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6 08:49:39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6 08:48:12   編輯部 報導

大圓滿心性休息頌 第八品 發菩提心
 

全知無垢光尊者著 上師索達吉堪布譯

 

大圓滿心性休息頌


  全知無垢光尊者著

  上師索達吉堪布譯

 

  第八品 發菩提心


  慈悲喜舍四無量,如是詳細實修後,

  當修諸法之根本,願行二種菩提心。

  脫離煩惱三有海,遣除一切畏憂罪,

  摧毀業與煩惱行,引導眾生趨寂滅。

  雖無現行菩提心,悲心善根日益增,

  縱入根本慧定時,智慧方便亦雙運。

  身語所作皆具義,成為世間應供處。

  餘善果劣將殆盡,發心攝善不盡增,

  猶如水入澄清海,良田莊稼極茂盛。

  諸法根本大悲心,於世間亦多樂果,

  寂滅自性菩提因,故當勤發菩提心。

  此心增福如意瓶,治癒眾疾之妙藥,

  智慧日輪除惱月,亦如虛空無垢染,

  功德無量如群星,恒時利樂之自性。

  菩提心之福德雲,不可思議無有量,

  如來功德極稀有,廣如法界無邊際。

  發心為利無量眾,欲獲真實正等覺,

  此心可分為二種,即是願行菩提心。

  意樂發願實際行,猶如欲行與正行。

  願心本體四無量,行菩提心為六度。

  何人俱胝數劫中,供養無量數佛陀,

  僅僅為求自利益,福德不及願發心。

  佛說刹那間發心,遣除眾生微小苦,

  以此可離諸惡趣,享受人天無量樂。

  行心利益更無量,真實行持遍佈故,

  刹那行持遍勝心,圓滿數劫二資糧。

  三大劫等諸說法,義為速圓或久圓,

  一生解脫依智力,方便精進及勝智,

  以此三者而修持,則有無上廣大力。

  此乃悲心之果樹,肩負有情之重任,

  梵等世間前皆無,為己夢中尚未夢,

  何況利他菩提心,前無新生當歡喜。

  菩提心從上師生,如摩尼寶降所欲。

  功德圓滿之上師,為令弟子生歡喜,

  當說輪回之過患,以及解脫利益等,

  初中後之諸善法,讚頌無邊菩提心。

  悅意供品嚴飾處,陳設佛像等所供。

  觀想遍滿虛空界,如海雲聚佛菩薩。

  觀想彼臨極應理,此為自心清淨力,

  智悲尊主大悲力,佛說如意成所願。

  合掌手捧鮮花後,請住供沐衣飾等。

  猶如悅意水池中,含苞待放蓮花狀,

  雙手合掌妙音贊,幻化無數身敬禮。

  大地山海微塵數,三界無有如是福,

  獲得身禮所覆處,直至金剛大地塵,

  同等數量輪王位,究竟獲得勝佛果。

  以真實財意幻供,無上供品作供養。

  以香鮮花酥油燈,淨水神饈與華蓋,

  幡旗寶傘器樂聲,勝幢拂塵腰鼓等,

  身與受用諸資具,供養師尊三寶等。

  以諸天界悅意物,無量宮具寶瓔珞,

  歌舞鈸聲妙贊雨,百種勝飾作供養。

  以林寶山蓮花湖,天鵝翩翩起舞覓,

  藥等妙香如意樹,垂枝花果作供養。

  蓮花飄動引密蜂,手鐲嚴飾睡蓮花,

  離雲日月光令開,悅意青蓮皆供養。

  涼風吹拂旃檀樹,散發撲鼻之芳香,

  山洞岩窟悅意處,清水滿池皆供養。

  秋季夜晚皎潔月,離曜群星所環繞,

  璀璨千光日輪飾,四洲世界皆供養。

  鐵圍山等無數刹,圓滿妙欲作嚴飾,

  十方如海塵數刹,悉皆供養佛佛子。

  妙瓶寶樹如意牛,輪王七寶八瑞物,

  七近珍寶廣大物,供養應供大悲主。

  等持意供遍虛空,內外密之供雲海。

  鮮花妙雲飾美宅,藥香甘露之雲聚,

  燈光神饈樂音雲,贊聲海雲皆供養。

  意幻供雲無邊際,散佈美女持鬘女,

  歌舞供養天女雲,獻佛菩薩令歡喜。

  無始串習之習氣,業及煩惱所造罪,

  成為三有輪回因,懺悔所有一切罪。

  眾生無量之福德,恒時我誠作隨喜。

  為度一切諸眾生,祈轉無上妙法輪。

  乃至有海未空間,祈請住世不涅槃。

  以此善根願諸眾,一同成就正等覺。

  猶如冼淨之布匹,染色色彩極鮮明,

  以此前行淨相續,明現正行之勝心。

  此福德果無有量,遍佈法界虛空界。

  三誦皈依佛法僧,祈怙佛子垂念我,

  如昔善逝及菩薩,發菩提心守學處,

  我今為利諸有情,發菩提心守學處。

  未救護者我救度,未解脫者令解脫,

  未得安慰我安慰,令諸眾生得涅槃。

  當於晝夜三時中,勤發二種菩提心。

  一誦發願菩提心,二誦發行菩提心,

  三誦可令願行心,獲得穩固與清淨。

  從即日起我成為,諸眾生存之根本,

  亦得佛子菩薩名,不畏三有利眾生,

  恒時唯勤行饒益,以使人生具實義。

  清淨善心良田上,生長二菩提心苗,

  此後為使此二心,清淨增上當精進。

  觀想眾苦自取受,自之安樂施眾生,

  願至菩提不離此,輪番修煉施受法。

  願學處修四無量,為斷違品當護心,

  行心學處行六度,為斷違品當精進。

  恒以知念不放逸,斷惡行持如海善。

 

  大圓滿心性休息

   大 車 疏


  全知無垢光尊者著

  上師索達吉堪布譯


  梵語:瑪哈善德紫大布占達哲德瑪哈塔那瑪

  藏語:竹巴欽波思涅昂素追瓦向達欽波

  漢意: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

 

  第八品 發菩提心

  趨入佛子如海行之發殊勝菩提心品分三:一、修持諸法根本之二菩提心;二、廣說真實發心之理;三、回向本品善根。

  甲一、修持諸法根本之二菩提心:

  承上啟下:

  慈悲喜舍四無量,如是詳細實修後,

  當修諸法之根本,願行二種菩提心。

  世間出世間諸法之根本、諸道之核心、一切眾生之引導者、迅速趨向無上宮殿之乘即是殊勝意樂菩提心。因此,我們應當修學發菩提心。《彌勒請問經》雲:“彌勒,菩薩若具一法,則棄離諸惡趣、不為惡友所控制、速得無上真實圓滿正等正覺佛果。何為一法?即殊勝圓滿意樂之菩提心也。彌勒,若具此法,則離諸惡趣,不為惡友所控制,迅速成就無上真實圓滿正等正覺菩提佛果。”《菩薩契經》中雲:“欲速得無上真實圓滿菩提佛果者,當修學殊勝意樂菩提心。”

  甲二(廣說真實發心之理)分十:一、宣說菩提心利益;二、宣說菩提心之本體;三、發心儀軌;四、三誦之必要;五、當生歡喜心;六、學處次第;七、明示二十墮罪及同分;八、分說護持二菩提心;九、修者補特伽羅次第;十、修學如來行之方式。

  乙一(宣說菩提心利益)分六:一、從三有引向寂滅;二、成為世間之福田;三、增上善根;四、為諸法之根本;五、遣除苦疾獲得智慧;六、功德廣大。

  丙一、從三有引向寂滅:

  脫離煩惱三有海,遣除一切畏憂罪,

  摧毀業與煩惱行,引導眾生趨寂滅。

  依靠菩提心能脫離三有大海。《華嚴經》雲:“嗟!善男子,菩提心救度眾生脫離有海如同大船。菩提心能救脫輪回惡趣之恐怖如同勇士。”又《彌勒傳》中雲:“善男子,依靠勇士則不畏一切怨敵,如是諸菩薩依靠發心勇士亦不畏一切惡行之敵。”《入行論》雲:“如人雖犯極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若有速令解脫者,畏罪之人何不依?”

  菩提心能遣除一切憂傷與罪業,《入行論》雲:“欲滅三有百般苦,及除有情眾不安,欲享百種快樂者,恒時莫舍菩提心。”又如《大乘竅訣經》中雲:“何人生起無垢無上菩提心,彼斷絕一切惡趣與八無暇,此人通達並修持人天之道,不成盲聾,諸根具足。”

  菩提心能焚盡業惑乾薪如同烈火,《入行論》雲:“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毀諸重罪。”《彌勒傳》雲:“菩提心能焚盡一切罪,故如劫末火。”

  此外,菩提心也能引導眾生脫離三有獲得佛果,《入行論》雲:“無量眾生依於此,順利能獲最勝樂。”

  丙二、成為世間之福田:

  雖無現行菩提心,悲心善根日益增,

  縱入根本慧定時,智慧方便亦雙運。

  身語所作皆具義,成為世間應供處。

  具有得而未失之發心戒者,即使心處於無分別念入定中,也是與智慧相聯,甚至無心五位時福德也會增上。無心五位即是指極睡眠無心、極悶絕無心、無想定無心、滅盡定無心、無想天無心。如《三十頌》雲:“遠離意識者,眠悶絕無心,以及二等至,無想天無心。”如若具有得而未失之菩薩戒,福德不間斷存在。《入行論》雲:“何時為度盡,無邊眾有情,立志不退轉,受持此行心。即自彼時起,縱眠或放逸,福德相續生,量多等虛空。”

  此外,具菩提心者所作所為均有意義。《華嚴經》雲:“善男子,發殊勝菩提心者,彼身所作語所言心所想皆具義,恒時唯成善法。”一切無記行為與善行雖然未立即以現行發心攝持,但因有得而未失之發心攝持,故成為隨解脫分善。具菩提心者成為世間應供處。如《華嚴經》雲:“發菩提心者乃人天一切世間之大福田也。”

  丙三、增上善根:

  餘善果劣將殆盡,發心攝善不盡增,

  猶如水入澄清海,良田莊稼極茂盛。

  哪怕是一滴水流入大海,數劫中非但不會消失反而會增上,良田裏栽種一棵苗芽也會茁壯成長。同樣,發心所攝持的善法也是如此。《彌勒請問經》雲:“彌勒,譬如,流入大海之所有水經數劫亦不盡,彌勒,如是為發心所攝之善法乃至成就無上正等菩提之間不會耗盡;彌勒,又譬如,肥沃土壤可令任何種子茁壯成長,如是以菩提心所攝之善根亦將不斷增上。”

  此外,隨福德分善如芭蕉樹一樣結一次果就會耗盡,但以菩提心所攝持之隨解脫分善並非如此,雖然已經生起暫時、究竟的無量樂果,仍不會殆盡,反而增上,如同碩果累累的妙樹。《入行論》雲:“其餘善行如芭蕉,果實生已終枯槁,菩提心樹恒生果,非僅不盡反增茂。”《寶篋莊嚴經》雲:“文殊,各種妙樹皆以四大所護而增上,文殊,如是善根若為菩提心所攝並回向遍知佛果則增上。”

  丙四、為諸法之根本:

  諸法根本大悲心,於世間亦多樂果,

  寂滅自性菩提因,故當勤發菩提心。

  《梵天請問經》雲:“梵天,此殊勝意樂之菩提心即是諸法之根本,故如種子。何以故?種子可生出苗芽、葉花、果實,如是依殊勝意樂可感受人天之安樂,複成就遍知佛果。”《教王經》雲:“大王,汝因無上真實圓滿菩提心之善根異熟而感,多次轉生於天界享受安樂,多次生於人間享受快樂,今亦成為人天之君主,然大王汝之菩提心善根尚不增不減也。”

  丙五、遣除苦疾獲得智慧:

  此外,菩提心還有無量功德:

  此心增福如意瓶,治癒眾疾之妙藥,

  智慧日輪除惱月,亦如虛空無垢染,

  功德無量如群星,恒時利樂之自性。

  《華嚴經》雲:“菩提心乃一切佛法之根本,故如種子;能增上一切眾生之善法,故如田地;焚燒一切罪業,故如劫末火;能滅盡一切不善業,故如地下(藏文之義也不明確);成辦一切利益,故如摩尼寶;能拔出沉溺於輪回海中之眾生,故如鐵鉤;為人天非天等世間之應供處,故如佛塔;能實現一切所願,故如妙瓶。”《入行論》雲:“滅死勝甘露,即此菩提心;除貧無盡藏,即此菩提心;療疾最勝藥,亦此菩提心。彼為泊世途,眾生休憩樹;複是出苦橋,渡眾離惡趣。彼是除惱熱,東升心中月;複是璀璨日,能驅無知霾。是拌正法乳,所出妙醍醐。於諸漂泊客,欲享福樂者,此心能足彼,令住最勝樂。”

  丙六、功德廣大:

  菩提心之福德雲,不可思議無有量,

  如來功德極稀有,廣如法界無邊際。

  如是具有菩提心者可受持無量佛法。《菩薩契經》中雲:“舍利子,大菩薩若具一法,則受持無量佛法。何為一法?即圓滿意樂之菩提心。舍利子,大菩薩若具此一法,則受持無量佛法也。”

  同樣,若具有清淨心,則佛陀也會顯現種種法相加持他的。《攝正法經》雲:“世尊,圓滿意樂乃諸法之根本,何者不具意樂將遠離一切佛法。世尊,若具圓滿意樂即使佛不在世,然虛空、牆壁、樹木亦發出法音,意樂清淨之菩薩自己觀察中亦可獲得一切竅訣、教法,是故菩薩當具圓滿意樂。世尊,譬如,具有雙足方可行走,如是何人具有意樂方可具佛法。世尊,譬如,肢體中首先當具頭顱方可生存,如是具有殊勝意樂者方可成就菩提佛果。”

  發菩提心是對如來的殊勝供養。《德施請問經》雲:“諸刹遍七寶,誰以此供養,世間之怙主,誰人作合掌,發起菩提心,此供勝前者,福德無邊際。”《聖者月燈經》雲:“俱胝那由他刹土,所有無量諸供品,恒時以此供聖士,不及慈心之一分。”《無邊法門經》雲:“梵天,有三法是對如來之無上供養、承侍,福德無量。何為三法?即發無上真實圓滿菩提心、受持諸善逝之正法、如理修持所聞之法義也。梵天,此三法是對善逝之無上供養、承事。梵天,設若如來壽住數劫,供養之異熟亦會耗盡,而此三法之福德不會耗盡。”

  此外,具菩提心者可從惡趣中解脫,獲得殊勝寂滅等有無量不可思議之福德,是應禮處。《入行論》雲:“系生死獄苦有情,若生刹那菩提心,得名諸佛善逝子,世間人天應禮敬。”並且可令低劣變為殊勝。《入行論》雲:“猶如最勝冶金料,垢身得此將轉成,無價之寶佛陀身,故應堅持菩提心。”《不可思議秘密經》雲:“菩提心福德,倘若有色相,則遍滿虛空,亦超勝於彼。”《華嚴經》雲:“總之,諸佛出有壞所具之一切善妙功德,此菩提心悉皆具足,故其廣如虛空與法界。”如是菩提心是佛為饒益眾生而宣說的。《入行論》雲:“佛于多劫深思維,見此覺心最饒益。”具菩提心之菩薩受到讚頌,此菩薩即是大福田,若有人嗔恨之,則罪過無量,其果報將墮於惡趣。《入行論》雲:“博施諸佛子,若人生噁心,佛言彼墮獄,長如心數劫。”此外,《寂滅幻化經》中雲:“文殊,於菩薩生嗔心、輕蔑心多久將於地獄住多久,故當披上鎧甲。”

  相反,若以信心對菩薩作善事,也會增上福德。《入行論》雲:“若人生淨信,得果較前勝。”如何增上呢?《趨入定不定手印經》雲:“文殊,恒持菩提心。譬如,將十方世界中一切眾生之雙目挖出,有人將彼等復原,或者將關於漆黑監獄中之十方世界一切眾生釋放,令彼等享受轉輪王或梵天之安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信心目視大乘信解菩薩,且讚頌之,則福德勝過前者無數倍。”

  此外,即使以煩惱心眼看菩薩,也不會墮入惡趣,而會轉於善趣,更何況說以信心目視菩薩呢?《聖者寶積經》中說:“昔日有一位樂生菩薩相貌莊嚴,令人見而生喜。一次,他於舍衛城化緣時,商主之女勝德母見其後生起烈火般之貪戀,以致於命絕身亡,死後轉生於三十三天,當時成為天子之彼憶起前世,不禁暗想:奇哉!以貪心而視菩薩,竟然也能獲得如是異熟果報,何況說以信心目視、供養菩薩呢?他與五百天人眷屬一起來至樂生菩薩前供養鮮花。”另外,即便是因為對菩薩無有信心而墮入惡趣,最後也會依靠菩薩大悲救護而脫離輪回的,以信心結緣具有很大意義並且可以速得菩提。《寶積經》雲:“何者雖於菩薩造惡業,且以此轉生於惡趣,然依彼菩薩大精進亦可解脫,獲得無上菩提。”《入行論》雲:“若人因見我,生起信憎心,願彼恒成為,成辦眾利因。”又雲:“誰令怨敵樂,皈敬彼樂源。”

  乙二(宣說菩提心之本體)分七:一、總說願行菩提心;二、廣說各自之自性;三、願菩提心之利益;四、相應之比喻;五、行菩提心之利益;六、圓滿資糧之理;七、當生歡喜之理。

  丙一、總說願行菩提心:

  發心為利無量眾,欲獲真實正等覺,

  此心可分為二種,即是願行菩提心。

  意樂發願實際行,猶如欲行與正行。

  所謂之發心是為利他而欲求成佛之心。《現觀莊嚴論》雲:“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心是指了知事物之本體,心所是指觀察彼之差別,此處可承認生起心的同時也能生起心所,發起希求心的同時可獲得發心。

  發心之本體分二:即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願菩提心是指希求獲得菩提,行菩提心是指行持彼之法,以意樂發願與真實行持如同欲行與正行。《入行論》雲:“略攝菩提心,當知有二種:願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如人盡了知,欲行正行別,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別。”對此,應當了知諸多分類之方式。菩提心也可分為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二種。《涅槃經》雲:“以世俗勝義,分二菩提心。”即是以凡夫與聖者之發心或者以緣外眾生與緣內心性而稱為世俗與勝義菩提心。《大菩提心經》雲:“迦葉菩薩請問世尊:‘世尊,當如何發心?’世尊告言:‘諸法如虛空般無相本來光明清淨即稱為菩提,生起與彼相應前所未生之心寶即是發菩提心也。’”

  觀待三戒或者三學而言有三種發心。《中般若經》雲:“防護罪業心,攝集善法心,成熟眾生心,當勤三發心。”

  發心又可分為四種,即資糧道加行道之信解行發心、一地至七地之殊勝清淨意樂發心、三清淨地之異熟發心、佛地之斷障發心。《經觀莊嚴論》雲:“諸地信解行,殊勝淨意樂,異熟利他眾,斷障四發心。”

  也有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之五種發心。《般若二萬頌》雲:“初業者發心,修煉之發心,見法之發心,解脫之發心,不可思發心,須菩提,未入道者當入道,已入道者當修煉,當具天眼,當修聖道諦,當獲得無垢佛眼。”

  觀待六度也有六種發心。《般若二萬頌》雲:“具六度之心廣大無量,與一切聲聞、緣覺皆不同。”

  觀待十度有十種發心。善天言:“如是當以內在真實禪定觀修十種菩提心。”

  按照地道分齊有二十二種比喻發心,依據《慧海請問經》中所說之義於《現觀莊嚴論》中雲:“如地金月火,藏寶源大海,金剛山藥友,如意寶日歌,王庫及大路,車乘與泉水,雅聲河流雲,共二十二種。”此等比喻之意義,按次第而言,《現觀莊嚴論釋》雲:“欲樂、意樂、殊勝意樂、加行、佈施度、持戒度、安忍度、精進度、靜慮度、智慧度、方便度、願度、力度、智度、神通、福慧二資、隨菩提分法、大悲與勝觀、總持與辯才、正法喜宴、同行之道、具足法身。”

  地道分齊:欲樂如地,意樂如金,殊勝意樂如月,此三者依次是小、中、大資糧道之發心;加行如火,此為四種加行道之發心;佈施如藏,持戒如寶源,安忍如海,精進如金剛,靜慮如山,智慧如藥,善巧方便如親友,願度如摩尼寶,力度如日輪,智度如妙音,此等依次是一地至十地之發心;神通如王,二資如王庫,隨菩提分法如大路,悲心勝觀二者如妙乘,總持辯才二者如泉水,此五者是八地至十地之發心;正法喜宴如雅聲,同行之道如河流,具足法身如妙雲,此三者為十地之發心,以廣大智慧與事業利益有情之故。《現觀莊嚴論釋·明義疏》雲:“初三者為小中大資糧道初業地所攝,下一發心為趨入一地道(加行道)所攝,其下十種發心為極喜地等十地所攝,是見道、修道者之行境。下五種發心為殊勝道所攝,下三種發心是以佛地之加行、正行、後行所攝。”如是發心之詳細分類為初業地到佛地之間所攝持。

  有些人說:此處的最後三種發心對應普光的說法是不合理的,因為佛陀無有後行發心,即佛陀發心不可窮盡或不見邊際,因此這裏所說的佛地是指大乘阿羅漢向,也就是說十地有加行正行後行三種發心。如《經觀莊嚴論》雲:“諸佛子發心,說為猶如雲。”所以,二十二種發心是資糧道至十地之間包括的。

  若問:佛地到底有無發心?象有學道那樣後來想獲得之發心在佛地是沒有的,因為佛已經獲得了,而且由於超越了受戒時間也無有以儀軌受菩薩戒之發心,但是佛地卻有勝義發心,具有以法性獲得之發心,因為此發心得而未失且越來越向上,也就是說具有無舍空性以及利眾之無緣大悲故。《中般若經》雲:“吾以佛眼徹見一切有情皆具發心而越過東方恒河沙數世間界赴至地獄、餓鬼、旁生處,為利樂彼等眾生而說法。”

  對此二十二種發心,阿闍黎智稱認為前三種發心為願菩提心,後十九中為行菩提心。彼雲:“欲樂等三類,為三種願心,所謂之行心,說為十九種。”實際上應該承認每一階段願行菩提心都有。因為願菩提心是尋求菩提之分,行菩提心是實際行持差別分,每一階段二者必須具全。

  發心之所依也是同樣,依照唯識宗的觀點,最初獲得發心必須具備別解脫戒七種6人之一種這一基礎。《菩提道炬論》雲:“別解脫戒律,恒具七種人,菩薩戒有緣,其餘不可受。”按照中觀的觀點,任何眾生都可以得受菩薩戒,不必非要是暇滿人身才能得到。如《寶積經》雲:“爾時說此法門,天、龍、非天、大鵬、大腹行等無數眾生皆發無上真實圓滿菩提心。”其實,中觀與唯識這兩種觀點也不相違。發心時雖然未命名別解脫戒,實際上都必須發誓不殺生等,從這一點來說所依是相同的。意思是說具備不損害眾生之心才能得到菩薩戒。如果別解脫戒中任何一戒也不能受持,則無法獲得菩薩戒,因為與發心學處相違。總之,想受戒的眾生為彼地所攝即是身之所依;信心福德等殊勝心是意樂之所依。《寶篋經》雲:“若信佛佛法,信無上菩提,信諸佛子行,生起智者心。”處所依也是如此,已受戒之人乃至未出現失戒之因前一直具有菩薩戒。

  發心之因:菩提心由緣佛陀之信心、緣眾生之悲心、聽聞菩提心之功德三者生起。《經觀莊嚴論》雲:“助因根本力,聞力善習中,生穩不穩固,稱他說發心。”其中所說之義指依靠殊勝道友或者經善知識勸導以及聽聞是生起不穩固願菩提心之初因,自己之善習、覺醒種姓、大悲心是生起穩固行菩提心之後因。

  發心之本體:為他利而不離欲求獲得圓滿菩提的願行菩提心所攝六度之本體。《華嚴經》雲:“菩提心即始行他利,具願行自性之諸波羅蜜多。”也就是說,二種菩提心、三律儀及菩薩戒三者的關係只是一本體異反體而已。發心利他並且行持善法即是願行菩提心。阿闍黎慧源於《能仁莊嚴密意論》中雲:“二菩提心即不超離為利他而欲獲真實圓滿菩提。”三律儀:護持自相續為守護律儀戒,利益他眾為饒益有情戒,增上二資糧等為攝善法戒。依靠此等戒律皆能防護自相續之諸不善業故稱為菩薩戒。譬如,如意寶一本體上也有遣除瘟疫、賜予所欲、遣除黑暗等不同反體。

  丙二、廣說各自之自性:

  宣說願行菩提心之本體:

  願心本體四無量,行菩提心為六度。

  《彌勒請問經》雲:“彌勒,發願利他即大慈心、大悲心、大喜心、大舍心。真實行持即六度也。”

  丙三、願菩提心之利益:

  何人俱胝數劫中,供養無量數佛陀,

  僅僅為求自利益,福德不及願發心。

  《聖者大涅槃經》中雲:“若人有生年,以無量七寶,臥具及神饈,供養一切佛,不及一刹那,為眾發願心,福德無有量。”又雲:“何人一刹那,觀修菩提心,彼之諸福德,佛陀不能量。”

  丙四、相應之比喻:

  佛說刹那間發心,遣除眾生微小苦,

  以此可離諸惡趣,享受人天無量樂。

  匝哦之女商主因為曾經以四元、八元、十六元、三十二元嘎夏巴貨幣孝敬母親而在海島上受到四名、八名、十六名、三十二名天女迎接,善業窮盡後,又因曾用腳踢母親的頭之惡業所感而步入南方鐵室中,金輪轉到頭上之刹那,他心想:南贍部洲中許多腳踢母親頭的人也必定會來到這裏受苦,願以我所受的痛苦取而代之,使他們不轉生於此。瞬間,金輪騰空,他死後轉生到兜率天。

  世尊曾轉生為地獄眾生嘉巴謝達,在拉火馬車時,看到同伴嘎瑪熱巴拉不動馬車,獄卒氣急敗壞地用鐵錘擊打它,於是對其生起悲心。當它準備代替其拉車時,獄卒邊用鐵錘毆打它邊說“眾生感受各自業力誰有辦法”。刹那間,嘉巴謝達轉生到三十三天。佛在經中宣說了願菩提心的無量功德。

  丙五:行菩提心之利益:

  行心利益更無量,真實行持遍佈故,

  刹那行持遍勝心,圓滿數劫二資糧。

  如是由殊勝意樂引發的真實行為,一刹那行持的功德是無量的,甚至僅僅發願的利益也是無量的。《勝月女經》雲:“僅思利他心,利益尚無量,何況行利益?”《入行論》雲:“僅思利眾生,福勝供諸佛,何況勤精進,利樂諸有情?”又如《大密善巧方便經》中說:從前,大悲商主殺了短矛黑人,以此圓滿四萬劫資糧。婆羅門喜星童子二萬年間于林中持梵淨行,一次去城中化緣,商主之女見其後祈求成家,因遭拒絕而欲死。喜星童子為救彼性命而舍梵行,以此圓滿了二萬劫資糧。”願菩提心並非能連續生福德果,而行菩提心則連續不斷生果。《入行論》雲:“願心於生死,雖生廣大果,猶不如行心,相續增福德。”

  丙六、圓滿資糧之理:

  宣說每一刹那可圓滿許多資糧,同時遣除小乘之邪分別念:

  三大劫等諸說法,義為速圓或久圓,

  一生解脫依智力,方便精進及勝智,

  以此三者而修持,則有無上廣大力。

  如是極為鈍根諸菩薩經三十三阿僧祗劫後成佛,即資糧道、加行道經過三大劫、十地中的每一地各經過三大劫。中根者經七大阿僧祗劫後成佛,即資糧道加行道各經過兩大劫、見道經過一大劫、修道經過兩大劫。利根者經三大阿僧祗劫後成佛。阿闍黎巴雪所著的《中觀寶燈論》中雲:“利根者經三大劫現前佛果,中根者經七大劫,鈍根者經三十三大劫。”關於利根者所經三大劫,《經觀莊嚴論》中雲:“三大劫圓滿,修行趨究竟。”《般若八千頌廣釋》中雲:“第一大劫從資糧道開始至一地之間圓滿;第二大劫二地至七地之間圓滿;第三大劫從不動地至佛地之間圓滿。”《菩薩地論》雲:“資糧加行一大劫,一至七地一大劫,三清淨地一大劫。”意思是說,如同田地邊緣以內皆算田地一樣,一地已包括在資糧、加行道之一大劫中的說法與《瑜伽師地論》中之義相同。如是所說的大劫也是以利根鈍根而安立的,利根的三大劫也是根據次第平等積累二資糧而言的,但具有大心力者每一刹那中便可圓滿數劫資糧,因此不需要積累三大劫資糧。密宗就利根鈍根而言,心力大者每一刹那便可圓滿無量資糧,連續修學積資迅速者一生可得解脫的說法是合理的。也就是說,獲得灌頂後修生圓二次第即是進入了小資糧道,之後若依靠大精進與大方便勤修,則即生便可獲得見道。獲得見道後無有生死故即生可以究竟修道,獲得菩提果。即獲得見道後若欲求則七日也可以成就菩提。《般若二萬頌》雲:“獲得現見諸法清淨法眼之大菩薩,若欲求正果,則七日亦可現前無上菩提圓滿佛果。”此後,因圓滿自在而隨心所欲成辦一切事業。入聲聞、緣覺、大乘者都是依此聖者身現前菩提的。因此,將密宗即生解脫推向劣道實在不應理。密宗是以諸多甚深方便獲得見道的。見道之前,顯宗密宗在精進與方便上有差別。從此之後,極利根的菩薩與趨入密宗持明者證果的時間無有差別,諸鈍根者中修持密宗聖者持明的人可速得解脫。例如,世間上具有大精進、大方便、大智慧者可以迅速成辦事情,而普通人卻無法成辦,以此比喻也可理解。續部中說:解脫並非是從一處至另一處,僅僅是淨除內在光明心性之垢,而不是修成本基中不成立的他法,因此也稱為捷徑成就。

  丙七、當生歡喜之理:

  此乃悲心之果樹,肩負有情之重任,

  梵等世間前皆無,為己夢中尚未夢,

  何況利他菩提心,前無新生當歡喜。

  《入中論》雲:“聲聞中佛能王生,諸佛複從菩薩生,大悲心與無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是故先贊大悲心。”悲心之妙樹肩負著指引無量眾生之鳥群的重擔。殊勝的菩提心,為自利的父母以及世間尊主梵天等皆不具有,自己以前除了僅僅追求今生利益之外而未生起菩提心,今日生起理應感到萬分喜悅。《入行論》雲:“是父抑或母,誰具此心耶?是仙或欲天,梵天有此耶?彼等為自利,尚且未夢及,況為他有情,生此饒益心?他人為自利,尚且未能發,珍貴此願心,能生誠稀有!”如是稀有之心能成辦自他二利,也是對如來的殊勝供養。《入行論》雲:“此能令佛喜,真實成自利,亦遣世間苦,故我恒行此。”若未發心,則不能獲得佛果,為此也應當發菩提心。《菩提心釋》雲:“未發菩提心,永不得成佛,成辦自他利,無有餘方便。”

  乙三(發心儀軌)分三:一、前行;二、正行;三、後行。

  丙一(前行)分二:一、積順緣;二、七支供。

  丁一(積順緣)分六:一、受戒之對境;二、清淨法器;三、佈置所依擺放供品;四、幻化會供;五、如是而行之合理性;六、迎請沐浴佩飾。

  戊一、受戒之對境:

  菩提心從上師生,如摩尼寶降所欲。

  如果自己有觀想的能力,則于前方的虛空中觀想諸佛菩薩眾,並在彼等前受菩薩戒。如《文殊刹土莊嚴功德經》中所說也可依儀軌而受戒。《菩提道燈論》雲:“若未遇上師,依軌亦可受。如文殊刹土,莊嚴經中說,昔日文殊尊,成阿巴日匝,發起菩提心,成為文殊佛,如是此明說:於諸怙主前,發圓菩提心,為諸眾生客,救脫出輪回。乃至菩提間,不生害嗔心,無有慳吝心,不生嫉妒心。當持梵淨行,斷除罪貪欲,歡喜持戒律,隨學諸佛陀。不希求自己,速得菩提果,縱為一有情,住於輪回中。我持無有量,不可思議刹,若持我名號,住於十方界。當清淨自己,一切身語業,亦當淨意業,不造諸罪業。”當以此種方式而發心。倘若自己無有觀想的能力或者想從上師處受戒,則珍寶菩提心也依靠善知識而得,如同寶珠中可降下所欲之雨,一切善法皆依善知識而獲得,生起菩提心也依賴於善知識。為什麼呢?因上師具有菩提心並且精通菩提心學處,有能力攝受我們。《二十律儀》雲:“當於持戒精通戒,具能力師前受戒。”又《入行論》雲:“捨命亦不離,善巧大乘義,安住淨律儀,珍貴善知識。”《道炬論》雲:“賢師前受戒,通達戒儀軌,己持諸戒律,慈悲能傳戒,知此為賢師。”

  戊二、清淨法器:

  功德圓滿之上師,為令弟子生歡喜,

  當說輪回之過患,以及解脫利益等,

  初中後之諸善法,讚頌無邊菩提心。

  上師應當以如前所說之理宣說輪回之過患與解脫之功德利益以及菩提心讚頌文,轉變弟子之心,使其發起菩提心。

  戊三、佈置所依擺放供品

  悅意供品嚴飾處,陳設佛像等所供。

  裝飾清潔的房室,散佈零星的花朵,安放三寶佛像,擺設香、燈等供品,聚集人天所喜之資具。

  戊四、幻化會供:

  觀想遍滿虛空界,如海雲聚佛菩薩。

  以妙香、樂器等供養,合掌迎請佛菩薩,念誦《月燈經》中的“發大殊勝菩提心,一切眾生成佛因,此無非法器有情,祈盼十力尊降臨,及時以自大悲力,垂念眾生三寶尊,祈請佛陀及眷屬,降臨於此意幻處。”三遍,觀想三寶從十方刹土降臨而遍佈虛空界。

  戊五、如是而行之合理性:

  觀想彼臨極應理,此為自心清淨力,

  智悲尊主大悲力,佛說如意成所願。

  《寶積經》中雲:“何人作意佛,能仁住彼前,恒時賜加持,解脫一切罪。”佛陀以遍知智慧了知何人祈禱迎請,以大慈大悲觀照,以大神變事業刹那降臨。為什麼呢?因為佛陀除了利眾之外無有其他事業,而此乃利益我等眾生之故。佛陀僅為飲食尚且經遠途去化緣,而應為發菩提心積福德之眾生的迎請,佛親自降臨更是理所當然的。

  戊六、迎請沐浴佩飾:

  觀想祈請佛菩薩蒞臨,彼等降臨空中。

  合掌手捧鮮花後,請住供沐衣飾等。

  觀想虛空界的佛菩薩從三千世界自處的無量殿降臨,請彼等落坐於日月蓮花珍寶墊上。念誦《勝明續》中所說的“一切眾生之怙主,摧毀野蠻魔軍者,如理了知一切事,祈求世尊臨此處”一遍。觀想諸佛降臨,浴室中有諸多天子天女,手持寶瓶為無量佛沐浴,待彼等沐浴後以浴巾拭身,獻上妙衣。再念誦一遍“馥鬱一淨室,晶地亮瑩瑩,寶柱生悅意,珠蓋頻閃爍。備諸珍寶瓶,盛滿妙香水,洋溢美歌樂,請佛佛子浴。香熏極潔淨,浴巾拭其身,拭已複獻上,香極妙色衣,亦以細柔服,最勝莊嚴物,莊嚴普賢尊,文殊觀自在。香遍三千界,妙香塗敷彼,猶如純煉金,發光諸佛身。”將諸佛菩薩請入室內於各自墊上落坐。

  丁二(七支供)分三:一、真實七支供;二、淨化自相續之理;三、以此可積無量福德之理。

  戊一(真實七支供)分七:一、頂禮支;二、供養支;三、懺悔支;四、隨喜支;五、請轉法輪支;六、請不涅槃支;七、回向支。

  己一(頂禮支)分二:一、頂禮方法;二、頂禮功德。

  庚一、頂禮方法:

  猶如悅意水池中,含苞待放蓮花狀,

  雙手合掌妙音贊,幻化無數身敬禮。

  合掌方式如蓮花苞狀。《大解脫經》雲:“猶如蓮花苞,合掌於頂上,無數身雲聚,頂禮十方佛。”《普賢行願品》中雲:“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複現刹塵身,一一遍禮刹塵佛。”

  庚二、頂禮功德:

  大地山海微塵數,三界無有如是福,

  獲得身禮所覆處,直至金剛大地塵,

  同等數量輪王位,究竟獲得勝佛果。

  三界中無有能等同於為發菩提心而頂禮的福德,因為有人僅為自利而頂禮也能獲得許多功德。《毗奈耶經》雲:“諸比丘,汝等以信心頂禮有如來發甲之塔,於諸同持梵行者未生嗔心的人,其異熟果將享受等同至金剛大地間極細微塵數之輪王安樂,且生於人天中。”

  己二(供養支)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庚一、略說:

  以真實財意幻供,無上供品作供養。

  庚二(廣說)分二:一、陳設真實供品;二、意幻供養。

  辛一、陳設真實供品:

  以香鮮花酥油燈,淨水神饈與華蓋,

  幡旗寶傘器樂聲,勝幢拂塵腰鼓等,

  身與受用諸資具,供養師尊三寶等。

  陳設無量的莊嚴供品作供養,《入行論》雲:“於諸勝供處,供以香蓮花,曼陀青蓮花,及諸妙花鬘。亦獻最勝香,香溢結香雲,複獻諸神饈,種種妙飲食。亦獻金蓮花,齊列珍寶燈。”又雲:“金柄撐寶傘,周邊綴美飾,形妙極莊嚴,亦展獻諸佛。”

  辛二(意幻供養)分五:一、供養天物;二、五種無主之供品;三、有主之供品;四、如海等持之供品;五、不共之供品。

  壬一、供養天物:

  以諸天界悅意物,無量宮具寶瓔珞,

  歌舞鈸聲妙贊雨,百種勝飾作供養。

  觀想一切世間天界圓滿無量殿、妙音讚歎、普降花雨,供養一切殊勝應供處。《入行論》雲:“廣廈揚讚歌,懸珠耀光澤,嚴空無量飾,亦獻大悲主。”

  壬二、五種無主之供品:

  以一切清淨世界中的無主物作供養:

  以林寶山蓮花湖,天鵝翩翩起舞覓,

  藥等妙香如意樹,垂枝花果作供養。

  蓮花飄動引蜜蜂,手鐲嚴飾睡蓮花,

  離雲日月光令開,悅意青蓮皆供養。

  涼風吹拂旃檀樹,散發撲鼻之芳香,

  山洞岩窟悅意處,清水滿池皆供養。

  秋季夜晚皎潔月,離曜群星所環繞,

  璀璨千光日輪飾,四洲世界皆供養。

  鐵圍山等無數刹,圓滿妙欲作嚴飾,

  十方如海塵數刹,悉皆供養佛佛子。

  《入行論》中雲:“鮮花與珍果,種種諸良藥,世間珍寶物,悅意澄淨水。巍巍珍寶山,靜謐宜人林,花嚴妙寶樹,珍果垂枝樹。”又雲:“蓮花諸湖泊,悅吟美天鵝,自生諸莊稼,及餘諸珍飾。”

  壬三、有主之供品:

  妙瓶寶樹如意牛,輪王七寶八瑞物,

  七近珍寶廣大物,供養應供大悲主。

  意幻供養遍滿虛空的供品,即以輪寶、寶珠、玉女寶、大臣寶、駿馬寶、大象寶、將軍寶輪王七寶,白芥子、鏡、酪、長壽茅草、木瓜、右旋海螺、牛黃和黃丹八瑞物以及宮室、臥具、靴履、寶劍、衣服、蛇皮褥與林苑輪王七近寶作供養。

  壬四、如海等持之供品:

  依照《普賢行願品》及供雲咒等觀想而作供養:

  等持意供遍虛空,內外密之供雲海。

  鮮花妙雲飾美宅,藥香甘露之雲聚,

  燈光神饈樂音雲,贊聲海雲皆供養。

  《寶篋經》雲:“美麗鮮花妙華蓋,鮮花光彩極耀眼,種種鮮花遍地開,悉皆供養佛佛子。觀想掌中諸供品,供養一尊佛陀前,如是供養一切佛,仙人等境亦複然。”關於此理《華嚴經》中也有相同的闡述。又《普賢行願品》雲:“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壬五、不同之供品:

  內密供品:

  意幻供雲無邊際,散佈美女持鬘女,

  歌舞供養天女雲,獻佛菩薩令歡喜。

  觀想遍滿虛空界的金剛色女、聲女、香女、味女、觸女、鬘女、燈女、花女等將各自供品供養佛菩薩,並且自己所珍愛的身體也獻給三寶作奴僕。《入行論》雲:“浩瀚虛空界,一切無主物,意緣敬奉獻,牟尼諸佛子,祈請勝福田,悲湣納吾供,福薄我貧窮,無餘堪供財,祈求慈怙主,利我受此供。願以吾身心,恒獻佛佛子,懇請哀納受,我願為尊僕。”

  己三、懺悔支:

  無始串習之習氣,業及煩惱所造罪,

  成為三有輪回因,懺悔所有一切罪。

  此處宣說四種懺罪方式:

  (一)所淨罪業之六門:身語意與貪嗔癡。懺悔對境是父母、堪布。懺悔時間即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所懺罪業之本性即十不善業等自性罪,若是出家人,還有不持過午不食等一切佛制罪。《普賢行願品》雲:“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也就是說,包括自作或令他作、或隨喜他作遮障善趣與解脫道,並將我們牽引到惡趣受苦的一切罪業。

  (二)四種對治力:對於自己所造的不善業經常生起後悔心為厭患對治力;造不善業之後又精進行善法為現行對治力;受戒後不再造罪為返回對治力;依靠三寶與菩提心來滅盡、減輕罪業為所依對治力。《宣說四法經》雲:“彌勒,菩薩若具四法,則能壓制所造所積之一切罪業。何為四法?即厭患對治力、現行對治力、返回對治力、所依對治力。厭患對治力指若行不善業則多生悔心;現行對治力指雖作不善業亦極為精勤行善;返回對治力指真實受戒後獲得不再造罪之戒心;所依對治力指皈依佛、法、僧三寶與不舍菩提心。”

  (三)淨罪方法有加行、正行、後行。加行時觀想無量佛菩薩並皈依。正行時憶念一切罪業並生起悔心,將自他一切罪業於舌尖上觀想一黑團而懺悔,結果從佛菩薩白毫間放光瞬間令罪業清淨。後行時觀想放射光芒,清淨一切罪業,身體變成如水晶球般清淨透明。口中念誦《普賢行願品》或《入行論》中的“我與十方佛,及具菩提心,大悲諸聖眾,合掌如是白:無始輪回起,此世或他生,無知犯諸罪,或勸他作惡,或因癡所牽,隨喜彼所為,見此罪過已,對佛誠懺悔。惑催身語意,于親及父母,師長或餘人,造作諸傷害。因昔犯眾過,今成有罪人,一切難恕罪,佛前悉懺悔。”之後分別觀察罪業之本體住于何處,於如虛空般的境界中入定,則可清淨罪障。《十方廣大經》雲:“誰人若欲懺罪淨,身體端直觀真義,真實義中觀真義,若見真義則解脫,此乃殊勝之悔淨。”阿闍黎宣說罪業之過患,弟子頂禮、供養,披單搭左肩,祈禱淨除我的罪業,皈依、發心後觀想罪業集於舌尖,念誦“我曾於三寶、堪布、阿闍黎、父母以及其他眾生前以貪嗔癡而造的一切罪業,今以改過自新之心,於住於十方的佛菩薩前受持菩提心,為獲得菩提佛果而髮露懺悔,發誓從今以後不再就犯”三遍,後觀修空性片刻。又觀想佛菩薩心間放射白光淨除自他眾生身語意之罪業。之後上師問:“你清楚自己的罪業嗎?能否發誓再不就犯?”弟子回答:“我已清楚自己的罪業,並能發誓再不就犯。”“如此便能淨除罪障。”“感謝上師賜予懺悔的機會。”

  (四)依此可清淨罪業之理:《彌勒獅吼聲請問經》雲:“愚者造惡業,不知懺悔罪,智者懺悔罪,不與業同住。”《廣戒經》雲:“何人造罪業,依善可清淨,如日月離雲,照亮此世間。”《佛藏經》雲:“縱殺父母與緣覺亦可依修空性而解脫。”《業分辨經》雲:“造極難忍業,譴責己可輕,猛懺與戒犯,可除罪根本。”《親友書》雲:“何人昔日極放逸,爾後行為倍謹慎,如月離雲極絢麗,難陀指鬘樂生同。”

  己四、隨喜支:

  眾生無量之福德,恒時我誠作隨喜。

  若誠心隨喜自性善法,則能獲得同等善根,並且具有無量福德。《般若攝頌》雲:“三千須彌可稱量,隨喜善根不可量。”深深思維此理而誠心隨喜自他之善根。《普賢行願品》雲:“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己五、請轉法輪支:

  為度一切諸眾生,請轉無上妙法輪。

  觀想:如佛陀出有壞成佛後不說法經梵天供養法輪祈求而說法一樣,自己也於上師善知識前祈請說法,《普賢行願品》雲:“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以此淨除舍法罪障,從今起生生世世自心不離正法。

  己六、請不涅槃支:

  乃至有海未空間,祈請住世不涅槃。

  猶如昔日珍達居士祈請我等本師釋迦牟尼佛不涅槃一樣,所有世間界中安住的一切出有壞佛陀、上師善知識最後準備涅槃時,我們應祈請他們乃至輪回未空前長久住世。如《普賢行願品》中雲:“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刹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以此可淨除短壽、橫死、他人害命之罪業並且獲得長壽。

  己七(回向支)分二:一、善根回向菩提;二、回向之本體。

  庚一、善根回向菩提:

  以此善根願諸眾,一同成就正等覺。

  以希求圓滿菩提並且成為菩提心之因而回向自他之善根。《普賢行願品》雲:“所有禮贊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

  所回向的是自他三世的一切善根。《華嚴經》雲:“眾生一切善,過去現未來,回向普賢地,願皆獲善妙。”回向唯求獲得佛果。《中般若經》雲:“須菩提,此善根當唯為成佛而作回向,而莫為聲聞、緣覺及十地而作回向。”

  回向的目的是為一切眾生獲得菩提。《中般若經》雲:“即為一切眾生而回向,而非僅為自己獲得佛果,否則將墮入聲緣地之故。”

  回向方式:了知諸法無而顯現如夢如幻,善根也如夢如幻而回向。《中般若經》雲:“須菩提,當以諸法如夢如幻、善根亦如夢如幻之方式而作回向。”《善賢請問經》雲:“何人佈施誰,不緣受施者,平等而佈施,願善賢圓滿。”若以有緣或貪執心認為善根是實有存在則極不合理。《般若攝頌》雲:“佛說如食雜毒食,緣于白法亦複然。”又雲:“無相回向菩提因,有相回向非如是。”因此我們應當無緣、無執而回向善根。《現觀莊嚴論》雲:“無所行行相,不顛倒體性。”

  庚二、回向之本體:

  將善根轉為菩提之心與具有殊勝加持之願文相結合而作回向。《文殊刹土功德莊嚴經》中雲:“諸法依緣生,住於欲樂上,何人發何願,如是而實現。”

  回向與發願之差別:將已作的善法以念誦願文和心願作印持稱為回向;自己立誓要作尚未作的善法稱為發願。回向主要是依靠施主的欲樂與諦實語之威力而轉向菩提的。可是如今卻出現一些阿闍黎自己作回向的現象,這是因為施主不懂得如何作回向。本來,施主是真正的回向者,上師及僧眾的心應當隨施主所念的回向文,邊祝願彼等順心如意邊念誦。回向文應當是一地以上菩薩所說的成實語,而不能是隨隨便便而作的一般回向文,因此我們也應當念誦聖者所造的回向文。回向時,作回向者觀想前方虛空中諸佛菩薩如雲密集,念誦昔日世尊轉為慈力王以自己血肉佈施羅刹時所誦的回向文“此福願獲遍知果,摧毀作害之怨敵,救渡眾生皆擺脫,生老病死三有海。”

  有些人說:以空性印持作回向極不應理,如此作有何用,本來就是無緣的嘛?這是他們未明白此義的表現。所謂的無緣是指所回向的善根如夢,作回向者如夢,回向對境如夢,即三輪體空、無有實執之義,若只觀修無有任何善根的空性則顯然是斷見,所以我們必須斷除此種邪見。

  總之,無論作任何善事都應以加行菩提心殊勝、正行無緣無相智慧殊勝、後行如夢如幻回向殊勝攝持,應當了知若與三殊勝相聯,則是所謂的隨解脫分善,成為佛道之因。相反,若未以三殊勝攝持,則是所謂的隨福德分善,獲得一次各自之善果後便窮盡。

  戊二、淨化自相續之理:

  修七支供之必要:

  猶如洗淨之布匹,染色色彩極鮮明,

  以此前行淨相續,明現正行之勝心。

  若有障礙生起菩提心的垢染,則無法生起菩提心。若淨除障垢,則可生起菩提心,如同髒布上無法染色,印染者洗淨布後才能染色一樣,所以首先修七支供很有必要。

  戊三、以此可積無量福德之理:

  此福德果無有量,遍佈法界虛空界。

  《德藏請問經》雲:“何人作合掌,觀十方諸佛,頂禮作供養,隨喜諸福德,懺悔諸罪業,祈請轉法輪,祈請不涅槃,彼之福德量,恒時遍虛空。”

  丙二、正行:

  三誦皈依佛法僧,祈佛佛子垂念我,

  如昔善逝及菩薩,發菩提心守學處,

  我今為利諸有情,發菩提心守學處,

  未救護者我救度,未解脫者令解脫,

  未得安慰我安慰,令諸眾生得涅槃。

  念誦:“我名某某者從今乃至菩提果之間皈依二足至尊諸佛出有壞,皈依離貪寂滅至尊正法,皈依諸眾至尊不退轉聖者僧眾。”三遍。又誦“祈禱十方諸佛垂念我,祈禱住十地諸大菩薩垂念我,祈禱諸大金剛持上師垂念我,如往昔十方諸佛出有壞、住十地大菩薩為利一切眾生而發殊勝菩提心,我名某某者也自此乃至菩提果之間為利一切眾生而發廣大菩提心。未救度者救度之,未解脫者令解脫,未得安慰者安慰之,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三遍。或者誦“祈禱諸佛出有壞垂念我,祈禱住十地諸大菩薩垂念我,祈禱諸大金剛持上師垂念我”一遍,其後再念誦《入行論》中的“如昔諸善逝,先發菩提心,複此循序住,諸菩薩學處;如是為利生,我發菩提心,複於諸學處,次第勤修學”三遍。

  丙三、後行:

  當於晝夜三時中,勤發二種菩提心。

  通過發二種菩提心可趨入菩薩的行列,因此應當護持學處,勤於利益自他之事業,此後恒時以儀軌受菩薩戒。

  如是而行可使菩提心增上、明顯等有諸多必要。

  乙四、三誦之必要:

  一誦發願菩提心,二誦發行菩提心,

  三誦可令願行心,獲得穩固與清淨。

  《海雲經》雲:“第一誦、第二誦、第三誦分別發起願心、行心、令二者更加穩固。”願行菩提心是一體性,並非是異體性,從儀軌來看似乎不同,但這是從三種不同念誦而生起的不同反體之發心,而並非是異體性的,因為這三者是一心體、一時間、一作用之本性。《菩薩地論》雲:“當了知願行此二心,本體無別,為他利之同體自性。”

  乙五、當生歡喜心:

  從即日起我成為,諸眾生存之根本,

  亦得佛子菩薩名,不畏三有利眾生,

  恒時唯勤行饒益,以使人生具實義。

  從獲得菩薩戒那一時刻起,直至未失毀菩提心之間即稱為菩薩,我們切莫有損自己的善良種姓,而應當令菩提心增上,數數生起歡喜心,直接或間接利益眾生,即便無有利生的能力,也必須發願。《入行論》雲:“智者如是持,清淨覺心已,複為增長故,如是贊發心:今生我獲福,善得此人身。複生佛家族,今成如來子。爾後我當為,宜乎佛族業,慎莫染汙此,無垢尊貴種。猶如目盲人,廢聚獲至寶,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

  若問:菩薩有多少種名稱?有十六種。如《經觀莊嚴論》雲:“菩薩大菩薩,智者勝光明,佛子如來因,能勝佛苗芽,聖者具妙力,商主殊勝稱,廣福大悲尊,自在具法者。”

  獲得菩薩戒後應當廣說菩提心之利益:《華嚴經·第四十品》中雲:“善財童子于文殊前發心後,為尋菩提心學處而從南方去往南方。爾時至尊彌勒正於南方海濱由毗盧佛嚴飾的具藏宮殿中為數十萬菩薩眷屬所圍繞而說法。善財童子從五百由旬外望見此情景後興奮不已,急忙頂禮。彌勒菩薩見後伸右手為善財摸頂,並向諸眷屬讚頌善財童子言:‘且看意樂清淨者,堅財之子名善財,尋求殊勝菩提行,來至智者我面前。’又言:‘善來善來慈悲汝,善來彌勒壇城中,善來寂靜調柔尊,行持之時疲倦否?’善財童子合掌請問:‘聖者,我若真實趨入無上菩提正道,不知該如何勵力而持菩薩行,請您明示。’彌勒菩薩答言:善男子,你已為善知識攝持。何以故?善男子,菩提心乃諸佛法之根本,猶如種子;可令一切眾生善法增上,猶如良田……。”直至如點金劑、如珠寶等直接宣說了二百五十種比喻。之後又說:“菩提心具有此等及其餘無量利益。”若想詳知,當閱此經。

  乙六(學處次第)分三:一、應時之理;二、廣說自他相換等;三、具足正知正念之理。

  丙一、應時之理:

  如是發心後當宣說嚴守學處之次第:

  清淨善心良田中,生長二菩提心苗,

  為令清淨及增上,應當嚴謹守學處。

  光明的心性通過發菩提心而變得更為清淨,諸魔怨敵不能從中作梗。《十法經》雲:“寶珠自性者,光芒之源泉,倘若勤擦拭,較前勝二倍。具足佛性者,發起菩提心,淨二邊行境,諸魔不能害。”生起菩提心苗芽後,唯當想方設法堅持不退此心,淨除垢染,增上善法。其中最殊勝、最主要的學處是守護自心。《入行論》雲:“故我當善持,善護此道心,除此護心戒,何勞戒其餘。”又雲:“欲護學處者,策勵當護心,若不護此心,不能護學處。若縱狂象心,受難無間獄,未馴大狂象,為患不及此。若以正念索,緊拴心狂象,怖畏盡消除,福善悉獲至。”

  丙二、廣說自他相換等:

  若問:應當如何護持菩提心、淨化菩提心、增上菩提心呢?

  為此而廣說:

  觀想眾苦自取受,自之安樂施眾生,

  願至菩提不離此,輪番修煉施受法。

  願學處修四無量,為斷違品當護心,

  行心學處行六度,為斷違品當精進。

  守願行菩提心學處即護持菩提心;為斷除二者之違品而精進即是淨化菩提心;輪番修自之安樂與眾生之苦相互交換即是增上菩提心。如是菩提心學處若歸納而言,即是常生歡喜、廣積善資,唯行善法,肩負起利益一切眾生之重任,修自他平等、自他相換。《入行論》雲:“勿怯積資糧,習定令自主,自他平等觀,勤修自他換。”

  最初聽到利益眾生的廣大事業與菩薩行,不要想“我怎能作到這樣呢”而懈怠,而應精進而行,這是基礎。應當如是思維:諸低劣的眾生尚且能獲得人身,我若從今起精進行持則必定能成就菩提果,佛經中說低劣的有情也能獲得菩提,從這一點來看,我成就菩提又有何困難的呢?《入行論》雲:“不應自退怯,謂我不能覺,如來實語者,說此真實言:所有蚊虻蜂,如是諸蟲蛆,若發精進力,鹹證無上覺。”《妙臂請問經》中雲:“妙臂,此外,菩薩當如是了知:轉為獅、虎、犬、狼、鷹、共命鳥、烏鴉、貓頭鷹、蜂蟲蚊蠅等眾生尚且能獲得佛果,我已轉為人身,為何不竭盡全力獲得菩提,當不退精進而行;妙臂,此外,菩薩當如是了知:成百上千人若已證得佛果,我無論如何也要證得佛果。”又《寶篋莊嚴經》中雲:“大悲尊主觀世音菩薩至斯裏蘭卡,見耶扣謀傑大城市糞便處住有成百上千種昆蟲,爾時觀音菩薩化為蜜蜂形相,發出嗡嗡聲,義為頂禮佛陀,其餘蟲類聽此亦隨念頂禮佛陀,從而以智慧金剛摧毀二十種薩迦耶見,終皆成為菩薩,名為口香,往生到極樂世界。”

  從另一方面來說,無邊無際的眾生都曾作過自己的父母,為救度此等老母眾生也必須精進修法。何時住於輪回各趣的一分痛苦若少許用於精進修持菩提道上則早已成佛了。遺憾的是,以往未能如是精進而致流轉於輪回中,如今若依然如故,則仍將流轉,因此我們必須精進修持正法。如果為了他人少許勞苦都不能忍受,那麼比此更難忍受、無邊際的痛苦更是無法忍受,所以應當以堅持安忍、無有厭倦之心修法。《寶鬘論》雲:“諸住無量時,為無量有情,求無量菩提,行無量善法。菩提雖無量,則四無量聚,無須經長時,如何不能得。由無邊福德,及無邊智慧,身心所有苦,迅速得消除。罪感惡趣身,生飲渴等苦,彼止惡修福,他生則無苦。由癡生心苦,貪嗔怖欲等,彼因無依慧,速離諸心苦。所有身心苦,不能損惱故,直至世間盡,度生如何厭?有苦時雖短,難忍何況長,無苦而安樂,時無邊何妨?彼既無身苦,心苦雲何有,悲湣世間苦,由此長住世。成佛時雖長,具慧不怯弱,為盡過德圓,此應常勵力。”

  此外若想,為利眾生而長久住於三有中豈能忍受?並非如此,因為具有菩提心,所以是享受安樂,而不是感受痛苦,由此也必定能夠堪忍。《入行論》雲:“福德引身適,智巧令心安,為眾處生死,菩薩豈疲厭?以此菩提心,能盡宿惡業,能聚福德海,故勝諸聲聞。故應除疲厭,馭駕覺心駒,從樂趨勝樂,智者甯退怯?”

  又因為一切眾生是如幻如畫如虛空之自性,本來未生而顯現,所以實有利眾事業是不必要的,為此也當生歡喜心。《親友書》雲:“當知自心如河水,以及土石與繪畫。”又《寶積經》中雲:“譬如,縱然經過恒河沙數劫虛空亦無有厭煩、無有灰心。虛空亦無有生、滅或毀、散。何以故?虛空無實之故。若任何菩薩了知諸法無實則不生厭倦、失望之心。”應當以此種方式修持菩提道無有厭倦地利益他眾。

  此外,按照大乘竅訣中所說,應當思維十三種道理而利益眾生。如何思維呢?

  (一)如是一切眾生都曾屢次作過自己的父母,為父母時無一不是慈愛饒益我,為了報答他們的大恩大德,我也必須利益眾生。《聖者涅槃經》中雲:“此大地土摶成豌豆許丸用以衡量一有情為自父母之數,則作成之丸可數盡,然一有情為自父母之數卻不可勝數。”

  (二)若不精勤報答曾利益自己的眾生,則將會被不感恩圖報的沉重負擔所壓,因此為報恩德也必須利益有情。《廣戒經》雲:“諸地諸山海,非為我負擔,不報眾恩德,乃我大負擔。”

  (三)如果一切眾生都幸福快樂,那麼也無需饒益。然而,由於為我們造罪而受輪回惡趣痛苦壓迫,因此為償清宿債我也必須饒益有情。

  (四)一切眾生雖然無不希求安樂,不願受苦,可是,因對此愚昧而唯一遭受痛苦折磨,為解除他們的痛苦我也必須行利眾事業。

  (五)無量眾生未能蒙受往昔諸佛引導、調伏,我若不引導他們,則已斷絕了大乘種姓,為了那些無依無怙的眾生我也必須行利眾事業。

  (六)為了調化那些由於我執我所執而被煩惱業風所吹的顛倒眾生,我也要發願盡力精勤利益有情。

  (七)雖然諸法是無我空性,但眾生卻未證悟,應當以大悲心引導這些如夢有情,若未引導他們,則已泯滅了大悲種姓,由此我也應當成辦利他之事。

  (八)我已發心利益眾生,若未利益則違犯了自己的學處,由此也應當成辦利他事業。

  (九)我漂泊於輪回中也是由於曾對有情生嗔心等煩惱所致,如今此等眾生成為我修菩提道之殊勝對境,由此也當成辦利眾事業。《入行論》雲:“如此利眾者,今已圓證果。”

  (十)若直接利益他眾則間接可成辦自利,由此也必須利他。《入行論》雲:“亦成自利益。”

  (十一)若利眾生則令諸佛歡喜,因此必須利眾。《入行論》雲:“除悅眾生外,無餘可悅佛。”

  (十二)發心後若不成辦利益眾生之事業,則墮入聲緣乘,由此也必須利眾。

  (十三)證悟了不緣我與眾生如虛空般的勝義諦,則於世俗諦中利益如夢般的眾生也是無有困難的,由此也當成辦利眾之事業。

  總之,應當發心乃至僅有一個眾生未從輪回中解脫前我願為度之而住於輪回中,日日夜夜無有厭倦地精進,若能於百俱胝劫令一個眾生相續中生起一刹那的善心,也應當以最大的勇氣盡力而為。《經觀莊嚴論》雲:“佛子依勝勤,成熟諸眾生,為生一善心,千萬劫不厭。”當以此種方式利益眾生。

  生起四力:《入行論》雲:“以欲堅喜舍。”信解力:因誠信菩提心功德而斷惡行善。《入行論》雲:“畏苦思利益,能生希求力。”穩固力:如果我未發菩提心也就另當別論了,已發菩提心再捨棄無論如何都成惡業,如是思維後當鍥而不捨。《入行論》雲:“軌以金剛幢,行善修自信。”捨棄力:偶爾在不損害眾生的情況下捨棄輕微的學處也是開許的。《入行論》雲:“遇畏宴會等,暫舍輕微戒。”歡喜力:以歡喜心成辦利眾事業受持學處。《致弟子書》雲:“誰為他利縱然斷頭顱,亦如蓮花歡喜目視之,為自利處白傘所遮地,亦將視為銳利之劍鋒。”當以此種方式發心。善法是應取或者是善趣與解脫之因,故當恒時行持。《入行論》雲:“首當量己力,自忖應為否?不宜暫莫為。”又雲:“因昔淨善業,生居大蓮藏,芬芳極清涼;聞食妙佛語,心潤光澤生;光照白蓮啟,托出妙色身,喜成佛前子。”應視眾生為我所,因為一切眾生無不成為過自己的父母與親友,故當利益彼等,而且眾生是修持菩提之福田,由此也當饒益他們,又能令佛歡喜,因此更應當成辦利眾事業。《入行論》雲:“修法所依緣,有情等諸佛,敬佛不敬眾,豈有此言教?”又雲:“為令如來喜,止害利世間。”

  自相平等有共同與不共二種,共同自他平等在四舍無量心品中已宣講過。不共自他平等:如對一個怨敵,首先對其作母親想,再觀想:如同自己嚮往暫時獲得安樂、究竟成就佛果一樣,他也無有差別,所以願我能盡力利益他。如是而修。從一個眾生到等同虛空界的一切眾生之間而觀修。

  自他相換:修不共自他平等達到修量後,觀想:將自己的一切安樂、善根全部取出施與他,以此福德願他暫時轉生善趣、究竟獲得佛果。他的惡業痛苦猶如換衣服般自己取受並成熟於自相續,自己承受他所要感受的惡趣等諸多痛苦。應當誠心誠意修自他相換,心緣於一個眾生直到一切眾生之間修煉。以此可清淨無始以來的深重罪業並且滅盡後世所要感受的惡趣之諸多惡業,獲得眾多安樂。《入行論》雲:“若不以自樂,真實換他苦,非反不成佛,。”

  對此,有些人說:“如雲‘諸法依緣生,住於意樂上’如此代受眾生之苦是不合理的,因為自己將永遠墮於輪回中之故。此外造不善業時若以意樂回向菩提,則也應成善法,因具有殊勝意樂而回向之故。”雖然此言屬於魔王的論調,但也應當予以答復:按照你們的觀點來說,若因利他發無邊願而墮落輪回中,那麼文殊菩薩也應當漂泊於輪回中了。因其所發之願中言“為每一眾生,願住無邊際”故。

  所謂的自他相換實際上並沒有與眾生直接相換,如果直接相換也是極妙的,因如此也是廣大福德之故。觀想相換的眾生與自己二者都是自心,而且他人的痛苦不會成熟於自身,自己的安樂也不會遷移到他身。佛在經中說業果不移,《百業經》雲:“自造之業不遷移他身,他眾之業亦不成熟自身,自受自己所積之業果,一切眾生為業暗所遮。”罪業不是善根,不能作為回向之因,而是惡趣與痛苦之因。經中也說“此善根回向無上菩提”,任何經中均未說過“此罪根回向無上菩提”之故。所以,具有善根以意樂回向可成為菩提之因,不能作為因即使回向也不會成為菩提之因,就像將此虛空回向菩提也不會成為菩提之因一樣。因此,這種觀點甚至想也不能想、聽也不能聽,更何況說真正跟隨承認了。

  關於清淨、增上菩提心之理下文中還有說明,在此不作廣說。

  丙三、具足正知正念之理:

  恒以知念不放逸,斷惡行持如海善。

  依靠正知、正念、不放逸,可防護戒律根本之自心,使其不被煩惱所染汙。即應當以正知、正念、不放逸來護持自心。憶念持菩提心之功德與失菩提心之過患而不失正念,憶念菩提心之本體而不失正知,如箭弦般小心謹慎至關重要。為什麼呢?若失正知正念,則失毀善法,罪業刹那間無勤而產生。《入行論》雲:“惑賊不正知,尾隨念失後,盜昔所聚福,令墮諸惡趣。此群煩惱賊,尋隙欲打劫,得便奪善財,複毀善趣命。故終不稍縱,正念離意門,離則思諸患,複住於正念。”必須以了知菩提心之利益與失菩提心之過患,輪回過患與涅槃功德等清淨正知而護心。例如,世間的老人歷盡滄桑,知曉善惡,從而棄惡從善。因此,日日夜夜應當具足正知而修持一切善法,並且觀察自己之三門善與不善業出現的情況如何,以石子等方式計善惡之數而斷惡行善,此乃以正知護持三門。《入行論》雲:“再三宜深觀,身心諸情狀,僅此簡言之,即護正知義。”如是主要護持正念正知。彼論雲:“合掌誠勸請,欲護自心者,致力恒守護,正念與正知。”

  此外還要以不放逸護持自心,依靠自己對治煩惱為知慚,擔心被他人恥笑而防護不善業為有愧,知慚有愧才是不放逸之本體,當依此而防護煩惱。此外,也要具足斷除煩惱修持解脫善法之不放逸。《大乘阿毗達摩雜聚論》中雲:“何為不放逸?無貪、無嗔、無癡,具足精進而修習諸善法,守護自心防止一切有漏法,可成辦世間、出世間一切善妙,乃為不放逸也。”也就是說,若具足不放逸則可實現一切善法、善妙,若不具足,則無法實現。佛經中也說不放逸為一切善法之根本。《親友書》雲:“佛說不放逸甘露,放逸乃為死亡處,是故汝為增善法,當敬恒具不放逸。”《三摩地王經》雲:“佈施持戒安忍等,所說一切諸善法,根本即此不放逸。”《頂寶龍王請問經》中雲:“何為不放逸?凡行持諸善法者皆為不放逸。菩薩不放逸可獲得菩提果;不放逸是菩提分諸法之根本;智慧諸法之來源;積累受持一切善法;不毀昔所聞之法;攝受一切應攝之法;遠離一切障礙之法。”

  若未以正知正念不放逸攝持,則以前所具有的聞法等功德也會失毀,僅有的信心、聞慧、精進也被墮罪之垢所染而變得不清淨,以致於不能從輪回惡趣中解脫。《入行論》雲:“心無正知者,聞思修所得,如漏瓶中水,不復住正念。縱信複多聞,數數勤精進,然因無正知,終染犯墮垢。”也就是說,時時刻刻應當觀察自心,如果實在無法避免散亂,則應當行持頂禮、轉繞等散亂性的善法,萬萬不能造不善業。住於靜處時也應當修持禪定等勝義善法,不要渾渾噩噩度日。所作任何一件事尚未圓滿之前不能從事許多其他事,因為如此會成為所作之事的違緣。諸如佈施之時,持戒雖然也很殊勝,但應當在不破戒的基礎上,放下持戒,精進佈施。因此觀察此等之時間、開遮、勝劣之差別是十分重要的。《入行論》雲:“經說行施時,可舍微細戒。思已欲為時,莫更思他事,心志應專一,且先成辦彼。如是事皆成,否則俱不成。”《匝那嘎論》雲:“前事未完辦他事,二者不成徒勞因,一足尚未落地前,抬另一足跌倒因。”《入行論》雲:“勿因小失大,大處思利他。”《集學論》中雲:“如同藥樹未成熟之前應當予以保護,若已成熟則當利他,此身未得聖者位前不能捨棄,當保護也。”《入行論》雲:“悲願未清淨,不應施此身。”以此說明作微小善事時若與廣大善法相違則放下小事,六度善法也是如此,若與上面的學處相違則應行持上面的學處,擱置下面的學處。《入行論》雲:“施等波羅蜜,層層漸升進。”《寶積經》中雲:“何者以喜心,百年作佈施,不如一日中,守持淨戒勝。”了知此等教證中所說之理而護持學處至關重要。

  於此略說一日中的法行之次第、飲食之次第以及平時的威儀法:首先清晨起床時應當隨念三寶與菩提心而起,若發現昨晚夢中造罪則應立即懺悔,若夢中行善則當隨喜,因為白日與夜晚心之習氣相同。《中般若經》中雲:“舍利子,倘若白日修持智慧波羅蜜多而增上,則夢中修持亦增上,夢中與白日無有差別之故。”之後,應當依照前述之儀軌受菩薩戒,因為晝夜所失毀的少許支分戒需要恢復、未失者也需要增上。

  享用飲食之時應當隨念三寶而將食物分為四份,一份作供養,一份為突然的來客作準備,一份作食子佈施羅刹女之子鬼神等,一份自己食用。或者,一份供養三寶,一份供養護法神,一份自己享用,一份佈施鬼魔。《攝行論》雲:“食當分四份,首先淨供尊,其次於護法,廣大施食子,自己享用後,余食施鬼魔。”或者,按照律蕆中所說將食物分成三份,第一份供養三寶,第二份為暫時可能到來的沙門、婆羅門或王族準備,第三份自己享用。進餐時應當以四想而享用:於食物作不淨想;心中生起厭煩想;為利益腹內蟲類而食想;身體作駛向菩提果之大船想。不應以增長貪愛之心來享用飲食。

  食量:腹內四分之一空置,四分之二進食,四分之一飲水。《入支論》雲:“腹內二分食,一分為飲料,一分風等住,分為四等份。”或者,依照《十七事·食事品》中所說:“腹內分三份,二份為飲食,一份空放置。”如果饑餓,則對腹內蟲類有害、產生各種疾病,並且無力作事;若過飽,則有惡臭,許多病源體入內,不能入等持等出現此類過患。《入行論》雲:“己食當適量。”應當以此方式而用餐。最後以無常觀念誦進餐回向文:“願國王施主,以及城市中,所住諸眾生,恒時得安樂。”

  行走時,眼觀一木軛許處,觀察途中含生,心不散亂而行。《般若攝頌》中雲:“觀一木軛許,行時心不亂。”雙目垂視,若有人來,則微笑著說“您好”。出現恐怖之時,可四方觀瞧。《入行論》雲:“吾終不應當,無義散漫望,決志當恒常,垂眼向下看。蘇息吾眼故,偶宜顧四方。若見有人至,正視道善來。為察道途險,四處頻觀望,憩時宜回顧,背面細檢索。前後視察已,續行或折返,故於一切時,應視所需行。”之後,到樹下等處坐禪或誦經等行持善法。

  若有人想在自己前聞法,則應觀察其根機,對於心不調柔、略知一二便傲氣十足者,應按《月燈經》中所說而言“如你尊者前,我豈敢說法,你乃大智者”等摧毀他人傲慢之詞。如果對方實在想聽法,則觀察其根器後方可說法。講法時如果對智慧淺薄者說深法,則會導致聞法者因舍法而墮惡趣。《般若攝頌》雲:“聞後愚者舍法因,舍法墮入無間獄。”對大乘根機者也不能說小乘法。《入行論》雲“於諸利根器,不應與淺法。”

  如果法師是出家身份,那麼在無有陪同者的情況下,不能單獨為女士傳法,因為如此將成為梵淨行之違緣以及他人誹謗之處。《入行論》雲:“莫示無伴女。”又《白蓮經》中雲:“智者任何時,為女眾傳法,切莫獨與行,相處或共坐。”對於不恭敬之人等也不能說法。《入行論》雲:“無病而覆頭,纏頭或撐傘,手持刀兵杖,不敬勿說法。”

  其後,於廣闊的地方坐在莊嚴的獅子座上,無有追求名聞利養等私心而以利他之心傳法。《白蓮經》雲:“清潔悅意處,敷設寬廣墊,綢緞所嚴飾,身著淨法衣,恒無少貪欲,飲食衣臥具,座墊與法衣,妙藥皆不思。不受任何物,智者恒祈願,我眾生成佛,為利世說法,等思我樂具。”當以此中所說之方式而說法。遇到任何眾生應當無有我慢、輕視、不敬而先微笑再說悅耳語。《月燈經》雲:“如滿月柔笑,於男女老幼,恒說正直語,調柔無我慢,智者恒時言,世人悅意語,智者永莫說,生畏散亂語。”說悅耳語、讚歎語者自己無有損失,令對方心情快樂。《入行論》雲:“一切妙雋語,皆贊為善說,見人行福善,歡喜生讚歎。暗稱他人功,隨和他人德,聞人稱己德,應忖自有無。一切行為喜,此喜價難估,故當依他德,安享隨喜樂。我今無損失,來世樂亦多,反之因嫉苦,後世苦更增。出言當稱意,義明語相關,悅意離貪嗔,柔和調適中。”

  對於勝過自己者作導師想,與自己同等者作道友想,低於自己者作眷屬想,比自己年長者作父母想,較自己年輕者作子孫想,與自己同齡者作兄弟想,如此恭敬對待所有的人。《十法經》中說:“身語意遠離造惡業,於堪布生起導師想,阿闍黎生起堪布想,對同持梵淨行之老、幼、中者皆說敬語,恭敬承侍。”《本生傳》雲:“誰亦無法欺智者,調柔依止善知識。親近於彼雖未求,彼之功德亦薰染。”

  即使是暗地裏也不應造惡作罪,甚至不能稍縱放逸。《本生傳》雲:“未被見中造罪業,猶如食毒豈得樂,天尊瑜伽士諸眾,以清淨眼必定見。”思維暇滿難得以及佛難值遇之理而不放逸。《護境眷請問經》雲:“利世佛陀大仙人,俱祗劫中難出世,今已獲得暇滿時,欲解脫者怎放逸?”為護持佛法而保護此身免遭輕微病害並將其作船想,盡力以衣食等調養身體,保持健康,不能以無意義的念修等殘忍的苦行折磨身體。《入行論》雲:“念身如舟楫,唯充去來依,為辦有情利,修成如意身。”《中觀四百論》雲:“雖見身如怨,然應保護身,具戒久存活,能積大福德。”

  應當觀想無常,希求菩提。《七童女傳》中雲:“終舍之身命,觀如草露珠,若長久修習,則獲大安樂。”一般來說,人們會捨棄財產而保護生命,對於發心等廣大佛法,應當不惜生命予以護持。《教王經》雲:“吾為護身舍財產,為護生命捨身財,為護正法可捨棄,財產身體與生命。”恒時觀心,發現過失立即捨棄,如此則不會被煩惱所害。《梵天請問經》雲:“若知心過失,智者不依過,若常觀自心,獲淨寂滅果。”

  此外,牙籤、唾液、鼻涕以及大小便等也應當棄於眾人不用之靜處掩埋,《入行論》雲:“牙木與唾涕,棄時應掩蔽,用水及淨地,不應棄屎尿。”戒律中也說糞便不能棄于水泉等處。

  同樣,在用餐時我們也應當注重威儀,《入行論》雲:“食時莫滿口,出聲與咧嘴。”坐於何處,尤其坐於上師面前、大庭廣眾之中,身體威儀一定要莊嚴。不能躺著,放肆、伸足、搓手等,應當端坐,身體姿態盡力作到莊嚴。《入行論》雲:“坐時勿伸足,雙手莫揉搓。車床幽隱處,莫會他人婦,世間所不信,觀詢而捨棄。”

  此外,跑跑跳跳、開懷大笑、弄姿作態等凡是身語意一切不寂靜的行為皆當禁止,緩慢調柔為主。《花鬘論》雲:“歌舞賭博跑跳等,眾人皆見並效仿,已入嚴重罪業門,違越戒律命根因。”如是而行必將遠離菩提,因此必須斷除放逸行為。《護境眷請問經》中雲:“未護三門行放蕩,不敬具慢貪心強,不滅煩惱具重惑,此等之人離菩提。”

  自己相續未寂靜調柔之前不能調伏他人。所以首先應當使自相續寂靜調柔。《贊無邊功德頌》中雲:“自未調柔雖說具理詞,言行相違不能調他眾,汝思為利無邊有情眾,自未調柔精進而調柔。”《寶積經》雲:“未渡不能度他人;未解不能令他解,盲人無法指引路,解脫者能令解脫,具目者能導盲人。”又《十法經》中雲:“我為救渡一切眾生而精進,為令一切眾生解脫而精進,為令一切眾生寂靜調柔而精進,若自己尚未調柔,不寂靜、不護根門,則非為我所能,故當寂靜、調柔、護根門。”

  此外,蒙受他人利益,應當感恩圖報,遭受別人損害,則當作為行善與修持菩提之因,一切行為中如慈母般忍耐疲厭,將自己視為比他人低下,行走緩慢、無論辦何事、言何語均具足正知正念不放逸。甚至夢中也不該誹謗、貪嗔他人。

  白日上午、中午、下午,夜間初夜、中夜、黎明六時中念誦《三聚經》(即頂禮、懺罪、回向)等功課。《入行論》雲:“晝夜當各三,誦讀三聚經。”應當唯以行持善法度日。《經觀莊嚴論》雲:“佛子諸行為,隨根機行境,以合理言詞,利眾為先行。”

  若廣說,則如《華嚴經·清淨行境品》中所說:“菩薩進入房屋時當發心願一切眾生到達解脫城中;睡眠時發心願獲得佛陀之法身;作夢時觀想願證悟諸法如夢;醒來時發心願從無明中蘇醒;起床時發心願獲得佛身;穿衣時發心願著知慚有愧之衣;系腰帶時發心願皆結善緣;坐於墊上時發心願獲得金剛座;向後靠時發心願獲得菩提樹;點火時發心願焚毀煩惱薪;火燃起時發心願燃亮智慧火;飯熟時發心願獲得智慧甘露;進餐時發心願獲得禪定食;外出時發心願從輪回城中解脫;下梯階時發心願趨入輪回利益有情;開門時發心願開啟解脫門;關門時發心願阻塞惡趣門;上路時發心願趨入聖道;上行時發心願一切眾生享受善趣安樂;下行時發心願斷絕三惡趣;遇到眾生時發心願親睹佛陀;落腳時發心願饒益眾生;抬足時發心願拔除輪回;眼見佩裝飾品者時發心願獲得相好之飾;見無裝飾品者時發心願具足清淨功德;見滿器時發心願功德圓滿;見空器時發心願過患空無;見喜愛之眾生時發心願喜愛正法;見不喜愛之眾生時發心願不喜有為法;見安樂之眾生時發心願獲得佛之安樂;見苦難眾生時發心願遣除有情之一切痛苦;見患者時發心願擺脫疾病;見報恩者時發心願報答諸佛菩薩之恩;見不報恩者時發心願於邪見者不報恩;見反對者時發心願能消滅一切處道;見讚歎之情景時發心願讚歎諸佛菩薩;見他人說法時發心願獲得佛陀之辯才;見佛像時發心願無礙面見諸佛;見佛塔時發心願見眾生之應供處;見人經商時發心願獲得聖者七財;見人頂禮時發心願獲得人天導師佛之無見頂相。”

  此外,應當對一切無義的散亂事生起厭煩心並觀無常。在地上亂塗亂畫、草率行事、妄念紛起等出現散亂時,以正知正念立即斷除,身體所作,口中所言,心中所想皆應轉向正法。晚上睡眠時身勢右臥,頭朝北,隨念死亡,將三寶觀於自己的頂上,心安住於如虛空般的法性中入眠。《入行論》雲:“睡如佛涅槃,應朝欲方臥。”晝夜六時中應當於佛像、佛塔等三寶所依前念誦《普賢行願品》或得貢瓦巴阿闍黎所著的《七十頌願文》等而發願。或者誦《菩薩戒二十頌》,此義在《寶鬘論》中雲:“于諸佛正法,僧眾及菩薩,恭敬皈依已,頂禮應供處。消滅諸罪業,廣修眾福德,諸有情福善,一切皆隨喜。我合掌頂禮,請轉妙法輪,直至有眾生,請佛久住世。我以所作福,已作及未作,願一切有情,皆發菩提心。願有情無垢,根圓離無暇,正行得自在,正命悉具足。願諸有情等,手中具財寶,諸資具無量,盡生死無竭。願一切女人,恒為勝丈夫,一切有情明,戒足願成就。願有情妙顏,端形大威光,見者悅無病,得大力長壽。成方便善巧,願解脫諸苦,安住三寶中,具足佛法財。修慈悲喜心,離惑住等舍,施戒忍精進,靜慮慧莊嚴。圓滿諸資糧,相如極顯明,不思議十地,願不斷進行。我亦以彼德,及餘而莊嚴,遠離一切過,於有情勝慈。有情意所求,諸善修圓滿,願恒常斷除,諸眾生苦惱。諸世間異生,為怖所懊惱,但願聞我名,遠離大恐懼。見念聞我名,諸異生淨信,離錯住真實,定圓滿菩提。願一切生中,五神通隨行,願於諸有情,恒常作利樂。諸世間異生,欲作眾罪業,願彼等無損,恒時頓遮止。如地水火風,藥及曠野樹,願眾生恒常,隨意而受用。於生如愛命,隨彼極愛我,眾罪鹹歸我,我善施眾生。何時有有情,未得解脫者,我雖得菩提,誓願住三有。”如是晝夜各念誦三遍,則可獲得無量福德。《寶鬘論》又雲:“故於像塔前,抑或餘亦可,晝夜誦三遍,此二十頌偈。”“上述諸福德,設彼有形狀,恒河沙世界,亦不能容納。”

  另外,修持菩薩乘三藏中所說之教義而度日。為什麼呢?雖已獲得了如夢般短暫的暇滿人身,但也是如水泡般無常,依此身若未得道,則以後也難以得道。


  1 七大:所緣大、修習大、智慧大、精進大、方便善巧大、正性修習大和功業大。

  2 慈法八德:長壽、妙顏、種姓圓滿、自在圓滿、辭嚴、具大名望、丈夫身、具力。

  3 五種精華:藏醫中所說的五種滋補藥品:蔗糖、煉酥、蜂蜜、芝麻油與食鹽。

  4 形象化修飾法:用比方摹擬被比事物性狀,加以形象化後,不用同、似等詞,使二者形成一體以修飾其詞句。分為二十類:省格、不省格、省或不省格、全部、支分、總體、一支、相應、不相應、參差、提高、相違、原因、雙關、同況、異況、否定、平分、雙重與歪曲。

  5 《瑜伽師地論》:本書分:本地分、攝抉擇分、攝事分、攝異門分、次攝釋分。藏籍說為無著所著,漢籍說為彌勒所說。唐玄奘譯,共一百卷。漢籍五分次第,本地分、攝抉擇分之後,次攝釋分、次攝異門分、次攝事分,與藏籍次第有異。

  6 別解脫戒七種,即別解脫戒之依報有七種,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或男居士、優婆夷或女居士;正學女。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