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3/27 01:53:46
尊貴貝諾法王
學習次第 : 進階

 大圓滿 第  聽法時所應該要有的行為

傳法上師:寧瑪巴 尊貴  貝諾法王

執行整理:貝瑪揚鍾

 

接著,所要講的是在聽法時所應該要有的行為,分為兩個部份;一個是所應捨的,一個是所應取的。現在講什麼樣的行為是我們應該要避免、要捨棄的:第一是三種過失,第二是六垢,第三是五不執。

首先講的是法器的三種過失:第一種過失是在聞法的時候我們的耳識一定要專注地、不散亂地聽聞法音。如果不能專注地、不散亂地聽聞法音,就如一個器皿它的口是朝下蓋著,如果說這個器皿它的口是朝下蓋著,不管我們怎麼樣倒水,水是無法進到器皿中的。所以要是我們的身是在法的行列當中,耳識若不能夠專注地去聽聞法音,那我們連一個字也不會知道,連一個字也會沒有聽到。所以在聽聞法的時候,耳識要專注地聽聞法音。

第二種過失就是我們的心不去記住所聽到的法音,那我們仍然是無法修行,仍然不知道要如何修行。就如一個器皿它的底下是有漏洞、是破的,不管再怎麼樣地倒水,倒再多的水,水都會從底下這個洞流出去,絕對不可能有滿的時候。所以我們在聽法時耳識是聽聞了,但是若不將所聽聞的記在心中,那仍然無法知道如何去修行。因此要將所聽到的這個次第牢記在心中。

第三種就是於聞法時,不要有自私自利這種錯誤的動機,也不要摻雜貪瞋癡等不好的妄念。如果在聞法的時候雜染著貪瞋癡等不好的動機,則這個法不但無法利益到我們的內心;反而所聽聞的法,會整個轉為錯誤的法。好比是一個很好吃的食物攙入了毒,雖然我們吃起來好吃,可是吃下之後呢!會帶給我們疾病。因此在聞法之時,千萬不要有這種錯誤不好的動機;要是有不好的動機在我們的心中生起,那清淨的法是無法進入到我們的內心。

清淨的法無法進入到內心,對我們非但沒有利益,而且將會造惡。因此在聞法的時候,我們的動機是要清淨的,不要雜染著煩惱,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在聞法的時候就如鹿在聽琵琶的聲音一樣,獵人為了要很容易地捕捉到鹿,所以會彈奏琵琶,當他彈奏琵琶的時候,鹿會很注意地聽,因為鹿很執著、很喜歡琵琶的聲音,所以鹿就會很仔細地、很專注地聽琵琶的聲音,這個時候獵人要射殺鹿就非常容易。

就如這樣的一個比喻一樣,我們在聽法音的時候、在聞法的時候,一定要非常專注、耳識注意地聽。在聽的時候,會感動得全身毛髮上豎、眼淚自然地流下來。因此在聽法的時候,沒有夾雜著妄念,耳識是很專注在聽的。要是身體雖然是在法的行列當中,但是心卻還是攀緣著外塵而且心也是散亂的,並且口中還在講沒有意義的話,那這樣子我們是無法知道清淨的教法。所以在這個時候所有一切的起心動念,所有一切的說話全部都要放下來,然後我們的耳識以及意識都要非常專注地聽聞教法。聽聞之後不要忘記,並且要經常地思維,思維之後依照這個教法去修持。

佛陀曾經講過:「我已經為你們指示出來可以得到究竟快樂的道路,可是能不能得到究竟快樂完全在於你自己,你是否修行。」如果你修行的話,就能夠得到解脫究竟的快樂。同樣地上師對弟子講法,告訴他要怎麼樣修行、告訴他什麼要捨棄、什麼善應該要行,教示之後弟子應將上師所教的牢記在心中,不能忘記並且按照這樣去修的話,必定能夠成佛。

要是你將所聽到的,不記在心中,將它忘記的話,那就和沒有聽是一樣的。當我們在聽法的時候,要是心中夾雜著煩惱貪瞋癡的話,那將無法知道這清淨法是什麼,並且也會成為墮入惡道的因。要是聽法的時候夾雜著我慢、嫉妒、瞋恨等等這一切的話呢,譬如說:對上師、對於法沒有正確的見解所產生的邪見,或是金剛師兄弟彼此起紛爭,或是生起我慢心,我比說法者還行,或是對於什麼都不知道的人生起輕蔑的輕視心,如這些都是會引導我們墮入惡道,都是墮入惡道的因,所以這些煩惱的妄念,都是要斷除的。

再來所要捨棄的有六種垢;第一就是對於說法的上師生起我慢之心,認為我比上師還行還要好,這是第一種我慢。第二種就是對於上師、對於法不具信心。第三種就是完全沒有想要追求法義,沒有這樣的慾想。第四種就是我們在聽法的時候心是散亂的,攀緣外在所有一切的世法。第五種就是我們的五官收得太緊,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垢,如果我們的五官收得太緊,容易昏沉、容易打瞌睡。第六種是法會的時間如果太長,就生起疲厭之心。以上是在聽法的時候,所應該要捨掉的。     

    吉祥圓滿!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