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7 10:18:07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心
 
見悲青增

    菩提心有其嚴格的定義,但是可以大概理解為“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是菩提心。這裏面一定要具備二個部份:一是為利有情的部份,類似大悲心等;一是願成佛的部份。因此菩提心本身是希求佛果的心,因素是為利有情,為利有情是因素,不是菩提心本身,可是講條件的時候會講二個。所以菩提心也是具有二個欲求的心,二個欲求是很希望利益有情與很想成佛。

    通常會說有國王式的菩提心、牧童式的菩提心、船夫式的菩提心,但是只有具備二個欲求的、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國王式的菩提心才是真的菩提心,其他二個都不是真的菩提心。牧童式的菩提心是指類似地藏菩薩發的願,要讓眾生都成佛後,自己才要成佛,如同牧童把牛、羊趕在前面,自己走在後面,而不是自己先成佛,再拉拔、救助眾生。這種是情操很高的說法,但是想法上不對,因為眾生都成佛了,他也就不需要成佛了,沒有必要了。船夫式的菩提心是指如船夫與所載的乘客一起到對岸,所以自己要和眾生一起到彼岸,同樣,這種方式也沒有必要。   

    我們現在有很多顛倒的作法,例如很強烈的認為“應累積資糧,學習經論以後再說,因為集資淨罪很重要,這樣一來才看得懂經教”,類似這樣的想法很多。但是如前所說,“集資淨罪”在此處的定義是只有菩薩才能做到,我們所做的那些都不是集資淨罪。要怎麼去集資淨罪呢?就是要先讀這些經教,看懂了,修到一定程度,達到一定標準,才稱為集資淨罪,總之,在沒有產生菩提心之前,是沒有辦法集資淨罪的。

    另外,一般也會認為“佛教就是要利他,有些人躲到山裏面自己修行是聲聞的作法,是不對的,應該要以利益有情為主”,但是利生一定要成佛才有辦法。所謂的利生,並不是看到窮苦的人請他吃頓飯這樣,以《廣論》來說,是要引導他人走上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甚至只有引導他人走上中士道、上士道才能稱為利生。利生是很難的一件事,如果自己走上這個道,就可以有一點點利生,但是也是十分稀少。我們通常把利生的範圍看得太廣,將幫助別人、說句好話讓他人高興等都視為是利生,如果這個是利生的話,當然利生就不難。但是利生的範圍是在幫助他人走上解脫道、成佛道的話,利生就不容易,只有佛寶、僧寶才幫得上忙,佛寶是説明走修行道,僧寶是陪伴走修行道,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助得了。而佛寶與僧寶中,僧寶雖然可以幫得上忙,但是只能有微小的利益。

    如密勒日巴尊者說:“沒有得到見道位以上,就沒有利益可言,所以就不要到處去講經說法。”也就是尊者將師長的條件設定在“現證空性”。宗喀巴大師的標準低一點,認為能夠瞭解、解釋空性,至少字面上可以掌握得住,如此就可以為人師表,若非如此,就不能講經說法;也有人認為加行道以上的行者才能講法,加行道以下就沒有利益。我們看宗喀巴大師的行誼也顯露相同的情況:宗喀巴大師在尚未親見文殊菩薩前,就已博通經教,但是文殊菩薩仍認為那沒什麼利益,要他先去閉關修行[注]。這就說利益有情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能利益的方式只有成佛,因為只有佛才可以大量、大力的利生,所以為了利生要成佛,就是這個原因,如果我們現在就可以利生,那就不需要成佛了。

--------------------------------------------

[注]

宗大師與喇嘛鄔瑪巴互為師徒,在宗大師尚未親見文殊菩薩前,都是由喇嘛鄔瑪巴轉述文殊菩薩的教授與指示,一次,文殊菩薩要宗大師放下講經說法的事業,先去閉關,傳話的喇嘛鄔瑪巴,因為他與宗大師都是善巧說法者,二人的弟子都很多,他認為宗大師講經說法會帶給教法利益,而且讓宗大師去閉關修行,也會讓他遭受其他人的責難,以為他故意讓宗大師停下說法的事業。對此,文殊菩薩說:“對於教法與有情,怎麼樣才會有利益你是不知道的;對於責難,你就忍耐吧。他(宗大師)不去閉關修行,他的壽命將不長久,而且僅能有些相似(不真)的利益,還是去閉關才是。”於是,宗大師就依著指示前去修行。


備註 :