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6 08:28:53
輪回
學習次第 : 進階

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 第三品輪回痛苦
 

全知無垢光尊者著 上師索達吉堪布譯

 

大圓滿心性休息頌

  全知無垢光尊者著

  上師索達吉堪布譯


  第三品 輪回痛苦

 

  如是三界輪回法,無常變故極痛苦,

  苦苦變苦及行苦,六趣眾生真悲慘!

  如火猛獸野人中,陷入國王囹圄眾,

  連續不斷受痛苦,仍無解脫時增憂。

  雖有離苦得樂心,現行苦因受苦果,

  猶如飛蛾撲燈火,貪戀欲境受誘惑。

  猶如野獸蜂魚象,為聲香味觸引誘,

  當觀五欲惑有情,唯受痛苦永無樂。

  天界人趣阿修羅,旁生餓鬼及地獄,

  輪回六道如水輪,周而復始苦無邊。

  多生累世每有情,皆成親怨與中等,

  苦樂利害不可數,父轉成母母成妹,

  妹成自子皆不定,親友成怨亦無窮。

  若思前生後世業,厭離之心更增上,

  自成螻蟻諸身體,倘若堆集於一處,

  則比四寶山王高,哭泣淚水超四洋。

  墮獄餓鬼時所飲,銅汁膿血不淨液,

  遍佈江河不可比,其餘無量如虛空,

  為欲所斷頭肢數,世間微塵數不及。

  轉畜夜叉鳩盤荼,腹行等受多苦樂,

  縱得梵天帝釋果,四禪無色七寶地,

  功德圓滿君主位,亦墮惡趣受劇苦。

  即生享受無邊福,一切高者死亡後,

  亦成貧苦可憐僕,如夢富足醒時無,

  苦樂無常變苦性,若深思維更增厭,

  是故三界諸有情,莫貪有樂修菩提。

  眾生身語意三門,欲界色界無色界,

  現與半現不現城,苦苦變苦行苦逼,

  由心意識增長故,不斷迷現境苦樂。

  阿賴耶意五根識,依次乃為處次第,

  彼生因果三有苦,根為無明能所取,

  形成境身心習氣,執我我所成輪回。

  心性圓成實法身,然以無明之執著,

  所生遍計之串習,迷現不淨依他起,

  執著心境之二取,由此自生無量苦。

  將證不變心性義,修持圓成實正道,

  詣淨依他起刹土,棄離有城得休息。

  嗚呼難察輪回邊,疲憊痛苦三有道,

  轉生何處無微樂,不善業生難忍果,

  顛倒自現如夢中,各於六趣中感受,

  無而迷現苦無量,依教略說請諦聽!

  復活熾鐵餘燼上,眾聚互以兵器殺,

  復活聲起苦如前,如是受苦至業盡。

  壽量人間五十年,四大天王天一日,

  彼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則為一年,

  復活一日五百年,自壽五百年受苦。

  詳說彼之細分類,經說此地獄壽量,

  相當人間之年數,十六萬二千俱胝。

  黑繩燃鋸剖粘合,粘合複剖極痛苦,

  壽量人間一百年,三十三天之一日,

  彼天千年獄一日,佛說彼自壽千年,

  人間一百廿九萬,六千十二俱胝年。

  眾合地獄形如馬,駝虎獅等山岩間,

  毀如微塵重復活,鐵域中為錘粉碎,

  極度壓榨血不止。壽量人間二百年,

  即為離諍天一日,雙胞欲天二千年,

  眾合地獄之一日,經說自壽二千年,

  人間俱胝之年數,一零卅六萬八千。

  號叫地獄火焚叫,沸鐵液中受熬苦,

  壽量人間四百年,乃為兜率天一日,

  兜率天之四千年,號叫地獄之一日,

  自壽四千年受苦,等同人間之年數,

  八千二百九十四,萬數四千俱胝年。

  燃鐵室中大哀嚎,為火焚燒閻羅打,

  壽量人間八百年,即是化樂天一日,

  化樂天之八千年,同此地獄之一日,

  自壽八千年受苦,即是人間俱胝數,

  六億六千與三百,五十五萬二千年。

  燒熱鐵室諸眾生,短矛刺頭錘擊打,

  熾熱火舌焚全身。人間一千六百年,

  他化自在天一日,此天一萬六千年,

  燒熱地獄之一日,燒熱地獄之眾生,

  自壽一萬六千年,即是人間俱胝數,

  五十三億零八百,四十一萬六千年。

  極熱地獄之眾生,熾熱雙層鐵室內,

  燃火三尖矛刺入,雙肩頂出鐵片纏,

  沸液鍋中受煮苦。壽量已達半中劫,

  人間年數不可量,成住壞空一小劫,

  四小劫為一中劫,八十中劫一大劫。

  無間熾燃鐵室內,唯聞獄眾哀嚎聲,

  火與眾生辨不清,如燃油燈燒燈芯,

  火中剩存微生命,需一中劫久受苦,

  無餘較此更劇苦,故稱無間無息獄。

  以上所述諸地獄,火焰漸增七倍熱,

  下者痛苦較前勝,乃至業未盡受苦。

  孤獨地獄攝彼中,住於山樹與虛空,

  岩石水火不定處,少數多聚或獨居,

  彼為不同痛苦逼,是故稱為孤獨獄。

  有謂因此地獄眾,壽命短暫少數聚,

  故稱孤獨實謬論,岩間惡蠍壽亦長,

  經說孤獨獄五百,比丘午齋集互爭。

  無間地獄之四周,煻煨坑與屍糞泥,

  利刃原及無灘河,四四十六近邊獄。

  無間地獄之眾生,感覺門開行至外,

  見妙壕影立即往,墜入沒膝煻煨坑,

  肉皆焚焦骨成白,恢復如初極痛苦。

  脫離煻煨坑眾生,複見爽泥即踏入,

  沉於惡臭屍糞泥,為蟲金銅鐵喙刺。

  複見悅原而前往,熾利刃剁身成段,

  至於悅意森林處,為劍葉林狂風毀。

  此等眾生向前行,耳聞悅意山頂上,

  昔友呼喚尋聲去,利鐵刀錐刺血肉,

  至頂鷲吸其腦髓。複聞山下呼喚聲,

  下山刀錐向上刺,且為原間具燎牙,

  熾男女抱極痛苦,並為多犬狼所食。

  複見清涼之河流,欣然前往涉入時,

  熱灰沒腰焚骨肉,見其兩岸獄卒護,

  此等眾生於彼處,數千年中受痛苦。

  灼熱劇苦所折磨,如是地獄誰不畏,

  三界之苦無有量,知此理者當修法。

  八寒地獄之眾生,寒冷所逼八地獄,

  雪等嚴寒之諸處,暗中暴風雪凍身,

  皰起皰裂頞嘶吒,矐矐婆與虎虎婆,

  裂如青蓮如紅蓮,裂如大紅蓮傷中,

  熾燃利喙含生食,乃至業盡方離苦。

  革薩拉鬥二百倍,裝滿芝麻容器中,

  百年取一粒至盡,起皰獄壽餘廿倍。

  為離一切地獄界,諸具心者當精進。

  餓鬼住界與空遊,身大腹寬手足微,

  口如針眼喉腔細,不得飲食饑渴逼。

  見花藥樹等即枯,境不悅意食嘔物,

  雖見飲食亦被護。內障腹部燃燒火,

  口中噴火冒濃煙,共障餓鬼極貧窮,

  恐怖受害無依怙,痛苦逼迫處慘境。

  空游餓鬼諸鬼魔,羅刹藥叉鬼王等,

  業力神變無礙行,常造種種損害事,

  散播疾病奪色澤,斷除他人之壽命。

  人間一月彼一日,餓鬼自壽五百年,

  人間年數一萬五,閻羅世界受痛苦。

  知此生厭苦性理,具智慧者為解脫,

  棄離喜愛三有心,必定修持寂滅法。

  海居旁生四洋中,互相啖食苦無量,

  住於黑暗洲海處,畏食寒熱饑渴惱。

  散居人間鳥獸等,獵人侵害各自損,

  牛馬駝驢山羊等,役使毆打苦無邊,

  因肉皮骨而遭殺,感受痛苦無邊際。

  諸龍苦樂日夜半,午前午後樂變苦,

  有處降下熱沙雨,有者無友孤貧逼,

  共愚畏懼大鵬等,具有多種多樣苦,

  壽亦不定有一日,經說龍王等住劫。

  思維此理欲解脫,旁生界者為利樂,

  晝夜精進而修持,增上決定勝妙道。

  人類亦無安樂時,悲傷苦惱煩亂等,

  一苦未消一苦至,食用雜毒食變苦,

  衣食行過患病等,生後痛苦為行苦,

  即是三大根本苦,生老病死怨憎會,

  愛別離與求不得,近取八分苦無量。

  癡識風心明點聚,凝酪膜皰及血肉,

  堅肉支節魚龜形,經七七日漸成身。

  母稍受累饑渴寒,熱等亦覺苦無量,

  需受黑暗狹畏臭,蜷曲難忍之痛苦。

  七至廿六七日間,形成根肢汗毛等,

  乃至三十六七日,體力增大且能動,

  後束縛於骨穴中,業風所感倒頭生,

  險死苦如眾合獄,生後接觸如剝皮,

  倘若為之作沐浴,則如寶劍刺肉瘤。

  老苦極其難忍受,韶華逝去皆不悅,

  不堪贊毀依手杖,食難消化體溫失,

  體力失故行動難,不至欲處關節變。

  根失蔽眼不見色,聲香味觸皆不覺,

  憶念不清癡沉眠,享用外境力微弱。

  食等美味亦反感,壽逝畏死識紊亂,

  如童脆弱無耐力,如油已盡燈速滅。

  病苦極為難堪忍,患者身體已改變,

  內心悲傷意不悅,外境受用不稱心,

  疑慮喪命生憂愁,無法忍苦出呻吟。

  死亡痛苦極劇烈,衣食語榻皆最終,

  捨身命眷僕親財,獨自漂泊而生畏。

  如是怨憎會痛苦,遭受不悅害恐怖。

  慈愛對境相別離,內心憂傷悲哀泣,

  意不歡喜之根源,追憶優點貪所惱。

  所欲不遂之痛苦,事不成故心刺痛,

  感受貧窮可憐苦,饑渴逼迫如餓鬼。

  經說色受想行識,近取五蘊有漏性,

  是故乃是諸苦處,苦依苦器與苦源。

  如是一切人世間,苦因果故無安樂,

  為脫此苦思善道,當求解脫輪回法。

  諸非天亦無樂時,無義戰爭起嗔恨,

  嫉妒天福不堪忍,沙場百般受痛苦。

  故求善妙寂滅眾,當速修持解脫法。

  欲天處苦亦無量,放逸欲醉與死墮,

  花鬘枯萎不喜墊,為諸親友所捨棄,

  見後生處生畏懼,天界七日難忍受。

  梵天等處之色界,四禪諸天之眾生,

  往昔業盡墮下有,感受變苦而苦惱,

  無色寂止業已盡,見後投生具行苦,

  雖得善趣不可靠,善緣者當修解脫。

  貪輪回樂諸眾生,如愛火坑受苦已。

  如是解脫依自己,釋尊已示解脫法,

  他眾驟時不能度,如眠醉夢無他遣。

  若能佛菩薩悲光,早令輪回成空無,

  是故今披精進鎧,時至踏上解脫道。

  昔日無數佛陀尊,如我未能被化眾,

  漂於苦性有曠野,若如既往不勤修,

  反復感受六趣苦,諸位于此當深思。

  輪回苦如空無邊,如難忍火種種境,

  忍受非處呵責處,放逸無愧不知慚,

  如此無緣惡劣眾,豈有大悲度化時?

  經說佛方便事業,所化清淨因緣生。

  是故當知己罪過,誠心憶念輪回苦,

  我與諸眾為解脫,踏入寂滅正道中。

  微苦尚且不堪忍,難忍有苦何堪言?

  雖已如是作開示,然卻毫不生厭離,

  我心真如巨鐵球,或如石頭無有心。

  輪回難忍具苦蘊,根本隨眠諸煩惱,

  多種痛苦之來源,若是有心知理者,

  誰人於此增貪欲?故當迅速超三有。

  以此樂源法喜宴,願三有城諸眾生,

  享受喜樂斷眾苦,疲勞心性今休息。


  大圓滿心性休息第三品輪回痛苦終。

 

  大圓滿心性休息

   大 車 疏


  全知無垢光尊者著

  上師索達吉堪布譯


  梵語:瑪哈善德紫大布占達哲德瑪哈塔那瑪

  藏語:竹巴欽波思涅昂素追瓦向達欽波

  漢意: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

 

  第三品 輪回痛苦

  輪回痛苦品分四:一、總說痛苦自性;二、分別廣說;三、思維輪回痛苦之理;四、回向本品善根。

  甲一(總說痛苦自性)分八:一、略說痛苦;二、宣說痛苦之比喻;三、宣說為欲所誘之比喻;四、不斷受六道痛苦逼迫;五、怨親不定之理;六、投生無數痛苦之理;七、縱得梵天之果亦終將受苦之理;八、變化之性故痛苦。

  乙一、略說痛苦:

  如是已證悟壽命無常之後,為宣說輪回自性痛苦。首先承上啟下:

  如是三界輪回法,無常變故極痛苦,

  苦苦變苦及行苦,六趣眾生真悲慘!

  《教王經》雲:“大王,此有(三有)變化,此有無常,此有痛苦也。”為苦苦、變苦、行苦所折磨而沉溺於苦海中的此等六道眾生真是悲慘!

  乙二、宣說痛苦之比喻:

  以比喻說明產生痛苦之理。

  如火猛獸野人中,陷入國王囹圄眾,

  連續不斷受痛苦,仍無解脫時增憂。

  如是眾生感受種種苦厄,前一痛苦尚未消失,後面的痛苦已隨踵而至,無有堪忍之時,遭受著無量無邊的痛苦。《寶鬘論》雲:“如十方空地,水火風無邊,如是許具苦,有情亦無邊。”“短痛尚難忍,長苦何堪言?”《業分辨經》雲:“三有之苦,無有清涼之時,故如火坑;恐怖悲慘,故如處於猛獸、野人之中;難有解脫時機,故如困于國王囹圄中;反復產生,故如海濤;摧善趣命根,故如哈拉哈拉毒。”

  乙三、宣說為欲所誘之比喻:

  雖有離苦得樂心,現行苦因受苦果,

  猶如飛蛾撲燈火,貪戀欲境受誘惑。

  猶如野獸蜂魚象,為聲香味觸引誘,

  當觀五欲惑有情,唯受痛苦永無樂。

  此等一切眾生由於不知取捨,儘管千方百計欲求享受樂果,但是,沒有斷惡行善怎麼能離苦得樂呢?他們雖然想獲得安樂卻未行持善因,雖想脫離痛苦,卻勤造惡業之苦因。一切痛苦都是從三毒五毒等煩惱中產生,形成集相,以致感受各種苦果。然而,愚昧的眾生卻癡迷不悟,依然如故造罪,如同盜賊雖受到斷臂的懲罰卻仍舊盜竊,最後慘遭斷頭之苦。《入行論》雲:“眾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如何毀滅自樂的呢?由於貪執五欲使煩惱增強,從而感受痛苦,猶如飛蛾因貪求色法而撲向燈光以致被焚;野獸因貪聞琵琶妙音而遭殺;蜜蜂因貪享蜂蜜之源花朵而縛於花叢中閉氣身亡;魚類為魚鉤上的誘餌所欺惑而遭捕殺;大象因貪執清涼所觸而步入湖中導致送命。《多哈歌集》雲:“三有手印欺諸眾。”又雲:“嗚呼愚眾中箭(人名)言,當觀魚兒飛蛾象,蜜蜂野獸亦複然。”煩惱從五種欲妙中產生,以此漂泊於無邊無際的輪回中,這五欲比劇毒更可怕。關於此理,《致弟子書》雲:“如毒欲妙初享僅生樂,如毒欲妙成熟苦難忍。如毒欲妙愚癡黑暗蒙,難除動搖如毒欲妙力。心若詳察諸毒與欲境,欲妙過患非如毒易忍,毒發一次毒性即滅盡,欲妙他世亦會轉成毒。倘若毒中摻毒可息滅,殊勝密咒解毒藥可療,方便運用毒能利於人,劇毒欲妙永遠非如是。”

  乙四、不斷受六道痛苦逼迫:

  眾生接連不斷流轉於三有中感受種種痛苦。

  天界人趣阿修羅,旁生餓鬼及地獄,

  輪回六道如水輪,周而復始苦無邊。

  《寶鬘論》雲:“三道生死輪,無初中後轉,猶如旋火輪,彼此互為因。”

  乙五、怨親不定之理:

  如是流轉于輪回中時,眾生彼此成為親、怨、不親不怨皆不定。

  多生累世每有情,皆成親怨與中等,

  苦樂利害不可數,父轉成母母成妹,

  妹成自子皆不定,親友成怨亦無窮。

  自無始以來,於多生累世中,無有任何一個眾生未曾作過一切有情界之父母等,並且彼此互為父母、親怨的數量也不可勝數。《親友書》雲:“應當於此愛別離,病老死等眾多苦,根源輪回生厭離,亦當了知彼過患。父轉成子母成妻,怨敵複次成親友,是故流轉輪回者,無有少許確定性。”

  乙六、投生無數痛苦之理:

  若思前生後世業,厭離之心更增上,

  自成螻蟻諸身體,倘若堆集於一處,

  則比四寶山王高,哭泣淚水超四洋。

  墮獄餓鬼時所飲,銅汁膿血不淨液,

  遍佈江河不可比,其餘無量如虛空,

  為欲所斷頭肢數,世間微塵數不及。

  《念住經》雲:“諸比丘,當於三界生厭離心。何以故?流轉于無始輪回中時,生為螻蟻所棄之身,若積一處,則高於須彌山王;哭泣之淚過於四洋之水;無數次墮於地獄、餓鬼時所飲之烊銅汁、膿血、黃水、鼻涕,亦多於四洲匯入大海之四大江河水;為貪欲所斷之頭肢亦超于恒河沙數世界中地、水、火、風之極細微塵數。”《親友書》雲:“每一眾生所飲乳,勝過四大海洋水,今仍流轉投異生,未來所飲更為多。過去每一生遺骨,堆積一處超山王,地土摶成棗核丸,其量不及為母數。”

  乙七、縱得梵天樂之果亦終將受苦之理:

  轉于輪回中時,即使享受梵天等之安樂,最終也會感受無量痛苦。

  轉畜夜叉鳩盤荼,腹行等受多苦樂,

  縱得梵天帝釋果,四禪無色七寶地,

  功德圓滿君主位,亦墮惡趣受劇苦。

  連續流轉于輪回中時,地、水、山、洲、虛空界的一切境域,無有一處未曾去過,也曾無數次作過天人、龍、夜叉、乾達婆、鳩盤荼、曆蟄波(音譯)、梵天、帝釋以及轉輪王,其間無有未享受的快樂與未感受的痛苦,又墮入惡趣受苦,這真是令人極生厭離之處。《致弟子書》雲:“百般流轉何有未成眾?往昔多次豈有未享樂?何有未獲如拂塵福德?縱有一切然仍增貪欲。豈有未住之洲未存水?無有任何未住之境處,未至之方虛空亦非有,然未滿足增長諸貪欲,往昔多次無有未受苦,然無離貪知足之有情,無有未入彼胎之眾生,然諸輪回眾生未離貪,投生流轉此等廣大眾,享樂受苦多次輾轉故,無有任何未成親友者。”

  乙八、變化之性故痛苦:

  如是不斷漂泊于輪回中時,也理應思維其餘厭煩之事。

  即生享受無邊福,一切高者死亡後,

  亦成貧苦可憐僕,如夢富足醒時無,

  苦樂無常變苦性,若深思維更增厭,

  是故三界諸有情,莫貪有樂修菩提。

  縱然獲得帝釋天、梵天、他化自在天以及人間的安樂,往昔的善果窮盡時也會感受痛苦。梵天、帝釋天、轉輪王、天人、從凡夫到廣果天之間的四禪天、四無色天的眾生死後都會墮入惡趣諸處,以往昔的業力而感受種種苦樂。《現行經》雲:“某時導師獅子尊,自兜率天降臨前,于諸天人賜教言:斷除一切諸放逸,天界眾多之喜樂,皆自善因中生故。應當報答其恩德,所積善根今窮盡,何處感受不樂苦?複將墮於惡趣也。”此理在《廣大遊舞經》《毗奈耶經》中也有明說。如同夢到自己成為財物、住宅、受用圓滿的天王或人君,醒來後一無所有。如《入行論》雲:“人生如夢幻,無論何事物,受已成念境,往事不復見。”又雲:“死時舍一切。”《親友書》雲:“世間應供帝釋天,以業感召亦墮地,縱然成為轉輪王,亦複轉成為奴僕。即使長期於天界,享受婀娜之天女,複墮地獄遭碎斷,感受極難忍之苦。長住三十三天上,足踏柔軟極愜意,複淪煻煨屍糞泥,同熏難忍之苦味。與諸天女相倚喜,美麗園中共嬉戲,複將為諸劍葉林,斬斷手足與耳鼻。或入曼陀妙池沼,天女金花豔彩容,捨身步入無灘河,熾門難擋受熱浪。欲天界中大樂者,梵天離欲得安樂,複成無間獄火薪,不斷感受痛苦也。自身光芒勝日月,照耀一切世間界,死後複至黑暗處,伸展自手亦不見。如是苦者當執持,三種福德之明燈,獨自趨入日月光,無法遣除之暗處。”之所以分別稱欲界、色界、無色界為現、半現、不現城,是因為彼等分別乃粗大、明清、不現之故。勸誡諸位切莫貪戀此等些微安樂,當勤修無上菩提道。換句話說,必須毫無間歇地精進修持善法。《親友書》雲:“頭或衣上驟燃火,放棄一切撲滅之,精勤趨入涅槃果,無餘比此更急迫。”

  甲二(分別廣說)分三:一、迷基;二、迷理;三、分類。

  乙一(迷基)分二:一、宣說三界迷亂之所依;二、宣說八識聚迷亂之基。

  丙一、宣說三界迷亂之所依:

  所有一切痛苦的根本所依即是內在身語意三界。

  眾生身語意三門,欲界色界無色界,

  現與半現不現城,苦苦變苦行苦逼,

  由心意識增長故,不斷迷現境苦樂。

  因為身體是粗大物質聚合的,故為現城,語言猶如空穀聲無而顯現,故為半現城,意識無有五根門之相無實,故為不現城,從而分別立名為欲界、色界、無色界。有何根據呢?《集密意續》雲:“粗大身欲界,微細語色界,極微意無色。殊勝童子光,住於此三城。”所謂之殊勝童子光是指自然本智。如是三門為三苦所逼,均以分別念之緣而連續感受迷亂顯現。如何顯現的呢?依六境、六識聚分別從各根門而出,由於執著外境的緣故,心識不斷貪執痛苦、安樂或不苦不樂中任何一種,分別顯現色等相之分為識;首先認識對境的粗大總相者為心;爾後觀察彼它的差別並持續起貪嗔癡任何一種之心所稱為意。《菩薩地論》中雲:“現外境為識,初分別為心,後伺察彼差別之心所即為意,此三者相應具足,即以遍行之性存在。”意思是說,有心的緣故心所也隨後相應產生,心所以助緣心遍行之形式存在,因為心所也是與心普遍相關而成的,故以相應遍行助緣的方式存在。通過智慧衡量外境時,最初緣外境總相或本體之分稱為心;爾後分別衡量它的別相,所以稱為心所。儘管如此分別立名,而實際上僅是認識伺察外境之識而已。《寶鬘論》雲:“由何心能見,依名言中說,無心無心所,實無不許俱。”

  對於實相無有分別的佛地,雖然通過了知外境而分別衡量現境卻不能稱為心、意、識,因為無有執著能取所取二現之故。《贊心金剛經》雲:“眾生心意識,由二取假立,無念智無彼,見性意勝智。”《寶積經》中說:“既遠離心、意、識又不舍等持,此乃善逝不可思議智慧之密。”即是說,了知所顯現的色聲等一切外境之相的心,或者令生起與外境相同的心稱為識;了知外境時最初所謂的“這個法”即認知分稱為心;不斷出現觀察彼之差別的心稱為意。衡量境現之識刹那明然出現於各根門而伺察時,若執著安樂則為貪心;若執著痛苦則為嗔心;若無有苦樂感受僅執著所謂的“這個法”則是癡心。譬如,看見相識已久的妻子生起貪心;見到擊敗自己的敵人生起嗔心;看到牆壁、水流、大路、樹木以及一般之人無喜無悲生起癡心。《毗奈耶經》雲:“見親友生貪,值害敵起嗔,遇中者增癡,當護汝根門。”

  丙二、宣說八識聚迷亂之基:

  現在廣說彼等現基與分類:

  阿賴耶意五根識,依次乃為處次第,

  彼生因果三有苦,根為無明能所取,

  形成境身心習氣,執我我所成輪回。

  心識現於各自外境的當時,清然無分別之心稱為阿賴耶識,爾後執著它的心詳細或籠統地伺察外境之相,即是意識。《文殊智慧莊嚴經》雲:“心乃阿賴耶識,我執即為意識。”此外,依靠眼見色法,分辨所見之法是何事物,即為眼識。同樣,依靠耳聞聲音、鼻嗅氣味、舌品味道、身感所觸之識分為五根識,此等即是由外境而產生有境的意識。從前面的意識產生後面的意識稱為處;因為具有彼等境與識之諸緣並不舍廣大眾多各別之分稱為界;前後相聯而產生,成為有法與法性的關係,故稱為緣起。境與有境之心二者聚合時感受安樂等,並且集聚覺知部分,以觸為緣,稱為受。諸如此類之差別有無量。若歸納,則依靠境、根、作意三者聚合所生之三毒而引發的一切業均為不善業;以此三者所產生的安忍等遠離三毒之一切業為大善業;未以智慧、大悲攝持,諸如十善為劣善業。因為此等善業為愚癡地所攝,產生輪回之樂果後將會窮盡,所以稱為隨福德分善。以(智慧大悲)聖道所攝持的善業成為菩提之因,故稱為隨解脫分善。以三毒引發的不善業成為墮入惡趣感受諸苦之因;以隨福德分善業將會享受增上生人天之安樂;隨解脫分善業可成為獲得暫時增上生、究竟決定勝之因。《寶鬘論》雲:“貪嗔癡所生,乃為不善業,無有貪嗔癡,所生為善業。不善生諸苦,墮入諸惡趣,善業生善趣,享受諸安樂。”人們將如夢般似乎顯現的外界事物說為“他”,由此便形成了外境習氣,從而顯現清淨和不清淨的各種形相,並且成為迷亂之處;儘管身體是從四大產生的,但由於未了知真如本性的緣故而形成身之習氣,以致從蘊、界、處等中生起煩惱,依靠執著由此所生的苦果分而成為迷亂之所依;自然光明智慧本體空性、自性光明、顯現種種現相之門不滅,由於貪執能取所取之自相而形成心之習氣,以致出現三毒、五毒,並且成為具有我執與我所執之迷亂的根本,從而產生如影像、夢境、毛髮般無而顯現、似乎實有之輪回迷亂顯現。即是將能取執為我、所取執為我所,諸如將住宅執著為我所之心。

  乙二(迷理)分二:一、了知本面而解脫與未知本面而迷亂之理;二、以我所執漂泊輪回受苦之理。

  丙一、了知本面而解脫與未知本面而迷亂之理:

  廣說迷亂之基與迷亂之理:

  心性圓成實法身,然以無明之執著,

  所生遍計之串習,迷現不淨依他起,

  執著心境之二取,由此自生無量苦。

  將證不變心性義,修持圓成實正道,

  詣淨依他起刹土,棄離有城得休息。

  《瑜伽師地論》中宣說了三大宗義,即遍計所執法、依他起性、圓成實性。

  (一)遍計所執法分相成就遍計與差別遍計兩種。

  相成就遍計:指不存在本體僅以分別念假立的任何一法,如兔角和所謂的我。而且,所謂的劣宗與某某事物的名義也都是心安立的。為什麼呢?例如有人被取名為獅子,然而尋遍其身體各處也無法得到此義。所謂的意義也僅僅是心安立的,口中所說的和心裏所憶念的自相,其真實對境是沒有的,如火之聲義。

  差別遍計:指的是於迷亂者前暫時顯現的器情、苦樂、蘊界處等種種相。實際上這一切都不成立,如夢般現於迷亂之心中,因此稱為差別遍計。因為它們從本性上講皆不存在,只是顯現於迷亂者面前,因是增益的緣故而稱為遍計。《瑜伽師地論》雲:“一切遍計法,無而迷心生。”

  (二)依他起也有兩種:不清淨依他起、清淨依他起。

  不清淨依他起:是指現於各自根門前的一切迷亂顯現,諸如由習氣增長而產生的土石山岩等不清淨之器情相。

  清淨依他起:指清淨刹土與佛所見境中的刹土、七寶以及光芒耀眼的無量殿等一切現相。

  有些人認為《瑜伽師地論》中所說的依他起不合理,因一切皆可包括於自現一體中之故。答:此觀點不應理。因為此等顯現根本不是從自己意識習氣分而安立為自己的,例如,鏡中的影像雖然依靠面容之外緣而形成,但它不是面容。你們所說的一切外境皆攝於自現一體中也需要詳細觀察,請問:是現於心中而說攝於的抑或顯現是心而說攝於的?若許前者,則正在顯現時,無有攝與不攝之概念,所謂的“攝於”實際上也僅是詞句而已,其外境顯現還保留著。若許後者,則有什麼理由呢?如果說因為從心中產生故許外境是心,則有女人所生的兒子也應成為女人以及身體所排出的不淨物也應成為身體的過失,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現量所見之故。此外,若謂:因現于心中故許外境是心。駁斥:那麼色法也應成為眼識,因色法現於眼識中之故,並且顛倒眾生前的佛陀也應成為眾生之心。若承認此觀點,則有具顛倒心之眾生成了佛陀的過失,因為眾生皆現於佛前,所以一切眾生全部應成佛了,或者遠離諸垢染之佛陀也應成了眾生,此等過失無法避免。若謂:無心不生外境故許外境是心。駁斥:那麼因果也將成為一體,因無有不生之故;敵人與自己的嗔心也應成為一體,因無敵不生依彼之嗔心故。若謂:由心所造故許外境是心。此種說法也不合理,如果這樣,所繪的圖案也應成了畫家,畫家所作之故。所以,承認外境的土石山岩為心是不合理的。但是,可以承認外境是由心之習氣所生的迷亂顯現。如果不是這樣,(而認為外境是真實的心,)那麼,一百個人看同一個瓶子時,共同所見的那個瓶子將成為所有人的意識,結果一切眾生的意識成了一體。若如是承認,則一個眾生成佛一切眾生皆應成佛,若一眾生墮入惡趣全部眾生都應墮入惡趣了。倘若如此,則在此世間上,除你或我之外,不應有任何眾生,因一切顯現除自心外無有之故。或者,除釋迦牟尼佛外不應有其餘的一切,因為佛陀所徹見的一切外境皆是其心識之故。若這樣承認,實際上不是吧,我們明明存在的嘛!

  執此種觀點者在當今時代極多,這只能說明他們對大乘的法義頗為迷惑而已,(可以說,此類人與愚昧的大象無有差別。)如雲:“蓮網遮巨身,佩有花耳飾,面飾金閃閃,大象唯高已。”若問:顯現是什麼呢?按照無垢假相唯識所承認的較為應理,此宗論典中說:如是各自之顯現乃各自之心,然現境非心也。如《瑜伽師地論》雲:“諸顯現為心,現境非如是,無始具習氣,迷亂如毛髮。”前面的觀點未辨別顯現與現境。也就是說,依靠現境之山,心中產生是山的概念,似乎是他法的執山之心也是依靠眼根而產生的。即自心執著自己所到處之外境分為自現,當前往別處時現境雖然不跟隨,但依靠執著從前眼根識現量所見外境習氣之心和無而明現的意境總義卻可以清晰現於意根前。所以,意所識所量之顯現、執著之心、他眾之顯現、執彼顯現之心雖然都是心,但緣任何法而生起的意境安立為現境,五根門前的一切對境是以無始之習氣無而顯現的,如毛髮般紛紛漂落。若對方說:倘若如此,則應成了兩者,因現境與顯現成立異體之故。駁斥:那麼,你們自己也已成為兩者,因為承認外面存在一個顯現之心、內在又有一個執著之心故。若對方又說:因為這二者在心上是一體,所以,儘管說是兩者,但實屬一類。駁斥:同樣,這裏也是以迷亂習氣為緣,而使現境與執著彼之心二者無而顯現,于名言迷亂習氣之相中是一體,實際上這二者皆不存在,因此成立無二之自性。

  我們中觀派認為:若詳細觀察,不僅外境不是心,而且也不承認顯現是心,因為內在的心外面不存在而裏面觀察現於各根門中的外境顯現之故。倘若外面存在顯現,則人同時有兩個意識或自己將成為無情法等有許多過失。所以,執著現不現者雖然是心,但顯現不能成立為心。例如,儘管以耳識辨別是否為鼓聲,然而鼓聲不能成為耳識。總之,自心儘管好似外散卻並未到外面去,外境現於內心之故。因此說,外面的顯現根本不是心。一切皆是無而顯現之故。所現的白紅等種種現相如同現于膽病患者眼前的毛髮一樣,外中內皆無有而現故,稱為現而無自性或本體空性。承認成立外境是心與除心之外成立餘法二者均未脫離實執,故無有少許差別。若謂:你們中觀派承認外境並非是心識,所以與聲聞有部觀點相同。駁斥:不相同。有部承認外境無情法自相成立,而我們的觀點是說如夢般的迷亂習氣顯現無而現於心中。中觀派不破此理也是極為應理的。若對方說:中觀應成派不是承認何者皆遮破嗎?反駁:並非破顯現分,若有實執,則要遮遣。如阿闍黎龍樹說:“顯現非所遮,實執乃所破。”此處是遮遣真相唯識宗所承認境相為心,以及真相、假相唯識共許勝義諦中成立自證的觀點,怎麼會破由習氣無而所現之迷亂顯現與真實成立之諸法呢?因為在世俗諦時都是同樣的緣故,如同外依他起與從前面覺知生起後面之心一般,顯現也觀待前面的顯現結合內心之依他起的說法,也需觀察。若因為似乎前後顯現而這樣承認,則僅是名稱不同而已,實際別無他法,與我們的觀點是一致的。此外,若認為顯現與心是異體,則成立其他法,故與你們所許相違,實在不妙。《瑜伽師地論》雲:“如此種種現,餘相相同故,不淨依他起,清淨依他起,雖非依他緣,如他顯現說。”

  圓成實也分為無變圓成實與無倒圓成實兩種。其中:

  (一)無變圓成實:是指無論迷亂或未迷亂時自性清淨法性本來具有的空性,前後無別而存在,即本性實相。依此而言,空性也安立為三種:自空、他空、自他空。自空又分為離自相自本體空與遍計自本體空二種。離相自本體空指無而顯現如水月;遍計自本體空是指雖無自他分類卻不舍任運自成之法。他空分不具他空與異名他空。自他空也分兩種,即具二差別空、聲義自相空。

  此心之法性光明如來藏的自性無有一切過患,具足功德之相,從本體清淨分而言,超越功過破立;所顯現的白紅等各種迷現垢法以及此等分別念八識聚本性無有,所以本體也是空性,諸如柱子、瓶子以差別而言也是空性並具有過患分,但從本體清淨而言,也是超越功過破立的;諸道亦是自本體空,並具有功德過患之分,從本體清淨而言遠離功過;究竟清淨時一切過患習氣蕩然無存,因為已現前了如來藏所有的功德故而不空,從本體清淨方面而言超離功過破立。總而言之,自空是指任何法之自性無實有,若分類則有離相自本體空與遍計自本體空兩種。離相自本體空:是指無有任何相狀如兔角,於迷亂者前顯現卻是本性或實際無有如水月般的空性。遍計自本體空:是指所命名的名稱、詞句、文字都僅是以心安立的,無有外境自相。例如,為孩童取名獅子時其名為獅子,義為具有鬃毛的動物,但此名義在孩童的身上何處也不存在。雖然能知的名稱不在所知的意義上,但具有能力的一切名稱皆可名為遍計自本體空。

  他空是從一法上不存在他法而立名的。若分類則有不具他空與異名他空兩種。不具他空是指太陽上不存在黑暗,或者柱子、氆氌等物體上無有太陽之一切其他自相法;異名他空是指對所謂的太陽取名為能明、七馬等不同名稱。如是一切分攝的種種名稱實際上也未觸及太陽的自相,因此名為異名他空。

  自他空是指某一法上自他二者都不存在。若分類則有差別遍計空與義自相空兩種。遍計空是指所謂之迷亂輪回的蘊界處等三界一切法自相是空性,因是心安立之名言名稱故。自相空是指因無有自相故二者皆不存在如石女兒或陽焰水,以及自性雖無實有但顯現不滅而明現如清淨依他起之兩種空性。如是三本體若分則有六空,這些也全可包括在本體清淨之所說空與離思方式之差別能說空二者中。因此,應當以如是方式證悟諸法空性。有些言說無有之斷空派不知空性之理,與順世外道的觀點相同。有些說此空、此不空之空見派是持相似空性的常見者,與聲聞緣覺的觀點相同。所以,切莫依止這些墮于常斷邊的宗派。

  (二)無倒圓成實:是指解脫正道,證悟真如實相後不舍現分而於世俗諦中積累福德資糧;觀想空性而於勝義諦中勤修離一多如虛空之法性智慧資糧。《瑜伽師地論》雲:“所謂之無倒,道諦真實攝。”總之,通達心性光明不變之真如,並證悟諸法僅是假立實則空性後,如果精進修道則將完全轉依或徹底清淨諸遍計執著心之不淨迷現,從而趨至本地,圓滿現有身語意無盡莊嚴輪清淨刹土。這以上是將一切教法合而為一進行闡述的。

  丙二、以我所執漂泊輪回受苦之理:

  現在宣說眾生以能取所取漂泊於此如夢般的輪回中、沉溺在苦海中的情形:

  嗚呼難察輪回邊,疲憊痛苦三有道,

  轉生何處無微樂,不善業生難忍果,

  顛倒自現如夢中,各於六趣中感受,

  無而迷現苦無量,依教略說請諦聽!

  《毗奈耶經》雲:“不淨糞中無妙香,如是六趣無安樂,火坑之中無清涼,三有中亦無歡喜。”從欲界轉生到色界,從色界無色界轉到欲界,從無色界轉至色界,此三有的一切眾生投生流轉於六道中,唯一感受痛苦,無有安樂之時。依照《念住經》等佛經而于此宣說,以勸勉具有智慧者捨棄歡喜三有之心,勤修解脫正法。若不精進,則反復漂流於輪回之故。《致弟子書》雲:“若人恒時旋轉輪回中,片刻休息亦思獲安樂,此人定無自由漸百般,于等不等眾生中漂流。”

  乙三(分類)分七:一、地獄之苦;二、餓鬼之苦;三、旁生之苦;四、人類之苦;五、非天之苦;六、天界之苦;七、擺脫此等痛苦之教言。

  丙一(地獄之苦)分三:一、熱地獄之苦;二、寒地獄之苦;三、擺脫地獄痛苦之教言

  丁一(熱地獄之苦)分十二:一、複活地獄之苦;二、黑繩地獄之苦;三、眾合地獄之苦;四、號叫地獄之苦;五、大號叫地獄之苦;六、燒熱地獄之苦;七、極熱地獄之苦;八、無間地獄之苦;九、彼等之攝義;十、孤獨地獄;十一、近邊地獄;十二、擺脫此等痛苦之教言。

  戊一、複活地獄之苦:

  復活熾鐵餘燼上,眾聚互以兵器殺,

  復活聲起苦如前,如是受苦至業盡。

  地獄眾生以業所牽集聚於熾鐵的餘燼上,每個有情手持棍棒、斧頭、長矛、鐵輪等相互打殺,猶如見到不共戴天的仇人一樣,結果全部死亡。正在這時,從空中傳出“願汝等復活”的聲音,於是這些地獄眾生又恢復如初,依舊用兵器相互殘殺,日夜無數次感受如是痛苦。《親友書》雲:“于此一日中感受,三百短矛猛刺苦,彼較地獄最微苦,難忍之分亦不及。”

  依照共同經部所說,複活地獄眾生乃至業力未盡之前一直受苦。其壽量:

  壽量人間五十年,四大天王天一日,

  彼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則為一年,

  復活一日五百年,自壽五百年受苦。

  詳說彼之細分類,經說此地獄壽量,

  相當人間之年數,十六萬二千俱胝。

  不同大乘諸經續論典中只宣說了按各自業力輕重而解脫,而未說確定性的壽量。諸如有些眾生相續中生起猛烈對治等也可突然轉生,有些輕蔑金剛阿闍黎等需住數大劫,因此是以業障而區分的。如《親友書》雲:“雖於百俱胝年中,感受極其難忍苦,乃至惡業未盡前,一直不離彼生命。”此處就共同乘的說法而言,如《俱舍論》雲:“複合等獄之一日,依次等同六欲天。”若按照《念住經》與《業分辨經》中所說而計算,人類五十年相當於四大天王天之一日,如是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四大天王天的五百年相當於複活地獄的一天,複活地獄的眾生需要感受自壽五百年的痛苦(360×500×360×500×50=1620,000,000,000年即人間一萬六千二百億年)。若以人壽計算,則如《念住經》中說:“複活地獄眾生壽量達人間十六萬二千俱胝年(即一萬六千二百億年)也。”、

  戊二、黑繩地獄之苦:

  黑繩燃鋸剖粘合,粘合複剖極痛苦,

  壽量人間一百年,三十三天之一日,

  彼天千年獄一日,佛說彼自壽千年,

  人間一百廿九萬,六千十二俱胝年。

  《親友書》雲:“有者以鋸鋸割之,有以難忍利斧劈。”

  壽量:人間一百年相當於三十三天之一日,三十三天的一千年相當於黑繩地獄的一天,彼地獄眾生自壽一千年(360×1000×360×1000×100=12960,000,000,000年即人間十二萬九千六百億年)若按人間年數計算,則如《念住經》雲:“黑繩地獄壽量達人間一百廿九萬六千零一十二俱胝年(即十二萬九千六百零十億二千萬年)也。”

  戊三、眾合地獄之苦:

  眾合地獄形如馬,駝虎獅等山岩間,

  毀如微塵重復活,鐵域中為錘粉碎,

  極度壓榨血不止。壽量人間二百年,

  即為離諍天一日,雙胞欲天二千年,

  眾合地獄之一日,經說自壽二千年,

  人間俱胝之年數,一零卅六萬八千。

  《致弟子書》雲:“形如羊角二怖之山間,眾生聚集全身皆粉碎,清涼微風刮起重復活,如是百次被碎成粉末。”《親友書》雲:“有被壓榨如芝麻,另有碎成如細粉。”因遠離鬥爭故稱為離諍天,因此天界中的天子天女同胎雙生,故又稱為雙胞天。人間二百年相當於離諍天的一日,離諍天二千年相當於眾合地獄一天,眾合地獄的眾生自壽長達二千年(360×2000×360×2000×200=103680,000,000,000年即一百零三萬六千八百億年)。若以人間年數而分,則如《念住經》雲:“眾合地獄壽量達人間一千零三十六萬八千俱胝年也。”

  戊四、號叫地獄之苦:

  號叫地獄火焚叫,沸鐵液中受熬苦,

  壽量人間四百年,乃為兜率天一日,

  兜率天之四千年,號叫地獄之一日,

  自壽四千年受苦,等同人間之年數,

  八千二百九十四,萬數四千俱胝年。

  《親友書》雲:“有者置於火燼堆,不斷焚燒口亦張,有於沸鐵大鍋中,頭成小團被烹調。”《致弟子書》雲:“有者墮入沸騰油鍋中,另有獄眾腳觸火星地,立即倒於熾熱地上焚。”

  壽量:人間四百年相當於兜率天的一日,兜率天四千年相當於號叫地獄的一日,如是而算,號叫地獄眾生自壽為四千年(360×4000×360×4000×400=829,440,000,000,000即八百二十九萬四千四百億年)。若以人間年數計算,則如《念住經》雲:“號叫地獄眾生壽量達人間八千二百九十四萬四千俱胝年也。”

  戊五、大號叫地獄之苦:

  燃鐵室中大哀嚎,為火焚燒閻羅打,

  壽量人間八百年,即是化樂天一日,

  化樂天之八千年,同此地獄之一日,

  自壽八千年受苦,即是人間俱胝數,

  六億六千與三百,五十五萬二千年。

  《致弟子書》雲:“地獄煙火滾滾成天色,放射火舌遍佈於十方,白骨之鬘所飾極恐怖,著象皮卒折磨而慘叫。有者崩射火星出恐聲,有者無法出音焚火聲,胸骨腔中冒煙聲淒慘,末劫火燒無量墮其中。”

  壽量:人間八百年相當於化樂天的一日,化樂天八千年相當於大號叫地獄的一日,大號叫地獄眾生自壽八千年(360×8000×360×8000×800=6,635,520,000,000,000即六千六百三十五萬五千二百億年)。若以人間年數計算,則如《念住經》雲:“大號叫地獄壽量達人間六億六千與三百五十五萬二千俱胝年也。”

  戊六、燒熱地獄之苦:

  燒熱鐵室諸眾生,短矛刺頭錘擊打,

  熾熱火舌焚全身。人間一千六百年,

  他化自在天一日,此天一萬六千年,

  燒熱地獄之一日,燒熱地獄之眾生,

  自壽一萬六千年,即是人間俱胝數,

  五十三億零八百,四十一萬六千年。

  《致弟子書》雲:“閻羅獄卒手持時繩索,昂頭毒蛇自脊骨髓出,烏鴉馬雞蒼鷲與鷹鷲,啄盡彼等眾生眼腦油。”

  壽量:人間一千六百年相當於他化自在天之一日,他化自在天一萬六千年相當於燒熱地獄一日,燒熱地獄眾生自壽一萬六千年(360×16000×360×16000×1600=53,084,160,000,000,000即五億三千零八十四萬一千六百億年)。若以人間年數計算,則如《念住經》雲:“燒熱地獄壽量達人間五億三千八十萬四千一百六十俱胝年也。”

  戊七、極熱地獄之苦:

  極熱地獄之眾生,熾熱雙層鐵室內,

  燃火三尖矛刺入,雙肩頂出鐵片纏,

  沸液鍋中受煮苦。壽量已達半中劫,

  人間年數不可量,成住壞空一小劫,

  四小劫為一中劫,八十中劫一大劫。

  經中雲:“害眾盛燃極熾熱,金剛三尖矛刺身,熾鍋中煮鐵片纏,火焚全身方稍憩。”

  壽量:無法以年數衡量,以成住壞空劫之次第計算,則達半個中劫。如《念住經》雲:“極熱地獄眾生需於半中劫內慘遭苦受。”

  戊八、無間地獄之苦:

  無間熾燃鐵室內,唯聞獄眾哀嚎聲,

  火與眾生辨不清,如燃油燈燒燈芯,

  火中剩存微生命,需一中劫久受苦,

  無餘較此更劇苦,故稱無間無息獄。

  《致弟子書》雲:“肺積乾草燃心熊熊火,口喉冒出火焰與黑煙,腹裂灌澆鐵水焚內臟,僅僅發出難辨慘叫聲。欲求解脫劇苦之獄眾,反復見門開縫遠眺合,業力門栓緊閉複阻斷,爾時又生灰心之他苦。熾燃鋒利長箭如雨降,獄卒以棒毆打淚漣漣,同時灌入火星鬘鐵汁,口鼻耳孔向上冒青煙。乃至眼腦凝膜皆糜爛,頭破紫色火舌燒無餘,忿怒火焰於彼身軀上,如於乾柴加油火更旺。”《親友書》雲:“如是一切痛苦中,無間地獄最難忍。”《業分別經》雲:“無間地獄獄門中,具六千萬由旬之鐵山,彼地獄眾生磨盡此山方至命終,壽無量也。”其中明顯地說明了造舍法罪、破誓言等眾生墮此地獄。《念住經》雲:“無間地獄眾生過一中劫壽方盡,假使轉生為人,亦是諸根不全者。”

  戊九、彼等之攝義:

  以上所述諸地獄,火焰漸增七倍熱,

  下者痛苦較前勝,乃至業未盡受苦。

  以上所說的所有地獄火焰的熱度依次增上七倍。《業分別經》雲:“平常旃檀火,劫末地獄火,熱漸七倍增,苦亦差七倍。”下面的地獄具有上上地獄的一切痛苦,則如麻風病上又出現癤腫一樣,依次積多,感受成七倍地粗大,痛苦也成七倍地增強,乃至業力未盡之前一直需要感受痛苦。

  戊十(孤獨地獄)分二:一、真實宣說孤獨地獄之苦;二、破斥其他謬論。

  己一、真實宣說孤獨地獄之苦:

  孤獨地獄攝彼中,住於山樹與虛空,

  岩石水火不定處,少數多聚或獨居,

  彼為不同痛苦逼,是故稱為孤獨獄。

  形如杵、繩、笤帚、薪燼、樹幹及不同有情相的孤獨地獄眾生,住於山岩、水火、虛空等不定之處,它們無論是群居還是獨存,都受到寒熱、饑渴、剖剁、燉煮等不同痛苦的逼迫,無有堪忍之時機。因為半日或瞬間或恒常被各不相同的業力所折磨,故稱為孤獨地獄。《毗奈耶經》中雲:“目犍連尊者到海邊時,見如杵、笤帚、樹木之孤獨地獄眾生為諸多痛苦所迫而言:‘三有無安樂,如孤獨獄眾,分別為苦迫,如住熾火中。’”

  己二、破斥其他謬論:

  遮破其他顛倒分別念:

  有謂因此地獄眾,壽命短暫少數聚,

  故稱孤獨實謬論,岩間惡蠍壽亦長,

  經說孤獨獄五百,比丘午齋集互爭。

  有些人認為孤獨地獄眾生壽量僅有一日故稱為孤獨地獄。這是不合理的。如《鐵室傳》雲“又經數多年,仍住此獄中。”此經中已遮破了其謬論。還有的人認為因獨一無伴孤苦伶仃故稱為孤獨地獄。這也是不正確的。經中說:“珠辛吉尊者去往一處時,在一經堂內擊犍槌後,見五百聲聞相眾生集中便互相諍吵、以兵器殘殺,死盡無餘。午齋時過又恢復如初。”以此可破彼觀點。

  戊十一(近邊地獄)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己一、略說:

  現在宣說存在於無間地獄周邊的十六個近邊地獄。

  無間地獄之四周,煻煨坑與屍糞泥,

  利刃原及無灘河,四四十六近邊獄。

  己二(廣說)分六:一、煻煨坑;二、屍糞泥;三、利刃原;四、劍葉林;五、鐵圍山;六、無灘河。

  庚一、煻煨坑:

  無間地獄之眾生,感覺門開行至外,

  見妙壕影立即往,墜入沒膝煻煨坑,

  肉皆焚焦骨成白,恢復如初極痛苦。

  曾在無間地獄的鐵室中倍受酷熱之苦的眾生,因業力減輕而覺得地獄之門開啟,便逃到外面,看見一處好似涼蔭般的妙壕前往時,結果被鐵狗所追,十分痛苦。《致弟子書》雲:“為彼載滿劍叢發威犬,長長金剛利齒啃刺身,驅向遍滿火舌無灘河,處於難忍鋒利尖石中。”陷入煻煨坑中,肉焦骨露,復活後又受劇苦。

  庚二、屍糞泥:

  從煻煨坑中解脫出來的眾生繼續前行,又落入屍糞泥中。

  脫離煻煨坑眾生,複見爽泥即踏入,

  沉於惡臭屍糞泥,為蟲金銅鐵喙刺。

  《致弟子書》雲:“有為密密麻麻小蟲蠅,蝕食身體拖拉其屍體,業力所牽縛於網中者,僅僅移動亦不能中活。”

  庚三、利刃原:

  複見悅原而前往,熾利刃剁身成段,

  《致弟子書》雲:“入於鋒利兵刃箭葉林,竭力奔跑身無不傷時,墮遍三尖短矛利劍箭,較閻王口更厲之井中。”

  庚四、劍葉林:

  至於悅意森林處,為劍葉林狂風毀。

  《致弟子書》雲:“難忍烈日所逼厭惡身,見一枝繁葉茂林前往,落入百種刃葉中毀身,長久住此唯以哭為友。”

  庚五、鐵柱山:

  此等眾生向前行,耳聞悅意山頂上,

  昔友呼喚尋聲去,利鐵刀錐刺血肉,

  至頂鷲吸其腦髓。複聞山下呼喚聲,

  下山刀錐向上刺,且為原間具燎牙,

  熾男女抱極痛苦,並為多犬狼所食。

  離開了劍葉林的眾生來到一座十分悅意的山前,聽到昔日與自己作不淨行的男女以及親友在山頂上呼喚,於是便向上攀爬,結果被鐵器刀錐刺入血肉。下山時刀錐向上刺,感受如此的劇烈痛苦。《致弟子書》雲:“速攀難忍鐵柱山之時,叢生荊棘向下直刺入,穿透體內毀身受劇苦。”又雲:“下山之時鐵刺朝上方,倍加鋒利刺身憶念失,有者為熾利刃三尖矛,猛烈刺身無法向下行。爾時具刃喙之烏鴉群,齊上掏腸腹髒拖在地,有者墮入山崖深淵處。……可怖鐵女身燃熊熊火,四處崩射火星鬘嚴飾,無顧慮中為如鋸粗身,極其可愛姿態緊擁抱。”

  庚六、無灘河:

  複見清涼之河流,欣然前往涉入時,

  熱灰沒腰焚骨肉,見其兩岸獄卒護,

  此等眾生於彼處,數千年中受痛苦。

  《念住經》雲:“彼如是往時,生起河流想,剛入之,即沒及腰際,身肉皆焚,身骨皆離,恢復時又見昔日嬉戲者成為閻羅獄卒于其兩岸護之。”

  戊十二、擺脫此等痛苦之教言:

  灼熱劇苦所折磨,如是地獄誰不畏,

  三界之苦無有量,知此理者當修法。

  丁二(寒地獄)分三:一、宣說八寒地獄;二、宣說彼等壽量;三、教誨勤修解脫寒地獄之方法。

  戊一、宣說八寒地獄:

  現在宣說寒地獄的痛苦:

  八寒地獄之眾生,寒冷所逼八地獄,

  雪等嚴寒之諸處,暗中暴風雪凍身,

  皰起皰裂頞嘶吒,矐矐婆與虎虎婆,

  裂如青蓮如紅蓮,裂如大紅蓮傷中,

  熾燃利喙含生食,乃至業盡方離苦。

  八寒地獄的眾生受到冰冷的大雪以及黑暗中刺骨寒風同時的侵襲,周身起滿水皰,水皰破裂後形成傷口,口中不停地喊著“阿秋秋”,又喊“矐矐”,後牙關緊咬說不出話來,傷口逐漸裂成如青蓮花般,有細小脈瓣,內向外翻,又裂成如四瓣蓮花形,裂成如八瓣大蓮花形,許多含生爬入僅由細筋連結的傷口內,啄食著,從而感受無量寒冷之苦。《致弟子書》雲:“無可比喻寒風刺入骨,身體瑟瑟發抖縮成團,長出百皰破裂生含生,劍唇嘶扯流髓黃水液,苦痛咬牙毛髮皆雜亂,傷害眼耳喉結損全身,身體疲乏神志不清醒,住於寒地獄中大哭嚎。”

  戊二、宣說彼等壽量:

  如此痛苦的寒地獄壽量:

  革薩拉鬥二百倍,裝滿芝麻容器中,

  百年取一粒至盡,起皰獄壽餘廿倍。

  《念住經》雲:“此革薩拉城中稱芝麻之鬥二百倍量之容器盛滿芝麻,每百年從中取出一粒,取盡之時,起皰地獄之眾生于此獄壽盡也,余地獄壽量漸次增二十倍,以此類推,需受劇苦也。”與之相同,《俱舍論》亦雲:“芝麻器百年,取一粒至盡,起皰地獄壽,餘增二十倍。”

  戊三、擺脫地獄痛苦之教言:

  如是思維寒熱地獄的痛苦,當精進修持解脫之方法。

  為離一切地獄界,諸具心者當精進。

  《親友書》雲:“造罪之人乃至於,氣息未滅存活時,聞諸地獄無量苦,毫不生畏如金剛。即便見聞地獄圖,憶念讀誦或造形,亦能生起怖畏心,何況真受異熟果?”

  丙二(餓鬼痛苦)分三:一、住界餓鬼;二、空遊餓鬼;三、勸勉不貪三有勤修正法。

  丁一、住界餓鬼:

  現在宣說餓鬼的痛苦:

  餓鬼住界與空遊,身大腹寬手足微,

  口如針眼喉腔細,不得飲食饑渴逼。

  見花藥樹等即枯,境不悅意食嘔物,

  雖見飲食亦被護。內障腹部燃燒火,

  口中噴火冒濃煙,共障餓鬼極貧窮,

  恐怖受害無依怙,痛苦逼迫處慘境。

  住界餓鬼有外障餓鬼、內障餓鬼、共障餓鬼三種。

  外障餓鬼:因外境不悅意而得不到滿足,身體惡劣,食用嘔吐物,即使見到飲食也是被守護著的,或者到了近前便乾涸無餘……,真是痛苦不堪。

  內障餓鬼:在外障餓鬼痛苦的基礎上,腹中燃火冒出濃煙。

  共障餓鬼:在以上二者痛苦的基礎上普遍具有的痛苦,諸如貧窮饑渴、醜陋根殘、無依無怙,因恒受他眾損害而惶恐不安。《致弟子書》雲:“難忍乾渴遠見淨河流,欲想飲用而前往彼處,然成遍滿毛髮水棉物,膿血淤泥大便之濁水。狂風習卷巨浪至山巔,且見青翠檀香林前往,熊熊大火焚燒彼森林,樹成柴燼多倒變坑窪。複見恐怖翻滾之大海,熾燃浪花高濺即前去,彼亦變成熱沙與狂風,洶湧鐵水滾滾悲慘境。雖欲此地雲集降下雨,然雲中降夾煙鐵箭雨,燃燒金剛磐石火紅雹,伴隨金光閃電雨燒身。”

  丁二、空遊餓鬼:

  空遊餓鬼是指分散而居的餓鬼:

  空游餓鬼諸鬼魔,羅刹藥叉鬼王等,

  業力神變無礙行,常造種種損害事,

  散播疾病奪色澤,斷除他人之壽命。

  人間一月彼一日,餓鬼自壽五百年,

  人間年數一萬五,閻羅世界受痛苦。

  因為這些鬼魔眾生也包括在餓鬼中,所以同樣感受無量痛苦,諸如外境不悅意,受害憂苦,饑渴所迫,去親友面前也是將自己臨終氣息分解的痛苦傳染給他們,使彼等生病,自己也是長久為此病苦所惱,並且奪取親友的壽命、色澤,唯行種種損害他眾之事,心不安樂,即使以神變而行,可是甚至險隘之處也被守護著,也有自身如門、如鋸、如柴燼以及犬鳥等種種形相者,有些餓鬼雖以往昔的微小善根而擁有資財,卻為其他諸多痛苦所折磨,並且大部分時節顛倒,對他眾來說是安樂之事,而在餓鬼身上卻成了痛苦,諸如此類,數之不盡。《致弟子書》雲:“酷熱所迫冰雪亦熾熱,嚴寒所逼火亦成冷觸,極其難忍異熟所蒙蔽,餓鬼顯現種種顛倒相。口如針眼大腹數由旬,悲慘恐怖雖飲大海水,喉細無法進入寬闊腹,口中毒氣亦令水滴幹。”《親友書》雲:“餓鬼所欲不遂意,屢生痛苦不堪忍,饑渴寒熱疲畏懼,所生極其難忍苦。有者口小如針眼,腹如山丘饑所纏,雖得少許不淨糞,然無享用之能力。有些裸體皮包骨,瘦骨嶙峋如乾薪,有者夜晚口燃火,投火飛蛾吞入口。有者劣種排膿血,糞等髒物亦不得,相互毆打從喉中,生出腫瘤化為膿。諸餓鬼界春季時,月亮亦熾冬日寒,樹木不生諸果實,僅望一眼河亦幹。連續不斷受痛苦,有為所造罪業索,緊緊束縛之眾生,壽量一萬五千年。”也就是說,人間的一個月相當於餓鬼界的一日,餓鬼自壽五百年,即是人間一萬五千年。

  丁三、勸勉不貪三有勤修正法:

  勸誡諸位了知三有具無量痛苦後,切莫貪戀,應當精進修持正法:

  知此生厭苦性理,具智慧者為解脫,

  棄離喜愛三有心,必定修持寂滅法。

  丙三(旁生痛苦)分二:一、痛苦之理;二、勸勤修法。

  丁一、痛苦之理:

  宣說旁生界也無有安樂:

  海居旁生四洋中,互相啖食苦無量,

  住於黑暗洲海處,畏食寒熱饑渴惱。

  海居旁生住於四洲之間的大海中,魚螺鯨等如酒糟般密密麻麻遍滿其中,它們大的吃小的,小的食大的,超出鐵圍山範圍如簸箕之外的洲間是黑暗處,因為這裏無有日月光芒的照射。水生動物都會受到互相啖食、饑渴等無量痛苦。

  散居人間鳥獸等,獵人侵害各自損,

  牛馬駝驢山羊等,役使毆打苦無邊,

  因肉皮骨而遭殺,感受痛苦無邊際。

  散居旁生是指住于人間的高山、平原、水中、岩洞、虛空等處的昆蟲蜂蠅、飛禽走獸等。這些旁生也各自感受著饑渴寒熱、相互為食、疾病危害等無量痛苦。尤其遭受獵人、漁夫、捕鳥人的侵害,有些因為自己的肉、皮、骨(價值昻貴)而遭殺。有些被役使到最後也是被宰,期間屢遭毒打、刺血等,感受無邊痛苦。

  諸龍苦樂日夜半,午前午後樂變苦,

  有處降下熱沙雨,有者無友孤貧逼,

  共愚畏懼大鵬等,具有多種多樣苦,

  壽亦不定有一日,經說龍王等住劫。

  龍宮內,無論是晝夜還是午前午後,快樂也會成為饑渴寒熱等各個痛苦,受到諸多苦厄折磨。有些地方降下熱沙雨,有些被同類所棄,擯出群外,孤獨無助。龍類的共同痛苦即愚昧無知、大鵬之侵襲,密咒之威脅(指人間密咒師念咒降伏),還有其他無量損害。

  旁生的壽量不定,有些壽命僅僅一瞬間或一天,也有安止龍王(八大龍王之一,梵名德巴迦)等壽量達一中劫的。《俱舍論》雲:“安止龍住劫。”《龍王請問經》雲:“我於此海中已住一中劫矣。”《親友書》雲:“旁生生處亦遭殺,毆打捆綁各種苦,棄離趨寂諸善法,相互啖食極難忍。有因珍珠有因毛,血肉骨皮而遭殺,毫無自由受人打,鞭抽鐵勾等役使。”

  丁二、勸勤修法:

  思維此理欲解脫,旁生界者為利樂,

  晝夜精進而修持,增上決定勝妙道。

  由於未行持十善等妙法而墮於旁生界中,所以勸誡想擺脫旁生痛苦的諸位精進修持暫時獲得人天之正道即隨福德分的十善業、四禪、四無色,以及究竟解脫之妙道即福慧資糧的空性大悲藏、六度等。

  丙四(人類痛苦)分三:一、總說受八苦之理;二、別說八苦;三、勸誡為擺脫人間痛苦勤修正法。

  丁一、總說受八苦之理:

  宣說獲得善趣也無安樂之理:

  人類亦無安樂時,悲傷苦惱煩亂等,

  一苦未消一苦至,食用雜毒食變苦,

  衣食行過患病等,生後痛苦為行苦,

  即是三大根本苦,生老病死怨憎會,

  愛別離與求不得,近取八分苦無量。

  人類如何受苦的呢?苦苦、變苦、行苦即是三大根本苦;生老病死、怨敵相會、所愛別離、所求不得、近取五蘊之執著即是八種支分苦。人們周而復始地感受此等痛苦。首先,苦苦是指痛苦重疊出現,如父死母又亡;變苦指當下擁有的快樂隨後變為痛苦,諸如正當娶媳歡慶之時房屋倒塌,食用雜毒的飲食等;行苦指服毒、衣食行為不如理而引起生病,或者加害有權勢者反遭到報復……。《毗奈耶經》雲:“輪回具苦蘊,苦苦與變苦,行苦八分苦,眾人受劇苦。”

  丁二(別說八支分苦)分八: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怨憎會苦;六、愛別離苦;七、求不得苦;八、近取蘊苦。

  戊一、生苦:

  生苦較前苦更為強烈。如是漂泊于中陰的尋香識,將母胎執為住所而投生。

  癡識風心明點聚,凝酪膜皰及血肉,

  堅肉支節魚龜形,經七七日漸成身。

  母稍受累饑渴寒,熱等亦覺苦無量,

  需受黑暗狹畏臭,蜷曲難忍之痛苦。

  中陰意識進入父母交媾白紅明點融合之中,第一個七日形成如水銀般蕩蕩悠悠的凝酪,第二個七日形成如柳絮、鼻涕狀的膜皰,第三個七日成為如拇指形的血肉,第四個七日成為如蛋形的堅肉,第五個七日形成如蓮花瓣狀的支節,第六個七日如魚形,第七個七日如烏龜狀,因手足稍稍突出酷似龜形而比喻。母親所進飲食之精華對胎兒起到飲食營養的作用。此時,因胎兒活動母親也感到不適。期間,胎兒覺得處於黑暗、狹窄、令人發嘔之處,倍受蜷曲之苦。如果母親過餓或過飽則有墜入海中或被山所壓之感,倘若母親勞累過度或作劇烈運動,則出現墮入深淵般的痛苦。

  七至廿六七日間,形成根肢汗毛等,

  乃至三十六七日,體力增大且能動,

  後束縛於骨穴中,業風所感倒頭生,

  險死苦如眾合獄,生後接觸如剝皮,

  倘若為之作沐浴,則如寶劍刺肉瘤。

  住胎直至第二十六個七日之間,身體的支節、手指足趾、雙目等器官乃至汗毛、頭髮、內臟、風脈明點、血、黃水、男根或女根等之間(十二)處皆明顯形成,到第三十六個七日間體力增長。所有的男孩在母親的右脅部位,面朝內,雙掌覆面而住。女孩在母親左脅部位,面朝外而住。後由業力所感頭足顛倒被夾在骨穴中間而降生,遭受了眾合地獄般的痛苦。生後其身剛一被接觸,好似剝皮一樣,沐浴時,如同用寶劍刺肉瘤一樣,感受無量痛苦。若想詳細了知此理,當閱《阿難入胎經》。關於此等情形,《致弟子書》雲:“進入難忍充滿不淨物,十分狹窄漆黑之暗處,住于如同地獄母胎中,身體蜷曲需受大痛苦。次受苦如硬器榨芝麻,一旦降生亦以惡業牽,感受此等難忍之痛苦,爾時不亡往昔罪業致。沉于遍滿不淨物處身,為胎盤纏具有難忍味,此苦逼盛如傷痕複壞,正發嘔時遺失昔記憶。”

  戊二、老苦:

  老苦極其難忍受,韶華逝去皆不悅,

  不堪贊毀依手杖,食難消化體溫失,

  體力失故行動難,不至欲處關節變。

  根失蔽眼不見色,聲香味觸皆不覺,

  憶念不清癡沉眠,享用外境力微弱。

  食等美味亦反感,壽逝畏死識紊亂,

  如童脆弱無耐力,如油已盡燈速滅。

  由於韶華已消逝,所以體力喪失,關節變形,食不消化,因諸根障蔽而造成眼花耳聾、言語結結巴巴,憶念不清,從前所喜愛的外境、食物等也不象以往那樣悅意,由於舌根喪失而不象年輕時能品嘗出飲食的味道,憂慮死亡而受折磨,猶如孩童般無有承受力,諸如此等有無量痛苦。《親友書》雲:“爾後死主伸出衰老手,無可奈何為彼所擒住,滿頭白髮露出諸獠牙,大笑之中捉住其頭部。爾後彼之關節皆分散,心亦改變行走力喪失,身體亦成搖搖晃晃狀,唯使罪業必定增長已。諸根悉皆依次而萎縮,貪戀外境能力亦喪失,暫時此去將至於何處,若有地獄罪業畏懼之。”

  戊三、病苦:

  病苦極為難堪忍,患者身體已改變,

  內心悲傷意不悅,外境受用不稱心,

  疑慮喪命生憂愁,無法忍苦出呻吟。

  遭受疾病折磨時,心煩意亂,容易發怒,對任何事物都生不起歡喜心,十分擔心死亡,有時又認為不如死了好而想自殺,接近自殺時痛苦的感受簡直等同於在地獄中受苦。《百業經上釋》雲:“病惱之有情,如地獄感受,如此愈增大,如貪者世苦。”

  戊四、死苦:

  無論是壽盡而亡還是壽未盡而夭折,都要感受死亡的劇烈痛苦。

  死亡痛苦極劇烈,衣食語榻皆最終,

  捨身命眷僕親財,獨自漂泊而生畏。

  臨命終時,臥最後床,住最後處,說最後語,吃最後食,著最後衣,此生的一切都是最後一次享用,必然要捨棄眷屬、受用。所擁有的一切皆無有權利帶走,只能獨自前往陌生的地方,想到這些,心不歡喜,無可奈何,在這種心態中感受氣息分解的強烈痛苦而中斷生命。漂泊于自現的中陰界,無依無怙。人們將其屍體放在擔架上抬著,扔到屍陀林中而被豺狼等啃食,親友們悲傷不已,萬分痛苦。《致弟子書》雲:“儘管死主踐踏自頂上,然我絲毫未曾覺察到,生起如同金剛之憂愁,心靈感受痛苦之折磨。親友悲痛哭泣淚漣漣,當知為如金剛苦所壓,氣息分解劇苦所逼迫,如入極其難忍黑暗處。精心悉力所護之身體,相識已久今將捨棄之,閻羅王以繩索緊束縛,縱拽頭髮放聲大哀嚎,彼之嚎聲已為諸親友,各自哭聲淹沒而不聞。于難行河磐石淤泥間,鋒利荊棘叢生諸險途,兇狠閻羅獄卒持時索,系頸棍擊驅趕而帶走。”

  戊五、怨憎會苦:

  如是怨憎會痛苦,遭受不悅害恐怖。

  如果遇到憎恨的怨敵,則對自己的生身性命、財產受用都將構成嚴重的威脅。

  戊六、愛別離苦:

  慈愛對境相別離,內心憂傷悲哀泣,

  意不歡喜之根源,追憶優點貪所惱。

  如果與慈愛的親朋好友別離,憶起他的音容笑貌種種優點,更加傷心難過,苦不堪言。

  戊七、求不得苦:

  所欲不遂之痛苦,事不成故心刺痛,

  感受貧窮可憐苦,饑渴逼迫如餓鬼。

  倘若願望未實現,則心不舒暢,資具貧乏或一切欲望未得到滿足也會刺痛內心,意不安樂。

  戊八、近取蘊苦:

  經說色受想行識,近取五蘊有漏性,

  是故乃是諸苦處,苦依苦器與苦源。

  《中般若經》雲:“須菩提,近取五蘊乃有漏法故為諸苦之處、諸苦之所依、諸苦之器、諸苦之源也。”意思是說,色蘊現量造成苦害的緣故是苦處;受蘊承受痛苦故是苦器;想蘊能生起分別妄念而成為最初之門故是苦依;行蘊與識蘊是作者與知者故為苦源。此等之理《般若八千頌廣釋》中也已如是宣說。

  丁三、勸誡為擺脫人間痛苦勤修正法:

  勸誡諸位對人間痛苦生起厭煩心而力求擺脫。

  如是一切人世間,苦因果故無安樂,

  為脫此苦思善道,當求解脫輪回法。

  有些人現行痛苦之因——不善業,他們將於後世感受苦果,有些人正在感受往昔的苦果。所以,我們必須從中解脫。

  丙五(非天之苦)分二:一、無樂之理;二、勸勉精進修法。

  丁一、無樂之理:

  諸非天亦無樂時,無義戰爭起嗔恨,

  嫉妒天福不堪忍,沙場百般受痛苦。

  阿修羅自已內部互相鬥爭,看見三十三天的快樂與財富後為嫉妒怒火所迫,(難以堪忍)。有時在與天人作戰的沙場上,遭受斷頭斷肢之苦,或者被金剛、利矛、鐵輪等擊傷,有些喪命,有些感受瀕臨死亡的恐懼與痛苦。《親友書》雲:“非天嗔恨天福故,心中生起大痛苦,雖具智慧以趣障,無法現見真實諦。”此中所說的不見諦是指諸如聲聞緣覺之見道,並非是大乘見道。《寶積經》雲:“爾時宣說此法,天、龍、非天、大鵬、人非人、大腹行等不可勝數之眾生獲得見諸法之無垢法眼也。”因此,應當通達諸乘之理。

  丁二、勸勉精進修法:

  非天也是如此痛苦,所以,應當勤修正法。

  故求善妙寂滅眾,當速修持解脫法。

  丙六(天人之苦)分四:一、死墮之苦;二、投生之苦;三、有漏樂苦;四、當修解脫法之攝義。

  丁一、死墮之苦:

  善趣中的天界也擺脫不了痛苦。

  欲天處苦亦無量,放逸欲醉與死墮,

  花鬘枯萎不喜墊,為諸親友所捨棄,

  見後生處生畏懼,天界七日難忍受。

  如是四大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六欲天的天眾,表面上十分快樂,實際上這種快樂也超越不出變苦、行苦的範圍。天人瀕臨死亡時,身色不美,不喜寶座,花冠枯萎,天衣染垢,出現前所未有的汗水。此時,被天界的伴侶拋棄,孤苦伶仃,心煩意亂,又以天眼見到將要投生之處而驚恐萬分,昏厥倒地。這時,父母、親友從遠處呼喚自己的名字並說:“願你死後轉生於南瞻部洲人間中,在那裏行持十善法,將來再投生到此天界。”一邊說一邊散花,爾後就離去了。天人(於臨終前)七天中感受此等死墮痛苦。《親友書》雲:“天界雖具大安樂,死墮痛苦大於彼,如是思維高尚士,不貪終盡之天趣。身色變得極醜陋,花鬘枯萎不喜座,衣染污垢身體上,出現前所未有汗。天境天人已出現,天界死墮之五相,猶如地上臨終者,所示一切之死相。”

  丁二、投生之苦:

  梵天等處之色界,四禪諸天之眾生,

  往昔業盡墮下有,感受變苦而苦惱,

  無色寂止業已盡,見後投生具行苦,

  雖得善趣不可靠,善緣者當修解脫。

  從梵眾天到廣果天之間所有禪天的眾生也是同樣,死亡時,自己所擁有的安樂轉變為趨入後有的痛苦。龍樹菩薩雲:“梵眾等禪天自成,光色威力雖無量,未證無我隨眠性,死墮地獄無定耶?”無色界眾生雖然安住於一緣寂止中,死亡時也有趨入後世的行苦。因此應當於天界之苦生起厭離心。如《親友書》雲:“如是輪回故非天,地獄旁生餓鬼界,並非賢妙投生處,當知乃為多害器。

  丁三、有漏苦樂:

  貪輪回樂諸眾生,如愛火坑受苦已。

  此外,天眾只會播下後世投生惡趣之種子,為四大瀑流(生老病死)所害而已。《致弟子書》雲:“痛苦火堆恐怖此世間,自矜安樂士生增上慢,彼令閻羅王開其大口,此為投生後世樹種子。”

  丁四(當修解脫法之攝義)分四:一、若不修法不得解脫之理;二、從前未被調化故若不精勤不得解脫之理;三、大悲不度無緣惡業者之教言。

  戊一、若不修法不得解脫之理:

  倘若有人認為對於惡趣眾生佛也會救護的,于此宣說自己造惡業則惡趣之果成熟於自身,所以難有蒙受大悲觀照之機會。

  如是解脫依自己,釋尊已示解脫法,

  他眾驟時不能度,如眠醉夢無他遣。

  若能佛菩薩悲光,早令輪回成空無,

  是故今披精進鎧,時至踏上解脫道。

  從輪回和惡趣中解脫出來完全依賴於自己的精進,他人除了指示方法外,是無法代替你精進修法的。如《毗奈耶經》雲:“吾為汝說解脫法,解脫依己當精進。”就是說,自己方能遣除自己所積累的自現之業,如斷夢與否主要取決於自己能否從夢中醒來,依靠他人破除夢境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可能,則以一佛之大悲光,於無量劫以前就應使此輪回完全空無了。

  戊二、從前未被調化故若不精勤不得解脫之理;

  因自己的罪業而未能被往昔出世的佛陀所調化,如果現在仍不精進,則無法獲得解脫。

  昔日無數佛陀尊,如我未能被化眾,

  漂於苦性有曠野,若如既往不勤修,

  反復感受六趣苦,諸位于此當深思。

  寂天菩薩雲:“饒益眾有情,無量佛已逝,然我因昔過,未得佛化育。若今依舊犯,如是將反復。”理應思維所說之理。

  戊三、大悲不度無緣惡業者之教言:

  輪回苦如空無邊,如難忍火種種境,

  忍受非處呵責處,放逸無愧不知慚,

  如此無緣惡劣眾,豈有大悲度化時?

  經說佛方便事業,所化清淨因緣生。

  是故當知己罪過,誠心憶念輪回苦,

  我與諸眾為解脫,踏入寂滅正道中。

  如是輪回痛苦不可思議漫無邊際,故如虛空;難以忍受,故如火堆;各種各樣故如白紅種種現境,忍受如此痛苦是不應理的。《入行論》雲:“忍非處呵處。”忍受輪回之苦是無慚無愧者,此人怎麼會蒙受佛陀大悲日光的照耀,猶如太陽光芒無有入於地下暗處的機會。也就是說,好似地下的黑暗因為存在方式不清淨而使光芒照耀的因緣不具足一樣,自相續籠罩著黑暗也難以大悲調化。佛陀的大悲也根據所化眾生的福德緣份而顯現,若眾生無有福德與緣份,則不可能被調化。如《華嚴經》雲:“如月縱出升,非器不顯現,佛陀大悲月,亦不照無緣。”因此,現在理應勤修必定解脫之方便法。

  戊四、雖說痛苦亦不生厭之理:

  微苦尚且不堪忍,難忍有苦何堪言?

  雖已如是作開示,然卻毫不生厭離,

  我心真如巨鐵球,或如石頭無有心。

  寂天菩薩雲:“於今些微苦,若我不能妨,地獄眾痛苦,我豈能堪忍?”應當思維所說之理。如果不生起少許厭煩之心,則如《寶篋語》中雲:“雖聞有苦不生厭,此人委實極愚癡,猶如石頭或鐵球,顯然可謂我無心。”

  甲三、思維輪回痛苦之理:

  輪回難忍具苦蘊,根本隨眠諸煩惱,

  多種痛苦之來源,若是有心知理者,

  誰人於此增貪欲?故當迅速超三有。

  如是輪回是痛苦之本性,眾生感受苦蘊之果。苦因為六種根本煩惱與二十種隨眠煩惱,一切痛苦均可攝於煩惱諦中,眾多病害之大根源,理應對此生起厭離心。

  甲四、回向本品善根:

  現以此等妙音善說之福德為利益眾生而回向。

  以此樂源法喜宴,願三有城諸眾生,

  享受喜樂斷眾苦,疲勞心性今休息。

  如是以所穿成善妙句義之珍珠般的善根回向眾生,願以此使無始輪回中善資正法貧乏、身心疲憊的三界一切有情,具足聖者殊勝財富,並得到休息。


  願為地獄等世火逼者,前往緩流清涼之天湖,

  珠寶珍珠釧鐲之光芒,飾面天界之中獲菩提。

  如是願諸餓鬼與旁生,非天人天同緣之有情,

  已得善趣一切喜樂後,獲得離塵寂滅菩提果。

  願諸禪天眾生行善法,四無色界眾亦醒寂止,

  圓滿究竟福慧二資糧,獲如怙主無量光佛果。

  我願以此殊勝善良心,引導三有眾至寂滅位,

  日夜精勤究竟自他利,獲得相好無邊怙主果。


  大圓滿心性休息第三品輪回痛苦釋終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