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02 03:48:17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心論述《入菩薩行》講解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一

久美多傑堪布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一、前行    (一)積聚資糧
  (1)隨喜功德:別人做了使他自己快樂的事,我們以歡喜心跟著高興叫「隨喜」。

  「隨喜」分為 --> 1世間法的隨喜 2出世間法的隨喜

  法本講授的是「出世間的隨喜」。

  「世間法」應如何隨喜呢?我們應當隨喜別人善業,而不要去隨喜他人的惡業。
  比如說:有人殺生或是從事低等罪惡的行業,千萬不要去隨喜他。如果我們隨喜他的行為,我們將和他「平等獲得惡業」的果報。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看到或知道有人是以「殺豬」為生的,我們心裏生起「開心高興」,那麼,那個屠夫造下的「殺生罪業」有多深重,我們都將會獲得同樣深重的殺業。這是非常可怕的!不是嗎?

  (1.1)隨喜下士離苦得安樂
  1.欣樂而隨喜 一切眾有情 息苦諸善行 得樂諸福報
  【講解】我滿懷著高興「隨喜」:一切眾生所做的,能止息惡趣痛苦的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等十善行,以及在善趣安享快樂的福報。

  (1.2)隨喜中士斷惑入涅槃
  2.隨喜三學行 二乘菩提因 隨喜眾有情 實脫輪回苦
  【講解】我隨喜眾生修習累積「導向解脫」的三學等善行;增上的「戒」「定」「慧」三學正是二乘菩提的主因。我也隨喜一切有情眾生「真正解脫輪回」的痛苦。

  二乘菩提:阿羅漢乘和 獨覺乘
  * 「阿羅漢」已經調伏了「煩惱障」、明白無我的境界。脫離輪回的痛苦進入阿羅漢的涅槃。
  * 「獨覺」是佛陀不出世的時候,他可以獨力修行並且明白「十二緣起」的道理;自己證悟,同時離開輪回的痛苦。

  (1.3) 隨喜上士發心成正覺
  3.隨喜佛菩提 佛子諸果地 亦複樂隨喜
  能與有情樂發心福善海 及諸饒益行
  【講解】
  * 我隨喜諸佛「所現證的無上菩提」
  * 以及菩薩聖眾所修集的「十地菩薩」果德。
  * 同時我也滿懷著高興隨喜,那出生一切福善的大海--> 能令眾生獲得安樂的菩提心,和饒益有情的廣大菩薩行。

  譬如:像證嚴法師她的菩薩行就做得非常好。蓋學校使窮人的小孩獲得「受教育」的機會,蓋醫院減少窮人肉體的痛苦。很多災難現場都可以看到慈濟志工的身影。她安頓痛苦眾生的心靈和肉體。我們應當隨喜讚歎她的功德,這樣做我們一樣可以得到功德,而千萬不能有「嫉妒心」。如果我們嫉妒她,那就只有累積惡業而已。
  昨天台中一位居士問我:「'隨喜'是不是隨喜供養、佈施才是?」這個「隨喜」是指依自己的能力、歡喜心供養或佈施。是以我們為主的意願發心行為,而本處所講的隨喜是對別人的善行意願和行為跟著歡喜、讚歎、跟隨、模仿。

  (2)請轉*輪
  4.我於十方佛 合掌誠祈請 為苦癡迷眾 燃亮正法燈
  【講解】此外,我還要誠懇的合起雙掌,向十方諸佛作這樣的祈請:

  請為飽受痛苦困惑的有情,
  點亮消除癡暗的正法明燈!

  以前釋迦牟尼佛剛證悟時說:「非常深奧、殊勝、離開所有戲論的珍貴法寶我已經得到了,但是世間任何一個眾生都沒辦法接受和明白。所以我什麼都不說,我將安住在森林之中」。
  所以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之後四十九天都沒有傳法。後來「大梵天」和「帝釋天」供養佛陀右旋法螺和*輪,請佛傳法。佛陀才開始傳法。並不是佛陀驕傲不傳法。而是非常重視而珍惜所得之法,所以必須「有人請法」才傳。
  時代不同了,現在不是「請轉*輪」而是「請聽*輪」,為什麼會這樣呢?在迦葉佛的時代,迪狄國王做過十個不同的夢,其中一個就是現在的狀況。
  「一囗'非常清涼'的水井,一直追著一隻'非常囗渴、急著要找水喝'的猴子跑!」就好像:那個水井一直在說「請喝我吧!請喝我吧!」可是猴子只是忙著找水,就是不喝那囗井的水。
  和我們現在一樣,一直嚷著「我要學佛」,可是一直不肯安心修學。迦葉佛說:「未來,釋迦牟尼佛時代的比丘和他們的信徒會產生這樣的情況。」很多法師說:「我要傳法!我要傳法!」但沒有人要聽。以前西藏因為交通、通訊都不發達,當時修行者持有妙法時並沒有特別的廣告,只是靠囗耳相傳而已。但大家都會聚集在那個地方。
  譬如說:我們的老上師,他並不是六大廟的傳承。他只是在一個很遙遠的河谷裏有個小房子。我們從嘉榮到那裏要一天的車程,可是各地的人都聚集在那裏學習,吃、住都自己解決。因為那個地方有智慧寶,現在變成很多很多人。
  以前,晉美彭措法王被當局放逐在一個荒原上放羊時,起先只有一、兩個比丘來學習。慢慢的就增加到現在經常有八、九千個信眾聚集在那邊學法。還有我們噶陀是甯瑪巴的六大傳承之一,開山祖師為旦巴德協仁波切。
  當時在噶陀也是一個兩個、慢慢形成今天這麼一個龐大的團體。我們的傳承已維持了八百多年的歷史,那裏有妙法自然就會有人往那裏集中。不需要特別的廣告。

  另一種是:到處去廣傳佛法的人。如果被人發現他的身份他就會離開,就像:巴祝仁波切到處傳法、游走四方而沒有固定的道場。他沒有特別去維持一個團體,但因為他平常很貼近民眾,所以他寫的書深得民心,而為大眾所尊崇。如他所寫的《普賢上師言教》就為四大教派共同接受。

  渡眾方法不一樣。以前尊貴的佛法是要請的。
  * 佛法如果不用「請」就可以聽聞,那就顯不出它的價值。
  * 現在臺灣到處都有人在講解佛法,但大部份未涉及真正的佛法,講得很多卻抓不到重點。
  * 上師很幽默、很風趣,大家都聽得很高興,方便法很適合我們生活當中使用。

  但過度的方便對解脫的利益就很小。

  因果本就如此。「過度方便」就失去了重點。這裏修一點,那裏也學一點。什麼都只會一點皮毛,沒有深入,結果還是難有所得。

  * 就好像父母教育小孩,如果過度寬鬆的話,那麼對小孩的利益就非常有限。
  * 同樣的道理,硬梆梆地學習,修成的機會就大很多。現在真正講解佛法的人非常少。佛法是很深奧的,它讓我們學一輩子也學不到底。所以講解佛法並不是那麼容易。

  我個人對佛法的瞭解也是非常淺薄的,在西藏幾千個和尚當中真正對佛法非常精通的也只有一、二十個人而已。他們是從小就開始學佛,經歷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非常精進努力,從清晨到深夜一群精通佛法的人聚在一起研究佛法才能如此。

  現在受高等教育的人很多,他們到處看些現成的資料也沒研究,拼拼湊湊可以講一大堆,沒有說到佛法的重點大家也不知道。

  過度的方便是沒有利益的!

  一般大眾很難去分辨:
  * 哪個上師如法?
  * 哪個上師不如法?
  * 哪個上師是位智者?
  * 哪個上師是無知者?
  * 到處都有人打著「某某大法王」「某某大仁波切」「某某大法師」的名號的人大吹法螺,是不是真正的「大」呢?

  我們缺少分辯的智慧。
  * 我們只會從「信徒的多寡」...
  --> 看看這個上師擁有多少個信徒,這樣來判斷他到底「大不大」。

  * 只會用「外相的莊嚴」與否...
  --> 看看這個上師的臉啦、他坐著和走路的樣子是不是很有「活佛法王」的架式,這樣的來分辯上師是不是殊勝。

  * 只會用「所聽說的演講」...
  --> 聽聽看是不是好很有趣味或是搞笑啦、還是上師講話的內容能不能煽動或激動自己的心啦,這樣的來決定上師是否有智慧。

  佛教的重點是「心」,
  內心智慧多的就是「大」,
  缺乏智慧的人如何稱「大」呢?

  我們要如何分辨誰是「真正如法」的上師呢?
  現在,我們以寂天菩薩的《入行論》做基準(標準)。
  * 和《入行論》所講一樣的就是「正確」。
  * 無法和《入行論》融合的、和佛經所講有偏差的就是「不如法」。

  我們不用費心去分別這個法師說這樣、那個法師又說那樣,到底哪一個才對?只要他們所說的、做的都和《入行論》所講一樣的就對了。
  現在我們正在建立分辨真理與偽法的智慧,真正的*輪能讓我們的內心產生智慧。

  宗薩欽哲仁波切說:「現在稱為'大'法師的人都是提供精神上娛樂層面的人。」。
  * 也就是說他們的囗才很好。
  * 他們會隨順眾生的喜好,說些「大家愛聽」的話。
  * 而「不是講大家需要聽」的話。
  * 大家聽了都很高興,但聽了這些話以後,「可以受用的卻很少」。
  * 只是在聽講的當時,聽得很高興而已。
  * 真正讓我們受用的佛法,才是消除黑暗的明燈!

  (3)請佛住世
  5.知佛欲涅槃 合掌速祈請 住世無量劫 莫遺世間迷
  【講解】當我得知佛陀將入涅槃的時候,立刻虔誠地合掌向佛祈請:「請您長久住世教化眾生,莫入涅槃,不要讓世人沉淪在愚迷和苦惱之中!」

  從前釋迦牟尼佛將入涅槃時,也是由「珍達優婆塞」請求佛陀不要入涅槃。於是佛陀多住世(留在這個世界繼續生活)三個月。當然,十方諸佛都已超越了生、死輪回,無所謂涅槃和生、死。但當他們某一個願力已經圓滿時,就會進入涅槃消失。所以在他們要入涅槃時,我們請他們住世,慈悲的他們當然可以應我們的要求,多待一段時間。

  因為他們可以自由的決定生、死或涅槃。

  我們也祈求優秀的上師們長久住世,不要入涅槃,如果我們常常這樣發願的話,他們的壽命一樣也會長久一些。

  比較瞭解藏傳佛教的人都知道,藏傳佛教包含了顯宗的淨土、禪宗的法門。因為理論和實修並重的原故。所以到現在,大圓滿的傳承還保存得很好。除非,我們天生有非常好的福報,否則修持大圓滿沒有「理論的基礎」和「四加行的實修」,是無法體悟大圓滿的真義的。
  禪宗在中國流傳二千多年,但經由「頓教」法門證悟的高僧非常稀少,因為禪宗不立理論。沒有做累積福德資糧如懺悔、皈依禮拜...也不參因果迴圈、輪回痛苦...等等之類的功課,直接教人尋找「內心的本質」。
  在這個業力越來越重的濁世時代,如果沒有足夠的福報,是不會瞭解佛法精華的。所以藏傳佛教包含了淨土、禪宗、密宗法門的學習是比較完整的方式。佛法看起來越來越興盛,其實它正逐步走向沒落當中。

  佛陀說:「佛法會住世五千年」。
  佛法住世分為幾個時期。
  1第一個五百年學佛的人大部份都可以得到阿羅漢的果位,可以了脫生死、理解空性。
  2第二個五百年學佛的人大部份可以脫離輪回。
  3第三個五百年學佛的人非常注重戒、定、慧三學。

  現在這個階段,佛法非常注重經、論教學,確實是這樣!以前佛經、論典沒有像現在這麼豐富,除非像寂天菩薩寫《入行論》是為了利益廣大後世眾生的特殊意義而著作外,沒有人會特別去寫論述。因為以前的高僧都寫過。所以沒有必要一直重複寫論著。
  但是,現在寫論的人非常非常多,哲學系的大學生、佛學院的研究生..等寫畢業論文是不可或缺的。我們學員當中就有好多位,有的人寫華嚴經,有的人寫入菩薩行...他們不得不到處找資料拼拼湊湊來寫,以前的高僧不是這樣!

  他們是靠自己的經驗及證悟寫下來的。

  我常說:「法本越來越多、寺廟越來越多、佛學中心越來越多、講解佛法的人越來越多。但,實際上能夠理解空性的人卻很少。」

  佛法的精華在「般若」,現在講解佛法的人很多,為什麼我們的煩惱會越來越多呢?為什麼學習佛法卻沒辦法對治煩惱呢?因為佛法的力量正逐漸在退化當中,佛法成為教育性質的緣故。而這階段教育性的佛法將來也會消失。
  * 我本身在西藏和老堪布們學習佛法時是沒有什麼證書的,沒有什麼佛學院的畢業證書。也沒有什麼堪布的證書,只是上法座獻「哈達」。
  * 現在在印度就不一樣了,進入佛教大學讀九年,不論是讀《俱舍論》《現觀莊嚴論》或是《中觀論》都有佛學院的畢業證書。
  * 和受一般教育沒什麼兩樣。
  * 包括活佛、仁波切也都會請老仁波切寫「認證書」,因為在國外都認定這個證書,雖然老仁波切們不知道證書要做什麼,但他們都會應要求寫這些他們自己從來沒用過的證書。

  因此有些人就會借這些證書來提高自己的身份和德行。這表示在物質比較進步的地區比較缺乏「身份」,在臺灣,這個地方有錢是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對有「身份」的人就會特別的尊敬,
  你是仁波切、你是堪布
  大家都會對你恭恭敬敬的。
  其實有些喇嘛修學非常好,
  對佛法有很深的研究、
  能夠很有力的對治貪、嗔、癡。
  可是他是一般的喇嘛,就沒有人注重他。

  要知道,我們這樣的分別心對他一點損失也沒有。我們只注重「身份外相」的包裝,而不注重內在,這正是我們自己失去學習的機會。損失的是我們自己。
  大部份人「身份」和「能力」是相配合的。但也有些人身份上的包裝是大過實際能力的。如果我們每個佛教徒都很清楚地知道佛法的真諦,那麼想要騙人的人就無機可乘了。臺灣人比較注重外表,而在歐、美地區的人則比較重視你的思想和概念,所以臺灣人比較容易受騙上當,如何能從外表判斷一個人是否是高僧呢?一點都不可能!假如我們想從外相來判斷一個人,那將會產生很多錯誤的決定,我們必須改正這個缺點。
  我們常常在風頭上非常的精進,但過不了多久那股力氣就沒了,這是無益的!我們必須持續恒常的精進,但也不可過度的急切,我們一直在上課學習。

  上課的目的--> 就是讓我們的「智慧增長」而有「辨別是非」的能力。

  今天我們繼續講解「受持菩提心」,我們要迎請珍貴的菩提心安住在內心中。首先我們要累積福報,累積福報的方式是供養、頂禮、皈依、懺悔...等等。

  「供養、佈施」的目的在對治我們的吝嗇心,它的重點是「發心」。假如要圓滿佈施度,需要天下所有眾生都脫離貧窮的話,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沒有讓天下所有眾生都脫離貧窮,我們可以成佛嗎?可以!「佈施度」是去除我們對身體、財物任何執著、吝嗇的心。

  假如有兩個人,一個是千萬富翁,一個人是普通的打工一族。富翁以一個富人的驕傲心態佈施了一千萬,打工的那個則以一顆虔誠的心供養了一百塊錢,誰的功德大呢?當然是「打工的那個」功德大,供養的重點不在數目多少,佛法的重點在「內心」。如果供養的重點在「數目的多少」,那麼以前西藏那些貧窮的高僧,他們要如何做佈施呢?

  供養、佈施主要在對治我們的吝嗇。

  「頂禮」的用意在對治我們的傲慢。
  不管是佛教、道教..各個宗教都有禮拜,我們拜下去自然會認為「對境」是比我高的。佛教的拜法是五體投地,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南傳佛教都一樣,額頭、兩個手掌、兩個膝蓋都要著地。儘管動作有些不同,重點是五體要投地。任何經典都沒看到佛陀說要我們拜他,「頂禮」其實是對治我們的傲慢心。

  「皈依」是為了要避免恐懼而依靠佛、法、僧三寶。
  因為三寶能讓我們在痛苦的輪回中解脫,皈依三寶不皈依一般世間神祗。因為他們沒有能力讓我們脫離輪回。

  「懺悔」可以對治我們的嗔恨。懺悔必須具備四力。

  「隨喜」是對治我們的嫉妒。
  別人因為他自己的善行而高興時,我們跟隨著他高興叫作「隨喜」。

  「請轉*輪」的目的是:對治我們的無明。
  我們「請佛」及「善知識講解佛法」增長我們的智慧,我們的智慧增長之後,就可以對治「無明」了。

  「請佛住世」是對治我們的疑心。
  因為我們用虔誠心請佛及善知識不入涅槃,我們有這個虔誠心,自然疑心病就會消退;今天晚上要講解「回向」。

  (4)悉皆回向
  將我們所累積的功德「完全地」都佈施給「所有的眾生」就是「回向」。
  以前我在西藏,遇到一些非常單純的老年人,平日修持「六字大明咒」或者是「百字明」都有一、兩千萬遍。村莊裏有人過世時,他們會佈施一、二十萬遍或者一、兩百萬遍的持咒功德給往生者。
  我說:「將全部功德都回向給亡者好了」。他們會認為「那麼我自己不是都沒了嗎?」
  我跟他們說:「不會變成沒有,就好像把錢存在銀行會生利息一樣,反而會因回向給他會變得更多!」他們囗頭上說:「喔!喔!」但實際上卻聽不進去,因為老年人的思想已經堅固了。
  我們要有智慧!
  從無始以來,我們一直都吝嗇的為自己打算,才會到現在還是凡夫。
  釋迦牟尼佛反向思考,想讓他人得到快樂,反而讓他自己得到永恆的快樂,所以我們要將所有的功德回向給所有的眾生,這樣子我們才可以得到最大的福報。

  (4.1)總回向
  6.如是諸觀行 所積一切善 以彼願消除 有情一切苦
  【講解】修完如上禮敬、供養、懺悔...等觀行以後,所積聚的任何善業功德,我願以它們來消除「一切各個有情」心中各種不同感受的種種痛苦,並使他們「獲得並達到」他們各自心裏所想要種種的安樂!

  (4.2)別回向
  7.乃至眾生疾 尚未療愈前 願為醫與藥 並作看護士
  【講解】在世間所有眾生心裏上的痛苦和身體上的疾病還沒有完全痊癒以前,我願意化作藥物、變成醫生,以及照顧病苦眾生的護士!佛菩薩的願就是這樣子,所以很好的醫生、很好的護士都是佛菩薩的化身。佛有法、報、化三身,各種不同的化身會應眾生的需要而顯現所需要的東西。

  8.盼天降食雨 解除饑渴難 于諸災荒劫 願成充饑食
  【講解】盼望「上天像下雨一般」地廣闊降下飲食,解除眾生饑渴的災難!在饑餓浩劫時代,願我化作充饑的飲食!

  在《俱舍論》裏記載:
  * 這個地球上最早的人類,他們的壽命是數不清的。後來才慢慢的縮減。
  * 到釋迦牟尼佛降臨世間時,我們人壽是一百歲。往後每一百年減少一年。
  * 現在,平均人壽約在六十歲。
  * 到最後,人類的壽命會只剩十年。
  * 身體只有一尺高,戰爭的時代來臨。
  * 到時候,每個眾生看到對方都會非常的不順眼,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武器而彼此相互殘殺。
  * 戰爭時間是七天七夜,戰爭結束後躲到空屋、森林、隱蔽處的人漸漸走了出來。
  * 那時候,大家看到對方都會生出憐憫之心。
  * 彌勒菩薩會在這時候降世,他有兩尺高,比一般人高一倍。

  那些眾生就問他:「你怎麼會這麼高呢?」
  彌勒菩薩就說:「我以前是修十善業的。」

  所以那些人就開始修十善業,因此他們的兒女的壽命增長為二十歲。他們的孫子增長為四十歲,一倍一倍的增加,人壽增加到八萬歲。然後才又開始往下降,這樣上上下下反覆十八次以後。成、住、壞、空中「住」的部份就結束了。
  * 每一次劫期經歷的戰爭時間是七天,饑餓時期是七個月,疾病的時代有七年的時間。疾病時代現在就已經慢慢來臨了,我們沒辦法治療的病越來越多,人壽大約在四十~五十歲的時候。沒辦法治療疾病的時代會正式來臨,人壽大約在二十幾歲的時候饑餓時代會降臨這個世界。
  * 根據俱舍論上說:那時候即使只有幾顆青稞或者稻米就必須很珍貴的放在保險箱。
  * 沒有什麼吃的東西,即使只有幾粒青稞或米就可以煮一鍋米湯來喝,外面檢些沒有油水的白骨也可以熬湯...
  * 這是饑餓的時代。

  現在我們身在臺灣,國泰民安,沒有天災,豐衣足食真的要知足惜福!你們看!現在還有很多國家的人民在饑餓當中,不要說到非洲,我們在印度學法的時候也是吃不飽的!
  一個寺廟的仁波切要養活許多從西藏、尼泊爾、不丹等地來的幾百個或幾千個喇嘛,每天晚上肚子就咕嚕咕嚕叫。我們西藏是海拔很高的地方,所以我們的身體需要很多油,我們這些剛到的新移民有些時候晚上會餓到睡不著,非常可憐!
  我們臺灣人真的要好好珍惜現在這個福報,很多人一直吵著說臺灣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到別的地方去住幾個月或幾年,融入當地的生活比較看看!自己去體驗比較容易明白,講很多你們也不會相信,比較之後才會瞭解這裏其實非常的好。好與不好要看我們的內心!

  在饑餓的時代,願我化作充饑的飲食!這是發願,也是回向。

  9.為濟貧困者 願成無盡藏 願諸資生物 悉現彼等前
  【講解】為了救濟那些貧困的有情,願我變成取之不盡的寶藏!希望各種各類的日用所需品都化現在他們的面前!

  不管我們現在的能力是否做得到,我們要常常發願!佛菩薩沒有身份高低的差別,差別在於他們的願力。因為願力不同,所以他們來到世間渡眾生的方式就不同。我們現在以廣闊的心發願,以後就不用太費力氣自自然然就會隨順願力而走。如果做佛菩薩需要很辛苦、很費力的話,那有誰願意去當佛菩薩呢?

  佛菩薩不需要像世間的老闆,必須很努力去經營他們的事業,如果必須像世間人這樣努力經營願力的話,就有煩惱。他們不用很辛苦就能圓滿願力,所以他們沒有煩惱。就好像有些人天生智慧很高,有些人天生命好,有些人並沒有很辛苦的工作但他的財富就是很多。有些人辛苦耕耘一輩子還是賺不到錢。這是前世的業力和福德的關係。
  所以我們現在要將所有的功德回向給眾生。這裏的回向比較類似發願,「發願」與「回向」有何區別呢?

  * 「發願」類似「祈禱」並不需要功德,誰都可以發願,誰都可以祈禱,那一個宗教都可以做,我希望我將來是富翁、我希望我將來做總統、我希怙主賜我平安喜樂...
  * 「回向」則必須要有功德才可以做,譬如我們佈施、念經、持咒...等等,完成善行之後將功德回向給眾生,所以「發願」和「回向」的分別是有沒有善行。

  (二) 昇華自心
  要想迎請菩提心安住心中,其實並不容易。因為無始以來,我們已經習慣自私自利的心態,一下子要改變過來並不是那麼容易。所以修完以上八種累積福德的方式之後,我們還要訓練一下才可以接受菩薩戒。

  (1)盡捨身財善根
  10.為利有情故 不吝盡施捨 身財諸受用 三世一切善
  【講解】為了成辦一切有情的利益,我將毫不吝惜捐贈我的身體、施捨種種受用的財物,和三世所修集的一切善根福德。

  我們現在做不到,但永遠不能放棄我們的誓願!有些人會說:「師父們總是這樣子說,但自己都做不好!要渡什麼眾生呢?先渡自己再說吧!」
  沒錯!當我們沒辦法渡自己的時候,是沒有能力渡眾生的。但我們可以發願,發願我們總有一天可以做得到。
  經上說:「雖然現在沒有能力渡眾生,但決不放棄這個心。」。
  時刻持守「渡眾」的決心,有一天我們真的就會擁有這個能力。不能因為現在沒有能力就輕言放棄,否則我們永遠辦不到,當我們有能力渡眾生時我們不會辛苦,要抓到重點!我常常遇到一些人為渡眾生而煩惱,有些是有能力渡眾,但卻怕渡了以後很麻煩,怕會常常來找你。所以我們沒有能力渡眾的時候就不要做,勉強去做會後悔。
  但我們要有「現在我沒有能力幫助他,等我有能力的時候我一定會幫助他」這樣子的心態,就好像一棵樹還沒長成時不要急著去砍它,我們要好好的保護它。一樣的道理。
  佛菩薩渡眾是不會有煩惱和痛苦的,如果有煩惱和痛苦,那就沒有智慧了。我們一般人總認為自己為別人而活,我為了我的小孩而活、為我的父母而活、為了養家活囗而活...
  相反的,佛菩薩不認為他為眾生而活,而是認為眾生為他而活。

  我們常說:我們要成佛必須要眾生,我們要得到快樂必須要眾生,想聊聊天也需要眾生,沒有眾生我們會寂寞...

  事實上眾生是為我們而活的,我們要感恩他們!

  11.舍盡則脫苦 吾心成涅槃 與其死方舍 何若生盡施
  【講解】若能打從內心裏完全施捨身、財和善根,我將超越一切惡苦而達成佛果的究竟涅槃。既然死時必須捨棄除了善根以外的一切,什麼也帶不走,那麼為什麼不在生前就儘量佈施廣積福德呢?

  佈施的意思,並不是要你現在就將所有的錢財完全佈施掉,這樣子做會導致以後產生反悔之心。我們要做個快快樂樂、輕輕鬆松的菩薩,我們現在可以依自己的發心和能力隨喜佈施一、兩百塊錢都可以。我們要先立好遺囑,將生前財物做妥善安排,一部份留給家人,一部份捐到公益團體或護持道場...等等。這樣子做既可以利益自己也可以利益他人,不要讓我們的子女為些許錢財而吵鬧不安。

  12.吾既將此身 隨順施有情 一任彼歡喜 恒常打罵殺
  13.縱人戲我身 侵侮並譏諷 吾身既已施 雲何複珍惜
  14.1一切無害業 令身力行之
  【講解】既然已經把這個身體歡喜隨順地施與眾生了,那麼只要有益於眾生,就任隨他們高興地經常打殺責駡我吧!儘管眾生無聊地戲弄我的身體,或以它作為侵侮譏諷的對象,既然我這個身體已經佈施出去了,又何必再去珍惜保護呢?因此只要是不對自他構成傷害的一切善業,我都要儘量勉勵我的身體努力去做。
  佈施當中最困難的是佈施身體,因為世間一切都是以「我的身體」為主的,所以當我們有能力佈施身體時,我們的善根、我們的財產都會有能力佈施的。我們現在還沒有能力佈施身體,雖然眾生傷害我能讓他們高興,但還是會造成自己的傷害時,我們要保護自己。
  但,我們心裏要隨時持守著佈施身體的心態,以後我們自然會有這個能力這樣做。以前舍利子行菩薩道,有一個魔變幻成一個婆羅門向他乞求右手,舍利子用左手砍斷右手,然後用左手拿給他,可是乞手的人卻生氣的說:「你用左手拿給我是非常不恭敬的行為,我不接受。」舍利子感歎道:「眾生怎麼那麼難渡?」
  佈施手對舍利子而言是不會痛苦的,因為他們理解空性。但對我們而言是非常痛苦的事,我們不必這樣子做,但要有這個心態,不要做暫時有利益而究竟沒有利益的事。

  (2)願成他利之因
  14.2願彼見我者 悉獲眾利益
  15.若人因見我 生起信憎心 願彼恒成為 成辦眾利因
  16.惟願毀我者 及餘害我者 乃至辱我者 皆長菩提緣
  【講解】但願!所有遇見我的人都能心生歡喜並獲得種種的利益!如果有人因為遇見我而生起憎恨或敬信之心,願那一念憎、信之心,永遠成為他們成辦一切利益的導因!希望貶毀我的人或以其他方式傷害我的人、甚至侮辱我的人,都因此而增長證得無上菩提的福份。
  我們一般人當敵人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會在旁邊幸災樂禍,我們不會希望敵人得到快樂,佛菩薩就不同了。他們不會因眾生憎恨、傷害、侮辱而起憎恨之心,對所有眾生一視同仁地希望他們都可以得到恒常的快樂。

  (3)願成所求之因
  17.路人無怙依 願為彼引導 並作渡者舟 船筏與橋樑
  18.求島即成島 欲燈化為燈 覓床變作床 需僕成彼僕
  19.願成如意牛 妙瓶如意寶 明咒及靈藥 如意諸寶樹
  20.如空及四大 願我恒成為 無量眾有情 資生大根本
  21.迨至盡空際 有情種種界 殊途悉涅槃 願成資生因
  【講解】一般人都不喜歡雪中送炭只會錦上添花,一些下階層的貧困者往往很少人會去關懷和幫助他們。佛菩薩就不一樣,他們會去指引迷路者,去保護需要關懷的人。

  * 願我充當孤獨者的保護人,做行路人安心的嚮導。旅客們越江渡海的舟楫、船筏和橋樑!
  * 願我化為島嶼,讓航行的船隻棲泊。
  * 願我化作明燈,為企盼光明的人照明。
  * 願我變成床榻,供應疲憊者休息。
  * 願我成為溫順的僕從,服侍需要看護的人!

  菩薩就是這樣子發願,任何一個物品都是菩薩發願和回向而來的。願我成為圓滿眾生意願的如意牛(如意牛是西牛賀洲的寶物,眾生需要什麼它就幻化出什麼)、如意寶和妙瓶、強力有效的明咒(古時候醫學不發達,所以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咒語醫治眾生心理或身體的疾病)和靈藥,以及各種如意寶樹!
  就像地、水、火、風等四大種和虛空(空間)始終支援一切有情眾生和世界,大地是我們生存的依靠。
  * 水是我們每天要喝的。
  * 我們需要太陽的資生,尤其在寒冷的地方火是很寶貴的。
  * 我們需要空氣,沒有空間我們就沒辦法生活。
  * 我們的身體和任何物品都包含「四大」。
  * 我們身體的骨頭、肌肉是「地大」。
  * 維持我們身體不腐化的氣是「風大」。
  * 維持溫度使生命成熟的是「火大」。
  * 讓我們的身體不分散的是「水大」。
  * 安置我們的空間是「空大」。

  從油燈上就看得出來,油燈本身是「地大」,火一直往上冒為什麼不散呢?因為裏面有「水大」,火是熱氣,風是動能,空大是安置油燈的空間。
  同樣地,願我永遠成為維持一切有情生活的要素!一直到盡虛空際的有情界眾生都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完全超脫一切輪回苦而達成涅槃,願我化成滋長他們生命的泉源!
  我們要一直這樣子發願,前面四頌的發願是很廣闊的發心,後面所誦的是時間長久的願力,任何一件東西、任何一個人都是菩薩的化現,老師、妓女、橋樑、廁所、衛生紙...都有可能是菩薩的化現,所以對於有生命、無生命的所有東西我們都要愛惜。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