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8 07:28:06
新聞單位 :

學習次第 : 進階

修心日光十七 發心為利他 欲正等菩提 2011

甘丹赤巴尊者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日期:201139 上午

至尊彌勒菩薩曾經在《現觀莊嚴論》裡面有提到:

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

這個偈頌當中的內容非常豐富,總攝了一切大乘道的法類。平常我們提到「入大乘門,唯是發心」修學大乘法的行者都知道菩提心的重要性,如果菩提心如此的重要,「菩提心」到底是怎麼樣的一顆心?

在這個偈頌當中,第一句話「發心為利他」,生起菩提心必須要具備有兩種的希求之心,在還未生起菩提心之前,必 須要 先生起「希求利他之心」,透由希求利他之心為「因」,更進一步的在菩提心生起的當下,在內心中生起「希求菩提之心」,因此菩提心是包含了兩種希求的勝心。對於這兩種希求心,之前在《修心日光》中有提到「希求利他的菩提心」以及「希求菩提的菩提心」。雖然取名為菩提心,但是「希求利他」的這顆心只不過是成辦菩提心的「因」,但是不管是《現觀莊嚴論》也好、或是《修心日光》也好,其實提到了這兩顆心都是生起菩提心不可或缺的因緣條件。

生起菩提心,並不是為著自己本身,是為了利益如同虛空般的一切有情,更進一步的,對於圓滿的菩提(也就是正等覺)生起強而有力的希求。所謂的「正等覺」就是了知一切萬法的人,稱之為是正等覺,甚至他能夠清楚的了解基道、智道以及一切遍智的內涵,甚至他也能夠了解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一切的法類。為了要成辦圓滿的利他,打從內心底對於圓滿的正等菩提生起強烈的發心。

在《現觀莊嚴論》裡面第二句話「欲正等菩提」,這個地方有特別的強調「欲」,也就是想要、希求的意思。以「心王」跟「心所」的角度來探討的話,「欲」這顆心是屬於「心所」,但是「菩提心」是屬於「心王」,既然菩提心是屬於心王,為什麼在《現觀莊嚴論》裡面會提到「欲正等菩提」?「欲」明明就是心所的內涵啊!這個地方是藉由「欲」的心所,取名為「菩提心」,也就是將「菩提心」的這顆心王,透由「欲」的心所的名稱,而將它取名為菩提心;但是菩提心的本體、本質,還是心王的本質,只是透由周邊的心所而為它取了這個名字,因此在第二句話裡面有提到「欲正等菩提」。

之後仁波切有講到:「現在在座的各位有很多人似乎都學了《現觀莊嚴論》,不知道對這兩句的解釋滿不滿意?下次有機會的話,應該是請各位來解釋這兩句話的內涵才對!」這兩句話它統攝了整個大乘道的內涵,它包含的層面非常的廣。

第三句話「彼即彼如金」,仁波切又繼續的問到說:「有沒有人可以站起來回答這句話是在講什麼?」這當中的「彼即彼」這兩個是指什麼?這當中的「彼」字,以藏文的文法而言就是在強調「前面剛說完的那個東西」,前面說過什麼?我們剛剛說了「想要發起菩提心,必須對於兩種的境界生起強烈的希求,一者是利他、一者是自利(也就是菩提)。」所以之前所講的「利他」以及「菩提」的這兩點,就如同經典裡面所詮釋的。而這當中的「經」又有兩種的說法:第一種說法,以《般若二萬頌》為主,這兩者的內涵就有如同《般若二萬頌》裡面所詮釋的內涵;更進一步的,在《般若十萬頌》以及《八千頌》裡面也有提到相關的內涵,這是第一種說法。

第二種說法,這當中的「經」不仔細的去分所謂的「二萬頌、十萬頌、或者是八千頌」,而是「希求利他」以及「希求菩提」的這兩點,就有如同是《佛母經》(也就是《般若經》)當中所說的內涵,以下在《現觀莊嚴論》的正文當中,更進一步的,藉由《般若經》裡面所提到的發心內涵來介紹菩提心,這就是《現觀莊嚴論》裡面「發心為利他」這個偈頌當中的意思。“

接下來我們看到正文(68頁),知母等七因果的前三法的代替者,即是自他相換之理,七因果教授的前三者,提到的是「知母、念恩、報恩」,而這三者如果以自他相換的方式來呈現的話,分別在《修心七義》裡面提到了「眾過皆歸一」,也就是提到藉由各種的方式思惟「我愛執的過患」;「修一切大恩」,以及藉由種種的方式去思惟「愛他執的勝利」,所以這兩者它可以代替七因果當中的「知母、念恩、報恩」。

並由施捨取受二者修習慈悲心,透由緣「慈心」的行相來修「」,透由「悲心」的行相來修「」,所以在自他相換當中的「取、捨」,跟七因果教授當中的「慈、悲」,彼此是能夠互相配合的。增上心則本自即有,因此不予額外安立。在自他相換的法則裡,並沒有特別的強調「增上意樂」,但藉由修學「取」以及「捨」的內涵,這時修學自他相換的這位行者他的心續中,自然能夠湧現增上意樂的這顆心。藉由修學「取、捨」在內心中「生起意樂」,更進一步的藉此「發起菩提心」。所以在自他相換的法則裡,雖然字面上並沒有提到「增上意樂」,但是藉由修學「取、捨」,它已經涵蓋了增上意樂的內容。“

第個二部分,修習欲求菩提的菩提心,也就是之前所提到的「希求菩提之發心」。這時候我們要想到,按照前面的方式如此的修學慈悲心後,有誰能夠直接成辦一切有情的利益呢?有一些人的心裡面雖然對一切有情能夠生起慈悲,希望一切有情都離苦得樂,但是在這個世間上到底有誰,能夠直接成辦一切有情的利益呢?

雖然聲聞緣覺的阿羅漢、諸大勝士及十地諸大菩薩也都具有不可思議的利他事業,雖然說聲聞以及緣覺的阿羅漢也能夠行廣大的利他事業,這一點在前面的幾堂課裡,我們有提到涅悲(就是敬影尊者),敬影尊者透由他自己修學佛道而證得羅漢的果位之後,他不僅自己本身能證得羅漢,透由宣說佛法也能夠讓許多的弟子證得羅漢的果位,所以有弟子為這麼尊者取名為「無相好的佛」。平常的佛都是具有相好莊嚴,但是敬影尊者他就像是一尊沒有相好的佛一樣,他所作的事情、所作的利眾事業跟佛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所以他自己本身能夠成就羅漢的果位,也能夠讓無量無邊的有情成就羅漢的果位。所以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雖然聲聞緣覺的阿羅漢也都具有不可思議的利他事業,這是第一個部分。

第二個部分,「諸大勝士及十地諸大菩薩」,這當中諸大勝士是以「菩薩」來作解釋,從一開始發起菩提心的菩薩,從資糧道、加行道,到見道、登上初地,一直到十地的所有菩薩們,也都具有不可思議的利他事業。以初地的菩薩而言,初地的菩薩他能夠化現一百尊的化身,二地的菩薩能夠化現一千尊,三地的菩薩能夠化現一萬尊的化身,到最後十地菩薩他能夠化現如微塵數般的化身,並且在化身完畢之後,也能夠藉由他的化身行廣大的利眾事業。所以在這裡也有特別的強調,諸大勝士及十地諸大菩薩也都具有不可思議的利他事業。

但是在輪迴未盡前,以任運無間的方式,縱使只宣說一座法,僅是綻放一道光芒,也能將無數的有情安置於涅槃的人,唯獨有佛。在輪迴還未消失之前,能夠以任運無間的方式來行利眾事業的,只有佛。所謂的「任運」就是在不作意的情況下,只要所化機(也就是佛想要度化的弟子、想要度化的有情),他本身的條件具足了之後,這時佛的事業能夠馬上在這位有情的心續當中呈現出來,這是不需要作意的。並且這樣的事業是無間的,完全沒有間斷,就像大海當中的海浪一天二十四小時,不管是白天、晚上,大海當中的海浪是不會有消失的時刻;相同的,佛的利眾事業,它不僅能夠任運的呈現,而且它呈現的方式是沒有間斷的。

並且他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利益眾生?「縱使只宣說一座法」,只是講一座法,他也能夠透由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方式,面對希求不同的眾生,配合著不同眾生的根器,宣說適合他們的法類。並且「佛只要綻放一道的光芒,也能將無數的有情安置在涅槃當中。」佛藉由宣說小乘法,能夠引領許多的小乘行者進入小乘道;佛宣說大乘法,能夠帶領無數的眾生進入大乘道。甚至說佛可以示現各種不同的形象,縱使是魔、非人、跛腳的、瞎眼的,只要能夠利益到有情,佛都會盡他的可能示現一切眾生所需要的面貌。所以這當中有提到,「佛透由宣說正法,綻放光芒,也能夠將無數的有情安置於涅槃,這樣的功德在這個世間上只有佛才有。」

不僅如此能究竟圓滿自利斷證功德的果位的人,也只有佛而已。能夠究竟圓滿自利,斷功德以及證功德兩種果位的人,也只有佛。小乘的羅漢能夠斷除煩惱障、沒有辦法斷除所知障;一開始修學大乘法的大乘行者,透由修學大乘道,在八地的時候他也能夠斷除煩惱障,但是還是沒有辦法斷除所知障,沒有辦法斷除所知障就沒有辦法了解一切的萬法。所以對於這些行者而言,雖然他有現證空性,但是在現證空性的當下,他並沒有辦法了解「盡所有」的法類,也就是在現證「如所有」的同時沒有辦法了解「盡所有」,在現證「盡所有」的當下沒有辦法通曉「如所有」的內涵,所以了解「盡所有」跟「如所有」這兩者是有次第性的。但是對於佛而言,佛是不需要有這個次第,衪能夠在同一個時間裡、同一個狀態下,同時的了解「盡所有」以及「如所有」這兩種法類,這樣的功德也只要佛才有。

所以在正文當中提到了,能夠究竟圓滿自利斷證兩種功德果位的人,也只有佛。因此在內心當中我們必須要生起以下的念頭:我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應當獲得二利究竟圓滿的佛果,以這樣的方式來練習發心。

為什麼我們要練習發心?我們最主要的目標,不外乎是希望能夠早日利益一切的有情。所以為了要成辦圓滿的「利他」,所以佛果是不可或缺的。甚至以「自利」的角度而言,如果要圓滿「自利」也必須要獲得佛果。所以有一些人他的內心當中,或許會如此作意:「如果要圓滿「利他」是需要佛果,但是以「自利」而言或許是不需要佛果就能夠成辦的。」但是實際上不管是「圓滿利他」或者是「圓滿自利」,成佛才是唯一的途徑。所以在修學大乘法的時候,為了自利而去尋求小乘寂靜果位的這種心態,是必須要棄捨的。所以以利他的角度、或是以自利的角度,兩方面來作思考的話,都是必須要獲得圓滿的佛果才有辦法成辦。“

接下來修習菩提心的利益,在《勇授請問經》當中有提到以下的這幾個偈頌,這幾個偈頌在「道次第」的論著裡面也都有提到。在《勇授請問經》裡面提到:

「菩提心之福,假若有形色,遍滿虛空界,福尤過於彼。

較人以珠寶,遍滿恆沙數,諸佛剎土中,供養世間怙;

若有人合掌,心敬禮菩提,此供最殊勝,此福無邊際。」

        藉由菩提心所累積的福,如果有形色,這樣的福它能夠遍滿虛空,並且它的寬廣度比虛空還要來得寬廣;甚至如果有人,以珠寶供養如同恒河沙數般的佛國淨土當中的世間依怙,所累積的福應該是相當可觀的。但是如果有人誠心的合掌、非常恭敬的頂禮菩提,在內心中生起菩提心的話,這樣的福德比前面有人供養珠寶給十方世界一切諸佛的功德還要來得殊勝,因而提到「此供最殊勝,此福無邊際。」

對於這個地方我們所提到菩提心的利益,這當中的「菩提心」指的是哪一種心呢?在《集學論》當中有提到:

「『彼願菩提心者,即欲求成佛。』謂由心發願而生起。」—如所說。

        在《集學論》當中有提到,所謂菩提心的利益,如此的殊勝、如此的廣大,這當中的菩提心最主要是以「願心」來作介紹。提到了願心,什麼樣的心能夠稱之為是「願心」?什麼樣的心又能夠稱之為是「行心」呢?所謂的「願心」,指的是對於無上的正等菩提,發起想要希求的真實之心,稱為願心;而「行心」是更進一步的,被菩薩行的修持所攝持的發心,稱之為是行心。所以這兩顆心,它的本質是完全相同的,但是「願心」並沒有被菩薩行所攝持,而「行心」是有被菩薩行所攝持的發心;所以這兩顆心它的本質是相同的,但是一者「沒有」被菩薩行所攝持,而另外一者是「有」被菩薩行所攝持住。“

對於這一點在《入行論》當中有提到:

「如應知欲往、正往之差別,智者應依次,知此二差別。」

    以一個簡單的譬喻來說,我們必須要了解「想要前往」跟「正在前往」這兩者的差別,所以前面兩句提到了「如應知欲往、正往之差別,」我們必須了解「想要」前往印度,跟「正在」前往印度這兩者的差別。「想要」前往印度是你的內心中生起「想要」去印度的這個念頭,稱為想要前往印度;而更進一步的,如果你出發了,往印度的方向前進的話,稱為「正在」前往印度,所以這兩者是不同的。

相同的道理,「智者應依次,知此二差別。」透由前面的譬喻,智者必須要了解「願心」以及「行心」這兩者的差別。所謂的「願心」,是行者在內心當中,對於圓滿的正等菩提生起「想要獲得的這顆心」,而這顆心是不造作、真實的一顆發心稱之為「願心」,就像是想要前往印度的這顆心。更進一步的,不只是發心,而且將心的力量實踐在身語的行為上,付諸於利眾的事業而行菩薩行的話,這時候我們內心當中的發心,稱之為是「行心」,也就像是正在前往印度的這顆心,它不只有「想要」前往的意思,而且它付諸於行動;相同的,行心不只是發起了菩提心,更進一步的行廣大的菩提行。所以「行心」跟「願心」這兩者的差異,雖然都是發心,但是一者是被菩薩行所攝持,另外一者是沒有被菩薩行所攝持。

    對於這一點有很多的人或許不清楚,所以在有一些論典裡面會提到,「為了成就圓滿的佛果,我希望行布施、持戒、忍辱等等的內涵,說這樣的心是行心。」其實這樣的心並不是行心,它只不過是殊勝的發心罷了(它並不是行心)。因為之前我們已經提到,不管是「願心」或者是「行心」,它的本質是相同的,也就是發心的本質、體性是完全相同的。不管是「願心」或是「行心」,都是必須要具備有兩種希求之心,所以這兩顆心最大的差異是在於「願心」並沒有被菩薩行所攝持,而「行心」有被菩薩行所攝持罷了!所以對於某些的論典裡面有提到「為了成就圓滿的佛果,我想要行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內涵的發心,稱之為是行心」的話,其實這種安立方式並不正確。“

接下來我們看到(71頁),這個部分提到的是,彼之支分教授有五。在之前《修心日光》裡,一開始提到了「修學菩提心的前行法」,更進一步的在正行當中提到了「修習世俗菩提心」以及「修習勝義菩提心」,而修學世俗菩提心當中又分為「主要的教授」以及「支分教授」。前面幾堂課提到的是「主要教授」的部分,在「主要教授」裡,正行時必須思惟「我愛執的過患」、「愛他執的利益」,透由了解過患、利益之門,更進一步的對於慈心的所緣修「捨」,對於悲心的所緣修「取」,而在座間的時候,必須要如何的修持,這些在前面都已經簡單的介紹完畢。“

接下來所要介紹的部分是「支分的教授」。支分的教授,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五點:一、將惡緣轉為菩提道,二、攝為一生的修持,三、修心之量,四、修心的誓言,五、修心的學處。

首先第一個部分,將惡緣轉為菩提道。這一點又分為:簡示以及廣說。在

「簡示」當中:「罪滿情器時,惡緣轉覺道。」

這個部分的內容,對於現今的我們而言非常的重要,現今是五濁惡世,在五濁惡世的時代裡,想要修學正法(尤其是修學大乘法),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在修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種種的阻礙,所以在這樣的一個時間點下,如果我們無法將惡緣轉為菩提道,這時想要讓我們的大乘修持究竟圓滿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所以在《修心七義》裡面,第一句話「罪滿情器時」,現今的這個社會上各種的天災,包括了地震、颱風,甚至外來的疾病、戰亂,外面的環境非常的惡劣,在這樣的一個時間點,我們必須懂得如何將惡緣轉為菩提道。

正文當中:器世間是十不善業的增上果,極為猛暴橫流;現今我們所處的環境,為什麼會如此的惡劣?是因為過去造作不善業而感得的增上果,所以環境非常的惡劣。情世間的有情,心中想的只有煩惱,這一點反觀我們自己的內心就知道了。早上起來之後,心裡面所現起的就是煩惱,透由煩惱所造作的業只有惡業,所以情世間的有情心中所想的只有煩惱,所作的行為只是不斷的在累積惡業,所以以器世間來說,器世間的環境非常的惡劣、非常的糟糕,情世間的有情心中想的又只有煩惱、造作的只有惡業,在這種情況下,喜歡黑品的天、龍、魔鬼,他們的力量會不斷的增強,對於修學正法的所有人造成許多的傷害。

這當中,尤其是對趣入大乘妙法之門者,以各種方式使得惡緣齊具,在這樣的一個時間點,進入大乘妙法之門後,如果「能將違緣轉為順緣,將阻礙化為助伴,將怨敵視為善知識」的話,以這種方式來修學正法,表示這樣的人他已將惡緣現為成就菩提的助伴,這一點相當的重要。

對於以上所談論的內容,善知識慬哦瓦就曾經說到:

夏樸巴,汝於修心,惡緣能現助伴,苦覺受樂,誠極希有。」

這裡面有提到兩點:第一點「將惡緣轉為助伴」,第二點「苦覺受樂」。所謂的「苦覺受樂」指的是,明明身體所承受的是外在種種痛苦的逼迫,但是內心上生起的卻是一種安樂的感受,這一點是我們必須學習的地方。“

第二個部分「廣說」。「廣說」當中的內容可以分為兩點:第一點、依著殊勝的意樂(也就是菩提心)將惡緣轉為道用;第二個部分、依著殊勝的加行淨罪集資將惡緣轉為道用。首先第一個部分,在《修心七義》當中有提到:

「隨現欲而修。」

平時我們在遇到任何的外緣,不管是樂、是苦,是善、是惡,對於一個修學大乘法的行者來說,我們必須要將周遭的這一切善惡之緣,轉化為是修行的力量。但是現今我們大部分的人卻不是如此,很多人是如何修學佛法的呢?在他心情愉快、有時間的時候會想到修學佛法,在他痛苦的時候卻忘了要修學佛法,這是一類的人。另外一類的人剛好是顛倒過來,當他求助無門、內心感到痛苦的時候會想到正法;但是當他感到愉快、自在、非常喜悅的時候,卻又忘失了正法。但是不管是前面說的哪一種,以這兩種的方式來學習佛法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利益的。

真正學習佛法的人要有什麼樣的精神呢?不管是快樂或是痛苦,在任何的情況下,我們希望將周遭的有限資源,轉為是修學正法(尤其是修學大乘法)的助緣,在快樂的時候也能夠憶念正法;在痛苦的時候,將痛苦、惡緣轉為修學正法的助緣、或者是助伴。總而言之,不管是在痛苦、是在快樂的狀態下,我們都不能夠忘失正法的存在,這一點對我們而言是很重要的。

而在解釋「隨現欲而修」的這句話時,正文當中提到,若就時節因緣,由於時間的關係,有一些人的狀態,喜而富足,有一些人的狀態,苦而衰損。以境界來說,有些人住在家鄉、有些人遠離家鄉,而住在異鄉。住處,有些人住在村落、有些人住在寺院。而助伴,提到的是人與非人,周邊的人、或者是我們能夠感受到的非人,都有各種不同的行為。所以以上提到的是,外在的生活是好、是壞,我們住的場所不管是我們熟悉的地方、或是不熟悉的地方;我們周邊的人,不管是人、或是非人,不管是親近誰?在眼前如此的現狀下,譬如說我們身心上非常容易生起大、中、小三種痛苦當中的任何一種(也就是不管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靈都很容易生起大、中、小三種的痛苦)。

這時候當我們遇到了痛苦時,我們必須要告訴自己,「其實這些痛苦是我遲早都得面對的,過去我造作的業,我就是必須要感得苦果。」所以在面對痛苦的當下,內心不要覺得格外的沮喪,而應該勇敢的去面對。更進一步的思惟到:其實在這個世界上不是只有我才會面臨這些痛苦,無量無邊世間當中的一切眾生,絕大部分也都必須承受這些痛苦,這些眾生絕大部分也都是在心不甘、情不願的情況下來面對這些痛苦,沒有人想要面對這些痛苦,所以不只是我,周邊的一切有情也是如此,都必須要承受這種痛苦。既然如的話,「願彼一切痛苦皆能由我此痛苦而抵消殆盡」,所以這時內心當中應該發起強而有力的念頭:希望自己本身所獲得的痛苦,能夠代替一切的眾生,讓他們心續中身體上所必須要面臨的種種痛苦,能夠完全的抵消、並且完全脫離痛苦。

心想:藉由取苦而修悲心的內涵,現今已能成辦。在之前有提到,對於悲心的所緣,必須要修學「取」,因此在之前只是藉由觀想的方式來修學「悲」;更進一步的,現今我希望能夠代替一切的有情眾生承擔他們身心上所面對的種種痛苦,所以之前我想要修的這個部分,現今已完全的成辦,所以內心應該要感到非常的歡喜。“

更進一步的,有一些人不管是內在、外在種種的資源都相當的豐富。以生活而言「喜而富足,譬如衣食、住處、助伴,外緣來說善知識等不匱乏,而且相當的豐饒。內緣,自身的身心也未因病痛而有突然造成身心的不愉快,一切內在、外在的違緣都已消除,並且能夠控制自己對正法生起信心。以總相來說,佛陀的教法在濁世的現今,我們已遠離修學大乘法的違緣,圓滿具足內外一切善緣,所以在此時我們內心當中必須要想到:這一切都是過去藉由各種方式積聚福德所感得的果報,這一點是不需要懷疑的,必須對於這一點生起強烈的定解。並且在之後精勤於能持續生起如此圓滿善果的因,也就是以持戒為基礎來積聚資糧,唯有透由「持戒」作為基礎來積聚資糧,才能夠持續不間斷的生起如此圓滿的善果。

如果我們不以這種方式來作思惟,有可能會有以下的過失:現今很多的人在得到少許圓滿豐饒之際,反而成為內心容易生起我慢、驕傲自滿、貢高之緣。當他周邊的善緣越來越多的時候,這時如果不能夠加以思惟,這有可能會成為我們內心中容易生起我慢、驕傲、貢高的一種因緣。更進一步的,當身心上有少許痛苦產生時,則容易生起怯弱、沮喪、畏縮、消極的這些心態。所以我們不應該以這樣的方式來修學佛道,在內心當中必須想到:

「必須樂能耐樂,苦能耐苦。」

也就是不管在快樂、或者是痛苦的情況下,尤其對一個修學正法的人而言,不管是快樂或是痛苦,我們都不能夠忘失我們的本位(也就是修學佛法),那更何況是一位修學大乘法的行者!“

第二個部分「廣說」。「廣說」當中的內容可以分為兩點:第一點、依著殊勝的意樂(也就是菩提心)將惡緣轉為道用;第二個部分、依著殊勝的加行淨罪集資將惡緣轉為道用。首先第一個部分,在《修心七義》當中有提到:

「隨現欲而修。」

平時我們在遇到任何的外緣,不管是樂、是苦,是善、是惡,對於一個修學大乘法的行者來說,我們必須要將周遭的這一切善惡之緣,轉化為是修行的力量。但是現今我們大部分的人卻不是如此,很多人是如何修學佛法的呢?在他心情愉快、有時間的時候會想到修學佛法,在他痛苦的時候卻忘了要修學佛法,這是一類的人。另外一類的人剛好是顛倒過來,當他求助無門、內心感到痛苦的時候會想到正法;但是當他感到愉快、自在、非常喜悅的時候,卻又忘失了正法。但是不管是前面說的哪一種,以這兩種的方式來學習佛法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利益的。

真正學習佛法的人要有什麼樣的精神呢?不管是快樂或是痛苦,在任何的情況下,我們希望將周遭的有限資源,轉為是修學正法(尤其是修學大乘法)的助緣,在快樂的時候也能夠憶念正法;在痛苦的時候,將痛苦、惡緣轉為修學正法的助緣、或者是助伴。總而言之,不管是在痛苦、是在快樂的狀態下,我們都不能夠忘失正法的存在,這一點對我們而言是很重要的。

而在解釋「隨現欲而修」的這句話時,正文當中提到,若就時節因緣,由於時間的關係,有一些人的狀態,喜而富足,有一些人的狀態,苦而衰損。以境界來說,有些人住在家鄉、有些人遠離家鄉,而住在異鄉。住處,有些人住在村落、有些人住在寺院。而助伴,提到的是人與非人,周邊的人、或者是我們能夠感受到的非人,都有各種不同的行為。所以以上提到的是,外在的生活是好、是壞,我們住的場所不管是我們熟悉的地方、或是不熟悉的地方;我們周邊的人,不管是人、或是非人,不管是親近誰?在眼前如此的現狀下,譬如說我們身心上非常容易生起大、中、小三種痛苦當中的任何一種(也就是不管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靈都很容易生起大、中、小三種的痛苦)。

這時候當我們遇到了痛苦時,我們必須要告訴自己,「其實這些痛苦是我遲早都得面對的,過去我造作的業,我就是必須要感得苦果。」所以在面對痛苦的當下,內心不要覺得格外的沮喪,而應該勇敢的去面對。更進一步的思惟到:其實在這個世界上不是只有我才會面臨這些痛苦,無量無邊世間當中的一切眾生,絕大部分也都必須承受這些痛苦,這些眾生絕大部分也都是在心不甘、情不願的情況下來面對這些痛苦,沒有人想要面對這些痛苦,所以不只是我,周邊的一切有情也是如此,都必須要承受這種痛苦。既然如的話,「願彼一切痛苦皆能由我此痛苦而抵消殆盡」,所以這時內心當中應該發起強而有力的念頭:希望自己本身所獲得的痛苦,能夠代替一切的眾生,讓他們心續中身體上所必須要面臨的種種痛苦,能夠完全的抵消、並且完全脫離痛苦。

心想:藉由取苦而修悲心的內涵,現今已能成辦。在之前有提到,對於悲心的所緣,必須要修學「取」,因此在之前只是藉由觀想的方式來修學「悲」;更進一步的,現今我希望能夠代替一切的有情眾生承擔他們身心上所面對的種種痛苦,所以之前我想要修的這個部分,現今已完全的成辦,所以內心應該要感到非常的歡喜。“

更進一步的,有一些人不管是內在、外在種種的資源都相當的豐富。以生活而言「喜而富足,譬如衣食、住處、助伴,外緣來說善知識等不匱乏,而且相當的豐饒。內緣,自身的身心也未因病痛而有突然造成身心的不愉快,一切內在、外在的違緣都已消除,並且能夠控制自己對正法生起信心。以總相來說,佛陀的教法在濁世的現今,我們已遠離修學大乘法的違緣,圓滿具足內外一切善緣,所以在此時我們內心當中必須要想到:這一切都是過去藉由各種方式積聚福德所感得的果報,這一點是不需要懷疑的,必須對於這一點生起強烈的定解。並且在之後精勤於能持續生起如此圓滿善果的因,也就是以持戒為基礎來積聚資糧,唯有透由「持戒」作為基礎來積聚資糧,才能夠持續不間斷的生起如此圓滿的善果。

如果我們不以這種方式來作思惟,有可能會有以下的過失:現今很多的人在得到少許圓滿豐饒之際,反而成為內心容易生起我慢、驕傲自滿、貢高之緣。當他周邊的善緣越來越多的時候,這時如果不能夠加以思惟,這有可能會成為我們內心中容易生起我慢、驕傲、貢高的一種因緣。更進一步的,當身心上有少許痛苦產生時,則容易生起怯弱、沮喪、畏縮、消極的這些心態。所以我們不應該以這樣的方式來修學佛道,在內心當中必須想到:

「必須樂能耐樂,苦能耐苦。」

也就是不管在快樂、或者是痛苦的情況下,尤其對一個修學正法的人而言,不管是快樂或是痛苦,我們都不能夠忘失我們的本位(也就是修學佛法),那更何況是一位修學大乘法的行者!“

第二個部分,依著殊勝的加行,淨罪集資將惡緣轉為道用。在《修心七

義》當中提到:「四行勝方便。」

這個部分最主要提到的是「四種的加行」。四種加行當中的第一者「積集資糧」,如果想要快樂、不想要痛苦,應該對於上下之田,供養布施。「上」指的是三寶福田,「下」指的是貧困有情。如果想要快樂、不想要痛苦,對上的三寶福田、對下的貧困有情,我們應該廣行供養布施。不管供養布施的物品是劣、中、勝任何的一種物品,在供養前我們希望內心能夠發起殊勝的菩提心,以這樣的意樂來作供養及布施。在意樂上將所積集的資糧與一切有情共享,並且在內心中藉由「欲求力」轉成無上菩提之因。這一點如同貢巴洛帕這位上師所作的祈願文當中講的這段內容:

苦樂妙惡任皆宜,若得成就我義者,祈令皆成於我身。」

   外在的環境是苦、是樂,是妙、是惡,任何的一種情境,只要是有助於我修行的話,希望這一切的情境,都能成為是我修學佛道的助伴。最好的不外乎就是「現前」也有利益、「究竟」也有利益,如果沒辦法達到這一點,縱使「現前」必須要承受種種的痛苦,但是只要對於「究竟」(也就是對於來生),對於長遠的未來是有幫助的話,我都願意去承擔。“

第二個部分,淨消除罪障,從無始以來直至現今,我們造作了許多的惡業,所以當下我們內心必須要想到說:過去造作了種種的惡業,萬一今生我是投生在地獄、或是三惡趣中,這樣的情況是非常糟糕的,所以在三寶的攝受加持之下,我現今能夠獲得暇滿身,有機會來修學佛道,應該藉此將過去所累積的眾多惡業一併淨化。所以從無始以來直到現今,由煩惱發起所作的性罪、遮罪,不管是自己造作、或者是教別人造作,這時在內心當中誠心的懺悔,並且一再的勤行四力懺悔。

第三個部分,供魔,這一點如同前面在思惟「傷害我們的怨敵具足大恩」時有提到,現今我們之所以會遇到傷害我們的敵人,其實這樣的敵人現今雖然藉由各種的手段在傷害我們,但是他也是輪迴當中的一份子。而且他為什麼會輪迴?為什麼要受苦?其實跟我們有絕大的關聯性,藉由我們成為是他造作惡業的一個助緣,藉由造作了種種的惡業在輪迴當中流轉、並且要受苦,所以我們欠面前的這位敵人,實際上我們欠他很多的東西,是我們必須要去償還的。甚至這樣的敵人,對於我們修學大乘法而言是很有幫助的,對於我們是很有恩的。所以在面對傷害我們的敵人時,我們必須如同前面所提到的,「要思惟敵人對於我們的恩」,而對他們應該要特別修學慈悲以及忍辱。

第四個部分,供養護法食子並作啟請。在供養的時候,盡其所能的擺設豐富潔淨的供品以及食子。意樂上我們必須要觀想所擺設的供品或是食子,它的數量相當的多,而且它的本質相當的善妙。迎請護法及守護神並作祈請,按照儀軌的方式來作供養並祈請:「如同歷代的諸善士、諸佛菩薩能把惡緣轉為菩提道,希望今生我也能夠將周遭的惡緣轉為菩提道;並且在諸多大乘教典當中,所提到菩提心的內涵,以及如同歷代的諸善士心續當中所生起的菩提心,希望我的內心裡也能夠生起如實的發心,並且在生起之後能夠安住,在安住之後能不斷的向上增長。藉此身語意三門,由見、聞、念、觸能行廣大的利眾事業,願請如是守護。」以這種方式打從內心底來作啟請。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