進階

修心日光十一 慈尊祈願文 菩提心功德 2011

甘丹赤巴尊者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日期:2011年3月3日 上午

在聖者《慈尊祈願文》當中有提到:

能遮一切惡趣道,開尋一切善趣門,

引入無有老死地,於菩提心敬頂禮。

菩提心有什麼樣的功德?它能夠讓我們來生不墮惡趣,不僅能夠讓我們來生不墮惡趣,可以更進一步的讓我們投生善趣、獲得人天的增上果位;並且在獲得人天的增上果位之後,透由修學菩提心的教授,能夠讓我們免除輪迴中生老病死的種種痛苦。因此藉由菩提心能夠成辦現前究竟一切的利益,因此在這個偈頌當中對於菩提心作殷重的頂禮。

如果想要生起菩提心,在這之前我們必須要 先生起大乘的根本──也就是大悲心。所謂的「大悲心」,就是不忍他人受苦的心,而這樣的心在生起之前,必須要對於自身所承受的苦生起出離;想要生起出離,必須依次的思惟惡趣的苦、或者是不閒暇之處的苦;進一步的對三寶生起皈依,如實修學業果的內涵,以這種次第才有辦法生起真實的菩提心想要生起菩提心確實是不容易的,這樣的心必須具備有兩種的希求:一者是希求「利他」,一者是希求「菩提」。簡單的來說所謂的「菩提心」,是「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但是不是說我們的內心中,有了「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念頭,就表示我們的心中已生起了菩提心?並不是。

我們現場的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在內心中憶念「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件事,但是不是代表我們當下就能夠生起菩提心?是沒有辦法的。生起真實的菩提心之前,必須要藉由許多的正因,不斷的來作思惟,而讓內心當中有所改變。而在眾多菩提心的正因當中,最主要的正因就是必須要生起強而有力的「大悲心」,我們必須對於他人所感受到的苦,內心中生起強烈的不忍,所以為了讓他人能夠離苦、而希望自己早日獲得圓滿的佛果,如果沒有辦法獲得圓滿的佛果,不要說利他、就連自利也都沒有辦法成辦。

對於這一點,有一些人或許會有以下的疑慮,有些人會覺得說:如果想要成就圓滿的「利他」,確實佛果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要成就「自利」不見得需要獲得佛果,我只要求得一己的解脫這就夠了。但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不管是利他或是自利,二利如果想要圓滿究竟,唯有獲得佛果才是最究竟、最圓滿的。以自利的角度而言,如果沒有辦法藉由菩提心,更進一步的修學大乘道、而獲得圓滿的佛果,這時我們會墮入「寂靜邊」,這樣的狀態是不圓滿的;因此想要避免墮入寂靜邊,就必須要藉由菩提心來作攝持,而修學大乘法。簡單的來說,整個「道次第」當中的內涵,從依師軌理、一直到奢摩他、毘缽舍那,所有的內涵都能夠統攝在菩提心的教法裡,因此菩提心它所涵蓋的層面是相當廣泛的。“

阿底峽尊者還未到西藏之前,西藏有許多的人,他們認為藉由念誦皈依發心的偈頌,就能夠在內心生起真實的菩提心。但是當尊者進入西藏,了解藏地有這種情形之後,他很感慨的說:「在西藏有很多完全不了解慈悲、甚至不知道該如何修學慈悲的菩薩,這些菩薩自以為自己有菩提心,但是卻不了解慈心、悲心的內涵為何?」而大師在「道次第」的論典裡,也特別的強調七因果的修學方式,我們必須要按照這樣的方式,不斷的思惟來轉變我們的內心。為什麼「慈悲」如此的重要?這一點從大師所造的論裡面,一再的告訴我們,以慈悲為根本的菩提心,或是愛他勝己的菩提心,甚至更進一步的提到以慈悲為根本、愛他勝己的菩提心。從這些句子裡面,大師一再的強調,要生起菩提心必須要以慈悲作為根本,而且菩提心的性質,是愛他人勝過於愛自己的一顆善心。

對於這一點,大師在「道次第」的論典裡面有提到,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修學七因果教授。在科判當中非常清楚的點出來,「於其次第生起定解」,首先我們必須要對於修學七因果的次第生起強烈的定解,而這當中一開始點出來「大乘道的根本是大悲心」,而其他的法類則是生起大悲心的「因」以及大悲的「果」,我們必須對於這個次第,生起強烈的定解。更進一步的,大師在科判裡面再次的提到「依次正修」,當我們對於七因果的教授能夠生起強烈的定解之後,按照著之前所生起的定解,如實的來作觀修。雖然其他道次的論著,也有提到修學菩提心的教授,但是要像大師講得如此清楚的卻是少見。“

在「道次第」裡談論到七因果教授時,首先點出了「大悲心是大乘道的根本」,更進一步的描述了大悲心的重要性。如果想要生起如此重要的悲心,在這之前必須要 先生起知母、念恩、報恩以及悅意慈。為什麼在「大悲」生起之前,要對一切的有情生起「悅意慈心」?對於這一點大師在「道次第」的論著裡面有特別的提出來。對一般的人而言,都會有以下的這種感受,在我們周遭的人群當中,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我們的親友、我們的敵人、以及非親非敵的陌生人。

首先談論到的是「親友」,當我們看到自己的親友,他所現出來的相貌是可愛「悅意相」時,當我們的親友他能夠獲得他想要獲得的安樂時,我們看到這一幕,內心都會感到很歡喜;相同的,當他們遭遇到困苦時,我們的內心會感到不忍。

接下來當我們面對敵人的時候,我們的敵人所現出來的相貌是不可愛「不悅意」的相貌。所以當我們的敵人,他獲得了他想要獲得的安樂時,我們的內心不僅不會生起歡喜,反而會生起嫉妒、甚至仇恨;而當我們的敵人遭遇到了不順遂的事情時,這時我們的內心反而會生起歡喜心。

第三類非親非敵的陌生人,我們在面對他們的當下,內心是不會有太大的起伏,也不會有過度的歡喜、也不會有過度的瞋恨,對他們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更進一步的我們再仔細的分析,同樣是我們的親友,但是在親友當中,有一些親友跟我們之間的關係是比較密切、比較友好的,跟我們關係越密切、越友好的這些親友,當他們遇到痛苦時,我們內心當中的不忍、內心當中這種悲愍的感覺就會越強烈。同樣是親友,但是跟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比較疏遠的人,縱使他們遇到了困苦的事情,我們的內心會生起不忍,但是這樣的感受是比較輕微的。而以敵人來說,敵人也有我們比較不喜歡的、比較仇視的、或者是沒有這麼惡劣的敵人,這時候內心當中所生起的瞋恨,也會有層次的不同。

所以從這個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如果想要對於有情生起強而有力的「悲」,這時候對於有情生起可愛的「悅意相」,這一點是非常主要的關鍵;其實以上所提到的這個內容,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一個人的經驗裡面都曾發生過。所以一開始,在生起菩提心之前,最主要的關鍵就是生起大悲;而生起大悲之前,我們必須要試著在面對一切有情的當下,生起悅意的慈心。

而如何的生起悅意的慈心?一開始我們必須要先遮止,在面對有情時所生的貪以及瞋。為什麼會生起貪、瞋?雖然說周遭的親友,他能夠顯現出悅意相,我們看到他的時候會感到歡喜,當他遇到痛苦時,內心會感到不忍。但是我們見到他的這種歡喜心,或者是所現的悅意相,它是與「貪」附著在一起的,所以這種歡喜、這種悅意相,對我們修學大乘法而言,並不會有直接的幫助。所以我們必須在面對自己親友時所生的貪,以及面對敵人時所生起的瞋,在一開始就要想辦法制止;如果說我們沒有辦法制止內心當中的貪瞋,而放縱內心當中面對親友所生的貪、以及敵人所生的瞋的時候,縱使在某一些情形之下,我們會對於周遭的有情生起慈悲,但是慈悲它的力量是有強弱的區分,而且它維持的時間是相當短暫的。因此一開始修學無貪、無瞋的「平等捨」,對於周遭的有情一視同仁,是生起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的根本。

所以在這些善法還未修行之前,我們必須要對於一切有情,生起一視同仁的「平等捨心」。而更進一步的,以這個作為基礎,在此之上繼續的去練習「知母、念恩、報恩」就能夠生起「悅意慈」。所以簡單的來說,這樣的經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我們的經驗中,都會一再的出現。所以我們只要仔細的去思惟就可以知道,這當中最主要的特點是什麼?簡單的來說,對於親友的這一方,我們無始以來所串習的就是貪念。由於貪念的力量,雖然對方會顯現出悅意相,但是因為貪心所使的緣故,我們的心還是沒有辦法處在一種平等的狀態。而對於敵方,無始以來我們所串習的就是瞋,透由瞋念所使當我們看到他的時候,內心就對感到不滿、甚至嫉妒、甚至生起瞋念。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人告訴你說:「這個人他曾經做過你的母親,對你的恩相當大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說:「這怎麼可能?這個不斷傷害我的敵人,他怎麼可能做過我的母親?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們的內心要是沒有辦法處在一種「平等」的狀態,這時要練習「知母、念恩」是很困難的。“

在生起悲心之後,還末生起菩提心之前,為什麼要加入增上意樂?對於這個部分,過去西藏的袓師們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有一些人會提出以下的這個問難認為說:「我對周邊一切有情生起了大悲之後,以這樣的心作為基礎,更進一步的,我們就能夠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所以在悲心跟菩提心之間是不需要加入增上意樂的。」但是在大師所造的「道次第」的論著裡面,有特別的強調為什麼要在悲心以及菩提心之間加入增上意樂?在「道次第」的論著裡是如何談論到這一點的呢?他談論到的是讓一切有情離苦的「悲」,這種心念在聲聞以及獨覺的心續當中也有,但是他沒有辦法更進一步的生起「想要肩負起他人離苦得樂重擔」的這顆心──也就是「增上意樂」的緣故,因此聲聞以及獨覺是沒有辦法生起菩提心的。

光是這一段話,過去西藏的袓師們就有兩種不同的看法,有一派的人認為「聲聞獨覺的的心續中是有辦法生起大悲的」;而另一派的人認為「聲聞獨覺的心續中是沒有辦法生起大悲心的」。但是以「道次第」的原文來說,字面上的意思很清楚的告訴我們,「聲聞、獨覺他們的心續中是有辦法生起大悲」,但是因為沒有辦法更進一步的生起「想要肩負一切有情引樂除苦的重擔」──也就是增上意樂的緣故,所以「聲聞獨覺沒有辦法生起菩提心」。“

並且對於這一點,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引了《海慧請問經》當中的一段文。這段文裡面它用了一個譬喻,比方說有一對父母生了一個孩子,父母親對於孩子都相當的照顧,他們也很疼愛這個孩子。但是有一天,這個孩子出外去玩耍時,不小心掉入了非常深的泥沼裡面。這時父母親看到了這一幕,內心當中都會感到相當的緊張憂慮,而希望趕快的把這個孩子救出來。雖然父母親都有這種心念,但是母親由於她的勇氣沒有辦法跟父親相提並論,她的勇氣比較小,所以縱使她的內心有這樣的念頭,但是她不敢馬上跳進去救她的孩子。但是由於父親有過人的勇氣,所以他不僅有這樣的念頭,而且他會直接付諸於行動,而跳到泥沼當中救他自己的孩子。

從這個譬喻,更進一步的要解釋到說,聲聞以及獨覺內心當中,面對一切有情當下所生的悲,就猶如同是母親的悲,他雖然會生起這種悲的念頭,但是並不會付諸於行動。而菩薩的悲,就如同是父親的悲,他不僅會生起這樣的念頭,更進一步的,以這樣的念頭作為一種力量、作為後盾,而付諸於實際的行動。所以從《海慧請問經》當中的這一段文的譬喻裡,就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出來,聲聞以及獨覺的心續中是有辦法生起大悲的,只不過他沒有辦法跟菩薩相比罷了!“

但是對於這一點,過去西藏的論師們提出了許多不同的看法,在這些的論師裡面袞千蔣揚謝巴,他是按照著大師所造的「道次第」的論著來作解釋,而提出了聲聞、獨覺的心續中是有辦法生起「大悲」,但沒有辦法生起「增上意樂」,這一點在他的論著裡面講得非常清楚。

但是有另外一派的人,認為聲聞以及獨覺的心續中,是沒辦法生起「大悲」;但是在說沒辦法生起大悲的同時,這一派的人卻主張聲聞獨覺的心續中能夠生起「慈悲無量」的心。如果能夠生起「慈悲無量」,但是不能夠生起「大悲」,這時候除了所緣的多寡之外,似乎很難解釋這當中有什麼樣的差異?因為這一派的人認為說,所謂的大悲它的所緣必須要緣著「一切」的有情,而無量的慈心或者是悲心,它的所緣是緣著「無量」的有情,那難道說「一切的有情」跟「無量的有情」之間,有這麼大的差距嗎?這一點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下面的這一段仁波切沒有講,但是因為之前有跟他討論過的緣故,把這一段加進去。但是為什麼這一派的人會做如此的主張?是因為之前在提到「悲」,初、中、後三者重要的時候,有特別強調佛的心續中由於有大悲的緣故,所以在成就佛果之後,並不會如同小乘聲聞獨覺的行者般,進入寂靜涅槃的這種狀態。所以這一段文裡面,也提出了聲聞獨覺的心中是沒有大悲,而佛的心中是有大悲的差別,所以這一點也是值得探討的。

但是不管怎麼說,要生起菩提心之前,我們必須要生起的是兩種希求之心,也就是我們要希求利他以及希求自利。對於看到他人所承受的苦,內心當中生起悲,透由悲的力量,為了要解決他人的問題,在內心當中生起「增上意樂」,這個部分最主要談到的是生起希求利他的部分。但是想想我們自己本身的現狀,我們有沒有辦法成辦利他?沒有辦法!更進一步的,如果沒有辦法成就圓滿的佛果,佛衪所擁有相好莊嚴我們也沒辦法成辦,所以自利這一方面也沒有辦法究竟圓滿。所以不僅是為了要利他,更進一步的為了要成就圓滿的自利,所以總而言之,為了要成就圓滿的利他以及自利,必須在先生起悲心之後加入增上意樂,透由增上意樂的力量更進一步的發起菩提心。“

在之前我們有提到,藉由七因果教授當中的「知母、念恩、報恩」這三個部分,可以成辦「悅意慈」,也就是在面對有情的當下,能夠現起可愛悅意之相。而在正文第39頁,更進一步的提到聖者寂天的教授,這當中是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讓我們的心中能夠生起可愛悦意之相呢?這當中有提到,從各種方式來思惟「我愛執的過患」,而想辦法摧滅內心當中的我愛執;並且從各種方式來思惟「愛他執的利益」,對於所要利益的有情生起珍愛悅意之相。這樣的描述方式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就是透由「思惟我愛執的過患」以及「愛我執的利益」,而對於當下所要利益的有情生起珍愛、悅意的這種想法。

更進一步的,偉大佛子伽喀瓦所傳的修習菩提心的教授裡面,最主要是依於寂天的教典而作闡釋。因此在介紹伽喀瓦所傳的修心教授時,最主要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來作介紹:第一個部分,「從思惟我愛執的過患,來顯示我愛執是應該棄捨的」;第二個部分,「藉由思惟愛他執的功德(它的利益)來顯示我們必須要修學愛他執。」“

首先看到第一點,「從思惟我愛執的過患,而顯示我們必須要棄捨我愛執。」在《修心七義》當中提到「眾過皆歸一」。簡單的解釋這一句話,一切的問題最主要的根源,就是來自於我們內心當中的我愛執。無始以來由於我們不了解「我愛執」所帶來的過患,以及「愛他執」有種種的殊勝功德的緣故,所以會掉入貪瞋的煩惱當中造作種種的惡業。因此我們必須在這個地方藉由思惟的方式了解到,「我愛執」它是今生、後世,暫時、長遠一切問題的根源。現今我們之所以會在輪迴當中流轉,在流轉的同時,之所以會墮入惡趣受苦,我們沒有辦法獲得解脫、沒有辦法成辦一切遍智,最主要關鍵,罪魁禍首,都是我們內心當中的「我愛執」。

正文當中,我等一切有情之所以飽受不欲之苦,以及無法成辦所欲求事,這一切的根本,如果我們向外去尋求問題的根源、或是出處的話,這時候我們的方向就錯了。在輪迴中,上至痛苦最小的有頂、下至痛苦最大的無間地獄,生於這當中的不管是五道、或是六道,長時承受各種劇烈的痛苦。這一切並非無因、也非不順因所產生的,而是依著我們心續當中的業,以及煩惱集而感得的;而這些業,又是由煩惱所造作的緣故,所以業以及煩惱這兩者當中,以煩惱為主。煩惱當中,又以「我執、無明」為生起一切痛苦之根本。

這個地方提到的是「我執」或是「無明」,為什麼在介紹「我愛執」的過患時,要特別的強調「我執」或是「無明」呢?其實對於這個部分,也有許多的論師提出不同的看法。有一些人他主張「我執、無明」就是輪迴的根本,而且更進一步的提到「我愛執」也是輪迴的根本。但是如果「我愛執」是輪迴的根本的話,是不是說要斷除輪迴的根本、也必須要斷除我愛執呢?如果斷除輪迴的根本,也必須要斷除我愛執的話,聲聞、獨覺的羅漢們,他們已經斷除了輪迴的根本跳脫輪迴,但是他們的內心中還是有「我愛執」存在,這樣該如何的來作解釋呢?

但是在修心的教授裡面,絕大部分的教授都會把「我執」跟「我愛執」相提並論,一起來作討論的。對於這一點仁波切提出他自己的看法,他講到說:在業以及煩惱還未淨化之前,不管是「我愛執」、或者是「我執」,它都能夠成為是我們流轉輪迴的因;但是更進一步的,如果以更仔細的方式來作分析的話,「我執」跟「我愛執」確實是有差異。就如同之前我們所提到聲聞、獨覺的羅漢,他們的內心雖然沒有「我執」,但是他們的內心中確實是有「我愛執」的存在,這一點是需要注意的。但是對於我們初學者來說,這兩者就沒有太大的區分,因此大部分修心的教授裡面,在談到「我愛執」的過患時,都會將「我執」、或者是「無明」一起拿出來探討。對於這一點在《入行論》當中也提到:

「一切世間諸災害,任有怖畏極重苦,

倘若皆由我執生,此魔與我有何異。」

對世間當中種種的災害,內心當中所生起的恐懼以及諸多的痛苦,這一切的根本,如果都是由「我執」而產生的話,「我執」的魔王對於「我」到底有什麼幫助呢?以「我執」為主的眾多煩惱,對我們所造的傷害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不能夠長時放任它們不管,如果我們放任著內心當中的「我執」,順著它的意思去做的話,這時候它的結果一定是不好的。

對於這一點在《入行論》當中更進一步的提到:(40頁)

「若於長時續為敵,增長損聚唯一因,

若於我心真堅住,何能無懼喜生死?」

「若於長時續為敵」,外在的敵人或許會藉由各種的手段來傷害我們,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反過去利益他們,或者是用善巧的方式去面對他們的話,這時外在的敵人,或許會轉變為是我們的親人、我們的朋友。但是我們內心當中的「我愛執」卻不是如此,如果我們坐視不管內心當中的「我愛執」,讓它不斷的繼續傷害我們的話,縱使我們用善巧溫柔的手腕來對待它,但是它還是會不斷的傷害我們,因此無始以來到現今「我愛執」,長時的都是我們的敵人。「增長損聚唯一因」,並且它是增長眾多傷害裡面的唯一因,「若於我心真堅住,何能無懼喜生死?」這樣的一顆心,如果真的是安住在我們的內心底的話,那我們在生活的過程中,怎麼可能不生起恐懼,而對於輪迴生起貪愛呢?“

接下來在正文當中,藉由思惟「我愛執」會造成的諸多傷害,遮止成就利益之門,把「我愛執」視為我們最主要的仇敵。並且接下來的這段文裡面,最主要提到的是,過去噶當派的善知識們所留下來的口訣教授,透由各種的譬喻來告訴我們「我愛執」對我們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首先由愚癡無明所引生出的「愛己捨他」的這顆心,這個地方為什麼要特別的強調,由愚癡的無明所引生出的愛己捨他?愚癡、無明、或是我執,跟「我愛執」在行相上是不同的。所謂的「愚癡無明」,最主要是在面對境的當下,執著境是「由自方成立」的;而「我愛執」是貪愛己方所生起的一種執著。但是如果在愚癡無明的力量促使之下,生起了我愛執的話,這種「我愛執」它的力量會變得更強大、更堅固,所以在還未獲得解脫之前,我們的內心中有愚癡無明、也有我愛執,並且這兩者相輔相成,最後那種力量是相當可觀的。所以在我們還未斷除輪迴、未獲得解脫前,這兩者彼此互相的影響,而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傷害。在斷除了輪迴之後,由於我們的內心中,已經沒有了愚癡無明,所以心中的「我愛執」它並不會成為我們要獲得解脫的阻礙,但是它會讓我們沒有辦法獲得一切遍智。

所以這個地方特別的強調,由愚癡無明所引生出的愛己捨他的這一顆心,最主要提到的就是「我愛執」。「我愛執」手執邪見的利器,輕蔑善惡業果,截斷增上生及決定勝的命根,是一位罪業深重的劊子手,這樣的一位劊子手跟我愛執是沒有兩樣的,我愛執就是這樣的一個惡人。並且「我愛執」是手拿三毒的袋子,搶奪善法莊稼的盜匪,這也是我愛執的一個特色。並且「我愛執」是躲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因此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堆積著許多非福的惡物,能夠招引一切人及非人傷害的禍源,所以它就像是一頭貓頭鷹。為什麼要特別的提到貓頭鷹?因為西藏人他們認為貓頭鷹是一種不好的象徵,如果聽到貓頭鷹在叫的話,其實這樣的叫聲是不吉利的,所以我愛執就猶如一頭貓頭鷹。

並且在業田中播下識種,用「田」來譬喻「業」,用「種子」來譬喻我們的「心識」,所以在業田當中播下識種。並一再的以「愛取」的水來作灌溉,使得田中長出五趣或六趣的許多痛苦苗芽,因此「我愛執」它就是這樣的一位農夫。

接下來,昔已降臨諸佛薄伽梵,而我自身已在此三有中經歷了無前無後的漫漫長時。這段話裡面最主要的意思是什麼呢?為什麼它要提到「昔已降臨諸佛薄伽梵」?過去不管是拘留孫佛、或者是迦葉佛、甚至導師釋迦牟尼佛,過去跟我們一樣,都是在輪迴當中流轉的一分子。但由於衪在修學大乘法的同時,能夠看到我愛執的過患、以及愛他執的勝利,在觀察了過患以及利益之後,斷除了他們心中的我愛執、而成就圓滿的佛果。而我們呢?過去我們跟衪們一樣一起在輪迴當中流轉受苦,現今衪們已經成就了圓滿的正等覺,但是反觀我們自己,我們的現狀是什麼樣的一種狀態?所以提到「昔已降臨諸佛薄伽梵,而我自身已在此三有中經歷了無前無後的漫漫長時。」

雖然在輪迴當中流轉的時間是非常的漫長,但是我們的身心上,依舊無法產生世、出世間的種種功德,所以我們的現狀像是一位好吃懶做、懶散懈怠的「裸漢」(也就是身上連衣服都沒有得穿,雙手空空的什麼都沒有)。但是過去的諸佛,他們透由修學大乘法,了知了我愛執的過患之後,成就了圓滿的正等覺,這就是我們跟佛之間的差異。

並且從有頂到無間地獄之間,投生何處?都是苦處;與誰為伴?都是苦伴;受用何物?都是苦物。其實這些內涵,在世尊的教典裡、或者是袓師們所造的釋論裡、以及我們尊貴的上師的《證道歌》的寶瓶當中,都有一再的強調以上的內涵。輪迴當中不管投生於哪裡?都是痛苦的地方;不管與誰為伴?都是苦伴;不管受用任何的東西?這一切都是痛苦的本質。這個道理佛、袓師、上師,他們都一再的提到;並且我們「聞受定解」,我們也聽到過、我們在內心當中也能夠生起些微的定解,但是縱使我們聽過這些內容、我們了解這些內容,但是我們的現狀卻如同老狗收集食物一般,看著輪迴當中的諸多盛事,內心念念不忘,是位貪欲熾盛的人。(41頁)“

接下來下面的這一段,在字面上是有提到,我們時常會去做許多的事情,希望想從中獲得一些利益,但實際上做這件事情,它是不是能夠帶來我們想要的利益?這是值得考慮的,但是我們卻會花很多的時間在忙這些事情。在字面上最主要提到的是,有時我們會想要藉由一己之力,想要制止外在的戰亂,避免我們自己被這場戰亂所傷害,想要從中保護自己,因此會忙於許多世間的事。

但是更進一步的,這段內容裡面最主要提到的是,現今我們有很多的人忙於今生的事情,不管是經商、或者是務農,我們都希望從這個過程中能夠獲取比他人更多的食衣、以及種種的財富。但實際上是不是每一個人在做這些事情之後,都能夠滿他們的願?讓他們獲得比別人更多的財富呢?這並不一定。這要看我們自己的福報,有福報確實就能夠藉由經商、務農而獲取自己想要的快樂;但是相反的,沒有福報,這一切都是空談。所以我們今生做很多的事情,不外乎就是希望能夠消滅我們的敵人、保護我們的親人,並且藉由各種的方式,讓自己能夠獲得更大的利益;但實際上,以境界的層面而言,我們做這些事情是否能夠達到我們想要的利益?這是我們沒有辦法預估的,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我們的內心時常會有猜疑(也就是有各種的疑慮)。就像有一些人他會覺得說:如果一心專注在學法的話,是不是其他的東西都會離我而去?甚至有很多的人他會提出:如果世間上每一個人都學佛法,那誰要來改造這個世間?誰要讓這個地球一天比一天更進步?很多的人會認為說,宗教是會影響政治的,如果我們全心全力的來學佛的話,到最後這個世間它的現狀可能就會變得非常的糟糕。還有很多人舉出了一個例子,為什麼過去印度以及西藏都如此的落後?這是因為這兩個地方佛法都曾經興盛過,所以才會變得如此的落後,所以我們不應該學佛。

所以對於前面所提出的這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我們對於沒有辦法期望的事情,有過度的期望,並且為了要達成這個目的,而做出許多無意義的事情,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我們對於一些不值得懷疑的地方,我們內心當中卻會生起疑慮覺得說:我做這件事別人會不會對我怎麼樣?我們的內心總是有各種的疑慮。

談到了第一點,最主要是因為我們人不懂得滿足。一個人如果不懂得滿足,縱使今天有一個人他能夠將地球所有的資源都交給你,你還是覺得不夠,你還是覺得「我要更多」;如果沒有辦法滿足的話,我們就會對於外在的事物有種種的需求以及欲望,但是有很多的欲望是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達到的,所以我們大部分的人整天都在作白日夢。

所以過去曾經有一個諺語提到說:「西藏為什麼會失敗?為什麼會沒落?這是因為藏人的欲望太強烈了。而中國人為什麼會沒落?這是因為中國人時常的猜忌別人。」所以看來我們西藏人跟你們中國人似乎都有以上的這個問題。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