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02 14:47:48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心論述 如何發菩提心

仁慈

閩南佛學

  前言
  無邊苦海,無盡眾生,輪回生死,刹那不息,此語真實不虛。解除輪回之苦的唯一辦法是學佛,將來能和佛一樣,成佛作祖,度化眾生。既然如此,那學佛又該從何入門呢?《勸發菩提心文》嘗聞人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佛道堪成,心發則眾生可度,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回,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由此可知菩提心是菩薩因行與如來果證的唯一推動力。如果沒有這一推動力,菩薩因行就沒有人去行,如來果證也沒有人去證。如此上不能成佛道,下不能度眾生,多生父母不能度脫,宿世冤業不能解釋,曆劫善根不能啟發,四重恩德不能報答,三途極苦不能消除等等。豈不悲乎?
  《華嚴經》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失尚爾,況未發乎?”由此看來,菩提心,在大乘佛法中是非常重要的。
  發菩提心是沒有時間性的,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發。尤其在末法時代的今天,如果能發起菩提心,更是稀有難得。在中國,一向所流行的是大乘佛法,按理說,一般的佛法行者都應是菩薩,作為一個菩薩,一定是發過菩提心的。但是如果去問一問,你是不是發了菩提心呢?那可能會有許多佛弟慈子不知該如何回答。因為許多人不知如何發菩提心。不發菩提心不行菩薩道,整日昏昏噩噩過日子,以致使佛教的現狀,顯得暮氣沉沉,被社會人士所誤會,認為出家人是逃避現實,消極厭世的悲觀主義者。這對佛教是一個多麼大的損失啊!今天我們作為一個佛教徒,能沒有責任嗎?能對得起本師釋迦如來賦與我們的神聖使命嗎?既然我們作了佛的弟子,就應擔負起如來弘法利生的家業,要吹大法號,擊大法鼓,鳴大法鑼,樹大法炬,使佛教在當今世界中做出他應有的貢獻。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是我們的神聖使命,然而這一切的一切又該如何去做,如何去完成呢?我想唯有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發菩提心是修學佛法的根本,而發菩提心又絕非容易之事,且難發易退,是極為稀有極為難得的。一個發了菩提心的人,若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受不了種種的挫折,就會很容易退失菩提心,一但退失了菩提心也就失去了做菩薩的資格。所以是不是菩薩,關鍵是由有無發菩提心,以及能否永恆的保持其不失來決定。
  諸位不妨問一問自己,有沒有發菩提心?而今學佛又為了什麼?是不是希望自己將來能夠成佛?假如是的,那就應該趕快發菩提心,而且也只有發菩提心將來才能夠成佛。否則,那就好比想用沙做成美味佳餚,縱經塵劫依然如故,到頭來終是辛苦一場。不知諸位有沒有想過這一個問題,即發菩提心的目的是為了成佛,然而為什麼一定要成佛呢?當然,成佛會解脫生死,滅除一切煩惱,會得莊嚴的身相,圓滿一切功德,但是這些並非成佛的目的。成佛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度化無邊眾生。如經中雲:為利眾生願成佛。又《華嚴經》佛以一大事因緣而出現於世。再《無盡意經》若不為度眾生,我即不發菩提心。由此可知,發菩提心不僅僅是希望自己能成佛,更重要的是當下去度化眾生。諸佛菩薩正是如此,如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願,又有哪一願不是為了接引眾生到極樂世界去而發的呢?藥師佛的十二大願,又有哪一願不是為了度眾生到東方琉璃世界去而發的呢?地藏菩薩所發的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宏願還不是因系於同體大悲心而發的嗎?所以發菩提心是成佛度眾生的親因,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原動力。
  一、菩提心是人大乘的不二法門
  佛教自釋尊滅度以後,經過不斷的傳播和發展,逐漸出現了分裂。分為上座部佛教與大眾部佛教,傳到今天還是如此,即所說的大乘與小乘。這兩者之間是有一定差別的。小乘有小乘的修行門路,大乘有大乘的入門方法。小乘所發的是厭離心。所謂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求自度,不度別人。因此走上了聲聞、緣覺的解脫道。而大乘行者的入門方法就是發菩提心。如經雲:我今發心,不為自求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一最上乘,發菩提心故。由此可知若不發菩提心,就不會走上菩薩道,就入不了大乘之門。佛在《華嚴經》中說: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之種子。一無所得,從世間看,什麼種子就結什麼果子。這道理好比我們常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同樣的道理,假使不發菩提心,就永遠成不了佛。
  二、什麼是菩提心
  菩提是梵語,傳入中國之後,有新、舊兩種譯法。唐朝以前被稱為舊譯,翻之為悟;唐朝以後的新譯,譯為覺。兩者比較看,譯為覺更為恰當一些,因為覺與悟兩字,其意義差不多,覺即悟,悟即覺,而通常總是把覺與悟聯結在一起講。但菩提之覺與世人所講的知覺、感覺是大不相同。菩提之覺是轉迷成悟的純正覺,是遠離迷惑的清淨覺,沒有絲毫的染汙存在,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
  菩提心即覺悟心,他的本體就是真如實相。它的行動綱領,則是四弘誓願,其具體的內容就是普賢行願品中所說的十大願。過去諸佛依此而證菩提,現在諸佛依此而證菩提,未來諸佛也必須依此才能成佛。這裏所說的心與平常所講的心是有所不同的.即不是通常所說的肉團心,更不是虛妄分別心。而是一種希望、願望或欲望之心。佛法中通常講到欲,都是指那些不好的東西而言的,因此要加以呵斥,但講到善法欲,就不能說它不好了,相反為修學佛法者不可缺少的。假如沒有善法欲,人們就不會去追求真、善、美,也不會去追求解脫,追求無上菩提了。所以這裏所說菩提心的字,是希望、欲求之意,亦是立志之意,世間凡大眾生無論做什麼事,都必須具有欲求、願望,唯有以此為動力,才能完成自己的事業。佛教徒更應如此,若沒有崇高的願望和熱烈的欲求,就無法成就無上佛果。故此只有本著這一願,向著所要到達的目標前進,無盡功德才能圓滿,無上佛果才能成就,無邊眾生才能度化。所以說這個心是非常重要的。
  說到發心,其範圍是很廣泛的。如發心念佛,就是發念佛心;發心持咒,就是發持咒心;發心誦經,就是發誦經心;發心求財做官,就是發求財做官心等等。你若發了什麼心,就必然會去做什麼事,所以求發菩提者,能發菩提心,修菩提行,那將來就一定會得菩提果,但是,如何才能生起求證無上菩提的心願呢?其主要有兩種:一、內在的自性發,即我們每個人都具有菩提的覺性。但是它被煩惱所蒙蔽的時候,覺得力量小,不能發生強有力的作用,比如一個人在生病的時候,運動的精神必然是提不起來的,這好比我們雖然處在煩惱迷惑、動亂不安的狀態中,但菩提的覺性仍然存在,並未因此而消失掉。但是,想要離開這動亂不安之相,則非證得佛果菩提不可,有了這一念成佛的心,當知這就是內在的自性發菩提心。二、外在的資助發,也許有人會問,內在既然可以發菩提心,為什麼現在不見眾生自發呢?這是因為沒有外緣的資助,外緣就是善友與聖教。如聽聞大乘聖教,以此聖教經常熏習,於是自己發起大菩提心來,這是聖教的資助發。若觀佛、菩薩的神通道力以及得善知識的引導,使自己發起大菩提心。是為善友力的資助發。
  《無量經》曰:是知菩提心者,諸佛之本源,眾生之慧命,才發此心,已成佛道,以與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論上勝智相應故。又經中三輩往生者,皆因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可見發菩提心,實為重要。又《普賢行願品》雲: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可見菩薩所發菩提心是非常宏深的。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中說:此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是故願生彼安樂淨』二者,要發無上菩提心,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聞,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又《勸發菩提心文》曰:菩提心者,諸善中王也。
  三、心願為立行標準
  以上將心願在修行上的重要性作了簡單的說明。現在既然明白了發心立願的重要性,那麼,行者應發什麼樣的心,立什麼樣的願呢?這是一個關係到能否解脫生死的重大問題。要認真對待解決。當然,心願的差別相如細究起來是非常多的,但總括起來不外乎八種。即邪、正、真、偽、大、小、偏、圓。對此八種心願任何人都能做到,但是必須在善知識的指導下,方可向著正確的目標邁進;否則若遇邪師惡友不但會南轅北轍,而且前途還很危險,故應謹慎。
  佛法所說的發,也就是世俗一般人所說的動機。動機的純正與否,對一個人的前途是有很大關係的。若動機不純,那麼所立的願也必定是邪偽的,發心立願既然是邪偽的,那你的所做所為自然也是怪僻的,當然結果也一定不會是好的。
  如世間有一些修行人,雖然他們知道發心修行,但他們只知道這樣去做,而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探究自心。對於一個修學佛法的人來講,最要緊的是修心,如果只修身而不修心,那麼從外表上看威儀具足,舉止莊嚴,好象是一個老修行,可是在其內心裏,終日心猿意馬,想入非非,又想發財,又想做官,時刻為追名逐利而忙得頭昏腦脹,變成了金錢與名利的奴隸。甚至,貪戀享受世間的五欲快樂,還指望死後能得到好的果報等。想想看,一個人若整天生活在貪求名聞利養,染著現世五欲之中,這是多麼的痛苦和無聊!象這樣的發心都不是真正的發心立願,相反正是八種之一的邪心邪願。
  發心有假髮心和真發心的不同。前者以追求名聞利養、貪著現世欲樂為出發點;後者則既不貪求現世欲樂,又不希求未來果報,唯一心一意為了生死,證菩提而發心修行才是真正的發心,學佛的目的就是為瞭解決生死這一大問題。所以,如果一個人一心為了斷生死證菩提而發心立願,那麼,其所發之願就是八種之一的正心正願。
  真正的發心就是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也就是在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兩大工作。完成第一任務時必須在前念與後念之間沒有任何妄念、雜念,念念之中都是為佛道,中途不退失。完成第二任務則需前心與後心之間沒有絲毫的妄心,一心無二用,唯以度生為己任。
  當然,這一念心發起要堅強,不論佛道多麼長遠絕不生退卻之心,要懷著無比的勇氣,克服種種困難,不達目的誓不甘休;觀眾生難度絕不生厭倦之心。這種度眾生的心願,就好比登萬仞之山,不到山頂絕不停息。又如上九層之塔,一定要到塔頂,絕不中途而退。古人雲: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如是像這樣的發心,正是八種之一的真心真願。
  在這個世間上生活的人,不論是誰,多多少少總會有一些過失或罪惡。既然有罪過,就應該加以痛切的懺悔,若不懺悔罪過,那麼在發心修行時就會很容易招致業障現前,從而障礙修行。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就有這麼一些人,有罪不悔,有過不除,自以為自己很清高,很有修行。其實在其內心裏汙濁不清,滿腹奸刁陰險,貪瞋癡煩惱,整天論人長短,嫉賢妒能。而外表上卻矯揉造作、一本正經,表現得恰到好處,一派君子風度,使你感到確實不錯,殊不知這正是內濁外清的表露。
  由此這麼一看,有很多學佛的人,雖然說是存有好心,並且也很想做點好事,如施僧供眾,救災助人等福利事業。但是他們在做這些事的時候,存有一種博取名譽的欲望在內,甚至還想謀求個人不正當的利益。如此一來,這樣的好心多為名利所夾雜,也就算不得清淨心了。還有一些人雖然有一些功德,但是因為不肯懺悔過去所造作的惡業,再加貪瞋癡等煩惱又未斷,致使所修善法被諸煩惱及罪業所染汙,變成了有漏,而不能使心地清淨,更不得解脫,其原因就是沒有懺悔罪過。
  一個學佛的人,假使以虛偽不實的心,發菩提心,立菩提願,那不但是不真切不誠懇的,而且還有假冒欺騙的成份在內,像這樣的發心就是偽心。
  前面已經說過,發菩提心不外兩大任務,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說到所要度化的眾生,那真是芸芸眾生,無有窮盡。但無論眾生多少,都是發菩提心的行者應度化的對象。一個真正發廣大心的菩薩行者,是絕對不會局限在小範圍裏去度化眾生的,而是要度盡虛空遍法界的眾生,如地藏菩薩所發的弘誓願,要度盡地獄裏面的眾生之後自己才證菩提。阿難在楞嚴會上發願說: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這種心願是何等的廣大!
  再說上求佛道,這是每一個菩薩行者所行的最高目標。可是佛道是非常長遠的,要經過無量劫勇猛精進的修習才能完成,並非短時間內所能到達的。但這對一個真正發了菩提心的菩薩行者來說並不是一件做不到的事,如發心的菩薩行者所發的願力是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只要一天未成佛道,那我的願力就有一天的未盡。這種願力又是何等的廣大,象這樣的心願才名為發廣大心。
  可是對一個小乘修學者來說,他們是從來不發菩提心的,他們不願一時一刻住在三界中,要早日出離三界而入涅槃。他們只求自利,而從不管別人的好壞?象這樣的發心就是小乘心。   
  大乘佛法說到菩薩有兩類:一是權教菩薩;二是實教菩薩。而菩薩所行的就是六度萬行。只是權教菩薩所行的是事六度,而實教菩薩所行的則是理六度。行事六度有所執著,認為我能行六度,六度為我所行,故而沒辦法體達能行所行的空無自性。行理六度則不起執著,不具有能行六度的我和被我所行的六度?從而深切體達了能行的無自性空。由此看來權、實之分就在於有無執著了。權、實之分,雖然在有無執著上分別,但也不是絕對可以完全隔絕,的,所謂權是屬巧設分別,即巧方便,是屬於實家所有,依實而建立的,所謂實:乃是究竟證得,實也屬於權家所有,亦即因權而詮顯的。故三乘之權,同歸一乘真實,故離權無實,離實無權。權實是相依相待的,絕不可以把兩者隔離開來。
  在一乘圓頓大教中說,眾生是菩薩心內的眾生,菩薩是眾生心內的菩薩,這即顯示了眾生與菩薩是一體的,非截然的異體。既然是一體的,那麼菩薩所度化的眾生,自然是菩薩自心內的眾生。可是在權教菩薩看來,一切眾生都是心外的眾生,那眾生的痛苦也就與自己不會有密切的關係,於自己無關痛癢。有了這種觀念,就會生起何必要去度眾生的懈怠心理。這樣很容易會退失菩提心。但如果明白了眾生就是自心中的眾生,眾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眾生與自己有著密切不可分割的關係,自然就會更多的去廣度眾生。
  再說成佛道,無上佛道本來就在自心之中,如經上說:即心是佛,心即是佛。又如在晚課蒙山施食儀規中曰: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佛道誓願成。可見佛道並不在我們的心外。可是權教菩薩不但以為眾生是心外的眾生,而佛道也是心外的,因此在發願成佛道時,專心一意的向心外去求佛道,殊不知心外根本就沒有一個佛道可成。如果以圓成佛道說,這樣的發心不是圓滿的發心,而是偏心。
  如果認識到自性就是眾生故願度,自性就是佛道故願成。離開自性別無一法可得。如《華嚴經》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謂成佛度眾生.無非是成就自性佛,搜脫自性眾生罷了,並非遠離自性而另外有一個佛道可成。所謂的成佛,只不過是為了將自性上所蒙蔽的塵垢加以清除,使之恢復本來的清淨面目罷了。假使真認為自性外,另有一個佛道可成,那就成外道見於,非真正的佛法所說之正見。如《楞嚴經》曰:虛空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物。離開了自性何處有物?眾生之所以見到心外有法,是因為心遊於外而不能反觀自省,故有執著。若真能用般若智慧來透視一切,那你就會發現山河大地無一不在我們的自性中。如天臺家說:一念具十法界依正。既然一切都在一念心中,更有何法離心而有呢?
  以上已把發心之相貌及差別作了簡單的說明。現在就看要如何發心立願?又如何去修行證果了?《勸發菩提心文》雲: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只有做到這樣,才是所謂的無得而得,無證而證了。我們這一念心,雖說無法不在其中,可當下是空無自性的,是沒有實在自體可得的。所以心念是如此,那麼發心立願修行證果更是如此。如《金剛經》雲: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執著有心可發,有願可立,乃至有行可修,有果可證,那麼,這所發的心及所證的果就有限量了。不象虛空一樣廣大。並且還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大錯誤,即執著有所得。
  上文說,既然一切都象虛空一樣無所得,這我姑且承認,但無自性的空性總不能說也是空的吧?若這也是空的,那又何必求證空性的呢?殊不知這正是丟了玉米而扳包穀。要知道不但心願行果是空的,空也是空的,空相了不可得。故此須瞭解心願行果是空無自性的,進一步應通達自性也是空的,無絲毫執著,這樣才是真正證悟到了諸法的空性。象這樣的發心,圓而不偏,於此圓發心中,詮圓理,明圓行,悟圓旨,起圓信,證圓果,一切的一切都是圓的,這即是圓乘菩薩的發心。
  瞭解了這八種發心的差別相狀之後,進而對它加以審度思察,明白了邪、偽、小、偏是不理想的,應捨棄;真、正、大、圓是最極理想的,應取用,這樣即可如法的發心修行而不致於有所錯誤。
  四、發菩提心之因緣
  菩提心是一切善法之王,而一切善法無不從此菩提心中生出。但是此菩提心的生起一定會有因緣的,所謂: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間萬事萬物的生起,必定有它的條件,而條件有主要條件與次要條件之分,主次配合,然後方可生起一切法。這主要條件在佛法中講,就是因緣。因是菩提種子,遇到外緣,菩提心就會生起。假使不具備菩提種子,遇緣也生不起來。所以緣是非常重要的。那麼,菩提心生起要哪些緣呢?略說有十種。
  一、念佛重恩故:佛陀是三界導師,四生慈父,具有平等的大慈悲心,給眾生以大樂,欲拔眾生之痛苦,給我們指明了從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的光明大道。要度眾生出離苦海,作為一個佛弟子,不論在家、出家,都要時常思念佛陀給予我們的深恩重德,時刻報答。
  二、念父母恩故:報佛恩,當然是要運用我們身體報答,而這個有生命的身體是父母賜給我們的。要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承擔如來家業,說法度眾生這樣才可報佛恩於萬一,而完成這些事,非得此身不可,而此身又是父母所生,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故要念父母恩。
  三、念師長恩:我們的這個身體,固然是父母所給的,但能得到各種知識乃至瞭解一切佛法,卻由師長的教導所得來的。若無師長的教誨,我們將一無所知,可想而知,那佛恩、師長、父母恩又是如何深重了!
  四、念施主恩:出家學佛者,雖說父母生我身心,師長教我知識,但如果沒有施主的財物供養,那麼我們就會整天為衣食而忙,不能安心辦道,住持佛法,度化眾生了。而今我們之所以能住在寺廟裏安心用功辦道,豐衣足食,不愁吃穿,就是因為施主能夠發心供養,成就我們的道業,故出家佛子必須時刻銘念施主的恩德。
  五、念眾生恩:在這個世間上,人與人之間都有著互相依存的關係,所以世界上的人類,交織成一種非常密切的關係網。眾生從無始以來捨身、受身、輪轉不息,自然互相之間都有著父母、兄弟、姐妹等關係,牛馬為我們耕種,雞犬為我們司晨守夜等,都有恩於我們,所以我們要報眾生恩。
  以上這五種恩,是一個修學佛法者所應具有的觀念,但是修學佛法的終極目的是為瞭解脫生死,假如不是這個目的,那又何必學佛的呢?學佛又有何意義呢?
  六、念生死苦:吾人的身體不能長生不死,寒暑遷流,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終歸磨滅,必有死亡之日。死後又要輪回,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無有休息是為大苦,故須常念生死之苦,發心脫離。
  七、尊重己靈:己靈,即自己的靈覺之性。此性即人人皆具有的佛性,所以,尊重己靈就是尊重自己,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成佛,絕不能使自己的佛性永遠被埋沒在五蘊山中。
  八、懺悔業障:如上所說尊重己靈,就要如法修行,而要想使自己在修行的菩提大道上一帆風順,就必須要認真懺悔業障,懺其前罪,悔其後過,否則.就會障礙吾人的修行。
  九、求生淨土:在這個五濁惡世裏障道因緣多,不論是人為的還是自然的,都能障礙我們修行用功。要想獲得理想的清淨環境,順利無礙的了脫生死,就一定要求生淨土,在那裏助道因緣多。如《佛說阿彌陀經》雲: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在極樂世界裏,風吹鳥鳴皆演法音,聽聞者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在那樣的環境裏修行是非常容易成佛的,故我們要念念求生淨土,親聞彌陀說法,證無上佛果。
  十、令正法久住:正法者即對佛所說之教理行果,而能信解修證也。若有教理行而證果者少,即是像法;而有教理無行果,則為末法。為了使正法久住,必須要發大菩提心,信大教,解大理,修大行,證大果,這樣才能夠使得正法久住於世,更多的眾生得到法樂。
  以上已經說明瞭八種發心的相貌和十種發心的因緣,希望能與大家共勉之,幸甚!幸甚!
  五、後   
  這一念菩提心的生起.就是將來成佛的種子,將來能否成佛就全看你有沒有發菩提心。所以,發心之人,千萬不要認為這一念心是很輕微的就不加重視。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萬丈高樓平地而起。而這無上大菩提又何嘗不是從這一念心中得來的呢?剛開始發願時,沒有實質的內容,看上去似乎是虛願,沒有益處的。殊不知一切佛法的利益,都是從最初發願而來的,假如沒有願力的推動,哪里會去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呢?所以發願者千萬不要認為這是虛願而無實益就不去發。前面已經講過了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佛道堪成。由此可知發願並非無益,發菩提心是依真心而修行的。如果發心真切,則未來必定會成為事實。只有從事實上才表現出你所發的心是真實不虛的。
  在這裏我願與諸位共得懺摩,同發菩提心,同生極樂,同見彌陀,親聞佛法,得受記別,證無生法忍。然後乘願,回到娑婆世界廣度無邊眾生,到因圓果滿後同證無上佛果。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