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10/14 01:06:38
學習次第 : 進階

勸發菩提心

演培法師

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複為罪業之所染汙。如是發心,名之為偽。

  ——《勸發菩提心文》

  發心,有真正的發心,自亦有虛偽的發心。虛偽發心,就是心願發得不真。《楞嚴經》說:“因地不真,果招紆曲。”由此可知:在因地中發心,必須發得真切,不可稍存虛偽歪曲的心意,假定以虛偽歪曲之意而發心的話,那你將來不會得到良好結果的。

  什麼是虛偽的發心?首先需要瞭解的是:人生存在這世間,不論是誰,多少總不免有點過失,甚至有些罪惡。現生尚且如此,過去生中更不能否認沒有造過種種罪業,只是我們現在不復記憶而已。罪與過既是人所不免,現在想要走上菩提大道,對於過去以及今生所有的罪過,就得加以痛切的懺悔。假定能不如法將身心所造的罪過予以懺悔,那你縱然發心,但很容易招致業障現前,不能如法的走上菩提大道。因此,凡是一個修學佛法的人,必須懺悔業障。即或是個初發心歸依三寶的人,在舉行歸依禮時,亦有懺悔業障一法,如所念的“往昔所造諸惡業”等四句懺悔文,或“弟子某某,從於無始,以至今生”等的長篇懺悔文。當知我人身心,若不懺悔清淨,很難接受佛法的薰陶。舉明顯的例說:如以一塊白布,拿去染成黃色和藍色;而這白布,設若是白淨而無瑕疵的,自然可以染成黃色或著藍色;設若上面有了黑色的斑點,你如拿了去染,必須在未染前,先洗去這塊斑點,使白色恢復本有的白淨,然後再拿去染,才能染成純淨的黃色或藍色。不然的話,縱然染成其他的顏色,但那黑色的斑點仍然存在。如果以這塊布去做衣服或作其他用途,無論怎樣,總是有失美觀的。白布上的斑點譬喻我人身心中的罪過,現在我人要將身心沐浴在佛法中加以薰染,使成為清淨的身心,首先就得將過去以及今生所造的罪惡或過失加以懺悔。這是進入佛法必要而不可或缺的唯一步驟。假如我們入於佛門,不能將身心所有的罪惡與過失在三寶前髮露懺悔,那你就很難得到佛法的實益,而你所謂發菩提心,也就不免成了問題。

  罪與過,通常總是聯在一起講的,如一般人口中說的罪過。但實際上,罪與過是稍有差別的:罪約有心而造說的,即凡造成的罪惡,都是經過有心的安排。例如想去偷盜別人的財物,或去殺害痛恨的仇人,是必經過種種籌畫,再加行動上的表現,然後才造成一種罪惡,而這所造的罪惡,其罪比較重的。過約無心而成說的,即過失往往在無意中造成,根本沒有經過什麼籌畫。這種無心構成的過失,較之有心所造的罪惡,其過失當然是輕微一些了。因為佛法說到犯罪造惡,是側重在動機上講的。假如是有心的,本著不良的動機去做,那就根本沒有寬恕的餘地;假如是無心的,沒有經過一種壞的意念,而在不知不覺中造成某種過失,雖說亦是一種錯誤,但卻可以原諒。這就是罪與過兩字的簡單區別。

  我們即承認自己身心上有罪過,就應該懺悔而加以消除。假如有罪而不求“懺悔”,有過而不去“除滅”,那就必然形成“內濁外清,始勤終怠”的現象。內濁,是示內心混濁而不澄清的意思;外清,是示外表矯揉的造作而很正經的樣子。在這末法時代的今日,這種情況是很普遍的。如某些人,滿肚子的奸刁陰險、貪嗔煩惱,可是在外表上,卻表現得恰到好處,那一派君子的風度,使你感到他確是不凡。殊不知這正是內濁外清的流露,而一般人為他這種矯飾的外表之所欺騙而已。俗說:“滿口仁義道德,一肚男盜女娼。”正是這一寫照。

  以修學佛法者說:如內心貪求無厭,或施設種種心計對付他人,而在外表上,卻又表現得似乎很修行的樣子,這同樣是屬於內濁外清的偽裝。這種現象的形成,病在不肯把自己的罪惡與過失好好的加以懺除,不但不懺罪除過,而且在修學過程中,開始的時候,是很精勤的,但結果終於非常的懈怠。這是一般人所犯的通病,就是有始無終,不管最初是怎樣的精進,然而時間一久,那懶惰懈怠的習性,就又發作起來。如很多學佛的人,在其最初學佛或初歸戒時,道念是很好的;等到日子一久,道心就逐漸衰退,有的甚至索性不修行了。古德說:“學佛如初,成佛有餘。”這真是發人深省的一句名言。的確,發心學佛的人,苟能從始至終,如初發心時的努力,時刻不離正念,時刻提起道念,那就成佛有餘了。現在學佛的人這樣的多,為什麼不能成佛?念佛的人又是那樣的多,為什麼不能往生極樂淨土呢?推究它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始勤而終怠,不能始終如一是貫徹下去。

  這麼一來,有很多學佛的人,雖然說是存“有好心”,並且很想做點好事,如救濟貧窮,憐恤孤兒,贈醫施藥,修橋鋪路,以及做種種有益人群的事,我們不能說這不好。但當他們進行這些事時,卻存有一種博得名譽的欲望在內,甚至還進一步的希望藉此行善的名義,而圖謀個人不正當的利益。這樣的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是算不得清淨的。以不清淨的心,做世間慈善事,看起來是不錯的,實質是不可說的。問題在什麼地方?仍在有罪不懺,有過不除。

  以上說的存好心、做好事而為名利之所夾雜,那還僅是內心的動念,沒有通過身口而表現到實際的行動上,自亦未能完成善事的功德。現在說的“雖有善法,複為罪業之所染汙”,是約已經通過身口而完成善法功德說。當知此中所說的善法,包括五戒、十善、四禪、四空、四無量心等。這些善法,如果不被罪業之所染汙,那這一切善法功德,就都成為無漏,也就成為成佛的資糧。然而,可惜的是,雖修習了種種善法,但因過去與現生的罪過沒有懺除,再加以貪嗔等的煩惱未斷,致使一切所修的善法,為諸煩惱及罪業之所染汙,都成為有漏的,不得成為無漏清淨。有些不瞭解這個道理,以為自己這樣地用功修行,為什麼還這樣的心地不淨?殊不知這是受到惑業的染汙。

  有漏善與無漏善的差別何在?不清淨的,為煩惱罪業之所染汙的,是有漏善;清淨的,不為煩惱罪業之所染汙的,是無漏善。學佛的人,無可否認的,多少都有修些功德善法,其之所以不能了生死得解脫,病在所作的一切功德善法,為諸煩惱及諸罪業之所染汙。假定不是這個原因,緣此所修功德善法,自然可得了生脫死。

  一個學佛的人,假定以虛偽不實的心發菩提心,立菩提心願,那不但是不真切、不誠懇,且還含有諂曲假冒的成份在內。“如是發心”,自然“名之為偽”。以此發心而想完成最高無上的大菩提果,當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我們不想發心則已,如果想要發心,就得發真切的心;並將自己所有的罪惡過失,用一番功夫加以懺除。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